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预防地震应急预案
为加强地震应急工作,增强地震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规范地震应急检查活动,在地震发生时,为迅速开展抗震救灾,自救互救,安全疏散,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在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特制定《五营小学预防地震应急预案》。
一、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史洪辉(学校校长)
副组长:葛磊(学校副校长
安全工作分管负责人)职责:
1、全面负责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进行自救互救、避震疏散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应急意识和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2、一旦发生破坏性地震,全面负责本校地震应急工作,指挥职能组按预案确定的职责投入抗震救灾工作。
3、对学校地震应急组织演练活动。
二、应急疏散、抢险救灾组 组长:葛磊
成员: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
职责:
1、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后,指挥就近避震,有序疏散。
2、以发生地震时在岗人员为责任人,明确职责。
3、以方便疏散为原则,将各楼层划为几个区域,划定疏散路线、顺序,设置标志。
4、负责组织对被围人员进行救助,并转送至安全地带。
三、安全保卫组 组长:张军 成员:体育组成员
职责:
1、破坏性地震或强有感地震发生后,负责重要部位的安全保卫保护工作,维护治安,避免哄抢和人为破坏。
2、安全保卫组要对重要设施进行重点保护,转移档案、资料、易燃易爆等化学危险品,以确保安全,防止发生失盗案件的发生。
四、后勤保障 组长:王莲
成员:葛昭、葛修艳、张坤 职责:
1、保障应急指挥方面所需的交通、通讯工具,设置明显疏散路线标志和照明设施等。
2、对学校各建筑物进行抗震检查,并提出具体的防震措施,组织人力建造临时防震用房,并发放有关抗震的物资。
3、调查灾情统计和上报。
4、后勤人员做好临时抢救的所需的器材、场地、人员的准备工作,对受伤人员进行组织救治。
五、防震减灾应急措施
(一)预防一般性地震应急措施
1、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要立即召集各职能小组会议,根据震情通报的内容,布置、落实各项工作。
2、按要求传达震情通报。各部门既要教育师生员工坚守工作岗位,又要做好防震准备工作,以免影响防震减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预防破坏性地震的应急措施
1、召开学校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震情通报,研究是否停课,布署防震的具体工作。
2、后勤部门要对学校各建筑物进行抗震检查,并提出具体的防震措施,组织人力建造临时防震用房,并发放有关抗震的物资,重点做好防寒、防雨、食品、饮用水等的管理和发放工作。
3、安全保卫组要加强院内的治安巡逻工作,特别要做好重点部位的防火、防盗、防哄抢等项保卫工作,同时要保证防盗器材、灭火器材等安好无损。
4、根据预案迅速进行震后抢险救灾工作。
六、震后主要工作
1、震后,抗震防灾队要在学校抗震防灾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集中力量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努力解决教师后顾之忧。
2、进行震害调查,分析震害损失,记录地震第一手资料,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作为今后恢复重建、抗震防灾的依据。
五营小学地震应急演练通知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培育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工作目标,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自护意识,提高青少年的应急避险和自我保护能力,帮助青少年更好地防范地震灾害,实现健康成长。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青少年地震应急演练的组织领导,各校要成立演练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演练计划,确保演练工作落实到位。
三、活动时间
2018年9月30日下午第一节课
四、活动主题
远离地震灾害,促进健康成长。
五、活动内容
1、应急演练。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点,依托学校基础设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帮助青少年提高对地震灾害成因及其危害的认识,帮助他们了解、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及避险逃生中的紧急应对措施;对青少年开展正确应急演练教育,提高他们应急避险、疏散意识和技能,避免和减轻地震灾害对青少年生命的损害。
2、自救互救训练。组织青少年通过自护训练,掌握一些自护自救技能,以便青少年临震不惊慌、应急处置的恰当。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各校要充分认识开展“地震应急演练——自我保护行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领导,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贴近青少年实际需求的应急演练自护行动实施方案,建立长效机制,确保行动取得实效。
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开辟青少年地震应急演练自护知识专栏,围绕应急避险、疏散、自救、互救等内容,普及青少年应急演练自护知识,进行重点突出、生动具体的宣传报道,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青少年应急演练自护教育氛围,切实提高行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具体分工:
东楼:
1、各科任课教师即为演练时的该班级疏导教师。
2、二楼楼梯口值班教师:张芹、李凡
3、一楼半转身平台处值班教师:蔡国娜
4、一楼楼梯口值班教师:张玲、王莲
西楼:
1、各科任课教师即为演练时的该班级疏导教师。
2、二楼楼梯口值班教师:闫培培
3、一楼半转身平台处值班教师:葛磊
4、一楼楼梯口值班教师:张军、钟姝晴
本刊讯8月30日,攀枝花市仁和区和凉山州会理县交界处发生6.1级地震,地震造成四川联通攀枝花分公司部份基站房屋开裂、围墙倒塌及炳草岗营业厅墙体有开裂现象,话务量骤增。四川联通第一时间召开会议,紧急启动通信应急抢险预案,成立24小时通信应急小组,迅速派出抢险队伍急赴一线,对网络线路、营业厅等重要地点进行安全检查,实施24小时不间断昼夜值班,及时向当地市委、市政府汇报最新通信情况。
在想方设法保障通信畅通及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四川联通全力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开展安全检查及受损情况清理工作,排除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二是准备好各种抢险物资和抢修备品备件,做好通信机房应急供电准备,保证所有车辆随时车况良好、油料充足。三是及时通知抢险人员、抢险施工单位到位,对基站、杆路等进行巡检、巡查。四是控制好群发器,所有的解释和对外宣传必须与政府的口径一致。五是为重要部门(机房、营业厅)配备好常用急救药品和矿泉水、方便面等食品。六是通过电视台、报纸等方式进行机会宣传,提升公司形象,同时做好员工的宣传和教育,要求广大员工不要恐慌和听信谣言,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群策群力共同抓好抗震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将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由于组织到位、措施得力,保障有序,截止目前为止,四川联通凉山至攀枝花传输、基站等设备未受损,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件,通信联络畅通无阻,生产经营工作正常。
地震灾害历史和制度建设
历史上自有记载至今,损失严重的6.8级以上的大地震有约20多次。其中,最大规模的地震是1707年发生的约8.4级的宝永地震,600公里的范围内都感到摇晃。死亡人数至少6万以上,房屋倒塌6万户以上。地震带来的海啸袭击日本太平洋沿岸,海浪吞噬了大约2万户人家。这次地震使地下有岩浆的地壳被压缩和能量积蓄,导致一个月后富土山火山爆发。
在日本历史上地震死亡人数最多的可以说是1923年9月1日发生的7.9级的关东大地震。该地震发生在日本首都所在地东京,由于人口密集和木结构房屋集中以及地震引起的火灾等原因,死亡和去向不明人口达142807人,受灾人口340万人,烧毁房屋44万7千户,经济损失相当于现在的55~100亿日元,引起社会恐怖和不安。这次大地震给日本的教训是如何防止地震引起的火灾。
战后至今,日本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同时也建立包括地震在内的现代化综合防灾管理体系,特别是为了克服和吸取1959年发生了伊势湾台风灾害(死亡5040人)显示出的单项灾种管理的弊端和教训,在1961年制定了《灾害对策基本法》,使防灾体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防灾管理体系转向多项灾种的“综合防灾管理体系”。通过这样的体制建设和大量的政府对防灾的公共投资,自1959年以来的35年中,日本的灾害死亡人数没有超过230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阪神大地震的教训
日本自己认为万无一失的防灾体制,在1995年1月17日发生的阪神大地震中出现了缺陷。该地震死亡及去向不明者全部达6433名,倒塌房屋104900户。根据神户市的统计,该市死亡人数4571人,受伤人数达14678人。全部毁坏和半损坏的房屋分别为67421栋和55145栋,其中全部被地震引起的火灾化为灰烬的房屋有6965栋和使82000户失去家园。市经济损失达6兆 9000多亿日元,当地特色经济的制鞋业和清酒酿酒业分别减少85%和 50%,1/3的商业街道被摧毁。这是日本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和伊势湾台风灾害以来,受损于自然灾害最多的一次,给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和损失。
阪神大地震的教训是,虽然防震抗灾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但是,地震使电话系统市政系统等瘫痪,表明了现代文明社会的脆弱性;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规划等也带来管理上的僵化。由于信息不畅通,导致政府对地震的先期处置滞后,大城市地区地震的危机管理能力不够。
新泻中越地震与政府应急处置
2004年10月23日17日寸56分开始发生了6.8级的新泻中越地震,并在23日和27日两天连续5.6级以上地震达5次。23~31日有感地震累积达600次,特别是23日17时 56分至24分有感地震达164次,24日总有154次,使得当地居民无法安心。据报告,地震带来的损失是死亡人数40人,受伤人数2868人,全损房屋达2499栋,半损有4801栋,部分损坏有44217栋,被地震引起火灾而烧毁的房屋9栋。公共设施等3111栋,道路损坏3377处。河流堤坝损坏220处,滑坡等370处。避难人数最高峰达26日达103178人,涉及34个地方政府。308680户被停止供电,129750户被断水, 56000户的煤气被停止供应。
这次地震给日本在现代化社会中人口老龄化的农村山区的防震抗灾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虽然偏僻农村山区的救灾工作遇到了困难,但是,吸取阪神大地震的教训,政府在应急救援和安置工作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新泻县政府在地震发生的10月 23日17:56根据法律了成立新泻县灾害对策本部;18:57根据“新泻县广域消防相互救援协定”,小千谷地区消防本部提出救援请求。19:20新泻县政府向国家总务省消防厅提出派遣紧急消防救援队的请求;21:05新泻县政府向自卫队提出向长冈市和山古志村派遣部队进行灾害救援的请求;24日02:15新泻县政府向第九管区海上保安本部提出派遣人员进行灾害救援的请求;23和24日晚新泻县政府决定6市16町8村适用灾害救助法,进行紧急救援。根据地方政府的请求,中央派遣自卫队、医疗队等进行救援。
政府的地震应急预案
为了减少地震的灾害损失,东京都政府在地震的预测、预防、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各个环节也采取了各种措施,并从法律制度的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防灾的公共投资建设、教育训练等方面加强防灾管理。为了吸取阪神大地震的教训,政府特别强调先期处置和信息收集,完善紧急启动体制包括职员召集制度和职员紧急配备制度。东京都规定成立灾害对策指挥部后。根据灾情,发出第一级到第五级的紧急配备状态的应对命令,动员各局、地方队长以及本部的职员出动。最紧急的状态为第五配备状态,即在第四紧急配备状态难于应对的时候或烈度6弱以上的地震发生的时候,指挥部部长发令动员东京都所有职员128522名进入灾害应急状态。
为了应对在晚上或节假日等下班时间内发生的灾害,东京都设立了夜间防灾联络室和安排了东京都灾害应急职员住宅,确保应急机制正常运转。
关于灾害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启动(先期处置)到应急、恢复的活动时间系列安排,东京都就地震灾害进行如下的规定:
(1)灾害发生之前主要工作是:发布和传递灾害预报,收集和传递海啸信息;
(2)灾害发生时刻至3小时之内:召集职员,设立灾害对策指挥部,收集受害损失信息,向市民通报和披露信息,请求媒体播放和报导,请求自卫队派遣救援,进行消防活动,对危险物设施等采取应急措施,防水,诱导居民避难,实施保安警备,实施交通限制和管制,进行救助和急救,收集和传达医疗信息;
(3)灾后3~6小时之间:设立避难场所,派遣医疗救护班,确保药品和医疗器材;
(4)灾后6~12小时之间:请求兄弟地方政府和有关机构进行救援,清除紧急运输道路上的障碍物,确保运送车辆,运送受伤者,开展保健活动;
(5)灾后12~24小时之间:判断和实施《灾害救助法》、对市政生命线设施采取应急和恢复措施,对公共设施采取应急和恢复对策;
(6)灾后24~48小时之间:供应储备物品,调配运送回家困难者替代交通工具;
(5)灾后48~72小时之间:供应生活必需品,开设受灾者生活咨询窗口;
(5)灾后72小时之后:准备伙食,处理遗体,处理垃圾、粪尿、废墟,采取应急住宅措施,发放灾害慰问金和灾害救援资金贷款,分配捐款和捐物,确定灾害类型为严重灾害。
物质储备
根据国家的《灾害救助法》第37条,东京都必须每年按照在本年度的前三年的地方普通税收额的平均值的千分之五作为灾害救助基金进行累积。2002年累计积累有110亿 2629万7495日元,其中存放在国家财务省资金运用部和银行的存款有 60亿7071万9353日元,事先购买储备物资有49亿5557万8142日元。除了都政府之外,各区市町村政府也进行储备。共储备各种食品 1628万份。毛毯263.2万条。比如压缩饼干,都储备80万份,区储备328万份,市町村储备127万份。容易消化的大米,都、区、市町村分别为100万份、368万份、191万份。此外还有快餐方便面及其他食品。
根据地区防灾规划,在发生地震灾害时,饮用水供水标准是每人每天3公升。至2002年底为止,市区建有1500立方米的应急供水漕 47座、100立方米的应急供水漕17座。粮食等主食的供应,是根据规定的标准,在区市町村开设的避难所进行的。基本上计划在开始清除道路障碍3天后,可以开锅做饭,在这以前发放由都以及区市町村储备和调拨的食品。
此外,至2003年4月1日为止,简易厕所371805个;设在学校的救灾物资储备仓库有1516个,设在社区的防灾储备仓库610个,其他为144个,共2271个,面积达 121009平方。
社区的防震抗灾与各种参与
经过多次灾害的教训,特别是一个成熟的进入老龄化的社会,政府深刻地认为,要防止地震等灾害的发生和减少灾害损失,必须建设一个抗御灾害能力强的社会和社区,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日本各级政府都通过法规和规划以及政策明确规定市民、防灾市民组织、事业单位等的具体责任,加强地区、社区和单位等的防灾对策和危机管理功能,鼓励行政与企业、市民等进行横向合作,促进抗御灾害能力强的社会和社区的建设。公众经常接受防.灾教育,组织防灾演习。
阪神大地震后,日本各级政府特别加强防灾市民组织的建设。防灾市民组织是地区或社区组织和居民自主结成的团体,政府给以必要的支持。在东京都,这样组织的作用和任务是:(1)彻底地普及防灾知识和防止火灾;(2)实施各种关于初期灭火、救出、救助、应急救援、避难等各种训练;(3)准备和保养好各种灭火、救助和做饭等器材以及储备应急食品;(4)掌握和检查地区内的危险地方并让地区居民都知道;(5)努力掌握地区内在灾害时需要救援的行动不方便的居民。完善灾害时的支援机制;(6)研究讨论与地区内的企业、单位进行合作的事项;(7)研究讨论与行政进行合作的事项。
区市町村政府作为培育主体,对市民防灾组织进行积极的指导和建议,给这些组织创造好的活动环境和在防灾器材等设备上给以资助。这种组织率不断在提高,为其提供的设备从救援车、行李车到绳索、喇叭筒等也在不断完善。
家庭防灾准备
市民根据“自己的生命自己保护”的观点,在家里作为个人和家庭要求采取以下措施应对地震:(1)在平常注意防火;(2)准备灭火器和防灾用品;(3)想办法防止家具等的倒塌和窗子玻璃等落下来;(4)考虑住宅外部的安全对策,检查和修缮院墙等;(5)准备好水、粮食、医药品、携带式收音机等紧急外出用品;(6)预先确定在发生地震等灾害时的家属成员的分工、避难和联络方法等;(7)积极参加都、区市町村主办的防灾训练和防灾事务;(8)协作町会和自治会等建立地区和社区的相互合作机制; (9)在灾害时有需要救援的家庭成员,在方便的前提下事先向居民组织或消防署及警察岗亭等通知。
作为避难场所的学校公共设施
在日本除了公园、广场和指定的空地等野外露天避难场所之外,还有体育馆、幼儿园、文化中心、小学和中学等肩负重要的责任。其中小学和中学作为公共设施,被指定为附近居民服务的避难场所和避难物质储备地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一般以小学为学区覆盖了附近两三千居民,并且学校的建筑抗灾设防能力强。当发生地震等灾害时,附近的居民可以步行迅速到小学避难和使用急救物资。比如说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的丰田市邻居的安城市樱井区的中心避难所是该区的公民馆;一般避难所是该区的樱井小学等2所小学,1所高中和1所初中,1所幼儿园;此外就是该市的大范围的避难场所:市综合体育公园和市公民馆以及市一般公园。
根据调查,阪神大地震发生发生当天,学校老师第一个赶到小学的时候,全市区234所小学中121所小学的教室和操场就避难居民了,也可以说,地震当天,居民一半在学校避难,一牛在公园道路等其他地方避难。比如说,神户市小野柄小学在5:46发生地震。8点左右开门迎接进入运动场暂时避难,并确认90%的学生儿童的安全。12点开放大讲堂(兼市内体育馆),14点开放所有教室,当天避难居民达600人。
在小学和中学储备仓库中政府都配备了足够的避难物资,有灾害应急食品,灾害弱者食品,临时厕所、固体燃料、供水水筒、毛毯、防水塑料布、铁锹、医疗急救品等。中学除了成为避难场所之外,也同时作为地区医疗救护基地,配备各种急救设备和药品。
结语
为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协调、有序、高效地做好地震应急工作,提高对破坏性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对学校师生及财产安全和教学设施的影响,保障学校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章丘市教育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各级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一、学校地震应急处置组织指挥机构 总 指 挥:林鑫 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办公:27562706 手机:*** 副总指挥:副校长彭育林 办公:27562903 手机:*** 副校长唐立钢 办公:27562707 手机:*** 成 员:各班班主任及任课老师
二、学校地震应急处置组织指挥机构工作职责
负责学校防震减灾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平时督促、协调各有关部门和级部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发生有感地震或破坏性地震后,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即转为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指挥地震应急和救灾工作。
(一)地震灾害发生后,应急抢险救灾工作必须在指挥部统一指挥、统一组织下,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落实工作责任,各部门及级部负责人对口负责,层层把关。
(二)根据灾情发布停课及复课公告或通知。
(三)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及防护知识的普及教育和有关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防震抗灾意识和基本技能。
(四)组织保障防震抗灾应急处置物资。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备、落实抢险设备、教学教具等物资,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五)积极组织地震灾害事后处置工作。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力进行救护、处置工作,把突发性事件造成的损失、影响降到最低点。
(六)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
学校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防震减灾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做好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师资培训、工作部署、隐患处理、灾情上报、灾后处理工作,建立和完善各类防震减灾规章制度、防震隐患检查、处理档案、防震减灾目标责任制及建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防震减灾信息收集、处理和报送制度,建立本校破坏性地震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措施和快速反应机制。
三、地震灾害防御措施
(一)加强学校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学校应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和灾害应变教育列入学校安全教育内容,使师生了解、掌握地震基本常识和地震应急知识及自防互救知识,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师生避震、自救互救能力。引导学生做到遇震不乱、正确避震、有序疏散、确保安全。
(二)建立健全学校抗震救灾工作的规章制度及工作规划,完善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制定并落实学校抗震救灾工作目标责任制,切实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三)建立健全抗震救灾工作监督检查机制,坚持检查与自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检查与责任追究相结合,建立和完善防震工作检查落实登记制度。
(四)学校设立24小时值班及安全监控和联系电话。实行防震救灾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收集、处理和报送制度。对重要情况和重要信息要及时上报。
(五)发生破坏性地震后,学校迅速向抢险救灾有关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同时组织师生有秩序的转移至安全地区。
四、地震灾害应急处置
(一)汇总受灾信息,包括建筑物破坏、人员伤亡和被压埋人员的情况,以及救援行动的进展情况。
(二)配合救援队伍抢救压埋人员,协助有关部门进行工程抢险,并在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快速勘察,设置警戒线,建立救援基地;展开人工搜索尽快发现地表或浅埋的受难者;采用起重、支撑、拆除及狭窄场地营救等方式,使受难者脱离险境。
(三)采取紧急措施,及时疏散师生。
(四)协调、配合卫生部门抢救、安置伤病员。
(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尽快恢复供水、供暖、供电,恢复交通通讯,防止次生灾害,保护重要部位,维护校内治安,安排师生生活。
(六)做好学校卫生防疫工作。安排好伤员的护送工作,协调、配合卫生、防疫部门继续做好灾区学校饮用水源、食品卫生的检查、监测工作,做好学校卫生防疫和水源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七)准备车辆,听候调度,保证抢险救援人员、物资的运输。配合和组织有关部门调配粮食、食品、饮用水等救灾物资。
(八)根据抗震救灾指挥部要求,协助通信部门保障学校通信畅通。与电力部门协调保障学校用电供应。
(九)配合和协调有关部门调配救灾物品,保障学校受灾师生的基本生活;转移和安置师生,组织师生自救互救;妥善处理遇难者的
善后事宜,统计伤亡人数。
(十)组织灾害损失调查,加强宣传报道,加强学生思想工作,正确对待自然灾害,克服恐惧心理,鼓舞师生战胜灾害,恢复教学,重建家园。
本预案启动实施由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总指挥决定。部门及各级部负责人要认真贯彻执行本预案,严格执行和遵守信息保密制度,遵守工作纪律,并保证联系方式畅通、便捷。
本预案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机构调整,以及应急处置和各类应急演练中发现的新情况,适时予以修订。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渌口镇中学
为建立和完善地震应急救助体系,提高灾害应急反应能力和防御工作水平,避免或尽可能地减轻地震造成的损失,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指挥机构及职责
1、学校成立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杨会年
副组长:于农、缪献文、汪义泉
成员:汪洪、杨伟、姚军、陈怀喜、宋贞文、王桂友、张代娣
2、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尽速到达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控制局面,阻止事态发展,并研究事故处理的具体策略。
(2)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情况。
(3)组织力量并全程指挥其他各职能人员投入工作。
(4)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处理。
(5)认真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有关指示。
(6)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查找原因和落实责任。
3、临时组建四个小组,各小组成员及职责如下:
应急救护组
组长:分管安全副校长成员:现场及附近教师、安全督查员、年级主任、班主任、校医等等。
(1)控制现场,抢救受伤人员,维护秩序,防止发生混乱局面。
(2)组织引导学生疏散到安全区域,排查受伤人员,送伤员到医院救治。
(3)配合医院的救治工作并跟踪了解伤病情动态。
(4)接应赶到医院的家长,做好家长的安抚工作,防止出现情绪过激情况。
联络协调组
组长:德育主任成员:安全督查员、大队辅导员
(1)按照指挥领导小组的决定,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通报事故情况。
(2)做好学校内部的通信联络工作。
(3)根据情况需要,及时拨打120、110报警。
事故调查组
组长:教学副校长成员:教务处人员
(1)尽早向知情者、见证人了解事故发生情况。
(2)采集事故全过程的各种信息资料。
(3)撰写事故的书面报告,整理取证材料。
善后处理组
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成员:工会主席、总务主任
(1)做好医疗救治、现场控制等支援配合工作。
(2)做好家长接待工作,做好上级工作组现场办公的服务工作。
4、因外出公干等特殊情况无法达到现场或不能履行职责,由下一级成员代履行职责。
5、本着以人为本,救人为先的原则,联络协调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处理组必须在协助应急救护组有序开展救护工作基础上再落实本组相关工作。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性地震或自然灾害引发的危害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事故灾害。
四、危险分析
地震或自然灾害的发生,引发校舍倒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校舍的安全直接影响着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的安全。
五、信息报告
1、设立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0255xxxxxx
2、发生重大地震或是自然灾害后,对造成师生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情况,立即认真核实,立即上报区教育教育局和街道,不得拖延。
六、应急处理程序
发生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1)发紧急撤离、集中信号。
(2)立即停止一切教学活动,所有在场教师参加救援和疏导。在上课时由各任课教师带领学生按指定线路到指定地点集中,班主任立即到班,老师在确认没有学生时最后一个撤离。
(3)科任教师、班主任应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逃生的路线有组织、迅速地疏散学生,地震、火灾发生时等其他灾害如安全通道被破坏无法安全撤离时要稳定学生情绪,并引导学生转移到相对安全区等待救援。
(4)紧急撤离时,学生应停止一切活动,不得携带书包,迅速离开现场,听从老师指挥,互相照顾,帮助弱小、有病同学撤离。
(5)门卫听到信号后就打开所有大门,总务处工作人员立即检查应急通道是否打开畅通。
(6)发生漏水现象危及学生安全的应立即切断水源(消防用水源除外)。
(7)在报警的同时校领导应立即到一线进行指挥,校园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做出反映指挥成立疏散引导小组、通信联络小组、应急救护小组、后勤保障小组,各小组迅速到达指定位置。
七、培训与演练
1、通过各种方式向师生宣传地震等自然灾害中自救自护常识,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紧急避险技能。
2、每学期组织一次安全演练活动,使学生在危险来临时能保持镇静,能积极配合教师,进行快速、有序地疏散。
八、责任与奖惩
1、对在处理突发地震或自然灾害应急行动中,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在处理突发地震或自然灾害应急行动中,不履行职责、玩忽职守的的人,予以通报批评;对由于个人原因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九、附则
地震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地震灾害事件应急工作的管理,根据职能,履行各自的地震应急工作职责,使应急抢救抢险达到快速启动,分工明确,责任落实,高效有序,尽量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灾减震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运城市地震应急预案》。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的适用范围。
即明确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较轻地震灾害件发生后,或省人民政府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后。
(三)预案的启动条件。遵照市、县防震减灾指挥部指令;本学校遭受严重破坏性地震,造成较大、重大、特大损失时。
(四)工作原则
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的原则,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布置及时处理。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地震发生前,要立足防范,掌握主动;二是地震发生后要迅速判明性质,并报告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同时及时果断处置;三是地震平息后,要做好善后工作。
二、机构和职责
(一)英贤小学成立相应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部署、指挥本地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英贤小学防震减灾指挥部
组长:秦学文
副组长:杨会君牛君妮
成员:左建芳梁彩莲任佳倩鲁晓茹秦忠学常新武任为民
(二)主要职责:
(1)普及地震知识和抗震救灾应急避险知识;
(2)开展抗震救灾强化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师生抗震救灾意
识和识别地震谣言的能力;
(3)接受和迅速执行上级领导和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各项指
令;组织实施本预案,发布各项抢险救灾指令、批示、通知等;确定重点救灾地点、范围、部署抗震救灾队伍,实施抢救行动;组织协调各类物资调配供应;收集上报灾情、社情、校情、保证学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三、应急机构
我校的抗震救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承办本校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重大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的具体工作。总务处负责抢险救援资金的筹集,救助装备的准备工作,后勤处负责做好处理地震的后勤保障工作,政教主任、班主任负责伤员的救护和防疫的技术准备工
作。
四、应急行动的实施
(一)正常抗震救灾工作
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初制定抗震救灾工作计划,安排部署全年的抗震知识宣传和演练工作;通过举办专题展览,知识竞赛、召开主题班会等方法,加强对地震基本知识、应急求生技能、防震法律法规的宣传,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指导督促学校每学期组织师生开展两次以上的地震应急和自救互救演练,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二)临震应急行动
接到市、县防震减灾指挥部进入临震阶段的通知,实施以下行动。
1召开本学校防震减灾指挥部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应急准备工作,确定应急措施,提出应急要求。
2实施应急值班制度,密切监视地震动态,有情况及时上报和采取处置措施。
3做好房屋的检查及危房抢修、加固等抗震准备工作。
4对生命线工程和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采取紧急防范防护措施。
5督促落实抢险救灾人员的组织和物资、资金、食品、医药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6对避难场所、疏散通道及标志进行检查。
7组织师生开展必要的防震、避震、疏散、救助训练。
5.8做好抗震救灾知识的宣传,平息地震误传和谣传,保证社会稳定。
(二)震后应急行动方案
根据震级大小和破坏程度,按市、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命令进行工作,一般采取以下行动。
1值班室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后勤保障组立即关闭电源。
2采取伏而待定,开展紧急避震。
3地震过后,发出解除信号,上课教师或宿舍室长组织学生迅速有序疏散到操场指定位置。
4学校各班各系清点人数,查明安全到达人数、来不急撤离人数及受伤人数,迅速上报。
5迅速组织人员和抢险救灾人员根据灾情,搜寻和抢救受伤人员,组织师生开展自救互救。
6开展校内巡逻,维护应急秩序,保护师生安全。
7迅速了解学校灾情,与市指挥部办公室取得联系,上报灾情,了解震情。
8召开指挥部紧急会议,通报震情、灾情,根据具体情况,安排部署震后抢险救灾工作。
9发生严重破坏性地震后,迅速组织震害调查组,对本系统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经济损失,社会影响等情况进行调查。
10安排专人做好学生家长询问、咨询等工作。
11组织师生开展自救互救,协助救援队挖掘抢救被压埋人员,医治、转运伤员。
12进行重点部位排险,开展卫生防疫,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和蔓延。
13采取紧急措施,临时解决师生吃、住、教等紧迫问题。
14临时供水、供电,抢修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
15开展震后宣传,做好抢险救灾和震后重建等工作。
16恢复教学秩序,应急期结束向上级部门报告应急期工作情况。
五、应急保障措施
(一)应急通讯保障
进入防震应急状态后,抗震救灾领导小组通过电话、口授
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并根据相关领导指示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上级政府报告相关信息。
(二)生命线工程设施抢修、次生灾害源遏制保障。
由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确定本单位重点用水、用电对象,对本单位的水、电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和加固,准备必要的一定量的饮用水和小型发电设备,安装各种自动保护装置,并制定相应的购置、保管、维护、使用制度;对本单位及系统内存在的易燃、易爆、剧毒、有害污染等次生灾害暴发区认真监护,采取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对职工进行躲避方法的教育和宣传。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易燃易爆、放射性和有毒物品的登记和保管工作。安装各种隔断、切断、自动保护装
置。对各要害部位定期认真进行检查和维修。
六、奖励与责任追究制度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我校防震减灾领导机构,要依法对地震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事后调查。因领导不力,措施不到位、制度不坚持、工作推诿扯皮、应急处置不当,造成工作停滞和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摘 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是检验预案、发现应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并合理完善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准备、实施以及结束三个环节对应急演练工作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应急演练的科学性和时效性,起到检验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应急预案 演练 过程
【中途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1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明显提高,其危害性也越发的严重,因此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已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开展应急演练是对预案及培训效果的有效检验,而且对于发现应急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应急演练的准备
应急演练的准备是在具备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开展理论培训的基础上进行的,演练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演练规划、类型选择、演练方案编制和演练方案培训。
2.1 应急演练规划
演练必须由相应的演练筹备与管理机构来承担完成,一般由主管应急的部门为核心,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其中指挥组负责演练的总体指挥与协调;方案组负责设计演练方案、准备相关背景信息、场景模拟资料和演练注入信息;控制组负责演练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评估组负责参演人员的演练效果评估;支持组负责演练过程的后勤保障和安全保卫工作。
演练计划是否合理是演练成败的关键,演练设计组在演练中也应处于核心地位,在实际演练进程中还要充当控制组的角色。因此演练前应对演练计划进行制定和讨论,形成较为完善的演练计划,给出演练的目的、内容、日程安排等。
2.2 演练类型选择
2.2.1 根据演练规模划分
根据规模等级,应急演练可分为局部演练、区域性演练。局部演练针对特定地区选择特定的突发事件,如某种具有区域特性的自然灾害,演练一般不涉及多级协调;区域性演练针对某一特定区域,演练设定的突发事件可以较为复杂,如某一灾害或事故形成的灾难链,往往涉及多级、多部门的协调。
2.2.2 根据演练内容与尺度划分
根据演练的内容与尺度,应急演练可分为单项演练和综合性演练。单项演练可以模拟某一灾害现场的某项救援设备的操作或针对特定建筑物废墟的人员搜救等,也可以是某一单一事故的处理过程的演练。综合演练相对复杂,一般包括应急反应的全过程,涉及大量的信息注入,包括对实际场景的模拟、单项实战演练、对模拟事件的讨论解决等。
2.2.3 根据演练形式划分
根据演练形式的不同,应急演练可分为模拟场景演练、实战演练和模拟与实战相结合的演练。模拟场景演练,以桌面练习和讨论的形式对应急过程进行模拟和演练,一般针对应急管理高级人员,可作为实战演练的预演。实战演练,可包括单项或综合性的演练,涉及实际的应急、救援处置等。模拟与实战结合的演练形式则是对前两者的综合。
2.3 演练方案编制
在演练方案的设计上,虽然桌面演练、职能演练相对简单,但从各项内容与综合性的实战演练是相近的,只是在某些方面可能内容相对简单。演练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2.3.1 演练基本情况
演练的基本情况,即演练的总体概述、演练的目的、演练的规模、演练的主要内容等。演练的目的应给出演练要达到的实际目标。演练的规模应给出演练持续的时间、演练的场地分布、参演人员的数量及部门组成等。演练的内容应概要的描述事件的基本背景、主要应急反应工作内容等。
2.3.2 演练组织与保障
应急演练应根据规模合理设置组织机构、人员组成。演练的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容易忽略的问题,在演练前应制定安全计划,设定安全小组。防止人员伤亡等意外事件。安全计划应包括个人安全事项、演练保卫事项等。演练方案中的后勤保障计划应该考虑演练所需物品的准备、场景的搭建、交通运输等。
2.3.3 演练方案
演练的方案,应包括突发事件总体过程的描述、插入突发事件的描述、参演人员应做出的合理反映的概略描述等。演练方案是控制整个演练过程的关键,也为演练评估提供了基本的参考。
3 演练的实施过程
应急演练实施过程是对实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过程的模拟,演练实施过程包括陈述、设施准备、实施等。
3.1 演练的陈述
演练实施前应向演练控制组和演练人员进行必要的陈述。向演练控制组的陈述应包括主要安全事项、演练要求、演练场景描述、方案的推演、各组职责等。向演练人员的陈述应包括演练要求、突发事件规模、演练目的、初始条件、安全事项、模拟角色的识别、演练的协调管理与后勤保障等。需要注意的是,演练的陈述对象必须有指挥者、信息发布者、有各种不同的职能团队、有需要救助者等等。
3.2 设施的准备
演练实施前必须完成一切演练所需的场地等基本设施的准备。
3.2.1 桌面演练的准备
桌面演练的准备需求很小,主要包括满足要求的会议室、投影机、白板、贴纸、彩笔等。
3.2.2 实战演练的准备
实战演练所需准备的物品较多,针对不同类型的演练差别较大。一般需要准备的设施与物品包括事故现场设施、模型或角色扮演人员、关键事项检查、安全事项检查等。
3.3 实施的过程
3.3.1 桌面演练的实施
桌面演练一般设会议主席控制整个的演练集成。首先由会议主席宣布演练开始并给出演练突发事件的基本描述,之后不断的注入信息,并设置讨论题目。主席应对分组讨论的结果进行阶段评述,控制整体演练进程。
3.3.2 实战演练的实施
实战演练的实施过程总体上应保持演练的自然发展,减少过多的干预,但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演练的顺利进行。演练启动后,应保持演练人员具有较大的自主性,根据突发事件背景和注入的信息或插入事件,自主的根据预案做出及时的反映。
4 应急演练结束
演练后的工作包括演练的评估和总结、预案的修订等。
4.1 演练评估
演练的评估是对参演人员表现的总结,包括任务层面、职能层面和演练总体层面的评估。任务层面主要针对演练中的某个具体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职能层面针对某个部门的实际职能职责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演练总体层面是对演练的总体完成情况进行评估。演练评估的内容应包括演练过程中的正确反应程序和存在的不足。
演练评估的过程一般包括评估计划的制定、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评估报告的编写几个步骤。演练实施前,评估组应制定适当的评估计划。演练过程中,评估组应收集演练进行情况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束时,评估组应给出针对演练的评价,并编写评估报告。
4.2 演练总结
演练的目的是检验预案,发现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在演练结束后应编写演练总结报告,对演练进行描述,总结合理的应急反映程序及存在问题,进一步修改预案,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5 结束语
做好应急实战演练工作,是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的必要手段。本文对应急演练前后过程的探讨,可以为提高应急水平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李亦纲等.应急演练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应急救援,2007
1总则
1.1编制目的为了地震应急能够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师生伤亡。
1.2编制依据
依据《泉州市地震应急预案》、《泉州市教育系统地震应急预案》及《泉州市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南安市洪梅中心小学处置地震灾害事件的应急活动。
1.4工作原则
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学校在洪梅镇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按照本预案实施地震应急。
发生地震灾害事件,学校组织教师、学生避震及校内疏散,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及洪梅镇政府报告师生伤亡和校舍受损情况,并按照洪梅镇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受伤师生的送治和学生的安置工作。
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开展地震应急演习是做好地震应急工作的基础。
2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地震灾害发生后,洪梅中心小学抗震救灾指挥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地震应急与救灾工作。洪梅中心小学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如下:
指挥长:刘堆衿
副指挥长:许木飞、叶茂林
成员:全体教师、校后勤、医务、保卫部门负责人
在原定指挥长无法到达现场时,由副指挥长替补担任指挥长。
洪梅中心小学抗震救灾指挥主要职责:组织学校师生按照地震应急预案进行避震和疏散,组织灾后自救互救,了解地震趋势,统计并
及时向教育主管部门及政府报告学校地震灾情和抗震救灾情况,协助到学校的应急队伍抢险救灾,按照上级要求安置转移学生。
洪梅中心小学抗震救灾指挥根据工作需要下设应急疏散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等,人员及工作职责如下:
(1)应急疏散组
组长:刘堆衿
副组长:许木飞、叶茂林
成员:陈瑞谋、陈丽生、曾振良、吴建福、姚金珠、黄加福、王雪瑜、黄美珍、陈玉梅、王小花、李婷瑜、姚寒花、陈三飞、陈亚扬、陈文治、高明溪、陈丽云、陈碧云、林荣宗、叶茂芳、林文安、许仁锦、黄水挺、陈金峦
职责:当疏散指令发出后,应急疏散组成员要到楼梯口、楼梯转角处负责本层的疏散秩序,防止学生推挤、倒地和掉队。本层完成疏散后,负责本层的疏散组成员要对每间教室进行搜索,确保没有学生滞留。待学生全部撤离后,各层疏导员方可撤离。如有出现人员被埋压,要迅速开展救援。
(2)医疗救护组
组长:曾振良
成员:吴建福、王雪瑜、黄美珍、陈玉梅、王小花、李婷瑜、姚寒花、黄加福、陈亚扬、姚金珠、陈文治
职责:当出现人员受伤的情况,医疗救护组成员即根据人员伤重情况开展紧急救护,并初步分级等待医疗援助。
(3)后勤保障组
组长:陈瑞谋
成员:吴建福、王雪瑜、黄美珍、陈玉梅、王小花、李婷瑜、姚寒花、黄加福、陈亚扬、姚金珠、陈文治
职责:迅速收集调动相关后勤部门(如食堂、小卖部)的物资,尽可能保障饮用水及食品;收集相关抢险器械,协助开展被埋压人员救援。
(4)安全保卫组
组长:陈丽生
成员:姚金珠、吴建福、黄加福、王雪瑜、黄美珍、陈玉梅、王小花、李婷瑜、姚寒花、陈三飞、陈亚扬、陈文治、高明溪、陈丽云、陈碧云、林荣宗、叶茂芳、林文安、许仁锦、黄水挺、陈金峦
职责:保障校园安全,保障疏散场所师生安全,防止违法犯罪事件发生。
3应急准备
3.1避震和疏散方案
根据建筑物抗震能力以及周围工程设施、次生灾害源情况,确定避震疏散方案:
疏散目的地:操场
疏散线路图:
↓↓↓↓↓↓↓
操场
(标注各班级人数,便于震后统计;标注各班级疏散地点)
疏散顺序:楼梯一依次是:综合楼东边二楼的班级:501、50
2楼梯二依次是:综合楼西边二、三楼的班级:601、602、40
13.2地震知识普及
学校每年安排1—2讲座学习地震知识、防震避震和疏散常识、紧急救护知识,采用橱窗、墙报、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防震减灾知识。
并开展1—2次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学生防震减灾的意识和应急能力。
3.3物资储备
学校后勤部门(如食堂)储备必要的饮用水和食品,医务室储备一定的救护药品。
4应急响应
4.1启动预案
当本地区发生4级以上地震或地震震感强烈时,自动启动本预案。
4.2紧急避震
地震发生时,根据“伏而待定”原则,当课老师引导学生就近避震,躲在课桌下、讲桌下、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旁、坚实稳定的大件物体旁,注意避开玻璃门窗、天花板上的悬挂物、不稳物体及易碎、危险化学物品等。防止学生因慌乱盲目逃逸;制止跳楼、翻窗、拥挤等危险行为。
(1)教室内人员:
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听到警报后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尽快组织学生迅速抱头或头顶书包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低,躲到桌底或墙角,以保护身体,避免被砸,不要靠近窗口,千万不要跳楼和跳窗。
(2)教室外人员:
在教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在操场上的同学,感觉地震来临时,要保持镇静站立在空旷地即可,不能乱跑,更不能再躲进建筑物里。
(3)就餐人员:
在餐厅就餐时,一般人员较多,当感觉地震来临时,近门人员可以跑到空旷场地,其余人员尽可能蹲到餐桌椅边或靠墙角蹲下,切勿站到餐厅中央。
(4)就寝人员:
一般在宿舍就寝时大多宿舍大楼早已关闭,如果此时发生地震,在感觉上下颠簸时,住在上铺的同学,应立即下来,并马上钻到床底下,也可以蹲立在墙角边,切忌钻到衣橱里或站在宿舍中央,也不要
急着涌出宿舍楼,保持镇静心态,等待地面震动60秒后,有秩序快速沿楼梯疏散到学校操场避震场所。出逃时要注意用枕头等柔软物顶在头上。
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应切断电源、关闭燃气等。
4.3人员疏散
当地震震动结束后,校抗震救灾指挥部及时发出疏散指令,当课教师听从指令按照本预案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指挥学生快速有序的撤离。
各层楼梯口的疏导员,负责本层楼梯口的疏散秩序,防止学生推挤、倒地和掉队。各层楼梯口的疏导员由本层第一个疏散班级的当课老师担任。整栋教学楼内的学生全部撤离后,各层疏导员方可撤离。
疏散到操场后,立即清点师生人数。学生以班为单位由当课老师清点人数,教师以办公室为单位由校领导清点人数;后勤、医务、保卫等部门由其负责人清点人数。并将情况报校抗震救灾指挥处。
4.4紧急处置
发现有人受伤立即组织医疗救护组给予临时救治,伤势严重者立即送往附近医院。确定有师生未撤出时,立即组织实施营救。
营救埋压人员按现场营救工作程序实施:
(1)成立营救小组:根据建筑物内埋压人员数量,成立营救小组,配备响应工具。
(2)行动,进入营救地点,设置警戒范围,在教师的指导下,迅速准确判定埋压位置。
(3)营救行动,采用控掘、手抬、手剔等方式使受难者迅速脱离险境,适时向校抗震救灾指挥处报告营救进展,必要时及时向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请求支援。营救过程中,注意避免破坏被埋压者的生存环境。
(4)救护行动:对营救出的受难者由学校医护人员临时处理,伤势严重者迅速送往附近医院。
4.5灾情报告
校抗震救灾指挥处要组织教职员工迅速核实灾情,及时将灾情上报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
上报的主要内容包括:
(1)灾情情况;人员伤亡情况(附伤亡名单);建筑物破坏情况;次生灾害情况,如火灾、供排水管破裂等;通往学校道路损坏情况。
(2)救援进展情况及面临的问题。
(3)支援请求及下一步应急工作安排。
4.6人员抢救
校抗震救灾指挥处视情况组织师生自救互救,应急救援队伍到达学校后,学校派熟悉情况的教师协助营救被埋压人员。
4.7学生安置
学校要及时向上级了解地震趋势意见,按照上级的要求,做好师生安置工作。
学校要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到校接走学生,确保学生被安全接走。对留置师生,学校统一安排食宿,集中分发食品、饮用水和日用品。
校抗震救灾指挥处负责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置留师生所需物品的种类和数量,所需物品由教育部门协调民政部门以予解决。
4.8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的条件:人员抢救工作结束;次生灾害的后果基本消除;全体师生得到妥善安置。达到上述条件,由校抗震救灾指挥处宣布地震应急和救援工作结束,并向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地震应急结束前,安全保卫组负责检查学校财物、锁紧门窗、关掉水源、切断电源。必要时,安排专人加强学校值勤。
(若学校已是政府选定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学校要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派人参与临时避难场所的建设,为避难群众提供用水、供电保障。)
5附则
本预案自颁之日起施行。
南安市洪梅中心小学
【小学预防地震应急预案】推荐阅读:
华电小学地震应急预案06-05
学校预防欺凌应急预案09-28
预防各类灾害应急预案12-29
幼儿园预防踩踏应急预案06-03
施工安全事故预防及应急预案07-12
马坡中学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07-26
爆破工程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09-06
幼儿园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置预案07-07
检察院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2-26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综述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