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安全工作职责(修订)

2024-12-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办公室安全工作职责(修订)(精选11篇)

办公室安全工作职责(修订) 篇1

职业病卫生办公室是矿井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治理的安全管理职能部门,负责预防、控制及消除职业病危害等管理工作。

一、部门职责

第1条

认真贯彻执行职业病危害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规章制度。对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

第2条

负责制定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第3条

负责制定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按计划执行。

第4条

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定或修订职业病危害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5条

负责协助组织对职工的职业病危害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第6条

定期进行现场职业病危害检查,协助解决问题。遇到特别紧急的事故隐患,有权指令先行停止作业,同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并立即报告单位领导。

第7条

督促和检查企业职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第8条

定期协助医院组织职业病危害检查,并做好记录。

第9条

负责对职业病危害安全工作的建议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并监督落实整改。

第10条

负责对涉及职业危害的危险作业审批和现场监管。第11条

有权向主管领导提出奖惩意见。

第12条

总结和推广职业病危害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

第13条

参加审批新建、改建、扩建和大修的设计计划,并按规定上报政府相关部门和参加工程验收及试运行工作。

第14条

协助有关部门参与职业病危害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进行伤亡事故统计、分析和报告,提出事故防范措施,并且督促有关部门落实。

第15条

做好下井职工的职业病危害保护工作。

第16条

组织实施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应急预案的演练,做好记录和归档。第17条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管理档案。

第18条

完成上级布置的其他职业病危害安全工作。

第19条

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二、责任追究

第20条

矿井发生涉及职业卫生类安全生产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第21条

在参加的煤矿职业卫生防治措施(设计)、防治计划有关设计审查中,出现明显技术失误的,负直接责任。

第22条

对煤矿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没有进行监督的,负直接责任。

第23条

未组织制定本科室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负直接责任。

第24条

未按照规定及时组织职业卫生类安全检查的,负直接责任。第25条

未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危害因素检测报告超标原因的,负直接责任。

第26条

在事故调查处理,各级组织的安全检查、审查中,存在弄虚作假、的,负主要责任。

第27条

发现井下现场职业病因素不符合标准以及规定要求未及时制止的,负监督责任。

第28条

办公室安全工作职责(修订) 篇2

2001年以来,为了处理医患纠纷,加强医疗风险防范,改进医疗质量,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先后成立了专门的医患关系办公室(主要负责医疗风险管理和医疗纠纷处理)和医疗质量监控中心,使医患纠纷得到妥善处理,医疗风险管理和医疗质量管理得到很大改善[2]。为了进一步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营造“勇于上报不良事件,善于从差错中学习”的良好病人安全文化,建立“病人安全报告、分析、反馈系统”,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又成立了病人安全办公室[3]。

1 成立病人安全办公室的必要性

病人安全的核心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强调病人的参与,强调医患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强调医患的有效沟通和病人的知情同意,主张公开(Disclosure)医疗差错[4]。这是与医疗风险管理有本质的不同。医疗风险是指在诊疗过程中医疗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医疗风险管理是“以医疗机构为中心”,主要通过对风险发生的机制和相关法律条款的分析和研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合理规避风险。对发生医疗差错的医务人员往往采取惩罚措施,对于一些病人不知情的医疗差错不会主动向病人告知。由于担心受到惩罚,医务人员不愿意主动报告和公开讨论不良事件和医疗差错,无法形成良好的病人文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医务处,100730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帅府园1号

化氛围,从而使医疗机构难以发现系统隐患和流程缺陷,使病人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此外,作为医疗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医患关系办公室的主要精力用于处理医患纠纷和司法诉讼,对已经发生的不良事件甚至都难以做到及时分析和反馈,更难以对医疗隐患进行查找。因此,有必要成立专门的病人安全办公室,以病人为中心,以改善系统安全性和改进流程为目的,建立不良事件和病人安全隐患报告、分析和反馈系统,构建善于从差错中学习的病人安全文化。

2 病人安全办公室的目标改进系统与流程

Reason博士用“瑞士蜂窝奶酪模型”形象地阐述了医疗差错发生的机理:流程中每一环节存在的缺陷是事故发生的隐患[5]。“是人皆会犯错”是长期以来人类行为学研究和病人安全研究的结论,也就是说在医疗活动中试图完全杜绝医务人员出现差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医务人员的差错在造成病人伤害之前应当能被流程中的某个环节所阻断。如果差错畅通无阻,导致不良事件发生,表明我们的系统和流程出了问题。因此,有学者鲜明地指出,90%的医疗事故是系统误差造成的。

众所周知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事故的背后存在30个隐患,每一个隐患的背后存在300个征兆。如何发现系统缺陷并改进系统安全性,航空领域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要在事故发生前发现并纠正隐患,惟一的方法是建立有效的不良事件和病人安全隐患报告、分析和反馈系统。通过对不良事件和病人安全隐患报告的分析,查找系统和流程缺陷,及时向医务人员和管理者反馈,进而改进流程,使医务人员的差错难以导致对病人的伤害[6]。

3 病人安全办公室的核心任务:建立有效的报告系统

3.1 建立非惩罚性的学习型不良事件与病人安全隐患报告系统

目前国内外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分责任追究型和学习型两种,前者强调处罚,以强制报告为主;后者强调从不良事件和医疗差错中学习,吸取经验和教训,避免再次发生,以志愿报告为主[7]。

北京协和医院病人安全办公室所建立的报告系统属于学习型报告系统,包括强制报告和志愿报告。不良事件(因医疗行为导致的病人损害的事件,与疾病本身转归无关)属强制报告,瞒报一经发现将予以处罚;病人安全隐患(存在医疗差错,但未导致病人损害的事件)属于志愿报告,积极主动报告将予以奖励。不论是强制报告还是志愿报告,报告本身不会导致处罚,并且要求替报告人和科室保密。

有效的报告系统除了非惩罚性和保密性两个特点以外,分析和反馈是成功的关键环节。病人安全办公室有专人对报告进行分类,并组织相关专家对报告的不良事件和病人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通过初步筛选分类、调查、分析、总结等基本工作流程,对危害病人安全的系统隐患和流程缺陷,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并通过有效渠道向相关职能处室和临床科室反馈。

研究发现,医务人员主动上报率低的原因主要为担心受到处罚和损害自身的名誉,而病人安全办公室的相对独立性、恪守保密的工作原则和对事不对人的工作方式,有助于医务人员主动报告医疗差错。

3.2 营造良好的协和病人安全文化

病人安全办公室通过举办病人安全培训,召开各种形式的不良事件讨论会,使医务人员形成对医疗风险的共识。通过建立非惩罚性和保密性的学习型不良事件与病人安全隐患报告系统,鼓励医务人员上报并公开讨论威胁病人安全的不良事件与隐患,形成一种善于从不良事件和差错中学习的病人安全文化氛围。

医疗风险管理强调责任和纪律,但是如果过于强调处罚,势必不利于病人安全文化的形成。因此构建良好的病人安全文化关键是恰当地处理好容忍与纪律的平衡,严格区分病人安全与医疗风险。

为了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我们制定了《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办法》和《北京协和医院不良事件与病人安全隐患报告管理规定》,坚持“鼓励报告,风险共担”的原则。《北京协和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凡对医院造成损失的,不论是否存在过错,科室和个人均按风险共担的原则承担相应比例的损失。根据《北京协和医院不良事件与病人安全隐患报告管理规定》,所有不良事件必须报告,但科室或医务人员不会因为报告不良事件而受到处罚,而处罚只针对隐瞒不报的科室和个人;病人安全隐患属于志愿报告,医院将根据情况对报告人给予奖励。

这种做法既能打消医务人员担心因报告不良事件与医疗差错受到处罚的心理,同时又可以通过共担损失加强医疗风险管理。

总之,成立病人安全办公室,相对医患关系办公室独立工作,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通过建立不良事件与病人安全隐患报告、分析、反馈系统,通过查找和改进系统隐患和流程缺陷,改善病人安全,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病人安全实践模式。

参考文献

[1]Institute of Medicine:To Err Is Human: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M].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0.

[2]孙阳,王怡.以综合质量促进医院质量持续改进[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86):49-50.

[3]孙阳,彭华,刘宇,等.由WHO第115号警示到北京协和医院病人安全实践[J].中国医院,2008,12(5):55-56.

[4]Institute of Medicine:Preventing Medication Errors:Quality Chasm Series[M]..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2007.

[5]J.Reason,Human error:models and management[J].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00;320:76

[6]任中杰.美国的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报告系统[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6):425-427.

办公室安全工作职责(修订) 篇3

一、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自2003年6月1日实施,5年多来社会各方反映效果较好,为什么要作出修改?

答:《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是第一部关于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专门法规。这部条例规定了特种设备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全过程安全监察的基本制度。5年多来,这部条例对于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锅炉、电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数量急速增长,其节能管理和安全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经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六条规定:“对高耗能的特种设备,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同时,实践中特种设备事故的预防和调查处理与一般的生产安全事故差异较大,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对特种设备事故的调查处理主管部门和事故分类标准等作出专门规定。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根据特种设备管理的实际情况和这两部法律、行政法规,有必要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行修改,明确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的相关制度,落实并加强特种设备节能减排的措施和相关制度。

二、问:针对您刚才提到的问题,条例主要作了哪些修改?

答:一是根据节能减排的要求,增加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的规定;二是适应特种设备事故调查的实际需要,增加特种设备事故分级和调查的相关制度;三是按照行政许可便民高效的原则,将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行使的部分行政许可权下放给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四是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特种设备无损检测的安全监察明确纳入条例调整范围,鼓励实行特种设备责任保险;五是进一步完善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问: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管理制度是这次条例修改的重要内容,我国特种设备耗能情况怎样?条例在这方面主要作了哪些规定?

答:特种设备节能减排空间巨大,据统计,2007年全国耗煤25.8亿吨,其中锅炉耗煤22亿吨,占85.3%。换热压力容器、电梯等特种设备也具有较大的节能空间。为了满足特种设备节能减排工作的实际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六条的规定,条例在特种设备设计、制造、使用、检验检测等环节,增加了有关特种设备节能管理的规定:

一是,规定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同时,明确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全面负责。

二是,根据节能减排需要技术和资金支持的特点,明确提出国家鼓励特种设备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促进特种设备节能技术创新和应用,并规定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保证必要的安全和节能投入。

三是,从特种设备生产环节强化对特种设备能效的管理,规定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能效指标负责,不得生产不符合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

四是,从使用环节严格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作业人员的管理,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水(介)质处理,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水(介)质处理定期检验。从事锅炉清洗的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清洗,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锅炉清洗过程监督检验。

五是,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和日常安全监察,规定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发现能耗严重超标的,应当及时告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并立即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在用的特种设备不符合能效指标的,应当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责令使用单位及时予以纠正。

四、问:特种设备事故调查有什么特殊性?条例在特种设备事故分级和调查方面作了哪些规定?

答:特种设备,特别是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锅炉等广泛使用于公共场所和人员密集地区,一旦发生事故,往往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并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需要加强预防和及时处理。考虑到特种设备事故预防和调查处理的专业性以及与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差异,条例总结实践中的成熟做法,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增设专章规定特种设备事故的预防和调查处理:

一是,根据特种设备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中断运行时间、受事故影响人数等情形,将特种设备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4级。

二是,根据特种设备事故的特点,规定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和事故分析及评估制度,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同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根据特种设备的管理和技术特点、事故情况对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进行评估;需要制定或者修订的,应当及时予以制定或者修订。

三是,完善事故报告制度,规定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应当尽快核实有关情况,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并逐级上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

四是,明确事故调查主体,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较大事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一般事故由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五是,规定事故调查报告应当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所在地人民政府批复,并报上一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有关机关应当按照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责任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

五、问:条例在完善法律责任方面主要做了哪些修改?

答:根据特种设备行政处罚的实施情况,条例对有关法律责任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完善和修改:

一是强化特种设备行政许可证后监管.针对已经取得许可的单位或者人员的有关违法行为,增加了撤销其相应许可的行政处罚。

二是完善了与特种设备事故相关的法律责任,加大了对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或者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行政处罚。

三是,针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擅自动用、调换、转移、损毁被查封、扣押的特种设备或者其主要部件的违法行为,增加了行政处罚。

四是,明确规定对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的单位生产的特种设备或者将非承压锅炉、非压力容器作为承压锅炉、压力容器(俗称“土锅炉”、“土压力容器”)使用的行为,予以没收使用设备并处罚款的行政处罚。

此外,条例还对新增的节能管理、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许可、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监察等规定,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公司修订办公室日常管理制度 篇4

第一章 总则

办公场所是员工从事经营管理的劳动场所,公司努力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办公环境,员工应自觉维护良好的办公环境,员工应自觉维护良好的办公环境。第一条 目的:

规范办公室的工作秩序,营造良好的办公环境,以提高办公质量与效率。

第二条 职责/权限:

行政人事部:负责办公室的整体日常监管与处理突发事件、办公室人员及财产安全的监管。

其他部门负责人:所属办公室日常事务的管理,协助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第三条 工作要求: 办公室职员工作纪律:

1.办公室人员须保持仪容仪表整洁,一律按规定穿工衣(周六除外)。2.文明礼貌待人,严禁大声喧哗。

3.夏天室温25℃以上方可开启空调,温度调节不得低于18℃(含)以下。

4.保持个人办公台面整洁。

5.做好日常清洁维护,不可随地吐痰,垃圾、纸屑丢入纸篓内。6.原则上办公室内严禁吸烟,需要吸烟请到吸烟区。

7.非客户接洽、会议召开、集体讨论,任何人不得私自占用会议室与洽谈室。

8.在使用公共场所(如会议室)完毕后,使用人员应当恢复原状并做好清洁整理工作。

9.除工作需要外,办公室人员不准利用公司电脑上网。

10.接打电话应言简意赅、长话短说,严禁在电话中刻意闲聊,更不允许在办公室接打私人电话。

11.上班时间严禁聚众闲聊或影响、妨碍他人工作,有必要进行集体讨论时,在会议室内进行。

12.公司内部集会与会议,除特殊情况(需提前向会议主持人请假)外,皆须准时参加。

13.下班前,办公室人员须各自整理好工作台面。最后下班人员要关闭水、灯、空调、电脑、传真机、复印机、门窗等。

14.上班时间,公司内部通用性语言为普通话,除业务上来往之外,一律不讲其他方言。办公室职员着装要求:

1.为树立和保持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实现规范化管理,本公司职员应按要求着装。

2.办公室职员上班时间要保持仪容仪表整洁、大方、得体。3.头发梳理须整齐,男职员头发不过耳,不得留长胡须,保持面部清洁;女职员上班提倡化淡妆。

4.各部门负责人应认真配合,督促属下职员共同遵照执行。

第二章 员工行为规范

第一条 职业道德

忠诚、守纪、勤勉、尽职、敬业 第二条 形象规范

(一)着装、举止

1、着装:整洁、大方、得体

1)员工衣着应当合乎企业形象及部门形象,原则上员工穿着及修饰应稳重大方、整齐清爽、干净利落,服装正规、整洁、完好、协调、悦目。2)着装最好上下相配、平整,符合时节。

3)女员工可以化淡妆,工作时间不能当众化妆,勿戴过多饰品。4)鞋、袜保持干净、卫生,在工作场所不赤脚、不穿拖鞋。

2、举止:文雅、礼貌、精神

1)遵守考勤制度,准时上班、下班,不迟到、早退。病假、事假应及时申请或通知本部门负责人,填报请假单。

2)上班时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精力充沛,精神饱满,乐观进取。3)对待上司要尊重,对待同事要热情,处理工作保持头脑冷静,提倡微笑待人,微笑服务。

4)开诚布公,坦诚待人,平等尊重,团结协作,不将个人喜好带进工作中,不拉帮结派、党同伐异。

5)热情接待每一位客人,不以貌取人,不盛气凌人,与客人约见要准时,如有客人来访需等待时,应主动端茶道歉。6)保持良好坐姿、行姿,切勿高声呼叫他人。

7)出入会议室或上司办公室,主要敲门示意,进入房间随手关门。

第三条 语言规范

1、会话:亲切、诚恳、谦虚

1)语言清晰、语气诚恳、语速适中、语调平和、语意明确言简。2)与他人交谈,要专心致志,面带微笑,不能心不在焉,反应冷漠。3)严禁说脏话、忌语,使用文明用语。

4)同事之间沟通问题时,应本着“换位思考、解决问题”的原则,语言应礼貌,委婉。

5)见到领导时应主动打招呼,向上级汇报工作时应简洁、明确。

第三章 员工日常工作行为规范

第四条 办公大厅、各独立办公室应保持安静,禁止高声喧哗、打闹、玩游戏、看视频、下载电影及做与工作无关之事。

第五条 工作时间对待领导、同事、来访者等应热情、有礼貌。保持良好的工作情绪,禁止将私人情绪带入工作当中。

第六条 员工不得携带违禁品、危险品、枪支、管制刀具等进入办公场所。第七条 工作中不得擅自翻阅他人的文件、资料、报告等材料。第八条 办公桌应素雅、整齐、干净,各类文件存放应注意保密,不得随意摆放,资料堆砌高度须低于办公桌隔板立面高度。第九条 桌面和室内办公设备摆放整齐,保持外表干净。第十条 室内文件柜文件摆放科学有序,外观整洁。

第十一条 办公室墙面除了张贴必要的文件或图标外,应保持墙面清洁。第十二条 办公座椅不能随意摆放,离座后要将座椅在桌前摆正。第十三条 保证所属办公区域的设备设施完好,做到人走关停所有设备电源。

第十四条 要节约用电,下班后及时关闭计算机;人员长时间离开办公室时应关闭空调。

第十五条 会议桌、沙发、茶几上不允许放杂志和报纸;办公室内不允许长期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私人物品。

第十六条 工作中同事之间应本着以公司利益为重、团结合作、快捷高效为原则,应及时解决可能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第十七条 未经行政部同意,禁止私自调换工作位置或挪动工作台、文件柜等办公家具、办公设备。

第十八条 公司的电脑、传真机、复印机原则上不能用于私人用途,若有特殊原因,须事先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第四章 办公现场管理制度

第十九条 工作时间内,非工作需要无关人员不得无故在前台逗留。第二十条 员工应自觉维护办公场所清洁卫生,严禁堆放杂物、随意丢弃废物,严禁随地吐痰、倾倒污水和茶渣,保持地面、门窗、办公家具、办公设备等清洁整齐。

第二十一条 在使用传真机或复印机后,所产生的错误报告或废纸等,须及时处理,重要文件应予以粉碎,非重要文件应回收再利用。传真后的稿件,应立即拿走,禁止堆放在传真机或复印机上。

第五章 爱护财产

第二十二条 每位员工应爱护公司的财产,如有损坏,照价维修或赔偿。公司发放的办公用品,员工须妥善保管,如有遗失,自行负责。第二十三条 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的管理与清洁及一般的维护由行政部负责

第二十四条 电脑的日常维护由使用人负责,如遇故障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将由行政部派专业人员对电脑进行维修,不得擅自处理。

第二十五条 发现设备、设施有问题时,及时通知行政部,由行政部向维修单位说明情况,并协调好维修时间,然后根据设备、设施的损害情况做相应处理。

第二十六条 为了维护公司正常的工作秩序,保证公司公共设备和设施正常运转,提高维修的时效性,每位员工都赋有在第一时间内将发现的公共设备、设施受损情况及时向行政部报告的责任。

第六章 罚则

第二十七条 本制度的检查、监督部门由公司行政部执行;

第二十八条 若有员工违反此规定,公司将给予口头警告罚款、通报批评、记过、降职降薪、辞退等处罚;

第二十九条 各种处罚项目除按上述规定处罚外,均计入当月绩效考核评分项目。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条 本规定由公司行政部负责解释、修订,本规定从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办公室主任安全工作职责 篇5

办公室主任对本科室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

一、负责上传下达公司有关领导对安全工作的指示,督查督办各项安全工作,协助搞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组织调动各类群体组织发挥安全生产监督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

二、负责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各类信息的报送、宣传,把安全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奸计,协助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

三、掌握了解职工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各种思想问题。

四、负责集体活动的安全保障及服务工作,负责公司通信安全工作,开展综合治理。

五、健全完善公力车和内保安全管理制度,负责对公务车驾驶员和内保人员的安全教育。

六、组织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强化内保队伍建设和管理,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公司平安稳定。

七、负责公司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工作。

办公室工作职责

一、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信息文件保密管理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坚持“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二、妥善保管企业相关的证、照、牌以及行政公章等重要证章,做到不损坏、遗失,使用方便。

三、对未经会议决定和尚未形成公文或虽形成公文但未公布的公司事务,不得泄露,做好保密工作。

四、做到公文及档案资料借阅有记录,及时收回,并妥善保存,不霉变、虫蛀、遗失等。

五、做好公司办公物品、财产、公力车辆的安全管理,合理调配等。

六、按照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配备不低于相关规定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认真贯彻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组织相关部门对新员工、转岗员工进行三级教育,并建立相应的人事管理档案,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人力资源的依据;与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对新进员工、转岗员工以及特殊工种员工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把安全纳入员工晋级考核的内容。

七、按照有关规定配齐劳动保护用品,并督促检查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八、发生安全事故,按照应急救援预案的规定,组织应急救援工

房屋安全鉴定办公室工作职责 篇6

1、贯彻执行《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及相关的政策、法规;

2、严格按照鉴定标准、规范和规程进行房屋安全鉴定;

3、加强房屋安全的监督检查,并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4、督促房屋所有人对经鉴定的危险房屋按照处理建议及时加固或修缮治理。

5、负责房屋安全管理法规、政策的宣传,咨询、解释工作。

6、负责受理房屋安全方面的群众举报、投诉、来信来访。

办公室安全工作职责(修订) 篇7

《煤矿安全规程》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 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监察和事故调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1年版《煤矿安全规程》是在原能源部1992年颁布的《煤矿安全规程》、1993年颁布的《煤矿安全规程》 (露天煤矿) 和原煤炭工业部1996年颁布的《小煤矿安全规程》基础上全面修订后的版本, 共4编20章751条, 后经2004年、 2006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共5次局部修订延续至今。笔者作为“通风安全监控组”组长主持了2001年版《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编井工开采第三章通风安全监控修订工作;完成了2009年版《煤矿安全规程》修订工作:主持修订了第一百二十八条、 第一百二十九条、第四百四十一条和第四百四十二条。

为促进煤矿安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新材料的应用, 避免或减少伤亡事故发生,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煤矿安全监察局决定对现行 《煤矿安全规程》进行全面修订。笔者作为本次《煤矿安全规程》修订“监控与通信组”组长, 结合多年来科研工作实践和我国煤矿事故教训, 特别是作为国务院煤矿事故调查专家组组长, 参加的10起煤矿特别重大事故调查工作的事故教训, 提出修订意见如下 (仅列出建议新增、删除和修改部分) , 仅供参考。

1通用要求

(1) 煤矿应装备具有远程控制和预警功能的监控系统, 具有调度、移动和广播功能的通信系统、具有报警联动功能的图像监视系统等。

(2) 严禁矿井监控系统与视频监视系统共用信道。矿井有线调度通信系统的电缆必须专用。主干网络应采用具有冗余功能的千兆或千兆以上矿用以太光网络。 矿井移动设备和无线接入等应优选WiFi、ZigBee、4G等技术[1-2]。 有线接入应优选CAN、Profibus、Lonworks、FF等工业现场总线。

(3)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和矿井有线调度通信系统等的关键光缆和电缆应分设两条, 从不同的井筒或一个井筒的不同位置进入井下。系统光缆和电缆应具有防护措施;底鼓不严重的矿井, 系统光缆和电缆应埋入巷道底板与巷帮夹角处[3]。

(4) 矿用无线电系统及设备应优先选用工业、 科学及医疗设备频段和业余频段;若与地面业务一致或相近时, 应选用与地面一致或相近的频段;严禁使用广播、电视、射电天文、安全救助、无线电导航等频率。无线设备发射功率应不大于6 W[4]。

(5) 各系统及设备应满足煤矿井下电磁兼容要求[5]。系统中用于煤矿井下的设备应为防爆型电气设备, 其输入输出信号应是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应优选本质安全型。便携式仪器设备、手机等应为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用于煤矿井下的设备应取得煤矿安全标志准用证和防爆合格证。

2矿井监控

2.1基本要求

(1) 煤矿应装备全矿井综合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传输距离应不小于10km;电网停电后, 备用电源应能保持系统连续工作时间不小于2h。主机应具有双机热备功能。系统软件应采用组态软件。 矿井监控网络应通过网闸等网络隔离设备与其他网络互通互联。

(2) 核心网络交换机等设备应放置在矿井数据中心。矿用交换机应安装于井下中央变电所、机电硐室、采区变电所等便于供电的场所。

2.2煤矿安全监控

(1) 煤矿应装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巡检周期应不大于10s, 运行数据应能保存至少1a;应具有电源和备用电源工作状态检测功能。 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电源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

(2) 安全监控系统应具有CH4浓度、CO浓度、 CO2浓度、O2浓度、风速、风压、温度、湿度、烟雾、噪声、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要通风机开停等监测功能, 并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等[6]。

(3) 安全监控系统应具有主要通风机风压、风速、振动、电动机电流及功率、电动机定子绕组温度、 轴承温度等监测、显示、报警、存储等功能;应具有主要通风机一键启停和自动切换功能;具有主要通风机启停和反风远程控制功能。

(4) 安全监控系统应具有呼吸尘浓度、总粉尘浓度实时在线监测功能;应具有风向监测功能。

(5) 安全监控系统应具有瓦斯变化率等分析功能;应具有煤与瓦斯突出报警功能, 根据掘进工作面及其回风甲烷传感器, 采煤工作面及其上隅角和回风巷甲烷传感器工作状态和瓦斯变化, 进行煤与瓦斯突出报警。

(6) 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应选用全量程和高低浓度甲烷传感器, 优选激光或红外甲烷传感器。

(7) 用于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系统应具有瓦斯抽采监控功能。系统应具有模拟量采集、 显示及报警功能:1抽采 (放) 管路中CH4浓度、流量、压力、温度、CO浓度、阀门开度等管道参数; 2瓦斯抽采 (放) 泵站室内CH4浓度、井下临时抽采 (放) 瓦斯泵站下风侧栅栏外CH4浓度等环境参数;3电动机温度、抽采 (放) 泵真空度、抽采 (放) 泵轴温等设备参数;4水量、水压、冷却水池水温、水位等供水参数;5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供电参数;6供气管道正压、温度、CH4浓度、流量、供气阀开度等供气参数;7罐高、罐压、罐内CH4浓度、密封水位、密封水温等储气罐参数。系统应具有瓦斯抽采 (放) 泵状态、阀门状态、供水状态等开关量采集、显示及报警功能。系统应具有瓦斯抽采 (放) 混合量和纯瓦斯量等累计量监测、显示功能。系统应具有瓦斯抽采 (放) 泵、阀门等控制功能。系统应具有阀门开度等自动、手动、就地、远程以及异地调节功能。

(8) 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 每月至少1次。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甲烷检测设备, 必须定期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气样调校, 每15d至少调校1次。甲烷超限断电功能每15d至少测试1次。

(9) 高瓦斯和煤 (岩) 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 必须在工作面及其上隅角和回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工作面和上隅角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为1.0%CH4, 断电浓度为1.5%CH4, 复电浓度为1.0%CH4;回风巷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和复电浓度均为1.0%CH4。

(10) 高瓦斯和煤 (岩) 与瓦斯突出矿井的采煤工作面的回风巷长度大于1 000m时, 必须在回风巷中部增设甲烷传感器。高瓦斯和煤 (岩) 与瓦斯突出矿井的掘进巷道长度大于1 000m时, 必须在掘进巷道中部增设甲烷传感器。

2.3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

(1) 为遏制超定员生产, 加强领导下井带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井下作业人员考勤, 满足事故应急救援等需求, 煤矿应装备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

(2) 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应具有人员位置、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限制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监测、显示、打印、存储、查询、异常报警、路径跟踪、考勤管理等功能;应具有精确定位、双向紧急呼叫、唯一性检测、搜寻等功能[7]。

2.4煤炭产量监测

(1) 为遏制超能力生产, 煤矿应装备煤炭产量监测系统。

(2) 煤炭产量监测系统应具有煤炭产量监测、 处理、存储、查询、显示、打印等功能;具有严重超产报警功能。系统应具有系统工作状态监测、处理、显示、打印、存储、查询、报警等功能, 工作状态包括: 1计量仪器外壳开启状态;2计量仪器调整参数状态;3计量仪器供电状态;4输煤异常状态; 5计量异常状态;6通信异常状态等。

2.5矿井火灾监控

(1) 煤矿应装备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带式输送机沿线应敷设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 实时监测机头、机尾、托辊、胶带等温度, 当温度异常时及时报警或断电, 避免或减少胶带火灾发生。电缆、接线盒、 配电装置、开关装置、变压器等应敷设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 实时监测电气设备、接头、触点等温度, 当温度异常时及时报警或断电, 避免或减少矿用电气设备火灾发生。测温光缆在电缆桥架或支架上设置时, 应采用接触式布置。

(2) 有自燃发火倾向的煤层, 应装备束管监测系统和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 实时监测采空区CO等标志性气体浓度和不同位置的温度, 并根据CO等标志性气体浓度变化和温度及其变化, 实现煤炭自燃火灾监测与预警[8]。

2.6矿山压力监测

(1) 煤矿应装备矿山压力监测系统。

(2) 矿山压力监测系统应具有液压支架和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阻力及下缩量等监测报警功能;应具有锚杆拉力、钻孔应力、巷道顶底板位移、顶板离层位移、顶板下沉速度等监测报警功能。

(3) 矿山压力监测系统应具有声发射总事件、 大事件、能率、微震等监测报警功能;应具有顶板大面积来压等预警功能。

2.7水文监测

(1)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应装备水文监测系统。

(2) 水文监测系统应具有水文长观孔水位、水温、水压及明渠流量、水温等模拟量采集、显示、报警、存储、查询、编辑、生成报表等功能。

(3) 水文监测系统应具有绘制水位、温度、水压等监测量变化趋势曲线和直方图功能;具有矿井涌水趋势预测预报功能。

2.8远程监控

通过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减少煤矿井下作业人员, 是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必然选择, 是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的必由之路。因此, 煤矿应装备采掘工作面监控系统、带式输送机运输监控系统、立井提升监控系统 (用于立井提升) 、斜井提升监控系统 (用于斜井提升) 、矿用无轨胶轮车运输监控系统 (用于无轨胶轮车运输) 、架空乘人运输监控系统、电机车运输监控系统 (用于电机车运输) 、煤矿供电监控系统、矿井排水监控系统、压风机监控系统等, 实现供电、排水、通风、压风、运输、提升、瓦斯抽采等固定岗位无人值守和地面远程控制, 采掘工作面少人作业和地面远程控制。

3矿井通信

3.1矿井调度通信

(1) 煤矿必须装备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严禁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和矿用IP电话通信系统替代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

(2) 矿井地面变电所、地面通风机房、主副井绞车房、压风机房、井下主要水泵房、井下中央变电所、 井底车场、运输调度室、采区变电所、上下山绞车房、 水泵房、带式输送机集中控制硐室等主要机电设备硐室、采掘工作面、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附近、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采区和水平最高点、井下避难硐室 (或救生舱) 等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调度电话[9-11]。

(3) 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的调度电话至调度交换机 (含安全栅) 应采用矿用电缆直接连接。严禁调度电话由井下就地供电, 或经有源中继器接调度交换机。调度电话至调度交换机的无中继通信距离应不小于10km。用于煤矿井下的电话必须是矿用本质安全型防爆电话。

(4) 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交换机应选用程控数字交换设备或IP网络交换 (或软交换) 设备。交换机应安装在矿井数据中心, 调度台应安装在调度控制中心。

(5) 矿用有线调度通信系统应具有双向呼叫和通话功能;应具有双向紧急呼叫、通话和自动录音功能;应具有用户通话状态显示、监听、插入和强拆功能;应具有交换和汇接功能;应具有通播功能;应具有会议电话功能;应具有移动通信系统和广播通信系统接入功能;交换机的处理机和电源应热备份, 具有告警、故障自动诊断、倒换等功能;应具有备用电源, 电网停电后, 备用电源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小于2h。

3.2矿井移动通信

(1) 煤矿必须装备矿井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应为本质安全型设备。井下基站和中继设备等优选本质安全型设备。

(2) 煤矿井下带班领导、技术人员、区队长、班组长、瓦斯检查员、安全检查员、电钳工等流动作业人员, 应配备矿用移动电话, 以便及时通报安全隐患、紧急避险和调度指挥。

(3) 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应具有选呼、组呼、全呼、强拆、强插、紧呼、监听等集群调度功能;具有移动台与移动台、移动台与固定电话之间双向语音无阻塞通信功能;具有越区切换功能;具有连续服务功能;具有短信收发功能;具有通信记录存储和查询功能;具有自动或手动启动录音、录音和查新功能;具有召开多方会议的功能;能与矿井有线调度等通信系统互联互通;具有数据传输功能。手机及基站应具有脱网通信功能, 以提高系统抗故障能力和应用范围[9-11]。

(4) 矿井移动通信系统应具有用户限时功能; 具有移动台位置登记功能;具有通信终端权限设置功能;具有非法用户禁用功能, 应能自动识别手机终端, 对未经认证的手机不提供服务, 并报警;具有自诊断和故障指示功能, 对调度终端、控制中心、基站等进行定时或连续诊断, 当发生故障时, 及时报警并指示故障位置;具有备用电池过放电报警及过充过放保护功能。

(5) 移动台到基站天线之间的无线通信距离应不小于500m;基站至系统控制器之间的有线通信距离应不小于15km;基站和移动台无线发射功率应不大于6W, 满足本质安全防爆要求, 且对人身健康无伤害;移动台蓄电池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小于11h, 其中, 通话时间应不小于2h;在电网停电后, 基站备用电源向基站连续供电时间应不小于2h。

3.3矿用广播通信与信息发布

(1) 煤矿应装备矿用广播通信与信息发布系统。井下各行人巷道和作业地点应设置广播设备。 主要巷道岔道口、机车车站、机电硐室、候车硐室、副井井底等位置宜设置显示终端。

(2) 矿用广播通信与信息发布系统应具有扩音广播和显示功能;应能够提供文字、语音、图形、数据等形式的信息发布;应能将信息及时发布至井下各种信息终端。系统应具有正常生产时常规信息发布和发生险情时逃生信息发布功能。发生险情时, 系统应能通过语音广播和显示牌, 通知事故地点、类别、撤离路线等, 及时通知井下人员撤离[9-11]。

(3) 矿用广播通信与信息发布系统应具有音频和视频全播、组播、选播、录音和记录功能;应具有调度台与井下终端双向通话功能;应具有井下终端呼叫地面调度功能等。

(4) 矿用广播通信与信息发布系统最大通信距离应不小于15km;应具有备用电源, 当电网停电后, 能保证系统正常连续运行不低于2h。

3.4救灾通信

(1) 救护队 (含兼职救护队) 应装备救灾通信系统。系统应不依赖于矿井通信系统网络设施。系统应能接入宽带以太网;具有与矿用广播系统、矿用调度通信系统及矿井移动通信系统互连互通功能。

(2) 基站应具有与移动台通话、与地面基地通信终端通话功能。移动台之间应具有通话功能, 具有与地面基地通信终端通话功能。地面基地通信终端、基站和移动台应具有发起急呼和全呼的功能。 基站应能脱网独立工作, 基站与其无线覆盖范围内的移动台、移动台之间应具有通话功能。移动台应具有脱网工作功能, 在没有基站无线覆盖的条件下, 移动台之间可直接通话[9-11]。

(3) 系统应具有图像监视功能;具有CH4、CO、 O2、温度等监测功能;具有图像、声音和数据存储功能;具有救护队员心跳、体温、姿态监测功能等。

(4) 基站至地面基地通信终端之间的传输距离应不小于10km;移动台到基站之间的传输距离应不小于500m;移动台到移动台之间的传输距离应不小于500m。系统可配置的移动台的数量应不小于18台。蓄电池使移动台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小于11h, 其中通话时间应不小于2h (收、发用时相等时) 。地面基地通信终端及基站在蓄电池供电的情况下, 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小于11h。

4视频监视

(1) 煤矿应装备图像监视系统。系统应采用以太网光缆和无线传输。

(2) 视频服务器等设备应放置数据中心机房。 系统集中显示应安装在调度控制中心。局部就地显示宜安装在架空乘人装置控制室、斜井绞车房、采煤工作面巷道、副井绞车上下口等重要作业场所。

(3) 摄像仪应安装在地面工业广场、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带式输送机机头、机电硐室、水泵房、压风机房、主通风机房、提升机房等无人值守和需要监视的场所[12]。

5结语

矿井监控、通信与监视是实现煤矿供电、排水、通风、压风、运输、提升和瓦斯抽采等固定岗位无人值守和地面远程控制, 采掘工作面少人作业和地面远程控制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因此, 本次《煤矿安全规程》全面修订应增加矿井移动通信、广播通信、视频监视、人员定位、煤炭产量监测、矿井火灾监控、矿山压力监测、水文监测和远程监控等内容。

参考文献

[1]孙继平.煤矿井下有线宽带信息传输研究[J].工矿自动化, 2013, 39 (1) :1-5.

[2]孙继平.煤矿井下宽带无线传输技术研究[J].工矿自动化, 2013, 39 (2) :1-5.

[3]孙继平.煤矿井下紧急避险关键技术[J].煤炭学报, 2011, 36 (11) :1890-1894.

[4]孙继平, 伍云霞.矿用无线电系统及设备工作频段选择[J].工矿自动化, 2013, 39 (4) :1-4.

[5]孙继平.煤矿用电工电子产品电磁兼容性要求及试验方法[J].煤炭科学技术, 2013, 41 (6) :68-72.

[6]孙继平.煤矿安全监控技术与系统[J].煤炭科学技术, 2010, 38 (10) :1-4.

[7]孙继平.煤矿井下人员位置监测技术与系统[J].煤炭科学技术, 2010, 38 (11) :1-5.

[8]孙继平.安全高效矿井监控关键技术研究[J].工矿自动化, 2012, 38 (12) :1-5.

[9]孙继平.矿井通信技术与系统[J].煤炭科学技术, 2010, 38 (12) :1-3.

[10]孙继平.现代化矿井通信技术与系统[J].工矿自动化, 2013, 39 (3) :1-5.

[11]孙继平.安全高效矿井通信系统技术要求[J].工矿自动化, 2013, 39 (8) :1-5.

办公室安全工作职责(修订) 篇8

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教材体系的重大举措,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迎接未来挑战的需要。

准确把握教材修订工作的重点和要求,要在全面深入地总结各学科实验教材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情况的基础上,更好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要求,要按照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组织、推进。重点要把握好几个方面:坚持全面渗透,增强教材德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能力为重,引导和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科学适宜,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坚持突出特色,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坚持遵循标准规范,保障教材出版印制质量。

安全卫生办公室工作人员工作职责 篇9

1、按时上班,坚守岗位。

2、协助校长维护学校的治安安全。

3、对全体师生进行安全卫生、法制教育。

4、负责学校安全隐患的排查。

5、按计划对师生进行各方面安全预防知识的培训、指导。

6、加强安全、卫生工作的具体实施和管理。

7、制定计划和各种应急预案,按期实施,总结汇报。

8、在非常时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负责该时期的各种信息地收集和正确导向。

9、负责处理学校安全突发事件。非能力之内的及时上报学校主要领导。

10、正确处理好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事件。

11、按时填报安全卫生材料,作好相关记录。

安全办公室主任职责 篇10

二、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相应的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安全干部、安全员学习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有关业务知识。

五、组织厂长、经理、安全生产管理干部的岗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六、落实健全安全生产“五本一卡”基础台帐工作,并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

七、做好各类工伤事故的协查处理工作,分清事故责任,并对事故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

八、参加学校的安全检查工作和专项整治。

九、参与学校防汛、防台和抗灾害的相关工作。

十、做好安全生产的信息沟通,文书归档工作。

学校安全办公室主任岗位职责

1、制定学校安全年度工作计划、安全预案,完善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

2、负责学校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

3、负责学校的常规安全工作,对学校安全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对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整改。

4、领导保卫科工作,负责保卫科工作人员的考核。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安全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

5、组织领导学校护校队、义务消防队工作。

6、指导、督促食堂等重要场所的安全管理,对食品的进货、保存、加工、留样等进行检查处理,对学生宿舍的安全、消防进行管理。

7、配合德育处对重大违纪学生的调查、处理及教育。对“后进”学生进行帮助,落实“育人至上,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做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

8、负责落实安全月报制,接待上级部门检查,联系上级对口部门,积极开展工作,确保学校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及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办公室安全工作职责(修订) 篇11

AQ 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1](以下简称标准)于2006年2月27日发布,2006年5月1日实施。标准规定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号与分类、环境条件、供电电源、系统设计要求、基本功能、软件功能、主要技术指标、传输性能、抗干扰性能、防爆性能等。标准的发布与实施规范了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产品,促进了煤矿安全监控技术发展,避免或减少了瓦斯爆炸等事故,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

标准发布与实施10年来,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事故总量、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重特大事故等均大幅下降,煤矿安全监控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3]。为进一步促进煤矿安全监控技术发展与应用,满足安全、绿色、高效、智能矿井建设的需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下达2014年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14〕39号)下达了AQ 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项目代号为2014-AQ-9。标准修订工作组组长由标准第1起草人和项目负责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孙继平教授担任。

标准修订工作组在多年从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调研分析了煤矿安全生产需求、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现状和应用情况、标准应用情况等;充分听取了煤炭监督管理部门、现场用户代表、主要厂家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在分析研究、试验验证,并充分考虑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水平、发展趋势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3,4,5,6,7,8],确定了修订内容,尽可能使修订后的标准先进、合理、实用。为使表述更规范,将原标准中“必须”全部修改为“应”。

1 “2 术语和定义”和“3 产品型号、分类”拟修订主要内容及依据

1.1 增加风向传感器

(1)新增条款。2.48 风向传感器。连续监测风向的装置。

(2)修订理由。为尽早发现煤与瓦斯突出,增加风向传感器。

1.2 增加信号线缆

(1)新增条款。2.49 信号线缆。用于传输监控等信号的电缆或光缆。

(2)修订理由。系统可以使用电缆或光缆。

1.3增加按传输介质分类

(1)新增条款。3.2.5 按传输介质分类。(1) 电缆;(2)光缆;(3)无线;(4)复合型(电缆、光缆、无线中2种或2种以上)。

(2)修订理由。系统可以使用电缆、光缆、无线及其复合型式。

2“4技术要求”拟修订主要内容及依据

2.1将“电缆”修改为“线缆”

(1)原条款。4.4.1系统组成。系统一般由主机、传输接口、分站、传感器、执行器(含断电器、声光报警器)、电源箱、电缆、接线盒、避雷器和其他必要设备组成。

(2)修订后条款。4.4.1系统组成。系统一般由主机、传输接口、分站、传感器、执行器(含断电器、声光报警器)、电源箱、线缆、接线盒、避雷器和其他必要设备组成。

(3)修订理由。 线缆包括电缆和光缆,增加光缆。

2.2 增加并提高传感器防护等级要求

(1)原条款。4.4.2.2 传感器的稳定性应不小于15d。

(2)修订后条款。4.4.2.2 传感器的稳定性应不小于15d,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

(3)修订理由。为适应煤矿井下恶劣环境,增加并提高传感器防护等级要求,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

2.3 增加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报警和断电闭锁功能

(1)新增条款。4.5.2.5 系统应由现场设备完成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报警和断电闭锁功能。

(1)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故障或监测到的甲烷浓度迅速增高或达到报警值(1.0%CH4),掘进巷道回风流甲烷传感器监测到的甲烷浓度迅速增高或达到报警值(1.0%CH4),掘进巷道回风流风速传感器监测到的风速不低于正常值,发出煤与瓦斯突出报警和断电闭锁信号,切断煤矿井下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2)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故障或监测到的甲烷浓度迅速增高或达到报警值(1.0%CH4),掘进巷道回风流甲烷传感器故障或监测到的甲烷浓度迅速增高或达到报警值(1.0%CH4),掘进工作面进风风向传感器监测到风流逆转,发出煤与瓦斯突出报警和断电闭锁信号,切断煤矿井下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3)掘进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故障或监测到的甲烷浓度迅速增高或达到报警值(1.0%CH4),掘进巷道回风流甲烷传感器故障或监测到的甲烷浓度迅速增高或达到报警值(1.0%CH4),掘进工作面进风分风口甲烷传感器监测到的甲烷浓度迅速增高或达到报警值(0.5%CH4),发出煤与瓦斯突出报警和断电闭锁信号,切断煤矿井下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2)修订理由。为及时发现煤与瓦斯突出等,避免或减少瓦斯爆炸等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增加掘进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报警和断电闭锁功能[9]。

2.4 增加采煤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报警和断电闭锁功能

(1)新增条款。4.5.2.6 系统应由现场设备完成采煤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报警和断电闭锁功能。

(1)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故障或监测到的甲烷浓度迅速增高或达到报警值(1.0%CH4),回风巷甲烷传感器监测到的甲烷浓度迅速增高或达到报警值(1.0%CH4),回风巷风速传感器监测到的风速不低于正常值,发出煤与瓦斯突出报警和断电闭锁信号,切断煤矿井下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2)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故障或监测到的甲烷浓度迅速增高或达到报警值(1.0%CH4),上隅角甲烷传感器故障或监测到的甲烷浓度迅速增高或达到报警值(1.0%CH4),进风巷(靠近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故障或监测到的甲烷浓度迅速增高或达到报警值(0.5%CH4),回风巷甲烷传感器故障或监测到的甲烷浓度迅速增高或达到报警值(1.0%CH4),进风巷风向传感器监测到风流逆转;发出煤与瓦斯突出报警和断电闭锁信号,切断煤矿井下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3)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故障或监测到的甲烷浓度迅速增高或达到报警值(1.0%CH4),上隅角甲烷传感器故障或监测到的甲烷浓度迅速增高或达到报警值(1.0%CH4),进风巷(靠近工作面)甲烷传感器故障或监测到的甲烷浓度迅速增高或达到报警值(0.5%CH4),回风巷甲烷传感器故障或监测到的甲烷浓度迅速增高或达到报警值(1.0%CH4),进风巷(靠近分风口)甲烷传感器监测到的甲烷浓度迅速增高或达到报警值(0.5%CH4),发出煤与瓦斯突出报警和断电闭锁信号,切断煤矿井下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

(2)修订理由。为及时发现煤与瓦斯突出等,避免或减少瓦斯爆炸等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增加采煤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报警和断电闭锁功能[9]。

2.5 将“安全监控系统”修改为“系统”

(1)原条款。

4.5.2.3 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有地面中心站手动遥控断电/复电功能,并具有操作权限管理和操作记录功能。

4.5.2.4 安全监控系统应具有异地断电/复电功能。

(2)修订后条款。

4.5.2.3 系统必须具有地面中心站手动遥控断电/复电功能,并具有操作权限管理和操作记录功能。

4.5.2.4 系统应具有异地断电/复电功能。

(3)修订理由。将“安全监控系统”修改为“系统”,表述更简洁。

2.6 增加风向监测

(1)原条款。4.5.4 存储和查询。系统必须具有以地点和名称为索引的存储和查询功能:(1)甲烷浓度、风速、负压、一氧化碳浓度等重要测点模拟量的实时监测值;(2)模拟量统计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3)报警及解除报警时刻及状态;(4)断电/复电时刻及状态;(5)馈电异常报警时刻及状态;(6)局部通风机、风筒、主要通风机、风门等状态及变化时刻;(7)瓦斯抽采(放)量等累计量值;(8)设备故障/恢复正常工作时刻及状态等。

(2)修订后条款。4.5.4 存储和查询。系统必须具有以地点和名称为索引的存储和查询功能:(1)甲烷浓度、风速、负压、一氧化碳浓度等重要测点模拟量的实时监测值;(2)模拟量统计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3)报警及解除报警时刻及状态;(4)断电/复电时刻及状态;(5)馈电异常报警时刻及状态;(6)局部通风机、风筒、主要通风机、风门、风向等状态及变化时刻;(7)瓦斯抽采(放)量等累计量值;(8)设备故障/恢复正常工作时刻及状态等。

(3)修订理由。为及时发现煤与瓦斯突出等,增加风向监测。

2.7 要求双机热备

(1)原条款。4.5.9 双机切换。系统必须具有双机切换功能。系统主机必须双机备份,并具有手动切换功能或自动切换功能。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份主机投入工作。

(2)修订后条款。4.5.9 双机切换。系统必须具有双机切换功能。系统主机必须双机热备份。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份主机自动投入工作。

(3)修订理由。为减少主机故障切换时间,要求主机双机热备份,并自动切换。

2.8 增加风向监测

(1)原条款。4.5.10 备用电源。系统必须具有备用电源。当电网停电后,保证对甲烷、风速、风压、一氧化碳、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开停、风筒状态等主要监控量继续监控。

(2)修订后条款。4.5.10 备用电源。系统必须具有备用电源。当电网停电后,保证对甲烷、风速、风压、一氧化碳、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开停、风向、风筒状态等主要监控量继续监控。

(3)修订理由。为及时发现煤与瓦斯突出等,增加风向监测。

2.9 不要求井下电源防雷

(1)原条款。4.5.13 防雷。系统必须具有防雷功能。分别在传输接口、入井口、电源等采取防雷措施。

(2)修订后条款。4.5.13 防雷。系统应具有防雷功能。分别在传输接口、入井口等采取防雷措施。

(3)修订理由。井下电源防雷不作规定。井下电源已有浪涌(冲击)等抗扰度试验要求。

2.10 增加导语

(1)原条款。4.6.3 分类查询。 (1) 报警查询:……

(2)修订后条款。4.6.3 分类查询。系统应具有报警、断电、馈电异常、调用等分类查询功能:(1)报警查询:……

(3)修订理由。增加导语,表述更规范。

2.11减小传输处理误差

(1)原条款。

4.7.1 模拟量输入传输处理误差。模拟量输入传输处理误差应不大于1.0%。

4.7.2 模拟量输出传输处理误差。模拟量输出传输处理误差应不大于1.0%。

4.7.3 累计量输入传输处理误差。累计量输入传输处理误差应不大于1.0%。

(2)修订后条款。

4.7.1 模拟量输入传输处理误差。模拟量输入传输处理误差应不大于0.5%。

4.7.2 模拟量输出传输处理误差。模拟量输出传输处理误差应不大于0.5%。

4.7.3 累计量输入传输处理误差。累计量输入传输处理误差应不大于0.5%。

(3)修订理由。为提高监测精度。

2.12缩短系统最大巡检周期

(1)原条款。4.7.4 最大巡检周期。系统最大巡检周期应不大于30s,并应满足监控要求。

(2)修订后条款。4.7.4 最大巡检周期。系统最大巡检周期应不大于10s,并应满足监控要求。

(3)修订理由。为及时发现煤与瓦斯突出和监控参数变化等,将巡检周期缩短到10s。矿用以太网等可以满足要求。

2.13 延长存储记录保存时间,缩短丢失信息时间

(1)原条款。4.7.7 存储时间。甲烷、温度、风速、负压、一氧化碳等重要测点的实时监测值存盘记录应保存7d以上。模拟量统计值、报警/解除报警时刻及状态、断电/复电时刻及状态、馈电异常报警时刻及状态、局部通风机、风筒、主要通风机、风门等状态及变化时刻、瓦斯抽采(放)量等累计量值、设备故障/恢复正常工作时刻及状态等记录应保存1a以上。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丢失上述信息的时间长度应不大于5min。

(2)修订后条款。4.7.7 存储时间。甲烷、温度、风速、负压、一氧化碳等重要测点的实时监测值存盘记录应保存3个月以上。模拟量统计值、报警/解除报警时刻及状态、断电/复电时刻及状态、馈电异常报警时刻及状态、局部通风机、风筒、主要通风机、风门、风向等状态及变化时刻、瓦斯抽采(放)量等累计量值、设备故障/恢复正常工作时刻及状态等记录应保存2a以上。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丢失上述信息的时间长度应不大于40s。

(3)修订理由。(1) 为便于事故分析和调查等,将重要测点的实时监测值存盘记录保存时间由7d以上提高到3个月以上,将模拟量统计值等记录保存时间由1a提高到2a。目前,计算机存储容量可以满足要求。(2)为便于事故分析和调查等,缩短丢失信息时间长度。 双机切换时间40s,可以满足要求。

2.14 缩短调出画面响应时间

(1)原条款。4.7.8 画面响应时间。调出整幅画面85%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2s,其余画面应不大于5s。

(2)修订后条款。4.7.8 画面响应时间。调出整幅画面85%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1s,其余画面应不大于2s。

(3)修订理由。提高响应速度,缩短画面响应时间。目前计算机可以满足要求。

2.15 降低误码率

(1)原条款。4.7.9 误码率。误码率应不大于10-8。

(2)修订后条款。4.7.9 误码率。误码率应不大于10-9。

(3)修订理由。为提高系统传输可靠性,误码率由10-8降低到10-9。传输速率较高的系统,试验时间较短。

2.16 提高传感器至分站传输距离

(1)原条款。4.7.10 最大传输距离。传感器及执行器至分站之间的传输距离应不小于2km;分站至传输接口、分站至分站之间最大传输距离不小于10km。

(2)修订后条款。4.7.10 最大传输距离。传感器及执行器至分站之间的传输距离应不小于2km、或3km、或6km;分站至传输接口最大传输距离不小于10km;无主系统的分站至分站之间最大传输距离不小于10km。

(3)修订理由。(1) 为满足长距离掘进巷道等监控需求,传感器及执行器至分站传输距离由2km修改为2km、或3km、或6km。(2) 只规定无主系统的分站至分站之间最大传输距离不小于10km。

2.17 缩短双机切换时间

(1)原条款。4.7.12 双机切换时间。从工作主机故障到备用主机投入正常工作时间应不大于5min。

(2)修订后条款。4.7.12 双机切换时间。从工作主机故障到备用主机投入正常工作时间应不大于40s。

(3)修订理由。为缩短主机故障切换时间,要求主机双机热备份,并自动切换。切换时间为3—4倍巡检周期,不大于40s。

2.18 提高备用电源工作时间

(1)原条款。4.7.13 备用电源工作时间。在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应能保证系统连续监控时间不小于2h。

(2)修订后条款。4.7.13 备用电源工作时间。在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应能保证系统连续监控时间不小于3h。

(3)修订理由。为保证电网停电后,系统工作时间不小于1.5h,将备用电源工作时间提高到3h。当备用电源工作时间<1.5h时,及时更换。

2.19 提高传感器本安供电距离

(1)原条款。4.7.15 本安供电距离。向传感器及执行器远程本安供电距离应不小于2km。

(2)修订后条款。4.7.15 本安供电距离。向传感器及执行器远程本安供电距离应不小于2km、或3km、或6km。

(3)修订理由。为满足长距离掘进巷道等监控需求,向传感器及执行器远程本安供电距离由2km修改为2km、或3km、或6km。

2.20 降低抗扰度试验严酷等级

(1)原条款。

4.11.1 设于地面的设备应能通过GB/T17626.2-199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3级(接触放电)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其电气性能应符合各自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

4.11.2 系统应能通过GB/T 17626.3-199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2级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其电气性能应符合各自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

4.11.3 系统应能通过GB/T 17626.4-1998规定的严酷等级为3级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其电气性能应符合各自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

4.11.4 系统应能通过GB/T 17626.5-1999规定的严酷等级为3级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其电气性能应符合各自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

(2)修订后条款。

4.11.1 设于地面的设备应能通过GB/T17626.2规定的严酷等级为2级(接触放电)的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其电气性能应符合各自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

4.11.2 系统应能通过GB/T 17626.3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2级的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其电气性能应符合各自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

4.11.3 系统应能通过GB/T 17626.4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2级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其电气性能应符合各自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

4.11.4 系统应能通过GB/T 17626.5 规定的严酷等级为2级的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其电气性能应符合各自企业产品标准的规定。

(3) 修订理由。 (1) 没有具体引用,删除“-1998”和“-1999”。(2) 本安防爆条件下,较难通过3级(接触放电)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3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3级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因此,降为2级(接触放电)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2级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2级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2.21 取消可靠性要求

(1)原条款。4.12 可靠性。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应不小于800h。

(2)修订后条款。删除。

(3)修订理由。没有有效的加速试验方法。

2.22用于煤矿井下的监控设备必须是防爆设备

(1)原条款。4.14 矿用一般型性能。矿用一般型设备应符合GB 12173的规定。

(2)修订后条款。删除。

(3)修订理由。为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用于煤矿井下的监控设备必须是防爆设备[10]。

3 结语

为进一步发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瓦斯防治中的作用,需对AQ 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进行修订,拟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增加煤与瓦斯突出报警与断电闭锁功能,增加风向传感器;允许系统使用光缆传输;将传感器防护等级提高到IP65;要求系统主机双机热备并自动切换;不要求井下电源防雷;减小传输处理误差,模拟量输入、模拟量输出、累计量输入传输处理误差均不大于0.5%;缩短系统最大巡检周期,系统最大巡检周期不大于10s;延长存储记录保存时间,缩短丢失信息时间,甲烷等重要测点的实时监测值存盘记录应保存3个月以上,模拟量统计值等记录应保存2a以上,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丢失上述信息的时间长度应不大于40s;缩短调出画面响应时间,调出整幅画面85%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1s,其余画面应不大于2s;降低误码率,误码率应不大于10-9;提高分站至传感器传输距离和本安供电距离,分站至传感器及执行器之间的传输距离和供电距离应不小于2km、或3km、或6km;缩短双机切换时间,从工作主机故障到备用主机投入正常工作时间应不大于40s;提高备用电源工作时间,在电网停电后,备用电源应能保证系统连续监控时间不小于3h;降低抗扰度试验严酷等级,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均为2级;取消可靠性要求;用于煤矿井下的监控设备必须是防爆设备等。

参考文献

[1]AQ 6201—2006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S].

[2]孙继平.瓦斯综合防治方法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1,37(2):1-5.

[3]孙继平.煤矿监控新技术与新装备[J].工矿自动化,2015,41(1):1-5.

[4]孙继平.煤矿事故分析与煤矿大数据和物联网[J].工矿自动化,2015,41(3):1-5.

[5]孙继平.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发展趋势[J].工矿自动化,2015,41(4):1-5.

[6]孙继平.《煤矿安全规程》监控、通信与监视修订意见[J].工矿自动化,2014,40(3):1-6.

[7]孙继平.《煤矿安全规程》传感器设置修订意见[J].工矿自动化,2014,40(5):1-6.

[8]孙继平.《煤矿安全规程》安全监控与人员位置监测修订意见[J].工矿自动化,2014,40(6):1-7.

[9]孙继平.煤与瓦斯突出报警方法[J].工矿自动化,2014,40(11):1-5.

上一篇:学校网络维护与管理下一篇:古代名句赏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