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文化主题活动方案(精选8篇)
3月份结合“两会”的召开,进一步学习领会党的“十-大”精神实质,学习《--和一所特色大学》,把“中国梦,两强梦”融入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德育办制定理论学习、宣传计划,组织--系学生党员、党员积极分子、学生干部、骨干先行学习,认真组织备课,依托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利用全体学生大会、主题班会、主题团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3--6月份,围绕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组织六次主题班会、4次主题团会,广泛交流思想,统一思想认识,端正学习态度,提升思想境界,树立远大理想;3--4月份结合“中国梦,两强梦”首届大学生读书节活动,积极动员组织本系学生参与校团委组织的“十-大”知识竞赛和“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4月份组织开展一次班与班,学生们感兴趣的热门话题辩论赛,通过辩论交锋,澄清一些模糊认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5月份系里组织开展一次“学知识、强本领、促两强”读书演讲比赛活动。
4月份,拟开通--系二级网与校园网的链接,上传--系成立以来,有关名师风采、系况介绍、学子风采、党建工作、学生管理、热点关注、校园文化活动等有关方面的文字和图片,拓宽--系学习宣传的渠道和范围。
二、遵循育人为本原则,突出奉献精神的教育和培养。
结合年度教育计划,有重点的做好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突出奉献教育,“两强”精神,本着贴近学生,适应学生的观点,注重思想的引领,心理的疏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看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团总支、各班团支部组织领导作用,加大志愿奉献活动的宣传、组织工作,3月份结合学生参与志愿奉献实践活动的考核认证工作,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奉献认证书》和志愿奉献单项奖对学生的引导激励作用。抓好奉献精神的主题教育,帮助学生坚定理念信念、深化吃苦精神、强化成就“两强”人才的目标和动力。向校团委申请成立--系“融心”志愿者组织,尽快对接志愿奉献活动对象和地点,加大指导监控的力度,确保志愿奉献活动的时间和质量,确保志愿奉献活动常态化、制度化。
上半年重点关注12级学生的思想引导,4-5月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即《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教育。下半年重点关注20--年新生的入学引导和教育工作,及时做好经常性思想教育工作。
三、发挥学生骨干作用,不断提升骨干队伍综合素质。
由于没有往届生,本年度将加大对--级学生骨干队伍的教育和培养。注重党团组织、学生组织、班级骨干作用的发挥,有意识培养和锻炼较为突出的骨干,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在活动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不定期开展座谈和交流活动,特别是结合寝室管理、课堂学习秩序、早晚自习的管理、校园文化活动、志愿奉献、组织建设、班集体建设、社会实践等活动的开展和组织,让学生骨干在参与中摸索经验,不断锻炼提高,逐步形成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管理体系,用骨干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本系学风建设的质量,通过扎实的工作,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环境。
为迎接--级新生的到来,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工作,做好学生组织遴选、纳新工作,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奠定一个扎实的、和谐的组织管理基础体系。
四、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一、仪式育德———精心设计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学校要按照《国旗法》的规定, 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制度, 坚持利用每周一次的“国旗下的讲话”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 组织规范化
一次成功的升旗仪式是学校严密组织、各部门协调动作的结果。全学期升旗仪式由大队部统筹安排, 各中队轮流主持, 各部门分工合作, 实行中队辅导员责任制, 使升旗仪式规范、庄严。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上, 学生不仅会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更展现了各班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自律能力。
2. 内容多样化
针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 每周提前有针对性地设计“国旗下的讲话”。学生以班级为单位, 选出一名升旗手主讲。由学生自己撰写讲稿, 登台讲演, 既给了他们展示才干的机会, 显示了榜样的力量, 又达到了自我教育的效果, 也为教师提供了有关学生“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德育。
二、宣传育德———精心安排广播节目
“红领巾广播站”是学校的宣传窗口。作为校园文化媒体, 它方便灵活, 教育面广, 宣传力度大, 对加强少先队的思想教育, 活跃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 很有帮助。“红领巾广播站”应设置多种节目, 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播放。“红领巾小记者”在全校范围内选拔, 在少先队大队部的直接管理下正常运行, 做到采、编、播一条龙。小记者们走入社会、走进社区, 体验生活, 及时把同学们和老百姓关心的话题、问题、社会动向等写成稿件, 通过广播站反映给同学们。“红领巾广播站”节目按时高质量播出, 在激励先进、展示才艺、沟通友谊、传递真情等方面都起到其他宣传工具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竞赛育德———扎实开展创先评优活动
评先评优活动能起到价值导向和行为激励作用。“流动红旗”“四好少年”评比活动就是培养学生的崇美、尚德、自律品质的有效途径。比如我校围绕“勤学、守纪、卫生、文明”开展的四个主题, 在全校各班级中开展争夺四面“流动红旗”, 争当“四好少年”的竞赛, 每天由红领巾监督岗的学生进行评分登记, 每周公布一次, 在升旗仪式上现场授旗。期末的优秀班集体评比则以流动红旗的获得次数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开展此类竞赛活动, 不仅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加快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及主人翁责任心, 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养成教育活动育德———抓实养成教育
培养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是培养学生一辈子都受益的良好行为, 需要全体教师和管理者, 甚至全社会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活动引领的养成教育模式就是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通过在活动中的道德体验, 不断内化道德认识, 促进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1. 养成教育月
养成教育需要长期抓, 持之以恒, 切不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 要有耐性。例如, 每学期开学初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 所以第一月可设为“养成教育月”。开学初, 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一起走出教室, 在校园里欣赏、浏览, 回顾在校园中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可以展示养成的好习惯: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 在校园内轻声慢步, 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 上学衣帽整齐, 佩戴好红领巾……经过一段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 不断鼓励, 即能见效。
2. 天天好晨会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从点滴着眼、小处入手。如果学校紧紧抓住每天晨会十分钟, 对学生进行系列的教育, 使德育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和空间, 这种长流水不断线的教育方式, 必定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低年级学生可以在老师的辅导下开展晨会活动, 中高年级则由学生自己选取材料, 编写晨会内容, 可总结班级工作, 可提出希望要求, 也可发布新闻, 或讲述学生自己的喜怒哀乐。“天天好晨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培养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在学生的体验和参与中, 强化其奋发向上的精神,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促使学生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五、主题教育活动育德———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即围绕活动的某一个主题, 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教育实践。有效依托学校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成长规律紧密结合, 积极主动地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这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性的宝贵途径。
1. 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可有重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结合重大事件、节假日, 推进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像“文明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校园小法庭”活动、教师节的“我为老师做贺卡”活动、中秋节“为台湾亲人送祝福”、国庆节“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节水日“节水手抄报”评比……这些活动根据学生的特点, 精心设计和组织, 内容鲜活, 形式新颖, 吸引力很强。其共同特点是各类活动中突出德育内涵, 强化道德要求, 使参与者在活动中, 通过动脑动手, 亲身体验, 道德情操得到陶冶, 道德习惯得到养成, 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道德建设的载体, 能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践行道德规范。例如, 学校组织了环境污染情况调查、英模报告会、慰问农民工、造访福利院、学做小导游、手拉手同进步、为灾区义卖捐款等一系列活动,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贴近学生, 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特点。它让学生自己了解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 正确全面透视社会, 分辨是非, 不断提高自身的批判能力和免疫能力, 从而逐渐实现学校德育对社会的适应与超越。
六、第二课堂育德———创新校园课外活动文化
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 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科学开展第二课堂, 既可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也有利于学生发展特长, 陶冶情操,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 我校每个学年都举行盛大的“四节”活动:阳光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四节”突破只有少数学生参与活动的“瓶颈”, 创新活动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 全体参与比赛或展示。每个项目同时设集体奖和个人奖, 活动中人人有项目, 个个忙比赛。人人都成为集体中的积极一员, 在酣畅淋漓的活动中, 学生的组织观念、纪律观念、集体观念以及自控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在悄然形成。
活动增加体验, 活动滋养感情, 活动丰富人性, 活动培育真人。高品位、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活动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 变命令式为倡导式, 变禁绝式为诱导式, 变接受式为参与式,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培养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从而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主题文化活动的建构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对问题学生的影响也将会非常深刻,甚至是一生的,而学生更是愿意主动地参与到这样的主题文化环境中,乐于去接受主题文化所带来的各种充满文化情境化的德育影响。主题文化不仅是一种活动模式,更涉及了一种充满文化情境式的德育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主题文化活动的实施希冀可以呼唤出工读教育德育模式的一种新的改革趋势。主题大单元具体,就是围绕某一个特定的文化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周、节、月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并整合各种相关的显性的和隐形的德育资源,根据文化情境来利用、优化和整合各种文本的、自然的、生活的、信息的和经验的教育资源。使得有限的教育从深度和广度上拓展空间,充分发挥它们在促进学生道德水平提升上的濡染、浸润、启迪、诱导、整合、弥散、激励道德凝聚功能。本文将以“感恩节”主题文化为例,给予主题文化详细的描述和介绍。
指导思想
感恩节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是一种体现人性善的教育,是把我们与外部世界紧密联系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情感纽带,它可以消解我们内心的恩怨,洗涤世间一切尘埃,是人之所以高贵之所在。在感恩节即将到来之际,以“感恩”为活动主题,开发与实施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文化情境”为价值追求,在进行有效的课程资源开发前提下,整合工读学校的活动资源、课程教研、人力资源,致力于开发与建构把“问题儿童”与知识、自然、社会融为一体的,体现情境化、人格化、整合化和多元化为特征的活动与教学模式,并努力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有机地统一于我们精心优化的主题“文化情境”之中(如亲情节,感恩节等)。以优化的“文化情境”为基础,营造广阔的,富于动感、美感、智慧和亲和力的学习与活动空间,让“问题学生”在这样一种文化情境中接受点滴濡染,接受改造,缔造“问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乐园。
主要目标与活动思路
为“问题儿童”缔造和营造一个生活和学习的乐园,让“问题学生”在充满“文化情境”的校园环境中接受改造,重塑自我,是开展主题文化节的主要目的。
主题文化活动可以分为四个环节、四个板块来建构,分别是环境板块、阅读板块、活动板块和学科教研板块,让整个校园弥散出一种“特定的”主题文化氛围,并创设和建构一种充满“文化情境”式的活动模式和教学模式。
在环境布置板块,可以通过主题情境(如亲情,游戏,童话)来布置班级环境和学校廊道等;在活动板块以综合课程整合为目的,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在学科教学板块,将语文、科学、思想品德、地理等学科进行综合整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在学科教研板块,将主题情境(如亲情、感恩)等与学科文化相结合,以青年教师上汇报课、研究性展示课为重要内容,鼓励工读学校教师进行情境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反思研究、协作研究和课题研究。鼓励工读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大胆渗透和倡导建构主义情景认知论,探索和尝试“文化情景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工读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主题活动时间与效果期待
工读学校每学年可以集中组织3~4次的主题文化节的开发和实践活动。主题文化活动在确保学科课程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并整合课程资源,围绕科技、艺术、体育、人文等文化主题,以德育为主导、以学科为龙头、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从教学到教育、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园至家庭、从家庭到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性教育月文化节活动,一次主题文化节要持续2,3个月,充分营造充满文化情境式的工读校园和工读班级文化,让“问题学生”长时间生活在、沉浸在某种特定的(如亲情,民俗,游戏,感恩)主题文化情境中接受主题文化的濡染、滋润和侵蚀,凝聚精神、寄托幽思。让“问题儿童”在充满生命活力和张力的文化情境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生活、培养情感、激发改造。这样一种文化情境,润物细无声,对“问题学生”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终身的。
主题文化活动口号
可以利用电子屏幕和横幅等形式在校园内大力宣传,营造主题环境和主题氛围。如,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感恩,从细节开始,感恩,从尊重老师开始,感恩,从开始想念妈妈开始。感恩,让我们用至诚的心来感恩,感谢国家的培育之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感谢农民的辛劳之恩,感谢所有人的付出之恩。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感恩之行。感恩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责任。
主题文化活动具体策划过程
(一)环境板块
1.宣传画制作及张贴:各班级制作包含感恩及科技元素的宣传画,在校园和班级张贴。2.学校廊道:体现感恩及科技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布置。3.班级环境布置:征集学生感恩画,装饰学校楼道、走廊。4.组织进行感恩环境文化建设评比,评比出一二三等奖,以示鼓励。
(二)文化阅读板块
以语文学科阅读为突破口,以学科文化阅读、大主题文化阅读、经典文化阅读为主要领域,以自主阅读、课堂阅读、班级阅读、网络阅读、亲子阅读等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文化生态,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让“问题学生”浸润于书本的瑰丽世界之中。
1.分别给学生推荐感恩故事。2.推荐感恩书籍阅读书目。3.推荐感恩类阅读网站。4.各班级建阅读书角增设各种优秀的中西方感恩书籍。5.与社会知名人士面对面——邀请与感恩相关社会人士、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给孩子们做感恩专题讲座。
(三)活动板块(尽量让父母参与其中,体现亲子情意)
1.“看”感恩:阅读经典感恩故事,看感恩经典电影。2.“写”感恩:感恩故事征文比赛(中文部分和英文部分)。3.“讲”感恩:感恩演讲比赛(中文部分和英文部分)。4.“画”感恩:制作感恩手抄报。5.“评”感恩:感恩作品评比,感恩知识竞赛评比,感恩画展评比。6.“秀”感恩:真人秀大型活动(让学生大规模的参与感恩相关的角色扮演)可以以班级为小组,各班级具体来策划。7.“做”感恩,走出学校,进人社会福利院等相关机构体验与服务感恩,让学生体验到其实能够帮助别人其实是很幸福的事情,工读学校最终的培养目的还是希望学生能够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小公民。
(四)学科教研板块
1.组织工读教师和班主任进行围绕主题(感恩、亲情)进行学科教学,把主题(感恩、亲情)融合在学科教学中去。课程涉及到语文、数学、英语、史社、科学、美术、音乐、体育等各学科,课型则可以涉及到探究课、情景课、欣赏课、听说课、阅读课、活动课等多种课型,在保障学科教学的独立性的同时,将课堂学科教育教学与主题文化节想结合,并将优秀教师的主题展示课与工读学校常规公开课相结合。分步实施青年教师上汇报课、研究性展示课,鼓励和指导工读教师进行文化情境研究、行动研究、问题学生个案研究、反思研究,撰写主题文化节相关的教育故事与教育随笔。
2.“感恩节”主题教师文化交流。文化人心中最大的快慰莫过于有一个表达和交流思想的机缘与舞台,学校可以举行“相约星期二”等工读学校教师文化沙龙,让工学校读教师参与文化交流,工读教育的交流内容要关注工读教育,但同时更要跳出工读,跳出工读教育狭小的圈子,融入教育大系统乃至整个社会大环境,我们会发现外面是广袤的天地,有众多的教育元素、教育思想可以吸收。为此,工凄学校更应该跳出工读看工读,寻找和吸纳一切优质教育资源,以实现工读学校内部的自我扬弃,自我发展和自我优化。
3.编写“感恩节”主题校本课程,如编写《工读学生感恩文化读本》《工读学生文化读本》等校本课程开发(依照不同的主题编写不同主题的校本课程)。
4.学校校报亦可以作为主题文化活动的舆论导向,及时报道学校主题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及时传递和宣传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文化活动注重营造有特色、有情境、有情感、有情怀的工读校园,注重对工读学校校园文化的渲染与积淀,以扩大工读学校的自身的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一、指导思想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道德的缺失和信仰的危机给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网络低俗信息的传播,渐渐地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使得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情感苍白,行为失范。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根据我校的校情与学情,经过深刻的反思与研讨,决定把 “感恩教育”作为本学期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对全体学生全方位地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知恩图报,不忘国之恩,党之恩,社会之恩,老师之恩,养育之恩,知遇之恩,帮扶之恩„„使“滴水之恩当报涌泉”之情感生根、开花、结果。
二、组织领导
组长:冯尊祥
副组长:张长军
成员:全体教干 各班任及课任教师
三、方法与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国旗下讲话、黑板报、校园广播、橱窗和主题班会等为阵地,全方位地进行感恩教育的宣传发动。
(二)活动推进阶段
1、以班级为主体,召开“感恩教育”主题班会
召开主题班会,推荐优秀的“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在全校集中展示。
2、感恩社会的关爱
开展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等形式,使学生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至关至爱。继续利用“学雷锋活动”、“服务社区活动”等形式,激发和增强学生“报答社会、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深刻情感。
3、回报父母养育之恩
开展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4、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
开展学生向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八个一”之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送一句话,写一首诗歌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开展申报“尊师重教”示范班的活动。要求“尊师重教”班级所有学生讲十字文明用语,遇到老师自觉向老师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老师早”、“老师好”,声音宏亮。遇见年长者(不管是校内工友、教师家属,还是校外来校办事人员)自觉点头问好,标准语言是“您早”、“您好”,声音宏亮,然后逐步推广到全校所有班级,所有同学。
5、感激同学间的爱心相助 开展以“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主题的作文比赛、演讲比赛、以及给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6、感恩自然的赐予
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要求每一个同学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自愿者。
开展讴歌大自然对人类恩赐的书、画比赛和演讲比赛,使学生能够形成感激自然给予的情感,使“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同学们的自觉行为。
7、切实组织开展看几部感恩影片,吟几首感恩诗歌,传唱几首感恩歌曲,推介几篇感恩美文,讲几句感恩之言的活动。
组织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永远的丰碑》、《国庆阅兵式》、《一个也不能少》、《华罗庚》等十部影片;
组织精选、加工吟诵感恩诗歌;
教会学生传唱 “感恩歌曲”,即《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母亲》、《说句心里话》、《儿行千里》、《常回家看看》、《爱的奉献》、《烛光里的妈妈》、《为了谁》、《丹顶鹤的故事》、《五星红旗》、《春天的故事》等 “感恩教育”歌曲。
开展“感恩主题”的演讲比赛。
经过精选加工推出感恩之言。条件成熟时将感恩活动搜集、整理、汇集成册,成为学校感恩教材。
四、建立长效机制
将每学年第一个月定为“感恩教育”重点月,以后每月开展一次“感恩”教育活动,每学年底评选“尊师重教”班,“博爱班”。使“感恩教育”长期化、制度化。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案例设计
在当今社会,孩子在父母的心目中成了“小皇帝”、“小公主”,溺爱有加。而孩子自己也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冷漠的心理趋势,孩子们渐渐远离了感动,忘却了感恩,以为父母的养育和教诲都是理所当然。针对这种道德的缺失,情怀的失落,我校开展了感恩主题教育,运用活动引领,细节渗透,文化熏陶等有效的策略,让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领悟生命的真谛。
一.开展活动,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蓄情。
感恩教育需要通过主体的参与,我们首先是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平时,我们加强学生的感恩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们还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 :如收集温馨照、算算亲情帐、讲讲亲情故事、写写感恩信。孩子们把童年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照片收集起来,用文字记录照片拍摄时间、地点,以及简要的情节,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些定格的温馨照片,使孩子们瞬间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他们逐渐明白原来平淡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的哲理。孩子们在反刍生活的同时,还把父母为培育子女成长所支付的一切费用罗列出来。在算算、想想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平时视而不见的却是一笔笔多么昂贵的财富!而这一笔笔财富又蕴含了父母多少深切的爱!感触万分之余,感动之心溢于言表。孩子们用讲故事、写信的形式表达对父母的感谢。我们还开展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的演讲朗诵比赛、黑板报、手抄报比赛等。这些“感恩活动”从感性的品评,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灵的碰撞,让孩子们经历了深刻的体验过程,心中不禁蓄满了深深的感恩情结。释放出孩子积蓄已久的感恩之心。
二.关注现实生活的感恩细节,让孩子在生活中践行。
为了让感恩行动看得见,摸得着,我们运用以大见小,以点带面的策略,提出了三项感恩作业,就是让孩子用一句话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个举动为父母消除疲劳;一天当家为父母分担家务。我们要求孩子们每星期至少做一次,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最让孩子们受益的是,通过与父母交流他们开始关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他们的心愿,记住他们的生日。孩子们会在不经意中给父母长辈送去最温馨的祝愿。他们还试着通过自己的努力给父母带去进步的喜讯、成功的喜悦。为了得到家长的配合,学校还专门发出一份致全体家长的公开信,希望家长们能够督促孩子积极参加感恩活动,多给孩子赞赏和鼓励,多为孩子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知恩报恩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做孩子的榜样,孝敬长辈,心存博爱,多带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爱心捐助等。有些中队还设计了“家校共育感恩心”联系手册,班主任把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介绍给家长,家长们把孩子在家中的感恩行动记录下来,比如与父母道晚安、给父母夹菜、为父母捶背等。
三.构建三位一体的感恩网络,让学生在文化中熏陶。
在感恩教育活动启动阶段,学校就专门成立了感恩教育的领导小组,加强活动的指导,和活动过程的管理,多方征求意见,不断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同时学校通过搭建平台,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比如学校召开了“家校共话感恩”座谈会,举行了“感恩先辈,践行八荣八耻”活动等等。家长们对学校的感恩活动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们言传身教,努力做孩子的表率,认真配合学校的感恩教育活动。学校还大力营造感恩文化。我们曾组织孩子们观看《妈妈再爱我一次》等感恩电影,并作观后交流,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憾。我们还组织孩子学唱感恩歌曲、诵读感恩文章,讲述感恩故事等等。感恩文化成为校园内最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校园内最和谐的生活篇章。一批批有感恩心、有荣辱观的少年茁壮成长起来。
四.活动扎实,效果显著。
为了使活动力求有的放矢、落到实处,我们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月活动方案。并把工作详细安排到每一周。每一项活动我们都留下了详实的过程性音像、文字资料。在县举行的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中小学生诗文朗诵比赛中,我校选手王志颖同学获得了一等奖。全体同学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营造的充满爱心的大环境中,从“受爱”到“施爱”,从知恩到报恩,逐渐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知恩图报,心存博爱的人。
《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活动案例设计
【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从小培养一颗感恩的心。
【活动流程】
第一环节:诉说父母的爱
A:冰冷的冬天,凛冽的风,皑皑的白雪„„
B:温暖的阳光,慈祥的您——我的父亲,我的母亲。A:父亲,你是一米阳光,丝丝缕缕地包裹着我,温暖着我!B:母亲,你是一缕春风,时时刻刻地抚慰着我,浸润着我!A: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 B: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 A: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 B: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
合:能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应该对父母感恩。是他们,用自己的爱带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不畏艰辛,精心抚育我们长大成人,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
A: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为我们付出了点点滴滴。让我们回忆一下父母所给予的爱吧!有些同学带来了照片,你也可以结合照片,说说照片背后的故事!
学生畅谈“我与父母”的故事 A:一张照片就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从这许许多多的照片里,我们读出了一个字,那就是“爱”。
B: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们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蔟浪花,你们却给了我整个海洋,我们成长的过程凝聚了父母多少的心血。
A:父母的养育之恩难以回报,就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请欣赏歌曲《感恩的心》
节目:欣赏歌曲《感恩的心》
第二环节:感谢父母的爱 A:看了五人的精彩表演,我们应该从小就有一颗感恩的心。有人做过这样的计算,若母亲的工作可获薪水,子女一年要付63.5万元。
B:原来我们在享受父母之爱的同时,不知不觉间,已经欠下了一笔巨大的债务。A:我们可能没有想到,父母是如何用自己也不丰腴的翅膀,为我们遮风蔽雨。B:我们也可能没有想过父母是如何用自己也算不上很坚强的肩膀,担起家庭、社会赋予的沉甸甸的责任。
A:“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感谢父母,让我们即刻行动。同学们,我们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感谢父母呢?请同学们交流讨论一下!小组讨论交流后,全班学生交流
第三环节:我向父母诉心声
A:同学们,其实,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微笑,一点进步,都是对父母爱的一种无声的感激。
B: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心里话要对父母说,现在给大家一个表达内心情感的机会:向你的父母说一说你最想说的话,以表达你对父母的爱,好吗?
学生向父母诉心声
A:父母的爱是伟大的,无私的。许多人都用诗歌歌颂父母。请欣赏配乐朗诵:《呵!母亲》,节目:配乐朗诵:《呵!母亲》
呵,母亲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呵,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呵,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呵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呵,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祭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呵,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结束语:
A:如果说母爱是水,温柔而又恬静,那么父爱就是海洋,博大而又深沉。
B:如果说母爱是三月的阳光,给儿女带来缕缕春风,那么父爱就是巍峨的高山,为儿女撑起一片晴空。
A:我们的班会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全体起立,请让我们对父母说一声:(齐)爸爸妈妈,我们真的感激你们。(大家请坐)B:感恩是一杯美酒。
A:感恩是一曲颂歌。
合:让我们心怀感恩,学会感恩,赞美感恩。
第四环节:班主任讲话
孩子们,听到你们动情的发言,看到你们精彩的表演和这一幅幅令人震撼的图片,老师深深地感动了。我也想给大家说一个真实的故事。
那是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的故事。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卖掉小鸡和小猪,经过乘驴车,汽车和火车的辗转,千里迢迢探望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瓜子。葵瓜子不仅已经炒熟,晚上老母亲在煤油灯下一颗一颗的嗑好了,看着他们像小山似的增多,露出了微笑,而自己却没吃一粒,要知道这可有十几斤瓜子啊!
服刑儿子接过这堆葵瓜子肉,手开始颤抖。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看到母亲无言,撩起衣襟拭泪,看到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爱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滋润干涸的心灵。它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惊人的伟大。有时,爱是一剂特效药,可以拯救那病入膏肓行将就木的灵魂;有时,爱是人生海洋上一座指路明灯,引导我们走出迷途,追随光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份沉甸甸的爱,有谁能够掂出它的分量,有谁能够真正偿还呢?“爱无言,爱无垠啊!„„”
感谢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养育了我们成人。
感谢老师,是他们教我们识得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叫做文字的符号,懂得做人的道理。
感谢朋友,是他们给了我们关怀和爱护,想想那些无助的时候,是他们陪着我们走过。
感谢那些陌生人,是他们为我们产了米,种了菜,织了布,缝了衣,让我们可以享受生存需要的物品。
感谢那些和我们过不去的人,是他们的批评、攻击甚至尖酸刻薄冷嘲热讽,让我们懂得我们还有许多许多的地方需要改进。
最后,我送给同学们四个字:博爱、感恩。让我们学会博爱,懂得感恩!
【活动效果】
本节课,学生积极主动,畅所欲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通过回忆往事,体会到父母无私的爱,并决心从现在开始,从日常的生活小事着手,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理解父母,回报父母的爱。活动中,许多学生被同学的发言和表演所感动,不禁流下了热泪。
安峰小学诚信教育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让诚信在每位学生的心中扎根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让诚信在每位学生的心中扎根”教育活动,弘扬诚实守信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诚信”的优良品质,要求学生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家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诚信的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诚信的小公民,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也使学校德育建设有突破性进展,形成家校教育合力,让学生教育环境有全面性发展。
三、具体活动内容:
(一)活动准备阶段
1.在全校学生中宣传“让诚信在每位学生的心中扎根”,动员每位学生参与诚信活动。
2.制定诚信教育具体活动方案。3.做宣传海报,增强宣传力度
(二)活动实施阶段
1.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活动。
2、举行一次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3、举办一次以诚信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4、提出一句自己的诚信口号并由老师同学家长监督评选。
5、组织学生“强化诚信意识、倡导文明新风”签名活动,制定班级“诚信公约”等活动。
(三)活动总结阶段。(成果展示)
1.将各优秀征文通过校园广播和校园网在师生、家长宣扬。2.评选出诚信口号宣传于橱窗栏。
3.签名活动横幅放在校园内宣传。
加强诚信教育是我们每个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努力营造良好的文明诚信的氛围,创造人人诚信的精神家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信,国之宝也;民无信不立,言而无信,行之不远。”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每个人、每个国家都应把诚信做为待人处事最基本的信条,做诚信人、办诚信事,让诚信美德发扬光大。在这里: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从这里出发,做诚信美德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时时讲诚信,事事讲诚信。
安峰小学诚信教育活动总结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建设现代化新型社会的基石。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开展以“人人知诚信 人人讲诚信”的系列诚信活动。以引导全体师生以诚待人,以信立身,在全校上下形成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校园风尚。为全面建设良好校风,加快推进营造良好的思想道德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强化组织领导,提供组织保证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主题活动领导小组,出台了诚信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方案。由于思想重视,各种计划、方案及时出台,为我校的主题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是深入开展“人人知诚信
人人讲诚信”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培养学生诚信的品格,要从最基本的小事做起。我校在国旗下讲话时开展诚信教育的启动仪式,利用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橱窗等阵地,用精彩的节目,优美的文字,丰富的图片随时随地地向大家展示了诚信的重要,以引起大家的共鸣。
三、丰富的活动内容,让活动折射诚信的光彩
一滴水能折射阳光的七彩,举手投足则可显示品德素养的高下。“诚信”教育应见微知著,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小学生从不说谎话、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等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我们重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组织学生参加特长学生运动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主动寻找自我诚信的角色,通过实践和情景体验,接受诚信道德教育,具体开展了如下活动: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让学生明确诚信是我们的名片;利用在阅览室阅读的时间,收集古今中外伟人们的诚信格言;在校红领巾广播台专门开出“诚信——大家谈”栏目;每班召开诚信为主题的队会;《撒播诚信的种子》征文比赛; “人人知诚信
人人讲诚信”演讲比赛;开展诚信千人签名活动;各中队查找我们身边的讲诚实、讲信用的好人好事,评选出诚信小标兵,树立可学的榜样等活动。
四、扎实开展诚信实践,将教育落到实处
为了将诚信教育落实到实处,我们十分注意将诚信教育从单纯的教育向实践引伸,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从学校工作出发,做好校务公开,向教师们展示学校提高管理透明度;结合师德教育的主题“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挖掘教师工作的内涵,并明确提出诚信的学生要求有诚信教师,教师必须是诚信的使者,处处播散诚信的种子,要求教师要以诚信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在学科教育中结合诚信的内容;当然我们将开展诚信教育实践的重点放在学生,让学生通过教育提高诚信的水平:要求学生遵守时约,提高遵守考试纪律的自觉性,要求学生在校、在家应该一个样,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这学期拾金不昧的同学仅大队部登记的就有一百余人。
“人人知诚信
副班任:鲁玉 梅
本学期的德育主旋律仍然是好习惯养成教育,为进一步深化好习惯教育,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和行为习惯水平,我班鼓励孩子争做四好少年教育、“礼 让”教育、每个“学生要做的25件事”教育、文明大课间教育与养成教育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德育主题教育。各主题教育强调突出学生参与思考进入角色的教育过程,让学生在认知、寻找、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提高认识水平,从而,形成自觉的自定目标自我努力过程。为此,特制订以下主题教育方案。
各主题教育具体意见:
一.养成良好习惯,争做四好少年主题教育
为了更好地组织学生学习贺信精神,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树立主流价值观,学校将争当“四好”少年活动分为以下系列:
系列之一: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系列之二: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系列之三: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系列之四: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具体操作步骤
1、首先副班主任通过网络或自己的理解对四好少年有个全面正确的了解。
2、班会大讨论(分系列逐步进行)
(1)“四好”是什么?记住“四好内容”。
(2)作为小学生,“四好”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旨在发挥讨论过程本身的教育作用。要求班级汇总上报。
(3)寻找身边的“四好”榜样。旨在发现同学中的良好表现。如,热爱班集体,经常为集体做好事同学;维护集体荣誉,热心做好文明劝导员的同学;勤奋学习,坚持每天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等等。
(4)自定目标。
(5)树立榜样,评比班级“四好”少年。将争当“四个好少年”的标准具体到少先队员每天的生活、学习中去,具体化为真实鲜活的事例和少先队员可学的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并汇总上报。
(6)学校对“感动桂小十佳”进行再一次推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激励向他们学习。
(7)“六一”儿童节学校对“四好少年”进行表彰。
二. “礼 让”主题教育
培养谦让有礼的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营造文明礼貌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这是摆在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学期养成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树立谦逊礼让意识,在生活中做到主动谦让。“礼让”分三大系列:
系列一:校园礼让
系列二:家里礼让
系列三:社会礼让
具体操作步骤
1.班会大讨论(分系列逐步进行)
(1)“礼让”的具体表现有哪些?旨在发挥讨论过程本身的教育作用。汇总上报。
(2)寻找身边的“礼让”榜样。旨在发现同学中的良好表现。
(3)自定目标。
(4)树立榜样,评比班级“礼让”标兵。将“礼让”的标准具体到学生每天的生活、学习中去,具体化为真实鲜活的事例和可学的榜样,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并汇总上报。
五年级三班
一、班级基本情况
人员组成: 本班共有77名学生,其中有男生41人,女生36人。
二、班级精神
文明、合作、务实、奋进是本班的精神。文明:所有的同学都讲文明礼貌。
合作:班级是个大家庭,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对班级的事要积极参与,加强合作,要认识到集体的力量和团结的重要性。
务实: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轻浮,不自满,不自欺,不欺人。奋进:胸怀大志,理想永存;锐意进取,刻苦勤奋;鞭策自身,激励他人。
三、本学期德育工作重点是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本学年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行为习惯养成。以“规范仪表、规范住宿”为突破口,全面规范学生行为,促使全体学生逐步养成“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守时、仪表、卫生、安全、劳动”等良好行为习惯。
2、本学年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德育工作的成功在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指导学生干部大胆进行班级管理和开展各项有益活动,促使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3、本学年德育教育工作的内容——理想和责任教育。崇高的理想是学生行为的动力,是学生产生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基础。“自信心、进取心、爱心、责任心”的培养和塑造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我班将着力培养学生“爱学、进取、自信、友爱、尽责、拼搏”等良好品质。
4、本学年德育工作的实效——加强师生对话,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师生结对活动,让学生走近老师、了解老师、激发热爱老师的热情,让老师近学生,指导学生树立更远大的理想、提供更科学地学习的方法、养成更好的生活态度。加强学生心理教育,促进健康成长对心理严重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教育,引导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使德育工作取得更多的实效。
班级德育工作总结 五年级三班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本学期,我紧紧围绕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了班主任工作。现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班级管理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我们班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以及排街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和全面优化相结合的训练方式进行,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总结评分并加以奖励、惩罚,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二、精心培养班干部队伍、“以点带面”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班干部决定的。班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 一直以来,我精心培养班干部,经常在班里表扬班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班干部树立威信;与此同时,又更严格要求班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每个月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
三、精心策划主题班会、落实思想教育
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治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学期我策划了许多主题班队活动。如《安全伴我行》、《预防“甲流”,健康每一天》、《雏鹰争章,我能行》等,通过班队活动,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健康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四、以情感人,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日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要求学生做到。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生病的学生,我会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如我班的王昊旸同学虽然平时学习成绩不太好,但他是个热爱集体的好孩子。九月份,他不小心跌断了手,要动手术住院一个月,我就和副班主任组织班干部一起买了些营
养品去医院看望他。当她看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时,他感动得流泪,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为班级争光。工作中,我尽量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形势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将会在实践中更深入地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不断跃上台阶。
班主任工作总结
莫永山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教育管理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联系各任课教师的纽带。班主任工作既是艰巨的,也是光荣的,有乐趣的。现将班主任工作的几点做法总结如下:
一、苦练基本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自身建设的关键是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树立班主任的权威。班主任,首先是教师,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这正是班主任权威产生的前提。我尽力用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在工作中起到“不令而行”的效果。
(1)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我不仅精通所教学科,还熟悉所学专业的很多知识。
(2)是加强品德修养,做学生的楷模。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
二、做好学生工作,形成良好班风,组建有力班委。
首先,树立良好的班风。班级是一个整体,学生要在这个集体里学习、生
活、成长。要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显示自己的力量和风貌。好的环境能够激励人,可以改造人。因此这个集体需要有一种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争先创优,爱班好学的精神,这种精神从何而来?它来源于班主任坚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视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是建好班级的法宝。我充分认识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级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班会、辩论会、座谈会、报刊杂志等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为“四有新人”.集体主义教育是班级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树立好班风建立良好集体的重要表现。因此,我除了要求班级在学校集体性活动中树立班级的形象外,还经常对学生进行“班兴我荣。班落我耻,以班为家,荣辱与共”的教育。以此来增强班主任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其次,组建强有力的班委会。做好学生各方面工作、单凭一个班主任是绝对做不好的,而应形成以班干部为中心的学生骨干力量。有人形象地说,班委会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此话很有几分道理。班干部在班级中起到核心骨干的作用,他们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班级的兴衰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利用他们的优势做好学生工作,班干部的工作包括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和推荐等一系列的工作。选拔是基础,我通过委任、竞选等各种渠道把那些表现突出,愿为同学服务,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选任为班级干部。班委会组成后,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虽然有些学生担任过班干部,但目前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都发生了变化。因此要从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艺术上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处理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处理好能力的锻炼与为同学服务的关系,处理好干部与学生的关系。同时在学习、生活上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真正成为班级建设的
排头兵。培养是使用的前提,不能光使用不培养,教育是培养的继续,不能光使用不教育,当班干部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我就大胆地使用他们。不束缚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充分探索搞好班级工作的新路子,对工作中的不足及时指出。对工作中的困难予以鼓励,对工作中的失误承担领导责任,对工作的成绩要给以表扬和奖励。
再次,大胆管理学生,严格按校规校纪办事,同时注意工作方法。经常在班里讲解遵守校规校纪的重要性。坚持多表扬、公开场合少点名批评。正面疏导的工作方法。不放纵学生,下一定力量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对生病的学生从生活上给予关心,让他感到温暖。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较好。此外,要知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学生也了解、熟悉我,二者之间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如此,也就为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争取在班主任工作中有更加突出的表现。
少先队工作总结
五.三中队
本学期的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四好少年”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为突破口,根据学校大队部的工作计划,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开展。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工作千头万绪,首先,我根据“以人为本”的理念,抓学生的“自律”教育。工作中,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标准,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着重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入手,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等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通过队会课、晨会课以及中队内评比等抓实。教育学生“知书达礼”、“儒雅睿智”,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形成了我们班的文明、健康、向上的班风。
其次,加强学生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结合学生身边的正反事例认真剖析,分析其是非,总结其教训,吸取其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完善自己。结合“后进生”的帮教转化工作,针对学生的表现特点以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及时向家长通报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把养成教育与“后进生”转化工作有机结合,提高转化率。
还有,把少先队干部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重视提高少先队干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在具体的工作中,总是将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想法放在第一位,采用换位思考,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进行处理,尽可能地尊重学生,这种积极的情绪也影响了孩子,学生变文明了,集体荣誉感也得到了增强。平时,定期召开队干会议,培养小助手的管理能力,教育学生主动进取,提高自控和管理自己的能力。像沈婕、张炀杰等,工作很主动、不厌其烦,深得同学们的赞誉。
以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围绕“感知师恩
祝福老师”、“珍爱生命
健康成长”等主题召开班队会,以队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有效利用这一教育平台,发挥育人功能。结合重大节日,开展内容丰富、行之有效的各种主题活动。比如:“争当四好少年”主题活动、秋游、国庆节和元旦迎新系列庆祝活动等,特别是迎新活动,他们的节目有:三句半、吹螺号、双人舞、溜溜球对抗赛等,很精彩,在活动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通过活动,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莫永山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一颗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 师德是教师的良心。当一个教师不断充实、完善自身,使思想达到一定境界时,一切都变成了自然的行为,学生也会自然地感受到老师。从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到乐业、勤业、精业的实践,教师的身传言教到教师的自我修炼,从教师学而不厌的钻研进取到教师诲人不倦的忘忧情怀,等等,形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无不包含着何以为善的道德策略。培养良好的师德,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业,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二.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 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
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四.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
所以,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通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知道,并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师德自查报告
莫永山
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更是每一位教师的立身之本。我校本次进行了暑期思想纪律作风学习,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在本次学习中,我通过认真反思自已思想和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的问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自查自纠,对照检查。
一、存在问题
1、缺乏依法执教意识。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对于个别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屡教不改的学生,我有些心躁气急,大声训斥,最终使师生关系形成僵化对立局面。经过认真反思,我深刻地认识到这是一种严重伤害学生自尊的表现。这样不仅损害了人民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辉形象,而且严重违犯了依法执教的职业要求。
2、关心学生不够到位。因为受科目教师的身份局限,对学生要求过于严格。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对于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常常不注重细节,考虑不到特殊学生,尤其是留守生和贫困生的具体困难,因而让部分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温情和关爱,更是难以做到严慈相济,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3、终身学习理念不强。对于终身学习理解不够深刻,在平时的教学中,满足于自己的现状,缺乏强烈的求知欲望。总觉得自已怀揣本科学历,从教已十五年,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足以胜任当前初中教学工作。因而不善于钻研业务,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累积新鲜的语文知识,虚心向同行取经、交流,做事保守,业务水平提高缓慢。
二、改善措施
一、戏曲表演赛活动
(一) 活动目的
增强村民对中国戏曲艺术的了解和认同;促进戏曲文化的传承;增强村民的文化参与积极性。
(二) 活动时间
农闲时节, 通常周期为1-3天。
(三) 活动流程
1. 广泛动员:
由村宣传文化员出面, 运用张贴公告、广播动员、网络平台等方式宣传, 可以通过节庆或赶集的时间分发传单、当面动员等方式;有条件的还可以向村里人群发手机短信, 务必使群众知晓比赛的时间和地点, 广邀观众。
2. 报名筹备:
设立报名咨询处, 设电话咨询点, 对于报名参赛的村名可以发放一定的物质奖励;对于报名参加“村民评审团”的村民也可以酌情给予一定奖励。
3. 评委确认:
邀请村干部担当评委, 与村民评审团共同对参赛者打分;有条件的也可以由村委会出面联系县或者市文艺骨干, 提高比赛的专业性。
4. 比赛评选:
依据演唱剧种、比赛人数安排比赛场次, 若人数过多可以分多场进行。比赛评分依据现场参与情况, 可以由评委单独打分, 也可以由村民评审团和评委共同投票, 依据不同的比重计算出得票数, 得票最高者获胜。对于获奖者和有特殊贡献者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
5. 后续展演:
将比赛获奖者登记入册, 成为村文艺骨干, 有条件的还可以颁发证书或锦旗予以鼓励。每逢节日展演则可以邀请其登台献艺, 或者邀请其作为评委参加下一届的比赛。
(四) 注意事项
1. 打分标准 (百分制)
A.念白 (含朗诵) (20分) , 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声情并茂。
B.演唱 (40分) , 要求:音准、优美、完整、流畅、节奏感强, 富有表现力。
C.表演 (40分) , 要求:动作协调、优美到位、感情细腻、人物塑造准确深刻。
D.特长展示 (+10分) , 要求:参赛者依据个人特长, 自行准备能够全面展示艺术素质的表演项目。此项可以列为加分项。
2. 比赛规则
比赛限时, 伴奏自备。参赛者现场签到, 依据签到顺序进行排号, 抽签决定演唱顺序。
3. 奖项设定
按参赛人数的60%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其余设为优秀奖。也可以设最佳风采奖和最佳表演奖等其余特殊奖项。
二、器乐类活动
(一) 活动目的
普及器乐知识, 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丰富村民的娱乐文化生活, 提高农村的生活品位, 培养村民的艺术修养和素质。
(二) 活动时间
常年开展。
(三) 活动形式
1. 开办培训班。
集中免费为村民提供音乐理论和各类器乐学习培训。采取自愿报名原则, 确定培训的项目和学员。每年定期开办, 开办的班级分为:入门班和提高班。不断地吸纳村民进入学习的队伍, 提高他们的音乐水平。对学员培训结束后, 可进行考评。并对有天赋的学员, 进一步加强专业的学习, 培养他们逐步成为文化乐园的兼职老师。
2. 组建团队。
可以根据人数及行当的不同, 组建小乐队、唢呐队、鼓号队。
3. 演出服务。
可安排专场器乐演出, 也可在农村的红白喜事等各类民俗活动中, 安排他们参加演出活动。
三、广场舞活动
(一) 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农村妇女学跳广场舞活动, 引导农村居民转变生活方式, 提高身体素质, 提升农村文化品位, 促进邻里和谐, 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二) 活动时间:常年开展, 一般在傍晚。
(三) 活动形式
1. 村级宣传文化员是具体组织者, 村委会妇联协助, 农村妇女中的积极分子走家串户, 积极宣传, 动员广大的留守妇女参加这一活动。共同推进广场舞在农村的推行。
2. 采取教学、辅导、相互学习交流、训练、展示等形式, 使参加者尽快掌握并熟悉广场舞的技艺。
3. 择机开展自然村之间的广场舞大赛, 促进广场舞舞技提高。
四、民间手工作品比赛活动
(一) 活动意义
通过举办编织、缝制、刺绣、插花、根雕等各类手工艺制作比赛, 提高村民手工艺制作水平;唤起村民的手工文化意识, 促进手工艺的传承;提高村民的审美情趣。
(二) 活动时间
农闲时节, 一般1-2个月用于宣传动员准备, 1天用于评比揭晓比赛结果, 1个月用于作品展出。
(三) 活动流程
1. 广泛动员:
运用广播动员、网络平台、张贴公告、挨家走访等方式宣传比赛安排和奖励形式。
2. 作品征集:
在两个月内陆续搜集手工艺作品, 并将之分门类妥善保存, 分别编号, 以作评选之用。对于个别制作复杂、容易损坏的作品, 可以登记后由参赛者自行保存, 于评选当天上交给评委组。凡参赛者可以给与一定物质奖励。
3. 评委征集:
可以由村民自行报名担当评委, 也可以由村委会邀请具有手工艺专长的文艺骨干组成评委组。有条件的, 还可以邀请县或市相关手工业协会专家担当评委。
4. 结果揭晓:
将参赛作品分组呈现于村文化广场或文化活动室, 由评委进行现场评分。统计结果后, 对获奖者颁发奖品和获奖证书。
5. 作品展示:
在比赛结束后的一或两个月内, 利用文艺活动室对获奖作品进行展览。同时提供作者的相关信息, 以供参观者查阅。有条件的, 还可以将获奖作品的照片、作者信息和获奖感言装订成册, 以供村民翻阅。
(四) 注意事项
1. 评分规则
创意性 (2分) 、美观性 (2分) 、精巧性 (2分) 、实用性 (3分) 、环保性 (1分) 。
注:也可依据其他项目酌情加分。
2. 比赛规则
A.送交展示的作品必须是参赛选手本人亲手制作, 如发现有用别人作品替代者, 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B.评分开始之前工作人员将逐一核对参赛者个人信息和参赛号, 并就选手是否有底稿、带底样等等情况进行登记, 作为评委计分的参考。
五、卡拉OK比赛活动
(一) 活动目的
活跃村民文化生活, 营造健康、和谐、轻松的文化氛围, 为农民搭建一个展示演唱水平、彰显个性魅力的平台。可以根据节日不同, 设定爱国歌曲大家唱、劳动歌曲大家唱、爱情歌曲大家唱等各种主题。
(二) 活动时间
适宜在春夏秋季节进行。
(三) 活动流程
1. 报名阶段:
不分年龄、性别, 凡是活动范围内的村民都可以报名参加。以个人或者组合的形式报名参赛均可。参赛选手需准备至少2首以上歌曲。报名时须注明村庄、姓名、参赛曲目及原唱歌手。
2. 布置会场:
包括会场装饰、音响、话筒、调音台、幕布、号牌等设备的调试。
3. 比赛抽签:
确定选手的参赛歌曲, 进行参赛选手的抽签活动以确定出场顺序。
4. 彩排事项:
如果有需要, 可以进行必要的彩排。
(四) 注意事项
1. 评分标准 (百分制) 。音色:选手嗓音特点, 如清脆、圆润、浑厚。 (20分) 发音:发音准确, 吐字清晰。 (20分) 节奏:节奏准确, 能较好地把握歌曲的旋律。 (25分) 乐感:是否跑调, 感情表达是否自如。 (25分) 台风:服装、表情、肢体语言是否得当。 (10分)
2. 参赛选手需提前20分钟到场, 比赛正式开始后未到场的则视为自动弃权。
3. 参赛选手按抽签号顺序上场演唱。
4. 参赛选手所参赛的歌曲必须健康向上。
5. 参赛选手以评委会的打分值相加后的平均分为最后成绩 (也可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 取加权平均分为最后成绩得分) 。
6. 为保证比赛公正性, 评委由大众评委和专业人士担任, 评委设定为3--5人。
7. 主持人:设定为1--2人, 可由村委会相关人员担任。
六、儿童才艺展示活动
(一) 活动目的
帮助农村儿童树立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有利于农村儿童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二) 活动时间
一般在寒暑假举行。
(三) 比赛内容
分艺术表演、艺术作品和科技作品三大类。
1. 艺术表演类包括声乐、器乐、舞蹈、语言艺术三小类。
2. 艺术作品类包括绘画类、书法类、手工制作三小类。
3. 科技作品类, 包括小制作、小发明、科普作文三小类。
(四) 注意事项
1. 艺术表演类节目要求表演者动作恰当得体, 表情自然大方, 与观众互动气氛好。
声乐表演要求声调准确、音质良好;器乐表演要求节奏、音准准确, 乐曲流畅;舞蹈表演要求动作大方、表现力强;语言类表演要求吐字清楚、语言流畅。武术、杂技等技巧类表演要求具有观赏性。
2. 艺术作品类和科技作品类, 一定要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评判, 并提出改进意见。
帮助儿童在活动中得到熏陶、锻炼和提高。
3. 尽可能多设置奖项, 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儿童都得到鼓励。
对才艺突出的儿童应该重点培养。
七、书画摄影活动
(一) 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书画、摄影等活动, 发掘农村民间文化艺术资源, 发现、培养农村书画、摄影人才。大力扶持乡土气息的、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
(二) 活动时间
可以根据当地情况, 时间的安排比较自由。最好可以和相关的县市级活动相联系。
(三) 活动流程
1. 村宣传文化员负责动员村里的书法绘画爱好者、摄影爱好者进行艺术创作和作品的收集。
2. 邀请县级以上专家进行评审, 对参赛作品进行点评并评分, 对较好的作品进行奖励, 颁发相应的证书, 并挑选确定参展的作品。
3. 组织对参展作品进行装裱, 由宣传文化员负责对书画作品进行展览布置和管理。可以在各村的中心村巡回展览, 扩大各村的民间艺术作品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
4. 作品最后回归各村委会, 展览于农村文化室中, 供村民在闲暇之余参观学习。
(四) 辅助事项
1. 春节可以组织优秀的书画作者为百姓写春联、画中堂。
2. 日常可以组织优秀的书画作者开办培训班, 辅导其他村民参与书画活动。
八、村民春晚活动
(一) 活动目的
通过举办村民春节晚会的活动, 营造和谐的农村文化氛围和节日喜庆气息。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增强村民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 活动时间
除夕之前或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间。
(三) 活动流程
1. 寻找搜集本村有一定文艺特长的村民及能表演的节目和掌握的技艺, 并动员回乡的大学生、军人及其他的积极青年, 让他们带头参加农村春晚。
2. 演出节目要形式多样, 丰富多彩, 既要有歌舞戏曲表演, 也要有小品相声等曲艺语言类节目, 鼓励原创, 节目可根据当地农民的兴趣有所侧重。对有传统特色的民间艺术要大力弘扬。演出节目10——15个左右。
3. 搭建舞台, 布置现场, 安排相关的演出设备。
4. 安排催场人员、场内服务人员、安保人员。
5. 可以安排祈福迎新、亲人团聚、欢迎欢送外出务工人员等环节, 增加晚会内涵。晚会还可设置猜谜、法律知识、计划生育知识问答等环节, 普及生活常识。
(四) 注意事项
1.“村民春晚”不仅是一场表演和聚会, 同时也是农村文化发展的一个展示窗口, 应该加强宣传力度, 动员更多的村民参加。
2. 树立安全第一的原则。
九、暑假文化课补习班
(一) 活动目的
提高留守儿童及的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唤起在读大学生的乡土情怀和文化自豪感;形成村文化链, 进行文化传承。
(二) 活动时间
每年暑假期间。
(三) 参与人员
外出求学的本村大学生, 包括全日制本科学历学生和专科学生;村15周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和青少年。
(四) 活动流程
1. 由村委会出面联系在读大学生的家长或所在高中的老师, 使之广泛动员本村学子;有条件的, 还可以让学生与所在大学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相联系, 动员异地大学生进行乡村支教。
2. 确定补习课程和时间地点安排, 依据不同的年龄层次和文化水平划分成不同的班级, 并配备班主任, 由班主任负责联系老师和同学, 并运用广播、网络发布信息通告。
3. 联系留守儿童或青少年的家人, 动员其参与暑期功课补习;与此同时, 在村宣传栏张贴招生公告;开设招生咨询处, 设电话咨询员, 为家长和儿童答疑解惑。有条件的可为不方便到上课现场的学生开设网上咨询和辅导。
4. 文化站提供场地和桌椅以供学生补习, 并定期检查和监督。有条件的还可以举办课堂旁听项目, 邀请广大家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需要的也可以索取老师的上课资料, 以做备份。
(五) 注意事项
1. 课程科目的开设当以学生需求为导向, 着重补习英语、数学、写作等科目。以下是参考课程表, 各村可以根据学生参与情况和师资力量酌情修改。
2. 上课时间安排应该劳逸结合, 通常以休三天上一天为宜。
3. 如果报名人数过多, 可以酌情限制报名科目。
4. 烈士子女和军人子女报名优先。
十、棋类活动
(一) 活动目的
一些农村孩子在课余时间进行各棋类的学习, 这对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有很大帮助, 同时对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都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于一些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来讲, 棋类活动也可以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总体来讲, 开展棋类活动, 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也有利于农村文化氛围的形成, 更有利于农民自身素质的发展和完善。
(二) 活动时间
常年开展。寒暑假以学生为主。
(三) 活动流程及规则
1. 分组:
根据报名情况, 将所有参赛选手按照年龄段分为儿童组和成人组两个大组。在不同年龄组内再进行抽签分若干个小组, 每组X人。
2. 预赛:
实行积分制, 各小组选手之间逐一对决, 积分最高者出线 (如果出现相同积分, 可以进行加赛) , 每组一名选手晋级。晋级选手再进行抽签分组, 按照同样的规则, 最后两个大组各决出三名获胜选手进入决赛。
3. 决赛:
各组中的三名参赛选手两两对决, 同样实行积分制, 按照积分高低决出儿童组和成人组一、二、三等奖各一名。
注:为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 每局比赛都有裁判监督和仲裁, 裁判由村委会相关人员担任。比赛过程中, 选手应该自觉遵守比赛规则, 落棋无悔。
(四) 注意事项
1. 设立奖项, 给予奖励。
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是指在较重大的节日期间,由学校组织,以学生为主体,以节日为载体,以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由学生参与的系列文化活动以及通过活动所反映出来的校园文化理念、师生的价值观念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因为根据需要层次理论,学校德育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和参与,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积极开展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以及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而且本身这种注重实践的德育模式也是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相契合的创新德育模式。
校园纪念日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亚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学生能从各种校园纪念日活动中汲取丰富的多元文化价值,而且通过了解和熟悉各种国际性节日及我国传统节日及纪念日,可以使学生在感受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形成对历史文化及多元化的世界文化的认同,也为中外优秀文化的传承提供了良好契机。
2.具有较高的智力价值
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纪念日活动中蕴涵着一定的智力价值,在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阅读、欣赏、参与、表演、实践等多种方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视听觉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可以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及创新能力。
3.关注个体的多维发展
由于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主题鲜明且内容丰富,不同主题的纪念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价值理念、思想意识、心智及人际关系的发展,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健康人格的培养。而且作为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亚文化,其或多或少受着主流文化的影响,因此也可以促进主流文化的推广与发展。
4.具有丰富的情感价值
学校纪念日文化活动由于其形式和内容都与学生较为贴近,因此可以使学生多渠道、多角度进行道德实践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在高品位的艺术欣赏、文化感悟中净化心灵、丰富情感以至提升人格。
二、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的德育功能
通过对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的德育功能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可以充分挖掘并利用各种纪念日本身存在的德育因素,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其将德育内容渗透到纪念日文化活动之中。教育工作者要深刻挖掘和利用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中的德育因素,切实将德育渗透到纪念日文化活动中,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1.依据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蕴含着的德育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的构建离不开传统节日及纪念日活动。因为这些节日本身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信仰和思想观念,整合各种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发扬广大。因而,作为政治象征的节日、纪念日便成为当代青少年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2.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教育
传统民族节日活动中蕴含着民族传统的道德风尚、伦理思想以及审美情趣。在学校开展以传统方式庆祝纪念民族节日的文化活动,如端午节、中秋节等,既能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又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德育工作者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纪念日文化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体现时代精神。
3.利用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开展德育工作可以达到启人心智的效果
由于部分纪念日和传统节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通过这些纪念活动可以尊重历史、追忆历史和缅怀先烈。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还原历史场景,使青少年穿越历史时空,置身历史的长河,触摸历史,感悟历史,这也是一种留存历史记忆的重要方式。而且大多数的纪念日往往是为纪念那些值得人们学习的人、值得举国庆祝的事件而设立的,在追忆、缅怀这些人和事的同时可以挖掘那些启人心智的道理,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三、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的道德教育途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视域、新要求、新境界指导纪念日文化活动不断创新,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健康乐观的心理品质和积极上进的精神风貌,对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實意义。
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一定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班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要始终贯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教育这条主线,发挥团队、班集体“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主阵地作用,引导学生以体验教育、感受教育为基本途径,用纪念日的文化内涵激励、鼓舞、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2.以人为本,努力构建一体化的节日文化道德教育网络
学校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大德育观出发,组织和开展纪念日文化活动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全员参与、整体实施。在此项活动中,首先要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理解和把握纪念日文化的科学内涵,充分考虑其蕴含的德育内容。其次要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借助各种载体,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力争做到“全员关注纪念日,人人参与纪念活动”,这样才能真正践行大德育观。
同时,践行大德育观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等德育因素。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使得当前的学校教育日益呈现开放性和多元化的趋势,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联系与日俱增。纪念日文化活动也应如此,学校要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与学生家庭、社区的联系,积极利用家庭和社区环境中的优势,大力宣传纪念日文化中的德育内容,努力确保社会、学校、家庭在针对纪念日文化上的高度一致性,形成纪念日道德教育的大德育场,真正提高学校德育的效果。
3.以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为契机和平台对学生进行幸福感教育
幸福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的当代形式,对学生进行幸福感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关注学生的内心诉求和心理感受,切实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受和快乐体验。社会重大纪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幸福感教育的重要契机。重大纪念活动具有独特的内涵和特殊的教育意义,能够极大地调动教育资源,广泛地引领教育对象。如以改革开放30周年以及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重要纪念活动为契机和平台,通过回顾我国共和体制建立的艰难历程和展示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可以使学生懂得幸福来之不易,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他们为争取更大的幸福去努力奋斗。
4.充分利用校园纪念日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是每一个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然而当前学校过多关注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步伐跟不上时代潮流,导致感恩教育严重缺失,一些青少年学生缺乏感恩意识,自私自利,崇尚个人主义。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对学生加强感恩教育是适应新时期新阶段学校德育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然要求。
学校德育工作者要积极利用纪念日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合作,学会感恩别人、感恩社会。通过这些纪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积极进行感恩实践,在实践中切身体会、领悟感恩的真谛,从而以实际行动和诚意去回报别人的恩惠,真正树立以情动情、以德报德的感恩意识,不断提高感恩的道德水准。
5.积极营造纪念日文化活动氛围,提升道德教育效果
为了让纪念日文化活动达到预期的育人目的,德育工作者要努力寻找纪念日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当某个节日来临的时候,通过设计具体活动方案,張贴标语营造氛围,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报栏等载体介绍纪念日的有关知识,让学生自觉去学习、去了解,全面激发学生的热情与激情。同时,学校还要把节日蕴含的传统美德纳入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体系,和学生的日常品德教育与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纪念日文化进头脑,提升道德自觉。
参考文献
[1] 杨波.论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
[2] 周志辉.利用节庆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探索,2008(11).
【德育文化主题活动方案】推荐阅读:
德育文化创新06-05
弘扬民族文化 提高德育实效06-30
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10-06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德育方法06-24
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资源10-18
德育活动活动方案09-18
开展德育活动方案09-19
学生德育活动方案12-10
德育活动实施方案09-15
德育创新活动实施方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