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与反思(精选8篇)
(肖欣欣 2013200212)
摘要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农村教师个人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为此,国家从提升农村教师专业水平出发,相继颁布了“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免费师范生政策”、“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等政策。通过对这些政策的梳理与分析可知,当前既有政策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对其不断改进,另外也要创新培训方式,以提升培训的效率,加快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 农村教师队伍;政策;实践困境;出路
我国农村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短板”,而农村教师队伍则是“短板”中的“短板”,为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问题,我国没有少花工夫,包括推出免费师范生政策、实行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等等。[1]国家颁布的这些向农村教育倾向的政策,对于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政策的特点及联系情况怎样,政策的实践困境有哪些以及出路在哪,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才能更好地发挥政策在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以下笔者将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以期从理性上把握现有政策。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农村教师个人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而要建设的农村教师队伍,其人员构成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通过外部引进的方式招募而来的本身水平较高的优秀人才,他们的到来,本身就提升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二是从内在方面出发,通过在职培训的方式提升现有农村教师的水平。在城乡教育环境差别较大的情况下,要想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工作,则须通过颁布一系列向农村倾斜的政策,增强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唯有在外部激励措施的刺激下,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农村发展。如果说单纯通过提高待遇的方式这一物质保障就可以把人才吸引到农村,那么要使这些人“愿意留”并且长期留在农村,则还要通过改善农村教师岗位的聘任机制使农村教师更容易晋升与发展才行。另外要想推动农村教师队伍的不断发展,还需继续完善培训政策,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培训的质量。
为了使优秀人才“愿意去”农村任教,国家推出“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免费师范生政策”、“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项目”等政策。为了使人才“愿意留”在农村,使人才“留守”而不是“流失”,国家出台了“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改革”、“农村学校编制改革”等以改善现有教育条件为主的教师政策。此外,为了提升现有农村教师的水平,国家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系列培训计划”。
一、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列举
1.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
200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通知》规定:“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中央继续按照现行体制,对中西部及东部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给予支持。省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本行政区域内财力薄弱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照国家标准按时足额发放。”[2]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义务教育法》进行修订。第31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保障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险待遇,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完善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津贴。”[3]
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强调,“依法保障和改善义务教育教师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提高教师地位,吸引和鼓励各类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4] 国家出台的这一系列政策法规有效地保障了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待遇得以落实,这就解决了优秀人才进入农村的后顾之忧。而对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原有工资基础上进行的额外补贴政策,则大大调动了人们去农村任教的积极性,从而为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农村教育工作提供了可能。
2.农村特岗教师计划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下发了《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计划用 5 年的时间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标志“特岗计划”政策正式启动。“特岗计划”政策是在中央、地方事权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工作,创新农村学校教师的补充机制,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5]2009年、2010年、2011年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并将实施范围扩大到中西部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农村特岗教师计划”旨在通过政策保障吸引一定数量高质量的毕业生赴农村任教,以此来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事实证明,这一计划实施以来,先后为农村地区补充了大批高素质农村教师,改善了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学科结构及学历结构,提升了农村教育质量。
3.免费师范生政策
2007年3月5日, 温家宝总理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庄严宣布: “今年将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要“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 要“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随之, “师范生免费教育”成为全国上下热议的话题。
2007年5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从2007年秋季入学的新生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要通过部属师范大学的试点,积累经验,建立制度,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农村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
2007年9月,12000多名免费师范生走入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大学的校门,标志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正式启动。
“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以后,可以通过与优秀师范生签定协议、规定服务年限、提高工作待遇等措施,稳定、优化农村师资队伍,使农村孩子接受与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 使各地区教育实现均衡发展。[6]
4.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
2006年2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务以及参评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应有到农村任一年以上的经历”,要求“积极做好大中城市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支教工作;认真组织县域内城镇中小学教师定期到农村任教。”[7] 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是当前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结对子”“手拉手”等支援形式可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5.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
自2004年起,国家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主要通过实行推荐免试攻读教育硕士研究生等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优秀的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到国家和省级贫困县的农村学校任教。
2010年,教育部决定进一步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规模,并与“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结合实施。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优秀特岗教师,可以推荐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此项政策的出台,对于特岗教师来说是一次良好的发展契机,它使更多的特岗教师看到了进取与升任的希望。
“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的出台,主要目的是为县镇及以下农村学校培养具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骨干教师,以提高农村教师学历水平和整体素质。计划实施至今,已为农村培养了成千上万的骨干教师,这大大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水平。
6.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项目
主要包括200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简称“三支一扶”计划)”, 2006年共青团中央组织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
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服务,一方面缓解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同时高校毕业生的到来可以为农村的教育带来一定活力,在与当地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水平。而参加支教的毕业生中将来会有一部分人选择长期待在农村工作,这对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很大帮助。
7.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改革
2007年5月,原人事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岗位设置的指导意见文件》。《文件》规定,“优秀教师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聘任到高一级岗位的机会相对更多一些,以及对农村教师适当放宽评审条件”[8]。
这一政策的出台,很好地解决了此前农村学校中存在的升迁较难的问题,从而使得更多的优秀人才愿意长期待在农村从事教育工作,这就实现了优秀人才的较多“留守”与较少“流失”,农村教师队伍水平在稳步提升。8.农村学校编制改革
2009年3月,中央编办等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有关问题的通知》,2009年4月,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参照县镇标准核定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及山区、湖区、海岛、牧区、教学点较多地区的中小学,适当增加编制。
编制问题是个大问题,编制内与编制外对于教师来说差别很大,固有的体制使人们取向于寻求“庇护”,在编制的“庇护”下,教师才能安心地去工作。对农村地区编制名额的适当增加,便增加了留下优秀人才的概率。
9.农村中小学教师系列培训计划
国家通过“对口支援、送培到省、远程教育”等方式,大规模培训农村教师。如2006年,教育部组织实施的“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计划”。2007年教育部组织实施“援藏”和“援疆”培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国家级远程培训计划”等项目。2008年,国家相继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远程培训计划”、“中小学班主任专项培训计划”等。
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教师的能力不断提升。如果说,优秀人才的引进对农村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那么通过对当地教师的在职培训,促进其专业能力提升,则对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国家才会加大对教师培训的力度。
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特点
1.全面性
为了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以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为出发点,分别从对人才的培养、对人才的引进以及对现有教师的培训等方面进行政策支持,从多个层次,多种形式来全面建设农村教师队伍。
2.连续性
政策出台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不断改进与完善。并且这种变化不是激进式的剧变,它的每次改进都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延伸,这就体现出政策制定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特点。比如,“农村特岗教师计划”,起先只是在西部进行,在实施效果显著的情况下才逐渐推向中部地区。
3.交叉性
围绕着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而实施了诸多政策,这些政策涉及面不同、目标不同,因而在内容上具有差异性,与此同时这些政策也存在交叉的地方。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农村特岗教师可以推荐免试在职攻读教育硕士政策的颁布:“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始于2004年,主要是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吸引优秀的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到国家和省级贫困县的农村学校任教。“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开始于2006年,主要是通过招募一批人才去农村任教,以解决农村学校师资总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等问题。为了提高农村特岗教师的水平,也为了鼓励更多优秀人才到农村支教,国家于2010年制定政策将“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与“农村特岗教师计划”结合实施。两种政策的不断融合,深深体现了政策间的交叉性。
三、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的实践困境与出路
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国家出台颁布了许多政策,一方面说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艰巨性,同时也表明单一的政策在促进农村教师队伍水平提升方面的有限性。尽管单一政策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作用不大,但不能否定,多种政策的结合,可以发挥其共同合力,最大程度上提升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水平。
在这些政策之间也存在着不均衡性,有些对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有些则作用较小。以下笔者将选几个重要的政策,分析其实施的优点以及存在的实践困境,然后找到其改进措施,以期更好地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服务。
1.农村特岗教师计划
国家通过实施“农村特岗教师计划”,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地区教师短缺与教育质量较低的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教非所学”及“一师多科”的现象,同时特岗教师群体专业知识较为欠缺的问题也较为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与当地学校客观条件有关,最重要的还是特岗教师自身能力方面的原因。为此,国家在2010年决定将“农村特岗教师计划”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相结合,通过特岗教师的再学习的方式以提升其专业水平。此外,笔者认为,还应该在继续提高特岗教师待遇的基础上,提升农村特岗教师的准入标准,做到“宁缺毋滥”。
2.免费师范生政策
国家通过在六所部属师范学校开展免费师范生政策,以期为中西部农村地区提供优秀的教师。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可现实情况是“一方面,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数量太少难以满足中西部农村的教师缺口;另一方面,从以往6所部属师范大学的师范毕业生的流向来看,一般大多流向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可见,这些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太可能到真正教师稀缺的中西部农村基层,即使去了,也主要是留在高中任教,他们很难到最需要教师的乡村中小学校。”[9]为此,笔者认为应该将免费师范生政策推广到省属师范院校,从而使更多的免费师范生投身于农村基层的中小学教育。
3.农村中小学教师系列培训计划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大多数农村教师水平较低的问题,国家颁布了许多与教师在职培训有关的政策,以期通过对在职教师的多次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但对新教师的入职培训环节的重视不够,教师职前培训体系缺失,往往只是粗略地说教与简单的模拟后就走进课堂,这种离开科学引导下的教师教学,对教师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因此,笔者建议国家应充分重视起职前培训的作用,颁布与职前培训有关的政策,切实做好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工作。
通过对上述政策的梳理与分析可知,政策在推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需继续实施这些政策。同时,既有政策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国家的不断改进与完善。此外,还需创造更多的培训方式,以提升培训的效率,加快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熊丙奇.提高待遇才是解决乡村教师问题的“真招”[N].中国青年报,2014-05-10(03).[2]国务院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20世纪初, “合作”一词开始活跃于西方教育领域, 随后兴起的“合作学习”等合作理念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教师合作”应运而生。“目前教师合作文化已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教师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 被认为是最为理想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 (张华龙, 张菊风, 2011) 20世纪80年代, 我国学者开始涉猎教师合作研究,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 已取得了相关研究的不错成果。然而, 我国的教师合作研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讨论。
笔者通过搜索中国知网, 对2004-2014十年间所发表的关于教师合作领域的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和粗略分析, 旨在揭示近十年来教师合作研究的特点及最新动向, 并归纳出一些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请看以下分析。
一、十年间发表论文的数量分析
一门学科发表的文献数是衡量这门学科发展的重要参数指标之一。根据文献计量学, 以论文发表时间为横坐标, 论文数量为纵坐标, 我们可以得到2004-2014年教师合作研究的论文数量折线图, 从而了解我国教师合作研究的发展速度和阶段性。
表1和图1显示了教师合作研究在国内的发展轨迹, 这十年间教师合作研究发表论文数共计496篇, 其时序成明显正态分布, 表明研究兴趣的逐年增强 (2011年除外, 2014年的统计数据截止至8月份, 尚不完整) 。从2008年开始, 每年的论文数量都在50篇以上, 表明我国的教师合作研究已经步入蓬勃发展时期。
二、研究特点
1. 研究内容涉猎范围广, 包括教师合作的内涵, 特征, 意义, 形式, 影响因素, 模式, 策略, 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文化的构建等, 如邵云雁和秦虎2 0 09年发表的《教师合作:厘清与反思》, 常季芹和李艳艳2 0 08年发表的《教师合作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肖燕2 0 07年发表的《试论大学英语教师合作教学的途径》, 李翠华和王坦2 0 0 6 年发表的《教师合作中的问题与超越》, 吴小贻2 0 0 6 年发表的《高校教师合作文化论略》, 以及马玉宾和熊梅2 0 07年发表的《教师文化的变革与教师文化的重建》等。可见, 我国的教师合作研究在近十年间的发展十分迅速, 研究领域初具规模, 研究者的视野也较为开阔。
2. 研究多引入国外理论, 并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国内学者在进行教师合作研究时充分引进国外知名学者的理论, 如加拿大著名学者哈格里夫斯、日本学者油布佐和子等人的理论, 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教师合作现状等进行研究, 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 如朱金花2 006年发表的《发挥中外教师特长, 提升外语综合素质———上海大学中外教师合作外语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探索》, 王蔷2 0 1 0 年发表的《高校与基础教育教师合作行动研究的实践探索》等。然而, 也有很多学者机械地照搬国外理论, 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研究成果。
3. 研究队伍人数逐年递增, 但相对分散。
根据中国知网统计显示, 近十年来关于教师合作研究的论文, 发文数量在2篇以上的作者共39人, 共发表文章85篇, 占总论文数量的17.1%, 其中发表数量在3篇以上的作者共计6人 (牟宜武和朱正平发表4篇, 初胜平, 宋燕, 邓涛和吴小贻均发表3篇) , 发表文章数占总论文数量的4%。由此可见, 集中精力从事教师合作研究的人还不多, 核心作者群较为分散。
三、问题与建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教师合作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近十年来, 我国关于教师合作的研究逐渐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 许多学者的研究对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校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 我们也应看到国内关于教师合作的研究尚不成熟, 没有形成一套独立的体系。问题具体表现在:
1. 研究缺乏深度, 很多学者的研究都只停留在对国外理论的引进和介绍上, 没有从根本上去进行探究。比如关于教师合作的定义, 学者往往没有从本质上去探究从而确定一个明确的定义, 大多数人都仅从“合作”和“教师文化” (饶从满, 张贵新, 《教师合作: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 这两方面去对教师合作进行一些描述性的阐释, 因而学界对教师合作的认识一直存在偏差, 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明确的概念体系。
2. 研究缺乏新意, 很多学者的研究观点雷同, 单一视角的研究居多, 多视角的研究较少。“比如在教师合作价值的研究问题上, 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
许多学者都论述了教师合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而很少从其他视角去发掘教师合作新的价值。另一方面, 学者们只是从教师的整体意义来谈, 而没有从教师的个体角度去反思。” (张华龙, 张菊风, 2011)
3. 研究缺乏共识, 呈现散、杂的特点。
对于一些研究问题, 不同学者依据不同的标准, 从而使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比如对于教师合作形式的划分就有不同划分标准, 如江诚 (2006) 根据层次将教师合作形式划分为三种:第一层次为教师同伴之间的合作, 包括办公室同事之间的合作、学校内同事之间的合作;第二层次为小组或者团队合作, 包括教研组的合作等;第三层次为学校范围内的全员合作, 包括学校组织的教师论坛、学校重大攻关课题组等。李洪修 (2005) 则依据教师活动过程中信息流动的方式将教师合作形式划分为中心辐射性合作, 圆桌型合作和直线型合作……这些划分标准虽然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会对教师选择合作形式时增加不少困惑, 从而制约教师合作实践的健康发展。
4.研究方法单一, 缺乏实证研究。近年来, 国内一些学者在吸收相关理论及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关于教师合作的实证研究,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朱金花 (2006) 在上海大学04、05级新生中开展了关于大学英语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实验, 分析了合作教学的效果, 并指出中外合作教学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柏桦、牟宜武和Lydinanne Loredo (2009) 也通过语言测试和问卷调查探索大学英语课堂里中外合作教学的有效性, 分析并发现了合作教学对于学生的听说能力、学习动机和自信心有显著提升作用。然而, 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还是停留在通过文献搜集法对教师合作相关理论进行阐释、总结和评析, 研究方法过于单一, 不利于解决我国教师合作现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5.外向适应研究较多,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合作研究较少。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教师合作研究的兴趣逐渐增强, 很大程度上源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合作的强烈诉求, 如李洪修2005年发表的《课程变革下小学教师合作有效性的个案研究》, 江诚2006年发表的《合作性同事关系的养成: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关系的变革》等。这些研究大都以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为中心来讨论教师合作, 具有明显的外在适应性。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认为, 我们应立足国内已有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国外先进理论, 进一步拓宽教师合作研究的主题, 同时深化研究层次, 加强对教师合作研究本质性、根源性的探索 (如教师合作的内涵等) , 谋求从形式到内容的原创性, 努力从多视角出发进行研究。
摘要: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教师合作逐渐成为中外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我国的教师合作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 旨在揭示教师合作研究的特点及最新动向, 归纳出一些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公开课、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4
公开课是教师面向学生、其他教师和相关领导等人群所做的公开的课程讲授形式。作为教师,我经常参加公开课教学,作为授课者或观摩学习者,对公开课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对照新课程理念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反思,并就其中较为普通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反思。
一、问题、现象及梳理
1.注重对教材的分析和钻研,忽视对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读,导致教学目标的偏差。
从理念和认识的角度,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作为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无论教材、教学还是评价,其落脚点都是《课程标准》。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和深入钻研《课程标准》,以此指导教学的各个环节和过程。
从教学实施的角度,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确定,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灵魂和方向,任何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必然要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准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是达成课程标准目标的初始环节和基本要求,也是公开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2.注重预设教案和环节,忽视或回避生成,造成有效课程资源的流失。
公开课教师除面对学生外,还要面对同事、领导等,压力会更大。教师的一系列准备活动就更为充分、细致和面面俱到,教师更倾力于一个个的教学环节(甚至是细节)的预设,惟恐有任何细小的疏漏。上公开课时,教师自然就会按照预设的教案,行云流水般地实施教学内容,控制教学进展。课堂上,教师按预先的设计演绎教案,学生们则都乖巧地配合教师。这种课堂,虽然有声有色,但总透着假和做作。
诚然,注重预设对教师教学而言是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
3.教师太看重自我表现,影响和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愿望
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特征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已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要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发展。
公开课教学中,还是能经常看到或感受到教师仍将自己作为主角,学生作为配角的情形,其突出表现是学生活动形式化。如课堂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时间稍长或与教师的预期答案有偏差,教师的倾听就会大打折扣甚至表现出不耐,教师会替代学生回答,并尽快回到自己的预设环节。
4.多媒体课件使用数量和频次偏多,课堂教学中缺乏思考和沉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作出了这样两个方面的界定:一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二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作为新课程课堂教学标识性之一的多媒体课件,被越来越多的教师使用,其制作水平不断提高且日益精美,这对开拓学生视野或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直观认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效率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问题、现象的反思
1.公开课的评价仍未淡出甄别和选拔,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还有待深入和落实。
公开课面对的除学生外都是从事教育的专业人员和管理者,公开课的形式包括了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汇报课等,它与常态课最大的不同是面对的人群。公开课要面对自己的同伴、同事和领导,而且,传统公开课赋予评价太多的功利价值。
公开课对授课者而言,既可展示其教学水平和能力,也可獲得听课者的反馈信息。这些信息既有褒奖肯定,也应有意见、建议,这对促进授课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公开课对听课者而言,要注重听课的功能和基本立场,认识到听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任何一堂公开课都值得我们学习和欣赏。
2.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取向的变化,是我们走出误区和调整偏差的最好指引。
首先,新课程对课程功能的转变做了如下的阐述: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其次,如何评价一堂好课,好课的标准是什么。由于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发育的学生,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的客观标准,只能是相对的质性标准。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过:“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即一有意义、二有效率、三生成性、四常态性、五有待完善”。
3.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及育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强化教师育人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师德修养、育人意识和能力”。从国家层面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更注重育人能力的提高。
从新课程推进的层面看,课改已从浅表层次推进到理性的深入和思考阶段,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新课改撼动了课堂旧有秩序和教师一劳永逸的职业方式。一方面这为每一个教师提供了充分施展才能和体现价值的机会和平台,而另一方面,教学现场层出不穷的困惑和问题,对教师提出了空前的挑战。
从教师发展层面看,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对课改理念的认知程度、教师的教育品位和育人能力等在公开课展示中一览无余地显露出来。
“叶落而知秋”,通过对公开课中部分现象和问题的梳理,促使我们反思。反思国家、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与我们教学行为之间的距离和偏差,反思我们职业生涯面临的和将要面对的各种机遇和挑战,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黄玲艳. 公开课离真实还有多远[J].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09(09)
这两节课给我印象最深的观点就是:真正切实培养学生自己主动进行积累和梳理的习惯才是真正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的教学理念。
给我的启发如下:发动学生,相信学生,给学生时间和机会去积累,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比教师一言堂好得多。
我听完这两节课,反思自己的教学,觉得需要改变的就是教师的观念。作为语文教师,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当然从不奢望轻轻松松上课。事实上,备课上总是用很长时间,设计教学思路方法,设计习题,确定重难点,但上课的时候并不是如自己设计的那样顺利,有些课前设计的问题到学生回答时候并不顺利。这情况出现,问题其实不在学生,而在教师身上。课前给学生的预习任务不够具体、不够明确,导致学生稀里糊涂了事。以前总抱怨学生教了也不会,什么也做不好,现在看来,是自己在教学方法上出了问题。总是包办代替,该学生做的功课,不放手让学生去做,总怕他们做不全,做了也是问题百出。恰恰是这种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观念才造成前面提到的那些课上出现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也在自觉地锻炼、培养学生的自主积累和梳理的习惯,但是力度和方法还有待加强和改进。比如,学生的读书笔记,可能还处在一种放任的状态,读什么书,笔记做得如何,学生的收获怎样,我检查督促的还不够,尤其没有像戚迎庆老师那样给学生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以后要在这方面向戚迎庆老师示范的那样去做,这种课的教学效果一定远远超出老师预定的目标。对于文言虚词的用法积累和归纳方面,觉得自己还是做得比较扎实的,不过也要向杨老师学习让学生动手总结课本知识点的做法,温故而知新,以旧带新,这是学习课本的目的和作用。学生积累之后,给他们展示的机会,这绝对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促进。
经过近一学期对于针灸学的学习,我发现针灸学的内容很丰富,很全面,我已经对针灸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我从中获益匪浅,感受到了针灸从古代乃至现今的巨大魅力。学习针灸学,需要掌握的知识繁多,我就对这学期学习的知识进行简单梳理。
一、针灸学的发展简史
《内经》成书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论述了奇经八脉、八会穴和五输穴
孙思邈只做了针灸中最早的彩色经络挂图,并创造了“阿是穴”和“指寸法” 《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是对针灸的第二次大总结 明代针灸发展到高潮,朱权《寿域神方》最早记录艾条灸法。《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北宋·王惟一
并设计制作针灸铜人 《针灸大成》杨继洲
是对针灸的第三次总结
二、经络腧穴总论 十二经脉的组成名称、分布规律、属络表里、与脏腑器官的联系、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气血循环流注。2 特定穴
①意义: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
②分类和特点:
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称“五输穴”。井穴,分布在指或趾末端,经气初出。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为经气开始流动。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为经气渐盛。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之前臂、胫部,其经气盛大流行。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其经气充盛且入合于脏腑。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原穴、络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十五络穴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为络穴,又称“十五络”。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位于胸胁部。
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阴跷、阳跷、阴维、阳维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共16个,除胃经的梁丘以外,都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共12个,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
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共12个。
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共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
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汇聚的8个腧穴,其中脏腑气血骨之会穴2位于躯干部;筋脉髓之会穴位于四肢部。
八脉交会穴: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想通的8个腧穴,均位于腕踝关节的上下。
三、经络腧穴各论
1、手太阴肺经
本经腧穴主治咳、喘、咯血、咽喉痛等肺系疾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2、手阳明大肠经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等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3、足阳明胃经
本经腧穴主治肠胃病、头面五官疾患、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4、足太阴脾经
本经腧穴主治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5、手少阴心经
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6、手太阳小肠经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7、足太阳膀胱经
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证及神志病;位于背部两条侧线的背俞穴及其他腧穴主治相应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
8、足少阴肾经
本经腧穴主治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以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病及咽喉、舌等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9、手厥阴心包经
本经腧穴主治心、心包、胸、胃、神志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10、手少阳三焦经
本经腧穴主治头、目耳、颊、咽喉、胸胁病和热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11、足少阳胆经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胸胁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12、足厥阴肝经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脾、胃病,妇科病,少腹、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经过部位的其他病证。
13、督脉
本经腧穴主治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等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病证。
14、任脉
本经腧穴主治少腹、脐腹、胃脘、胸、颈、咽喉、头面等局部病证和相应的内脏病证,部分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
四、针灸技术
1.针刺的全过程:揣穴,消毒,进针:单手进针法、指切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 法、夹持进针法、针管进针法
进针的角度和深度:直刺、平刺、斜刺,根据年龄、体质、病情、部位的不同
行针手法: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
辅助手法:循法,刮法,弹法,摇法,飞法,震颤法
得气:古称气至,近又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患者:针刺部位有酸麻重胀等自觉反应。医者针下:沉紧、涩滞或针体颤动等反应。意义:调气,与疗效相关,窥测病情进行预后,施行补泻操作的前提。不得气的原因:医生取穴不准,操作不当,患者久病正气不足
促使得气的方法:催气,催促经气到来的方法,方法:辅助手法、循经取气法
候气:等候经气到来的方法,指下候气、留针候气
行气,使针感向一定方向传导的手法,指压法,针芒法,针尖指向针感传导方向
补泻手法:捻转补泻,提插补泻,疾徐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开阖补泻,平补平泻
留针,静留针、动留针,出针:静留片刻,疾出,徐出,疾按针孔,摇大针孔 2.灸法
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
种类: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灯火灸,天灸 先后顺序: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少后多
五、治疗总论
1.针灸治疗原则:补虚泻实,清热温寒,治病求本,三因制宜 2.针灸治疗作用: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 3.针灸处方:
(1)穴位的选择——选穴原则:近部选穴,远部选穴,辩证对症选穴(2)配穴方法:按经脉配穴法:本经配穴法,表里经配穴法,同名经配穴法
按部位配穴法:上下配穴法,八脉交汇八穴的配对应用属上下配穴法;前后配穴法,胸腹部和背腰部腧穴配合;左右配穴法
针灸学根于中医理论,特别是经络和腧穴理论,它着眼于人体的经脉循行和腧穴分布。由于理论比较抽象,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不仅要熟记经络的循行规律及分布特点,每条经的具体循行路线和主治,而且要善于在自己或他人身上点穴记忆。针灸学的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和孙络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了解和记忆。在整个学期的针灸学习中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经络循行、针灸歌诀的背诵了,那些拗口的古文实在让我们头疼,好在在我们顽强的坚持下,这些难关都被攻克了。由于初学时的懵懵懂懂,记忆古文最是困难,好不容易记下后,不久又都给忘了,所以需要不断复习巩固,这一方面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督促下也最终完成。我深深认识到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如果不是持续的复习记忆,怕是根本记不下来,不过这离老师的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经过数周的针灸实验操作课程的学习,我们逐渐掌握了消毒方法,基本的进针方法,以及行针手法,留针出针方法。同时熟悉了针灸施治时,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此外,我们也进行了灸法的练习,同针法相比,灸法的作用比较局限,但灸法也有针法难以企及的优势。同时,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她在学习过程中的针灸的学习方法以及临床多年的经验,使得我们从中受益匪浅。
【课标要求】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2、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相想的形成。【自主学习与知识整合】
一、孔子:
1.历史定位:孔子是 时期的 家、家、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主要保存在由其弟子整理记录的_____________一书中。2.思想内容:
(1)政治思想: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其主要内容是“ ”和“ ”;提倡“ ”,逐步改良政治。
(2)哲学思想:对鬼神 ____,把探讨和解决 放在优先位置。(3)教育思想:
教育原则上,主张:“ ”; 教育方法上,主张:“ ”;
学习方法上,要求学生要实事求是;要反复温习,要有恒心;还主张要把 结合起来。
3、历史影响:
(1)孔子的思想在当时,逐渐形成完整的,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2)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3)孔子也被推崇为 圣人,受到后人景仰。
二、老子:
1.历史定位: 时期的重要思想家老子,是 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2.思想内容:(1)哲学思想:
“ ”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的思想,摈除了“ ”的绝对权威。包含着丰富的 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 的两个方面。
/ 9
(2)政治思想:倡导“ ”,以“无事取天下”。3.历史影响:
(1)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 的哲学家。
(2)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包括、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重点突破】
一.分析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在当时能否被统治者接受?我们应如何分析其出发点? 1.进步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的根本出发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为什么教材上指出孔子的复礼是一种保守思想?“礼”的实质是什么? 1.礼,即周礼。为实现礼,孔子提出“正名”主张。所谓“正名”,就是正奴隶制统治之名,使周以来奴隶制国家的统治秩序和奴隶制的等级制度得以恢复和维护。这反映了他政治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2.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孔子为什么会由凡入圣?但是历史上也有不少孔子的反对者,激烈到要“打倒孔家店”,孔子身后的是是非非,该如何评价? 1.孔子由凡入圣的原因: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是历史上政治秩序稳定、统治巩固后,孔子受到重视,社会**时,孔子首当其冲受到批判。2.评价:
消极:保守、落后; 积极:科学、进步。
孔子的仁政、重民思想以及孔子的教育方法、教育经验深刻地影响中国古代教育 四.如何看待老子的”道”?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2.它是一种______________思想.
五.老子的辨证法思想和我们的唯物主义辨证法是否相同? 积极:它体现了事物的矛盾性,同时矛盾双方相互转化.因此它是古代的朴素辩证法.
消极:它不是唯物主义辩证法
1.它认为对立面的转化不需要任何条件
2.它将对立面的转化看成循环回复的过程,看不到事物在转变中不断向前发展更没看到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一课一练】
1.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可以获取的信息主要有()
①孔子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②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③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④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对下图中人物的介绍,不正确的是()A.他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B.他要求恢复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其思想具有保守性 C.他子主张“因材施教”,他兴办私学,只招收贵族子弟 D.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学生坚持不同于老师的意见. 香港孔教学院悬挂 的《孔子游历图》
新加坡中学教材里 的《孔子行教图》
加拿大多伦多 的孔子铜像
我国邮票中的任 鲁国司寇的孔子形象
/ 9
3.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根源是()A.二人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4.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其反映的现象是()A.儒家、墨家垄断教育; B.教育开始普及民间; C.各国推行儒、墨思想; D.私人办学现象出现 5.下列对孔子的“仁”和德政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 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④维护奴隶制,反对社会变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实质是()A.通过教育途径,选拔治国的贤良人才; B.建立贵族垄断文化的机制; C.应重视官员的文化素质; D.应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 7.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的是()A.“仁”和“礼”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忠恕”之道 8.下列属于孔子思想的内容是()①“仁者爱人”②“无为而冶”③“为政以德”④“克己复礼”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①②
9.孔子认为“仁”的最基本的含义是()A.爱人 B 忠恕 C 仁政 D 克己复礼 10.孔子思想中的“礼”是指()A.礼貌 B 礼器 C 法律 D 西周时的等级名分制度
/ 9
11.体现孔子政治思想中保守性的是()A.克己复礼 B 忠恕 C 未知生,焉知死 D 有教无类 12.下列对孔子“当仁不让于师”的理解,正确的是()A.没有必要尊敬老师 B.对老师不要客气
C.要敢于坚持正确意见 D.坚持自己的看法,不必谦让于老师 13.下图为《孔子讲学图》,孔子的教育成就对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是()A.“有救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理念是()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独立思考 D.学思结合 15.《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说明孔子()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 B.偏爱某些学生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16.“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17.儒家思想之所以能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其根本原因是()A.孔子是“至圣先师” B.儒家思想有助于消除分裂 C.“仁者爱人”思想与休养生息政策不谋而合
D.儒家思想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
18.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表明他提倡()
A. 启发诱导,反对注入式的教育方式 B. 有教无类,打破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 C. 因材施教,主张依对象而进行教学
D. 为国举贤,宣传“仁”为核心的思想
/ 9
19.孔子之所以被尊称为“圣人”,是因为()A.孔子的思想在春秋时盛极一时 B.清康熙帝赞之为“万世师表” C.其思想经过发扬改造,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D.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 20.“苛政猛于虎”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A.己之不欲勿施于人 B.人而不仁,如礼何 C.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D.为政以德
21.孔子强调”仁者爱人”最能体现他赋予”爱人”以教育涵义的主张是()A.因材施教 B.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C.有教无类 D.诲人不倦 22.在山东某旅游点,导游在一处为“杏亭”的景点讲解:“春秋时期,此人在这里大办教育,讲学授课,培养了大批人才。”你联想到此人的政治主张是:()A. 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C.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23.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从积极的意义来看,主要是()A.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B.有利于规范社会等级秩序 C.有利于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 D.有利于儒家思想的发展
24.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怕事,遇事退缩,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抓紧,要立刻去做;而仲由敢作敢为,但做事鲁莽,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冷静,请教父兄之后再去做。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学理念?()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温故知新 D.择优而教 25.山东某地有一楹联“仲尼若不删订六经,何处觅中华民族文化?杏坛(注:学校)早已昭告天下,此间有东亚炎黄子孙”。该联褒扬的是:()A.黄帝 B.孔子 C.孟子 D. 司马迁
第1课 孔子与老子
【课前5分钟反馈】
1.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是 A.黄帝 B.孔子 C.老子 D.周公 2.老子对中国文化发展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 A.强调人们必须遵守社会秩序,要克制自己 B.提出了“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 9
C.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
D.指出任何事务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下列对老子的这一思想理解不准确的是
A.含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B.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不断运动 C.认为事物相互依存且不断相互变化 D.认为对立的东西相互转化
4.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民的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A.新兴地主的要求 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 C.手工业者的要求 D.富裕商人的要求
5.“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段文字反映了老子的
A.辩证法思想 B.“道”的基本概念 C.“无为”政治主张 D.“以弱胜强”的观点 6.从历史的角度看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B.小国寡民的思想;C.唯物主义思想;D.朴素辩证思想;
7.《老子》中记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段话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A.辩证法思想 B.“无为而治” 的思想 C.“天法道,道法自然” 的思想 D. 以柔克刚的思想 8.老子和孔子思想观点的相似之处是
A.都否认天命论 B.都主张恢复周礼 C.都主张体谅百姓,不要过分压迫 D.都强调贵贱有序 9.关于老子思想的下列评述,不正确的是 A.“道”是抽象的,“道”派生了人间万物 B.“天法道,道法自然”,否定天命论 C.矛盾的对立双方,无需条件,就可以转化 D.“无为而治”是指统治者任何事都不管
10.“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以上言论反映的思
/ 9
想是
A. 唯物论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 无为而治思想 D.民本思想
/ 9
参考答案
【一课一练】
1---5 ACBDC
6—10 ABBAD
11—15 ACADD
16---20 BDCCD 21---25 CDDBA 【课前5分钟反馈】 26—30 CBABB 31---35 DACDB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顺应城市发展需要,编制了大量规划,但由于规划编制主体、规划内容与主要任务、规划技术标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造成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规划等相互之间存在“打架”现象,导致规划落地困难,引发空间管理无序、土地资源配置错位、生态环境失衡等现象。鉴于上述规划“打架”现象,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在县市探索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土地利用规划的‘三规合一’或‘多规合一’”。“规划梳理”是开展“三规合一”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通过“规划梳理”可以查找规划矛盾和缺漏,指导未来规划调整和完善的方向,同时也为进一步实现“多规融合”奠定基础。
规划梳理一般限于单项规划或同类规划的实施评估和协调分析(如总规评估、控规评估、专项规划评估等),采用的方法多为主观定性和抽样定量方法(见表1)。而“三规合一”背景下,要求增加梳理多类规划层面的体系性及协调性矛盾,面对的是“复杂、海量规划数据”,传统方法因受技术手段的限制捉襟见肘。
2011年5月,“大数据”概念被提出,同年引入城市规划行业后,便迅速开启了城市规划的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以其分析海量、多样、真实、复杂数据的能力,成为破解规划梳理瓶颈的利器。笔者在从化市规划梳理项目中,采用GIS规划大数据、手机定位数据、出租车GPS定位数据等大数据方法,在突破规划梳理瓶颈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2 规划梳理与大数据
2.1 规划梳理概述
本文在从化市开展的“规划梳理”是对从化市已编的战略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村庄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等7类规划进行全面梳理,梳理规划实施情况、查找规划体系上的缺漏和规划内容上的矛盾,从而为规划整合或修编提供建议,为“三规合一”提供对策。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只针对单项规划或某类规划的局限性,将整个城市的完整规划体系作为梳理的对象,梳理7类规划“自身内容的实施性,与上位、同级规划之间的协调性,对新形势、新要求的适应性”3个方面,涵盖了“空间结构、用地布局、综合交通、公共设施、生态保护”等多个要素(见图1)。
2.2 规划梳理与大数据的关系
“大数据”(Big Data)是指各种资料量巨大到传统的分析处理工具无法在合理时间内处理的海量数据。一般认为大数据具有5V特征,即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racity(真实性)。但也有研究认为,以上特征虽然全面,但过于苛刻,其解读过程中需要结合应用领域的实际情况。城市规划领域由于规划类型多样、体系复杂、数据海量,且几乎都与空间关系密切,因此城市规划大数据主要具有“多样、复杂、海量、时空属性”等特征。城市规划大数据可分为传统数据和新兴数据,其中传统数据包括统计数据、现场调查、相关规划、遥感影像、地图测绘等数据;新兴数据包括智慧设施的交通传感和移动位置数据,以及互联网的政府公开、企业开源和公众提供数据(见图2)。
城市规划大数据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其在规划梳理中的应用前景。首先,规划梳理的对象是城市的全部已编规划项目,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与大数据的海量全样本特征,以及大数据分析处理海量复杂数据的能力相匹配。其次,规划梳理的规划数据与大数据都与空间关联密切,均具有时空属性特征。第三,大数据的时空属性还体现在其真实客观反映人的空间活动规律,与城市规划以人为本的要求相匹配。
目前,国内外对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上的应用都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国外学者主要运用交通卡、地铁运行和公共自行车GPS等大数据分析公共交通流;通过对出租车记录、打车软件和Twitter记录等数据分析城市网络簇群。国内方面,大数据主要应用在城市增长边界和城市形态、城市居民时空行为研究、城市交通研究等方面。目前已有的研究,多是基于地理学视角、偏重对城市空间的认知和解释,而如何运用大数据来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梳理与实施评价,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基于上述对大数据类型、特征及其在城市规划领域已有应用的认识,借助从化市规划梳理项目,探索运用大数据方法,尝试突破规划梳理存在的一些瓶颈。
3 大数据方法助推规划梳理突破瓶颈
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今,西方规划梳理方法经历了“三代更替”的发展路径。从强调理性(Rational)、崇尚效率(Effi-eient)向不确定(Deliberative)、交互性(Conununieative)的综合、弹性思路转变。我国相关研究经历了从定性描述为主到着重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过程。定性方法包括定性描述、实证技术方法、因素提取、资料收集、现场调研、问卷调查等,主要用于梳理难以量化、需要研究者主观判断的内容。定量方法包括数据统计分析、图标分析、对比分析、问卷调查等,主要用于抽样梳理具有指标属性特征或空间可量度的内容(见表2)。
综合上述研究可知,规划梳理因受技术手段、梳理方法等方面的制约,遇到了如“梳理对象单一”“重物轻人”“抽样数据精确性不足”等瓶颈。而大数据以其全样本特征,处理体系性、复杂性数据的能力和反映人的真实活动分布规律的特征,为突破上述瓶颈创造了条件。
3.1 梳理对象单一的瓶颈
以往规划梳理受技术方法的制约(主要运用Auto CAD及其二次开发工具),主要进行单个或单类规划的实施性和协调性评估,一般梳理对象限于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三规合一”要求对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总规、控规、村规、专项规划等城乡规划的多项要素进行分析,需要在同一空间本底下,研究用地、交通、设施等多项因子的空间信息和面积、容量等属性信息。传统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难以处理如此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海量的数据。
大数据具备时空属性的特征和处理系统性、复杂性多元异构数据的能力。城乡规划领域的大数据因其与空间关联密切,基本都可以通过GIS系统在空间上进行关联和可视化。因此,借助GIS系统,大数据可以将“多规”层面的海量规划信息协调和实施梳理,转化为GIS规划数据库中各类规划的空间图斑叠加分析和属性识别,从而破解梳理对象单一的瓶颈。
3.2 重物轻人的瓶颈
以往规划梳理主要通过对物质空间的建设情况分析来评价规划的实施性。以空间结构规划的实施性梳理为例,判断城市空间结构是否实施成形,梳理方法主要通过比较城市用地现状图和空间结构规划图,根据现状建设用地空间分布与空间结构规划的吻合程度,估算其实施程度,对人的行为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较少研究。
大数据的本质是对人的空间活动的反馈,真实反映人的空间分布规律和空间活动需求,与城市规划的时空属性和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具有一致性。大数据规划梳理通过采集各类人群与特定空间的位置信息,如就业人群与就业空间信息、游憩人群与游憩空间信息,可以真实地反映人在城市的活动情况,从而鉴别出城市公共中心和功能分区等空间属性,并对物质空间建设情况进行校正,使梳理的结论更符合实际情况。
3.3 抽样数据精确性不足的瓶颈
以往规划梳理采用的主要是抽样数据,包括统计年鉴、调查问卷、抽样调查和研究文献等,由于样本的有限性,所获得的抽样结果难以精确反映实际情况,会给分析结果带来偏差。以道路交通规划的适应性梳理为例,以往规划梳理主要是通过对人群个体和车辆的出行活动进行OD抽样调查,获取数据进行交通流量与分布的预测,进而预测交通拥堵情况,为交通系统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但根据美国联邦公路局提供的经验数据,OD调查抽样率一般为4%~20%,因此,该方法存在因抽样样本覆盖度不高容易受突发事件影响(如商场打折、大型赛事等)、样本数据准确度不足(如被调查者回答随意、OD之间路网结构复杂和路径选择多样)的限制,从而降低了交通流量与分布预测的精度。
大数据具有全样本特征,同时具备整理和分析海量复杂数据的能力。如在道路交通规划方面,大数据通过智能化的交通数据采集设备,采集城市全部道路上实时动态车辆信息,经数据处理中心处理,可精确、完整展示全部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情况,避免抽样调查中人为因素带来的精确性不足的问题。
4 从化市规划梳理中的大数据方法应用路径
从化市是广州代管的县级市,面积1985km2,下辖3个街道和5个镇,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67.8万。2014年从化市实施“撤市改区”,要求纳入广州市统一管理。按照广州全市推进“三规合一”的要求,从化开展了规划梳理工作,梳理规划实施情况、查找规划体系上的缺漏和规划内容上的矛盾,作为“三规合一”的前期研究,对未来规划编制提出建议。
规划梳理的对象为从化市近10年来编制的7类326项规划,包括战略规划1项、总体规划19项、控制性详细规划35项、专项规划58项、村庄规划211项、土地利用规划1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项(实际为1+N项,“1”为从化市层面的规划,“N”是指各个部门编制的规划)。涉及规划局、林业局、国土局等27个组织编制部门。笔者结合从化市规划梳理项目,运用GIS规划大数据、手机定位数据、出租车GPS定位数据等大数据方法,做了全样本规划的矛盾查找、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交通拥堵程度的分析3个方面的梳理尝试,希望对突破传统规划梳理方法存在的瓶颈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4.1 构建全市规划大数据库,梳理对象由单一规划拓展到全样本规划
有别于以往的单一梳理对象,在从化市规划梳理项目中,梳理对象是全市近10年编制的326项规划,是涵盖所有类型的全样本规划,需处理复杂的规划体系、海量的地块图斑和属性信息。笔者在项目中运用GIS规划大数据,通过全样本采集、图纸标准化和属性信息链接,构建规划大数据库平台,并以平台为基础进行用地叠加分析和空间可视化操作,实现矛盾查找和可视化识别。
4.1.1 构建“规划大数据”库
全样本采集。梳理现状调研和部门访谈时收集到的从化市全部规划项目,包括战略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村庄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7类规划,形成从化市规划项目全样本。在此基础上,筛选过滤过期规划(超过规划期限)和失效规划(已有新编规划),保留有效规划。
图纸标准化。对有效规划的矢量图纸(主要是CAD图纸)进行标准化处理,即把规划用地代码统一为新国标(GB50137—2011)代码,便于后期规划信息在同一口径下对比分析。借助Arc GIS软件,将标准化处理后的图纸转换为Arc GIS数据格式,然后将同类规划拼合成一张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无矢量图纸,故无拼图),如控规拼图、总规拼图等。
属性信息链接。传统CAD方法是通过图层存储地块属性信息,且只能同时储存某一类信息,如用地代码。而大数据方法是利用Arc GIS属性表,以“字段”存储地块属性信息,属性表中每一列为一个“字段”,一个字段可涵盖CAD中全部图层信息,如一个“用地代码”字段就可涵盖CAD中全部用地代码图层。而属性表中字段是可无限增加的,可同时储存包括“用地代码、规划名称、编制时间、用地面积”在内的地块各类属性信息,形成一个海量的属性数据信息库。上述每张规划拼图的任意地块都链接到属性表,同时6类规划拼图分别以图层文件形式叠放于Arc GIS平台,可查询任意坐标点位置在6类规划中的属性信息。因此在规划信息查询方面,大数据梳理方法比传统梳理方法更具优势(见图3)。
4.1.2 基于“规划大数据”库平台开展规划要素叠加分析,梳理全样本规划之间的矛盾
规划矛盾查找。在Arc GIS平台内,对6类规划拼图进行叠加分析,其实质是规划属性表字段的归并、交叉、提取相同属性的过程。以总规拼图和控规拼图的用地叠加分析为例,将二者在Arc GIS软件中运用“相交”命令进行用地叠加分析,其相交的公共部分即两者在用地图斑上一致的部分,非公共部分即二者在用地图斑上矛盾的部分。
矛盾可视化识别。对公共部分与非公共部分赋予不同的颜色(即空间可视化操作),即可得到用地叠加分析图,如图6所示;如需进一步分析总规与控规在用地性质上的吻合情况,只需在属性表中运用“属性选择”命令,提取两者“用地代码”相同的数据,赋予某类颜色,而“用地代码”不相同的数据,赋予其他颜色,则可获得如图7所示的用地性质叠加分析图。重复上述“规划矛盾查找”和“矛盾可视化识别”两个步骤,还可进行“控规与公共服务、市政、道路交通专项的设施,总规与生态控制线专项的生态用地,村规、总规、控规与土规的建设用地”等叠加分析(见图4—11)。
通过叠加分析图可以直观、精确地查询规划之间的矛盾情况,如通过从化市总规、控规、土规的用地叠加分析可知,三个规划同为建设用地的仅有22%,可见城乡规划与土规间差异之大。而从有差异的建设用地图斑分布情况来看,土规建设用地图斑呈散布状,数量达到3.7万块,最大面积为34.4公顷,最小面积仅为43平方米;总规建设用地图斑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现状中心城区、镇区、工业园区周边5公里的范围内,数量仅为1723块,最大面积为56.2公顷,最小面积为1.3公顷;控规建设用地图斑与总规的情况类似,但图斑数量较总规有大幅增加,达4876块,且图斑面积有所减小,最大面积为37.2公顷,最小面积为0.1公顷。从图斑差异性可以看出,从化土规、总规、控规编制的出发点和侧重点明显不同,国土部门编制的土规以保护耕地为出发点,对建设用地以控制为主,在现状建设用地基础上根据单个实际建设项目的需要配套建设用地,导致建设用地布局分散,整体性和集约性的考虑有所欠缺。规划部门编制的总体规划以促进城乡发展为出发点,偏重于整体空间的宏观谋划,所以建设用地相对集中、集约布局,但对现状建设用地的突破较大;控规是以指导实际建设为出发点,因此在对总规深化、细化和优化的基础上,额外落实了地方政府希望发展的部分独立项目用地。规划出发点不同是造成规划间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从化未来开展“三规合一”、协调规划矛盾,首先要从协调各部门权责为切入点。
基于规划大数据的规划梳理方法与传统规划梳理方法相比,增强了规划属性信息储存的能力,增加了规划要素叠加分析的路径,并以空间可视化的方式直观、精确地梳理出了现行多种规划之间用地布局协调性的矛盾,为下一步编制“三规合一”提供了依据。
4.2 引入手机定位大数据,规划梳理切入点由“重物”变为“重人”
传统规划梳理主要通过规划和现状的空间建设数据对比来评价规划的实施效果,缺少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手机的高度普及使得通过手机定位大数据解析人群行为特征具备了条件,也为规划梳理增加了新的探索领域。
手机定位数据方法是指在移动通讯网络中,通过手机和基站之间信息交换,大致确定手机(用户)空间位置的方法。通过手机定位数据可以研究城市居民活动的时空规律,而居民活动的时空规律能够反映出城市空间结构。2014年,从化市域常住人口为67.8万,而手机用户总数已达70万,按常住人口计算手机普及率已达103%,说明以手机定位数据开展空间结构研究条件已经成熟。
以《从化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修编(2004—2020)》(以下简称“从化中心城区总规修编”)的公共中心体系规划为例,通过手机定位数据反映的宏观居民活动的时空规律,识别从化中心城区的公共中心体系,梳理公共中心体系规划的实施性。公共中心是城市商业和商务办公高度集聚地,具有高密度的消费者和就业者,也是手机用户密度的高值区。因此可以采用识别特定时间点手机用户密度的高值区来识别公共中心,密度值越高,表明人流聚集程度越高,公共中心的等级也越高。
4.2.1 公共中心体系规划
根据从化中心城区总规修编,从化市中心城区总面积为64.8平方公里,现状人口28.6万。中心城区公共中心体系包括1个城市主中心和2个城市次中心。城市主中心为城北新城,是全市的行政、商务、文化娱乐、商业贸易中心;2个次中心分别为河西传统城区、河东综合区,以商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业为主要功能。下文通过特定时间点的多日平均手机用户密度分析,校核公共中心体系规划的实施程度。
4.2.2 手机定位数据的获取
根据研究可知,与城市公共中心相关的就业、游憩等行为在不同时段有一定活动规律,如就业主要发生在工作日,游憩主要发生在休息日,如分别记录工作日就业高峰时段、休息日游憩高峰时段的手机用户空间分布特征,可以判断出不同类型城市空间的使用特征。
因此,在对从化市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公司的调研中,我们主要获取了从化市中心城区一周内工作日10点(商务办公活动最密集)、休息日15点(商业游憩活动最密集)的手机定位数据。中心城区每天的手机定位数据记录了约25万个不同的手机识别号,代表了25万个手机用户。
4.2.3 公共中心空间可视化识别
借鉴同济大学钮心毅博士等人在“识别上海中心城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机定位数据方法,基于从化中心城区手机定位数据,依次通过“特定时间点用户密度空间分布、特定时间点多日平均密度空间分布、自然间断法识别公共中心”三个步骤实现公共中心空间可视化识别。
第一步:特定时间点用户密度空间分布。获取特定时间点手机用户空间分布是分析手机用户时空分布的基础,包括按基站汇总所连接用户数量、核密度分析法计算密度两步骤。
按基站汇总所连接用户数量。在手机定位数据中,只有当手机发送操作命令时,才能记录用户的位置信息,而每1分钟内仅可能记录到部分用户的位置信息,因此在计算特定时间点的手机用户空间分布时(如工作日10点的用户数据),实际上一般需要连续记录并计算10点以前的2个小时内(8点到10点)的所有手机用户位置信息,并查询每一个用户在这一时间段内最接近10点的记录,将该记录中的基站编号作为该用户在10点对应的空间位置。按基站编号汇总,得到该时间点上每个基站所连接的用户数。
核密度分析法计算密度。在Arc GIS10.1软件中,输入各基站坐标进行描点,确定基站地理空间位置。然后采用核密度分析法,选择以800m为统计半径(考虑中心城区各基站的覆盖范围(半径500~1000m)及平均距离),统计每一基站链接用户数,并对其覆盖范围进行用户密度计算,得到用户密度空间分布结果,再以200m×200m的栅格进行可视化。重复以上两步骤,可以分别计算出一周内每一天的10点和15点的用户密度空间分布。
第二步:特定时间点多日平均密度空间分布。在第一步得到的每一天10点和15点的用户密度空间分布基础上,计算5个工作日10点的密度平均值,得到工作日10点多日平均用户密度。同理可得2个休息日15点的多日平均用户密度。
第三步:自然间断法识别公共中心。采用自然间断法对工作日10点和休息日15点的多日平均密度进行分类,根据密度值的高低排序,形成六类级别,将密度值最高的两个级别作为高值区(见图12)。多日平均密度值达到高值区,则识别该区域为公共中心。由图12可知,工作日10点和休息日15点的多日平均密度分布均形成2个高值区,分别为河西传统城区和河东综合区。
4.2.4 传统梳理方法与大数据梳理方法结果对比分析
传统梳理方法主要是定性方法,通过土地利用现状图反映的商业和商务地块在空间分布的密集程度,与规划公共中心体系进行比较分析,主观判断公共中心体系是否形成(见图13—16)。通过比较可以判断出,河西传统城区次中心已经形成,而城北新城主中心和河东综合区次中心尚未形成。
手机定位数据梳理方法,是将工作日10点和休息日15点手机用户在空间上的高值分布区域叠加,取平均值后得到从化市中心城区公共体系分布图,再与规划公共中心体系比较后可知,河西传统城区次中心和河东综合区次中心已经形成,而城北新城主中心尚未形成(见图17、图18)。
图13总规土地利用规划(资料来源:《从化中心城区总规修编》)
图15总规公共中心体系(资料来源:《从化中心城区总规修编》)
图14土地利用现状(资料来源:《从化中心城区总规修编》)
手机定位数据梳理方法与传统梳理方法相比,“河东综合区次中心是否形成”是两者的矛盾所在。由于手机定位数据梳理结果反映了人的客观活动需求,揭示了人们空间的活动规律,可视作对传统梳理方法结果进行的修正和优化(见表3)。
依据手机定位数据梳理方法显示的结论,“1主2次”的3个公共中心中,城北新城主中心尚未形成,与传统梳理方法结论相比,多形成了1个次中心。同时,从手机用户多日平均密度分布还可以看出,从化中心城区的人群空间分布特征为沿流溪河带状分布,这既与城市依河而建的特点相吻合(如规划期内新增的建设用地大多布局在城区流溪河两岸),也符合人群聚水而居的生活习性。这些分布特征也反映了公共中心体系规划确定的城北新城主中心的不合理。通过现状调研发现,城北新城区域现状多为“土规”基本农田,导致建设项目难以落地,规划位于新城的新行政中心也未动工。因此,结合梳理结论和现状调研结果,规划梳理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实施规划修编,对城市公共中心布局进行调整。新编规划的公共中心布局应重点考虑现实可行性,尽量避开基本农田集中区域,行政中心搬迁等重大调整要与地方财力相匹配;二是新编规划应结合地方特色与注重保护生态,根据当地居民依流溪河而居的传统和沿河用地较好的开发价值,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同时根据流溪河流域保护的要求,提出生态红线划定建议。
4.3 以出租车GPS定位数据破解抽样定量精确性不足的瓶颈
传统规划梳理限于数据获取难度大,常采用抽样调查数据梳理规划,如采用OD抽样调查数据梳理道路交通规划。但这类方法的准确性容易受到质疑。出租车GPS定位数据和公交刷卡等大数据提供了可供利用的全样本数据。本文以对从化市中心城区交通整治规划的研究为例,探索了出租车GPS定位数据的梳理运用,以某个时间段内(如1小时内)车辆行驶路径对道路的全覆盖(全样本),可反映城市全部道路的平均车速,进而研究交通拥堵情况。最后,将梳理结果对传统梳理的结论进行修正。
从化市中心城区2014年出租车保有量约1900辆,本文获取了其中1500辆出租车(约占总量的80%)在连续1小时内的GPS定位数据。经后文分析,该数据量对应的车辆行驶路径已经覆盖从化市中心城区95%以上道路,因此具备了全样本研究的可行性。
出租车GPS定位数据方法是指通过出租车安装的车载GPS定位装置,相隔一定时间(如1分钟)记录其行驶过程中的车辆位置、方向和速度信息,运用路径推测、地图匹配等相关计算模型和算法,将出租车位置数据与城市路网在时空上关联起来,最终得到出租车行驶路径的平均车速以反映交通拥堵信息(见图19)。以《从化市中心城区交通整治规划》(2014年编制完成)为例,采用出租车GPS定位数据反映交通拥堵信息,用以梳理交通整治规划的适应性情况。
4.3.1 交通整治规划要点
《从化市中心城区交通整治规划》的编制是建立在传统OD调查基础上的,通过OD调查,预测城市主次干道的交通流量,并对现状路网提出了整治和优化建议,包括扩宽西宁西路和青云路,增设了1个立体交叉口(青云路与新城东路交叉口)。以下通过出租车早晚高峰时段平均车速反映的交通拥堵情况,检验交通整治规划是否适应客观需求。
4.3.2 出租车GPS定位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根据人们上下班交通出行规律,工作日早晚通勤高峰时段分别为8点和18点,如果分别记录工作日8点和18点(计算中实际记录7:30~8:30和17:30~18:30两个连续1小时)的出租车行驶路径平均车速,可以从中判断出城市主次干道的交通拥堵情况。
数据获取。在对从化市交通部门的调研中,我们主要获取了从化市中心城区1500辆出租车,一周内工作日早晚高峰(8点和18点)时段的动态GPS追踪数据,包括车辆编号、上传时间、位置坐标、瞬时速度、行驶方位角、运行状态等信息。每辆车载GPS设备每分钟上传大约一个GPS点数据。
数据处理。对获取的出租车GPS定位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空载、驻车及停运等产生的数据漂移错误问题,并对将要匹配GPS定位数据的电子路网地图,进行路网拓扑、投影变换、路网格网分层等预处理以提高数据精度和路网准确性。
4.3.3 交通拥堵信息的空间可视化识别
路径推演与地图匹配。考虑到城市路网的复杂性,出租车前后两个GPS位置点之间可能存在多种路径选择。因此,需要对预处理后的出租车GPS定位数据结合电子路网地图,进行车辆行驶路径推演,即在GPS定位点与路网地图匹配的基础上,利用路网拓扑关系选择前后两点间的最短路径作为匹配结果。基于该方法,系统采用路径搜索方法搜索出最短路径,将出租车在路网地图上的行驶路径完整匹配出来。由于出租车样本量大,经过地图匹配后,其行驶路径基本覆盖了95%以上的城市主次干道,路网覆盖率和结果可信度较高。
计算平均车速。地图匹配之后,获得了出租车完整的行驶路径与行驶时间。通过对相隔1分钟的两个GPS位置点之间的路段,运用公式(1)计算8点和18点的多日多辆车运行速度记录的平均值,可分别得到该路段在工作日8点和18点的平均运行速度。
式中:为平均行驶速度/(km/h);Li为第i条记录中车辆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距离/km;Vi为第i条记录中车辆在该路段上的行驶速度/(km/h)。
交通拥堵信息可视化识别。通过聚类分析(取5%显著性水平)将各路段平均速度转换为道路交通拥堵指数(取值0~10),划分出“严重拥堵(8~10)、中度拥堵(6~8)、轻度拥堵(4~6)、基本顺畅(2~4)、畅通(0~2)”5个等级,将聚类分析结果与道路网GIS数据进行叠加,并以颜色信息进行空间可视化,从而识别出工作日8点和18点每段道路的交通拥堵情况(见图20、图21)。
4.3.4 传统梳理方法与大数据梳理方法结果对比分析
由于《从化市中心城区交通整治规划》刚刚编制完成,其通过传统OD调查方法获得的基础数据较新,可以直接用来比较传统OD调查方法与出租车GPS定位数据方法的结论。
传统梳理方法基于上述OD调查基础数据,预测中心城区各道路未来的交通流量分布,并结合各道路的通行能力,预测出交的通拥堵结论是:主要拥堵道路为西宁中路、环城路、青云路、河滨南路、街口大桥、育新路、建设路、沿江路及青云路与新城东路交叉口(见图22)。
出租车GPS定位数据方法直观反映的交通拥堵结论是:从化市中心城区早高峰(8点)主要拥堵道路为西宁中路、环城路、新城东路、青云路、建云东路、河滨南路、街口大桥、蓝田西路、青云路和从城大道交叉口,晚高峰(18点)主要拥堵道路为西宁中路、河滨南路、街口大桥、建云东路、河东南路、七星路和河东南路交叉口、府前路和新城东路交叉口。建云东路早晚高峰均表现为东行交通拥堵较为严重、而西行交通流量较小。
出租车GPS定位数据方法与传统OD调查方法的结论存在较大差距。但出租车GPS定位数据与传统OD调查方法相比,不仅样本量更大,而且通过平均车速直接反映交通拥堵程度而非预测判断,可视作对传统梳理结论的优化。
依据出租车GPS定位数据梳理方法显示的结论,仅西宁中路、环城路、青云路、河滨南路、街口大桥等交通拥堵情况与OD调查方法结论一致。而新城东路、建云东路、蓝田西路、青云路和从城大道交叉口、河东南路、七星路和河东南路交叉口、府前路和新城东路交叉口等道路和交叉口的拥堵情况与OD调查方法结论不一致,建议交通整治规划对上述“不一致”的道路等采取以下措施缓解拥堵状况:(1)打通断头路,连通蓝田西路、中田西路,缓解蓝田西路交通压力;(2)增设人行天桥和过街隧道各1座,分别提升府前路和新城东路交叉口、青云路和从城大道交叉口通行能力;(3)改建云东路双向行驶为东向单线行驶,以适应其东行交通较为拥堵,而西行交通流量小的特征;(4)渠化交通1处,缓解七星路和河东南路交叉口因车辆通行混乱引起的交通拥堵,使车辆各行其道(见图23、表4)。
综合上述“全样本规划的矛盾查找、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交通拥堵程度的判别”3个方面,大数据梳理方法与传统梳理方法的对比研究可知,大数据方法具备了解析全样本、体系复杂数据的能力,更直观的反映了人的空间活动规律和分布特征,对传统规划梳理的结论进行了有效的修正和补充。
5 结语
大数据融入城市规划行业后,不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规划技术方法,也带来了规划思维的巨大变革。大数据表征下的本质是对人的活动的反馈,因而能更真实展现空间场景,更贴近人的行为尺度。
文言虚词虽然数量少,但使用频率较高,用法比实词更灵活,语法功能也比实词强,对其了解和掌握都有一定的难度。而要读懂文言文,正确理解实词的含义很重要,了解虚词的用法也很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在中考试题中,虽未将文言虚词作为重点,但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还是很普遍的。
在古代汉语中,实词与虚词的划分与现代汉语中的分类不同。古汉语将具有实词属性的代词归入虚词范畴之中,我们在学习运用时,仍然沿用古代遗留下来的传统提法,这一点希望同学们注意。还须注意的是,对虚词只是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这里的“常见”是针对虚词在浅易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而言的,也就是说,是我们在学习中常接触的一些词。
在未来的中考中,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呈现出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的趋势,而不再考查那些烦琐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综观近年各地中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点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第三点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
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文言虚词在句中的意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次朗读,体会语气,再判断其意义。
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在运用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考点梳理】
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4类:第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是“之、其、以、于、而”。为便于同学们复习,现就初中常见的文言虚词中最为重要的5个,结合具体实例简要分析其用法。
之
1.代词,代人,译为:他,他们。例: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代词,代事,译为:这,它。例: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3.代词,代物,译为:它,它们。例:太医以王命聚之。(《捕蛇者说》)
4.指示代词,译为:这。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5.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6.助词,用于主谓结构之间,无实在意义,不译。例: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7.助词,做宾语倒装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例:何陋之有。(《陋室铭》)
8.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在意义,不译。例: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9.动词,做谓语,译为:去,往。例:吾欲之南海。(《为学》)(注:此处做实词)
其
1.人称代词,代人,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做宾语。译为:他,他们。例:百姓多闻其贤。(《陈涉世家》)
2.人称代词,代人,做定语。译为:他的,他们的。例: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3.人称代词,代物,与后面的动词、形容词一起做宾语。译为:它,它们。例: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4.人称代词,代物,做定语。译为:它的,它们的。例: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5.指示代词,近指。译为:这(种)。例: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6.指示代词,近指。译为:其中。例:其一犬坐于前。(《狼》)
7.指示代词,远指。译为:那。例: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8.副词,常用于句首,表示委婉语气、反问语气等。译为:恐怕,大概,难道。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以
1.介词,与后面的词或短语一起构成介宾短语,充当状语或补语,其译意较多。
①译为:把,拿。例: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②译为:用,拿。例:以刀劈狼首。(《狼》)
③译为:凭,靠。例:何以战。(《曹刿论战》)
④译为:根据,按。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⑤译为:因为。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2.连词,表示顺承、目的、结果等。
①译为:来,而。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②译为:以致。例: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副词,表示时间。译为: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4.动词,做谓语。译为:以为,认为。例: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注:此处做实词)
而
1.连词,表示并列、顺承、转折、假设等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而且。例: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②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然后。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③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却,可是。例: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例:而吾蛇尚存……(《捕蛇者说》)
2.副词,常依附在表示时间的词语后面,无实在意义,一般不译。例:既而儿醒,大啼。(《口技》)
于
文言文中“于”一般做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对象、被动、比较等意。
1.表示处所。译为:从,在。例: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
2.表示时间。译为:到。例:积于今,六十岁矣。(《捕蛇者说》)
3.表示对象。译为:对,向。例: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4.表示被动。译为:被。例:则人之食于虎也。(《说虎》)
5.表示比较。译为:比。例: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典例解析】
[例1](2009德州卷)下列语句中“以”的意思与其他3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桂为饵B.皆以美于徐公C.错以银碧D.醒能述以文者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以”的用法。A、C、D中“以”均为介词,含有“用”的意思。B句中“以”意为“认为”。答案为B。
[例2](2009潍坊卷)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人非上智,其孰无过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B.①惰慢则骄,孝敬衰焉 ②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C.①以善小而忽之不为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①戒于小恶,终无大庚 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解析]此题分别考查了文言虚词“其”“则”“以”“于”的用法。答题时要根据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情况分析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找出用法相同的一项。A项①句中“其”为副词,表反问;②句中“其”为代词,意为“他”。B项①句中“则”为连词,表因果,含有“就”的意思;②句中“则”为连词,表转折,意为“却”。C项两句中“以”均为连词,含有“因为”的意思。D项①句中“于”为介词,指明对象;②句中“于”为介词,意为“比”。答案为C。
[例3](2009义乌卷)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B.长跪而谢之曰C.辍耕之垄上D.小大之狱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之”的用法。A句中“之”为代词,相当于“这件事”;B句中“之”为代词,指某个人,即被“谢”的人;C句中“之”意为“到”。答案为D。
[例4](2009黄冈卷)下面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①足肤皲裂而不知 ②范仲淹二岁而孤
B.①当余之从师也②去之南都
C.①以衾拥覆②辄以水沃面
D.①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②其如土石何
[解析]此题分别考查了文言虚词“而”“之”“以”“其”的用法。A项①句中“而”为连词,意为“却”;②句中“而”为连词,意为“就”。B项①句中“之”为助词,作用是取消独立性;②句中“之”为动词,意为“到”。C项两句中“以”都是介词,意思均为“用”。D项①句中“其”为人称代词,意为“他们的”;②句中“其”起加强反问语气的作用。答案为C。
[例5](2009扬州卷)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涓人言于君曰/余将告于莅事者
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其真无马邪
D.隗且见事/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