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望权

2024-09-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探望权(推荐9篇)

探望权 篇1

《婚姻法》的这一条,规定了探望权的以下内容:

一、探望权的主体:是指已离婚的父或母与其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应予以配合。

二、探望权的行使:是享有探望权的主体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离婚判决或双方生效协议的实质性内容。

三、探望权的中止:探望权是在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前提下行使的,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认为行使探望权的一方在行探望权时有损于或者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申请,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事实存在,可中止其探望权,待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情形消失后,可通知双方恢复探望权。探望权的中止不是对探望权的实体进行处分,而是暂时停止其行使探望的权利,所以称为“中止”而不是“终止”。

四、探望权的恢复,是指中止的情形消失后,由人民法院通知双方,继续恢复执行生效的离婚判决的行为。

五、探望的方式。

六、探望的时间。探望的方式和探望的时间离婚双方可以约定,协商约定不成的,可由人民法院判决。

在探望权利履行的过程中,依据婚姻法,法院所能采取的强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探望权行使方式的判决实现。既在双方当事人不能达成行使协议的前提下,由法院作出的判决来强制规定;二是中止履行,探望权人的行为符合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之理由时,可由人民法院判决中止探望权的实行;三是强制履行,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八条之规定,赋予了探望权可以被强制执行的效力。

结合执行庭的实际情况来看,本次调研将主要讨论探望权强制执行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因探望问题而发生纠纷的,多数情况下是夫妻双方在离异时已矛盾重重,离异后无法心平气和的来讨论探望协议的达成,监护一方坚持不让探望,法院的执行工作的难度也可想而知,且这种执行,标的是行为,且为不可替代之行为,有其鲜明的特点,主要如下:

一、执行的不明确,相对于其它民事案件的执行,如金钱、合同纠纷等涉及到的钱、物具有物质性结果的行为如加工,修缮等的执行,探望权执行的标的具有抽象性,内容并不是十分明确。

二、执行内容的长期性,其余各种民事案件的执行,除抚养费、赡养费的执行,及双方自愿达成的分期还款计划的执行,往往都是一次执行完毕,而探望权的执行则显然不同,且次数也更为频繁。

探望权纠纷案件中这种执行上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执行的困难程度,这就要求我们法官要了解法律,注意方式方法,更好的来办理这类案件。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第60条第3款的规定:“对于只能由被执行人完成的行为,经教育,被执行人仍拒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妨害执行行为的有关规定处理。”因此,在探望权履行这一问题上,执行过程中可采取的做法有:

探望权 篇2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人对婚姻和家庭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离婚率有很大的提高。子女成为离婚的受害者, 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 不能顺利地看望自己的亲生子女, 自然会激化离婚夫妻的矛盾, 影响社会安定。随着离婚家庭的增多, 离婚后父母探望子女的纠纷也逐渐增多, 而法院处理时缺乏统一的规范。因此, 在法律上明确规定离异家庭的父母探望子女的权利, 让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在看望子女抚慰亲情的同时履行其对子女的教育培养的义务实属必要。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 增加了探望权具体规定:“离婚后, 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 有探望子女的权利, 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 协议不成时, 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 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 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 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这一法律规定, 对于离婚双方当事人的亲权起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探望权, 是指父母离婚后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 按照协议或人民法院的判决, 按照一定的时间和方式, 享有对该未成年子女进行看望并与之保持直接联系与交往的权利。从民法理论上讲, 父母对子女的探望权, 是基于亲权产生的, 是亲权的中的一项基本权利。探望权是一种身份权、法定权、受限制的权利。探望权制度确立的意义就在于, 一方面保证了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能够定期与子女团聚, 满足了其对子女关心、抚养、教育、亲近的自然情感需要;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弥合家庭解体给父母子女之间造成的情感伤害, 有利于子女生理、人格、情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为法院裁决此类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 使许多子女抚养之争得到了缓和与化解。

二、探望权的主体及其权利的行使

(一) 探望权的主体与内容

我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 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 义务主体为随子女共同生活的另一方。此处的父母子女既包括婚生子女与父母, 也包括非婚生子女与父母、养父母养子女及同意继续抚养的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

探望的内容包括见面、交往。根据探望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暂时性探望和逼留性探望。人民法院应根据探望权人的实际情况, 本着“以未成年子女为基准”的原则, 在判决或调解协议中应对探望权的安排做出明确规定, 增强可操作性, 避免当事人在执行时发生争议。

直接抚养子女一方有协助义务, 本着方便探望人探望的原则, 协商确定合理的探望时间、地点、方式, 或按照法院的判决或调解协议安排探望时间;当子女拒绝探望时, 应做好子女的说服工作;不得设置障碍或教子女拒绝探望, 否则就侵害了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父或母的探望权利, 应承担侵权责任。

(二) 探望权的行使

探望权的行使是享有探望权的主体执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离婚判决或双方生效协议的实质性内容。只要当事人在离婚或变更抚养关系时不放弃, 探望权就与直接抚养权同时成立。由于探望权的行使, 涉及到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及子女的利益。《婚姻法》规定:“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 由人民法院判决。”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 《婚姻法》在确定探望权的行使问题上, 确立了当事人协议与法院判决两种方式, 并且确立了“当事人协议优先”的原则。须注意的是, 法院对当事人的协议内容应进行必要的审查, 以确保子女的利益得到保障。在当事人协议不成或直接抚养一方拒绝协商时, 探望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应本着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基本原则, 根据当事人双方的实际情况, 依法就探望的时间与方式等问题做出判决或裁定。

(三) 关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探望权问题

由于探望权是亲权的延伸, 原则上只能赋予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我国《婚姻法》也是如此规定。但考虑到中国的国情, 作者认为应对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探望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感情需要给予必要的重视。首先, 现行《婚姻法》规定祖孙之间为第二位的抚养 (赡养) 义务, 《继承法》也规定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孙子女或外孙子女可为代位继承人。如果相互间连接触交流的机会都没有, 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有悖立法本意。其次, 我国自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如不赋予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定的探望权, 有违基本人情, 也与我国良好的传统伦理与善良民俗不符。

三、探望权的中止与恢复

探望权行使不当往往会损及相关人尤其是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婚姻法》为平衡两者的利益, 通过立法与司法解释严格限制了探望权中止的法定理由与程序条件。《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 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 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 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在履行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过程中, 请求中止行使探望权的, 人民法院在征询双方当事人意见后, 认为需要中止行使探望权的, 依法做出裁定。中止探望权的情形消失后,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 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中止探望权的请求。”

从主体及司法解释看, 探望权中止的法定理由只能是“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以此作为探望权中止的唯一法定理由, 体现了以未成年子女利益为基准的立法倾向。

中止探望权对探望权人影响很大, 也可能影响到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 因此立法及司法解释都规定中止探望权的主体只能是人民法院, 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中止探望权人的探望权。人民法院接到当事人的中止探望权申请后必须经过审理, 在确认当事人不存在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后, 可以以裁定的形式恢复当事人的探望权。如果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已经消失, 就应当允许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四、探望权的执行问题

《婚姻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 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探望权案件的执行, 是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子女的亲权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但是, 因探望权纠纷的发生, 多是由于夫妻在离异时就已矛盾重重, 离异后无法心平气和地协商子女的探望问题而产生的。加上探望权主体、客体、内容及标的的特殊性, 决定了探望权案件执行的难度比较大, 也成为各地人民法院执行机构必须研究的新课题。执行探望子女权纠纷案件应当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 合理运用执行措施。

(一) 重视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和法制宣传工作的作用

法院在执行这类案件时, 要做过细的疏导教育工作, 使当事人认识到子女和父母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 另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 阻碍、拒绝对方行使探视权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同时探视权的实现也是保证子女身心健康的需要, 使当事人能够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适宜的氛围, 主动履行协助义务。

(二) 规定探望权受阻可成为变更抚养关系的法定诉讼理由

行使监护权的一方拒绝对方探望子女, 使子女得不到父母双方的关爱, 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成长, 应该成为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法定理由。当然在探望权制度上还应有一些限制性措施, 如规定不得对未成年子女进行不利父母子女关系的教育等等。

(三) 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做好探望权案件的执行

如果父母双方矛盾激烈, 难以相互配合, 可以考虑在探视权受阻情况下由未成年子女就读的幼儿园或学校协助执行探望。我们可以将妇联、居委会、派出所、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所在单位以及青少年权益保护部门则可以作为法院执行这类案件时的协助单位。由这些部门协助执行, 让他们经常性做好孩子父母教育工作, 避免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更大创伤。

(四) 执行探望权纠纷案件, 应当注重执行和解

当探望权纠纷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 执行人员更应当了解案件的具体情况, 寻找双方的争议焦点, 积极化解双方矛盾, 努力在执行阶段中达成执行和解。

(五) 执行探望权纠纷案件, 应当注重保护子女合法权益

探望权纠纷案件不仅事关双方当事人利益, 而且还牵扯到其子女的合法权益。《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 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 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 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所以, 在执行案件时, 还应当注重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如果被探望子女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就必须征得该子女的意见, 探寻最佳执行方式, 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既使迫不得已采用强制执行方式, 也应当以不危害子女身心健康, 不损害子女合法权益为基本原则, 绝对应该禁止采用暴力措施将未成年子女强制脱离监护人的监护, 从而致使子女心灵受到创伤。

(六) 探望权纠纷案件的强制执行

对于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拒不同意达成和解协议, 又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 》第三十二条婚姻法第四十八条“关于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判决和裁定的, 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的规定, 是指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 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总之, 我国婚姻法增加探望权制度, 是婚姻法的完善和发展, 是处理现实生活离婚案件中的子女抚养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司法中对探望权的行使程序、行使的方式, 对相关判决的执行方法等都缺乏实践经验, 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深刻理解和认识这一制度并处理好探望权纠纷案件不仅能保护离婚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 而且对于建立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全面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探望权制度是我国新修订的《婚姻法》根据我国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的一项新制度。该法第三十八条确定了离婚后父母探望子女的权利, 使法律对离婚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更进一步, 使司法机关对相关案件的裁判有了法律依据, 也是我国婚姻法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探望权,制度,初探

参考文献

[1]、杨立升, 秦秀敏.论探望权及其强制执行[A].王利明.判解研究[C].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1.

[2]、杨大文.新婚姻法释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3]、唐克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用手册[M].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1.

[4]、王胜明, 孙礼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改立法资料选[M].法律出版社, 2001.

[5]、滕蔓, 丁慧, 刘艺.离婚纠纷及其后果的处置[M].法律出版社, 2001.

女儿索要被探望权 篇3

12岁的乔佳怡,是南京市一所贵族学校的学生。她的父亲乔国栋是退休干部,已61岁,比她的母亲陈艳丽年长26岁。乔国栋老来得女,百般宠爱;女儿对他也是十分依赖和亲昵。

然而,在乔佳怡10岁时,乔国栋和陈艳丽的婚姻走到了尽头。2012年3月2日,他们签订了离婚协议,明确约定:将位于江宁区的一套建筑面积为363.74平方米的三层花园别墅的原房屋产权人乔国栋、陈艳丽、乔佳怡变更为陈艳丽、乔佳怡;陈艳丽负责抚养乔佳怡至18周岁,并在乔佳怡成年之前不得擅自处置该房产中她的份额。协议还约定,乔国栋无需再支付抚养费。

离婚后,乔国栋就去了北京生活。他年事已高,加之身体不好,患有脑梗死、高血压等多种疾病,行动十分不便,虽说牵挂幼女,终因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对女儿的探望权利,与女儿再没见过面。

父母的婚变,让年幼的乔佳怡猝不及防。一直在父亲宠爱、呵护下生活的她性情大变,常常吵着要爸爸。看原本活泼可爱的女儿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陈艳丽十分焦急,多次联系乔国栋,希望他能常来看望女儿,却都被拒绝了。

为了见上父亲一面,2013年8月1日,乔佳怡以母亲为法定代理人,将父亲告到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法庭上,乔佳怡诉称,自己就读于某学校,每年总计学费24万元,仅以母亲的收入难以支撑。现要求父亲每月给付2万元抚养费至自己18周岁时止;并要求父亲每周探望自己一次。

由于行动不便,乔国栋委托律师来南京应诉。他表示,根据离婚协议,自己放弃江宁别墅的产权份额后无需再支付抚养费,目前别墅价值足以满足乔佳怡实际生活、学习需求。此外,经常来南京探望女儿有诸多困难,希望陈艳丽能带女儿到北京探望他。

以案说法:

关于抚养费问题,鼓楼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协议离婚时,双方已达成合意,现已实际履行。乔国栋的行为就是一次性支付了抚养费,应视为完成了相应义务。

虽然根据法律规定,离婚时双方对子女抚养费的协议,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增加抚养费的合理要求。但本案中,乔国栋的别墅产权份额价值明显较高,足以满足乔佳怡实际需求,且仅过一年多,乔佳怡的生活需要没有发生重大变化,故要求乔国栋给付抚养费,无法律和事实依据,不予支持。

关于探望问题。相关法律规定,探望的时间、地点、方式从有利于子女生活、学习等因素合理确定,但不可忽视的是,乔国栋平时生活不能自理,常来南京有诸多不便。从保护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两个角度考虑,目前以交叉探望为宜。

2014年8月19日,鼓楼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八条、第十条的规定,做出一审判决:乔国栋在每年5月和10月第一个星期日,到南京探望乔佳怡;乔佳怡在每年寒假第一个星期日、暑假第一个星期日,由母亲送至北京乔国栋处探望;如双方更换住址,应及时告知对方。

有关法律人士指出,根据《婚姻法》规定,探望权是不直接抚养方基于父母子女身份关系,而派生的一种法定权利,这已为共识,但长期以来,大都忽视了子女的探望权。

从我国法律规定看,只将子女列为被探望的客体,没有赋予其主动探望父或母的权利。这与我国立法旨意、现实情况不符。探望权制度的设立,有利于弥合家庭解体给父母子女造成的感情伤害,通过全面交流,增进感情,这种交流应该是双向性的。

探望既是一种权利,也应是一种义务,当不履行义务时,应承担法律责任。

(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编辑 赵莹 zhaoyingno.1@163.com)

探望权 篇4

摘要:2001年4月28日,我国颁布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该法第38条规定了离婚父母对子女有探望的权利,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探望权制度。这一规定强化了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探望权的保护力度,为人民法院处理探望权纠纷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于探望权在理论上怎样理解,重点是在实践中如何应对探望权执行难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此进行探讨。

一、探望权的含义

探望权是指:“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亲一方依法享有的在一定时间,以一定方式探视、看望子女的权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探望权:

1、享有探望权的主体(即探望权人)

探望权人包括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生父母、养父母以及同意继续抚养且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2、行使探望权的形式

行使探望权的形式包括见面(直接见面或短期的共同生活)、直接联系(电话、书信等)以及其他形式的交往。

3、设立探望权的目的设立探望权是为了让离异家庭的未成年子女得到更多的关爱和亲情,不保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4、探望权的性质

“从法理上看,探望权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享有的一种身份权探望权是一种身份权,也是一种法定权利除法定理由不手干涉和限制。”

从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看,探望权纠纷最大的问题是执行。尽管新婚姻法第48条规定:对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法律通过这条规定,对探望权赋予了提起强制执行的效力。但是,由于探望权涉及人身,无法直接予以强制执行。而且,对子女探望权判决或裁定的强制执行不利于被探望子女的身心健康。依新婚姻法的立法精神,是否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是衡量父或母探望行为的根本标准。人们可以想象,享有探望权的一方在执行法官、法警的陪同下探望子女,或因违反判决或裁定规定的方式、时间和地点探望子女而受到处罚,都会给子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因而探望权案件的执行难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探望权执行难的原因

第一,执行标的模糊。其他民事案件的执行有明确的执行标的,要么是金钱、物,要么是具有某一物质性结果的一定的行为,如加工、修缮;而探望权纠纷案件的执行内容是探望权及其行使方式,具有抽象性,因而没有明确的执行标的。

第二,是缺乏法定的执行措施。既然是执行,就应有一定的执行措施。而现有的民诉法规定的各种措施如查封、冻结或替代履行等,对探望权的执行都不适用。因为孩子并非执行对象或标的,不能对孩子本身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第三,视子女为私有财产。因探望权发生纠纷的夫妻,大多是在离婚时就已矛盾重重,离婚后更是视为“仇”人,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将子女作为自己暂时的精神寄托,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不想打乱自己平静的生活,自己不愿见到对方,也不愿子女见到对方,更害怕子女“见异思迁”离其而去,所以,就想方设法淡化对方与子女的亲情,千方百计地阻止对方探望子女,给执行工作带来难度。

第四、被执行人的协助义务界定困难。被执行人自己阻挠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认定被执行人拒不执行判决自无异议,但被执行人的父母即子女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阻挠另一方行使探望,能否认定是被执行人不履行协助义务?有的孩子本身不愿到父或母处时,这些都是会对探望权的执行增加难度。

第五、执行结果的事后性。探望权纠纷案件执行发生的原因在于出现了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阻碍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探望子女情形,执行的目的在于使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今后不再阻碍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探望子女,这就决定了探望纠纷案件的执行结果具有事后的特点。

三、在探望权的执行难问题上应综合考虑的因素

1、父母的意愿;

2、子女的意愿;

3、子女的健康和教育需要;

4、子女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精神状态和理解能力等。

四、应对探望权执行难可采取的对策

1、在执行时,要把思想教育和法制宣传工作贯穿始终,切实做好疏导教育工作。法院在执行这类案件时,要始终贯彻疏导教育方针。民事执行的标的只能是物与行为,不能为人身。对未成年人的人身强制执行,既不合法,也不利于双方当事人矛盾的解决,更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法院在执行这类案件时,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与法制宣传工作,使当事人认识到父母子女关系是自然的血缘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解除,另一方有探望子女的权利,阻扰、拒绝对方探望既不合情,也不合法,同时也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争取直接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主动履行协助义务,使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2、对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允许有探望权的一方探望子女的,可视情况,分别作出不同处理:(1)对阻挠刁难及拒绝对方正常行使探望权的,可以通过批评教育促其改正;(2)对经常性无故妨碍对方正常行使探望权的,可以对其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情节严重的,在有利于子女成长和对方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变更子女抚养关系;(3)对以藏匿子女为目的,以及拒不执行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或暴力妨害执行

公务,情节严重的,坚决追究刑事责任。但应注意的是对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采取强制措施时,应对未成年子女予以妥善安置。

3、有关单位与个人协助执行。如果当事人双方矛盾激烈,难以相互配合,可以考虑由有关单位与个人协助执行。根据司法实践,协助执行的单位与个人一般包括:(1)、照看子女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及其他相关人;(2)未成年子女就读的幼儿园、小学及中学;(3)、抚养子女一方所在单位;(4)、妇联、居委会及青少年权益保护部门。由这些部门或个人协助执行,让他们经常性地做好被探望子女的父或母的疏导教育工作,有利于案件的执行,也避免给未成年子女幼小的心灵带来更大的创伤。

4、审判与执行相互兼顾。探望权执行难有的直接来源于审判。有的法官在审理探望权纠纷时,方法简单,思想工作不到位,对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没有让当事人充分协商,也没有提出适当的探望方案而是简单地下判,以致于其中的一方产生对抗情绪;有的判决则是含糊其词。如:只判决一方每月可以探望一次子女,而对探望的具体日期、地点和方式却没有写明,给拒不执行的一方提供了理论依据,给执行工作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有的判决不考虑孩子的意志,不顾孩子的身心健康而简单地下判,致使未成年子女拒绝配合探望。因此,法官在审理这类案件时,应先让当事人对探望问题充分协商,力争达成协议,确需判决的,也要尽量明确、具体,要充分考虑到以后判决的执行,努力不使对探望权的判决成为“自判”。

5、如果是子女拒绝探望,应弄清子女拒绝探望的原因。司法实践中,不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探望子女时,子女不愿与对方接触,甚至明确拒绝父母一方看望的情形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是法院强制执行探望时,孩子钻在父母一方怀中不露面,致使出现探望者近在咫尺却看不到孩子的尴尬。应该说,探望权不仅是父母的权利,也是子女的权利。法院应根据子女的年龄与鉴别能力,正确判断子女拒绝探望的原因,看子女能否独立作出拒绝父母一方探望的意思表示,究竟是子女不愿意接受探望,还是受另一方的错误教育乃至挑唆而不愿接受探望。如子女年龄较大,有判断能力,不愿接受探望,就不能强制执行;如果后者,可根据情节是否严重,对直接抚养子女一方采取批评教育甚至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责令其改正错误行为,说服子女同意接受探望。

五、应对探望权执行难的建议

1、参照美国、俄罗斯联邦等国法律,在直接抚养人故意不执行法院判决时,可根据不与子女生活的父母一方的请求,做出将孩子移送的判决。同时,对集中强制后仍不积极履行协助义务的,权利人可以提请人民法院变更监护人,探望权受阻可以成为变更抚养关系的法定诉讼理由。

2、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探望权是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人身权利,如果抚养人故意设置探视障碍,使得探望权人见不到子女,遭受精神痛苦,探望权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判令精神损害赔偿既可以补偿探望权人不能行使探望权所受到的伤害,也可约束抚养人履行协助义务。但此赔偿必须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规定的条件,实践中应严格掌握。

3、修改民事诉讼法,将探望权纠纷和亲子关系确认等案件列为非讼事件,适用特别程序,允许调解结案,法院一审裁决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不允许提起上诉,这样可以及时解决纠纷,有利于保护非监护一方的探望权和子女的健康成长。

探望病人的礼仪 篇5

1.探望病人的基本礼仪

(1)遵守院规

一般医院对探望病人都有规定的时间。所以,探望病人时应遵守医院的探望时间。否则,会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又会影响病人的治疗和休息。探望病人最好避开休息时间,以免影响病人休息。

(2)注意防病

探望病人前,应当对病人所患的疾病和病情有所了解。如探望患传染病的病人,像伤寒、传染性肝炎、痢疾或流行性脑膜炎、流感、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人时,要尽量避免接触病人的用具、衣服,更不要带小孩去医院。

(3)举止得当

病人在患病期间,心理状态比较特殊和敏感。因此,在探望病人时,如果语言不慎或举止不当,往往会增加病人的思想负担和强化他们的猜疑心理,给他们增添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为此,探望病人时要注意:进屋时轻轻敲门,让病人感到自己仍然受人尊重。进入房间后,见到病人要像以前一样握手,这样可以消除病人的戒备心理。同时尽快找把椅子挨着床边坐下,这会使病人有一种亲切的感觉。见到医院的各种治疗仪器,千万不要大惊小怪,以免增加病人的压力。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惊讶的口气问:“你怎么啦?”“病重不重啊?”最好用非常平常的、温和的、自然的口气问:“你今天感觉好多了吧?”

探望病人,说话一定要同病人家属、医生的口径一致,以免引起病人的怀疑;更不可轻易地当着病人面泄露“天机”,以免影响治疗效果。要有分寸地用乐观的话语鼓励病人,不要提及使病人不愉快或有损病人自尊心的事情。探望病人时间不宜拖沓,一般以15分钟为好。时间

太长,会影响病人休息。

2.探望病人要慎选礼物

按照民间习俗,探望病人总要携带些礼物。但是,礼物的挑选要注意根据病人的病情,不可随随便便。选择探望病人的礼物,应更多地注重精神效应。如一本有趣的画册、一束香味淡雅的鲜花(太香的花容易使病人打喷嚏,这样就会影响病人的刀口愈合甚至会使刀口撕裂;另外不要选择黄色或白色的花;也不要送盆花;送鲜花前,最好打听一下,该病人及病房是否允许送鲜花。)、一份可口的食品,都会使病人感到生活的乐趣,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为了使您能更准确地选择探望病人的礼物,下面的知识对您或许有些帮助。

(1)探望高血压、冠心病、胆囊炎、肾炎和高烧病人,应该带含有维生素的清淡食品,如新鲜水果、水果罐头、果汁等。

(2)糖尿病人、水肿病人,可以带含蛋白质的食品,如奶制品、蛋类、肉松等。

(3)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等咳嗽、咳血的病人,可送有补养、润肺、止咳作用的核桃、蜂蜜、银耳等。

(4)妇科病、贫血等病人或孕妇、产妇,适合带营养、补血的红糖、鸡蛋、鲜虾、奶制品和豆制品等。

(5)肝炎、低血糖等症,可带白糖、蜂蜜、大枣等。

(6)胃肠道疾病,适合带些易消化无渣的藕粉、麦乳精、果汁等。

(7)肿瘤病人,适合送香菇、人参、水果等。

下列食品是探望病人不宜携带的:

(1)糖尿病人,不能送各种糖果、甜点心、水果、果汁等含糖食品。

(2)急性胰腺病人必须禁食,只靠静脉输液维持。所以,探望时不能送任何食品。慢性胰腺炎病人,因食物消化发生明显障碍,不能送高脂食物,如鸡、鸭、肉类、奶油、蛋糕等。

(3)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人,不宜送奶油蛋糕、橘子汁、杨梅露、糟肉等含刺激性的食品。

(4)痢疾、肠炎病人,不能送香蕉、蜂蜜、奶油蛋糕、核桃等。

论《婚姻法》中探望权的行使 篇6

关键词:婚姻法,探望权,改革完善

一、探望权制度概述

(一) 探望权制度的理论考量

1. 探望权的含义

探望权最先源于英美法系, 最早可追溯至罗马法中的家父权, 是亲权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已被各国立法理论所接受, 称谓也不尽相同。有称探视权、探视与留宿权、全面交往权等等。我国称之为“探望权”。依我国现行《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之规定, 探望权是父母离婚后不与未成年子女生活在一起的一方所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会面、探望的权利。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 具有以下特点:

(1)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是探望权的权利主体, 且扶养子女的一方具有协助的义务。

(2) 探望权是父母离婚后的法定权利, 具有亲缘关系的性质, 是一种人身权利。

(3) 探望权形成的时间是离婚后。

(4) 探望权的行使不能损害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 否则将会被中止探望。

2. 探望权的性质

理论界对于探望权的性质主要有三种观点:权利说、义务说和权利义务说。权利说认为, 探望权是父母离婚后的一项权利。义务说认为, 探望权是父母离婚后的一项义务。而权利义务说则认为探望权表现为双重性质, 既是权利又是义务。从我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来看, 我国采纳的是探望权权利说, 即探望权只是离异后父母所享有的权利。

笔者认为探望权权利义务说更具说服力。在司法实践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 “探望权纠纷”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不行使探望权而引起的诉讼。此时应要求不直接抚养的一方履行探望的义务, 即这种情况下探望权更多地表现为一种义务。另一种情形是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阻碍对方行使探望权而引起的诉讼。在此种情形下, 探望权更多地是赋予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探望子女的法定权利。综上, 笔者认为探望权具有双重性质, 即是权利又是义务。只有这样才能既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利益, 又能维护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的权利。

探望权制度的价值分析

2001年我国首次确立了探望权制度, 这对我国婚姻家庭立法具有重要意义, 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探望子女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 具有很高的司法实践价值。

1.对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各国探望权制度的立法理念均遵循“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我国当然也不例外。现代亲子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以子女为本位, 实现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我国探望权制度的实行当然毫无例外的体现了这一点。设立探望权, 为未成年子女创造一个“完整家庭”的氛围, 有利于其健康发展。

2.有利于父母监护权的实现。离婚前, 父母存在着法定身份关系, 共同抚养教育孩子, 是监护权的体现。离婚后, 未成年子女交由一方抚养, 但这并不意味着另一方监护权的消失。笔者认为在此情形下更多的是由探望权来体现其监护权。

3.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

“家和万事兴”是中国人的传统理念。家庭的稳定和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探望权的设立为破碎的家庭创设一个“完整家庭”的氛围,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二、我国探望权制度的审视与解读

(一) 我国探望权制度的现行规定

虽然我国在2001年将“探望权”明确列入《婚姻法》, 并将其内容主要规定在《婚姻法》的第三十八条和第四十八条。包括探望权的含义、内容、执行方式以及强制执行等方面。但规定内容很简单, 并不具体详细。给司法实践的操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二) 我国探望权制度现行规定的不足

我国探望权制度的设立,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立法的意图, 但在行使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从司法实践来看, 探望权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仍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1. 探望权主体范围狭窄

(1) 我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仅规定了离婚后父母具有探望权, 并没有明确说明 (外) 祖父母是否享有探望权, 即“隔代探望”的问题。一方面, 由于受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 长辈特别是 (外) 祖父母对孩子都有深厚的感情和寄托, 特别是在当代社会经济压力巨大的情况下, 父母双方由于工作的原因, 会选择把子女交给自己的父母抚养, 因而“隔代亲”现行普遍存在。另一方面, 我国《继承法》明确规定 (外) 孙子女有接受 (外) 祖父母遗产的权利, 根据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外) 祖父母就有权探望 (外) 孙子女。

(2) 我国也没有规定未成年子女是否享有探望权, 即在探望权人不行使探望权或者另一方阻碍探望权人行使探望权时, 未成年子女是否有权要求行使探望权。根据我国现行法的规定, 立法者似乎并没有将未成年子女视为探望权主体, 这不免弱化了子女的关键地位。

2. 探望权人放弃探望权的情形得不到有效约束。

根据我国立法的相关规定, 探望权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权利。这样的情形下, 探望权人为了逃避自己的责任, 会以“权利可放弃”为由, 拒不探望未成年子女。

3. 探望权内容模糊。

从我国现行法的规定来看, 并没有明确规定探望权的内容。即探望权人以什么方式, 什么地点, 什么时间来探望。在司法实践中, 很容易对此类问题出现纠纷, 进而需要法院出面, 不仅效率低下, 而且极易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

4.探望权的中止事由规定过于笼统。我国现行法仅将“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作为探望权中止的事由, 不免有过于笼统之嫌。

5.探望权强制执行的规定具有缺陷。虽然法律规定了对探望权的强制执行, 但并没有具体规定如何执行。呈现法律权利虚设的状态, 有损法律的威严。

三、我国探望权制度的完善

如上所述, 我国探望权制度在权利主体、中止事由、强制执行等方面仍存在着缺憾与不足, 这既不利于我国司法实践问题的解决, 也不利于探望权制度的作用有效发挥。因此, 有必要提出完善行使探望权的建议。

(一) 适当扩大探望权主体范围

现行《婚姻法》仅仅把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仅限于“父母离异后未与子女生活的一方”。但从我国法律的规定来看, 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直系血亲与父母一样, 不因婚姻关系的解除而消除;同时在特定情况下他们也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因而确定他们的探望权主体资格既符合法律的相关规定又合情合理。

(二) 充分尊重子女的意愿, 确保和实现维护子女利益的最大化

探望权制度的设立更多的是为维护子女的利益, 因而要充分尊重子女的意愿。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未成年子女的自尊心比较强且极其敏感。在父母离婚后, 往往会觉得羞耻甚至反感, 非常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是单亲家庭, 担心被人嘲笑。这时子女往往会拒绝探望权人的探望。因而笔者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探望权的行使方式、时间、地点等问题, 子女有权利选择, 而不是一味的交由父母、法院来决定。

(三) 采用概括列举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规定中止探望的情形

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探望权的中止事由, 仅仅采用概括的方式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 笼统规定了探望权的中止事由。这对于司法实践操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为此, 我们应当认真总结司法实践的经验, 借鉴和参考相关的理论和解释, 梳理出“中止”的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 建议婚姻法采用概括列举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规定中止探望的事由。比如, 对于严重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 人民法院可以责令中止探望, 待中止探望事由消灭后, 再恢复其探望权。具体可包括以下情形:探望权人患有精神疾病或者传染病的;探望权人具有暴力倾向, 虐待未成年子女的;探望权人教唆、强迫、胁迫未成年子女从事违法行为的;探望权人具有卖淫、嫖娼、赌博、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的;探望权人频繁探望, 严重影响子女正常生活的。

(四) 完善探望权的执行措施, 尽量避免强制执行

众所周知, 目前在探望权制度中的一大难点就是执行不力。为此, 一方面, 法制部门应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以调解说服教育为主;另一方面, 应当借鉴国外经验, 探索新的制度。

1. 确立精神损害赔偿。

探望权是法律赋予探望权人的权利, 是一种人身权利。当探望权人行使探望权受到阻碍时, 探望权人有权以遭受巨大精神痛苦为由要求侵害人赔偿损失, 以此抚慰权利人的痛苦。

2. 将探望权作为变更监护抚养权的法定理由之一。

现实生活中, 抚养人常常把未成年子女视为筹码, 故意设置障碍, 阻碍探望权人看望子女, 已达到报复的目的。因而, 为维护子女的利益, 贯彻“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建议将妨碍探望权作为变更监护抚养权的法定理由之一。

四、结语

探望权, 是基于亲子关系而产生的身份权。该权利不仅有助于亲权的实现, 而且对于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立法具有深远价值。探望权制度的设立有利于增进权利人与子女间的情感交流, 有利于抚慰未成年子女受伤的心灵, 从而减少被遗弃感, 从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安定。如何让探望权制度能够更加协调多方利益, 对未成年成长最有利是本文所追求的。

我国的探望权制度自确立以来应当在借鉴外国经验, 立足国情的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探望权的主体范围, 赋予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近亲属探望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应充分尊重子女的意愿, 以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应继续完善对探望权的救济措施, 通过设立精神赔偿、变更子女监护权等措施以保证探望权的顺利实施。

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我国探望权制度会更加科学合理, 探望权也必将更好地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吕虹.试论我国探望权制度及其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 2006.

探望权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中止? 篇7

问:我和前夫离婚5年,现在我们的孩子8岁。离婚后,他坚持探望孩子,但是,这两年他的精神出了问题,要打孩子,有时候,他连孩子都不认识。我很担心孩子的安全,请问可以终止他的探望权吗?

答 :《婚姻法》规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由此可见,法律把“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作为探望权中止的唯一法定理由。你前夫如果精神有问题,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终止他的探望权。不过,需要权威机构对他的精神状态做鉴定。

2、支付宝转错钱给陌生人,我能要回来吗?

问:我在使用支付宝过程中,不小心转了3000元钱给陌生人,现在对方不想还,我能要回来吗?

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按照你的描述,对方的行为已经构成不当得利,你可以与对方协商请求对方返还,如果无法达成协议,则你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警察帮助或者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返还。

3、父母的遗产算我的婚前财产吗?

问:在我结婚前,父母去世,他们的遗产是一套房子,我一直没有办理过户。请问,领取结婚证后,我父母的遗产还属于我的婚前财产吗?

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据你所述,在你婚前父母已经去世,继承已经发生,尽管没有过户,但它仍然属于你的婚前个人财产,与你丈夫无关。

4、夫妻共同持有的房产,一方代签的卖房合同有效吗 ?

问:我于近日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合同,卖方夫妻共同持有该房产,签约当日卖方妻子并没出现,由卖方丈夫代为签署,且卖方丈夫没有出具其妻子的授权委托书和授权委托书公证。请问该合同是否有效?

答 :如果女方反對,这份合同是无效的。因为该房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共同共有,拥有对等的权力。在妻子无授权的情况下,男方无权单方面处理共同财产。所以,这份合同是无效的。

5、父亲去世后,户口已经迁出的女儿有继承权吗 ?

问:我父亲前不久去世了,留下了几套房子。我是女儿,出嫁时户口已经迁出父母的户头了,请问,我还有继承父亲财产的权力吗?

答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财产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顺序继承。户口并不是继承的法定条件。你作为女儿,父亲没有留下遗嘱,就应该按照顺序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所以,你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父亲的财产,与户口是否迁出无关。

6、前夫的纠缠让我很不安 ,怎么办?

问:我和前夫已经离婚两年,共同有个女儿。离婚后,他总是纠缠我,孩子也不养,不时给我发一些恐吓短信,请问,我怎么才能摆脱他?

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情节较重的,如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因此,你可以保留他的恐吓证据后报警。

7、再婚后,男方子女对继母房产有继承权吗 ?

问:在和现任丈夫结婚前,我有一笔个人婚前房产。再婚时,男方带来一个孩子,请问,这个孩子以后能继承我的婚前财产吗?

探望姥姥作文 篇8

一进门,姥姥便迈着蹒跚的步子来到了我跟前,笑眯眯的说:“小仔,来了,哎呀!姥姥可真想你啊。快去和你表哥玩吧……”我与表哥叙谈了许久,不觉已到了晌午。

姥姥来到我面前问:“小仔吃什么?你怎么这么长时间才一来一?今天我给你做点好吃的。”我想说姥姥已经六十多岁了,腿脚也不好,就随便吃一点,我对姥姥说:“吃米饭吧,越简单约好啊。”姥姥说:“米饭,你妈就知道给你吃米饭,这怎么行,你不是爱吃烙饼吗?我给你烙几张饼吃。”

说着便拿过瓦盆蹒跚地走到阳台,舀了几碗面,来到厨房开始烙饼了。

坐在沙发上,望着厨房内的姥姥,我心里一紧,不由得也走进了厨房。一进厨房,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本来这三伏天坐着都浑身冒汗,更何况在厨房里呢,简直像个大蒸笼,叫人气都喘不过来。

姥姥见我站在厨房里,便笑着对我说:“小仔,这里热,你出去凉快吧。”我抬头看见姥姥那苍老的脸上一渗出了许多汗珠,白衬衫也早就湿透了。我退出厨房,透过玻璃望着姥姥的身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突然姥姥的腿病又犯了,我拿来椅子和药,让姥姥坐下,我和表哥劝姥姥不要再烙饼了,可姥姥坚持要烙饼,我们只得让姥姥继续烙饼,此时我真是万分后悔,真不该让姥姥这样为我操劳。于是我端了一杯凉水给姥姥。

又过了一会,姥姥托着一大撂并慢慢地走出了厨房,小秘密地对我说:“小仔,快来吃饼,香不香?多吃啊。你吃得越多,我越高兴。”我大口大口地吃着,嘴里不停地说着:姥姥,饼真好吃!真好吃!……“其实,其实饼的滋味,我早已尝不出了,只想拼命的吃,让姥姥高兴。一会儿,我吃饱了,姥姥说:”小仔,这两张饼你下午带走,留着明早当早餐吃。“

探望生病好友祝福 篇9

2、欢乐是生活的良药,它治愈生活中的疾病,平息生活中的争斗。

3、天天三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相逢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

4、愿你早日康复,没有我在你身边的日子,你要好好照顾自己!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5、健康是一个人最大的本钱,千万不要为了金钱而丢掉本钱。没有本钱也就没有金钱。

6、我知道生病的滋味不好受,好好休息,注意身体啊,宝宝乖啊,我最喜欢宝宝听话了。

7、咱有钱了喝豆浆吃油条,想沾白糖沾白糖想沾红糖沾红糖,买两碗,喝一碗,倒一碗

8、如果可以,请不要对我的祝福感到厌烦;如果可能,请时时想起关心你的我;如果愿意,请让我分享你的喜怒哀乐!

9、没有你的天,不蓝!没有你的花,不艳!没有你的饭,不香!没有你的眠,不甜!亲爱的,祝您早日康复,万事如意!

10、养病四不:不能默默忧愁,不能吸烟喝酒,不能剧烈运动,还不能删这条短信的祝福。祝早日康复!

11、一笑烦恼跑;二笑怨憎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永不老;六笑乐逍遥。时常开口笑,寿比南山高。

12、网上岁月如飞刀,刀刀无情催人老;革命身体最重要,上网不要熬通宵;为把身体保养好,两点以前睡觉觉。

13、天气在变坏,对你很牵挂;晚上被要盖,小心脚冻坏;吃饭啃骨头,这样会补钙;不要骂我坏,祝你能愉快!

14、生病不可怕,只要信念存,康复不是梦,来日展宏图;把病魔看作挑战,把信念当作武器。祝早日康复!

15、生病的滋味很难受,千万要保重身体!

17、身体健康,起居有节,能延年益寿。

18、在人生中,健康的价值远胜过声望和财富。愿您劳逸适度,多加保重。

19、我的好心请,全由你决定,你快乐所以我快乐,祝你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20、天天忙碌,十分辛苦,注意身体,保重自己,为了家人,吃好睡好,千好万好,身体要好!

21、今天你感冒好了吗?要多注意身体,多喝水,别忘了每天喝蛋白质粉,它对身体百利无一害。

22、想想父母,吃药不苦;想想亲朋,打针不痛;想想心里的她,病就会好啦!祝你早日康复,变得生龙活虎、

23、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一个人当他浑然忘却了自己年龄时,才是最健壮的时期。

24、愿健康快乐像阳光普照大地般环绕在你身边,愿幸运幸福像春雨滋润万物般飘洒在你左右。

25、适当的运动所起的作用,几乎可以代替一切药物,但世界上任何药品都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

26、想想父母,吃药不苦;想想亲朋,打针不痛;想想心里的……病就会好啦!祝你早日康复,变得生龙活虎。

27、烟少抽点,酒少喝点,牢骚少发点,心态好一点,心情舒畅一点,这样你的身体就会健康多一点。

28、我把长寿的秘诀告诉你吧,并不要你一文钱:脚要保持暖和,饭莫吃得过多。少照顾点婆娘,包你身体健康。

29、我有一个朋友,他一直暗恋着你,可始终不敢开口。昨晚他终于憋不住了,想让我转告你。他是谁?快乐!

30、我真想把世界上所有的阳光都采入你的心间,把健康和快乐扎一束最美的鲜花献给你。愿你生命的每一天都健康、快乐、如鲜花般灿烂!

31、生病的滋味很难受,千万要保重身体!

32、今天你感冒好了吗?要多注意身体,多喝水!

33、为了健康,你要开心;为了快乐,你要努力。希望你明天会更好!

34、适当的运动所起的作用,几乎可以代替一切药物,但世界上任何药品却都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

35、天渐冷,夜渐长,寒冷冬季萧瑟瑟;寒风吹,冬雪飘,保暖工作要做好;生活苦,生活累,身体健康很重要;多休息,多锻炼,病痛苦难快快跑!

上一篇:描写蝴蝶优美的句子下一篇:以房抵工程款合同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