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精选13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篇1

摘要: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一、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二、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三、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四、养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关键词:倾听,思考,发言,合作学习。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 有了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有了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一、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对学生来说,上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只有抓住这个中心环节,才能使学习获得成功。然而小学生注意力集中度通常有限,但是并不意味着大脑一次只能学习少量东西,而是因为事物的新鲜感已经逐渐消退,孩子需要更新的刺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的环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吸引住。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这一节时,教师问:“同学们几乎每天都要拿笔写字,你知道正确的书写姿势吗?”学生会说:“眼睛离书本一尺,胸离桌边一拳,手离笔尖一寸。”同学们说的真好。然后老师出示正确执笔姿势的课件,注意看,笔杆所在的直线与纸面形成了一个夹角。想知道这个科学、合理的角有多大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教师由学生再熟悉不过且有教育意义的书写和执笔姿势导入,自然而然地引发了量角大小的必要。揭示课题的同时激起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二、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自问自答,要积极和学生互动,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做,自己去思考。例如在学习“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点时,提问:“王刚家到学校走那条路最近?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在一边计算一边思考的情况下自己得出答案。多问几个“为什么”比直接告诉学生“是这样的”要好得多。而且,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是存在的,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会答,有的学生不会。有的学生答得快,有的学生答得慢。这时,我们可以要求会答的、答得快的学生说出自己得出结果的过程,这就促使这部分学 生不得不重新沉下心来考虑如何解释。于此同时,鼓励不会答的、答得慢的学生积极思考,努力跟上其他同学的思维。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就几乎能全部调动起来了。学生在相互之间的思维撞击中学会了知识,获得了积极的成功体验。

三、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

在课堂上发言需要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用言语的形式表达出来,要把内部的知识转化为外部的语言,必须表达清楚,使别人能听懂,因此自己内部的思维必须清晰才行,所以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在课上应尽量创造更多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与严谨性。但一节课让学生们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同位互相说说”、“小组内大家讨论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如果正确且清晰,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学生回答错了,说明他们对知识还没有真正理解透彻,而他们的错误回答往往能代表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这就要求教师能很好地加以引导,才能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

四、养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交流,既可营造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充分发挥认知能动性,又可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从而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和全面,还可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知识技能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如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与自己的同桌讨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讨论,最终得出结果。这样的方式就能很好的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学习的习惯。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篇2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 他们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 还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小学阶段的学习完全不同于幼儿阶段的学习, 如果学生在教师讲授新课之前对知识进行预习, 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可能明白自己哪些地方懂, 哪些地方不懂, 以便在课上对不懂的地方加以注意。这样就可以避免教师在讲解时, 学生茫然听课, 分不清主次, 使得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 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学生数学素养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打下基础。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预习指导,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第一, 要让学生认真地阅读数学教材。许多人认为阅读是语文课的专属, 数学课根本就不需要阅读, 其实不然。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在预习中教材上的知识如何传授给学生呢?毫无疑问是通过学生的阅读, 将静止的数学文字转化为自己的思想, 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存储在头脑中。因此, 要让学生做好预习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 要明白编者的意思,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第二, 要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与总结。阅读只是一个收集信息的过程, 在读的过程中还要深入思考, 要明白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的是什么?哪些知识已经掌握, 哪些知识没有掌握?这些知识与所有知识有什么联系?教师要鼓励学生尽量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在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实在解决不了的就请教同学或家长, 并且要用不同的符号在教材上针对理解有难度的地方做好标记。这样在讲课时就可以有意识地加强听讲, 以解决预习中没有理解的知识, 学会的知识又复习了一遍, 进一步加强了理解与记忆。这样长期坚持就可以使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 使学生真正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 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培养, 有利于学生今后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往往会与教师的预想存在一定的差距,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听在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倾听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门技巧, 只有会听、善听, 才能完全融入到教师的讲解中, 才能更多地获取信息, 提高识记效果。但现在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 或者表面在听, 但听的效果非常低下, 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第一, 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尚低, 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还是要依靠教师的讲解。因此, 让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非常重要。只有认真细心地听教师讲解, 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才能进行深入的思考, 及时消化当堂所讲知识, 加深理解与记忆。不懂的地方下课再请教其他同学或请教老师, 做到当堂任务当堂达标。学生只有认真听讲才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才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主动思考, 积极动脑, 开发学生的智力, 启迪学生的思维, 使课堂教学活动有序高效的进行。

第二, 认真听同学的发言。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我们更加注重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提倡将更多的学习权交给学生, 鼓励学生在课上大胆地发表个人见解。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课上发言的同学逐渐多了, 往往是一个同学发言还没完, 其他同学就开始举手要发言。这个现象固然是好的, 但是效果有时却很低。根本原因就在于学生的心思都在发言上, 没在听上, 只顾得发言, 其他同学说了根本没有听清楚。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在其他同学发言时, 要保持安静, 耐心倾听, 要听清听懂他的意思。这样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来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不断地完善与修正, 同时在听的过程中可以听出其他同学发言的不足之处, 既可以避免自己出现同样错误, 又可以对发言的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三、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整个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作业可以巩固学生当堂所学知识, 检查学生一段时间以来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从作业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思路, 以便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或加强个别辅导。因此, 我们要培养学生养成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第一, 工整地完成作业的习惯。卷面的整洁与否可以反映出学生对学习的态度, 因此在平时我们要让学生养成书写工整的习惯, 将书写工整与否纳入评价体系中, 对作业工整的学生进行表扬, 并把其作业在全班传阅, 使学生以此为榜样来清楚工整地完成作业。对于字迹潦草的作业要让学生认清作业工整的重要性, 使学生逐渐改正。

第二, 独立地完成作业的习惯。小学生由于自我完成作业的意识不强, 同时大部分家长对学生的作业不够重视, 造成大部分小学生在独立完成作业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是要改变布置作业的方法, 那种一页一页做练习的方式只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我们可以布置形式多样的作业, 如游戏作业, 让学生在做游戏中完成作业。二是调整作业的难度, 要遵循从简到繁, 由浅入深的原则, 基于学生的基础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 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顺利地完成作业。我坚信只要做到以上两点, 就能逐步培养起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第三, 自我检验的良好习惯。小学生经常由于马虎造成失分, 避免这种现象的最佳方法就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与自我检验的良好习惯。应用题、计算、填空等题型不同检验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把不同的检验方法渗透到教学中, 让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检验方法, 让学生在每次作业完成后, 都进行检验,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觉检验的好习惯。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培养

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小学数学教育是奠定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它为未来数学学科的学习、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个阶段的学习。

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应该是小学阶段每一位数学教师的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一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二是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三是实施因材施教,关注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需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习惯呢?如何培养学生这些良好的习惯呢?

一、培养专心致志的习惯

专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上课专心听讲、专心完成作业是学生接受信息、获取知识的基本保障。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专心致志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需要教师在讲课时注意突出重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生动形象的语言,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善于巧妙提问,引起兴趣。需要教师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常规训练,注意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出专心听讲的具体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逐条落实。

培养学生专心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需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如认真审题,规范书写等要求。经常开展优秀作业的展示,树立榜样和目标。注意及时反馈、认真纠错。

二、培养勤思好学的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教师要善于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其产生探索求知,解决问题的积极要求,提高他们进一步探索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钻研动脑习惯。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展现数学本身的魅力,培养学生爱学习的好习惯。

三、培养敢于质疑的习惯

从低年级开始,就要培养学生不懂就问的良好习惯。低年级学生还比较敢问,对不懂就问的学生要表扬。到了中高年级,学生由于心理上的原因,怕问,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错误,要耐心询问学生哪里不懂,要以鼓励、诱导、启发等尊重、爱护学生的方法,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切忌责怪。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发问。启发学生在阅读课本和听课时,把疑难的地方随时画出来,特别是对书上的新课叙述部分,使学生养成逐字逐句细看深究习惯,哪怕对一个词产生疑问也要提出来。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帮助学生克服自卑不敢发问,满足于一般理解的倾向,教师对各类学生的质疑都要给予鼓励,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四、培养善于阅读的习惯

阅读是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手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阅读数学材料。比如,数学概念应指导学生精读概念;关键词语重音读;省略句式补全读;意思隐含换词读。例如,针对低年级,教给学生看数学课本的初步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先讲解后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针对中高年级,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读书的技巧。

五、培养准确表达的习惯

首先可以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数学语言来叙述图意,复述题意,说明计算过程和回答问题,逐步做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随着年级的升高,可以训练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说明算理,分析数量关系,理由充足地与他人讨论数学问题。

六、培养动手实践的习惯

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的重点或难点,一方面利用形象的直观教具进行演示,另一方面充分让学生有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领悟算理,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循循善诱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篇4

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准确计算的前提,因为往往重要的信息都隐藏在题目之中,如果粗心大意,就会导致学生采用了错误的解题思路。

小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较重,原因是一方面学生识字量少,理解水平低;另一方面是做题急于求成,不愿审题。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

同时,西西老师会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审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确定待求目标—明确已知—明确未知—从已知到未知的解题策略做出猜想假设—验证假设—根据反馈调整猜想假设等。

二、培养认真验算和整理错题的习惯

在解题过程中,要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这是保证解题正确性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验算作为解题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加强训练,严格要求和督促学生去做,要向学生讲清什么叫验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意义等。

学生在学习中,必然会出现差错,对此,老师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学生出现差错的地方,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点,并且可能是典型的、普遍的。

学生要从小养成整理错题的习惯,建议家长为孩子准备一个数学错题本,把错题、对错误解法的经验教训总结、正确解法都写上,在对比中把握问题的关键,经常翻阅复习。

三、培养敢问、善问的习惯

如果孩子都没有问问题欲望的话,那么这一定是一个不爱思考的孩子。因为小学生对这个世界还是充满好奇的,而且对于所学的知识,也并不是一听就能懂。但是有的孩子即使听不懂,也不会提出问题,这样下去会让疑问越积越多。所以,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并且当他们提出问题时,就算很简单,家长也不要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都不会”之类的话,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而是应该多加鼓励,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对爱问的孩子,一定要鼓励鼓励再鼓励。

四、培养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较多,一些能力强的孩子做的快、算的准,做完后便迫不及待的报出解题方法和结果,这使得一部分做题较慢的同学不假思索地照抄他们的结果。

有时候,家长也会包办代替,直接“帮忙”。时间长了,这部分孩子就养成了懒于思考、依赖家长或其他同学的不良习惯。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篇5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沙圪堵镇第一小学 尹海波

俗话说:“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也就是说习惯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首先说的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大纲也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

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在这个竞争的时代,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社会中“成龙”、“成凤”,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教师需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中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如:写字的时候,有跪着写的,有趴着写的,还有的一只脚跪着,一只脚翘着写字的;做作业前不复习,效果不佳;做题前不看要求,写的答案是正确的知识点,但不符合题目;边做边玩,拖拖拉拉,错误多,容易漏题;东翻西看,浪费时间;马虎、粗心、毛躁,在作业和考试中,把简单容易的、有能力做对的题做错;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不良习惯已经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决学生的这些不良习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非常棘手。

结合小学生性格特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三字经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告诉我们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在读书中抒发了他们的感受,同时也告诉我们每一本书都在我们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在书中可以获得自己所想得到的。所以,只有学习才能为自己创造美好的未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珍惜人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在自己年少时就应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早学习,多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当老年时才不会后悔。通过各种故事、古诗、名言等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一心向学的习惯,放弃、弱化其他一切干扰因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认真读的好习惯。

1、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儿童一入学就应该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 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1)作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的能力,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2)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3)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学生认真听的好习惯

认真倾听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做到多思、多说。这样,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活而不乱。

1、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

课堂教学是进行习惯培养的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是很重要的。

①爱学生,关心学生,用爱心吸引学生认真倾听。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热情的赞语感染他们。当发现孩子认真听讲、用心思考、回答时,我就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这时学生们笑得非常甜,师生情感浓浓,学生学得非常开心。认真倾听——这个好习惯,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②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认真倾听。

数学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学生们喜爱的卡通形象等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内容。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非常感兴趣,注意力集中了,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也培养了。

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①让学生轮流当小老师,在竞争中培养倾听的好习惯。

课堂上我会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经常组织学生通过竞争,轮流当小老师,并大胆放手,让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解,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及时帮助同学纠正错误,对负责任的小老师加以表扬鼓励。通过这样的活动,当小老师的同学由于有一种荣誉感,讲得非常认真,下面听的同学有一种新鲜感、好奇感,也听得非常认真,因为他们都想当小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

②恰当地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会认真倾听

小组合作学习营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我把班内的学生分为四人或六人一小组,每一个小组安排一个小组长负责。每位同学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小组中讨论并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助,并且在小组内开展互学互练,互查互评的活动,学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思维真正活跃起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而且能使学生注意力持久,认真倾听。

3.实行奖励机制,适时恰当地评价学生

很多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习习惯很差,还屡教不改,我觉得这可能是由于老师平时只顾完成教学任务,而没有注意强化学生的好习惯而造成的。当学生感到教师在对待上课认真听和不认真听,对待好习惯和不良习惯,没有明显差别时,他们的不良习惯就会增多。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观察,如发现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时,就及时的给予表扬,以他为榜样,让大家学习他,并且给予不同层次的奖励,本学期我班在数学上开展了“群星闪烁”的活动。在课上赢得同学掌声两次得一星;作业两次得优得一星„„这样,学生的好习惯在老师的激励和严格要求中得到了培养。

四、培养学生认真做的习惯

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还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是学好数学的重要的基本功。

1.安排的作业要适度、适量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过量的作业会造成学生疲劳、厌烦,即使做了,也马虎了事。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我认为四年级学生每天只应安排十五分钟左右的课堂作业和半小时左右的家庭作业,这些作业都要有针对性、目的性,要少而精,而且作业要求必须明确:①作业要干净;②作业要正确;③作业速度要快。检查时还要适时给予表扬奖励,及时展示好的作业,这样做后,学生就不会对数学作业产生畏惧心理、厌烦心理,而且,作业时就不再马虎了事,而是认认真真。

2.教给作业方法,树立典型榜样

培养学生认真做的好习惯,离不开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模仿能力强,所以老师要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从黑板上板书到批改作业,都要给学生一个正确的示范要求。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认真做的方法,如抓住题目中关键字、词、句来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认真审题,审题时首先要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才能动笔解决等。学生只有认真细致,掌握方法,才能有良好的做作业的习惯。3.要求学生独自完成作业,自觉检查。

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及时检查验算、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富有创见等。从学生刚一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作业中,我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且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

五、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学习和思考是获取知识的两个基本途径。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不但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还有利于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不断理解有疑惑的问题,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结合认真思考的作用,我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机会,除了上课的提问外,我还特意在每节新授课结束前留下几分钟请孩子们说一说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说说自己的疑问?给孩子总结、思考、质疑的时间。长此以往孩子就养成了自己总结学习要点和质疑问题的习惯,养成善于思考、提出问题的习惯。

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篇6

-------我的养成教育观

伊旗四中贾海军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英国教育家洛克也说过,“一切教育可归结为养成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你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也会使你受益终生。”因此,中小学教育尤其是中学教育更应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以下是我在开展班主任工作和从事数学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一些浅见与观点:

一、养成在规范和具体中形成。

送走一届毕业班,我又被安排到初二年级,担任两个班的班主任及数学教学工作。习惯了带毕业班的教学思路和管理方式的我一下子从别人手上接班,还是很无所适从的。记得刚接手这两个班,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学生不仅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差,而且学习习惯差。看吧,走进教室呈现在我面前的是一片“狼藉”。桌子上堆得满是课本、作业本以及各科的复习卷、考试卷、资料等。随着这些东西的纷至沓来,学生的习惯便受到了考验,放眼整个教室的地面,总有学生不间断在扔那些所谓的“废卷”、“废纸”,教室拐角处的垃圾箱总是满满的。如果代课老师不提前进教室侯课,督促学生提前准备上课的内容的话,那么在铃响后就甭想按时上课,因为光就找卷子至少也得用五六分钟,这还得是学习好一点的学生,而那些班级的“邋遢”学生总是手忙脚乱地找一番之后,便是两手空空、袖手旁观。面对这一困扰人的问题,很是让人头痛。我也曾一度站在教室的讲台上对他们厉声呵斥,但往往是三分钟热度,之后便又是一切照旧。情急之下,我想到了一个办法,让学生准备各科的资料袋,并把相应学科的试卷、资料分门别类地装进去。起初,我专门用了一节课让学生整理,并进行适时的指导和示范,以后的几天内及时给予提醒、督促,这样试行了几个星期,效果很不错。学生平时丢卷、上课匆忙找卷的现象大有改观,整个学习态度端正了许多,习惯规范了很多。时至今日,学生归类、整理、收藏试卷资料的习惯已经养成。

二、养成在教师以身作则的行为中形成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意思是说,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在不知不觉中老师的某一行为习惯,可能会出现在学生的身上。刚接手这两个班,班级总有一些学生不按时起床到校,总会有迟到的现象。上课的铃声已经响过一会,教师已渐入讲课的佳境,“报告”声总会很恼人的在教室门口传来,这种感觉真是让人不爽。学校每天早上有晨列,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不是迟到就是想方设法逃操。而对待这一部分学生的不良的生活习惯,我便采用了“老将出马”的策略。每天早晨我刻意早到几分钟,等候学生,陪同学生晨列。上课之前侯课,自习课早到,充分做到督促和示范的作用,坚持了一个学期,学生基本已杜绝了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了。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注意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

三、养成在起始、起步阶段形成一天,我和同事的一次无心的谈话,让我意识到习惯养成起于最初。在人与大自然的一期电视节目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非洲的某个原始热带雨林,是大象生活的天堂,这里也生活着原始土著人。这里的人,有一个习惯,就是在大象刚出生不久,他们便用一条铁链把小象给拴住了。这样历经十几年,小象长成了大象了,但栓象的铁链却依然是那条不起眼的铁链,可力大无穷的大象却从不挣脱逃跑。这是什么原因使然呢?其实稍作留意,我们便不难发现,这是从小被铁链长期拴住生活的习惯所致。在它的潜意识里并没有逃跑的概念,动物如此,人亦犹如此如此。好的习惯从小培养,从起步起始阶段便规范学生,要求学生,督促学生,给学生示范和榜样的作用,那良好的习惯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并在日后自然而然地影响和规范着他的人生之路。

综上所述,我们清晰地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许多同学熟读 “中学生行为规范”,甚至倒背如流,却常随手扔果皮、纸屑;许多同学在老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篇7

一、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

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课前的预习,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是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进行预习: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思考内容重点,发现学习难点,做好听讲的准备。教师讲课时自己能有的放矢地突破重点、难点,有利于新知识地接受。预习可以有学期预习、周预习、日预习。学期预习,是在发下新书后,学生对新书感到特别新鲜、特别好奇的情况下进行,可对课本目录做一个大体的浏览。周预习,学生独立进行,需要特别细致。让学生往后看书,哪些地方看不懂,就特别标记出来。如果周预习特别细致,那么一般不需要进行日预习。如果周预习比较粗,或者没有进行周预习,则需要进行日预习,一般20分钟即可。

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只有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他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首先,生活中处处留心,处处留心皆学问。遇到新奇的事物,比如去动物园看动物、出去旅游看风景等,家长在学生欢呼兴奋、情绪盎然的时候,恰到好处提醒、引导他,仔细地观察细节,审视细节,不要只笼统地看大概。引导学生与相邻的或者相似的事物进行对比,比如看到鸭,就让他同鹅进行对比。

其次,课堂中的学习中同样需要细心观察。观察可以从形状、声音、颜色、味道、数量等方面入手。

三、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

平时读课外书时,让学生拿一支笔,摆开一个本子,让学生边读边动笔。动笔,可以用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自己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开始时可以先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有选择,选择特别感兴趣的片段。之后,可以是批注,在自己的课外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不对”“不明白”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一定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外出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记录下来,哪怕非常粗略非常简单,都要记录,坚持才会养成习惯。要养成写日记、记随笔的习惯。开头时可以非常简单,之后可以逐渐复杂,写成片段,甚至写成完整文章,关键是培养习惯。

四、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能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教师不要马上说出答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工具书,以逐步形成习惯。这是素质教育要求“授之以渔”的体现,为促使学生在读课外书时,遇到不懂的字词,能自觉地查一查工具书,让工具书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让学生经常带好《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一类常用的工具书。给学生做榜样,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还可以跟学生进行查字典、词典比赛。

设法调动学生对工具书的兴趣,比如,讨论一些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得不出答案时,不必去请教老师,到相关的工具书里查找出来,学生就会对工具书的巨大威力感兴趣。

五、培养学生背诵的习惯

我不赞成死记硬背,但是记诵确实是青少年在记忆的黄金时期的一个不可忽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课本所选的中国古典诗文,让学生尽量都记诵过。学生如果能够记诵大量的古典诗文,将会受益终身。这也是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良好教学方法。对于一些常见常闻的历史典故、艺术故事,不必死板地去记,而是熟悉即可。

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文字的习惯

从小要让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养成这一习惯可以从最基本处着手,让学生从刚开始学着写字时,就把每个字的笔划、笔顺写准确。

让学生学习一点书法,不是为了让他去参加书法比赛,而是让他懂得什么样的字是漂亮、美观、大方的。让学生买一些字帖,把大字帖挂在学生的房间里。

批改学生作业、试卷时,不要只注意内容的对否,还要检查他们的字写得是否工整、漂亮。学生读书、看报时,指导学生不要只注意欣赏书报文字的内容,还要注意审视字体、书法是否美观。上街时注意欣赏街市牌匾上漂亮的字。并且带学生去参观书法展览。

七、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再阅读。”因此,我们要不断挑选、推荐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这将使学生终生受益。以语文学科开展的“大阅读”活动为契机,定期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各样的读书活动,对引领学生的阅读大有裨益。

常言道:“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现在有些学生往往因为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致力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智力潜能。

摘要: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在学习中也是如此,有些学生往往因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从而影响了学习的效率,妨碍了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智力潜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进而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篇8

关键词:有效;积极;勤思、多问;认真审题;及时复习

俗话说:习惯决定命运。结合多年来的小学教学经验,我发现很多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差,如课前不进行前置学习,课堂开小差、不积极参与活动,课后敷衍复习,甚至不复习等。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培养学生有效的前置学习习惯

前置学习的成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务必要对前置学习给予高度的重视,同时采取措施,培养学生有效的前置学习习惯。通过前置学习,学生能对新课有一个初步了解。前置学习中,学生能懂的那些知识内容,会自然地让学生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以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在前置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明确自身不懂的知识点,把握重点学习内容,从而在课堂学习中更加具有针对性,这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积极的主动探究习惯

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以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为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相关知识点的时候,首先引导学习认识分数——■,然后要求学生用纸张进行对折,先让学生折一折,引导他们意识到,分数是建立在平均数的基础上的。接下来,在学习其他分数的时候,让学生进行自主操作,用纸张折叠出教师给出的分数,或者先用纸张进行折叠,然后说出具体的分数。这类教学方式给予学生自主性学习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勤思、多问的学习习惯

勤思、多问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关键。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机会,以培养他们勤思、多问的学习习惯。如学习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时、分、秒”中的例2时,我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了数格子和列式计算两种方法。这是课前有所预设的,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完例2,我做了进一步的拓展,出示了这样一道题:一堂课从8:50开始到9:30结束,这堂课上了多长时间?学生在计算中发现9:30—8:50,30分钟不够减50分钟,有些学生举手提问:怎么减?我引导学生结合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使学生明白:30分钟不够减50分钟,要向9时借1时作60分(借1当60),60分与30分合起来是90分,90分减50分是40分,然后学生完成了相应的练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注重观察学生,把握他们的心理状况,然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学生积极发问;其次要为学生创造提问机会;最后引导学习进行自主探究,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

很多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出现错误,并不是因为没有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而是因为缺乏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为了有效改善这种状况,提升学生做题的准确率,教师要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有效地把握题目中隐藏的知识点,找到解题关键。其中,审题主要就是指弄清题意,明确题目中概念的内涵,借助有限的已知条件,找到解题思路。为此,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问题的解决方法,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五、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学习习惯

及时、有效的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课后复习不仅能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还有助于发散思维,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把它系统化,这对于学生进行长时记忆有着重大帮助,而课后及时复习正是完成这项任务的最好途径。学生通过有效的课后复习,能够更加深入、全面地把握课堂所学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对相互有联系的新旧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

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为了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点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以把握系统性、综合性的知识点,就需要引导学生培养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根据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现实需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王坤.浅析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J].群文天地,2011(16).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篇9

前言

小学科学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担负着科学启蒙的重要任务,如何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索的情感,体验科学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并学会用变化与发展的角度去理解科学成果,已经成为小学科学教师所面临的教学问题之一。要想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必须要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科学素养加以培养,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小学科学是一门启蒙性的学科,同时也是学生接触外界的重要途径。小学生所具有的观察能力并不是天生而来的,而是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培养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对观察和“看”的区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看往往只是停留在事情的表面,而观察则是更加侧重于内在特征,并引发深入的思考。在历史上,很多重大发明都是来源于科学家们的细致观察,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培养学生在观察时的持久性。小学生还没有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很难保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多方面的观察,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以更好的提升在观察时的耐久性。其次是要培养学生在观察时的敏锐性,学生所具有的敏锐性往往是观察能力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一些微小的细节和现象,从而使学生在敏锐的观察中发现更多的科学规律。最后也要培养学生在观察时的目的性,由于小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因此在观察的过程中,常常抓不住观察的重点,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目的、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带有目的性的对事物进行观察,从而更好的提升观察效率,养成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小学科学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学生一般都是喜欢动手,而缺乏动脑的,所以在面对多种多样的实验时,也常常是重于操作,而忽略对实验意义的思考。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逐渐的养成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使学生的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开动脑筋,并有目的的进行探究实验,从而在这一过程中养成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事物的内在和本质,,从而更好的提升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

例如在學习“土壤”时,教师应充分的利用农村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上课之前取一些新鲜的`土壤,在上课时分别给学生一张白纸,一把尺子,搅拌棒和盛有半杯水的一个烧杯,以及一块放大镜,之后让学生利用这些学习用具以及各种方法对土壤进行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进行记录,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观察到土壤中的大小颗粒、动植物遗体,从而认识到土壤是混合物的本质。最后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同时将泥土放在白纸上进行观察,并将最后的观察结果进行记录。以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严谨态度,从而形成了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好习惯

在科学课堂中,一些学生在进行实验之后,所得出来的实验结果往往缺少准确性,与预期结论相悖,或者在进行实验的步骤就是错误的,因此在发生这一情况时,教师不要急于批评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对实验环节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吸取经验,在以后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可以更加的认真仔细,使其获取一定的经验,以保证类似错误不会在发生。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以耐心和信心引导学生做好反思与总结的工作,并对实验的各个环节进行认真的实验和反复的思考,从而取得最后的成功。

例如在进行“电路连接”的实验时,很多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都会出现小灯泡并未点亮的故障。因此在发生这一情况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找出出现问题的环节,然后对小灯泡不亮的原因作出分析,这样学生就会找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电池没电、线路中断、接触不良等等,并及时的找出解决的对策,经历过这样的“失败”,让学生收获了更多的知识,并通过反思与总结更好的引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知欲。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及时的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与反思,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其不仅为学生的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对学生的未来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使学生拥有勇于质疑、敢于探索的学习态度,从而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有效的掌握学习技能,提升学习水平。更多关于在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式方法让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一起探索吧。

【参考文献】

[1]吴国政.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6(S1):50

[2]何紫亚.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菏泽学院学报,2014(S1):163-164

[3]靳新军.如何在科学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菏泽学院学报,2014(S2):118-119+154

★ 如何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加强课外探究拓展论文

★ 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论文

★ 农村小学语文开放式作文教学探究的论文

★ 小学科学教学探究能力与培养思考论文

★ 怎样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点滴体会论文

★ 在农村小学开展心理健康咨询的探索论文

★ 运用小学美术课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探究论文

★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篇10

赵金哲

同是一个班的学生,为什么有的学习效果较好,有的学习效果较差呢?众所周知,这里面除了智商外,还和学习习惯有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惯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播下一个行为,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可见成功的教育应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种好的习惯可以受益终身。”……这就是说,如果学生从小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将来他就能在没有任何强制因素和外人点拨辅导的情况下,也能非常自觉、饶有兴味地去学习、去生活。

什么是习惯?习惯是一种重复性的、通常为无意识的日常行为规律,它往往通过对某种行为的不断重复而获得;是思维和性格的某种倾向;是一种习惯性的态度和行为。

培养好习惯,构建新生活。既然如此,那么怎样让刚入学的低段小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呢?

首先,要主动与学生交心:应主动地、和蔼地和每个学生交谈,打消学生对学校的陌生感,尽快成为每个学生的好朋友。要注意通过观察、谈话等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每个学生都是抱着美好的愿望上学的,教师要保护并激发这种学习的愿望,循循善诱,积极鼓励应是我们启蒙教师主要的教学方式。

其次、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养成习惯的欲望:孔子曾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自觉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能使“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一旦有了自觉性,就会心甘情愿地、积极主动地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教师的工作就能做到事半功倍了。故教师应千方百计,使学生了解这样做的好处,激发起学生这样做的愿望。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特别是要组织教学活动时,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通过故事或通俗易懂、儿童化的语言,满足学生好动和自我表现的欲望,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交流中产生情感共鸣,在运用中获得成功的满足,学生在满足心理需要的过程中,注意力自然而然集中在学习上。另外,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教师的教学艺术显得格外重要,千叮万嘱学生是会厌烦的。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如要让学生安静时,教师说:“一、二、三”,学生说:“快坐好”;需要提示时,教师说前半句,让学生接着说后半句。如,“小小耳朵——认真听,小小眼睛——仔细看,小小头脑——仔细想,小小双手——学会做”,学生很感兴趣。教师有时用眼神暗示,手势暗示等能起很好的作用。此外,有的老师还总结了处理偶发事件的策略。如,“宽容的策略,转移的策略,停顿的策略,幽默的策略,诱导的策略。暗示的策略,冷却的策略”等。

第三、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对成年人一般提出要求就行了,不需指导过细,而对低段小学生则不行,必须做到“明确要求,指导具体”。如学生的作业习惯,要制定出具体要求,如:

一、书写规范、二、格式正确、三、正确率高、四、按时完成。用这四条要求经常指导孩子的作业,给予评判,好的印上红旗或小红花,开展一日无错题活动。经常在全班展览,鼓励本人,促进大家。

第四、榜样示范: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在培养行为习惯方面,榜样尤为重要。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无声的力量,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典范,是行为规范化的模式。榜样是活的教科书,具有生动、形象、具体的特点。对学生具有更大的说服力,更强的感染力,对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具有特殊的作用。小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模仿。他们可塑性强,给他们树立什么榜样十分重要,如果用正面的典型给他们做榜样,就可以激励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努力,如:在遵守纪律方面,多给孩子树立身边的榜样,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树立典型,孩子们都有争强好胜心理,就会不由自主地以他们为标准要求自己,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榜样还有矫正作用,它像一面镜子,可以使学生经常对照检查,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第五、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只要求没检查,就跟没说一样。因此检查评比工作必须坚持下去,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纪律、卫生、文明行为、学习用具、三带等情况每日与家长联系,做到“天天查、周周评、月月总结”。开展“争星”评比活动,评出纪律标兵、文明礼貌标兵、劳动小能手„„工作虽然琐碎但对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督促作用。但是检查评比终究是外力,养成好行为习惯必须靠内因,为此把检查评比必须与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依据小学生评价手册,每月认真进行四评: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如果学生

把道德规范与本人的有关行为进行联系,对照评价,这对学生道德行为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特别是自我评价,它是学生进步的力量源泉,只有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才会产生美化自我行为的强大动力。

第六、持之以恒,反复训练: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写姿、坐姿,回答问题时声音宏亮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训练才能形成。

第七、科学地激励学生: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增强成就感,能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小朋友特别喜欢表扬,表扬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起着激励和导向的作用。评价要有针对性,语言要丰富,不要总是一句:“你真棒”。评价要真诚,对回答有错误的同学,应善意地指出,或再提一个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纠正错误。使学生在老师的赞赏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引导下自觉地修正自己的错误。

总之,多一个好习惯,心中就将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和机遇;多一个好习惯,我们生命里就多了一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篇11

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学对教师和学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升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当今变化速度飞快的互联网时代变得更加重要。

我国小学科学教学中有很多方面的因素限制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提升。比如,教育经费的欠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专业教师以及专业教学设备等资源匮乏,导致当地教学科学教育水平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的阶段。如此一来,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加上一些教师自身观念的老旧,导致小学生在对自然界探索这一方面的能力长期滞后。我们应该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从各个方面不断地提升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主动探索的能力

小学科学的教学目标就是希望小学生对自然世界的各种现象有一定的基础认知,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关注小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的培养。不断地让小学生探索科学,然后让其在探索中增加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首先是主动的能力。比如,如今家庭生活水平普遍提升,家长对小孩子的宠爱程度越来越高。培养小学生的主动能力需要从小事开始,比如,让小学生自己学会穿衣服穿鞋子,自己刷牙洗脸等。从这些小事人手,不断地鼓励小学生主动承担责任,主动参与生活。然后就是探索的能力。负责小学科学教学的学校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小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不断地让小学生了解为什么而不是光知道怎么做。比如,引导小学生,让小学生不断地了解为什么要自己穿衣服,为什么要自己刷牙洗脸,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通过让小学生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中来,不断地探索问题的答案,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的探索能力的目的。

二、洞察力的培养

洞察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及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洞察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洞察力必须要从小培养,慢慢培养,毕竟这个能力不是天生的。比如,要引导小学生开展校服整理评比活动,让小学生相互观察对方的校服穿着,并且要求相互整理着装,通过与不同的学生互动,让小学生了解认识到怎么样穿着校服才是正确的,才是学校规定的校服着装标准。生活中、学习中很多地方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洞察力,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方法。在当今互联网发达的时代,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多媒体技术,不出校门都可以学习到,不断提升小学生洞察力。比如,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南极企鹅生活的视频,让小学生不断观察这些南极的主人每天的生活状态及行为习惯,然后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洞察力。

三、体智结合的能力

现代的经济发展要求,不仅要求小学生在未来需要有科学的知识,还要有主观能动性,对科学素质的理解不仅仅在于科学知识,还在于亲身体验对科学的探索,不断培养小学生的体智结合的能力。在很多教育经费充足或者是对小学科学这门学科重视的学校中,都会有一些类似科学实验室或者是让小学生动手边做边学的实践课程。比如,让小学生自己做一个飞机模型,让小学生在制作飞机模型的过程中了解飞机的大概框架,体验这个制作过程的不容易,然后对这件事情有所启发。通过让小学生动手制作飞机模型这件事情来不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在制作飞机模型的过程中,小学生不仅思考能力得到了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也有加强。如此一来,不断地用一些小游戏小智力活动的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机动脑的能力。

四、改进提升的能力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篇12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专注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媒介,这个媒介通畅,信息传输就顺利;反之,信息传输就会受阻。小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他们的学习兴趣主要倾向于学习活动本身和教学内容的趣味因素。但一节课让学生发言的机会毕竟有限,小学生又都有积极表现的特点,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长期没有提问到其中的某个学生,就有可能使这个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所以教师不能够厚此薄彼,更不能偏爱成绩好的学生而歧视成绩差的学生,应该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这节课没有提问到的学生,下节课要力求能兼顾到。

二、精研教法,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对数学问题进行认真思考,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全面、终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能。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的狭窄,没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对数学问题往往会从东说到西,从南说到北,有时对问题就是不沾边,但对任何数学问题又总有一种好奇,教师就应当积极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因素,活跃的思维方式,有效地引发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因此,针对问题需要再次思考,设计有效的思维题型并加以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有的放矢的思维模式,这样长期坚持就可以形成学生数学思考的模型,无疑会形成学生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数学思考能力。

三、勤于研讨,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习惯

解答的步骤是学生对题目深入思考的外在表现,是我们判断学生解题好坏的依据。解答过程是否完整,思路是否清晰,都能反映出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以下两个习惯:

1. 审题

审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它关系着解题质量的高低。通过审题,要求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要求,分析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找出解题线索及突破口。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题,找出题干中的已知项,然后明确未知项,最终确定如何通过已知项求得未知项。要向学生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如果审题时没有把题意弄明白,就很难把题目做出来;如果题意理解失误,曲解了题意,那么做出来的结果肯定是错误的;而如果要求不明确,解答时就会出现答题不完整等丢三落四的现象。

2. 解题

解题是最终考验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依据。一旦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落墨在作业本或卷子上,错就是错,对就是对,数学水平就一目了然了。所以教师应把指导学生如何解题以及解题的方法步骤作为平时训练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以上审题,当学生明确了目的要求,在理清思路后,还要进一步深入思考解题步骤,形成一个清晰的解题轮廓,然后按这个轮廓开始写解题步骤。写每一步时都要想想这一步骤有没有必要,要保证写出来的每一个字句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让人一眼就可看清每一步所表达的内容。要养成使用草稿本的习惯,因为打草稿,能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四、注重完善,培养学生严谨的纠错习惯

认识到错误就是改正了错误的一半。不要怕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方法出错,不出错就不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说,小孩子就是在经常犯错又经常纠正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针对数学学习而言,教师要注意经常收集学生在各类计算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并加以分类剖析,可精心制作出一定数量的、带有各种计算错误的试题卡,分发给每位学生,让他们把试题卡上的错误逐一更正,同时向全班说明每道试题的错误所在和产生错误的具体原因。有时学生犯的错误经老师指正后,再过一段时间他们又犯同样的错误,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千万不能急躁,要耐心疏导他们,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扰,从而形成严谨的纠错习惯。

五、合理评价,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肯定习惯

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形成。评价包括来自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两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适当的评价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对学生取得的每一点微小的成绩都要给予充分肯定,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除此之外,还要鼓励学生培养自我评价的习惯,错误的时候不气馁,正确的时候要善于总结,可以时时处处都握紧自己的拳头,给自己鼓劲加油。还可以暗暗告诫自己:“我是最棒的!”这些良好的习惯,都有助于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的形成。

总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让学生乘风破浪,顺利地到达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篇13

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在这个迅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时代,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使其成为终生学习者、思考者,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因此为了学生的良好发展,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教师要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喜欢模仿,他们从模仿中学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家长经常会从学生的口里听到一句话:“我们的老师是这样说的。”在这里,我要提出的是教师在要求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例如:如果要求学生要守时、珍惜时间,而老师却因为种种原因迟到、早退;如果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认真、规范,而教师在讲课时却信手在黑板上书写等等„„试问: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什么时候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板书要简洁、规范;批改作业要认真、及时;按时上课、不能拖堂······等等。教师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养成。

二、培养好习惯要致力于激发兴趣

孔子曾经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光靠教师的“管”是不行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内部诱因,也就是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内部力量。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发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质的转变。一旦有了“我要学”的渴望,学生就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也就有了学习自觉性。学生就会全身心的、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同时也会体察到一些不良习惯的消极作用,这就是培养好习惯的最佳时机。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用一些实验、故事、趣闻,主动与学生讨论,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大气压强对沸点的影响时,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将一杯水放到常温下、真空环境中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是由于压强小了,水会沸腾。为了检验学生的想法是否正确,可以做一个演示实验:用玻璃罩将水杯罩住,将里面的空气抽出,让学生观察在空气不断抽出的过程中有何变化。学生就会看到:水剧烈沸腾一会儿之后

就结冰。当学生发现亲眼看到的与自己原先判断有差别时,就会激发他的好奇心,于是积极的思考、分析原因:因为压强小了水剧烈沸腾,又由于剧烈沸腾带走大量热量,所以水会结冰。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好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另外演示实验时,尽可能增大可见度,促进多种感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三、培养好习惯贵在持之以恒

习惯是经过反复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动作行为,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必须有一个过程。

有句话说得好“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命运。”任何良好习惯的形成都要经过反复多次的锻炼,一次、两次、三次、四次的去做是不能形成习惯的,要持之以恒。要学会持之以恒,就要目标始终如一,不能见异思迁。面对每天的预习、复习、测试,单调而又枯燥无味,即便坚持一段时间,测试成绩也不见得立竿见影。如果此时学生气馁、放弃,必然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就很难形成。教师如何在学生最脆弱的时候适时给予帮助呢?我认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并帮助其纠正错误固然重要,但同时让学生不断感受到自己学习上的成就更重要。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表扬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因此我们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激励学生坚持下去,不可半途而废。

四、培养好习惯要从细节做起

《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应该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起,这是培养习惯的着力点。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例如:课堂上学生的听讲表现,包括坐姿要端正、精神状态要饱满、回答问题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这些细节中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五、培养好习惯要从小开始培养

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对老师充满着信任和尊敬,愿意按老师的指示去做。《新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讲

到:人之初,性本善,性与情,俱可塑。学生就像一张白纸,任你在上面涂画。因此,越小培养良好的习惯,效果就越明显,反之,当学生染上恶习后,要改变他,那就难了。举个例子,我的女儿上小学,她每天晚上入睡之前,一定要看一会儿书或者听一会儿故事,否则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显而易见,小孩子的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落实。

六、培养好习惯要多表扬学生

上一篇:教师个人年度校本研修计划下一篇:高中生读后感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