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

2024-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推荐8篇)

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 篇1

《补充通知》要求商业银行今年要努力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并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总额 500万元(含)以下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该通知规定,商业银行要发行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必须符合的条件是,其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应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应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小微企业金融债所对应的单户授信总额 5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在计算存贷比时,可在分子项中予以扣除。

2011年12月8日

中国银监会此前已批准首批3家银行发行总额人民币1,100亿元的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其中,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Co.)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Industrial Bank Co.)各发行人民币30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China Minsheng Banking Co.)发行人民币50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

除第一批获批的3家银行之外,哈尔滨银行已申请发行人民币25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正在等待相关部门批准;此外中国杭州银行(Bank Of Hangzhou)已申请发行人民币8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Shenzhen Development Bank Co.)也申请发行30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兰州银行(Bank Of Lanzhou)申请发行5年期不超过5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重庆银行(Bank Of Chongqing)申请发行30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汉口银行(Hankou Bank)也申请发行此类债券。

发行行/申请行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杭州银行 兰州银行 重庆银行 汉口银行 哈尔滨银行

获批时间/申请时间 2011-11-09 2011-11 2011-11

发行/申请规模 500亿元 300亿元 300亿元

备注

已批准发行(银监复[2011]480号)已批准发行 已批准发行

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已申请 已申请 已申请 已申请 已申请 已申请

2011-11 2011-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0亿元 80亿元 50亿元 30亿元

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 篇2

小微企业就是“市场补缺者”,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就业、保障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过去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能力限制,其融资渠道过度依靠银行贷款。而银行放贷积极性不足,从而导致了小微企业贷款困难,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宏观政策性指引,导致挤出效应,困扰小微企业;二是小微企业可提供的抵押担保不足,风险高;三是贷款的发行与管理成本高并且利润小;四是创业者不了解金融机构贷款产品及流程,不会与银行对接,更不知道如何获得贷款。特别是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沿海地区大量小微企业停工、倒闭,给经济稳健发展带来较大冲击。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刻不容缓。

2011 年6 月7 日,银监会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通知》的第七条指出,“对于小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在满足审慎监管要求的条件下,优先支持其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同时严格监控所募集资金的流向。”2011 年10 月25 日,银监会又发布了《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补充通知》对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给出了比较详细的要求和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资金只能用于助力小微企业。

二、对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的商业银行的要求

根据银监会《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发行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2)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3)最近三年连续盈利;(4)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充足;(5)风险监管指标符合监管机构的有关规定;(6)最近三年没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

根据银监会《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的补充通知》,对申请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的商业银行,除了要符合发行金融债券的现有各项监管法规外,还要求发行小微金融债券的商业银行具备以下特定条件:(1)申请发行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的商业银行其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增速应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应高于上年同期水平;(2)将发行金融债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发放小型微型企业贷款。

三、银行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的动机

总体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城商行对于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具有较高热情。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在目前商业银行揽储压力不断增大、贷款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有助于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资金来源不足问题的解决,可以增加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资金额度,缓解银行的流动性压力;(2)根据《补充通知》,获准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的商业银行,该债项所对应的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在计算“小型微型企业调整后存贷比”时,可在分子项中予以扣除,这对于存贷比迫近监管红线的商业银行来说,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可以缓解其存贷比的压力;(3)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所募集的中长期资金不用缴纳存款准备金,从而可以百分之百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4)根据《补充通知》,商业银行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对符合相关条件的小型微型企业贷款,可在权重法下适用75%的优惠风险权重,在内部评级法下比照零售贷款适用优惠的资本监管要求,从而具有节约风险资本的作用;(5)可以缓解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调动相关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有助于其从内部推动对小微企业服务、定位以及支持形式的探索;(6)监管部门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较高:各级监管机构应对商业银行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执行差异化的考核标准,根据各行实际平均不良率适当放宽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容忍度。

从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的情况来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的积极性要明显大于大的国有商业银行。这一方面是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有更多的大客户,在负债成本上有优势,从而转型比较慢,而中小商业银行大多以中小企业为基本市场定位,中小企业客户占比较高,小微企业金融债契合其发展战略和业务定位;另一方面中小银行的存贷比相对较高,获准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的商业银行在计算存贷比所享受的政策优惠,令中小银行更愿意去做。

四、小微企业金融债对小微企业的利好

2010 年以来,伴随着国际市场动荡、国内经济形势略显紧缩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商业银行收到资金紧张的困境,贷款规模受到严格限制。但是中国的企业信贷需求依旧旺盛,信贷投放压力较大,造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由于信贷规模有限,银行更倾向于将资金借给实力雄厚、经营业绩良好的大型国有企业,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乃至放贷条件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使得小微企业不得不转向体制外融资,这也是温州地区民间借贷危机产生的重要因素。因此推出小微企业专项贷款金融债,对小微企业面临的资金紧张问题有积极作用。小微企业金融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商业银行用于小微企业贷款的资金来源,从而改善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为小微企业输了血,提高了业主的信心,从而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五、小微企业金融债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层需要注意的问题

1.监管层缺乏对专款专用含义的明确和范围的界定:(1)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发债行“要重点加大对单户授信总额500万元(含)以下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从县域范围内的小微企业情况看,有很多小型企业是政府项目工程企业,还有的是商业性房地产企业,是否允许发债行对此类小微企业发放贷款,似乎还没有明确的规定。(2)对发债银行来说,如果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增速达到了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也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在一个地域的某一时段,当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又已得到满足,是否可以将发行金融债所筹集的资金用于发放大型中型企业贷款。

2.对专款专用缺少具体的监管措施和问责机制。对于发债行违反规定将筹集的资金用于非小微企业贷款,监管层目前依旧缺乏相关惩罚措施、监管和问责机制的规定。

小微企业金融债的融资成本相比存款利率比较高,商业银行有将所募集资金挪作他用的动机,比如将资金用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项目等高风险项目。为了保证专款专用,需要制定具体的相关操作细则、监管措施和问责机制、严格的事前准入机制、实时的事中跟踪检查机制、严厉的事后处罚机制等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

(二)银行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政策鼓励支持小微企业时,商业银行要加强风险管理控制。如果在较宽松的融资环境中商业银行忽视风险度量,则可能导致小微企业一哄而上、多头授信,从而势必增加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其实,真正有市场前景的小微企业融资并不难,难的恰恰是那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无定型产品、无抵押、无担保的小微企业。显而易见,即使发行了小微企业金融债,商业银行也无法解决这一类的小微企业贷款难题。如果银行不顾客观现实,不理性地对这一部分不合规的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则必然会带来风险。

商业银行作为发债主体和资金使用主体,必须切实加强风险控制,更多关注小微企业的非财务信息,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加强贷后跟踪检查,关注可能由于经济下滑导致的小微企业整体性的发展困境。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量不足、融资成本偏高,而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问题主要在小微企业贷款规模不经济、没有抵押品、信息不对称,其中,信息不对称是根本的原因。通过完善征信系统,可以逐渐解决小微企业和商业银行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由于小微企业金融债的融资成本高必然导致相应的发放给小微企业的贷款的利率较高,政府在鼓励商业银行给与小微企业贷款时要尊重市场规律,不能过分压低商业银行的利润空间。政府可以给予小微企业贷款企业一定的财政贴息,以此降低融资成本;或给予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一定的税收优惠或返还,以此激励商业银行将这部分利益让渡给小微企业。

从市场角度,要进一步强化信息披露要求,规定发债银行必须将自身经营管理状况、小微企业业务和发债资金使用状况,特别是风险情况,定期向市场进行披露,并与债券评级挂钩。通过强化外部市场约束,督促商业银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确保小微企业贷款的质量,降低偿债风险。

六、案例(2012 年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金融债券的发行)

2012 年11 月15 日,宁波鄞州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简称鄞州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20 亿元专项金融债,所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小微企业贷款。这是国内首家农村金融机获准发行小微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

鄞州银行是全国首家农村合作银行,拥有丰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在政策引导下,鄞州银行立刻制定了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发行计划。在2011 年5 月,银监会印发业界熟知的“银十条”,首次提出优先支持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鄞州银行当即组建微贷专营机构———微小贷款业务部,精心制定并于2011 年10 月20 日召开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宁波郸州农村合作银行关于公开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金融债券的议案》

2011 年12 月,鄞州银行将申请发行专项金融债的申报材料上报银监会,经过材料补充及整改后于2012 年4 月获得银监会批复,在获得人民银行批复后便立刻着手发行工作,11月15 日发行第一天,20 亿元专项金融债全部售罄,所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宁波市辖内小微企业贷款。

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 篇3

一.扩大小企业客户基础,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式

有所作为,先要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要想做大做强小微企业金融业务,我们先要改变以往对小微企业的旧看法、旧认识,改变面对小微企业时旧的思维模式。改变我们心目中小微企业都是一些规模小、实力弱、经营管理不规范、生产技术落后、企业整体信誉度低、风险较高、客户忠实度不高的老印象。要积极调整视角、改变着眼点、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商业银行经营的是风险,销售的是金融产品与服务。把企业发展成自己的客户,不是单纯地把人家拉进来,而是要把我们银行自己营销出去。企业经营好、实力强大不会主动来找找农行。营销一是要走出去二是要主动三是要让客户选择我们而不是我们选择客户。营销好的客户。这就如同找女朋友、又有些像选股票、还有点像招标、像应聘。营销过程中我们要用实力、信誉、产品、服务吸引打到客户,使之相信农行、信赖农行,最终结成合作伙伴。企业暂时实力弱、暂时有困难不要紧,没困难要我们的支持干吗?朽木成雕足见慧眼独具;起死回生方显大医大爱,银行需要通过提供全面、超值的服务;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智力支持、信息支持,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互利双赢。这是发展小微企业金融业务需要的思想转变。

当前,丰富和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式的重点是增强服务功能、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产品。我们要增强支小助微的服务理念,勿以客小而不帮,勿以利小而不为,要懂得薄利多销、积少成多、积善成德的商道真言,动员更多的营业网点参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扩大业务范围,加大创新力度,增强服务功能。要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小微企业的特点,不断开发特色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要全面提供开户、结算、理财、咨询等基础性、综合性金融服务;建立标准化与专业化的产业金融模式。产业的集聚使产业的发展具有规模优势,体现在标准化与流水线产业链的规模经济上。我们可以为特定产业开发出标准化的产业金融模式,推广为零售业务,并发扬光大。要大力在这些产业集聚的区域打造专业支行,所其融资很好地渗透到各个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之间,提供相应的融资产品,以满足各个链条上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动产质押、订单质押、仓单质押、保单质押等抵质押贷款业务;推动开办商业保理、金融租赁和定向信托等融资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工具,不断创新网络金融服务模式;要通过延时错时、“扫街”上门等方式,积极主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二.营力强化对小微芷业的增信服务和信息服务

小微企业融资难,表面上看是缺钱,实质上是缺信息、缺信用。通过第三方提供信息和增信服务,解决好“两缺”问题,从而形成“小微企业——信息和增信服务机构——银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机制,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关键举措之一。解决缺信息问题,就要通过平台建设和机制安排,将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人才、交易等信息记录下来,使之规范化、数字化、公开化,成为银企双方共享共知的信息,变无规律为有规律,变不可考为有证查,变不可知为能可知。通过小微企业综合信息共享平台,整合注册登记、人才技术、纳税缴费、劳动用工、用水用电、节能环保等信息资源。我们不能仅仅通过企业财务指标来判断企业的好坏,还要注重用好人才、技术等其他信息,专门建立针对小微企业的信用评审机制,提高信用评价的真实性。解决缺信用问题,就要重点动员多方力量,健全和完善增信机制。

三,促进银保盆作

促进银保合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动,在规范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基础上,推动完善多层次、多领域、差别化的融资性担保体系,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强规范合作,进一步增强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引导其更好地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

四、大力拓展小微企业直接融姿渠道

有研究显示,发达国家的企业融资中直接融资占7096,而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比例还不到5%。直接融资比例过低、渠道过窄,己成为制约我国小微企业成长的明显“短板”。

我们应通过积极引入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区域集优)、中小企业私募债券等债务融资工具,创新担保方式等,拓宽小微企业融资途径。雪中送炭、雨中送伞,帮助小微企业孵化裂变,加快成长。

五、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努力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该行严格执行小微企业收费“两禁两限”相关政策,并根据泰州地区城区及县域的不同经济特点、小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水平、资本成本、资金成本、风险成本、营运成本、税负成本、贷款目标收益、资本回报要求以及市场利率水平等因素,同时结合行内经济资本考核要求,确定和调整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水平,确保在定价能够全面覆盖风险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六,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政策辅导

开展金融支持小微企业专题辅导。联合市工商局、市科技局、报社等举办“金融服务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推进会”,确定外贸、个转企、小上规和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四个行业板块作为重点予以推进。除了开展传统的银企对接、金融宣传外,还将开展专题辅导,内容涉及与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息息相关的个转企、税务、资本市场对接、风险投资、资产评估等板块,以拓宽对小微企业的服务覆盖面。

七、加大对从业人员响业务辅导

积极推动从业人员培训常态化。通过多层次、专业化、高频率的培训,不断提高小微企业从业人员业务素养及职业道德,建立培训常态化机制。在内部层面,省、市分行及支行将以现场培训及视频培训等方式,对客户经理实施高频次穿透式培训,确保新政策、新产品、新业务流程、新定价要求、新服务措施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到每一位从业客户经理。在外部层面,聘请外部专业培训机构讲解企业经济指标分析等相关专业知识:组织新入行大学生、新客户经理深入企业,在与企业的实际交流中,在实践中运用企业的经营情况分析等业务技能,为信贷调查打好基本功。

八、鼬资与融智相结合

好客户维护工作,重点做好资产业务的贷后管理工作及后期维管护工作。“姻连了、婚结了”,日子怎么过、过得好不好还要往后看。小微企业要讲诚信,我们要平等看待自己的“另一半”(伙伴)。帮企业想办法促生产、强管理、联源头、找销路,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分内之事,我们两个企业已经联结在了一起。我们无法置身度外,以债主自居。企业发展了,银行才有稳定可靠地收入来源。为了共同发展,为了以企业的壮大带动我们自身的发展,农行应充分利用我们所具有的资源优势、信息优势,为企业改善管理、扩大生产、扩展销路、增加收入提供更多更专业、更系统、更科学的优质服务、后续服务,而不是单纯的程式化的贷后管理。融资之余更要融智,甚至更加重视融智,而且要全面、要持久。交往更要交心,这样既能互利双赢,更能在将来拥有一批棒打不走的忠实客户。

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 篇4

2013年,我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小微企业仍面临经营压力大、政策落实不到位、公共服务不足、企业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等方面的问题,需着力解决。2014年,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我们将继续深化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落实好现有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为重点,以“扶助小微、转型成长”为主题,深化改革创新,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公共服务,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激发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活力。

二、主要目标

抓好现有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政策的落实,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开展百场小微企业政策宣传与现场咨询活动;继续认定一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继续支持有条件的省(区、市)建设和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年服务企业不少于50万家;支持500家以上担保(再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服务;完成50万人次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1000名领军人才培训;建立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专家信息库,提 供开放式服务,提升小微企业管理水平。组织开展第三届减轻企业负担政策宣传周,编印发放《减负政策手册》,完成3000家企业网上调查。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宣传,推动各项支持小微企业政策落实与完善。一是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把落实好现有政策与改革完善政策措施相结合,加强对地方、相关部门贯彻落实国发14号文件情况的跟踪检查、政策评估和政策协调。各地要积极帮助小微企业解决政策落实中的问题,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完善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二是围绕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重点工作,加强前期宣传策划,通过组织中央主流媒体、部属媒体及新媒体开展专题调研、采访、新闻发布及推送新闻稿等多种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鼓励各地采用多种方式,加大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宣传,各省(区、市)组织开展小微企业政策宣传与咨询活动应不少于10场(次),人数不少于2000人,让企业了解政策、用足政策,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氛围。

(二)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两化深度融合。一是继续支持有条件的省(区、市)建设和完善中小企业 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各地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平台网络各项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规模,提升服务质量,更好的为小微企业提供“找得到、用得起、有保证”的服务。继续培育认定一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落实好示范平台进口设备免税政策。推动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强化创业培训和辅导服务。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网上百日招聘活动。各地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关政策的落实。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日、专家下企业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二是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计划,鼓励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推进在天津市开展的中小企业创新转型试点。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总结试点经验、推广试点成果。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开展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行动,提高中小企业生产制造、运营管理和市场开拓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建设。鼓励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及电信运营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适合中小企业应用的信息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各地要搭建平台,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与中小企业合作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利用宽带开展业务。

(三)改善融资服务,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一是深化我部与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和国家开发 银行战略合作协议,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各地开展融资培训咨询、银企对接等活动,着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是运用税收减免、资金补助等方式,鼓励担保机构提高小微企业担保业务规模,降低对小微企业担保收费。积极发展再担保机构,探索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建设模式。

(四)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

一是深入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动员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行业协(商)会、高等院校、专业培训机构等各方面力量,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为目标,进一步突出培训重点,创新培训形式,完成50万人次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5万人初创企业经营管理者和1000人领军人才培训。

二是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管理咨询服务专家信息库,入库专家达到500名。组织开展管理咨询专家与小微企业服务对接活动,鼓励和引导服务机构开展小微企业管理诊断和管理咨询服务,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是通过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着力提高乳粉的质量安全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

(五)进一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继续开展清费减负工作,推动形成涉企收费清单管理模式。加强宣传培训,推动惠企政策落实。完善企业负担调查评 价体系。完善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

四、进度安排

(一)2014年3月,启动2014年扶助小微企业专项行动,印发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二)2014年7月,组织开展中期检查。由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部相关司局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自查,汇总自查情况,形成阶段性工作小结。

(三)2014年11月,开展工作总结。检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2015年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专项行动计划建议。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创新工作方法,保障专项行动顺利实施。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按照专项行动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工作重点,明确工作分工,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专项行动取得积极成效。

(二)加大政策支持。要针对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各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突出支持重点,创新支持方式,通过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小企业创业基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等,促进各类服务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服 务,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调研报告 篇5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在中国,小微企业是给力经济发展的“轻骑兵”,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大约分别占中国经济总量的60%、57%和4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在相继袭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经济寒流中,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令大多数企业主感到悲观。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压力大、成本上升、融资困难和税费偏重等问题十分突出,生产要素市场需求不足,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给中小企业带来新挑战。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低端、技术装备水平低的中小企业,再依靠廉价劳动力、廉价资源、廉价环境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时代已经过去。从某种程度上看,小微企业的困局就是中国经济转型的困局,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能否改善与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密相关。

一、银行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推进措施及成效。

措施一:根据相关政策制定相应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我行在小微信贷方面的杠杆和引导作用,根据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小微企业质押、农村用地抵押贷款以及等创新金融业务予以利率上适当倾斜。

措施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我行专门设立中小微企业服务专营机构,实行专项规划、专属产品、专门制度、专享系统和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改善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方式,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两个不低于”的目标,向总行多争取小微企业专项贷款额度。

措施三:推进专业镇金融服务中心试点建设。下半年我行将利用我行专业小企业平台的优势,搭建专业性与小微企业对接平台,拓宽小微企业基础性、综合性金融服务范围,助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我行讲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进行探索创新。

二、信贷支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难点和制约因素。

(一)贷款门槛未实质性降低,政策受惠面有待提高。80%的受调查小微企业表示,银行机构贷款门槛高而无法获取贷款,小微企业获得贷款难度比大型、中型企业高。银行机构虽表示将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条件,但由于风险等多重考虑,实际上并未放宽。

(二)缺少有效抵押物仍是影响小微企业信贷资质的关键因素。我行调查了辖区所属的小微企业,大多数小微企业设备陈旧,甚至靠租赁厂房或设备进行生产经营,难以提供符合银行条件的抵押资产。小微企业的信用等级基本上都是3B或3B以下,难以达到银行机构发放贷款的要求。部分小微企业以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为主,企业内部产权界定不明晰,财务信息不透明,银行对企业的信用、产权的归属以及生产经营状况掌握难度大。

(三)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仍偏高。据调查,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基本上浮30%以上,而同期大、中型企业一般上浮不超过30%,部分执行基准利率。另外,小微企业还需向担保公司和部分中介公司支付担保费、资产评估费等费用,一些担保公司还要求企业留存贷款额的一定比例作为保证金,减少了企业的可用资金,变相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四)贷款责任追究引发银行“惜贷”、“惧贷”现象。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较大,导致银行机构产生“惜贷”、“惧贷”的心理,造成小微企业贷款投放不足。此外,从管理成本角度考虑,大额贷款与小额贷款所需要的信贷资料、办贷手续基本相同,如果发放的贷款额小面广,信贷人员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多,因此在同等条件下,信贷人员更愿意管理金额大、户数少的贷款,而对拓展小微企业客户积极性不高。

(五)信贷均衡投放节奏与小微企业季节性资金需求错配。目前,银行机构按月控制信贷规模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放款速度跟不上小微企业需求变化,影响企业及时用款。有部分小微型企业表示金融机构信贷均衡投放与其资金需求不同步,导致其不能获取贷款。

(六)财政税收政策执行效果不明显。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有限,地方政府也没有将小微企业作为专门主体制定差异性税收政策。

三、可操作性建议。

(一)继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通过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客户的走访面,走访掌握小微企业经营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对其中符合信贷条件的小微企业及时给予支持,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平均水平,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的既定目标,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

(二)进一步增强小微企业服务意识,改革贷款审批流程和信息获取渠道,积极筹备小企业贷款中心及其专营机构,合理配臵贷款权限,充分调动信贷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责、权、利相统一。

(三)大力开拓小微企业信贷市场。根据小微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产品市场前景、财务状况等指标,结合银行信贷政策和信贷产品特点,分类排队,建立扶持小微企业客户信息名单库,有针对性地开拓小微企业信贷市场。

(四)创新信贷产品。针对小微企业信贷需求“短、平、快、急”的特点,积极探索开发适应小微企业发展的信贷产品,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五)引导小微企业创造信贷支持条件。一方面引导小微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定期向银行提供全面准确的会计信息,增加信息透明度,建立互相信赖的银企关系,争取银行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引导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实行多向融资。小微企业在银行信贷支持无法满足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多了解融资信息,积极争取外部融资支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自身的良好发展。

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路径探析 篇6

当前,我国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小微企业”已超过10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创造了全国GDP的60%、税收的50%,并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机会。2013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信贷增速持续低于预期,同时受欧债危机、国际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国内流通性偏紧的影响,小微企业的融资难再次成为普惠金融领域关注的重点。

一、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现状

2009年,民生银行首创“小微”,将小微企业从“公司银行客户或零售银行客户”这种传统的二元银行客户类型中独立出来,单独作为金融服务对象深入研究,开启了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第一扇门。随后,小微企业成为政府和金融机构支持的重点对象。

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小微企业贷款增长快于各项贷款,截止2013年12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13.21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29.4%,占同期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43.5%。小微企业的迅速发展得到了金融的一定支持,但是相比小微企业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从小微企业自身调查得出,41.18%的小微企业认为从银行贷款有难度,31.03%认为比较难,27.79%认为非常难;从企业资金周转方面,有85.4%的小微企业认为资金面紧张,但是大型企业感到资金紧张的比例仅有26.1%。因此,我国小微企业在银行信贷支持上处于劣势。

二、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小微企业从事的行业具有高风险

小微企业的产品结构单一雷同,始终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企业的发展多数靠拼劳动力和商品价格,普遍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容易受到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影响而破产倒闭。据统计,我国小微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7年,每年约有100家小微企业破产倒闭,60%的企业存活时间不足5年,80%的小微企业在10年内消亡。

(二)小微企业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融资条件

一是小微企业由于自身实力不足,无法提供金融机构所需要的抵押品。小微企业的资产多数为租赁而来,不能作为抵押资产或抵押率极低。二是小微企业财务核算能力不规范无法提供完善的财务报表。

(三)信用等级受限,获得贷款能力弱

小微企业经营规模小,资本充足率低,资金周转慢,资金利润率及流动比率低,而金融机构对据此对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大部分小微企业因较低信用等级被银行列入贷款清理、限制对象。同时,小微企业担保中介机构尚不十分健全,不少金融机构规定只有信用等级AA级以上的企业才具有贷款担保资格,多数企业不具备为他人担保的能力,因而使企业之间难以相互担保。

(四)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成本高

金融机构本质属性就是以盈利为核心目的的市场经济参与者。在融资规模一定的情况下,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偏小,后期风险的监管成本高,而且由于融资笔数的问题,会进一步增加金融机构的劳动成本。

(五)小微企业直接融资难度大

在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结构中自有资金、银行信贷资金、直接融资资金和其他资金的比例分别为60%、20%、0.9%和19.1%,因此小微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内源融资,直接融资微乎其微。一是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实力不足,达不到上市条件,无法通过股市融资;二是小微企业规模太小,没有足够的资质,无法通过债市融资。

(六)小微企业缺乏完善的民间融资服务体系

一是,民间融资缺乏政策制度的监管引导和规范治理,极易发展为粗暴的高利贷融资;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民间融资中资金的借贷双方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三是,由于民间信用体系的空白,导致民间融资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

三、民生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路径

(一)建立小微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第一,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大小微企业风险管理宣传力度,促进其管理层提高风险防控意识;第二,a金融监管机构应根据小微企业所在的行业性质,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小微企业风险防控框架,引导小微企业进行风险防控自查,并定期对其进行风险防控督查;第三,鼓励处于同一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帮扶其上下游的小微企业,提高整条供应链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鼓励信贷机构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

信贷机构通过对整条供应链进行审查,对其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灵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解决上下游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而且通过打通上下游融资瓶颈,还可降低供应链融资成本,提高核心企业及配套企业的竞争力。

(三)建立适合小微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定办法

金融监管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评级机构应该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制定信用等级评定办法,不能简单地套用大中型企业的评级标准来衡量和评定小微企业。建立科学的小微企业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加大企业法人代表和财务负责人品行及经营实效评级权重,客观评出小微企业的应有级别。同时,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以贷款卡年审为契机,对小微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评级,并将结果显示在在企业征信系统中,以供金融机构作为对小微企业的贷后参考。

(四)建立小微企业直接融资体系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的探讨 篇7

一、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现状

小微企业主要包括微型企业、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等, 具有准入资格低、创办迅速等特点。小微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代表, 在我国多元化经济模式中占有重要比重, 且能够为大量人员提供就业岗位。现阶段, 小微企业能够创造出大于60%的产品及服务价值, 在促进就业、经济增长极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 受到资金及自身条件的限制, 小微企业很容易受到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制约, 主要影响体现在自身转型、升级过程中。国务院推出小微企业财税政策后, 相关部门均根据实际情况颁布相应政策, 包括银监会、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这一举动也使得很多商业银行确立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 一定程度上帮助很多小微企业度过融资困难的境遇。但是从微观层面来看, 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时面临很多问题。

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应以风险控制为主要前提, 但鉴于小微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特征, 对其进行融资存在较大风险性。这种现状也导致商业银行在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 主要面临来自两方面的压力, 一是外部压力, 二是内部压力, 主要表现如下:

(一) 外部压力

1. 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对小微企业的影响较大。

从权威数据来看, 目前我国不良贷款企业主要集中在小微企业上, 且比一般企业贷款不良率高出1倍水平。这是由于小微企业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 并且要面临来自行业垄断的压力。例如, 一档原材料价格或劳动成本上涨, 就会给小微企业带来重创。同时, 人民币升值、外贸形势改变等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因素, 均可能导致小微企业经营陷入困局。

2. 民间融资对小微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在企业融资困难宏观经济背景下, 很多小微企业不得不依靠民间融资维持生产、经营及项目投资活动。实际上, 民间融资价格非常高, 往往导致小微企业不堪重负, 并且陷入到严重的债务纠纷中来。另外, 部分小微企业为求生存, 脱离自身主营业务, 投入到民间融资活动中, 例如典当业务、担保公司等。

(二) 内部压力

从实践经验来看, 商业银行为小微企业设立专门机构, 用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 是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的表现。但是, 创新活动必然会瓦解商业银行传统架构, 因此在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困难,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建设问题。

一直以来, 商业银行过分强调抵押, 且比较愿意与大中型企业合作, 其固有经营理念、贷款业务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存在很大差距。构建小微企业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 不仅需要改变组织结构, 更要制定出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相适应的信贷制度、操作流程、贷款产品及员工绩效考核办法。

2. 新型机构人才培养问题。

由于小微企业规模小, 在开展管理时难免出现账外经营、负债等现象, 其提供的财务报表根本无法正确反馈自身财务现状, 掌握众多企业真实财务情况需要大量专业人员, 且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同时, 小微企业贷款数额比较小, 但交易成本却比较高, 对于银行本身来说, 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单元效益比较低, 很多专业人才往往不屑为其提供服务。

三、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创新策略

(一) 构建服务供给激励机制

要想有效提高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服务的主动性, 应在扣除相关服务成本后保证商业银行能够获得一定收益, 且这部分收益要能够填补银行自身所承担的融资风险。因此, 应准确评估服务成本和风险, 并构建服务供给激烈机制。构建信用评级模, 通过商业银行实践经验总结, 认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特点:首先, 起步较晚, 商业银行无法预知小微企业实际经营成果和的信用等级, 因此不敢贸然放款;其次, 针对个体工商业借贷行为, 商业银行要承担很高的固定成本,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商业银行放贷收益, 也就是常说的风险与收益不对称问题。基于以上分析, 在对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模式设计过程中, 应充分将其金融服务的特殊性考虑进去, 在制定风险判断标准时, 应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 进而为客观反映风险等级奠定基础。同时, 为小微企业设立专门授权方式, 例如制定适合小微企业的贷款产品, 并改变原有定价方式和审批程序。

(二) 提升小微企业有效需求能力

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 能够快速提高小微企业有效需求能力, 并对其融资活动产生深远影响,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构建信用约束机制:随着信心意识的不断提高, 征信系统信息管理被广泛应用在经济行为活动中, 被受到普遍关注, 进而为小微企业展现自身信用等级提供良好平台。通过征信体系平台, 不仅能够对小微企业虚假信息产生约束, 还能够为商业银行验证企业信息提供方便; (2) 降低银商业银行和小微企业双方的交易成本:征信体系能够收集大量交易信息, 从而有效减少了不确定因素, 大大降低商业银行成本支出, 例如由道德风险产生的监督成本等。

(三) 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产品

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适宜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服务项目, 并不断完善金融服务方式, 该百年金融服务渠道。增强营销意识, 全面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包括信贷服务、结算服务、咨询服务及代理服务。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管理, 立足于企业发展实际, 制定相关服务制度。加强业务创新, 提高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利润。同时, 可通过发展中间业务, 切实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努力将风险、成本降到最低, 是金融服务模式更具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四) 培养大量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型人才

专业人才培养与经营考核机制要科学。小微企业具有特殊性, 因此商业银行在对其提供金融服务时, 应对客户经理进行特殊要求。加大小微企业专营机构人才引进力度, 并对其开展金融服务模式专业化营销培训。在经营考核机制方面, 采用风险分类方法对日常业务进行考核, 科学制定小微企业放贷风险控制指, 积极拓展金融业务相关考核机制, 进一步激发广大人员工作积极性。

四、结语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 我国市场经济制度逐渐确立, 国民经济发展迅速, 带动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实际上, 小微企业特殊的金融服务需求恰恰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突破传统信贷思维,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是可以实现有效控制的。大量实践经验证实, 很多商业银行在探索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文章从制度创新角度出发, 探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学建.改进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思考——基于国际经验及国内探索视角 (中国人民银行内江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J].西南金融, 2012, 11 (15) :598.

[2]论道小微企业金融——北京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发展研讨会发言摘登[J].银行家, 2012, 04 (05) :765.

[3]齐巍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国际经验分析及启示[J].农村金融研究, 2012, 04 (15) :1080.

[4]董瑞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研究[J].人民论坛, 2012, 12 (21) :267.

强化金融支持 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篇8

建立健全小微企业资金需求对接平台

一是积极与工商联、个体私营协会、税务等部门沟通联系,收集个体商户和中小企业的经营业绩、科技含量、诚信度等方面信息和数据,建立客户信息库,掌握客户信息资源2781个,提高客户贷款办理效率。二是成立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中心,对小微企业按照所在区域,分别确定为其专门服务的客户经理,并向社会公开客户经理的身份、工作职责和联系电话,建立客户经理定期上门走访制度,主动为客户提供金融咨询服务,及时其了解资金需求。三是定期召开座谈会,加深相互了解、信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现场商谈客户贷款意向。

量身定利信贷产品,多样化满足小微企业需求

市场缺什么就补什么,客户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以变应变。一方面积极从外地引进有实力的担保公司,为小微企业和担保公司牵线搭桥,解决小微企业的“担保难”问题。另一方面在办理传统的小额信用、担保、抵押贷款外,尝试对获得权威部门认证、适销对路、易变现的货物或产品纳入贷款抵押的范围,积极开办仓单抵押贷款等新的贷款业务品种,多样化满足小微企业需求。特别是开发的“联保通”贷款,极大地解决了小微企业担保难问题。即有3户获5户持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或个人独资企业主自愿组成一个联保小组,不再需要其他担保,就可以向信用社申请贷款,信用社经过审查,核定该联保小组成员最高授信额度,以后该小组成员只需携带联保贷款本就可以直接到信用社柜台办理最高授信额度内贷款。该贷款“一次授信,循环使用”,手续简便,办理快捷。截止目前,卢氏农商行共登记小微企业联保贷款小组657个,覆盖全县小微企业80%以上,仅2011年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联保贷款5.57亿元,占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总额的60.08%。

深化信用工程创建,优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把“信用工程”建设作为化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的根本措施,从2003年至今,坚持不懈,不断扩大深化信用工程建设。一是扩大信用户评定对象,将信用工程评定对象从村民、社区居民延伸到个体工商户、种养大户、进城务工经商户、小型加工户、运输户和小企业等,使小微企业也享受到信用户的优惠政策。二是提高贷款授信额度。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小微企业经营实力,适当提高贷款授信额度,对信誉度高的小微企业户贷款上限扩大到100万元,更好其资金需求;三是适当延长贷款期限。根据小微企业贷款用途、生产周期、还款来源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允许跨年度使用;四是与“阳光信贷”工程相结合,大力开展送贷上门服务,提供“限时办结”承诺,以最快的速度、最便捷的服务满足小微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五是完善利率定价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对小微企业在贷款利率上,根据其信用度、担保抵押方式等不同施行区别化利率。截止目前,卢氏农商行共评定信用商户1270户,占全县商户总数的32.17%,并在全省首创“信用一条街”。该街道位于卢氏县南环路,拥有个体商户86家,全部为信用商户,年营业额达5200多万元,年上交税收300多万元。

支持集镇、专业市场建设,打造小微企业“孵化器”

以县政府关于209国道和311省道卢氏段沿线中心小集镇带建设规划为基础,结合各个区域产业重点,先后在北部山区的官道口、杜关等乡镇支持建设了蔬菜交易市场,在南部山区的官坡、狮子坪等乡镇支持建设了食用菌交易市场,对进入市场的商户在贷款方面提供利率优惠、期限延长、放大贷款额度的政策优惠。中心集镇、专业市场的建设,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平台,并以点带面带动产业发展,形成产业区域化布局。卢氏县西南山的狮子坪、官坡、瓦窑沟等乡镇,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食用菌,多数农户掌握着食用菌生产技术,拥有食用菌生产专业村37个,3.5万个农户参与其中。但由于交通不便,形成食用菌销售难问题。针对该问题,卢氏农商行适时投放贷款6750多万元支持兴建豫西庙台食用菌交易市场,目前该市场已有86个个体工商户入驻。在食用菌产销旺季,周边省份及沿海的福建、广州大商户从四面八方云集这里,争相定购卢氏的食用菌,市场年交易量达200多万公斤,交易额达6000多万元,并出口韩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打造出“卢氏黑木耳”、“卢氏香菇”等知名品牌。(文/刘洋波)

温岭农合行:“进村入企”把金融服务送上门

3月7日上午,浙江温岭农村合作银行班子成员来到石塘镇走访调研,先后走访了浙江大家食品有限公司、石塘镇红岩村,听取企业和村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并实地考察了海上作业。自2月下旬开始,该行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开展了“进村入企”金融服务送基层活动,从总行领导到基层信贷员全面投入到“进村入企”工作中。据统计,到3月10日,全行信贷员己走访企业、村居和农户2570家,发放信贷资金1.36亿元。

金融服务覆盖所有行业

温岭农合行这次“进村入企”金融服务送基层活动,将覆盖所有行业、流通领域以及农户等,通过信贷员的实地走访,了解企业和农民的实际需求,把金融服务送到客户家门口,使农合行与农户和小企业的关系更加密切。

温岭农合行这次活动可用“个、十、百、千、万、亿”六个递增的单位词来形容。“个”,就是三个新产品的推出,即丰收创业贷款卡、小企业联保贷款和移民贷款。在新产品推出的基础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质押贷款、商联通贷款、青年创业贷款等老产品也将继续推广。“十”就是创建10个以上有小额取款功能的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和农信金融服务点。“百”就是在送金融服务下乡期间,通过全面的走访和了解,评出400个信用村。“千”即在活动中走访3000家中小微企业,了解金融、企业、行业的现状,帮助企业克难制胜。“万”就是访问3万户农民,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帮助他们进行备春耕生产。“亿”就是发放亿元信用贷款,新增贷款额10亿元,发放信用贷款余额超过1亿元,解决农户和中小微企业对资金的需求。”

nlc202309010130

温岭农合行这次活动将集中5个月左右的时间,组织全行机关干部、信贷人员深入辖区内的行政村和企业客户进行走访调研。活动期间,将新设20台ATM机;增发1000张丰收小额贷款卡、100张丰收创业卡等,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小微企业和农村群众贷款难问题,努力满足老百姓的基础金融服务需求,更好地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

联保贷款解决担保难题

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贷款担保难这个难题,温岭农合行推出了小企业联保贷款,由3家以上小微企业互相绑定。同时还推出丰收创业卡、“移民乐”贷款等新项目。以往农户和小企业主都是来农合行贷款,之后又要去柜台还款,程序比较繁琐。现在,只要办理丰收创业卡,就能在一定额度内轻松刷卡,然后在指定期限还上就行。它的功能有点类似信用卡,不过,优势在于期限长、利息固定,对于要跑银行来办理贷款的客户来说,这张卡十分快捷便利。

在兴修水利时,往往会产生一批移民。针对这个群体,农合行还推出了“移民乐”贷款这项业务,解决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资金需求,从而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坚实的后方保障。(文/林国苗)

奇葩在这里绽放——陕西陇县助农取款服务改善农村支付环境纪实

“村里有了农业银行的‘支付通’,以后领烟款再也不用坐车到县城的银行营业厅排队了。真方便。”2月10日。刚刚通过农行支付通领上烤烟款的宝鸡陇县城关乡高陵村村民邓拓怀。在百姓人家加盟店晁家坡分店的“金融服务站”自家店里高兴地说。“自从‘支付通’服务终端安放到村里以来。全村4096的村民都来办业务,新农保款、烤烟款下来的时候。我这个小店里里外外都是人。每天要办30多笔业务。”。村民们都开玩笑说,“邓拓怀现在把生意做大了,家有两个超市:一个商品超市卖东西,一个超市办金融业务,每月还能从农行领取1000多元的工资收入。也算是半个国家干部了。”

近年来国有银行由于强调自身效益,忽视社会服务功能,纷纷从乡镇甚至县城撤离。陇县先后撤销了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将其15个乡镇基层网点全部撤消,并对城区网点进行了压缩。农村合作银行也从集约化经营的理念出发。对一些偏远、业务量小的网点进行了整合。农村基层营业网点由原来的25个减少到目前的17个。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农”对农村金融服务、支付结算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部分村居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那里的农民办理小额存取款、转账等业务。需到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外的乡镇、县城去。

针对这种现状。从改善县域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出发。人行陇县支行组织人员深入基层乡镇村组调查研究、主持召开各金融机构分析论证会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并报经县政府批转了《关于改善陇县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具体实施中,人行陇县支行加强与地方政府、乡镇村组的沟通协调。认真研究解决改善农村金融支付服务环境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取得了县政府和基层乡镇对此项工作的理解支持。自2010年9月以来。在陇县电信公司、基层乡镇等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农行陇县支行合理选点布局,培训业务代理人员,依托县商贸系统组织实施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连锁店和百姓人家超市加盟店。安装“支付通”自助设备终端(转账电话)。创建了35个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站。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支付结算服务。以前农民办理金融业务需要到10几里外县城街道,一次仅往返交通费就需8元。如今在金融服务站。农民在家门口就可办理相关业务。陇县的农民朋友越来越感到金融服务的便捷。从根本上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空缺,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存取款。田间地头能转账”,享受“零距离”金融服务。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为了确保业务顺利开展,农行陇县支行对金融服务工作站的站名标识、工作人员职责牌、业务操作流程图以及温馨提示牌等基础设施进行了统一标准规范并制作提供,各工作站每月向农行陇县支行报送代理业务工作台账。该行定期不定期派员对各工作站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现场指导、技术支持和设备操作维护。不断强化工作站风险管理意识。为了调动代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该行给每个工作站核定每月150元的代理费,同时根据各站业务发展的业绩给予1‰的绩效奖励,从而有效调动了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助推了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站业务的快速发展。

截至目前,陇县农行充分利用县政府、人民银行搭建的这一良好合作平台。在陇县城关乡、天成镇、八渡镇等六个乡镇农村村组代销店、农家商店建立了48个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站,实现了金融服务向基层农村的有效延伸,为偏远村民提供了享受快捷金融服务的有效载体。为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银行支付结算上的安全、快捷和便利。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更广覆盖。提高了农民群众对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的认知度。实现了金融知识普及推介的最有效对接,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空缺,拓宽了金融真正服务“三农”的深度与广度。对于进一步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文/张爱武白宝明)

上一篇:土豆历险记三年级作文750字下一篇:硬笔书法比赛评比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