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数学教学反思

2024-07-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乘船》数学教学反思(推荐13篇)

《乘船》数学教学反思 篇1

乘船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学习100以内的连减运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使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用竖式计算连减的不同方法及估算的方法,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两位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认真做题的良好习惯。计算是一项枯燥的学习内容,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组织多项有趣的活动,如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鼓励多种算法的交流,做数学游戏等,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和保护。

《乘船》数学教学反思 篇2

一、态度之反思

教学反思旨在引领教师们关注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分析问题与困惑、成功与失败, 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的智慧, 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所以, 教学反思应该是教师内心的自发行为, 毋须刻意追逐。但我们现在的反思, 更多的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或者想发表一篇两篇文章, 能够升的上职称。在这种任务性和功利性思想指导下的反思, 会是什么样呢?网络下载”、“东拼西凑”、“移花接木”、“偷梁换柱”、雇枪手“炮制”、拉关系走后门、套编辑“近乎”、出高价买版面等等的歪主意随处可见, 这样的反思, 不仅不能让我们汲取教训, 总结经验, 而且还会把复杂的教育事业简单化了, 把艰巨的教育工作轻松化了, 把多样的教育方法单一化了, 更严重的是, 它把崇高的事业庸俗话了。所以我认为, 当“反思”以一种功利性的目的去进行时, 还不如没有反思!

二、方法之反思

翻开我们教师的反思, 会发现, “爱”几乎是一把万能的钥匙。一个赏识的眼神, 一句表扬的话语, 一记温柔的微笑, 或有意而为之, 或不经意而为之, 于是乎, 原来逃学的学生不逃学了, 原来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变的文质彬彬了, 原来的小霸王更是变成了“红花少年”……这种案例, 充斥于教师反思之中, 大有反思必谈“爱”, 无“爱”不反思的架势。这不能不说明我们的反思方法过于片面。

其实, “爱”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 并不是全部的内容, “爱”的确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 树立学生的信心, 但真正让学生学业成绩提高的, 是学生树立信心后的努力拼搏, 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我们教师教育智慧的运用, 技巧的点化等等, 总之, 对于我们教育所产生的作用, 绝非一个“爱”字能简单代替。退一步讲, 即使有少数因“爱”而成功的教育特例, 也不应该成为我们撰写反思的唯一内容, 因此, 教师写反思时, 要把眼光放远一点, 触角伸长一点, 思想再深刻一点, 直至把我们教育生活中那些能够引起反思、值得反思、反思之后会有所裨益的教育细节发掘出来, 让反思真正成为我们打开教育艺术之门的金钥匙。

三、提高之反思

《乘船》数学教学反思 篇3

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减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并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连减。教材通过乘船 这个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和技能,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初步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发展估算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同时为下一步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是县城中的一所小学,一年级是课改年级。本班总人数52人,大部分学生接受过学前教育,绝大部分学生为独生子女。通过近一年的学习生活,学生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参

第 1 页 与精神,有一定的探索与创新欲望,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已具备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如果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迁移,自主地学习掌握这部分内容。〖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大家喜欢旅游吗?谈一谈你旅游的体会。生1:(自豪地)我去过北京

生2:我去过青岛我觉得旅游可以增长知识,锻炼身体。师:(课件出示乘船画面)大家说得对,旅游时可以学到许多的知识。你们看,今年暑假,光明小学的学生到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去旅游,走在最前面举牌的是小明,他们正要乘船去领略大海的风光呢。

(评析教师从学生喜欢的话题旅游谈起,激起学生的兴趣。)(教师板书乘船。)

(二)提出问题,探究解决 1.估算解决

师:(疑惑的面孔)看图画,大家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1:我发现有两条船,小的可以乘坐26人,大的可以乘坐44人。

第 2 页 生2:小明他们一共有92人。生3:两条船够坐吗?

师:请大家估计一下,这两条船够坐吗?

生1:不够,因为把44看作40,26看作30,40加30等于70,70小于92。

生2:我也认为不能,因为把44看作40,92看作90,90减40等于50,50大于26。

生3:老师,还可以把26看作30,92减30等于62,62大于44,所以这两条船乘不下这些同学。

生4:老师,还可以把44看作40,把26看作30,92减30等于62,62减40还剩下一些同学。所以不能。

(评析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用估算的方法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并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估算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2.用连减的方法

师:同学们的估算方法可真不少,既然这两条船乘不下这些同学,那么你知道还有几人不能上船吗? 生1:(急不可待)老师,还有22人不能上船。

师:这位同学算得真快!你们能够用综合算式来解答吗?然后把你们的答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开始独立解答,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结论。)(评析 这个题目对学生来说比较容易,但由于解答方法比较

第 3 页 多,像综合算式有多种列法,笔算方法也有几种,所以教师让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在组内交流,使学生掌握自己所没有考虑到的方法,有助于算法多样化的渗透。再者交流的前提是独立思考,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意识。)师:下面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的答案。(用实物投影)生1:列算式92-26-44=22(人)。9 2 6 64 4 ______ ______ 6 6 2 2 我们是用总人数减去小船可乘坐的人数,再减去大船可乘坐的人数,剩下的就是不能上船的人数。师:对于这位同学的做法大家有什么意见吗? 生2:老师,我的和他的有点不同,我的综合算式是92-44-26=22(人)。我的竖式是 9 2 4 82 6 ______ ______ 4 8 2 2 我们是用总人数减去大船可乘坐的人数,再减去小船可乘坐的人数,剩下的就是不能上船的人数。

第 4 页 师: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发表意见?你们认为他们汇报得怎么样?

生:他们汇报得很有条理,而且能代表小组发言。不过,这两种方法可以说是一种,都是用了连减。

生3:老师,我的竖式有简便方法。我的综合算式和他(生2)的一样,只是我的竖式和他们的都不一样。9 22 6 ______ 2 2 师:(惊讶状)现在出现了两种竖式,第二种我们可以称它为竖式连写。对于他们的方法你想说什么?

生4:老师,我认为,生3的竖式连写好,省去了写第一步的得数,可以使我们计算得快一些。师:大家认为呢? 生:好。

师:这种方法很好,请把你(生3)的方法写在黑板上,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些好吗

(生3把竖式连写写在黑板上。)

第 5 页 师:大家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5:(慢吞吞,犹豫地站起来)老师可不可以这样,和连加一样,9 22 6 ______ 2 2(这名学生把自己的答案在投影上展示出来。)

师:大家观察一下或者用这种方法算一算,你有什么看法? 生6:老师,我们刚才已经试过了,这样很难算,而且很容易算错。

生5:是的,我刚才用了这个方法,也是觉得不太好,不过刚才我拿不准,现在我明白了。

师:是的,这样做个位上不够减,算时很难算。我们记住最好不要这样做。那这种方法什么情况下用好呢? 生:当个位相减不用从十位退1时很方便。师: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评析 教师的期待眼神和质疑的语气,再一次激起学生的思考。)生7:(急不可待地)我们还有其他方法。师:(惊讶)你来说说。

第 6 页 生7:我们小组的方法有的和他们组的一样,但还有一种不同的方法。44+26=70(人)4 4 + 2 2 ______ 7 0 92-70=22(人)9 2-7 0 ______ 2 2 我们把大船和小船的人数加起来,再用总人数减去可乘坐的人数,就是还剩的人数,也就是还有几人不能上船。师:谁还用的这种方法?谁能再讲一讲。

生8:老师,这样做是对的,我们组也用了这种方法做。生9:(骄傲地)我们小组这几种方法都有。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你的理由是什么?(生发表意见。)

(评析 教师提出的问题唤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学生开始你一言、我一语,有独立思考,有交流方法,有评价,有

第 7 页 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思想火花得到碰撞,组与组之间的想法和结论得到展示和交流,共同探讨出最优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及时的、和谐亲切的话语,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探讨中来。教师把所有未知算法都抛给学生,让学生去争论,去尝试,去探索,去获取。教师只起引导的作用,从而使每个学生充分地思考和发现。在这个

过程中,多样化的算法得到合理优化,优化的实践者是学生,优化的过程带有学生自身的特色。)师:既然我们知道还剩下22人不能上船,那怎么办?(学生讨论。)生3:我认为再有一条能乘坐22人的船就解决了。生2:如果没有的话,可以再用一条可乘坐26人的船。师:是呀,我们尽可能地用一条能够乘坐22人以上的船,并且接近乘坐22人的船最合适。

(三)练习巩固

1.师: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笔算方法计算下面各题。77-33-28 = 96-39-45= 100-91-9=(学生笔算这三道题后,用实物投影展示订正。)2.投影出示。

机灵狗不小心把订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1)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

第 8 页(2)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3)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

(4)四班订《小画报》有多少份?《小故事》有多少本? 师:请同学们用学过的知识解答这些问题,如果有困难可以先在组内讨论,共同解决。(学生开始解答这些问题。)师:哪个班订的报刊最少?

生3:老师,一班订的最少,我是用连加的方法求出一班一共订了97本,然后比较出来的。(学生都认可。)

师: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

生4:(很快地站起来)1+7+0=8,那么个位上的数就是1,2+3+4=9,十位上的数就是2,合起来就是21,因此二班订了21份《儿童报》。

生5:我反对,老师,他只说出了答案,像这样没办法列算式。要算二班订了多少份《儿童报》,应当用总数98减去37份《小画报》,再减去40份《小故事》。

生6:老师,我也反对,他只说出了答案,像他这样没办法列式进行计算,我们组是先算出《小画报》和《小故事》一共有多少本,再用98减去加得的得数。师:噢,你们的意思是这样算不是一种好办法。生7:那当然,只能在脑子里面想,又没办法写出来。

第 9 页 师:这样吧,我们继续算三班订了多少份《小画报》。生4:老师我已经算出来了,我还是用了这种方法。4+4+2=10,3+3+3=9,四班的《小画报》有34份,《小故事》有32本。师:谁再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5:我是这样想的,因为四班的合计数是100,那这几个数个位上的数加起来肯定是10,4+2=6,再加4等于10,所以《小画报》个位的数是4。这几个数十位上的数加起来也得是10,十位3加3再加进位的1得7,如果再加3就得10了,因此《小故事》的十位的数是3。师:你用的是生4的办法呀!

生5:(不好意思)不用这种办法,我就不会算。师: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可以谈谈。

生8:我觉得生4的方法虽然没办法写出来,但我觉得很好,这种方法既简便又算得快。

师:看起来,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些方法用得巧可以帮助我们很快地解决问题。像这道题就有三种方法来解答,同学们都想到了,了不起!

(评析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算法,但最恰当的算法,应该是学生经过自己的分析、辨别,找出的方法。教师在这里没有直接指出该用哪种方法,而是让学生在体验、比较和反思的过程中发现其中的规律,让学生从刚开始的反对到最后达成共识,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的尊重,表现了

第 10 页 教师对延迟评价的合理运用。)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知识? 生:连减。

师: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可以小结一下自己或班内同学的表现。(学生总结和评价。)师:是呀,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探讨了连减计算,同学们得出了很多自己喜欢的算法。在这里向大家祝贺,祝你们能在以后的学习中通过自己的智慧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反思〗

1.重视学生算法的动态生成,鼓励算法多样化

真正的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并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自信心和创新思维。2.把计算的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

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己生存的世界,解决这个世界中发生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提供着丰富的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机会。本节课从主题图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所

第 11 页 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切实感受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体会到算法多样化中的算理。3. 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提供适当的帮助和点拨,选择教材和生活中有价值的问题与学生展开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同时培养学生表达和倾听的习惯,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案例点评〗

本案例从乘船这个情境引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和技能,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估算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耐心倾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学生的观点和思想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数学语言得到了发展。同时教师很好地运用了延迟评价的方法,用积极恰当的评价调动学生的思考。

乘船安全教案 篇4

1、感知平衡的意义。

2、学习用增减数量达到平衡的目的。

1、塑料(或木制)小船一只。

2、大盆一个,盆里装满水。

3、石子若干。

4、作业卡。

1、全体幼儿围在水盆边。教师指水盆:“这是公园的湖,湖上有小船,今天天气好,没有风和大太阳,小石子要乘船去玩。我们看一看,它们应该怎么坐船才安全,才不会掉到湖里。”接着示范:把石子摆到船的两边,使之倾斜,逐个移动石子,直至达到平衡。教师要边讲边示范,使幼儿明白道理和方法。

2、指导幼儿做练习:

(1)在每3组物体中,找出和圆点数一样多的物体,并画线圈起来。

(2)启发幼儿数一数,说出每排物体的数量,然后比较它们的多少,知道将多的组去掉1或将少的组添上1都能使两组物体一样多。

乘船作文400字 篇5

我出去游玩,恰巧路过了次北山。我在船上看着船儿正泛着蔚蓝的的江水前进。我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春天的潮水正涨到两岸,这时看上去江面更宽阔,此时正好顺风,而小船现在正好把帆儿高高的挂起,这使得行船的速度快了起来。红日用自己的力量冲破了残夜,慢慢地从海上升起。现在还没到新年呢,可是江南现在就有了新年的音讯,四处显得生机勃勃。现在我还不在家乡那儿,不知道现在家乡发生了什么变化没有,但,看到现在江南已经有了新年的音讯,可我现在在异乡,我很想知道现在家乡的人们过得怎样了,是不是也有了新年的音讯,他们是不是现在正在准备过年。一想到这些,再看看现在的景色,不由得把我的乡愁又加深了许多。

我上次寄出的家书不知道什么时候到达,不知道我的亲人们有没有看到这封信。但我知道现在的大雁是可以传递书信的,我现在十分的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帮我把家书带到洛阳,帮我所有的思念都带给我洛阳那边的亲人们,让他们知道我此时此刻是非常想念他们的。

教学反思应该反思什么 篇6

一、反思成功做法

每一节课, 都有成功之处, 如充满吸引力的情境创设、有趣的对话、典型的案例、巧妙的设问、幽默的讲解、精彩的教学设计、恰到好处的多媒体运用等。将在教学活动中自己认为在某一方面、某一点做得很不错或很成功, 感受最深刻、达到预期效果和引起学生共鸣的做法记录下来, 供今后教学利用。

二、反思漏失之处

即使是很成功的课堂教学, 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 也会有遗憾, 并且很多时候还会出现课前预设不到的情况。所以, 每上一节课后, 就要及时地从新知导语、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师生互动、问题讨论、板书设计、课件应用等方面做出深刻的反思, 同时也把课堂出现的不足或一时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 课后继续探讨。日积月累, 就能为自己的教学研究积累资料, 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也会在这种研究中不断提升。

三、反思教学灵感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 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形: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实施中, 随着教学的展开和师生思维的发展及情感交流的深入而不能得到实施, 既而会有新的生成。这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有时候也会因一些偶发事件, 使教师产生瞬间的灵感, 而这些“智慧的火花”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若能把机智灵活地应对与处理的方法记录下来, 便会为今后类似事件的处理提供借鉴。

四、反思同行共识

在观课、议课中认真记录那些值得商榷、批驳或质疑的观点和做法。自己在对内对外上公开课时, 要虚心倾听观课教师指出的教学中的不足。如, 哪些符合学生实际, 哪些不受学生欢迎, 哪些学法指导不到位, 哪些问题需要在今后教学中加以注意。教学中的闪光点, 需要继续发扬, 也需要记录下来, 作为今后发展和改进的依据。

五、反思再教设想

每上完一节课, 教师都应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认真的回顾和总结, 反思自己在这堂课教学上摸索出了哪些规律, 教学方法有哪些创新, 组织教学有何新招, 启迪是否得当, 训练是否到位等。把记录下来的这些得失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 同时思考在下一次教学中应当如何改进。

乘船作文600字 篇7

我们这次旅游的行程是从上海坐船去浙江的嵊泗岛。因为是长假原因,我们只买到了小快艇的船票。以前我从来没有坐船游玩过,想象坐船应该是非常舒服,非常平稳的,还可以到甲板上欣赏美丽的风景。

快艇一启动,我便发现与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快艇开得非常颠簸,可以看到浪花连续不断地拍打在窗户上,啪啪作响。快艇一会儿向左倾斜,一会儿向右倾斜,一会儿冲到浪尖,一会儿又跌下浪来,我感觉跟在游乐场乘坐海盗船一样,舱内的乘客时不时发出“啊”、“啊”的叫喊声。

快艇开了没几分钟便有一些大人和孩子开始呕吐起来,一开始我还没那么难受,快到岸时,我实在难受极了,头晕恶心,脑门直冒冷汗。这时妈妈对我说:“家铭,你不舒服就别忍着了,吐出来会好些!”话音未落,妈妈就递给我一个塑料袋,最后我实在忍不住,便吐了起来。

回程的时候,我们买到了大船的船票。来到码头,我瞬间被这艘大船惊呆了。哇!大船有十几层楼房那么高,站在它前面,我是这么的渺小。大船开动后,我发现这条船行驶的非常平稳,不望向窗外,根本感觉不到它在行驶。我来到甲板上,看到大海一望无际,随着船行的路线船后一条长长的白线,真是美极了!

路上,我问爸爸为什么坐快艇和大船的感觉不一样,爸爸说:“快艇体积小,自重轻,抗击风浪前行的能力就弱;大船体积大,自重重,抗击风浪前行的能力强。”

我想:人也是这样,有学识,意志力坚强的人就能克服困难,最后战胜困难;才疏学浅的人就不一样了,他们会屈服于困难,向困难低头。

乘船扩写作文 篇8

原来,管宁和华歆昨天一起到QQ农场的菜园里劳动,正在挥锄除草,两人忽然同时看到地里有一块黄金,管宁挥着锄头,假装没看到,继续除草,把黄金当作瓦片碎石。

华歆见了,弯腰捡起黄金,敲开沾在上面的泥土,丢在一边。锄好地后,他就把黄金放在怀里。管宁讥笑道:君子不爱意外之财,你不是君子。 然后他们一起走进课室上课,正在苦读诗书,忽然王朗乘坐豪华轿子,戴着官帽,在一群护卫保护下匆匆走了过去。管宁假装没看到,继续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门去仔细观看,问道:那位大官为什么那么匆忙赶路?一个护卫答道:黄巾贼快来了,你们也快逃吧!华歆听了,急忙回到课室,正要说话,管宁忽然拔出宝剑,把两人共坐的一张大席子从中割开,一人一半,然后拿了自己的一半,远远避开管宁,扬声道:你趋炎附势,不是我的朋友!两人不欢而散。放学后,两人发现黄巾贼进攻平原城,只好各自回客栈收拾东西,然后失散。没想到现在两人又见面了。 却说王朗想到他们两个有仇,但决定救管宁一命,于是打定主意,露出笑容说:还好船上还很宽,为什么不同意呢?华歆只好同意了。于是三人一起扬帆逃难。途中,忽然从后面追来了一艘贼船,船上插着黄巾军的旗子。

《乘船》数学教学反思 篇9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验的正式启动, 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时代呼唤的是研究型、学者型甚至是专家型的教师, 因此, 作为教师的我们, 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 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 把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 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那么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课前预习中的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

一、课前预习中的反思

课前预习中的反思主要是:1.对新的课程改革, 如何突破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方法, 应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 改进教法, 优化教法。2.教学情境设计是否符合实际 (学生的实际、教材的实际、生活生产的实际等) , 是否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解决问题。3.对所选材料要“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取其长处, 去其糟粕, 避免差错。

二、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 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 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具体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明确;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出现的问题, 并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

三、课后反思

教后知不足,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 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 一节课留下些许遗憾在所难免。课后可在新知导语、课堂氛围、学生思维、板书设计、课件应用等方面做出反思。课后反思可作为以后教学的借鉴和参考。

《乘船》数学教学反思 篇10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2)君与家君期日中()(3)元方入门不顾()(4)歆辄难之()

(5)幸尚宽,何为不可()(6)王欲舍所携人()(7)本所以疑,正为此耳()(8)既已纳其自托()2.翻译下列语句。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4)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3.《世说新语》是________集,主要记述了____________。刘义庆是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给下面句子添上省略的部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根据“敬称”和“谦称”的知识选词填空。

(1)我们家家教很严,_______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2)______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感谢您。(3)______不愧是绘画世家的子弟,他画的马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 9

A.尊君

B.家父

C.小女

D.令爱

E.令郞

F.犬子 3.下列句中加点字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待君久不至

B.相委而去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D.陈太丘与友期行 4.关于《期行》一文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从这则故事主人公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守信用、讲礼貌。B.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C.“元方入门不顾”是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D.文章用语言和行为刻画主要人物陈太丘。5.《期行》一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6.在“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中陈元方反驳友人的话妙在何处?由此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个什么样的人?

快乐时光 物归原主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前486)经过多次人生选择,终于在菩提树下顿悟,达到超我境界。与他得道的艰苦经历一样,他的传道也远非一帆风顺。一次,有个男子用脏话谩骂释迦牟尼,打断了他的讲道。释迦牟尼等他骂完后问他:“如果一个人送礼物给另一个人,被送礼人拒绝收下这份礼物,那么礼物该归谁呢?”“当然应该归送礼的人了。”那男子摸不着头脑地回答。“好吧,”释迦牟尼说,“我拒绝接受你的脏话,现在把它归还给你吧。”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 9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1.文章虽小,却结构完整,请分别概括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华、王的优劣各表现在哪里?

3.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尊君在不()

(2)诺,期返而食()

/ 9

5.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7.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办?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8.“便索舆来奔丧”的人是_________,当时他自己的情况是_______(用原文的两个字回答)。

9.子猷、子敬兄弟情深,而文中却说“语时了不悲”,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10.文中写到“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哪些因素可能使弦“不调”?

深层探究

11.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非常尴尬,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

/ 9

中考链接

12.(湖北黄冈中考,4)在春节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对联,融历史、地理、诗文、典故等文化于一体,成为晚会的精彩亮点之一。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下面两副对联的前面填上省名。

________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________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________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________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13.(海南课改区中考调研,2)阅读下面这则文字,按要求答题。

①元旦前夕,一位青年收到了许多朋友的贺卡。②回到家里,他摊开一桌的花花绿绿与母亲共赏。③母亲禁不住赞叹道:“你们年轻人可真是幸福。”④这句话让青年一颤。⑤他默默走出家门,徒步走到市中心邮局寄了一张贺卡,那是一份让老母亲老泪纵横的礼物,是一份飘向情感深处的知心礼物。(1)请选出与文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项。

①禁不住(A.禁止

B.禁受)

②一颤(A.颤抖

B.寒颤)

(2)是什么话让老母亲落泪了?请根据你对文段的理解,补写出这张贺卡上给母亲的话。

(3)当你在班上转述完成这个小故事后,请用一句话向全班同学表达自己的感触。

/ 9

参考答案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丢下,抛弃

(2)古代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回头看

(4)感到为难

(5)幸而,恰巧

(6)扔掉,抛弃

(7)„„的原因

(8)请托,请求 2.翻译下列语句。

答案:(1)中午不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无礼。(2)友人惭愧,下车牵他的手(表示歉意),元方进门不理睬。(3)有一个人想和他们同乘一条船,华歆就为难他(不让他上船)。(4)既然已经答应他让他上船,怎么可以现在抛下他呢? 3.解析:本题帮助学生掌握与文章相关的文学常识。

答案:笔记小说

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士大夫清高放诞的言谈逸事

南朝宋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给下面句子添上省略的部分。

解析:成分省略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与介词省略五种,其中主语省略和宾语省略更为常见。本题中就是主语省略。答案:友人

陈太丘

友人

2.根据“敬称”和“谦称”的知识选词填空。

解析:“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家叔等等。令,意思是“美好的”,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令郎、令爱等。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公、尊君、尊府等。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贤弟等。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对尊师长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执事(称对方手下以代对方)等。小女、犬子是对自己的子女的谦称。答案:(1)B(2)CF(3)D 3.解析:B项中的“去”古义是“离开”,今义是“到某个地方去”。答案:B 4.解析:本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元方,而非陈太丘。

/ 9

答案:D 5.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参考答案:《期行》讲了陈太丘七岁儿子陈元方的故事。陈太丘在久等友人不到的情况下先行一步,友人来后怒骂陈太丘;其子陈元方以“无信”“无礼”驳斥友人,令其自惭,当友人下车拉他表示友好时,他却头也不回进门去了。陈元方表现得有理有节,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6.答案:妙在抓住“信”和“礼”进行反驳。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恶意攻讦(jié),是没有礼貌。针锋相对,言简意赅,不失身份,由此可以看出,陈元方是个聪敏、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的人。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答案:起因:有一人欲乘华、王之船避难。经过:作乱的人追来后王欲舍下此人,华留下了他。结果:华救助了这个人。2.解析:华、王的优劣表现在对所救之人的态度上。

参考答案:华的优表现在始终如一地救助此人,王的劣表现在临危放弃此人。3.解析:从不同的角度归纳的道理不同,但只要正确、有道理即可。参考答案:要临危不惧、救人到底、心地善良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答案:(1)fǒu(2)shí

5.解析:A项应读成“期/日中”;B项应读成“对子/骂父”;D项应读成“故人/至暮不来”。答案:C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解析:古文翻译应用直译法。特别要注意实词之意。

参考答案:(1)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 9

(2)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7.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说得有道理即可。

参考答案:可以继续等待,友人到后向他讲道理;也可以留个纸条说明先走的原因等。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8.解析:由“子猷问左右”可知,“奔丧”之人应是王子猷,又由“王子猷、子敬俱病笃”得知他此时的情况是“病笃”。答案:王子猷

病笃

9.解析:王子猷、子敬兄弟情深,王子猷因为悲痛过度,“都不哭”。

参考答案:这可以说是子猷悲痛到极点才作出的反应,其实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

10.解析:此题应根据课文的内容综合考虑。

参考答案:①子敬病了很长时间,琴放置久了。②王子猷睹物思人,悲伤过度,不能调琴。(言之有理即可。)深层探究

11.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只要能证明自己的观点就行。参考答案:(1)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2)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没有谁一生都不犯错误,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着别人的“小辫子”不放。中考链接

12.(湖北黄冈中考,4)解析:洞庭湖、岳阳楼位于湖南省,赤壁、黄鹤楼都在湖北省,石林位于云南昆明市东南,琼是海南的简称。答案:湖南

湖北

云南

海南

13.(海南课改区中考调研,2)阅读下面这则文字,按要求答题 答案:(1)①B ②A(2)例:妈妈,你对我来说很重要!

/ 9

(3)例:当母爱已经成为习惯,我们却常常忘记保持一颗感恩的心,请记住把你的祝福及时送给你的母亲。

《乘船》数学教学反思 篇11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出处:

本文为《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中第十三则,原文无标题。

译文:

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注释:

1.俱:一起

2.避难(nàn):这里指躲避汉魏之交的**。

3.疑:迟疑;犹豫不决。

4.纳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身的请求,指同意他搭船。

5.贼:敌人

6.拯:救助。

7.本所以疑:原本感到为难的。

8.依附:跟从。

9.宁:难道。

10.辄:就

11.难之:对此事感到为难。

12.弃:抛弃。

13.尚:还

14.欲:想要

15.遂:于是就

反思:源自语文教学模式的反思 篇12

轰轰烈烈的课改大潮中教师思维的触角纵横腾跃,重塑自己的教育思想,变革教学方式,改善教学行为,提高驾驭新课程实践的能力,一整套学习、模仿、实践下来,很多教师有如邯郸学步,课堂教学痛苦不已,困惑多多。

一、充分自主,但不能自流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独特体验,教师不可取而代之。因此有的教师悄悄地退出教学的主导地位,学生说到哪,教师就跟到哪;学生汇报什么,老师就教什么,把自主学习异化为放任自流。教师的阅读确实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但学生由于学识阅历尚浅,对文本难免出现肤浅、片面、甚至错误的解读,所以在学生最需要教师的时候,教师便要雪中送炭般的降临。教不是权威解释的强加,而是点拨渗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创新。

二、有效合作,但不能作秀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于是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并且似乎成为新课程课堂的标志了。不管问题有没有被讨论的价值,不管时间是否充裕,更不管学生是否有探究的欲望,是否真正围绕问题展开研究,教师一声令下,学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投入热烈的讨论之中。

小组合作学习便于扩大信息交流量,有利于培养学生间的合作精神和研讨习惯,有利于激励学生竞争,激活创新意识,增强集体主义感,使每个学生有充分发展的机会。但在具体操作时需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合作的实施需要认真思考。语文课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哪些问题值得在小组中讨论?这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语文课中有的内容是适合问答的,有的内容是适合讲授的,有的是适合朗读的,有的是适合背诵的,不必要千篇一律。2.合作的论题需仔细设计。小组中讨论的问题既不应是学生稍加思考就能给出唯一答案的,也不应是脱离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漫无边际无从下手的。教师要营造氛围,确定高质量的有探究价值的需讨论的问题,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3.合作成员需明确分工。很多时候小组讨论成了几个精英学生的表演,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小组成员担任的角色就必须定位。4.教师需介入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讨论时,教师应通过巡视及时了解讨论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调控和点拨。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切不可让学生的思路刚刚打开就草草收场,使“讨论只流于表面形式”。

三、积极探究,但不能舍本

学生真正获得语文学习的乐趣,在于切实发现自己知识有所增进,能力有所提高,情感有所释放。而探究学习方式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以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联想和想象,以把握文本所蕴含的特色;要善于将学生获得的体验运用到具体的场景,以实现审美迁移或审美创造。于是语文课堂教学丰富起来,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讨论;既有唱唱跳跳,又有写写画画;既有图片资料展,又有课本剧、讲故事表演等。倡导综合性探究学习,突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以尊重语文的学科特点为前提,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教育学生理解、热爱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学习多样的形式固然重要,它可以提高兴趣,开阔眼界,锻炼能力,但对文本的有效阐发、挖掘和共鸣才是语文学习确有所获的根本所在。语文课堂不能失去语文的色彩,必须要立足并扣住文本。语文课就是要和语言文字亲近、亲密、亲爱,而不是把它冷落一旁让学生看“电影”;更不是把课文甩在一旁,凭空的讨论所谓的问题,言不及义,胡扯乱说。去除遮蔽,亲炙课文,才是阅读教学的正途,学生在阅读、听说等语文实践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因文悟道,因道悟文”,最终实现文道统一。

批判是为了建设,反思是为了超越。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激动一阵子”,更要“管用一辈子”。武术中“大师”的最高境界是无剑胜有剑,无招胜有招,我们众多语文教师虽非“名师”、“大师”,但我们是否可以让语文教学真的变得简单———简简单单地教学,扎扎实实地收获。宋人张先有诗云:“以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我以为新的教学模式就是那“添秋色”的雨,可以为语文教学增色,但不能成为肆意长高的芦苇,妨碍我们领略语文的湖光山色。

参考文献

[1]九年义务教育中学语文课程标准 (试行) [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 (6) .

大学数学教学反思 篇13

一、微积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1. 教材选择难。

经管类专业微积分课程教学是整个数学类课程教学的基础, 我们学校经管类专业招收的是文理兼收的学生, 其中90%生源地是贵州, 他们的数学基础较差, 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几乎没有, 所以教学难度大。我们学院一共有9位老师先后上过数学类课程, 老师们教学态度是认真的, 工作是负责的, 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 数学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试卷不及格率较高, 有些学期不及格率超过了50%。学院曾多次举行教研活动, 探讨数学课程教学改革, 也定期召开班级学生代表座谈会, 并将座谈会信息及时反馈教师, 但是仍然收效甚微。

笔者通过听其他任课老师的课、与学生、任课教师私下闲聊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 通过参加学生座谈会, 调研学生课后对数学课程学习的投入状况, 认为微积分教材的选择是影响微积分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这是因为:第一, 微积分内容多, 主要包括函数的基本知识、一元函数的微积分、多元函数的微积分、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微分方程与差分方程、级数等内容, 虽然本课程开设两学期, 合计144学时, 但是由于第一学期实际学时只有56学时 (新生从第五周才开始上课) , 再加上节假日, 全年实际学时不足110学时, 教学时数远远不够, 虽然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 删减了一部分内容, 但是教师教学仍感学时不够, 学生学习仍然感觉接受困难。第二, 教材的可读性不适合我们的学生。我们先后选用过“微积分” (赵树嫄编) 、“经济数学-微积分” (吴传生编) 、高等数学 (曹定华编) 三种版本的教材, 这些教材均是211重点院校的专家、教授编写的, 其结构严谨, 内容详实, 应用型强。这些教材对于211院校的学生来说是适合的, 但是对高考分数与一本录取线相差一大截的二本院校学生来说, 众多的教学内容以及大量的练习题, 使学生学习倍感吃力, 不但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反而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选用这类教材, 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和考验。第三, 学校对教材选用的规定。目前, 国内经济管理类专业微积分教材有数十种, 其中多数教材都是211院校的专家、教授编写的, 学校对教材的选用要求是使用规划教材或者重点建设教材, 其实这种选用教材规定, 相当于是要求二本学生去接受一本学生的课程教学, 这对二本院校的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 是不恰当的。

2. 学习习惯养成难。

大学强调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学的学习与中学的学习差异很大, 刚进校的学生还没有从高中的满堂灌输、拼命做练习, 自己学习总结与思考的时间极少的状态中醒悟过来, 对大学的自主学习认识不足, 加上对于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与现实生活的差异存在较大反差, 所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同学, 中学的学习习惯就不太好, 到了大学根本适应不了大学的教学模式, 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 由于基础原因听课精力不集中, 课后复习遇到疑难问题不知道怎样处理, 没有和同学谈论和交流的习惯, 更不愿与老师探讨, 慢慢地落差越来越大, 有些同学干脆就放弃复习和做练习。最终出现厌学或不学的现象, 采取上课应付、作业应付等办法简单应付微积分课程教学。

3. 课件制作较难。

目前多数教材都有课件, 但与教材配套的课件几乎是教材的翻版, 可读性较差, 任课教师因为对计算机以及课件制作缺乏系统的训练, 所以制作课件难度较大, 想对已有课件进行删改, 由于系统或课件制作者加密等原因, 很多内容根本改不了, 所以很多情况下想改课件上的内容但是没办法改, 如何处理课件制作或修改中存在的问题成为数学教师的一大难题。

4. 层次教学实施难。

我们的生源存在省内和省外生源差距、存在文理科学生的差异, 所以教学中若按照统一的课程教学大纲实施教学, 相当一部分学生接受感觉有困难。但现行教学条件及班级规模, 使得我们只能按专业分班教学, 不能实施分层教学, 班级人数较多, 学生基础差, 最终出现老师艰难教, 学生痛苦学的尴尬状态。

5. 教研活动开展流于形式。

一次好的教研活动, 可以使任课老师获得很大的收益, 教研活动开展可以多种多样。比如, 集体备课, 举办公开课, 开展说课活动、专题研讨乃至校际交流等。但是, 由于学校政策原因, 教师、教研室主任积极性均受到严重挫伤, 没人愿意上公开课, 集体备课开展不起来, 专题研讨会教师也没兴趣, 校际交流没有开展, 教研活动的开展完成处于失控状态。

二、解决问题的思考或建议

1. 编制适合专业发展的微积分课程教学大纲, 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

笔者认为:要解决目前我院数学类课程补考率偏高, 学生害怕的局面。首先要考虑的是制定适合专业发展的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可将课程教学大纲按照两个模块设置, 第一模块是基本要求, 即按照专业够用的原则, 制定满足各专业专业课教学需要的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具体由数学老师在广泛征求各专业课老师专业需求的基础上, 结合数学课程的特点, 在专业够用的基础上, 编制基本教学大纲;第二模块, 专业拓展。改内容是在掌握第一模块的基础上, 对数学知识的提升, 这部分内容专为准备考研究生的学生制定的提高模块。

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同时, 选择适合我院学生的“经济数学-微积分”教材。现行的微积分教材, 更多讲究数学严密的逻辑关系以及知识的连贯性, 这给学生课外阅读带来了难度, 所以, 应该考虑教材的更换, 选用经管类院校编写的微积分教材, 同时, 结合我院学生实际, 编制数学讲义以及学习辅导读物, 条件成熟时, 在已建校级精品课程《经济数学-微积分》的基础上, 联合本省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数学教师, 试编适合我院学生使用的经管类数学教材。

2. 加强课外辅导,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学生进校数学基础较差, 可通过建立数学兴趣小组, 加强课外辅导, 建议每周安排一个下午的时间集中辅导答疑, 由任课教师轮流到校辅导答疑, 使学生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得到老师的辅导, 也可尝试借助网络或建立QQ群与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交流。以此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的困惑, 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3. 开展课件制作培训, 提高教师课件制作水平。

要求任课教师自己动手做课件, 有针对性定期举办一些课件制作的培训或比赛, 以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质量, 同时, 教学常规检查将教师教学课件作为检查的主要内容之一进行检查, 所有检查结果拿入年度考核内容。

4. 尝试在微积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打散专业界限, 将全院所有专业学生打散, 按学生高考成绩或通过分班考试, 将学生按高考数学分数或分班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分班教学, 按照不同层次学生实施差别教学, 同时严格控制班级人数, 每班人数不超过60人。

5. 举办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为避免流于形式的教研活动, 建议教研活动尝试按以下方式进行:上课老师按照“上课—说课—辩课”, 听课老师按“听课—评课—议课”的程序进行教学探讨, 最后大家达成教学共识。每学期每个教研室至少举办2次类似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教改项目, 积极支持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形式的教学改革交流活动及培训活动, 积极组织学院老师到各高校进行教学交流活动, 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激发教学参与教研活动的热情。另外, 应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 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根据学生的需求及学生状况, 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 以最佳教学状态积极、主动地实施教学, 力争教学质量能够尽快提高。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数学教学面临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多年来, 从事数学教学的老师们一直致力于经管类本科专业的数学教学改革, 虽然积累不少经验, 但是, 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地方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 数学教学的难度呈上升趋势。笔者从事数学教学十余年, 对数学教学深有体会, 现将多年的教学感悟略加整理, 与同行分享, 以期得到同行的批评和指教。

关键词:微积分,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吴传生.经济数学——微积分 (第二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上一篇:小学提高教育质量方案下一篇: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纸杯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