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柴静心得体会
用心去看读柴静的《看见》
柴静是中央电视台的知名记者和主持人,《看见》这本书是柴静讲述在央视十年来,她所通过采访亲身经历的一些真实的故事,讲述的都是中国十年来所发生的一些大事件。如非典、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等等。
透过柴静的《看见》这本书,我再一次回顾了十年来,所经历的那一段段的历史。有的时候,用别人的眼光去审视历史,往往会又不一样的感受。做为一个公众人物,柴静站的角度要比我们高很多,所接触到的更是我们无法想到和接触到的。书中她记载的是在历史洪流中的一些具体的、动人的事件和细节。记录了在大事件中我们普通而又平凡的人们,是怎么参与并且来创造历史的。每个人都是历史事件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深深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人能阻挡时间的洪流,每个人都不能做旁观者。
柴静写陈虻让她注重“人”, 其实整个新闻评论部都是围绕“人”来做节目, 这一点我体会颇深。
2003年, 我还在大连电视台工作, 因为写了一篇《批判东方时空》 (新浪网发表) , 让《东方时空》子栏目《时空连线》的制片人刘爱民注意到了, 把我调到了《时空连线》。爱民说:“你不是骂《东方时空》不好么, 现在我请你做节目策划, 顺道做节目宣传主管, 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这个节目有啥好的。”
这可真是个戏剧性事件。我知道在我之前, 也有两个人有过类似经历, 一位是山东的语文老师, 因为在网上批评语文教材, 被教育部请去编语文教材;还有一位是军人, 因为总撰写一些有分量的军事文章, 最后被国防大学调入, 他就是张召忠。
到了《时空连线》, 我简直大开眼界, 真是才子辈出啊。记得有一次栏目组集体观看《时空连线》当天播出的片子, 内容是美军进入了阿富汗喀布尔, 赶走了塔利班, 当地人民热烈欢迎。片子看得人热血沸腾, 刚结束, 办公室内掌声马上响起来, 我也觉得这个片子做得太好了, 编导真有水平。可是策划闫兴宇却冷冷地说:“为什么鼓掌?就这个片子问题最大!”大家都愣住了。
闫兴宇说:“这是站在哪个角度做的节目?这完全是站在美国人的立场做的节目, 用的都是CNN的素材, 你们怎么知道阿富汗所有人都高兴呢?这种国际题材节目, 只站在战争一方的角度是不对的, 应该客观。”
真牛!这几句话让我记到今天, 从此也记住了这个叫闫兴宇的策划, 后来听说去国外留学了, 前几年在做《共同关注》节目。
再有一次讨论评奖节目, 我提议对某个节目做后期修改, 使之更完美, 然后拿去评奖。这时候一位老记者马上说:“薛宝海, 你这是典型的地方台思路, 总想着事后修改, 作假。去参评, 就要拿最真实的节目, 有些遗憾不算啥, 真实的, 那才叫完美!”
多好!
《时空连线》的工作氛围也特别好, 上下级之间沟通顺畅, 以理服人。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李挺主任“毙”我片子的事情。
2004年8月, 我做了一期节目, 关于山西平遥文物保护, 大意是当地政府对文物保护不够。节目预计在第二天早上播出。晚上, 当时的新闻中心主任李挺来审片。看完之后, 李主任说:“宝海, 我有个意见, 供你参考。我知道你刚来《时空连线》, 很想多做几个好片子。可是咱们想想, 这个片子播出之后会有啥效果?接受采访的这个副县长估计得撤职了, 可是他刚来几个月, 这事儿怪他么?而且事情也没有多严重。另外我们做节目的目的是什么?是争取解决问题, 而不是让几个官员下马。这个副县长我感觉是在积极解决问题, 那么节目播出后, 只能事与愿违。所以我建议不播这期节目, 你看行么?”
我一听马上点头“行, 行”。这么大的领导, 毙了你的片子, 还给你讲这么多道理, 真是让我很感动。当然, 我最大的收获还是“做节目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再说个事儿, 也挺难忘, 另一个效果。
有一天晚上, 我看见值班的策划小袁过来跟《时空连线》制片人刘爱民说:“爱民, 今天的值班编辑老关刚才说, 这期节目明天早上他做不出来 (是个抗洪的节目) , 他说都到半夜了, 一个画面都没传过来呢, 怎么做?!”
爱民正要出门, 听后马上说了一句:“你去跟他说, 做不出来让他去死!就这么说!”说完爱民就走了。
我很好奇, 就跟着小袁到了老关那屋, 小袁怯生生地说:“爱民说了, 做不出来, 让你去死。”
老关扑通坐到了椅子上, 说不出话来。
道具让报道背离了真实
到了绵阳,最初我被分去做直播记者。我拿着在医院帐篷找到的几样东西——一个满是土和裂缝的头盔,一只又湿又沉的靴子和一块手表,讲了3个故事:男人骑了两千里路的摩托车回来看妻子;士兵为了救人,耽误疗伤,肠子流了出来;一个女人在废墟守了7天,终于等到丈夫获救。
我说的时候,史努比就站在直播车边上看着,看完没说话,走了。我问怎么了,他说:“你太流畅了,准备得太精心。我当时看到你的编导给你递着这些东西,我就觉得不舒服,这么大的事儿发生了,不该有这些形式和设计。其实那些东西放在地上,也没有关系,或者你停一下,说,我去拿一下,更真实。”
第二天,在绵阳,我们赶上了6级余震,跳下车,往九洲体育馆跑。那是灾民临时安置点,馆里空空荡荡,八九千人已经安全撤离,只有一个人坐在里头。
我蹲下去问他:“你怎么不出去呢?”他抬起头,是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黧黑的脸,两只胳膊搭在膝盖上:“我老婆孩子都不在了,我还跑什么呢?”我蹲在那儿说不出话。他安慰我:“你出去吧,这儿不安全。”晚上的直播,我讲了这个细节。又有批评的声音,认为调子太灰色。
那天晚上,罗陈、陈威、老金和我,几个“新闻调查”的同事商量了一下,一起退出了直播。我们要做一期有足够时间的节目,不管能不能播。
第二天在九洲体育馆,几千人从灾民临时安置点回家,我们看着乌泱泱的人,商量“拍谁呢”,想法也一样:“谁都行。”
一对夫妻,男人穿旧的深绿呢子军服,40岁左右,绵羊一样的眼睛,有点张皇。女人挽一桶食用油,拿网兜拎着脸盆。就他们吧,我迎上去。
跟叶哥叶嫂坐车回家,他们家在北川县城边的杨柳坪村一树梨花底下,深山冷,花还开着。房子从后面看是完整的青砖墙,一绕过来,前头全塌没了,地基、堡坎都震坏了,这是叶哥叶嫂在震后第一次见到自己房子,站着,呆看着,手里挽的东西不知觉地落在地上。镜头也那样呆着,谁都不说话,三四分钟。山里非常安静,只有些微的鸟叫,雨落在椿树的叶子上,细密地簌簌作响。
贴身陪伴是最棒的采访
叶哥走进废墟,翻出一样东西,用手抹上面的土灰,抹了又抹,站在那儿不动。我走过去看,是儿子在遇难前一天跟他下的象棋。房梁上挂着一串纸鹤,绿色方格作业本的纸,叠得很笨拙,像大元宝,是两个月前,三八节那天,儿子送给叶嫂的。
地震那天,他家附近四面山摇晃不停,地里干活的女人以为山神发怒,跪下来转圈向四面祈祷。叶哥一个大跳出屋,跃到土豆地里,片刻恍惚后,大叫一声,撒腿往山底下跑。山底下就是县城小学,儿子在上课。路已经断了,房子一样高的石头在路上堵着叶哥从崖上往下连跑带跳,“像疯了一样”,20多分钟到了县城旧城边上。
县城被王家岩和景家岩两座山夹着,最窄的地方只有一公里,路已被埋,巨石下露出压成片的出租车前盖,人们正接力把伤者传出来。他可以回头再找别的路去学校,但犹豫了一下,伸手接住了递过来的一个伤者……
叶哥搬了两块石头,找了只铁锅,把蓄水池前两天残留的一点雨水烧开,泡了碗方便面。他们俩坐在一杆木头上吃,一边跟我说话。叶嫂差不多40岁了,她说:“将来还要生一个我那样的儿子,我一定好好地养育他。”叶哥补了一句:“就像对第一个一样。” 我听见背后有呜咽声,回头看是编导罗陈,他跟他俩差不多大,也有一个儿子。
我们在山上住了下来,陈威搭了帐篷,没自来水没电,也没有手机信号。每天走一段山路,用小碗从一口快干涸的山泉眼舀点水,倒在桶里拎回去,顺便找个有信号的地方给台里打电话。
草姐姐负责片子的后期,“那你们要拍什么主题啊?”她问。我说:“不知道。”以前做节目前,没有一个策划案、一个主题方向,我就本能地不安,可这次我觉得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还挺奇怪地想起一件无关的事——铁凝30多岁的时候,见过一次冰心,冰心问她:“姑娘,成家了没有?”“没有。”“嗯,不要找,要等。”后来,我们谁也没找,就等在原地。
我知道,对叶哥叶嫂,没什么采访可言,问什么呢?我也不想试图劝谁别难过,他们允许我们在旁边陪伴就够了。烧火做饭时,我帮着填点柴。有时候机器开着,很长时间也没人说话,只是柴火噼啪的声音。叶哥叶嫂要是想说话了,我们就听着,有时候两口子商量以后怎么盖房子生活下去,挺有雄心的样子,有时候又沉默着,干什么都没有心思,这就是生活吧,不可能靠喊口号就度过去。
猫狗身上都淌出了人味儿
过两天他们帮邻居打蒜薹,邻家的女人遇难了,只剩父子俩,孩子12岁,叫文超。杨柳坪村88户人家,遇难22人,山村里住的人少而分散,路远,主要靠家族和血亲的纽带,能来的都来了,十几个人。
文超不爱说话,我问他怎么不去山下学校过儿童节,他说不想去。我说:“舍不得你爸吗?”他哭了,拿袖子掩着眼。
打完蒜薹,女人们张罗着吃饭,叶哥从废墟里头几块水泥底下扒拉腊肉,很满意的样子。大伙用石头垒了个灶,找点柴火,拿石片把腊肉外面的灰刮掉,放在锅里煮。水热了,再捞出来,用刷子吃力地擦着肉外头熏的黑焦色,擦完成了蜡黄。我负责切肉,一刀下去,热气直往上蹿,大厚肉片子,透明的油“滋”一声。
叶嫂扭头喊:“你去地里找找有没有土豆。”男人挖了十几颗回来,滚刀切大块,煮,炒。居然还从哪家塌了的梁底下找出一塑料壶玉米酒来,大伙有了一点兴致。
把废墟清一清,露天摆了3张矮桌子,天已经擦黑,村里人舍不得点火,借着麻蓝的天上一点晶明的星光挤着坐,狗在膝盖底下蹭来蹭去,叶哥一边扔点肉皮给狗一边笑:“它好久没见着人了。”
文超的小叔志全是个年轻人,举起了小酒盅:“地震之后第一次这么多人见面,算个团圆酒,来。”这一杯下去,我的胃里像着了火一样。
我们跟他一块去挑水,路上遇到一个不认识的村里人,那人偏过头对我说:“是他把我儿子从土里拽出来的。”志全听了却脸色一黯,不说话,走着走着,拿树枝抽了一下路边的石头。
晚上火堆边上我们才谈这事,他说:“我爱人就是怪我这事,我原来是军人,她知道如果我路上没耽误,去了一定能救出我女儿。”
志全说:“她那天早上说,爸爸,给我买一个冰淇淋,我没给买。我就是后悔,两块钱一个的冰淇淋,我为什么没给她买?”
文超趴在他膝盖上哭得抬不起头,志全摸着侄子的头发:“你爷爷12岁讨饭到这里,才有这个家,你身上流着他的血,不要哭。”
片子里有只小猫,地震后幸存的,刚出生,找不着妈了。我们送他的牛奶,他倒在矿泉水瓶盖里,用食指蘸着,一点一点让小猫舔。吃饭的时候,他右手拿筷子夹菜,左手掌心里托一块大窝笋,给它练牙。“村里人都认为它活不了,你也这么想吗?”我问他。“是。”“那你为什么还养它?”“它也是一条命。”他低头抚摸它。
有些感动是等出来的
我们记录的都是生活里的片断,遇上了就拍,遇不上就待着,在叶哥家门口坐着。有一天在叶哥家坐,听到坡上有人叫喊,“怎么吵架啊?”我们就上去了。
有个老爷子一头乱发,围着快晒成白色的蓝围裙正爬在梯子上,往半塌的房顶铺瓦。底下站着他儿子,正冲他嚷。原来老爷子死活不去儿子家住,非得修自己的房子,还拒绝别人动手。
我问:“您多大岁数了?”他正在气头上,两眼圆睁,手一甩:“没得好大。”村长在旁边做工作,一边乐:“他83。”:
聊了会儿,村长说:“他唱山歌唱得最好。”我哄他:“唱一个吧。”老爷子犟得很:“不唱。”谁说也不行。
后来几天,他还住在半塌的房子里,天光从残瓦上漏一满地。白天也点一堆柴火,跟几只大肥猫围在火边,头发乱蓬蓬,手抄在蓝布裙里,脸映得微红。他耳朵背,也不懂普通话,我每次经过他家门口,就大喊一声“爷爷”,这个词他听得懂,每次都一乐,满嘴没牙。
临走前一天傍晚,村里人都聚过来,在叶哥家坐一堆闲聊。爷爷忽然从坡上下来,人前一站,直接开口唱了一段,唱完了,拔腿就走。弄得我们手忙脚乱,幸好还录上了几句。
几年后说起这期节目,草姐姐才说:“你们当时在四川,第一天拍完传回来的片子,领导看了有点担心,说这样的片子会不会太灰色,干脆让他们回来吧。” 但她没有转告我们,也不干预,日子一天天过去,生活最终从片子里流淌出来,审片的时候,“台长都哭了”。
第二年,还去不去杨柳坪做回访?罗陈做完前期回来有些犹豫:“村子里没发生什么事。”我说,“就拍没事吧。”
1.爱读书的人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地,他都能够以一份相对从容,而不是喧嚣的气息,都是书本教给他的东西。
2.《读者》——什么样才是一个好的编辑?10条
看到公家的水龙头开着不去关的人不可以,一个经常讽刺善良的人不可以,一个说我我我的人不可以。.来自陌生人的启发和契机再开始心灵一点点土壤的培育,所以我是读书构成的。4.2009年离开新闻调查,引领我进入中央的陈牤趋势。两个大事件将她从固有的原以为坚固的土壤里连根拔起,移栽到其他土壤里,不由分说、也没有人解释,你所有的归属感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但他也是一个人心灵独立的开始,因为你没有一个共同体可以去依附,这时候你就必须去建构自己的内心世界。靠什么来开始?我靠阅读开始。人在困惑当中,在书页里面寻找共鸣。
5.影响最深的是《顾准文集》——定下心来,有志于学。依靠两颗石子——知识和逻辑。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置身其中的现实以一种阅读历史的态度来看待的时候,他就不可能发牢骚。当他明白了降临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是一切必然结果的时候,他就能认识现实。
6.顾准下放河南商鞅——捡粪。在处境当中他仍然研读现实。他心中有愤怒吗?有的,但是他从愤怒出发却向远处走去了,这就是“读史”
7.柴静写的文章——《非此不可!非此不可!》
8.采访的印象最深的人——托尔斯泰。从结论出发,倒退人的心灵轨迹,他在想象当中抵达了这个事件当中任何一方的内心深处。在通往人心灵的这个过程当中,他也克服了道德的偏见。他在写作的过程中,他对心灵的了解超过了对道德判断,以至于这棵树上的枝条越来越繁茂,开出了花朵。人们也超越了对小市道德的简陋和廉价的判断,而到达了心灵。给每一个人物给予同等程度的了解,他不是美化他们,只是深化了每一方。在深化的过程中,生活在此侧的人和生活在彼侧的人都得到了同时的呈现,这也使世界呈现出了本来的面目。
9.阅读世界有什么意义吗?她问自己有什么目的?没有任何目的,人不是工具,人不能服务于任何目的,尤其是自称成功的伟大的目的。
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
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
其实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刚性。善良的人做“对抗性”采访,不会跃跃欲试地好斗,但当他看护真相的时候,是绝不撤步的对峙。
看这个人的眼睛,就知道真不真诚。
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
失败感比口含硬币还苦。
“她去世快六年了,我不跟人谈她,不看她照片,也不愿别人跟我谈她,每次梦里终于看见她的时候,心里都松一下:看,她没死,我就知道。有时在梦里我小声喊她:“奶奶” ,她靠在门边上,看着我,不认识了,说:“谁呢?” 我心里凄凉,又觉得,是我没照顾好你,不值得你认得。”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一个片子里的人,心里有什么,记者只要别拿石头拦着,他自己会流淌出来的,有就有,没有就没有。
我没有跟任何人说这件事,最难受的不是头上和胳膊上的擦伤,也不是愤怒和委屈,是自憎的感觉――厄运中的人多有一种对自己的怨憎,任务是自我的某种残破才招致了某种命运。
爱和善是能力,而不是情感。
天塌地垮,人只能依靠人,平日生活里见不着,不注意的人。
我这个年龄经历的所有事都特别淡。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已经知道有些人承受的东西是他人无力改变也无法体会的。唯一能做的是得到别人允许后,陪伴于此。跟你一起,试图感受你的感受。
陈虻说:“你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期待答案么?你要不期待,你就别问了。” 我不作声。 我问医生朋友:“为什么我呼吸困难?” 他说:“情绪影响呼吸系统使呼吸频率放慢,二氧化碳在体内聚集造成的。” “有什么办法吗?” “嗯,深呼吸。” 上楼的时候,我深呼吸;下楼的时候,我深呼吸。我看着电梯工,她松松垮垮地坐着,闲来无事,瞪着墙,永远永远。我强烈地羡慕她。
做一个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我们有信心相信让明天更美好!
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一九四六年,胡适在北大的演讲中说:“你们要争独立,不要争自由。” 我初看不明白。 他解释:“你们说要争自由,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独立要不盲从,不受欺骗,不依赖门户,不依赖别人,这就是独立的精神。”
“你不可能是个好新闻人。”有同行直言不讳地对我说。 “什么是?” “爱打听,好传播。” 是,我本性不是。我每天四处打电话争取采访机会,做了很多独家的选题,但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让领导和同事接受我,让这件事成为第二天的媒体头条。我知道什么样的题能拿奖和被表扬,可我心里清清楚楚,这些不是我打心眼儿里有欲望的题,它们不会触动我。
记者提供的是事实,不是情绪。
“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他说,“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陈虻
崔永元劝过我一次:“你不适合调查,跟在别人后面追,那是疯丫头野小子干的事,你去做个读书节目吧,读书笔记大全《柴静《看见》读书笔记摘抄》。”他怕我有点逼自己。我深知他的好意,但文静了这么多年,一直泡在自己那点小世界里头,怕冷怕热怕苦怕出门怕应酬,除了眼前,别无所见。有次看漫画,查理布朗得了抑郁症,露西问:“你是怕猫么?”“不是。” “是怕狗么?”“不是。”“那你为什么?”“圣诞节要来了,可我就是高兴不起来。”“我知道了,”这姑娘说,“你需要参与进这个世界。
当一个人的本能要求他逃避或是还手的时候,他能留在原地、忍受着攻击的前提是,有一个公正的游戏规则,并且深信对方会回到游戏规则中来。
不管任何人,你去告诉别人应该怎么样,这就是错的方式。
人生奇诡,处处与旧日生活撞在一起。
没人跟你过不去,是生活本身矛盾密布。
公众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要求是揭示这个世界,不是挥舞拳头站在什么东西的对面。
电视节目习惯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是坏人,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生与死,苦难与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真实的人性有无尽的可能。善当然存在,但恶也可能一直存在。歉意不一定能弥补,伤害却有可能被原谅,忏悔也许存在,也许永远没有,都无法强制,强制出来也没有意义。 非常同意,人的一生,本来就是善良与罪恶,人性与欲望不断交织不断干戈的过程。
生命往往要以其他生命为代价,但那是出于生存。只有我们人类,是出于娱乐。
这些早就干枯失血的花瓣给我一个刺激,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
人们在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陈虻说过:“去,用你的皮肤感觉新闻。” 这地震把我从演播室震出来,震到了地上。
这就是生活吧,不可能靠口号就度过去。
真相往往就在于毫米之间,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精确的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多时间和更多气力,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
有的人他没有承受能力,别人骂他,或者对待他不好,他承受不了,所以他必须反应,本来是不想打人,但因为受不了就必须打人。他控制不了自己,就是心里不自由。
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一起经历过的事情才是真的。
我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 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许多事情,是因为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回忆是一种清洗。
道德,不是没有弱点,而是看清他,然后遏制他。
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才是文艺。
在读《看见》这本书之前,我对有关她的新闻接触甚少,只知道是一位央视的记者、主持人。当时看完这本书,给予我很大的震撼和触动,忍不住去搜索她主持的纪实类节目《新闻调查》和访谈类节目《看见》。她采访的多是边缘性、尖锐的、争议很大的人物和事件,她的语言平静理性但不失锐气,往往能一语中的,直入人心。
于我而言,《看见》让我能有一个机会重新审视那些以前震撼我们的事,那些当时我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知道事件大致的轮廓,如今此书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让我对事件的本质也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看法。《看见》一书中叙述了十多件柴静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整本书内容人物鲜活,故事真实,一字一句没有夸大和说教,只是很平静的不带偏见的表述着新闻事件,就像一把尖锐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脏,带我们见到最深入最本质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让心高高抛起,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让人不禁陷入深思。
新闻里到底是应该关注人还是关注事件本身也或者是事件的背后?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要了解事件的真相,也更要去了解人。“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里非典期间随时面临着生命风险的第一线从医人员;“双城的创伤”里连续服毒自杀的孩子们;“沉默在尖叫”里长期遭受家暴后杀夫入狱的女人们;“无能的力量”里默默无闻地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的外国人卢安克。。。勇于质疑、尽力挖掘真相,带着理解与尊重的将之呈现在我们面前,正是柴静在她的采访中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在这个信息爆炸又繁杂的时代,她的新闻既保持着新闻人应有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不带任何偏见的报道,没添加任何的个人主义色彩进去,却又偏偏充满了人味。
画外音是电影处理声音的一种方法。据《电影艺术词典》的解释, “画外音指的是声源来自画外的声音, 可以是人声, 也可以是音乐、音响效果。”在电影里运用到的画外音中, 人声部分实际包括旁白、心声、解说等好几类。凡影片中发出的声音, 其声源不在画面内的, 即不是由画面中人或物直接发出的声音, 都称为“画外音”。
电视专题节目中的画外音
最初这个概念只是电影里面的, 但在当今的电视专题节目制作中, 画外音也是频频出现, 其引用也是相当成熟。并在片子基调的把握、风格的形成方面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电视专题栏目中的画外音是指电视片中声音的画外运用, 即不是由画面中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 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由于电视最独特的功能是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1因此, 在电视专题栏目中, 画外音的运用又以客观性叙述的旁白和解说这两种形式最为常见。
不同题材对画外音的运用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 纪实性较强的题材则更多地要求公正与朴实。但就电视专题节目而言, 基于纪实性, 一段好的画外音, 并不一定要运用大量的排比句、古文诗词或者成语典故。更不是华丽辞藻的简单堆砌。而应该是读来朗朗上口, 听起来有滋有味儿, 集语言的文学性2、形象性、简洁性和大众化于一体, 最终又以通篇语言美感同画面镜头的艺术美感结合而形成一期期完美和谐的专题片。3
电视专题节目中的画外音作为电视节目众多因素之一, 它的叙事描述都具有和画面的统一性, 是非独立的, 即画外音具有“非独立性”她不能单独完成对时间的全面报道, 也不能独立地塑造电视节目中的人物形象, 而必须与电视的其他手段 (尤其是画面) 配合起来, 才能最终完成对事件的全面记录以及对人物的全面塑造。在一般情况下, 画外音是不能脱离画面而单独存在的, 也不能独立成章。4
一部优秀的电视片需要具有颇具感染力的画外音, 才能成就电视专题本身的艺术效果。例如在第二期柴静主持的《看见》 (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 , 在采访药家父母, 探寻药家鑫为何如此冷漠地面对生命之后, 画面中再次出现案发当晚的视频, 昏黄的路灯、萧索的街景、刺耳的撞击声。此时搭配的画外音是:能够想象, 极度自卑过的药家鑫, 对营造自己的未来, 几乎是一种狂热的状态。在杀死张妙后, 他说感觉好像突然间, 所有的路灯都灭了。因为怯懦和自私, 为了掩盖错误, 他做了漆黑一片的事, 他的未来也就此熄灭。解说将担当意识、生命教育的缺失与惨痛的恶果之间的关系阐释地深刻又形象。在这期节目中, 药父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忏悔之后。画面切换成日常生活的空镜头, 作为总结, 也作为警示。画外音再次出现, 鞭辟入里的总结让观众看清事件背后的隐患, 潜藏的危机也触动着每一位父母和师长的心弦。
二、画外音的特色
从柴静主持的《看见》栏目中, 从形式上看, 画外音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 访问的内容就像是镶嵌在其中一样, 简短精辟、恰如其分。在语言风格上都较为朴实和平易。聆听节目中的画外音, 就感觉是一位知心朋友在将她所遇见的人和事娓娓道来, 句子简短、用词简单。例如《看见——世间有情人》中, 开头, 柴静这样介绍主人公:阿里木, 从26岁起离开新疆, 走了大半个中国, 以烤羊肉为生。就这么站了十几年, 腰总是很难受, 脚也总是疼。这个生性快乐的人受了很多苦。但他说, 不干让自己心里难受的事儿。他的脚受伤, 是因为有人曾经想强迫他帮助小孩子, 偷骗行人的东西, 阿里木没有同意。在贵州偏僻的小城市毕节打工, 用自己烤肉串挣的钱, 建立了助学基金, 资助贫困学生。他每天站差不多十个小时, 烟熏火燎, 一顿饭吃的常是一份凉粉。质朴简介的讲述, 容易让人感知和记忆。在内容上, 首先画外音都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例如柴静专访药家鑫案双方父母的那期节目中, 画外音是按照简单回顾案件——拜访受害者父母——拜访药家父母——探讨药家鑫凶残行为的成因——药家父母的反思——受害者家属的宽凉这一顺序, 层层深入。节目中的画外音都与画面严丝合缝。这种密切配合主要体现在对现实拍摄画面的解说上, 柴静的解说往往不放过任何一个有价值的镜头或者细节。在《看见——老兵回家》那期节目中, 由于讲述得大都是战争年代的往事, 于是用到很多资料画面, 每每泛黄的战争画面出现的时候, 画外音——“1937年, 日军开始轰炸广东。”“1941年底, 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使得片子的主题得以显现, 同时加强了专题片的沧桑感和厚重感。最后, 节目中的画外音都是真实地叙述及真情的自然流露。在以追求真实为根据的电视专题片中, 由于真实记录的及时性和运动性, 使得镜头不得不跟随生活的逻辑, 因此运用画面的苦心经营来表达复杂情感和深入思考的可能性也就随之大大降低, 更谈不上一些专题片所需要的抽象概括和严密论证。5柴静的《看见》中, 画外音真实地叙述主要体现在解说忠实于画面这个层面, 而真情的自然流露往往体现在柴静有感而发的某些总结当中。
三、电视专题节目中画外音的作用
画外音不仅可以说明画面无法表达的内容, 交代背景, 传达间接信息, 表现抽象概念之外, 还可以充分开掘画面表现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突破画面本身的局限。恰当的解说词还可以发人深省, 激发观众的想象, 从而更深地表现主题和中心。画外音也是常用的电视转场的方法, 可以使画面的转换不至于太突兀, 起到过渡的作用。6
柴静《看见》中, 画外音所发挥的作用也无外乎是这几种, 突出体现在交代背景、转场、升华主题、突出细节等方面。总的来说, 总得作用可以归纳为这几点:第一, 声画对位, 相互辉映, 散点透视, 强化细节。“声”和“画”在专题节目中的关系主要分为声画统一、声画对位和声画对立这三种, 而与此相对应的也是三种画外音的不同作用。7第二, 聚点成线, 一线贯穿, 勾勒专题片的主线框架, 完成主体叙述。第三, 画外音与同期声完美配合, 达成对同期访问的更深解读。在电视专题片中, 画外音与电视画面的最佳关系被很多学者归结为“若即若离”, 是说两者不是重叠而是升华, 画外音加强画面的表现能力, 解释画面难以表达清楚的意蕴。画面则带给观众更加直观的感受和体验, “声”和“画”各司其职, 才能最终成就电视这一综合了视与听的艺术形式。8
四、电视画外音的撰写及后期制作
对于撰写画外音和采访拍摄的先后顺序的争论一直存在, 有人主张先写后拍, 有人主张先拍后写。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来分析, 一切从实际出发告诉我们画外音不应凭空想象而应根据事实来撰写, 但规律是普遍存在的又提醒着我们办事得有预见性, 行动前必要的思考是不能少的。制作电视专题节目的画外音, 一般来说, 分为这四个步骤。第一步:创作者先后到生活中去了解事实, 经过研究, 升华写出初步的拍摄脚本。包括拟想镜头和拟想画外解说词。第二步:按照脚本进行采访、拍摄。第三步:编辑画面, 根据已有的事实, 修改画外音, 删减、增加、调整顺序等等。第四步:添加配音, 最终完成画外音的制作。
《看见》中, 大篇幅的画外音写出来不光需要技巧, 如何组织它们也很重要。从宏观上看, 画外解说主要分为解说什么和怎么解说。首先看看画外音所要介绍的对象。解说前, 要对画面进行编排, 按照说故事的逻辑进行剪辑和调整。其次, 就是解决怎么解说的问题。这要求有一定的文字功底, 内容应追求一种契合大众文化的叙述风格, 朴实、简洁、形象、流畅、通俗。从微观上看, 第一, 前期基本框架的构建。第二, 拿细节说话, 巧用细节, 解读亮点。第三, 画外音的多与少要视节目的风格, 事件的不同特性而定。不管多用画外音还是少用画外音, 都有一个不变的标准, 那就是促成专题主题更好的呈现, 更好的被理解。
画外音在当今电视专题节目中频频出现, 其运用也日渐成熟。画外音不仅可以克服单纯的画面所带来的某些局限性, 同时也有着自身无可比拟的优势。从柴静《看见》栏目大篇幅的画外音运用中, 可以发现, 画外音在勾勒事件线索和突出细节方面的功能是最为显著的。而如何运用画外音其实也蕴藏在以上功能属性当中。
摘要:最初这个概念只是电影里面的, 但在当今的电视专题节目制作中, 画外音也是频频出现, 其引用也是相当成熟。并在片子基调的把握、风格的形成方面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从柴静《看见》栏目大篇幅的画外音运用中, 可以发现, 画外音在勾勒事件线索和突出细节方面的功能是最为显著的。而如何运用画外音其实也蕴藏在以上功能属性当中。
关键词:电视专题节目,画外音,运用,《看见》
参考文献
[1]、许永王丽娟电视节目的策划与文案[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7
[2]、王辉试论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文学性[J]上海大学学报1995 (05)
[3]、丁艳清浅谈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语言特色[J]社会科学家2007 (s2)
[4]、陈彦慧读不懂的解说词与画面的和谐美——浅析电视解说词的非独立性[J]日科苑2009 (14)
[5]、周振华论电视专题片中解说词的创作——兼论电视专题片中文与画的关系[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报2008[04]
[6]、张毅徐娜解说词在专题片中的作用[J]新闻传播2011 (03)
[7]、郭良电视新闻解说词初探[J]新闻知识1988 (07)
看见:“小清新”的代价无处不在
喜欢她的人觉得她知性、克制、善解人意,讨厌她的人觉得她做作、爱背语录、爱自我感动。她说自己从2006年开博客时起就学着承受所有评价:“你能承受得起代价,你才配得上说我想要言论上的自由,没有一尘不染的自由。”
10年,柴静有了越来越多的侧面像:从温婉轻暖的电台深夜节目主持人,到最刚性的《新闻调查》栏目里最爱做硬调查的出镜记者;从有意识地把博客作为工作传播平台,在兴起的互联网上赢得大名,到拒绝开设公开微博。她在博客里写下采访相关的手记,也写下其他人物小传,关于她的朋友或她热爱的历史故人,每一篇都传播甚广,她甚至因此开始获得文学奖项。人们渐渐知道她作为少数女性常出现在京城文化人的“老男局”上,比照林徽因传开了“柴徽因”的称呼,这并不算个好词。
2003年柴静开始担任《新闻调查》出镜记者,2006年开博客“柴静观察”,2012年底出版新作《看见》,从“调查”到“观察”再到“看见”,柴静说这是一步步地“后退”,一点点把视线放平,回归到事物本身,“你让别人看见,你才能看见别人,大家都同处于一样的生活,爱恨欲望都无不同。”
荧幕前的克制、平静背后,柴静有一套正在实践中的逻辑。《看见》制片人李伦说:“央视十年,柴静的变化不是颠覆式的,是成长式的,以前她锋芒、灵动,强调现场的激烈感,在《看见》,她变得更宽厚了。”
她清晰地“看见”,自己是老男人们的“小清新”。每年,她帮张立宪做《读库》读者年终活动,崔永元《我的抗战》现场,她主持;休息时,和周云蓬对谈诗歌和音乐……
张立宪说:“男人们坐在一起,出现一个女孩,女孩肯定希望被哄着夸她,但柴静基本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老男人吹牛,喝多了,吐得一片狼藉,她在一旁拿着扫把墩布默默收场。
一次饭局,张立宪念诗:转过一条肮脏的小路或突然出现的山顶,你的童年就显示在眼前。柴静马上对出下句。她极爱读书,饭局上谈书,老男人只得装作记忆衰退的样子,支支吾吾应和。张立宪说:“很多人到了这个年龄,心智属于半死亡状态,完全吃老本。柴静一直在升级刷新。这也是我们成为朋友的基础。”
看不见:脱贫的记者,“不爱国”的“鸡汤女”?
柴静赴美产子后,诗人潘婷在微博上开炮:“我根本不会相信一个长期在体制内享受名分的央视女人,会言行一致。何谓虚伪?就是说一套做一套。当然,我不否定她的观点,我只否定她的人格。有种挺直腰板不依附体制捞钱啊!”
此种言论在网上甚嚣尘上,当然不值得批驳。理性的观点是:选择去哪里生孩子,多少能反映一些群体的心态,但终归是个人自由。怎样对孩子最好,每个妈妈会有自己判断。动不动拿“不爱国”的帽子扣人,是一种狭隘。
最新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柴静以1150万的超高版税,排名第十,这全赖《看见》。很多人“震惊”了,这个自称央视最穷的主持人,终于不再和“我们”一样,而成为权贵了。
《看见》固然是一本不错的记者工作记录,但是其超高销售量已经远远超过内容本身所能承载的影响力。真正带动销售的品牌是“柴静”。
去年1月,柴静被曝出婚讯后,一场“砍柴”运动轰轰烈烈。先是木子美大曝柴静与其丈夫前情旧爱,挖八卦、探隐私的意味深厚。随后争议焦点因为闾丘露薇的一篇争议博文,从私生活转向对其“新闻素养”的讨论。双方争议的焦点就是,节目中的柴静究竟是在采访还是表演?在生活中,柴静的情史能不能曝光?
在柴静身上,复杂地寄托了三类人群的理想和情感:“公知”、“网络爱国者”和鸡汤女性。央视记者身份、新闻调查的内容和气质,柴静的行文处事甚至是着装风格,所能引起的联想恰恰戳中了当下舆论的G点,完全可以画一张“他们眼中的柴静”的图来。
鸡汤女性心中的柴静是安妮宝贝、陈绮贞和杨澜的综合体,她是“清冽女子”的活体注解,招牌微笑配上万年不变的围巾和棉布长裙,能够如此知性就获得了事业成功,更不用说她的行文风格,“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不就是校内体最喜欢的那一型?“做一个淡淡的女子,不浮不躁,不争不抢,不去计较浮华之事,不是不追求,只是不去强求。”柴静的女粉丝不在少数,她们喜欢柴静却不喜欢公众议题,一边赞叹柴静冲到采访第一线,一边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星座性格学和甄嬛办公室政治。
也恰恰是这类人群对传统的女性道德有相当的顺从,逢小三必打,听说了柴静的情史之后会毫不留情地站到攻击面去。
大众的“看不见”:
从全民女神到“全民公敌”
柴静产子,有粉丝感伤:心中的偶像都结婚生子了,真的沦为少妇了。
有人总结文艺女青年的结局:孤寡,拉拉,出家,后妈。这话很毒,不过倒也的确有些道理,每一个仿佛都有案例可证。
出家,台湾美女加才女胡因梦,和李敖离婚后,渐渐开始身心灵的修行,算是半个出家。
后妈,安妮宝贝,在写了数十本悲伤绝望的书之后,终于结束自己大龄剩女的头衔嫁人了,虽然是当后妈,但是她却表示“得夫如此万事足”。
孤寡,最富盛名的当属张爱玲,和胡兰成离婚之后,她远赴美国,和美国左派作家赖雅结婚,可不幸赖雅先她去世,于是张爱玲从此过着离群索居的孤寡生活。
拉拉,大才女刘若英就自爆自己曾经喜欢同性,又或者是她曾经演过一个LES的角色,便留给人了拉拉的印象了。
而柴静嫁人、产子之外,还有诸多人们不曾看见的元素。
重新回顾一下柴静引发过的口水战:男闺蜜大合照被指责是现代版“太太的客厅”、“绿茶婊”;情史被质疑“当小三”;业务上被怀疑“没有实际能力”、“太爱现”;美国生子是“不爱国”、“说一套做一套”。除了闾丘露薇关于记者工作方式的探讨之外,其他的批评意见都有一定程度的情绪成分。
不管是不是“绿茶婊”,混饭局、男性朋友多、过往情史……都是私事。记者的采访方式可以讨论,但阴谋论地断言她是“制片人的发声器”则太没有真凭实据。至于美国生子是“说一套做一套”就更奇怪,柴静曾经说过哪一套呢?中产们去美国生子早已是普遍现象,杂志出专题、网上有教程、电影里也拍过,值得讨论的是为什么有此一景,而不是指责某人的个人选择。
柴静本人似乎不是一个受记者欢迎的采访对象。在某杂志的一篇人物采访稿中,记者“高级黑”式地记录道:她在4个小时的采访里说了将近十个名人的名言,经常说出桎梏、湍急、遇合这样的词汇。当下的新闻报道喜欢的是细节的趣味、背后的故事,更直接一点说是隐私和生猛语录。而柴静却执着于用“高大上”的语汇展现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人生感悟。
有一种逻辑是,“公众人物既然从名声中获得了好处,就需要牺牲部分隐私作为代价”。这种逻辑进化一下,就成为对柴静不分享隐私的忿忿:柴静的书卖得这么好,粉丝这么多,她怎么可以置身于八卦法则之外?用最通俗的网络句式来说就是:你这是在装×你知道吗?
柴静不是第一个被舆论反转的公众人物。在她之前,韩寒一夜之间就遭遇了“倒韩运动”。现在,曾经被同样视作“业界良心”的崔永元因为转基因话题被转基因支持者们嘲笑为“村通网”(意为刚刚上网而对陈旧网络谣言深信不疑)。理想的舆论环境应该不造神,同时能用人性的角度理解每个人;但现实是树立偶像和驱逐偶像在不断交替上演。
其实,把柴静还给柴静,把她的隐私和个人选择还给她,也把强加给她的解读和光环除下,理想不应由造神完成,祛魅也不应由泼粪完成。“一码归一码”本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准则,很可惜,很多人没有做到。
终于在网上将柴静写的《看见》看完了。舒了一口长长的气。每看完一个章节总是会对自己现有的生活态度有所影响,总是在自问自己一直以来面对生活和工作所秉承的心态。柴静在写到初到央视的那段心理历程,深有同感。这种感觉我正在经历着,当我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工作和生活所产生的困难之时,那份迷茫和焦急,不知道该如何发泄出来。现在的工作晚饭得自己解决,每天下班回家要做饭,还要照顾儿子。当吃完饭,收拾好餐具厨房,就只想坐在沙发上休息一下,根本没有心思再继续练琴。钢琴这东西,学过的人都知道,隔一段时间不练习就会生疏,几乎回不到原有的水平。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就会非常焦躁,时不时会影响情绪,说话什么的自然而然就升高好几个八度了。还好,LG一如既往没有和我计较。一直耐心的做着一些事情。在看完柴静写的那些她的焦急之后,心里上的压抑有所减轻。我知道,不管现实怎么样,只要自己认真用心地去做好每件事,不求十全十美,但是真心实意,总会是坦然的、快乐的。看到后面药家鑫那一章节,心里特别感激,也特别痛苦。我突然之间能理解药家鑫的那份残忍的举动。也特别同情他。他只是害怕受害者看到车牌号码找他家人的麻烦,特别是找他父母的麻烦。我看着看着就会联想到小时候自己因为偷摘了邻居家的葱而被邻居指着鼻子打骂,却不敢回家告诉父母。当和邻居小妹妹玩耍因为玩具的争执欺负了小妹妹,被小妹妹的妈妈关在一个厕所里用棍子打得到处是伤痕的时候,也只是一个人独自流泪,也不敢回家告诉爸妈,怕给爸妈惹麻烦。从小,父母就没觉得自己很出色,即使那次骄傲得告诉父母考了班级第五名,爸妈却一点都没有喜色,依旧是一种不相信的口气说你能考到第五名?这种感觉和柴静写药家鑫的那一段是一样的。当父母一直是一种不相信不鼓励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时候,及时他在外受了委屈他也不会回家告诉父母。他不会寻求父母的帮助,他只会在慌乱之中去思考怎么做才不会给自己的父母带来麻烦,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管这种方式方法是否违法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时不要找我父母的麻烦,只要父母没有麻烦即使失去自己的性命抑或他人的也都没关系。看完这一章节,我哭了!我庆幸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在我的人生里。庆幸我的人生经历让我那种畸形的人生观恢复了正常,否则,可能在我遇到麻烦的时候,我也会做出一些难以想象的事情来。药家鑫是执行枪决的。他最后见他爸爸的时候很大声的说出了对爸爸的爱。
我一直在反思,自己对儿子的态度,对儿子的教养。我希望儿子有良好的品行,是个积极乐观的孩子。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和我和他爸爸分享能对我们吐露心事。而不是只报喜不报忧。我希望我们这个家是儿子永远的避风港。我一直在努力得学习怎么做个好妈妈好妻子。我希望我的家庭和和美美,而不是争执不断,希望我的孩子生活在一种快乐轻松的家庭环境中,这比什么都重要。我所经历过的那些痛苦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再经历一次,那样的童年不应该让孩子拥有。
之之上幼儿园了,短短的时间内变化很大。早上会高兴地跳着进到课室,而不是哭闹着跟着我们走。会主动跟班上的老师打招呼,变得有礼貌了,会主动找小朋友玩。现在的儿子会自己吃饭,穿鞋子,会穿衣服,上厕所。希望儿子健康快乐成长!
书如同人一样,没有复杂华丽的装帧,没有各种名家的评语,普普通通中渗透着亲切的质朴。
书中有很多故事,有的曾经是社会热点,有的已经稍久远去,或过于细小的不值一提,但在书中都呈出他的原貌。突然想起了读者或故事会,里面也有许多离奇或悲恸的故事,大多也源自于生活,为什么看「柴静看见」却如此打动我心,很奇怪的是一些事自然的就往自己身上扯,因为她文字的朴质、踏实、没有攻击式的抗争,更不会暴跳如雷,为什么她能做到如此淡定!
我们生活成长在这个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当中,有父母、亲人、老师的陪伴。柴静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陈忙―柴静以此人开篇又以此人结束,书中又反复提到此人,可见此人非同一般的重要,俗话说的:千里马常有而伯乐难寻呀!除此人外,老郝、老范由一开始工作上的战友变成朋友、闺蜜、亲人,她们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一致的价值理念,那种幸福是无法溢于言表的!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最小单位,同样柴女子也不例外,在父母姐妹的陪伴下长大,尤以奶奶的挚爱最为深刻,这也勾起了我更多的回忆,从她的身上隐约可以看到我的影子,多么亲切的描述,多么真实的生活!
不多不少,四百多页的故事,我只能以印象最为深刻的事件写起。记得全国出现非典的时后,我所在地河北廊坊,离北京重灾区仅五十公里,大街小巷空无一人,少有车辆人员的踩踏,道路都显得恐慌!家中每天都要用84消毒液稀释消毒,现在看书中的场景依稀可以回到那个时候紧张的氛围。无能为力做不了志愿者也当不成医生,于是就洋洋洒洒的写了一篇文章。当时感悟人性的温暖和伟大,随着阅历的增长,不是更爱流泪了,而是我的感悟越来越多了!
我从来不认为眼泪是懦弱的表现,不分男女老少,都有流泪的权利。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正在午休,起来上课的同事后来回忆说到还以为自己高血压了,怎么在床上感到头晕目眩的,孩子午休过后兴奋的从教室跑向操场,此时地震正在无情的侵蚀着另一方子民平淡的生活,谁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这就是真的。柴静的书中还原的不仅仅是当时地震的场景,更多的是与普通老百姓的聊天中感悟内心世界,灰暗惨淡的世界有那么多强烈求生的欲望,但有时对活着的人来说,活着也是一种折磨,一种痛苦,哭泣、流泪也只是对上天不公的一种怒吼,心中情感的发泄。我似乎能透过柴静的文字看到那些悲恸的双眼,和无助的双手!
你看到的不止这些,药佳鑫、双城记、卢安克等等等等,每一个标题背后都有一串数不清的酸甜苦辣,好像这些与自己都很遥远,却又真实存在而频繁出现。
我看见了,不知你看见了吗?为盲目着点亮一盏亮灯,让无知者展开一个未曾知晓的世界,让当下者反思过去,品味现在,展望未来!
直面社会的问题,土地拆迁,医疗事故,教育腐败;民族浅薄,没有文化,不重视历史;寻求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具体真实的反应了现实状况,底层老百姓的柴米油盐才是最真实的生活,人性的展现,社会的写照,偌大的国家,民族要长治久安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年在物质领域的发展,人民渐渐地过上了比以前进步很大的生活,然而在精神上,人们内心深处的的价值观,在物质缺乏的年代,说遗传下来的病态,还在一代一代影响着我们,影响着这个社会的发展,引用文中一段刻骨铭心的话:人不可能孤立而成,人由无数的他人组成,一个国家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珍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好。
一直觉得,犯罪者咎由自取,事后的悔恨说辞都是洗白,然而,柴静让我看见了“犯错误的人”的真实,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非黑即白,了解一切事情的缘由的人才是幸福的。再对他们在使用“犯罪者”的称谓,心里涌起无限悲哀。
也很羡慕柴静能遇到能耐心指导自己的陈虻、能相知相伴的老郝、老范,能一起奋斗的、风里来雨里去的奋斗伙伴…何其有幸,挚友能一路相伴。
《看见》这本书,让我见识了柴静如何成长成为一个对事件理性对人物感性的优秀新闻人。感谢《看见》,让我发现自己的偏见固执、偏激与所谓的正义感不过是掩饰不足的虚伪做法罢了。
【看见柴静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柴静看见读书笔记12-19
《看见》读书心得感想12-14
看见读书心得优秀作文09-27
看见随笔10-21
看见名著读书笔记06-16
《看见》好段摘抄09-15
作文我看见了大海07-11
我发现·我看见作文09-24
看见为题作文800字11-27
九年级作文看见800字10-02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