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CAI课件的制作

2025-01-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说CAI课件的制作(精选8篇)

浅说CAI课件的制作 篇1

(电子工程学院电教中心 卢业华 徐 杨 剑 )

关键词:

在我国,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ng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从80年代以后才展开的。进入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进步,CAI已普遍用于教学。要使CAI真正成为教员的好帮手,学员的好老师,还得注重CAI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效果。下面就结合CAI课件的制作谈谈笔者的体会。

首先,选题要适当,内容要准确。选题是制作CAI课件的第一步,在这里,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声音等特点来制作课件,体现多媒体的优势,让课件内容和多媒体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让教学大纲与多媒体合理地结合起来,以便于CAI课件把教学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示在学员面前。以增加教学效果,提高效率。

如: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中,谐振部分内容较抽象,数学推导较多,常需要借助于实物演示、图形、曲线等来加深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着板书篇幅过大,数学推导和物理概念之间常常顾此失彼等缺点,用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其次,表现方式要恰当。在确定选题和内容后,接下来的案头工作就是设计CAI课件内容的表现方式。具体教学内容采用什么媒体表现,我们要充分考虑,设计准确、完善,不能随意拼凑。笔者认为:在确定教学内容的具体的表现方式时,应设计CAI课件台本,CAI课件台本的设计格式类同于电视教材分镜头稿本。这样在制作CAI课件时,就会有依据,实现就会得心应手。如:

《LC谐振回路》CAI课件设计台本

层次

页号

背景设计

主要内容

媒体及其方式

音响、声效

1

5

背景页

1理想LC回路,回路中无能量损耗,回路中的初始能量始终存在。回路中只有能量交换。

文本:同“主要内容”

二维动态显示

1:(电容与电感能量交替淡入)

二维动态显示

2:(能量曲线划入)

解说词:

同主要内容

1

6

背景页

1

维持理想

LC回路的等幅振荡。

文本:

结论:维持理想LC回路等幅振荡。

在案头工作完成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

CAI课件的实现与制作。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制作技术与效果就显得十分必要,归纳有以下几点:课件结构布局合理,版面设计要科学。课件版面的设计有着科学性,一部课件版

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好的结构、科学的版面能增强学员的学习兴趣,加深学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通常

,CAI课件不外乎包含内容显示和操作控制两部分。课件内容显示部分是屏幕的主体,应放在显著的位置;此外,还可根据需要,将内容显示部分分成几块,有层次,便于内容的展示。如:上例中,可根据表中的内容将屏幕分成文本显示区和动态图表显示区。操作控制部分一般放在教员便于操作的位置,并且不宜影响画面的主体,一般放在屏幕的底部,区内的.按钮规格要一致,一目了然。色彩要柔和,应注重艺术效果。一部课件,观众直接感受的要凭视觉和听觉,其

中视觉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在制作课件时,注意视觉效果,不能单纯追求“漂亮”,色彩不宜太“花”,否则,会分散学员的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前景与背景的颜色要协调柔和,反差不能太大。通常情况下,背景采用蓝底或经过处理的后的图片,前景用浅色字。对于重要信息,可通过色彩的搭配、明暗的变化或应用动态效果以提醒学员注意。

动画模拟准确逼真,艺术手段要多样化。动画模拟的目的在于将不适合其他媒体

表现的内容直接展示出来,以达到形象、逼真的效果。因此,动画的演示一定要准确。如:

上例中,

电容两端的能量( 用红色表示)与电感两端的能量( 用兰色表示 )

交替淡入淡出,坐标轴能量曲线的幅度此长彼降,较好地演示了等幅振荡中电容与电感能量的变化。在制作动画时,还应力求简单,能用二维动画表现的决不用三维动画,这样能节省资源,能提高计算机的演示速度。在CAI课件中加一些影视片段是必要的,影视片段配合同期音最能说明问题,同时能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如《电路基础》课件中,在讲到共振现象时,象音叉的共鸣演示,收音机调谐接收广播信号等用实例表现,会加深学员对共振的理解。

此外,作为CAI课件,还应具备良好的界面,操作应简单、方便。内容应全面,

适当地增加一些例题与解答过程,供有兴趣的同学深入学习。

总之,CAI课件的制作不是文字、数据、图片、声音、动画及活动图像的简单组合,

浅说CAI课件的制作 篇2

关键词:工程制图,CAI,教学课件

《工程制图》是各类院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它以正投影法为基础, 研究三维立体与平面视图间的投影规律。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提高他们的读图、图示能力, 为今后的工程实践奠定基础。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利用口授、挂图、模型等手段, 用静态的平面图去反映空间三维立体、反映空间的动态问题, 往往缺乏立体感和真实感, 不便于学生掌握。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结合《工程制图》课程的自身特点制作集图形, 图像, 文字, 二、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的CAI课件, 使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明晰, 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思维。下面就我们所制作的工程制图CAI课件若干问题做简要阐述。

一、设计思想

所制作的CAI课件由大量的高品质图形、图像、动画素材和简炼的文字素材所构成。以开发和建立素材库为中心, 利用CAI课件生动、形象的表现零件、机器、设备的结构形状进行各种动态描述, 充分吸引听课者的注意力, 增加信息量。课件内容反映教育规律和培养特点, 与课程内容相辅相成, 涵盖“工程制图”教学基本要求。界面直观友好, 方便交互操作, 描述性文字阐述精练、正确, 既适合课堂教学, 又适用于学生自学或预习和复习。

二、脚本编写

课件脚本的编写, 直接影响到课件制作效果, 其中心环节就是设计各主题页的表现内容及文字。脚本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文字脚本, 二是制作脚本。文字脚本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结构分析和问题的编写。制作脚本主要包括:软件系统结构说明、知识单元分析、屏幕设计、链接关系描述。以上各方面采用卡片的形式来描述, 并按照教学过程的顺序综合起来进行排序, 形成一定的系统。

三、素材类型及采集、处理技术

1. 三维模型的制作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设计从三维建模开始已成为一种趋势。在Auto CAD2005中, 应用类似于零件制造过程的方法进行三维建模, 具有直观、容易理解、操作简便的特点。采用Auto CAD进行三维建模后, 将文件导入3DS MAX进行外形仿真。3DS MAX与AutoCAD都是Autodesk公司的产品, 两都之间的坐标系精确配合, 信息、数据能正确、快速地转换。根据外形仿真的需要, 设置模型材质、灯光、背景和渲染参数等, 经渲染生成BMP格式的位图文件。

当需要展示机件的内部结构时, 在Auto CAD中运用“切割 (Section) ”命令将需要突出的实体表面 (如被剖切的表面) 生成与实体不同颜色的面域, 然后导入3DS MAX进行渲染处理, 所得的立体图更具层次感。如图1所示。

2. 二维图形和正等轴测图的制作

根据三维实体模型, 可以很方便、准确地得到符合国标的二维工程图和正等轴测图。在Auto CAD中, 三维建模后, 利用“实体轮廓 (Solprof) ”命令在浮动模型空间提取三维实体的二维、三维轮廓, 即可生成清晰的DWG或DXF格式的三视图及正等轴测图的矢量图文件。DXF文件格式是一种通用的数据交换格式, 很多的应用程序都支持该格式。上述DWG或DXF格式的图形在PowerPoint中, 可以方便地进行重新编辑。

3. 二维动画的制作

动画能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 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势。在本课件中, 我们通过制作二维动画来演示某些作图过程, 表示出各视图间对应的尺寸关系, 加亮显示图中需要突出的线条或文本, 演示零件装配过程中装配图的画法, 表达工艺流程图中物料的来龙去脉等。所有的二维动画均是在二维图形的基础上采用Flash等软件制作。下面以反映旋塞阀装配图画法的二维动画的制作过程为例, 来说明制作此类动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1) 在AutoCAD中将模型空间背景、图纸空间背景的颜色分别设置为白色;设置WMFBKGND系统变量的值为ON, 以控制AutoCAD对象在其他应用程序中的背景显示为不透明。

(2) 将组成旋塞阀的各零件主视图输出为WMF格式的矢量图文件。

(3) 将WMF格式的矢量图导入到Flash中, 分解组件后, 剪切掉Auto CAD对象在其他应用程序中的多余的背景部分, 因为调整层的次序可以改变动画中所看见的内容, 所以, 应分别将各个零件调整至不同的图层上 (阀体在最下图层, 而塞子在最上图层) , 并将各零件的主视图转换为元件。

(4) 根据装配过程, 分别制作塞子、填料、填料压盖、定位块、手柄的运动渐变动画。

(5) 将渲染后的BMP格式的旋塞阀三维实体图复制Flash中。

(6) 制作按钮, 为按钮添加控制语句。

(7) 利用Export Movie (输出动画) 命令, 将整个Flash动画输出为SWF格式的Flash播放文件。其播放效果如图2所示。

此种方法制作的动画不仅准确完整、形象直观地表达出了由零件图拼画装配图的作图步骤, 而且操作方便, 易于控制。同时, 将三维模型与二维动画同屏显示, 更加直观地表现出了Flash中的旋塞阀结构形状, 更加便于学生掌握。

4. 三维动画的制作

除了二维动画之外, 在本课件中还采用了三维动画来表现组合体、机件、零件、机器和设备的三维真实图像, 通过旋转、翻转和剖切等, 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的内外部结构, 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虚拟三维模型由教师自由控制, 替代了笨重的示教模型。在利用Auto CAD和3DS MAX结合制作三维动画时应该注意:Auto CAD中放在一个图层上的实体导入到3DS MAX中后成为一个模型, 不能进一步分开, 因此, 在制作展示装配体工作原理的动画时, 要将装配体的不同零件放在不同的图层上, 再导入到3DS MAX中进行动画仿真, 然后渲染输出为AVI格式的文件。如图3所示的反映旋塞阀装配过程及其工作原理的三维动画是我们所制作的三维动画之一。图3 (a) 表现了旋塞阀的装配过程, 图3 (b) 表现了旋塞阀的开启状态, 图3 (c) 表现了旋塞阀的关闭状态。将整个过程用三维动画表现, 使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清晰, 达到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四、多媒体集成

待所有的素材制作完成之后, 下一步的工作就是选择一款多媒体软件, 按照脚本的要求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集成在一起进行集中管理而构成一个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交互性的CAI课件。考虑到使用简单、维护方便的因素, 我们采用比较普及的Power Point2003软件作为平台进行开发。利用Power Point管理在Auto CAD中绘制的DWG或DXF格式的图形, 经3DS MAX渲染的BMP格式的三维图像, SWF格式的二维动画和AVI格式的三维动画, 组成开放性较强, 界面友好的课件。教师在使用时, 可以方便的修改课件的文字内容, 调整素材结构, 不断提高课件质量。

五、结束语

CAI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教育的手段, 对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必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实践证明, 我们采用PowerPoint这一通用软件为制作平台, 综合运用Auto CAD, 3DS MAX, FLASH等软件, 设计开发的界面友好、文字醒目、图形清晰、动态效果好、符合教学规律的开放式工程制图CAI课件, 不仅使课堂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而且提高了学生空间想象力,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 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颜国忠, 韦文斌.AutoCAD三维设计与实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0

[2]赵明.Flash5入门与提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3]郭新勇, 杨丽云.化工制图CAI课件三维动画制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3, 4

教学课件CAI制作过程的探讨 篇3

【关键词】教学课件 ; 教学质量 ; CAI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people CAI CAI Software Development showed unprecedented enthusiasm, many educational departments, schools, universities and even teachers are added to this team in the past. We think, multimedia educational software illustrations, visually, rich and expressive, interactive, as long as CAI courseware for teach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 will be able to greatly improve. Well, the fact is not the case, the teaching practice has proved suitable for teaching courseware content features will promote the role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n the contrary, counterproductive effect on the teaching. Therefore, a highly practical question how to make CAI courseware is worthy of our events.

【Key words】courseware; teaching quality; CAI

【中图分类号】TP31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012-01

优秀教学课件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本文重点从选择内容、确定使用者、教学设计、测试等几个方面探讨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

一、选择教学内容。

任何教学内容采用教学课件来进行教学,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想法不合理。利用讲解、模型等常规的教学方法就能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内容,没必要教学课件CAI来进行教学。例如,数学公式定理推理的过程来说,目前有些老师只用PPT来显示整个推理过程,跟着鼠标的单击,每个推理步骤整块整块的显示在屏幕上,学生处在被动状态,老师和学生严重分离,而且没有推理过程,更没有思考时间,成了一个死板的公式;学生一点都体会不到常规教学方式中的老师、学生、粉笔一起黑板上推理的乐趣,激发不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差;所以,这样的教学内容是不适合教学课件CAI来进行教学。那么,什么样的内容适合教学课件CAI来进行教学呢?那就是抽象、语言难以表达、运动规律和动态难以捕捉、危险或者教学条件不够引起的完成不了的實验等等。例如,太阳系的运动轨迹等宏观世界的现象,对每个学生来讲都很抽象,已有知识上没法意义建构新知识,这时教学中采用模拟太阳系运动的三维视频来讲解,学生很直观形象的掌握太阳系运动现象,很好的提高教学效率。

二、确定使用者。

这步骤研究任课老师和学生两方面。

首先确定任课老师的学科、年龄、学历、计算机操作能力等因素。通常,年迈的老师,就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课件,界面简洁,操作简单,适合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的人群;年轻老师就用PPT加三维动画或FLASH平面动画等操作界面复杂但表现力丰富的软件制作课件。使用者的研究关系到教学课件主体的设计,就是课件类型以及教学方式。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课件制作要注重感染力和注意力,所以游戏型课件特别适合。 学生通过游戏型课件来学习诸如外语、算术、地理、历史等比较抽象、难记难懂的学科内容,使他们在轻松的游戏中学习,重复的过关升级,不知不觉中就掌握和巩固了所学知识。大学生就不一样了,抽象思维为主,被动学习模式向主动学习模式转变,因此,高校教学课件以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作为首要研究的因素。针对大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由空间,可以制作交互性强的自主学习课件,可以随时调整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很强,单凭课堂理论学习远远达不到教学目的,必须通过实践来巩固知识,学生利用市场营销模拟型交互教学课件,个人建立虚拟公司和产品,通过个人的努力经营一个虚拟公司,掌握市场分析思路和方法,从而学会基于需求分析基础上的市场细分、市场定位的方法;对以后的就业和工作都会起到非常有利的推进作用。

三、进行教学设计。

这一步是教学课件成功与否关键环节。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教学内容和使用者确定的基础上,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来完成教学设计脚本。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科学有效的对重点、难点、易错点等进行渲染和剖析,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因素,通过独特的思维,把搜集的多媒体素材和教学内容巧妙结合起来,以求达到最优表现效果。

四、制作教学课件CAI。

根据教学设计脚本,选择合适的开发软件,多媒体制作人员以及计算机专业人员将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编辑集成,制作出教学课件。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有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等。

第五步,对教学课件进行测试。

教学课件CAI制作完成后,要对它进行相应的测试。通过实际教学中的反复测试试用,填补制作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修改错误点,进一步完善课件,最后制作出有使用价值的教学软件。

总之,多媒体课件有图文并茂,声像结合,表现形式丰富等特点,对教学效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科学合理分析教学因素,才能制作出优秀的教学课件。

参考文献

[1]马亚萌.多方向移动训练方法的多媒体课件研制[D].首都体育学院,2014.

[2]李文忠.多媒体CAI课件在足球传球战术理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3]王兰.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

[4]白迎春. 中学化学蒙文版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

CAI课件制作大赛通讯稿(共) 篇4

2011年11月24日晚六点十分,由历史文化学院团组织举办的“班级学习樊雅婧同学的成果展以及个人对母爱的呼吁和倡导”为主题的PPT教学课件制作大赛在综合楼1310揭开了帷幕。

本次活动是由历史文化学院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此次活动也是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爱心,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以樊雅婧同学的感人事迹来呼吁更多的母爱回归,让更多的同学意识到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到会的人员有历史文化学院各班代表,并且特别邀请计算机协会会长、网络与多媒体协会部长、科技部部长、团总支组织部部长、青大队队长等到场作为本次大赛的评委。

大赛是以一个小视频暖场,然后各班代表分别上台演说自己的作品,一轮比赛结束后由评委进行点评,然后穿插一些小游戏,同学们普遍参与度较高。在所有比赛结束后由评委选出得奖班级,并对得奖班级进行奖励。

通过本次活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樊雅婧同学感人事迹的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孝”的道理,明白了母爱的伟大。

浅说CAI课件的制作 篇5

湖北师范学院CAI课件综合评审细则

该细则评分为百分制,分二级条目评测,每条目后百分值为该条目得分权重。

一、教学目标(30分)

⑴ 教学目的明确,符合教育方针、政策,紧扣教学大纲。(10分)⑵ 教学对象明确,取材合理,重点突出,深入浅出有启发性,内容组织科学、规范、标准,趣味性强,有较强的吸引力。(10分)⑶ 文字通顺,表图正确、清晰,图文声画密切配合。(5分)⑷ 名词、符号、术语规范,具有全文一致性。(5分)

二、软件制作(40分)

⑴ 总体设计科学,结构合理,有一定的创造性、先进性。(8分)⑵ 功能全面,具有交互、链接、前进、后退、返回等常用功能,具有异常事件处理能力(包括可预测和不可预测事件处理),方便教学,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12分)

⑶ 具有学生主动控制功能,各表现媒体同步性好。(4分)⑷ 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使用方便。(4分)

⑸ 框架设计规范,文、图、动画、颜色使用合理,满足自然感观,画 1

面清晰,生动形象。(4分)

⑹ 计算机资源利用合理充分,可维护性好,运行环境宽松。(4分)⑺ 安全性好,可移植性好。(4分)

三、课件说明(10分)

包括问题主体、实现目标、课件特色、运行环境等介绍,并且有课件使用说明。

四、总体印象(20分)

包括选题的适用性,内容组织的科学性,是否符合认知教学理论、界面设计的艺术性,功能的全面性,操作的方便性等方面进行考察评分。

浅说CAI课件的制作 篇6

中文摘要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与各国交往的重要工具。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英语,听说能力不容忽视。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CAI)小学英语听说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借助多媒体直观、形象、省时、高效等优势,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自主发展,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方面起了极大的作用尤其是听说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CAI课件;多媒体:小学英语听说教学

1.CAI课件应用于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可行性

1.1 CAI的基本内涵

CAI是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的简称,即计算机辅助教学。(俞平芳,2003)以往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描述都只关注了学习者与计算机的交互,这种界定远离了实践。计算机与传统教学媒体相比较,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其优越性,体现着更大的实践价值。国外学者进行CAI实践、处理学习者与计算机的交互问题时,并不是将其它可能存在的教学形式完全抛开。从实践的意义上说,我国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还应该被赋予更加广泛的意义。计算机作为一种教学媒体,是帮助进行教学活动的工具,有利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那么这个教学活动就是合理的,就是有存在价值的,这个教活动就应该被认为是“正统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张建江,2003)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一种新型现代化教学方式,也是未来世界教育技术的新趋向,它的兴起是整个教育界进行信息革命最有代表性的产物。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丰富性及趣味性等特点。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胡隆,2001)因此,在现代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掌握一些多媒体的应用技巧,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起来,让小学英语课不再乏味、枯燥,让学生由怕学变为爱学。

1.2 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特点

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英语教学多以歌曲、诗歌、日常对话等等趣味性强、实用性强的内容为主,教材也大都是简单直观、图文并茂。

1.2.1 小学生的学习特点

在我国,小学生多指6—12周岁,智力发展正常,能够在学校参与班级生活,能够接受初等教育的儿童。概括说来,小学生普遍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持续时间短的特点,而且其个体意识开始萌发,对未知事物好奇心强烈。

1.2.2 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由于小学生尚处在智力水平发展阶段,多元智能尚待进一步开发,接受逻辑性知识和理解抽象事物的能力有限,还不适合培养其阅读和写作能力,因此小学英语教学主要以听说教学为主。这样,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培养学习兴趣

情感因素对学习的成败至关重要。小学是英语学习的启蒙阶段,应让学生在一开始就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在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感知语言、习得语言。

第二、培养跨文化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外语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了解国外,也要让外国了解我们的祖国,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树立国际意识。既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拓宽知识面

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人际间交往,也为了更广泛的获取信息、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努力在英语教学中整合多学科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获碍多元智能的发展。

1.3 CAI适合小学英语听说教学

目前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小学英语听说课堂,需要一定的硬件环境和条件,因此在推广CAI时要考虑学校的个体差异及地区限制。大多数城市能够给小学提供校园局域网及具备基本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教师,但在我国农村和绝大多数小城市,实现多媒体教学还是美好的愿望而已。但CAI具有集成文字(Text)、图(Graphics)、影像(Images)、声音(Audio)及动画(Animation)等多种信息于一体的功能。(赵彩霞,薛苏琴,2006)它的运用可以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容量相对增大,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课件的形象生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缩短教学用时、提高教学效率、高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优化小学英语听说教学。

1.3.1 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声音、图像、文字多种刺激并重,CAI课件使教学手段趋向于全方位、多层次,学生能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完全沉浸在学习氛围之中。另外,CAI课件在交互式学习方面,较其他电教手段具有明显优势。例如在某对话场景中,通过语音示范,语音模仿、课件可以分别模拟A和B的对话,这样对话的另一半由计算机完成,语音逼真,为语言学习创造一个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一切信息输入都是由感官开始的,尤其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信息的输入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输入与输出是以感官为中心的。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率的研究发现:学习同样的材料,如果单用听觉学习,3小时后能记忆获知70%,3天后降为10%;单用视觉,3小时后记忆中留存72%,3天后降为20%;如果视觉和听觉同时使用,则3小时后保存记忆85%,3天后仍存留记忆65%。

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环境中广泛使用能使学生视听并用的CAI课件,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使抽象的听说教学内容具有声形并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使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活动情理交融,有张有弛,学生动脑、动眼、动耳、动口、动手,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更准确生动地感知所学知识,同时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记忆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

标。

1.3.2 优化课堂结构,增加学习机会

CAI课件是一线小学英语教师教学经验的结晶,加上其他计算机操作熟练教师的不断充实,不但能紧扣每一篇课文的功能、结构及重点、难点,而且学生避免了听说教学过程中因种种人为因素造成的教学误差。

在一节课上,利用CAI课件的示范、语音对话等功能,教师可以讲解演示,学生则可以及时反馈:利用辅导答疑功能,教师可以“手把手”个别指导;小学生领会新知识需要的时间差可以由计算机的优化功能很好地弥补上;学生练习中的典型问题也可在全班进行示范。这样,将诸多的环节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质量。(罗晓霞,2001)唐代诗人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什么每个人都会讲母语?为什么一个中国儿童到了说英语的国家很快就学会了英语?无非是他们有大量接触语言的机会。学习语言,接触语言的频度比长度更重要。CAI的推广,小学校园网的建成,家庭电脑的普及,使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通过多媒体课件或网络来学习英语,从而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得到更多的锻炼。学习频度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

1.3.3 操作简单,界面美观

许政援等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指出:“儿童对形象的东西容易记住,教师对一些新知识,以及难懂的知识要尽量形象化,从而提高他们记忆的能力。”(许政援,1987)CAI课件可以使知识形象化,它不仅可以展示引人入胜的画面,还具有操作简便,运行游戏化等特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小学生主观性强烈,简单易操作的程序和生动形象、趣味盎然、引人入胜、极具吸引力的操作界面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小学生最大的注意力,事半功倍。如学生可以通过鼠标完成练习,可独立运用光盘,进行任何一个语言点的学习和复习。

1.3.4 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主动积极地参与是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CAI课件的设计制作较好地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了图像、声音、语言环境在学生认知活动中的作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对英语不太感兴趣的学生。一方面,显示屏上界面中艳丽的色彩、可爱的卡通形象、神奇的动画等有效地吸引了学的注意力,唤起了所有学生的无意注意。另一方面,学生通过亲手操作电脑完成学习任务,好奇心和成就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再一方面,悦耳的配音和背景音乐渲染出一种极为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让学生自然地沉浸于学习的快乐之中。

2.CAI课件辅助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实践研究

2.1 CAI与小学英语听说教学实践整合的优势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对小学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英语听说教学。当前,部分青年教师已经在实践中开始尝试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应用CAI辅助教学,并取得了不错的课堂效果和学生反馈。

2.1.1 CAI与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整合

传统的听说教学,主要是靠录音机和教师本身来完成的。这种方式虽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一些缺点,如:方法单一,控制不便,发音欠缺等。CAI的应用,将会弥补这些不足。

第一、存贮材料方便

磁盘具有容量大、携带方便、容易保存、复制快捷等诸多优点。薄薄的一张磁盘可存贮相当于几十盘录音带的内容。磁盘的复制比录音带的复制容易得多,轻轻一击,则复制完毕。并且,软件及网络听力资源丰富,选择空问增大。

第二、播放听力材料便捷

在播放听力材料中,所播放内容可以任意前进、后退、反复。学生如果某一句或某一段听不懂,可以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并重复收听。这一点是录音机所无法比拟的。

第三、听力软件发音标准

传统的听力教学,多由英语教师口述听力内容并录制成带,有的甚至直接念给学生听。如果教师语音、语调不准确、不规范,势必会给学生的听力理解造成障碍,也不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好的听力软件,语音纯正、地道,学生昕来不但可以训练听力,还可以模仿训练口语,大大地弥补了以上不足。

2.1.2 CAI与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整合

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的主要语言,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口语水平的高低更决定着交际结果的好坏。对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环境。CAI为正在打基础的小学生们提供了更为广阔而真实的环境。

第一、人机对话

现在,一般小学都没有聘请外籍教师的条件或渠道。学生很少有机会与外国人直接沟通。而通过课件,学生可以和英语地道的软件直接交谈。这种交谈与国际长途电话相比,费用较低,选择的余地也较大。因而,不出家门和校门,学生便很容易地沟通,交流情感。这种非面对面的交谈,可以省却学生的羞涩之感,使学生大胆地去说;通过校内局域网,学生还可以和教师、同学自由对话。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语言水平和爱好,选择不同的交谈内容和交谈对象。

第二、音调模仿

学生也可以选取一些软件,通过模仿来自主训练语音、语调和表达。课件有反馈功能,可以对学生的模仿进行评价,诸如: “Very good”,“Excellent”之类,用以激励学生。因此学生就会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在不知不觉中树立信心,提高口语水平。

2.2 运用CAI课件优化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实例

多媒体技术引入小学英语听说课堂是现代电教手段的革新,它不仅在词汇、语音、听力理解、语境创设等方面起到辅助学习的作用,而且可以为听说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提供方便。

2.2.1 创设情境,熏陶感染

CAI课件能够创设英语活动情景,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往往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实际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又往往只注重句型的学习,忽视它的具体应用。因而,不少学生当遇到与之不同场合下的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通过计算机,我们能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拉近课堂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使学生触景生情,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境性学习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迁移,使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了交际能力。

如在教日常用语“Can I help you?”时,通过计算机设计了几个情景: [1]一个学生帮助一位老爷爷过马路。

[2]一个亚冬会志愿者帮助外国运动员购物。[3]一位外国游客到香格里拉饭店登记住宿。

学生在这些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中边看边说,不仅熟悉了句型,而且知道使用这句话的具体环境(什么时候说),它所表达的意思(怎么说),以及其它一些相关句子的用法。基于相同主题的学生现场表演与计算机虚拟环境相结合,让学生动起来、唱起来,使课堂成为真实的语言交际的“社会性”场所,调动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他们投入自然、自由的语言交际氛围,使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2.2.2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小学生在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情境创设或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借助于多媒体的辅助,可以将听说教学中抽象的,学生不常见的变为直观生动的具体形象,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Lesson 19的教学难点是: —— How old is he/she? —— He/She is......

学生对于He’s/She’s的划线提问,常常混淆不清,以致以后在做同类型练习时总是出错。针对这一难点,笔者设计了这样一段课件,学生在学会He’s eleven后,我让学生仔细看着大屏幕,这时候,eleven开始变红闪烁,紧接着就变成了How old,这时我在旁边解说:“问年龄用How old替换。”屏幕上How old移动到第二行最前方,这时He’s开始闪烁变红,变成了He is,is与he开始调换了位置,He的大写“H”成了“h”,最后句尾加了个问号,这样一个对划线部分提问的练习就做完了,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印象也很深刻,这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使听说教学难点得到了有效的突破。

2.2.3 提高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多媒体技术能加速学生感知过程,促进认识深化,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下面以译林牛津版教材4A,Unit 6 Whose Gloves?课堂教学实录为以证明:

复习(Review)大屏幕显示各种实物图:

bottle,kite,clock,tape,fan,crayon,chess,trousers,etc. 帮助学生复习一些常用的实物名称,为介绍做好铺垫。该阶段教师是强化记忆者(MemoryActivator),实际活动是以旧带新。

演示(Presentation)用豪杰解霸软件将本课录像编辑成六个场景,以动画片形式呈现给学生: [Picture One] A:Look at my dress.

B:It’s too small.Try this on. A:0K.

[Picture Two] A:The jeans are too long.Try this pair on. B:All right. [Picture Three] A:Now,let’s go. [Picture Four] A:She looks SO funny.Look at her gloves. B:They’re so big.

呈现结束后,教师选择任一场景、任一角色与计算机进行模拟对话,起到示范表演者(Demonstrator)的作用,实际活动是提出新材料。教师让学生在学习对话的同时学习单词,此时电脑上与单词对应的有关画面自动闪烁,并配有事先录制的单词读音,使学生能够在语境中学习对话,在对话中学习单词。

操练(Drills)该阶段教师成为组织者、指挥者(Organizer/Conductor),实际活动是机械操练。我们设计了对话游戏活动,让每个学生戴好耳机,在计算机上选择任一场景,进行人机对话。如果想扮演角色A,只要用鼠标选取A,并对着话筒说A应该说的句子,说对了,角色B就应答,说错了,屏幕上就会出现一个瞪大眼睛的小怪物,耳机里还会告诉学生:Sorry, you’re wrong.这充分体现了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活动性原则。同时教师利用网络教室优势进行监视监听,并及时把学生个体情况展示给全班,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练习(Practice)该阶段教师是裁判员(Referee)、监督者(Supervisor)、监听者(Listener),实际活动是运用性练习。通过屏幕上人和物的连续变换,要求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对话:Whose⋯is this/are they?It’s/They’re⋯我们还通过动画片中物体的变长、变短,变大、变小,变新、变旧,变漂亮、变丑陋,结合伴随的读音,要求学生J下确分辨音和意,从而更好地掌握形容词long/short,big/small,new/old,pretty/ugly。同时,更准确地表达“The jearls are too long.Try this on.She looks funny.Look at her gloves.They’re so big.It’s pretty."等主要句型。

巩固(Consolidation)教师开始是帮手(Helper),后来是记分员(Marker),实际活动是输出性练习。我们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发挥计算机智能化优势,设计了A、B、C三级题库练习,题库存放在服务器上,学生可以自由挑选完成。每级有20题,每级题库中的题目都要做对一题后才能做下一题,使学生在练习时要“量力而行”。题型有

听力,阅读理解,看图完成对话等,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CAI课件辅助下,五步教学环节保证提高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3.CAI辅助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设计和应用

纵观现代教育领域的发展,计算机作为小学教学媒体并非自然而然地优越于其他媒体,而是有深厚的基础理论作指导和支持。因此,高质量、优秀的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需要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完成,这样才符合实际教学要求及教学规范。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一般要遵循“研究教材一课件制作一课堂实践一课后改善”四个步骤。(董亲飞,2005)根据这四个步骤,教师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课件,有效地提高课堂的小学英语听说教学质量。

3.1 设计CAI课件的基础理论原则

行为主义的理论是CAI在六十年代发展的理论基石,它的观点是“学习过程是尝试与错误的过程”;“学习过程是刺激一反应一强化的过程”。它重视的是外界事物对学习过程的刺激作用,把人的所有思维看作是由刺激产生的,忽视了人自身的认知能力。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在大量小学英语听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CAI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第一、确立明确目标

小学生思维活跃,设计目标明确才能将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教学内容上,保证行为主义心理学基本理论成为CAI课程的“路标”,以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

第二、自定步调原则

小学生个体之间理解水平存在差异,所以应允许学生自己控制学习速度,自己制订学习进度表。

第三、即时反馈与反应原则

CAI课件中包含大量的交互活动。学生通过交互活动,产生明显的反应,同时计算机立即给予反馈,方便学生及时更正和改进。

第四、提示与确认原则

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对所学的内容或知识点掌握得还不够,在做作业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时计算机应给出某种形式的提示(如正确答案的字数等)和指意提示(如提供语音暗示等)。确认也是一种提示,是通过反馈对学生反应提供肯定性的信息。

第五、控制学习原则

在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各种媒体中,计算机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学生的学习序列。

3.2 开发和使用CAI课件辅助小学英语听说教学需要注意的方面

有了上述理论的支撑,在开发和设计CAI课件的实践中,广大教师和课件设计者们就会遵循规律,尽可能发挥计算机对教学有利的一面。CAI课件作为辅助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手段,在听说教学中运用,有其优越性,旨在优化听说训练

过程,提高语言训练的效率,最终真正实现培养语言兴趣的功能。但也有其局限性。如果我们只追求形式,盲目使用CAI课件,效果会适得其反。当前,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2.1 课件内容简洁适当

利用CAI课件进行小学英语听说教学,要有助于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而一般性的陈述性知识,或由教师一讲就清楚的问题,则不需要设计课件。然而很多现有的小学英语听说教学课件就其内容来说,可谓是课本内容的翻版。比如:对话讲解,有的教师不仅把对话内容全部用上,甚至把新单词、词组的讲解也用上,使得课件成了电子教案稿,没有起到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教学的效果,也没有发挥CAI课件辅助教学的优势,不符合教学要求。

另外,制作课件所需的教学资源往往不成系统,需要设计人员对其进行合理搭配、整理,要避免将课件做成“从书本搬上电脑的教材”,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大段的文本,多将听说教学内容以动画、音频、视频的形式呈现。动画制作并不是越多越好,有时几张简洁的图片就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一些优质课的参赛作品中,有的课件过于注重视觉效果,进行过度的屏幕渲染,这样不仅浪费了制作时间,更重要的是它成了课堂教学的干扰,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应以实际效果为主,不能片面追求媒体信息的大而全,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的需要而定,不能让现代化的教学设各简单地成为黑板和粉笔的代替品。

3.2.2 教学环境的配合

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初步知识。在开始阶段,学生对计算机知识认识很少,连鼠标单击和双击都很难掌握。如果学生的计算机相关知识较丰富,那么取得的效果可能会体现得更早、更好。这也是CAI技术进入课堂的关键。要有一整套尽可能完善的计算机、多媒体、局域网络的教学硬件和软件。把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都连在教师的终端机上。教师就可以在终端机上任意向每个学生发出信息,或者接受学生当前的学习信息和反馈信息,以便于师生之间的交流。这将是使计算机走进教室、走进学校、提高小学英语听说教学效率最为关键的硬件设施之一。

3.2.3 教师的积极参与

上课的教师都有一个贴身的“指导”,那就是课件的制作者。从目前CAI课件制作来看,很难由单一学科人员来完成,而帮助其制作课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又大多数对英语教学内容不熟悉。熟的不会,会的不熟,很难达到内容与效果的最佳结合。市面上也出现,由专门人员制作的面向广大英语教师的课件,有些教师为了省时省事,利用这些课件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在授课中缺少与学生的联系和互动,只是机械地操作。

即使一个由一流的计算机专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等制作、设计精良的听说教学课件,其教学效果也难以与深入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制作的“粗糙”的课件相匹敌。因为教师本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理念、较高的英语教研水平对制作符合教学实践的课件脚本、完成课件设计都是大有裨益的。只有这样的课件才实用性强,能真正发挥CAI课件辅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势。另外,还能够大大节约教学经费。

目前存在的另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英语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对较

低。我们需要的是善于制作多媒体软件并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的教师。CAI技术是一项新兴科学,涉及面广,包括声音、图像、文字处理等多方面的技术。大部分教师现在是中级甚至初级水平,对于这一项技术中声音、图像的处理感到比较棘手,用PowerPoint处理图像有其优点,但也有缺点,无直观声音及图像。所以要制作好的多媒体软件一定需要有相关教学经验,又要有制作多媒体软件的双方面知识的教师,才能使CAI软件使用效率更上一层楼。因此,英语教师应主动参加信息技术培训,选准起点,瞄准目标.不断探索,提高自身素质,参与到课件的开发中来。

3.3 运用CAI课件辅助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的基本原则

如今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在小学英语课上运用CAI课件应为开展任务型教学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从根本上破除只是由教师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学习英语知识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不断巩固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小学英语教学进一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孙振海2005)

3.4 CAI课件在小学英语听说课堂中的设计与应用

CAI课件与课程整合模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十分强调如何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信息技术课为我们提供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思想的广阔空间和舞台。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

3.4.1 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是CAI课件的主体部分,是学习信息的主要来源。(何克抗,1997)CAI课件应能充分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要求,主要设置下列几项教学内容:前导提示内容、主体教学内容、评价内容。

第一、前导提示内容为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而专门设置.其内容可以是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内容简介等.这些提示性内容的罗列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确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将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全面,掌握重点。

第二、主体教学内容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教学内容以知识点的形式进行组织,并配以教学活动、学习方法及参考资料等说明。(祝智庭,1998)主体教学内容给出学习每一知识点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及建议性的学习方法等信息。从学习方法来看,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各种资料,从中提取出自己需要的信息。

第三、评价内容

在评价系统的支持F,评价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评定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并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做出必要的指导。CAI课件的评价系统应能帮助学生完成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检查等活动。CAl课件的上述三项内容应该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只有将他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3.4.2 教学过程的设计

如何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应从教学思路的创新、创设模拟情景进行情境学习和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协作性等方面来进行。

第一、教学思路的创新

CAI课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操作和想像空间,使学生能从中得到创造的快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来模拟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意境,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将所学的语言付诸于实践。

第二、创设模拟情境

为减少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之间的差距,加强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应将语言知识还原其原有的知识背景,恢复其原来的生动性、丰富性,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对CAI课件的情境设计要重视学习时的上下文或背景,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富有挑战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各种锻练机会。

第三、强调学习的社会性、协作性

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掌握不仅依赖于自身原有的语言水平与经验,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同伴之间的共同讨论与理解。它主张“协作”发生在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学生与计算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有着动态的信息交互。

(1)学生与计算机:学习者可以通过调用多媒体课件、访问网络站点进行在线学习。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或查询网上信息,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

(2)学生与教师:在学生与教师的协作过程中,学生能获得教师的指导,同时教师也能获得学习者的反馈信息。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时,教师要转变角色,与学习者一起共同交流探讨。成为协作者。

(3)学生与学生:“协作学习”可以在两个学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多个学生之间进行;可以在教师引导组织下进行,也可以直接面对面地或通过网上讨论园地进行,形式灵活多样。

结语

当前,随着课程与教学论研究领域的逐渐深入,对听说教学目的的重心问题,教育界经历了一个从强调基础知识的占有到重视思维能力再到发展主体性、创造力的不断深化和进步的过程,在信息技术飞带发展的今天,教育也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用单一的手段和方式去向学生灌输知识。

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日新月异的时代也要求在教育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中更多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正如1998年1月16日,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中国青年报》中“制高点”专版的发刊词中写到:“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她还指出:“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要把现代教育技术当作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要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了争取在新世纪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我们必须加快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教育现代化。”纵观国内外学者对CAI课件辅助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很少有人系统地论及CAI课件辅助小学英语的听说教学策略问题。

因此,本研究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案例,提出了一些优化的主张,为如何使CAI课件辅助教学更加有效、如何提高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水平,提供了操作性强的建议。希望能激发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素质及小学英语听说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VC++在制作CAI课件的运用 篇7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新技术、新思想、新方法不断涌现。将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引入教学过程, 使现代化教育手段渗透到教学中, 从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多媒体CAI课件就是基于此技术,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 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 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是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 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 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的教学媒体。由于CAI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生动形象、主动灵活、人机交互、及时反馈和个别化等传统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优点的影响, 使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过程与传统的教学过程或一般的电化教学过程不同, 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动画、色彩、音乐的恰当运用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及演示功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 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3.Inter网上广泛的信息来源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可以搜集更多的相关知识从而扩大学生知识面。

4.课件形式的多样性及移植方便快捷的特点能提供多种学习途径。

5.个别化教学程度高, 具有因材施教的能力。

6.创造了没有窘迫感的学习环境。

7.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8.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由于其交互性强, 以及其资料来源不受时空限制, 以及动态形象的表达方式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 从而引导他们更好地主动投入到教学中来。

二、课件制作工具的选取

当前CAI课件的制作软件很多, Power Point是当前课件制作中使用最广的一款软件, 其界面友好、操作简单, 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由于其采用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演示, 所以常用于学术交流、演讲、工作汇报、辅助教学和产品展示等需要多媒体演示的场合。Power Point以页为单位制作演示文稿, 然后将制作好的页集成起来, 形成一个完整课件。但是, Power Point制作的课件交互性差, 对于交互性要求较高的课件制作已力不从心, 而且Power Point的动画有些生硬、单调, 其视觉冲击力远不如Flash等软件。因而, 在用Power Point制作课件的同时, 还要选取一个软件来制作其中的部分内容, 以弥补它的不足。此时, 可供选择的软件又有很多, 尤其是目前颇为盛行的Flash似乎理应成为首选。可是经过与VC++比较后, 我决定选后者, 理由如下:

1.用VC++制作的动画可以增加多种控件, 便于使用, 是进行合适的选择, 且刚好符合了CAI课件制作的强交互性的特点。

2.用VC++制作的动画可以不要特定的媒体播放器, 使用更为简单方便。

3.用VC++6.0开发的可执行文件代码量小, 并且打包后, 其安全性及健壮性都很好, 使用时只需点击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图标即可使用。

4.易于修改、改进。当你有了什么新的想法只需通过打开所须修改的部分进行程序和资源的添加、调整, 编译连接后, 即可使用。

三、设计思路

教学课件其实就是将文字内容、图形或图表、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等分别按一定的规律连接起来, 形成一种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计算机软件。而在基本放大电路的课件设计制作中, 经过分析比较, 我认为:用Power Point软件来进行总体内容的设计制作, 同时结合VC++制作动画的优点可以将该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做得很好。更重要的是能很好地体现课件应用于教学, 服务于教学的原则。动画始终是教学课件中吸引学生注意力, 表现事物发展的渐进过程的部分。在动画的制作中如果能够很好地体现以下几个特点才算是成功:

1.内容的变化过程的再现。

2.有很好的交互性。

3.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创造激情。

四、动画内容的选取

结合CAI课件的特点, 我在PPT课件的基础上, 结合VC++技术来制作了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中图解法的几副图形的动画, 便于更好地激起学生上课的激情, 同时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所学内容。

五、动画设计的实现

1.启动VC++6.0中MFC应用结构类构造应用框架, 生成一个单文档 (SDI) 的应用程序, 给其项目命名为Curves, 然后按下Finish按钮来完成工程的创建。

2.打开工程中文件, 添加成员函数完成绘图功能。这里主要涉及到坐标的建立, 虚线、曲线、文本、正弦曲线、抛物线、直线绘图函数的运用。

3.编译运行程序, 直至通过后, 看到满意的图形效果。

4.进一步对已绘制好的图形进行分块划分, 作好想要的动画效果的细分图解, 然后用for循环语句将整个图形中要同步变化的代码放在一起, 然后调用Sleep函数即可实现动画效果。

六、以输入回路为例设计制作图形动画

1.首先用MFC建好一个单文档应用程序工程骨架。

2.打开自己的文件curves View.cpp, 做好画图程序部分的程序添加。

3.打开curvesview.h文件, 做相应的修改, 并载入部分调用的头文件。

4.经过编译运行后, 可以得到交互性能良好的界面。

进一步完善改进的方法, 可以为程序增加动画时间设置输入窗口, 单步动画, 暂停动画等功能菜单, 并编辑相应的处理函数以及消息影射, 最后编译运行, 这样制作出来的动画可以更好地体现课件的交互性。从而避免让学生在接受教学课件时如同一个看客一样无所作为, 主观能动性, 参与性发挥不出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选择不同的播放效果, 便于达到易于自己理解内容的目的, 从而更好地激起学生努力学习的兴趣, 变成主动学。

摘要:本文讨论了面向对象技术和MFC编程, 详细叙述了在VC++6.0中如何利用MFC应用程序框架去绘制我们所需要的演示图形, 还在动画制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动画的方案, 以实现课件动画交互性的特点。

关键词:CAI,VC++6.0,MFC编程,动画制作

参考文献

[1]周祖坤.CAI课件的设计[J].云南教育.继续教育, 2006, (1) .

[2]马安良.关于多媒体CAI课件设计模式的探讨[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2) .

[3]王华, 等.VC++6.0编程实例与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4]揣锦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VC++实践[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5.

[5]林筑英, 林建勤.多媒体教学应用原理与开发技术[M].西安: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6]杜经农, 陈淑贤.VisualC++6.0编程经验和技巧[M].青岛出版社, 1999.

[7]邓先明, 于子捷, 方荣惠.基于VC++多媒体CAI课件中动画制作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03, (09) .

[8]VisualC++6 Unleashed-MFC Programming[Z].http://www.netyi.net.

浅说CAI课件的制作 篇8

课件以教学内容为主,且教学内容应无科学性和政治性错误,并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描述性文字内容精练、准确。下面我们重点谈一下设计和制作CAI多媒体课件应了解的几个方面:

一、文字样式

(1)正文文字和字符一般不应小于12px或word五号字,中文字体应选用宋体或黑体,字号不宜变化太多;标题文字等关键性内容就考虑文字效果,需要转换成图形输出时,应注意笔画边沿清晰;字体前景颜色协调。(2)正文中成段文字的行间距不应小于字高的0.5倍;每段文字首行应当缩进(英文段落首行不缩进);每行文字字数少于12个字时宜缩进1个字,否则缩进两个字;行首不应有标点符号(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除外)。(3)定理、定义、公式、上下标等应表达准确。4.文字版式应符合人们的一般浏览习惯。

二、构图与色彩

(1)界面(画面)构图合理、匀称;布局美观、大方;色彩和谐、生动;架构均衡,主体突出。(2)画面界线清晰,页面和操作界面就风格统一。(3)同一界面中不宜同时出现4个以上的动态区域。动态区域页面的内容长度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三屏,在800px×600px屏幕分辨率下不应横向滚动。(4)视频、动画应用应以表现主题思想为核试核心,背景、装饰性的图像和画面不应干扰学习者的学习。(5)画面色彩采用真彩色。页面色彩应与内容相适应,背景颜色应与前景颜色相协调,各页之间的色彩反差不宜太大。

三、交互操作

(1)通用键;用户参与和控制的接口,应提供明确的信息。交互操作应尽量采用鼠标操作方式,如确需采用按键,应避免使用组合键并采用通用内涵的按键。如:指定“F1”键为“帮助”键;“Esc”键为“退出”或“返回”键等。(2)通用按扭;交互操作原则上应采用通用按钮。采用其他按钮和交互形式,应明确给出交互含义,如在按钮上加注文字,或者当光标放到交互区时给出文字提示等。(3)按钮使用;①按钮至少应有两种状态,对当前不能使用的按钮,应在呈现状态上有所区别,如变灰或者变红等。②按钮采用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在按钮上或按钮一侧应有汉字标明按钮用途。③使用通用按钮表以外的图形按钮时,按钮上图形的选择应符合国际惯例,不应引起误解。④相同外观的按钮具有相同的功能;不同类型的按钮具有明显的区别。⑤全局性按鈕的位置应相对固定,风格统一。⑥当鼠标移入按钮时,光标应发生变化,一般使用“手形”光标。⑦当鼠标移入按钮、单击按钮时,可以配以适当的声音效果。⑧使按钮功能发生作用的操作应是单击,或配合键盘上相应的功能键操作。⑨按钮清楚、醒目、摆放位置适当,方便用户操作。(4)帮助;课件应提供充分的操作帮助,如:在线帮助、屏幕帮助、联机帮助等。

四、音频、视频

音频:(1)课件使用的配音除特殊要求外应采用标准普通话。(2)数字化音频的采样频率不得低于11.025KHz建议采用44.1KHz或22.05KHz;量化位数不得低于8位,建议为24位或16位;双声道。3.音频数据存储的主要格式为WAV。建议使用MP3或数据量较小的MIDI格式,但应保证声音没有失真。

视频:(1)视频建议采用MPEG、WMV或ASF视频格式。(2)视频窗口的呈现尺寸不小于320px×240px,但是不应将视频设计成全屏,视频区域以外的屏幕部分,建议调成黑色。(3)调入视频时宜采用内存管理技术,将视频提前调入缓存,保证运行流畅。调入视频等待时屏幕上应出现“调入程序,请等候”之类的提示语。(4)视频播放应有方便灵活的控制,至少包含“停止、播放、退出”等控制,宜包含“暂停、快进、快退、全屏”等控制。(5)视频的文件格式、程序控制应基本保持一致。

五、动画

(1.)动画形式应采用GIF动画、Flash动画(后缀名*.gif、*.swf)及三维动画3DX。(2)动画(二维、三维)应保持画面连贯。(3)除虚拟现实空间等特殊需要外,动画一般不设计成全屏,动画窗口大小应适当,不宜过大或过小,可以将动画区域以外的部分屏幕调成黑色或调成动画形成有机整体的图形等方法来提高画面的整体效果。(4)调入动画宜采用内存管理技术,将动画提前调入内存,保证它的运行流畅,调入动画等待时屏幕上应出现“调入程序,请等候”之类的提示语。(5)动画播放应有方便灵活的控制,至少包含“停止、播放、退出”等控制,宜包含“暂停、快进、快退、全屏”等控制;当动画的播放时间超过3分钟时应提供进度条并可通过拖 控制播放进度。(6)在Rash中使用的字体尽量用与课程页面统一的字体。

六、其他

(1)背景音乐应符合所要表现的内容,曲目不宜过多,用户对课件中的背景音乐及画外配音可选择开或关。(2)不得携带病毒。

参考文献:

[1]张琴株.计算机辅助教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上一篇: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下一篇:降低生产成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