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档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档(推荐8篇)

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档 篇1

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而言,最值得人们珍藏的,不是她的经济发达和人均生活水平有多高,也不是绮丽的风光和家用小汽车,而是这个民族和国家的人文精神。对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来说,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

遗憾的是,我国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比较缺乏。据一家权威机构最近的调查统计,我国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总体达标率仅为7.5%,这种现状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警惕和深思。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受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从小接受的人文素质教育及要求非常有限或处于较低层次;从学校方面看,片面追求升学率,轻视人文素质的教育,造成学生人文知识水平普遍不高,文明修养程度较低;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来看,教师侧重理论、学生侧重书本,而且是侧重少数几门“主科”,而蕴含了丰厚人文资源的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则被边缘化,长期处于“副课”的地位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个普遍的现象是: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课不仅占据了大量的课时,而且这三门课的作业也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学生有限的一点课余时间不是忙补习,就是上网吧,根本无暇充实人文知识。

根据目前高中学生选科的情况来看,都是先选理科,后选文科,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选体、音、美。在课时分配上,各学科之间呈现出鲜明的主次地位,这进一步强化了学科的等级化,这种等级化的结果,必然影响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以及各类知识间的平衡,也会影响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并导致群体偏科现象,即将所有学生的精力集中导向少数学科,构成群体知识结构的整体性缺陷。从学校的课程安排来看,基础教育存在着明显的重理轻文的倾向,大多学校注重数理训练,热衷于各种竞赛培优班,诸如历史、地理之类的人文课程,不仅教学课时少,而且教学要求低。即使是语文,尽管课时并不少,但社会普遍认为它是一门“软”学科,不愿投入精力去学习。

如此看来,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实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否则高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只能是空中楼阁,难以实现。

如何加强人文学科的建设,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呢?笔者提几点粗浅的想法,以就教于各位方家。

一、加强语文学科的人文熏陶 长期以来,工具性主宰了语文课堂,造成了语文教学的技术化倾向,因此,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出了重新界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实践也证明:语文在实施人文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人文精神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渠道。

在语文学科实施人文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是树立文化语文观念。树立文化语文观念,就能打破传统的语文观念,进一步提升语文的文化内涵,增加其文化分量、通过文化积淀实施人文教育。语文不是单纯的关于语言和文学和文字的学科。它是以汉民族语言为载体和学习对象的实施人文熏陶的工具,只注重工具性训练是没有灵魂的语文教育。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文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树立文化语文观念,全面渗透文化教育,这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渠道。

二是积极发挥文学作品的人文教育作用。文学作品的人文熏陶作用是语文教学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功能。要切实把握语文教育的本质,积极发挥文学作品的人文教育作用,使文学作品成为人文精神熏陶的主阵地。要充分把握文学作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养成对语言艺术的强烈兴趣和爱好。要借助文学作品激情育情,培养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的情感细腻而丰沛,健康而真挚,成为性情中人。要挖掘文学作品的思想内涵,帮助学生思考人生和生命意义,通过文学了解人道主义和人性,思索道德、社会、历史、文化问题,关心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人的关系,使文学真正成为生命须臾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这样,语文教学就实现了由单纯注重工具主义向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两者并重的转移。

二、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内涵

历史教育处境悲惨,在现行的高考模式下,历史教育正在越来越被自然科学的教育所同化,从“精讲多练”到“少讲多练”再到“以练代讲”,本来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变成了一个个枯燥无味的一问一答。这样的训练榨干了历史学科的人文奶汁,使历史学习味同嚼蜡。

比较一下中日两国对同一内容设置的考题即不难发现我们在历史教育中的人文性缺失。如对“甲午战争”这一内容,我国的教师一般设题为: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每个学生都努力做答案。结果我们一天到晚研究什么时候割让辽东半岛,什么时候丢了台湾、澎湖,赔偿二万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背得滚瓜烂熟,都是一大堆枯燥无味的数字和教科书上规定的条条。我们强调的是知识,极少引导学生关注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日本的教师却这样设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见张寿卿《历史题该怎么考》)。

如果说上述分析出于一个政治家之口,我们都还好理解。而它偏偏出于一个高中生之手,这就使我们的老师汗颜了。历史学科中的众多人文因素未被发现,未被开掘,作为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执行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作出我们应该做的事。

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当前的历史教材,对基础知识的落实往往已使历史教师无从招架。如何从繁杂的历史知识中脱身,增强人文素养的教育,必须精心处理教材,大胆取舍。线索性的知识用年表、简述即可,把具有重大意义的史实加以放大、特写、渲染,将历史人物与事件说充分。千方百计还历史真面目,设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与历史之间产生思想共鸣,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真正了解历史并产生热诚的感情;才能真正从历史中感悟到那些蕴藏在人文知识中的乐观、进取的人生追求,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舍我其谁的献身精神,宽广仁厚的传统美德;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人文精神的洗涤,领悟人文精神的真谛,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扩大课堂内存。历史教材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特殊性,即历史材料非常丰富。要精心处理教材,扩充材料,妥善处理教历史中智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应多多借助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一是可以充分运用各种历史教学软件,通过幻灯机、投影仪、电视机、电脑等比传统历史教学更有吸引力的手段,向学生再现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事件,从而强化史实,强化情境教学效果。二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历史章节体系,简化历史内容,为历史的人文教育节省大量可供利用的时间。

三、促进思想品德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

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贯彻人文素养教育也有其内在的优势:思想道德素质在人文素质中占首要地位,关系到人才的培养方向;其学科理论本身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可以通过明“理”、动“情”、导“行”实现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思想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其教学的价值就在于造就勇于进取、善于创造、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因此,我们理应站在品德教育的前沿,把握住课程改革的契机,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实际行动促进思想品德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着眼学生实际,帮助学生掌握社会生活规范,提高人文素养。一个人的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我们的思想品德课要起到帮助学生塑造良好品德的作用,就不能“以本为本”,脱离他们的实际。在教学中,就应摒弃长期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急功近利的思想,从情感、意志、性格、习惯等方面全面考察学生的发展,锻造学生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们在授课中就应把目光从以书本为中心转向中学生日益扩展的生活,关注他们的烦恼,解决他们的困惑,为学生适应现实世界做好准备,使他们真正能面对社会、面对未来。优化课堂氛围,营造良性沟通,构建平等课堂,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体现价值,增强学生人文意识。能够独立的表达自己的讲解,学会和他人的良性沟通,正是人文素养的良好体现,也是思想品德课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四、运用地理学科知识培育学生爱国爱家乡的人文情怀。

革新评价机制,达到知行的有机统一,增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中,卷面分数是唯一的判断一个学生学习情况的标准,往往一个卷面很好的学生可能在真正面对同类问题时,就会束手无策、心怀胆怯。这种情况的广泛存在,使得我们同龄青少年在与西方国家相比,竞争力明显不足。知行的不统一还会给成长中的个体造成潜移默化的恶性影响,从小养成说一套做一套的虚伪作风,会使人丢失掉忠诚、宽容、诚实、守信等一系列的美德,根据“蝴蝶效应”学说,若干年后我们就会看到由此带来的可怕后果,即整个社会道德的全面滑坡乃至沦丧。我们教师担负的不仅仅是学生在校几年的发展,而是他一生的可持续性发展,甚至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必须为他的一生负责,必须为社会负责。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之际,应大胆革新评价体制,避免改革轰轰烈烈,最后还是看一个分数的结局。评价机制可由多种因素构成,卷面的考察可作为了解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决非唯一的方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我们加强语文学科的人文熏陶,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人文内涵,促进思想品德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使人文学科的建设落到实处,我们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并进而为塑造国民精神和民族品格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档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人文素养教育

近年来, 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 政策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较短, 人文素养教育建设反而显得落后,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改革开放之后, 各种学科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应运而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这些挑战与机遇也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高职院校绝不能再仅仅培养某一方面的专才, 还要培养承担社会职能的全面人才, 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的人才, 培养具有丰厚的人文素养的人才, 能够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 应从提高教师和学生人文素养两方面入手。

一、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是人文素养教育的第一要素, 是教育活动的关键和主导,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高校师德建设不单纯是个人的品质问题, 它关系到一代大学生思想人格的塑造, 也关系到中国文化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未来。但是, 历经时代的变迁, 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 高等教育逐步地世俗化, 这种趋势使得大学教师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知识分子, 固守人文精神境界, 追求心灵之寄托, 而日益疏于自身的修为, 在人文素养方面出现了缺失。

1. 转变观念, 坚持职业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并重。

应该转变传统的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 不能单纯地以就业率作为评估高职院校的标准, 专业技能也并不是高职教育的核心, 而应把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 应该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和重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 可以通过鼓励性政策, 鼓励教师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 也可以设立人文素养教育先进奖, 获奖教师在考评、职称评定中予以优先考虑等。除此之外, 各高职院校还可统一设置人文素养类课程, 根据情况, 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以此转变高职教师的观念, 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 突出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特点, 使高职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并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 更是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有力促进者。

2. 以专业课为依托, 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目前,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多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 其实, 完全可以在讲授专业知识时同时将人文素养知识渗透进去, 专业教师应有意识地在专业课的讲授中利用教材内容,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融合课程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重视教学目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强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实践。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对自身的专业有着深厚的学术修养, 还要对人文社会学科有着深切的感知和理解, 在授课过程中, 将人文知识渗透到专业领域, 使人文知识与专业知道相互渗透、融合, 让学生在获得实用知识的同时, 无形中也使得教师的人文素养得以提升。

3. 加大人文素养教育学习与培训,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学科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教师是人文素养教育的第一要素, 是教育活动的关键和主导,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只有提高教师的人文精神, 才能将这一精神传递给学生, 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 一方面应将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文素养相关内容纳入他们继续教育的范畴, 从制度上给予规范和保障,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学习和考核, 并与教师考评与职称评定挂钩, 从而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 应积极开展人文社科类讲座、培训、研讨会等, 定期对教师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4. 教师人文素养的自我提升。

教师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环节, 一言一行, 都会体现出他的人文素养, 教师对学生有示范榜样的作用, 学生往往对老师怀有敬畏和崇拜之心, 生活中有意无意会模仿老师, 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但是, 人文素养的养成并不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教师本人自发、主动地去培养, 需要将人文知识内化为潜在意识, 外化为外在行为。第一, 重视终身学习, 与时俱进。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 学会学习, 善于读书, 研修人文经典, 掌握必要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美学和伦理学等人文知识, 提高文化底蕴, 并在不断开展的素质教育实践中, 潜心钻研, 充实自己, 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第二, 教学上, 以培养学生德智体和知情意的共生共长为目标,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能力及健全的人格, 教学内容上要基于教材, 又要超越教材, 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

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只有在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管理下才能得到更深入的发展, 才能培养适合时代发展、合乎社会要求的学生。

1. 重建教育理念, 明确职业院校培养目标, 确立人文素养教育的地位。

培养怎样的人是教育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育一直过分追求升学率、就业率, 在职业院校中体现为通过职业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一项技能, 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而一直忽视教育的隐性功能。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来看, 教育的本质更多的应是其隐性功能, 通过对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教育来实现其全面发展。因此, 职业院校应该纠正长期以来的只培养某一方面专长的培养目标,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把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知人文素养, 既具人文素养又有科学精神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根本任务, 使受教育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全面发展的人。明确了职业院校教育的目标, 从而要确立人文素养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人文素养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的有效开展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实质性步骤。同时, 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也是改革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重要探索和重要思索。重建教育理念, 明确职业院校培养目标, 树立人文素养教育的地位, 这是改变教育现状的第一步, 只有先从思想上重视, 才能最终落实到行动上。

2. 构建和完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长期以来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 应该从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人文素养教育的价值出发, 构建和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 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 既要保障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又要考虑开课教师和学生的现状, 同时还要兼顾特色院校和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及现实可操作性。职业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 宜从显性和隐性课程这两个方面入手, 其中显性课程主要包括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社会科学与人文知识讲座这四大块课程, 而隐性课程是那些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主要涉及校园文化建设和一些课余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不是只设置就可以, 还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学科的比重、实施经典阅读、开展网络课程等方式来深化人文素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指校园物质文化 (生产设备、校园环境、标志性建筑、雕塑等) 、行为文化 (校风、教风、班风) 、制度文化 (教学、科研等管理制度) 、精神文化 (学校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共同价值观、办学风格等) 。课余活动主要是有特色的校园社团活动、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职业院校应该同时构建和完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体系, 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 针对人文课程建立健全考核与评价体制。

只有从制度上给予促进和保障, 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人文素养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因此, 应该对人文类课程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 目前各所高校对于人文素养教育的考评体制基本是以期末考试成绩来确定, 而且多以开卷或老师划定范围形式, 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所不同, 它既不是选择题, 也不是问答题, 这种考评体制显然难以真正地评估学生接受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建立科学的人文素养教育考评机制既要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又可以自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并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 也就是说, 对学生人文课程的评价, 不仅只停留在考核其掌握或接受人文课程的程度, 还应把学生的实际行为等纳入进考评体制中。这一考核与评价机制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以激发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为出发点和归宿; (2) 考评应将平时表现占到一个重要位置, 改变单纯的期末考试的考试形式和内容, 如果一个学生只是单纯地听课, 单纯地看书, 到课程结束的时候, 知识还只是书本上的那点知识, 所以应该将平时表现纳入考评机制, 比如课堂上的回答问题, 欣赏某部作品后的感受, 对某一现象或历史事件的评论等; (3) 考核评价应该是多方位的, 不应将其量化、细化、固定化、程序化和模式化, 比如可以以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的公益活动、文体活动、艺术表演、知识竞赛等的表现作为标准, 考评也可以改变老师对学生的考核, 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 (4) 考核和评价更应体现人文关怀, 不应对学生造成过重的压力和负担, 比如上课方式既可以必修, 也可以是选修或辅修, 考试方式既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实践活动, 最终的考核成绩纳入学生的综合测评分数。

总而言之, 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的人文素养也应该是厚重丰满的, 人类文明的智慧和传统道德观念都应从教师身上得到彰显和传播, 人文精神的博大和美好也应从教师身上得以展示与演绎。社会和高职院校应该为人文素养的传递提供制度保障, 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弘扬人文精神, 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平.高职生应努力提高人文素养[A]//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1.

[2]李志友.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05, (30) .

[3]王珍.职业教育要关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J].机械职业教育, 2009, (02) .

[4]单铭磊, 袁宇杰.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评述[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7) .

[5]沈汉达.台湾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启示[J].职教论坛, 2008, (17) .

[6]王一丁.新时期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 2007, (1) .

[7]范格劫.论现代大学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与人文精神的构建[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4) .

[8]黄丽.大学教师人文素养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9]曲宏明.学术研究应当具备的精神——献给教师节的思考[J], 辽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 (03) .

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档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语文实践;传统文化;人文素养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创造和演变中积淀下来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风俗习惯等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民族性。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文化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与自我认同,因而,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社会背景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的历史,构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但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进程中,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孩子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迷恋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喜欢看日本动画片或韩国偶像剧。他们知道许多外国的节日诸如情人节、圣诞节等,了解许多外国的流行元素,唯独对中国那些经典的、民族的、传统的东西,知之甚少。在对学生进行节日调查时,很多学生不知道春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节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元宵节;尽管大部分学生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却难以把这段历史完整地复述下来。学生们正在接受一种被称之为“快餐”的文化——快餐文化。面对这种现象,我们不得不掩卷沉思:如何让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少年这一代得到有效地传承与发展?笔者认为,重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重建文化信仰,重塑文化灵魂,对于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孩子们的健全人格尤为重要。

二、小学语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及策略

(一)、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是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主阵地。抓住常规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在传授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的同时,尽可能地深入挖掘出文学作品的“思想美”、“内容美”、“人格美”和“风格美”,以塑造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阅读教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教材选文注重人文精神,注意吸纳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从各个侧面引导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与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时,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文学语言、形象和审美情趣的品味,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炽热的爱国情怀。

2.古诗学习,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

古诗,是中国文坛上的一朵奇葩,是灿烂文化夜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教材选编了适合各个年龄阶段学习的一些优秀古诗,如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离离原上草》、《石灰吟》、《竹石》、《悯农》、《登鹳雀楼》和《梅花》等。这些优秀的古诗语言凝练、意境优美、音韵和谐、节奏鲜明。学习古代诗歌对于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丰富的人文底蕴,提高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教学时,教师要详细介绍诗人写诗的时代背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例如,倘若学生不知道《石灰吟》的写作背景,又怎能深刻体会“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人间。”的豪气与悲壮呢?其次,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吟诵,通过吟诵来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古诗讲究押韵和节奏,富于节奏美和韵律美,诵读起来琅琅上口。以读促学,读中悟情,是古诗教学的重要举措。范读,带读,配乐读,闭上眼睛想象朗读等方法都可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本,融入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感情,从而受到熏陶,提升感悟。

(二)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民族传统文化宣传。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层次,积极开展系列语文实践活动,采取梯度教育的方式来开展民族文化宣传活动。

1.课前5分钟民族文化演讲,每月评选出“知识小博士”。

教师可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规定每天(或一周2-3天)实行课前5分钟演讲,内容是民族传统文化,可以是各地区的民俗习惯,也可以是名人故事,亦或是山川、建筑、诗词歌赋、对联灯谜等的介绍。我们可以把这些内容分类进行,一段时间内介绍一种,从易到难梯度进行。此类活动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收集、整理资料,既了解了民族传统文化,又提高了学生的演讲能力。

2.举办“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等国学经典对仗工整,读起来琅琅上口,易学易记。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丰富知识,增长智慧,丰盈精神内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这些经典的语录应该让学生常记常新,伴随终身。开展经典诵读,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洗礼。于晨读,于课前,我们都可以举行“每日经典诵读”活动。

3.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实践活动,继承和弘扬本土文化。

传统文化不是某个地方的专属,要让学生明白,传统文化就在自己身边。开展“寻访家乡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从家乡的名人故事,励志名言,诗词;到各种文化专题,象酒文化,莲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家乡的风俗习惯、节日习俗,家乡的方言,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名胜古迹等等。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顺利开展此项活动,包括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以及活动后调查报告的填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查,努力弘扬本土文化。活动结束后,开展一系列以“我爱我的家乡”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演讲宣传,图片展览,手抄报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了解本土文化,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怀。

4. 举办语文学习沙龙

课堂教学的容量是有限的,教师一直参与学生的学习也是不现实的。学生只有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大量的自学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授人以渔”之后,学生就应该学会自己去捕鱼了。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书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且作上读书笔记。每周或每月举办一次语文学习沙龙活动,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感悟或学习经验进行汇报,以达到学习交流的目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适当的辅导,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通过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篇4

临海市中等职技校 林娟

摘 要

学生接受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学会自我教育,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大多数职高学生道德品质有待完善,更不要说进行自我教育。作为职高语文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尝试,把对学生的自我教育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由于职高语文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突出认识自我,学会交往和合作,学会生存发展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就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分别从介绍、阅读、写作、实践和生活等方面结合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学生的终身教育。

关键词

自我教育、语文、课堂教学、道德修养、渗透

近年来,国内的心理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对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教育、传统美德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学生的这些方面情况不容乐观。特别在自我教育方面,以职高学生来看,由于学习基础普遍差,学习能力低下,很少有主动提出道德修养的目标,并且以实际行动完善和培养自己人格品质的,如果有,那也是极少数的学生。而道德修养、品格等的不健全,也成了影响和谐社会生活的一大隐患。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自我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显得必要了。

一、认识自我教育。

所谓自我教育,广义指“受教育者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主观世界和教育自己的全部过程”﹐又称自我修养。即人们以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为基础﹐而提出一定的奋斗目标﹐监督自己去实现这些目标﹐并评价自己实践结果的过程。它是个人品德修养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是在自我评价能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而对于自我修养,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历来重视。如孔丘强调立志,一切人们“志於道”,“择善而固执之”,他提倡“内自省”,“内自讼”,要求人们自觉地改过迁善。《大学》说的“君子必慎其独”,也是一种自我修养的功夫。孟轲强调德性涵养要依靠“自得”,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2004年的《新职高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培养品格健全的有一技之长的社会有用之才。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作为职高语文教师,必须在理论上加以分析,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思考和总结,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语文教材,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培养高尚健全的人格品质,是当前职高语文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如果说小学初中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不成熟,到了高中,学生的这些方面正逐渐形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我教育从认识自我开始,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真正的自我教育,作为自我完善的方法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的。因而必须抓住时机,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

二、语文教材分析 新教材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教育性和激励性。教师要善于发挥教材的教育激励因素,发现学生的吸收和融合因素,使之产生教育的激励作用。新教材在对学生的道德修养,自我教育等方面突出了以下教学内容:

1、认识自我。培养民族自豪感和爱国心,学会自我介绍;领会自信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确应该为谁做事,做什么事,怎样做事;学习他人的高尚情操和献身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发展学生的特长;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树立自立自强的生活信念;能对自己的生活道路进行反思和设想。

2、交往和合作。学会与父母、朋友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养成积极与父母、朋友、同学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提高生活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会在社会交往中的谦让。

3、学会生存。提高学生正视挫折、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尊自爱、善待他人的优秀品质,为其将来的就业蓄积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善于沟通、善解人意、善良热忱、助人为乐等做人与从业的道德素养;学会说话做事认真,讲诚信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敏于发现问题和善于提出问题的努力,养成善于思索、善于形成独特见解的好习惯;培养强烈的“求知创新”意识;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学会超越自我。

针对教材中自我教育方面的内容,新教材在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教育性的同时,更多的强调了人文性、实践性的特点。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获取课本知识用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材对教学的要求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

三、实现自我教育的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自我教育整合,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需要教育者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会、思想、道德准则,并努力让自己的言行符合这些准则,产生自我教育动机;客观的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确的进行自我评价;同时结合教材,通过阅读、写作、实践等提高自己思想道德修养。自我教育不是个人自发的,它作为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特征发展的内部力量,依赖于外部教育的影响,是教育者正确地组织教育工作的结果。研究证明,教育过程不仅是自我教育的先决条件,而且也直接反映自我教育的过程。以下是笔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对语文教学与自我教育整合的几点尝试。

1、在介绍中认识自我。根据自我教育要求,教育者要运用种种自我激励的手段,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能把教育者的要求﹐变为自己努力的目标。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就明确提出了认清自我,学会自我介绍。借助这点,课文《向中国人脱帽致敬》、《胡同文化》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国家观念,乡土观念,是非观念,区别真伪、善恶和美丑。在新生例行的自我介绍就可以跟它们结合起来,要求学生说说我们祖国引以为自豪的,自己家乡值得骄傲的,还有寻找自己身上的优点,或者同学互相找优点,以此激励学生,实现客观的自我认识。当然也要敢于找自己的缺点,找同学的缺点,要求学生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教育自己,并把这些优点、缺点分别贴于自己课桌上,以此不断激励或督促自己。常被家长、老师批评的学生找缺点容易,可是要找优点他们愁眉不展了,于是请同桌尽力帮忙,老师也尽力多补充。有些学生看着自己有这么多的优点,竟有点不相信,但从学生神情中可以看到他们的自信。

2、在阅读中激励。典型的素材、典型的人物及其典型事例,同样具有极强的激励作用,能发人深省,催人 奋进。教师在教学中要凭借教材中的典型人和事,以及教材外相关的典型的人和事去激励学生,产生自我激励教育作用。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挺起人格的脊梁》和《都江堰》课文时,汲取典型人物身上的高尚品质,如居里夫人的永不褪色的美丽,钟南山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精神,还有那李冰父子造福子孙后代的高尚品质等。联系学生实际,设计一些自我评价,自我激励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答案。如我们身上有哪些美丽的东西?我们的周围又有哪些美丽的人和事?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不同的专业有如何做到美丽?学生在说心得体会中,真切地感受到我也可以变得美丽起来。又如《冬天的阳光地滴下来》一文,就是一篇自我教育的好文章,和谐的社会,和谐的心灵,暖暖的情意,在“寒风凛冽的严冬”里,弥足珍贵,这在老师的指点下,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理解,原本对学习豪无兴趣的同学,也参与了讨论:我曾给过他人温暖吗?公交车上曾让过座吗?让座之后而没有听到谢谢,你在意过吗?在公共场所因自己的不注意给他人带来麻烦而道歉过吗?学生的回答竟出乎我的意料,这些各方面看似差得不能再差的学生,还有闪光的时候,真令人刮目相看。学生听到久违的表扬,也激动起来。学习这篇课文的自我教育设计,看来远远超过了老师空洞的说教效果。

3、在实践中积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展示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平台,自我教育也可以借助这一载体进行渗透。比如当课文牵涉到亲情方面的内容时,我给学生布置了采访自己母亲的作业,问清名字的含义,以及母亲在抚育你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困难,母亲因你的哪件事感到骄傲过,最后用一句你最想想说的话送给你的母亲。这份采访活动作业学生完成得很不错:其中卓庭庭写道:想不到妈妈生我时要吃那么多的苦,可我还经常和妈妈吵架,真对不起妈妈。杨红辉同学写道:通过这次机会采访妈妈,我才真正明白妈妈怀我时竟然吃了那么苦,现在我还要跟妈妈使小性子,把妈妈的话当耳旁风,有时把妈妈气得吃不下饭,想想真是惭愧。男生叶耀辉写道:有关我的名字含义,以前都是听家人说,自己并没有真正放在心上,通过这次采访,亲耳听到妈妈对我的期望,我感到非常惭愧,特别是我的调皮,顽固竟让妈妈受了那么多的苦。看着学生真诚的文字,鲜活丰富的材料,动情的诉说,作为常常因无法解决学生与家长的沟通而苦恼的教师,我感到高兴,因为他们在感恩、责任、奉献、道德积累自己的精神财富。

4、在合作交流中锻炼。一位哲学家曾说:“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之后每个人就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思想。”新教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应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拓宽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和社会,进而进行自我教育。

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既可以“师生互动”,也可以“生生互动”。根据职高学生特点,提倡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的合作学习形式。在开展活动前,教师应事先确定自我教育的目标,要求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在分组学习中汇报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小组成员通过议论、互议,再结合课文,听听老师的归纳、总结,获得对整篇课文的正确理解,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上《提醒幸福》一课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教师可以依据班级情况将学生分成适当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谈谈影响他们感到不幸福的都有哪些,及其对此自己应采取的态度。从中归纳出:对于身边美好的事物,我们应当努力去追求、感受;而对影响我们感到幸福的,甚至侵蚀我们健康的思想的不良诱惑,要果断地拒绝。另外,分组寻找我们身边的幸福事例,在全班发表珍惜幸福的感言。

在这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里,学生摆脱传统教学的压抑、循规蹈矩和胆怯状况,学生都思维活跃,乐于发表意见。学生从课前准备到课堂合作,反映出他们的思想认识、口头表达、同学间的谦让等综合素质在不断提高,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也在明显增强。

5、在写作中成长。学生的自我教育是在教师的引导与督促下,一种发自内心的心理活动。马克思主义者的德育论认为﹐教育同自我教育是统一的过程﹔自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教育的结果﹐又是进一步教育的条件或内部动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而写作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关注学生心理变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为了达到对学生产生自我教育的目的,写作成了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俗话说:言为心声。通过对学生言行、思想的观察,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题目:如《说说我这个人》、《我在母爱中成长》、《一件让我诚实的事》、《我的专业,我骄傲》、《老师,谢谢您!》等等。原来写作文,学生都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怨声载道,由于这些题目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倒也乐意写了。批改学生作文,看到好的,当众表扬,并把一些精彩的语句加以朗读,特别是一些激励自己的语句,重点进行点评,并以此号召大家学习他。有些学生作文从来没有被表扬过,就是其中的几句被表扬,也能看出他们的自豪感。在潜移默化中,学生进行了自我教育。

6、在生活中延续。语文课堂教学确实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了学生高尚的品质,积极,乐观,坚强的人生观,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我教育的功效。但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细水长流,需要教育者不光是在课堂上进行循循善诱,耐心启发,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文,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与事,情与景,能对生活中的美与丑,荣与耻,加以对比、分析、评价,从而懂得要做一个自立自强、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因此,走进生活,把自我教育从课堂引向生活,从教师督促引向同学自觉,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这也是语文教育者所应该关注的。

总之,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加强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最高的目标是为了达到“不教”,只要我们对学生引导得法、得 当,必将产生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不仅如此,还将对学生的终身自我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教师教育学生的时间是短暂的,而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时间则是长久的。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职高《语文》(共用基础平台)

第一至四册

倪文锦总主编

2、《语文教学参考书》(共用基础平台)

3、《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作者 冉乃彦

4、《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孙春成编著

P340

5、《语文教学艺术论》韦志成主编

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档 篇5

温丽丽

吉林油

田供应小学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应该立足于

改进美育教学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审学科本身可开发的美育点。

让学生的情感世界得以纯洁化和高以动人的课堂教学,美素养,是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灵的教美育主要是一种情感教育,尚化。

育。,‚感动‛美育发生作用的机制或效果是在我们的美育教学中。美术课的色彩、音乐课的音符、语文课的文字、是‚动之以情‛ 而非单纯的技巧和知都应是富有动人的情感的,历史课的记忆,识。美,最大的特征就是动人性,就是能感动人、打动人;不能

动人,就没有美,也不会有美育。因此,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健康 发展、学生能力、人文素养、成长进步要有机结合起来,更要不

那么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中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美育情感。

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呢?

一、转变各科教学理念,创设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

喜闻乐见的情境,创设学生乐于接受、教师要创新教学策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各科学习中来,学会学习、提高技能,用

美育教各学科知识的内力为学生打开一扇展现美的文化的窗口。

学应该是开放的,让生活美、自然美走进课堂,丰富我们的教学

教师应更多地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素材生活中处处有美育。内容。

,描写一个人力车夫,车来开展美育。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

把挂住了一位衣服破烂的老女人被风吹起的衣服,老女人慢慢倒

,或许是真的摔坏了,或许只是她‚装腔在地上说她‚摔坏了‛,人力车夫不理会这些,毫不踌躇地搀着她的臂膊,一步作势‛

鲁迅这就是生活中的美,一步的向前面的一所巡警分驻所走去。

觉得他满‚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先生当时的感受是

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

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他对于我。情感在车夫的美面前被净化了,被纯洁化、面藏着的‘小’来‛

高尚化了。这就是美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关注这样的来自

在学习过程中引发学生对生活切实增强美育效果。生活的美育,想象转化为丰富多彩、发现、体验、把观察、事物的兴趣和情感,富有内涵的文字和语言,提高学生的观察、探究、表达、合作能

力,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运用对话、讨论、思辨、合作、游戏等形式多样、表演、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主动探索、参与实践、表达思想,提高思

让学生感到学习各学科知识的价灵活性和独创性,维的流畅性、提高学习的自信心。感受创新的愉悦,享受快乐学习的过程,值,多想、引导其多看、挖掘学生的潜力,教师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其思维想象培养其对各学科知识的感受和创造能力,多说,能力和审美创新能力。如美术课《听音乐画感觉》是小学生不易

掌握的内容之一,形象表达自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抽象的色彩、然教学中可以让他们先想象自己对抽象知识的感觉,己的感受,后用语言表达,描述感觉的特征,然后动笔写一写、画一画,让 学生把感觉与动手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率。

二、优化各学科教学过程,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学个性张扬出发,教师要注重从学生的全面发展、习探究、深入思考,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教学资源和教学要

素有机结合,让各学科教学情景交融,产生聚集效应。随着朝代

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改的深入,现代化的多媒体视听教学手

‚鸢飞戾天者,望峰段,使自然美进入课堂已经不是一件难事。

。自然美对于情感的疏瀹功能是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世俗的眼光就是以商业对于一片蓊蓊郁郁的森林,不言而喻的。

则是排除而纯洁或纯粹的眼光,价值为中心的木材商人的眼光,只有这真正的审美的眼光。--艺术家的眼光了自我野心的诗人、并在自然美真正的自然美,--样的眼睛才会真正找到这森林的美

中得到熏陶和化育。我们不难想象,对于森林,木材商人的欣赏

之后是砍伐;而诗人、艺术家的欣赏之后是珍惜和爱护。以审美

的态度对待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重要方式之一。

如,在语文教学《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课时,运用多媒体节

使学生一看就在教学中展示给学生,选了桂林山水的精彩片段,感受到美、一学就认识了美,激发了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

媒体技术,教师通过声音、动画、视频、投影等手段,为学生创

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的环境。在 欣赏《匆匆》《雨花石》等内容时,只用鼠标轻轻一点,画家的、还可以不但可以看到景色的全貌,生平介绍和代表作就会出现。

在想象空使学生在艺术长廊里自由漫步,对局部进行放大观察,真切地感受横给学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模拟经历,间中尽情翱翔,跨时空、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各种艺术。

三、创新教学方法,创设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习知识、提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动态,高知识技能,论、动手练习,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指导学生把心中所想、所思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

师要用睿智的思维、亲切的话语、满意的点头,让学生把对教师

学生使课堂气氛更宽松,的喜欢迁移到对各学科知识的热爱中,思想更活跃,学会发现与思考、学会探索与创造。教学设计的目

而是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标已不再局限于传授知识技法上,能进行变化和组合,创造出无数个新造型、新形象、新形式。教

学中,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教学和学生。如,英语课

,教师制作创意的动物头像标志,引》Unit6How do you feel?《 导学生塑造可爱、活泼、健康的动物形象,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知

识和技能美化生活,做到学以致用,提高教学效率。

四、拓展教学空间,创设链接现实的教学情境

为所有学科教学增添教师要把美的教学渗透到所有学科中,结合教师要寻找各科教学与艺术教育的关联点、艺术教育因素。

点和渗透点,运用美的形象、美的情感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在 尊重、合作、分享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促进个性的完善

与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社会和生活,看一看自然的 五彩缤纷、千姿百态,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鸟兽虫鱼的形态特

征,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从自然、生活中获得亲身体验,并

如,表现自我的习惯。努力求知、乐于探究、逐步形成大胆质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景色,一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数学课

使教学与声教师要注重整合教学资源,去发现你所需要的图形。如,各学科有机融合。表演等融为一体,舞蹈、器乐、书法、乐、;,可以运用听昆虫的美妙叫声(音乐)学前科学课《昆虫家族》

;准备一些打击乐器(器让学生表演昆虫怎么飞(舞蹈、表演)

,给跳舞的同学伴奏等等。使学生实现知识向能力、理论到乐)

实际、接受到创造、学习与生活的有机沟通,让学生通过社会实

引导学生观激发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欲望,践等活动,察社会和自然现象,让学生善于观察,准确观察和敏锐观察,提

高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水平,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

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在小学教学实践中,综上所述,创新模式、教师要转变理念、深入思考,让学生在乐学情境中主动学习、优化过程,改进方法、不断提高艺术修养、人文素养,促进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只有

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篇6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对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未来的志向抱负、人格品性将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教师学识多少、人格好坏、修养高低,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教师首先就要教会学生懂得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要求教师能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及审美情趣融于一身,使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在自己身上具体化,以特有的个性魅力吸引学生、影响学生。因此,要适应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的人文素养也得不断提高。作为一线教师,必须要加强学习,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有通过学习,我们才能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增长自身的文化修养。

(一)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的人文知识。

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育技能、创新意识,而且要有真诚的事业心,要有较高的文化涵养和人格魅力。所以,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历史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和美学知识来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使自己在教学中能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品德修养、人文底蕴、审美情趣和教育技巧来赢得学生的认同和模仿,使学生主动自觉地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文教育。

(二)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

第一,教师要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学生是否有道德、有能力、有信心、有尊严,全靠我们广大教师的辛勤工作。

第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展示了教师为学生服务,学生是主体的师生关系。学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观念、个性、习惯,他们有权利规划自我。在成长阶段,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完成社会化进程,但实施这种责任的前提是尊重学生的人格

和权利。学校的规章制度要适合学生成长的需要;教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水平要经受学生的评判。

第三,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公正、公平的对待,让弱势群体得到同等关怀和帮助是对教师本身素质的考验。对于不同出身、不同性格、不同样貌、不同智力的学生教师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第四,教师要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当学生出现过错时,教师不能随意指责、批评甚至讽刺、挖苦、辱骂、体罚学生。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便会对学生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处理问题时就不会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生一起去感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沮丧的心情,一起去体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就会包容学生的的过失。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不断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第五,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优点,激励学生自尊。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对他们最真诚,慷慨地赞美。这一点点的赞赏就象一点小火花会燃起师生之间友谊的火焰。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区别看待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而应注重在教学中挖掘学生优点并加以强化,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让学生知道教师对他的欣赏和关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自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自信,从而占据学习的主动性。这也能为融洽师生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一次勇敢地发言,一次用心的作业,一次微小的进步中挖掘学生的优点,我们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有的放矢,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使学生确信自己的能力。

第六,教师要善于自省。自省是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是对过去的经验反馈,又是做出新计划和行动的依据。教师要反省自己的人文修养、敬业精神和职业习惯,反省自己是否符合教师规范和标准,反省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

总之,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精神成为新时期教师工作的重要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贯彻科学人文精神,努力读书和

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档 篇7

关键词:中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校园文化

人文素养是指人们通过学习一定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而内化成的涵养和品质, 它是做人处世的态度, 积淀成完善人格的知识底蕴。人文素养是一个完善人格的核心要素, 它作用于人整体素质的各个方面, 也作用于一个人一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是人赢得职业生涯及人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发展性人才的基础。科学教育乃立世之基, 人文教育为立人之本, 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就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 培养科学精神;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就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培养人文精神———这是中职教育的重要任务。

“人文”指“人类社会当中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文化”绝不单纯就“知识”而言, 更特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谓人文素养教育, 简单地说, 就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人文素养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性教育, 它以个体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当前, 职业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 只不过课程中过多开设技术类课程, 大幅度消减人文课程, 事实上, 已经造成了重技术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局面。

一、中职学校人文素养教育现状

(一) 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亟待提高

大多数中职学生入学时, 年龄小, 文化层次低,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彻底形成, 人文素养潜力有待挖掘;他们各方面文化知识积累少, 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及世界各国文化了解甚少, 文化底蕴相对薄弱;一个人所具有的教养、学识以及折射出来的人性综合素养都很稚嫩。

(二) 现有的中职学校整体教学规划设计中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内容不能满足学生需要

除了国家规定的统编教材, 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没有具备职校特色的长远规划。伴随着年龄的增长, 社会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 学生对人文领域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就越来越深。但是随着年级的递增, 也预示着专业课程明显增加, 留给人文教育课程的空间越来越小, 学生对人文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不甚满意。

(三) 中职学校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不能突出职业特色

学校不能针对学生专业面对其未来工作岗位开展相应内容的人文素养教育。如, 学校不能对学生进行与职业相关的系统的职业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

(四) 对人文素养教育教学认识不足

中职学校教师本身存在人文素质知识与能力欠缺的情况。有的教师认为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难度较大;有的教师对于什么是中职学生需要的人文素养教育以及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还不能明确。而学校领导的观念是以专业课教学为教学重点, 把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参与人文素养教育课程教学工作视为时间和精力的负担。

二、加强中职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

中职学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地理、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 以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人文教育课程所涵盖的学科比较宽泛, 包括十分丰富的内容:理想、信念、价值观、心理健康、家庭伦理、责任教育、艺术欣赏能力、礼仪规范等。怎样对中职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转变师生观念, 重视文化基础课

文化基础课包含大量人文素养信息, 中职学校要建立统一的各专业必修的人文科学课程体系。挖掘文化基础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因素。如, 语文、英语教材中人文素材相当丰富, 要花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社会现状, 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人文思考;思想政治教育课体现着支配国家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主流意识形态, 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艺术类课程 (如, 绘画、音乐、舞蹈、戏曲、游戏等) 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之一, 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 而且易于被学生接受。人们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道德、尊严、个性、智慧、自由、美、爱等人文精神都内蕴于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中, 通过艺术类课程的教育, 我们可以有效地促成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 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无论如何, 专业课程的教学占据了中职学生的主要学习时间, 而且倍受学生重视。如果把这部分时间仅仅当成纯专业性教育, 不与人文素养教育结合起来, 人文素养教育就难以深入, 也难以持久。因此, 必须把人文素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当中。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应该怎样渗透人文素养教育呢?首先, 教师要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一门课程教学的成功与否, 关键看能不能引起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学生有兴趣, 就有了探索的动力, 要引导学生去鉴赏科学的美。第二, 要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对待科技成果利用上的严谨态度。第三, 要营造创造性的人文环境。如, 教师应当在学生发生错误的时候适当指出其存在的问题而加以纠正。第四, 要运用教学相长、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教师教会学生交流合作, 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自然而然会感受并学到做学问要有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的科学精神, 以及虚怀若谷、和而不同、相互尊重的人文精神。

(三) 进行课程设置改革, 开设人文选修课程

开设人文选修课程是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补充, 人文选修课是实施人文素养教育, 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程体系, 它囊括学生品德、学习、生活、社会适应、就业和择业等问题。在课程设计上, 由于不同的学生人文知识方面的兴趣是不一样的, 我们可以开设一些不受班级、年级限制的人文选修课, 内容可由老师自行编写。教师可通过多门学科有机磨合实现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设计, 通过活动方式灵活多变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设计, 通过信息技术丰富多彩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性设计, 通过过程持续评价, 实现教学反馈的动态性设计, 通过课堂内外融通实现实践活动的开放性设计。另外, 课外活动是对中职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第二课堂, 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外活动, 如, 各类团体竞赛可以培养学生既合作又竞争的意识,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四) 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是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外部条件。环境建设要营造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文氛围, 形成人文素养教育的大课堂, 要让学生视线所看到的地方, 都带有教育性。“事事皆教育”“环境无瑕点, 处处能说话”。同时校园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必不可少的环节。强化制度文化建设, 发挥制度文化的教育约束功能, 学校管理要实行民主管理、自主管理, 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当学校形成既有纪律、又生动活泼的制度环境时, 广大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就会得以展现。

(五) 丰富教师人文知识,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具有的人文精神及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修养、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 表现为教师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态度。教师的人文素养该如何提高呢?

第一、教师应当通过多渠道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通过阅读中外经典名著, 丰富人文知识;走进高雅艺术殿堂, 提高艺术审美能力;体验不同地域文化和风俗, 拓展视野。

第二、注重实践, 内化人文素养。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研发校本课程, 促进教师人文素养内化, 是教师提高人文素养很重要的一个渠道;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 彼此加深了解, 这样可以提高教师教育学生的人文意识, 采取符合人性的管理;学校根据教师自身特点和个人发展的趋向定位,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培训活动, 促使教师在团队活动中逐步凸显各自独特的人文素养, 形成教师群体既各具特色又健康活泼的人文品位。

第三、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教学魅力。除了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 “如何教”也是教师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 教师一定要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平时多揣摩学生的心理, 学习名师的风采。幽默风趣的语言, 和蔼可亲的态度, 张弛有度的表情, 都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是讲课成功的要素, 也是教师良好人文素养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北京101中学.良好个性培养[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 1996.

[3]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4]唐丹.促进职业教育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J].科技创业月刊, 2005 (7) .

[5]艾克柔.开发学生潜能, 发展学生个性[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4 (7) .

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文档 篇8

一、语文教学人文性内涵的感悟

“人文”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旧指诗书礼乐等,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著名语文教学专家于漪老师对此作出了精辟的阐述,她指出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这就是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个性和人文精神。除此之外,今天我们理解人文性的时候,也不能不考虑到我们的历史,只有以人类的先进文化充实学生的头脑,才能真正丰厚学生的人文内涵。

二、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缺失

从我们的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看,语文的内涵在趋向窄小,课堂教学活动内容多是语言、语境、语体,以及适应达标所设置的可操作目标教学等,而对与它相对应的语言以外的文化意蕴则关注较少。许多专家倍感人文性在减少,语文教学在呼唤人文精神。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工具。笔者发现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缺失体现在以下方面:

1.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两者应是互相依存,不可割裂的统一体。抽掉人文精神,只在词语和句式上兜圈子,语文教育就会失去灵魂;脱离语言文字的具体表达与运用,抽象地去讲人文性,也会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变成僵死的教条,无法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人文教育效果。但是,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的语文教育中,却往往把这两者对立起来,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这是当前语文教育中值得注意的一个偏向。只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对文章进行“肢解”,留在学生脑海的只能是较为零碎的符号,结果把学生的思维束缚住了,将他们的个性、灵气都给扼杀了。

2.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而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课的内容是凝聚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心血的作品,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定义和公式。语文课本身带有灵活性、多义性,无论是字、词、句、段的含义都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作出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过分强调标准化考试,必然造成死记硬背,限制甚至窒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不能突出语文学科人文性中的以人为本的精神。

3.过多强调写作技巧的训练而忽略对学生观察力、想象力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我们的作文教学已逐渐形成一种僵化、机械的训练模式。作文教学本来是应强调平时的观察、积累、思考,并鼓励学生用富有个性的语言把自己的思想真实、准确地表达出来;要鼓励说真话,鼓励写出真情实感,做到“文如其人”。但是,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现在为了应试考试教师只强调写作技巧的训练:只要求文章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谨,能自圆其说、取得较好分数就可以了。临近考试,教师忙着猜题,学生忙着背范文,有的学校为了强化训练几乎每天布置一篇作文。于是渐渐地学生的作文几乎成了假话、假故事的大全,他们编着同样的故事,只是换上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然后到老师那里领一个好分数。有些专家、学者曾为此大声疾呼:“中国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哪里去了?”不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不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还怎么谈得上观察力和想象力?!

4.课堂人文性的缺乏导致个性化的抑制

大多数课堂实质上依然是口耳授受的静态模式,教师还是喜欢详尽地讲解,学生们则还是端坐静听。每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又有多少老师能够扪心自问:在我的这节课上,学生学得快乐吗?他们在我的课上享受到了些什么?孩子天生好动而富有好奇心,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缺乏乐趣,思维无法激活,怎么能成为学习的主体呢?怎么能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呢?另外,在许多课堂上老师由明到暗地操纵着,“巧借”学生之口说出自己要提的问题,利用学生这个“虚幻”的主体装饰课堂,让学生在自己的“引导”下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回答问题。试想,在这样抑制个性的课堂上,学生怎能得到真正的心灵上的满足,情感上的愉悦呢?这种虚假的和谐,只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使语文教学失去了激情、灵性和活力!

5.偏离生活,缺少实践

仅仅把课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而使得语文与生活成了学生面对的两个互不相关的世界。生活中蕴藏的无穷无尽的语文教育资源无法与语文教材内容融通起来,生活中鲜活的语文情境也无法即时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良机,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和实践的时空变得狭窄,这样就不能做到语文的外延学习。还有,我们习惯于单项的语文训练,总以为通过单项训练可以达到综合提高的目的。然而,语文素养绝不等于单项能力的简单总和。繁琐、复杂的单项训练肢解了活生生的教材内容,弱化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听说读写”之间不能达成顺畅的转化,也削弱了语言的整体功能。学生获得的零散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由于缺乏综合化的语言实践活动而难以整合,并且由于无法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知识的方法,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又如何能够形成并得到发展?

三、提高人文素养,营造和谐氛围的途径探索

如何有效地采用适合的途径,使学生在主动学习、积极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营造和谐氛围呢?笔者认为在遵从《语文课程标准》的同时,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引导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人文因素

鼓励学生从事实际的人文活动,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美国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应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体会实践中那些散发着人文魅力的素材。特别注重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亲身体验,并用心去感悟那些高尚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平常事中养成不平常的良好习惯,从平常事中去体验不平常的人文精神;提倡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充分利用学校和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召唤人文精神。

2.构建“活动”的课堂

有人曾说过:“能使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当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时,视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当然,参与力也会大大提高,从而使学习潜力得到更大的发挥,而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竞争、合作、交往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可适宜地将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入到语文课堂,尊重他们的个性,让他们快乐、心情舒畅地学习,让他们的情感、创新思维迸发出来,让他们的个性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体验生活、认识世界和学习本领的。学生企盼做大人,喜欢充当社会角色,模仿成人进行宣传、交际、经营、管理。我们还可顺应发展规律,在教学中,根据课文特点,创设一些灵活有趣、得体有效的模拟性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与教材相关的角色。这样,学生带着情趣主动地融入角色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构建了“活动”的语文课堂,从而享受到活泼的语文。

3.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给学生提供表现人文精神的机会

教师应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创新个性,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我。语文教学中,师生的交往活动应当充满关爱,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也不是唯一的权威,而是学生人文精神表现的引导者和领路人,让学生在预习中认真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努力去质疑、去发现。课堂上,教师人文设想的召唤和学生内在人文积淀的激发,相互碰撞,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表现。

4.让学生拥有一种自由、愉悦、积极的心态

拥有一种自由、愉悦、积极的心态,这就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文个性。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文个性,就要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勇敢、幽默感、独立性、恒心等,给予必要的尊重,从而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文素养的培养。

四、结束语

总体来说,和其他学科教学一样,语文教学不应该只为应试而存在,它要真正担负起培养、提高人的素质和充实人的修养的责任,强调工具性的同时,务必要充分注意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切不可舍弃人文性。作品是人文精神的一种载体,笔者感觉到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在变弱,我们必须给语文学科中的人文精神以应有的地位。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这一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反思现时的语文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张中原,徐林祥著.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4]徐学飙.语文教学呼唤人文精神[M].2006.

上一篇:最佳纪录片《地球脉动》观后感下一篇:生活原来可以这样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