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计划月工作总结

2024-10-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生产计划月工作总结(精选7篇)

生产计划月工作总结 篇1

3.两名调模员已抽出协助李景赛对现场及仓库现有模具进行彻底验收排查,做好现场装模及保养工作并认真细致管理。

4.按照车间培训计划7月21日与7月22日两天下午14:00—16:00对班组长进行了管理培训,7月23日下午14:00—16:00对车间全体人员做了全面质量意识提高的培训工作。5.自7月18日起设备对所有氢气管道进行了试漏工作,车间协同设备进行细致的操作分工,保证了退火炉通氢实验的圆满完成。

6.高温季节对班组强调防暑降温注意事项,并积极协同人事部开展防暑降温工作。7月份工作不足之处;

1.本月因125材质产品电感质量指标不理想问题,造成6月及7月份计划没有按时完成。2.对班组长的管理上,说服帮教太多,对他们管理上放松,没有严格落实考核,以至于管理水平迟迟处于一种低档次状况。工作方法上没有运用好经济杠杆,提高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八月份工作计划

1.继续对班组长进行管理培训,对全员进行团队精神培训,了解 2.为了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整体团队凝聚力,本月车 间将响应公司的号召,举行一场蓝球比赛和拔河比赛。

3.本月车间协同班组将全面推行8s管理,整理整顿生产现场。

并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始终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来开展工作。4.继续加强节能降耗的管理,全面提高成本控制意识,重点控制

不良品的产生,并分解指标到班组。对各项成本指标要进行细化责任到人。5.重点抓好思想教育工作及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部分员工反映

前期个别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够,方法不当,工作中不能以身作则做法太强势。造成部分员工思想波动挺大。车间本月准备召开各工序员工代表会议,摸清事实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帮教,教他们怎么管理员工,转变观念和不良习惯。6.7.生产车间

2013.7.29 合理的组织生产,完成生产计划。针对七月份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篇二:生产计划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小结

今年6月,我荣幸成为了***的一员,在这四个多月的时间里,自己努力了不少,也进步了不少,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东西,我想这不仅是工作,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此段时间内,我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虽然也有一些不当之处,但是我都积极改正,已逐渐适应了周围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对工作也逐渐进入了状态。

在**,我的工作职责是生产计划和跟单,主要负责灯具订单的生产排程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

1.订单交期确认:针对三思所有的灯具订单,根据物料采购、生产产能综合评估订单的出货时间。

2.物料采购确认:根据订单需求合理评估物料采购到货时间,及时与采购人员沟通确认交期的按时、按量到货。

3.生产周期排程:根据订单需求、物料到货情况,合理安排车间生产,制定生产排程,确保订单的顺利出货

4.部门协调:对于以上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以解决最终问题 个人认为生产计划是生产部门的工具,是联系市场销售和生产制造的桥梁,公司要发展, 彼此的合作协调是很重要的,没有各个部门和各位同仁的相互配合,公司的工作进程要受到阻碍,工作效率会大打折扣,公司效益自然会受损.这样对公司和个人都无益处,而我们目前也在向这个目标方向努力着。在目前的工作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例如在以后的工作中,还需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沟通协调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对工作的执行力,把工作做的更好。这四个多月以来我学到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由于公司灯具部分还在发展,许多规范机制还在摸索实践中,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会有新的挑战摆在自己面前,我会端正心态、积极积累工作经验、克服不足、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公司一起成长,为我们这个集体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篇三:生产计划部11月份工作总结及12月份工作计划

生产计划部11月份工作总结及12月份工作计划

一、生产计划部11月份工作总结 生产完成情况,11月份共计完成

1.出口滚筒洗衣机536台,具体型号及数量如下: xqg55-7056 216台 xqg55-7056 70台 xqg55-70712g 250台

2.太阳能热水器内胆焊接1000个; 承压水箱总成 100l 58个。80l265个

11月份完成的主要工作: 1.协调技术部、冲压车间对套筒新产品内桶套新模具进行试模及模具维修,并完成小批试生产所用的1100个内桶成品生产。组织总装车间对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压力水箱总装线进行了调整,制作并完善了发泡保温装置,保证了发泡质量,使用流水线进行打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使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压力水箱总装生产具有批量生产能力。2.在车间生产间隙,协调工艺部对滚筒洗衣机塑料外桶、箱体上边梁等多套模具进行了出厂维修,组织冲压车间对生产急需的内轴垫圈、铸铁配重钻孔套丝等进行加工制作,保证了出口洗衣机生产顺利完成。3.为巩固现有客户,按时完成客户现有订单,组织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内胆生产相关各车间,克服生产时间短、生产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及时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班加点积极工作,按时完成了本月878台生产计划,维护了对客户的信誉。4.冬季来临,组织各生产车间进行安全用电、防火、设备防冻等现场安全检查、做到精关重设备安全防护责任到人,防护记录详细清楚。继续组织各车间进行工艺培训,提高职工工艺水平和质量意识,以保证产品质量。

5.本部门的计划、日常管理、车辆使用及与相关部门配合工作。

二、生产计划部12月份工作计划

1、计划产量:套桶洗衣机共计3100 台 套桶机

xqb55-6055 500台 xqb60-8106 1000台 xqb60-6860 250台xqb60-8006 250台 套桶新品(1100台)

xqb62-6762f 200台 xqb62-6766fh 200台 xqb62-6768ft200台 xqb65-6876ft 200台 xqb65-6878ftg 100台 xqb65-6879fthg 200台

2、主要工作

(1)本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临时性工作。(2)协调技术部针对套桶新产品对总装车间职工进行工艺培训,以保证小批量试制顺利进行。针对前期滚筒、套桶、双缸机市场反映的问题,配合技术、工艺、质检部门进行整改,并对职工进行工艺培训。

生产计划月工作总结 篇2

1. 定量评价。

它是指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即搜集数据资料,用一定的数字模型或数学方法,做出定量结论的评价。如运用教育测量与统计的方法、模糊数学的方法等,对评价对象用数字描述。

2. 定性评价。

它是指对不便量化的评价对象,采用定性的方法,做出价值判断。如用调查法、观察法、哲学分析法、系统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搜集、处理教育评价信息,做出判断,进行定性描述。

3. 综合评价。

它是对幼儿园办园水平与绩效的整体性评价,即评价园所实现预期工作目标和计划的程度,保教任务完成情况。

二、幼儿园月计划工作评价的措施

幼儿园必须以教育目标为依据,确立园所的管理目标,并以此作为幼儿园各项工作及管理各环节的出发点,同时应当以教育目标为依据确立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导致不同的评价结果,教育目标、评价标准与幼儿园的工作存在着内在的联系。通过评价,可以使教育目标转化为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与幼儿园各方面工作的具体要求,从而有利于实施和逐步落实,促进保教质量的不断提高,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为了搞好月计划评价工作。幼儿园要成立教育质量评价小组,由主管教育工作的园长担任组长,教研组长及教师代表、保育员代表参加。教育质量评价小组在全面教育质量评价的基础上参考本园每个学期教育工作重点,研究确定评价的内容,制订评价标准,确定评价的方法及时间,并将评价后的材料进行分析,做出评价总结报告,提出本园改进教育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三、幼儿园月计划工作评价的途径

1. 从管理状态入手进行评价。

园所管理状态评价包括园所工作目标的制定,组织管理系统以及组织活动的规章制度的建立,管理过程的运行状态及目标管理与民主管理的实施等。通过评价,可以了解幼儿园组织职能作用的发挥情况,如管理渠道是否畅通,组织人员分布是否合理,管理运作过程是否有适当的制衡机制,管理者是否注重成本效益等。

2. 从工作人员入手进行评价。

管理的各个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人,人是管理的核心。要全面了解园所工作质量,就需要注重考察组织中的人的素质及其工作状况。园长是园所的领导核心,是园所办园水平高低的关键,评价应注重考察园长及整个领导班子如何发挥管理主体作用;保教人员素质及专业水平是保教质量高低的关键,评价需注重考察保教队伍建设与发展状况,包括人员任用情况、培训规划与方式、思想政治工作及园所文化建设等情况。

3. 从教养工作与总务工作入手进行评价。

幼儿园的工作主要为教养前勤与总务后勤两大部分内容。教养工作是园所工作的中心,可分析评价教养管理工作、教养工作秩序的建立,教师对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活动和环境创设,教学与游戏等。对教养质量的评价实际上也是对保教人员工作状况的考察与检验,同时也反映出国所教养工作管理的实效。幼儿园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提高保教质量,因此,教养工作质量的评价作为实质性评价对象,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其他结构性评价对象(如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目标管理的制定和实施、保教队伍的素质和专业水平等)的情况。

园所总务工作的任务是为教养前勤提供保证与服务。总务后勤工作涉及面广,包括办园物质条件的改善、卫生保健工作、营养膳食、财务财产管理、设备养护维修、招生编班及档案建设等等,都可以作为评价的对象。

4. 从公共关系入手进行评价。

幼儿教育并不是孤立的社会现象,幼儿园也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关起门来建设发展。一方面,幼儿园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就是为家长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与社区环境等社会各方面的因素都会对园所工作产生影响。要保证园所工作效果和不断提高教养水平,幼儿园就必须得到社会各方面力量的配合、支持和参与。

园所的家长工作状况如何,是否注重与社会协调,是否树立良好的园所公众形象;能否同所在社区双向服务,既满足家长、社区的要求,解决家长困难,又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家长和社区的各种人力、物力资源,促进园所的发展;以及幼儿园如何发挥教育机构的文明辐射功能等,都应该作为评价的对象。

生产计划月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优质肉牛;育肥技术;生产程序

中图分类号:TS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97-1

2007年,我们承担了市科委下达的《优质肉牛最佳生产程序的设计及规范化模式研究》项目以来,在全局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超额完成项目合同中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现将项目研究的技术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1项目合同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1.1增重速度与屠宰指标

根据150头牛试验统计结果,7-18月龄平均体重551.19kg,日增重1206.77g,比合同指标高6.77g,棉籽粕组试验牛平均体重548.4kg,日增重1208.03g;菜籽粕组牛平均体重547.19kg,日增重1204.76g,豆粕组牛平均体重558.7kg,日增重1206.06g;混合料组牛平均体重550.8kg,日增重1207.7g。据我们的购牛单位东丰县、西丰县两家客户调查,出栏的肉牛屠宰率已达到57.5%,净肉率为50%,超过合同指标。

1.2饲料报酬

舍饲期间(240d),平均每头牛总增重289.64kg/头,其中棉籽粕组头均增重289.9kg:菜籽粕组头均增重289.1kg;豆粕组头均增重289.5kg;混合料组头均增重289.84kg。棉籽粕组每增重1kg需精料4.96kg;菜籽粕组增重lkg需精料4.56kg;1K粕组增重1kg需精料4.41kg:混合料组增重lkg需精料4.59kg。

1.3盈利

1578.1元/头牛。

2技术先进性与技术关键

2.1技术先进性

17-18月龄牛体重平均551.19kg重,居省内领先地位。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一是利用在较短时间内,犊牛在群体舍饲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条件,采取精、粗料适当搭配,生产高档出口牛肉,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高收入,提高养牛经济效益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对高档出口牛肉的质量要求严格,不准喂无机盐类预混料和激素添加剂。本项目试验研究是对生产出口肉牛的一次探索;二是本项目试验研究分成四个试验级,一个对照组,实践证明,棉籽粕、菜籽粕养肉牛增重速度和豆粕组牛、混合料组牛相差不明显,为今后本地养优质肉牛开辟了蛋白饲料资源,可以解决豆粕价格昂贵的实际问题。

2.2技术关键

(1)配制混合精料中,要根据当地的饲料资源情况配制出营养均衡的饲料,采取精粗饲料结合,饲料要多样化,不但能促进肉牛食欲,而且还能提高饲料利用率。

(2)犊牛强度育肥如饲料中添喂酒糟时要增加AD3的用量,否则有的牛在同样舍饲条件下,易发生代谢性疾病(关节粗大、骨质疏松)。

(3)严格按饲养工艺的要求进行。

(4)从肉牛体重增重的速度看,小公牛比阉牛快,本试验研究,我们虽然没有搞阉牛对照组,但我们去西丰肉牛屠宰场调查过,牛肉产量可以提高7 9%。

3幼龄牛育肥技术要点

3.1待育肥牛的选择

3.1.1品种选择优良品种的杂种牛或三元杂交牛(角短直、头大而方、胸阔、腿高粗大)的公牛。3.1.2年龄与体重育肥牛月龄应是7-9个月龄,体重应达到200300kg左右,从实践看肉牛增重最快在350-450kg之间。

3.2育肥牛的饲养管理

(1)购回的犊牛先进行检疫、防疫注射、药浴和驱虫等项技术处理。观察饲养10-20d以后,转入育肥牛舍。

(2)牛舍的建筑:该场的牛舍为封闭双列式牛舍。严寒季节(1月份)舍内温度零下1-2℃,最高5-8℃(门窗关闭),每头牛床位面积约2m2。从实践看牛的床位面积应大些,有利于肉牛休息和增重。

(3)育肥期:一阶段需30d;第二阶段需60d;第三阶段90d;第四阶段60d。

(4)饲养方法:该场饲养150头肉牛,分成四个试验组,全部实行舍内饲养。采取精料限量、精粗料混合饲喂。一年四季都喂三遍牛。早6点、午12:30、晚18:30,每天坚持喂完料后,必须间隔1h再饮水。每个饲养员养牛50头。

(5)冬季牛舍内环境实行人工调控。

实践证明,冬季牛舍内温度在-1-8℃,牛粪基本不冻,肉牛增重速度并不减慢。平均日增重1068.7-1 135.9g,有的夏洛来杂种牛日增重1350-1500g,这说明牛的抗寒能力是比较强的。冬季牛舍内相对湿度较大86-88,我们在牛舍房顶开70×70(cm)排气孔六处,牛舍要早开门(排气),晚上早关门(保温)。这种人工调控牛舍内小环境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有利于降低牛舍内的湿度,有利于有害气体排出。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肉牛长势很好。

4本项技术的应用前景及建议

(1)本项技术要求饲养管理条件不高,饲料条件也不苛刻,因此,在本区内可以推广这项技术。特别是本地区秸秆饲料资源丰富,能量饲料、蛋白饲料以及酿酒副产物都很充足,如大力推广这项技术,可以提高牛肉产量,改过去农村卖小牛不挣钱的做法,增加养牛整体效益。

(2)本项技術的推广可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如养肉牛是为了出口,可增加精料的投入,面对国内市场,可以继续以粗饲料为主,适当给些精料也可以达到育肥的目的。在饲养方式上也可以采用放牧和舍饲相结合的办法。

(3)从实践看,推广这项技术养肉牛最佳出栏体重在450500kg,体重超过500kg,饲养时间过长,可出现有少数牛表现厌食,增重缓慢或不增重,尤其是在炎热季节更为严重,因此要掌握好肉牛最佳出栏时期和体重,是提高效益的主要手段。

(4)各地区要建立规模适度肉牛示范场,以带动养牛业的发展。

安全生产月工作计划 篇4

2、杜绝机械设备重大事故;

3、杜绝火灾事故;

4、杜绝食物中毒和重大传染病事故;

5、轻伤事故率不超过3‰;

6、维护现场达标率为100%;

7、三级安全教育率为100%;

8、所承修的维护项目符合文明安全维修服务评比标准的要积极争创文明单位。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1、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公司将成立“项目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姚仲平担任、副组长由罗玉亮担任、各部门主管为小组成员,具体安全事项由质安部和各部门安全员负责,逐层监督报告。以便能更有效的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组织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检查活动并要求及时整改各种事故隐患,监督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2、为进一步确保“谁主管,谁负责”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高速公路养护处质安部将严格按管理办法的要求与各部门、各班组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重新修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各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落实情况。做到责任明确到人,考核落实到人,日常管理要做到“五到位”,即:组织到位、职责到位、检查到位、考核到位、奖惩到位。

三、安全教育

为使安全生产深入人心,人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养护处质安部将健全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对养护处全体员工进行年度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养护处将根据《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对劳务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四、安全检查

养护处质安部将对所有养护项目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平时则根据季节变化开展各项专项安全生产的检查工作,如季节性安全检查、防雷电、防火、防中暑等,发现问题后开展检查限期整改、并跟踪复查整改效果。

五、安全生产例会

根据公司《安全生产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总结、解决、布置安全生产工作。

六、贯彻执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按照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开展工作确保三标体系

的正常运行。对职业安全健康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收集、并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和程序准备实施应急演习,保证若在维护生产中发生突发事件能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工作。养护处严格按照程序文件的要求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确保所属养护项目顺利通过内审及外审。

七、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根据各个养护项目的不同特点,各养护项目应建立各项目的危险源清单,同时“重点问题重点管理,重点问题专人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八、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

安全生产月工作计划精选 篇5

一、工作目标

(一)创造良好交通消防安全环境的工作目标,实现“三个确保不发生”: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确保不在重要场所、重要节点发生有影响的火灾事故,确保不发生因监管不到位而导致死人火灾事故。

(二)全面开展“网格化”排查整治火灾隐患,力争火灾隐患排查达到“四清两掌握”,即火灾隐患数量清、整改期限清、整改措施清、整改结果清,切实掌握各单位消防安全重点、消防安全状况。

(三)加大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实现一般火灾隐患1oo%落实整改,重大隐患1oo%挂牌督办、隐患消除前1oo%落实责任措施。

(四)严格做好灭火救援准备工作,火灾事故做到“两杜绝”,即杜绝死人火灾事故,杜绝群死群伤的恶性火灾事故、减少一般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广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坚持整体防控,力争全市交通运输系统消防安全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消防安全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组织领导

市局成立交通运输系统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局安运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协调、组织交通运输系统消防安全的具体工作。各单位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研究阶段性消防安全重点工作,定期通报消防安全工作情况,实施统一指挥调度。

三、工作任务

(一)扎实做好火灾防控工作。认真开展专项治理,消除火灾隐患,结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实际,深入扎实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针对性地开展排查整治。严厉打击交通运输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的各种非法违规行为,确保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各项火灾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对排查发现的火灾隐患坚决依法从严整治,对重大火灾隐患,一律要挂牌督办。

(二)扎实开展消防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消防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工作部署,将消防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将责任明确到个人,在安全培训教育时,积极发动单位职工及驾驶员等基层力量参与此项工作,同时,全系统各单位对办公楼周围的场所要认真进行排查,并建立台账资料。

(三)扎实做好灭火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各单位要加强实地演练,要严格按照灭火扑救和应急抢险救援实战的要求,配齐有效消防器材。结合本单位的特点组织开展初起灭火扑救和抢险救援应急演练。组建检查组,对本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消防安全检查,并立即修订完善本单位火灾应急预案,重点对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物品、客运车辆灭火器技术性能进行实地检查,确保在应急救援时可以随时调得出、用得上。

(四)扎实做好节假日值班工作。各单位要认真做好重大节假日和重点时段的消防安全值班工作,一定要加强值班,实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如发现火灾事故,及时处置险情,限度减少损失和影响。

(五)扎实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各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组织相关人员接受消防安全培训,落实专(兼)职消防宣传员负责现场消防检查和宣传工作,要设立固定消防宣传专栏,指定专人根据各个时期的防火重点及时更换宣传内容,利用电子显示屏、悬挂横幅宣传标语等进行消防常识宣传,扩大消防宣传覆盖面。及时发现和消除现场的火灾隐患。充分利用驾驶员安全教育的时机,着重学习消防方面相关知识,向司乘人员宣传消防安全相关知识,不断提高企业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技能。

四、工作重点

(一)交通运输公共场所,人员密集场所整治。以客运场站、码头、货物集散地、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的停车场等公共场所为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使用性质擅自变更、消防设施损坏、关停、瘫痪或疏散通道堵塞、安全出口锁闭等消防隐患,检查交通运输企业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是否存在不落实的问题。

(二)交通运输工具。以客运车(船)、公交、出租车及油船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船)为重点,排查车(船)技术状况是否良好、车(船)是否按规范配备消防救生设备、消防救生逃生装置是否完好等情况。

(三)交通运输在建工程。排查工地作业区、办公生活区、工人宿舍的临时用电、消防设施是否符合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规范要求,是否设置明显的消防标志和标牌,是否明确消防责任区和责任人等,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监管是否符合相关管理规定要求。

(四)交通运输从业人员。以交通运输企业和交通建设施工企业的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为重点,检查其消防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重点检查驾驶员、船员、押运员等对车(船)配备的消防安全设施是否会正确使用。是否熟悉在消防应急中的岗位职责,是否按要求组织演习。

(五)公路及其附属设施。以公路隧道、服务区、停车区、收费站所、监控中心、养护工区、物资储备库、超限检测站、执法执勤点等为重点,排查是否存在消防器械缺损、失效、过期情况,照明、供配电、通风、用火情况是否符合有关安全生产和消防技术规范,易燃易爆物品存放、监管是否符合相关管理要求。

(六)消防车通道整治。各单位要重点整治客运场站、加油站、码头、货物集散地、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办公大楼、住宅小区、出租房等区域,确保无堵塞、占用消防车通道的火灾隐患和违法行为。

(七)单位办公场所和单位管理的职工宿舍。各单位要在当地消防部门指导下,对单位所属办公楼、职工宿舍、重要工作设施设备等进行全面消防安全排查,严格整改安全隐患。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进行动员部署,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突出重点、全力以赴,全面落实消防安全保卫各项任务。各单位要根据方案,结合自身职责任务,认真分析研判本单位消防安全形势,结合实际,精心谋划、周密部署,严密组织,因地制宜,制定消防安全工作方案,确定本行业、本单位工作重点和针对性措施,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步骤和工作要求。

(二)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各单位要强化整体意识,按照方案要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履行职责,并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认真履行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宣传教育职责,密切协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严格奖惩,激励工作。市局将把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年终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对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成效不明细的要通报批评,对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走过场,发生较大以上火灾的,要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责任。

洗煤厂安全生产月工作计划 篇6

班组管理工作以加快发展建设和扩大经营成果为主线,以提高职工收入为目的,积极推进区队文化建设,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强化工程质量达标,夯实安全管理基础,超前防范,不断开创我队安全生产好成绩,继续推进全矿及我队安全生产工作向更长周期迈进,保证班组管理工作总结安全生产平稳发展。

二、采面质量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我们认真执行质量标准化标准,加强现场质量管理,夯实标准化基础工作,以工序质量促工程质量,严格要求各生产班组按质量标准进行作业,作业人员从支柱角度,质量、支架结构及浮煤的清扫,每一道工序必须现场立即整改,直到达到质量要求,从根本上消灭不合格品。同时,加大动态下质量标准化达标工作力度,在各生产班组进行工程质量自检、互检、专人检查工作,验收员对各班组进行质量验收,第二天在班前会上公开考核,对造成质量问题的责任人,按责任大小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由于采取了严格的质量管理,杜绝了采面质量验收走过场、检查留死角、考核看关系的现象,全面提高了采面工程质量和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培训提素质

加强教育培训,提高职工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我们结合本队实际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教育培训计划,加强教育培训,夯实安全工作基础。在安全教育培训上,我队坚持以人为本,以现场为阵地,以管理为重点,注意引导职工从思想上,行为上提高控制不安全因素能力。在教育内容上,突出抓好职工“安全第一”的意识,突出提高职工“我要安全”的觉悟,突出掌握“我会安全”的技能,突出履行“我管安全”的责任,突出完成“我保安全”的任务。

生产计划月工作总结 篇7

1货物吞吐量创新高,增长率回调

5月份,我国规模以上港口(以下简称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6.8亿t,同比增长12%,其中:沿海4.6亿t,同比增长11.8%;内河2.2亿t,同比增长12.7%。

受国内经济快速增长拉动,大宗商品需求旺盛,特别是煤炭、原油等货种吞吐量屡创新高,外贸出口恢复较快。5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再创新高,但由于2009年同期基数较高,以及铁矿石、矿建材料等工业原料出现滞涨甚至下降,港口吞吐量的增长率受到影响。5月份,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长率较上月下降3.9个百分点,为自2009年9月份以来最低;货物吞吐量日均环比下降2%。货物吞吐量同比环比2项指标均出现下降,显示港口运输生产上升动力不足。随着2009年下半年以来港口货物吞吐量逐渐恢复,以及近来国家严控“二高一资”产业发展,深入调整经济结构,占港口吞吐量比重较大的部分大宗货物需求从高位回落。2010年下半年港口吞吐量增长率继续放缓已不可避免。由于内贸增长率自2009年11月以来首次超过外贸,以内贸为主的内河港口吞吐量增长率较沿海港口高出0.9个百分点。

5月份,部分亿吨大港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大连港、营口港、连云港港、苏州港等港口增长率均超过20.0%,高于全国平均数。在全国港口增速普遍下滑的背景下,唐山港运输生产保持高速发展,2010年累计增长率达46.0%,其属下的京唐港区受益于煤炭快速增长,增长率达到22.7%;曹妃甸港区受益于新投产的煤炭码头增量,增长率更是高达83.0%。货物吞吐量前5位港口的增长率降至10.0%或更低,低于全国港口平均增长率,对整体影响较大(见表1)。

2进口放缓,外贸增长率首次低于内贸

5月份,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2.1亿t,同比增长8.8%;内贸货物吞吐量完成4.7亿t,同比增长13.2%。

由于全球经济逐步复苏,各国对大宗货物需求上升,导致2010年1—4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涨,国际原油、铁矿石、煤炭等价格创金融危机以来新高,给国内企业经营成本形成较大压力。再加上国内正在进行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推广低碳经济,减少和淘汰高耗能产业,使国内对大宗货物的需求较前期有所减弱。2009年外贸原油、金属矿石、煤炭等吞吐量合计超过外贸总量的50%以上,3大货物增长率下降直接影响外贸增长率。5月份外贸吞吐量增长率较上月猛跌8.7个百分点。铁矿石进口报16个月来最高下降率,不但拖累外贸吞吐量,而且影响港口总吞吐量的增长率。受益于煤炭吞吐量大幅增长,5月份内贸货物吞吐量增长率回落相对较小,较上月放缓1.7个百分点。

尽管外贸吞吐量下跌较快,但仍有一些港口的外贸吞吐量增长率超过港口平均增长率。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深圳港等港口的外贸增长率均超过10.0%。

3出口增长超预期,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

5月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万TEU,同比增长21.3%;1—5月累计完成万TEU,同比增长22.5%。

近期欧元区债务危机和全球金融市场大幅回调尚未伤及全球贸易,随着亚太新经济体的快速复苏,5月份我国外贸出口超预期增长。据海关统计,5月份,我国外贸出口值同比增长48.5%,较上月提高18个百分点,创2007年3月以来新高,大大超出市场30%的预期。5月份是传统的集装箱运输缓冲期,旺季一般在6月份过后启动,但受益于外贸高速增长,2010年5月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虽然同比增长率较上月下滑1.6个百分点,但仍处较高点位,而且增长率基本保持平稳。5月28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报收于点,在运力不断增长的背景下,较上月上涨1.3%。不少航运公司出台6月份继续调涨运价计划,显示2010年旺季有提前的迹象。

5月份,一些主要集装箱港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大连港、连云港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厦门港、深圳港、苏州港等港口增长率均超过平均值,特别是排名前列的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均创历史新高,宁波—舟山港增长率更是达到58%,对整体贡献较大(见表2)。

上一篇:出租车GPS调度管理方案下一篇:高二下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