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的典故(共12篇)
开卷有益 ( kāi juàn yǒu yì ),成语。打开书本,总有益处。 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这个成语来源于《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开卷有益”是出自宋太宗的一句话。因为他所读的《太平御览》是当时饱学之士历经七年,精选多种书籍汇编而成的,经过了慎而又慎的选择,书中的内容当然是有益的,因此称为“开卷有益”。开卷有益”不光告诉了我们应该勤于读书,还告诉了我们应该善于读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益”。
历史故事来源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防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 这部书收集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总类》。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
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读这么一部大书太辛苦了,就去劝告他少看些,也不一定每天都得看,以免过度劳神。 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从书中常常能得到乐趣,多看些书,总会有益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 于是,他仍然坚持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因国事忙耽误了,他也要抽空补上,并常常对左右的人说:“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效仿,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连平常不读书的宰相赵普,也孜孜不倦的阅读《论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谓。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会有益处。 常用于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
其他相关
曾, 即曾参。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平?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 我每日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划事情是否忠心?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此谓之“曾三”。
颜, 即颜回。孔子告诉颜回:“非礼勿现,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颜回说:“回虽不敏, 请事斯语。”意思是, 我虽然不聪敏, 愿意按照这话去做。颜回是“四勿”的践行者。此谓之“颜四”。
禹, 即大禹。《淮南子·原道训》:“圣人不贵尺之璧, 而重寸之阴, 时难得而易失也。禹之趋时也。”意思是, 大禹这位圣人不以直径一尺大的璧为贵, 而重视短暂的光阴, 因为光阴难得而易失。大禹重视光阴。此谓之“禹寸”。
一、给学生一把打开课外阅读之门的钥匙
相关调查显示,初中生并不排斥课外阅读,但因课外书目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又缺乏科学有效的阅读指导,兼以阅读时间难以保证,故而只能在流行小说、漫画、卡通等快餐文学领域里尝鼎一脔。为此,笔者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给学生一把打开课外阅读之门的钥匙。
1教材拓展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充分认识到了课外阅读在整个初中阶段的重要意义,专门设置了《名著推荐与阅读》知识板块,如七年级上册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八年级上册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它们充分考虑到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涉及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名篇佳作。以此拓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点拨名著的作品特点、时代意义,会真正地将学生带进课外阅读的海洋。此外,结合具体的某篇课文也可以展开阅读拓展,如教学《冰心诗四首》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冰心的《繁星》、《春水》推荐给学生,并借着课堂教学的机会弘扬作品当中的母爱、童真、大自然,将这种温馨从课内传递到课外。
2主题拓展
在单元编排的过程中,苏教版教材充分考虑到了单元主题,如“亲近文学”、“金色年华”、“民俗风情”等,并根据单元主题来整合教材文章、习作内容、口语交际、综合实践,实施全盘考虑、统筹安排的方略。在此基础上,笔者常根据单元主题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目,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记得在教学八年级下册《小说之林》这一单元时,依据单元主题,笔者给学生推荐了自己喜欢的《简·爱》、《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牛虻》、《蹉跎岁月》等小说,现身说法,给他们介绍自己的阅读感受,还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影响了不少学生在茶余饭后开始阅读这些沁人心脾的精神食粮。另外,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文时,笔者在简介作者的时顺便向他们推荐了《骆驼祥子》、《月牙儿》、《四世同堂》等作品,在课外给学生呈现了一个不一样的老舍形象,获得了良好的推荐效果。
二、古文拓展,是一个深化课外阅读的精灵
课程标准指出,初中语文要引导学生能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达到工具性、人文性、民族性的多重统一。遗憾的是,多年来应试制度下字字讲解,句句落实的教法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课程改革的初衷背道而驰。教学过程中,笔者在文言文教学时常和学生们一起阅读课外文言文,相互渗透、内外结合,不但对提升学生们的语文成绩大有裨益,还有效升华了他们的文言意识与语文素养,达到了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并行不悖的理想效果。
记得在讲授《出师表》一课时,笔者顺便向学生渗透了诸葛亮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等经典故事,学生们在深刻掌握了三点建议、两件大事的基础上,都深深地为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耿耿忠心所感动。于是,笔者利用多媒体出示了《战国策》中的《唐雎不辱使命》一文,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课堂上的时间很短,笔者只是陪着学生了解了一下大概内容,不料他们却对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唐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称之为“布衣英雄”,课下进行了深入研读。与学生课外交流时,他们谈到了唐雎与诸葛亮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布衣”,都有渊博的知识,能够在关键时刻不卑不亢、据理力争,为自己的国家赢得尊严与利益。甚至于,他们还发现了文中大量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现象,大大强化了他们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这是笔者推荐阅读时远没有想到的。
三、妙用网络,开一条高效课外阅读通道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课程背景下,人们逐渐地意识到自主、大量的课外阅读对初中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进了每一个初中生的学习与生活中,不少家长、教师都忧心忡忡,担心他们会在网络游戏、虚拟交友的泥淖中越陷越深。在笔者看来,堵不如疏,既然我们的生活不可能没有网络,我们不妨利用网络信息丰富、查阅快捷、自由交流的优势,给初中生开辟一条高效的,课外阅读的通道。
讲授八年级下册《海燕》的时候,笔者发现这篇文章与鲁迅先生的《秋夜》无论是在题材,还是文风方面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于是,笔者利用教室里的班班通电教设备“百度”了一下,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了学生。笔者的无意之举在班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他们从高尔基、鲁迅的生平入手,在网络中自主查询了这两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写作缘由,对其中的意象进行了深入比较,如“海燕”与“枣树”相似度极高,还有“狂风”、“乌云”与“夜空”、“月亮”,“大海”与“小粉红花”等等。由这两篇文章延伸开去,学生们还掀起了阅读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热潮,即使连中学生普遍感到晦涩难懂的鲁迅作品,他们也读得津津有味。不能不说形成这一可喜的变化,网络在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四、多元展示,布一道长期课外阅读防线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课外阅读一开始,学生们兴致高昂,擦拳磨掌,似乎一口气就可以吞掉整个图书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阅读激情日渐湮没,开始不再手不释卷,将目光转而投向更直观、有趣的活动中去。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能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展示平台,没能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课外阅读的价值,个性的彰显,还有分享、交流的快乐。对此,笔者深有体会,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改革,给学生们布下了一道长期课外阅读的防线。
记得在教学语文九年级上册余光中的《乡愁》时,笔者向学生们推荐了很多以“乡愁”为主题的古诗词,现代散文,如汉乐府民歌《悲歌》、王维的《杂诗三首》、席慕容的《乡愁》、余光中的《乡愁四韵》等等,并组织了“我看‘乡愁’”的主题演讲比赛。比赛中,有学生演讲、朗诵诗作本身的,还有学生阐述了自己对这些作品的理解与体悟,更有甚者,还有不少寄宿的学生自己创作了作品,将自己每个星期对父母、家乡的思念通过许多细节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这件事让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我们给学生搭建的展示舞台有多大,他们的阅读潜能就会有多大。
总之,未来将是一个知识更新、加速更迭的时代,只有善于阅读、终生阅读的人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探索一条积极有效的教学之路,让课外阅读之花盛开在每一名初中生的心田,奠定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基石。
2)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读书必须反复地读,这样才能弄懂弄通。义:意旨)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代.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 循序而渐近,熟读而精思。——宋代.朱熹《读书之妻》
5) 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宋.程颐
6)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高尔基
7)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苏.高尔基
8) 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苏.高尔基
9) 对于书籍就跟交新朋友一样。——德.歌德
10) 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英.卡莱尔
11) 开卷有益,在乎用心。
12) 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13) 对于书籍就跟交新朋友一样。
14) 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15) 对于书籍就跟交新朋友一样。
16)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7) 循序而渐近,熟读而精思。
18) 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19)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
20) 书籍是科学的成果,但科学不是书籍的成果。
21)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22) 书籍是一种冷静可靠的朋友。
23)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24) 读十遍,不如写一遍。
25)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26)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27)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
28)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里没有窗户。
29) 好书如挚友,终身不相忘。
30) 开卷有益,在乎用心。
31) 好书的光亮超过星星。
32)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33) 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34) 没有再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
3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6) 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
37)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38) 书籍是一种冷静可靠的朋友。
39)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反方:我方不赞成你方的观点,我们认为开卷未必有益,首先在科技发达的如今,想要了解更多知识,可以看电视,上网。想要放松心情也可以出去野炊!再者,如今的社会,不是什么书都可以看的,如果看了不符合年龄段的书,那么很可能会误入歧途!相信这样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得不少吧!看了书却得不到帮助,还不如不看!所以开卷未必有益!
反方:尽管开卷有益是个成语,但我任为:如果盲目开卷,未必有益。果戈理《死鬼灵》中的比什伽秋,什么都读,他并非饱学之士,而是缺少鉴赏力的傻瓜;《庄子·列御冠》中的朱泽漫,他学了一门特殊的杀龙技术,其实没有什么地方有龙可杀,他才明白世间无龙,其本领白学也。如此说来,如不加选择地开卷,总会事倍功半,害多益少!
反方:梨子吃了对心脾有害;红枣吃了对牙有害;药吃了对身体有益,但也有副做用。“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这句名言是说什么书都读的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那么,那个人如果看了不良的书,看过瘾了,可能会做出不良行为。
学习之余休息的时候你喜欢做什么呢?有的人喜欢去玩耍,有的人喜欢去运动,还有的人喜欢去做功课,而我,则喜欢坐在座位上安静地看书。
为什么我这么喜欢看书?是因为书曾经帮过我一个忙:有一次我在看书的时候无意间翻到了“无地放失”这个成语,我牢牢地把这个词的意思记了下来。在一次考试中,就有关于这个词的填空式选择,我轻而易举把这道题给骗填了出来。后来老师在讲评试卷的时候,只有我能讲出这个词的意思。确确实实让我“鹤立鸡群”了一回。通过这次事情。让我知道了书是人类的好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为什么大家都说书是人类的好朋友呢?因为书可以开拓大家的眼界,丰富大家的知识,让大家的作文水平可以更上一城楼,所以说书是我们的精神宝库。让我们真正的做到“开卷有益”吧!
开卷有益, 有许多人爱书如宝, 手不释卷, 因为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 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 犯案上千, 文章的最后, 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 风格又这样独特的小偷, 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 他无心写下的这几句话, 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后来, 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他说, 是林清玄的那篇文章对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让他弃暗投明, 重新做人。
纵观中国古今, 横看世界各国, 有哪一位名人不酷爱读书?又有哪一个不爱读书的人获得了成功?古代的那些文人墨客, 都有一个相同的爱好——读书。我们来听听名人对读书的见解吧!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 看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书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知识, 在每个时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一个家庭没有书, 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皇帝赵恒云: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简单直白地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
汉代刘向曾说过:“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强调要读好书, 好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所以我们读书要会选择, 不要盲目地见书就读。要学会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记住并非所有的书都开卷有益。
周总理青年时曾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表现了周恩来是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人。因为周恩来从小就立志读书, 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经过努力实现了夙愿。成为中国第一代好总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 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 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每一个学生要在书籍的世界里, 有自己的生活。把读书, 应视为自己的乐趣。
不要强调说作业多, 不要找借口说没时间, 只要你肯挤时间来读书, 就不愁没有时间。就像大文学家鲁迅他自己就是把大家喝咖啡、谈天的时间, 用在了学习和读书上, 博览群书, 博采众长, 不断进步, 写出了许多好文章,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曾经说:“生活没有书籍, 就像失去了阳光。智慧没有书籍, 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生命因书而精彩, 生活因书而充实。
英国的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也就是说, 广泛读书, 就会使你心思聪明, 思维缜密, 能言善辩, 不肤浅。
大文豪杜甫说得好“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积累多了, 见多识广, 写作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活到老, 学到老。”这句话不仅仅是对一般人说的, 更是对教师说的。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 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读书能拓宽知识面, 在教学时能对知识运用自如, 提高驾驭课堂能力。教师如果不爱读书, 教出来的学生怎么能好读书呢?, 有其师必有其徒。很难想象, 一个不喜欢读书的教师, 能培养出爱读书的学生。有很多学生就是在老师的熏染下爱上读书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言传身教都起表率作用, 所以老师要带头读书。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不厌其烦地反复读书, 不仅能理解蕴含的意思, 还能悟出做人的道理。如刘克庄的《诘猫诗》中, “饭有溪鱼眠有毯, 忍教鼠啮案头书”字面意思是说猫吃饭有小溪里的鱼, 睡觉有棉毯, 怎么袖手旁观让老鼠咬坏案头上的书呢?再读, 细品味, 你就体会到深一层的意思, 这其实是责问某些人衣食无忧, 条件优越, 就是懒惰成性, 不干好本职工作。又如虞世南的《蝉》中,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浅层意思是写蝉站在树上, 位置高, 所以声音传得远, 并非是借助于秋风的力量, 暗指品德高尚的人, 不用凭借外力, 也能声名远播。透过字面意思, 看实质, 真是耐人寻味呀!言外之意不可小觑。学习课文同样如此, 初读课文能了解主要内容, 精读课文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从中明白道理, 受到启示。
书就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而读书, 就像在我们心里种下了智慧的种子一样, 让你变聪明, 拥有渊博的知识, 懂得很多的道理。
读书可以丰富自己的大脑, 从而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情趣。读书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文化生活, 还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读书不仅能让我们认识许多历史人物, 还能了解他们的许多故事;读书不仅能给人知识和智慧, 使人不断进步, 还能陶冶人的情操, 给人以更深的启迪……
既然开卷有益, 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让我们都喜欢上书这一精神食粮, 与书结下不解之缘, 给大脑充充电, 让读书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让我们人人都能享受读书的乐趣吧。
摘要:本文着力论述读书的重要性———开卷有益。读书不仅能给人知识和智慧, 使人不断进步, 还能陶冶人的情操, 给人以更深的启迪。
于谦《和梅花百咏》(之一)“马上相逢情不尽,一枝谁寄陇头春。”
陈师道《黄梅五首》(之三)“欲传千里信,暗折一枝春。”
诗中运用了“折梅寄远”的典故。此典故出自南朝宋诗人陆凯的《赠范晔诗》“折花赠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借东风第一枝的梅将春的汛息、真挚的友情和浓浓的思念传递给友人范晔,梅花作为寄托相思感情的媒介物丰富着咏梅诗的内涵。
2.西湖处士或孤山处士
苏轼《和秦太虚梅花》“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
陈与义《和张矩臣水墨梅五绝》(之五)“目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
西湖处士、孤山处士均指宋代著名诗人、高士林逋(字和靖)。以梅妻鹤子而闻名于天下的林逋,爱梅入魔,他不仅在小孤山遍增梅花,歌咏啸傲其中,而且终生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真正不同凡俗。林逋共写了咏梅诗七津八首,被称为“孤山八梅”,通过咏梅来表现自己品性的高洁。许多咏梅诗人在目己诗词中提及林逋,都表明自己与林逋相同的爱梅情结及超凡脱俗、高洁孤傲的节操、忘向。同时“海妻鹤子”也成了典故。
3.梅花妆
朱淑真《冬日杂咏》“厌厌对景无情绪,谩把梅花取次妆。”
“梅花妆”的典故是指寿阳公主正月初七在含章股下小卧,梅花飘落到他额上,成五瓣,拂之不不去,甚为好看,宫中美人皆纷纷仿效之。诗中运用“梅花妆”的典故,个仅说明梅花妆为女性仪仪容的修饰,它为女性增添了雅致和风韵,而且在说明女性对青春和生命的热爱之情。
4.何郎
高启《梅花》“自去何郎无好韵,东风愁寂几回开。”
何郎,即何逊,曾做扬州法曹,在舍下种青梅树,日常吟咏其下,后迁洛阳,因思梅心切返扬州,正值梅花盛开,于是赏玩不已,被后人称为“知梅者”。何逊有诗《扬州法曹梅花盛开》“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海。衔霜当路发,映雷拟寒开。”写出了海花的盎然生机及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慨叹,对后世咏梅诗创作影响很大。
5.高士、美人
高启《梅花》“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此首诗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袁安卧雪,一是罗浮遇仙。(柳宗元《龙城录》),前者讲洛阳大雪时,人多外出乞食,袁安却高卧家中忍饥受寒,不求助于人。后者讲陏赵师雄迁罗浮,天寒日暮,月色微明,于松林间酒肆旁见一美人淡妆素服,芳气袭人,举止高雅,因扣家门与之共饮。师雄醉卧至晓,发现自己在大梅花树下。用这两个典故把梅花比作卧雪高士,月下美人,突出了梅花凌寒傲雪,素淡馨香的神韵。
6.南枝北枝
葛长耕《早春》“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
由于南北方位的差异而呈现出冷暖不同所带来的结果--南枝花开早。南枝北枝的典故有作用,一是紧扣早梅,向南枝上开出了嫣红的花朵,是“梅破知春近”的预示,二是表达出对早梅的怜惜珍爱之情。
7.一枝梅
齐己《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苏轼,和秦太虚梅花》“江头千树春欲闹,竹外一枝斜更好。”
刘秉忠《江边梅树》“一枝倒影斜斜月,满树浮光细细风。”
据《唐才子传》记载,齐己原诗为“昨夜数枝开”,请教于郑谷,郑谷说中“‘数枝’碍‘早’也,未若‘一枝’佳。”齐己遵改,并尊称郑谷为“一字师”。独表“一技”,一方面突出梅开之早,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梅花虚实飞动,疏淡娴雅的美感。这种以少胜多的写法对后来的咏梅者启发颇多。
链接阅读:
咏梅高手的美称
1.梅隐、梅仙
宋代诗人林逋,以梅妻鹤子而闻名于世,爱梅入魔,他不仅在小孤山遍植梅花,歌咏啸傲其中,而且终生不娶,以梅鹤为伴,真正不同凡俗,因而有“梅妻鹤子”的佳话。林逋写了咏梅诗七律八首,被称为“孤山八梅”,通过咏梅来表现自己品性的高洁,诗品与花品互相契合辉映。他的《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句,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韵写尽了,成为千古绝唱。
2.梅花屋主
元末著名画家兼诗人王冕,他爱梅之痴,不减宋初的林逋。他有居室自名“梅花屋”,自己便以“梅花屋主”自居王冕善画没骨梅花,又有题画梅花浮一卷为世人所推重,其“疏花个个团冰雪,羌笛吹他下不来”之句。当时就被编成故事流传。他的《白梅》《墨梅》诗堪称历代咏梅诗作中的上乘之作,结句分别为“只留清气满
乾坤”和“散作乾坤万里春”,诗人均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一种宏大的抱负与达观的胸怀。
3.知梅者
南朝梁诗人何逊,他的《咏早梅》“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朝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第一次从审美的角度来咏梅,以婉转清新的笔调,形象描绘了梅的风姿韵致。他曾做过扬州法曹,在舍下种有梅树,时常吟咏其下,后来迁洛阳,因思梅心切,请求返扬州。因此被后人誉为“知梅者”。
梅花的别称
1.疏影:吴可《探梅》“喷月清香犹吝惜,印溪疏影恣横斜。”
2.暗香:李錞《早梅》“雪径清寒蝶未知,暗香谁遣好风来。”
3.横枝:杨万里《雪夜寻梅》“横枝憔悴涴晴埃,端令羞面不肯开。”
4.斜枝:杨则之《早海》“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
5.一枝春:陈师道。《黄海五首》“欲传千军信,陪折一枝春。”
6.孤根:李新《次韵任吏君咏梅二首》“堂上高人解赏音,孤根未放草来侵。”
7.孤芳:林边《梅花三首》“几回山脚又江头,绕着抓芳看不休。”
8.冰雪仙:朱翌《梅花》“姑射山头冰雪汕,人间一见巨丰年。”
9.仙姿:朱熹《前村梅》“玉立寒烟寂寞冰,仙姿潇洒净无尘。”
10.冷艳:陈克《书海花》“忽逢冷艳冰绡上,叹息侯家占好春。”
11.寒艳:张峰《梅》“一枝寒艳映窗光,蕊气层衣断客肠。”
12.癯仙:陆游《射的山观梅》“凌厉冰霜节愈坚,人间乃有此癯仙。”
13.春葩:强至《次韵公胜早梅》“若论霜菊无多晚,只此春葩苦较迟。”
14.琼葩:韩维《千叶梅》“南园卉本木春光,独爱琼葩掩众芳。”
15.独秀:胡铨《早悔》“千林阒无伴,独秀盖孤明。”
各位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题目是“开卷有益”。开卷有益,意思是读书总有好处,这里“卷”指的是“书”的意思。这个成语出自宋朝的一个故事。
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喜好读书,于是便命人搜集和摘录了一千六百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编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历史典籍。他自己规定,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当时有人认为,皇帝在处理国家大事之外,每天还要阅览这部大书,未免太辛苦了,劝他少看一些。宋太宗说:“你们不知道开卷有益吗,我并不以此为辛苦,我能从书中得到不少收获。”一年之内,宋太宗就全部看完了这套书,这部书后来叫做《太平御览》。
宋太宗说开卷有益,说得多好!书籍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生命智慧的总结。读书,从本质上讲,就是读者的心灵和上下古今的伟大智者的心灵进行对话。读书能让我们了解历史,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人生……
这里我想跟大家说说世界上的一个最奇特的民族,最有智慧的民族,他们创造了太多的奇迹,以致现在世界各国很多人都在探索他们成功的经验,这个民族就是犹太民族。
有这样一句话:智慧掌握在犹太人的脑子里。为什么呢?因为犹太人是最爱读书的民族!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里,孩子出生后不久,母亲就会读《圣经》给他听。而每读一段后,就让孩子去舔一下蜂蜜。当小孩子稍微大一点时,母亲就会取出《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明白——书甜如蜜。读书就像蜜蜂在采香甜可口的蜜一样,当你打开一本本书,就像来到了充满欢声笑语的乐园。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犹太人平均每人的读书量高居世界各国之首,平均每人一年64本(上海在中国排名第一,也只有8本,全国平均则不足1本)。热爱学习,崇尚读书的气氛在犹太民族中蔚然成风。由于犹太民族有一以贯之的重视读书、重视教育的传统,使该民族在长期的颠沛流离中不断涌现出优秀的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和一流的经营者,如:马克思、爱因斯坦、达尔文、贝多芬、毕加索、巴菲特……在全球只有1500万犹太人,在世界总人口中只占0.3%,而全美100多名诺贝尔奖得主,犹太人占一半;全美名牌大学教授,犹太人占三分之一;美国的亿万富翁中,犹太人占三分之一……犹太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与他们自小培养读书的习惯、全民崇尚读书的风气密不可分。
我国古代诗圣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孔子读书破万卷,编写修订了《诗》与《书》;司马迁读书破万卷,写成了《史记》彪炳千秋;李白读书破万卷,斗酒诗百篇;纪晓岚“饱览群书,徜徉书海”,方得“天下第一才子”称号……我们的无数先贤也都是从“开卷”那里得到了最大的益处。
我们都知道历史中很多的故事,熟悉几千年前的著名人物,我们还知道冰封的南极,知道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知道西伯利亚的原始森林,这些都因为我们读书的缘故。读书会丰富我们的学识,扩大我们的视野,充实我们的人生。读书使我们聪明,使我们深刻,使我们优雅。而不读书,一个人的思想必然变得陈旧,变得浅薄,变得俗气。
现在我们很多同学家里有大大的房子,有宽阔的书架,上面像垒积木一样垒满了精装的经典书籍,家长为我们创造了很好的读书条件,我们不要让它们成为显示学问的.摆设,不要让书籍做了装潢用品。
当然,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世上的书籍浩如烟海,我们只能尝其一瓢。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是无法穷尽的。要减少读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增强针对性,最好的办法就是读经典。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有生命力的,经得起实践、历史和读者检验,可以穿越时空的东西。反复读经典,每次心得和收获都不一样。毛主席读《红楼梦》读了5遍,圈点阅读《资治通鉴》17遍;温家宝总理读《沉思录》近100遍,天天都在读,这就是经典。
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你读一本好书,就像去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多好!
下午,林老师把我们的座位安排了一下,“开卷有益”的坐在最右边,“开卷未必有益”的坐在左边。
开始了,我们队代表“开卷未必有益”,另一队代表“开卷有益”。先让两方的队长发言,两队队长做了充分的准备,我们听得都入迷了,两方队长讲完后,就开始让我们辩论了。
“开卷有益”的同学说:“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有意义的书值得我们看,而一些漫画类的书也是有益的,可以供我们娱乐和享受。”话音刚落,我们反方的同学觉得这句话说得不对,就站起来了。一个同学反驳道:“如果我们看了一些黄色小说或是一些不利于我们小孩成长的书,这不更影响我们了吗?”正方的同学纷纷站起来,反驳道:“我们不看这些小说不就行了吗?”这时,我们的同学说:“我们班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三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非常流行《阿衰》这本书,就开始疯狂地看着,甚至在课堂上都藏在了桌子底下看。”
正方的同学立刻反驳道:“假如说我们会上课看,那我们还可以克制住呢。”我觉得他们说得不对,就站起来说:“但为什么有些同学家的《阿衰》书那么多,随便翻一套,大多数的书为什么几乎都有?难道是赚小孩钱吗?”“因为他要做生意,谋财呗!”“哈哈”顿时,我们教室里发出了开心的笑声,就连林老师都笑了。
“既然不是谋财,那为什么还要卖呢?”反方的同学说,正方全都站了起来,反驳道:“漫画书可以娱乐,还可以学到知识,这才叫漫画书!不一定都是漫画!”
我们激烈地说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下课时间了,我们这才停止了辩论。
“卷”指的是书。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给一个小女孩写信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富人。”可见,读书对于智者是多么重要!同样,一个平凡的人,若要拥有智慧,定要读书。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越来越便捷,人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形式快速了解这个世界,遇到问题手指动一动,答案就揭晓。也正是因为网络的普及、便捷,那些还没有辨别能力的学生为了迅速、广泛地涉猎信息,单纯地依赖网络,长此以往就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健康的课外阅读呢?
一、给孩子营造一个无电子产品的环境
一些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3岁是自然记忆能力和整体模式识别能力的最高峰,孩子能像认识其他物品一样自然接触和认识汉字。4岁左右是孩子求知欲最强烈的时期,在这段时间为儿童提供知识信息,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能促进孩子求知兴趣的发展。如果我们给孩子的世界里充满了奇妙的书籍,哪个孩子不会信手捧起一本书来阅读呢?
还记得儿时那个物资匮乏的岁月里,拿着几分钱坐在露天篷子下读小人书,是我们最大的乐趣,如果家长能给我们买到心爱的书籍,那就是美好无比的事情了。现如今,能让孩子满足的恐怕不是书而是不断换代的电子产品吧!
当然,错过了最佳培育时机的家长也不要过于担心,读书不怕晚,就怕不读。只不过你们在孩子已经形成了个人喜好与独立意识的情况下,再培养他读书的好习惯,则要大费周章了。
为孩子创建一个读书的环境吧!我一直建议家长给孩子置备一个大书柜,卧室或书房除了书和必备的生活用品,就不要再有其他东西了,书架上应该有孩子亲自选的书籍,也有家长推荐的书籍,知识层次和结构应该是递进式的,内容应该是多领域、广泛的,这样才能吸引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在培养孩子健康的阅读习惯的最初阶段,家长、老师一定要多陪伴、多交流
在夏丏尊、叶圣陶先生的《文心》这本书中,有一段记述了两个刚升初中的学生周乐华与张大文在家中预习鲁迅先生的文章《秋夜》的事情,读来颇有几分感动。当他们对文中的一些语句实在读不明白时,就找到了乐华的父亲(当时也是一名教师):
“叫我们对国文科怎么用功啊!既难懂,又没趣。”大文说。
“慢慢地来。你们是小孩,是现代人,所读的却是记着大人或古人的经验的文章。照理,大人的经验要大人才会真切地理解,古人的经验要古人才会真切的明白。”(周父说)
正值秋夜,周父索性带着两个孩子坐在庭心里,边赏夜景,边探讨鲁迅此景下的心怀,孩子们比原先懂得了许多。
设若,当孩子读到不明白的地方向家长、老师询问时,大人让他们自己去想,或是想当然批评“这都不明白”。或是直接从网上找答案,孩子缺少了体验的过程,那么以后再遇到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孩子还能自主阅读研究吗?肤浅的阅读是不太可能提高人的文学修养的,而高雅的文学作品则需要家长、老师多多引导,多多交流,努力让孩子体验、了解大人的内、外经验。
最后,就是大家普遍关心的,读什么书,怎么读。
周作人在《我学国文的经验》中说:“我的国文经验便只是这一点,从这里边也找不出什么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可以供别人参考,除了这一个事实,便是我的国文都是从看小说来的……如非教不可,那么我只好对他们说,请多看书。小说、曲、诗词、文;新的、文言、白话、本国、外国……”
我觉得周作人最初喜欢读小说的原因应该和大众一样是比较单纯的,就是读小说里描述的跌宕故事,观百态人生。这何尝不是一种引导学生读书的好方法呢?当然,对于作品的选择要慎重,要顺应孩子不同年龄段心理、思维发展的需要,要教给孩子学会明辨是非,要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从古至今的文人墨客,对于读书非常强调博览,主张不要对自己的阅读范围作过狭的限制,他们博大精深的知识和巨大成就,是与博览有着直接关系的。鲁迅在《读书杂谈》一文中说过:“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使和本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科的,偏看看理科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读书是会给我们带来快乐的简单活动。读书还是唯一不依靠别人就能提升自己的简单方式。它可以使你的生命价值、生活境界得到呈现。一本好书,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所以,无论是正在念书的学生,还是奔波于社会的成年人,腾出时间,捧一本好书,开始阅读吧。
参考文献:
李昭平.让读书学习成为一种习惯[J].宁夏教育,2004(Z1).
所谓典故就是指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语, 包括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等。英文解释为:fable from which a saying is derived。可见不管英语和汉语对其的定义是相同的。它的特点是源远流长, 富含较浓厚的民族色彩, 广为民间使用, 约定俗成。如果说以词、词组、句子形式出现是语言的结构特征, 那么作为语言一个分支的典故多以词组形式而很少以句子形式出现。它虽然结构简单, 但内容丰富, 意义精深。其形式的固定性、意义的整体性表明不可随意改变它的结构, 也不可随便将其中的各个词语分割开来。
1 英汉典故的出处对照。
简单地把英语中的典故和汉语中的典进行对照, 我们就会惊奇的发现它们的出处大致上是一致的, 这就是语言的共通性。下面英汉典故的出进行对照。
1.1 源于历史故事或历史事件
历史上出现过众多的著名历史故事或事件, 后人常用一种简洁说法表达其内容, 沿用久了就成了典故。这是典故最主要的来源, 英语是这样, 汉语中也如此。
英语中这样的典故很多, 比如Sword Damocles出自古代希腊的一则历史故事。精通古希腊历史、文学的罗马杰出作家与政论家西塞罗在其论文《图斯库拉的谈话》中写道:纪元前4世纪西西里岛上叙拉古的统治者狄奥尼修斯一世有个亲信的人叫达摩克里斯, 他很羡慕帝王的豪华生活, 常说:“君王是人世间最幸福的人”。狄奥尼修斯为了教训这个想得君位者, 在一次宴会上, 要他坐在国王的宝座上, 当他猛然抬头, 只见头顶上有一把用头发悬着的宝剑, 随时都刺到头顶的危险。他吓得战战兢兢, 如坐针毡, 时刻提心吊胆, 惶惶不安。由此便产生了“达摩克里斯的宝剑”这个成语, 它被用来比喻临头的危险或情况的危急, 类似于汉语的“千钧一发”。又如burn one's boats (bridges) , 此成语中的bridges为美国人所使用, 原指古罗马朱力斯·凯撒大军乘船越过Rubicon后就把船烧了, 以此向士兵指明后路已断, 不可能后退。现借用来比喻“不留后路, 下定决心干到底”, 同汉语的“破釜沉舟”。汉语中历史故事或事件的典故更是俯拾皆是, 比如, “破釜沉舟”, “不如虎穴, 焉得虎子”, “背水一战”等等
1.2 源于寓言故事
寓言是用比喻的形式通过一个简明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是文学作品中最为短小精练的一种形式。英语和汉语大抵相当。
比如, 英语中有的kill the goose to get the eggs, 源于希腊寓言, 说的是曾有一个乡下人, 因为发财心切杀死了自己饲养的那只能下金蛋的鹅, 以为如此就可一次获得全部想象中的金块, 但其结果一无所获。现借喻只贪图眼前利益, 没有长远打算。但汉语中不说“杀鹅取卵”而说“杀鸡取卵”。又如Viper and File出自《伊索寓言》, 说的是一条蝰蛇 (Viper) 发现一把铁锉 (File) , 以为是一顿美餐。但铁锉说, 它的天职是咬别人, 而不是被别人咬。后人借此比喻“骗人者反受人骗”。再如cat's paw, 是出自法国拉丰丹的一则寓言故事, 讲一只猴子利用猫为其从火中取栗子。在现实生活中则常用来指被别人当作工具或爪牙利用的人。汉语中来自寓言的典故也特别多, “自相矛盾”“拔苗助长”“刻舟求剑”等不胜枚举。
1.3 源于神话故事和传说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 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好向往。英语和汉语中许多典故的由来都是源神话故事或传说。
比如, 英语中有rain cats and dogs, 它源于北欧神话, 猫对天气有很大影响, 英国水手至今说:“猫尾巴藏大风”。据说驾暴风雨的巫师化为猫形。狗是风的信号, 狗和狼都是暴风雨神奥丁的随从。在德国古画中, 风被画成狗头和狼头。因此, 猫被当作暴雨的象征, 狗是伴随暴雨的强风, to rain cats and dogs就是to rain heavily/hard, 汉译为“下倾盆大雨”。又如An althea's horn, 汉译常为“丰饶的羊角”。阿玛尔忒亚 (Am althea) , 希腊祖籍中一位神女, 是宙斯 (Zeus为主神, 相当于罗马神话中的丘比特Jupiter) 的保姆。婴儿时宙斯由神女阿玛尔忒亚喂以羊乳。为了感恩, 宙斯敲下一羊角送给她。许诺让羊角主人永远富有。又如swan song, 据传说, 音乐之神阿波罗 (Apollo) 的灵魂进入了一只天鹅, 相传天鹅 (swan) 在临终前唱的歌最优美动听。后人就用swan song来比喻诗人、作曲家、演员等的“最后作品”。再如Leave no stone unturned, 相传公元前447年波斯奖军马多尼奥斯在希腊的普拉蒂亚兵败被杀后, 留下一大批财宝在军帐里。底比斯的波利克拉特斯搜寻却一无所获, 请示德尔斐神谕后知道要“翻转所有的石头”, 最后找到了财宝。现借此比喻想方设法等, 汉译为“千方百计, 想尽办法”。汉语中的“精卫填海”“井底之蛙”“开天辟地”等都是家喻户晓的典故。
1.4 源于民间风俗或谚语
民俗是地方文化的体现, 能反映出一地的风土人情和观念, 谚语是在人们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 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是社会生活经验的总结。它们是典故的重要来源。
比如, 英语中有a bird of ill omen, 源出古代占卜风俗, 延至今日, 猫头鹰、鹳则被视为吉祥鸟。渡鸟嗅觉灵敏, 能确定远方死尸和腐尸地点, 因此渡鸟象征死亡, 被称为阴森之鸟。后人以此比喻“不吉利的人, 常带来不幸消息的人”。又如a feather in your cap, 汉译为“值得荣耀的事、荣誉”。源于广泛流行于亚洲和美洲印第安人当中的一种风俗:每杀死一个敌人就在头饰或帽子上加插一根羽毛。古代吕西亚人和许多其他古人也有类似风俗, 均以此来显示战绩与荣誉。再如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即“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 转义为“一丘之貉”。汉语中有“老虎的屁股”, “宁为鸡头, 不为牛后”, “老鼠过街”等说法。
1.5 源于某些作品
英语典故则大部分来源于《圣经》、《莎士比亚全集》以及《伊索寓言》。汉语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 《四书》《五经》和一些典籍里记录了大量的典故。
英语中有较多典故出自某些作品, 有的是原封未动的摘引, 有的是节缩而成。如wash one's hands of a thing, 可译为“洗手不干……;与……断绝关系”。出自《马太福音》, 犹太巡抚彼拉多主持审判耶稣, 由于他判定耶稣无罪, 一些犹太人不服, 因此他当众宣布洗手辞职并交出了耶稣, 以示自己与此案无关。又如as significant as the shake of Lord Bur Leigh's head, 其汉译为“象拍利勋爵晃脑袋般意味深长”。出自爱尔兰剧作家及政治家谢尼丹在《评论家》中的一幕模拟悲剧《西班牙无敌舰队》。伯利勋爵埋头于国事, 日理万机, 忙得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靠晃脑袋表达思想。普夫则根据这个晃动解释他所表示的意思。再如no respecter of persons出自《新约·使徒行传》第十章:“Then Peter opened his mouth, and said, of a truth Iperceive that God is no respecter of persons, ”原指上帝“不偏待人”, 如今该成语在本义的基础上暗含“歧视”之义, 然而在不民的语境中效果却不一样。G·D·H·Cole曾在“Practical Economics”中用此成语来说明墨索里尼“不偏待人”, 其实是对他的讽刺。汉语中以“四书”为例, 可以信手捻来许多典故。比如:
(1)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
(2) 三人行, 必有吾师焉。
When I walk along with two others, they may serve me as my teachers.
(3) 逝者如斯夫!
It passes on just like this!
(4)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What you do not want done to yourself, do not do to others.
(5) 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He who finds the proper course has many to assist him, He who loses the proper course has few to assist him.
(6)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If a man takes no thoughts about what is distant, he will find sorrow near at hand.
(以上译文都来自英国汉学家James Legge, 1814-1897)
1.6 源于动物、植物、生活用品、人名、地名等
不管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有这样一类典故, 它们的数量虽然不多, 但经常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 又无法把它们归与上述几类, 就把他们单列出来。
在英语, 如:
(1) shed crocodile tears, 据西方古代传说, 鳄鱼吃人畜, 一边吃, 一边掉眼泪, 比喻坏人假装同情被害者。类似于汉语“猫哭老鼠, 假慈悲”, 且人们常采用此语的前一部分作为其汉语反译。 (2) the apple of discord, 其汉译为“争斗的原因或根源”。传说厄里斯女神未被邀请参加Thetas和Pileups的婚礼, 她就把苹果扔有参加婚礼的神与神中间。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把它给了三个女神中最漂亮的维纳斯。这就间接地引起了古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之间的特洛伊战争。 (3) all Dutch/Greek to me, 其汉译为“一窍不通”, 其中Dutch与Greek原为“荷兰语”和“希腊语”。 (4) have the free-simple of May Fair, 其汉译为“不受出身等限制无条件继承取得的不动产”, 其中May Fair乃“伦敦西区贵族住宅区”, 十八世纪时该地区每年五月均有集市, 因而得名。 (5) Jack of all trades汉译为“杂而不精的人”, 出自Jack of all trades and master of none.其中Jack原为“杰克”, trades指“多种行业”。 (6) spill the beans, 汉译为“泄漏消息 (秘密) ”, bean原为“豆类;豆科植物”等。 (7) be fond of the cup/the bottle, 汉译为“贪杯中之物;好酒”, cup与bottle原为“茶杯”和“瓶子”。 (8) Roman holiday, 汉译为“欣赏别人受苦的娱乐”, 而非“罗马的假日”。 (9) as cool as cucumber, 汉译为“十分冷静”, 其中cucumber原指“黄瓜”。 (10) have a ball at one's foot, 汉译为“有成功的机会”, 源于足球运动。汉语中这类的典故也不胜枚举, 比如, “镜中月, 水中花”, 指无法得到的东西。“狗尿苔”指见不得光的人或事。“东施”指丑女, “西施”指美女, “诸葛亮”指聪明的人等等。
2 典故的英汉互译
以上简要地谈了英语和汉语中典故的来源, 其实还有许多这样的成语, 掌握它们也并不那么容易, 翻译起来更难, 尤其是像“破釜沉舟”等一类成语, 英汉两种语言的彼此巧合, 会使人误以为这两种语言是彼此相通且文化背景一致。这样就错了。那么在翻译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2.1 典故翻译理论基础:解构主义的翻译“异化”学说
20世纪西方兴起的语言学美学, 影响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与理解, 同时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西方诸多新的翻译理论模式中, 在解构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对我们的启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法国解构主义学者德里达 (Jacques Derrida) 、福柯 (Michel Foucault) 和罗兰·巴特 (Roland Bathes) 把翻译的本质问题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 从哲学的高度来看待意义的可译性问题, 或者从翻译理论的高度来看待语言的本质问题。罗兰·巴特认为, 文本生成之后, 作者就失却存在的价值, 而文本的意义在读者对语言符号的阅读中产生。解构主义学者强调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 文本的意义不是由文本自身决定的, 而是由译者 (读者) 决定的。有趣的是, 在解构主义学者那里, 忠实性原则变得可有可无, 译者用不着担心有人责怪他的译文不忠实, 甚至可以倒打一耙, 责怪原作对译本不够忠实。如此看来, 博尔赫斯 (J.L.Borges) 的幽默 (指他责怪原作对译本的不忠实) 不无道理。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经典文献沃尔特·本亚明的《译者的任务》一文, 认为译文与原作之间是一种延续与创生的关系, 本来就无“忠实”可言。文本经过翻译而被赋予新的意义, 从而获得新的生命。所以, 在解构主义学者看来, 译本不是原作的附庸, 而是原作文本的再生 (afterlife) 。翻译不仅仅是传达原作内容的手段, 而更主要的是使原作得以生存的手段。他们以“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 这个概念来解释译作与原文之间的关系, 认为一切文本都具有互文性, 从而把译者置于与原作者平等的地位。德里达以“延异” (difference, 是德里达自己创造的词汇, 有区分、延搁、播散三重含义, 有的学者译为“分延”) 的概念来表示意义的不确定性, 显现翻译的异化过程。他认为, 不同的语言在意义、句法和语音上的差异, 构成各种不同的表意方式, 而翻译就是在“同”与“异”的纠结之中正确地表现“异”。人们只有通过翻译才能真正认识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 认识不同语言的特定的表达方式。
因此, 解构主义学者认为, 翻译的目的不在于求同, 而在于存异, 一部译作的价值, 不在于它的通顺程度, 而在于它对语言差异的反映程度。
2.2 典故的英汉互译必须“异化”
典故的最鲜明特点就是它们的文化内涵。从上面的出处我们可以看出这一点。结合解构主义的“异化”原则, 对于英汉典故的相互翻译, 必须“异化”。比如, 汉语中的“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流河, 皆沉船, 破釜甑, 烧庐舍, 持三日粮, 以示士卒必死, 无一还心”。翻译成英语必须为:burn one's boats (bridges) 。而不能是break one's pot and sank one's boats。又如汉语中的“猫哭老鼠”译为英语就须用crocodile's tears, 如果翻译成“鳄鱼的眼泪”很可能会叫人不知所云, 更无法了解什么含义。再如, 在西方文化中, 狡猾的狐狸是专门要偷吃鹅的, 倘若把鹅给狐狸去看管, 岂不是送羊入虎口, 自找祸患, 我们汉语里没有这样的认识。因此, 英语中set a fox to keep one's geese (让狐狸看鹅) 在中国人来说大家就会觉得莫名其妙。但汉语里有一个接近的习语“引狼入室”, 它表达的意思是“自己把坏人引入内部”, 恰巧与“set a fox to keep one's geese”意思对等, 如此对译, 极为传神。
结语
对于学习汉语多年的外国人, 如不了解中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文化, 不留心典故之出处, 肯定会弄不清像“请君入瓮”等一类典故性成语的来历。同样对于从事外语工作的中国学者、教师或翻译人更应该熟谙英文典故的出处才能达到翻译所追求的“信、达、雅”。作为高校教师, 利用课堂讲授或已有的园地刊载典故来源的文章, 可以更好地促进英语教学, 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摘要:典故是语言的精华, 是文化的结晶, 其表现形式固定, 音节优美, 音律协调, 或含蓄幽默, 或严肃典雅, 言简意赅, 形象生动, 妙趣横生,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受历史背景、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的影响, 英语中的典故和汉语典故承载着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 表达出不同的语言色彩和寓意。从宏观上分析, 英语的典故和汉语的典故有着相似的源头, 通过对它们出处的对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典故。同时因为典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往往给非母语的读者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特别是翻译工作者更加注意典故的翻译方法。采用解构主义的“异化”翻译法, 可以使之贴近本民族文化, 让读者更好地理解。
关键词:典故,出处,对照,异化,互译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1980.
[2]翁凤翔.21世纪国际商务英语丛书:实用翻译[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2.
[3]王治奎.大学英语翻译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1.
[4]毛荣贵.英译汉技巧新编[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5]郭著章.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6]王治奎.大学英汉翻译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
[7]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开卷有益的典故】推荐阅读:
开卷有益的例子06-24
开卷有益的辩论资料07-02
开卷有益的作文字10-09
开卷有益辩论稿10-23
精彩的辩论会作文400字 开卷有益09-29
开卷有益议论文11-24
开卷有益作文800字高一09-17
开卷是否有益辩论会作文650字07-28
论“开卷有益”_小学生六年级作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