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保护教育培训简报(共11篇)
喀拉托海镇寄宿制初级中学
2017年11月24日
喀拉托海镇寄宿制初级中学安全教育培训 此次安全教育培训由巴依达力副校长、派出所培训,会上着重强调公共安全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培训会上陈芳校长指出教师们应利用多种途径,向广大家长、学生积极宣传会议精神,尤其班主任们,更应该像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眼观六路,耳闻八方。时刻不忘对学生提出要求,孩子的一切行为都不能离开你们视线。
再者就是班主任要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经常性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健康安全和纪律法制教育,经常检查学生是否携带危险物品,严格杜绝学生打架斗殴事件发生。在班上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还针对学生出现的不安全行为,加强与家长的交流配合,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要实现这一目标, 光靠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是不够的, 必须靠思想教育, 靠一代代人的艰苦奋斗、承前启后。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化民众的场所, 理应承担起这一教育任务, 从娃娃抓起, 从教育入手。
针对当前学校教育人文生态环境、师资生态功能、生态管理策略等方面的现状, 在管理、教师、学生、家庭四个层面开展调查与成因分析的基础上, 确立学校生态管理三大策略, 架构以创设平衡、共存的自然教育生态环境, 形成健康、和谐的人文教育生态环境目标, 学校生态管理策略、师资生态功能、学生生态环境三大领域, 人与环境平衡、人与人平衡和谐共存、主体发展的运行体系, 通过现代学校制度体系、校园教育生态环境、教师校本多元化研训、教育生态校本综合课程开发、学生学习生活优化、校社联动、家校融合六大行动推进, 提升学校办学效能, 使学校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 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夯实特色的基础文化, 使学校成为师生成长的乐园;创设绿色的环境文化, 使学校成为师生们成长的花园;培植健康的书香文化, 使学校成为师生们成长的学园;形成和谐的制度文化, 使学校成为师生们成长的家园;转变教师职业生存方式, 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 提升学生良好的生态素养;形成校内外教育生态活动共同体, 提高教育的实效。
一要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建设从理论上统一起来
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树立一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寓资源的开发于生态之中的理念。倡导他们对山川、单位、家庭进行绿化、美化、净化、文化。将美丽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间习俗、前人的传统美德、灿烂的建设成果、感人的英雄事迹结合起来。让树木含情、墙壁说话, 把创造“好环境、新优势”的理论在他们的心灵中扎下坚实的根基。
二要让学生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
让学生懂得环境优则兴旺、环境强则经济强, 抓环境就是抓竞争, 就是抓机遇, 从小树立一种保住青山绿水、拒绝污染、为生态改善做出贡献的思想理念。知道这种方式虽然没有那种高增产、高消耗、高污染发展模式轰轰烈烈, 但从全局、长远来看, 算大账、算总账是低成本、低代价增长之路, 是稳定发展之路, 是一种后劲充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没有科学的发展, 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更难以实现科学的发展。因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的历史任务。它适合于当前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要求, 也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与关心人、爱护人、以人为本的方针相符合, 也适合于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整个社会需要多种经济的共同发展, 这就需要大家共同协作。协作就要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让学生从小不把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对立起来, 将来进入社会能乐意去加强政务环境建设、信用环境建设, 保护好自己或他人的投资利益, 同时自觉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进而影响社会环境的习俗, 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 营造出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人文环境,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三要教育学生懂得社会是个大家庭, 这个大家庭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
我们国家不仅需要科学家、教授、工程师, 还需要工人、农民和打扫卫生的清洁工, 而这些工种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竞争、相互转换, 这需要每一个人都必须面对事实。认真调节好人生道路上的心态, 养成一种和而不同、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宽容谅解精神。走入社会后, 才能适应环境, 把社会造就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生态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社会形态。
四我国的基本教育是普及教育, 学校教育的面广, 所有的人都要经过学校才能踏入社会
学校不仅奠定一代人的思想, 还可以促进上一代人的思想转变, 教育督促下一代人。因此, 保护建设和谐的生态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从自己做起, 从每一个学校做起, 不要小看一个人和一个学校的力量。如果所有的学校将它纳入议事日程, 将会形成排山倒海之势, 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建设将指日可待。
摘要:21世纪的生态环境问题, 是人类社会的核心问题、焦点问题、全球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也只有一次生命, 要维护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让社会成为永远的乐园, 需要一代代人的继承, 一代代人的发扬光大。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化民众的场所, 理应承担起这一教育任务, 从娃娃抓起, 从教育入手。
本次活动由遵义市教育局联手重庆新课堂教育机构精心组织并实施,经过市教育局项目办与重庆市教育评估院专家组的反复研讨,最终确定重庆基地校与遵义项目学校联盟结对形式,“一对一”实施具体指导。重庆新课堂教育对每一所项目学校都慎重考虑,遴选的基地校既在特色建设方面卓有成效,又具备突出的实践指导能力,同时还考虑对口两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存在相同或相似之处,旨在促进特色文化从理论落实到实践。重庆特色学校联盟基地校派出代表,以特色课堂、特色活动的名师或相应专家为主,通过听课、评课的方式了解课堂教学,提升校本教研质量;通过主题探讨的方式实现专业引领,解决老师在具体工作中的困惑,专家组通过查、看、访、听等方式,了解项目学校特色建设进展情况,兼顾对特色发展方向的确认。
本次活动覆盖遵义市下辖各区、县(市),包括首批32所项目学校,也涉及重庆5个专家小组及32所联盟基地校,是自去年“红色遵义 多彩校园”特色学校建设工程启动以来,实施规模最大的入校指导活动,指导难度大、交流内容广,参与人员多,持续时间长。为此,遵义市教育局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办公室精心筹备,认真实施,经研讨后决定,本次活动按实施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1月11日至11月15日,涉及习水县、赤水市、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凤冈县、遵义县、仁怀市,共计17所项目学校;第二阶段为11月18日至11月22日,涉及新蒲新区、桐梓县、余庆县、湄潭县,共计8所项目学校;第三阶段为11月25日至11月28日,涉及余下红花岗区、汇川区、绥阳县,共计7所项目学校。
整个活动计划在11月底前全部完成,截止目前(11月15日),已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工作,经市教育局项目办公室了解,以及项目学校校长及老师反馈,本次活动围绕特色文化引领下的特色课堂和特色活动指导效果明显:
遵义县二小:拟定校本课程目标抓手
遵义县二小特色学校研讨现场
11月12日,专家组组长熊德雅教授、联盟基地校铜梁师范附小管万富书记一行来到遵义县第二小学。二小卢风琦老师执教的“横”的教学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他运用书法教学顺口溜,巧妙进行教学设计,不仅将传统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又巧妙实施了课堂激趣导入环节,熊教授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书法教育示范课程”。
此外,熊教授从优秀课堂案例出发,为二小提炼出书法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四个抓手,将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衍生为校本课程目标,铜梁师范附小团队结合自身的办学历程和教学经验,讲授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式和方法,得到遵义县二小老师们的广泛认同。
风冈县三小:幸福课堂,分层构建
“幸福育人,育幸福人”,幸福的教育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在幸福的校园里幸福成长,重庆南坪实验小学作为该校的特色学校联盟基地校,重点在课堂构建方面展开研讨。
风冈县三小以教育科研为支撑,基于教师专业成长和结合学生自身需求,打造幸福课堂为特色建设核心。专家组长熊知深老师与重庆实验小学高谊主任对三小构建的幸福课堂非常认可,并进一步梳理,强调幸福课堂以围绕学生学习状态设计和实施教学为特征,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发展划分为“兴趣”、“热爱”、“幸福”三个层次。首先,承接原英语学科教学当中积累的经验和做法,推而广之,打造“兴趣课堂”;其次,着力于新型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生本关系的建立,全面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激情,构建“热爱课堂”;最终,以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优异的学习成绩、全面的素质发展,成就师生共同的“幸福课堂”。
熊知深老师参观凤冈三小“经典朗诵社团”
语文教研组开展“幸福课堂”校本教研
正安县三小:“三性四步”照亮务本课堂
11月12日,正安县第三完全小学迎来了专家组组长冉孟凯主任、联盟基地校重庆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副校长鞠叶春一行。鞠校长和教导主任李炯洁深入三小课堂一线,在参与校本教研时,不但对课堂本身点评,更是针对如何使校本教研更加高质高效给予了具体建议。在下午举行的特色课堂研讨会上,三小校长王杰介绍了务本课堂的情况,也坦言课堂构建所遇到的障碍,在认真聆听了九龙坡区实验一小的“三性四步”具体做法后,冉孟凯主任再进一步加以诠释,提炼“做好每一件事”为务本课堂的核心教学目标,再深化到课堂构建的每一个细节,也使三小几位教研组长豁然开朗,获益良多。
正安县三小围绕特色课堂展开研讨
遵义县第二小学书法课
道真县玉溪小学:琢玉课堂,乐在创造
11月13日,道真县玉溪小学校长冷玉强向专家组详解介绍了特色学校创建进展情况,主要包括特色课程、特色课堂、特色德育的构建,并展示了师生们自主新建的班级文化等。该校联盟基地校是重庆弹子石小学,校长刘在平率语文教研组长彭世燕主任、数学教研组长万莉主任等,针对玉溪小学的“琢玉课堂”展开探讨,强调“以生为本”的课堂体系,现场解答玉溪小学各教研组长的疑问,并着重针对科技、书法等校本课程如何彰显特色给予了建议,现场交流氛围非常热烈。本次指导深入课堂教学,与教师本职工作息息相关,切实提升了老师们参与特色学校建设的积极性。
专家组长冉孟凯主任查阅资料
习水县土城中学:特色活动彰显理想信念教育
11月13日,专家组长李莉萍(原重庆南岸进修学校院长)、专家组成员丁生霖校长、联盟基地校重庆兼善中学陈居奎校长一行到习水县土城中学与老师们开展交流与研讨。陈校长代表向土城中学老师介绍了特色学校给学校发展带来的巨大发展和提升,土城中学谢校长更加明确走内涵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学校以校报《励志苑》为契机,利用学校周边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特色活动,同时提供给学生的社会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多元能力。关于特色活动的策划和实施,两所学校达成协议,每月每周都召开特色推进会,及时与兼善中学联络交流,共同推进。
李院长对土城中学目前取得的成果给予了肯定,尤其是学校的特色管理,能够根据教师的发展需求和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建立积极的管理机制,让老师们有很强烈的责任感和凝聚力,通过特色学校建设来提升学校的生命力。
李莉萍院长、丁生霖校长参观校园
本次入校指导活动,得到遵义项目学校校长和教师的欢迎,通过紧密围绕特色课堂与特色活动的主题研讨,切实解决了广大教师特色引领下本职工作中所遇到的不少疑惑,尤其是促进学校中层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的反思,更加积极参与特色建设工作,优化学校各项常规,进而形成合力。通过构建特色文化引领下的课堂模式,思考如何让学科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务实;通过特色活动的策划,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寻找特色办学理念有更具表现力的载体,指导效果明显。同时,也有效促进遵义与重庆两地特色学校的联盟结对,共同发展与进步。
近日,各地学生校园安全事故频出,引起了东羊市小学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让每个孩子珍惜生命,拥有安全和健康,同时为贯彻高新区社会发展局安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东羊市小学全体领导与教师群策群力,利用上周五的时间紧急制定了《东羊市小学安全教育周活动方案》,将于近日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
4月20日是第八个教学周的第一天,该校教导处组织全体班主任利用上午第一节课的时间举行了以“校园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的班会课。首先,各班主任与学生一同认真观看《今日说法》栏目的“校园平安课”视频,节目中详细地介绍了多起校园危险游戏、火灾、踩人事件、校车事故等发生的原因和一幕幕惨不忍睹的场面,在座的师生无不惊愕,纷纷表示“交通安全的警钟必须长鸣”。然后,学生通过谈感受、现讲解、互动问答等活动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安全重在防患于未然的深刻认识。最后,班主任总结活动成效,引领学生们从小事做起,珍视生命,时时、事事注意安全。
本次活动教给了孩子们必要的校园安全常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培养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及良好的应急心态,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该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本着教育预防为主,确保设施安全,及时处理安全问题的.原则继续开展好安全教育周的各项活动,为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而不懈努力。
安溪县加强防范校园暴力伤害专项宣传教育
最近,安溪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防范暴力伤害专项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开展“品德、法纪、安全”三项教育活动。抓好培养学生安全素养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树立珍爱生命的人生观,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二是开展校园管制刀具自查收缴行动。通过班级自查、学生举报、学校暗访调查、全校性大排查等多种形式,对校园周边非法贩卖管制刀具,或非法携带管制刀具进入校园及周边的社会人员,及时主动向公安派出所报告,由公安机关按规定进行处罚。三是做好 “问题学生”“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建立特殊学生档案以及定期联系和定人帮扶制度,随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四是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建立学生间、师生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行动,关注学生的课业和心理负担,防止因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压力引发事故案件。
省教育厅组织全省中小学生及幼儿参加平安暑假安全教育专项活动
暑期将至,为提高广大中小学生及幼儿在暑假期间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切实抓好假期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省教育厅决定于7月1日至9月10日间,组织全省中小学生、幼儿及家长,参加以“关注食品安全,共享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福建省中小学生(幼儿)20平安暑假安全教育专项活动”,切实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一讲,12月12日周一上午,德育处胡成敏给全体师生作了题为《诚信,永不凋零的心灵之花》国旗下讲话,号召全体师生守住诚信的真谛,让诚信之花永远绚丽,永远绽放。其次利用主题班会课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及诚信教育。各班以“诚信作业”为切入点,让学生踊跃发言,寻找自身在诚信方面的缺失,然后通过组织讲诚信故事、分享诚信名言等多种方式,反思自己的行为。在班主任老师的精心组织下,主题班会开得有声有色。二宣,利用校园电子屏、出黑板报、举办诚信故事演讲比赛,在校园内宣传诚信思想,营造诚信氛围;
通过这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诚信”的优良品质,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将诚信教育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建立诚信教育长效机制,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在学校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学生,将诚信建设更好地融入到班级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中去。(清溪中心学校 胡成敏)
管理系团干李捷,学生会主要负责人及各班团支书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李捷老师主持,以“时政教育”为主题,以加强团学队伍建设为目的.。
李捷首先肯定了各班团支书的工作成果,然后对当下的时政形势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并结合各班的实际情况讲了几点开展团学活动的要求。
他强调,各班要多开展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来加强班级队伍建设。
以团支书为主导的班委要明确以班级为出发点,以同学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积极开展团学活动的同时做好会议记录与会议总结。
针对有些班级团支书的提问,学生会相关部门也一一作出解答。
管理系定期召开团支书培训会议,始终把加强团学队伍建设放在学生工作的首位。
一、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的界定
无形资产作为财产的一种类型, 最早源自法学对财产的研究。奴隶社会的罗马法把财产分为“动产”和“不动产”。公元二世纪罗马法学家盖尤斯 (Gaius) 所著的《盖尤斯法学原理》 (Institutes of Gaius) 一书中, 已经出现“无形财产”的雏形。
19世纪末, 著名经济学家托尔斯·本德 (1857~1929) 首先明确地提出了无形资产的概念, 他把那些不具有实物形态、却具有超额获利能力和能持续发挥作用的资产定义为无形资产。20世纪中叶,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 (Paul A.Samuelson) (1915~2009) 在其经典著作《经济学》一书中将无形资产界定为:“资产负债表中还有一类新资产。除了卡车或计算机这类有形项目外, 企业还有无形的, 但仍然有价值的资产, 例如专利、商标或商誉。”
1998年,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该准则对无形资产定义为:“无形资产, 指为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他单位、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布并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财务通则》和分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中, 首次提出了我国无形资产的会计核算问题, 将无形资产界定为:“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他们通常代表企业所拥有的一种法定权或优先权, 或者是企业所具有的高于一般水平的获利能力。”财政部2006年颁布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 将无形资产定义为:“无形资产, 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财政部、教育部2012年12月19日颁布并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将无形资产概括为:“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 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财产权利。”而财政部2013年12月30日颁布并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 将我国高校的无形资产界定为:“无形资产是指高等学校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高等学校购入的不构成相关硬件不可缺少组成部分的应用软件, 应当作为无形资产核算。”
由此可见, 我国高校的无形资产首先必须是高等学校所持有的, 从形式上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及其邻接权、高等学校的校标和各种服务标记、土地使用权以及非专利技术等, 从来源分析主要为外购的、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接受捐赠的以及无偿调入的, 从特征上相对于其他资产而言不具有实物形态、具有可辨认性以及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二、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的现状
在我国高等学校的资产管理体系中, 相对于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有形资产, 无形资产的管理相对薄弱,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缺乏健全且行之有效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高等学校在资产管理方面, 存在更加重视“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资产管理的情况, 缺乏像管理有形资产那样健全的具有约束性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 未能纳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归口使用”的体系, 致使一些高等学校缺乏无形资产良好的监督管理体制和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 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落实不到位, 管理程序不清晰, 账簿体系不完整, 无形资产登记不及时不全面。甚至于在无形资产管理的工作中无据可依、无章可循, 难以掌握标准, 不便于进行有效的无形资产内部管理和对外协调, 容易出现无形资产流失以及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
(二) 管理部门职责不清
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 习惯于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 管理职能分散在学校众多职能部门中, 没有设置专门的部门和配备专业的人员。常常是多头管理, 各自为政, 同时又相互交叉, 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 缺乏统一协调。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中, 高等学校难以全面统筹无形资产的管理工作, 无法真正将保护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研究成果落到实处, 容易产生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的流失。当出现无形资产侵权行为时, 也同样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代表高等学校进行协调处理, 以保护高等学校权益。
(三) 管理及核算手段落后
高等学校对于无形资产的管理和核算手段普遍比较落后, 信息化程度不高, 没有将无形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与管理工作相结合。缺乏对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无形资产的转让、无形资产的对外投资以及预期不能为高等学校带来服务潜力或经济利益的无形资产的核销的及时核算与管理工作, 更缺乏对无形资产的鉴定、申请、登记、注册、以及对外转让、许可使用、作价投资入股等的评估和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引导。
(四) 重文章、轻后续、轻收益
我国高等学校传统的科研管理体制, 注重成果奖励和论文的数量、级别, 轻专利、轻效益, 把承担课题、论文发表、成果鉴定、论著出版直接与教师科研人员的升职加薪等切身利益挂钩, 使得高等学校教研人员为了自身利益, 忙于争取课题、不惜代价进行成果鉴定、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论文、出版专著。
高等学校一方面存在为科研而科研的情况, 课题研究、科研项目不具有领先性, 重复研究, 无实用性, 造成投入浪费。另一方面, 同时也存在为获得同行认可, 一有研究成果就以论文或报告、演讲、成果鉴定等形式公开, 而忽视了相应的专利申请, 常常被他人借助“申请在先”的规定而优先申请了专利权, 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
三、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的保护措施
高等学校应将无形资产战略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 将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纳入高等学校管理、特别是科研管理的全过程, 加强无形资产战略的研究和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
(一) 高等学校应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
为有效保护高等学校的知识产权, 鼓励高校教师和学生发明创造以及智力创作的积极性, 发挥高等学校的智力优势, 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1999年4月8日教育部第3号令发布施行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高等学校应在这个规定的指导下, 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 制定无形资产管理工作的战略规划和相关的保护规定, 完善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度, 切实加强无形资产的保护工作。
(二) 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
高等学校应设置专门的无形资产保护与管理工作机构, 配备专职人员, 归口管理学校的无形资产保护工作。组织有关无形资产的法律、法规培训, 普及无形资产知识;积极开展无形资产的鉴定、申请、登记、注册等工作, 对无形资产依法进行保护;当发生无形资产的产权争议和纠纷时, 代表学校协调解决, 包括代表学校起诉应诉;以及为鼓励无形资产的开发和保护, 对在研究开发、技术转化以及无形资产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员工进行表彰与奖励。
对于教师在科研工作中作出的职务发明以及形成的职务技术成果, 及时组织申请专利, 并对不宜公开的专有技术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保护。对于学校的教职员工与校外的其他单位或个人合作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 加强合作协议签订时的审核和后续管理, 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对于学校对外进行无形资产转让、许可使用、作价投资入股等, 组织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工作, 防止作价偏低, 并代表学校签订有关协议。
(三) 强化信息化手段, 加强保护、防止流失
高等学校应强化无形资产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建立一套完整的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无形资产科学管理体系, 实行无形资产登记管理制度, 通过引入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提高无形资产的管理水平。
对于高等学校的校标、注册商标以及其他服务性标记, 其所有权属于高等学校。
对于以高等学校的名义、或执行学校的工作任务、或主要利用学校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发明创造及其他技术成果, 属于高等学校的职务发明创造或职务技术成果, 其申请的专利权及技术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属于高等学校。
对于由高等学校主持、并由高等学校承担责任的作品, 其著作权属于高等学校。
对于在执行高等学校科研等工作任务过程中所形成的信息、资料、程序等技术秘密, 其所有权属于高等学校。
对于在高等学校学习、进修或者开展合作项目研究的人员, 在校期间参与导师承担的学校研究课题或者承担学校安排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及其他技术成果, 其所有权属于高等学校。
对于高等学校的离退休、停薪留职、调离以及被辞退的人员, 其在离开学校一年内完成的与其原承担的工作或任务相关的发明创造或技术成果, 其所有权也属于高等学校。
(四) 促进转化, 保值增值, 服务社会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无形资产成果转化机制, 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值得借鉴。在无形资产成果转化方面, 国外高校大都在学校内部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机构, 如美国高校的技术许可办公室、芬兰高校的技术咨询部以及德国高校的类似机构等, 其中美国高校的技术许可办公室模式 (OTL模式) 最具代表性。OTL模式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 使无形资产在转化过程中涉及的不同的主体均获取相应的经济利益, 不但激励了研究人员的科研热情和申请专利的积极性, 而且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教研, 产生良性循环。
我国高等学校可以借鉴国外高校的成熟经验, 考虑从无形资产转让或许可使用所取得的收益中, 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对完成该项职务发明创造、职务技术成果及其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 以发挥优秀人才集中的优势, 调动教研人员积极性, 开展深入、广泛的科学研究, 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无形资产。
高等学校可以利用网络等多种形式展示拥有的无形资产, 宣传自己的科研成果和课题研究, 广泛与各大企业、博士后流动站、企业孵化中心等在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关系, 通过共建联合研究中心、科技风险投资开发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方式, 建立一个有序的无形资产成果转化通道, 建立产学研联合机构, 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的作用。
摘要: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科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科学研究的能力以及科技成果的贡献均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的研究和保护, 现实意义重大。本文研究了对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的界定, 分析了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的现状,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无形资产,界定,保护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财务制度, 财政部教育部财教[2012]488号, 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2]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 教育部令第3号, 1999年4月8日发布施行.
[3]韩宁, 李玉玲.浅析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完善[J].知识产权, 2011, (03) .
[4]金永红, 毛丽青.美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经验及其启示[J].电子知识产权, 2007, (02) .
影响教师心态
教师的心态良好,对待工作就会精神饱满。但是,如果校长不能给老师们良好的导向,整天出现在老师面前的是一个无所事事或精神不振作的样子,那么,老师也不会有多高的工作热情。如此一来,学校上下就会处于一种病态之中,那学生及学校还有什么希望。
比如,有的校长喜好喝酒。上级有客人来,自然要陪酒。仿佛不喝醉,不能表达对上级领导的尊敬似的。醉醺醺地来到学校,满嘴酒气,又满嘴的醉话。老师们看着这个样子,又怎能不趁校长大醉时放松自己呢?校长好喝酒,且逢喝必醉,这也自然给某些老师以可乘之机,把平时不能办的事,或想办的不怎么合乎情理的事,在这个时候向校长提出来,校长会在神经处于麻痹状态时轻易就答应了。这样一来,就给那些踏实工作的教师一个不良的信号,那么,我们能保证他们还会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吗?
影响教师的家庭
一个校长喜好收受财物。那么,这就给一些好投机钻营的教师提供了便利。某某想当学校的中层干部,自然得靠校长的提拔,于是千方百计套近乎,但套近乎是要付出的(给校长送礼,少了也拿不出手)。可老师的家庭也并不富有呀,自然,夫妻便会产生矛盾。再则,僧多(想当干部的人多)粥少(职位少),于是,有的送了礼却没有如愿,自然也会给教师的家庭蒙上阴影。
动摇教师的目标
在一所学校,不管怎么说,总是有不少教师真心从教。在进入教育行业时,他们就有了自己的目标,力争让自己的教育生涯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但教师的成长总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是,如果学校的校长只喜好逢迎上级领导,对学校的发展没有自己的规划,那么,老师身在这样的学校里,会有什么发展呢?可以说,他的目标也会因有这样的校长而摇摆不定。
老师的发展离不开自己的人生定位和脚踏实地的努力,当然也更少不了校长的领导和指引。所以,一个真心管理学校的校长,其个人喜好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校长,应该这样来经营自己的喜好,打造校园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
1、胸怀良好的愿景。学校要向前发展,没有共同的愿景是万万不行的。因为有着一个美好的愿景,老师们才会看到希望,努力才有奔头。愿景来自于校长对全校各项资源的全面把握,来自于对学校发展的前景思考,来自于全校上下的共同践行。校长提出学校愿景,也应该而且必须成为愿景的守护者。所以,学校愿景应成为校长行事的基点和准则,校长必须带头向着愿景进发。
2、有意经营自己的喜好。校长就要有意经营好自己的喜好,让老师们有可效仿的良好榜样,从效仿中瞅准前进的方向,汲取前进的力量,吸纳良好的工作心态等等。
如果校长你喜欢别人的奉承,那你更得好好反省自己,当别人有意靠近你时,你不妨学会远离;当有人为了某个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给你送礼时,你要坚决拒绝,然后秉公办事。实在推不掉的,就收下,等事情冷却下来再送回去。
作为校长,你必须随时用身体的眼睛和灵魂的眼睛观察学校的一事一物,教师的一举一动,然后认真分析,弄清楚学校目前到底处于一种什么状态,教师群体中是什么占据主导地位,这对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有没有作用。如果方向偏了,那么,校长就不妨从经营自己的爱好人手让学校的现状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比如,当老师工作无兴致,沉迷于牌桌时,那么,校长此时就应有意强化自己某方面的喜好——如把读书纳入自己的重点喜好来打造,定期举办相应的专题讲座对教师进行引领。当然,同时也给老师们选定(购买)书籍共读,通过写读书心得、读书征文、读书演讲等活动来对读书活动成果作一个展示。这样,老师们就会在校长的爱好引领下朝着提升自己的方向发展了。
3、让自己的喜好恒久远。校长你给予教师什么,你就会收获什么,学校也会得到什么样的发展。所以,校长在定位自己的喜好时,一定要紧密配合学校的发展愿景,而一旦确立自己的喜好后,就恒久地坚持下去,其他的喜好则自觉地让其隐身。这样,教师从校长身上看到的,便是校长的恒心,是校长的无形榜样的作用力。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区新田中心
冬季来临,天干物燥,是火灾的易发季节。为增强同学们的安全防火意识和防患能力,我校开展了冬季安全防火教育,普及防火安全、火灾自救、救援知识,营造浓厚的消防安全氛围。
根据学校冬季防火安全教育精神,要求各班主任为学生召开安全防火知识主题班会,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安全防火教育,并对各年级教室进行安全大检查,普及安全防火知识,防火于未然,同时学校安全领导小组成员,还经常到学生宿舍进行走访,查收违禁电器的使用。我校希望通过教育和监管两条途径提高同学们的安全防火意识,防患于未然,让学生拥有安全、健康、充实、多彩的学生活
毒品距离校园并不遥远,不时有媒体曝光毒品危害学生的案例,毒品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破坏了校园和谐稳定的局面。我校保卫武装处坚决捍卫学校纯洁的安全环境,6月21日中午,与松江大学城管委会一起在我校开展了国际禁毒日宣传教育活动。
保卫处龚处长十分重视,亲自布置,全处工作人员全体到位。我校安全志愿者队伍是这支活动的主力军,每个学院的安全委员十分踊跃参加禁毒宣传,组成了我校的禁毒志愿者队伍,这是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队伍,他们身着禁毒志愿者服装,在食堂前面开展了6.26国际禁毒日活动。志愿者们向师生们分发了禁毒宣传材料,向同学们讲解了禁毒知识,同时,倡议广大同学们拒绝毒品、参与禁毒,共同营造禁毒的良好环境。在活动现场展出毒品危害知识展板两块,宣传横幅两条,分发了禁毒宣传小礼品钢笔500支,禁毒知识宣传资料1000余份。在场的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宣传活动并在横幅上签名,对此次活动十分欢迎。
关键词:实习生 劳动权益 学校管理机制
面对当前顶岗实习生(以下简称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中的诸多问题,我们许多相关学校往往把问题归罪于国家法律滞后,企业缺乏社会责任。而作为实习生的派出主体和保护责任主体的学校,往往却成了旁观者,笔者认为既然学生顶岗实习是职业教育的必经环节,实习生在本质上并没有脱离学校的管理,那么学校就应积极地构建一套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制度机制,如决策机制、行动机制、风险评估机制和课程设置机制等管理机制,这不仅对于保护顶岗实习生的劳动权益具有积极作用,也可以推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一、职业院校建立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管理机制必要性
第一,职业院校建立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管理机制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保护顶岗实习生的劳动权益是推进校企合作的重要工作。保护他们的劳动权益有利于理清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中的学校与企业的权利与义务,明确学校和企业的责任,激发学校积极组织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企业资源,促进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广泛参与顶岗实习创造条件,为职业教育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顶岗实习生是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活动主体之一,也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在顶岗实习中的劳动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直接关系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保护他们的劳动权益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顶岗实习的积极性,通过顶岗实习把课堂学习和实训学习结合起来,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工作实践,促进学校的教与学,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二,职业院校建立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管理机制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学校改善办学环境、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是相对于单一校园环境办学而言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摆脱传统校园办学模式、育人主体和育人环境的单一性,把企业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纳入了学生教育体系,这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保护校企合作实习生劳动权益,有利于激励学生告别单纯的校园学习和成长环境,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顶岗实习环境,让他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顶岗实习中去,把校园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在面对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获得基本的实践技能,不断加深自我认识,为提高综合素质建立基础。
二、当前职业院校在保护实习生劳动权益方面存在的管理性问题
第一,缺乏完善的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决策机制。保护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以科学合理的决策对其全過程作出全面周密的安排。虽然很多学校都就保护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工作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决策,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实习生的劳动权益。但这些决策大多集中在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受到侵害之后,因决策仓促而缺乏科学性和长远的指导性。这就暴露出了实习生权益保护决策机制的缺陷。一方面缺乏事前决策,无法对实习生劳动权益受侵害状况作出预判,不能及时启动相应的应急机制,使得保护实习生劳动权益工作陷于被动。另一方面缺乏事后决策,不能及时总结保护实习生劳动权益工作的经验教训,形成可供借鉴的建议和意见,不能及时有效调整学校、实习生和企业之间的关系。
第二,缺乏完善的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行动机制。保护实习生劳动权益仅陷于相应的决策是不够的,还需要付诸积极的行动去落实相应决策。但现阶段,许多学校却缺乏相应的行动机制。一是对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受侵害事件不能作出快速反应并及时调配学校相关人员和司法人员对相关事件进行深入调查。二是缺乏相应的实习生劳动权益被侵害的救济行动,对企业的侵权行为视而不见。三是缺乏与企业沟通协调,不能准确理清学校、企业和顶岗实习生在劳动权益受侵害事件中的责任。
第三,缺乏完善的实习生劳动权益风险评估机制。顶岗实习是校企合作的核心工作。一些学校为了完成顶岗实习任务就草草把学生推向企业,而缺乏对顶岗实习的风险进行评估。这主要表现在对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的司法救济风险和实习生人身财产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一是学校领导决策层对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风险缺乏全面评估,二是相关带队教师对实习生在实际工作中有可能遭遇到的劳动权益风险种类、性质、特征、后果和劳动权益风险产生的时间等缺乏全面评估。
第四,缺乏完善的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课程体系。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涉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专业知识,但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相关法律的学习十分有限。一方面缺乏与顶岗实习直接相关的法律课程,使学生缺乏对相关法律条文的学习。二是缺乏与顶岗实习直接相关的法律案例教育课程,学生对顶岗实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法律问题缺乏了解。维权意识和维权知识缺乏。
三、职业院校构建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制度的基本路径
(一)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决策机制。
首先,明确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决策者,促进决策权力的层级化和民主性。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决策分布于学校内的不同部门,表现为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连续谱系,涉及到学校、学生、企业以及教学、司法、顶岗工作等领域,为保证相关决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必须明确不同层面的决策主体。具体而言,要把学校主管顶岗实习工作的相关领导和学校的法律顾问纳入决策主体,从宏观上把握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决策方向和原则;要把学校主管顶岗实习工作的相关机构纳入决策主体,从中观上制定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决策预案;要把顶岗实习带队教师和学生代表纳入决策主体,以学生的劳动权益需求为导向,从微观上把握实习生的劳动权益保护工作。这是一个决策权力分散的过程,其目的就在于明确各决策主体的责权利,保证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决策的民主性。其次,建立完善的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决策咨询机制。决策是一个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通常表现为人与信息之间的互动,而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以及决策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量有针对性的咨询工作。由于保护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主要涉及司法层面的问题,因此,这有赖于在决策主体在决策之前以及实施相关决策的过程中,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相关法律条文等法律知识以规避法律风险。同时,学校也应在工商企业界进行相应咨询,以便择取信誉和形象良好的企业作为校企合作对象,从而尽量避免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受到侵犯。再次,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决策评价机制。这有助于检验相应决策是否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也有助于对相应决策进行修正。要把学校、顶岗实习生和企业纳入评价主体,尤其要突出顶岗实习生的主体地位,以便对保护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的相关决策作出全面评价。要对相关决策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并与决策的制定目的进行比对,检验两者的符合程度。要对相关决策的正负面影响、成本、效益和顶岗实习生对决策的接受程度进行评价,并形成完整的决策评价报告,从而为调整相应决策提供依据。
(二)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运行机制
首先,要建立专门的主管顶岗实习工作的外联机构,推进校企合作和顶岗实习的外部环境建设。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校企合作企业的沟通与联系,了解相关企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企业工作环境,建立与校企合作企业的良好关系,为切实保护实习生劳动权益营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另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顶岗实习的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顶岗实习,为切实保护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另外,学校还应加强与相关政府机关的沟通,以便及时了解校企合作政策和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等,把握顶岗实习大方向和工作基本原则,为切实保护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要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环境建设,确保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的相关决策正常运行。一方面要建立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应急管理机制,以便在实习生劳动权益受到侵害后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在主管顶岗实习的学校领导的协调下合理调配人财物,为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救济建立基础。另一方面要建立学校、企业、社会舆论和学生的沟通机制,通过校园媒体和校外媒体发布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工作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减少因信息不透明而带给学校、企业和学生的损失与负面影响,促进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同时,还要建立针对实习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干预机制,通过及时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干预,稳定顶岗实习生的思想情绪,消除因劳动权益受侵犯而带来的心理阴影,为顶岗实习的继续进行创造条件。
(三)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风险评估机制
首先,提高实习生劳动权益风险评估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通常情况下,校企合作的关注焦点在于学校和企业的关系,以及学生的知
识与技能的提高,而实习生的劳动权益风险并不受到重视,制约了顶岗实习工作的健康发展。可以把实习生劳动权益风险和责任写入校企合作的会议决议和决策中,并在总结各专业和各系部开展顶岗实习经验的基础上,由学校统一制定实习生劳动权益风险评估方法,以提高实习生劳动权益风险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引起学校、教师和学生对劳动权益风险的重视。其次,实现实习生劳动权益风险评估的主体独立。企业是侵犯实习生劳动权益的主要力量,而学校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往往对实习生劳动权益受侵害事件视而不见,很显然,企业、学校和学生都难以对劳动权益风险作出科学而客观的评估。劳动权益风险评估主体要避免与当事人存在特殊的利益关系,因此,负责实习生劳动权益风险评估的主体应是相对独立于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劳动监察机构、司法机构或者法律服务机构,以保证劳动权益风险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再次,扩大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风险评估的对象内容。一是要把工作时间、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和工伤处理等权益纳入风险评估范围,并进一步细化这些评估内容,比如进一步细化工作时间的分配、劳动报酬的下限以及工伤赔偿等。二要把顶岗实习生的受教育权纳入风险评估范围,以便清晰地了解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学业所受到的影响。三应对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的司法救济进行风险评估,以便进一步明确学校、企业和学生的責权利,为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保护提供更为科学的司法救济。四要把顶岗实习生的思想和心理风险进行评估,以降低顶岗实习生因劳动权益受侵犯而引起的思想和心理负担,维持顶岗实习生的情绪稳定。
(四)构建完善的顶岗学生劳动权益保护课程体系
首先,增设专门的法律理论课程,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维权意识。虽然学校开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法律课程,但是并没有专门针对劳动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课程,因此,应在学校开设的常规法律课程的基础上,增设直接与劳动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课程,让学生加深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公司法》以及《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全面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为自觉保护自身在顶岗实习中的劳动权益建立法律知识基础。其次,开设常规性的法律知识宣传,弥补课堂法律学习的不足。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宣传橱窗、黑板报和校园广播等媒介,选取与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密切相关的题材,设定主题,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宣传,让学生在课堂之外进一步加深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再次,开设定期劳动权益讲座和劳动权益沙龙。可以邀请专长于劳动纠纷司法实践的司法界人士定期给学生开设讲座,用活生生的案例教育学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劳动权益和司法救济途径,为学校推进保护顶岗实习生劳动权益工作提供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勇.论大学生带薪实习及其权益保障[J].高教探索,2008(2):124-127.
[2]潘美英.“工学结合”模式下顶岗实习生权益维护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2(7):94-96.
[3]徐志刚.顶岗实习:学生权益存隐患[J].教育与职业,2009(4):52-93.
[4]奚小网.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3):37-39.
[5]刁翔正,张俊.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0(25):44-46.
【学校保护教育培训简报】推荐阅读:
关于学校保护水资源的建议作文11-06
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周活动方案10-26
学校法制教育简报06-05
学校开学安全教育简报06-06
学校爱国主题教育简报10-20
学校教学会议简报06-30
学校宿舍卫生检查简报06-06
学校消防安全讲座简报06-13
学校职工读书活动简报09-13
学校校园安全检查简报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