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讲解

2025-01-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讲解(共8篇)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讲解 篇1

文献综述简称综述,是对某一学科、专业或专题的大量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研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所谓“综”,是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炼明确、更有逻辑层次;所谓“述”,是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专门、全面、深入的论述。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一、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二、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三、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四、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五、文献综述范文11、文献综述(论文标题,小二号,黑体,居中)

2、摘要:

(“摘要:”两个字要求是黑体小四,顶格写;摘要的内容要求是楷体小四。字数要求200-300.)

3、关键词:;;;(关键词要顶格写,有3-5个,格式要求黑体小四,词与词间用分号隔开)

4、正文(要求:正文的标题是宋体小四,要加粗,顶格写;正文内容是首行空两格,字体小四,不加粗;标题之间的标号统一)

一、前言

说明写作目的意义

介绍有关的概念

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

描述课题的研究现状

有关主题争论的焦点及发展趋势(核心主题)

交待综述讨论的范围(引用文献起止年份学科范围)

二、正文

理论发展阶段性成果

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成熟可靠新近的权威可信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一)历史发展:采用纵向对比的方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某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说明目前达到的水平。

(二)现状分析:介绍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对比研究差距,来阐述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比还有哪些空白点没有涉及,找到未来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首先将整理和归纳出来的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

其次讲解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并引出论据;

第三介绍有争议的相关专家观点或学说,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指出各种的发展趋势和问题焦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第四,简要的介绍陈旧、过时的或被否定的观点,这样使文章更系统全面,而且这些资料也可以起到对比反衬的作用。

(三)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意见、提出展望性意见。

这一部分主要是给读者以启示,使从事这一课题的工作者能看到未来课题研究的发展方向。这部分的内容要客观,不仅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指出捷径,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

三、总结与展望

高度概括主题内容提出观点意见主张展望发展前景

简明扼要地指出目前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及研究成果的意义和价值,在写作中应注意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阶段性结论。一篇好的综述总结,可以发人深思,具有导向意义。

参考文献(格式要求:黑体小四)

[1]作者,作者.文献名称[J].期刊名称,年份,卷号,起止页码.(宋体五号)

(附录: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

1.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版本(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2.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3.会议论文集(或汇编):[序号]作者.题名[A].编者.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5.专利:[序号]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出版日期.6.科技报告:[序号]著者.报告题名[R].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7.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颁布日期.8.报纸文章:[序号]作者.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9.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10.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七、文献综述范文2:

“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它的缺陷是......(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它的缺陷是......(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今较为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但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是为数学而数学,没有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生学习数学置于广阔的生活时空中去,学生多角度多途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尤其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提出“‘问题——探索——交流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讲解 篇2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全新理念指导下的重大变革, 必将极大促进农村发展建设, 我们建设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的建设协调发展的新农村, 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相对于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生活基础设施还较落后, 园林景观单一、不成系统, 人均收入还处在较低的位置, 因此本综述希望对新农村的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研究的目的紧跟国家发展热点, 着力解决新农村庭院闲置带来的问题, 使新农村庭院建设脱离形式并结合湖南新农村庭院建设基础, 寻求更为良性的设计方法, 使农村庭院方便、实用、舒适、环保和经济。

2.2研究的意义希望解决农村闲散土地资源、剩余劳动人口、人均收入、景观单一不成系统等农村实际问题。

3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生态建设范志浩提出以庭院绿化、村旁生态景观林保护、农村能源改造、环村庄林带建设等项目为主体, 全面推进全市的农村庭院林业生态建设[1]。黄豪中提出积极发展农村生态产业、合理保护农村生态资源、着力整治农村生态环境[2]。

3.2 绿化模式吴云霄等提出农村庭院绿化建设的模式:园林产业模式———利用整个庭院空间种植名贵稀有果木乔灌;乡村旅游模式———以绿化美化家居环境, 突出农家特色, 发展乡村旅游提高经济收入[3]。路姗姗等用数据总结农村庭院绿化模式:自然绿化型、园林小品型、经济林果型、阳光晒场型。园林小品型和自然绿化型的综合效益最高, 更值得推广[4]。

3.3 庭院经济李然等总结了发展庭院经济的必要性:闲散土地资源、庭院经营水平潜力巨大、解决人多地少问题。庭院经济发展趋势:一村一品, 创建名牌;一业为主、综合经营;一户带动、全村行动;一方天地、立体高效;一村一户、全民服务[5]。孙甲霞等中提出了新农村庭院经济的发展对策:强化科技, 培养人才;科学规划, 更新观念;加强领导, 完善体系;政府支持, 优化环境;加强交流, 因地制宜[6]。

3.4 园林景观朱俊阳提出应保持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延续, 将传统文化与地方特色创造性结合, 实现传统与现代多角度互融共生[7]。许琼等提出加强乡村景观理论与方法研究;重视乡村景观的动态研究、乡村景观需求研究[8]。

4研究目标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查阅和归纳分析, 结合湖南当地农村庭院的实地调查和实践经验, 探讨新农村功能化庭院建设的方法和方式, 着力于解决新农村庭院建设的若干实际问题。

5研究内容及方法

通过文献归纳、实地调查法收集湖南农村庭院资料, 并了解整个地区农村庭院的发展现状, 总结农村庭院的布局形式、手法及植物景观元素的应用。用分析归纳法分析归纳现有农村庭院案例, 具体在农村庭院布局、经济、景观、休闲娱乐四方面进行论述, 找出不足和解决办法。用实例论证法针对研究内容设计新农村庭院, 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论证研究结果。

6技术路线

通过现状研究 (研究背景;文献总结) →基础研究 (分类研究;具体研究) →实例研究 (现状;基础研究) →相关理论及成果→ (实例验证) 得出并总结结论。

7研究与展望

本综述系统在生态、绿化模式、经济、景观4 个方面总结与研究相关文献, 从专业角度对新农村庭院建设提出建议。前人研究仅在理论方面对农村庭院进行研究, 并没给出实际性方案设计, 得出结论也较类似。

综合前人研究结果, 日后提出对新农村庭院建设有实践意义的具体方案。这种模式的提出能够有效地改变农村景观、人均收入、土地资源浪费、剩余劳动力等一系列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问题, 提高农村整体生活水平, 为打造当地特色产业和景观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志浩.河池农村庭院林业生态建设模式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7.

[2]黄豪.新农村的生态建设的意义和发展途径探讨——以广州市番禺区榄核镇大坳村为例[J].《规划师》论丛, 2009.

[3]吴云霄, 邱兵, 屈亚潭.农村庭院绿化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4]路姗姗, 许景伟, 李传荣, 晏辉, 胡丁猛, 付裕.农村庭院绿化模式的环境效应及其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 2009.

[5]李然, 刘文国, 陈文革.发展庭院经济是新农村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邯郸市新一轮农村庭院经济调查[J].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 (二) , 2008.

[6]孙甲霞, 张万军.庭院经济与新农村建设[J].河北农业科学, 2008.

[7]朱俊阳.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豫东乡村庭院环境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 2012.

茶叶包装与绿色设计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茶叶;包装;绿色设计

一、研究的意义

我国茶叶在种类上品种比较齐全,同时我国也是全世界茶叶的主要生产国以及茶叶出口国,茶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有的比重比较大,随着我国生态茶园以及无公害茶园的建设,使得我国茶叶的绿色化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就当前我国茶叶的包装发展来说,还没有真正跟上绿色化的步伐,这样无疑会使得茶叶绿色化的进程有所放缓,在国际竞争中也就没有多少优势,所以说,对茶叶包装进行绿色化设计是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我国茶叶市场真正走向国际市场的必备条件。

包装设计与老百姓自身的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导百姓消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当前有大约百分之六十的受访者表示会在在选购物品的时候依据产品的包装设计做决定,这也能够体现出包装设计在整个茶叶品牌建设过程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包装设计能够体现出品牌的文化以及体现出品牌自身的重要价值。

由于茶叶中主要含有一些抗坏血酸等成分,这样的成分是比较容易被氧化的,继而容易在质量上出现问题,所以说,茶叶的包装设计就应当有较高的要求,相关的设计师在对包装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对茶叶自身的特性进行分析,保护茶叶自身的品质以及功能是茶叶包装设计时应当考虑的说要问题,另外企业在进行茶叶绿色包装的时候应当在包装设计、生产线以及销售等多个环节都应当符合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继而使得企业自身的环保以及绿色形象树立起来,因此,茶叶包装和绿色设计在整个产品形象的塑造以及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十分重要,在对其外包装进行设计的时候应当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分析,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以及我国当前的茶叶市场的发展境况可见,对我国茶叶包装与绿色设计进行分析十分有必要。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茶叶包装设计的研究

张文莲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国茶文化与现代茶叶包装设计》中提到,茶叶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更包含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前茶叶在我国具有典型的文化形象以及文化意义,从茶文化的角度出发对我国的茶叶包装以及绿色设计进行研究,能够使得茶叶自身的价值以及附加值有所提升,继而使得茶叶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宣传与弘扬。

罗娇在其学术论文《茶叶包装设计发展趋势研究》一文中提出,茶叶有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以及形象,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对我国的茶叶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茶叶包装应当想着品牌化以及国际化的方向进一步发展,所以在对其进行包装设计的时候应当将文化作为核心和灵魂,将品牌包装作为策略,使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文化以及品牌展现,这样不仅符合时代发展的审美观点,同时也有助于茶葉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丁勇在其文章《茶叶包装的基本特性及应用趋势》中提出,当前的包装概念不仅要求选用能够保障茶叶品质的包装材质,顺应当前消费者自身的消费能力,另外还应当在包装的外观设计上要有设计感,体现出茶叶自身的品牌特征,对于茶叶的包装设计来说,其特征具有经济性、装饰性、规范性、品牌性以及科学性,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茶叶包装设计也开始出现绿色化的转向也应用趋势,要体现出环保的理念和要求。

高圆在文章《茶叶包装的种类及其评析》中,就当前我国市场上所出现的比较具有竞争力的五种包装设计进行了分类以及介绍,这五种有纸包装、铁罐包装、纸盒包装、塑料包装以及竹编包装等。

美国学者费谢尔和戈登所编著的《小手册大创意——包装设计案例分析》中就茶叶包装的经典案例进行了分析,强调茶叶的标示设计能够产生深远的意义,能对拓展产品营销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关于绿色设计的应用研究现状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由于受到资源危机以及污染智力的压力,继而出现了绿色革命的相应运动,德国首先出现了环境标志,之后美国日本以及加拿大等地也就开始在包装设计上采用环境标志。

其中在美国的企业界以及产品包装界曾实施了相关标准面对包装进行了相应的寿命周期的评定,对相应的包装企业自身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

当前在一些欧美比较发达的国家,包装材料进行回收以及再次进行利用已经成为常态,美国的一些政府也开始采用相关的法律等强制性的措施来将包装的废弃物回收;在德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其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就应当待到百分之八十;瑞典,有近一半的人愿意为购买具有环保性质的产品而多花费百分之二十的价钱;在日本,很多产品生产商都是在对商品进行包装的时候,都尽量不使用对环境带来污染的原料;法国相关部门也在此方面有明文规定,需要在产品的包装上标有循环利用的字样。

在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包装工业发展十分迅速,与此同时我国的环保事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此时对环保的重视程度也在产品的包装上有所体现,但是和国外的绿色包装工业相比,我国的绿色包装发展还不够,尤其是对废弃包装方面进行的处理,都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境地,使得我国很多资源都得到浪费,使得环境污染状况也有所加重,对整个包装工业的有序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和影响。

三、总结及展望

在中国茶叶由来已久,随着茶文化的出现,茶叶包装以及绿色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的绿色包装依旧存有诸多问题,首先,在我国针对绿色包装还没有确切的已经明晰的概念,尤其是在茶叶的绿色包装设计中依旧没有确切的概念,继而也就很难在全国加以推行,其次,我国茶叶绿色包装的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现状,我国各地在此方面的法规等要求也不尽相同,继而就会对我国绿色茶叶的整体发展状况带来严重的阻碍;再次,我国对茶叶绿色包装方面进行的技术以及资金方面的投入有所欠缺,因此在整个市场中所占据的优势不足,和国外的相关技术相比,这样的一种劣势无疑会使得我国茶叶绿色包装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最后,我国当前茶叶绿色包装的消费趋势还不够,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当前我国的绿色消费概念还没有形成,消费者很难接受这样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因此在茶叶的绿色包装方面还没有足够的市场。

对于将来我国茶叶包装的发展趋势来说,绿色包装设计是我国茶叶包装的基本走势。对于茶叶的包装来说,合理的造型以及结构上的设计是我国茶叶包装在设计过程中所应当考虑的前提以及重要基础,这对于茶叶的周期以及品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换句话说,茶叶的包装在造型上要依据实际情况来定,其包装造型往往是依据茶叶自身的定位以及运输的方式等。

在对茶叶包装进行造型的时候,应当进行合理的设计,因为当前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消费者自身所具有的环保意识还比较差,茶叶的生产和制造商也没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这样就会使得茶叶在包装设计上很难遵循绿色设计的理念,容易出现过度设计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应当有效利用自然资源,要尽量避免包装设计对茶叶带来的不利影响,另外还应当注意茶叶的包转设计应当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主要是为了在运输过程中能够保障茶叶自身的品质;茶叶的绿色包装设计主要考虑商品的结构设计,它要求茶叶产品的包装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前提下,尽量使包装结构简单化,并且对包装的整个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茶叶绿色包装的造型设计取决于产品定位、运输方式和材料选择等因素,包装的造型与结构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而不同的包装造型对应的材料利用率也是不同的,得体的包装造型可有效减少材料的使用。

在对茶叶进行装潢设计的时候,通过梳理发现未来主要的趋势就是要有明确清晰的定位,尤其是在对外包装进行装潢设计的时候应当遵循相关的标准,在设计的时候还应当做到规范化,注意突出包装的回收标志以及材料的成分。

四、结语

包装的绿色设计是国家生态战略的一个微小节点,但通过对茶叶包装与绿色设计文献综述的探讨和深入研究,不仅有利于激发产品设计师的环保理念,形成设计师对茶产品設计的绿色环保共识,还对茶叶产品业界对包装风格的形成提供借鉴,我们在品茶知味的同时更应该倡导推广绿色环保设计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和推广,使这一绿色设计的理念贯穿设计过程的始终,让人们品茶的同时,又能让消费者感受、感悟到绿色、永续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舒祖菊.绿色包装设计理念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2007(15)

[2]张亚伟.谈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J].现代商业,2009(01)

[3]尹杰.茶叶的绿色包装设计[J].艺术教育,2007(15)

[4]华再欣.绿色包装与茶叶包装[J].上海包装,2009(01)

[5]胡淑霞.方世辉.开发茶叶绿色包装之我见[J].经济视野,2007(15)

毕业设计桥梁文献综述样板 篇4

一、前言

1、目的

通过文献的查阅,可以广泛了解和熟知桥梁的现状、发展和前沿,并为将要进行的大学四年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毕业设计开展收集和积累资料,以便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2、桥梁的基本功能

桥梁是一种具有承载能力的架空建筑物,它的主要作用是供用铁路、公路、渠道、管线和人群等跨越江河、山谷或其他障碍,是交通线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市政建设中,桥梁和涵洞的造价约占道路总造价的10%~20%。由于桥梁修建的艰巨性,因此它往往是市政工程中的关键工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桥梁设计理论和建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建造了许多高大的立交桥、城市高架桥及跨越江、河和海湾(或海峡)的大桥,这些巨大的实体工程常常使人们产生美的感受,激发人们的自豪感,成为人们生活环境中使人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物。因此,桥梁建筑也常作为一种空间艺术结构存在于社会中。

3、拟建桥梁的结构类型及其形式

本次设计桥位处的河宽仅为25~28m,桥长不长,且桥高不高,一般不适宜修建拱式桥、悬索桥和斜拉桥这一类桥型。本着“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考虑到结构类型要便于施工安装并要兼顾本地区施工单位的设备能力及经验,故不再进行其它桥型比较,桥梁体系就选用简支梁体系。上部结构采用预制装配结构,以便上下部结构能平行作业,节省工期,节约造价;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地基浅层无良好持力层,所以桥梁基础均考虑采用深基桩基础的型式,以深层的圆砾层作为桩基持力层。

二、国内外简支梁桥发展现状与趋势

1、简支梁桥构造与特点

主梁以孔为单元,两端设有支座,是静定结构,最大弯矩发生在跨中央,当跨度为L、承受均布荷载为q时,其值为ql2/8,支点弯矩为零,无助于跨中卸载,一般适用于中、小跨度。若遇地基不均匀沉降时,上部结构内力不受影响;若一孔遭破坏,邻孔不受牵连。它可以分片(段)预先制造,分孔架设和修复。这种桥结构简单,制造运输和架设均甚简便,因此各国多做成标准设计,以便于构件生产工艺工业化、施工机械化,赢得工期,提高质量,并降低造价。

简支梁桥的支座,一端为固定支座,用以固定主梁位置,使桥端在平面内不得发生移动,但可竖向转动;另一端为活动支座,用以保证主梁在荷载、温度、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作用下能自由伸缩和转动,以免梁内产生额外附加内力。此外,公路桥在活动端的桥面处要求设置桥面伸缩缝,以保证行车平稳;铁路钢桥当温度跨度超过100米(位于无缝线路上为60米)时,应设钢轨伸缩调节器。

简支梁桥的缺点是邻孔两跨之间有异向转角,影响行车平顺。为此,现代公路桥和城市桥多采用桥面连续的简支梁桥来改善。此外,简支梁桥的桥墩上需设置两跨桥端的支座,体积增大,较连续梁桥和悬臂梁桥要多耗费一些材料,阻水面积也大一些。

2、国内外简支梁桥发展现状与趋势 综上所述,简支梁桥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又为静定结构,对地基要求不高,能适用于地基较差的桥位;但跨中正弯矩较大,跨越能力差;适合于较小跨径的桥梁,经济合理的常用跨径在20m以下;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提高简支梁的跨越能力,一般在50m以下。目前国内最大跨度做到62m,为1988年10月建成的瑞安飞云江大桥; 而世界上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最大跨径已达76m。随着桥梁的技术提高和材料的发展,超过目前的跨度应该是没有问题,但不是主流发展。

三、拟建桥梁的构造设计、设计计算和施工方法

1、构造设计

众所周知,板的建筑高度小,但重量重;而梁的建筑高度大,但重量轻。对城市桥梁来说,为减少道路路基的填土高度,降低造价,应尽量采用较小的纵坡,因此桥梁构造物的建筑高度也要求小,所以板梁是城市桥梁上首选的结构形式。

当跨径增大时,为了减小板的自重,充分合理的利用材料,将界面中部部分挖空成为空心矩形界面板。空心板较同跨径的实心板重量小,运输安装方便,所以本设计拟采用空心板。

石粘河按规划为七级航道,通航净宽为18m,经计算要满足通航要求,通航孔跨径至少要20m,另结合桥头填土高度要求,拟建桥梁采用三跨跨越石粘河,跨度组合为16m+20m+16m。

《桥规》(JTG D62)中规定: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桥的标准跨径不宜超过13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板桥的标准跨径不宜超过25m。故本设计上部结构采用16m和20m装配式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1)上部结构

空心板采用交通运输部的标准设计图,板宽为1.25m,20m跨板高为0.9m,16m跨板高为0.8m,板和板之间采用铰缝联结,空心板的顶板和底板厚度均不小于80cm,截面的最薄处不得小于70mm,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承载的需要。为了保证抗剪强度,应在截面内按计算需要配置弯起钢筋和箍劲。预应力钢筋采用直径Φ15.2mm的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标准强度为1860MPa。(2)下部结构

①桥墩 采用桩柱式排架墩,圆截面墩柱,直径为Φ1.0m,横向布置:中间一幅布置4根,斜向间距为456.94cm,正向间距为450cm;另两幅各布置2根,斜向间距为571.2cm,正向间距为562.5cm;盖梁为钢筋混凝土双悬臂连续梁,矩形截面,截面尺寸为1.4X1.4米。

②桥台 采用“U”型薄壁钢筋混凝土轻型桥台,截面最小边长为1.25米,台帽宽度1.25米,台背墙宽0.336米。

③ 基础 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中墩桩径选用Φ1.2m,每幅布置同墩柱,桩长为64米左右;桥台采用双排桩基础,桩径选用Φ1.0m,每台共布22根,桩长为43~45米左右。

2、设计计算

虽然目前计算机非常普及,桥梁结构程序方便快捷。但为了更能熟悉桥梁设计计算的全过程,掌握桥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会使用现行规范,增强综合运用各种所学知识的能力。本次设计计算部分全部采用手算的方法进行。

3、施工方法

简支梁(板)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法一般有现浇法和节段吊装法两种,分述如下:

(1)有支架就地浇筑施工。此施工方法是桥梁施工中应用较早的一种施工方法,多用于桥墩较低的简支桥梁和中、小跨连续梁桥。它的主要特点是桥梁整体性好,施工简便可靠,对机械和起重能力要求不高。对于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来说,结构在施工中不出现体系转换的问题,不会引起恒载徐变次内力。但这种施工方法需要大量使用施工脚手架,施工的工期长。

(2)吊机架梁法。吊机架梁法施工需要先在工厂或现场预制整孔梁或分段梁后,再进行逐孔架设施工。预制梁的架设包括起吊、纵移、横移、落梁等工序,吊装的机具有汽车吊、桁式吊、浮吊、龙门吊、架桥机等,每一类架设工艺中,按起重、吊装等机具的不同,又可以分成各种独具特色的架设方法。预制梁的架设是装配式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性工序,应结合施工现场的条件、桥梁跨径的大小、设备能力等具体情况,从节省造价、加快施工速度和充分保证施工安全等方面来合理选择架梁的方法。

本设计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桥。上部结构板梁施工采用现场预制,机械吊装就位。下部结构须水上施工,采用围堰钻孔桩基础施工,水下灌注,桥墩台采用就地浇筑。

四、结论

本次设计桥梁体系采用简支体系,上部结构采用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板和板之间采用铰缝联结。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多柱式排架墩,桥台采用钢筋混凝土薄壁U型桥台,基础均为钻孔灌注桩基础。上部结构板梁施工采用现场预制,机械吊装就位。下部结构须水上施工,采用围堰钻孔桩基础施工,水下灌注,桥墩台采用就地浇筑。

五、参考文献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篇5

一、题目:微波辐照对PP/纳米TiO2复合材料改性机理初探

二、摘要

研究微波辐照前后对PP/纳米TiO2复合材料性能的变化,进而探讨微波辐照对PP/纳米TiO2复合材料性能影响的机理。方法 :采用首先用钛酸酯偶联剂对纳米TiO2进行了湿法改性,运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表征了改性前后纳米TiO2粉体的表面特征。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纳米TiO2复合材料。通过透射电镜(TEM)、力学性能测试、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PP/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纳米粒子分散性、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微波;聚丙烯;纳米TiO2;微波辐照;力学性能

三、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微波辐射技术正在形成,微波辐射技术扩展到化学领域形成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微波化学。自1970年英国 Harwell 实验室使用微波炉装置成功地处理了核废料以来,微波辐射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1986年 Gedye 和 Giguere等发现微波可以促进有机反应以来,微波技术成功应用于多种有机反应,微波辐射促进有机化学反应的研究已成为有机化学领域的一个热点,并逐步形成了一门引人注目的全新领域——MORE化学(Microwave-InducedOrganic Reaction Enhancement Chemistry)。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微波作用下的有机反应速度较传统方法成数十倍、数百倍甚至上千倍提高。微波化学作为一个新兴化学分支学科,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应用技术方面,均取得了较大新进展,它的发展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已在环境保护、石油工业和冶金等部门获得了广泛和成功的应用【1】。

聚丙烯是五大通用型热塑性树脂之一,具有良好的耐化学稳定性、耐应力开裂性和电绝缘性优良、易加工、加工温度宽、热变形温度高、价格低廉等特点。聚丙烯耐热性好,不易分解,熔点约为160~170℃,可在100~120℃下长期使用;密度0.89~0.91g/cm3,是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此外,聚丙烯几乎无毒,可耐高温消毒,现已被广泛用于型材,管材,片材,板材和薄膜市场,并且用途均不断的扩大。尤其PP在汽车工业,器械,家具和管材方面的消耗量正快速增加,目前欧洲约有95%的汽车保险杠是使用PP作为树脂基体制作的,新型的PP管材正逐步取代PVC管材,作为家庭冷热水管道和地热管道。目前聚丙烯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宽和扩大。近年来所兴起的通用塑料工程化技术中,聚丙烯作为首选材料不断引起人们的重视。聚丙烯的高性能化、工程化、功能化是目前改性聚丙烯的主要研究方向。新世纪以来高性能化的聚丙烯正逐渐部分代替昂贵的工程塑料。

[2]

但聚丙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主要表现在聚丙烯材料缺口冲击强度差,低温脆性尤为突出,且收缩率大,容易产生翘曲变形。它还存在耐候性差,耐光、耐热及抗老化性差等缺点。近年来,随着汽车、家电、机械、建筑等行业的飞速发展,对新材料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用PP的性能己经不能更好地满足各行业日益发展的需要。因此关于聚丙烯改性特别是PP通用塑料工程化研究己成为国内外塑料改性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四、国内外微波辐照的研究现状

微波辐射加热不仅应用于一般本体聚合, 溶液聚合, 沉淀聚合及乳液聚合等传统高分子的合成领域,近年来的研究已经扩展到天然高分子材料的改性, 微波作用下聚合机理和反应动力学等新的领域。

1、微波辐射加热在天然高分子的提取和改性的应用

利用微波进行萃取不仅能保持分析对象本来的化合物状态, 而且具有萃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和投资少等优点。林棋等对花生壳进行微波萃取提取天然黄色素, 并对色素的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甲壳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物质, 由于甲壳素分子链是以束状微晶形式存在且分子间有强烈的氢键, 使得它的化学反应性很低。为了提高其反应活性, 国内学者郭国瑞

[4]

[3]

早在1997 年用微波作用显著增加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活性和反

[5] 应性, 大大加速了脱乙酰基反应和羧甲基化反应, 同时引起的分子链降解很少。关丽等人对在微波辐射下用氯乙酸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 探讨微波加热作用条件下, 反应物投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羧甲基壳聚糖产率和粘度的影响, 并得出最优化的实验条件。

2、微波作用下单分散聚合物微球的制备

包建军[6] 微波辐照下, 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无乳化剂乳液聚合, 制备出粒径单分散、超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微波显著缩短聚合诱导期, 加快聚合反应, 显著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唐业仓

[7]

等研究了微波辐照下, 以丙酮、水为分散介质,利用阳离子型自由基引发剂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AIBA)引发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共聚, 合成出表面带正电荷的P(StMMA)共聚物纳米粒子。对粒子表征表明增加引发剂和共聚单体MMA的浓度, 粒子的水化半径逐渐减小, 粒径分散系数增大, 引发剂或共聚单体MMA 浓度的增加, 粒子的平均水化半径都减小, 粒子分散系数逐渐增大。

3、微波作用下的聚合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目前, 微波聚合研究主要集中于实验事实的积累, 对于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还进行得很少, 也不是很深入。路建美

[8]

等利用溶剂N, N-二甲基甲酰胺(DUF)或乙醇中的自由基捕捉剂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捕捉自由基, 验证反应是否为自由基历程。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可以引发共聚反应, 且符合自由基机理, 载体能促进自由基的生成。黄梅芳[9] 在微波条件下,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 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使N-(A-甲基-丁酯基)马来酰亚微乳液聚合。证实微波有进一步引发聚合反应的能力, 得出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乳化剂浓度等因素对聚合速率的影响, 其聚合动力学关系基本符合常规乳液聚合中的Smith)Ewart 理论。张科

[10]

采用微波加热提供反应所需热量, 以丙交酯为原料, 辛酸亚锡的甲苯溶液为催化剂, 进行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 开展了聚乳酸的微波辐射合成工艺及相关基础研究, 考察了微波功率和反应时间对聚乳酸合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一定微波功率条件下, 反应时间对聚乳酸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有个最佳值, 时间过长, 聚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将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聚乳酸在长时间的高温作用下发生了链的断裂所致, 曲线还表明, 微波功率越大, 反应时间越长, 产物的颜色也越深。

4、微波辐照对共混材料影响的研究

张爱民等【11】采用自行设计的聚合物微波辐照装置,研究微波辐照对填充高密度聚乙烯共混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辐照能在不影响材料刚性的基础上,提高材料的韧性和断裂伸长率,微波辐照对以微波导体为填料的高密度聚乙烯的增强是界面化学反应和物理浸润协同作用的结果;微波对介电材料为填料的高密度聚乙烯的增强主要是物理浸润的结果。王平华等【12】通过DSC、WAX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 PP/纳米SiO2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与力学性能。结果发现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纳米 SiO2 复合粒子加入量为4 %左右时 ,PP/ SiO22g 2PMM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达到最大值 ,其冲击强度增加了 1 倍左右 ,拉伸强度提高40 %。这表明经表面包覆处理的SiO22g 2PMMA复合粒子对 PP既增韧又增强。

五、结束语

微波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加热方式, 极大的促进聚合反应的研究。然而微波作用机理尚未明了,有报道称微波对材料的影响主要是热效应的作用造成的,但也有的报道也指出了一种非热效应的影响[13];另外, 目前专业化学微波实验装置的价格很高, 而大多数聚合反应的微波加热装置一般是改装的家用微波炉, 这样的装置很难严格定量控制微波的加热的速率, 因此开发出相对廉价的微波化学实验专用的设备, 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与传统加热相比,微波辐射下的有机合成具有反应速度快、产率高、副反应少、产品易纯化等优点;微波辐照在改性聚合物中对聚合物的性能的提高有着重大意义;可以预料, 随着以上问题将逐一得到解决, 微波加热技术在未来的高分子聚合反应将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金钦汉,微波化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9 [2] 黄艳, 彭强, 谢明贵1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2, 14(1):84~ 89 [3] 林棋, 魏林海, 陈焦阳.化学研究, 2002, 13(3): 38~ 40 [4] 郭国瑞, 钟海山, 王科军, 等1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7, 75(3):57~ 60 [5] 关丽, 王燕妹, 李国明, 等1 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3, 19(4): 307~ 309 [6] 包建军, 张爱民1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03, 16(1): 59~ 64 [7] 唐业仓, 罗时忠, 傅中, 等.高分子学报, 2003, 6:887~ 890 [8] 路建美, 张正彪, 吴健飞, 等1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3, 19(3): 130~ 1321 [9] 黄梅芳, 刘朋生1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4, 20(4):100~ 103

土木工程 毕业设计 文献综述 篇6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

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 土木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一、前言部分:

大学四年的最后阶段,毕业设计是最后一个重要的一个作业,做毕业设计是学会如何将大学四年的课堂知识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去。它是对我们大学阶段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不但能使我们各方面的知识系统化,而且使所学知识实践化。通过毕业设计,要求我们了解并且掌握建筑设计,尤其是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培养我们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并锻炼我们调查研究,搜集资料、查阅资料及阅读中、外文文献的能力等,为以后独立工作贡献社会做大学期间最后的准备。

我选择的设计题目是:嘉兴市南湖区王安里小区住宅楼设计,建筑层数5层。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房地产行业显得越来越重要,居民住宅是是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主体及核心,设计的技术也是比较成型的,而作为一名本科毕业生,从简单的住宅楼设计入手还是比较合理的。

框架结构是由梁和柱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主梁、柱和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联系梁连接起来而形成框架体系。框架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承重构件与围护构件有明确分工,建筑的内外墙处理十分灵活,应用范围很广。因此,选择框架结构作为住宅楼的主体结构是比较合理的。

二、主题部分:

一般框架结构是由楼板、梁、柱及基础4种承重构件组成的,由主梁、柱与基础构成平面框架,各平面框架再由连续梁连接起来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体系。在合理的高度和层数的情况下,框架结构能够提供较大的建筑空间,其平面布置比较的灵活,可适合多种工艺与使用功能的要求。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方案设计,二是结构分析,三是构件设计,四是绘施工图。结构分析和构件设计是结构设计中的计算阶段,在现代,已由电子计算机承担这一工作,常采用PKPM建模计算。但是,结构的计算并不能代替结构的设计。良好的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应该是合理组织与综合解决结构的传力系统、传力方式,良好的结构方案是良好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

多层框架结构的平面布置形式非常的灵活,将框架结构按照承重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

(1)横向框架承重方案,以框架横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承担。由于横向框架数往往较少,主梁沿横向布置有利于增强房屋的横向刚度.同时,主梁沿横向布置还有利于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但由于主梁截面尺寸较大,当房屋需要大空间时,净空较小,且不利于布置纵向管道。

(2)纵向框架承重方案 以框架纵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由框架纵梁承担。由于横梁截面尺寸较小,有利于设备管线的穿行,可获得较高的室内净空。但房屋横向刚度较差,同时进深尺度受到预制板长度的限制。

(3)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 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是沿纵横两个方向上均布置有框架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由纵,横向框架梁共同承担。它具有较好的整体工作性能。

.上层建筑,并可能引起相邻柱距范围的上层建筑连续倒塌,所以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形式;且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都由抗侧力构件承担,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框架体系;框架结构的柱与梁宜上下左右贯通,不宜采用复式框架;以及砖混框—剪结构。在填充墙的布置方面:宜采用轻质材料,且应避免形成上、下层刚度变化过大;避免形成短柱;减少因抗侧刚度偏心所造成的扭转。

在地震力作用下,框架柱尤其是角柱和大开间、大进深的边柱,一般均处于双向偏心受压状态,而电算程序是按两个方向分别为单向偏心受压的平面框架计算配筋。因此,框架柱配筋应进行如下调整:一是选择最不利的方向进行框架计算,也可对两个方向均进行计算后取较大值方向的配筋,并采用对称配筋;二是控制柱单边方向钢筋的最少根数。四是选择井字形或菱形的框架柱箍筋形式,以增强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五是由于多层框架电算一般不考虑温度应力和基础不均匀沉降问题,当多层框架水平尺寸较大以及地基为软弱土层或地基土层不均匀时,可适当再稍放大框架柱的配筋。

最后,我们还要进行“三水准、两阶段”设计方法进行抗震设计:首先是做好“强柱弱梁”的设计,由于框架柱受轴向压力作用,其延性通常比梁的延性小,一旦框架柱先于框架梁出现塑性铰,就会产生较大的层间位移,甚至形成同层各柱上下端同时出现塑性铰的“柱铰结构”,从而危及结构承受垂直荷载的能力。其次做好“强剪弱弯”的设计,为了防止梁端,柱端在弯曲屈服前出现脆性剪切破坏,在设计中要求做到“强剪弱弯” 亦即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要大于构件弯曲时实际达到的剪力。再次做好“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还要对节点进行抗震结构设计要求框架节点核芯区不先于梁柱破坏。

三、总结部分:

由于框架结构具有空间大、平面布局灵活多样的特点,满足了人们不断追求使用个性化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框架结构(住宅、公共建筑)将会得到较大发展。设计多层框架结构,设计人应首先判断结构方案的可行性,对可能碰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并对所有计算结果认真分析、判断,准确无误后方可应用于实际工程。

在整个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运用各种通用图集和设计规范以及国家、地方标准,完成住宅楼建筑的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设计及建筑图、结构图、施工图的绘制。这不仅要求我们有较强文献检索、规范应用、图集观摩、综合应用所学各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具有独立思考、独立设计、创新的精神。

综上所述,对于我来说,在做嘉兴市南湖区王安里小区住宅楼设计时,要根据规范以及实际的环境,选取构件参数和设计参数。此外,还要多了解一些结构细部构造等设计,通过查看规范,导师的指导,对建筑结构的设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争取将毕业设计作好。

对每个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我们用它来检查和提高我们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及综合应用的实践能力。这也是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四、主要参考文献:

规范类: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10-2002;

5、《建筑制图标准》GBJ104-87;

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J1-86;

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01;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10-2002;

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指导书类:

《房屋结构毕业设计指南》,周果行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教材类:

《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地基与基础》、《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设计与原理》、《建筑抗震》以及其他相关标准图集和专业技术资料。

五、指导教师评语: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讲解 篇7

在第1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 同学录在经常使用的网络功能调查中占13.7%比例。可以看出国内同学录的需求比例如此高, 但国内同学录网站的发展却并不令人那么满意。网站的功能完善速度和内容添加幅度过慢, 太过急功近利, 为追求利润, 在服务还不完善前盲目收费;网站过于花俏, 用户不易上手;系统安全存在很大隐患等。因此, 需要设计一系列功能完善、操作简单、系统安全性良好、收费低或免费的同学录网站, 使同学们达到联系方便的目的。

在信息时代中以纸介质作为交流的传统的交流方式必然被计算机为基础的交流方式所取代。而建立比较正规的大型同学录系统, 对中小型学校来说, 又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而且也不一定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根据这种情况需要开发一个简单、操作方便的小型同学录网站。其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增加友谊、联络感情、便于以后联系和交流等诸多好处。

软件开发技术运行原理

目前大多数公司在开发同学录等网站运用一系列新的方法, 是基于B/S开发模式, 结合ADO.NET数据访问技术, 以ASP.NET做为开发平台来开发其系统。用此类方法开发的同学录系统无论从界面和功能上来说, 都占据优势, 而且简单易懂, 用户操作起来也方便快捷。

1、基于B/S开发模式

B/S模式, 即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是一种从传统的二层C/S模式发展起来的新的网络结构模式, 其本质是三层结构C/S模式。B/S网络结构模式是基于Intranet的需求而出现并发展的。在B/S模式中, 客户端运行浏览器软件, 其运行原理如图1所示。它具有系统开发、维护和升级的经济性, 用户界面的一致性, 很强的开放性, 易于扩展性, 信息系统集成性, 信息交流和信息发布服务的灵活性等多项特点。

2、ADO.NET数据访问技术

此技术在B/S中为服务器存储所有信息, 并在浏览器中以相应的格式显示出来。作为数据库应用程序和数据源间沟通的桥梁, ADO.NET提供一个面向对象的数据存取架构。在典型的数据库应用体系结构中, 用户和数据库的交互过程是:首先, 用户通过用户界面向系统发出数据操作的请求, 用户界面接收请求后传到ADO.NET;然后, ADO.NET分析用户请求, 并通过数据库访问接口与数据源交互, 向数据源发送SQL指令, 并从数据源获取数据;最后, ADO.NET将数据访问结果传回用户界面。在基于B/S模式的Web应用程序中, ADO.NET对象被结合于ASP.NET方法, 使开发者可以方便地访问种种基于Web的数据库。ADO.NET在ADO的基础上添加了许多新的对象和程序化接口, 如Data Set、Data View、Data Adapter等, 使得对数据库的操作更简单。

同学录网站常用的开发技术

迄今为止, 开发软件的技术是越来越多, 各种技术都有着各种技术的优势和劣势, 有的适合开发大型软件, 有的适合开发小型软件。同学录之类的小型软件运用每种技术都可进行开发, 但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 找出相对适合的技术。

1、VB技术 (Visual Basic)

有的同学录网站采用Visual Basic, 它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一种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工具。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编程语言之一, 它也被公认为是编程效率最高的一种编程方法。开发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软件, 或是编写一些能处理实际问题的实用小程序, VB都是最快速、最简便的方法。

Visual Basic开发中心有一个相对应的例子, 用大量HTML语言拼凑出一个静态网站, 可能在外观、结构上能达到满意的视觉效果, 但是从逻辑上看是否还不够准备, 不能够对此网站进行维护、修改等后期工作。因此仅用这一种技术不能开发一个比较完善的同学录。

2、Java技术

有的同学录网站采用Java, 它是一种简单的, 面向对象的, 分布式的, 解释型的, 健壮安全的, 结构中立的, 可移植的, 性能优异、多线程的静态语言。它既是一种高级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也是一个平台, 它基于Java虚拟机技术, 借助这个东西建立了跨平台的优势。

此技术包含3个版本, Java SE、Java EE和Java ME, 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发不同的软件, 我们接触比较多的是Java EE。就目前而言, 国内外使用Java技术来开发软件的公司是比较多的, 许多大规模的软件都是用的此技术进行开发, 原因是Java技术在框架设计方面相对占一定的优势, 层次清晰, 容易区分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隔阂。像同学录网站此类的小型软件, 就不需要做得过于正归, 要求也不会那么高。

3、ASP.NET技术及其优势 (Previous Page Next Page ASP.net)

有的同学录网站则采用ASP.NET, 它是一种建立在通用语言上的程序构架, 能被用于一台Web服务器来建立强大的Web应用程序。它能提供许多比现在的Web开发模式强大的的优势。此技术简单易懂, 使运行一些很平常的任务如表单的提交客户端的身份验证、分布系统和网站配置变得非常简单。例如它的页面构架允许你建立你自己的用户分界面, 使其不同于常见的VB-Like界面。

此技术适合于各种大小规模的软件, 开发大规模软件可能在整体结构方面不占优势, 不过完全可以实用。在小规模软件开发的过程中, 就可以发挥它最大的作用了, 可以开发各种风格的软件。对于软件初学者来说, .NET作为开发平台是个不错的选择, 相对其他开发软件入门较快, 操作易懂。

它的强大性和适应性, 可以使它运行在Web应用软件开发者的几乎全部的平台上。通用语言的基本库, 消息机制, 数据接口的处理都能无缝的整合到ASP.net的Web应用中。ASP.net同时也是languageindependent语言独立化的, 所以, 你可以选择一种最适合你的语言来编写你的程序, 或者把你的程序用很多种语言来写, 现在已经支持的有C#, VB, Jscript, C++等。

结束语

巨额冲销文献综述 篇8

[关键词]巨额冲销;综述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6-0045-02

巨额冲销是盈余管理的一种类型,目前对于巨额冲销的研究比较活跃,国内外专家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下面就学者们对于巨额冲销的定义、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一、巨额冲销的定义

关于巨额冲销的定义,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著作尚未达成共识。黄世忠(2002)定义为:将本应在未来期间确认的成本和费用提前进行确认。吴水澎、刘斌、刘星(2004)提出凡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前或变更后的本年净利润为负,并采取了降低当期利润的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且下一年净利润为正的公司,将其界定为巨额冲销公司。费振刚(2006)把巨额冲销又称为亏损最大化策略,即公司最大限度地多计损失、少计收入,以求在后续年度内实现较高的会计利润。

二、巨额冲销的影响因素

对巨额冲销影响因素的研究也可以说是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

1国外的研究

西方国家对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以下三方面:

(1)高级管理人员的更换

在企业主要高级管理人员发生变动的时期,企业的盈利往往也会产生大幅波动。Leop-old Bemstein(1970)提出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会采取为未来的损失和可能发生的费用提取储备金的行为。Michael L.Moore(1973)在收集1966-1970年间发生了高管层变动的36家美国上市公司数据基础上,运用卡方检验方法,得出了减少当期收入的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与当期高管层变动存在显著相关性的基本结论。再如Linda Elizabeth(1987)通过随机游走模型和选择模型方法研究了两者的相关性,他搜集了1970-1983年间发生了高管层变动的22家美国上市公司数据,并从中发现发生高管层变动的公司有在变更当年采取巨额冲销的趋势。此外,SusanPoureian(1992)提出了高管层变动的两种类型即正常与非正常的变动,并在收集1985-1988年间发生高管层变动的家美国上市公司数据基础上,运用符号等级检验方法,得出了高管层变动与巨额冲销有显著相关的结论。

(2)公司治理结构

盈余管理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1996年Deehow、Beasely研究发现,易受到证券交易委员会查处的公司其治理结构往往很薄弱,很少设立审计委员会,通常只设立一个由总经理兼任的内部控制委员会。可见,一个治理结构比较薄弱的公司很有可能积极从事盈余管理。因此,如何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形成抑制盈余管理的有效约束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3)企业的财务困境

上市公司因经济周期波动、市场竞争加剧,或遭遇自然灾害而陷入经营困境时,通常会选择巨额冲销行为。一般认为,陷入财务困境的公司会做出调增盈余的会计选择,但DeAngelo、斯基诺研究的结论是:管理人员的会计选择基本上反映了公司的财务困境,既没有试图粉饰公司业绩,也没有试图避免或推延违约事件和违约成本的发生。巴哥泰勒和迪切夫的研究发现,公司中存在避免报告盈余下降或亏损而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主要通过管理经营现金流量和营运资金的变动额来达到增加会计盈余的目的。

2国内的研究

如今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管理人员的契约可以简化为政权监管部门与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契约,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巨额冲销的空间更大。我国关于巨额冲销影响因索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公司财务困境

陆建桥认为,亏损上市公司在出现亏损年份及其前后年份存在巨额冲销行为。他收集了上交所上市的22家亏损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首先,亏损上市公司在首次出现亏损的年份,采用非正常调减盈余的手段,使该年度的应计利润总额、应计利润变动额小于零和上年数。其次,亏损上市公司在首次出现亏损的前一年度,应计利润总额为正,应计利润变动额大于上一年,且可操纵性应计利润为正值。另外,亏损上市公司在扭亏为盈年度,其应计利润变动额大于零,其应计利润总额、应计利润变动额大于亏损年度。

(2)公司治理结构

目前,我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着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首先,由于国有股权“一股独大”,股东大会形同虚设,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严重。其次。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合,有的企业甚至一人身兼董事长和总经理,造成了二者之间的监控关系失衡。再次,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存在过多的关联交易,便于控股股东操纵上市公司。另外,监事会成员大多来自企业内部,迫于高层的压力,有时无法对经理人的不当行为采取有效措施,监督效果值得怀疑。吴雅辉(2007)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内部董事比例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外部董事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大,则盈余管理程度低。

(3)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

巨额冲销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有着一定的联系。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被认为存在巨额冲销现象,注册会计师就不应当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张永奎、刘峰(2008)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上市公司盈余操纵越厉害,越有可能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但李东平、黄德华、王振林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在出现关系到上市公司切身利益的事项时,面对比较突出的盈余管理问题,仍然倾向于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之外的审计报告。

三、巨额冲销的影响

张翠萍(2007)认为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为使自己获得的报酬总额达到最大,经理往往通过“巨额冲销”的方式来操纵利润。这是因为,一方面,可以掩盖公司的不佳经营业绩,维持公司良好形象,增加投资者信心;一方面,经理得不到报酬的年份也比较少,当年的“巨额冲销”在减少当年收益的同时,增加了以后年度的收益,可使经理获得的报酬总额达到最大。

但是“巨额冲销”有时还会产生相反的影响:经理经常把“收益平滑”与“巨额冲销”联合使用,试图使企业当年收益接近上一年或过去几年的平均值,无形中增大了其与下一年收益的距离,这会造成企业未来收益易变性的增加。另外,经理拉平收益的能力是有限的,只能改变企业当年的收益数额,并不能根除已报告的收益缺陷,只能对企业未来的收益造成影响。

四、研究评述

对于巨额冲销的定义,每位学者的定义虽有可取之处但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黄世忠从定性的角度定义,缺乏进行实证研究的可操做性;而吴水澎、刘斌、刘星是在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条件下进行界定的,不具有普遍意义,相较而言,费振刚的定义比较合理。

国外对巨额冲销的研究多数采用实证研究,而我国的规范研究较多,赈灾逐渐想实证研究发展。国内外对不同时期的研究所考虑的因素比较一致,例如,公司治理结构因素中一般都考虑了控股股东以及高管层变动对巨额冲销的影响,同时期的研究结论也有共同点。

但是该类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

1在研究公司治理结构影响因素时,关注较多的是高管人员变更等,缺乏实证研究上市公司规模、控股股东等因素。另外,我国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对巨额冲销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因此,可从近几年中国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来研究其对巨额冲销的影响

上一篇:大专辩论赛下一篇:参观军事博物馆观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