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冷思考(共9篇)
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作者:杨景亮 日期:2012-09-21
当前,我国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二者之间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往往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面临困境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得不经常往返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增加费用,也给家属增加了负担。我们不禁要问,当老年人面临高龄失能、慢性疾病、老年性痴呆、骨折伤残等困难时,他们的去处在哪里?在未富先老及养老、医疗、长期照料服务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世界上规模最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医疗问题,成为当前社会保障领域学者和相关政府部门不可回避的话题。因此,通过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的多方式结合,使其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并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就显得迫在眉睫。
一、明确两个概念
要进行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建探索研究,首先需要明确“医养结合”和“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概念。
所谓“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的充实和提高,就是重新审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将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区别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既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
所谓“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即需要明析以下六个问题,1、即医养结合服务的对象是哪些老年人,2、由谁来提供服务,3、对服务人员的要求有什么,4、提供的服务内容是什么,5、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实现方式是什么,6、以及服务机构的的标准和资质有哪些要求。
服务的对象区别于普通养老机构服务所有老年人,主要面向慢性病老人、易复发病老人、大病恢复期老人、残障老人以及绝症晚期老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
服务的内容以为老年人提供生活护理服务、精神慰藉服务为基础,供医疗诊治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服务项目是相比于普通的养老机构增加的服务项目,也是其最重要的服务内容。
服务的提供主体,当然需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但在现阶段的国情下,单一强调某一个别主体的作用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是不现实的,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元素,整合多方服务主体的资源,使其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与任务。老龄问题是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需要将政府、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起来。
服务模式的实现方式通过政府主导统筹发展规划,传统养老机构增设医院和部分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老年人康复院、护理院,以及养老机构和医院近距离规划设置并达成合作协议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服务人员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对于养老院建医院这种方式需要增加具有医疗资格的医师和专业护士,而对于医院转型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这种方式,由于入住老人增加,也需要增加相应的护理员。
服务机构资质和准入标准,医疗水平不能是简单的、微型的的医疗室水平,需要相当于至少1级医院的标准。
二、建设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原因
1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人健康状况堪忧
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报告表明,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加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形势更加严峻,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三个新特征,老年人照料问题日益突出。
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加,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11年3月发布的《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指出,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108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6.23%。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5%,失能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达1240万人左右,占总体老年人口的6.05%,比2010年增加160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医疗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
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伴随而来的是健康问题的增多。老年人患病率高,患病种类多,且多是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治疗难度高的慢性病,且病情严重、病程更长。随着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口的增多,接踵而来的问题就是对社会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长期医疗护理服务需要迫切,且呈逐渐扩大趋势。
2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
第一,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形成的独生子女趋势, 使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4-2-1” 家庭将会普遍存在, 将来甚至会出现“8-4-2-1”的现象。国家统计局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显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这就意味着, 一个家庭需要赡养照顾的老人相对增多, 照顾老人的家庭成员相对减少,这种家庭成员构成态势, 将会使照料老人成为其他家庭成员的沉重负担。
第二,时代的发展变化导致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作为家庭晚辈的年轻人越来越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加上从业压力的不断增加, 使得年轻人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工作和学习上, 注重生活品质、自我发展和身心释放, 用来照顾老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于是,对老人生活方面的照顾和精神上的慰藉显得越来越少,而面对残障老人、慢性病老人、易复发病老人以及绝症晚期老人越来越多的医疗诊治、大病康复和临终关怀问题,更是让家庭中的年轻成员感到力不从心。
三是缺乏完善的家庭护理条件。我国家庭日趋小型化,独生子女家庭众多,妇女广泛就业,老年人寿命延长,形成了大量的“空巢老人”家庭。老年人身边经常没有子女陪伴,其生病护理和日常照料非常困难,尤其是孤寡老人,生病时得到护助就更少。而家庭护理的主要内容还是主要针对各种疾病的基础护理治疗或对老人现存问题的对症护理方式,仍停留在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而没有真正做到全方位的“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护士的基本任务。
3机构养老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就医需求
《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指出,目前在养老机构中,配备有简单医疗室的机构不足六成,其中民办养老机构为56.0%,政府办养老机构为52.1%,农村五保供养机构仅占41.7%;而配备康复理疗室的机构不到20%。22.3%的养老机构既没有单独的医疗室,也没有专业医护人员;农村情况最为严重,其中西部农村60%以上的养老机构缺少专业医护人员。
在长期护理中,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是密不可分的。失能的老年人绝大多数都患有慢性病,长期护理需要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在生活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医药治疗、饮食调理、躯体康复护理等全方位有计划的护理。而依靠无医疗资质的敬老院的生活护理加上社区服务中心提供的医疗,是将生活护理和医疗和饮食护理割裂开,无法完全满足长期护理和医疗护理的要求。然而,真正满足长期护理理念的护养院还非常少,提供的床位也极其有限,大部分老年人只能在普通的养老机构接受照护。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众多,且患有各种慢性病的比例非常大,但是养老机构在对以上庞大的老年人群的医疗问题却不能提供解决方法。
4大型医院无法为老年人提供长期住院服务
一是老年人“押床”、“赖床”现象屡见不鲜。一些急性病恢复期和长期康复的患者、慢性病患者以及晚期姑息治疗患者,需要得到长期的医疗护理服务,尤其是老年患者已经可以回家却拒绝出院,有老年病人甚至在医院住一两年,原因是大医院里有专业的医护人员,还能享受医保报销,远远强过养老院和社区医院。老年人“押床”现象屡见不鲜,其实老年患者赖的不是床位,而是优质的医疗护理资源。虽然很多地方建设了一些老年人医院及病床,但是相对于社会需求而言,可谓杯水车薪。
二是限定病人医保报销金额,老年患者被迫不停地出院转院。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比例高,需要住院时间长,但是“为保障医保基金使用的安全、平衡和发挥最大效率,各地医保管理部门对各医保定点医院确有总额预算管理。”有的地方医保管理部门还郑重指出,“医保基金是有限的公共基金,合理控制和使用医保基金,杜绝浪费,关乎全体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
2012年2月末,一封名为《一名癌症晚期病人家属致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的公开信》在网络和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该信是一位名叫秦岭的青年教师因为其父亲罹患癌症,在经历的多次被迫转院后,为了能让父亲在有较好的护理条件下的医院走完人生,而迫于无奈才写出来的。最后,在上海市市委书记俞正声的亲自过问下,上海市卫生部门为其父亲协调了妥善的安置医院,其父得以安稳的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对于这起事件的圆满结局,我们感到欣慰。但是我们不禁要思考的是,现在有、将来还会有更多的“秦岭”的“父亲们”,他们正在遭遇的、即将碰到同样痛心疾首的问题,该如何来解决?
三、健全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对策 全社会高度重视
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是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健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大力进行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建设,建设因病托老机构、老年康复院和护理院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既是老龄工作的新课题,也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养老与医疗服务的连续性、接续性、协调性和整体性的重要措施。各级政府及卫生民政部门和全社会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健全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构成要素
(1)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第一,建立和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法律法规和相关促进发展扶植政策。全方位的政策导向,是保证医养结合服务建设完善的基础。国家应该根据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目标定位,尽快出台促进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发展的意见规划,明确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服务性质、服务对象、服务主体、服务范围、机构设置标准、从业人员上岗标准以及具体的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投资的方案。然后各级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相应制定配套的规划,将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建设纳入区域老龄发展规划、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要根据当地老年人口尤其是对口老年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状况等要素,对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进行规划布局与设置,强调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与现有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有机衔接,合理调整其规模、数量和功能定位,提高老年人群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完善相应的扶植政策,优化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发展软环境。落实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民间资本投身到医养结合服务事业当中。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尽量减少民营企业及个人投资医养结合服务的成本,出台具体、细化、可操作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改善民办机构的艰难局面。
第二,投资建立大型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形成引导示范效应。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财政投入力度,尽快建立1-2所大型医养结合服务机构,重点满足有需要的、经济困难老年群体。这样,一方面可以在社会上迅速激发所有有入住需求的老年人的向往;另一方面,也会对社会力量参与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形成示范作用。
(2)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在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市场化运作机制中,不可避免要涉及到“产业化”问题。产业化是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一种方式,与福利性并不矛盾。促进社会事业产业化,不是政府在公益性社会事业的发展上推卸责任和义务。相反,正是因为一部分社会事业的产业化,才使政府有可能腾出那部分精力和财力更集中地投入到公益性社会事业的宏观运作上,让公民福利得到更大的满足。在现阶段的国情下,老龄问题是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单一强调某一个别主体的作用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养结合服务需求是不现实的,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元素,整合多方服务主体的资源,使其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与任务,需要将政府、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多方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解决这个老龄化带来的难题。
(3)针对服务对象特点实施
医疗服务的对象区别于普通养老机构服务所有老年人,主要为残障老人、慢性病老人、易复发病老人以及绝症晚期老人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这几类老人对于养老服务的共性需求是持续的、良好的医疗服务,但是,这几类老年人群也有不同的需求方面,当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基本构建完成时,每个地区可以考虑分类建设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更有针对性的满足不同类型老年人的医疗需求。
(4)明确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
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作为养老机构的一种,毋庸置疑的是必须达到民政部门制定的养老机构准入标准。当然,医养结合服务的内容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以医疗服务为重点。在做好老年人生活护理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医疗诊治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临终关怀服务的质量。作为一种具备医疗的特殊服务机构,其医疗资质水平应该达到一定的规模程度,不能是具备吃药打针等简单的医疗服务即可,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医疗水平最终目标应该达到一级医院以上的水平,这样才能解决慢性病老人、大病康复老人、绝症晚期老人的医疗需求,真正发挥出医养结合的服务功能。具体来讲就是要具有健全的科室和全面的诊疗项目。从软件方面来讲是,要具备足够数量的有资质的、受过专业训练的医师和护士;从硬件方面来讲是,要有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
(5)制定统一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准入标准
各级卫生主管部门依据自身的职责,按照行业特点,建立制度标准,确保规范运营,将是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得以大范围推广的助推剂。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是具备医疗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因此各级民政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规,设立监管制度,在发挥自身监管主体的责任的情况下,也要鼓励社会各界对标准和规划实施进行监督。同时加快出台和完善相关服务标准、设施标准和管理规范,抓紧制定因病托老机构的建设标准,建立等级评定制度及评估制度,进而制定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准入、退出机制,规范医养结合服务市场行为。这一系列准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才可以使该模式顺利平稳的推进、推广。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实现方式
(1)在养老机构中设立医疗机构
我国现在的现在的养老机构一方面提供的床位数相对于老年人的需求、相对于国际标准还有很大的缺口,另一方面床位的利用率却不能让人称道。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现有的养老机构在满足残障老人、慢性病老人、易复发病老人以及绝症晚期老人等特殊老人群体的医疗需求方面做得欠缺。因此,应该根据《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国办发[2010]58号)精神,在符合准入条件的基础上,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在养老机构中创办医疗机构,以满足城乡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地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要确保落实优惠政策,确保非公立和公立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2)部分医院转型为医养结合服务机构
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特别是对城市已经过剩的公立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将部分一级或二级医院(包括厂企医院)进行结构和功能调整,直接转型为老年康复院、老年护理院等医养结合服务机构,明确其为老年患者提供长期医疗护理等服务的功能和任务,完善所需的房屋设施和器械装备,并加强医务及护工人员的培训。
(3)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近距离规划,合作服务
关键词:二级医院,转型,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为二级医院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战略思路,利用“医养一体化”的发展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将养老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即可将过剩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也可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1城市二级医院的尴尬现状
处于三级医院与社区医院包围中的城市二级医院该如何生存?近年来,三级医院的实力愈加雄厚,政府重点扶持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日渐壮大,而处在夹缝中的二级医院出现了被边缘化的倾向。三级医院专家荟萃、设备先进、技术领先。因此比二级医院更能吸引患者,尤其是现今的三级医院无序的扩张,床位数不断增加,其功能不再以解决危重疑难病症为主,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已占主导地位。而一级医院医疗费用低廉,就医便利,因此一般小病患者基本上都去一级医院就诊,有的干脆到药房买药进行自我药疗。而当碰到病情较为复杂的时候,患者选择的往往是设备较好、医疗技术水平较高的三级医院。由此,造成不少二级医院门庭冷落,有的甚至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现如今就医者的心态是,宁可在三级医院门口排着长队等几天,也不愿去二级医院就诊。由此可见,如果再不改变现状,二级医院终有一天被人们遗忘[1,2]。
2二级医院转型定位
2010年6月12日出台的北京新医改方案指出:“根据具体情况,将部分二级医院转为区域医疗中心、特色专科医院、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划归三级医院”。绝大多数城市二级医院青睐于发展成为区域医疗中心或特色专科医院,但是向区域医疗中心和特色专科医院转型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医院的基础条件有优势,关键还需获得政府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部分二级医院不具备以上条件,被迫选择“下沉”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但是又面临原有人才、设备、专业、资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否兼容等一系列难题。定位难,已成为阻碍城市二级医院发展的最大堡垒。因此,根据自身实际,明确发展思路,选择好转型方向,是城市二级医院打破发展瓶颈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3]。
3“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我国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互不衔接,老年人的养老照料和医疗康复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老年人一旦患病,就需要在家庭、医院和养老院之间不断往返,既耽误了治疗,也增加了负担。在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背景下,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养老与医疗问题,成为当前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重要议题[4]。受计划生育、人口迁移流动和老少分居等因素的影响,自1982年以来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持续小型化,从1982年平均每个家庭户4.41人减少到2010年的3.10人。这就意味着家庭中能够承担老年人照料服务的成员减少,家庭整体的照料负担增加。家庭规模缩小的同时,家庭结构也进一步简化。与2000年相比,2010年一代户和二代户组成的家庭超过了80%。老年人与成人子女居住在一起的比例降低,这意味着很多老年人难以得到家庭的及时照料。即使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但由于子女需要应付众多来自学习和工作等方面的社会性压力和抚养下一代的教育压力,也无暇顾及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情感交流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需求,尤其对残障老年人、慢性病老年人、易发病老年人和绝症晚期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康复和临终关怀等特殊需求更是无能为力。在家庭照料功能大幅度削弱的背景下,如何承接家庭溢出的养老功能,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养老难题。目前我国人均养老床位拥有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7%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2%~3%的水平,这说明我国的“医养结合”型养老床位比较缺乏。
4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对象与内容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慢性疾病、易复发、大病恢复期、残障及绝症晚期老年人,为其提供养老和医疗服务。“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服务的内容是为需要医疗护理的老年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但医疗水平因人而异,因为一般对医疗技术含量要求不会很高,因而应当至少达到一级医院的医疗水平。因此,相比于普通的传统养老机构养老模式,“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中,服务内容除了传统养老机构提供的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休闲娱乐服务外,疾病诊治、住院护理、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一定水平的专业医疗服务项目也是“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最重要的服务内容。“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突破了传统医疗和养老分离状态,是集医疗、护理、康复和基础养老设施、生活照料程度、无障碍活动范围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既包括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更重要的是还覆盖了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治疗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医疗健康保健服务项目。
5以政策为契机转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
国务院2013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据了解,目前,医养结合模式已在多地实施,采用医院新增养老设施,养老院引进门诊,或新建医养结合养老院等方式,通过多元资金投入和经营运作模式。在初期,可从城市社区医院开展各种形式的试点,也可由较大医院探索在城市周边开办养老院。总之要尽快在全国展开试点,以推动医院办养老院的健康发展。虽然医养结合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是它的可行性是不容忽视的。2013年10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8万亿元以上,鼓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加强合作。2014年发改委、民政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要求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康复娱乐等服务的老年养护院等专业养老服务设施,具备餐饮、清洁卫生、文化娱乐等服务的养老院和医养结合服务设施,以及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提出,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推动中医药与养老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和养生保健优势。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作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置养老床位。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合理布局养老机构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研究制订老年康复、护理服务体系专项规划,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网络。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再次提出鼓励新建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主的护理院、疗养院。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推动中医医院与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开展合作。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开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开展融合中医特色健康管理的老年人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护理服务。2015年10部委联合印发《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协议,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对养老机构设立医务室、护理站等医疗机构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提供便利;按规定进行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符合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条件的,要按规定申请纳入定点范围。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康复项目费用,可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扶持和发展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对民间资本投资举办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在财政补贴等政策上要予以倾斜。要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纳入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统一指导,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和推荐评优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对待。
6“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到202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3亿,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5];80岁以上老年人从2011年的2200万人增至2012年的2 300万人,年均增长100万人[6];失能老年人从2011年的3 600万人增至2012年的3 750万人,到2015年,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失智老年人(老年痴呆症患者)约为600~1000万人,到2050年将达到2700万人[7];空巢老年人在2011年约为9 900万人,2012年将达到1亿;据《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估算,我国至少有100万个失独家庭,每年新增7.6万个失独家庭。人口老龄化伴随而来的是老年人健康和照护问题的增多,老年人患病率高、患病种类多、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治疗难度高,对长期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主要的创新思路和做法是针对有长期就医需求的老年人群体,从政策层面促成或者机构之间资源达成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的合作,整合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从而有效解决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问题。根据国家卫计委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人均患有疾病2~3种,慢性病发病率53.9%,是调查人群平均水平的4.2倍。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需要长期的、持续的、综合的医疗康复护理,因而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发展“医养结合,持续照顾”的养老模式势在必行[8]。
参考文献
[1]董惠.二级医院的发展现状[J].中国保健营养,2013,7:85-86.
[2]方海宁.城市二级医院的转型及发展问题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2013(2):14-16.
[3]商明敬,伍林生.新医改背景下城市二级医院发展困境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23):2808-2809.
[4]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人口与健康,2014,7(6):63-68.
[5]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新闻发布稿[EB/OL].(2013-02-27)[2015-08-20].http://www.cncaprc.gov.cn/jianghua/22341.jhtml.
[6]健康领域重大社会问题预测与治理协同创新平台发布《老龄领域社会问题静态预测研究成果》[EB/OL].(2013-10-11)[2015-08-20].http://news.fudan.edu.cn/2013/1011/34510.html.
[7]我国每年增30万老年痴呆症患者[EB/OL].(2013-09-22)[2015-08-20].http://www.hndnews.com/sanya/SYhot/2013-9-22/70244.html.
[8]区慧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医养结合”机构模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5,6:9-11.
“听朋友介绍,我将我爸送到朗瑞尔老年服务中心,在这儿他不但能吃好住好,还有专业的医护人员治疗看护,我们放心多了。”张兰柱的儿子说。
位于武强县武强镇马头村的朗瑞尔老年服务中心,由民间资本投资建立。和普通养老机构不同的是.它同时还建立了一家民办综合性医院,养老中心与医院之间有廊道连接。
和张兰柱老人一样,在此养老的老人们平时能接受健康体检,如出现病情,立即就能就诊。
该中心的创办人李忠敏说,一期工程建筑面积5300平方米,可容纳180位老人人住,二期工程完工后,可提供床位320张。
业内人士认为,这个中心所采用的医疗养老相结合的模式解决了养老院没有医疗服务,而医院又无法满足长期康复看护的问题,这也许能成为破解老龄化中国“老有所养、老有所医”难题的一个突破口。
我国已进人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2013年老年人口总量超过2亿,2052年将达到4.87亿,占总人口的34%。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传统养老方式和保障体系正遭遇沖击。
“医疗养老服务需求在养老机构中普遍不能得到满足,相应医疗机构也没有进入这一领域。”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院长郭淑芹说,“现在养老院的老人大部分自理能力差,多数是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人,身患各种疾病,很难享受到专业化的医疗服务,老人就医十分困难。因此要探索建立养老、医疗一体化的养老模式。”
“养老本身就是一种需要医疗保健、心理健康咨询、托管托养等全面意义上的服务。”全国政协委员、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段惠军认为,可以由医院参与养老机构的建设,设立由医院为主、政府机构和市场资金参与的养老机构。“在初期,可从城市社区医院开展各种形式的试点,也可由较大医院探索在城市周边开办养老院。要尽快在全国展开试点,以推动医院办养老院的健康发展。”段惠军说。
早在10多年前,对于医疗养老相结合这一模式,民间已有探索。河北省冀州市有一家民办医院——冀州市职工医院,院长吴殿华2004年就以自办医院为依托创办了老年公寓。医院和公寓同在一个院子里,在进行日常护理的同时,老人一旦发生病情,立刻就被送到医院诊治。
目前,这个两层楼的老年公寓住有60多位老人,已经满员,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吴殿华说,他打算购置100亩地用来新建医院和老年公寓,届时可提供700张床位。
如今,武强县和冀州市所在的河北衡水市正在探索养老医疗相结合的路子,建立试点,并逐步推广。衡水市民政局局长李增军说,除了鼓励民办外,衡水市还将实施老年公寓等公办医疗养老相结合的项目。
国务院2013年9月6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的新模式。目前,医养结合模式已在多地实施,采用医院新增养老设施,养老院引进门诊,或新建医养结合养老院等方式,通过多元资金投入和经营共同开启“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
养老事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十八大以来,多项养老领域的重大改革相继出台,当前,我国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往往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面临诸多困境,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得不经常往返于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增加费用,也给家属增加了负担。
我区人口总数50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11万余人,占全区总人口的22%,纯老年人家庭人口2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0%。全区各类养老机构共26家,床位在于50张的16家。公办养老机构17家,床位1436张;民办养老机构9家,床位920张;农村养老机构16家,床位1260张。全区各类一级以上医疗机构 20 家,床位1200张,其中公办17家。大部分养老院重视同医疗单位合作,一家单位有发展医养结合意愿。如何解决我区规模庞大的老年群体的医疗和养老问题,应成为政府相关部门关心关注课题。
为积极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多种方式的结合,使医疗和养老资源共享,两者社会资源互补,促进养老事业发展,建议如下:
1、整合医疗资源,拿出部分病床作养老用,并挂“养老护理院”牌子,使其成为名符其实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确保老年患者的疑难病症和意外情况能得到及时救治,建议主城区内几家医疗机构试推广。
2、支持和帮助民办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合,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托管并承担养老机构和社区居家养老的医疗服务部分,设立医务室或派送医疗团队定期上门服务。
3、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鼓励和支持利用社会闲置的“楼、堂、馆、所”改建为养老场所,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等多种方式,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
4、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养老配套政策,在老年人及养老机构的投融资政策,场地供应、市场准入、人才培养、就业培训、政府补贴、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等各方面予以政策支持,加强监督管理,保障老年产业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摘 要】中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对养老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单纯的服务性养老已无法满足当前现状。本文以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区为例,结合实际调研情况,从政府、医疗机构、社会观念引导方面做“医养结合”模式前景分析,指出“医养结合”不仅是对社会化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也契合城市化养老需求,值得肯定与借鉴。
【关键词】老龄化 医养结合 路径选择
伴随着银色浪潮的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正不断加剧,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超13.6亿人,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2.1亿,占总人口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亿,占总人口的10.1%。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老年人口的日常照料、护理问题突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本文提出“医养结合”这种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利弊,并以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区为例分析其需求和前景,为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模式作借鉴。
1养老现状不容乐观
据调查,开封市目前的养老方式主要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养老机构养老以及医疗机构养老等。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缓慢,消费水平较低,因此在现有养老水平下,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
一是子女精力有限、家庭照顾功能薄弱。“4-2-1”家庭的普遍存在,无形之中削弱了家庭照顾功能,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使得人们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工作和学习上,对家中老人的照顾力不从心。笔者在金明区的康平小区调研时曾访问过一位河南大学的退休老教授,其子女三人皆不在身边,老伴去世后独自生活,家庭养老一直处于空缺状态,生理和心理得不到很好的照顾,晚年生活很孤独。
二是社区基础设施差,服务水平有限,缺乏专业工作人员。开封市是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条件下进入老龄化状态的,人们的养老观念落后,职能部门对此认识不足,而且许多地方承担扶贫与养老助老的双重任务,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很多基础性服务无法全面完成。在油坊社区,尽管老年人比重高达60%-70%,但专门的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却严重缺乏。
三是养老机构承担风险大,医疗设施不足。笔者在对五福老年公寓进行调研时,院长魏丽华就提到,该公寓入住的老人很多不能享受国家的医疗保险,这不仅给老人及其家庭带来很大负担,而且老人事业是个高风险的行业,也给养老机构带来很大压力。此外,目前开封市养老机构配备简单医疗室的不足六成,配备康复理疗室的不到20%,另有22.3%的养老机构没有单独医疗室及专业医护人员。
还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就是医疗机构“押床”现象屡见不鲜,医保基金使用不合理。据河南大学学校医院的李医生介绍,近年来,一些家庭为了获得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长期赖在医院不走,造成“押床”现象,浪费了大量社会公共资源。医保基金的不合理使用,也造成了部分医疗乱象。
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在健康状况和生活自理能力面临困境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使得他们不得不往返在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又增加了养老医疗费用,更是给家人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因此,建立并完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为老人提供有效的照料与服务,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化养老需求。
2新模式的前景分析
虽然金明区的养老服务体系中存在很多问题,但作为被评为“未来十年最具发展潜力城市之一”的开封市,单从金明区自身发展的前景而言,推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首先,金明区老龄化程度较高,老人所占比重大,市场需求量大。建立医养结合的服务机构,不仅有利于该区社会经济发展,而且能促进医疗养老行业的不断兴起与完善,也可以有效缓解开封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就业压力。
其次,金明区的医疗机构水平相对较高,将其与养老服务结合,无疑是一种双赢,也给其他地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最后,人们的观念正与时俱进,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有很高的期待。笔者在金明区进行大量调查分析后发现,在被访问的老人中,有82%的人愿意接受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而且随着开封市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的无形激励,市民的整体素质也正在不断上升,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社会支撑环境已经具备。
由此可见,在开封市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不仅十分有必要,可行性高,而且意义深远。
3发展路径建议
综上所述,开封市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具有较好的基础和前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针对这些优势和不足,从政府、机构和社会三个角度出发,笔者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提出以下路径建议。
从政府角度出发。第一,相关法律制度的支持。比如放宽社会化养老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定点范围的审批条件,各级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将医养结合建设纳入到区域老龄发展规划、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中。第二,资金支持。建立养老专项基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对医养结合养老建设项目进行优惠性信贷支持;对医疗队伍进入养老机构提供优厚的待遇和福利。第三,监督管理。放宽医养结合纳入医疗保险报销体系的审批条件,对于医养结合机构制定统一的标准,形成医、养、患三者互相制衡的监督机制,进行精细化管理。
从机构建设角度出发。第一,合作共赢,发挥协同优势。将现有的养老机构合理地与周边医疗机构配对,通过供应链协同的理念和合作方式达成医养结合;鼓励部分医疗机构结合自身优势转型为医疗养老双轨运营的机构;硬性规定新建机构必须拥有设施完善的专业医疗场所。第二,加强专业医护队伍建设。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教育,学习引进先进经验和技术;提供岗位编制,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和顾客测评机制,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
从社会化引导角度出发。需要通过积极的宣传和引导,转变大家的养老观念;尊重养老医护人员,给其提供相应的保障;提高社会关注度,弘扬敬老文化。
医养结合情况汇报
一、中心简介
XX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于XX年X月,现有员工XX人,其中中级职称XX人、高级职称XX人,是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卫生服务结构,为XX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单位。服务城区XX个社区居委会和XX个行政村,服务总人口XXXXX人。
XX年X月搬迁到新址,中心科室设置设有:全科诊疗科、慢病管理科、预防保健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服务等;特色专科有:中医理疗康复科、皮肤科、口腔科等。中心拥有数字X光诊断系统(DR)、彩超、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迈瑞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仪、酶标分析仪、微波治疗仪、健康一体机、骨质增生治疗仪、智能牵引床等医疗设备。
中心本着“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始终坚持就近、方便、价廉、快捷的人性化、家庭化健康服务,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以精湛的医疗保健技术、优良的服务质量、低廉的费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完善的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指导、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综合性、连续性医疗保健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二、医养结合工作基础
1、康复医疗服务能力:专科楼于XX年X月建成,中医理疗康复科于XX年X月开始建设,面积约200m,康复床
2位6张,拥有双头智能艾蒸灸慰仪、智能疼痛治疗仪、电针仪、骨质增生风湿治疗仪、电子针治疗仪、立式小头升降旁热式TDP电磁波治疗仪、颈腰椎治疗多功能牵引床、电脑中频经络通治疗仪、中药熏蒸汽自控治疗仪、磁振热治疗仪(软组织伤痛治疗仪)、推拿治疗床等多种中医设备,目前能开展保健推拿、针灸、小针刀、拔罐等物理治疗,穴位埋针调节内分泌、失眠、月经不调及冬病夏治“三伏灸”疗法等中医康复理疗技术。
2、医养结合能力及进展:由医、护人员组成X个服务团队到XX辖区XX个社区和X个村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组织65岁以上老人免费体检,开展慢性病人面对面建档、随访、咨询和健康指导。为0-3岁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不定期下村、入社区、厂矿、学校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活动。中心目前与XX街道XX社区居委会建立良好的医养结合服务关系。每月的25日中心均派出医疗、慢病科人员深入XX社区进行免费义诊、健康咨询和为居家行动不便老人入户体检及相关检查。中心对XX辖区的65岁以上老年人均有建立健全基本信息及健康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
2010年我国的老龄人口已经达到1.78亿, 而且将以每年800万的速度增加, 截至2013年底, 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经突破2亿大关, 也就是说, 到2026年, 我国的老龄人口将会突破3亿。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留守老人, 这些涉及老年人的话题越来越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而传统的相对滞后的养老模式已经跟不上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的脚步, 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和老年人对养老和医养的需要。养老与医疗护理结合应运而生, 而且成为时下多数老年人养老的最佳选择趋势。医养结合的出现弥补了传统养老院的不足与空缺, 它作为新兴的养老产业, 将老年照护、医疗、康复、健康服务融为一体, 合理利用了我们国家有限的医疗资源, 减轻了国家和社会的负担,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渠道。现就老年医养结合服务对我国养老模式发展及智慧型养老的影响进行探讨。
1 医养结合的内涵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在重新审视养老服务内容之间的关系之后, 将老年人健康与医疗服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以区别传统的单纯为老年人提供基本需求的养老服务[1]。新型的医养结合服务的出现改变了我国传统养老模式的发展型态, 让我们重新审视养老模式的未来走向和智慧型养老的方案。从国际经验上来看, 老龄化社会医养结合的理想模式是“三位一体”:一方面解决养老机构入住老人的医疗需求, 另一方面解决医院出院老人在回归社区过渡期的临床护理需求, 同时对周边社区发挥机构的养老医疗服务支撑作用[2]。面对老龄化和养老问题, 澳大利亚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推进养老服务, 在养老院护理服务中, 注重饮食护理的差异性, 活动护理方面针对老人不同活动能力分为不同等级, 另外注重生活护理和大小便护理的细节, 还多多重视与老人的心理沟通[3], 从而解决了困扰养老院老人的无聊、孤独、无助三大问题[4]。在日本, 老年护理的服务模式主要分为设施型服务和窗口型服务, 老年人可以自由选择服务类型[5]。在韩国, 老年护理的服务模式主要有家庭服务、居家护理服务和特殊养老服务三大类[6]。医养结合在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夕阳产业, 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在全国多地已经开始试点和推广, 并且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社会的参与, 以及各级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支持, 得到了社区大部分家庭和老年人群的认可。
2 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
2.1 我国传统养老模式的现状
我国的传统养老模式比较单一, 最初的养老以家庭为主, 随后由家庭养老逐步过渡到社会养老, 而社会养老中最主要的一种模式就是养老院养老。而养老院提供的基本上都是比较单一的生活照料, 单一的满足老人们的生活需求而已, 一旦老年人患病, 还要转入距离遥远的门诊或医院进行治疗, 而在这时, 医院提供的也只是以医疗救护为主的服务, 又无法事无巨细的满足每一位患病的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所以养老和医疗便有了脱节。另外, 一些城市的养老院将收养入住老人与自费代养老人区别对待, 为其提供的服务仅限于满足其最低层次的基本生活需要[7]。这些都给一部分老年人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落差感, 增加了他们的忧虑。此外, 比较大型的养老院虽然实行医、养、护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但“养”的环境很好, 而“医”的条件很欠缺, 这些问题在许多养老机构中普遍存在[8]。
2.2 我国传统养老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是传统的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不足, 医疗和养老分割脱节。老年人自身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可能大部分患有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相对低下, 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应急情况, 如血压、血脂、血糖突然升高, 突发脑出血、糖尿病昏迷、猝倒等, 而这些突发情况对于没有医疗抢救条件的养老机构来说, 是相当头疼的。其次是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发展的迫切需要。预计到2050年, 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由2000年的0.87亿发展到3.23亿[9], 根据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 高龄老年人部分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占到了45.7%[10]。老龄化进程与老年慢性病叠加, 老年人的健康照护需要急剧增加。再次, 国家已经多次出台政策把医养结合问题提到了日程上来, 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陆续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 并出台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提出政府要重点投资兴建和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具有长期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功能的养老机构[11]。
3 老年医养结合服务对我国养老模式的影响
3.1 老年医养结合服务是我国养老模式改革的必然方向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 老年人由于器官代谢等各方面的老化, 经常会伴随着多种疾病的发生, 比如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病, 冠心病, 肺病, 脑溢血, 脑栓塞等等, 这些病的发病率高, 复发率高, 有的甚至终生都要不断地吃药, 复查。但是传统的养老模式提供的养老照顾又很单一, 不能满足老年人随时就医检查的需求, 当他们一旦患病或者想看病检查的时候, 甚至在服药时没有专业医护人员指导存在误区的时候, 还要步履蹒跚的去就近的医院或者距离很远的医院去拿药看病, 有的老年人甚至行动不便根本不能自己去看病只好忍着病痛的折磨, 所以, 传统的养老模式存在着很大的弊端, 养老和医疗分离不利于传统养老院的发展, 有的老人更愿意选择养老护理院, 护理院, 康复医院, 疗养院等稍微具备一些卫生医疗条件的养老机构, 因此, 传统的养老院如果不能解决养老和医疗结合问题则必将走向没落, 老年医养结合服务是我国养老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趋势。
3.2 老年医养结合服务为我国传统养老模式注入了新生, 有利于智慧型养老的发展
针对传统养老模式医疗与养老之间的脱节, 国家已经出台了多项政策如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指出, 推动医养结合发展, 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12], 从而规范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的措施, 提升了养老机构的医疗水平, 为医养结合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另外, 国家鼓励高校和培训机构对养老护理专业人员的教育, 卫生部在《护理院基本标准 (2011年版) 》明确了护理院设置标准为每床至少配备0.8名护理人员, 注册护士与护理员之比为1∶2~2.5[13], 为此国家培训了大批专业的养老医护人员, 比如养老护理员, 目前我国的养老护理员的级别层次一共有初级、中级、高级、技师4种, 而且国家正在加大力度培训更多更高层次的养老护理人才, 努力适应具备医疗护理机构规模的养老院的对专业养老护理员和其他医务人员的需求, 让老年人得到全面、专业、规范、及时的医疗服务和照护。
4 结论
在我们国家一共大约有4亿个家庭, 在每一个家庭里面, 家里可能没有小孩, 但一定都有老人。养老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即将或者正在面临的现实问题, 我们总是追求有质量的生, 却往往忽略了有质量的死, 而老年医养结合服务的出现, 解除了我们年轻人的后顾之忧, 也解决了老年人的养老焦虑, 更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的老龄化问题考验提供了应急方案。老年医养结合服务对我国养老模式发展及智慧型养老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它冲击了传统养老模式的发展, 加速了我国智慧型养老发展的脚步, 当我们在反思对于那些已经迈进黄昏阶段的老人或者即将逝去的生命关注的不够的时候, 医养结合为我们提供了可行之路, 无论是在经济层面上还是其他层面上, 医养结合对于国家, 整个社会以及个人都是有益处的, 它的出现造福了亿万老年人口, 让即将进入或者已经步入黄昏之旅的老年人不再孤独, 不再因为得病后步履维艰距离医院远而看不了病得不到照护。
5 展望
1 宁波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现状
1.1 医养结合政策保障机制不健全
按照我国的行政管理制度安排, 养老机构隶属于民政部门管理, 医疗机构隶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 这样的行政管理划分人为地将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被严格地区分为互不相关的生活照顾和医疗护理两大类, 而这两类服务对老年人来说却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1]。当前老年卫生服务政策尚不完善, 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 养老机构提供养老服务, 医疗机构不能养老, 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服务机制尚未建立, 资源不能共享, 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往返于家庭、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 增加了家庭和社会医疗护理负担。
1.2 护理康复型床位数供需矛盾突出
老年人是高患病、高伤残、高医疗费用的群体。近年来, 随着人口出生率、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急剧下降, 宁波市老年人口数以年均高于4%的速度递增, 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到2013年, 宁波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户籍人口数, 下同) 为118.7万, 占总人口的20.5%, 老年人口数从2005年的82.2万人上升到2013年末的118.7万人, 8年间净增36.5万, 年均增速达4.7%;老龄化系数从14.6%上升到20.5%, 平均每年递增0.7个百分点, 老龄化程度已超过国际中度老龄化标准 (20%) 。据预测, 宁波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2015年将逼近130万人, 占总人口的1/5, 2020年将突破160万人, 占总人口的1/4, 2025年将突破200万人, 占总人口的1/3。当前, 宁波市处于“未富先老”状态, 养老机构床位数不足, 需要护理和日常照顾的老年人比例相当大, 现有养老设施无论是专门养老机构还是家庭养老服务, 都只能够满足有限的一部分需要。按宁波市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比例为7.84%计算, 宁波市目前需要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和心理慰籍的老年人口数至少为9.31万人, 并呈现出逐年增加趋势。截至2013年底, 宁波市养老机构床位总数虽已达37 934张, 但也仅占全市60岁以上人口总数的3.2%;其中, 全市可供护理康复型床位数为10 807张, 仅占全市60岁以上人口总数的0.91%, 供需比仅为0.12, 需求缺口达8.22万张, 一床难求现象十分普遍。
1.3 健康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不足
目前, 宁波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资源不仅表现为总量短缺, 而且专业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稳定性差, 甚至有不少人员未经正规专业培训就上岗作业, 明显不能满足健康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截止2013年, 宁波市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中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总共只有235名, 其中, 有11.91%的卫技人员系6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 (28/235) ;学历以大学、高职/高中为主, 分别为155人、74人, 占总卫技人员数的65.96%、31.49%;职称分布以初级与中级为主, 分别为148人、54人, 占总卫技人员数的62.98%、22.98%。从宁波市养老服务人员看, 全市共有养老服务人员 (包括医务人员) 2 657人, 其中, 获得养老护理员资格证书的有1 299人, 持证率为61.4%, 以初级证书为主 (1 016人, 持证率为48.0%) , 其次为中级 (158人、持证率7.5%) , 高级 (125人、持证率5.9%) 。
当前, 4个老年人、1对夫妇和1个孩子的“四二一”的家庭模式, 由于独生子女、工作压力等原因导致家庭照护功能弱化, 子女没有能力照顾老人, 特别是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病而需要专业护理照顾的老人, 一些失能失智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 现行传统的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方式已难以适应, 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 积极实践, 构建全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动态开发的系统, 在机构设置、功能职责、业务范围及其绩效评价和健康经济政策导向等方面都与过去计划经济下的养老服务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 国内没有一个既定的现存模式可供遵循和利用, 更没有一个统一的成功方案可供执行, 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体制机制也不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因此, 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健康养老经验, 建立健全集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于一体的全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模式, 明确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在新医改与老龄化背景下新的社会功能与职责, 形成与积极老龄化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新的可持续发展活力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运行机制, 对于有效缓解老年人入院难、实现老有所医,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1 创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制
各级政府要建立起具有科学性和预见性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保障理念, 加强政策扶持体制机制创新, 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充分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政策扶持、市场培育、典型示范、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制定明确可行的政策支持导向,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技术支撑, 切实解决医养结合养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从人力、财力和权利、义务的角度理清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加大财政部门、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物价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等管理机构之间的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从土地保障、资金补助、服务补贴、人才培训、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 建立完善区域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优化整合机制, 进一步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规划准入和调控机制, 明确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类别、数量、规模、布局、结构和设备设施配置标准, 实行全行业属地化管理, 推动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的优化调整, 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网络, 积极推进区域医养结合服务共享中心建设, 建立完善多个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政策接口对接, 统筹整合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家政服务和志愿者服务照护资源, 建立健全医务人员、养老护理员、老年人、家庭成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多方参与协作机制, 各司其职, 统筹规划, 分类指导, 以形成层次分明、体系完整、功能健全、互为衔接、互为呼应的全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保障系统, 逐步构建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网络, 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纵横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组织网络体系, 通过多层次的全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引导消费者的养老消费, 促使健康养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健康养老需要[2,3,4,5,6]。
2.2 构建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要根据国务院、浙江省、宁波市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文件精神[2,3,4,5,6], 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充分发挥政府作用, 建立财政投入长效保障机制, 积极探索更加有效、合理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分类补偿机制, 完善补偿模式, 开展政府购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进一步明确政府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发展的责任, 研究和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综合改革相配套政策, 明确财政投入标准、比例、管理方式、保障措施等, 并将其纳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
要不断改善养老服务资源多元投入结构,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和自然人等社会资本依法举办各类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通过税费优惠和补贴支持政策、提高床位建设补贴和运营经费补助标准等多种途径, 鼓励和支持民办养老机构以总体承包、分部承包、委托运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管理改革, 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发展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要大力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执业环境, 建立健全公平的土地、价格、税收、人事、医保定点、学术交流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 加快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城乡布局一体化、体系建设无缝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体制, 加大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 不断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内容, 提升服务水平, 逐步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3 拓宽医疗机构老年照护服务功能
要根据宁波市老年人生活居住特点, 以健康老龄化需求为导向, 打破养老机构和医疗资源分割状况, 积极推广集医疗、养护于一体的养老机构全程养老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县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的龙头作用, 通过联营、开设分部或新建医疗机构等形式, 在养老机构中设置医疗卫生机构;大力发展提供长期照护服务的老年护理机构, 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护理服务, 逐步提高护理型养老床位比例;规模较大的老年护理机构可配套设置医疗康复机构, 规模中等的可单独设置医疗卫生机构, 规模较小的可与周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站) 要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乡镇卫生院加强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
要加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机制建设, 积极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分工协作服务平台建设, 建立完善双向转诊机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 要结合辖区老年人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的诊疗状况变化态势及其住院影响条件, 调查摸清其现状和分布规律, 完善社区老年健康保障设施系统, 以家庭为单位, 以社区为依托, 走出医院, 走进社区, 将医疗、护理与康复服务延伸至居民家庭, 建立完善契约式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积极拓展日间照料、全托、半托等多种形式的老年人照料服务途径与方式, 通过合理的结构调整, 使防、治、保、康有机结合, 整合民政、残联等社会资源, 建立以护理康复为主要功能的家庭病床, 延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服务覆盖网点, 制定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各项规章制度与诊疗操作规范, 开展多层次的集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预防保健、心理慰藉、社会融合和临终关怀于一体的全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以重点解决功能障碍、致残康复以及大医院不收治而家庭病床诊治困难的老年人住院等问题[7], 积极应用中药、中西医结合的卫生适宜技术, 不断优化服务内容, 简化服务流程, 提高医疗机构老年照护服务质量及其水平, 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综合性与连续性的老年医疗康复服务, 满足老年人各层次健康保障需求, 促进老年人人人享有均等全面医疗康复, 真正实现“老有所医”。
2.4 建立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是21世纪发展的主要趋势, 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教育日趋朝着综合化、社会化、多元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要加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 积极支持引导大中专院校开设养老护理、康复、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 通过选送培训、定向委培等形式, 培养紧缺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和养老机构管理人才。要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质”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目标, 加大政府财政对养老服务教育投入, 加强养老服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加快培养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专业技术人才, 以加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技能为导向, 以加强培养社区综合医疗康复服务能力为切入点, 从临床、护理、公共卫生、保健、康复及人文科学等多学科考虑, 调整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思路, 打破传统的过分强调医学康复、护理与各专业培养的单一课程设置体系, 建立以社区为目标、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块化学科群, 对护理、康复医学、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等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和优化, 开发基于工学结合、案例导入、工作任务项目任务驱动型系列教材, 实现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教育和职业岗位技能教育的有机统一。
要严格养老服务人员准入制度, 加强在职在岗养老服务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 建立完善在职人员定期轮训与考核制度,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 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 加强养老机构负责人的教育和管理, 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和养老护理员特殊岗位津贴标准, 从薪资水平、薪资结构、薪资增长以及福利待遇等方面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建立薪酬保障机制, 优化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环境, 建立完善专业化、职业化和志愿者相结合的多层次老年护理服务与管理人才队伍, 逐步提高专业人员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林艳.为什么要在中国构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J].人口与发展, 2009, 15 (4) :52-64.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1]28号) [EB/OL].2011-09-23/2014-08-20.http://www.gov.cn/zwgk/2011/09/23/content_1954782.htm.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35号) [EB/OL].2013-09-13/2014-8-20.http://www.gov.cn/zwgk/2013-09/13/content_2487704.htm.
[4]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浙政发[2014]13号) [EB/OL].2014-05-12/2014-08-20.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dfxx/201405/20140500635548.shtml.
[5]宁波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宁波市民政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甬民发[2011]145号) [Z].2012-03-10.
[6]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 (甬政发[2014]68号) [S].2014-08-26.
“一切都专为中国老人而设计”,上海天地健康城是国内首个以“健康管理服务”为理念的养老社区。15万m2的社区内规划有养生公园、上海风情街、都市公园、邻里中心、私家庭院等多个景观系统,非常适宜人居。距离社区不远的东方菲尼克斯农庄给“天地健康城”特供有机蔬菜。天地健康城并没有做成社会老龄化的另一个养老机构,而是人性化地将服务整合植入地产。
1 关于CCRC
CCRC (Continuing Care Retirement Community)——持续照料退休社区,通过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护、介助一体化的居住设施和服务,使老年人在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变化时,依然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继续居住,并获得与身体状况相对应的照料服务。
CCRC起源于美国教会创办的组织,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人性化的CCRC养老理念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与认可。
它提供了一种可持续性照护的理念,在社区内为老人提供不同等级的照护服务,同时让他们享有在家里一般的自由。包括三种不同照护阶段。
1)自理型照护主要是为有自理居住能力但偶尔需要照护的老人提供居住服务。
2)辅助性照护介于自理性照护与专业护理之间的照护。包括帮助入住者洗澡、穿衣、喂药和其他日常生活,但不包括全天候的专业护理。
3)专业护理短期或长期的专业护理服务,例如康复和全天候照护服务。
依照国际通行的CCRC体系和运营模式,天地健康城综合性社区包涵三种生活形态:活跃老人——独立生活公寓868户;半自理老人——服务式公寓450户;护理老人——护理公寓99套。其中约1/3服务式公寓在设计时预留未来转换为护理式公寓的设施。同时为CCRC社区退休老人提供从自理生活、介助生活到护理院介护生活等一站式健康服务,住户可以根据自我身体状况与需求来选择相应的物业类型。
结合如上三种生活形态,推出以下三种套餐服务。
1)自理套餐对于50~70岁身体基本健康、生活能够自理的老人,除提供基础医疗保健、生活护理外,还提供丰富的课程和社团活动,重点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
2)介助套餐对于65~80岁,年老体弱,曰常生活不便的老人,增强亲情照料及家庭陪护,并提供与身体状况相适应的各类活动,丰富日常生活。
3)介护套餐对于75岁以上,日常生活、行为依赖他人全面护理的老人,给予24小时的专业照料和医疗监护,投入更多医疗资源,用于身体机能的维护及恢复。
天地健康城配备了多名来自多家三甲医院的全科医生,在智能化信息化系统支持下,为每一位住户提供全面的健康跟踪与管理。每一位私人保健医生将专注服务于-120~150户家庭,其效率远高于社区医院或社区保健机构。此外,天地健康城与多家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可以让每一位业主享有三甲医院的绿色通道服务。
2 医养融合的实现
何谓“医养融合”?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医养融合”发展的概念。所谓“医养融合”就是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与养老资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而提升养老的整体服务水平。
1)天地健康城以客户为中心,把“医养融合”的结果导向落实到了老人的健康状况上,这个健康包括社会交往、心理、身体等多方面,并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导,尽可能避免老人的疾病状态。
2)天地健康城以“健康管理”为主线,通过个性化的评估,针对不同个体的身体状况制定相应的健康促进计划和指标检测计划,在智能化信息化系统的支持下通过服务来实现对老人生活方式的引导及干预。通过膳食、运动和药物指导,以及个性化健康教育,以日常生活方式管理的手段确保老入在愉悦中得到全方位的健康。
3)天地健康城管什么从未病管理→慢病管理→疾病救冶→病后康复,实现不生病、少生病、早发现疾病、不生大病。
4)天地健康城做什么对于未病群体,实现健康维护(制定健康维护计划、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和疾病预防(制定降低威胁健康风险因素的改善计划、制定膳食处方、制定运动处方、控制体重、戒烟控酒、缓解压力);对于已病群体,实现医疗服务(区别于单次就诊服务、以人为本进行整体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和慢病综合管理(制定综合诊疗监控、改善计划,制定残疾护理计划)。
5)天地健康城怎么做提供个性化服务。全面体检→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健康评估→个性化的健康促进计划→实施干预方案→健康再评估。
“医养融合”能够使老人的健康寿命比重提高、慢病控制率提高、疾病发生率降低、疾病天数减少、诊疗费及药物费降低。
3 三大服务体系
3.1 恬愉学堂
天地健康城在国内首度提出了“大学校园般的生活”概念,推出“恬愉学堂”,为社区老人创建一个养老精神家园,是该项目最具特色的三大服务体系之一。
“恬愉学堂”借鉴了国内传统全日制大学的形式,拥有15间教室、图书馆、游泳馆、钢琴房等各类教育硬件设施,广泛设置了文化艺术类、运动健身类、劳动技能类等多项常规课程,还将不定期组织诸如外出游学、亲子互动、健康养生、居家美食等社团活动。
凡是人住天地健康城的老人们,都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与才艺专长而自主选择课程科目,零负担获取各项知识,增进交流与沟通,享受健康多元化、高品质的大学校园般的退休生活。
3.2 健康管理体系
天地健康城还构建了一套完备的健康管理体系,成为其第二大服务。项目率先引入了私人保健医生服务,专为社区的每一位老人提供日常的身心健康护理,专业私人保健团队以信息化模式管理老人的健康档案,实时跟踪每一个人的健康情况,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通过与华东医院、瑞金医院等十多家三甲医院合作,开设专门的绿色通道,缓解老人看病挂号难的问题。
3.3 私人生活助理
天地健康城的第三大服务——私人生活助理,将子艾般亲情管理服务植入服务体系之内,解决老人所有生活琐事。在饮食方面由东方菲尼克斯庄园进行有机蔬菜配送,同时提供有机健康食堂、钟点厨师等7种方案,实现专业营养膳食管理,搭配膳食温凉寒暑。该三大服务体系构成了高品质服务的基础。
4 智能化信息化运营系统
为做好“医养融合”下的CCRC服务,天地健康城自主研发了智能化与信息化运营系统:①天地健康城卓越运营管理系统;②天地健康城智能化系统;③智能化与信息化的对接。系统通过统一的平台及界面对各子系统设备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进行高性能的实时监测、采集、控制、管理,从而保障社区的安全及智能化运营。
以智能化信息化系统紧急报警救助为例,在社区公共部位,老人遇到突发事件时可按随身携带的一卡通上的SOS,监控中心即刻收到报警、报警人身份信息、定位和视频信息,管理系统相应发出一系列指令以确保相关服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有效的处理,处理结果也将存人档案并由其保健医生做后续的关怀。
5 结语
健康退休社区在国外已有成熟模式,但在国内还是新鲜事物。一方面,欧美成熟市场的经验无法照搬到国内,另一方面,国内已有的养老项目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种种问题。如:有的项目因为设计了不合适的收费模式,导致回款困难;有的项目把主要精力放在需要护理的老人身上,缩窄了目标人群的范围;大部分项目因为缺少能让老人产生感情认同的元素,而难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成功。因此,找到一个适合中国市场的商业模式,成为决定类似项目前途的关键。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的冷思考】推荐阅读:
医养结合养老院护理06-10
医院医养结合工作总结07-13
把思考和行动结合起来07-27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德育探索与实践10-10
学导结合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10-20
我市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思考06-07
结合09-14
城乡结合09-27
虚实结合教案11-04
结合基层实际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