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调研情况报告

2024-07-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督查调研情况报告(精选8篇)

督查调研情况报告 篇1

xx县气象局始终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贯彻《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依法行政,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落实气象安全责任,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按照《关于开展全县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督查调研的通知》(x法【2018】x号)要求,我局认真组织开展了督查调研工作,现将督查调研报告报告如下:

一、任务进展和成效

(一)领导重视、法治政府工作顺利推进

根据市委市政府《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将深化法治建设工作纳入气象局工作计划,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提升气象部门法律意识。

借助专题学习会、远程教育平台等及时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有关法治建设活动文件,认真传达市、县法治建设活动文件精神,不断提高了大家对深化法治建设活动的认识,为开展法治建设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规范重大行政决策行为,提升行政决策效率

一是实现重大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全覆盖。

将重大的行政决策和重大气象现代化建设项目,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按照权责清单确定的职责权限,明确审查标准、规范审查程序、创新审查方式确保合法性审查制度得到全面落实。

二是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明确政务公开工作负责人,制订完善了政务信息公开等项制度,确保各项政(局)务公开制度落到实处。按照县政府政务公开办公室要求,规范政务公开工作,政务公开由专人负责信息发布,人员变动及时报送。按照县政府办要求,梳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事项,建立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和中介服务事项清单,并按要求予以公开,促进行政权力阳光运行。

三是接受社会监督。

我局公布政策法规科负责行政执法监督检查,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做好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工作。要求所有行政执法人员参加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工作,坚决纠正违法行政和不当行政的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办事创业

1.大力推进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工作。

2017年初,中国气象局召开防雷减灾体制改革推进会,正式启动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工作,5月份安徽省气象局召开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布置会,全面掀开我省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的大幕。xx气象局积极响应,以《中共中国气象局党组关于防雷减灾体制改革的意见》、《安徽省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对照实施方案的各项要求,积极开展我县的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工作。经市气象局批复:撤销xx县防雷中心,成立xx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力争在年底前完成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工作,确保防雷减灾体制改革任务圆满实施。

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xx县气象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气象局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第一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的通知》(国发〔2015〕57号)、《国务院关于第一批清理规范89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国务院关于第二批清理规范192项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等文件要求,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继取消了“施放气球资质证年检”等中央指定地方实施的的行政审批事项以及“雷电灾害评估”“防雷产

品测试”“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等4项中介服务事项。同时,明确要求各单位和个人认真贯彻文件要求,严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按照《安徽省气象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防雷工作的通知》(x气办发[2015]x号)文件要求,统一了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图,做到行政审批规范化。

同时,我局积极配合发改委进行投资项目审批事项清理。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清理规范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将重大规划、重点工程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纳入涉及安全的强制性评估事项,不再作为行政审批事项。

(四)加强法规宣传提高全社会法制意识

良好的法治氛围是推进气象依法行政的社会基础。为加大依法行政力度,我局从加大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树立良好执法形象等入手,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一是利用3.23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咨询日等活动,通过天气预报栏目、气象网、发放宣传单、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安徽省气候资源开发

利用和保护条例》等形式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通过宣传,扩大了气象法律法规的覆盖面,增强了市民法律意识,为气象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二是注重部门之间横向联系和沟通,组织人员和安监局、消防等部门联合对全县重点建筑开展防雷安全大检查,确保安全。

三是继续开展以《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人工影响天气条例》、《安徽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及其相配套法规规章为重点的学习宣传。

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提高了社会公众对气象法律法规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了全社会遵守、执行气象法律法规的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尽管我局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是距离气象法治化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的力度还不够,普法工作有待加强;

2.气象执法常遇到执法难、举证难、处罚难等诸多问题,行政执法程序有待进一步完善。

根据上述问题以及工作实际,下一步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继续抓好法律法规规章的学习,提高全局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执法人员对依法行政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健全配套工作制度、程序和机制。

2.继续深化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工作,加大随机抽查力度,完善气象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督查调研情况报告 篇2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会议和全省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省住建厅组成15个调研组, 于4月9日至18日赴全省各市县、农垦、森工系统对城乡建设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查调研, 深入项目、深入工地, 了解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泥草房改造、“三供三治”项目建设、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城镇化建设、“百镇”试点镇建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情况、规划编制、建筑安全生产以及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等11项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推进措施, 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建议, 不能现场解决的加强督办, 跟踪问效。通过调研总体看, 各市县对城乡建设工作积极性高, 扎实有序, 项目计划明确, 前期准备充分, 资金安排合理, 各项重点工作起步良好。 (来源:黑龙江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网)

图片新闻: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县建设风貌

幼儿家庭阅读情况调研报告 篇3

一、调研基本情况介绍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吴江区B幼儿园小、中、大幼儿以及幼儿家长。本调研报告针对笔者所在幼儿园的幼儿家庭阅读情况,因此将本园全部幼儿以及幼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是研究者收集所需要资料的一种手段。研究者确定想要问的问题,将其打印在纸上,向研究对象发放问卷,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正式的调查问卷选择了全园324名幼儿家长,其中高中以上学历155位家长,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169位家长。总共发放324份问卷,回收301份,其中答案全部数据缺失的视为无效的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01%(见表1-1)。

二、幼儿家庭阅读情况基本现状及数据分析

(一)阅读时间

以一周为阅读时间周期,大致可分为大量阅读、适量阅读和少量阅读以及微量阅读。其中,一周中坚持阅读天数为5天至7天的视为大量阅读,一周中能够进行阅读的天数为三天至四天视为适量阅读,一周中有阅读天数为一至两天视为少量阅读,一周几乎不阅读或者偶尔阅读一次的视为微量阅读。

调查表明,坚持每天阅读的家庭占了总体的18%,所占比例较少,但是将近一半的家庭能够适量阅读,每周中有近一半的天数会进行阅读,而几乎不阅读的家庭比例为13.8%。

表2-2显示了小班幼儿家庭坚持每天阅读的比例是三个年龄段中最大的,中班年龄的幼儿家庭每周适量阅读的比例占的最高,将近总数的一半,而大班幼儿中几乎不阅读的家庭所占比例最大。通过访谈了解到,幼儿年龄越大,家长认为不需要再陪伴阅读,从而导致阅读时间要比小班时阅读时间短。

()阅读内容

幼儿早期阅读的内容很多,笔者将幼儿读物根据其功能进行了分类,分别为:学习类的、益智类的、科学类的、性格教育类的以及纯粹的故事类。

从表格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班幼儿的阅读以故事类内容为主,中班幼儿以益智类为主,大班幼儿的阅读内容以学习类为主,其中,根据家长的回答,学习类以认字和背诵诗歌为主。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适量阅读为主,但是仍然存在几乎不阅读的情况

总体数据调查显示,本园幼儿家庭阅读以每周3至4天为主,特别是父母学历较高的家庭,在小班阶段注重家庭阅读,能够较稳定地养成阅读习惯,以故事类读物为主,以睡前讲故事的形式,与孩子一起进行阅读。存在一小部分的家庭忽视阅读的重要性,没有陪孩子阅读的意识,随机的阅读行为主要发生在公共场所,比如图书馆、书店等地方。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反而减少阅读的时间,将阅读时间改成了学习时间,比如上兴趣班、认字、写字等练习。

2.家长学历水平的不同对幼儿家庭阅读情况的影响很大

家长的文化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幼儿家庭阅读情况,从总的数据调查分析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学历越高的家长注重孩子的阅读,能够有意识与幼儿一起阅读,而学历较低的家长则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和行为。主要原因是这样的家长首先没有这样的教育意识,还有一个原因是学历较低的家长从事的工作时间较长,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养护孩子的任务主要交给了爷爷奶奶。

3.年龄越小,家长越重视陪伴阅读,以故事类为主

家庭阅读主要是以睡前讲故事的形式为主,家长对低龄的幼儿陪伴讲故事比较重视,认为随着学龄的增长,家长将注意力集中于小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反而忽视了阅读习惯的培养,将阅读丢弃在一旁。

(二)建议

1.加强家长对早期阅读的认识,引导家长重视早期阅读,陪伴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家庭阅读情况不理想的原因是家长对阅读产生了误区,将学科知识的学习视为大班幼儿主要培养目的,以便适应小学教育。因此,作为班级教师,应该利用机会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正确认识早期阅读的意义和重要性,主要形式有:

(1)个别交流

幼儿园的晨间接待不仅是教师与幼儿的交流时间,也是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时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间针对性对个别家长进行交流,将正确的早期阅读理念传输给家长,帮助家长正确认识早期阅读,以及理解早期阅读的意义。

(2)网络交流

每个班级都有班级QQ群,教师可以利用QQ对家长进行集体交流和个别交流。可以在QQ群里上传关于早期阅读的相关资料,也可以在群里和家长讨论早期阅读的相关知识,请家长谈谈自己对阅读的理解和经验。也可以利用QQ针对性与个别家长进行交流,文字交流更有利于家长信服,改变对早期阅读的误解,正确认识早期阅读。

(3)布置任务

教师可以有意地向家长布置一些家庭作业,主要内容是陪孩子一起阅读某本书籍,通过这行形式让家长进行亲子阅读,一定作用的外在要求也能帮助家长对早期阅读产生意愿,对家庭早期阅读习惯的养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2.加强家园合作,帮助家长正确认识书籍的功能,选择合适的早期阅读书籍

所谓隔行如隔山,家长们虽然重视教育,但是和学习专业知识的教师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比如在读物的选择上。经常接触幼儿读物的教师,掌握的信息会比家长更多,对读物的挑选更加科学。笔者认为早期阅读的读物应该以图画书为主,主要以亲子阅读的形式,低龄幼儿要以父母念为主,高龄幼儿以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可以请家长来园观摩教师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向家长展示早期阅读的技能和经验,帮助家长在家与孩子进行有效有意义的早期阅读。另外,教师可以定期向家长推荐一些优秀的读物,既能让家长有选择的方向,又能引发家长陪伴孩子阅读的意愿。

3.幼儿园要重视早期阅读,在园内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家园教育的同步,家庭教育中早期阅读的培养需要重视起来,学校教育也需要重视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和良好习惯。因此,幼儿园应该有意识地开展早期阅读的课程,让幼儿对儿童读物产生兴趣,产生阅读的兴趣,并且帮助幼儿掌握阅读儿童读物的技能,促进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当这样的能力和习惯形成时,幼儿自然而然会在家庭中产生阅读的要求,从而可以督促家长注重家庭阅读。因此,只有家园共育,才能真正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督查调研情况报告 篇4

为奋力推进**市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03年2月13—15日,中共**市第五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了,这是我市在进入新的世纪后,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一次空前盛会,也是我市在奋力推进**发展新跨越的新形势下召开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大会。这次大会提出了

“共建大**、推进新跨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在新的、更宏阔的背景中把握前进的方向,在更清醒的思考中规划发展的进程,可以说,**市今年第五次党代会,开启了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在这次会上,市委书记李成云同志作了题为《共建大**、推进新跨越,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建市二十年来的基本经验进行了回顾和肯定,对今后的奋斗目标作了科学的规划,即全市争取用20年时间,跨三步、翻三番,2023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07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人均GDP达到1600美元;2013年建市30周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5年,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按照报告中的规划,绵竹市到2009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8年,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根据这些规划目标和市委书记李成云在市党代会五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四句重要讲话,即:高举旗帜,执政为民,团结实干,勤政廉洁。充分体现了新一届市委班子的政治形象,工作作风和实际行动。我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认真组织全镇各级干部学习市五次党代会精神和李成云同志的讲话精神,特别是明确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全镇人民人心振奋,斗志昂扬,各级干部带头学习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结合今年初党委政府班子换届,镇上3月4日又召开了什地镇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对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确定今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在本届工作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照12的比例递增,实现总额29908万元;财政收入达到69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0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并实现负增长。政府今年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脚踏实地地为群众办十件实事(1、绵罗路4.8公里通县工程;

2、圣柏路人民渠大桥修建,排除不安全隐患;

3、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U型槽等;

4、招商引资,发挥河滩地综合效益;

5、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成立巡防大队;

6、建立个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筑巢引凤;

7、完善敬老院;

8、实施安顺村能源小型公益设施建设项目;

9、争取“农村宅基地土地整理项目”;

10、争取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这些目标的实现,将为什地镇在绵竹市镇乡发展中,率先实现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

二、争创学习型镇乡,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干部整体素质。

我镇去年7月到现在,在创建学习型镇乡工作上,由于抓得实,创建活动不断开展,得到了上级的首肯,年底经市上考核评比,我镇被评为创建学习型先进镇乡(全市平坝乡镇4个:什地、新市、孝德、板桥)。根据中、省纪委的要求和**市委中心组(扩大)学习会提出的“新班子、新作风、推进新跨越”和绵竹市委中心组专题会精神,我镇党委政府班子围绕如何贯彻精神,转变作风进行了学习和讨论,应该说普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和震动,尤其是结合镇村、企事业单位实际,就如何转变工作作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两个务必”进行了八次学习(月两次),并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切实贯彻两个务必”、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严于律己,执政为民;“认真贯彻执行中、省纪委、**市委、市政府七条禁止性规定”为课题发言讨论;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干部的作风得到了一定的转变。

三、贯彻市五次党代会精神的基本发展思路和措施。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市五次党代会精神为动力,坚持把经济发展作为科技强镇的主线。

1、抓好对工业、企业的服务,走挂靠大老板、强强联合之路,优化企业要素配置,改造传统企业,盘活和搞活存量资产(怡水湾、附件厂、东圣酒业等),切实转变原由政府包揽经营为服务于企业,把原收企业管理费转变为培植税源。再就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切实贯彻省委4·24会议精神,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奋力推进四川新跨越,认真落实和制定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和措施。镇上上一周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什地镇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把全镇的资源优势、品牌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总量。

2、把优势农业作为经济发展基础,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督查调研情况报告 篇5

各乡镇党委,区直各部委办局、人民团体党委(党组、总支、支部):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区农村基层组织工作开展情况,区委组织部组成督查调研组,深入到各乡镇、部分村,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走访党员干部、查阅资料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科级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日常管理、“三大载体”建设、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流动党员管理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督查调研。现将督查调研情况通报如下:

一、总体工作运行状况

总体来看,各乡镇都能够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全区组织工作会议和基层组织工作调度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扎实开展基层组织的各项工作。从工作进度上看,多数乡镇对工作都进行了安排部署,细化工作目标,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一些重点工作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从工作摆布上看,大多数乡镇能够把握住全区组织工作重点,结合各自实际,找准本地区组织工作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系统抓好落实,有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从工作创新上看,一些乡镇认识到了创新是党建工作的灵魂,有意识地在创新上深化基层组织工作,以工作创新打造看点和亮点,支撑和带动本乡镇的整体基层组织工作;从工作落实上看,多数乡镇的工作处于安排部署阶段,一些工作进度需要加快,有的工作需要尽快落实,大部分工作的成效还没有显现出来。

二、具体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完善机制,创新形式,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各乡镇十分重视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的日常教育管理,班子整体的领导水平、工作能力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一是《科级领导集体重大问题议事规则》执行得较好。各乡镇都结合工作实际,集体研究制定或修订《议事规范》、《议事底线》,重大问题进行会前沟通、集体议事、民主决策,维护了班子的团结,推进了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上官地镇、太平地镇、大夫营子乡、哈拉道口镇等乡镇把会议时间、会议议题提前1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党委成员,王府镇、穆家营子镇等乡镇会前以书面的形式征求党委会议议题,老府镇对涉及人事安排、评优评奖及大额资金的使用等议题实行票决制,进一步规范了决策程序,提高了决策水平。二是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大部分乡镇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或完善了多项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到了用制度管人。如岗子乡制定了《机关干部轮流讲课制度》,夏家店乡主要领导在村干部培训班上带头讲课;上官地镇制定了《重点工作月汇报制度》、《专项工作推进制度》;老府镇、安庆镇、王府镇等乡镇进一步修订完善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管理的各项制度,并装订成册下发到干部手中,有效规范了干部的管理。三是主题教育开展较好。大部分乡镇把开展“四个意识”主题教育和中青年“读书与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载体,按照区里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了实施方案,进行了具体的安排,责成专人抓好落实,并要求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开展活动,以活动促进工作,用工作实化活动,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发展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明显提高,中青年干部的学习热情、实干精神、创新活力进一步增强。

(二)提前筹划,及早动手,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进展顺利。各乡镇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列入重要工作议事日程,明确具体责任人,限定工程时限,各项工作得到较好的落实。一是工程进度比较快。列入2006年的15个建设村,除老府镇白音波罗村、上官地镇驿马吐村外,其他村都已建设完工,并且平整了院落,修建了围墙,配备了办公设施,现在都已入住办公。列入2007的54个建设村,筹划比较早,行动比较快,在下拨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垫付前期工程费用,启动建设工程,大部分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大夫营子乡、老府镇的项目村建设主体已经完工。二是工程标准比较高。列入2006年的村级建设项目的老府镇索虎沟村、太平地镇山前村、当铺地满族乡碾子沟村、上官地镇大五十家子村等新建村的建设标准比较高,建设面积都达到了90平米以上,都已配齐配全了办公用品和电教设备;列入2007年建设项目的村,大都借鉴了去年建设村的经验,克服了去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按照标准开工建设。另外,一些没有活动场所建设项目村在不增加村级债务和群众负担的前提下,自筹资金建设村级活动场所,如当铺地满族乡石界庄村、初头朗镇福山庄村、上官地镇官地村已开工建设,王府镇牛营子村和王府村、上官地镇白音和硕村、老府镇小河沿村正在准备重新装修房舍或综合活动室,安庆镇元茂隆村新建了办公楼,目前已封顶。三是项目管理比较严格。相关乡镇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针对性、操

作性比较强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招投标和项目审计、验收制度,对工程的选址、招投标、施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大部分建设村建立了档案,把工程预算和审批文件、党员会议和村民会议意见、建设图纸、招投标(议标)手续、施工合同、工程建设台帐、固定资产登记表等资料存入档案,规范了项目的管理。

(三)转变方式,拓展内容,“双提包扶工程

”工作得到不同程度的深化。各乡镇、区直各部门切实把“双提包扶工程”工作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和强化扶贫工作的一个综合性载体来抓,按照区里“三个三”的总体要求,结合干部大下乡,重新调整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在总结几年来包扶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包扶工作。一是包扶范围得到拓展。各乡镇结合实际,不断延伸包扶链条,拓展包扶范围,分层面、有重点地实施包扶。如安庆镇除机关干部包扶外,还确定每名村脱产干部包扶1个村民组和2户贫困户,有能力的党员和村民组长每人包扶1户贫困户,增加了包扶主体力量;老府、大庙等乡镇从壮大主导产业的角度出发,把种养殖大户、致富能手列入包扶主体,实行专业户与包扶户“一助一”结对子,随时随地对包扶户进行帮扶。二是包扶形式不断创新。各乡镇、区直各部门认真研究包扶方式方法,灵活包扶形式,适时完善包扶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包扶工作。如老府镇启动了以“知民情、释民疑、解民难、帮民富、促民和”为重要内容的“五进农户”活动,大夫营子乡在机关干部中开展了“六联系、六保证”活动,促进了“双提包扶工程”工作向纵深发展;太平地镇积极探索实行“支部 党员能人 干部群众联包致富共同体”的“双加”包扶模式,让支部关心贫困户、党员能人带动贫困户、干部包扶贫困户、有一定能力的农户帮助贫困户,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区财政局变“输血式”包扶为“造血式”包扶,选派了3名机关党员分别到大夫营子乡七家村、娘娘庙村、崔营子村任支部副书记,帮助包扶村完善发展思路,引进产业项目,促进了包扶村经济的发展;区交通局除为城子乡瓦房村、乌台图村的包扶户提供价值1万元的化肥外,还加大了整村包扶力度,为永合营子村、海苏沟村分别出资5000元,专门用于村级活动场所建设,缓解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三是包扶措施针对性增强。针对贫困户春耕生产、日常生活困难的实际,统战部、编办、公安分局等单位为包扶户送去化肥、米面和衣物等生产生活用品,解决了贫困户的燃眉之急;针对贫困村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的需要,纪委、民政局、财政局、公安分局、计生局、水利局、园林局等单位帮助包扶村打配机电井,整修村级公路和购买水利设施,提高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针对包扶村发展缓慢的实际,法院为大庙镇艾苏波村争取了200个沼气池建设项目,并承诺为建池户补贴建设资金,目前该项目正在运作之中;针对贫困村缺医少药的实际,红十字会发挥自身优势,为包扶村民义诊,赠药,提供健康知识手册,极大地方便了群众。总的来看,各乡镇、区直各部门和广大机关干部都十分重视双提包扶工作,将其作为一种联系群众的模式固定下来,为包扶对象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强化服务,注重实效,服务型乡镇政府建设又有新突破。各乡镇结合各自实际,以转变乡镇站所工作职能、改进服务方式为突破口,把工作重点放在了政务综合服务大厅、村级代办服务点和服务队伍建设上,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一是服务大厅建设有所加强。各乡镇重新整合了乡镇机构改革后的服务大厅,规范服务大厅的运行机制,穆家营子镇、上官地镇等已建服务大厅的乡镇运转都很规范,未建服务大厅的乡镇正在进行筹划,如大夫营子乡高起点筹划、高标准配置,整合政府工作资源,调配各站所工作力量,准备建设一个“一条龙”服务的综合性便民服务大厅。从我们督查调研的情况来看,也有个别乡镇服务大厅建设至今还没提上议程。二是村级代办服务点建设全面展开。按照年初的工作要求,各乡镇进一步把服务触角向村延伸,大部分行政村都建立了村级代办服务点,确定了专兼职代办员,实行了全程代办制,及时帮助群众办理一些具体事项。如安庆镇把村“两委”班子脱产干部全部作为兼职代办员,村会计为常任代办员,兼职村干部代办员就近接受群众委托,常任代办员除本人接受群众的委托事项外,还对其他村干部接受群众委托的事项进行登记归类、造册建档,定期不定期地到镇里进行办理。穆家营子镇设立了便民服务点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3名镇干部和1名村会计组成,规定每周三为集中办公日,其它时间的办理事项由村会计收集、办理或送交有关部门,降低了群众的办事成本。各乡镇还加强了对村级代办员的管理,如王府镇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群众举报拒绝代办一次事项的扣除代办员工资200元,规范了村级代办员的代办行为;上官地镇实行村级代办员享受交通补贴和误工补贴办法,根据所在村人口多少、道路远近适当给予补助,调动了村级代办员工作的积极性。三是便民服务队伍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各乡镇进一步整合站所工作力量,结合下乡工作队和包村工作队,组建了便民服务小分队。便民服务小分队根据群众需求,随时下乡到村组、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助群众办理各项事务。如穆家营子镇的设施农业小分队经常深入到五三村高科技示范园区、全家梁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区等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为设施农户提供种子培育、病虫害防治、蔬菜销售等方面的帮助;大庙镇针对胡萝卜产业,组织相关站所人员组成了专业便民服务队,定期到胡萝卜产业基地开展技术指导、政策解释、市场销售等方面工作。目前,全区共组建了设施农牧业、法律宣传、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服务、调解民间纠纷等十大类130多支服务小分队,这些小分队在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五)项目倾斜,产业拉动,“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各乡镇把“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作为创建工作的重点,把培植和壮大主导产业作为创建工作的突破口,创造性地开展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一是创建思路和规划得到重新修订和完善。各创建村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系统梳理了工作脉络,合理进行工作定位。如老府镇明确了产业调整方向,以小河沿村、老府村、台子村为主发展设施农业,以前店村、下井村为主发展烤烟产业,以东杖房村、老水泉村、老庙沟村为主推广林果产业,进一步明确了创建工作思路;当铺地满族乡在抓好市区两级创建典型的同时,明确了乡级创建典型的发展思路,主要在石界庄村的山区农业开发、碾子沟村的劳务输出、哈什图村的冷棚建设、焦家营子村的设施农业和市场建设上做文章,创建工作的脉络比较清晰。二是创建重点比较突出。各乡镇按照市级、区级、乡镇级三个层面抓“小康示范村”创建工作,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初步形成了“塔式”管理模式。基础条件好、村级班子强、发展潜力大的10个市级创建典型村,着力打造综合性“小康示范村”样板。如当铺地满族乡新井村、城子乡喇嘛扎子村、老府镇小河沿村、大庙镇公主陵村、夏家店乡三家村在不断壮大主导产业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积极向区直有关部门争取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正在运作村路硬化和村容美化,形成自主品牌。区级的40个创建典型村以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为重点,千方百计打造产业支撑,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如穆家营子镇衣家营子村的肉牛产业、太平地镇两间房村的烤烟产业、大庙镇马架子村的胡萝卜产业、上官地镇官地村的养猪产业、初头朗镇陆家营子村的设施农业已经成为了本村强村富民的主导产业;如当铺地满族乡大兴隆庄村、王府镇下官地村、大庙镇桥头村、哈拉道口镇哈拉道口村等大部分区级创建典型村积极发展设施农业,把设施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规模和速度,今年大兴隆庄村新建暖棚500亩,下官地村新建暖棚200亩,桥头村新建暖棚500亩,哈拉道口村新建暖棚450亩,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新途径。乡镇级创建典型结合各村实际,选准突破角度,步步为营开展创建工作。如安庆镇羊草沟村利用移民搬迁的有利条件,加大村容村貌治理,投资2.5万元,在全村主要街路栽植杨树2450株,垂柳150株,其它灌木30株,美化了街路环境。太平地镇河南营子村从乡风文明抓起,组织了3支中老年秧歌队,活跃在村前屋后、婚庆典礼等场所,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三是创建机制已经形成。区直部门把“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作为份内的工作安排部署,按照职能职责要求,主动与创建村联系,协助创建村开展工作。财政、农业、水利、建设、林业等部门还把项目建设资金向“小康示范村”倾斜,有效促进了创建活动的开展。乡镇结合实际,提出了近期工作任务和长远工作目标,在资金、项目、政策、技术等方面向“小康示范村”倾斜,有意识地培植典型村。各创建村主动与区直有关部门联系,共同研究探讨创建思路,争取区直部门的扶持,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很高。总之,经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深入人心,成为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形成了固定的、规范的工作运行机制。

(六)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普遍得到重视和加强。各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党员先进性四个长效机制,结合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实际,以“双提双带”为统领,加大党员教育管理力度,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规范流动党员管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进一步增强。一是党员干部培训力度明显加大。年初以来,各乡镇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素质的要求,紧紧围绕区里主推的设施农业和各自的主导产业,根据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现实需求,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培训的效果明显增强。一方面,采取以会代训,举办专题培训班、种养殖大户现身说法等形式,对乡村干部进行理论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另一方面,采取“走出去”的形式,组织乡村干部、党员代表、种养殖大户到辽宁凌源、喀左,山东寿光、青州和区内的太平地镇酱坊地村、穆家营子镇北洼子村、初头朗镇陆家营村、当铺地满族乡焦家营子村等地考察学习设施农业发展经验和做法。截至目前,全区共组织52批3600多人次外出参观学习。二是“设岗定责”活动在全区农村大范围推开。各乡镇按照区里的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岗位,明确了岗位职责,因人、因事、因地合理设岗,全区有5000多党员已认领了岗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些乡镇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如穆家营子镇制定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目标管理责任卡》,并发放到每一位无职党员手中,由党员结合实际自愿选岗,定期评岗,规范了党员的履岗行为;太平地镇把党员上岗工作情况和日常表现细化为政治思想星、科技致富星、帮扶济困星、参政议政星、带动致富星等十星,采取岗星互动,量化打分的形式,激发了党员上岗履责的热情;夏家店乡及早动手,在明确农村无职党员岗位的基础上,为各村统一制作了图板,营造了工作氛围,规范了工作管理。三是流动党员管理进一步规范。各乡镇抓住流动党员春节回家过年的有利时机,对流动党员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排查,比较详实地掌握了流动党员的数量和基本情况,建立了《流动党员摸底情况统计表》,明确了外出党员联系人,完善了流动党员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民主评议等制度,加强了乡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中心和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站建设,流动党员管理逐渐规范。如上官地镇把外出流动党员细分为常年外出、季节性流动、无法联系三种类型,实施分类管理;王府镇党委下设的宏基公司党委,针对农民流动党员较多的实际,鼓励公司农民工流动党员持活动证到公司下设的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保证了农民工党员离家不离党。同时各基层党组织认真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大部分活动证都发到了流动党员手中。四是村干部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各乡镇从建立激励机制入手,对村干部采取“基础工资 效益工资”的结构工资管理模式,把工作情况与绩效工资结合起来,让村干部的工作与报酬挂钩。如安庆镇、大庙镇等乡镇完善了村级班子和干部目标考核制度,实行了千分考核制,把全年的工作进行分解量化,并赋予一定分值,分值多少直接与干部工资挂钩;王府镇、大夫营子乡实行责任目标化管理,把村干部工资分为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工资、奖励工资和创新奖几个部分,并把奖励工资与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结合起来,量化赋分,严格奖惩,有效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七)明确责任,注重落实,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年初以来,各乡镇按照全区组织工作会议的有关要求,普遍建立了乡镇远程教育工作站,成立了村远程教育工作点,并将远程教育网络向种养殖小区和农户延伸,拓宽了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目前全区150个示范点、20个示范基地、1000户党员中心户已经挂牌并开始发挥作用。同时各乡镇注重以学促用,结合新农村建设、设施农业发展等中心工作,将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按照地域、行业等特点分类编组,组织农村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种养殖大户,依托乡镇党校、村党员活动室和远程教育中心户开展远程教育学习讨论活动。不少党员和群众通过收看远程教育节目,学到了一些实用技术和致富本领,远程教育工作的成效进一步显现出来。如太平地镇南波罗胡同村农民陈庆彦通过收看教育节目,葡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穆家营子镇穆家营子村农民蒋海亭通过收看教育节目,学到了蘑菇高产栽培技术。目前松山党员教育频道和“松山党建”网站已成为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接受远程教育、掌握各类信息、学习致富技术的重要平台。

另外,各乡镇都十分重视信息调研工作,按照年初组织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明确信息调研工作责任人,制定信息调研报送工作制度,加大信息调研报送工作力度,严格信息调研工作奖惩,信息调研工作比去年有了明显的好转。乡镇组织委员撰写信息和调研文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数量显著增加,质量有所提高。截至目前,全区乡镇党委共报送信息136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一些乡镇党委对党建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缺乏主动性、系统性和创造性。面对全年组织工作的各项任务,有的乡镇思路不清,抓不住工作重点,理不清工作头绪,工作忙乱、被动,不能用亮点工作来支撑整体工作、撬动工作上水平。有的乡镇党委书记虽然能够主动抓党建工作,但是抓党建工作的力度不够,投入的精力不足;有的分管副书记没有从应有的层面上认识党建工作,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较好地履行党建责任人的职责;有的组织委员在组织委员岗位上时间长,工作热情有所减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特别在信息调研方面,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的现象,对所报送的信息缺乏深入思考和综合分析,信息的质量不高,参考价值不大,个别乡镇报送数量过少。

(二)一些乡镇整体工作进展缓慢,有些乡镇的工作仍旧处于安排部署阶段。工作进展缓慢,既有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也有工作方式方法的原因,还有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因素。从督查情况来看,基层有很多项工作滞后于区里的工作安排。对“双提包扶工程”工作,部分区直包扶单位、乡镇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大,缺少切实可行的包扶措施,包扶热情相对往年有所减退,有一些区直部门年初以来还没有去过包扶村。对服务型乡镇政府工作中的便民服务大厅建设,有些乡镇存在着应付和消极思想,有畏难情绪,有的大厅没有实质性运转,没有大厅的建设热情不够高,工作比较迟缓。对于村级代办服务点建设,部分乡镇刚刚进行安排部署,制度不全,机制不灵,工作比较滞后。

(三)有的乡镇工作抓落实的力度不大。在开展主题教育中,有的乡镇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进行系统的安排部署和抓好落实。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大部分乡镇还没有把便民服务大厅作为乡镇政府行政运作的核心部位来抓,缺乏落实工作的方法和措施,工作力度不大,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中,有的乡镇、村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等靠思想;有的村内部建设结构不合理、活动室小,不符合建设图纸要求;有的村建设档案台帐不全。在远程教育工作中,大部分乡镇都处在一种被动应付状态,缺少一些创新的方法和措施,在落实具体工作上与区里的要求存在很大距离,没有发挥党员电化教育应有的作用。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中,部分乡镇刚刚进行安排落实,一些已安排部署的乡镇大多照搬区里的方案,没有进行系统、深入地思考和研究,缺少自己的特色和典型。

(四)一些常规性工作不够规范。大部分乡镇档案材料缺少系统的分类、梳理、装订,个别乡镇的档案材料不全、散乱。在执行《科级领导集体重大问题议事规则(试行)》过程中,大部分乡镇的会议记录只记决策结果、不记决策过程,缺少与会党委成员签字。在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中,建立的学习档案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干部的学习笔记存在漏记和突击补记现象,缺少相关资料的存档,没按要求上报干部参加教育培训情况。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一些乡镇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有的乡镇在管理上甚至出现“真空”,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没有达到100%的要求。在村级代办服务工作中,大部分村还没有达到有明显标志、有具体制度、有服务记录、有办事台帐、有情况反馈的“五有”标准。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方面,招投标手续等不健全,没有建立台帐,省略工作环节,缺少相关档案,建设工作处于无序和混乱状态。

四、下步工作要求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认识。从督查调研情况看,总体上各乡镇按照年初的安排部署,围绕工作重点,花了大量力气,做了一些工作,但一些乡镇党委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各乡镇党委要切实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高度,认识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重要性,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工作一同部署、一同落实,彻底改变党建工作是务虚的、与经济发展关系不大的思想。乡镇党委书记是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好抓班子、带队伍的职责,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抓党建,年末乡镇党委书记要就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向区委作书面述职;分管党务工作的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要合理摆布好分管工作的关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党建工作中来,协助党委书记筹划、安排、落实好党建工作;组织委员和村党组织书记是具体责任人,要切实执行好上级的有关方针、政策,真正把工作向深入做、往实里抓,力求抓出实效。

(二)要进一步加大年初部署重点工作的落实力度。目前看,基层组织落实工作的步伐与区里的工作步调存在一定的差距,一些重点工作的落实力度不大,仍浮在表面上。各乡镇要结合区里的督查深入开展一次“回头看”自查活动,切实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对“四个意识”主题教育和中青年干部“读书与实践”活动,要从抓学习入手,结合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对“双提包扶工程”,区直部门要主动和包扶对象取得联系,尽快组织干部深入到包扶村、包扶户,按照区里的要求开展包扶工作。对“小康示范村”创建活动,要注重典型的培树,积极打造产业支撑,突出创建特色。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要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年内抓出几个远程教育播放典型。对信息调研工作,要继续加大报送数量,努力提高信息调研质量,力争出精品信息,写参考性强的调研。对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通知》(赤松组发〔2007〕25号)要求,确保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要进一步规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从督查调研和日常了解的情况看,一些乡镇的基层组织工作存在不规范的问题,甚至有的工作随意性、随机性较大。各乡镇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的各项工作,加大规范化建设力度,对执行《科级领导重大问题议事规则》,要做到会前1天以上通知会议时间和会议议题,会议记录要有主题、有议事过程、有表决情况、有与会党委成员签字;对服务型政府建设,有服务大厅的要抓紧规范运行,没有服务大厅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建立起来,村级便民服务点运行不规范的,要完善相关制度和出台配套措施;对“设岗定责”活动,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发挥农村无职党员的作用上,规范履岗行为,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对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要严格进行招投标,遵守建设工作规程,按照上级要求和图纸规定,建设一个总面积在90平米以上、综合活动室能够满足全村党员、村民代表活动需要的相对大一些的活动场所;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和规范远程教育工作站、远程教育工作点和远程教育示范基地的软硬件建设;对流动党员管理,要充分发挥乡镇流动党员服务中心和村流动党员服务站的作用,履行好流入地和流出地党员组织“双重”职责,探索有效的管理方法,使流动党员管理进入规范化的轨道。

(四)要进一步加快工作的推进速度。目前,时间已过半,一些乡镇的工作进展速度不是很快,工作安排的也不是很紧凑。各乡镇要切实增强时间的紧迫感,注重工作的连贯性,使各项工作一环扣一环,一链接一链,确保年初安排的各项目标任务超前完成。对“双提包扶工程”工作,各乡镇要主动与所包扶的区直部门对接,尤其要对没有进村入户的区直单位勤联系、多沟通,提醒区直部门要尽快开展包扶工作;对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要制定出工程进度表,立刻动工,抢抓工时,确保10月底前保质保量完成,并交付使用;对“设岗定责”活动,没有安排部署的要抓紧召开动员会,合理确定岗位,明确岗位职责,督促党员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对村级代办服务点建设,要统一制作牌匾,张贴建立村级代办服务点公告,确定专兼职代办员,尽快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各乡镇党委要加快推进非公党建的步伐,对辖区内符合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限上非公企业没建党组织的要抓紧建立,已建党组织的要规范其运行,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作用;要不断改进党组织设置形式,符合建立党总支条件的党支部要按程序升格为党总支,积极探索在产业链上建立党支部,延伸党组织的服务触角,使党组织设置适应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要在整体推进基层组织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抓出不同特色的组织工作典型,用典型带动工作开展,靠典型提升工作的层面和水平。

督查落实情况报告 篇6

一、整改内容

平时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放在政务服务上,对履行党建工作“一岗双责”重视不够,机关党建工作是一个薄弱环节。支部“三会一课”制度没有坚持好。

二、整改目标

通过整改,办公室党组及班子成员党建工作“一岗双责”全面落实,抓党建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办公室党建工作健康有序运行,确保党的建设为政务服务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三、整改措施

牵头领导:xxx、xxx;牵头科室:机关党委;整改时限:xxxx年10月底前。

(一)高度重视党建工作。

办公室班子成员要进一步提高对党建工作的认识,认真落实党建工作“一岗双责”制,将党建工作纳入办公室重点工作,与办公室政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总结、同考核。办公室党组书记与党组成员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落实党建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实行党建目标责任公开承诺,形成党建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心协力抓的工作格局。(责任科室:机关党委)

(二)加强干部教育管理。

办公室党组班子要高度重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工作,将其提升到办公室工作基础和保障的高度,切实加强对办公室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形势、政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一些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抓早抓小、及时纠正。坚决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认真落实“五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崇尚实干的选人用人导向,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推荐和使用干部。(责任科室:机关党委)

(三)完善党建工作制度。

健全完善办公室党组会议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及时讨论决策办公室重要工作。健全完善办公室党组中心组政治学习制度,坚持一个月召开一次办公室党组中心组学习会,认真学习党的政策理论。健全完善办公室党组成员民主生活会制度,半年召开一次党组成员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健全完善办公室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督促办公室党组成员以普通党员身份积极参加支部“三会一课”等党组织活动。健全完善党建工作专题研究制度,做到办公室党组会议半年专题研究一次党建工作。健全完善办公室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制度,每名党组成员要在办公室或者挂包村(社区)联系3名党员,加强联系沟通,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健全完善办公室党组成员党建工作报告制度,党组成员要把履行抓党建工作责任情况作为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每年向办公室党组书面报告履行“一岗双责”抓党建工作情况。(责任科室:机关党委、监察室)

(四)严格党建工作考核。

健全完善办公室党建工作督查考核机制。

一是完善办公室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将党建工作与政务工作一同考核,将党建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加大党建工作在办公室目标绩效考核中的权重。

二是加强党建工作督查,定期不定期督促检查办公室党建工作开展情况,适时举行党建工作研讨,及时解决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廊坊市生猪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篇7

1 发展现状

1.1 饲养品种主要有长白、大白和杜洛克, 约占廊坊生猪饲养量的95%。

1.2 养殖规模

截止到2012年12月底, 本市生猪存栏165.42万头, 出栏263.87万头, 能繁母猪存栏19.27万头。

1.3养殖模式

廊坊生猪养殖仍以散养居多, 多数规模养殖场 (户) 养殖模式属自繁自育式, 猪舍样式分单列式和双列式, 并根据生长期的不同进行分栏饲养, 猪床分为水泥地面和生态发酵床两种。较大规模的养殖场舍内都设有公猪栏、妊娠母猪栏、产仔栏、生长育肥栏、鸭咀式饮水器等配套设施。

1.4 良繁体系建设

目前全市有种猪场9家, 存栏种猪4259头, 年可供种3万头。在永清、三河两个项目区建立起5家种公猪站, 存栏种公猪366头, 年可提供猪精液48万剂。

2 存在问题

2.1 资金短缺, 部分养殖企业运转困难

饲料等投入品的价格不断上涨、人工费用的不断增长, 导致养殖成本持续增加, 大批养殖户在生猪价格回暖时已无资金投入再生产。部分养殖企业由于先期基础建设投入过高, 导致后续生产经营资金不足, 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本市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2.2 市场价格波动大, 养殖户经验不足

近几年, 我国生猪价格忽高忽低, 养殖户很容易根据市场行情决定进入养猪行业时机, 往往在行情好时一窝蜂进入, 等到出栏时, 又集中同时出栏, 供大于求, 生猪价格下滑。价格低时又都急于出栏, 到回暖时却不能及时补栏, 从而导致养殖户经营亏损, 养殖信心受挫。

2.3 生产方式落后, 制约产业升级

在猪场标准化建设方面, 大多数规模化养猪场不仅猪场建设选址不符合要求, 而且场区规划布局不科学, 生产区与生活区不能严格分开, 生产区内各功能区布局不合理, 不仅养殖设施等硬件落后, 而且养殖档案等软件建设不规范, 养猪标准化程度不高, 生产方式落后。

2.4 粪污处理不到位, 环境污染严重

通过对全市规模养猪场户的粪污处理调查发现, 对粪污采用发酵、制作有机肥、建设沼气等无害化处理的猪场仅占规模养殖场的30%左右, 多数养殖场对粪污未经无害化处理, 甚至一些养殖场户, 粪污无固定的堆放场所, 无防雨、防溢、防渗措施, 致使雨天粪污横流, 污染场区, 污染河流, 污染环境。

2.5 投入品使用不规范, 产品质量安全难保

调查发现, 一些养殖户为了提高生猪生长速度、饲料利用效率和预防疾病, 在生产中常常使用一些兽药及药物添加剂, 但不按照兽药休药期规定使用兽药, 这样往往造成药物残留于猪肉组织中, 对公众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等投入品购进、使用档案资料不健全, 也难以查清其使用情况, 致使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 解决养猪场扩大生产的资金困难

一是要多渠道增加对生猪产业发展的投入。认真落实国家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建立对生猪产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二是要实现反周期逆向调控政策。建立生猪收购保护价制度, 在生猪价格处于低谷时, 及时按保护价实行收购, 在生猪价格处于高位时, 适度抛出库存平抑市场价格。三是要着力打造地方良种生猪肉类品牌。

3.2 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 推动生猪产业化发展

促进生猪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防止生猪市场价格大幅波动, 必须按照“龙头企业 (公司) +专业合作组织+养猪场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发展生猪产业, 要在政策和资金上对龙头企业给予扶持。同时, 要大力扶持生猪产业专合组织, 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对分散的养猪场户实行统一设计、建设、进猪、供料、指导、服务、收购、销售的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 减少市场风险,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3

转变生猪生产方式, 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没有规模, 就没有效益;没有规模, 科学的养猪技术就难以在养猪户中推广应用, 养猪生产水平就难以提高, 猪肉质量安全和市场肉食供应就难以保障, 因此, 全市生猪产业发展必须以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为抓手, 以规模化带动标准化, 以标准化提升规模化, 通过规模化标准化来转变生猪生产方式, 实现生猪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猪肉产品供需平衡、猪肉质量安全可靠。

3.4 加强良种繁体系建设, 推进生猪良种化进程

良种是实现生猪产业增产、增值、增效的基础和保障。建立生猪良种繁育体系, 就是建立健全生猪“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三级良繁体系。首先, 要建立原种猪场, 扩大优良纯种品种猪的供种能力和供种质量, 重点做好国外引进的杜洛克、长白的培育和选育提高, 建立原种核心群, 使种猪符合种用标准。其次, 加强二元母猪扩繁场建设, 做好良种的扩繁和二元杂交母猪的繁殖工作。第三重点抓好育肥猪场建设。

3.5 强化粪污无害化处理, 促进养猪业与环境和谐发展畜禽养殖标准化得到快速发展, 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粪便污水。

粪污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外界, 不但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 还会危及生猪本身及人体健康。而粪污又是一种宝贵的饲料或肥料资源, 通过加工处理可制成优质饲料或有机复合肥料, 不仅能变废为宝, 而且可减少环境污染, 防止疾病蔓延, 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建议政府加大对规模养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支持力度, 重点支持沼气建设、粪污堆积发酵加工有机肥、污水三级沉淀项目, 推广干清粪工艺、干湿分离、堆肥与雨污分离等粪污无害化处理关键技术。

3.6 规范养殖管理, 确保猪肉产品质量安全

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投入品的安全性和合理使用是生产“安全猪肉”的基础。一要加强生猪生产投入品监管, 防止在饲料及饮水中滥用添加剂和兽药, 严防使用违禁兽药和添加剂, 要确保落实兽药休药期。二要规范生猪养殖档案, 主要规范免疫记录、防疫监测记录、兽药及饲料药物添加剂购进记录、饲料药物添加剂出库记录、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使用记录、疾病诊疗记录、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消毒记录等生产记录。

3.7 规范防疫制度, 杜绝疫病传播

督查调研情况报告 篇8

一、基本情况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包括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三个功能区和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以及海河下游工业区。

滨海新区自1994年成立以来,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112.4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960亿元,增长17.4倍,年均递增24.6%,2006年占天津市生产总值的4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172元,按7.8元/美元的汇率换算是17329美元;财政收入由1994年的23.6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381亿元,增长16.1倍;外贸出口总值由1994年的5.03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226.2亿美元,增长45倍。形成了电子通讯、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七大主导产业。按照滨海新区未来主要经济发展指标规划,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到2010年将达到3200亿元,相当于2004年的天津市经济总量;到2020年,达到1万亿元,15年年均递增13.5%。

2006年4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天津滨海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第二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对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提出了基本要求:试验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并从天津滨海新区的实际出发,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要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创新相结合、经济体制改革与其他方面改革相结合、解决当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相结合,不断拓展改革的领域,通过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意见》对滨海新区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明确定位: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二、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进展情况

按照国务院的《意见》精神,结合滨海新区的实际情况,天津市和滨海新区认真研究,综合部署,积极推进,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进展。

(一)总体方案基本形成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去年天津市制定并递交了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方案总的设想是,以中央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导,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科技、金融、土地、涉外经济体制等改革为重点,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探索新的区域发展和新型城市管理模式,推进全国新的历史阶段的改革。同时,结合滨海新区的实际,确定企业改革、科技体制、涉外经济体制、金融、土地、农村体制、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制度、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制十个方面的具体改革内容。

(二)部分措施已经开始实施

1.金融体制改革有所创新

一是总规模为200亿元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于2006年底正式挂牌成立,首期由6家公司募集的60.8亿元的投资基金已到位,目前正在遴选项目。二是滨海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已经初步建立,20亿元财政资金已经到位,其运作将采用“引导基金”的模式,即政府创立的基金并不直接投资企业项目,而是作为母基金,由母基金投资带动各个专业投资子基金,再投资于专业创投企业,以发挥导向和补位作用。这种模式已经得到国家科技部、发改委等部门的认可,并正努力将这种模式推向全国。三是中国保监会已确定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保险改革实验区,争取在保险企业、保险业务、保险市场、保险开放以及金融综合经营和保险资金运用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创新措施在天津先行先试。四是渤海银行设立了投资银行部,银行业务将逐步扩大。五是天津港财务有限公司去年年底开始营业。这是天津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设立的首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天津港财务有限公司将为天津港集团各成员单位提供办理财务和融资顾问、信用鉴证及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协助成员单位实现交易款项的收付等多项服务,将提高天津港集团公司的资源融入能力,降低整体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六是滨海新区将进行征信体系试点试验。天津开发区与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签订滨海新区信用体系建设合作备忘录,将滨海新区作为人民银行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地区,有关征信体系建设的新思路、新措施在新区先行先试,建设全国征信体系示范区。

2. 涉外体制改革加快步伐

一是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的7条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已经开始进行,改革内容包括:改进外汇经常项目监管方式,改变强制结售汇制度,逐步取消核销制度,实行居民和企业意愿结汇和自由购汇,扩大外汇使用,放宽人民币购汇,通过合格投资机构,将人民币换成外币,扩大对外投资,并允许试点企业开办离岸金融业务等。二是国内面积最大的东疆保税港获国务院批准,东疆保税港是我国批准设立的第二个保税港区,也是目前中国面积最大的保税港区,现已围海造陆10平方公里,年底就可进行首期封关运作。三是海关总署为支持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建设大型综合性海关保税监管区域,向天津海关和海关总署驻天津特派办印发了《海关总署关于支持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总体意见》,推出14项具体措施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四是天津海关将深受企业欢迎的“一点通全关”服务进一步延伸,助推“大通关”。天津海关通过不断修订和完善相关措施,有效缩短了货物滞港时间,大大加快了口岸物流速度。

3. 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起步

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务院对天津滨海新区改革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的天津市土地工作会议确定主要从六个方面推进滨海新区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一是创新滨海新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模式,建立区域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突破现有行政界限,将滨海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纳入法定规划体系,年内完成规划的编制和报批。二是实行土地征收和农地转用相对分离,按照“一次审批、分期实施”的原则,依据滨海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滨海新区五年城镇建设涉及的农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总规模,一次上报国务院批准后,再根据建设需要和年度农转计划指标,适时实施农地转用,保障重大工程项目用地供应。三是建立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安置新机制,将保障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和“长远生计有保障”纳入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并开展留地安置、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征地安置模式试点。四是试行集体建设用地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改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取得和流转制度,完善土地配置方式,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五是改革土地收益分配使用管理制度,完善土地收益基金专项管理,优化土地收益的支出使用结构,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六是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探索耕地占补平衡的多种途径和方式,以优先保障滨海新区发展为原则,为滨海新区的发展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4. 新区区域空间规划引入主体功能区概念

一是滨海新区构建了科学合理、效应聚集、城镇与功能区相配套,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功能区布局,即“一轴、一带、三个城区、八个功能区”的空间布局:一轴,沿着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下游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一带,沿着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设海洋经济发展带;在轴和带的T型结构中,建设以塘沽城区为中心、大港城区和汉沽城区为两翼的宜居海滨新城;八个功能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区、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滨海化工区、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海港物流区、临空产业区、海滨休闲旅游区、临港产业区。二是天津市编制《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建设与“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生态区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内容。

5. 探索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区

探索和创新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机制是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一大重要任务,滨海新区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大体上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以电子信息、汽车等高新技术较为集中的开发区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另一个方向是以高污染、高消耗产业为主的石化类产业等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今年滨海新区将首先在两个方面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一是重点打造四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包括:建设开发区生态工业示范区,形成品种多样、链条紧密、资源闭合流动、有效利用的新型生态工业结构;规划大港石化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区,解决好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有效处理;推进汉沽电水盐联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依托北疆电厂,建设超临界高效清洁燃煤发电机组和低温多效海水淡化装置;加快建设海河下游石油钢管和优质钢材循环示范区,推进行业的整体集成、系统优化,大幅度降低水资源和能源消耗。二是通过有目的地引进产业链条中的空缺企业,不断完善汽车、石化、冶金、电力和海水淡化四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三)2007年综合配套改革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确定的十项内容2007年已全面启动,其中下面五项将作为重点推进,有望在年底前取得进展。

建设现代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改革和创新是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近期重点之一,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在搞好渤海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基础上,鼓励发展各类功能的产业基金,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进行房地产投资信托试点,发展集合资金信托业务,把天津逐步建设成中国产业基金发行、管理、交易、培训、理论研讨中心。加快天津企业集团的发展,培育一批销售额超过百亿、千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开展房地产、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等资产证券化业务。其二,开展金融机构综合经营。允许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在天津设立机构办理证券、保险、金融租赁业务。允许保险企业集团或以保险业为核心的金融控股公司到天津成立机构办理银行、证券业务。同时整合天津各类地方金融企业股权,设立金融控股公司,控股参股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企业。其三,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主体。设立和引进中外资银行、投资银行、金融租赁、货币经纪、专业保险和再保险、信托投资等各类法人机构。适当组建具有新服务功能的金融机构。支持中德住房储蓄银行重组成为中低收入者服务的住房信贷银行。其四,适应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需要,经批准后进一步扩大滨海新区外汇管理改革先行先试的范围和内容。

进一步推进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以东疆保税港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国际贸易、航运、物流和口岸管理体制改革。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积极探索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管理制度创新,以点带面,推进区域整合。落实新区与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签订的合作协议,加强与东北亚对外开放特殊政策区的经贸合作。

加快土地管理创新。建立滨海新区区域性土地利用规划体系,试行土地征收和农用地转用相对分离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征地安置模式试点,实行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制度,探索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多种方式。完善海洋功能区划,加强监督管理海域开发。

促进科技创新体系发展。以规划建设滨海高新区为重点,创新科技开发与管理模式。健全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快设立滨海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建立科技投资基金股权转让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市场化。

创新人才流动机制。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加强新区管委会在制定发展规划、统筹产业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协调重大项目等方面的组织领导职能,建立市政府各部门与滨海新区条块互补、职能整合的工作机制。促进经济功能区的开发建设功能向行政区延伸,行政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属地管理原则向经济功能区延伸。明确新建产业功能区的管理主体,完善职能和事权。

滨海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处于起步阶段,观念、政策、体制、机制等多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利益关系尚未明朗,许多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行政区划复杂,新区行政管理体制不顺;二是科技创新体系进展缓慢,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不足,离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自主创新战略还有不小的差距。

三、政策建议

滨海新区的改革具有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试验和示范作用,对于促进我国改革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需把握好综合配套改革的正确方向,处理好已经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加快相关配套法律体系的建设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的创新,其本质也是先行先试,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突破一些旧的条条框框,因此要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法律地位得到认可,有利于其突破体制束缚,进行体制创新。

(二)探索解决行政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

理顺滨海新区的管理体制,是滨海新区的当务之急。建议取消原有的行政区和功能区,形成一个一级行政区即滨海新区以及包含八个功能区的新布局。比起其他区划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这个方案确实更具难度,涉及到较大的人员以及机构调整,因此要求有缜密周详的安排和计划。但取消原有的行政区划建立滨海新区一级行政区是理顺滨海新区行政管理关系的最彻底的方案,长期来看,对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三)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区,必须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肩负起改革示范这一重担,走出区域创新发展的路子。要依托天津的产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借助近距离首都北京的科研能力,引导北京和中央的一些研究院所、大专院校的研究成果到滨海新区去实现产业化,创造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同时也要注重对国外先进技术的甄别、引进、吸收、消化和再创新,提升滨海新区的技术水平。

(四)发挥优势,提高资源、土地和港口的利用水平

一是要对自然资源如原油、天然气等进行战略规划、集约开发。二是加大土地管理力度,注重土地的集约使用和开发。三是加强港口的功能开发和功能整合,提高港口集约使用率。当前,一是要加大天津港口尤其是目前正在建造的东疆保税港的开放程度,充分发展集装箱中转业务,形成和国际大港口尤其是韩国和日本港口竞争的有力力量。二是加强天津港和大连港、烟台港的关系能量整合,减少重复投资,成为有效提升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窗口,使这一地区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释放潜能,增强竞争力,同时也为腹地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

上一篇:预防校园欺凌事件主题班会下一篇:中日青少年文化交流活动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