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普通物理

2024-1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华南师范大学普通物理(通用7篇)

华南师范大学普通物理 篇1

(以姓氏拼音为序)

艾保全,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研方向是分子马达运动机制、低维材料(纳米)的能量和热的传输、生物非线性噪声效应。200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随后在香港大学及香港浸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5年9月起华南师范大学教师。主要从事理论生物物理的研究,包括生物非线性系统中的噪声效应,肌肉运动微观机制,分子马达的运动机制(线性和旋转马达)以及低维材料的热传导等领域的研究。他以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Physical Review E等 SCI收录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32篇。论文被引用200多次,其中关于肿瘤生长过程中噪声控制的论文被它引50次,关于微管中粒子定向输运的论文被著名综述期刊Reviews Modern of physics引用并介绍我们的相关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各一项,并和澳门科技大学,日本产业科技大学以及香港浸会大学等研究组从事合作研究。主要荣誉:2006年华南师范大学科研优秀工作者.2006年入选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005年获得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研究兴趣:

1.分子马达的研究:研究分子马达的运动机制,线性分子马达,旋转分子马达,以及分子马达运动方向的控制,效率及其最大值研究,考虑量子效应的分子马达的运动。

2.低维材料(纳米)的能量和热的传输:一维纳米系统中热传导性质的研究及其应用的研究;热二极管,三级管及热(声子)操纵和控制的研究.3.生物非线性系统中的噪声效应: 基因选择过程中的噪声效应;噪声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细菌生长过程中的噪声效应。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1-2009.12,分子马达运动机制的理论研究(旋转).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1-2008.12,线性分子马达运动机制的基础研究.发表代表性论文(if>2.0)

1.and Liang-Gang Liu,Brownian pump in nonlinear diffusive media, 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 112(2008)9540

2.and Liang-Gang Liu, Phase shift induces currents in a periodic tub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126(2007)204706

3.and Liang-Gang Liu, A channel Brownian pump powered by an unbiased external forc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128(2008)024706

4.and Liang-Gang Liu, The tube wall fluctuation can induce a net

current in a periodic tube, Chemical Physics, 344(2008)185-188.5.and Liang-Gang Liu, Thermal noise can facilitate energy

transform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entropic barriers,Phys.Rev.E75(2007)061126.6.and Liang-Gang Liu, Reply to comment on correlated noise in a

logistic growth model, Phys.Rev.E77(2008)013902.7.and Liang-Gang Liu, Facilitated movement of inertial Brownian

motors driven by a load under an asymmetric potential, Phys.Rev.E76(2007)042103.8.Bao-quan Aiand Liang-Gang Liu,Current in a three-dimensionalperiodic

tube with unbiased forces, Phys.Rev.E74(2006)051114.9.Transport reversal in a thermal

ratchet, Phys.Rev.E 72,(2005)031101.10.Xian-ju Wang, Guo-tao Liu and Liang-Gang Liu, Correlated

noise in a logistic growth model, Phys.Rev.E 67(2003)022903.11.Xian-Ju Wang, Guo-Tao Liu, and Liang-Gang Liu,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in a correlation ratchet with asymmetric unbiased fluctuations, Phys.Rev.E68(2003)061105.12.Xian-Ju Liang-Gang Liu, Modeling translocation of

particles on one-dimensional polymer lattices,Phys.Rev.E 64,(2001)906-910.13.and Liang-Gang Liu, Stochastic resonance in a stochastic bistable

system,JournalofStatistical Mechanics: theory and experiment(2007)P02019.14.andLiang-gang Liu, Efficiency in a temporally asymmetric

Brownian motor with stochastic potentials, JournalofStatistical Mechanics:Theory and Experiment(2006)P09016.15.Efficiency and

Current in a correlated ratchet, Chaos 14(4)(2004)957

16.Liqiu Wang and Liang-Gang Liu, Flashing motor at high

transition rate, 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34(2007)1265-1271.17.andLiang-gang Liu, Transport driven by a spatially modulated

noise in a periodic tube, Journal of Physics:Condensed Matter 19(2007)266215.Email:aibq@scnu.edu.cn

陈浩,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研方向是非线性物理、量子场论和凝聚态物理。1988.2 在中山大学物理系获博士学位,1998.11为华南师范大学物理系教

授。主研方向为理论物理,包括非线性物理、量子场论和凝聚态物理等前沿领域以及理论物理的教学研究。共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9篇。

胡连,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主研方向是量子场论、量子计算。1985年在中山大学获理学博士(量子场论方向).1985到1993研究超导和强关联电子系统.曾在香港多所大学做访问学者.1991在中大任副教授.1991年到1992年在日本东京大学任访问研究员.1993调到华南师大物理系理论物理组工作.先后主讲理论力学,量子力学,高等量子力学等多门本科及研究生课程.1996年在本校升为正教授.2001年起对BERRY相位在量子计算中的应用感兴趣, 参加朱诗亮教授和胡梁宾教授多项国家和广东省科研项目和基金.一共发表正式论文约60篇.涉及基本粒子的量子场论, 超导和强关联电子系统,一维PEIERLS相变, BERRY相位和量子计算,量子点以及大学物理教育.本人现在仍参与朱诗亮教授和胡梁宾教授的基金项目.Email: Hulian0822@163.com

胡梁宾,男,教授,博导。

李铭,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原子核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博士学位,1999年5月致12月在巴黎第六大学从事研究工作。本人近年来主要研究领域是半导体,磁性材料,和超导现象的相关理论,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多数被SCI收录。

朱诗亮,男,教授,博士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199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硕士学位。2001年在香港大学获博士学位。2003年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到下述大学或研究所工作过: 香港大学物理系(2001.9-2003.9博士后研究);意大利ISI研所(2004.1-2004.8,博士后);美国密歇根大学光学相干及超快科学中心,理论物理中心(2004.10-2006.8,Research Fellow)。

近年来主要从事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超冷原子、几何相位、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其中有10篇论文以第1/独立/通信作者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14篇论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A/B》上。论文曾被Nature、Science、Physics Reports、PRL/PRA/PRB 等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他引超过四百篇次。经常应邀为PRL, PRA/B, JPA,PLA, Physica B等重要学术杂志审稿。研究项目“几何相位

理论和应用”获2007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获香港大学2008 Denial Tsui Fellow。

目前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包括:量子计算、量子模拟与量子信息、超冷原子、几何相位的理论及其应用、凝聚态理论等。

10篇代表论文:Realizing and detecting the quantum Hall effect without Landau levels by usingultracold atoms

L.B.Shao, S.L.Zhu* ,L.Sheng,D.Y.Xing, and Z.D.Wang, Phys.Rev.Lett.101,246810(2008)Quantum Jumps between Macroscopic Quantum States of a Superconducting QubitCoupled to a Microscopic Two-Level System

Y.Yu*, S.L.Zhu* ,G.Z.Sun*, X.D.Wen, N.Dong, J.Chen, P.H.Wu, and S.Han,Phys.Rev.Lett.101, 157001(2008)Simulation and Detection of Dirac Fermions with Cold Atoms in an Optical LatticeS.L.Zhu, B.Wang, and L.M.Duan, Phys.Rev.Lett.98, 260402(2007).Spin Hall Effects for Cold Atoms in a Light-Induced Gauge Potential S.L.Zhu,H.Fu,C.J.Wu,S.C.Zhang, and L.M.Duan, Phys.Rev.Lett.97, 240401(2006)Ion trap quantum computing with transverse phonon modes

S.L.Zhu, C.Monroe, and L.M.Duan, Phys.Rev.Lett.97,050505(2006)6 Scaling of geometric phases close to quantum phase transition in the XY chainS.L.Zhu, Phys.Rev.Lett.96, 077206(2006).Geometric quantum computation and multiqubit entanglement with superconducting qubits inside a cavity

S.L.Zhu, Z.D.Wang, and P.Zanardi, Phys.Rev.Lett.94, 100502(2005).8 Unconventional geometric quantum computation

S.L.Zhu, Z.D.Wang, Phys.Rev.Lett.91,187902(4 pages)(2003).9,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al quantum gates based on nonadiabatic geometric phasesS.L.Zhu and Z.D.Wang, Phys.Rev.Lett.89, 097902(4 pages)(2002).10,onadiabatic noncyclic geometric phase and ensemble average spectrum of conductance in disordered mesoscopic rings with spin-orbit coupling

S.L.Zhu and Z.D.Wang, Phys.Rev.Lett.85, 1076(4 pages)(2000).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几类量子计算模型研究”。

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几何位相及其在介观量子输运和量子计算中的应用”。

3.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4.参加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固体微结构的量子效应、调控及其应用研究”。

5.参加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基于核自旋量子调控的固态量子计算研究”。

6.参加香港研究资助局基金(RGC Hong Kong)“Quantum Computation with Solid-State Qubits”。

7.参加香港研究资助局基金(RGC Hong Kong)“Exploring New Geometric Quantum Computation Schemes”。

华南师范大学普通物理 篇2

关键词:普通力学,中学物理,教学衔接

1. 问题的提出

师范类高等院校物理专业本科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就是普通物理-力学[1], 通常是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由于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差异较大, 且高数教学滞后于力学学习需求, 因此, 绝大多数大一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物理的学习。为了帮助大一新生能够顺利过渡, 力学课开始前给学生先补充矢量和微积分初步知识, 但即使这样,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然感觉困难。本文从基于经典力学架构, 分析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的关系, 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做些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的衔接, 帮助大一学生从中学物理的学习惯性中解脱出来。

2. 经典力学的基本架构

经典力学首先是通过生产实践和观察试验认识某些机械运动的简单规律, 例如伽利略通过对自由落体的研究, 发现了惯性运动和重力作用下的匀加速加速运动, 奠定了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基本思想。伽利略关于抛体运动定律的发现, 对牛顿万有引力的学说也有深刻的启示作用。实验天文物理学家布拉赫做了关于行星轨道的精密观测。后来开普勒仔细分析布拉赫的数据, 发现了有名的开普勒三大定律;最后牛顿以开普勒的三大定律为基础创建了牛顿力学与万有引力理论, 这是牛顿经典力学的理论架构[2]。之后, 力学领域的主要工作是完善和发展牛顿遗留下来的科学工作。力学家和数学家们致力于寻找一种比牛顿定律更广泛、更简便的普遍原理, 从虚功原理、最小作用原理发展为数学上的变分法, 形成了一个高度数学化的分析力学体系, 在这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伯努利、欧拉、莫伯丢、达兰贝尔和拉格朗日, 到十九世纪末, 由哈密顿集其大成, 提出哈密顿原理和哈密顿正则方程, 给出了解决力学问题的统一观点和方法。这种数学化的倾向, 在其它领域里也同样存在热力学以两个基本定律为基础, 被总结为热力学方程, 电磁学和光学现象最后被概括到最简单的对偶形式的四个微分方程中去, 这种高度数学化的物理学体系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至此, 牛顿力学、后牛顿力学 (三大守恒定律) 和分析力学构成完整的经典力学[3]。

3.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的关系

2.1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初中物理是从定性的角度对物理现象做描述必要时配以简单的数学, 但没有上升到用现代物理学的语言来建立物理概念、表述物理规律。因此, 严格来讲初中阶段的物理是物理学习的启蒙阶段.从高中开始, 物理学从教学上进入了现代物理学的导论阶段。从物理上看, 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五个物理学门类正式形成和确立, 明确了物理学的学科范围。从数学上看, 物理开始走向定量化或半定量化。从理论性质上, 开始建立起一套唯象理论。大学物理从内容上依然是力热光电磁, 采取与高中物理相同的唯象理论的方法, 在微积分和矢量代数的辅助下, 对物理知识进行扩充和深化, 建立一套完整的经典物理的唯象理论。

2.2 用唯象思维建构物理规律

杨振宁把物理学分为实验物理、唯象理论和理论架构三个层次[4], 图1A所表示的物理学的三个领域及其中的关系, 在经典力学中各层次对应关系见图1B。伽利略、布拉赫他们的活动领域是 (1) , 开普勒分析布拉赫的数据得到三大定律是唯象理论 (2) , 最后牛顿以开普勒的三大定律为基础创建了牛顿力学与万有引力理论, 这是牛顿经典力学的理论架构 (3) 。

2.3 逐渐深入的数学化思想使物理规律描述严谨精确

从高中物理到大学物理, 数学上实现了从初等数学向高等数学的转变, 即从以初等代数欧几里得几何学、解析几何和三角函数为代表的常量数学向以微积分、常微分方程、线性代数和矢量代数为代表的变量数学的转变。运算的复杂性大大增加, 数学的思想性表现的越来越浓郁.普通物理表述物理规律的数学被严格限制于微积分和矢量代数。高中物理在微积分方面不出现极限符号lim, 微分号dy, 导数dy/dx和积分号∫dx, 仅渗透了极限和微积分思想, 侧重微积分几何意义的理解, 所以中学物理中物理图像具有重要地位。

牛顿发明并利用微积分工具, 对地球上的现象直至天体运动都给出了统一的解释, 成功显示了数学方法的巨大作用。从牛顿、达朗贝尔、拉格朗日到哈密顿, 力求用最浓缩的数学语言描述物理规律, 这种数学化的倾向, 使物理规律描述逻辑严谨而且具有预见性, 人类能够通过数学推理获得关于物理对象的确定性认识, 高度数学化的物理学体系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3. 做好中学和大学物理力学教学衔接

3.1 内容衔接

中学和大学物理力学教材的内容都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五大部分;但大学物理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加深和拓展, 而且与高等数学知识的结合比较紧密, 大学物理中要用到的高等数学知识, 有许多内容学生在高等数学课还没学过, 所以难度增加了。教学中出了提前补充数学知识外, 了解和研究中学物理教材内容, 给出中学物理知识的局限性或特殊性, 然后引入新课题, 使内容衔接自然顺畅。

3.2 物理概念的衔接

力学涵盖的东西也是比较多的, 除了我们熟知的质点运动学、动力学, 还有质点系的运动学、动力学, 在这中间你会接触到一些新的概念, 位移、矢量叠加都是常见的。要特别注意物理模型的微积分意义, 对于参考系如惯性系、非惯性系、伽利略变换等有更为深入的讨论。还有刚体力学, 牵扯到刚体、角动量、转动惯量等新的物理量。能量、动量的相关定理 (包括质点的能量、动量, 刚体的旋转动量、能量) , 波、振动的描述和能量, 流体力学, 还有一点材料力学, 如剪切、拉伸、扭转。最后有一些关于相对论的简介, 洛仑兹变换等。

3.3 教学方法的衔接

中学物理由于教学内容少, 课时多, 教学进程相对较慢, 老师有时间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分析, 并通过课堂演练题目的形式边讲解、边讨论、边练习, 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大学阶段教学内容多、课时少, 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大。学生已习惯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慢节奏、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若一开始就进行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 学生一下子不能适应, 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物理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所以, 要使学生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适当放慢起始教学进度, 最后过渡到正常的教学进度。

4. 结语

普通力学教学中, 做好与中学物理教学的衔接, 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 而且有利于大学后继课程的教学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漆安慎, 杜婵英.力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胡景勤.大学物理教学中两类衔接问题.科技信息2010, 27:574

[3]黄青萍.普通物理力学与理论力学教学的衔接.广西物理, 2007, 28 (2) :53~56.

[4]杨振宁.美与物理学.物理, 2002, 31 (4) :193~199

[5]唐淑君.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物理与大学物理的衔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D], 2011

华南师范大学普通物理 篇3

14年的复试结束几天了,回到本科学校后,决定还是写个帖子给后面想考华工材料学(无机方向)作个参考。因为类似的经验帖比较多,Lz14年公共课考得一般,专业课120+,所以我只讲一下初试和复试的专业课问题。

由于14年材料学无机非的专业课刚换成了《材料物理化学》(也就是《材料科学基础》或叫《硅物化》),这门课 本科学校一般都作为专业基础课在上,大家应该都有学过。去年三月份公布换专业课目时,我也很茫然。考纲里面就规定了两本书,而且大纲给的范围就是每章的标题,也不知道用什么书。当时我有买了本文思华工考研网的《复习精编》,感觉还不错,很快找到感觉。当然你们这届很幸运,因为可以有学长学姐给你们讲讲经验。下面说说专业课的复习。专业课大家开始复试时间都不一样,我只谈谈我的复习方法。首先你肯定要拿到指定的两本书,一本是华工本校出版的《材料物理化学》,另一本就是武汉理工出版的《材料科学基础》,这两本书内容大体上是差不多的,但要学会结合书的特点利用起来。武汉理工出版的《材料科学基础》除了没有热力学那章外,其他章节以及课后习题都要比《材料物理化学》详细,建议初次看专业课的时候,以武汉理工的那本为主,而且武汉理工的那本书网上可以搜到课后习题答案,复习起来也容易得多。

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先将书上的知识点进行地毯式复习,争取每个细节都能看到。(特别提醒:武汉理工那本书有很多不属于无机非的知识,复习前注意和华工本校的那本书对照着看看哪些东西是不考的,免得做无用功)看完每章的同时,要将武汉理工的那本《材料科学基础》课后习题一道一道进行击破,因为很多东西都是从做题中才对知识有进一步的理解。华工的那本书课后习题没答案,我觉得除热力学那章外都可以不做。不过热力学那章一定要重点看,课后习题也要做。(14年热力学的一道题目就是课后习题的原题)如果做完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正确与否可以和研友相互对对答案。(在网上找个考同样学校同样专业的研友很重要,LZ从中受益很多,而且相互讨论中有很多收获。)经过几遍的复习,一般对可能考的知识点有了个大致的方向,可以把握到考试的重点。之后的复习就把重心放在常考的一些重点知识上面。这门课大多属于偏文之类的知识,不过14年考的侧重于理解,所以单单将课本上的知识看了往往是不能拿高分,想拿高分,则要通过做题对一些问题有更深的理解,而且要善于思考有些题目考得是什么。15年的同学复习的时候,可以参照我们14年的专业课真题和大纲及样卷进行复习。(不知道14年的真题网站上有没有,大家到时候找找看)另外,如果你觉得时间充足的话,在完成指定书目的课后习题 样卷及真题外,可以去找找其他学校考相同专业课的试卷来练手。LZ做过武汉理工 武汉科技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的专业课真题,对考试很有帮助。在保证做题质量的情况下,一定要像其他科目一样,会总结、会将知识融会贯通。也不要一味地去做题,要通过做题将常考的重点知识进行更深的理解。以上复习方法只是我自己的方法,仅给大家作下参考,没必要完全按照我的方法来,大家找到自己适合的方法有效率地复习即可。从总体上来说,今年初试专业课的难度适中,不是很简单,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你能认认真真地复习下来,相信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成绩。

复试一般是从初试分数下来才着手准备的,所以大家初试前没必要管复试的事情。初试过了,一切好说。知道自己过复试之后,我便报了文思华工考研网的“复试保录班”。我现把我参加复试班的东西写下来,大家初试过了也可以作下参考。复试有个大纲,复试的笔试涉及到《材料测试》《材料物理性能》《粉体工程》《岩相学》《材料科学基础》《陶瓷工艺学》(今年复试的笔试有几道陶瓷工艺学和化工仪表热电偶的题目,大纲没讲)初试成绩出了后,就要积极投入复试的备考中,大家也没有必要把每本书的每个知识点看一遍,要对照大纲捡重点看。华工的复试比重很大,笔试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想保证自己最终能录取,笔试

必须要过关。再在面试上表现得自然点,那就基本Ok了。

接着说一说我复试面试的流程吧,尽量写的详细点,给后面考材料学无机非一点帮助。早上七点多大家就已经在麟鸿楼下等着面试各组的名单,共有四组,每组十三四个人的样子,我被分到了无机一组。八点半左右到面试地点后,抽签决定面试的顺序,我抽到了三号。这个顺序还算满意,因为我想快点解脱。到我面试的时候,有个老师开门出来叫了我名字,我进去后站在原先已准备好的位置前,等老师说可以坐的时候,我鞠了一躬然后坐下。里面有六七个老师,每个方向都有两个老师在。接下来就是自我介绍,本来原先准备的是英文自我介绍,中文自我介绍也有,但不是很熟。老师指定让我用中文自我介绍,我说得不是很流畅。老师说你一个自我介绍都说的不够顺,旁边一个老师说肯定是准备的英文,然后几个老师都笑了。所以英文跟中文自我介绍都要准备好,而且尽量简短突出自己的优点,最好能一分钟讲完。自我介绍完后一般是老师的英文提问,不过这个环节在我这里老师没问,一般是对学校什么印象,来广州的原因等等基本问题,大家提前准备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行。之后直接进入下一个专业英语翻译。通常专业英语翻译是给了几段,你选一段朗读并翻译。这个环节大家都发挥的不是很好,拿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就行,影响不是很大。之后就是专业课的问题,在桌上有四张倒扣的纸条,随便拿一张。面试专业课问题有两道,第一道是从四道题中选一道就行回答,我回答的是溶液析晶颗粒的大小是有什么决定,这个问题初试复习过,自然很简单的回答出来了。第二道是给你一个无机产品,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对它进行测试和分析。我一上来就说了个X衍射物相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老师说,你都不知道元素具体的组成,怎么能用X衍射进行分析。这时我才反应过来这几个测试是有先后顺序的。就说了个元素分析的方法,老师让我说了下它的原理,然后说了其他几个测试方法,这个问题就总算过去了。接下来老师就问我毕业论文的问题,由于我的毕业论文比较简单,他就没有往下问。不过这个要准备一下,其他同学被问得很深。然后老师说你想进哪个方向,我就说了那个方向,老师问了两个那个方向的基本问题。我只回答出了一个,另一个不知道。也问了我这个方向有获得什么诺贝尔奖,我也不知道这个,然后说了下1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这个是一学姐跟我说过,然后我先看了下,虽然没有回答出他的问题,但这个至少也派上了用场。到这里面试基本结束,起身跟老师鞠了一躬说了声谢谢就出来了。相对于其他组同学而言,我应该算幸运的。被问到的东西很简单,而且老师都很好。紧张刚进去的时候都会有,但过一会就好多了。面试除了专业课知识要多多准备外,临场发挥和反应能力还是靠自己来把握的,面试的时间在20-30分钟左右。我的面试表现得一般,成绩应该在中等,所以大家平常心就好。从容,淡定,自信,回答的有条理,这些都是学姐给我的经验。我之前也是很担心面试的问题,所以今天就把具体过程写详细点,大家好做参考。面试讲究的是你知识面的宽度,这个需就要你四年的专业的积累了。面试一点都不可怕,你只需要用一个平常心来对待。华工的复试是很公平的,完全按分数来排名奖学金的,所以大家有实力的都能往前冲几名。楼主是一个普通二本的学校,在复试的人当中应该算很不好的学校了,导师也没听过我学校的名字,最后都确定要我,所以华工是欢迎任何一个努力的学生的。

华南师范大学开班通知 篇4

集中培训项目华南师范大学开班通知

各有关市、县教育(教科)局,各有关小学: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 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4年山西省“国培计划”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晋教师继„2014‟6号)和《山西省教育厅 山西省财政厅关于下达“国培计划(2014)”——山西省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任务的通知》(晋教师继„2014‟9号)精神,我省“国培计划(2014)”——山西省农村小学科学学科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华南师范大学),开始组织实施。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内容

集中培训的课程内容:科学。

二、培训对象、时间安排、培训地点

1、培训对象:科学学科教师;

2、培训时间:2014年10月13日至10月22日;

3、培训地点: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三、其他事项

1、培训费用:参加培训班学员交通费由派出单位负责,培训费从国培计划专项经费中统一支付。

2、培训管理人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蔡建中老师、郭懿范老师;联系电话:020-85215236(办公室),***(蔡老师),***(郭老师)。

3、培训报到返程时间地点:报到时间:10月12日,地点: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住宿部。返程时间:10月23日。

4、培训班已建立班级QQ群,群号是 200168319,请参加培训的教师加入QQ群,以便做好学习安排。尚未有QQ号的培训教师请提前申请好QQ号。

5、培训管理员邮箱: shanxigp2014@163.com

6、提前准备事宜:(1)请各位老师安排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提早预订往返车票,按时参加培训。(2)每位教师请准备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案和相应的资源,并带到培训地。(3)有条件的教师请携带笔记本电脑,住宿地提供WIFI网络便于教师课后研修和做作业。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2022华南师范大学开学时间 篇5

学生返校安排

1.根据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按照“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返校等原则,分校区、分批次组织学生安全、有序返校。

2.组织学生返校前连续开展14天自我健康监测,落实返校前14天内旅居史报备和异常健康状况报告制度,建立“五本台账”(即:处在中高风险地区师生台账、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旅居史师生台账、有省外陆地边境口岸城市旅居史师生台账、有重点关注地区旅居史师生台账、处于传染病急性期师生台账),并按属地要求落实分类健康管理。

3.身在或近14天内有境外(除澳门外)、疫情防控中高风险地区以及所在县(区、市)旅居史的学生,正处于隔离治疗期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含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隔离期未满的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有“同时空交集”暴露史重点人群,健康码红码、黄码的学生,以及其他患传染性疾病急性期(如流感、肺结核急性期等)的学生暂缓返校。

二、返校申请流程学生确定返校日后,应至少提前3天提出申请,经审批后方可返校。

1.学生可登录学生综合服务平台(疫情防控—返校申请)提交申请,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返校要求、时间流程、进校路线等,如实填写交通方式、预计出发日期、预计到校日期等信息,并上传“近日打卡截图”“穗康码”(或“粤康码”)“行程卡”“疫情防控承诺书”等材料。

2.学生返校申请须经所在学院审核、学生管理部门审批(研究生还须经导师同意)、学校防控办备案后,方可返校。学生可在学生综合服务平台查看是否获批返校,获批返校学生可在系统中获取“返校同意书”。

三、其他事项

1.学校将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属地政府防控政策,适时调整学生返校安排。

2.所有学生未经学校批准不得提前返校。14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以及所在县(区、市)旅居史的学生,按要求落实分类健康管理或待所在地区风险等级降到低风险后,向所在学院申请,经学校审批同意后方可返校。

3.所有返校学生需按属地要求,落实健康管理措施,主动做核酸检测。校区所在地以外的学生返校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14天内有阳性个案地级市旅居史的学生,须在返校后24小时以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广东省外低风险地区返校学生(含乘坐私家车)须在抵粤后48小时以内再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其中汕尾校区市外省内学生按照汕尾市属地疫情防控要求返回校区后再主动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在核酸结果未出前尽量减少流动和聚集。建议在抵达的火车站、机场或就近就便的核酸检测点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并保留好凭证以备核验。

4.暂缓返校的学生须在2月18日前,联系辅导员完成暂缓返校手续,返校后完成注册手续。

5.因校园疫情防控需要,学生返校时谢绝家长及亲友入校,接送车辆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按照学校指定地点停放。

6.疫情期间,学校继续实行校园管控。学生返校后,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组织或参与聚集性活动。

学生假期疫情防控注意事项

一、居家消毒时,不要对插座、开关、电器等带电设备过量喷洒液体消毒剂,以免引发电气线路短路导致火灾。

二、电动自行车不能在室内、走廊、楼梯间和安全出口处停放或充电,一旦起火将阻断逃生通道,严重威胁生命。

三、不要在楼梯间、电缆井、安全出口处堆放物品,及时清理楼道、阳台、屋顶、房前屋后的可燃物。

四、定期检查电气线路和家用电器,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出门时注意断电、断火、断燃气,防止发生火灾。

五、使用炉火、电器取暖时,要与家具、衣物等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不在电暖器上覆盖晾晒衣物,不使用小太阳等高危取暖设备。

六、不卧床吸烟,尤其是酒后、睡前、疲倦时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

七、手机充电过程中不要长时间打电话或玩游戏,夜间充电时远离人或枕头,避免长时间充电引发电路短路造成起火、电池意外爆炸等情况。

八、使用燃气做饭、取暖、洗澡的一定要保持室内通风、开窗透气;要定期检查家中燃气设备是否存在漏气情况,以免发生意外。

九、家中有灭火器、灭火毯、逃生绳等消防器材的,要将器材放置在醒目便于取放的位置;如发现火情要立即拨打119报警,成年市民应积极配合消防人员开展灭火救援工作。

十、特别特别提醒:防疫消毒使用的浓度75%的酒精属于甲类易燃液体,不要大量存放,使用和保存时,严禁接触火源;使用酒精消毒过程中需要远离明火!避免因吸烟、灶具明火等引发的意外火灾,消毒时不要对插座、开关、电器等带电设备过量喷洒液体消毒剂,以免引发短路导致火灾。

如遇任何突发情况,佩戴好口罩再外出!

饮食安全提示

一·减少外出购物次数,但也不要囤积过多食品。建议每次购买2-3天所需的果蔬,可适量存放耐储存的瓜果和根茎类果蔬、冷冻肉类及速冻食品。易腐食品及时冷藏,但冰箱内食品不宜塞得过满或长时间存放,以免造成食品变质。

二·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注重手卫生。不接触活畜禽。勤洗手,用流动的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洗手,尤其在进餐前以及处理生熟的食物之间,处理以后必须洗手。

三·肉、禽、蛋类烧熟煮透,尽量不要生食海(水)产品。提倡食物当餐烹饪当餐食用,隔顿饭菜及时放置冰箱,再次食用时需彻底加热。

四·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疫情期间不提倡食用凉拌菜、散装冷荤熟食。加工和盛放生食品原料的容器及用具要与熟食的分开,使用完要及时清洗消毒。

五·尽量在家烹饪就餐。如确有需要外卖点餐,出门取外卖应当佩戴口罩。打开外卖包装后,应当先洗手再就餐。

六·不聚餐,尽量不堂食。对在工作人员的用餐,建议打包带走分散食用,如须在食堂就餐,不扎堆,不面对面用餐,进餐不聊天。

七·防止有毒动植物中毒。不采、不买、不吃不认识的野菜、野果、野味和野生菌;按照传统习惯自制药膳食品要慎重,防止乌头等有毒植物中毒。加工菜豆(四季豆、扁豆、刀豆)要煮熟闷透。

八·就餐后短时间内出现不适症状,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口舌发麻、嘴唇发紫等,要及时就医。

另外、居家期间尽量不外出、少外出;确有必要外出的,要注意安全。随着天气转暖,要远离水塘、水渠、河流、水库、旱厕等危险水域,不玩水、不戏水,防止溺水、落水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华南师范大学普通物理 篇6

访谈者:作为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应用融合,协同创新”合作项目(“颠倒教室”、“ICT技能”)专家,想请您从推进策略、实施方法做法、技术平台支撑等方面谈翻转课堂。

汪晓东:好的。

项目推进亟需满足多层面人员需求

访谈者:有的教育部门或学校,听说“翻转课堂”这个新名词,就觉得特别好,就开始大动干戈组织实施“翻转课堂”。您认为这样妥当吗?

汪晓东:从教育部门推进的策略与途径看,我们通常会遇到两种问题:一是一些教育部门或者学校的主要领导认同“翻转课堂”,急切想着大面积、日常化去铺展;二是教育部门在推进中,并未形成项目实施的“链条”,比如领导很想推动,但没有具体的执行人员,想做的事情难以“落地”或者难以持久进行。对于推进“翻转课堂”或者其他项目来讲,都不适宜“大动干戈”,但也不应“无动于衷”。

访谈者:作为教育部门,推动“翻转课堂”应用,需要做哪些方面的考虑?

汪晓东:一个项目的实施,包括意识、观念、资金、人员、技术路线、行动等一系列的要素。看一个地区或学校适宜不适宜以及应该如何开展“翻转课堂”,首要考虑的是“意识”、“观念”。领导认同固然重要,但也需要一批在实施过程中予以参与、支持的人,他们对项目的认同感、价值观也十分重要。我认为在项目推进中应尽量考虑项目链条中所有成员的利益诉求,让他们能在行动中各取所需、各尽其能,让他们诸如获得职业成就感、发展空间、专业地位或影响力,才能够不断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持续推动项目的实施。因此,我会想些办法让“翻转课堂”中所有参与者获得“好处”,这个好处,不一定是物质的、功利的,也可能是超物质的、超功利性质的。

其次需要重点考虑技术路线或者实施方案。单有激情和理想是不够的,必须找到一个适合区域、学校和教师的操作方法,才能把项目真正落实下去。因此需要对“翻转”的操作方法做本地化改造,需要在目标、任务、要求、过程、经费保障、时间节点、分工以及负责人安排等方面做整体部署,在行动中做明确的设计与安排,才能保障项目的最终落地。

访谈者:有哪些成功的案例或经验?

汪晓东:我个人认为,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联合华南师大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应用融合,协同创新”合作项目(“颠倒教室”、“ICT技能”)项目推进方式是挺不错的。2012 年12 月,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领导来我们学院“选”项目,随后确定了4 所实验学校包括2所中学、2 所小学,实施“翻转课堂”和“ICT”技能两个项目,由我们研究所的专家团队指导学校开展项目。原本只是计划1 年的项目,但是随着项目的深入实施,现在已经开展了3 年。天河区很重要的一个“经验”,除了教育部门的领导有这种理念和意识,有专业判断和选择,且有推进的力度,容易与校长、教师建立强烈的认同感、共同的目标,更重要的在合作中形成一种“松散性”,没有强令学校或教师参加,而是他们自主选择,专家团队提供培训、指导、研究等方面的支持。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参与的教师和学校不断积累经验,同时也获得各种成功和奖励,就会带动和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这批项目学校逐渐从一个学科或者某类型的知识点的教学,拓展到多学科,从点的尝试拓展到常规性的教学活动。而项目教师也从过去的默默无闻到影响力扩大,获得了各级奖励、证书,成为学科专家去各处传授经验。显然,这是项目推进的“成功之处”,让教师得到成长,让校长得到进步,也让领导有了“业绩”。

另一个案例,一个很重要的经验,特别强调了教研队伍参与的重要性。我们参与指导了青岛市市南区的翻转课堂项目。这个区从教育局主管领导、到教研室的领导,他们从行政到专业,一拍即合,有领导“倡议”,有教研员去“执行”,这个的确是项目推进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教研员作为学科教学专家,具有较高的专业地位和影响力,他们的加入对翻转课堂的落地是很有帮助。

访谈者:对教育部门推进“翻转课堂”有什么建议?

汪晓东:不管对翻转课堂的认同感有多强,在实施过程中都不宜“反应过激”,操之过急。我个人的做法有这么几点:一是“由点到面”。确立某个学科或某个部分老师或者个别学校首先做“试点探索”,等到实践的方式较为成熟后,再做逐步拓展,避免出现“顾不上”、“难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二是“循序渐进”。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中,教师必然会面临新的挑战,比如教学活动设计、课堂管理、教学资源建设等,参与的教师不可能一下就掌握,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有耐心等待教师的成长,也需要给学校渐进式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

课程实施需改造教学流程,加强教学设计

访谈者:您自己既是大学“翻转课堂”的实践者,也是中小学和职业教育“翻转课堂”的专家。从中小学到大学乃至职业教育领域,在翻转课堂实施中,有哪些实施或应用上的“偏误”?

汪晓东:从表现上来说,“翻转课堂”被“误解”、“误用”,一定程度上把“翻转课堂”等同于“微课”,将“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技术应用形态,导致很多领导和老师在一说到翻转课堂时,马上就考虑要买什么设备,建什么资源。事实上,在我们的实践中,技术并非决定性因素。另外,教师在看待翻转课堂的时候往往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觉得翻转课堂非常好,是全新的教学模式,是“革命性”的变化,把它神化,觉得“翻转”之后,所有的教学问题就都解决了。这种期望并不合理,就像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好处都加在翻转课堂身上一样,也不能期望翻转课堂可以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但用了翻转课堂,可能会比不用效果更好,虽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有进步,这就是翻转课堂的价值。另一个极端是,认为翻转课堂在国内水土不服,根本就实现不了。说实话,当在不同领域实践之后,我已经有充分的信心去实施翻转课堂,不再去是否可行,而更有兴趣思考如何“翻转”得更好。

访谈者:导致翻转课堂实施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在哪些方面?

汪晓东:我个人认为,首要的原因仍然是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很多教师,习惯了去“讲”,去“教”,去传授知识,去主宰课堂,而缺乏“放手”的机智与智慧。其次,老师翻转不过来,达不到预期效果,不是因为学科性质问题,也不是因为学段问题,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的问题。传统课堂中,教师主要的精力在于如何按照学科结构将知识讲清楚,而翻转课堂中,教师需要将结构化的学科知识打通,用一个真实有趣的任务或活动将这些知识重组,在活动中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再引导学生总结回归到学科的表达上。目前,这种活动式教学设计的能力对许多教师而言是不够完备的。

访谈者:在课堂中实施“翻转课堂”,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

汪晓东:“翻转课堂”强调“先教后学,以学定教”。对学科教师而言,在实施翻转课堂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三部曲”:自主学习、反馈调整、总结提升,用“鱼形图”详细描述主要是:发布学习指南和资源、自主学习和在线辅导、学生完成并提交任务、作业分析并调整课堂活动、解决个性化问题、发展高阶认知、总结。因此,教师至少需要做两个方面的准备:一是“二阶”教学设计,把整个学习活动中的两个阶段的学习活动描述清楚,以实现“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两个环节学习目标的达成;二是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前置性”的学习指引和资源,也就是平时强调的“微课”等教学资源,这个资源同时需要为“课中”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或技能基础等。没有前置“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也就无法顺利完成课中的教学任务,也就无法发挥翻转课堂的独特作用。

访谈者:如何走向翻转课堂的“成功”?

汪晓东: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我也在思考,到底怎样才算成功的“翻转课堂”。个人来看,我姑且把“成功”描述为三个维度:一是学习是否有成效;二是学生是否自主学习,是否高度参与,是否发展高阶思维能力;三是教师是否课堂“放手”,是否学习“授权”。分开看,或许并不是“翻转课堂”的典型特征,但综合起来,这些“表象”必定预示着课堂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教学流程被改造。因此,要让“翻转课堂”走向成功,就在教学设计上去下大工夫,把教学的流程贯穿于所有的学习过程和细节,让教学变得“立体化”,真正提升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

技术并非本质特征亦非操作障碍

访谈者:翻转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本非新事物。但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教学模式,需要技术支持。技术应用上,有哪些失败的教训?

汪晓东:技术并不是“翻转课堂”的本质特征,更不是翻转课堂的障碍。当然,在信息时代,技术这种工具辅助工作与生活已成常态。在教学上,肯定也有技术引起失败的例子。比如有的教师准备好了一堂预期设想很棒的课堂,但发现把学生带到机房去“前置学习”,电脑出状况了,操作不了,后面的教学无法继续了。这种“技术问题”实际上是很低端的问题,更是可以避免的问题。但也需要考虑细节支撑上的所有问题。

访谈者:对于“技术”,主要需要哪些方面支撑?

汪晓东:“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方法,而非一种技术应用模式。我们试图降低技术门槛,甚至鼓励“零技术门槛”的翻转课堂。如果一定要提到技术,一是学习工具,比如录频、信息查询搜素、思维导图等,这些工具能够为教师提供课前学习资源的搜集和制作支持,也能为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提供支持。二是学习平台,给师生提供更高级的支持,比如提供信息发布、作业批改、资源共享、课后辅导以及学习跟踪与评价等等。

访谈者:如何合理有效利用技术支撑“翻转课堂”?

华南师范大学兼班工作案例 篇7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庄晓华

【题记】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转眼,当年埋下的那个兼班梦已经开花结果,一年的兼班历程也已经过去了一大半。这段时光犹如雨后的甘露,又如柔风细雨,滋润着我,促我成长。相遇是缘,相知是福,能与11级英翻班的34个孩子相遇,相识,相知,相惜,是我最大的福分···

有时候,我多么希望可以重历那段与新生共同作战的美好时光---我们一同早起,一起摸黑,一并军训,同享欢愉···一晃眼,他们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懵懂不谙世事的小孩儿,我,也就放心了。

【案例背景】

我们班有一名女生小A堪称才女,她的语文功底实在了得---虽然年纪轻轻,却已经出版了两本书,并参加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获一等奖(郭敬明、韩寒就是参加这个比赛出名的),并成为一家报社的签约作者。她一直都是学校里的小干部,也小有主持天分,长得落落大方,高挑而有气质,持一口标准地道的普通话以及流利的英语。她曾去过许多别的国家游玩,故见识广阔,更重要的是她极其有礼貌,可以看得出她接受过非常好的的家庭教育。

看到这么好的一个孩子,我真的是打心底里为她感到高兴,便一心一意想将其培养为班级的临时负责人。但,事与愿违,这名女生在班级事务上一直表现得比较冷淡,开班会的时候也是话不多说,我让大家报名当临时负责人时她也没有报名,我开始关注起了这名学生。

【案例介绍与分析】

一、初见苗头,细究原由。从一发现班里那名“才女”有点不对劲开始,我便对她特别的关注。开学的第一个班会上我布置了作业,让每名学生写一篇个人 自传以及一篇想对我说的心里话。收上来后我仔细地阅读了小A 的自传,其文采斐然,让我眼前一亮,她是用文言文写的“···相貌无惊艳,面善甚可言;家中管教严,自幼静少言;家父善文章,幼女从旁学;母为闺秀女,婷婷与娉娉···”,读完了她的自传以及心里话之后,我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一个才女却终日郁郁寡欢了。原来小A是省实验中学的学生,因为参加了新概念作文比赛拿了全国一等奖,所以获得了高考20分的加分,因为平日里成绩拔尖,成为老师眼中的佼佼女,对于她来说,中大只是垫底的学校,她的目标远在北京。可高考考场上她不仅不是黑马,还名落孙山。面对史无前例的低分,心情是难以形容的低落,她多想是自己看错了分数,或者是系统出了故障。可是,新学期还是如期到了,看着同学们都去了自己心仪的学校,她的心空空如也。在父母的劝导下她选报了华师,可是心中那股委屈让她久久不能释怀。

二、乘胜追击,初步引导。小A肯在心里面吐露自己的心声,我真的很开心。小A写给我的心里话中说到,:“我一直认为华师不是一所好学校,不是我久留之地,然而兼班您却让我有点怀疑自己的观点了。开学第一天就受到您的热情接待,还受到您温暖的信,我开始不那么讨厌这里了”小A这里说的信,是我在新生还没报到的时候写的,根据我手上有的新生资料,给每一个新生写了一封信,并且将这些信逐一放进学生的资料袋里面,新生报到的时候一并给了他们,其实内容并不多,主要是欢迎他们的到来,并且寄托我对他们的希望而已,没有想到效果还真挺好的。在这个学期里我经常听到学生们说起我给他们的那些信,让远离父母的孩子在内心深处找到些许的慰藉。在知道学生的基本情况后,我单独找了小A聊。聊天过程中,我觉得小A比第一次班会的时候好多了,性格果然很开朗,无论做什么都彬彬有礼的。她还告诉了我许多关于她的事情,比如她的妈妈爸爸原来都是华师的学生,比如她的兴趣爱好,我还特别了解了她的特长,让她可以尽快地被同学们赏识,也尽快融入集体。通过两三个小时的谈天,我觉得小A开始慢慢接受我了,也开始慢慢接受现状。

三、向上汇报,约见家长。上次聊天之后,我将小A的情况汇报了给我们的辅导员方老师,并将校A非凡的文笔告诉方老师,让方老师在适当的时候给机会小A表现自我。

与小A渐渐熟识以后,她送了我两本她出版的书。回到宿舍,我认真地读 2 了起来。她的书虽然写得不是非常好,但是对于她来说却已经是难能可贵了。更重要的是,在她的书里面,我感受到了她优良的家庭教育,我可以感受到她的父母是如何用心的栽培这个女儿的,于是我下了决心要见一见她的妈妈。

那晚她的妈妈刚好要来看她(她的妈妈就在附近一所学校工作),我借机约见了她的妈妈。我们三人并肩走在华师的校道上,谈了很多很多。我和她的妈妈一起向小A分析了现状,以及以后的打算,她的妈妈是想让女儿在华师读完本科就到国外求学,所以现在的当务之急不应该是自暴自弃,而应是发愤图强,争取到更高的学府求学。那晚我们一直聊到很晚她的妈妈才回去,小A也释然了很多。

四、频开班会,约吃中饭。这个学期我一共开了5次班会,除了第一次是见面第一次班会主要是互相认识,玩游戏外,其他的都分别有不一样的主题----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感恩教育、爱情专题以及人际交往。通过这几次班会帮助学生在大学一开始的时候不至于迷茫困顿。同时我还约班内的学生吃中午饭,每天一名学生,吃饭时候学生可以向我问各样的问题,我为一一为其作答。小A当然也约了我,吃饭的时候我发现小A已经大有改善。虽然班长不是她,但是由于我向方老师推荐过,她本人也确实能力过人,便成功当选年级的分会主席,并且还参加了不少的社团,她诉我,现在的她觉得梦在华师也可以一样精彩!

【案例启示】

高考对于每一个高中考生来说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虽然不能绝对的说高考会“一考定人生”,但高考起码是对广大考生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成果的一次最终阅兵大检验。在千军万马同闯独木桥的时候虽有不少黑马出现引人欢欣,但其间更多的是高材生一失手成千古恨。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高考中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与漏洞,一次最终的考试决定了考生的所有---不管这名考生平时是多么地优秀,可谓一锤定音。所以才出现了不少的高材生或许是心态过于紧张,或许是别的一些原因不能正常发挥,甚至是严重失常发挥,从而屈就于较差的学校,终日郁郁寡欢。

作为兼班,其主要任务就是要在新生入学的前一段时间陪伴新生度过最初的适应期。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学生,或有极度自卑的,或有家庭特困的,或有过于恋家的,诸如此类,兼班都应该独具慧眼,尽早了解自己班里的学生,早作 3 工作。总结这次我们班里的这名高考失手的学生,我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提前准备,沉着应战。在得知自己通过了兼班面试之后我便开始着手准备各项工作。首先从提高自身素质开始,虽然在学校我一直担任学生干部,但是说到学生工作能力我觉得自己还是很欠缺的,因此我提前借阅了许多关于学生工作的案例,并且在培训中认真向老师前辈师兄师姐们学习。在此期间我知道了记学生名字的重要性,于是我一拿到学生的名单便立刻背了起来,在学生报到当天我对号入座,很快便可以叫出所有学生的名字。同时,我还在一位师姐的经验介绍中学到了可以给学生写信,于是在报到之前我便给每一位学生写了信。当然我还学了很多,但我觉得最重要的应该是一颗时刻愿意为学生奉献的心,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愿意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们的之心朋友,也成为辅导员的得力助手。

二、细心观察,见微知著。在新生报到,把档案交上来后,我们应该尽量多的熟悉学生的资料,尽早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比如,这一次我在看档案的时候就发现小A毕业于省实验中学,高中其间她担任过学生会的主席,而且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的,老师们对她的评价更是赞不绝口。于是我便开始注意起了这名学生。在阅读学生写给我的心里话时,我特别留意小A的信,果然在信里面我知道了她就是一名高考失手的学生。从她的字迹,以及用文言文写的书信里,不难看出她深厚的文学功底,从她写给我的个人自传中,她叱咤风云的过往更是一目了然。从她的倾诉衷,我知道了我来到华师的种种委屈,于是我知道了接下来我的主要任务便是尽快做好这名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尽快的让这名学生接受事实,并且融入华师这个大家庭。最主要的,是用事实让她看到华师并不是她所想像的那么不好。

三、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在基本了解小A的现状后,我决定用现身说法让她明白“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道理。在平常的工作中我经常会向大家介绍华师的榜样人物,如外文学院的林良达师兄,如计算机学院的林师兄等等,并且我会将我大学两年里所做的之情与大家分享,让大家知道只要肯下苦工,华师将会是大家成长的肥沃土壤。同时我会为大家介绍学校里每年都会有的出国交换、留学等机会,但前提是你足够优秀。这些工作都做好之后,我便找适当的机会与小A聊天,鼓励她要接受现实,与其自怨自艾,不如现在就奋发,好好努力,时刻准 4 备,迎接机遇的到来。与小A聊过几次之后,她比一开始明显开朗了很多,也开始愿意担任临时负责人(我们班的临时负责人是轮流的)。在辅导员方面,我则将小A的状况向老师如实汇报,并且向老师商量多给一些学生工作给小A做,让她觉得在华师有归属感。由于小A的能力出众,辅导员老师在军训后便将其选为年级分会主席。现在小A已经慢慢走出高考阴影,在师大青年报等社团里担任干事,在年级分会里做主席,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当然学习也不敢放松,毕竟她的目标在国外。在与小A做我工作期间,我与小A 的妈妈见了面,她告诉我小A 现在比暑假的时候好多了,不再自暴自弃,自怨自艾,不再那么令人担心了。家长放心,我也就放心了。

【结语】

白驹过隙,似水流年,轻轻悄悄中,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看着学生们从一开始的迷茫困顿到现在的从容与奋发,我感到莫大的安慰。想起与学生们共度的时光,军训,骑自行车送学生去校医院,开班会,出游···一幕一幕都还那么真实的浮现在我的眼前。

上一篇:经典的职场段子冷笑话下一篇:经典的治疗灰指甲的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