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作文

2024-09-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屈原的作文

屈原的作文 篇1

一走进大门,我们看到了非常多的鲤鱼,它们正兴奋地大张着嘴,口中吐出的水柱跃出水面,仿佛要争先恐后地招待我们这些小客人呢!继续往前走,在路边我们看到了非常多奇怪的大石头,其中有一个石头被劈成了两半,仿佛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是从这个石头里蹦出来的。

不一会儿,我们就抵达了目的地屈原祠,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门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肃然起敬。走进屈原祠里的一个小房子,第一眼看见的就是一座青铜像,这就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的眼睛俯视着四面八方,眉头紧皱着,手持宝剑,威武地站立着,让人不禁生出一股敬佩之情。

屈原祠里的墙壁上,公整的雕刻着屈原的作品,有《离骚》、《九歌》等,我们认真地聆听着导游的讲解,真是让我了解了这位伟大诗人的才华啊。

后来,我们走出了屈原祠,来到了一座小山上,在这里我们观看了精彩的皮影戏,我还买了一个皮影模型留作纪念。

拿着我的皮影模型,我们又回到了广场,大家一起做了有趣的游戏,有猜谜语、说的做的不一样等,看着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答问题的样子,我开心极了。

屈原的作文 篇2

《屈原列传》是《史记选读》中的一篇, 所在专题名称叫读其书想见其为人。“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是出自《孔子世家》中“余读孔氏书, 想见其为人”一句话。这句话是说我读孔子的书, 根据书中的描述想象到他的形象人格。作为专题名称, 不妨拓展开来, 我们读《屈原列传》, 根据书中的描述想象到屈原的形象人格。通过《屈原列传》这篇课文, 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文中所展现的美好人格。

二、研读课文时, 我是从两个角度来把握的, 一是理清文脉, 在了解各部分内容的基础上, 探究各部分内容与塑造人物的关系, 这是从面上看;二是通过聆听屈原处在生死边缘的心灵选择, 抓重点, 来理解屈原的美好人格, 这是从点上看

课文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 (1—3) 写屈原作《离骚》缘由及对其高度评价;第二部分 (4—10) 写屈原由见“黜”而见“迁”;第三部分 (11) 写屈原自沉汨罗的经过;第四部分 (12-13) 写屈原死后的影响及太史公的评语。

第一部分记叙了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的情况, 并写了对《离骚》的评价。《离骚》中有这样的句子:“不抚壮而弃秽兮, 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 来吾道夫先路”。文为心声, 从《离骚》可见屈原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 希望楚王幡然悔悟, 奋发图强, 振兴楚国。

第二部分写屈原由见“黜”而见“迁”。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 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 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穿插的这么一大段史实, 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发生的, 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 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 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 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 必然不见容于朝廷, 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汨罗江。

三、我觉得本文的重点是第三部分第12小节, 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和屈原之死。这段是化用《楚辞》中的《渔父》篇写成, 跟原作只是字句稍有不同。文中屈原和渔父的对话虽然很简单, 却表现了屈原复杂而又矛盾的内心世界。这里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现人物性格的, 所以我觉得不妨在此想象探讨对话时二人的情感与语气

这一小节的第2行中有“渔父见而问之曰”一句, 不难想象, 提问的渔夫觉得很奇怪, 作为三闾大夫, 屈原为什么不是在朝内辅佐君王, 反而沦落到“颜色憔悴、面容枯槁”的地步呢?这一小节的第4行中有“屈原曰”一句, 此时的屈原内心是充满愤慨的。因为屈原想到自己曾经“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 应付诸侯”, 而今却受小人陷害, 被国君疏远, 受流放之苦, 所以很“愤慨”。此外, 屈原此刻更多的是为楚国担忧, 因为当时楚国朝廷佞臣充斥, 加上楚国的君主昏庸无能, 所以屈原愤慨的是小人当道, 自己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无处挥洒。

这一小节的第5行中有“渔父曰”一句, 此时的渔父是淡然的。因为从渔父的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不赞同屈原观点的, 他想劝屈原与世推移。这一小节的第10节中有“屈原曰”一句, 意气慷慨的屈原坚定的表明了自己的心志:我是绝对不会向外界妥协的, 我一定会坚持真理, 拒绝与世推移。

四、第四部分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和司马迁对屈原的赞词, 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 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冯友兰先生说过, 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 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够拯救国家时, 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 便选择赴死

“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屈原形象就是一个殉道者的形象, 这个“道”就是政治理想和信仰, 就是祖国和人民, 就是人格的神圣与精神的绝对纯净。屈原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 是一个不苟合, 不妥协特立独行的形象。

屈原以身殉道, 以死明志, 这位先驱的光辉人格为司马迁所推崇。人类社会之所以始终存在希望, 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 总有思想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 拆下肋骨当火把, 照亮前行的路。“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屈原是一本大书, 可以让我们代代翻阅而不能尽其义。物质存在的屈原在公元278年即已死去, 但精神的屈原却永在生长, 且日益枝繁叶茂, 硕果累累, 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屈原列传》中屈原形象辨析 篇3

关键词:屈原 文学形象 《史记·屈原列传》

《屈原列传》是现今所发现的对屈原最早的文字记载,司马迁在篇中以饱含深情的笔调叙写了屈原的生平事迹,运用活灵活现的文字描述了这位先贤忠君爱国、卓然不群的光辉形象。

作为历史人物,屈原是有争议的。除了由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离骚》等诗篇为屈原所作之外,在汉代以前的史料中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作为历史人物他没有任何过硬的史料考据作支撑。因此,关于其身份面貌,有人说他是治国忠臣,有人说他是文学弄臣,更有观点认为屈原并不存在,屈原这个人物和他的“楚辞”纯系汉儒的虚构和假托。胡适在《读<楚辞>》一文中提出质疑:“屈原是谁?这个问题是没有人发问过的。我现在不但要问屈原是什么人,而且要问屈原这个人究竟有没有。”

但是,笔者认为否定作为历史人物的屈原的存在,把屈原和“楚辞”说成是汉儒的虚构和假托的观点,是十分荒唐的。因为,汉儒的作品无一能与“楚辞”媲美,难道他们自己都写不出好作品,却能在假托别人之名时文思泉涌,灵感大发,而写出惊世之作么?再者,如果历史上本无屈原之名,汉儒又何以假托屈原。楚地有关屈原的民风民俗千百年来流传不衰,亦是屈原存在的一个有力证据。故此,我认为作为历史人物的屈原的存在是不可置疑的。

既然如此,那么《列传》中的屈原形象是不是历史人物的屈原呢?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认识这个人物形象?笔者试就这篇《列传》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列传》中的屈原不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形象,而是一个艺术形象

笔者如此评价并非在否定作为历史人物的屈原的存在,而是说在《列传》中这个人物的身上,存在着太多的推想构建的因素,而这些推想和构建绝不是以史料考据为依据的。

据《列传》记载:屈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若果真如此的话,屈原当属于楚国朝廷上的治国能臣,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按理说这样一个在当时楚国朝廷上举足轻重、在外交上游刃有余的杰出人物,是一定会有史料记载的。然而,汉代以前的史料没有任何关于屈原其人其事的记载,包括楚国和秦齐各国的史料中,屈原皆不见半点踪影。退而言之,即使由于屈原受了排挤,楚国的史官不敢记载他,那么其他各国对这位“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外交家也一定会有所记载的,当时诸侯各国的外交活动应该有很多事件要涉及到他。如果真是这样一个有影响的政治人物,除了几首诗篇之外在先秦各国的史料中竟然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列传》中记载屈原的身份地位似乎是不可靠的。再者,一个在史料中不见任何踪影的人,在一百多年后,司马迁给他作传的这些内容其真实性又有多少呢?

胡适在《读<楚辞>》一文中这样讲道:“《史记》本来不很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诚然,如果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史记》的确不可靠,很多地方是漏洞百出的。如《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扁鹊”是战国时的名医秦越人,文中记载了秦越人医治晋国大夫赵简子的病;并记载他能洞察疾病前的隐微征兆,在拜见齐桓侯时发现其身染病患,曾多次请求给齐桓侯医治的事情。而赵简子和齐桓侯都是春秋时人。又写秦越人医治虢太子的尸厥病,虢国亦是春秋时的侯国,战国时早已不存在了。一个战国时的人能跨越时空,去为几百年前的春秋人治病吗?诸如此例,不一而足。从历史的角度看,《史记》的确不很可靠,与其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还不如说就是一部一个个历史人物的演义故事。

《列传》的故事情节更是精心设计,独具匠心的艺术虚构和安排。

请看《列传》中的两处情景的描述: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乍看,这是一个“小儿科”的儿童故事。既是“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如何能见之?既是“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上官“夺之”,又有何用?这一切很难自圆其说。在这一富有戏剧性的故事情景中,只有两个在场者:屈原和上官。上官是否“见而欲夺之”,那只有屈原和上官能说得清楚,即便在当时也难于判明,更何况时过境迁后的司马迁呢?其实,这些活灵活现的情景都是精心设计出来的,这种独具匠心的虚构和安排,完全着眼于人物的塑造和谋篇的需要。司马迁把屈原的形象精心地构建在“忠”和“奸”的二元对立上,以冲突来塑造人物,编织了一个悲剧性的“忠臣故事”,而昏君、忠臣、奸臣之间的关系,构成了所有这类忠臣故事的基本内容。这是一个忠臣故事的屈原版。

再看屈原投江一段的情景描写,更可看出司马迁巧妙的设计与安排: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这段文字与《渔父》中的内容基本一致。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这完全不是写史的叙述方式,而是文学作品的描述方式,这不是历史的真实,而是一种虚拟的对白。这里的“渔父”,是作者为了表明自己的意志与见解,而独具匠心地安插的一个对话者,来以观念上的对立来作为陪衬,即是今天我们所说的“托儿”。要把它当成真正的历史场景,那就大错特错了。当然,这种手法从文学的角度看。更会产生一种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艺术魅力。这一手法的运用在《论语》里有,《左传》里有,《楚辞》中也不乏其例,后世的文赋里更是司空见惯的。这是“文法”而非“史笔”。司马迁正是运用了这种文学手法,在《屈原列传》里绘情绘景地编写了一个悲恻动人的忠臣故事,构建了一个忠君爱国的历史范模。

因此,笔者认为《列传》里的屈原只是一个艺术形象,绝非是一个历史人物的形象。

二、《列传》中屈原形象源自司马迁对屈原《离骚》等诗篇的解读与推想

《列传》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对屈原最早的文字记载,司马迁在这段文字中对屈原的形象进行了第一次建构,由于屈原其人在先秦各国的史料中不见踪影,因此,司马迁对屈原形象的构建绝不是以史料考据为依据的。那么,司马迁建构屈原形象的依据是什么呢?我认为它源自司马迁对屈原《离骚》等诗篇的解读与推想,源自于屈原作品中第一人称的抒情形象。更具体地说,司马迁把屈原诗中的第一人称的抒情形象当作了建构屈原形象的依据,把一个艺术形象充当了一个历史形象。

让我们看看《屈原列传》中太史公的感慨: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返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不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恒,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其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此段文字明确表明,司马迁对屈原形象的认识,是出自对屈原《离骚》等诗篇的解读,并以诗篇内容为依据而进行的-种想象性的“推其志”,而这个“推”是推想的推。“推其志”是由屈原诗篇的内容来推想屈原的心志,由其作品中抒发的情志来推想其人。这样作者主观意识中的屈原的形象便由此而生。可见司马迁心中屈原那“可与日月争光”的形象,是他在对《离骚》等作品的解读中推想得来的。同时这也正是《离骚》等诗中的第一人称抒情形象在司马迁头脑中的再创造,司马迁拿一个艺术形象充当了一个历史人物的形象。

三、《列传》中屈原形象渗透着司马迁浓重的主观色彩,是司马迁的一个虚拟的自我

《史记》的许多地方都渗透着司马迁浓重的主观色彩,他笔下写的是古人,渗透在里边的却是个人的情感。如《扁鹊仓公列传》中写到扁鹊遭人嫉妒而被杀害时,司马迁感叹道:“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故扁鹊因其伎见殃。……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这些地方既是在感叹作品中的人物,更是在感叹作者自己。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的这种意识尤为突出。例如:“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不怨乎?”这里每一句话都渗透着司马迁浓重的主观情怀,既是说屈原,更是在说自己。

司马迁在《列传》中以自身遭遇的精神体验对屈原进行了想象性构建,并使之成为“真实”的历史事件。而司马迁与他构建的人物之间的隐喻关系,便显而易见。篇中写的是屈原,表现的却是自己“忠而被谤”、“美而遭妒”的怨愤。他借屈原来隐喻自己,在构建屈原的同时又在建构着一个虚拟的自我。因此,篇中处处写的是屈原,又处处都可以看到作者与他笔下的这个人物的隐喻关系。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而作者受刑,而著《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二者的遭遇,何其相同;二者的作为,又是何其相似。“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其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里司马迁在深情地赞誉屈原的同时又在表现着自己的美好和不幸。这里屈原是他的一面镜子,屈原的美就是他的美,屈原的不幸就是他的不幸。共同的命运,共同的遭遇,共同的感受,使司马迁与他作品中的屈原的形象重叠在一起,继而合二为一。因此,《列传》中屈原的形象是司马迁虚拟的自我。

四、《列传》中屈原的形象是后世屈原形象构建的原本

《列传》是屈原故事的原本,司马迁是屈原形象的原创者。司马迁以后,屈原的故事由历代文人反复地演绎着。后世有关屈原的史料和文人作品,大体上皆以《列传》的内容为原本进行演绎虚构,情节大同小异,但都不能越出《列传》的范畴,如郭沫若的《屈原》等。这样,无形之中屈原的这个艺术形象便被人反复地构建着。从董仲舒“独尊儒术”始,儒家思想被人们置以极为神圣的地位,所以屈原形象的构建是逐渐朝着儒学思想的典范人物的方向进行的。

正是这一代代的反复构建,一个活生生的忠君爱民的典范人物的形象,一个儒家思想体系中的美政的化身,一个文采超绝、高洁纯美、忠贞不屈的英贤形象便高高地矗立起来。正是这一代代的反复构建,使这个人物的身上凝聚着我们民族丰厚的文化内涵,《列传》中的屈原便从一个艺术形象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文化人物形象。所以笔者要说:不是屈原创造了屈原的故事,而是屈原的故事创造了屈原。

历史上的屈原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爱国主义诗人,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由于岁月的流逝,这位伟大的诗人与我们越去越远,其真实身份与历史面貌已使我们不可追寻。但是,以《列传》为底本,经历代文人反复构建的屈原却以一个文化人物的形象高高地矗立在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里,以“与日月争光”的光辉照耀千古。

描写屈原的作文 篇4

唐朝有一诗人陆龟蒙写过一首诗叫《离骚》: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岂知千丽语,不敌一谗言。屈原,作为一个在封建时代的人,思想是多么的进步!在当时就发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感慨!可谁知道,楚王竟然听信奸臣之言,流放屈原,导致国破家亡的局面。我不禁对这位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者感到无限的叹息!

今天下午,我的表弟袁齐兴高采烈地吃粽子。我就一本正经地说:“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小表弟不屑一顾的说:“管它那么多干吗,反正就是开开心心吃粽子的。”我的表情立刻严肃起来:“端午节怎么能是光开开心心的吃粽子呢,你居然连端午节的来历也不知道!”他目光炯炯有神地说:“你说说看。”于是,我就讲起来端午节的来历:“古时候,有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叫屈原……”小表弟听得目不转睛:“屈原真是个爱国诗人啊,呵呵,我又了解了新知识,上学了对我们班同学说说,他们都不知道!”小表弟又问:“那么,为什么叫端午节呢?”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五月为午,“五”与“午”相通,故端五又名端午。”

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会永远刻在人们骨头里,楔在人们心里。明天,我会再一次记起你的,屈原!你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的脊梁!

屈原的作文600字 篇5

不得不承认,有的人是受不了一点世俗的沾染的,同时他希望受到命运的青睐,与同样的高洁之士结朋交友。当以上两条愿望一条都不能实现时,清高的屈原也就决绝地离开了他认为的肮脏世界。

姑且不论这死是否值得,单是这勇气就足以让后人尊敬。这是对自己人格的尊重,它表明自己是拣枝而栖的凤凰,不能混混噩噩度世。

屈原投江的心境应该是极度悲凉的,应该是冷静的理智的,也是深思熟虑的,绝不是一时之冲动。既然已抱定了必死的决心,那么何必性急?再看一眼楚国的大好河山吧,这是我的先人开辟的地方,秋风萧瑟,西风渐紧,远处的芦苇与近处的芦苇携起手撑开了一张秋天的网,把整个人的愁苦攒紧,浓缩成一颗异常柔软的心,这心一旦溶于汩罗,便把整条江水都染得苦涩,而水又是一脉相通的,任意一瓢水,都使楚人想起家国江山,想起不可搀回的结局,涕泗横流。

事情已经过去两千年了,代代传,传代代,再加上喜欢“盲目爱国主义”的统治阶级的宣传,于是屈原就成了所谓爱国的典范。

人们不会指责屈原的爱国,虽然那是更重视个人而不是更注重国家的时代,那是一个哪里有幸福哪里成就哪里就是家国的朝代。“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像屈原这样为出生之国而死的不多。

接下来我要谈谈屈原的观点问题,在屈原看来,只有凤凰之类的高洁鸟类才能发表言论,庸鸟安分守己便是;骏马是不必绳子拴的,跛驴当然是要干活的。读到这里,我不禁为庸者叫不平,我同意给天才以自由发展的空间,但同时也应该尊重庸者,其实对庸者、对弱者的关注与尊重更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性美,中国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精英文化,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到“食尽人间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说的仿佛都是阳春白雪不能与下里巴人来往交心。

屈原的作文700字 篇6

他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白云名正则。是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因为少年的时候受到良好的教育,所以有着博闻强识、志向远大的毅力。早年受楚怀王熊槐信任,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想连齐抗秦,因遭旧贵族排挤,先后流放至汉北域,当楚国成都郢都被秦国白起攻破,自沉汨罗江。

每当我读到或见到屈原跳汨罗江这六个字,心头便弥漫着凄婉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不,我读起了有关屈原的诗书,我的灵魂好像飘到了周赧王。我看到了屈原在家中正忙着审阅着重要的文件,可突然一位太监和几位士兵走进,大声说道,旨屈原放逐江南。居然怀着悲伤的心情从郢都出发一直到了江南。一路上我多么想安慰他一下呀!

周赧王37年,白起率领奏军攻下了郢都,屈原在极度困难,完全绝望的心情下投汨罗江自尽,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连声叹气一代伟人就这么死了!

在这段时间里,屈原写了离骚这本诗书,帝高阳之苗裔兮,永大皇曰伯庸。摄提负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每每读到这些诗,我就会委屈而感惋惜。此诗可以体现出屈原的浓浓爱国情。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时已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智为中心。前半诗篇倾诉诗人对祖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活的凤愿,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坚强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来表达自己追求理想的实现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全诗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试析屈原对鲁迅的积极影响 篇7

一、鲁迅继承了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

屈原和鲁迅, 一个是“眷怀宗国, 终又宁魏而不忍去也”[1], 一个是“眷念旧乡夕仍不能绝裾径去”, 爱国的忠贞程度是完全一致的。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 当时新兴的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 在各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楚国虽是个大国, 但保守势力张大, 改革远远落后于秦国。怀王时“大蔬父兄好伤贤以为资, 厚赋敛诸百姓”, 顷襄王时也还是“幻睁其国大, 不恤其政”“群臣之间, 相妒以功, 谄谀用事”弄得“良臣疏斥, 百姓心离”, 在这般情况下, 屈原要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谈何容易!屈原曾受到过怀王的信任, 入则与工图议国事, 发布诏令;出则接待宾客, 应对诸候。然而却遭怀王宠姬郑袖、上官大夫靳尚以及令尹子椒场公子子兰等贵族特权分子的诬陷、迫害, 一次被放, 二次被逐, 行呤泽畔, 奔走山林, 前后达三十年之久。长期的流放生活使他广泛地接触人民, 愈加体验到了腐败黑暗的楚国政治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难, 然而像楚怀王那样的统治者哪里会理解他爱国的一片忠心呢?

鲁迅和屈原的爱国思想存有根本差异。屈原的爱国始终是与忠君联系在一起的。在其观念中, 楚王就是楚国的代表, 只要楚王“及前王之踵武”, 就可以把国家引向强盛[2]。鲁迅则完全不同, 他要求的不是改良, 而是彻底的革命。他在《自题小像》描绘[3]的“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情景, 就是当时中国黑暗而又陷于危机的真实写照。然而再贫穷、再落后、再受屈辱, 祖国毕竟是养育了自己的, 所以他无意避开爱神向他射来的箭, 却发出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坚强誓言。在这个时候, 鲁迅想到了屈原, 想到了他在《离骚》中表达的极为强烈的爱国思想, 想到爱国者不被理解的悲哀, 是很自然的, 在自己的诗中引用屈原的诗句也顺理成章的。他明确地宣告“我们从古以来夕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有拼命覆干的人, 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要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 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以为据的, 要自己去看地底下。”所以同是表达爱国思想的一个“荃”字, 在屈原那里指的是国君, 在鲁迅那里指的却是人民。

屈原的爱国思想还突出地表现在他对楚国人民和山川的系念, 这一点也是很能够引起鲁迅的共鸣的。屈原爱国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反遭迫害, 在绝望的心情下曾去请神巫灵氛占卦。灵氛劝他“何所独无芳草兮, 尔何怀乎故宇?”意思是说, 何必留恋故国, 不如到远方去寻求知己。这种情绪在战国时期人们是习以为常的, 文人学士为了寻求个人的出路, 都以“朝秦暮楚”为常事。然而屈原没有那样做, 正像他在青年时代写的《橘颂》中表达的那样“深固难徒, 更一志兮”。而屈原看到楚国乡土和人民的时候, 却“仆夫悲余马怀兮, 蜷局顾而不行”。

鲁迅对屈原这种“受命不迁铮, 一心报效宗国”[4]的思想十分敬佩.。其实鲁迅也曾有过屈原那样的遭遇, 一生坎坷, 数次逃难, 许多国内外的朋友都劝他到国外去, 一九三一年鲁迅也曾表示过“生丁此时此地, 真如处荆藕中, 国人竟有贩人命以自肥者尤可愤叹。时亦有意, 去此危邦, 而眷念旧乡夕仍不能绝裾径去, 野人怀土, 小草恋山, 亦可哀也……倘举朝文武, 仍不相容, 会当相偕以泛海, 或相率而授命耳。”看来鲁迅也曾有过“去此危邦”“郎相偕泛海”的想法。后来尽管环境更加残酷, 鲁迅却坚定地表示要坚守自己的战斗岗位, 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这在他一九三二年二月三日作的《偶成》诗中有明白的表露:“文章如土欲何之, 翘首东云惹梦思。所恨芳林寥落甚, 春兰秋菊不同时。”中国的现实确实黑暗、众多的日本朋友也确实令人怀念, 但是日本也不再是我向往的地方, 我不能离开自己的国家。“春兰秋菊不同时”是从屈原《九歌·礼魂》中“春兰兮秋菊, 长无绝兮终古”转换来的, 鲁迅与屈原的用意并不相同, 但鲁迅在写这首表达爱国情感的诗的时候, 又想到了屈原是可以肯定的。

二、鲁迅继承了屈原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勇于牺牲的探求精神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说, 屈原“被谗放逐, 乃作《离骚》。逸响伟辞, 卓绝一世”。屈原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理想、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他把美女作为理想的化身, 以“求女”作为寻找理想的象征, “哀其无女”则表现他追求理想中受到挫折而出现的巨大失望。鲁迅对此十分同情也十分倾心, 特别是“五四”时期, 在充满理想的憧憬而又苦于找不到出路, 看不到战友的情况下, 鲁迅表示爱诵读的骚句是“朝吾将济于白水兮”到“衷高丘无女”, 其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尽管屈原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屡遭打击陷害, 然而他依然是反复探求真理, 宁死不屈地进行斗争。“朝发轫于苍梧兮, 夕余至平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 日忽忽其将。吾令羲和弭节兮, 望崦嵫而匆迫: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八句诗集中反映了屈原的自强不息, 抓紧时间, 上天入地, 进行探索的精神。鲁迅在“五四”新文化阵营分化以后, 也曾经历了类似屈原的那种寂寞、苦闷、彷徨的心情, 他继《呐喊》之后将自己的小说集取名为《仿徨》, 并引上面八旬骚诗作为题辞, 印在扉页上, 表现的也是这种顽强的探求精神。

鲁迅毕生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正像毛泽东同志评价的那样, “他一点也不畏惧敌人的威胁、利诱与残害, 他一点也不避锋芒, 把钢刀一样的笔刺向他所憎恨的一切。他往往是站在战士的血迹中坚韧的反抗着, 呼啸着前进。鲁迅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的宝贵风格的形成”, 明显地有着屈原对他的影响。在《汉文学史纲要》中, 鲁迅除了给予屈原高度评价, 也曾谈到“玉、唐勒、景差之徒矽”, 说他们茁虽学屈原之文辞, 终莫敢直谏, 盖掇其哀愁, 猎其华艳。

三、鲁迅继承了屈原敢于怀疑旧传统, 敢于揭露黑暗现实的无畏精神

屈原所处的战国时期, 黑暗势力表现得异常顽固和疯狂, 屈原全然不顾这些, 以诗歌为武器, 站在新兴阶级一边, 无情揭露了奴隶主贵族阶级的反动与腐朽。他在《离骚》[5]中大声疾呼“夫惟党人之偷乐兮, 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 恐皇舆之败绩”, 指出楚国统治者走的是一条黑暗与危险的道路, 国家正面临着翻车、覆亡的危险。在《九章·怀沙》中揭露楚国统治者倒行逆施, 必然使黑白颠倒, 是非不明, “变白以为黑兮, 倒上以为下;凤凰在奴兮, 鸡鹜翔舞。”

为了实现爱国理想, 挽救危难中的祖国, 就极需要倡导屈原的这种敢于揭露浑浊与黑暗的精神。鲁迅对屈原最为称赞的是“怀疑自遂古之初, 直至百物之琐末, 放言无惮, 为前人所不敢言”。这种怀疑精神在我国现代思想史上第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中, 是必须大力提倡的。鲁迅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对屈原的《天问》评价极高。《天问》不仅大胆地否定了唯心主义的天命、神道, 也大胆地否定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遣神运动。这种疑古反经的精神, 对于鲁迅所处的时代同样十分需要。鲁迅对于旧传统表示了极大的蔑视, 大声疾呼“世上如果还有真要活下去的人们, 就先该敢说、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 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 不能不说是与他对于屈原怀疑精神的钦佩和倾心有很大关系的。不过屈原也只是敢发疑问而已, 而鲁迅则是公开地号召人们起来反抗, 砸烂旧世界。鲁迅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 揭露和打击形形色色的鬼蜮。鲁迅最反对“蹒和骗”, 主张“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鲁迅晚年写作的旧体诗, 有许多直接借用屈原诗歌中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来揭露现实。这说明他们的善恶观念有着很大的一致性。例如一九三四年写的《秋夜有感》中有“望帝终教芳草变”的诗句, 这是借用了《离骚》中的“兰芷而不芳兮, 荃蕙化而为茅”的象征意义。屈原原来是暗指他所培养的人才变质了, 鲁迅略加发展变化, 用它来隐喻当时的一些文人, 在白色恐怖下经不起考验, 变节投降了。又如同年写的《报载患脑炎戏作》中“横眉岂奇蛾眉冶, 不料仍违众女心”二句, 是借用了《离骚》“众女嫉余之峨眉兮, 谣诼谓余以善淫”的比喻手法。屈原原来的意思是许多女子嫉妒美人的蛾眉娇艳, 担心美人独得国君的宠爱, 于是造谣说美人素心淫荡。借此隐喻奸佞小人出于嫉妒他的品质、才能, 在国君面前造谣诋毁他。鲁迅以屈原诗为典, 诙谐地揭露上海反动文人的无端造谣说:“我对待你们的主子从来都是横眉冷对的, 不像你们那样有一双媚人的细眉, 哪里会夺取主子对你们的宠爱呢?不料还是触犯了你们, 还来造谣攻击我。”鲁迅在作品中大量引用屈原的诗句, 借以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揭露敌人的罪恶, 这也足以说明他们在思想上有一致性。

当然, 即使是在爱国主义、牺牲精神、揭露黑暗追求光明这几点上, 鲁迅也只是继承和发扬了屈原的思想, 但绝不是毫无批判地全盘接受。在《摩罗诗力说》中, 鲁迅就指出了屈原的作品“多芳菲凄恻之音, 而反抗挑战, 则终其篇未能见感动后世, 为力非强”, 鲁迅是继承和借鉴了屈原思想和作品中最宝贵的部分, 并且使其发扬光大, 使自己成为“空前的民族英雄臼”, 被誉为“民族魂臼”。

摘要:本文阐述了屈原的爱国思想及自强不息、百折不饶、探求真理的精神以及敢于怀疑旧传统和揭露黑暗现实的无畏精神, 历史地分析了屈原的品质特质对鲁迅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屈原,鲁迅,个人品质,影响

参考文献

[1]鲁涛.永远的屈原——屈原与屈子祠简介[J].云梦学刊, 2009, 30 (1) :159.

[2]张永祥, 张秀芬.楚山楚水不胜哀——试论屈原其人其诗的悲剧性[J].前沿, 2009 (2) :173175.

[3]黄健.走进鲁迅的世界——读《鲁迅作品赏析大辞典》[J].鲁迅研究月刊, 1993 (2) .

[4]金荣权.论两千余年来屈原形象的历史演变——兼及屈原精神与文化内涵[J].江汉论坛, 2000 (7) .

鲁迅对屈原的评价 篇8

关键词:鲁迅 人格 评价

一、鲁迅对屈原作品的评价

鲁迅对屈原作品的评价集中体现在他的《中国小说史略》中。他在此文中肯定了屈原《天问》把很多神话传说保留了下来,他认为中国神话和传说的渊源“若求之诗歌,则屈原所赋,尤在《天问》中,多见神话与传说。”并举了很多具体的例子,如“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惟何,而顾菟在腹?”,“昆仑县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1](p23)这些评价是当初对许寿裳所说的“《天问》是中国神话和传说的渊薮”进一步的阐述。

通观《天问》,不难发现其中确实包含了很多远古神话传说,说明屈原对神话和传说十分重视,对后世也产生很大影响。

此外,鲁迅对《离骚》也做出了高度评价。首先他对屈原神思飞跃的想象力十分推崇,认为屈原上天下地,呼风唤雨,“放言遐想,称古帝,怀神仙,呼龙虬思佚女,……”[2](p382-383)从而使作品具有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其次他又将屈原的作品与《诗经》进行比较,认为:“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故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或訾而绌之,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3] (p382-383)鲁迅赞美了屈原作品句式的灵活多变,想象的丰富,语言的华美多采,感情的真实,意蕴的深厚,毫不吝啬溢美之言,将其称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从屈原作品对后世影响来盾,鲁迅并非言过其实。但同时鲁迅也深刻的指出:“然则骚者,固亦受三百篇之泽”“俗歌俚句,非不可沾溉词人,句不拘于四言,圣不限于尧舜,益荆楚之常习,其所由来者远矣。” [4] (p382-383)鲁迅认为楚辞这一文体的产生不是凭空的,它继承了《诗经》的优良传统,也接受了楚地民歌和楚国风俗习惯的影响。

总之,鲁迅从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着手,评论了屈原作品的成就,既肯定了其独创的文学史地位,又看到了它与传统、后世的关系。

(二)鲁迅对屈原人格的评价。

综观鲁迅的作品,他总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评价屈原,所以他对屈原的评价随着历史环境和自身思想的变化而变化。

首先,鲁迅对屈原的品格高度赞扬,并对屈原的个人遭遇给予深刻同情。鲁迅认为《离骚》的出现和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个人理想得不到实现的遭遇紧密相关。“长子顷襄王立,子兰为令尹,亦谗屈原,王怒而迁之。原在湘沅间九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作《离骚》,终怀石自投汨罗以死。” [5](p392-386)可见其主要内容紧密联系着屈原不幸遭遇。鲁迅指出:“其辞述己之始生,以至壮大,迄于将终,虽怀内美,重以修能,正道直行,而罹谗贼。” [6] (p392-386)正是借助诗作以倾泻心中忧愤,表达自己一腔忠诚而被谗害的哀怨、激愤的感情。“罹谗贼”三字可见鲁迅对屈原的不幸遭遇非常同情。他对屈原高尚的品格十分推崇,认为时人是无法媲美的,他指出:“楚又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虽学屈原文辞,终莫敢直谏,盖掇其哀愁,猎其华艳,而九死未悔之概失矣。” [23] (p392-386)可见屈原文辞中所蕴含的高洁、独立的精神是别人无法达到的。

其次,鲁迅肯定了屈原对传统观念的怀疑和批判精神。这种精神在《天问》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天问》是一百七十多个疑问组成的长诗,展现了作者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的种种质疑的精神。正如鲁迅所说:“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现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24](p71)鲁迅也是一位极具怀疑精神的作家,所以对屈原的怀疑精神十分推崇,“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揭示出了屈原独立的性格和伟大的理想,同时这句话也可看作鲁迅自身精神的体现。

当然,鲁迅对屈原及其作品也提出过一些批评。鲁迅在早期的文章中指出屈原作品:“多芳菲凄恻之音,而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能见,感动后世,为力非强。”[26](p71)认为屈原作品缺少战斗、反抗精神,之所以有这种看法,是和鲁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关。身在日本的鲁迅,切身感受到中国人在异邦所遭受的歧视,同时也看到自己祖国的落后、民众的愚昧,清政府的腐败使古老的中国处于风雨飘摇中,他急切的希望祖国能强大起来。加之当时鲁迅受到孙中山、章太炎等革命志士激进思想的影响,激增了自己的战斗精神,他赞同革命,认为若中国强大,必要推翻腐败的清政府。可见当时鲁迅的思想非常激进。因此他才会认为屈原作品“反抗挑战,则终其篇未能见”。从客观来看,鲁迅此言并没有错,但他忽略了屈原的性格以及他忠君爱国的思想。以屈原对楚国的热爱他是不可能站起来反抗的,同时鲁迅也忽略了屈原所处的是封建等级森严的时代,臣反君是叛逆,所以屈原也不会反抗自己的君王,因此他只能抒发一下自身的不幸遭遇和内心的苦闷,抱怨一下君王对自己的不理解,也就难免“多芳菲凄恻之音”了。

综上所论,屈原的爱国精神、高洁的人格以及个人的不幸遭遇对鲁迅产生了很大影响,鲁迅对屈原的作品及其人格也都做出评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做出的评价也有所不同,大都客观精准。由此可知,屈原和鲁迅这两位相隔千年的伟大作家在很多方面都是有所联系的。

参考文献:

[1]见鲁迅.鲁迅全集卷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

[2]鲁迅.鲁迅全集卷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82—383.

[3]鲁迅.鲁迅全集卷九[M].北 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82—383.

[4]鲁迅.鲁迅全集卷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82—383.

[5]鲁迅.鲁迅全集卷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82—386.

我眼中的屈原作文 篇9

可能有人会说,屈原很迂腐,既然有才,既然楚国不识才,他大可到其他国家去,为何还要守在楚国,但也正是他对国家的坚守,国家的热爱,那样的坚持,才显示他与当时其他有才能的人与众不同,怀着对本国的爱,才使得他有了自己的根。

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看,他的确是很爱国,并一直坚持着去帮助国家发展。但他太过于坚持原则,虽然他的原则并没有错,但并没有帮助到当时的时局。如果想让国家时局得以扭转,在陷入困境时,大丈夫能屈能伸,而不应因为遭到陷害而放弃救国,如果他是真的想救国的话。他坚持个人原则,在某种角度看,并不是完全在救国,而是为了保持他个人品行的高洁,他把个人原则看得比国家兴亡更为重要。就他所说,“举世混浊”,“众人皆醉”,他不愿同浊同醉,那么救国必然遭遇重重困难,并且他并不是一个真正懂得救国的人,他的方法过于直接,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不懂得变通。而最后对生命的放弃,在某种程度上,是他对自我的解脱,如果他真正想要救国的话,就不应该用死来解决,因为,死对他来说,是个人品德的维护,自我的解脱,但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并没有实际的作用,只能是奸臣当道的形式更为恶劣,让他们的气焰更加嚣张。死,并没有解决问题。虽然他曾试图想办法改善现状,但他并不是一个能把救国坚持到最后的人,他唯一坚持的只是对个人品行的维护,似乎有点精神上的洁癖,他把这放在了救国的前面。其实从这也可以看出,屈原并不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很强的人,他不懂得勾践的.卧薪尝胆,不懂得忍辱负重,不懂得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包括个人的精神。

当自己的理想没有得到实现时,他选择逃避,放弃。虽然,他那种精神,从哲学上,人的个人修养上,是很值得敬畏的,但从客观实际来讲,并不适合。他在那样的状况下救国,改革就应该预料到有重重困难,并且事情的走向不能在他的计划之中,包括做人做事的方式,在当时的背景下,只要能救国,能改革,短暂的丢弃个人的原则是必要的,但他却太过于执着于自己的原则。他本来有很多条路可走,但却选择了放弃,选择了自己的人格,原则。

写屈原的高一作文 篇10

再过二天就是端午节,不知怎的,昨夜的月亮特别明亮,星星闪烁着亮光,浩瀚的天空,格外的璀璨。我们家自己包的粽子,散发出芦叶的清香。我被这浓浓的香气,带进了甜蜜的梦乡。我在梦乡里到处游荡,不知不觉来到了汩罗江上。我突然看到一位老者,身材十分的伟岸,那隆起的额头,刻着岁月留下的纹斑。他穿着一件长衫,手指前方,眼里充满犀利的目光,向着长空发出一声声悲愤的呐喊!

我凝目仰望,啊!那是屈原,那是二千多年前的屈原,站成了一尊不朽的雕像。我看见你的面像,充满着孤傲、悲愤和迷茫。你生命被放逐,思想在流亡,而你却没有放弃报效祖国的浪漫理想。你《离骚》,谁理采;你《问天》,天不语;你《卜居》,居无着;你《招魂》,魂不还。最终,你怀着壮志未酬的痛苦,怀着无国可报的忠愤,让汩罗江的胸怀,接纳了你的英雄壮举!从此,汩罗江的江水汹涌澎湃,屈原的忠魂光芒万丈!

我从睡梦中醒来,屈原的身影隐约还在。屈原呀,你不再忧愁,你不再悲伤!三楚的后人,早已把你的遗志承载。经过多少人的奋斗努力,经过多少年的改朝换代,你为之献身的祖国,现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今天的祖国,不再受人欺凌,不再被人蚕食,它是一只睡醒的雄狮,雄冠在世界的东方;它是一条腾飞的巨龙,遨翔在寰球的上空!现在的中国,已经达到了国富民强、国泰民安的初步目标,正在朝着民族复兴、实现伟大梦想的目标而奋斗。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你那忧国忧民、尽忠报国的英雄壮举,是华夏儿女宝贵的精神食粮!为了发扬光大你的民族精神,华夏的子孙为你设立了一个节,这个节日叫端午节!你的灵魂不死,你的精神永在,你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你是人们心中一尊不朽的塑像!

诗化的新编历史京剧《屈原》 篇11

【关键词】京剧《屈原》;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写意;诗化

文章编号:10.3969/j.issn.1674-8239.2014.05.013

【Abstract】New historical opera of QuYuan, introduc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perception for recreation of the Beijing Opera Qu Yuan's director concept, stage design, lighting design and costume design.

【Key Words】Beijing Opera QuYuan; stage design; lighting design; costume design; freehand ink; poetic

5月初,北京京剧院的原创新编历史剧《屈原》在梅兰芳大剧院完成了首轮演出,引起了业内人士和普通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全剧在展现屈原一生经历的基础上,突出了对其“家国情怀”的塑造,展现了他的信念与人格、理想和追求。其舞美设计摒弃了近年来通行的奢华大制作,舞台设计、灯光设计及服装造型整体追求简约,营造出一种诗意、空灵的氛围。笔者有幸观看演出,并采访了该剧的导演石玉昆、舞美设计刘杏林、灯光设计周正平和服装设计彭丁煌,从而对京剧《屈原》的二度创作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现将一些理解与感悟与读者分享。

石玉昆表示,执导《屈原》有三个追求:做一出京剧、做一部诗剧、做一个新剧。笔者认为,《屈原》很到位地呈现了三方面特色,是一出具有厚重历史感的现代京剧,也是写意京剧,更是一部诗化的京剧。

1 具有历史感的现代《屈原》

石玉昆说,执导《屈原》,首先是要“回归京剧艺术本体,尊重京剧创作艺术规律,呈现流派、行当的风采”。作为中国文学和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和屈原有关的艺术作品非常多,影响最大的是郭沫若先生的话剧《屈原》,京剧艺术家马连良先生和奚啸伯先生都曾演过屈原。人们或许知道马连良先生的《赵氏孤儿》、奚啸伯先生的《范进中举》,但并不记得他们塑造过屈原,这说明京剧《屈原》并没有很好地传承。此次要打造的《屈原》,是一个具有历史感的现代《屈原》,它既有铿锵有力的唱腔,又有朗朗上口的很有气势的台词;此剧进行的不是一般京剧的处理,而是具有楚文化“味道”的处理。强调要有新感觉,同时还要有京剧传统的记忆——如“四功五法”(这就要求演员带着本事去演戏,如唱、念、做、打、舞)。

同样的处理理念在服装设计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据彭丁煌介绍,这一理念主要体现为两点。首先,是在服装的色调上:楚国服装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楚国漆器的色调——红色与黑色(见图1~图3);秦国服装的设计灵感来自于黄土高原——以黄色和金色为主色调,以此来表现秦兵的勇猛和威武;而主角屈原的服装则以亮白色为主色调,并贯穿整个剧目,与其他人绚丽的服装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传达出屈原的“众人皆醉唯我独醒”。其次,在屈原配饰的制作上,服装设计从髯口、盔头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使其更具有现代感。

对于屈原的描述,无论是历史上、电影中还是文学作品中,都是峨冠博带、长长胡须的形象。如果按照传统的老生装扮,给屈原戴上盔头、髯口,就不是大家心目中的屈原形象了,也会妨碍演员的表演。所以,对于屈原的胡子,彭丁煌在传统的髯口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如在材质上,使用了很轻的软丝做成髯口。这样制作的髯口,既有胡子的形象而又区别于传统的髯口,并且不会妨碍演员的表演。而在头饰上,则专门制作了高冠来代替盔头。所以,此次的服装设计既是属于当代的京剧艺术的,又忠于屈原的历史形象;既有古典美,又结合了现代美,符合了当代观众的审美情趣,为打造具有历史感的现代屈原奠定了基础(见图4~图5)。

2 写意的《屈原》

虽然表面上,《屈原》是一个政治剧,但实际上带有强烈的文人色彩。从政治上来说,屈原是一个失败者,但是在文学上,他却是一个有建树、了不起的诗人。郭沫若先生曾这样评价屈原:他是空前的,也可能是绝后的,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是一座丰碑。所以,用京剧来表现屈原,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创办的历代文化名人系列的第一部,很有意义,提高了民族艺术的文化含金量。在介绍文化历史名人的同时,也增加了剧种的表现力。

《屈原》的舞台美术等多方面都采用了写意手法。《屈原》的写意与其他京剧剧目的写意不太一样,它的整个舞台首先追求一种空灵感。它的空灵感来源是什么呢?

刘杏林认为,《屈原》的剧本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水”。首先,众所周知,屈原是投江而死的,无论是在剧本中还是历史中均是如此;而且,在屈原本人的作品中,也屡次提到水的概念。在《楚辞·渔父》中,渔父在岸边劝说屈原无果后,说了这样几句话:“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在这里,渔父是以一种达观的说法去说给屈原听的,正是这句话给予刘杏林一个很好的启发:“水”就像是一个社会,一个年代,不仅仅是代表了自然界的水。在《屈原》中,舞美设计表达了两种“水”的含义,一种是屈原所投的江水,一种是象征广义的政治社会的水。剧中把水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和一个起点,这就是屈原的命运,他在楚国政坛上的沉浮,他个人的命运就像水一样不停起落、不断沉浮。在《屈原》的开头和结尾,布景上使用了一笔水墨来表达屈原的命运,并以它的升降来预示屈原命运的沉浮与升降(见图6)。如在结尾的时候,一笔水墨会从屈原的半身处升高,一直升到屈原的头顶,在这里表达的是水没头顶的意思。

除了屈原命运的沉浮外,在该剧里,伴随着他的沉浮,还有楚国命运的沉浮,屈原的命运与楚国的命运是相关的。在剧中,除了开头与结尾代表水纹的水墨线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结构,是像城楼一样的木头构架。这个构架也是可以不断地上升和下降的,随着场景的变化,它可以升到半空中,也可以降到台板上。这两个木制架构,可以理解为楚国的宫殿,或是楚国的城楼(见图7~图9)。它是根据剧情的不同,进行组合变化的。如结尾处,楚国大败时,两个木头架构就套在了一起,造型特别像一个巨大的灵柩。为了强调这个场景,在后面的天幕上还配上了荒草作为背景,给人感觉是一个巨大的灵柩被抛在荒草之中。在原剧本中,楚王被关押在秦国监狱里,屈原被关押在楚国监狱里。在剧中,刘杏林并没有去描写监狱的栏杆,而是使用了代表楚国的巨大灵柩的一个架构形象,并在后面配上荒草,感觉他们是处于一个被压迫、被囚禁着的状态。这个架构更为重要的是来表现楚国和他们自己的命运,就像是王室的兴衰(见图10)。

在戏中,一笔水墨和木制架构的起落都要贯穿一个主题,就是屈原和楚国命运的沉浮和起落,这是设计上的一个触发点和概念。它们也不仅仅是一个装置的概念,还需要跟每一场的场景规定和剧情的要求有相关的配合和对应,并能根据剧情生发出不同的内涵。

3 诗化的《屈原》

此次的京剧《屈原》是诗化的和充满诗意的,是一部回归京剧艺术本真的《屈原》。诗化,是话剧所擅长的;地方戏也有很多诗化的好作品;对于京剧来说,虽也有此类作品但并不多见。

京剧的诗化,首先要实现台词的诗化。比如,用京剧改编的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它的作品中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有些台词要还原,但是又不能完全按照话剧那样去还原。对于《屈原》的诗化,演员在剧中使用了带有音乐性的韵白(湖广韵与中州韵组成的韵白)来形成一种朗诵,有时甚至是散文体的朗诵。演员使用韵白把这种散文体的诗演绎出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感觉,有时代感且让人感觉贴切,与世界的审美取向相融合。

该剧的难度就在于此,要演出这部戏所特有的一种气质。它跟以往的京剧作品不太一样的地方:首先是在节奏上要诗化,要抒情;其次是音乐性要加强。如屈原在遇到疾风暴雨的斗争时,节奏要冲上去。所以这个戏的起伏就像三峡一样,起伏跌宕。

灯光设计上也体现了诗化的特点。周正平认为京剧是比较有张力的,不管是声腔还是韵白,都有一种审美价值。所以在光的运用上,要有一种诗意的表达,一种意向性,在保持戏曲本体格调的基础上,点到为止。如,“雷电颂”在《屈原》该剧里面是特有的,从郭沫若先生开始流传下来,所以雷和电必须要同时出现。在这里,周正平在把握一种大格调的情境下,使用了诗意的手法。如在“雷电颂”一幕,电脑灯的频闪与舞美布景结合,在天幕上塑造出了一道蜿蜒的霹雳。这道闪电,犹如屈原猛地挥起宝剑时迸发出的剑花,不仅在无形中延伸放大了演员的表演情绪,更使其扩张并充满了整个舞台,而屈原所处的疾风暴雨的时代环境感也依此表现出来(见图11)。此场戏在结构的处理上既不像京剧的分场,也不像话剧的分幕,它实际上是带有一种无场次的感觉,带有隐式镜头的处理。所以,使用灯光来营造特写、大全景、中景,形成了一种镜头感和画面感。如在表现楚军全军覆没的瞬间,硝烟弥漫,空中的红色逆光倾泄而下,七盏白色的定点光聚焦于秦军将领白起身上,周围的楚军士兵纷纷倒下,灯光以一种极致的张扬书写出了一首悲壮的诗歌(见图12~图13)。在戏的节奏上,观众感觉该剧整体是快节奏的,但是灯光设计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使得时空的转换更加自由,让观众在快节奏中依然能欣赏到大量的慢节奏的抒情画面。

作为“2014年北京市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屈原》的舞美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等二度创作团队,配合导演的理念,用传统的艺术形式,很好地呈现了当代人对屈原这位伟大历史人物的理解。

上一篇:生命的意义主题演讲稿精彩学生励志下一篇:在四年级家长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