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怎样做创新教师》有感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读《怎样做创新教师》有感(通用12篇)

读《怎样做创新教师》有感 篇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俗话说,兴趣是做好的老师,无论是做什么,只要感兴趣,就有主动性,就会事半功倍,善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正是这个道理。

正如文中所说,我们利用课件,创设情境,除了让知识更加明了外,更有激发孩子兴趣的因素,因此,对孩子兴趣的激发,是我们教学中很重要的手段。

我曾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今年我任二年级语文,由于自己缺乏经验,课堂上教学生认字,写字,一篇课文要上好几节课,孩子们烦,我也累,一次偶然的机会,可见我看到孩子们在玩牌,本想狠狠地批评他们,可猛的想到了能否把牌上的内容换成学习过的生字,让孩子们边玩边学边认,我把想法告诉了那个孩子,那个孩子看到我的脸由阴转晴,也不再紧张了,我让家长帮忙,帮孩子制作写有生字的纸牌,孩子们玩起了字牌游戏,结果课堂上我几乎不用教,只是检查一下,孩子们读得可好了,一边学,一边复习,掌握的挺牢固,后来我有鼓励孩子写字,听写中谁全对,我就给他写一个棒,五个棒换一朵小红花,最后比一比谁的小红花多,孩子们更感兴趣了,有些家长说孩子们回家不是认就是写,好像不觉得累,课堂上,我轻松多了,经常带领孩子们读一些寓言故事、成语故事,还鼓励孩子们写日记,也有了充足的展示时间,孩子们学的高兴,我也觉的轻松,方法对了头,事半功倍呀。

----关注孩子的整体发展

第三节反复强调,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还要促进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要为人的终生发展奠基,书中谈到教师教学正在逐步摆脱对分数及对升学率的过度追求,使教学从育分向育人转变。

着眼与孩子的整体发展,就要没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那些学困生,他们更需要教师的阳光,我们常说,师者父母心,做父母者,往往更倾向于弱势的孩子,作为老师,我们做到了吗,可以说,我做的不好,因为我们的努力在这些学困生身上得不到体现,与培养学优生相比,是事半功倍,事倍功半的悬殊,我们要经常扪心自问,在学困生身上,我们是否有愧,是否对得起师者父母心的称号。

就学生终生发展而言,为师者,要有“今天我来栽树,明天他人乘凉”的境界,诚然,也许我们今天的努力,今年显不出来,但是我们却为明年,后年,甚至更多年以后的厚发积蓄力量。

我想到了读书,就语文教学而言,要孩子们读书,远不如要孩子们做题更出成绩,多让孩子们做题,会很快提高成绩,家长开心,领导满意,自己实惠,让孩子读书耽误时间,影响复习,就是几年后考得好,也不是自己的成绩。我曾做过这样的比喻,用只让孩子一位做题的方法提高成绩,正如杀鸡取蛋,急功近利,让孩子读书,却如喂鸡养蛋,厚积薄发,道理我们都很明白,但谁又能舍得眼前利益,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着想呢?这又是一个道德境界问题。

我想到了我们的读书小组,为了给孩子们充足的读书时间,我们改革教学方式,有单篇授课,改成了单元授课,协调其他任课教师精炼作业,给孩子充足的读书时间,对读书活动,我们也以兴趣为主,从不布置硬性任务,每人一个读书档案袋,袋内只是自己的读书目录,学生只要把自己读过的书名记上就可,有感想就写,没感想就散,学生没有负担,轻松读书,营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去年,我班许静茹同学一学期读了八十多本书,读三四十本也比比皆是,书读得多了,孩子们自然有许多感受,想写就写,写了就展示。读书促进了孩子们的写作,写作水平逐步提高,三四五年级循序渐进,语数外老师通力合作,孩子们受某些大家的影响,作品中渗透出了自己的思想,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在2009年消灭白蛾虫的征文中,全县五名一等奖,我校占了三名,在今年的二十三届世界华人杯作文竞赛中,全世界二十二个国家七百万件作品,我校冬雨同学获三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有现任教师的努力,更有前任教师的付出。

今年,我们二年级语文组在完成课本教学的同时,着眼于读写的启蒙,读成语,读寓言,读故事,读、讲、写,逐层深入,积极挖掘了课外资源,为孩子终生的发展奠基。

读《怎样做创新教师》有感 篇2

第一是信心。宋老师一路行走, 一路历练, 信心渐长。在增加教师自信心的同时, 宋老师也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信心, 且不乏灵心妙思。你看, 在习作评改方面, 宋老师采用了令人耳目一新的逐项加分制, 这种“排骨缝里找肉丝”的做法引领学生带着一双赏识的眼睛看待作文, 从而于潜移默化中带着孩子们从学会欣赏到学习作文, 也于不知不觉中树立了孩子们的习作信心。在习作发表方面, 宋老师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 让孩子们的习作拥有一群读者。当孩子的习作得到了关注, 得到了真诚的回应, 我想孩子定能体验到习作的快乐, 找到习作的自信。

第二是童心。书中《理解儿童的理解》一文, 让人油然而生敬意, 敬佩宋老师对儿童的理解与尊重。《蒲公英》这篇课文, 我先后教学过三次, 但次次都是引导孩子肯定一个否定另外两个, 并教育孩子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我戴着成人的有色眼镜自然而然地这样想, 从来没有想过孩子们会怎么想, 也不了解孩子们的审美心理特点。今天看来, 孩子们的那一份善良, 那些许灵性就这样被我一点一滴地泯灭了。

宋老师对童心的理解与珍视也体现在他对童漫作文的开创上。开始我并不理解孩子为什么喜欢漫画, 但在《童漫作文:作文教学的生长点》一文中, 我找到了答案。原来, 儿童漫画的幽默特质符合儿童的认知心理与审美特点。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 他们古灵精怪, 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而儿童漫画中那种意想不到的新奇感, 那种似乎不可能却又可能的生活情趣, 那份童稚的意境, 正好契合了孩子的天性。我想, 正因为宋老师了解孩子的喜好, 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最大程度地了解他们, 并帮助学生, 引导学生。

第三是爱心。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 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无非就是爱, 爱这一职业, 爱自己的岗位, 爱每一位学生。宋老师的一句“‘爱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真是说到了我的心坎里。虽然教学近二十年了, 但自己依然会在“怒目相视”“和颜悦色”中徘徊, 教育工作中的幸福感受得颇少。宋老师的那则151个字的学生日记, 也让我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说老实话, 我可不想让自己“怒目相视”的形象出现在孩子们的日记中。看来, 自己必须再去净化心灵, 寻找一些途径去获得心灵的平和。

读《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有感 篇3

一、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的构建

首先,庄老师认为主题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既要符合现实性,又要对儿童经验有一定的挑战性。她强调无论做什么主题,都要有一个总目标,总目标里要体现整合观念。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制订的教学目标只是单纯体现本节课的目标,没有真正从主题的核心概念构建一个总体的发展目标,从而不能促进儿童的多元化发展。其次,在主题活动内容的选择上很多教师往往都是以自身的喜好来确定,没有考虑儿童所熟悉的、所喜欢的事物,这样不利于幼儿构建新的知识经验。在幼儿园,每个班级里都有主题墙,感觉只是表面存在,相对应的调查表不见踪影,更没有区域活动的呼应和主体性活动的游戏,这些都是我们多数教师存在的共病。庄老师提倡的理念是:主题统领、领域渗透、教学和游戏相互融合。我们不能单存走教学的唯一路线,一定要把教学和游戏相互结合起来,以课程为依托,在选择、整合、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的生活环境资源,构建园本化的主题课程实施體系。庄老师举了一个实例:以交通工具为主题课程,在讲解船这种交通工具时所给出的船的主题活动网络时让人一目了然,让儿童通过想象用语言来表达未来船的样子,展开幼儿想象的空间,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庄老师能想到的有关船的民间故事,通过讲故事来进行对幼儿语言方面能力的培养等。

二、《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给了我们正确的导向

细细回味,品味到了教育的真谛。幼儿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课堂达到真正有效?庄老师的几种有效教学方法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一)要实现有效教学首先要实现目标的有效性

作为老师大家都知道目标确定的原则是围绕教学内容来确定的三维目标:第一个层次是认知领域、知识技能的目标;第二个层次是智力、能力的培养目标;第三个是关注情感、态度、社会性发展目标。许多老师都是按照以上来设定目标的,有些时候目标设定得过多、太过宽泛,或者太笼统又缺乏实用性和操作性,目标就失去了它的有效性。针对这些问题庄老师给出了几点建议:(1)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无论是什么教材,首先要进行重组和分析,识别教材的课程潜能。(2)教师要高度关注幼儿。备课时要考虑幼儿的先前经验、背景、个性特征和已经掌握的技能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更要有孩子。(3)教师要经常积累经验和课后反思教学。优秀的教师有一种风格就是教师的日常积累和反思:积累失败与成功,反思自己的经历,与心灵对话,认真学习他人经验,接受各类

培训。

(二)有效教学必须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

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只想让幼儿去死记硬背知识,每次上完课后,不做提升,不做总结,有些时候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孩子说的话一样东一句、西一句,没有逻辑,没有让孩子领悟到实质性的东西。庄老师认为幼儿学习要倡导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发现学习、游戏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无论哪一种学习重要的是发展孩子的各种思维和创作能力、提升素质,这才是孩子终身受用的。幼儿教育是启发性的、基础性的教育,不是让孩子去记忆知识,而是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要让他们用动作、用语言、用图画,用多元的方式去学习、去表达。

(三)有效课堂应该做到简单、真实、自然、有效

老师经常听课、上示范课,我们经常是“看课件课”,把连环画、图画书,扫描了一幅又一副,放给小朋友看,大篇幅地讲,这是很多老师的通病。庄老师提倡的是,“简单、真实、自然、有效”的课堂。每一节课要找出关键的和重要的,对儿童各项能力发展有价值的,让孩子来讲、来想、来学、来表演、来迁移。组织教学就是调动孩子原有的经验,帮助幼儿建构新的经验,课后拓展、迁移经验。老师不要过多地关注形势和操作,例如,我们在设计“动物找家”“九宫格”等情景游戏时创意很多,设计很多花样,可是数序概念,从左到右还是从下往上,教师都没有做铺垫,花架再多却没有预想的效果。又如,在学门牌号码时,教师说他家住502,然后就问孩子,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孩子根本不清楚。在学习门牌号之前,我们可以做一些调查,小涵家住什么地方,小朋家住哪里,幼儿就会回答我家住山水花城84号楼1单元302,等等,然后再问302是什么意思,孩子很容易就能回答出3代表什么,2代表什么。再来学习门牌号就很容易了。我们要分析教材,分析幼儿的年龄特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真实、自然、有效。

作为在一线教学的教师,要把读书作为一种提高自身修养和专业素质的有效手段。这本书开启了我一扇门,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既然选择了教师,我们就应多读书,读好书,发挥自身学习的正能量,让读书丰盈自己的生活,让读书提升自己的品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勤奋的读书人,专业的教书人!

读《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有感 篇4

“做一名有个性爱思考的好教师,记住每一个学生,并让每一个学生记住——富于创造的教师生活,充实而美好!”

“教师不能光追求给学生满分,还要让学生满意,使学生满足。” “教师应该是朝霞是祥云,照亮天空照亮别人,同时,他也要展示自身的绚丽!”

卢志文校长这一句句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话犹如一丝丝细雨滋润着我贫瘠的思想,又似一盏明灯为我的教学工作指引着方向。读卢校长《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这本书,可以用“心潮澎湃”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下面把感受深刻的内容及自己的体会与大家分享一下。

教育是什么?这对于我们每位教师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也许很多老师会感到茫然。是呀,参加教育工作这么多年,教育究竟是什么呢?当读到“正确认识教育”这一节,我才深刻领悟到教育原来有这么多深刻的内涵——“教育是需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让人不为别人所愚的漫长过程;教育是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事业;教育是民族文明,国家强盛的发动机……”我们只有真正理解了教育,才能更好地从事教育,服务教育。

“教师不能光追求给学生满分,还要让学生满意,使学生满足。”当我读到卢校长的这句座右铭时,心里很有感触。原来教育给我们提出的不单是分数的要求,还有更高的层面:那就是服务学生,满足学生。在当今课改的大潮中,我们教师已经不再是课堂的主载者,课堂真正的主人应该是孩子们的,我们要甘于去做“服务生”,去做“后勤部长”。让孩子们去生教生,生带生,让他们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而不再是老师讲自己听那么简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还充分挖掘了他们的求知欲,挑战欲和创新欲。在此,我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这些?我们是不是还在一味机械地追求应试教育?我们是不是还在为不及格的学生大动肝火?是不是还在对反应慢的孩子歇斯底里?这一连串的问号,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我们的课堂让学生满意吗?他们又是否满足呢?

在“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这一辑,卢志文校长介绍了自己从1983年参加工作以来的成长历程。在品读过程中,我被那种浓烈的工作热情深深地感染了。在这一份份荣誉背后,我知道卢志文校长付出的是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与艰辛。“教学是一片海。在这里赶海,不必以扭曲自己,改变本色为代价,且能收获朵朵浪花,串串彩贝,行行足印。”“做一名有个性爱思考的好教师,记住每一个学生……”这些话让我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勇于追求的上进心!

记得去年让孩子们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诗句,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想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当时心里多少还有些欣慰。可直到今天,读了卢志文校长的“正确认识教师职业”这一节,才明白教师不应是蜡烛和春蚕这种悲剧人物。教师这一职业应该是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应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享受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我们在为孩子设计美好人生的同时,也应让我们自己的人生绚丽多彩。这就需要我们的事业心,责任感,积极性。而在这三者之中,事业心是最重要的,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它都会引领你克服困难向前进。

读《教师怎样上好公开课》有感 篇5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教师怎样上好公开课》这本书后,通过学习,重新认识了公开课的含义。知道了它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式;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锻炼高超的教学艺术、是良好的沟通艺术。

在《教师怎样上好公开课》这一书中说到要上好课得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要在教学中真正发现、了解、认识学生的各个方面,多与他们交流,在跟 孩子交谈时,应该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孩子平等交谈,而不是高高在上,我们把爱心带进课堂的时候莫忘了把微笑带进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用体态语言拉近师生距离,当学生成功时,用掌声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摸摸她的头,用鼓励、期待的眼神望着他们的脸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时时刻刻关注着他,他也能行。其次要上好课教师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另外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一位哲人说过,从平凡中看出神奇就是天才,我们也许并非是天才,但是我们可以要求并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课程理念解读也在不断地深入,课堂教学不只是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更关注他们人生的发展。

在第三章中说到上好课的秘诀:包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丰厚的人文底蕴、健康的心态和精神状态,良好的沟通艺术。在第三节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让我感触很深,一天,一个农民的驴子掉到了枯井里,那可怜的驴子在井里凄惨地叫了好几个钟头,农民在井口急得团团转,就是没办法把它救起来,最后,他断然认定:驴子已经老了,这口井也该填起来了,不值得花这么大的精力去救驴子。农民把所有的邻居都请来帮他填井,大家抓起铁锹,开始往井里填土,驴子很快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起初,它只是在井里恐慌的大声哭叫,令大家都很不解的是,不一会儿它居然安静下来,几锹土过后,农民终于忍不住朝井下看,眼前的情景让它惊呆了,每一铲砸到驴子背上的土,他都做了出人意料的处理,迅速的抖落下来,然后狠狠的用脚踩紧。就这样没过多久,驴子竟把自己升到了井口,它纵身跳了出来,快步跑开了,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惊诧不已。

其实生活也是如此,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会如秽土落到我们的头上,要想从这苦难的枯井里脱身逃出来,走向人生的成功与辉煌,办法只有一个:将他们统统都抖落在地,重重的铲在脚下,因为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每一个困难,每一次失败,其实都是人生中的一块垫脚石,学着积极的面对问题,把困难当机会,问题总是有办法解决的,在上课的准备过程中我们也许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和困难,把困难当机会吧,失败者常把机会当困难,成功者常把机会当困难.

公开课的展开是为了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使同伴群体获得提升。另外,这本书也提到:师爱是和谐师生关系之魂。没有爱,教育的阳光无法照射进孩子的心灵。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挚的师爱,师生才能彼此尊重、理解、信任,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了解他们爱什么、想什么、恨什么。要在教学中真正发现、了解、认识学生的各个方面。爱护学生的个性特长,创造愉快的氛围,多与学生交流,多与他们沟通,将枯燥的课堂变成充满自由和智慧的一种互动学习的课堂。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篇6

在这世上,有一种最能体现无私意蕴的情感叫爱心,它能清除悲伤的瓦砾,推到绝望的断壁,也能点燃希望的明灯。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爱,像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爱,像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众所周知,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海伦·凯勒身受盲聋哑三重残障,七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无声无息、没有光明的混沌里,直到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她的老师安·沙利文。沙利文用了毕生精力来陪伴这个可怜的孩子,将她由无知、粗鲁、暴躁的动物,变成了一个勇敢博爱的作家。如果不是爱,如何会有这么巨大的奇迹?如果不是爱,怎能在黑暗的心中灌注光明和温暖,在残疾的躯体上播种健康的灵魂?全国劳模、北师大教授林崇德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则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索取、不为交换,更不求回报;教师对学生的爱,只有付出,只在奉献。

有人把师爱比作春雨,滋润了孩子的心田;有人把师爱比作阳光,温暖了孩子的心房。师爱,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当你用心去爱你的学生,你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鲜花,办公桌上那两个红红的苹果,耳旁那一声声清脆的“老师,您好”„„更多的,是一种为人师的幸福、自豪。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热爱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有什么理由不去爱我们的学生呢?就让我们把爱的火炬传递给学生,为爱插上翅膀,让爱在万顷碧波、蓝天白云间飞翔!

当然,我更不会忘记,前两周我生病了,当我拖着绵软的脚步走进教室时,原本乱哄哄的教室霎时间鸦雀无声,孩子们向我投来探寻的目光,我咬咬牙用沙哑的声音开始讲课,孩子们却听得专心异常。班长柏云耀不时用眼神提醒周围同学:看黑板、听老师讲。教学间隙里,我趴在讲台上,揉着昏重的额头,不想,一个凳子悄悄摆在我身旁,是谁?抬起头,看着讲台下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里满含着关切,一股暖流在身体里缓缓流淌!再看看作文里,最调皮的侯思良这样写道:“老师大概生病了,听她讲课时有气无力,在黑板上写几个字总要揉一揉肩膀,我真想说:老师,您休息吧!耽误一节课,没有关系的,您的身体要紧啊!”这就是常常被我训斥的学生,他质朴的语言不禁让我热泪盈眶!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一个教师特有的幸福和快乐,不由地在心中低吟浅唱:“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奉献的是自己„„”

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或是布满沼泽,我都将一如既往,绝不退缩。十余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为人师的种种滋味一一遍尝,我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离不开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需要我。古代大教教育家孔子呕心沥血,以教为重的精神教育着我;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教几十年,始终安于“粉笔生涯”的献身精神、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激励着我,我爱我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我愿作红烛,我甘为人梯,守住一方净土,安于三尺讲台。

虽然我们很清贫,但是我们也最富有,因为,我们是春天播撒种子的人,我们心中有着秋收的期盼;我们也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有着勇往无惧的精神;我们还是夜空中的启明星,有着奔向光明的执着与忠诚!

读《做卓越的教师》有感 篇7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艺术,更不是一种教育策略和技巧,而是从心地散发出来的人性芬芳。”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

“孩子的心,都象上锁的大门,粗暴的态度就像粗壮的铁棒,费再多的力气也撬不开,只有和风细雨般的方式如一把细腻的钥匙,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尊重、信任、理解、是每一个孩子精神生命所必需的阳光、空气和水,是孩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读着这样一句句令人深思、温暖入心的话语,仿佛让我回想起了自己做教师的那些年,现在的角色虽有变化,但同样都是在为这项爱的教育事业忙碌着,奉献着,坚定着......

教育永无止境,教师的成长永无止境,同样作为校长的成长也是永无止境的。这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一段段文字,一个个故事,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更深入更具体细节的认识。

整本书无不折射出两个“字”,一个是“情”字,另一个是“思”字,意多,层无限,它要求教师具备的素养是全方位的、立体式的,那就是:教师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一个培育学生的人,是一个会上课的人,是一个会写作的人,是一个会当家长的人……只有符合了这样的素质,我们的教师才能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也才能幸福地做一个教师!有鉴于此,我也在回顾和反思如何做一个心中有“情”、“思”的校长,如何做一个对校对师对生心怀大爱的校长。

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鲁迅的“教育根植于爱”,从罗素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活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爱儿童”。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学思想虽不尽相同,教育风格也各有千秋,但对教育的情感都离不开一个“爱”字。

教育上的`爱,如同治校的大爱,不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做出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运用得恰当,它会把“爱”自然而然的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也会不声不响的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会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教师的心灵。总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的真诚沟通,我会更多的试着从老师的角度考虑问题,在不违背学校的规章管理制度,更能促进管理落实的基础上,尽量去用情、用爱去开导,像所有优秀老师那样,用真情、爱心换来老师们纯真的笑容,赢得老师们的尊敬和爱戴。

俗话说,书是精神食粮,看书能填补精神上的空缺,这本书读完,再和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联系,我们可以为责任付出青春年华、我们可以为祖国未来培育鲜花、我们可以一天天守护在莘莘学子身边,但我们也要去为买房、吃饭奔波忙碌……久而久之,无论是做校长还是做教师往往仅仅把它当做是一项工作而已,还是修炼不够的,我们应该去努力争取卓越,无论是做校长还是做一名教师,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别人来肯定我们的卓越,因为当我们成就了一所名校,当我们桃李满天下时,谁也不能否认我们做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读《做一名健康的教师》有感 篇8

身体是生活和工作的本钱,人人都期盼健康,但有不少人辛辛苦苦为了美好的未来而拼命工作,惟独把自身的健康而不顾。生活当中有许多有益于健康的科学常识,认识不到位就会酿成苦果。养生之计在于人,每个人的健康靠自己去争取。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须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平常花一些时间学习一些保健知识,多懂一点医学道理,提高养生与保健意识。珍惜自己,珍惜健康, 珍爱生命, 活得舒心畅意。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可以做到一下几点:

1、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一个人如果没有生活的目标,就只能在人生的征途上徘徊,永远达不到理想的彼岸,生活就显得平庸、乏味、无聊,就可能滋生各种有害健康的恶习。

2、凡事宽以待人。关心别人是一种令人称道的美德,你从关心别人之中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单,自己被人们需要,你所献的爱心越多,你就会获得越多的快乐,你的身心也就越加健康。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生活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其中对健康的价值更是不可低估。我们要在饮食,起居、学习、工作以及各种生活制度方面养成一种定时、定量的规律性,并保持始终。这样才能在大脑皮层建立良好的条件反射系统,进而保证身体各种生理功能发挥最佳效应。

4、保持青春活动力的秘诀在于运动。运动可以调节人的心理,使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经常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能够防病治病,推迟衰老,使人健康长寿。

5、必不可少的业余爱好。现代生活既紧张又繁忙,我们在繁忙和紧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余,找一个安静理想之地,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作为业余消遣活动,这对于调养心情、消除疲劳是很有好处的。

6、塑造幽默乐天的性格。幽默能帮你打开紧锁的眉头,松散额上的皱纹,舒张紧缩的心肌,忘却生活中的烦恼。

读《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有感 篇9

————开元小学.徐玉

喜欢读书一直是自己的一个习惯,床边总会放些书籍,有教育子女的《告诉孩子你真棒》、有闲暇时用来打发时间的杂志《读者》、有启迪自己的《心灵的鸡汤》等。假期学校借阅给每位教师三本书,其中陶继新老师文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让我看到书名就想:自己也做要一名幸福的教师,如何做到?人家又是怎么做的呢?我想从中找到答案,于是我的床边读物就多了这本书。

一直觉得,幸福应该是人生始终不变的追求,而天天忙于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我好像是很久没有幸福的感觉了。利用假期,重温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边读边为陶老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他的淡泊名利、虚怀若谷、道法自然,给我一个向往的方向,不断使我品味当前的幸福,也不断激起我多读书的欲望。

陶老的读书与教师的生命成长部分,让我真正明白了书是教师舍之不可的,平时总会抱怨没有时间读书,其实当阅读成了生命的一种需要时,相信书就会与生活息息相关。陶老又推崇经典文化,视经典为生命的源泉,“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他不仅倡导我们读书,而且告诉我们一定读好书、读经典,经典可以使人了解真美;经典可以使人宁静志远;经典可以使人气质高雅;经典可以使人宠辱不惊;经典甚至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和心态,进而改变人生轨迹。读经典“取法乎上”能够以一当十,高层次的阅读相当于拓宽自己的的生命纬度、读经典“取法乎上”也可以象老子所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我也明白了也自己总是在读书,喜欢读书,教育类杂志更是经常翻阅,可为什么总是长进不大呢?原来我身边太少经典,中外经典,自己的阅读还一直停留在浅层次的层面上,陶老说如果只读教育的书,就会象苏东坡所说那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愿身在此山中|。”教育只是文化的一个分支,把教育之外的经典了解了,再看教育,就会有“横看成令侧成峰”的感觉。这就是文化的穿透力。这样的见解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明白了自己也一直停留在教育怪圈里转不出来。把读书作为一种享受,一种追求,与书为友,与好书相伴,让书真正成为我们生命成长的养料,成为启迪心灵的工具。

陶老说“读书破万卷,教学也有神”,一个文化积淀很厚的老师他就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思想文化领地,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与思想。书中陶老列举了各个鲜活的事例,如:学养深厚的于漪、锐意改革的韩兴娥,腹有诗书的苏静……他们以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勇立潮头,游刃有余于教育改革的前沿,他们的成功无不与博览群书息息相关,他们让我佩服,扪心自问,自己缺失的太多太多……站立在课堂上,时时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不能拈手拿来与学生海阔天空;教学设计中,不能游刃有余,常常感觉到模式老套、平淡乏味,难以别出心裁、独具匠心,无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文字表达中,也深深体会到自己认识的肤浅,难以上升到需要的高度。越是读书少,备课所需要的时间越多,而且课也教不好,有时真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原来教和读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高层次的阅读,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也曾梦想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如吴正宪、夏青峰、马应龙等这样的名优教师、大家。总是被他们课堂教学中展现的大师风采所折服,课堂教学中流淌的自然、灵动所羡慕,于是总是在教育杂志上关注他们有没有新的课堂实录、教学设计等,经常 “复制”他们的教学设计,期望在自己课堂中也会出现“奇迹”,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可是有时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富有丰富生命力的学生、富有生命力的课堂,自己对课堂生成中一些细节的处理策略总感觉捉襟见肘,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更别说出现精彩和奇迹。原来大师的文本可以复制,但无法复制大师们的课堂实践——精彩的课堂生成。之所以他们有精彩的课堂生成,有赖于大师、名家们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有能以不变应万变的才识,有思想中流淌着的教育智慧、教育原生态,才会出现厚积而薄发的自然、灵动。广博多览能使得他们站在一个相当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也就有了一种纵横捭阖、汪洋恣肆的气势。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奔走相告,读书、读书、再读书!书,对于我们教师的生命成长真的是太重要了。虽然我们的工作忙忙碌碌,但只要我们愿意挤,读书的时间总还是有的。再一次下决心,多读书!读好书!

陶老的宽容更让我肃然起敬,面对被人的嫉妒、面对他人污蔑他能坦然处之,“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浩瀚无比”之所以有这样的胸怀,相信与陶老师的广读圣贤书是分不开的,陶老从书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一方圣土,用心灵感悟,用文字表达,乐此不彼。诚想,作为一名教师,我是否能接真正纳班级中的任何一位学生,不讨厌、不厌烦?是否能包容个别家长的不通情理?让孩子幸福,让自己幸福!

陶老告诉我:读书吧!是的,读书吧,它会给我以智慧的头脑,给我以平和的心态。它会让我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

读<<做教师真难,真好>>有感 篇10

文:孔令泠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认为阅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阅读能够净化人类的心灵,我还能从中得到许多启示,书籍让我受益匪浅。近段时间,学校推荐了我们阅读钱理群老师的<<做教师真难,真好>>,这本书是钱理群老师的一本教育随笔集,其实里面有很多篇都是他自己的读后感,读这本书的好处自然就在于既可以感受钱老师的思维精髓,还带着多见识了多位钱老师所欣赏的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一举两得。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努力地思索着,我也要做一名真正的教师。

踏上教师的岗位实属不易,我要珍惜这个机会,钱老师的书名写的真好,做教师真难,真好,我认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做好教师,尤其的难。怎样做一名好教师呢?做起来也是非常难的,不仅仅只是上好课,教好学生,老师面对的是一群有活力的学生,不可能对他们的情感视而不见,不能对他们的反应充耳不闻。所以,要做一个好老师,要从中找到你的价值,也许得不到任何回报,但也不能计较。书中有段写到:“善于宽容,教育就是引领人们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我们要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弘,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在教学中创造一个宽厚、宽松,宽容的心理氛围,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我要做一个好老师,我要比别人多付出努力,我要比别人更宽容,有时候学生真的会很气人,我也会忍受不了自己的情绪,读了这句话,我心境会开阔很多,会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尽量学会宽容。

二是做好教师,真的很好。曾几何时,我也会抱怨自己的.工作太累,一天都是在忙碌中度过。整天疲于奔命,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与思考,其实我们要在繁杂的工作中,自己去找时间,给自己制定目标,约束自己,不断给自己充电,与时俱进,全副武装,才能在新时代的教师队伍中立于不败之地!才不会被现代的教育所抛弃。我们理想状态中的好老师是充实的,是骄傲的,是快乐的,是自信的。因为我们的付出换来了孩子的成长,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也让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记得有一次,孩子给我画了一幅小小的画,写着老师您辛苦了这几个字,我特别感动,现在我还珍而重之这幅画,因为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喜欢,我觉得自己没有选错这份职业。

读《做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有感 篇11

读《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英语教师》有感

郎溪县职教中心 葛琳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这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一个问题。我是一名农村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师。大多数人想到在农村职业学校里教英语应该没有什么成就感。面对着对英语学习毫无兴趣和基础的学生们,我也曾抱怨过也曾失望过,甚至有着放弃的念头!反正这些学生英语本来就差,本来就没有什么好的学习习惯等等类似的念头也在我的脑海里浮现过。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帮同事网购读书时发现了《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英语教师》这本书。看到书名时我就毫不犹豫的买了下来。也许这本书可以回答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这本书从三个方面给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提出了努力的方向。你是一个“研究型”的英语教师吗?你是一个“智慧型”的英语教师吗?你是一个“创新型”的英语教师吗?如果你都是,那恭喜你!你是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这本书中最能起我共鸣的是中篇——做个“智慧型”的英语教师。下面对书中提及的一些观念和思想跟大家一起分享和思考。

做个“智慧型”的英语教师,这种提法和丁如许老师的做个智慧型的班主任不谋而合。在从事英语教学任务的同时,我也兼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一个个性格迥异的孩子。如何与孩子们打交道并走入他们的心灵?如何帮助他们理解语言的学习过程?如何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成长空间?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临场智慧与交际技巧。我通常笑称自己天天和孩子们“斗智斗勇”。

如何做个“智慧型”的英语教师?

一、学会与学生打交道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兼班主任,我可以说是和我们班同学打交道最多的老师。在和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我的原则是首先要尊重学生们。只有我们真正的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他们才能信任你喜欢你并且能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并该科成绩很棒。但也有许多情况是学生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而厌倦这位老师的课堂。其次,我们对待学生要宽容大度。我们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可能会和学生发生一些冲突。在处理这些冲突的时候,我们要平等的和学生们探讨问题。对于学生们犯下的错误,我们要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大度,与此同时,我们自己也会少一些忧愁,少一些烦恼。但每当这时,我会跟学生说:因为你们是学生,还是孩子。老师家长允许你们犯错误,但关键是犯了错以后,你们要认识到犯错了并且以后不再犯了!第三,我们要学会对学生微笑。微笑本身很简单,但微笑着的教师有着特别的魅力:微笑代表着爱,代表着自信。爱笑的我一直和学生关系很好。今年教师节我的上一届学生在我的QQ空间里的留言说:希望老师能一直保持微笑的样子!这着实让我自己也感动了!

二、理解英语学习

任何一门自然形成于发展的语言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民族文化和社会知识的重要载体。英语教学的目标并非仅仅是语言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1

交际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也是教学的重要任务。那教师如何才能与学生一起拓展文化视野,改善知识结构呢?首先,教师要多学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其次,教师要更新“知识结构”。因为,一个兴趣单

一、知识面窄、求知欲差的教师只能照本宣科,无法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互动。因此,根据个人知识体系的情况,多阅读适当的英文报刊以拓宽知识视野,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同时,我们也要倡导学生多读英文报刊。

三、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作为学校主要的教学场所,是教师传授知识、开启学生智慧的最重要的平台,是师生交往与互动的最重要的空间。课堂教学的无效不仅会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而且对其良好习惯的养成、思维能力的培养带来不良影响。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从学生角度看,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从教师角度看,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能够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目标”。通过拜读焦老师的书在结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体验,我觉得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第一,教师充分备课并要求学生预习。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板书、备教具等。教师在备课时,要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英语知识和能力的状况,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预习并找出疑难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听课。教师的充分备课和学生的充分预习相结合,课堂上就会减少“损耗”,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二,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材的取舍组合上下功夫,对所讲内容的详略、先后顺序、讲练结合等必须做出适当的安排。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与学这对矛盾的主体,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率才能大幅度提高。在教学中,应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情绪。第四,实施分层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基础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方法上,要抓住学生学习的薄弱点,区别不同情况,有针对性辅导。从策略上,加强学生实际问题的研究,做到缺什么、补什么,从对象上,要重点关注学科明显薄弱的学生,采用教师定学生、师生结对、辅导等有效形式使学生随时能得到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从而切实提高学生成绩。

读《做一个专业的幼儿教师》有感 篇12

我在幼教的第一线走过了13个年头,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孩子。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有活泼型的,有腼腆型的,有乖巧型的,有问题型的等等。这些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各方面的发展也是参差不齐的。那我们我们如何做到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所发展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就在这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就像及时雨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了方向。首先从自己身上下工夫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做一名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学会欣赏每一个孩子,发现他们各自的闪光点。幼儿老师的工作是繁琐的,责任是重大的。幼儿教师应具备积极向上,健康,快乐的工作心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因为工作,接触的都是没有阅历的孩子,可笑的想法,异想天开的做法,有时会很出人意外。所以保持一颗童心,可以不会扼杀他们的丰富想象力。比如,幼儿画,既色彩绚丽,又怪异纵横,那么,老师在指导的时候,不仅不能纠正孩子正确的事物形象,反而更应该鼓励孩子去继续完成自己的画作。让孩子有一个足够宽广的想象空间,不至于过早的被限制住思想。其次,要考虑孩子的个体发展。《指南》

中也说到了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的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我听一位老师讲过这样一句话想要了解孩子需要穿一件有口袋的衣服,口袋里有一支笔,一个小本,一架相机就够了。只有这样你才能发现孩子不同的个性和发展的不同步。发现了不同你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我们的教学形式还要从集体教学更多的转向分组教学和自由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位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

上一篇:我家的“奥运五环”作文下一篇:论爱国主义与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