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研究考察报告

2024-10-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科研究考察报告(共7篇)

学科研究考察报告 篇1

天目山冰桌的发现及其古气候意义,徐馨

(南京大学地理系)

天目山位于浙苏皖三省交界处,呈西南—东北走向,主峰东、西天目山及清凉峰(海扰1787米)等,标高均在1500米以上,新构造运动和第四纪冰川作用,使山体更显得高耸峻扰,成为长江下游和我国东南沿海重要名山和风景胜地之一。

天目山主体是由多种喷出岩和侵入岩组成,两侧低山丘陵则是下古生界沉积岩分布区,火山岩与沉积岩接触地带,常是天目山南北两侧断裂带之所在。对于天目山雄姿百态的地貌形态,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尤其对第四纪冰川地貌存在与否,分歧更为突出。为此,我们曾几次去天目山进行较详细而系统的调查与研究,发现天目山很多地貌形态应是第四纪气候变化的产物,其中像冰桌,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本文着重阐述冰桌,以求引起有关专家和同行的关注。

天目山南北两坡各有一条较大的河流。南坡的叫天目溪,汇入富春江,属钱塘江水系;北坡的叫西苕溪,东流入太湖,属太潮水系。天目山则为钱塘江与太湖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发育在主体两坡的众多沟溪,分别成为两大水系的次一级支流。天目山冰桌,就是发现在南坡天目溪上游马哨河的支谷一—马哨坑谷口侵蚀平台上。

马哨坑支谷发育在两种不同的基岩上。上游位于火山岩区(主要是花岗岩类),由三条较典型的小U谷组成的。三者横剖面均呈半圆槽形,两壁圆滑,无坡折亦无平台;纵剖面为比较均匀的平底直谷,尤以在枫树下村相汇的两条U谷

保存最好,也最典型,这两条谷地源出于马哨岭与太子尖(1559米)南坡,朝向南偏东,在枫树下附近的谷口,是以40米左右的陡槛降落到主谷,使之呈悬谷形态,目前陡槛虽遭切割形成峡谷地段,但从陡槽残部可以恢复原有形态,略高于上游U谷谷底。

三条支谷汇合于方家村之后,谷地则由宽盆与窄裙相间串联而成。宽盆中巨砾岩块满布;窄槛上基岩裸露,显现原始谷底起伏不平。现代流水在宽谷盆地段,婉曲旋流于砂砾之间;而在窄谷岩槛段,则深切基岩成陡直峡谷。

待到谷口,谷地开宽,发育了两级平台。低级平台高出河面约20米,上部由红色砂粘土巨砾混杂堆积组成;下部由10余米高的古生代炭岩基座组成的。平台后缘砾径变小,少见巨砾(1米以上)。高级平台全由下古生界炭岩或泥炭岩组成的平坦开阔侵蚀平台,高出河面约40米以上,平台面基岩裸露,仅在后缘山坡坡麓,有少数灰岩崩积岩块。但在马哨坑谷口与马哨河谷地交汇处,发现4块巨大花岗岩块,叠加成桌状堆积体,鹤立于高级台面上,成为罕见的典型冰桌。

天目山冰桌是由4块不同大小的漂砾相互迭加而成的。其中相当于桌面的岩块,呈不规则的扁平体(4.8×3.4×1.3立方米),覆于3块巨砾之上,砾面上可同时容纳多人坐立。这块巨砾的原始轮廓,虽经长期风化剥蚀,外表已发育1厘米左右厚的风化壳,但其原始棱角依然可辨。恢复本来外形,原为沿节理崩落的岩块,这是冰流从上游驮运至此堆积的。相当于桌腿的3块巨砾(分别为3.5×2.35×2.1立方米,;2.8×1.8×1.7立方米,和1.7×1.2×1.1立方米,),支撑着桌面,它们虽具不规则形,但外部轮廓已受一定程度的磨损,并有一些平滑面,也经过风化剥蚀,发育较厚的风化壳。我们认为,由这4块巨大砾组成的桌状堆积体,应属冰流搬运的漂砾所组成的典型冰桌。在冰桌右前方3~4米远处,另有2块1米左右的漂砾散布。除此6块之外,别无其它。

6块巨大漂砾,均系外来的花岗岩类岩石,这类岩石产地,与冰桌堆积地点,近者相距4~5公里,远者可达10公里以外。这种巨大砾块由什么外力将其运至

高级平台面上,并使它们迭加成桌,且又选最大一块扁平岩块为“桌面”?我们认为除冰流搬运外,很难

以其它外力作用来解释。

这种现象,可能说明冰流流至谷口,已接近消融区的尾闾部分,冰层厚度大大减薄,将大量物质堆放在低级平台上。当冰流供给偶有增多,水面上升,这时,部分冰流连同搬运物质一起,外溢到高级台面,当冰量供给恢复正常,冰面下降,高平台上的溢冰消融,由表碛和里碛迭置而成天目山冰桌。

天目山冰桌的发现,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第四纪古冰川与古气候均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澄清多年来一直争议本区有无冰川发育的问题。

学科研究考察报告 篇2

一、体育美学的起源与发展

(一) 体育美学的起源

美学是一门复杂而又独立的人文学科,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审美观象。它与众多人文学科紧密联系, 甚至一些自然学科也离不开它。

体育美的产生和发展, 是源于体育实践的产生和发展。原始的体育活动局限于生活, 原始人为了打猎过生活而进行跑、投掷、攀爬等基本的活动技能。那时候的人类还没有体育这一概念, 但体育和体育美却已经孕育在其中了。随着人类智力和体能的进化, 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生活, 而是为了锻炼体能。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进行体育活动, 基本的身体活动如走、跑、跳等也发展成了各种体育活动。随着体育的发展及其内容的不断丰富, 人们赋予了体育越来越多的艺术色彩【1】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锻炼体能的同时, 对动作和姿态的优美、体态的神韵、动作的难易度、体育表演的风格都逐渐提出了要求。这就是最初的体育美学。

对体育美的总结、概括, 对体育运动中所透露出的美感所进行的分析、归纳所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 为体育美学的产生提供了依据。同时这也是建立体育美学的原因和条件。

(二) 体育美学的发展

1、世界体育美学研究的发展

体育美学本身产生的就比较晚, 而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 作为美学研究领域其中的一个应用研究理论则是在1951年-1999年。

最早涉足体育美学这一领域的国家是前苏联, 从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这段时间里, 前苏联曾经出现过一种类似于文化主义的运动。此次运动中, 以高尔基为首的前苏联舆论界坚决反对对肉体的崇拜, 从而推动着体育以及竞技运动向着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目标而前进。

日本在体育美学的发展方面, 建树颇多。早在1950年的时候, 日本的西田正秋发表《体育美学的提倡》一文于《体育的科学》创刊号上。这是日本将美学引入体育理论知识的一次大胆尝试, 也是日本向体育美学研究领域所迈出的第一步。中国的“体育”和“美学”这两个词, 也是由日本人简化之后传入的。

西方人的思维是开阔的, 因而其研究领域较为广阔, 观点和流派也较多。但是正因如此, 西方的研究缺少概括性和综合性的宏观理论。不过西方学者善于在研究中运用先进的仪器, 用科学的方法和数据结合理论。这样的研究具有明确的科学价值。

2、中国体育美学研究的发展

中国对于体育美学的研究起步很晚, 第一次正式发表相关论文是在1980年的全国体育科学研讨会上。虽然中国起步比国外晚了近20年, 但是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中国在体育美学领域的研究从无到有, 发展迅速。20年来, 中国的体育美学研究不单单是理论方面的, 同时也注重应用性。1985年,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社会科学分会成立了体育美学学科组。同时, 一些专业院校相继开设相关课程, 普及相关知识, 培养相关人才。这对中国体育美学研究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

1987年到1992年这段时间, 是中国体育美学研究的顶峰阶段。潜心研究体育美学的一批学者, 先后出版了具有中国体育美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他们构建起了中国体育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奠定了中国体育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2】。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中国的体育美学研究成就颇丰。不但在论文发表方面出现多次高峰, 还拥有了一支研究中国体育美学的中坚力量队伍。但是近年来研究队伍出现了不稳定性和功利性, 学科的带头人又相继隐退, 这使得我国在体育美学的研究上出现了滞缓的现象。【3】

二、体育美学的建构研究

学科的研究最终都要归于应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经得起实践考验的研究, 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我国虽然在体育美学方面的论文很多, 但真正运用于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指导的论文并不多, 这是有待我们完善的方面。

虽然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且成就颇丰, 但体育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在高校的体育教育中只是处于选修课的位置, 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改善这一现状, 需要提高普及度, 加强体育美学教育。只有在教育上重视起来, 未来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国外体育美学的发展较早, 中国对此的研究也源于国外。但是我们和国外学者的交流还不够, 国外著作的译本也寥寥无几。我们需要“走出去, 请进来”, 加强和国外学者的交流沟通, 取之精华去之糟粕。使国内外的理论成果结合起来运用到实践中去, 这样才能使中国在体育美学领域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总结

体育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虽然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 但在应用方面还不够成熟, 在教育方面对其的重视度也不够高。作为实用性的研究领域, 专业论文数量并不能全面的代表研究成就。我们还需要在将来的研究工作中, 更多的将其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起来, 翻开中国体育美学研究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马莉.肖光来运动美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发展[期刊论文]-体育学刊2010 (3)

[2]张养利体育教学中美学教育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成人教育2009 (17)

研究生党支部综合考察报告 篇3

陈军,男,团员,安徽庐江人,1982年12月30日出生,现系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学(普外)专业2008级研究生。该生于1990年9月至1995年7月就读于庐江县邓咀小学;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就读于庐江县邓湖中学;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就读于庐江裴岗中学;2001年9月至2003年6月就读于庐江文化补习学校,2003年9月至2008年6月就读于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9月考入安徽医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

其父陈中胜,群众,皖庐江县邓咀村务农

其母吴其华,群众,皖庐江县邓咀村务农

姐姐陈孝勤,群众,皖庐江县邓咀村务农

妹妹陈群,群众,皖庐江县邓咀村务农

经过与其本人谈话及查档知,其家庭主要成员政治历史清白,政审合格。

二、现实情况

陈军同学自2003年进入安徽医科大学以来,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于2003年10月21日递交入党申请书,平时积极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注重思想与学习等各方面的表现,于2005年4月获得团员推优,经党组织考察后,发现该同学各方面表现优异,于2006年4月

12日确立为建党培养对象。自此以来,该生在政治上更加积极要求进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思想基本原则,坚持“三个代表”,专业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刻苦,勤学好问,因成绩优异多次获得“校优秀学生三等奖学金”。生活上艰苦朴素,与老师同学能和睦相处,群众基础良好。

三、支部决议

本支部于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五日召开支委会讨论陈军同学入党问题,讨论认为陈军同学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关心国内外大事,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同时该同学在专业学习方面刻苦勤奋,目标明确,成绩优异。为人随和,生活简朴,待人真诚,得到了广大师生得一致好评。

该同学已具备了成为一名党员的条件,同意其加入党组织。

研究生学院党总支研究生第二党支部

学科研究考察报告 篇4

《学科网站群建设及应用研究研究》

2、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计算机有规模地进入教育领域,在发达国家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80年代初也已经有了相当积极的探索。在这20多年中,计算机技术本身突飞猛进,其应用更是迅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尽管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几乎已被全世界所公认,在学校里相对对其投入也很大,计算机却始终是“游离于教学的核心以外”。学校各学科课程的教学,并没有享受到多少计算机带来的效益。所以,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正在成为当前我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1个热点问题。学科网站群建设及应用研究专门为整合提供素材及技术扶持,对此课题的深入研究,教师可以把先进的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去,就像教师们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1样自然、流畅。

3、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均势

“整合”这个概念最早由英国提出。英国在“整合”实践中强调信息技术要配合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1定的教与学的目标,还要利用信息技术来完成其他教学手段不能完成的任务。近几年来,世界其他教育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整合放在了10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英国政府从基础教育入手,采取了有效措施,在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4、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XX年下半年以来,许多地方教育部门、1些学术机构相继举办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专题研讨会,如全国学科“4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总课题组举办的年会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场观摩交流会”等。许多研讨会都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经验交流,让与会者切实感受到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生本观念,着力培养学生们的创新精神。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2章第8条第6点还明确规定:“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之1。而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投身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各级学校、全体教师在当前乃至今后1段时间内相当重要的1项工作。而本课题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指针,同时借鉴吸取国内外有关现代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已有成果,丰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既注重几年来信息技术教育的成功教学经验,又努力探索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新的教学模式,使课题研究具有创新意识和时代特色。

5、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方法

(1)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

1、软件方面寻求合适的教学平台

2、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培训模式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应用评价

4、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考核模式

5、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评估

(2)、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调查研究法、理论研究法、评价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信息交流研究法、评估研究法。

6、研究工作步骤

学科研究考察报告 篇5

1 科研机构设置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所始建于1894年,现有工作人员1 358人,其中科研人员501人,3名院士,博士46人,副博士264人。设有22个研究部和试验室、12个试验站及国家种子保存库,瓦维洛夫所每年都在俄罗斯和世界各地搜集品种资源,战后1954~1993年在世界85个国家考察137次。

1.1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主要方向

1.1.1 补充、丰富国家植物资源基因库。

1.1.2 考虑俄罗斯育种和栽培中急需解决问题,对引进世界遗传资源的作物栽培种和野生种进行基础研究:每年研究上万份资源,并分类、创新新的原始材料用于育种。

1.1.3 研制长期保存活体植物资源的现代技术和方法。

1.1.4 在如下领域获得大量的知识:植物学、生态学、系统发育学、植物分类学、遗传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农业方法学、分子生物学,并在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研究有效的育种技术,研究高效快速鉴定资源抗寒、抗冷、抗旱、抗热、抗酸、抗盐、抗病虫方法。

1.1.5 全面发展世界遗传资源的理论和方法论,以便对植物遗传多样性进行有效的评价,找出新的资源和优良性状的育种材料供体。研究主要农作物资源抗病虫目的基因,矮秆、早熟等有益性状。研究分子标记方法,应用于育种、良繁、品种试验和种子检验。仅在1998~1993年利用所的世界种子资源选育推广了506个新品种和杂交种,

1.1.6 建立应用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分析植物遗传资源的信息。

1.2 主要研究成果

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所是俄罗斯唯一的收集、研究、活体保存世界栽培作物和种的遗传资源的科学机关。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野生植物基因资源的基因库,是世界四大植物资源库之一。瓦维洛夫著有《栽培植物起源中心》等著作,在20世纪30年代初瓦维洛夫所已搜集了栽培、野生植物资源超过10万份。并详细研究了在各种生态地理地区条件下,作为原始材料用于选育农作物品种,在世界各地栽培,及直接推广到生产中。瓦维洛夫所也是很多国家育种原始材料中心。1922年瓦维洛夫在北美搜集了第一批种质资源。在1995年,研究所保存的栽培作物种及其野生种的样本为33.4万份,属于155个科, 304个属,2 539个种。在研究所里收集了罕见的植物标本,共计26万份标本叶。它们都已活体形式保存在所资源处、试验站。在库班国家种子库长期保存16.9万份,在4℃条件下。最佳保存条件是-20℃,以in vitro组织培养保存繁殖种子。经济作物和纤维作物部成立于1925年,有179个种,40个属,14个科的资源,有纤维、油用亚麻,向日葵、大麻、棉花、油菜、芥菜、蓖麻等油料、纤维、经济作物资源。

每年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所基因库补充6 000多份新的有价值的样品。收集到的样品活体保存,用于多方面的研究。仅在1989~1994年,综合研究基础上获得并培育了11 000余份遗传资源和500份有益性状的供体材料,用于育种中。在此期间利用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所世界基因资源,培育并推广554份新品种和杂交种,全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所有推广品种的50%。

在基础研究领域获得了优秀的成果。研究了多数量性状的生态遗传组织模型,用于创造产量、抗性、质量育种的新技术。发现新的对于育种有价值基因和多基因,研究寻找和创造这些基因供体的方法,以及把这些有价基因导入到推广品种的方法。为发展遗传学研究和加快育种进程,对具有有益性状的鉴定基因的主要农作物资源进行整理。研究植物适应应激反应机制,研究植物对非生物环境应激反应理论基础,原则和诊断方法。建立对病害抗性和用于免疫育种战略的评价系统。研究抗性基因的区域化分布课题,用于预防病害大流行。研究分子标记的原则和方法,用于世界基因资源的鉴定和登记。解决广泛用于育种、品种鉴定、良种繁育和种子检测的栽培植物分类和起源的问题。

2 科技交流

在全俄瓦维洛夫作物栽培所访问学习期间,首先参观了该所创始人、举世文明的尼.伊.瓦维洛夫院士(1887~1943年)博物馆,我们为瓦维洛夫一生创立的不朽业绩所折服;其次参观了拥有藏书160万余册的图书馆,管理人员专门为我们准备了来自中国的图书摆放在展厅。参观该所种子资源库,向我们详细介绍了种子库容量、种子处理保存技术及仪器设备性能等。

与经济作物部进行学术交流:维.阿列克谢耶夫娜部长介绍了该部向日葵、大麻、亚麻、红麻、黄麻、油菜、棉花、芥菜、花生等的资源状况和研究现状。并重点介绍了向日葵资源特点和育种现状;亚麻病理专家介绍了抗锈病基因等方面的研究状况;大麻专家介绍了大麻资源现状和研究进展情况,特别介绍了高麻率、高含Ve和培育低毒雌雄同株大麻研究方法,俄方专家对我国大麻加工生产工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在大麻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更新扩繁及生产加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地合作。

代表团全体科技人员在访问学习期间,认真听取了各方面专家的学术报告,并提出许多学术问题,专家给予了详细解答和实物演示,解决了我们在育种实践中出现的许多实际问题,不仅学习了俄方农业科研的先进方法及先进技术,还探讨了在某些领域共同研究的新途径及继续开展合作的前景。

3 合作意向

中国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代表团访问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所,双方互相了解了在各自业务研究范围内科研方向,互相交换科学试验和信息。我们不仅学习和了解了有关的知识和技术,还与俄方专家对某些研究内容进行了共同的分析,对进一步的合作进行了探讨。同时,通过培训,我们也开拓了思路,想在一些领域逐步开展新的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科技合作,中俄双方达成下列协议:亚麻、向日葵、大麻遗传资源的合作研究;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所提供必要的大麻、向日葵资源材料在中国繁殖,繁殖的材料作为双方资源的补充;平等交换亚麻、大麻、向日葵资源;根据需要签署补充协议,进行其它农作物品种资源的交换;在中国和俄罗斯进行品种资源和育种材料生态试验;互相提供育成品种在对方试验条件下的表现结果;进一步完善亚麻、大麻、向日葵原料鉴定方法;双方互相提供试验获得的结果信息材料;科技合作的成果论文为双方所有,共同发表。

4 培训后所取得成绩和体会

通过参观、考察、座谈、讨论,我们与俄罗斯同行交流了感情,结识了朋友,了解到该国在亚麻、大麻、向日葵科研生产方面的基本概况、发展前景。

俄罗斯与我国有着相似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与我国的北方的气候非常相近,因此俄罗斯育成的品种更适合在我国栽培,完全可以在我国直接引种利用。此次我们引进了具有一定特点的俄罗斯品种,经过试种鉴定,筛选适合我省栽培的亚麻、大麻、向日葵新品种,迅速在生产上应用,将解决我国生产上对这些品种的急需。

俄罗斯全俄瓦维洛夫作物科学研究所下属的各研究室机构设置比较合理,分工也非常细致。比较重视理论研究和方法论,哲学思想贯彻到每项具体研究中。基础研究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科技开发和面向市场还刚刚开始,但也已经建立了灵活的奖励制度,极大地调动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去学习。

学科研究考察报告 篇6

整合教育技术

创新教学方式

成就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单位:吴江市盛泽中学 课题组长:张建华 课题副组长:史雷春 课题核心组成员:

勇、陶兴荣、吴春良、周秋红、吴伟钢、王文亮 研究报告执笔人:张建华

网址:(http:///show.aspx?id=2968&cid=102)

整合教育技术

创新教学方式

成就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研究报告

吴江市盛泽中学 张建华

我校从2006年开始,进行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的研究工作。在全校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进展顺利,目前已经圆满地完成了本课题预定的研究计划,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课题的提出

信息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信息技术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有效工具,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是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与创新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

美国1996年开始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到2000年基本完成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英国2000年颁布《信息技术能力——2000课程标准》,规定学生信息技术应达到的水平;日本1999年制定“教育信息化实施计划”,要求信息技术必须应用到所有的学科教学中;瑞典国会1998年通过《学习的工具——全国中小学实施信息通讯技术计划》,提出中小学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要求;丹麦、荷兰、比利时等国都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程。

我国在80年代,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有了一定的发展,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做起。”;1987年成立了“全国计算机辅助教学学会”;1994年启动“三金工程”(“金桥、金关、金卡”,其中“金桥”即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同年国家教委开始制定和实施“面向二十一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计划”,提出了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1998年教育部关于《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对教育信息化作出了明确的规定;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2000年颁发《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即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有效工具,使教学内容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让学生的认识沿着“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路线前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能切实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语言和板书为手段,向学生单向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交互”式和“协作”式学习,改变线性的、被动的记忆学习,实现非线性的发现、探索和构建,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信息技术教育由信息技术课程向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方向发展,是高中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二、概念界定

1.信息技术:即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支撑的能够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的总称。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即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学科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即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有效工具,实现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转变,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有效途径,也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

三、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四、研究目标

首先,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寻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途径和方式;收集加工和创作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信息技术课件和素材;开发建设和形成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信息技术资源库;建设和完善本校各学科的教育主题网站。从而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推进高中新课程的实施。

其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收集、加工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的能力;同时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第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实现有效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实现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根本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研究内容

1.适合于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教材内容的研究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案例研究 3.信息技术教育与高中各学科教学整合的模式研究

4.信息技术与高中各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资源库建设与应用 5.富有特色的各学科教学专题网站建设 6.学校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六、研究方法

1.文献法:借助信息技术教材、现代教育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指导课题研究。

2.个案研究法:各学科分别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形成学科资源库,然后汇总提炼,形成学校资源库。

3.实验法:在自然情况下,从平行班中选取实验班,进行整合教学实验,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

七、操作实施

1.加大投入,建设硬件设施

我校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逐步配备和完善了学校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日常教学的硬件环境。建立起电视网、广播网、计算机网“三网合一”的校园网网络工程。所有教室全部配备了多媒体投影设备并与网络连接,另外有专用网络教室3个,为信息技术融入日常学科教学,实现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提供了可靠的教育技术支撑。

2.规范管理,构建课题网络

聘请教研组长担任兼职教科员,建立“教科室-兼职教科员-教师”的教科研网络结构,让课题研究走进教研组,走进每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将该课题作为覆盖全校的主课题,在此基础上各教研组分别产生与本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的配套子课题,全体教师根据本组的子课题,产生自己的个人研究课题,形成“学校主课题——教研组课题——教师个人课题”的课题网络,使全校教师人人关注课题研究,个个参与课题研究,本课题共建立有各级子课题12个。

运用多元化教学评价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市年度0708G029)

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管理的实践研究(市年度0809G043)

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与校本科普资源有效整合的研究(市年度0911G096)高中物理概念图教学的研究(市年度0911G100)

高中学生网络阅读自主能力培养的研究(市年度0911G093)信息技术教学中有效提问设计的研究(市年度0911G094)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校级)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校级)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校级)

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培养的研究(校级)运用网络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校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科技素养的研究(校级)

落实《盛泽中学课题管理制度》、《盛泽中学课题组成员职责》等课题研究制度,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实施“课题研讨课”项目,进行课堂观察与研究观摩,校刊《盛中教育》开设“课题研究”栏目,及时发布、交流教师在课题研究方面的最新信息与优秀成果。

3.不断积累,形成软件系统

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我校采用“购置加开发”的策略,不断积累,构建了适合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平台系统。现有学校资源库、网络硬盘、学生管理系统、电子图书馆、实验室、各学科主页、班级主页、星空小天地、家校路路通系统等。

例如在学校资源库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各学科主页,已成为我校各学科的电子备课中心,拥有各学科丰富的教学信息与资源,教师备课时可以方便地从本学科的资源库中取得相关教学资源,如教案、学案、课件、实验、配套练习和相关信息等拓展内容,经过个人的深加工,形成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应用于课堂教学,然后通过各年级备课组的教学研讨与教学实践,对相关资源进行修改、补充与进

一步完善,及时更新和优化本学科各年级的教学资源,便于下一届教学时使用,这样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资源经过一届一届的接力式积累、丰富与传递,在日常教学中就能显现出不竭的生命力。我校生物组的“生物课改中心”、英语组的“ELTRO”、地理组的“学海无涯”在苏州市第二届学科主题网站评比中获一等奖。

又如盛泽中学学生管理系统,该软件有效地应用于本校学生的管理工作,运用本软件可以马上查找到本校任何一个在读或已经毕业的学生的全部信息,包括:基本管理、成绩管理、出入管理、迟到管理等项目。本软件由教务处研制并负责管理,学校不同教师不同时段拥有的特定的管理权限。该软件拥有许多自动生成的功能,比如“基本管理”中每个学生的基本库、奖惩库、谈话库、家访库等由班主任在规定时段输入,任课教师库、成绩库等便自动生成。“成绩管理”中每个学生每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在考试结束后由班主任负责输入,其他内容包括年级名次、班级名次、各科平均、总分等便自动生成。

4.有效整合,开发课程资源

我校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拥有浑天仪、银杏园和智慧园等科技景点,建设苏州地区盛泽地面沉降监测分层标、气象哨、地学科普展览室、星空小天地和科技成果室等科技活动基地。我们通过整合信息技术,以“学校科技资源——科技活动社团——科技特色校本课程”模式,开发形成了多种科技型校本课程,提升学校科技特色。

例如校本课程《地面沉降监测》的开发,我们是这样操作的:以苏州地区盛泽分层标为科技资源,以GPS监测台为信息技术支撑,形成了校本课程《地面沉降监测》的知识体系与主体内容;同时在《地面沉降监测》中设置了用信息技术解决的测量问题和实践作业,使学生轻松作业,学得愉快,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又如依托“星空小天地”——未来工程师工作室这一科技资源,整合信息技术,集“知识性、参与性、趣味性”于一体形成的校本课程《探索星空的奥秘》,很好地实现了“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展示价值”的目标,弘扬了学校的科技特色。

5.常态教改,创新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主阵地,我校加强校本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运用教育技术进行日常教学的能力,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成为我校教师课堂教学的常态。做好“三个结合”——骨干培训和全员提高相结合、教育技术与教育理论培训相结合、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落实“三个结对”——备课组内结对;教研组内结对;教研组间结对。以“宁可用坏,决不闲置”为原则,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要求35岁以下“自制常用”,45岁以下“加工应用”,45岁以上“掌握能用”。

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让信息技术融入日常课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给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的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例如生物学科的教学中,生物界的丰富多彩,微观领域的惟妙惟肖,生命过程的动态变化,通过有效整合能够生动、形象、逼真的体现,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教学效果,实现将自然界搬进课堂,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使学生的认识沿着“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路线前进,在其知识主动内化的同时,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会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教学和学习的效率。

七、研究成果 1.教师的成长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支撑,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我校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各级各类骨干教师不断增加,2007年以来新增吴江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次,教学能手6人次,教坛新秀10人次。在各级各类教学业务比赛中摘金夺银,以2010年为例,我校教师就有89人次在吴江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评比中获奖,其中江苏省级以上获奖有2人次。

文本和非文本科研成果喜人,在吴江市教科室组织的学校主课题研究年检暨相关评比活动中,本课题获中学组一等奖。在苏州市教科院组织的课题研究成果评比中,本课题研究论文获一等奖1篇、二等奖1篇、三等奖2篇。本课题研究论文发表与获奖有31篇,其中国家级刊物发表10篇。发表与获奖课件和网页有21个,其中国家级发表2个。例如史雷春老师《谈网络资源在生物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融入生物课堂的探索》分别发表于《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中学生物》2006第3期和2008第4期,《整合网络资源 优化生物教学》发表于《教育与管理》2010第3期,《谈网络资源与生物课程的有效整合》发表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第4期。吴春良、陶兴荣老师《相得益彰的课程整合——校本课程“地面沉降监测”信息化成果启示》发表于《教学仪器与实验》2008第2期。万琳老师《不着一字,难得风流——谈语文课堂中多媒体运用的误区》发表于《中学语文》2009第3期。

青年骨干教师突颖而出。例如陆勇老师课件《全球气候类型的形成》获全国一等奖,整合课《常见的天气系统》获全国二等奖,课件《地方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陆地环境的组成》和《常见天气系统》等发表于《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中学地理》,论文《试论地理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发表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学地理》,制作网站《学海无涯》(http://xhweb.net)获苏州市学科主题网站一等奖,成为苏州市“教育技术应用”能手,获“吴江市青年岗位能手”、“吴江市师德先进个人”、“吴江市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2.学生的成长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活动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积极发展。

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竞赛中我校学生勇于夺冠连连获奖。例如,2009年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有88人次,在各级各类科技类竞赛中获奖有7人次,其中获得省一等奖项目有读写大赛1人次、金钥匙竞赛2人次、生物奥赛2人次、作文大赛1人次、机器人竞赛2人次等。2010年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有59人次,在各级各类科技类竞赛中获奖有59人次,其中获得省特等奖项目有钥匙竞赛1人次,省一等奖项目有作文大赛1人次、金钥匙竞赛2人次等。

各种自主活动中积极参与大显身手。以2010年为例,我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形成课题研究论文、课件共计55件,我校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编获吴江市一等奖。我校学生通过自主招募,成立各类社团共计42个,活动成果斐然,如采桑子文学社的刊物《采桑子》,深受师生欢迎。机器人社、航模和海模社2010年在江苏省科技竞赛中获得9个个人、1个团体奖项,在苏州市科技竞赛中获得17个个人,9个团体奖项。

3.学校的发展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校的科研能力得到提升,被评为吴江市2007-2009年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我校先后被命名为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苏州市首批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和“苏州市信息化示范学校”。

八、思考与展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即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进行教学、学生进行学习的有效工具,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育改革与创新,是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应用的永恒主题,也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

我国从十九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计算机辅助教学,到90年代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逐渐普及,再到二十世纪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广泛应用,走过了应用能力不断提高、应用方式不断便捷、应用效果不断提高的发展与前进道路,同时也出现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所谓高原现象,如何突破这种高原现象,是我们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优势,体现信息技术的不可替代性,使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容易出现的为多媒体而多媒体,课堂教学热闹有余而效果欠佳的现象得到很好的改变。让信息技术融入日常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使多媒体设备平时冷冷清清,开课热热闹闹的现象得到有效改观。

学科研究考察报告 篇7

一、问题的提出

1、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是新时代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信息技术教育不仅仅是计算机单门学科的任务,各门学科都有帮助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任务。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需要,是实施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新课程的需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研究意义重大。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优化语文学习的手段,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使学生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们要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加强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施为打破传统语文教学封闭、僵化的模式,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必将使语文教育朝着现代化课程方向发展。为此,信息技术必须加强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努力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和语文教育的双赢。

2、立足我校的发展。近几年以来,为适应教育形势的变化,在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我校一方面大力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条件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开展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目前已建成校园网,并以宽带和互联 网连接,建成两个多媒体教室,并配备了高性能电脑和大屏幕,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并有许多教师在教学课件的开发和制作上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性教学方面也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不能及时转变,使用媒体辅助教学也仅仅是将媒体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没有充分确立学生主动参与、发现、探索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穿新鞋,走老路”严重地制约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也成为我校必须进行的课题研究,也是一条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学校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捷径。

3、着眼学生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为学习带来了机遇,但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才能理解信息所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培养学生形成所有这些必备技能和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课题界定

1、信息技术:本课题所指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校园网和因特网等。

2、课程整合:有关的经典描述很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上提出:课程整合就是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解决“两张皮”的问题。要求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要求学生能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合理选择有效的技术工具,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和综合,学习相应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对教师则要求,除了自己应用技术,还要指导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应用技术。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整合途径的研究;整合模式的研究;与小学语文学科内容的整合;与小学 语文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 ;与教学方法的整合)

重点研究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机理、操作的范式、评价的方法以及整合对学校课程设置、课程建设的影响等。

四、研究的层面与方法

1、理论研究:调查现行信息技术教育的缺陷,分析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关系,研究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机理,提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的设想与方案。

方法: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

2、实证研究:重点研究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操作范式、评价的方法以及整合对学校课程设置、课程建设的影响等

方法: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五、研究程序

本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一)实验的准备阶段(2005年3月-4月)

1、根据总课题,切实选择制定具体可行,有研究价值的子课题实验方案。

2、成立课题实验领导小组,确定实验组成员,明确各人分工、职责。

3、建立课题档案资料、教研、总结、汇报等管理制度,加强课题过程管理。

(二)实验的实施阶段(2005年5月-2006年10月)

1、课题实验的起步、探索(2005年5月-2005年8月)

(1)组织实验教师理论学习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增强教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各实验教师,对实验班学生及现行信息技术教育进行多形式调查、研究,找到进行信息技术与本学科整合实验的突破口。

(3)教师要普遍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4)适时召开课题组会议,交流汇总实验情况,进行研讨分析,提出下阶段的实验建议。

2、课题实验的提高、完善(2005年9月-2005年12月)

(1)进一步强化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认识,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探索信息技术与本学科课程整合的较好模式,注重实验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实验质量。

(2)组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施方案评比,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教师认真开展实验研究,积累个案资料。

(3)召开实验教师座谈,对实验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予以指导,形成实验中后期指导性意见。

3、实验的深入提炼(2006年1月-2006年8月)

(1)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初步构建课题研究方面中具有特色的模式;

(2)组织优秀论文的评比,帮助教师疏理、提炼、总结出教学经验,形成优秀论文集。

(3)进行实验体系实施过程的研究,形成指导性的综合评估意见。(4)组织课题阶段成果汇报活动,完成实验阶段报告。

(三)实验的总结阶段(2006年8月-10月)

1、进行课题实验总结,形成实验报告。

2、整理实验资料,总结出具有特色的经验、成果。

3、举行课题实验的结题和鉴定活动。

六、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研究的探索过程

(一)课题开设之初

现今,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情况如何呢?在课题开设之前,我们对全校教师进行了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有个别的语文教师经常使用多媒体,部分教师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公开课、评职称等)才应用,大部分教师虽有计算机证,但上课很少用,另外还有个别教师根本就不会用。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情况又如何呢?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没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表现在: 教师使用的目的不明确。大材小用,计算机只起到演示工具的作用。或用多媒体代替教师的教,误认为应用越多越好,结果是学生课上大饱眼福,课下大脑空空。

教师应用技术水平低。部分教师上课时手忙脚乱,一人上课,几个人跟着忙;教师在课上不能及时收集、处理来自各方面学生的信息,课上教学秩序混乱;部分教师信息来源局限于与教材有关的文字材料,课外的扩展信息材料很少。

学校设施中存在问题。学校的多媒体教室的数量较少,往往需要教师提前一周排队登记,而且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还是由教师单机操作,学生机房相关设施不配套,不能达到学生人人参与的要求。

(二)原因

教学理念的滞后。许多教师在课前按照教学内容把自己认识问题的思路提前设想出来,并将资料保存在文件夹或内部网站里,等上课堂时再根据情况来选择。尽管教学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但方法陈旧,探索的少、验证的多,创新的少、重复的多,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停留在简单的组合上。另外,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仅局限在教师使用,很少让学生使用。即使有学生参与,也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教师提供好的方案一步一步地走,学生根本没有自主性,更谈不上能力培养与发展,学生仍是被动的反应者和知识灌输的接受者。

课堂教学与制作课件本末倒置。一些年轻教师把大量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制作课件上,既费时费劲,效果还不理想,有些甚至是重复性劳动。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我们不提倡每个教师都必须会自己制作课件,课件的来源最好是教师能利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进行搜集、整理、加工,取其长为我所用。

不能正确处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辩证关系。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欧内斯特·L·博耶曾说:“技术能够在瞬间把信息传遍全世界。但是,无论技术具有多么神奇的功效,它却不能传递智慧。”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过于盲从,摆花架子、形式化。而有些教师又过分地依赖计算机,用计算机代替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说,人机对话不同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与人的接触有情感在里面。不管现代教学技术发展到何种地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可少。

由于资金、时间的关系,学校的硬件环境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一个过程来逐步解决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方面的问题。

(三)我们的研究过程

1、根据总课题,切实选择制定具体可行,有研究价值的子课题实验方案。

2、成立课题实验领导小组,确定实验组成员,明确各人分工、职责。

3、建立课题档案资料、教研、总结、汇报等管理制度,加强课题过程管理。

4、培训教师

“科技以人为本”,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素质必须跟上甚至超过软、硬件环境的发展,应改变教师的思维模式并全面提升其信息技术处理能力。首先从教育教学理念上实现更新,才能从根本上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才能使教师跟上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步伐。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深入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佳结合点,用于提高教学质量。我们以继续教育考核为手段,以竞赛、奖励为激励措施,对课题组乃至全校教职员工进行了轮训。通过系列化的、滚动的培训工作,大大提高了学校各科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及操作能力。

5、请专家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一次专题讲座,以对课题组进行再次培训,便于学习和掌握新课标的精神的整合的最新动态,进一步强化对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认识,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探索信息技术与本学科课程整合的较好模式,注重实验的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实验质量。将整合内容深化,由低年级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向高年级网络教学过渡。

6、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外出学习交流,以跳出自己的圈子来认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学习他人的经验。

7、召开实验教师座谈,对实验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予以指导,形成实验中后期指导性意见。

8、组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施方案评比,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教师认真开展实验研究,积累个案资料。并根据各自承担的任务,整理资料进行提炼、总结,形成有价值的论文。

七、开展各种研究活动及取得的成果

为了提高课题组全体教师运用处理信息技术的能力,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微机培训,使其能熟练操作微机,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目前,很多实验教师在网络化教学中都安排了学生使用课件学习的环节,课件库中大量的视频、动画和交互性学习媒体,以及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和智能化反馈、检测功能,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感官的刺激,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上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研究课150多节。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举行了讲座、展示课、研究课、课件比赛等一列活动,以期从多个角度进行引导教师参与到信息化的进程中来,一部分教师从这些活动中脱颖而出,在全区录像课、课件、教学设计、论文评比中频频获奖。其中,呼金玲老师《虎王开会》录像课获一等奖,张俊琴老师论文《浅谈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获区级二等奖,李菊香和魏冬妍老师的论文《运用网络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张敏老师的《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和李海霞老师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思考》分别获区级论文三等奖。在去年举行的区级优秀课件、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李菊香、李海霞、方瑛、吴雁飞、张敏、王慧荣等老师的课件(共7个)和教 学设计(共5个),分别获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八、研究过程中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其宗旨是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层次和效率。

对过去存在的难以在学科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等问题,可以通过整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互促互动,结合重组;在学科教学的结果上,整体协调,和谐发展。整合的思想,是以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去分析、研究、解决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克服过去难以解决的矛盾。整合可以真正实现教学目标的综合化、教学过程的民主化、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从而使素质教育的学科教学得到突破性进展。信息技术教育必然走向与课程整合的阶段。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信息技术为学科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确立,使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协作学习得以真正实现,使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化成为可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能力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得以更高效、深刻地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能停留在工具层面上,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形成教学模式,应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以推进学科教学的彻底变革。

九、研究过程中的收获

理念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研究的基点

信息技术的运用,有时会和教学要求产生一定的距离。例如,计算机手写输入已经发展到可以识别倒笔顺写的字;仅从输入汉字的角度,可以不去 理会使用的汉语拼音是否规范,笔画笔顺是否正确。但是,根据当前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来看,汉语拼音和笔画笔顺的规范,在教学中,还是应当注重和要求的。因此,研究整合,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最好是达到双赢,也就是说,既达到运用了信息技术,又符合了教学规范,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为了达到这个境界,我们教师和研究人员在指导思想上,明确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深入研究学科教学的特点,研究学科教学改革中的需求,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要服从学科教学的要求,信息技术的使用要和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信息技术在这里是一个配角,是一个辅助工具。

上一篇:大学生勤工俭学利大于弊开篇立论下一篇:培养学生生活习惯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