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长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2024-1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副省长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副省长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篇1

今天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回顾总结成绩,深入分析形势,研究部署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过去五年,是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基本确立,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纳入了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普遍改善,“普九”的历史任务全面完成。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合理。中等职业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科教兴乡兴县工作扎实推进。高等教育结构、层次、学科、门类更加完善齐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大增强。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初步建立,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教育系统保持了长期持续稳定的局面,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刚才,东福同志作了全面工作报告,我完全同意。下面,我强调几点意见:

一、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胡锦涛所作的重要报告,科学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重大问题,为推动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教育战线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重点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第一,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党的十七大强调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是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人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本质性认识。在现代化建设中,教育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作用。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谁重视教育、重视人力资源建设,谁就能抢占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赢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目前我省经济正处在一个快速增长期,要坚持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各级政府要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优先规划、优先部署、优先投入、优先检查、优先落实。优先就是要超前一点、偏爱一点、更加重视一点。我们要认真领会党的十七大关于新时期新阶段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定位,使中央和省委的重要决策成为各级政府、学校以及全社会的高度共识和具体行动,进一步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开创我省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二,必须坚持教育科学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推进我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深层次矛盾开始凸显,如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和留守儿童的问题,等等。这些矛盾和问题解决好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全局,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于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的全过程。以长远的眼光谋划教育发展,以全局的意识统筹教育发展,以科学的方法抓好教育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创新教育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挑战,有效化解风险。坚持科学发展,必须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加强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取得显著成效。从总体上看,今后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重点都要放在提高质量上。人民群众不仅要求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更加要求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发展与稳定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破解前进中的难题,提出在新的历史阶段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办法,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必须坚持教育和谐发展。 教育和谐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推进教育和谐发展,就要坚持教育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的原则。推进教育和谐发展,首先,要夯实公平的基础。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它的文明都要大得多。实现教育公平,必须从教育资源配置入手,从义务教育机会均等做起,逐步实现社会成员均等受教育,让所有的人都享受到良好的教育。当前,最应该关注公平的是政府,如果人民政府没有高举公平大旗的话,又怎样在老百姓那里求得公平。如果以前的不均衡是当时的政策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话,在新的《义务教育法》实施后,再不按法律规定大力推进均衡发展,便是违法。其次,要始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即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公益性原则也不能有丝毫的改变。要更加注重教育的普惠性,更加关注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平等受教育权,确保每一个孩子不管生在哪里、迁居到何处、家庭经济状况如何,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平等地接受教育,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再次,要确保和谐稳定。教育系统点多面广,教育人口占到全省总人口的近四分之一,学校的安全稳定事关社会稳定大局,高等学校更是社会稳定的晴雨表。必须切实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着力实施教育协调发展工程,推进全省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五大惠民工程”,将教育协调发展工程放在首位。围绕实施教育协调发展工程,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 一 ) 在推进教育公平上下功夫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党和政府实施教育公平的战略举措。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依法行政,不折不扣地落实《义务教育法》,扎扎实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要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推动城乡之间、强弱校之间校长教师流动,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发展差距,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努力办好每一所中小学。要确立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两个公平:即公平对待每一所学校,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当前,在政府一下提供不了那么多优质教育资源的时候,至少应该“确保底线”,在一定范围内做到有限资源的均衡配置。要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评价各级党委政府工作规划和实绩的重要指标,制止一切“标志性”、“政绩性”重点学校建设的行为。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必须要强化政府责任,做到“三个倾斜”:向农村教育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做到“三个努力”:努力增加教育投入,努力公平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加大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力度。要落实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提高农村学校保障水平,力争今年秋季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确保让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接受免费教育。要改革招生考试办法,加大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薄弱初中的比例。各地要从保证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出发,下大力气解决城市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学校的“择校”问题。现在,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数量和规模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质量和结构的问题成为突出矛盾;要一手抓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一手抓改造薄弱学校。要真正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的法律规定,实现生源分布均衡。最大限度减少和杜绝“择校生”问题。纪检、监察、教育、公安等部门联合解决“人户分离”、“换户”等不规范行为。要以市为单位,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做到校舍、设备、师资、生源四个无差别,进而做到教育质量无差别,三至五年内彻底解决这一人民群众十分不满的老大难问题。再用更长一点时间,实现城乡教育无差别。真正实现和谐教育和人民满意的教育。要落实《义务教育法》,彻底理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避免由于管理混乱而导致的学校争教师、争生源、争经费从而导致城乡教育差别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的不满进一步加剧。要加强中小学建设力度。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农村小城镇建设,必须使中小学布局合理。努力改变目前中小学建设滞后于城市、城镇建设而导致的就近上学难的问题。各级市县区政府要协调规划、城建、土地、执法、教育等部门,加强对改建、扩建、新建住宅区学校的规划、建设、交付使用情况进行监管。目前应对各地已建居民住宅小区的配套中小学建设和交付使用情况彻底清理,并做出相应处理。今年特别要确保完成省政府向人民承诺办好的十件实事中“在大中城市、县城和乡镇新建、改扩建 500 所中小学校”的任务。

要认真落实完善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资助政策,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工作,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同时,大力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维护招生考试公平公正,切实做好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化解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难点、热点问题,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在优化教育结构上下功夫

优化教育结构,是实现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着眼于统筹城乡、区域教育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长,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当前我省教育实际来看,义务教育已完成“普九”的历史性任务,工作重心转到巩固提高和均衡发展上来。高等教育经过持续建设,也已经形成了规模、层次、结构、门类基本合理完善、能够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完整体系,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合理定位、分层次办学和提高质量上来。但职业教育由于受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仍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弱项。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优化教育结构的主要工作。要进一步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过程中,把握普通高中的发展节奏,把增量部分主要放到中等职业教育上。要进一步强化“以市统筹”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大力加强职业教育校舍设施、实习实训基地、教师队伍等各项基础能力建设,特别是要大力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工作,努力实现每个县、市办好 1 所职教中心的目标,提升全省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要特别注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和半工半读,积极推广“订单式”培养。要在坚持办好骨干公办学校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推动民办职业教育发展,要制订政策,大力鼓励民办教育特别是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就业观,创新办学模式,将职业教育和培训与劳动力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大批技能实用人才,建立与我省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体系。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努力促进我省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三)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功夫

质量是教育永恒的生命线。各级各类教育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把发展重点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意识、基本道德规范和良好行为习惯,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组织实施好新一轮高中课改工作,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强化教学管理,鼓励名师、教授上讲台,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定要从严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学,向管理要质量,以质量促发展。要尽快改变个别院校管理松散、治学不够严谨、社会信誉度不高、家长学生不太满意的状况。同时,要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广大青少年得到健康成长。

(四)在提高服务能力上下功夫

增强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这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从教育自身讲,也必须要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求发展。要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主动承担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深入推进科教兴乡兴县工作,努力使农村劳动力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围绕城镇化建设,按照区域、行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模式,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和一大批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我省高校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领域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都有显著成绩和重要突破。在今后教学科研中,要围绕我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紧紧抓住我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找准学校与企业、行业、产业合作的结合点,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我省经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在增强教育活力上下功夫

要坚定不移地解放思想,用改革和创新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长期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不断增强教育活力。继续深化教育管理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完善已经建立的农村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新的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要大力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举办教育,以此拓宽教育投资渠道,增加教育活力。要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中外合作办学,鼓励省内普通高校、职业技术学院与国外大学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办学,吸引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创新教师教育机制,探索新的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全面落实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推广忻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实习顶岗支教的经验做法,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想结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健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求,不断提升国民素质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三、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确保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各级政府要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对教育工作多关心、多重视、多支持,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有力的措施,扎扎实实推进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建立健全各级领导任期教育目标责任制

各级政府要将教育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整体布局之中,狠抓工作落实。对于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要有解决的方案及措施,尤其要注重解决那些关乎全局的问题和矛盾。要建立和完善自上而下的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加强考核。尤其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县级党政领导基础教育责任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责任到人,措施得力,狠抓落实,坚决制止乱收费,杜绝恶性事件发生。省政府将继续把教育工作情况作为各地重点工作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从今年开始开展教育工作先进县评选活动,对教育工作好的县进行表彰奖励。

(二)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新机制

胡锦涛在去年 8 月 31 日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省委、省政府在和谐山西推进会上也明确提出,经费要向教育领域倾斜,努力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 4% 以上。各级政府要进一步落实对公共教育的责任和对公共财政投入的要求,想方设法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建立稳定持久的经费投入机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排忧解难。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增加本级财政中教育经费的支出,依法保障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特别是保证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好经费分担责任。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办学,集资办学,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和管理方式多样化的格局。同时,要深化办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依法使用教育经费,科学使用教育经费。

(三)真抓实干,把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大政方针已定,现在的关键就是抓好落实,务求实效。如果不抓落实,再好的思路、再好的政策,都是一句空话。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省教育这些年所取得的成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真抓实干。近年国家和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但有些地方没有真正把这些惠民措施落到实处,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必须要引以为戒。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倡导“贵在落实”、“重在落实”的工作理念,加强调查研究,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加大督促检查工作力度。要在全省教育系统营造一种重实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脚踏实地的良好风气,真正做到抓工作锲而不舍、深之又深、细之又细、实之又实,把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努力促进我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副省长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篇2

下面, 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的重要意义

技术改造是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产业化、发挥效益的过程和途径, 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十二五”时期, 是江苏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期, 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六个注重”新要求, 提出全力实施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等“八项工程”, 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 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在这一新的发展时期,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技术改造具有投资省、技术新、消耗低、污染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集约利用土地等特点, 通过实施技术改造, 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 将创新成果迅速转化运用到现有产业, 必将更加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 降低污染排放, 推动经济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从资源消耗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省人口密度大、资源能源短缺、环境容量小,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尤为迫切, 刻不容缓。

(二)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

新的历史时期, 省委、省政府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 现在的投资结构直接决定今后的产业结构, 只有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 才能最终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单个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是提升竞争力的微观过程, 累加到一个行业、一个产业上, 从宏观上看就是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地开展企业技术改造, 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和产品, 实现新兴产业规模化、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品牌化, 才能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三) 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表明, 凡是注重技术改造、提升技术和装备水平, 注重产品质量和更新换代、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企业, 不仅受到的冲击比较小, 而且还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反之, 那些技术装备陈旧落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附加值低且不注重加强技术改造的企业, 一旦外界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生产经营就会面临困境, 甚至关停倒闭。技术改造是将先进适用技术物化到具体产品中的根本途径, 通过技术改造, 引进先进技术装备, 采取先进适用工艺, 可以迅速转化创新成果, 有效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改善产品质量, 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总之, 技术改造既是工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和永恒主题, 又是当前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的极端重要性,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创新思路办法, 健全体制机制, 把企业技术改造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进一步明确新时期企业技术改造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工业经济的主要任务, 是促进工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 一般加工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 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转变, 粗放式发展向集约化、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转变, 实现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跨域。

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 结合我省工业发展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全省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发展方式主线, 以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为主攻方向, 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加大投入, 优化投向, 完善政策, 创新管理, 推动技术改造工作由设备更新为主向对生产全过程和产品结构调整的整体改造转变、由单个企业的改造向整个产业链的配套改造转变、由单纯的生产制造环节改造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等领域改造转变、由对分散布点企业的改造向促进工业专业化、规模化、集聚化改造转变、由对企业个体的支持向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支持转变, 由使用、掌握技术向控制关键技术、核心技术转变, 全面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作出更大贡献。重点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 在扩大技术改造有效投入上取得新突破。

大力拓宽融资渠道, 深入开展银企洽谈活动, 加大直接融资力度, 多方协调项目建设资金, 保障技术改造有效投入。继续实施“百项千亿”技改工程, 确保五年内开工重大技改项目500项, 竣工投产500项。通过大规模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力争“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投资完成9万亿元, 年均增长16%;全社会技术改造投资超过8万亿元, 年均增长18%。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 提高技改投入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主导产业的投资比重, 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总量“翻两番”, 年均增长30%以上;技改投资中设备投资的比重超过70%。

(二) 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上取得新突破。

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充分发挥其在技术创新和人才集聚上的载体作用, 推动企业转入内生发展、创新驱动的轨道。“十二五”末, 全省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突破1200家。在产业发展高端领域, 组织开展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联合攻关, 并通过技术改造运用, 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大力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信息人才交流, 积极探索成果转让、联合开发、共建技术中心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产学研用联合方式。实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高成长型企业培育和创新成果转化“三大工程”, 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三) 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上取得新突破。

围绕实施新兴产业倍增、服务业提速、传统产业升级三大计划, 强化技术改造与自主创新、技术引进结合, 组织关键技术攻坚, 实施一批重大成果产业化项目, 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壮大和发展水平提升;针对产业链中的重点环节、核心器件和关键材料,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引导企业向技术、产品和价值链的高端攀升, 促进主导产业由大变强;以品种开发、质量提升、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等为重点, 大力推动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结合, 推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提升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 促进传统产业提档升级。通过技术改造推进“两化融合”, 促进企业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 打造一批“智慧企业”。

(四) 在推进企业节能减排上取得新突破。

将技术改造与淘汰落后相结合, 根据我省发展实际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 提高淘汰标准, 主动和提前淘汰能耗高、污染重、安全隐患多的落后产能和低端产品制造能力。在冶金、化工、建材、纺织、电力等主要耗能行业, 大力组织实施锅炉 (窑炉) 、电机系统、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等节能改造, 以改造提升促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推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和产业生态链接技术推广应用。确保到“十二五”末, 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18%, 建成一批节能、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清洁生产先进企业。

(五) 在优化产业布局上取得新突破。

坚持技术改造与产业转移、企业入园进区、产业链延伸紧密结合, 提升产业集中度, 优化产业布局。把技术改造与兼并重组结合起来, 支持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 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广空间、更高层次上整合集聚, 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增强我省工业经济的综合实力和产业控制力。到“十二五”末, 全省超百亿的工业企业超过120家。实施小微企业进规模培育计划,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群, 建设一批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

三、扎实推动全省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 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的领导, 把其纳入政府工作重要日程, 进一步理清思路, 明确目标任务, 加强督查考核, 保证技术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改造联席会议制度, 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要切实负起牵头责任, 把相关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工程或计划衔接好、利用好, 充分发挥其综合作用;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 支持企业技术改造, 形成工作合力。广大企业作为技术改造的主体, 要积极开拓有利于增强发展后劲的项目源, 形成前期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达效一批的良性循环。要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在投资规划、信息统计、专家咨询等方面的作用, 整合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共同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工作。

(二) 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继续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 财政预算内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 用于支持企业在新兴产业发展、产业链延伸、高端制造、公共平台建设、节能降耗等领域具有示范意义和带动作用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 并逐步建立起随财力增长不断增加的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落实好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抵扣、引进技术设备免征进口关税、重大技术装备进口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免税等优惠政策, 并针对新时期技术改造的新特点, 研究制订新的支持政策, 提高配套政策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通过政策引导激发企业技术改造的内生动力。

(三) 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

要本着提高效率、有利管理、方便企业的思路, 进一步完善机制、加强管理, 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优质服务。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行业协会, 加强调研和信息发布, 对工业行业逐一进行深入分析, 明确重点领域、重点企业、重点技术, 强化对企业技术改造工作的指导。按照“动态管理、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原则, 对重点技改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和严格考核, 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

(四) 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

副省长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篇3

一、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

破解“三农”问题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关键是要落实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从吉林实际出发,协调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走具有吉林特色的“三化”统筹之路。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以做大做强县城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化;以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模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要以重统筹、强基础、抓改革、惠民生为主要工作抓手,强化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工作落实。

二、要突出抓好“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

做好2010年全省“三农”工作,既要统筹兼顾,更要突出重点,要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域财力增强、农村和谐稳定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千方百计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确保农民收入较大幅度增加,确保农村好形势巩固住发展好。

三、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在国家投入方面,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定提高,确保“三个优先”,即财政收入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补贴方面,强调增加资金、完善办法,明确“三个扩大”,即扩大良种补贴品种,扩大农机补贴资金规模,扩大补贴政策受益范围。在金融支持方面,强调增加农村信贷投放、改进金融服务,出台“三个措施”,即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要求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强调抓住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突出“三个重点”,即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把良种培育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把主产区作为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重点。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强调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最急需、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凸显“三个亮点”,即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在推动城镇化方面,强调推进制度创新、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实现“三个突破”,即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受当地居民同等权益,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实行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土地和财税等政策。另外,还提出了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开拓农村市场、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四、要扎扎实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

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必须从当前工作抓起。一要认真抓好粮食收储工作。要正确判断粮食市场走势,适时提供粮食市场价格信息,引导农民把手中的余粮卖上好价钱。同时,各类粮食收储企业和农民群众要做好安全储粮工作,坚决消灭安全隐患,防止火灾发生,防止霉变。有关县(市)一定要解决好“地趴粮”问题,减少损失浪费。二要抓好备耕工作。今年是春节前立春,春脖子短,节后各类农活催手,备耕任务相当繁重。从现在起,各地各部门要立足高标准高质量搞备耕,立足抢前抓早搞备耕,立足抗灾减灾搞备耕,早动手,早准备,早筹集各类物资。尤其要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生产资金准备,为搞好春耕生产,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基础。三要认真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四要组织好冬春农业生产。五要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各级干部要深入到受灾地区、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中去,加大救灾救济工作力度,帮助他们解决好吃、穿、住以及过冬保暖等实际问题,努力丰富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确保他们及时足额拿到工资。六要认真做好农村稳定工作。

副省长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篇4

范文大全

(可编辑)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副省长全省禁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稿

副省长全省禁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讲话稿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学习贯彻落实5月29日全国禁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和6月19日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总结去年以来禁毒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对进一步做好全省禁毒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2017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禁毒委的坚强领导下,全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统筹各方面资源,动员全社会力量,多措并举,禁毒工作在全国考核中排名第12位,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禁毒委的充分肯定。

一年来,一是深入推进禁毒缉毒执法工作,以“铁腕禁毒风暴年”行动为统领,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毒、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共破获毒品刑事案件x起,抓获犯罪嫌疑人x人,同比上升x%、x%,缴获各类毒品x千克。二是深入推进吸毒人员管控工作,建立4+N吸毒人员网格化管理机制,共查获吸毒人员x万人次,其中新发现0.7万名,强戒x万人次。特别是西安、铜川、安康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旬阳、渭南蒲城等地结合实际,推出了一批特色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三是深入推进禁毒管理工作,常态化开展打击制毒犯罪和禁种铲毒专项行动,共破获制造制毒物品和制造毒品案件6起,缴获甲卡西酮7.7公斤,冰毒半成品4.2公斤,查处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罂粟案件数、铲除罂粟数、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x%、x%和x%。四是深入推进禁毒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6·27”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和“六进”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大禁毒宣传,“陕西禁毒微信”活跃度位居全国第7,全省共建立各级禁毒教育基地171个,禁毒教育园地47个,实现了省市县(区)全覆盖。

这些成绩的取得,确实来之不易。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离不开禁毒委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协作,离不开广大禁毒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更离不开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我代表省政府和省禁毒委,向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进一步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禁毒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清醒认识当前全省毒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禁毒工作的使命担当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当前,我省禁毒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毒情形势仍然相当严峻。主要表现为“两大一多”:一是吸毒人员总量大。截至2017年底,全省登记在册吸毒人员x万名,居全国第15位;实有吸毒人员总数x万名,居全国第17位。二是毒品社会危害大。2017年全省刑事案件、违法案件及侵财类案件抓获人员中,吸毒人员占比分别达x%、x%、x%。三是毒品入陕渠道多。从近年来破获的案件和缴获的毒品数量分析来看,目前我省毒品流入地涉及四川、云南、广东等13个省(区),其中公路运输占x%,航空运输占x%,铁路运输占3.6%。与面临的毒情形势相比,全省禁毒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一些地方工作职责任务还没有完全厘清,压力传导层层递减,责任追究失之于软;一些地方工作整体协作性还不强,公安机关单打独斗的局面没有彻底改变;一些地方基础工作还不够扎实,影响和制约了禁毒工作整体成效。

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禁毒工作。6月19日上午,省委常委会专门听取了全省禁毒工作汇报,和平书记对我省禁毒工作取得的明显进步予以充分肯定,要求继续保持高压态势,坚决打击毒品犯罪;加强源头整治,强化综合治理,使我省工作再上台阶。省委常委会原则同意省禁毒委提出的有关禁毒工作考核、力量建设、表彰奖励等方面的意见建议,要求相关部门认真抓好落实。这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厉行禁毒的坚定决心和意志,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禁毒工作提供了重要保证。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国禁毒工作电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视电话会议和省委常委会会议精神,清醒认识当前我省的毒情形势,增强做好禁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全力推进禁毒“三项重点工作”,始终保持对毒品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

全国禁毒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今年重点开展以“禁毒2018两打两控”专项行动、禁毒重点整治、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三项重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这一主线,全力推进工作落实,坚决实现“五升三降”。即:破获毒品案件上升、捣毁制毒窝点上升、打掉贩毒团伙上升、缴获毒品上升、查处吸毒人员上升,外流贩毒下降、脱管失控吸毒人员下降、涉毒肇事肇祸下降。

一要深化“两打两控”专项行动。以打击制毒犯罪、贩毒犯罪和管控制毒物品、吸毒人员为重点的“两打两控”专项行动,是“三项重点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今年禁毒工作的关键之战。各地、各部门要强化情报研判,整合线索资源,严厉打击制毒犯罪,认真梳理制毒嫌疑人员,全面排查重点企业、物品、设备等,规范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秩序,严格审核易制毒化学品许可证,通过追溯毒品和制毒物品的来源去向,对制毒案件线索开展延伸侦查打击。要严厉打击贩毒犯罪,持续加大省际毒品查缉力度。省禁毒办要制定详细具有操作性的查缉工作标准,列入对各部门的考核任务中。要严格管控吸毒人员,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深入开展大排查、大管控、大收戒活动,落实动态和分级分类管控措施,严防吸毒人员脱管失控。

二要深化禁毒重点整治工作。省禁毒委决定,在今年下半年国家禁毒委对其所列的重点整治地区西安市新城区、周至县进行检查验收前,先期进行验收评估。各市(区)尤其是西安市新城区、周至县要对前一阶段重点整治工作进行回头看,对存在的问题要加紧整改。国家禁毒委及省禁毒委所列的禁毒重点整治地区,都要采取超常措施,拿出过硬办法,集中力量进行整治,尽快扭转本地区的毒情形势。省禁毒委对重点整治地区的考评,在看数据的同时更要看实际采取的措施,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成员单位履职情况,这些才是重点。按照中、省有关规定要求,凡是被纳入重点整治地区的,如果不摘帽,禁毒工作第一责任人、主要责任人原则上不得评先受奖、提拔和交流重用。会后,一定要把今天的会议精神,向市、县(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报告。

三要深化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国家禁毒办定于年底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活动进行考评验收,我省宝鸡、铜川作为第一批申报城市,肩负的责任重大,一定要突出创建重点,强化创建措施,坚决完成好创建任务。其他各市(区)要进一步增强创建禁毒示范城市的积极性、主动性,相互学习借鉴,在全省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局面。省禁毒办要切实组织好创建活动,严把申报、推荐、创建、验收四个环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节,实现“四个坚决不能发生” 目标,即:坚决不能发生大规模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件,坚决不能发生影响较为恶劣的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坚决不能发生脱管失控吸毒人员引起的重大违法犯罪案件,坚决不能发生在校中小学生吸毒案事件。

三、紧紧围绕构建“六全”治理体系,不断提升全省禁毒基础工作水平

国家禁毒委《2018-2020年禁毒工作规划》中强调,要构建“全覆盖毒品预防教育体系、全环节管控吸毒人员体系、全链条打击毒品犯罪体系、全要素监管制毒物品体系、全方位毒情监测预警体系、全球化禁毒国际合作体系”的“六全”毒品治理体系。这“六全”谁来落实,省禁毒办要分好工。

一要加大宣传教育,抓好源头预防。要充分发挥禁毒委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紧密结合“6·26”国际禁毒日、禁毒法实施十周年等,全面掀起禁毒宣传新高潮,进一步增强群众识毒、拒毒、防毒的意识和能力。大家要认识到,如果宣传到位,每减少一个吸毒人员,就可以为社会减少一份负担。禁毒工作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鸦片战争带来的历史教训,我们一定要深刻铭记!截至2017年底,全国在册吸毒人员255万名左右,如果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吸毒人员显性和隐性比例计算,实际吸毒人员超过1000万。全国每年因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吸毒造成的社会危害非常严重,因此,必须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深入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尽最大努力减少新增吸毒人员。

二要坚持风险防范,落实分级管控。坚持“属地负责、源头管控、信息主导、从严从紧”的原则,健全完善吸毒人员风险分类评估管控工作机制,提高对各类吸毒人员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和水平。同时,要抓好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工作。全省现有病残吸毒人员数量远远大于实际收治床位数,好多病残吸毒人员都关不进去,这些人都是“病老虎”,会咬人的。因此,必须要加大病残吸毒人员收治场所建设力度,把这些“病老虎”关进去,不让他们祸害人。

三要推进网格服务,完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要健全完善街道(乡镇)、社区(村)、楼(组、队)三级网络,依托街镇综治(联勤)工作中心和社区(村)综治(联勤)工作站,全面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区关爱规范化体系化建设。要积极组织对戒毒康复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就业帮扶措施。要规范吸毒人员查处、强戒、出所、帮教等环节的衔接,不断深化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31”工程。各地都要创建1至2个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示范点,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形成各具特色的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与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理模式。要依托我省医院、高校、医药企业等研发团队,发挥科技资源优势,进行联合攻关,积极研发禁毒药品,这件事如果做成了,就是对中华民族、对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四、进一步健全完善禁毒工作机制,切实把禁毒人民战斗推向深入

各级、各部门要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陕西特色的禁毒工作新路子,坚决打赢禁毒人民战争。

一要建立完善责任落实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负起禁毒工作主体责任,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地区禁毒工作负总责,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要以机构改革为契机,强化禁毒戒毒专业队伍和各级禁毒办力量建设,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配齐配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人员。各级禁毒委近期要争取向同级党委常委会汇报一次禁毒工作,进一步争取重视支持。各级禁毒委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切实将党政主责落到实处,层层传导压力。各地禁毒办的实体化建设不能搞“一刀切”,毒情形势不严重的可以不设,但必须要把工作做好。毒情形势严重的地区,我建议还是要设立,要有专人负责这项工作。

二要建立完善群众参与机制。要把群众工作贯穿禁毒工作始终,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让广大群众踊跃参与到禁毒人民战争中来。要为开展群众性禁毒活动提供有效载体和平台,大力发展禁毒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群众性禁毒力量,组织开展禁毒宣传。要进一步完善激励9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人民群众参与禁毒斗争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有识之士参与戒毒康复事业。要广泛发动群众检举揭发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大力表彰民间禁毒人士和先进人物,切实把群众参与禁毒斗争的积极性发挥好、引导好、保护好。

三要建立完善奖优罚劣机制。要及时表彰奖励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弘扬正能量,唱响正气歌。今年,经省政府批准,我们表彰了一批禁毒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树立了明确的导向。下一步,要进一步加大先进典型表彰奖励力度,激发各级、各部门做好禁毒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要强化责任追究,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落实、造成严重后果的,要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确保责任措施落到实处。省禁毒委要充分发挥绩效考评这个杠杆的导向作用,绩效考评不但要考核各市(区),也要考评各成员单位。

副省长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篇5

2007年10月19日

这次全省粮食工作会议是在我省去年遭遇特大干旱、今年粮食恢复性增产任务较重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粮食厅(局)长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八届八次全会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这个主题,认真分析我省粮食工作面临的形势,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粮食工作。李益良同志将作全面的工作报告,希望同志们认真贯彻落实。

近年来全省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粮食工作的方针政策,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积极参与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和谐四川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省粮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向所有关心支持我省粮食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切实肩负起粮食工作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中的重要使命

粮食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党中央、国务院对粮食工作历来高度重视。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再次强调粮食工作的重要性,指出“我国经济要出问题很可能是从农业特别是从粮食生产开始”。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确立了“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工作主题,提出了“四个跨越”的战略构想。这是全省工作的大局,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赋予了粮食工作新的更加重要的使命。

(一)粮食工作在向现代农业跨越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粮食的生产环节在农业,流通基础在农村,收购对象是农民,粮食工作与“三农”工作有着天然的紧密联系。我省既是农业大省,又是全国粮食主产省和消费大省,粮食工作在推进向现代农业的跨越中更是具有独特作用。粮食种植、收割、干燥、储运和加工的机械化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的重要内容;改善粮油品种品质结构,提高粮油精深加工程度是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的重要课题;发展特色优势专用订单粮油,培育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优品牌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的重要方面;实施优质专用粮油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系列化服务、网络化营销是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的重要体现;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无公害粮油,减少粮油在流通环节的污染是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的重要方向;通过提升农民在粮食工作中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让农民受益、让农民满意是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粮食工作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促进作用,为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作出积极贡献。

(二)粮食工作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又好又快发展是“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本质要求。又好又快发展是城乡统筹的发展。城乡粮食流通体系供农所需、销农所产,实现“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通过合理有效地组织流通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是工农互动的发展。以粮油为重要内容的农产品加工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地区实现工业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粮油加工业可以促进工业与农业的良性互动。又好又快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通过做好粮食工作,保证粮食有效供给,确保粮食质量安全,可以满足城乡居民的生活需要和不断提升生活质量的愿望。又好又快发展是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的发展。通过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在有限的土地上既实现我省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又积极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可以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协调统一。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粮食工作在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基础作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积极贡献。

(三)粮食工作在构建和谐四川中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物质基础,是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纵观我国治乱兴衰的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安定祥和的现实,莫不与粮食生产的丰歉息息相关,莫不与粮食供给的裕缺紧密相连。去年我省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社会政治保持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粮食产需出现较大缺口的情况下,各级党委、政府和粮食部门加强粮食宏观调控,保证了粮食的有效供给。特别是千方百计保证灾区、边远山区、退耕还林区、水库移民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粮食供应,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区域协调发展。同时,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粮食消费结构升级,在粮食供应得到有效保证的基础上,粮食品质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过去我们通过解决吃饭问题,以让人民群众吃得饱赢得人心,开创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现在我们还要以让人民群众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来凝聚人心,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粮食工作在构建和谐四川中的重要保障作用,为社会稳定和谐作出积极贡献。

二、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做好粮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和10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我省粮食工作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的重要历史阶段,既面临大好机遇,也存在诸多矛盾和挑战,需要我们清醒把握、认真应付。

粮食工作面临的机遇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国家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惠农政策,包括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和对产粮大县的奖励政策,有效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使粮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稳定。二是通过粮食企业改革,甩掉了老人、老账、老粮“三老”包袱,转换了经营机制,增强了企业活力。三是通过放开购销市场,实现粮食经营主体多元化,发挥市场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了“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生产”的良性机制。四是粮食流通政策措施更加完善。去年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2006〕16号文件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先后制发了省政府26号文件和206号政府令,进一步明确了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完善了依法管粮的政策规章。

我省粮食工作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总量平衡压力增大。前不久我们组织省粮食、农业、畜牧、商务、铁路等10多个部门和单位对我省粮食产需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我省粮食年生产能力在660-720亿斤之间,年粮食消费总量约780亿斤,其中口粮413亿斤、饲料用粮270亿斤、酿酒等工业转化用粮87亿斤、种籽用粮1

1亿斤,常年产需缺口在100亿斤左右。2006年通过铁路进川的粮食128亿斤,出川的粮食10亿斤,净调入粮食达118亿斤。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国有粮食企业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粮食企业普遍采取即购即销的经营策略,粮食流转速度加快,库存不断下降。目前我省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调控的储备粮仅35亿斤,加上国有粮食企业商品粮库存10亿斤左右,总库存不到50亿斤,政府可调控粮源明显减少。去年大旱,粮食歉收,农户存粮比正常年景有所下降;去冬今春又遇旱情,粮食总量平衡的压力在增大。二是转化用粮的危机开始显现。畜禽养殖是我省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饲料、酿酒、食品工业是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全省每年调给省外80多万吨猪肉,折合出栏生猪4000多万头,相当于调出粮食90亿斤左右;每年调出50多万千升白酒,相当于调出粮食30亿斤左右,共计120亿斤左右,与调入我省的粮食数量大体相当。近年来全国各主产粮省竞相调整粮食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实施粮食加工转化,将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原粮调出减少。比如,河南省提出要把中国“粮仓”变为中国“厨房”;吉林省大力发展包括生物质能源在内的玉米加工转化,许多地方开始出现玉米产不足需的情况。省外粮源逐步减少的趋势,对我省畜牧、酿酒等粮食转化产业带来不利影响。三是农民种粮效益偏低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矛盾突出。尽管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但在生产资料涨价等多种因素作用下,与经济作物相比,粮食比较效益仍然不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并没有充分释放出来,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还要看到,国际粮食供求总体趋紧。随着入世过渡期结束,全球范围内粮食资源和市场份额的竞争更加激烈,对我省粮食总量平衡的影响不可低估。

三、突出重点,不断开创我省粮食工作新局面

在“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的进程中,粮食工作要切实担负起历史使命,进一步加大力度,增强实效,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好局面,在新的发展阶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切实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确保粮食有效供给。实现粮食自求平衡是中央对我省粮食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我省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尽的责任。确保我省粮食有效供给,最根本、最重要的一条是抓好粮食生产,今年尤其要努力实现粮食恢复性增产。就粮食部门来讲,主要应抓好以下工作:一要认真执行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切实搞好粮食收购和销售,确保市场和价值基本稳定。继续执行重要粮食品种最低价收购政策,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在市场和价格上的主导作用,努力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2007年全省粮食收购总量力争达到70亿斤以上。二要搞好产销衔接,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的产销合作关系。积极支持和鼓励产销区双方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发展购销合作、生产合作、储备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三是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做到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及时轮换,确保数量真实、质量合格、储藏安全,充分发挥地方储备粮的吞吐调节作用。四要加强粮食安全的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做好粮食生产、消费、库存、储备、价格等市场动态以及突发事件的适时监测,掌握和扶持一批设施较好、加工能力较强的大中型粮油企业作为应急供应指定企业,确保应急调控的需要。同时重点保障边远山区、退耕还林区、水库移民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粮食供应,认真做好军粮供应工作。

(二)继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充分发挥购销主渠道作用。一要创新企业运行机制,使粮食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各级人民政府要按有关政策规定将国有粮食企业分流职工纳入当地再就业规划和社会保障体系,并发挥国有粮食企业购销网点资源优势,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面向农民、方便居民的业务,努力

增加就业岗位。二要改革产权制度,优化组织结构,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产粮大县要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为基础,以粮油仓储、加工设施、购销网络等优质资产为依托,通过改制重组组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公司制粮食购销企业,作为政府实施粮食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非产粮大县以及边远山区、水库移民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也要保留必要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粮食购销企业,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三要管好盘活国有粮食企业的有效资产。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明确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发挥粮食网络资产的优势,实现保值增值。

(三)发展粮油产业化经营,延长粮食产业链。一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以粮食购销、加工、储备企业为龙头的粮油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推进粮油加工、物流园区建设,促进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二要发展优质专用粮油订单生产。依托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粮食订单生产,加快建设适应不同需要的专用粮油生产基地,形成各具特色的优质粮油产业带。坚持优质优价政策,带动农民种粮增收。今年全省优质专用订单粮油面积要达到1400万亩,订单粮食收购量达到48亿斤,带动农民增收4亿元。三要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精深加工,争创名优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努力打造几个在全国叫得响的四川粮油品牌,改变我省粮油产品品牌不少、名牌不多的现状,使“川粮”在全国拥有一席之地。四要积极培育壮大粮油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发展“龙头企业+专合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实行“二次结算”、“二次分配”,在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和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四)加强粮食物流和市场体系建设,提高粮食流通现代化水平。一要加强粮食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做好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布局规划,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引导企业入市交易。继续办好农村粮油集贸市场,重点扶持大宗粮食品种的区域性、专业性批发市场,加快大中城市成品粮油交易市场建设。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乡村粮油超市和连锁店建设。二要加强粮食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国有粮油仓储设施管理,整合仓库、加工设施、铁路专用线等物流设施资源,充分发挥改制后的乡镇粮管站(所)的资产和网络优势,构建现代粮食流通格局。三要加强现代粮食物流节点和园区建设。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划,依托新都、南充、达州、攀枝花等7个粮食物流节点加快我省现代粮食物流通道和物流园区建设,为实现跨省跨地区粮食散装、散卸、散储、散运和整个物流环节的无缝链接创造条件。

(五)加强粮食科技工作,促进科技兴粮。国家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的主要方向是藏粮于地、藏粮于库、藏粮于科技有机结合。在我省,藏粮于地已达到较高水平,藏粮于库受制于很多因素,潜力较大的还是藏粮于科技。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科技兴粮”的意识,把科技兴粮摆在突出位置。当前重点抓好3个方面的工作:一要加强粮油精深加工的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不断提高粮食加工深度、加工层次和技术装备水平,延长粮食产业链,提高粮食附加值。有关资料表明,价值1元的粮食经过加工处理后,在美国可增值3.7元,日本可增值2.2元。发达国家粮食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3∶1以上,我国只有0.5∶1,发展前景广阔。二要提高储粮科技水平。大力开展储粮技术创新活动,积极推广低温、准低温和无公害储粮技术,不断提高安全储藏水平。大力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努力降低农户储粮损失。三要做好粮食标准质量工作。粮食质量和卫生监管是粮食流通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按照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和品质优化、有利于保护种粮农民利益、有利于粮食有序流通的原则加强质量标准的管理和贯彻实施。

(六)大力实施依法管粮,切实维护粮食市场秩序。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我省《实施办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加快转变行政职能,加强粮食市场

监管,努力营造稳定、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一要健全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依法实施粮食收购行政许可,鼓励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进入粮食收购领域。依法保护和规范各种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维护粮食市场正常秩序。二要加快建立省、市、县三级粮食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各级人民政府要根据管理全社会粮食流通、开展粮食行政执法和流通统计、质量监管工作的需要,为粮食部门依法行政创造必要的机构、人员条件,提供必要的设施和经费保障。三要加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我省《实施办法》的规定开展收购资格、执行统计制度、粮油食品卫生和地方储备粮管理的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七)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行业形象。加强粮食系统队伍建设是做好粮食工作的永恒课题。一要加强行业文化建设。结合粮食行业特点和时代要求,牢固树立“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行业宗旨,大力弘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优良传统,努力形成“实干兴业、有为有位”的共同追求。二要加强粮食行政管理队伍建设。《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赋予了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管粮的全新职能。广大粮食行政管理人员要增强法律意识,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依法管粮的能力和水平。三要加强粮食系统人力资源开发。改革后粮食企业的员工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留下来的优秀分子,一定要倍加珍惜,通过优化组合、科学配置,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粮食企业广大员工要着力增强市场意识,加强能力建设,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四要发现、培养和起用一批优秀人才。用事业、感情和待遇吸引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人才进入粮食系统,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大力发展“能人经济”。五要高度重视农村粮食经纪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他们贴近农民、了解市场、经营灵活的优势并大力加强引导和培训,共同搞好粮食流通。

副省长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篇6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视频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和XX书记、XX代省长近期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分析当前全省安全生产情况、重点行业领域面临的形势任务,调度推进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力确保党的十九届X中X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期间全省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会前,省政府安委会召开了安全生产会商会,省工信厅、公安厅、应急厅等12个部门对当前安全生产形势进行了会商,进一步细化明确了保障党的十九届X中X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期间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刚才,XX同志通报了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梳理的问题精准、客观,请各地各部门认真对照,主动作为,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有效遏制事故发生,全力保安全、护稳定。受XX代省长委托,这里我就贯彻省委和省政府近期部署要求,落实好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把安全生产摆到重要位置,树牢安全发展理念,绝不能只重发展不顾安全,更不能将其视作无关痛痒的事,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一以贯之的安全发展理念,为我们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省委和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XX书记、XX代省长近期多次作出强调部署、批示要求。XX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加强针对性措施,切实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务求安全工作取得实效。XX代省长上任以来多次强调部署,要求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突出抓好城市燃气、矿山、危化品、交通运输、房屋和建筑施工等领域安全生产,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省政府9月28日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和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暨第四季度防范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视频会议作了细化安排,在10月22日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又作了强调部署,省政府安委会10月22日召开全省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并下发通知,省安办派出6个工作组分赴各地开展重点工作督导,进一步推动工作落实。

四季度是冲刺全年发展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正值各地抓项目促投资、聚焦重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关键时期,可能容易出现超能力生产、超范围经营等情况,叠加疫情影响,全省安全风险明显增大。当前,党的十九届X中X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即将召开,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各地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xx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和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刻汲取事故教训,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切实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细抓到位,为党的十九届X中X会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践行“两个维护”。

二、坚持问题导向,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各地区各部门要从落实新发展理念上找差距、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中找差距、从工作落实中找差距,聚焦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着力查大风险、除大隐患、防大事故,扎实推进“严执法、强攻坚、促提升”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深入分析研判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四季度安全风险特点和事故规律,查准存在的短板、弱项,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问题,深严细实排查治理安全风险隐患,完善长效机制,堵住安全漏洞,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线。这里,我强调几个重点领域:

(一)燃气安全。

今年6月13日,湖北省十堰市发生了一起重大燃气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暴露出违规建设造成事故隐患、隐患排查整改长期不落实、企业应急处置严重错误、物业安全管理混乱等问题。10月21日辽宁沈阳、10月24日大连瓦房店又相继发生燃气爆炸事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各地要持续深入开展管道燃气和瓶装液化石油气安全管理专项整治,持续推行瓶装液化石油气销售实名制,强化餐饮场所用气使用环节安全管理,严厉打击瓶装液化石油气非法经营和违规使用,重点解决市政道路、集贸市场、老旧小区、学校幼儿园、商场、重点路段等燃气管道老化、施工影响、违章圈围占压,餐饮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及“黑气”打击不到位等问题。要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培训和演练,一旦发生燃气泄漏等事故险情,要科学、妥善处置,果断疏散、撤离危险区域群众,坚决避免群死群伤。

(二)道路运输。

2019年和2020年全省共发生较大以上道

路运输事故15起、死亡65人,分别占全省较大以上事故总量的51.7和54.1。去年莆田市“11·27”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暴露出一些地方运输企业主体责任严重缺位、治超源头监管不力、道路治超机制不够健全、车辆打非工作不力、道路隐患排查整改工作不扎实等问题。各地要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深入开展路面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运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专项行动、非法营运车辆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农村货车农机车违法载人、超员超载超速、酒驾醉驾等违法违规行为,重点解决“大吨小标”、非法改装和货车、渣土车等违法违规生产、销售、运输行为,强化三轮摩托车“带牌销售”监管,切实减少非标车生产、销售和违法上路行驶。加强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监管,严厉打击超量、超许可充装或装载危险货物、不按批准的线路时间行驶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房屋安全和工程施工。

去年3月7日,泉州欣佳酒店所在建筑物坍塌重大事故,暴露了一些地方企业违法违规故意逃避监管、违法违规建设生产;部门审批层层失守,存在监管走过场、执法不到位问题;建筑施工监管机制不完善,无法从根源上、从制度上解决违章建筑产生等问题。各地要强化工程施工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打非治违”,深入开展房屋结构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在建农村房屋安全整治,强化农村建房安全管理,强化地铁、公路隧道、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防范,重点解决非法违法建设、盲目赶工期、抢进度和恶劣天气强行组织施工等违法施工行为。

(四)危险化学品。

10月22日,内蒙古阿拉善盟一家化工公司蒸发釜发生闪爆,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这起事故暴露出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岗位培训不到位、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低、隐患排查不彻底、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和我省的实施方案,从生产、贮存、运输、使用、经营、废弃处置管理各个环节全面加强安全监管;要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扎实开展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2021年第二次专项检查督导;要深化非法违法“小化工”集中整治、硝酸铵等爆炸性危化品和油气储存、长输管道专项检查,重点解决“非法违法”小化工作业,进入受限空间、动火和检维修等特殊作业不按规程执行,化工园区没有按照“两个导则”要求开展隐患摸排整治等问题。

(五)消防安全。

今年长乐“2·25”较大火灾事故,经调查,事故直接原因为车间工人违章操作,导致管内高温导热油喷射泄漏遇火花引发爆炸。但深入分析事故原因,存在企业未依法落实主体责任,安全管理混乱;属地政府未认真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工业企业、房屋结构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不深入不落实;监管部门未认真履责,多次检查均未发现企业事发管道施工、安装未报备、监检即投入使用的违规行为等问题。

各地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办、应急管理部《关于深刻汲取台湾高雄“城中城”大楼火灾教训切实加强当前消防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排查整治商住混合体建筑、超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公共建筑、宾馆饭店,以及文物建筑、“多合一”场所、仓储堆场等重点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统筹好疫情防控和消防安全出口管理,统筹好超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管理和消防安全工作,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要加强群众居家消防安全宣传,及时消除可燃物堆积、电气线路乱搭、消防通道堵塞等隐患,严防电瓶进屋充电、电动车上楼入户,严防“小火亡人”。

(六)水上安全和渔业船舶。

舟山海域8月12日商渔船碰撞事故造成9人失踪,主要原因是渔船未经许可出海作业,渔船存在不遵守避碰规则危险驾驶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各地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加强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和我省的实施意见,扎实开展水上客运专项督查检查,突出商渔船碰撞事故防范,严厉打击港航企业和船舶超范围经营、无证营运、危险货物瞒报谎报和违规申报、内河船非法参与海上运输、船舶擅自关闭导助航设备、故意逃避安全监管,以及非法制造、非法改装船舶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强化重点船舶和重点水域的安全监管、整治防控及宣教警示,提升商渔船驾驶人职业操守和安全航行意识,严厉打击非法采运海砂行为,切实减少海上船舶碰撞、自沉等事故发生。

(七)煤矿和非煤矿山。

山东栖霞笏山金矿今年1月10日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10人死亡,事故主要原因是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建设项目外包管理混乱,涉事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缺失,相关部门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地方党委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不到位。各地要全面贯彻10月15日全国矿山安全防范视频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加强矿山安全“六严禁、三严格”九项措施,以严防采空区坍塌、冒顶片帮、火灾、透水、中毒窒息、坠罐跑车、高陡边坡垮塌、尾矿库溃坝等事故为重点,重点解决动火作业、爆破管理和“敲帮问顶”制度不落实,基建矿山和外包工程安全管理缺失、采掘施工队伍资质挂靠、尾矿库排洪系统质量缺陷、煤矿“五假五超三瞒三不”等突出问题。

(八)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安全。

今年8月14日,我省漳州漳浦发生17人海边游玩11人落水死亡事件,教训极其深刻。各地要全面落实省委和省政府部署要求,严格落实属地安全管理责任、行业主管部门安全监管责任,发挥基层村(社区)网格化治理作用,进一步抓好景区、非景区景点安全整治和安全管理工作,对存在风险隐患的立即整改,没有整改的要安排专人盯守,严防擅自运营;对非景区景点,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巡逻巡查、宣传教育和警示牌的设立,严防事故发生。同时,要严格履行大型节庆活动的报批管理,严格落实漂流、悬空栈道、热气球、蹦极、索道、滑翔等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措施,促进旅游行业安全健康发展。

以上列举的这些事故案例,大家务必认真对照反思,要将别人的教训当作自己的教材,举一反三加强安全防范工作。当前正值电力企业秋季检修、“迎峰度冬”关键时期,要针对性布置加强电力安全工作;强化工贸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督促落实中毒窒息、高处坠落、液氨泄漏、粉尘防爆等安全措施;抓好铁路沿线环境安全综合整治,强化城市安全、特种设备、民航、军工、油气管道、烟花爆竹、民爆等其他各行业各领域安全治理攻坚,严防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三、强化责任落实,落实落细安全防范工作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责任制。

要认真执行新《安全生产法》、《xx省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细则》,党政“一把手”要带头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认真履职尽责,落实好统筹协调责任;其他领导要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好“一岗双责”,承担支持保障责任和领导责任,对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容易引发群死群伤的重大危险源、主要风险点要心中有数、手中有招,坚决防止安全生产工作出现空档、虚档、弱档。各地区要根据换届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按照业务相近的原则确定本地区新兴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把安全生产履责情况纳入述职考核、巡视巡察内容和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落实。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通过考核巡查、警示通报、约谈提醒、挂牌督办等举措,督促指导下级政府和本级各部门履职尽责。各有关部门要坚决扛起“三个必须”监管责任,综合运用法律手段、行政措施、市场机制,层层传导责任和压力,推动企业严格履行法定职责,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二)严格监管执法严肃事故查处。

安全执法检查是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的重要防线。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好用好新《安全生产法》,加大事故前执法追责力度,严格开展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执法工作,严厉查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坚决整治安全执法检查不力、“宽松软”等突出问题。对高风险领域和企业要全覆盖监管,对重大风险和严重违法行为,该处罚的处罚,该关的关,该停的停,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坚决整治“屡禁不止、屡罚不改”问题。对涉及多部门监管的行业领域,负有法定执法权限的部门要主动作为,牵头组织其他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联合执法合力。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每一起生产安全事故,坚持做到“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责任人和群众未受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要加大事故查处挂牌督办和跟踪督导力度,从严问责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使事故查处达到“处理一例,教育一片”的效果。

(三)及时整治各类风险隐患。

严格落实“一抓到底、见底清零”工作机制,对排查发现的各类安全风险隐患要“零容忍”,建立清单台账,定准对策措施,倒排时间表,逐一整改销号,做到闭环管理。一般隐患要立行立改、及时整改,重大隐患要挂牌督办、限期整改,难硬重大隐患要领导挂钩、跟踪整改,确保见底清零。对重大隐患消极整治的,要依法依规对有关责任人严肃问责追责,坚决防止纸上整改、数字整改、“以罚代改”,严禁放任违法企业一边“整改”、一边“带病”生产。

(四)抓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以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为目标,进一步拧紧“防”和“救”的责任链条,压紧压实各环节防控责任。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强化值班值守和应急准备,认真抓好可能出现的极端强降雨、冷冻寒潮、大风大浪、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防范应对工作。严管严控野外火源,从严查处违规用火行为,特别要结合冬至时节部分地区群众集中进山祭扫等情况,针对性加强防火宣传,严格火种火源管控,完善处置预案,强化值守备勤,把森林火灾预防和火情早期处理等工作抓实抓细,确保“打早、打小、打了”,严禁盲目指挥、盲目施救,坚决守住安全扑救的“铁底线”。紧急情况下,要及时组织群众疏散转移,除特殊行业外果断实施停工停产停学停业,该关就关、该停就停、该封就封,“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切实避免人员伤亡。

副省长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篇7

李春城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通信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他指出, 全省通信行业紧紧围绕全省发展大局, 为全省信息化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新提升, 一大批立足四川、覆盖西部、服务全国的重大项目建成投产, 巩固了我省西部通信枢纽地位。二是产业实现新发展, 网络服务, 手机终端, 设计制造, 平台软件等产业蓬勃发展。三是服务民生取得新成效, 固定电话、手机、互联网等覆盖面不断扩大, 城乡信息鸿沟逐步缩小, 业务种类不断丰富, 用户满意度得到提升。四是服务保障有了新加强, 出色地完成了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藏区维稳等任务。

李春城指出, 通信业作为战略性基础行业,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充沛的发展动力, 在四川发展的新时期完全可以大有作为, 在中国跃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的背景下, 国家即将出台“宽带战略”, 通信及相关信息产业必将迎来爆发式、突变式的发展黄金期。省第十次党代会做出了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战略决策, 必将开创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新局面,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实际上就是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过程, 这一历史进程所释放的巨大内需潜能足以支撑经济持续发展较长时期, 是推动四川跨越发展的主路径和主引擎。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通信及相关信息产业在“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地位, 是一个完全可以做大乃至实现跨越赶超的大产业。省委省政府近年来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 把通信业在内的信息产业作为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支持, 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 通信服务业呈现出高位发展的良好态势, 但是与先进国家、发达地区相比, 我们在科技研发, 通信设备制造等方面的差距仍然明显, 这也说明潜力巨大, 只要我们找准着力重点, 抓住用好机遇, 发挥后发优势, 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 完全可以做好通信产业跨越发展这篇大文章, 全面提升全省信息化水平, 在四川新的宏伟画卷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春城要求, 全省通信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在超前谋划的基础上, 率先跨越、做大做强, 为推动全省信息化建设,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奋力走在四川新一轮跨越提升的前列。要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 细化落实《四川通信业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 准确把握世界通信业发展趋势, 瞄准行业领先水平, 顺应我省大发展、大跨越趋势和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通信需求, 认真研究四川通信及相关信息产业能够在全国领先、世界居一流的独特优势, 借鉴世界先进理念精心规划, 引进世界先进团队参与实施, 力争在全国乃至世界通信产业中发出四川声音、造就四川品牌。

李春城强调, 通信工作是一项事关长远的基础性工作, 抓信息化建设就是抓发展、抓民生、抓未来, 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责任意识, 切实加强和改善对通信工作的领导, 进一步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协作工作机制, 及时研究解决通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帮助协调解决具体困难, 广泛宣传通信发展中的鲜活经验, 为全省通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全省通信业要牢固树立集中集群集约发展理念, 坚持走创新驱动的内生增长道路, 在主动服务民生中发展壮大, 做大做强通信及相关信息产业。通信主管部门要充分履行行业管理职责, 加强产业规划与指导, 创新行业管理和服务, 大力推动通信及相关产业发展。

刘捷就做好我省通信发展工作进行了部署, 要求进一步加大信息通信发展步伐, 努力缩小与发达地区的信息化水平差距, 实现跨越式发展。一是要认清形势, 把握趋势, 切实增强推进通信业跨越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扎实推进通信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要加强领导, 强化保障, 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他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认真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 进一步增强做好通信发展和信息化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进一步突出通信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一核心任务, 全力做好新时期新阶段全省通信业各项工作, 切实加强领导, 积极主动作为, 加强对通信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 推动行政村通宽带工程等项目加快实施, 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 切实保障用地、用电等生产要素, 推进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强通信基础设施保护, 做好基站选点工作, 进一步加大通信业宣传力度, 为通信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孙刚副省长到省教育厅调研 篇8

虞国庆回顾了一年来我省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断得到落实,实施素质教育呈现新的面貌,教育民生工程在全国产生良好反响,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开了步伐,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顺利启动,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新突破,高等教育办学水平明显提高,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育规范管理活动成绩显著。

虞国庆就2009年全省教育工作将要进行的八个方面主要举措作了简要汇报,并表示:继2008年的“规范管理年”,2009年将是全省教育系统的“创新发展年”,全省教育系统将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推动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努力做好教育事业发展工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虞国庆还就全省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向孙刚作了汇报,并就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向省政府提出了相关建议。

在听取汇报后,孙刚表示,2008年全省教育大事多、喜事多、新事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省委、省政府非常满意。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全省教育在改革和创新中取得了长足发展,事实证明,要发展就要改革,下一阶段全省教育要发展,教育改革应该先行,要推进教育发展,就要抓改革、促创新。

上一篇:小学英语评课标准下一篇:通讯员培训会议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