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念的变迁对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影响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学理念的变迁对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影响(共10篇)

教学理念的变迁对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影响 篇1

外语教育对于我国的教育界而言,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与其他外语相比,日语语言的教育随着我国教学理念的变迁有了一定的改变。我国一向重视教育,对于外语的教育更是视为重要的项任务,但是日语是国际交流中较长用的一种语言,所以加强我国高校学生的日语语言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一、教学理念的变迁

自从进入了21世纪,我国的社会生活水平正在不断的提升,与国外的交流和经济贸易也在逐年的增强,与此同时我国教育行业也在不断的发挥自身的作用,将一代又一代出色的人才输送到社会上。到2008年的时候,我国就先后颁布了多个日语教育条例,不仅如此,我国也在很多高校设立着日语专业课程。人们对于日语教学的理念也正在逐渐的变化着,所谓日语教学理念,实际上就是人们在思想和操作层面的一种内心想法。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只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才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外语教学理念的变迁给我国日语教学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这一影响将会对我国高校日语教学带来很大的改变。

二、我国日语教学大纲

与世界生很多国家相比,我国日语教育学习者的人数占据到了世界首位,我国日语教学历史较为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叶,在我国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北京大学就设立了日语教学专业,随后我国逐渐有更多的大学开设了日语专业。从我国现行的日语教学大纲可以看出,我国很多高校在日语教学中将其分为了专业日语教育和非专业日语教学,两者之间的区分就是第一外语和第二外语。在我国,有一些高校将日语作为了一项公共的外语课程进行讲授,还有一些高校专门的开始了日语教学课程,两者之间的教学体系存在很大的不同。另外在前几年,由于日语教学体系并不完善,我国很多高校还存在着自设的日语教学体系,各个院校之间并没有统一的规范可以遵循。在日语教学中教学理念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分别是理论层面、操作层面和学科层面等,其中操作层面主要就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在实际的日语教学中,我国对于教学理念的重视程度还存在改进,并且一些专业的日语教学目标还应该具有更加专业化的制定标准。

三、理念的变化对教材提出的要求

教学理念的改变就需要教学课程的改变,也就需要对教学教材进行改变,在传统的日语教学教材中,主要就是以词汇表、日语句式句型、例文等组成的课本,这样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灵活性,这种教材始终没有摆脱枯燥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日语教学理念的改变必将会对日语教材有着更新的要求,而教材的改变首先就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进行思考,只有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教材才是适合学生使用的教材。在传统的教学中,词汇表、例文等内容都缺乏一定的新鲜性,笔者认为学生在学习日语的时候应该增加互相之间的交流和口语表达能力,也就是需要更多的进行信息处理和思维训练,这样才会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近些年,我国业有一些以新理念为基本思想编写的教材,从这些新编写的教材中可以清楚地发观,我国有关部门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日语教学体系的缺点,并且正在逐渐的进行改善。

四、理念的变化对测试提出的要求

1.日语能力考试的变化

日语能力考试文字词汇、听力、阅读、文法四部分各占1/4。而改革后的新能力考试将文字词汇及语法并到一起,占总分的1/3,阅读和听力加大比重,提升到了1/3,适当强调了阅读理解和听力的能力。以原日语能力考试的1级与新日语能力考试n1级为例,题量有如下变化。阅读理解的题型中增加了对比阅读等形式,用以检测考生对比不同文本之后是否可以通过比较、综合理解作者意图等的能力:通过同样话题作者不同观点不同的文本,考察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综合能力;通过信息检索、广告、宣传手册、信息报刊、商业资料等文本,考察考生通过扫读抽取所需信息的能力。这些对能力的考察,体现了当今国际对语言能力测试的基本现状和趋势。

2.大学日语四、六级考试的变化

2008年随着《大学日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出台,非专业日语不再有第一、第二外语之分,并于2009年6月举行了新的大学日语四、六级考试。在2009年新的大学日语四、六级考试实施以前,旧的大学日语四级考试从1993年起共进行了17次。六级考试在2009年以前未曾进行,新的试题结构详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大学日语四、六级考试大纲dns》p.40。新的四级考试与旧的考试相比,在整体结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相对加强了对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而六级与之相比对实际运用能力考查的力度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五、结束语

教学理念的变迁对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影响 篇2

江苏省金湖县是一个只有37万人口的小县, 朴实勤劳的金湖人从1959年建县到目前已经走过了53个春秋。建县之初需首要解决的是农民教育问题, 因为当时农民思想封建、闭塞, 政治观念淡薄, 文化程度较低, 绝大多数是文盲。且农民法律意识淡薄, 思想守旧, 邻里关系僵化, 社会治安恶化, 以至于出现了“八大金刚、四大魔女”的怪胎, 拦路劫道, 扒手遍地。因此, 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农民进行扫盲, 农民教育主要形式是办好农民夜校。

二、新形势下金湖县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

1. 建立一支精干的成教专职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精干的专职教师队伍是搞好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前提。目前, 金湖县 (以下简称“本县”) 各成校教师基本配备到位, 但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尚不尽合理。一是年龄结构老化;二是文化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缺乏一技之长。当前, 几乎所有农村成人学校中都缺少一专多能的教师, 这就需要县、镇教育机构领导调整工作思路, 合理调配一些年纪轻又热爱成教工作的教师到成教队伍中来, 使他们具有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 胜任成人教育教学工作的专职教师。各行政村还应配有一名既能监督义务教育普及情况, 又能和乡镇成人教育学校对口联系负责本村农民培训的教师。

2. 宣传发动和行政干预结合起来, 逐步引导农民重视科技知识的学习

要想提升本县农业档次, 使其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依靠产量高、质量优、品种新的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依赖具有开拓进取、勇于探索的农业从业人员的积极努力。因此, 成功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及职业技能的劳动大军是决定本县知识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关键。

三、对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工作的思考

1. 政府发动, 推进社区教育进程

(1) 各级党政领导应将社区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由政府引导, 社会参与, 充分利用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 构建社区教育体系框架, 政府应切实制订《发展社区教育的规划》, 成立调整社区教育委员会并正常开展工作, 明确职责。

(2) 建立例会制度。镇社区教育委员会每年召开2~3次工作会议, 研究本年度社区教育计划的制订, 责任目标的落实, 总结考评等事宜。及时协调处理社区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以保证社区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 落实并建立区域社区教育实验基地, 特别是乡镇要本着优化社区教育资源配置, 最大限度地发挥组合效益和规模效益, 切实加强社区教育基地建设, 落实时应注重“典型性”“示范性”“教育性”。

(4) 切实落实成人教育经费, 地方政府应按照省文件规定, 将成人教育经费纳入当年财政预算, 并在每年年初将经费拨付到成校账户, 确保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2. 社区推动, 建立社区教育队伍

(1) 建立一支社区教育干部队伍。为增强实施实验效果, 应逐步建立一支具有一定社区工作理论知识及社区教育管理素养的社区教育干部队伍。

(2) 建立健全一支社区教育专职兼职教师队伍。农村成人学校教师编制少, 按照省里要求每个乡镇成人学校以万分之一点五的比例配置教师, 每校也只有4~5人, 这远远不能适应成人教育办班培训的要求, 还必须到社会上聘请兼职教师。

(3) 组建一支具有一定思想水平、社会工作能力而又热爱社区教育工作专兼结合的社区教育工作者或辅导员队伍, 充分发挥老红军、老干部、老教师和专家、学者、劳模、企业家及知名人士在社区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4) 建立一支热爱社区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社区教育理论研究队伍。

3. 教育带动, 立足三个层面

(1) 学校以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为内容, 开展青少年德育社会化为形式的社区教育。如开展“淮安儿女爱中华”系列教育活动, 举行歌咏比赛, 建立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2) 开办好家长学校, 提高家长素质, 指导家庭教育。学校在已成立的家长学校的基础上, 还应选举成立家长委员会, 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召开家教经验交流会, 评选优秀家长, 开展家教合作专题研究实验, 以提高广大家长的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

教学理念的变迁对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影响 篇3

关键词包豪斯包豪斯设计理念艺术设计教育

中图分类号:J12文献标识码:A

沃尔特·格罗佩斯在1919年4月1日创立“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包豪斯的产生,代表了二十世纪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模式,为工业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开创了新纪元。“包豪斯”(Bauhaus)的德语意思为“建造房屋”,是一所集绘画、雕刻、工艺、建筑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设计艺术学院。同时,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建立了自己的设计艺术教育体系——包豪斯体系。

包豪斯经过曲折的实践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现代设计理念,突出表现为以下三点:第一,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第二,设计的目的是功能,而不是产品;第三,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法则进行。此“三点论”就是包豪斯设计理念的精神实质。从新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的诞生和发展过程来看,艺术设计教育主要经历了创立初期、普及期、成长期三个阶段。

(1)创立初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中国的设计艺术教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1956年,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设计艺术的高等教育院校:中国工艺美术学院。随后,在美术和综合艺术院校建立了一批中等工艺美术学校和工艺美术的技工学校,形成了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体系。

(2)普及期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期,是中国设计艺术教育的普及阶段。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发展迅速,八十年代大约有近百所高校筹办或开办了工艺美术、装潢设计、室内设计等艺术设计专业,九十年代是开办工艺美术或设计艺术这类专业最多的时期。

(3)成长期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我国设计艺术专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各大院校纷纷开设设计艺术类专业,中国的设计艺术教育事业也变得更为务实。

包豪斯设计理念的产生是在经历了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等艺术设计探索风格的基础上产生的,探究这一理论的演变过程与其内在本质,对进一步发展我们的设计教育思想有着深刻的价值。

1 实践与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法

抛弃纯艺术和应用艺术分界观念,提倡艺术与工艺结合,使艺术的价值成为真正实用的东西。通过艺术的教育,为现代化的生产和消费培养设计者。

2 注重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培养

从现代教育理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一个教育体系,其课程设置总是居于中心地位。课程设置集中、具体地体现了教育要求和培养目标。

2.1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素质

相对于传统美术学院的教育,包豪斯更注重对学生综合分析素质的培养。在开设的古代大师作品分析课中,要求 “从古代大师之技法研究中,可对画面之构成、秩序、造型以及节奏感与材质感培养出敏锐之观察来”,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视觉的表现规律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知。

2.2 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包豪斯的教育理念通过基础课程启发学生对造型、色彩、结构的分析和表现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

2.3 加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包豪斯的“艺术与技术统一”的艺术教育指导思想提出以后,人们更加注重与社会生产相结合,将教学成果付诸应用。

3 设计理念创新建设的内容,必须注重实践性

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传承了德国包豪斯的设计教育理论体系,这就是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一种更新的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教学信息脉络,以保

证学生在校四年的学习毕业之后,能沉着地面对市场竞争的选择。

4 以人为本,可持续设计原则的体现

教学理念的变迁对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影响 篇4

一、从“单位人”到“契约人”———教师身份的变迁

(一) 教师人力资本产权的概念

教师是高层次人才, 承担着生产与复制知识、推动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的重要职能, 其人力资本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源。教师人力资本是通过特定的投资体现在教师身上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的存量总和。人力资本产权反映的是行为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教师人力资本产权由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与支配权组成。教师人力资本产权的界定过程实际上是对教师人力资本的价值、使用价值和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稀缺性的规范, 是对教师人力资本所有者行为边界的界定和评价。它一方面确定了国家、学校和其他人与教师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发生关系的方式, 另一方面确定和明晰人力资本收益的归属关系。

(二) 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师的“单位人”身份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单位组织”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1]从某种程度上讲, 中国的社会就是一个单位社会, 所有人都被归属于一个“单位”中。单位不仅提供诸多物质资源、利益和基本的社会保障, 而且也给人以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师人力资本产权基本上可以认为是属于国家的, 国家投入资源培养教师, 所以国家自然而然地享有对教师的支配权和使用权, 这种支配权和使用权具体下放到各个单位组织也就是教师所在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而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是一种典型的单位组织, 而且是更加具有“国家”符号象征的“事业单位”。学校一方面享有国家授予的分配国家资源的权力和国家赋予的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这种权力对教师进行去留任免的管理, 并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分配使教师获得权利、身份和地位。教师也在很大程度上服从并依赖于学校, 因而也就具有“单位人”的身份。

(三) 市场经济体制下教师的“契约人”身份

人力资本产权的契约性决定了教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通过与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订立契约进行人力资本的交易。教师由此变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契约人”。首先, 教师人力资本交易受市场机制 (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 的作用和检验, 其价格除了决定于教师人力资本的价值之外, 还受教师人力资本产权市场供求的影响。其次, 教师人力资本产权价格水平的变化, 引导着人们是否选择教师职业, 并且促使教师提高自身人力资本价值, 加强教师流动性。最后, 教师的养老、医疗等保障和福利内容也要实现社会统筹运作, 以减轻学校单位的负担, 同时也更科学合理地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为了保障教师“契约人”的身份, 我国《教师法》提出:我国将逐步实施教师聘任制。实行教师聘任制, 就是学校与教师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 明确学校内部各教育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各教育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等, 形成双向选择、各具相应权责的契约法律关系。

二、一个长期被忽略的问题———学校教育X效率

X效率是指经济单位 (企业、家庭、国家) 由于内部原因而没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或获得机会的一种状态, 它实质上是一种组织或动机低效率。因此, 这个X代表造成非配置低效率的一切因素。

学校以及整个教育部门有和一般生产企业相似的特点, 同时也有教育部门的特殊性。如果把其作为一个生产部门来看, 那么教师和企业的一般工作人员有着类似的特点, 所以, 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着X效率。

X效率是20世纪针对新古典经济学的效率问题提出的一个新的解释效率的理论概念。X效率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哈维·莱宾斯坦于20世纪70和80年代创立与发展起来的。在这个理论提出之前经济学界都认为配置的低效率已经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但X效率理论学者认为与X效率相比, 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就不算什么大问题。该理论把个人的行为分析作为基本经济单位, 说明了企业内部的低效率现象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由于当时的研究导致这种低效率的原因尚不能确定, 所以莱宾斯坦就称它为X效率。

学校教育的X效率则表示在一定经济社会背景下, 学校由于各种内部原因而没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或获利机会而处于的一种状态, 这个原因在本研究中主要指教师以及教师和学校的关系, 它表示学校教育部门中学校教育投入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贡献率与理论贡献率之间的比较。

三、教师身份变迁对学校教育X效率的影响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之一, 这个群体的变革会对教育的各个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教师身份变迁的过程更是教育变迁的过程, 这个过程会深深地影响教育的发展状况。教育X效率是我们在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个内容, 那么教师身份变迁是如何影响教育X效率的呢?在这个过程中教育X效率减小了还是有所提高?在本研究中, 探讨的重点落在教师身份变迁对学校教育X效率的影响上。

(一) 教师身份变迁对学校教育X效率的积极影响

一方面, “全权委托”偏好原理告诉我们, 教师宁愿作出自己的选择并承担这一选择的结果, 而不愿接受他人的选择及其后果。教师的身份是“单位人”的时候, 其工作行为受“单位”的影响和控制较大,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自己的选择行为受到了部分的抑制, 导致其不会在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教师的身份变成“契约人”之后, 教师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 能够也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同时根据选择理性理论, 教师在作出决策的时候, 会更加谨慎, 更多地倾向于理性选择, 所以, 教师会比之前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选择后的行为中。如果教师们选择做一名“好老师”, 那么学校教育效率自然会得到提升, X效率也会相应降低。

另一方面, 莱宾斯坦认为:个人对理性和非理性的选择程度跟很多因素有关, 其中个人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他曾引入了耶基斯—多森法则分析学校中刺激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 借此研究压力与理性选择程度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 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二次曲线函数关系 (图1) , 即开始时刺激水平的增加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但刺激水平到达一定程度后, 随着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加, 学习成绩将逐渐减退。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在适度的压力水平下, 人们的理性程度较高, 会积极采取极大化行为, 工作会有最好的绩效, p0表示压力最优水平, 即在p0压力水平时, 个人的决策理性程度最高。[2]但个人承受的压力水平相对较高或较低时, 就不会再注意细节, 会采取“松散的决策”, 工作绩效相对较低。教师身份变成“契约人”之后, 会面临就业、生活、养老等一系列问题, 这让教师背负了相当的压力, 当压力水平适度时, 教师的理性特征更明显, 会积极采取极大化行为以提高自己的工作绩效。

(二) 教师身份变迁对学校教育X效率的消极影响

首先, 教师的理性程度和努力水平与其所面临的外部压力有关, 压力不足和压力过大都不足以诱致最大的理性程度和努力水平。但教师的身份变迁是伴随着教师人事制度的变革发生的, 由于我国目前教师人事制度还处在改革实验阶段, 在改革人事制度、推行教师聘任制的过程中, 许多学校硬性规定:教师在一定期间内必须完成多少课时任务, 在指定的重要刊物上发表多少篇学术论文, 出版多少著作, 等等。这些硬性的量化指标中, 有些是教师经过主观努力后难以完成的, 致使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过大。另一方面, 由于部分学校教师的专业结构与学生培养方案不一致等原因, 使一些教师长期的科研和教学任务不饱满, 教师工作压力不足的问题也不同程度存在着。这种压力过大或过小的情况, 都会影响教师决策和行为的理性程度和努力水平, 进而影响其工作效率的提高。

其次, X效率很大程度上是由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利益损失带来的, 亦即代理成本。在学校内部,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从宏观上把握整个学校的运作, 组织协调学校的各个方面。但是学校的管理层不可能包办所有的事务, 它需要委托包括教师在内的教职员工完成相应的任务。教师身份变为“契约人”之后, 教师与学校是以契约的方式建立起彼此关系的, 在这个过程中, 学校的管理层作出制度安排, 让渡部分权力, 委托教师完成管理层的目标。但教师所具有的选择理性决定了他们除关心学校的总体利益外, 可能还关心切身利益。

最后, 教师的“契约人”身份是以教师与学校签订劳动合同为表征的, 而这种劳动合同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合同。在学校劳动合同中, 只能规定教师的工作时间和报酬标准, 却不能事先规定他们必须付出的努力。事先规定个人的努力程度, 学校必须付出相当的代价, 管理层必须具备超常的知识和能力, 这些都是很难做到的, 只能从道德上加以引导。这种劳动合同的不完全必然带来教师劳动供给的不完全, 而且对于这种劳动供给的不完全, 监督力量也无能为力, 一旦教师的价值趋向和学校的目标有冲突, 教师有可能就会关闭努力系统。

四、改善学校教育X效率的策略

(一) 完善教师人力资本市场的交易环境

教师人力资本市场, 是指传递教师人力资本供给和需求信息, 使教师与用人单位进行谈判, 形成劳动契约, 实现教师人力资本合理配置, 并实现教师人力资本价值的专门场所。只有在一个比较完善的交易环境中, 通过市场需求的吸引力和竞争压力的双重作用, 相同存量的教师人力资本才会具有相同的价格和报酬。同时, 完善的交易市场还可以促进教师人力资本供求信息的公开, 提供一个有序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确保双方的合法利益得到维护, 减少不完全劳动合同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完善我国教师人力资本市场的交易环境需要我们运用制度和法律手段, 从根源上确立教师人力资本产权制度, 为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打好基础。国家应该通过《教育法》《劳动法》等相关规定, 肯定教师人力资本产权的主体地位, 确定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市场契约性质, 给予教师作为人力资本市场交易主体的相应权利。

(二) 实施以人本为核心的多种激励方式

激励是提高教师努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但是, 激励方式的实施要切实以教师为本, 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激励既包括物质方面的激励, 也包括精神方面的激励。收益递减规律表明, 在其他条件不变而一种投入增加时, 这种投入的边际产出将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因此, 当支付的货币报酬连续增加到一定限度时, 物质方面对教师的激励作用将逐步递减。在这种情况下, 非物质激励就变得更重要。在身份变迁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让教师享受到经济地位提升所带来的好处, 同时还应该让教师获得与其身份相符的社会认可和尊重, 提高其社会地位。在中国的传统中, 圣贤、公仆与专家等都是教师身份和形象的集中表达。这是社会对教师认可的方式之一,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因此, 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 这种来自历史的持久记忆和想象无疑是一笔可贵的文化财富。同时, 我们还应该在制度上保持与文化的一致性, 重新构建起尊师重教的传统, 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及给予教师期望的实质性待遇 (如德、法等国家的教师公务员身份待遇) , 重构教师的名分和身份。另一方面,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是从心理上支撑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关于教师地位问题政府间特别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教师的地位的建议》 (以下简称《建议》) 。《建议》指出:鉴于“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教师这种职业对人类的社会发展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必须确保教师的应有的地位”。总之, 我们要营造一个使教师有较高职业声望的社会环境, 让教师从心理上感受到社会对其的尊重和依赖, 从而从精神层面激励教师努力工作。

(三) 改善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制度

目前, 部分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仍然属于简单粗放型。对教师实施不合理的评价标准, 致使教师压力过大或过小, 无法进入最佳工作状态。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行办法, 是设置一个聘任教师的“实验期”。在这个“实验期”内, 学校可根据教师实际完成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情况, 对这些量化指标进行适当调整:如果一些指标大多数教师经过主观努力仍然完不成, 就降低这些指标;如果一些指标不经过大的努力也可完成, 就提高这些指标。这样, 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实验期”, 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就可达到充分调动教师工作潜能的最优水平。这个方法, 实际上就是经济学中使经济运行达到最优状态的“试错过程”。同时, 要解决学校和教师之间因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消极作用, 就要在一定程度上使代理人变成委托人, 实现代理人的委托人化。具体地说, 就是改善学校的管理方式, 提高教师的主体意识, 使教师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 从而主动参与学校内部管理, 并自愿提高自身的工作努力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路路, 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序) 1.

NJLPT对高职日语教学的影响 篇5

本文以NJLPT的第2个级别的考试即N2考试为中心探讨应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因为原来的JLPT分1、2、3、4级(考试难度1级最高、4级最低),现在的NJLPT分N1、N2、N3、N4、N5级(考试难度N1最高、N5最低);现在的“N2考试与原来的2级考试难度相当”,故2级与N2这2个级别的考试具有相似、连贯性、可比性。其次,在对广州地区公立、私立高职日语专业的调研中我们发现:日语学生参加2级考试人数最多、通过率相对最高。因此,我校于2008年设立商务日语专业时即确立了以日语2级能力考试为中心的思路。

现通过以前的日语2级考试与现在的N2考试认定、评分方式变化的对比,探讨NJLPT对高职日语教学的影响,并尝试提出笔者的一些想法。

首先,2级考试要求学习者“掌握日语较高难度的语法、汉字(1000字程度)、词汇(6000个程度)、具有一般会话和读写能力”,由于N2与2级考试难度相当,故参加N2考试的学习者仍需经过约600课时的学习、达到完成中级课程的水平。

其次,与2级考试相比,N2考试难度有所提高,因为,2级考试对学习者应达到的基础语言能力如词汇数量的掌握等做了明确规定,要求学习者达到中级水平时应具备“对一般事物进行会话、读写”的能力。N2考试对学习者语言基础能力的要求同样没有降低,因为学习者只有在具备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能力时,才能“理解日常情景日语”,达到N2考试要求“学习者在理解日常情景日语的基础上,能对更广泛场合的日语进行一定程度的理解”。在强调语言基础能力的基础上,N2考试对学习者的日语应用能力进一步明确提出了要求。

N2考试难度增加,还体现在考试时间调整、新题型增加等方面,其中,考试评分方式的变化,更是提升难度这一考试改革思路的明确体现。

以前2级考试听力虽占总分比例25%,但由于采取总得分累计方式,故考生听力弱也没关系,只要在其他两部分多下功夫、提高得分,最终三项得分累积达240或以上即能取得2级证书。现在N2考试中听力仍是一项独立部分,但占总分的比例提高到了约33%。以往2级考试是“文字与词汇、听力、阅读与语法”这三项得分累计达60%或以上即算及格,现在N2考试采取“各部分独立”与“综合累计”得分相结合的方式,即“语言知识、听力、阅读”这三项的各自得分与总分累计各自均需达单项与部分及格线。听力分值提高、听力单项得分需达单项及格线,N2考试中新出现的这两项措施向我们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必须重视并提高听力这一语言基本功了。

JLPT虽自2010年7月正式实施改革,但改革风声由来已久,1994年版《日语能力考试出题基准》于2002年推出改订版,2005年JLPT官方网站对改革作了信息披露,由此可见,考试改革势在必行。而且,近几年日语好招生,故越来越多学校开办了日语专业,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是我们一直努力思考、探索的问题。

高职学生大多零起点开始学日语,专业技能以“实用、够用”为原则,不论商务或应用或旅游方向,当达到2级水 平时才算基本具备了从事基础商务事务的日语水平,能用日语处理一般的商务函电、邮件往来等。以2级(N2)考试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既重视日语语言能力的基础,更注重听、说应用能力,这一思路与2010年7月起NJLPT考试注重语言应用能力这一改革思路吻合。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坚持以考促学,通过考试发现不足、调整课程。2009年6月组织学生参加大学日语4级考试,通过率为66%;2010年3月首届53名日语学生中有33人通过N2考试,通过率约62%,这是对以N2考试为中心的教学的检验与印证。

参考文献:

[1]国际交流基金,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编 2002年《日语能力考试 出题基准》(改订版)凡人社出版。

[2]杨秀娥,王秋华,2005,日语测试与日语教学的相互作用关系,由大学日语四级考试和国际日语能力考试谈起,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3]孙守峰,2007,日语能力考试的新变化,日语知识。

[4]日本文化中心,日本语能力考试(《新日语能力试验概要版》)2009年。

[5]陈莉莉,2010年,日语能力考试改革后教学与学习方法探讨,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6]刘晓军,2010年,新日语能力考试对我国日语教学的启示,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教学理念的变迁对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影响 篇6

一、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的特点

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主要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是客观题,由听力、文字词汇、语法、阅读构成,第二部分是主观题,由完成句子、作文组成。目前在国内实行的日语考试主要有大学日语考试、国际日本语能力考试、商务日语考试这几项考试,作为专门为大学在校日语专业学生设置的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不仅具有了同其他日语考试一样的对听力、文字词汇、语法、阅读能力的考核,而且也具有了其他考试所没有特点。

(一)最早考核完形填空能力的考试

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在2005年改革后,出现了完形填空的题型,国际日本语能力考试在2010年改革后也采用了这一题型。这一考试内容侧重考核学生对接续词和副词的考核,共十道题,从针对性和题量以及难度来说,远远高于国际日本语能力考试的二级水平。

(二)唯一考核学生完成句子能力的考试

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在2005年的改革后,出现了完成句子的题型,这一题型是其他任何考试都没有的。这一题型每一道题都是不完整的句子,要求学生完成另外半部分,要求语法正确,表达完整,句义贴切。这一题型虽然不仅仅是考核学生对句型的掌握,更上升到对学生篇章句法能力的考核。

(三)唯一考核学生作文能力的考核

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在2002年开始时,就有作文这一题型,同样这一题型是其他任何考试都没有的。写作能力历来都是学生的薄弱环节,要求学生能够区分敬简体,条理清晰,内容明确语言流畅,表达没有语法错误,句型使用丰富,多用汉字,格式正确,标点无误。这一题型是单独考核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唯一一个可以衡量日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写作能力的考试,也是学生在考试中失分最多的题型。

二、黄冈师范学院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现状

黄冈师范学院自2009年已经举行了八次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这一考试的参加人数和通过率不仅无法同大学英语专业四级相比,同国际日本语能力二级考试也是无法相比的。

(一)参加人数少

如表1显示,在2009年的报名人数只有33人,因为这是第一年举行这个比赛,报名人数少是情有可原的,但历经了四年之后,即2012年,也就是可报考人数比2009年还多45人的情况下,并且教师也有了成熟的指导考试复习的经验后,参加人数却只有23人,这说明这一考试在当时并没有得到达多数学生的认可。

2013年后,在外国语学院的领导和日语教师的努力下,报名人数虽有增加,如图1所示,2015年和2016年报名率都超过了历年,但这与学生百分之百的国际日语能力二级考试的报名率相比,是远远不及的。

(二)合格率低

如图2所示,虽然2009年是第一次举办考试,但是合格率却是仅仅次于2014年的最高值,但纵观全图,会发现合格率极度不稳定,这与学生的报名和复习有密切关系。不要说与其他学院接近百分之百的过级率相比,就是和本校90%左右的国际日本语能力考试二级的合格率相比,也是自愧不如的。

三、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对日语教学的启示

大学日语四级考试在听力、词汇、语法部分的考核与其他日语类别的考试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因为出现了完型填空、完成句子、作文等内容,所以必须要加强阅读语义篇章的训练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一)加强理解语句篇章的训练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核心内容,通过阅读不仅要掌握作者的主旨,更要理解作者创作时的语言文化背景。阅读不仅仅是宏观通篇的理解,更要落实到一词一句一段的微观内容的把握。完型填空考核了语句段落篇章总体的理解。因此,无论是精读课程还是阅读课程的教师,都应该立足教材,不放过一个词,不漏过一句话,从点点滴滴做起,将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融入课堂教学的所有环节。

(二)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

这项考试内容要求学生文体使用正确,格式规范,内容清晰流畅,主旨明确,没有语法错误。学生普遍惧怕这项考试内容,不仅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且逻辑混乱内容不充实。这一能力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大学四年不断地训练,甚至毕业论文都是对写作能力的训练。在大一的学习中,先是完成单句的训练,慢慢地到日记训练,然后再到一般的叙述文的训练,再到议论文的训练,这些训练不仅要求教师要改正学生的语法格式表达错误,更要求教师启发学生合理构思,做到内容完整,引人入胜。

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已经得到了众多高校的认可,很多高校都将此项考试的复习工作纳入教学计划。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是所有日语类考试中最早有完型填空题型的考试,更是唯一具有完成句子和写作内容的考试。黄冈师范学院的大学日语专业四级考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作为基层日语教师,应该加强理解语句篇章和写作能力的训练。

(湖北黄冈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2014实验中心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ZJ201430)。

教学理念的变迁对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影响 篇7

1) 在日本文化与教学的关系当中, 理解和交际会随着语言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日汉语言交际中, 日语学习者之所以出现一些误解或意外的后果, 不光只是因为在语言知识方面存在缺陷, 还有可能是日语学习者对日本的文化背景知识、日本人的语言习惯缺乏了解。因此, 在日语教学过程中, 要将传统的以日本语言和文学为核心的教学形式转变为有机地将语言基础知识与日本文化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 合理地将文化渗透到语言教学当中, 从而培养学生的日语思维习惯。在讲授日本文化知识时, 既要不断积累文化知识, 又要加强导入交际文化, 使学生达到既能正确理解日语语法和日本文化又能准确运用日语的能力的目的。由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是日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所以其代表文化是在日语学习中必然会涉及到的。因此, 做为一名日语教师: (1) 要不断加强对日语语言、日本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而且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语言交际能力; (2) 文化因素的讲授在教学中也要受到特别的注重, 在课程设置上, 既要注重合理安排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时间, 而且还要有选择性地针对不同阶段教授不同的日本文化知识。尤其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日语表达思维模式, 防止学生形成把两种语言进行一一对应的机械的学习方式, 要培养学习者能将日语特殊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因素相结合进行表达的能力; (3) 在课堂上还可以展示一些实物和图片来增加学习者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在日语教学当中把握好这一基本特性, 对整个日语教学工作的开展起了一个铺垫作用。

2) 日本文化对日语教学的影响和渗透。日本民族特点鲜明, 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人类学者本尼狄克特指出:“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 既尚武又爱美, 既蛮横又文雅, 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 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 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 既勇敢又胆怯, 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 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相应地, 日本文化也具有其鲜明的特征。本文现就日本文化的三个部分的特征对日语教学的影响和渗透加以略述。

(1) 日本民族的集团性。日本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单一民族, 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狭长的岛屿上, 农耕文化的影响深远。人们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 集团意识强烈, 形成了亲族式的纵向集团社会结构, 人们之间那种纯粹的上下级关系已不常见, 亲情般的感情纽带渗透其中, 使他们紧紧地联结在一起, 这种彼此之间的相互谅解和关心在日本的人际交往中时常可见。上司在严格要求下属的同时会设身处地地为部下着想。会经常创造一些机会的上司是聪明的上司, 如下班后与下属娱乐、节假日和下属旅游, 采取这样的方式与下属们同乐。如此独具人情味的相处方式和亲情般复杂的上下级关系, 是日本社会得以迅速发展的土壤。正是这样, 才使每个人的性格在集团中得以充分发挥, 使日本人以集团为“家”, 使个人对集团服从的“忠、义”精神成为唯一的价值取向。在日本人的名片、制服及自我介绍中, 我们常对日语学习者强调, 集团意识对于日本国民是多么地重要, 而且集团内部不突出“个性”。在日式的集团里, 个性很强的人常常会与其他人格格不入。要想融人集体就必须去掉个性, 磨掉棱角。在所属的集团中日本人为避免与大家不一样而受到集团的排斥, 都尽量采取与大家一样的行为。只有将自己完全融化在集团中, 他们才能找到“自我”的位置和价值。理解日本民族的集团性这一点对学习日语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环。

(2) 外来文化的吸收性。在吸收外来文化上, 日本人却表现出无限的宽容与大度。如有一位日本学者说:“日本人对于外国的文化, 并不视为异端, 不抱抵触情绪和偏见, 坦率承认它的优越性, 竭力引进和移植。”对外国的文化和思想, 非但没有抵触感和偏见, 相反却以外国的先进文化和思想为师, 优先全力移植和吸收, 这应该说是日本人传统的素质, 因为日本文化就是在不断吸收、引进、改造中繁荣和发展起来的。从日本人一千多年来吸收外来文化的历史中, 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内”“外”思想的影响。第一次是古代, 日本大量吸收中国文化, 移植为日本所用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 但没有被“汉化”;第二次是近代, 日本学习西方文化, 吸收和引进西方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 但并没有被全盘“西化”;第三次是战后, 日本全面引进和吸收以美国文化思想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 但仍然没有被“美化”。此外, 日本还吸收了印度文化、南蛮 (以葡萄牙为主) 文化、红毛 (以荷兰为主) 文化。其中, 对外来文化吸收的三大高潮分别是大化改新前后对隋唐文化, 明治时期对西欧文化, 二战后对美国文化的吸收。因此, 虽然日本经历过“汉化”“西化”“美化”的历史过程, 但日本是根据自己的国情、民情, 在改造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外来的文化思想, 最终走上发展和壮大自己的日本化道路。其特征是整个国家在进行规模性的全方位吸收, 而这种对文化进行充分地吸收在世界历史上是不多见的。日本文化的这个特殊性也是区别其他文化的最根本性的一个特性。

(3) 日语语言的含蓄性。重视人际交往中的和谐关系, 是传统日本文化的显著特征。他们说话多留有余地, 交际过程中注意尊重对方意见, 尽量避免相互之间发生直接的冲突。日本人对别人的请求、邀请、建议等即使办不到或不能答应, 也很少说“不”, 而多用一些间接性拒绝方式。比如不立刻答应, 说「考えておきます」 (我考虑考虑) 的时候, 就基本上是表示拒绝了;或者用「あのう」、「ちょっと」等词表示犹豫, 此时就意味着“不太好办”“难以接受”等心情;或者先顺应对方的意志, 表明自己本愿意接受对方的邀请、建议, 但紧接着下文出现「…が」、「…けど」而且往往不把一句话说完, 目的是用「…が」、「…けど」等逆态接续助词, 暗示拒绝, 即在不说出“不”字的情况下, 也能使对方心领神会, 避免尴尬。日本人说话喜欢委婉, 讲究含蓄, 注重对方的反应, 多给对方留有余地, 尊重对方意见, 不喜欢当面拒绝对方, 这些特征追其根源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历史。历史上圣德太子所作的17条宪法中, “以和为贵”就位于第一的位置, 可见从古到今“和”字被日本人视为最高的道德准则 (经考证, l7条宪法要旨均出自中国的古典。“以和为贵”就是出自于《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但是, 中国的古代思想并没有将“和”字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在这一点上两国明显不同) 。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特别注重讲解当代日本人极为重视人际关系这一点, “以和为贵”的思想已经融入了日本人的灵魂之中, 日本人的“拒绝”言语行为恰恰反映的就是这个“和”的精神。

总之, 客观地说, 日本文化虽然包含了大量外来文明吸收的成果, 但是已然具有了其自身鲜明的特色, 不能够妄称其为“拼凑的文化”。日本文化的形成是与日本独有的自然环境所造就的风土人情分不开的。日本文化形成过程中被打上的最深的烙印的所有者, 既不是古代的中国, 也不是近代的欧美, 而是日本自己。日本民族不光有其固有的文化特性, 而且一直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特色打造、铸炼着自己的文化。至少日本人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他们是独特的, 而不是任何一种文明的翻版或抄录。日本文化之于日本人的思想行为, 从国内到国际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 如要搞好日语教学环节, 就必须先虚心地研究日本的文化, 而且要尽可能地从更贴近日本人的视角、更符合日本实情的方向去观察、分析日语语言。在日语教学中, 教师要对两国文化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等方面的不同进行比较, 通过练习、实践, 使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得到不断地提高。可以说语言既是每个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一面镜子, 也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样才能明白日本人真正的关注点和利益所在, 如此, 才能够建立起更为合作、和平、友好的关系。这也是日语教学工作者进行教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田新德.外语教学中的交际文化背景知识[J].外语教学, 1999.

[2]顾曰国.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3]陈俊森, 樊葳葳.外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4]姚灯镇.日本语言文化研究[M].洛阳:解放军外语音像出版社, 2005.

[5]中村新太郎.日中两千年[M].张柏霞译.长春:吉林出版社, 1980.

教学理念的变迁对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影响 篇8

1. 传统钢琴教学理念

传统的钢琴教育理念主要来源于苏联的影响, 主要盛行于7 0年代末8 0年代初的“钢琴热”时期, 这种教学理念比较侧重于纯技术的训练, 强调大量的高强度的手指训练, 认为钢琴的发声力量来源于手指的有力的击键, 总结起来就是“吊手臂, 高抬指, 平手掌”, 此种理念长期的影响了我省的钢琴教育, 也成为辽宁钢琴教学的主导思想。这种方法对于训练学生的是手指力量, 对于训练演奏基本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 随着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和国际交流的增多, 很多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这种教学理念的不足, 由于过于强调高抬手指, 有力下键, 这种方法会不可避免地使肌肉疲劳, 手臂紧张, 声音单薄、纤细、生硬, 而且对于“连奏”“歌唱性”等的训练不足, 导致学生弹奏什么作品都是又“硬”又“响”, 面对浪漫主义以及印象派作品的时候无从下手, 不知道如何把握风格, 如何触键, 导致了“弹什么都是贝多芬”的笑话, 局限了学生的发展, 因此, 引进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已经成为钢琴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现代钢琴教学理念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大众审美的新要求, 钢琴的弹奏方法也在不断地探索中改进和发展。如今, 钢琴教学理念已经从单纯的纯技术训练升级为讲究完美的音色, 注重“声音概念”的时代, 而训练方法也不仅仅是手型, 更重要的是让钢琴发出良好的声音。对于触键力量来源问题, 过去一直认为手指是力量的来源, 因此进行大量的吊手腕以及高抬指训练, 而新的理念把手臂运用与手指活动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更加重视手臂的作用, 也就是利用手臂的自然状态与积极灵活的手指相结合的方法, 即我们现在常说的“重量转移”或者叫“重量演奏法”, 通过高效的训练, 为初学者打下坚实基础, 并轻松愉快地掌握高超的弹奏技术。用这种方法演奏, 可以使演奏者轻而易举地弹奏出丰富多彩的声音, 从而使乐曲表现细腻、层次丰富。

教学理念的变迁对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影响 篇9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园艺文化的精髓,是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独特的构造形式和深刻的文化意义,在世界园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面对世界园林文化的冲击,当代园林建设如何继承并发展古典园林文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情并符合人们日益提高的鉴赏需求的园林,值得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当代园林建设;影响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经历3000余年的发展,才日趋成熟,最终发展为山水园林类型。中国古典园林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与智慧,是中华民族审美倾向与文化品位的集中体现。“师法自然”的园林理念和“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

中国古典园林从苑囿发展成人工山水园林类型,历经3 000余年的历史演进才日臻完善,它的形成和发展凝聚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园林艺术创作的最高准则是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得自然之道,获得人之精英,生成艺术生命,从自然中感悟出生命真谛、宇宙隐语,自然因人的情思而包裹感性及生命,由此孕育并上升为容量极大、辐射力极广的审美意象”。可以说,中国的园林最讲究的是亲近山水,亲近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这也是中国古典园

“垂柳高槐,柯荫满院,乱石卧塘岸,土墙生苔,苇侵庭除,荒荒如山斋”是一种园林主人回归大自然的惬意和洒脱林最突出的一个特质。中国的古典园林强度人为的艺术与自然美的高度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其实山和水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地理风貌,它是中国的士大夫寄情的所在,也是比德的所在。中国园林的建造,往往会营造出和周围山水环境高度和谐的样式,建筑物随形高下,融进大自然之中。有时候为了更加突出自然美,也会打破自然本来形式上的和谐而营造一种实质性的和谐,体现不是自然胜似自然的人文景观的美。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动静结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如果有太多的静态景观,就会营造出一个动态景观;同样,有太多的动态景观,就会营造出一个静态景观。这样一来就会让静态中有动感,动感中有宁静的乐趣,不会给人们以审美疲劳。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意境的幽远和深邃,特别是一些佛家园林,其中有很深的禅意,需要我们去认真的领悟其中的深意。中国人的性格是含蓄的,所以我们的古典园林也以含蓄为美,不会让一切的景观都一览无遗,那样就没有任何的意境可言了。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远景与近景的统一、大与小的统一、高与低的统一等等,通过这些对立面的统一,才不会让人们参观园林的时候觉得有审美疲劳,才会引起人们流连忘返的情怀。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植物色相与季节的变化,多种植物搭配,保证在任何的季节都不会显得过于单调。

二、中国古典园林对当代园林的影响

在我们前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中国古典园林其实是有着自己很多的可取之处的,它是融合了人文和自然的一种智慧结晶,有很多理念我们今天仍然可以沿袭使用。

(一)天人合一的影响。中国园林这种天人合一的理念对现在的园林建设或者说现在的园林城市打造有着重要的影响。我国当前处于城市化的深入阶段,城市生活的很多交通问题、生态问题、资源问题等等也暴露出来。中国古典园林追求人与自然天然和谐的“天人合一”的理念,这种理念对于今天我们打造当代园林乃至打造园林城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就地取材的建筑理念。我国的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如果能在我们的园林建设中学会像古典园林的建设那样就地取材,就会节约很多的资源。我国的山地和丘陵面积占了整个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有着很大的比例。如果在当代园林建设中学会就地取材,那么不但可以很好的建设园林,也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加上我国的园林建设本来就重视山和水的运行,俗话说“无山水不成园林”,有这么多的山地和丘陵,如果能就地取材,实在是不笔不小的财富。

(三)追求居住实用性。我国的古典园林很注重实用性,讲究在园林中营造出一个小的气候环境。比如说南方的很多园林,为了改变南方闷热的夏天和潮湿阴冷的冬天,就会做出一个过堂风的引风设计,清爽的过堂风让南方闷热的夏天有了一丝丝的凉意。这一点也深刻的影响了我们当代的园林建设,只不过当代的园林建设手段在古典园林建设的基础上更加科学而精密。当代园林对光影、地形和水流的处理就是学习了古典园林的一些理念和方法,通过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以改变局部的小气候,更加适合人的居住。

(四)擅于借景。我国的古典园林大多处于一个封闭的环境当中,为了让居住在其中的人们能看到更多的景观,不得不采用借景的方法,这就起到了扩大园林空间的效果。同时,通过借景,还能让自然景观之间形成一定的联系,不至于过于孤僻。当代园林的很多方法就是采用了古典园林借景这一方法。很多设计师把天际线、地平线当作空间的参照,通过借景让周围的景观纳入园林之中,和古典园林的借景手法实质是相同的。

三、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先贤们留给我们的一个宝贵财富,它的很多建筑理念和建筑方法都对中国的当代园林建设有很多的影响,甚至在全世界内都受到人们的赞誉。人们把中国的古典园林和意大利的台地园,法国的平地园、英国的牧园、日本的水石庭等放在一起,發现中国的古典园林丝毫不逊色,它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值得人们学习和敬仰的。

【参考文献】

[1]刘文玉.谈中国古典园林及对当代园林发展的启示[J].山西建筑,2010(04)

[2]詹丽,刘亚琼,葛钢.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2(12)

[3]张小乔.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教学理念的变迁对中国大学日语教育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生本教育班级管理教师素质

生本教育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真正做到了为学生好,这是专门为学生设计的一种教育方式,最大限度的带动了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最大的能量和个性,其实,与其说生本教育是一种教育方式,不如说生本教育是一种优秀的教育理念

一、生本教育管理的内涵

生本教育管理就是一切以学生为本,将学生放在教学管理的主导地位,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调动起来,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组织的管理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和学校的主体,真正把握和认识学生的本体,并且将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学管理的一切基本准则,这也是生本教育的一大特征。

第二,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在态度是尊重学生,不歧视差生,平等对待,并且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每个人都是积极的个体,都会为集体做出贡献,都能将班级里的每一个事情都当成是自己的事情去对待。这是生本教育管理的本质特征。

第三,将学生作为整个班级的主体,相信他们能够完成班级里的每一个事情,那班主任大可以将大权下放,不必每一件事情都亲自去做,将整个班级交给学生去管理,依靠学生去教育,这是生本教育的主要管理方法。

二、与师本观念相比,生本观念的不同与优势

(一)二者所体现的师生关系是明显不同的,首先十本教育观念强调的是教育者的职能和学生特性直接的对立,忽视了学生本性的自我和自主的能力。而在生本观念中,学生是教育的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主。

(二)在生本观念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是传授知识的人,但是在师本的模式中,教师是教育的中心人物,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生本观念与师本观念最有意义的不同,也是生本观念最具优势的不同,就在于在学习的过程中,师本观念中,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学生只是强硬的接收知识,而在生本观念中,教师起到的作用却只是引导学生学习,学生要做的是主动的去学习。

(四)二者的效果是有明显差异的,在师本观念中,虽然教师传授知识能够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加丰富和牢固,并且在各类的升学考试中能够拔得头筹,但是这些都是比较短期的效果,而在生本观念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升了,在中期和长期的一个过程中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被激发,没有了师本观念的束缚,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显示出来了。

从长远发展的目标看,师本教育的理念是短期效果的,虽然能够在一个阶段取得成效,但是对学生整体发展是不利的,生本观念却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对今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生本教育理念对初中班级管理模式的影响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个性的生命体,其内心都是具有无限的潜能和不可估量的价值,所以生本教育是能够促进学生的个体的美好发展,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长远眼光,并且在一个优秀的班级管理模式中喂学生的今后发展做准备。

(一)将师生关系进行了重新定位

生本观念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都要了解透彻,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具有属于自己的特性,教师在生本观念的要求下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审视之后,会让学生对自己更加具有自信,更能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这样,也就改变了原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立关系,使得学生对教师也有了另外一种好感。

同时教师也明白,学生处于初中阶段正属于心智发展不全面的时期,当学生做出一些不成熟和不理智的行为时,教师能够用自己的胸怀去包容,让学生自己发现缺点并且改正,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具有逆反心理,学生在得到重视和理解的同时也会更加感恩于教师,这样,和谐的师生关系就应运而生,整个班集体的活力与生机就出现了。

(二)加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认识

升本文化的推出,真正让学生自主管理,学生的管理意识和内在的动力被激发了出来,少了以前教师的耳提面命,学生更重要的是具有了自主化发展的能力,有了民主的班集体,学生也会更加乐于约束自己的行为,进行学习和交流方面的改进。

(三)建立良好的生本文化,促进班集体及个人的发展

生本管理的理念对整个班集体的管理是产生于无形之中的,但是却又是非常有力度的,它让学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对自己也具有了责任感,同时学生也能融入到班级中,去带动其他的同学,让每个人都有进取心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管理的最大化效力,让整个班集体朝着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道路上发展。

四、结语

生本观念是强调在学生的个性化發展和教师宽容理解的情况下进行班级管理,全面坚持以学生为本和以生命为本,强调班级的民主化,它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班集体的和谐,所以建立良好的生本教育管理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作为新世纪的教育者就更要时刻谨记生本观念,落实升本管理,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自我发展,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舒.浅谈生本教育下的小组合作学习[J].新课程(中), 2011,(04) .

[2]王志坚.生本教育的备课策略[J].考试周刊, 2011,(11) .

上一篇:科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学习心得下一篇:市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