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故事

2025-01-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朱自清的故事(精选8篇)

朱自清的故事 篇1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病于北平逝世。朱自清,18出生,原籍浙江绍兴。19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毕业。后在杭州第一师范、扬州第八中学等处教书。1922年,他同俞平伯、叶圣陶等创办了《诗》月刊,这是“五-四”以来最早的一个诗刊,1923年,发表第一首长诗《毁灭》,1926年10月,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1930年,他代理清华国文系主任。1931年到英国留学,并漫游欧洲数国,1932年回国主持清华文学系。1937年,随西南联合入学南行。1946年回到清华。1947年,他为北平当局任意捕人发表抗议书,又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宣言上签名。今年6月,他抗议美国的扶日政策,在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名,后因胃病复发,医治无效,终在贫病中死去。死前,还嘱咐家人不要购买美援面粉。毛泽东对朱自清宁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粉”的精神,给予称赞,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的故事 篇2

朱自清不仅文章做得好, 生活中同样也有自己做人的原则, 无论做任何事情, 他都是个极其认真的人。在西南联大时, 虽然条件异常艰苦, 朱自清对教学仍然一丝不苟。他给学生讲课时, 为了让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牢固、更扎实, 常常引经据典, 而这些内容全都由他自己写在黑板上, 以便学生做笔记。所以, 黑板总是被他擦了又写, 写了又擦, 全然不顾两手的粉尘, 满身的灰白。他无论板书还是讲课, 从来都是有板有眼, 丝毫也不马虎。有时, 在上课前, 他忽然又会冒出一句:“这个内容, 上次我讲了三点, 还漏了一点, 现在补上, 第四点……”

他的认真劲还体现在外出授课上。当年, 朱自清先生到五华中学讲的是“文辞研究”, 由于这门功课枯燥乏味, 所以当时上这门课的人只有一个学生, 尽管如此, 朱先生仍然坚持开课, 课堂上照样提问、考试, 从不缺课。一次, 联大临时开会不能去授课, 他一早专门赶到五华中学请假, 此事使他在师生中极富威望。

朱自清的清贫史 篇3

翻开日记第一页,就有触目惊心的两条借贷记录:1924年7月29日“晚与房东借米四升,旧历年关亦有相似情形,而我仍用得拮据而归,甚矣”;30日“午后向张益三借五元,甚忸怩”。朱自清1920年大学毕业,赴江浙任教,先后輾转杭、扬、沪、温、甬。此时的他已有两个子女,正同时在省立四中和春晖中学任教,奔波于宁波与上虞之间。虽如此,仍是入不敷出,以至于需要借米疗饥。

1925年,朱自清成为清华教授,一直到“七·七”事变后随校南迁,为时12年。在此期间朱自清经历颇多:先为六个孩子的父亲;妻子武钟谦病亡;欧游访学;和陈竹隐恋爱、结合;父亲病故;后又添二男。按说,战前这段经济较为稳定,清华教授待遇不薄,本该是他生计最宽裕的时期,但因家累进一步加重,所以仍时时捉襟见肘。1932年12月9日的日记中说:“钱与文字皆觉其少;钱宜少用,文宜多作,勉之。”举债、还债的记录在此期日记里俯拾皆是。

昆明时期,百物腾昂而薪水低徊,教授成为清贫一族。朱自清负担尤重:多病的夫人不习惯昆明环境,带着孩子长住故乡成都,他定期将薪水寄成都;前妻所生三个未成年子女寄养扬州老家,他要付生活费;长女采芷工作无着,也赖他不时资助。陈竹隐来信常为告急,扬州方面则每因寄多寄少、早寄晚寄而与兄弟、弟媳生隙。每月领薪,朱自清第一时间分寄各处,自己所留无几。如1941年5月10日,“兑得现钱共八百九十多元,还债与寄钱后,本月只剩一百三十四元生活费”。他不得不“开源节流”。节流,到了自奉至简的地步:吃,靠和青年助教合住一室搭伙、包饭,或到朋友家蹭饭,因饭菜粗硬、食无规律,胃病长期不愈;穿,则常年不添新衣,一度每周披件赶马人的蓝毡“一口钟”到昆明城里授课,成为联大一景。至于“开源”,无非是多写文章、多做业余兼职。1944年后他一直在私立五华中学兼任国文教师。即便如此,仍时有青黄不接的情况,他就只能频频借债,拆东墙补西墙。

借而不得也是常有的事,于是不得不和当铺打交道。典当、寄卖成为朱自清在昆明的“家常便饭”。特别是在1942到1943年间,他隔三岔五地跑寄卖行,先后拿去寄售的物件有:网球拍、大字典、灯泡、行军床、被单、橡皮管、墨盒、皮外衣、淋浴器具、窗帷布。他和商人讨价还价,有时为了一件物品的价格,连续跑几家寄售行,还常受奸商的气。1942年4月8日,为行军床估价事妥协于商家,日记写道:“估价者系一少年,其人极有口辩,力言帆布已破,仅可按床架论值。”朱自清希望能卖120元,但少年仅肯给50元。“事后思之,实所不甘。而竟惑于该少年之妄说,草草立据……少年实奸商之尤,侮余如玩之掌上,可恨之至!”读到这些愤激无奈之辞,最令人心酸。

日记非为发表而作,自可率直无拘,完全是真性情的流露。朱自清每每在日记中大叹苦经。1941年4月26日在成都与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挚友叶圣陶倾谈后,写道:“圣陶确有勇气面对这伟大的时代。但他与我不同,他有钱可维持家用,而我除債务外一无所有。”几天后又说:“我尝到经济拮据而产生的自卑感。”不过哭穷归哭穷,另一个事实却是:朱自清,以及他的贫穷的同侪们,在困厄中坚守知识者岗位,维持西南联大弦歌不绝,育才无数,在云贵高原上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高原”。他个人笔耕不辍,遗著煌煌五百万字。有人戏称中国牌知识分子“价廉物美”,信哉斯言。

1948年,在回到清华园后两年,朱自清因严重胃溃疡不治身亡。次年毛泽东热烈表彰了他和闻一多这两位“民主斗士”,说他“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朱自清因此死后哀荣,成了政治上不倒的知识分子表率。“饿死”之说言过其实,但又不能说和长期的穷厄无关。五十而殁,正当人文学者的黄金年龄,这自然是朱自清个人的悲剧,也是中国文化的损失。

(选自《广州日报》2015年5月11日,有删改)

朱自清的背影 篇4

曾读过朱自清的《背影》,父亲胖墩的身体形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是这笨茁的背影体现了真挚无私的父爱。然而在我的人生中也出现了这样一个背影,这个背影充满了忙碌与宁静。

头上裹着一条灰色头巾,露着整齐而散乱的几撮白发,在额发前飘扬;身上的灰布衣服把看似矮小的身体包得严严实实的,而衣服又显得很肥大,甚至衣边已经盖过了车座,一排左倾半圆的帆布纽扣整齐而扎实地贴在那里;一双布满皱纹的双手紧紧地握住车把,血管透过层层干涩的皮肉,好似要迸裂出来;佝偻着身子,好似那并不热辣的阳光重重地压弯了她的背脊,脚上穿着一双破旧但很干净的黑色布鞋,两只脚平衡地一上一下缓慢而吃力地围着车轴旋转着,后面拉着上了锈的车斗,车上载着垃圾,就是这个背影——一个老奶奶和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一人一车在路旁缓慢地前行着,既是那么渺小,又是那样伟大,在夕阳余晖的映射下,是那样光芒四射。

每当遇到一个垃圾箱,她便会停下来,右腿向前搭,左脚落地右脚紧跟着,动作由于已经熟练已经很敏捷了。他比垃圾箱略高一些,吃力地掀开沉重的垃圾箱盖子,她的手和佝偻的身子几乎同时扎进垃圾箱内,众里寻他千百度,寻找属于她的东西,也许那时他生活的唯一来源,很久她才从垃圾箱出来,拿着几个微薄的垃圾,把垃圾进行分类随之放到自己的袋子里,平时从旁边走过会嗅到难闻的异味,但她的手从没有停止过,直到全部处理完毕她会又去下一站点。每当看到她佝偻的背影时,我的心如刀绞,已经年过花甲的老人,个子还不到一米五,做这样又脏又累的活,他们的.子女于心何忍,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我没有看见过她的面颊,我不知道是我近视的原因还是我没勇气去看。有一次,我从宿舍楼下来扔垃圾,正巧,老奶奶也在那里收拾垃圾,我小心翼翼把垃圾送到她旁边,正巧,她回过头去取垃圾,我们的眼神正好相对。她那眼神是那样平静,而我的眼神却表现出无限的同情和惊慌,我看清了她的脸,爬满了沧桑的岁月,层层皱纹罗列成历史的痕迹。

当我们制造垃圾时,她却为我们清洁垃圾;当我们大喊口号“环保校园”时。他却在背后默默贡献;当外面在这大于我们在宿舍闲谈时,他却在外面冒着风雨走在回家的路上。

并不是只有改变历史,为国捐躯的人才是英雄;并不是只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影响全国的人才是英雄。在我眼中,英雄是一群在普通不过的人———清洁工。没有人多看她一眼,没有人询问她的名字,然而,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的校园才更加美丽,我们的城市才能更快的发展。

朱自清的散文《春》 篇5

一切都像睡醒的样子,猛烈的张开了眼。叶子突然绿油油的,花也红艳艳的,

小草已经从土里钻出来,长长,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荷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漂泊大雨,一下子就倾斜而出,人家屋顶上全溅着水花。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太阳猛烈的照耀着,晒得人犯晕,

夏天像刚运动的少年,从头到脚都是成长的。

夏天像是顽皮的小孩子,嬉闹着玩耍。

朱自清的匆匆散文 篇6

在过去3000多日子里,我做过些什么呢?除了徘徊,便是匆匆,除了匆匆,就是徘徊。我们的日子来去匆匆,没有剩下什么。从现在起,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在我的生活中,也有不少人他们要做“时间的主人”,可是我理都不理,每到早上,我躲在被窝了不愿出来,我妈叫了一遍又一遍,我丝毫不动,直到妈妈吼我,我才懒洋洋地起床。起床后,一看手机,8点已经过去了!快快洗脸,上学。

时间随时都在流逝:说话时,时间从嘴边过去;上课时,时间从老师扩音机里过去;就像我现在,时间从正打字的手中溜过去了。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篇7

进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朱自清散文有《绿》《春》《背影》《荷塘月色》等, 都是脍炙人口、文质兼美的名篇。读朱自清的散文, 宛若早春晨曦, 晚秋山泉那样, 给人以无限清新的感觉, 也是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美育的好教材。

一、朴素美

前人评论朱自清的散文, 都说有“腴厚从平淡出来”的文风。就是说, 它的语言, 有丰腴的神采和醇厚的情味, 但又不觉得浓妆艳抹, 而是淡妆素裹, 不论叙事、写景、状物、抒情, 无不娓娓动人。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曾经评论韩愈门下难易两派学生的文风时说, 一派“主张新而不妨怪”, 于是“矫枉过正, 语艰意奥, 扭曲了自己的语气, 自然的音节, 僻涩诡异, 不易诵读。”另一派主张“新而不失自然”。他赞成后一派, 指出文学语言一是自然, 二是创新。强调“现在诗的语言第一要回到朴素, 回到自然。”

朱自清主张“用笔如舌”, 提倡文章的“谈话风”, 像“寻常谈话一般, 读了亲切有味。”《背影》开头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 久别思亲, 亲人的音容、举止往往萦绕于脑际, 而朱自清“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一词, 平淡而朴素, 却蕴含了深厚真挚的情感。

鲁迅先生说过:“以文字而论, 就不必在旧书里讨生活, 却将活人的唇舌作为源泉, 使文章更加接近口语, 更加有生气。”叶圣陶先生也认为, 朱自清早期的散文“太过于注意修辞, 见得不怎么自然”, 而后期则不然了, “全写口语, 从口语中捉取有效的表现方式”, “念起来上口, 有现代口语的韵味。”

将口语、方言的活水引进文学的园圃, 会使散文“富有文学的风格与文学的艺术” (胡适语) 。如, 《威尼斯》全文都是“一些老老实实, 普普通通的白话, 而且用的是通常说话的口气, 十分接近口语。”又如, 《春》中不说桃树、杏树、梨树花开得茂密, 而说“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花赶趟儿”, 赋予花树以生命力和动态感, 使文章栩栩如生。

二、修辞美

古往今来, 写文章都讲究修辞美。朱自清称赞闻一多创造出“散文的语言”“字字句句似称量而出, 却又那么自然流畅。”诚然, 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他的遣词造句, 都是经过艺术雕琢的, 十分讲究语言美。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极富表现力, 许多语句“都那么活生生地跃到纸上去, 使你感到文章的生动、自然与亲切”。绿色是常见的一种颜色, 而在朱自清的笔下, 句型词汇丰富活泼, 避免了单调、呆板、枯燥。如, 《绿》中对梅雨亭的描写:“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 上下都空空儿的, 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这句话中“踞”字生动传神, 梅雨亭有如“龙盘虎踞”, 显得虎虎有生气。“浮”用得精巧, 使梅雨亭这个静态物, 像雄鹰展翅那样富于动感, 显示其风姿。

比喻、拟人是常见的修辞方式, 而朱自清运用起来却显得巧妙, 增强了语言的情味。《春》这篇精心结撰之作, 几乎每一个词语都经过一番斟酌锤炼。如, 他不说春风拂面, 而是说“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天的脚步近了, 小草开始生长发绿了, 作者用了一个“钻”字, 形象地写出了小草在春天里, 像钉子一样突破了板结的土地而生长的动态, 表现了小草所蕴藏着的巨大的生命力。这些比喻、拟人手法新颖、贴切, 不落俗套, 于朴实清新中见隽永。

迭字、迭词、迭句的大量运用, 也增加了朱自清散文语言活泼自然的余味。如, 《绿》第二段, 其中有好些迭词错落有致的搭配, 读来琅琅上口, 颇显抑扬顿挫的音节美:未见飞瀑, 先闻“哗哗哗”的声响, 接着以“湿湿”这一迭词渲染水花飞溅的水晕。“深深”“空空”更夸张了飞瀑的高度和梅雨潭的神秘感。继而又以“微微的云”“油油绿意”烘托了梅雨潭周围环境的色彩。那“一朵朵”“小小”“纷纷”“点点”一连串迭词, 对水花、杨花、白梅刻画得细致入微, 声色并茂。有“既能悦目, 又可赏心, 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魅力。据统计, 《荷塘月色》中用了二十六个迭词,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运用迭词竟达七十二处之多, 可见, 朱自清驾驭语言的精深造诣。

三、诗意美

郁达夫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 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那一种诗意,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 除冰心女士外, 文章之美, 要算他了。”上面说过, 朱自清散文多用“活的口语”或“全写口语”。但如果只是表现为口语化, 就难免缺乏沁人心脾的感染力。所以, 他的散文语言, 既写得如此朴素自然, 又富于蕴含的诗意美感, 两者相得益彰。

朱自清散文的诗意美首先表现在他十分注重“眼” (诗“眼”或文“眼”) 的安设。沈德潜《说诗粹语》中指出:古人作文, “以意胜而不以字胜, 故能平字见奇, 常字见险, 陈字见新, 朴字见色。”无论是“诗眼”还是“文眼”, 都是语言中最富于生命表现力的词汇, 负载着含蓄的诗意美。如, 《荷塘月色》一文, 作者开门见山地“揭全文之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是全篇的“眼”。接着写小路的“静”, 写月色朦胧的“静”, 以此反衬“心里颇不宁静”。接着又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 暗示在江南时期朱自清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的心态。

朱自清散文“眼”的安设, 还能做到不事雕琢, 不露痕迹, 使人在“看似寻常”之中找到“最奇崛”的功力。如, 《春》这篇抒情散文, 乍看起来, 还不能一下找到它的“眼”。但细加体味, 就会觉得“一年之季在于春”一句就是“眼”。作者写春的生机和创造力, 就是为了写人们对春天的希望。可见, 这句谚语正是作品诗意的内核。而这个“眼”, 作者没有让它和盘托出, 更没有粉饰字句, 显得平易、自然、和谐, 使散文意境具有隽永的诗意。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 篇8

【关键词】朱自清;散文;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朱德熙说:“朱自清的散文是很讲究语言的,哪怕是一个字两个字的问题也决不放松。”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一言以蔽之,便是“新而不失自然”,在口语的基础上刻意出新,既有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更有精心“择炼”的遣词用字,真正保持了既不“过分的要求自然”也不“过分的忽略艺术”的平衡。

一、平白如话、毫无雕饰之感的文字

朱自清的许多散文作品中都有这类文字,《背影》、《给亡妇》更是以这类文字为主的优秀代表。《背影》中叙事的文字,如“我们过了江、进了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等短短几言,既交代清楚所叙之事,又使读者瞬间引起共鸣,于普通中见真情,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给亡妇》用第二人称,平白如话,如泣如诉地抒发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真实感人。

二、叠词的大量运用

朱自清散文语言的另一特点是叠词的大量运用。《莱茵河》中描写两岩的古堡,用“高高下下的,错错落落的,斑斑驳驳的”三个叠词将古堡的形态、分布和古老刻画得淋漓尽致。写梅雨潭的“绿”用了“闪闪的”、“汪汪”“松松地”、“滑滑地”、“清清的”,赋予梅雨潭醉人的美。朱自清笔下“脉脉的流水”(《荷塘月色》)、“油油的绿意”(《绿》)、“酽酽的歌喉”(《威尼斯》)、“涓涓的东风”(《歌声》)、“薄薄的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都是因叠词的运用而增添了几多诗意和神韵。

三、动词的精心选择

朱自清散文对于动词的精心选择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准确性。如“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绿》)一个“拥”字,体现了三面围的状态。“仿佛蔚蓝的天空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绿》)一个“融”字准确生动地描绘出天与水融合为一体的画面。“(黑影)和(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的”(《荷塘月色》)一个“画”字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2.动态化。“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绿》)和“(月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两句中,“踞”和“泻”两个动词分别使“亭”和“月光”富于动感。3.人格化。“梅雨潭的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绿》)“招引”使梅雨潭更具人情味。《匆匆》里的“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跨过”、“飞去”、“遛走”、“闪过”把时光写成了似梦幻、转瞬即逝的精灵,表达了在飞逝的时光面前欲留不能、欲追不及的心情。

四、形容词的创造性使用

朱自清在散文中,除了将许多形容词重叠起来起修饰作用外,还善于将量词活用作形容词。如“一丝颤动”、“一带远山”、“一道波痕”、“一两点灯光”、“一团烟雾”、“一粒粒明珠”(《荷塘月色》)、“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一角的巖石”(《绿》)、“一片飞烟”(《白水漈》)等,都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和强化形象的作用。关于形容词的精心择炼和创造性使用的例子有很多,如“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歌声》)、“别致的威尼斯”、“简截不啰嗦,痛快之至”的建筑(《威尼斯》)等,这些词语既不怪诞,又不是对象固定不变的修饰语,朱自清先生将其巧妙地挪一挪位置,或赋予其某种感情色彩,它便又有了新的含义,而这些新含义又为其修饰对象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五、人物语言的揣摩

朱自清的散文写景抒情的多,叙事的少。而在他的叙事散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也很少。但是,作品中人物的语言都是经过精心选择提炼,最后才出现在作品中。一般来说,朱自清散文中人物的仅有的几句话,都深刻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和思想。可以说,朱自清对于人物语言的揣摩和取舍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如《给亡妇》中,朱自清只引用了亡妻的三句话:“我死了,这一群孩子可苦了。”“还不知能不能再见了?”“没有书怎么教书?况且他又爱这个玩意儿。”充分表现了她气质的淳朴、善良、无私以及对丈夫和孩子们深深的爱。另外《我所见的叶圣陶》一文中引用叶圣陶先生短短几句话,便将一个心胸宽广、反对虚伪的形式主义、具有高超的文学技艺以及独特个性的老先生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阿河》和《飘零》中他用了大量的人物对话,都或多或少地表现了不同人物的性格。朱自清散文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艺术可见一斑。

六、丰富的文化底蕴

朱自清的《你我》一文深刻地剖析中国的称谓文化,博古通今,从口语到书面语,从中国到外国,不但列出了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称谓,更深刻地透视了这些称谓所体现的深厚文化背景。由于此文的丰富文化底蕴,只有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才能深刻理解此文的含义,那些不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朋友是很难理解的。相对而言,《欧游杂记》中的多篇散文,字里行间渗透着丰富的欧洲文化。所写的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罗马等都是欧洲的文化名城,在描绘和说明这此城市时,都或多或少带着某种文化的气息,而正是因为这一点,这些文章才跟所写的城市一样,充满独特的艺术魅力。《博物院》一文更是精妙。以博物院为中心,将各国文化进行一次大比拼。语言上,自是各有各的风味。另外《乞丐》、《圣诞节》等文也展示了朱自清对欧洲文化的独特理解,表现在语言上,显现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总之,朱自清散文语言的“新而不失自然”,典雅清丽、蕴藉深厚、雅而不俗、柔而不媚,与其刻意出新的口语化、叠词的大量运用、动词和形容词的精心选择、人物语言的揣摩以及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上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荷塘月色:阅读和写作(第一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1995.71.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荷塘月色:语文(第一册)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000.7.

[3]梁实秋.论散文[J]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38-39.

[4]朱自清.朱自清散文精选[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3.6.

上一篇:古诗文诵读结题报告下一篇:窗外的世界话题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