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共12篇)
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写教学反思的重要性。的确通过写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对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有着很大帮助。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强制要求教师在备课后写教学反思,甚至把教学反思作为一节教案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那么教学反思写些什么内容呢?笔者认为简单的讲就两个方面:一是反思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总结经验。二是反思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汲取教训。
一堂课上的好坏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分析:是否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机智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等等。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比如利用初中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课堂引入小组竞争机制。课堂利用多媒体手段,或者是历史故事导入等等。比如学习天气和气候时,给学生讲三国时火烧赤壁的故事: 公元二世纪末,东汉衰落,经过长期的军阀混战,曹操、刘备和孙权分别占据了中原、巴蜀和江东地区。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于是吴蜀联合抗曹。因为魏军不善水战,孔明、周瑜决定火攻。先是“凤雏”庞统假意投奔曹操,建议魏军船只用铁索连在一起抵御风浪;再是周瑜假打黄盖,后者假装降魏;最后孔明推测出东风将至。于是,黄盖带数十条船降魏,船里装满柴草。快到魏军时,黄盖点燃柴草,火借风势向魏军烧去。魏军本不熟水性,船又连在了一起,死伤无数。魏军逃跑。
问学生诸葛亮真的是神仙吗?他为什么知道那天会乱东南风呢?因为他很好的研究了当地的天气状况,所以他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同学们如果认真学习天气和气候也能做到,认为自己学好了这课的知识也可象诸葛亮一样,这样一下子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这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效果很好。教学反思我是这样写的:这堂课上的很成功,分析原因是导入做的好,恰当的导入新课对上好一堂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以后每堂课都要重视课堂的导入,争取节节课导入精彩。
有时课堂效果如何与课堂设计有很大关系,比如:我在教学《中国的地形》一节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国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交通有什么影响?学生不知道从哪方面回答了,被问住了。这课堂课上的比较沉闷,效果欠佳。课后反思是问题设计 的难度太大,气候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而交通又有铁路、公路、航空、管道、水路等几个方面。应该给学生化解成几个小问题。
1、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对我国降水能造成什么影响?
2、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对我国水路交通会造成什么影响?这样学生就能考虑到这样的地势特点,有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形成降水。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使多条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等。这节课我是这样反思的:这节课上的不成功,主要原因是课堂设计的问题难度太大,范围太广。学生达不到我们想要的目的。今后课堂问题的设计要细心,充分考虑学生实际。
如何巧妙处理机智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这也是需要我们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的一个问题。在学习《非洲》一课时,出示了几幅黑人儿童图片后,几位调皮的学生嘻笑起来:看那几个小黑孩多可怜„„。我想训他们几句但是忍住了,对他们说:那是因为非洲贫穷落后造成的,如果你们不好好学习,以后 也会和他们一样。学生们都 不说话了,认真学习了起来。这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后我深有感触,在反思中写到:这节课的成功是因为恰当的处理了课堂突发事件。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要冷静、沉着。要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抑制无益的激情和冲动,心平气和,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既要不影响课堂教学,又不能放弃原则姑息迁就学生的问题行为。
„„
这样对课堂教学的得失,反思多了领悟多了。教学水平自然就会有所提高。写教学反思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勤于动手,善于思考。在上完每节课后都要进行反思,反思一节课的成败得失,并及时做好记录。课后的反思,虽然点点滴滴,但它来自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出自于我们深刻的思考,是我们的真切感受,因而是非常珍贵的。
二、要记录详细、分析透彻。这样以后看时才能印象深,有感触。
三、要善于总结,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要经常看自己所写的教后记录,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探讨,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方法,抛开肤浅的、表面性的东西,注重对规律的揭示,对真理的发现。
四、写教学反思记录,还要做到持之以恒。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原动力。通过教学反思, 既能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 强化自我监控意识;又能使教师捕捉到教学中的灵感, 进行教学创新。”[1]深入学校, 深入课堂, 深入教育改革最前沿阵地, 教师不仅仅要在教学中遵循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理念, 更多的是作为中学教师, 必须具备善于思考研究的能力。因此, 笔者就自身经验结合所见所闻, 浅谈以下几点。
一、重视地理素养生活化的提升
注重培养地理素养是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内在要求。对于知识的本身, 重要的不是记忆, 而是运用, 对于地理知识而言尤其如此。作为学生要懂得这个道理, 摆脱记忆的怪圈。对于教师, 更应该用地理素养的敏锐性来引导学生, 帮助他们获得新的学习兴趣。
笔者曾经用《46亿年之恋》的电影名字举例来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46亿年?怎么用这么奇怪的限定词?确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可是如果学过基本的地理知识, 知道46亿年是地球诞生以来的年龄, 就能立刻理解这个电影名字的文艺范儿。这样具体的例子才使学生们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处处离不开地理。也正是这样, 才真正迎合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2]的理念。
二、重视地理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落实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始终相随, 它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 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3]要想训练学生拥有“地理的头脑”, 教师就要拒绝假大空, 要努力落到实处。因此要充分挖掘课本的相关图表, 重点把握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的渗透。
现以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中的教学内容里的淮安枢纽工程图片为例。图中曾获得国家鲁班奖, 登上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的“水上立交”在普通教学过程中很少被提及。为了增强地理课堂上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地理教师在谈及淮河阅读知识窗部分时可以提及该图, 并在说明了“水上立交”的基础上增加一句“是南水北调东线调水的唯一通道”。这样的改动, 加深了学生对我国工程技术的了解。因此,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挖掘不仅体现在书本上, 更体现在教师的话语中。话语中营造的氛围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
三、重视对知识趣味性的有意识的钻研
笔者曾经在听取复习课地球大小这部分的时候, 听到课堂上的师生想方设法记住地球平均半径这一知识点, 共同讨论了好几种方法都不甚理想。其实, 笔者认为可以根据时间来记这个数字, 6月30号过了就是7月1号, 连起来就是6371, 记得单位是千米, 就能很好地记住地球半径是6371千米了。有了这样的小心思, 更能寓教于乐。
四、重视对导入新课环节的思考
导入新课是拉近课本知识与师生距离的重要环节, 因此地理教师导入新课时要充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要贴合学生的心理年龄, 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贴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地切入地理课堂, 这样才能让课堂活跃高效。例如,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中有有关东北的自然气候的章节, 在上这一章节时提及时尚亲子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关于雪乡——牡丹江的那期, 同学们就会很有共鸣, 这样的导入就能很快地调动学生, 令学生振奋。
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让笔者深受启发, 并且努力应用到实践中。笔者在教授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走近国家》第四节《法国》这一课时, 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纠结了很久。导入新课是吸引眼球的关键, 该如何更好更快速地吸引眼球呢?笔者有四种方案备选, 第一种, 采用的是图片导入法, 通过和学生一起回顾观看法国的标志性建筑、美丽的田园风光等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从而开始新课, 这样的导入十分正统, 但缺点是老套缺乏新意;第二种, 打亲情牌, 介绍法国是与中国建交的第一个西方国家, 缺点是对孩子们来说有点儿政治化;第三种, 介绍法国的奢侈品牌, 缺点是有拜金主义嫌疑;第四种, 法国是跑酷运动的发源国, 优点是时尚又充满活力, 最适合青少年。最后笔者采用了第四种, 通过介绍跑酷运动来引入法国的学习。这样的实践时尚风趣, 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 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重视对科学性错误的总结和反思
作为地理教师, 要认真备课, 并且要在关键点上注意强调正误, 不能想当然地糊弄学生。笔者在协助指导教师负责会考复习工作时, 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一些简单的知识很有可能会因为自己没有认真对待或缺乏执教经验而导致学生信口开河。
例如, “印度人是白种人”。学生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印度人是黄种人 (原因是印度是亚洲国家) , 或印度人是黑种人 (原因是印度人肤色黑) 。所以作为老师最好在第一次接触人种划分的时候就用印度人的例子来强调肤色不是区分人种的全部依据。
又例如, “湄公河注入太平洋”。学生容易认为湄公河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原因是分不清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分界是马六甲海峡) 。
这样的例子在教学中还遇到过很多很多, 对于地理教师来说, 这些错误都是宝贵的, 因为它们能更好地反馈教学, 让地理教学工作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白文新.地理课堂教学反思技能应用策略探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1 (09) :10—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地理老师一定要在深钻教材上下功夫,在课前针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要恰当、科学、严谨,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难易要适中,接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如,在一次公开课中教师讲的内容是“长江流域地区”,当讲到长江流域地区覆盖的范围时,老师问“长江支流流经哪些行政区?”这个问题设计太难,缺乏梯度,问题离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思维阈限太远,学生摸不着底,所以学生在看了4、5分钟地图之后仍是回答不出来。另外,在提问时要注意把握好时机和技巧。有的先“提”后“问”,即先点名,然后再出示问题;有的“问”与“提”几乎同步,不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等。
善于倾听是一名优秀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课堂上,教师要耐心倾听,往往会捕捉到学生精彩的回答瞬间。但是在大多数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拒听、枉听的现象。如课堂上,有学生正滔滔不绝地回答问题,教师突然说:“坐下吧!”即是拒听。教师心中的答案早已框定,让学生回答问题,一旦学生回答不出其框定的答案,就不断提问,直至达到,这种看似认真“倾听”,但实际上只认为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现象就是“枉听”。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理解,发现学生答问中的闪光点,并予以充分的肯定,才能倾听到学生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倾听到孩子更多的话语;热情参与,正确倾听,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走向有效。
二、熟练运用教具,提高课堂生趣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多种直观的教具来有效地辅助课堂教学。其中地图是最重要的一种,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能以无声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课文内容,能以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反映地理事物的分布、成因。丰富多彩的地图,在色彩上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有效地丰富了地理课堂教学,让学生从干巴巴的文字中跳出来,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其次图文转换能力也是地理学科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较高要求,其本质是学生基础知识与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反映。实现图文转化这一能力的跨越,学生基本能达到“会学”的境界。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运用便于操作的、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激情感染学生,师生共同进步
这里的“激情”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情、声音和情绪等整体状态都处在一个最佳的水平。这些因素将直接给学生以知觉刺激,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态产生直接影响。它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能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让学生保持旺盛的精力,使学习活动进入高效的快车道;相反,也会使学生情绪低落,学习被动,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或开小差,学习效率低下,课堂气氛死气沉沉,自然也根本谈不上有效的师生互动了。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过程,同时也是师生和生生情感交流与合作的平台。这种交流只有使参与者精力充沛、拥有较高的兴趣,才能使参与者产生不竭的动力,才能使交流合作获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教师们在上课前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以饱满的热情走进教室,满脸笑容走向讲台,以积极向上的情绪感染学生,带给学生阳光一样的感觉。调整自己的讲话的语气,配合富有吸引力的肢体语言,将为课堂学习和交流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四、运用激励评价,及时反馈情况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和带有明确指向性的评价理念: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
就地理学科来说,很多学生存在不够重视、厌学等现象,所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尤为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恰当运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寻找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和表扬。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学习才更能深化、深入。
运用激励性评价必须客观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才有益于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漫不经心的表扬或者没有价值的表扬则往往被学生忽略或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无论过程、方法还是探究成果都给予客观的评价,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等多种形式手段及时反馈学生在一个阶段或一堂课上的表现情况,做得好的及时肯定表扬,做得不好的及时指出,鼓励他及时改进,并明确努力的方向,这样使每一位学生都感觉自己在不断前进,都有希望,学习的兴趣才可能持久。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强调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理解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潜力、获取新知识的潜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潜力。本人从事地理教育教学近20年,经历了几次的课改,这次的课改,让我感受很多,下方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一、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地理教学过程就应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用心的情感体验。
此刻的初中生思维活跃,由于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及观念意识,普遍对地理科不重视,在课堂上的情绪不是冷漠呆滞就是惟恐天下不乱。如果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不更新,上课时只是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势必造成学生更加冷漠更加的不兴趣。因此,我们教师务必用“心”去施教,热切地关注学生。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情感关系。
首先,我们教师的课前准备除了写教案,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资料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了解学生的需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忙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一样的学习资料,选取不一样的学习方式。
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角:一是用心的旁观者,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状况,思考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尊重学生,赞赏学生,启迪思维,激励斗志,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三是培养学生的自律潜力,让学生学习在“热闹”中“有序”的进行。以“34个省级行政区”(《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为例,该片段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法中的讲述法组织教学则效果不佳。从教学方法创新角度出发,教师尝试以“快乐教学”中的巧用游戏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制成“中国政区拼图”,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具体操作如下:
[教师启发]简要地介绍拼图游戏的操作方法及竞赛规则。
[学生活动]学生出于好奇,跃跃欲试地进入竞赛活动状态中:
第一轮:能够看课本(《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七页“1。7中国政区图”),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一、位于东北的3个省;
二、位于北部边疆的1个自治区;
三、位于黄河中下游的6个省、直辖市;
四、位于长江中下游的7个省、直辖市;
五、位于南部沿海的7个省、自治区、个性行政区;
六、位于西南的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七、位于西北的5个省、自治区。)在电脑上完成拼图。
第二轮:不能够看课本(同上),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同上)在电脑上完成拼图。
第三轮:正式开始竞赛,不能够看课本(同上),并按地理方位的排列(同上)在电脑上完成拼图。
[教师点评]对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成绩居前六名者,能够获得奖品(注:“中国政区拼图”竞赛游戏,在学生完成拼图时电脑能够自动记时)。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死”图变“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游戏中体验了简单愉快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快乐教学”。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创新精神得到了体现、创造潜力得到了提高。不难看出,一堂课的质量与教学法创新性呈正相关。
再次,善于处理偶发事件,一要做到冷静沉着,不急不燥,善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把偶发事件的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和最短的时光内。二要充分认识和挖掘偶发事件所包含用心因素,善于引导,即使进行批评也不能埋没了闪光点。总之,教师用自我热切的情感去影响着学生,关注学生,使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其乐融融,兴高采烈,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用心,信心是越来越强。
二、注重双方交流沟通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资料,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到达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本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好处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构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透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好处建构,它不仅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齐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三、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搞笑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搞笑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应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潜能?……需要地理教师冷静、用心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地图是地理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将知识化繁为简,不仅仅能帮忙学生构成空间观念,理解巩固学过的地理知识,获取新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潜力。地理新课程中附有超多的插图,如八年级上册就有120幅左右,而且种类很多,有示意图、素描图、景观图、统计图、曲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并且均是彩色图。应对这些种类繁多的地图,作为教者,你想过没有在地理教学中应怎样充分发挥这些地图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描图、绘图?怎样将地图变成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样培养学生查阅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潜力?这些都是我们地理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新课改的实施带来了新气象的教学课堂。而地理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地理课程改革的成败,且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是实施素质教育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广大地理教学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社会的发展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要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就要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具体的操作过程。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洗脑”与“充电”乃大势所趋,教师教育要优先发展。地理教师必须坚持依法执教与以德施教相结合,不断追求多元化的继续教育,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改善智能结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修养和身心素质,不断更新和拓展地理课程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必须重视地理教学信息资源和教学媒体的开发、利用,参与网络教育和学习,钻研地理教育教学的艺术,会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能关爱学生,正确评价地理学习,与其他课程的教师团结协作,成为综合型、事业型教师,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塑造高尚的师德风范和扎实的业务功底。勿庸置疑,高素质的地理教师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的先决条件。
二、把握课程目标导向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世界知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指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动力”。成功的地理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灵活选用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举实例、展邮票、编歌谣、搞竞赛、析案例、搞辩论等形式,有意识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如学习“多变的天气”一节时,让学生一人说一个例子来证实天气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既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之中,很快就认识到了天气的变化无常,认识到了天气预报的重要性,从而很快的掌握了简单的天气符号。
美国心理学家布格尔斯基认为“兴趣和注意来自成功。”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和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给不同水平的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创设公平竞争和追求成功的机会。“跳一跳,够得着”,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成功乐趣,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进一步增强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好学”,再到“我乐学”的递进转变,形成具有内在动力的良性学习机制,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供有力保障。
三、贯彻正确的学法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说明:在人的学习中,技能和智慧比知识更重要。善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学生自立精神,养成学生自探习惯,铸就学生自强意志是教师的真本事。正如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认为的“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
初中地理新课程的着眼点是学生,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学”出发,放弃以“教师的教”为主的传统方法,指导学生读书、理解和自悟,指导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交给学生一把学好地理的“金钥匙”。地理课程图文并重,包括地图在内的地理图像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图文对照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掌握读文、读图方法和思维技巧,会研读教材、理顺关系、分清主次、质疑解疑;会分析图像,即以图释文、以文解图、图文转换;会归纳、比较、分析因果关系;会自主选题、研题,在体验中学习;会掌握各种学习技巧和解题方法。在指导学法时,教师要放下架子,既为学生的“良师”,又为学生的“益友”,善于欣赏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心上和学习中的“闪光点”,善于换位思考,提倡“研究性学习”,坚持新旧结合、图文结合、教学结合、读思结合、讲练结合、情智结合、文理结合和学用结合等“八个结合”,给学生的学习提供引路、导航的作用,促进学生形成“我会学”的好局面。
四、凸现教学模式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不仅仅是作为一个教书匠,更重要的是要作为一个科研型的教师,要学会在教学后进行反思,总结一节课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便更好地投入下一节课的教学之中。笔者曾看过不少教师的教学反思,但真正称得上一篇好的教学反思可谓是寥寥无几,有些教师根本写不到点子上,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已。那么,教学反思到底该怎样写?写什么?这是不少教师为之头疼的事。现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写教学中成功的经验。
一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引发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做法,课堂教学中应变得当的一些措施,现代教学思想的渗透与应用过程,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等。《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情”,因此,在执教完一节课后,就应该根据自己教学过程回忆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看有哪些是值得发扬的,还有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如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语文出版社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后,我写了如下反思:
1.以情感人。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饱满的激情带领学生有感情地品读课文,特别是父亲在第三十八小时突然听到底下传来孩子的声音时的父子对话,同时让学生读出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真诚地与文本对话,与文中的父亲对话,与学生对话,不仅自己深深地被文中的父亲的坚强和坚守信念的勇气所感动,而且这种心境也感染了学生,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 了最佳的情感教育,学生获得了思想的启迪 2.读中感悟。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的读为主导,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品读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思考,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父亲“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的庄重承诺,体会到父亲为了儿子决不放弃,恪守诺言的高大形象,使学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二、写教学中的疏漏和失误。
全国知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说过的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从这句话中我得到很大的启发,因为我就是一个认认真真写教案的人,但是却很少在课后在教案上认真写反思。为此,在执教完一节课后,我及时地做好反思,并作进一步深刻的剖析,以便更好地为下一节课服务。如在执教《鲸》(语文出版社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这篇课文时,由于之前没有安排学生很好地预习,查阅资料,以致于相当部分学生把鲸说成是鱼类,于是我在教学反思中写到:
“在教学前,我没有让学生很好地进行预习,查阅有关资料,在授课过程中,也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利用好他们收集到的资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相当部分学生并没有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还有不少学生把鲸当成鱼。其实,在课堂上,我应该先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鲸的生动图片画,并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发言机会,让学生畅所欲言,让课堂灵动起来,这样就会更好地为学生开启一扇探索动力物世界的科学之门,学生就会在分析理解过程中自然地领悟到鲸的体形特征、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三、写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的教学机智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独到的教学方法,恰如其分地处理好在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或者解决好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出现的意见分歧,引导学生如何解决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等。这就不仅仅椭于教者本人自己上课后去反思,在听别人上课后也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写下来,以便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形成自己的教风。如我听了一位教师在执教《范仲淹的故事》(语文出版社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后,当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范仲淹为什么不肯接受好友送去的银两,也不肯吃好友的美味佳肴,是不是范仲淹很笨?是不是范仲淹不喜欢美味佳肴?正当学生各抒已见、争论不休时,教师说话了:“到底是范仲淹很笨还是他根本上就不喜欢佳肴呢?大家先别急着回答,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关于范仲淹的资料,上面介绍了他的为人和志向,大家仔细阅读后再发言。”这时教师出示有关范仲淹虽家境贫寒却能刻苦学习、胸怀大志的有关资料,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已任的政治报负和博大的胸怀之后,学生对范仲淹便有了更为确切和深刻的认识,在学生不能明辨是非的时候,执教者的教学机智就应该体现在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让他们借助课文资料等资源,通过交流使片面的认识趋于理性和合理性上。
四、写学生的独到见解。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教学规律,围绕“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一重点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拔,从而达到 “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总会发现,有不少学生的见解是比较有独到之处的,他们发人之未发,想人之未想,常常闪烁着创新和智慧的火花,这时教师就应该加以鼓励,予以肯定,进一步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从而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应该把这些片断记录下来,作为以后帮助自己提高教学质量的材料。如在教学《孔子学琴》(语文出版社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一课时,我让学生讨论为什么音乐家师襄三次说孔子可以再学下一首曲子了,但孔子仍然学原来的那一首呢?有的学生认为孔子学习刻苦、认真,有的认为孔子想弹好一首曲子作为自己的成名曲,但有一个学生提出:孔子不但受动脑子,善于向别人学习,更重的是孔子做事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他是不肯罢休的。还有一个学生说:“孔子已经是学识渊博的人了,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仍然坚持学习,并且相信还有很多人比自己强,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这些独到的见解是我课前没有预想到的。由此,我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启示:一个人要想学好知识,学得更多的知识,就必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学习,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只有这样才能在某些领域内有更深的造旨。
一、精心设计, 优化地理概念的设疑
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 会有一些概念性的东西, 它们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结构, 是通过组织一定的语言把富有规律性的东西表达出来, 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系数, 由于概念一般都比较抽象难懂, 所以学生对于概念的学习都会感觉到枯燥乏味, 没有学习的动力, 也很难激发学习的兴趣。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能采用设问教学的方法, 把地理教学中的概念转化为问题, 让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探究, 一定会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学习的兴趣, 进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如在刚刚接触地理课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听到的一些概念性的知识进行设问:什么是经纬度?什么是气温、气候、气象?什么是地球的自转与公转?什么是比例尺?让学生对这些比较熟悉的问题进行回答, 然后教师在给予引导, 一定程度上会带动学生参与其中, 提高“教”、“学”质量。
二、从学情出发, 对基础知识进行设疑
初中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 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基础, 随着他们生活阅历的增加和生活经验的增长, 他们在地理的学习中已经或多或少地掌握了相关的地理知识, 并且随着网络化的普及, 学生在接触网络、电视等传播媒体的过程中都会学习一定的知识。为此, 在开展地理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走近学生, 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等基本情况, 这样才能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在以往的传统常规课堂, 一般都是教师全包圆, 教师什么都干, 学生只是一名听众, 没有任何思考的机会,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意识都不高。为了实现以生为本的地理教学, 教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巧妙的设问, 给学生探究的时间与空间, 能让学生完成的问题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实在完成不了的教师要引导完成。总之, 一定要把课堂归还给学生,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习人类的地域联系, 谈到交通方式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依据所接触的社会现实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去寻找答案, 这样学生就极易开动脑筋去思考, 并主动掌握相关的知识了。
三、巧用多媒体, 开展快问快答
初中生喜欢动态化和丰富化的教学课堂, 为此, 多媒体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声文图茂等综合方式呈现知识, 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领会知识, 一定程度上实现知识的简化, 有益于提升学习效率。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 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 把知识的动态化呈现出来, 在知识呈现的过程中要层层剥开, 对于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以采取及时发问, 快问快答的方式, 加深学生的印象, 对于错误的答案要提出规避的措施, 找出原因。对于正确的回答, 要给予适当的鼓励, 让更多的学生获得学习的自信心。
四、开展活动, 有效设问
初中地理在学习知识上来看兼具文理性的特征, 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 难度系数较大, 对于地理课存在的特性, 如果在教学中按部就班地进行, 那教学的效果肯定不佳, 所以教师一定要结合教训内容和学情开展一些实践探究活动, 让地理走进生活, 应用到生活中去,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 初步形成分析、综合、判断的能力, 并逐步形成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如在讲到环境污染的内容时,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实地调查, 让他们总结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最后教师进行评析, 学习效果肯定会大大提升。
五、把握层次, 难易适中
在初中地理课堂设疑中, 一般都是为了回顾旧知识, 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导入新课,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新知识, 让学生身临其境, 加大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知识总结, 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系统化的知识结构。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学生参与其中, 为此, 任何问题的设置都要能吸引学生, 都能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学情, 有效地考虑到问题设疑的层次性和难易程度。课堂问题的设疑, 要多元化、多样性, 考虑到所有的学生, 也照顾到所有的学生, 体现层次性提问和教学。在难易程度上, 要做到难易适中, 切记出现过于简单、过于偏执和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 这都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探究问题的主动性。鉴于此,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问题设疑的难度和密度。
对于初中地理课堂的设问教学模式来说, 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符合教学的需要, 是针对教学内容的, 不能为了设计问题而出现问题, 一定要紧扣学习内容, 同时, 对于设计的问题一定要有梯度, 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楠.试论初中地理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J].新课程学习.2013 (09)
[2]马广钦.地理课堂开展有效教学的对策分析[J].小作家选刊.2012 (13)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 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93-02
新课标要求初中地理科的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但是初中地理课的上课时间并不多。所以,当前我们初中地理老师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努力探索提高初中地理课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设置必要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前的初中地理教学观念都把重点放在“教”上,而容易忽略学生的实时掌握知识的情况,这就直接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要实现课堂效率的有效提高,必须将学生视为主体,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地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善于适当点拨,发幽探微,在严谨的教风中,适当丰富审美情趣,在恰当的课文部分运用适当的方式让学生更易接受。一些地理老师比较爱好文学,就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加入合适的诗词,在渲染情境的同时,又能让学生熟记课文,获取美的享受。例如,在讲到“庐山瀑布”相关课程内容时,可以借助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来渲染情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讲到桂林山水时,可以运用“江作清罗带,山如碧玉簪”来加以诠释。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亲身受到真实情境的感染,获得巨大的美学享受。让学生在上地理课时,如同亲身在秀丽的山道上漫步,感受那份在画境中的优美娴静,美不胜收。自然,每一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因为每一个老师的品德修养、知识层次和个性特征都会有所不同。而这些极不相同的因素就构成了各种风格的地理教学模式,构成了千姿百态的教学风貌。
二、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初中地理课本的内容比较丰富,课文中的图示也比较多,教材的实用性比较强。所以,教师应该利用好新教材,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解说教材,能有效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要注意看图教学是有技巧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多看图,还要做好各种图的分类,使学生能清楚的区分各种图和相关注意事项,切实强化学生地理学习能力。例如,要注意区分参照图和比例图,这两个图既是学生易出错部位,也是教学的重点部分,教师要尽量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区分这两种图,避免混淆。针对比较复杂的图,应该引导学生分模块学习。如在讲到“七洲五洋”时,若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各个图的特点,就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应该对地球进行南北和东西半球的划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懂得看图的技巧,轻轻松松就能学好地理。
三、通过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实践证明,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扮演的角色很重要。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就是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亲身主动学习合作的过程当中,得到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和锻炼。可以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开,把一个课题分给各个小组,让各小组在课下进行探究、调查和总结,然后让他们在课堂上互相比较各自的探究结果。可以进行的课题包括“在结合当地气候状况的基础上对周围的植被进行观察和分析”“调查当地用水类型、灌溉方式和水质”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真正学到地理知识,更能让他们亲身参与到整个探究过程中,实现地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操作的融合。对学生来说,不仅能获得经验,更能培养能力。所以,探究式教学能有效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工具辅助教学
现在很多学校的教学手段都实现了现代化,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多媒体工具能集采集、处理、编辑和存储展示等多个不同类型信息媒体形式于一体,能实现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活动影像等媒体资料的同时呈现,直观性强,极具感染力,是一种倍受师生青睐的教育教学手段,其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了。多媒体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粉笔+黑板+挂图”传统教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我国淡水湖的分布情况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以彩色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各大淡水湖的实际分布情况,可以按照湖的分布由东向西向学生展示各个湖的风景图片,如此一来,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了,也能加深他们的印象,掌握起来也就容易一些了。显然,这种方法比简单的讲解效果好多了,能节约很多时间。
五、借助其他方法辅助教学
因为地理内容的多样性和死板性,依赖学生的视野很难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借助其他的教学方法。
(一)充分利用地图
有些内容学起来比较枯燥,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地球仪、挂图等直观教具辅助教学。地图内含大量的信息,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也可以通过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适当设计一些地理略图,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解地理基础知识。教师在画地理略图时,学生注意力容易集中,且随着老师的粉笔和语言自然转移,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二)充分利用时事新闻
我们还可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广播、网络等途径及时了解地理时事新闻,并充分运用在地理课堂中,可以使地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因为时事新闻时效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新,具有真实性,跨度比较广,很多新闻还与地理知识息息相关,所以,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既可以在地理课堂各个环节进行有益补充,在课堂各个环节充分运用地理新闻时事的最新动态进行教学,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易于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既可以作为地理课堂的有益补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三)利用谚语、古诗启发学生的思维
【摘要】目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有效教学这个教学理念也越来越受到教育者们的重视,但是,当今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却并不如人意。如何才能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并结合自身教育实践经验与访谈,针对当前初中地理课堂存在的问题,建议通过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打造生动活泼的地理课堂;注重高地理素养的研究型教师的培养;重视生活实际与地理教学的融合;瞄准高考舞台,焕发地理学科新生机四个方面来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
【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有效性 问题及成因 改进建议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指“指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目前,国内典型的研究从基础性和发展性两个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描述,而在国际上,对有效教学的标准主要从以下方面评述:师生的互动,如共同参与活动、对话教学等;语言发展;学习背景化,联系生活实际;提供学生适当的挑战性的活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关注全人发展、促进学习、呼唤效益意识、反思与创新四方面。基于以上研究,笔者主要在文中针对当前初中地理课堂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改变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低效的现状,推动高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形成,有利于实现地理教育标目,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力。
一、当前初中地理课堂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江西省章贡中学教育实习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听课以及上课逐步了解了初中地理课堂的一些情况,同时通过对地理科任老师与学生进行访谈、与在其它中学教育实习的同学交流,经过分析发现当前江西省部分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单一落后的地理教学模式
现今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因新课改的进行而在一定程度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有所增加,但总的来看,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仍然主宰着课堂。笔者在听课中发现,在40分钟的课堂里,老师授课输出知识时间约为四分之三,学生发言时间只占四分之一。这种情况下的师生互动只是一些简单的提问,整个课堂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的跟随教师的教学设计走,整个课堂成为老师掌控的“静态教案据”。
2、地理教师专业素质不高
在笔者与科任老师及别处进行教学实习的同学的交流中发现,许多地理老师都不是科班出身,而是由别的科任老师充任的,这些老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地理学科知识的学习,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对教材的把握程度不够,重难点不突出,缺乏治学的严谨性,课堂中出现对一些专业知识的曲解和自说自话式的解读,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对一些基本的地理原理的阐述错误和示意图的绘制错误,等等。这些都不利于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
3、“生活”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缺失
“生活”在当前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缺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只是对教材简单组织后机械输出以及对考点的着重强调,教材中的活动多是略过或简单带过,整个教学过程呆板、枯燥,缺乏积极的生活体验;另一方面,江西省中学使用的是粤教版初中地理教材,该教材“让地理走进生活”这一章节中学生人物形象为“东仔”、“珠女”以及它的一些活动的设置都是与广东相结合的,这使得教材不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不易引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4、副科地位尴尬,不受学校与老师重视
地理在初中课程体系中,一向被认为是副科,并且相对与高中地理,初中地理考试压力小,因此即使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推行素质教育,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地理的学科地位仍然比较尴尬,学校对地理学科不够重视,笔者进行教育实践的中学地理每周仅两个课时,每个地理老师要交6到8个班。笔者经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听课中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地理教师对地理课堂教学多只追求完成教学任务,而不追求教学质量。
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建议
除了以上问题,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其它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导致了低效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地理课堂教学走出低效?针对它所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打造生动活泼的地理课堂
在当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多是讲解——接受地理教学过程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虽然它有利于使较多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迅速有效地接受地理知识,但是,如果无论什么教学内容,都用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或者长时间内只使用着一种教学模式,学生便会对这种互动性不高、单调的教学模式产生疲倦,注意力难以长久地集中。在这种单一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在课堂上自由地发挥自主性和主动性,逐渐丧失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地理课堂教学何谈高效?
我国初中地理新课程的学习理念即转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求改变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这对于改变初中地理单一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打破沉闷,创造活力课堂有一定的启示。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切入点,教师可选择多样化的地理教学模式。如粤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地图的运用,此章节教材比较简单,但知识较难理解,部分知识如依比列尺来选择合适的地图比较抽象,讲解——接受地理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达到目标,教师可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的建构主义的理论,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进行建构,注重学生的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模式设计如下:(1)提供给学生一个可供探究的主题:如新学期学校又迎来了新同学,他们对学校的建筑分布还不了解,为了帮助新同学了解我们的学校,请同学们试着画出学校的简单地图;(2)制定方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分组阅读教材,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制定探究方案;(3)各小组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资料探究:首先学生依据教材内容以及查找资料,了解地图的种类以及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图例、注记,然后通过在学校进行实地调查,记录学校的建筑极其分布状况,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画出简单地图;(4)交流并进行总结:各小组派出代表讲述本组地图制作过程,进行比较交流。教师适时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你们画的是同一个地方的的地图,在图上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与其大小却不同呢?以此问题来点拨引导学生来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学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进而学会选择合适的地图;通过学生对资料收集部分发言的总结来强化学生对地图图例和注记的识记,进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因地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以上教学过程模式的步骤中确定主题、制定方案及资料收集可在课余时间进行,教学不拘泥于课堂,学生可到办公室寻求老师指导。探究式教学模式中由学生进行自主后动,教师只在该过程中作为引导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民主与合作的精神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利于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构建。
除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外,还有抛锚式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等,新课程倡导讨论式教学模式、角色扮演教学模式等,地理教师应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地理教学模式,打造生动活泼的地理课堂,增强教学有效性。
(二)注重高地理素养的研究型教师的培养
教师是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地理教师的的地理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十七章明确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李家清《新概念地理教学论》一书中提到:现代地理教师的知识构成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素养性知识。这四项知识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基础,它主要包括地理科学专业知识、教育学即教育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情景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知识以及除地理学外的其它领域如自认科学等的知识。基于此,要提高地理教师的素质与业务水平,从国家与高校层面来说,应该重视对地理师范生的培养,完善师范生培养机制。除地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可以通过邀请知名专家举行地理及地理教育方面的讲座,组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如教学实习和教学技能大赛,与中学形成合作共同培养专业地理老师等;从中学与教师自身层面来说,各学校间组织的地理教研研讨会、教学观摩等等,教师不断地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进行学习与自我反思,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习,如参加社会时间案活动,阅读相关文献等。
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依赖于地理教师教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而仅仅注重培养教师的地理素养,提高教师的教学技术是不够的。优秀的地理教师,同时也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教育研究者。有效就学的研究理应成为教师专业生活的重要内容。因此广大的初中地理教师与教育人员,尤其是农村教师,应投入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中去,充分利用身边第一手教学教学经验与资源,同时动员学校、社会等多方力量,因地、因时制宜,寻求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构建高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三)重视生活实际与地理教学的融合
生活是地理知识的源泉,我们的衣食住行也都离不开地理知识。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杜威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在教学上他倡导“做中学”,提倡活动课程。因此,我们理应将生活事实融入地理教学,这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的存在,增加对地理学习的亲切性。针对当前中学地理课堂“生活”却严重缺失的现状,可以从一下方面融生活于地理教学。第一:做到地理教学目标与生活的融合。布鲁姆提出:有效的教学,始与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师要正确领会和把握地理课程标准,正确理解和恰当表达三维教学目标,牢记初中地理新课程的内容理念——学习对生活、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地理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要关注学生的感性生活,重视地理过程与方法,注重发展学生将地理知识与技能迁移到生活中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保护大气环境一节时,可设计学生的实践活动,调查学校附近的有哪些环境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通过这个是学生有保护大气环境迁移到周边环境,发展其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第二,要将地理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融合。学校可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结合乡土地理资源,丰富地理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立足于教材,充分运用教材中的课后活动。同时也必须深入研究教材,若教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则可以从身边寻找地理教学信息,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地理教学素材。如粤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不能很好地切合江西省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在其基础上适当设计与本土相切合的课后活动。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一节时,教师可结合赣州市的自然环境、土地资源设计乡土地理素材将其与教材相结合;第三,学校与教师可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开展地理活动课程。校内可设置地理角,由老师指导,学生负责收集生活中与地理相关的热点话题、地理在生活中的小妙用以及与地理相关的小故事和谚语,并鼓励学生投稿讲述自己发现的生活地理小常识等等,做成简报,供学生观看、讨论:也可组织学生在老师的实地观察学校周边的河流等地理事物。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地理、学习地理。
(四)关注教育改革前沿,焕发地理教学新生机
针对学校不重视副科,初中地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追求讲完,不追求质量的问题,为切实推行素质教育的发展,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纲第二十章提出,完善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对辖区内各中学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各中学对各科平等相待。同时学校也可以建立督学部门,对各科老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督导检查,并可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以此来促进初中地理老师追求高质量的地理教学,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目前,我国高考改革政策已经出台,未来高考将实行“3+3”的模式,除了语数外之外,考生自主选择三科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加入总成绩中。这一改革给地理学科带来了新的挑战,若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学生成绩上不去,地理学科的生存空间将会被其他学科挤压。但这也不失为一次机遇,在“3+3”模式下,学生考试文理不分科,初中地理的高效课堂构建将为学生高中地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为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的构建提供优质的地理生源。笔者认为各初级中学应不仅仅局限于中考,切实地推进地理课堂教学高效发展,将目光放在地理学科的长远发展上。
三、结论
综上,如何构建高效的初中地理课堂,笔者得出以下结论:
1、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依据实际情况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打造生动活泼的地理课堂;
2、注重高地理素养的研究型教师的培养,从国家、高校、中学、教师四个层面入手,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化;
3、重视生活实际与地理教学的融合,教育不可成为无土之木,应抓住生活中的地理素材,使地理学习背景化;
4、关注教育改革前沿,焕发地理教学新生机。各中学与老师应时刻关注国家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抓住其与地理学科的契合点。高考考试科目“3+3”的变革打破了文理分科的考试形式,初中地理教师应据此引导学生改变对地理学习的观念,面准高考舞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意愿。同时,各地方教育部门切实落实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教育督导制度,保证素质教育中地理教育的高效发展。参考文献
1.郝丽波.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3,19(4):75-76.2.李家清主编.新概念地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63.3.张彦顺.新课程下初中地理课堂低效的形成原因及改进对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此项评价:
(1)教师的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2)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创设的教育环境,是否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活动的组织是否着眼于幼儿的主动学习。
(4)教师在活动中是否能兼顾群体需要和个别差异,并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观察与指导,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并获得成功感。
如何写好教学反思(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以上是笔者对教学反思的撰写一些看法,可能还有很多错误,希望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批评指正。笔者也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反思认知和研究深入进行修正。
有机会阅览了金山区教师进修学校赵剑岚<幼儿教师学反思之我见>.我觉得这位老师写得很好,举了三个教学中的真实反思让我很有启发。是的,以
百度一下 许泡泡幼教 更多幼教资料尽在 许泡泡幼教 http:// 前我写教学反思是对教学活动的过程作一个简单的描述,而现在我在写教学反思时也有了改变。对教学失败的原因我会想为什么会失败的,失败的原因在哪里,为什么我提问的问题幼儿没有回应。例如学习很活动《花儿开了》,这是一节失败的课程,因为老师没有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没有考虑到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学目标太高。于是我利用春游亲子活动的机会,发动家长资源,到公园寻找春天的花。同时请家长用数码相机拍下来。有了生活经验我重新设计了一节《花儿开了》。在交流分享中,孩子们都互相介绍着自己认识的花。活动中,老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小朋友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包括课后)反思。思之则活,思活则深,思深则透,思透则新,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一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位教育名家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写三年教育反思能成为教育行家。” 新课程后,更多的是强调老师的课后反思,在学习了<幼儿教师学反思之我见>之后,我觉得反思是不可少。
1、记成功之举
每次活动都有成功之处,将当中的成功记录下来,对今后的教育都能起到作用。
2、记“败笔”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3、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记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总之,我们写课后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關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421
一、为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
1.强调发展: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为学习载体的开放式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及可持续发展观念为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对学生的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
2.定准角色: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和合作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主动开发、共同提高的双向互动的创造性过程。
3.面向全体:以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为本,兼顾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创设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让地理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情趣和智慧。
4.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开发的过程,是疑问、困难、障碍、矛盾的暴露过程和心智、个性、成果、喜悦的展示过程的统一。
5.关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教育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对于师生犹如战场对于将士,向课堂45分钟要高效益,是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学生心往神驰的境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深刻领悟:“学地理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
6.科学评价:评价机制体现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即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与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互补。
二、为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要优化教育资源和方式,力争实现“六抓”
1.抓教师教育
“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和工作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洗脑”与“充电”乃大势所趋,教师教育要优先发展。地理教师必须坚持依法执教与以德施教相结合,不断追求多元化的继续教育,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勿庸置疑,高素质的地理教师是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益的先决条件。
2.抓目标导向
课程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指南针”。从宏观上看,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通过课程的实施,使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从微观上看,每堂课的教学又有相应的具体教学目标。为此,教师要钻研课程标准,编好教材,课前认真备课,既熟悉每堂课教材的内容、体系、特点和优势,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独创性地拟写教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剖析热点、攻克疑点,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进程。
3.抓乐趣培养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世界知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指出:“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动力。”成功的地理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学习乐趣的激发,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灵活选用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举实例、展邮票、编歌谣、搞竞赛、析案例、搞辩论、研课题、励参与等形式,有意识地拨动学生的心弦。如学到“地震”,可通过对学校、家庭等场所如何避震展开讨论,这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他们学到了有用的东西。又如学到“青藏地区”,可向学生展示2001年12月发行的《青藏铁路开工纪念》邮票(小型张),让学生知道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它的二期开工建设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一个标志性工程,它的建成对促进青藏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加强西藏与沿海的联系,增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有重大意义。
4.抓学法指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说明:在人的学习中,技能和智慧比知识更重要。善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培育学生自立精神,养成学生自探习惯,铸就学生自强意志是教师的真本事。正如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认为的“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
5.抓模式创新
教与学双边互动的和谐、协调、默契程度,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益高低的重要标准,而教学模式对课堂双边互动和教学效益影响很大。地理教师应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科学先进、灵活多样的模式,让学生既动眼、动耳、动手,又动脑、动口、动心。模式不可千篇一律。
6.抓当堂达标
地理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努力缩小每堂课学习效果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尽量当堂消化、巩固、掌握新学习的课程内容,在45分钟内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全面完成地理课堂教学的“智、能、情、德”四项职能,从而减少课余时间的挤占现象,在时间上确保地理课外探究性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实现课堂内外有机结合与优势互补。
一、精心备课, 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课堂教学有效性如何关键在于备课。教师只有重视备课,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备课的要求是多方面的, 但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 备教材
备教材是指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必须弄清、抓准。教材包括地理课本和参考书, 课本是教师教学的依据, 参考书是教师教学的参考, 但《教学参考书》既然是“参考”就不能照搬, 而应做到有所取舍。因此, 为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就必须结合《地理课程标准》, 吃透教材, 阅读大量相关资料, 做到讲课胸有成竹, 处理重点、难点和疑点得心应手。
(二) 备学生
备学生是指对自己所教的对象, 要有一个较清楚的了解, 如学生的思想情况、原有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只有在课前掌握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了解到不同类别的学生在本课中可能会有哪些不同的困难或收效, 才能在课堂上做到得心应手, 使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三) 备自己
备自己指教师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该了解, 并通过主动找领导听课, 向学生调查等方法, 清楚地认识自我, 趋利避害。如本人的书写方面不好, 板书的书写效果会受影响, 教师就可以事先把板书准备在幻灯片上, 在上课的时候使用。
(四) 备教法
备教法, 即考虑如何引导学生, 以怎样的形式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 既各自的优点和特定的功能, 又有其不足的地方。课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 从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教学的思想性、基础性、启发性, 合理安排本课的教学方法。需要注意的是, 课堂教学情况不可能完全预估, 随时可能有突发状况, 对此教师要学会调控, 做到灵活应对。
二、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生“爱学”地理
兴趣是指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了, 他才能把学习当成一件既轻松又愉快的事情, 才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因此, 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 在此笔者仅谈以下几种。
(一) 引入竞争机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思维活跃、好胜心强, 富有积极向上的竞争精神, 对此教师可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 在课堂上组织对抗性、趣味性强的竞赛活动, 在紧张、热烈的竞争气氛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结合身边的地理现象进行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中有许多地理知识, 教师可结合身边的地理现象进行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如“为什么我们的作息时间有变动, 夏天放学晚而冬天放学早?”这是因为夏天时白昼时间长, 冬天白昼时间变短。而昼夜长短的变化又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有关。这样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 缩短了学生与课本知识的距离, 进而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集声、像、图、文于一体, 具有直观性强、容量大的特点, 这恰好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地理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地图为动态地图,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 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巧设课堂提问, 激活学生的地理思维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准确的提问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引发他们思考, 还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相反, 提问不当, 则会造成学生的无序思维、无效思维, 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 我们要重视课堂提问的设计。首先, 要明确目的。为何提问, 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目的明确, 提问准确, 学生才能正确理解教师所提疑问, 沿着正确的思路思考。其次, 要有启发性。提问是为了激活学生思维, 拓宽学生思路, 若教师仅提一些只需学生回答“是”与“不是”的问题, 就不可能达到这一目的。因此, 教师一定要注意问题的启发性, 多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再次, 要难易适度。教师所提问题不能太过简单或有难度:过于简单不利于调动学生回答的积极性, 过于有难度, 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 一定要注意提问的难易适度, 结合学生实际, 提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问题, 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有所收获。除此之外, 教师还要抓住课堂提问的时机:在学生误区处设疑, 在教材的“文眼”处设疑, 在学生是懂非懂处设疑, 这些均是设问置疑的最佳时机。只要做到了上述要求, 巧设课堂提问, 就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 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反思意识, 我们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 多进行反思, 才能更好地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实施有效教学。因此, 教师要重视教学反思。其途径有很多种, 包括录像反思、日记反思、从学习者角度反思、与同事及专家的交流中反思以及通过向学生征询意见反思。而无论运用哪种反思方式, 都要找出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缺陷和在哪些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上存在的不足, 促使自己不断加强学习, 从而达到促进自己向专业化、学者型教师发展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反思要及时。教学实践刚完成, 此时教学感受最深刻、最清晰, 成功在哪里、失败在何处最有体会, 此时进行总结和反思为最佳。
总之,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只要教师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 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 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技术, 构建一种有效学习的框架, 就一定能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其有效性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鉴于此, 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从四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究, 以期为广大教师教学提供一些理论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冯斌斌.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地理教学, 2008 (3) .
[2]罗竹英.浅谈如何优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J].新课程:教师, 2010 (6) .
[3]黄秀斌.初探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J].学园:教育科研, 2013 (7) .
【初中地理课堂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推荐阅读:
如何写好地理课教学反思06-30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7-25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录10-24
如何做好初中地理教学05-31
如何让初中地理教学走进生活07-23
论文:初中地理研究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09-17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小结07-19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06-11
初中地理如何提高效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