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教学设计

2024-12-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细节教学设计(精选9篇)

细节教学设计 篇1

教学反思:关注教学细节——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

《细节决定成败》的确是一本可读可借鉴的好书。它从经济学的角度,强调了行动在于细节,任何大事情,最总还是要落实到细节上,细节承载着社会的文明。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曾表示: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多么平实朴素的论述,推及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何尝不是细节决定成败的过程呢?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师更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师角色,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那么,要做到这一点,轻车熟路的驾驭课堂,就要从教态细节、备课细节、课堂教学细节和育人细节等各方面加以关注。细节虽小,折射的却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教育智慧。成功的教育,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我们当教师的应当关注细节,从细节入手解读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智慧。

润物细无声——教态细节

1、微笑。雨果说过: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脸上的冬色。学生在我们的微笑中辉学会关心,谅解,善待他人。当你已执教多年且逐渐懈怠,当教师职业成为一种“机械操作”时,你迫切地需要微笑,需要将微笑带入课堂。当你面对“教学困境”(学生多次未完成作业,多次违犯纪律)时,希望你能保持不燥不火,淡定自若,面带微笑。给学生以谅解的微笑,耐心的辅导,那样你完美的教师形象会在学生心中保留得更长久些。

2、姿态、手势。站立讲台的姿势要有安定感和力度,让学生提高情绪,振作精神。严禁坐教,这有损教师形象,不利于进行教学指导。教师要善于运用优美的手势表达情感,注意不要频繁地使用食指,如果频繁使用食指会给人指手画脚、盛气凌人的感觉。

3、目光。目光中心放在倒数二、三排的位置,并兼顾其他。教师授课时,要加强目光巡视,消除“教学死角”。教师要学会用目光鼓励学生发言,用目光制止学生的嬉笑打闹。

4、语言。多运用商量的口气,注重民主、平等的讨论交流;少用命令式的口吻,杜绝语言暴力,如动辄指责,辱骂。

于无声处听惊雷——备课细节

备课不是简单的照抄备课用书,而是研究导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有以下需关注的细节:

1、备教材。抓住教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指字、词、句、段、篇、章,文章修辞、体格知识等;人文性指教材渗透的情感态度、价值感、人生感悟、生命意义等。),充分理解编者的编排意图。

2、备课程资源。要从大语文观的角度,注意相关学科联系、课内与课外的联系、相关的资料补充。

3、备教学过程。新课程理念强调要从一种模式的,程式化的教学过程转变为自主创建的构建学生知识体系、能力目标的建构式课堂教学过程。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备课在教学手段、方法选择上要尽可能设计通过学生的自主提问、讨论、朗读、领悟、体验等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潜能。

4、备学生。备课前,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情感能力等有一个全面的深入了解。设计的教学方法、过程是否适用于本班学生。所设计的问题学生会有怎样的回答,学生可能会提出什么问题来,教师如何评价学生的回答,怎样回答学生问题并引领学生进行学习,能否根据学生的思维调整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案进行教学。

万紫千红总是春——课堂教学细节

1、提问细节。提问时易出现的问题是提问过多、问得太简单或太复杂;难度小了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难度大了学生会感觉摸不着头脑;(3)、“顾及一小面,打击一大片”,只问优等生,忽略差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提问时既要注意难易度,有的放矢,也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层次、比例,尽可能照顾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兴趣。

2、板书细节。板书容易出现的问题是:(1)、随意涂抹,缺乏严谨性。如一年级语文教师画四线三格教拼音,就有不用直尺画的,高年级画几何图形也有老师随意徒手就画,语文老师授课时边写边擦黑板,动作都缺乏严谨;(2)、内容空洞无物,缺乏概括性。有些教师的板书对学生理解领会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没有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不能概括文章主旨。

不为彼岸只为海——细节育人,以身示范。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感情、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所以,身为教师,只能用自身的精神领域去教化学生,成就学生。

教师需从小事做起。如黑板没擦,自己擦黑板;地上有纸屑,弯腰捡起;学生大扫除忙不过来时,教师去帮忙等。从细节入手,关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处处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示范。

细节教学设计 篇2

教师缺乏良好的操作习惯

教师的操作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操作习惯, 特别是中小学生习惯于对教师的操作进行模仿, 认为教师的演示总是最权威的。教师的操作习惯也一直渗透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如文件保存路径、文件名取名等。经常在公开课上听到这样的对话:“老师, 文件要不要保存?”“随便。”“那文件保存在哪里?文件名呢?”“随便什么地方、什么名字。”或者“保存到桌面上。”这样的保存——路径不确定或者全部往桌面上“堆”, 文件取名不够规范——有何意义, 能保证学生在下一次需要该文件时顺利找到它吗?一次无心地误导或许只会对学生的操作习惯产生暂时性影响, 但如果学生遇到两次教师如此回答, 或者看到教师的操作也是这样的, 估计在第三次、第四次操作时也会想保存到哪里就保存到哪里, 想取啥名就取啥名。学生长期不注意文件的保存规范, 最终结果必然是资料乱七八糟, 难以整理、难以查找, 文件系统一片混乱。

对策:有些操作看似无意, 包括教师自己演示时将文件随便保存到桌面上或“我的文档”中, 并很随意地输了“abc”或“123”作为文件名, 但这样漫不经心的演示很容易让学生理解成保存路径无所谓, 可以随便保存在电脑中的任何位置, 取名也没有什么章法。教师在演示时, 要变无意为刻意, 应注意保存路径, 并恰当取名, 尽量做到见名知义。在潜移默化中, 培养学生正确保存、有效整理信息资源的习惯。

任务设计缺乏合理性

教师设计任务时没有体现出其合理性, 这就造成了为设计而设计, 无法很好地体现对教学内容的学以致用。比如在讲解Excel表格的单元格设置时, 教师对填充颜色的单元格考虑不够充分, 要填充哪些单元格、填充哪些颜色都是信手拈来, 至于为什么要用这些单元格来填充却没有多加思考。在这样的任务引导下, 学生也能掌握操作技巧, 完成教学任务, 但对于用此操作如何更好地服务现实生活, 很多学生却无从下手。信息技术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学习和生活更便利。教师在设计任务时, 应充分考虑该任务的拓展性、后效性, 以更好地启发学生学以致用。

对策: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不妨多考虑这个任务的优劣——好, 好在什么地方;不好, 能不能再改进。该任务能不能体现新知识, 哪些内容体现了, 是如何体现的, 有没有更合适的任务来体现教学内容等等。如在设置E x c e l单元格填充颜色时, 可以采用一行一行地单元格区域设置填充颜色, 这样的填充不是为了填充而填充, 更不是为了好看而填充, 主要为了让数据行更清晰, 用户看起来更方便、更清楚。又如在练习W o r d中的字体设置时, 可以选择一些重要字句, 对其进行“着重号”设置;选择精彩语段划“波浪线”, 这样的任务可以和语文中的标识方式恰当联系起来。再如化学分子式H2O中的“2”进行下标效果设置, 对数学函数y=a x 2+b x+c中的“2”进行上标效果设置。这样学生在练习任务时, 除了学会如何正确地设置一种效果之外, 还会思考它们的用处和用法, 在日后遇到其他化学分子式或数学方程时, 自然会活用知识, 运用该方法轻松解决问题。

业务知识不够扎实

信息技术学科与计算机发展息息相关, 教学内容中必然会出现一些计算机英语单词。信息技术教师虽然不是英语专业出身, 但对单词的读写不应有错。有一节市级公开课内容为“E x c e l第一课”, 教师在导入部分先联系了Word, 说明Excel、Word是兄弟, 同属于Microsoft (微软) 公司开发的Office家族, 引入效果不错, 但结果教师把Microsoft单词中的i误读成[i] (正确的发音应该是[ai]) , 接下来在讲解工作表的时候, 把默认的工作表名“sheet1”中的“sheet”发成了[si:t], 忽略了单词中的“h”, 一堂本该精彩的课顿时黯然失色。这就像一幅好画中的一处败笔, 纵然画再美, 因为这处败笔, 影响了整个课堂教与学的整体效果。

其实不仅仅这些单词, 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产品往往是一个特定的单词, 如取了一些单词的前缀, 或由一些单词的首字母组合而成。这些单词不管以哪种形式出现, 其必与原有单词或前后缀意义息息相关, 或衍生、或扩展、或借代。

虽然英语的发音并不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点, 但也应成为重要的部分, 教师发音的正确与否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他们对教师的评价。正确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单词意义及发音是今后准备开展信息技术双语教学的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的素质。

对策:对教材中出现的单词不妨多翻翻英语字典, 以正确发音和理解单词原有意义。对一些专有名词可以刨根纠底, 看看到底是哪些单词组合, 如存储知识时出现的R O M和R A M, 学生往往很难辨识, 很容易对其中文意思和特点张冠李戴。教师不妨对较简单的ROM解释全名:Read Only Memory。前两个单词, 学生在英语课中已经学过, 熟知其义, 因而理解起来就比较轻松。当然,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进一步补充R A M中的R并非Read, 而是另一个单词Random (意为“随机”) , A是Access, 存取的意思。这样教学并不要求学生将所有的单词意义理解透彻, 而是告诉学生一种学习方法。看到一些计算机专业名词时可以尝试着用拆分和组合的方法去理解、去分析, 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提升信息素养。

忽略课堂临时性问题

信息技术学科是基于操作实践的课程, 教学的开展、学生的练习很大程度上依赖计算机的正常工作。一些公开课上, 学生操作的计算机也可能会不配合。教师为不影响上课进度, 往往会忽略课堂上的临时性问题。有时学生举了半天手, 教师视而不见。殊不知有些课堂问题虽是临时性的, 但可能具有普遍性。在一节公开课上, 教师请学生关闭E x c e l窗口, 结果演示的学生单击了内部窗口 (工作区域) 的关闭按钮。教师见状, 不由分说, 匆忙夺过鼠标, 单击外面 (应用程序) 的“×”。窗口是关闭了, 可是一扇学生探求新知的大门也被同时“关闭”了。

对策:对于计算机产生故障的处理, 如果正赶上学生练习时, 教师应该有时间看看机器出错的状况, 对有些接触问题等教师简单处理和恢复, 对于其他需要长时间来解决的问题, 不妨先安抚该学生, 让其与临近学生合用计算机, 尽量不影响其学习兴致。从另外一个角度讲, 教师在备课时就应尽可能地从学生角度出发, 从新知识角度出发, 考虑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产生的疑问。当然, 备课也不可能面面俱到, 教师要对新产生的临时性问题有较强的应对能力。如果教师在巡视时发现某问题是不少学生的通病, 可以集体讲解;如果只是个别现象, 可以单独解决, 但要特别注意, 学生在集体演示时出现的情况, 教师不能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 更不能避而不谈。笔者认为, 教师在遇到此类问题时, 必须说清楚。像上面所述的情况, 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明有两层窗口 (应用程序窗口和工作区域窗口) , 即有两个关闭按钮。如果学生关闭内部窗口, 即关闭了E x c e l工作区域, 教师不妨顺势讲解窗口组成中与W o r d相同的部分: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 同时让学生注意关闭按钮的数量和位置, 然后再新建一个工作表, 出现两重窗口, 恢复E x c e l工作区域窗口, 着重讲解其组成内容。这样, 学生对两重窗口就印象深刻了, 更能有条理地分析E x c e l的界面组成, 将问题巧妙化解。

教学细节决定教学实效 篇3

关键词 教学细节 师生行为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教学细节,是在教学中一些不易察觉的细末之处、关键之点。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教学细节可以体现一位教师的实力和功力,细节的变化则标志着课堂理念与实践的变化,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

曾经听过两位教师关于《发动机由于保险丝故障不能启动故障的排除》这一个课题的公开课,授课内容是相同的,但一位老师讲的时候是讲“请大家把保险丝拔下来好好看一下有没有坏”,而另一位老师讲的却是“请大家把保险丝取下来认真检测一遍看有没有坏”。虽然内容一样,但结果却不同,第一位老师所带的学生就是拔下来看了一下就讲保险丝断了,因为它可以看到断了。而第二位教师所带的学生却将保险丝拔下来用万用表认真检查后报告保险丝断了。不由得让笔者想起李东江老师在一次技能大赛中出的题目,就是保险丝的检测,只不过是他将保险丝上涂上了透明绝缘的环氧树脂,里面保险丝是好的,但就是不能导通。就是一个简单的内容,却将许多选手难倒,因为他们只知道去看有没有坏,而不懂得去检测它有没有坏,到我们教学上主要就是教学细节没有把握好,从而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对教学细节进行设计与把握。

1 课前精心设计教学细节,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而课堂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细节的设计。在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课堂,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现在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设计与安排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互动。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通过适当的教学细节设计,如动手操作、问题质疑等细节设计,引导学生,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为课题教学服务,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上面提到的第二位教师,通过“请大家把保险丝取下来认真检测一遍看有没有坏”这样的一个问题质疑,引导学生对保险丝进行测量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进行了万用表的使用,这里面就有一个细节,就是“万用表的校表”这一个细节,通过老师与学生相互间的提醒,好多学生注意到了這个细节,从而使同学们对万用表的使用更加熟练,达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

2 课中认真把握教学细节

课中教学细节的把握,需要我们要多观察、多发现。用我们的思想去关注学生思想,用我们的眼睛去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动作与表情,用我们的耳朵去关注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每一个声音。要花费可能多的时间去点拨,然后进行适时的鼓励与引领。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针对学生的反应合理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服务。

还记得学校一位老师讲课时,一句听似玩笑的点评,更令人叹服。全班同学们听完老师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之后,老师提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关键点?”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她请了一名男孩子(老师在讲解时就发现该生没有认真听讲),这位学生大声说:“读数!”而事实上,刚才所讲解的是“使用前要注意校表”,这时,老师不急不躁地说:“看来,你对关键点把握得很好,是要注意读数,但结果就是一个错误的数我们又去如何读呢?来说一说!”听似一句轻描淡写的玩笑话,可对那位开小差的学生来说,却是起了婉转的批评作用。当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不够专注时,教师适时适当地对他进行不露声色的批评,为学生的发展扫除障碍,同时也为课堂增色不少。当然,这其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把握好其中的火候。而相反,不注意学生反应,只一味地推进自己设计的教学流程,教师就会悄悄地失去了学生。不是危言耸听,忽视细节,忽视学生,我们将付出代价,承担责任。

3 课后反思教学细节,不断创新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教学细节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可成为今后教学上的教训,少走弯路。自我反思教学细节有助于改造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经验,经验+反思=成长,没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才能及时发现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所以,从细节入手进行反思,正是提升教师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例如:本学期上了一节汽车营销课程的案例讨论课,事先确定好主题,按照自愿原则将4~6名学生分成一个学习小组,每组围绕主题自主选择案例,课前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由小组推举的代表制作成PPT在讨论课上作主发言人进行陈述,其他成员补充、讨论时,其他组的学生都可以对该组的意见提出质疑,凡提出问题者都给予平时成绩的记分鼓励,最后由老师进行讲评。在课前在教学组织与设计上下了功夫,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与探索能力,同时注意了细节的培养,是在授之以“渔”。但在课堂讨论课时发现效果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好,通过课后教学细节反思,发现主要是老师的讲评欠些火候,如何做到恰到好处,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课后的教学细节反思,使笔者及时地发现了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改正,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我们应关注教学细节,努力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境界,做一个高品位的教师。有效课堂的营造,除了需要我们教学观念的更新,更需要我们教学方式、手段、方法等具体教学行为的改变,更需要我们将内化的教学理念外化为常态的教学行为,通过课堂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体现出来。精彩的教学细节构成了经典的教学,它是教师智慧和理念的呈现。课堂教学活动包含着许许多多个教学细节。看似不起眼、易被忽视的细节却往往包含着智慧的火种,能成为思维的创新点,可以成就一个个精彩的生成,使课堂的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杨九俊.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抓住细节》教学设计 篇4

1.了解细节描写及其常见类型,认识细节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作用。

2.训练学生怎样捕捉典型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训练学生学会描述细节,突出人物的形象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与前练:

欣赏一幅图片:董卿主持时跪着谈话

回想文学作品中你印象很深的一个人物,并说说印象最深的某个点。

二、授新与鉴赏

探究(一):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课文示范

1.今天我们老师穿上了那件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都德《最后一课》)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3.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4.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有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李森祥《台阶》)

〖指津〗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细节描写往往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突出人物性格形象。

细节描写的分类:根据表现内容,细节描写可以大致分为肖像细节、语言细节、动作细节、事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肖像细节是指对人的身材容貌服饰以及表情等典型特征的细微刻画。专门对脸部细微表情的描写又称神态描写。

小练习(一):说说下段话中的细节描写及其所起的作用。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探究(二)怎样捕捉细节

课文示范:

例1:今天我们老师穿上了那件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都德《最后一课》)

例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例3: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例4:“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只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地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例5: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手两脚,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例6: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在这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指津〗怎样捕捉细节

重视教学细节提高教学质量 篇5

提高教学质量

赣州市于都县罗江乡筀竹小学

李慧兰

一颗树最能体现其生命活力地带是繁茂的枝叶,一堂课的精彩莫过于于“生长”其间的闪光细节。教学细节虽是构成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却不容忽视。如果把课堂比作一首乐曲,那么教学细节就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只有关注细节,把我们备课时的预设工作做细、做实,才能让我们拥有一个灵动的课堂,才会使我们的课堂意味深长而又回味无穷。如何设计好课堂教学细节?以下建议不妨一试:

一、把握关键细节

课堂教学细节很多,我们不必也不可能个个都紧抓不放,教学设计时,要放过次要细节,深度挖掘“关键细节”去突破生成。“关键细节”或是学生学习的疑难之处,或是易错之处,或是文章的知识新授点、能力训练点、情感体验点所在,抓住这些“关键”即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意义理解。如李吉林老师在《海底世界》一课中因为预设了一个充满情趣的教学情境,而化平庸为神奇。她紧扣“窃窃私语”一词,请学生戴上“水中听音器”,聆听海底动物地、的窃窃私语,又故意压低声音,让学生体会“窃窃”之感。这一精彩的细节,具有无穷的的魔力,打开了孩子们的 体验之门,也为课堂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样的可,又怎能不受孩子们喜爱呢?

二、文本细节:应识庐山真面目

这样一句话:解读文本细节,教师”应识庐山真面目”。文本细节就是对人物的一举一动、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环境中的细小物体进行细微描摹,这些描写看似闲笔,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孙双金老师曾指出:”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作为语文老师,当我们走进课堂之前,首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静心研读,深度思考,当好解读文本的第一人,尤其是品读好文本细节,还它庐山真面目。如在教学《凡卡》一课时,在让学生体验凡卡悲惨命运这一环节中紧扣住“打”这个字进行教学。“打”字前面有一个“毒”字,理解“毒”字的意思就是狠狠的,很凶。一个“毒”字拖出了好几种打的方式,学生从文中找出来,有“戳、拖、揍、揪”。再让学生换位思考设想你是凡卡,头发被狠狠地揪,使劲地揪的时候,那会是怎样的状况,或者想象其他不同打的方式,但不出现"打“字。学生:他用皮鞋的脚使劲往我身上踢......上述的教学环节中巧妙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语言对词语进行情境描述,把词语的丰富内涵和暗藏的情感像火种一样投入学生的心中。学生在一层又一层的表述中、一次又一次的朗读中,真正读出了词语的内涵——那是何其的“毒”;读出了自己的情感——那是何其的“悲”。

三、即使生成细节

尽管我们提倡精心预设教学细节,但不能不提的是是:课堂不能再是教案的演绎舞台,而应是珍视孩子们的学习需要,精心“预设”于即使“生成”像统一的弹性调控过程。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良性互动中,往往会闪现出许多有价值的教学细节。捕捉即使生成的细节。我们可以特别关注一下几个方面:有意思的话——教师有意识的往下茬,趁热打铁,生成教学新思路;思路中的错——出错,是学习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只要及时追根究底,弄清错误源头,然后马上拨乱反正,因势利导,就能把学生的错误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重视细节教学 篇6

重视细节教学

湖北襄樊长虹北路第42中学 黄国明

敢于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领导创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于1、2期合刊刊登了这样一道作文材料,请学生和专家一起深思当前的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现象。

“一位台湾作家写道:初夏的日子,阳光改变了空气的气味。大陆评论家赞扬说,这样写得好,用的是美文笔法,善用通感,讲究炼字,刻苦经营。我看了不禁哑然失笑,因为我女儿4岁时就通感过。晚上睡觉时女儿说:妈妈,我喜欢晒过的被子,里面有太阳的味道。平心而论,我觉得女儿的话比那个散文家更生动些。记得一位大画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不知什么缘故,有不少孩子长大后反而变愚蠢了。”

决非巧合,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王培元在中语会会刊《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7、8期合刊上撰文,也就相同的话题发出感叹《“小仙女”哪儿去了》。作者先介绍了女儿2岁半时的一名妙语:我是从花里来的,我是小仙女。文章说从女儿一岁多一点开始,爸爸妈妈就经常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给她讲童话、神话故事,女儿就用稚拙的意识和想象力,无拘无束地、自由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想象世界,所以有绝佳“镇”人的表现。作者接着遗憾地对比了女儿今天的表现,“她的.作文没有她2岁半的那次那么出色了”,“女儿童稚的才华的光辉,只在孩提时代闪耀了一下,便像闪电一样消失了。”作者指责了现今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弊端。

也是平心而论,幼儿妙语光辉如流星一般瞬息即逝的现象不是当今时代的特产。收入初中教材的王安石名作《伤仲永》不早就记载并批评过吗?不同的是,方仲永“泯然众人”罪归其父停其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仲永的悲剧因辍学而致。而当代无数的仲永虽不落致成常人的地步,但其语文上星光短暂的遗憾却毫无疑问是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造成的。恶劣到遭专家们异口同声的指斥,我们的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是该彻底改了!

比较专家之幼儿和台湾作家得出妙句,他们有相同之处,一是抓住了细节,二是运用了修辞。我们不能说前者一出生就会如何修辞,他(她)表达自己感受到的细节,用自己简单的词句很直接地说了出来。而台湾作家抓住细节,调用了储藏丰富的词汇,用了创作学上修辞的技巧。前者妙语是无意识行为的结果,后者佳句是有意识创造的成果。在幼儿成长的路上,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无意识行为变成有意识创造?抓细节是创造的基础,我们是怎样把幼儿善抓细节的长处变成不足,把幼儿妙语的灵感变成迟顿的呢?

细节教学设计 篇7

案例一:首次试教, 学生八人一组, 分成六组, 每一组桌子上分别放上一种绍兴特产。它们是:一盒绍兴香糕、一包绍兴茴香豆、一坛绍兴老酒、一瓶绍兴腐乳、一袋绍兴乌干菜、一顶绍兴乌毡帽。

师:同学们, 现在你们是“绍兴特产专卖店”的推销员, 此刻有一群外地游客要来这里买特产, 请小组同学互相合作、讨论:如何推销自己组的特产?可以看一看, 闻一闻, 尝一尝, 摸一摸, 也可以想一想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充分了解这种特产, 然后向游客作推销, 哪组推销得最多, 就可以评为最佳推销员。

学生开始争先恐后抢组里的特产, 嘴里还不时发出各种声音。

组1:“老师, 香糕是怎么做出来的?”一学生见我过去就拿着一块香糕问我, 我一时无言以对, 只得让他课后去查资料。 (备课时, 我只备了腐乳、老酒、乌干菜的制作过程, 没有备到香糕, 觉得学生应该对它没有多大兴趣。可没想到竟有学生现场提出来了, 真是尴尬。)

组2:几个学生争着吃腐乳, 由于一组只有一瓶腐乳, 最后被一个大男生抢到了, 可没有筷子, 怎么办?他二话不说, 把瓶子侧过来, 伸长舌头就舔。

组3:每位同学都戴过帽子之后就不感兴趣了, 开始提出抗议:老师, 老师, 我们的乌毡帽不能吃, 我们组太吃亏了…… (乌毡帽组)

……

课堂场面很是“热闹”, 可这意味着什么, 我心里很清楚。如果这样下去, 课堂肯定乱套, 那么这堂课就会在这“热闹”的场面中跟大家说再见。怎么办?难道我苦心准备的这堂课就这样收场吗?我不忍心也不甘心。

案例二:再次试教, 我换了一个班, 再上同样的内容。鉴于上一节课的失败, 这堂课我事先注重了细节, 进行了新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同样的, 学生八人一组, 分成六组。但在分配绍兴特产上我作了调整。

第一组:每人一小盒香糕, 里面有两片, 一片用来自己品尝, 另一片用作推销用。

第二组:每人两颗茴香豆 (用法同上) 。

第三组:每人一杯酒, 杯中只有一点酒, 只为品尝。

第四组:每人一个碟子, 每个碟子里有小半块绍兴腐乳, 碟子旁边摆一根筷子, 为品尝用。

第五组:每人两根乌干菜 (用法同上) 。

第六组:两位同学一顶乌毡帽。

结果, 学生没有再出现争夺特产的现象, 他们津津有味地吃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 边吃边交流, 课堂秩序井然。

我注意倾听了他们的对话, 发现他们所讲的都与推销特产密切相关。当然也有学生问我其中一种特产如何制作, 由于我事先进行了精细的备课, 因此对答如流。第六组也有学生表示, 对乌毡帽没兴趣, 于是我就跟他们讲了有关乌毡帽的故事及它的象征意义。学生听后, 对其顿生敬重之情, 开始讨论这顶乌毡帽了。

【教后反思】

1. 探寻细节, 预设学生学习反应

“教学预设”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 一个成功的教师, 往往能预测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心理和行为反应。细节是活的, 它时刻体现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细节属于深邃的思想者, “好课”就不能不充分考虑课堂中所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在案例一中, 我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自控能力, 把所有的一切都理想化了, 以至于课堂中出现学生争抢特产的“热闹”现象时不知所措。现在回想起来, 从学生的角度审视这个问题, 这一切都是“合乎情理”的。当我把一袋袋的特产发到各组时, 无疑是对他们的一种诱惑。在学生看来, 争来的、抢来的, 才是最有味道的。因此, 课堂中的腐乳、乌干菜、茴香豆等, 都深深地吸引着他们, 并成了他们争抢的目标。而在案例二中, 我精心安排了“细节”。我把这些实物都定量分到每一个学生手中, 这样谁也没得多吃, 谁也不会担心少吃, 而且让每个人都吃得很踏实。同时也使学生有时间、有心思去考虑老师提出的问题, 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2. 关注细节, 优化教师教学语言

俄罗斯有这么一句谚语:“语言不是蜜, 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可见, 教学语言艺术性的强弱, 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因此, 我们的品德课堂也需要教师善用教学语言, 只有教师用令人回味的、激情的语言, 课堂才不会如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 才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在案例一中, 当乌毡帽组的学生向我提出抗议:“老师, 老师, 我们的乌毡帽不能吃, 我们组太吃亏了……”这样的声音我是不愿听到的, 说实在的, 当时的我已经被同学们这样的“热闹”场面搞得不知所措了, 而这样的抗议分明就是“火上加油”, 于是我也没多加考虑, 只是打发式地回答:“不能吃, 那就摸摸、看看吧!”这大大扫了学生的兴致。而案例二中, 同样也有学生向我提出这个问题, 由于有案例一的教训, 事先我早已想好了应对措施, 我的回答是:“你可别小看了这乌毡帽, 它可是我们绍兴的一大特产, 许多外国客人来我们绍兴, 都要亲自戴一戴、摸一摸这顶乌毡帽。所以请你们仔细看看它的样子, 讨论一下, 然后给它好好地设计一些广告词, 争取把你们的乌毡帽销得更多, 更远。有信心吗?”于是大家都积极地参与推销乌毡帽的过程, 教学效果截然不同。

3. 研究细节, 善待课堂教学用具

诚如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所说:“注意细节其实是一种功夫, 这种功夫是靠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在课堂中, 如果我们能善用教学用具, 在细节上做足文章, 这将对教学的成功起重要作用。在案例一中, 我没有周全考虑教学用具, 以致学生乱了套。例如老酒组中我放了一瓶黄酒, 八只一次性杯子, 让学生自己倒。有的学生太“贪”喝, 倒的数量较多, 以至于喝得两颊立泛红晕。又如腐乳组中, 我放了一瓶腐乳, 一个学生抢到后, 把瓶侧过来, 伸长舌头努力想舔。这个动作既不卫生, 也搞得别的同学哄堂大笑。而在案例二中, 对老酒组, 我事先给学生倒好杯中酒, 量只是品尝而已, 这样便没有出现学生逗乐、斗胆的现象, 也不会醉倒他们。针对腐乳组, 我事先在每个小碟子里放上小半块腐乳, 旁边摆上一根筷子, 这样既卫生, 又使学生安下心来仔细品尝腐乳, 从而为推销作准备。课堂教学秩序井然, 效果颇佳。

关注教学细节成就教学完美 篇8

【关键词】教学细节;新课程;学生

在一次初三社会思品考试中,有这样一道题目:2005年是中国企业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一年,伴随着海尔竞购美泰,联想收购IBM的PC等,中国企业与资本力量联合,以前所未有的商业化姿态出现在国际并购市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反映了:①我国对外水平的提高。②我国引进外资和先进管理经验有了新举措。③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④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快。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很多同学选择了C,包括平时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正确答案应为B。我感到迷惑不解,就找来一位同学仔细询问,方知同学们都弄不明白“跨国并购”为何意。对此我感慨万千,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觉得平时在教学中想当然的成份较多,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教学内容,也就是没有真正自觉践行新课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在教学中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我们教师在认识层面上都能接受和理解新课程理念,但是在实践操作层面上,教师的理念和行为之间还存在着一些距离。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依据和指导,重建我们的课堂,不仅需要确立新的教学理念,而且需要改变我们的教学行为,如果说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理念的话,那么,教学细节则集中而鲜明地体现着教学理念,教学细节是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关注细节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新课程改革,最终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上实践和体现。“细节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举轻若重。”关注课堂细节,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以及教学行为能否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重新塑造;关注课堂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那么如何关注教学细节呢?

关注教学细节,就是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备学生因素,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考虑学生的因素,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确定教学目的、重点,要考虑学生因素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材虽然相同,但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在生活环境、社会见闻、知识背景方面都有差异,在确定这三方面目标、确定重点时,既要根据教材、考虑课标的要求,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如“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一课时,包括二个子标题:“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教学时,我将我国的分配制度作为知识的重点,通过讲解班级中一位学生家庭经济收入来源表(事先准备好),让学生分清哪些属于按劳分配所得?哪些属于其它分配方式所得?以哪种分配收入为主?结合身边实例真正掌握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私营经济发达是本地区经济的突出特点,有的学生家里本身就办厂,我根据这一情况,邀请一位已成功创业的学生家长给全班同学作艰苦创业的报告,用鲜活的例子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激情和热情,培养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鼓励他们将来在“四个尊重”的良好氛围中大胆创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舞台上大显身手。

二、重视课堂教学导入,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新课程标准对教学提出了五条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面对许多学科,要在学科之间“调频道”。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出合适的课堂导入,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为课堂教学铺平道路。我的体会是:针对初中学生重形象思维的认知特点,可以设计一些音乐、图片资料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机。如在讲“民族团结问题”时,我的导入是: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并伴随一组少数民族风光,这样,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了他们的情感,有的学生伴着旋律哼起了歌。

三、处理学习难点要考虑学生实际

难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成为障碍的内容,它因学生而异,同一个内容,对有的学生来说是难点,而对另外的学生却不是。难点的确定,一是根据教学的经验,二是要具体分析学情。难点有两类,一是课本上出现过的、但不是重点的难点,此类可以淡化处理,交代清楚即可。另一类是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就要重点突破。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到课堂效率,也直接体现教学水平。怎样处理呢?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如:“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中华文明的特点绵延数千年,从未间断,原因是什么?是理解的难点。这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学术问题,但怎样让初一学生理解,就要化难为简。学生已经学过世界和中国的主要地形,从地形的角度来启发他们理解,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在古代,武器落后,中国西部的高山峻岭、东部浩瀚的大洋,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华文明的延续性。至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等问题,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知识铺垫,对于这类问题就可以淡化,不作要求。对初中学生来说,中华文明的基本线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就要通过让学生谈谈看过的古装戏,编朝代歌、画年代尺、介绍典型的文化现象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总之,对难点的处理,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台阶和梯子”,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四、教材讲到何种深度,要考虑学生的层次

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好,教师应该有所拓展和深化,讲浅了,学生的潜力不能得到开发,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反之,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差,教师为了“负责”,照样拓展深化,那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常犯的错误是第二种。教师往往认为:讲不讲是老师的问题,掌不掌握是学生的问题,结果是教师讲了等于白讲。一检测,不仅难题做不了,基础的题也做不了。现在反思,不是讲了白讲的问题,而是讲了有害的问题,因为难度大了就容易影响最基础最重要内容的掌握。在教学中,“对牛弹琴”一词,原来是用来责备学生不认真的,现在看来,应该成为教师对自己教学失败的责备。

五、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实际

教师确定问题,往往是从知识体系的角度提出问题,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心理,学生不一定感兴趣。学生往往有自己的角度,他们有他们的兴趣点。如:在讲“全国人大的主要职权”中的“最高任免权”时,我这样设计:先向学生出示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有关任命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等材料,然后请学生思考:材料反映了全国人大拥有什么职权?希望学生理解掌握全国人大的四项主要职权。但不少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我国不可以像美国那样通过竞选产生国家主席?表面上看这样的问题很简单,但要解释清楚却还有难度,这也是我在备课时没考虑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随心所欲,而有的是有所考虑而提出的,教师要善于捕捉那些有闪光点的问题,及时给予口头鼓励,这样有利于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有时,学生的问题也会让教师措手不及,没关系,诚实地告诉学生:老师现在也不明白答案,要查资料后才能回答。

六、从学生角度处理练习

配套练习也是课程资源,是课堂设计应该关注的内容。学生的课程多,学习任务重,就思想品德而言,在学生的心目中,不可避免地排在语、英、数、科之后,如果练习多又难,势必挫伤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因此,要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对与教材配套的试题,教师要有所取舍。对练习中的难点、重点,要带入课堂教学,也就是说,设计课堂教学时,要考虑练习因素,这样,既减轻学生练习的难度,又有利于落实重点内容,还可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生活在法治国家里”时,可以将《作业本》中的活动与体验题带入课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完成,这样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有助于解读练习中的难点,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返利:细节设计见输赢 篇9

黄山啤酒的高层很为返利闹心,经销商对公司的返利政策已经怒不可遏了。黄山啤酒公司的返利政策为何招致经销商如此深仇大恨?

拖延时间、占压资金。首先是月度返利额度大,占压客户资金。原本终端销售1.5--2 元/瓶的“天力”系列啤酒产品,竞争厂家到岸价一般多是13元/包,而“黄山”竟然开票价达到16元/包(折合2元/瓶),每包1.5元月度返利,0.7 元/包运费补助,余下则是季返、年返各0.5元/包,与竞争品牌比较,每包占用经销商资金每标车(1000包)近3000元,旺季每月占用经销商近10万元资金,资金不堪重负可见一斑。

其次是月返时间过长、账务不清。虽然“天力”净价达到12.8元/包,比竞争品牌同类产品还低,但当月返利、运费等不能马上入账、开酒。要等到公司销售部、物流部、财务部和市场部四部签过字才能返利到经销商账户上,完成这些工作要等到第三个月中旬,占用客户近80天时间,更不比说季返、年返。

政策太死,缺乏坎级激励。返利的作用除了控制市场,更重要的是在于引导与激励。“黄山”啤酒公司月度返利没有与任务(销量+产品结构+回款额+餐饮终端)系数挂钩,缺乏有效激励与惩罚措施,导致经销商对任务漠然置之,唯一的反应就是觉得公司占压经销商资金。

名目繁多、渠道挤压经销商无形“受损”。公司除了正常的月返、季返、年返外,渠道商返利名目辈出:瓶盖奖回收、空瓶换酒(阶段性3个空瓶换一瓶酒),堆头展示、当月买店、“回瓶”返利等各项当月返利,本来厂家对企业支持无可厚非,但厂家支持的前提是需要商家先投入,等公司验收合格后一个月方能兑现,稍不合格则需要打折扣经销商费用,对于已经兑付渠道终端的经销商来说,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望梅并不止渴”。公司诸多返利看似诱惑很大,但得到者寥寥。公司的任务如果只能是天上月,自然所谓的兑付也只能是“镜中花”,面对竭尽所能也难以完成的任务,经销商年初就选择了放弃。缺乏激励的政策注定是没有任何市场竞争的失败措施。导致一些经销商选择脚踩两只船。

例如“黄山”啤酒公司年初“回瓶”返利:投入使用新瓶,成本剧增,公司规定,产品销售后向公司回瓶达到90%者,年底返利0.5元/包,流通渠道经销商完成这个回瓶数简直是天方夜谭,这种返利对他们来说就成了泡影,根本完不成任务,经销商就当没有这回事儿。

畅销品与主推产品矛盾。对于返利抵货款的部分,企业总是规定只能提公司的主推或者赢利性产品,而经销商为了迅速变现希望提公司畅销性产品,矛盾不可避免。美好的初衷

经销商对返利的积怨如此深,难道返利政策一无是处?答案是否定的,厂家制定返利政策,也希望通过返利能实现以下这些美好愿望。

1.谨防窜货,控制市场。市场存在差异,因而对各市场营销支持自然也略有不同。企业为了打造核心、利基市场,必然对个别市场加大投入,在价格、市场支持、人员、智力上给予适当倾斜与照顾,为防止经销商区域间相互窜货,稳定市场价格与终端市场,企业一般都是通过合同约定,在不违反市场约定的前提下返还给经销商返利,返利成了企业控制经销商屡试不爽的利器。

2.调整产品线、塑造主产品。企业通过对返利内容、形式与时间等调整和优化产品线,塑造公司主产品,为打造公司“大市场”做好铺垫。例如:公司规定所有返利,均需开公司果啤或开票13月/包以上啤酒或者果啤系列,引导经销商做小瓶酒、果啤和3元产品。

3.规划市场竞争、引导战略转型。公司通过合同约定,协议支持等方式,鼓励经销商对终端餐饮酒店进行投入,厂家根据经销商投入的额度,当月实际销售量,铺货率、回款等诸项任务系数,对经销商适当返利或费用支持,引导经销商参与市场竞争,实现从流通向餐饮渠道的战略转型。

4.缓解资金紧张。营销思路无可厚非,返利从一开始,就是企业融资的一种方式。神奇被化为腐朽

设定返利政策,厂家的理由也是光明正大,为何一执行,就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搞得经销商怨声载道?

先来看河南开封一家白酒企业如何细致入微地执行新品返利政策的。针对当地经销商不愿押款之特点,为解除经销商新品顾虑,公司对新经销商返利“三步走”:

第一步、对于第一次与企业合作的经销商,公司对新经销商严格限定销量(最多1000件),只限单品销售,所有返利随车搭赠。给予政策基本和老经销商相同。

第二步、第二月之后返利,经销商以代金券形式返给客户(而不是现金与货物),如经销商购买市场(而不是公司)促销品用于餐饮终端或流通终端,企业愿意再出同等额度现金支持市场投入。等于经销商享受双倍返利;如果经销商需要提取公司白酒产品,则返利费用可以直接冲抵货款,经销商对该企业此措施称赞不已,其实企业减少了对终端的投入费用。

第三步、对于次月经销商不用的返利货款,厂家给予每月5%的费用叠加,给予利息补贴,

此举一出,各经销商大为高兴。

这家白酒企业设定返利政策时,关键在于其对返利的各种细节考虑的非常周到,站在经销商的立场去考虑公司的返利政策。

营销创新要求“持经达变”,因此,返利也不能一成不变,细节的拿捏不到位,导致企业的返利政策不仅达不到最初的目的,反而搞得经销商横眉怒目,想尽办法抵制,反过来增加了企业的压力。

而往往企业对返利的哪些细节关注不够,使经销商不堪忍受呢?

首先,返利额度不遵循产品线法则,还停留在返利数额思维阶段。粗放式管理企业习惯上是根据回款数额来决定经销商月度返利的额度大小,这种思维是一种买卖思维而不是营销理念,对企业的发展有害无益。如山东临沂一家啤酒公司淡季回款政策中规定,回款15万元,月返利800元/万元,如果经销商回款15万元,应该拿到1.2万元返利,但是公司用非畅销产品抵顶1.2万元返利,经销商不冒火才怪。

其次,企业在不同情况下不能制定合适的返利形式,稍有不慎,即会酿成大错。竞争对手、消费者都在漂移,经销商对市场的掌控必然受到影响,单纯的理解返利是经销商利润的思维已经很难适应营销对抗的格局,

再次,返利时间执行上没有采用“短、平、快”法则。为了扭转经销商对返利片面性认识,提升经销商客户满意度,要求企业返利在时间的把握上要:

“短”:给经销商结算的时间段一定要短,快速消费品的竞争特点要求企业一定要取消年返、季返,时间段上缩短后尽可能缓解经销商资金压力,企业同时可将年返、季返转换为市场促销活动。

“平”:大小经销商时间结算、返利使用上要平等对待,不能有傍大户思想,因小失大、顾此失彼。

“快”:返利结算速度一定要快,当月返利次月五日企业要及时入账,兵贵神速,返利结算、入账的快慢直接反映出企业的执行力与对待客户重视程度。

嘴上嚷嚷着返你多少多少,却光说不练,练的时候还百般折腾,经销商能愿意吗?小小的细节,将返利的神奇初衷化为腐朽!细节拨千斤

找出了问题的根结,回过头看黄山啤酒公司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当务之急是月度返利,设置坎级。

只有设置坎级的奖励才能使经销商展开充分竞争。没有竞争的返利只能是一种变相降价,经销商缺乏约束,市场无法掌控;而且,经销商还会感觉委屈,感觉企业欠他们返利款。黄山啤酒对原来月度2元/筐的不变返利做出调整:

黄山啤酒公司500ml超爽啤酒开票价由原来的29元/筐(每筐12瓶)调整为26元/筐,减少经销商资金占压,月返利也相应调整、变革:

1.制定合理销售任务。根据黄山公司市场实际与经销商实力,确立ABC三类客户,月销量任务分别为5000、3000、筐,分别负责开发餐饮终端数量:10家、6家、5家;只限本经销商销售,出现小经销商从大经销商账户提货,取消两者全部返利。(每个经销商均有自己的条形号码)。

2.任务奖励:完成任务的80%以下,当月返利1.7元/筐;完成任务的80%以上,当月返利2元/筐;完成任务的110%,当月返利2.2元/筐。

此政策一出,客户争先恐后向渠道终端压货,争取超额完成当月任务。

接下来变年度、季度返利为市场支持。

经销商对月度返利已经达到忍无可忍,设置年度返利无疑是火上浇油,为此,黄山啤酒公司转变思路迫在眉睫。

一是给予针对消费者进行的品牌营销活动大力支持。如路演、超市买赠等市场费用,先由经销商垫付费用,月底统一入经销商账户,相当于公司出费用,其实仍然是公司每月按计划给客户的“市场返利”放大。

二是加大对经销商市场促销支持。根据市场等级与竞争激烈程度,黄山啤酒公司对经销商投入大伞、遮阳伞、雨篷、冰柜、展柜等促销品,随发货按比例发放;对终端店招广告、终端买店、买赠等市场费用,为加强管理,实施三个月报销一次,经销商对此反应甚佳。(其实还是季度返利一种,只是变换形式而已)。

让黄山公司返利政策更加完美的一招是取消年返,年底不再针对每包、每箱或者每筐返利,转而设置单项奖励,引导经销商营销转型。为鼓励经销商积极参与市场竞争,10月公司下达通知,底将对经销商设置如下奖项:

1.针对500ml超爽产品终端定价3元/瓶筐酒与果啤两种产品,分别设置最佳销量奖项。第一名分别奖价值15万元的轿车,第二名各奖价值8万元的轿车。公司为引导经销商向超爽产品和果啤两款啤酒销售,自然会花重金打造该“奖杯”。

2.乡镇经销商最佳销量奖。为鼓励乡镇经销商深度开发市场,构建市场营销壁垒,企业对一、二等奖,奖价值分别为6万、3万元的车辆。

3.餐饮终端开发突出贡献奖。餐饮终端为企业20重点工作,奖项设置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奖项分别为:价值8万、4万、2.5万元的车辆。对已有车辆的经销商,公司允许按同等费用折酒(必须开超爽或果啤系列产品)。

上一篇:小学教师个人学习计划下一篇:初任公务员思想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