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角活动策划方案(通用14篇)
《动物的家在哪里》
二、主题背景
自然界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幼儿与动物更是有着不解之缘。中班幼儿已有了对动物的认知基础,并表现出对动物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最近一段时间,孩子们经常在讨论“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小动物的家在哪里?”、“蜜蜂的`家是怎样造的?”、“蜘蛛宝宝住在蜘蛛网上么?”一串串的问号,吸引着幼儿不断的去发现、去探索。奇妙的动物世界如此令幼儿着迷,强烈的学习兴趣引导着幼儿去探索、发现“动物的家在哪里”。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区域活动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探索方式为主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这种活动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使幼儿获得有差异的发展。
根据本班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年龄特点,我们创设了《动物的家在哪里》主题区域活动。根据主题内容,我们开设了美工区、科学发现区、建构区来进行活动。
三、主题活动总目标
1、有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了解动物不同的生活环境,丰富对“动物的家在哪里”的认识。
2、通过操作、探究、制作等多种活动,发展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愿意和动物做朋友,懂得爱护动物和动物的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家。
四、家园联系
1、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观看“动物的家”的图书、图片及影像资料。家长还可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鸟巢、蜂巢、蜘蛛网等动物奇妙的家,和幼儿一起探讨怎样保护动物的家园。
2、家长可和幼儿一起用拼插玩具进行盖房子的活动,感受亲子活动的愉悦。
五、主题环境创设
1、收集关于动物居住环境的图书、图片、音像等。布置“动物的家园”主题板。
2、将幼儿开展的“给小鸟做窝”“给小动物盖房子”“海底世界”等活动过程进行拍照,布置在活动区。
六、主题区域活动创设
(一)美工区
活动内容
手工活动《给小鸟做窝》,绘画活动《有趣的小蜗牛》、《能干的蜘蛛》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插接、剪贴、泥工、绘画等不同形式大胆探索、表现小鸟的窝及蜗牛、蜘蛛的形象。
2、尝试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制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愿意和动物做朋友,懂得爱护动物及动物的家。
材料准备
1、知识准备
通过多种方式了解鸟窝的特征及蜗牛、蜘蛛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等。
2、物质准备
图片: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图片、草地背景图、“蜘蛛结网忙”背景图、蜗牛、蜘蛛图片
材料:彩色卡纸、纸盒及半成品、旧报纸、树枝、“大树”
工具:橡皮泥、剪刀、彩笔、油画棒、胶棒、图画纸、勾线笔
活动玩法
1、仔细观察鸟巢、蜘蛛、蜗牛图片,了解其特征。
2、选择喜欢的活动和材料,如需合作,进行协商,做好分工。
3、利用选择的材料,大胆想象,进行探索、操作活动。
4、活动中教师关注幼儿表现,必要时进行适时适度的协助与指导。
5、作品展示。
相互讲述自己的作品,并把做好的鸟窝放在“大树上”,蜗牛和蜘蛛粘贴在相应的背景图上,懂得生活中关心爱护小动物,能够保护动物的家园。
活动规则
1、合理使用材料,懂谦让,不争抢。
2、正确使用各种工具,注意安全。
3、安静活动,协商时不影响他人。
一、制定明确的活动目标
区角活动是幼儿在自由状态下的自主活动, 在这看似随意的活动中, 蕴涵着一定的教育目标, 而让幼儿能在区角活动中通过自主活动达到教育目标, 就需要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充分认识自己的作用、地位, 时时把握好幼儿主体, 教师主导的关系, 并进行适度的指导。
案例: 大班区角———欢迎光临肯德基
在这个区角活动中, 根据孩子的已有经验, 我们创设了制作组、接待组、消费组、服务组。孩子们都很愿意来这里游戏。接待组的小朋友有的在门口礼貌的招呼客人, 有的在给顾客买单; 服务组的小朋友更是忙得不亦乐乎, 一会给顾客送食物, 一会请顾客品尝“免费”赠送的果汁; 制作组的小朋友则在那里用各种纸制作着食物。可是好景不长, 没有几天, 肯德基突然变得“萧条”了。在活动评价环节, 教师引导孩子们分析原因: 服务组的孩子说: 肯德基不好玩, 顾客买完东西就没事可干了; 制作组的小朋友则反映, 有的小朋友看着别人做啥她就做啥, 造成了某种材料的缺乏; 消费组的幼儿则说游戏提供的“钱币”太少了, 买了一两样东西就花光了……听完孩子的议论, 老师抓住时机, 让幼儿想办法改进区角活动的设置, 并及时地调整了活动目标: 为消费组提供小面额的钱币, 避免简单的换购; 制作组则要求孩子们活动前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归类, 要求制作出来的食品口味多样, 外形精美。服务组的小朋友为了避免“浪费”, 加入了食品“回收”的环节, 及时将顾客拆下的食品外包装回收送到制作组。一系列的问题, 在孩子们的商讨中得到了解决, 孩子们再一次兴趣十足地投入到了游戏之中。
当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时, 老师要及时帮助幼儿拓展思路, 深化游戏主题, 明确教育目标, 不断地创新游戏情节, 提高幼儿对游戏的积极性。
二、创设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
区角活动氛围宽松, 形式多样, 幼儿可自由选择玩什么和怎么玩, 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获得经验, 体验成功和愉悦, 因此在区角活动中, 当孩子们真正开始游戏时, 教师要注意充分尊重幼儿, 让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 自主选择、自由交换游戏内容, 创设宽松、和谐、自由的活动氛围, 激发幼儿探索的愿望, 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案例: 中班区角———我是小小建构师
积木一直是孩子们的最爱, 我们在小小建构区里投放了大量的各式积木、纸筒。几次活动下来, 孩子们创作了好多得意的作品, 也有了一定的活动经验。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这次活动前老师激发孩子们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 拼搭乐亭美景! 说干就干, 孩子们开始了自己的分工: 有的利用纸筒垒砌广场花园; 有的用扣式积木拼搭路灯、小汽车; 有的两三个一起合作拼搭宽宽的街道……这组小朋友在自由的堆砌中有了重大的发现: 要想堆砌的造型牢固、美观, 一定要按照纸筒的长短有规律的拼搭! 他们用由短到长垒砌出“推不倒”的宝塔, 由短到长再到短堆砌出新型花坛。看啊! 他们居然堆砌出了一个大花轿! 还让长得最小的吕梦奇坐在了里面, 几个男孩子玩起了抬花轿的游戏! 孩子们在这里无拘无束, 找到了属于他们的快乐!
三、做幼儿活动的观察者、引导者
幼儿在区角活动的时候, 教师不仅应成为幼儿游戏的好伙伴、好搭档, 还应成为一位细心的观察者, 了解幼儿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在“肯德基”店门口, 老师发现刘好小朋友哭了, “怎么了?”老师轻轻地问。“今天我本来想吃完肯德基再去宝宝理发店理发, 可是, 钱花多了, 现在不够用了, 没法去理发店了! ”刘好一脸的委屈。“那你应该怎样做才合适呢?”经老师一提醒, 刘好明白了, 高兴地跳起来, 挥动着手里剩下的1元钱说: “我有办法了, 等明天再游戏时我吃五元钱的肯德基, 然后去理发店花两元钱理发, 这样我还能用省下的钱去超市买到我想买的彩笔啦! ”在老师的启发下, 孩子增长了合理消费的意识。这个经验, 我想孩子会受用终生的!
此外, 老师还要根据游戏的开展情况参与到游戏中, 促进游戏情节的发展。在一次玩“美羊羊超市”游戏活动中, 导购员程婧小朋友觉得很没有意思, 说没有人来买东西。老师故意表现出着急的样子: “没有人来买东西, 这可怎么办? 是不是还有好多顾客不太了解这个小超市啊? 我们能不能给美羊羊超市做做广告啊?”孩子们一听这话, 高兴地说: “好啊, 我们一起来试试看! ”于是在自由活动时间, 老师和孩子们开始忙碌起来, 有的在画某件商品的广告画, 有的用硬纸板做起了超市广告牌……有的在商量超市还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便民服务! 经过孩子们的商量和调整, 美羊羊小超市的生意又兴旺起来了。噢, 服务员陈家航跑进跑出, 他在干什么呢? “他们买了很多东西拿不回去, 我帮他们送货呢! ”原来孩子们又增添了送货到家的优质服务! ———游戏情节在孩子们的游戏中又丰富起来。
总之, 为了延长区角活动的“生命力”, 教师应注重每次活动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注重活动之后的评价和调整; 注重区角之间的有机结合和有效利用, 让区角活动在教师适宜的指导下不断地完善和完美, 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 使精彩的区角活动成为幼儿熟练掌握学习经验、生活经验的快乐平台!
摘要:区角活动是幼儿在自由状态下的自主活动, 在这看似随意的活动中, 蕴涵着一定的教育目标, 而让幼儿能在区角活动中通过自主活动达到教育目标, 就需要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充分认识自己的作用、地位, 时时把握好幼儿主体, 教师主导的关系, 并进行适度的指导。
一、 区角活动是愉悦性和教育性的统一
对幼儿来说,区角活动氛围宽松,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在整个区角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自己决定怎么玩,并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无任何压力的环境中自由设计玩法,积极活动,获取经验,得到满足,尝试成功,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因而,对幼儿来说,区域活动是愉悦性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教师要有计划地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条件,通过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使幼儿能主动探索、积极实践,从而达到促使每个幼儿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的目的。由此可见,区角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形式,具有教育性。
二、区角活动是表现性和自主性的结合
艾里克森指出:促进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区角活动有益于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培养幼儿的表现性。因为在区角活动中,教师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类型和材料,幼儿能按自己的意愿决定玩什么、怎么玩,然后进入自己选择的区域内,积极表现,大胆发挥,支配自己的行为,以活动主体的身份,积极地与材料相互作用。所以,区角活动是幼儿发挥自主性的最好场所,它使幼儿在与周围环境及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保持活动热情和表现欲望,让幼儿从中积累经验、提高水平,是幼儿自我表现的最佳场所。
三、区角活动有益于个别化和个性化的教育
区角活动大多数为小组和个别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独立或结伴活动,老师与幼儿间个别接触的机会明显增多了,强化了师生间一对一的相互作用,获得了实施个别化教育的良好机会,使教师在面对全体幼儿的同时,能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幼儿成为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的个体。在整个区角活动过程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他们不是被动地服从教师的要求、接受教师的指挥,而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想法进行活动,使个性得到了发展。
角色游戏活动是孩子们的最爱,自区角游戏活动开展以来,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游戏活动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它为孩子提供了模仿,为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在游戏活动逐步展开中,幼儿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明显的有所提高。在游戏过程中有规则意识,能投入到游戏角色中。
这学期,小朋友对游戏的规则和游戏角色还不是很清晰,游戏的范围比较局限,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也比较薄弱,通过这些方面,结合了他们的生活经验,教师在游戏活动中以参与者、启发者的身份出现,启迪幼儿的思维,使他们动脑筋解决了游戏中碰到的问题,克服了游戏的障碍,也促进了游戏主题的深化,提高了幼儿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促进游戏主题的深化,这学期主要针对幼儿游戏时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分角色,表演,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将废旧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即动手又动脑。
二、区域总目标:
1、鼓励幼儿乐意参加各种游戏,能在各种材料的吸引下积极参加活动,体验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2、学会与人友好相处,相互合作,懂得体谅别人,关心别人,不争、不抢玩具,爱护玩具。
3、活动中能热情主动地和同伴交往,和同伴共同协商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
4、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深化游戏主题,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初步让幼儿分配角色和规则的掌握。在活动中,能自觉地遵守活动规则,学习独立地、较有秩序地收拾、摆放玩具及活动材料。
6、通过医院角色游戏促使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锻炼他们的语言交往的能力。
三、游戏准备:
1、画画用的颜料宣纸彩笔等一些用具;音乐区准备乐器等,建构区准备清水积木。编织区准备线,卡条,麻绳等,动物模型若干。
2、用纸盒制成医疗箱,用废旧物品制成听诊器、针筒、体温计。搜索药瓶,用泡沫、硬纸板、橡皮泥制成药丸。
四、具体措施:
本学期开展的区角:小医院、建构区、美工区、编织区、音乐区。
1、丰富幼儿社会经验的基础上,启发幼儿产生新的游戏主题,培养幼儿进行游戏的.独立性。
2、培养孩子的自我展示欲望。
3、发动幼儿收集废旧材料和半成品,丰富游戏材料。
4、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做出评价,教师以适当的方式参与指导游戏,促使幼儿的游戏主题深化,情节继续发展。
5、引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建立和遵守规则,从而培养幼儿的责任心。
6、通过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区域活动中,我投放了四部用纸盒箱制作的汽车,孩子们非常喜欢。活动开始时,一些男孩主动要求开汽车,于是,我点了嘉义、南南、辉辉、子羽和俞渝五个小男孩,故意多点一个人。他们兴奋地走近小汽车旁,很快嘉义、辉辉、子羽当上司机,南南和俞渝在争抢一部车,谁也不让谁,后来还是南南松了手,可南南委屈的大哭,见此,我赶紧过去,叫停了其它司机。问他们:南南没有车开,怎么办?汽车是在哪儿开?路上除了汽车还有什么?经过大家讨论,他们明白:开车要遵守交通规则,要有警察指挥交通。于是推选南南当警察,手拿红绿圆形积木变信号灯,南南很开心,小司机们也有秩序的开车。
当幼儿积极地投入区角游戏时,正是教师观察的好时机,幼儿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老师应及时启发、暗示,让他们有继续下去的愿望和信心,满足并保持幼儿游戏的兴趣,使幼儿体验到活动过程的快乐。本次活动中,小班孩子由于生活经验积累少,当他们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时,教师如果不去帮助,不给他提示,他们很可能会发生矛盾。可见,教师的作用就是那根点金棒,成败与否就在于你是否适时的指点。
一、幼儿园区角游戏的内容
区角游戏的区域包括角色游戏区、积木区、玩沙玩水区、语言图书阅读区、音乐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自然角、益智区、操作区。
二、各游戏区的设计 角色游戏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幼儿最熟悉的地方是家庭,最先接触和了解的劳动就是家务活。因此,无论是在哪个年龄班,娃娃家都是角色游戏的中心主题。并由此扩展出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如餐厅、超市、医院、邮局、工厂、图书馆、火车站、博物馆等。小班的角色游戏区的主题以家庭生活为主。到了中班,角色游戏区就出现了以反映社会生活为主题的活动。大班的角色游戏区的主题则更加的丰富多样。(二)各年龄班角色游戏活动的指导
对于角色游戏的正确指导,主要在于帮助幼儿按自己的愿望和想像自由地开展游戏,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幼儿能够极有兴趣地毫不勉强地努力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发展情感与培养能力。1.小班
小班幼儿对角色游戏是很感兴趣的,但他们常常会忘掉自己的角色。所以,对于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的指导应着重于增强他们的角色意识。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角色的标志物,比如妈妈的头巾,爸爸的手机,医生的白大褂、听诊器等,让幼儿明确自己的角色。也可以通过语言的启发和自己的加入来提醒他们。例如,娃娃家的“妈妈”跑到别的地方玩去了,这时教师可以对她说:“你的宝宝一个人在家哭呢,你快回家去看看吧!”并启发她出门可以带着“宝宝”一起走或者作为“客人”去她家作客,使“妈妈”回到角色中来。
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往往同时扮演相同的角色。例如,一个娃娃家也许有2~3位“妈妈”,或好几个“爸爸”。这是由幼儿年龄特点所造成的,教师不用去干涉,应顺其自然。2.中班
中班幼儿常常是一边游戏一边想下面的情节,还没有具备事先计划、商量、设计出游戏过程的能力。因此,对于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指导应侧重于加深他们对角色的理解,要求幼儿能较正确地反映出角色特有的行为和语言,并能创造性地表演。例如,“在医院”的游戏中,一开始“护士”只知道给“病人”打针、发药、测体温。后来老师启发他们想一想护土应该是怎样对待病人的呢?他还可以怎样照顾他们呢?于是护土便想到去搀扶病人,叮嘱他们吃药,陪病人检查等游戏情节。
在游戏中,教师还应鼓励幼儿共同游戏,启发幼儿创造与固定角色有关的其他角色,并通过活动加强各主题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交往与关系,从而增加角色游戏的集体性和互动性。
3.大班
大班幼儿对于角色游戏的经验较丰富,反映的主题也较多样化,游戏的内容充实、有新意,角色较多,能体现一定的社会性,且独立游戏能力强,在游戏前能自行设计游戏情节,通过彼此的商量、协调分配角色。因此,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的重点就应放在激发幼儿角色游戏的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幼儿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矛盾的能力上。在大班的角色游戏中,可以鼓励幼儿为开展游戏自己制作玩具。例如,为邮局制作信箱、邮筒、邮包、邮票、印章,为图书馆制作卡片、借书证,为照相馆制作相机、相片等。
二、语言图书阅读区
(一)语言图书阅读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在此区角内以图书阅读为主,配有一些语言游戏,如接龙拼图,拼贴讲述,连词句,编故事,讨论谈话等。2.材料的提供
语言图书阅读区的活动主要为正规教学活动服务。因此,语言游戏可以是正规教学活动中游戏的重复或延伸,教师应为幼儿多提供一些小图片、卡片等可操作的材料。图书阅读活动则应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数量充足的图书,可以提供的图书种类有: ①
故事书。
②杂志、画报。如《看图说话》
③知识书。如《幼儿十万个为什么》、《热带鱼图片大全》、《看图识字》、《交通工具大全》等等。
④自制图书。幼儿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自己绘制的图书。
若有条件,语言图书阅读区还可以提供与限制人数相同数量的语言复读机或随身听(带有耳机,可以避免相互干扰),以及录有与图书内容相关的磁带(可以是老师自己录制的)小班幼儿阅读的图书要画面简单,颜色鲜艳。以家庭生活、幼儿园的生活、小动物的内容为主。情节不宜复杂,篇幅不宜太长。
中班幼儿可以阅读一些有关日常生活和人物方面的图书。图书的篇幅可以有所增加。大班幼儿则可以阅读配有简单文字的图书,图书内容的科学性可有所增加,可以提供较多的知识书和一些寓言故事。3.场地的设置
语言图书阅读区应该是所有区角中最安静的,并且应有充足的光线。因此,适合靠窗而设,远离音乐表演区、角色游戏区等较为嘈杂的地方。
在语言图书阅读区地上可以铺上漂亮、柔软的泡沫垫,在桌上铺上美丽的花布等,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舒服的阅读环境。(二)各年龄班语言图书阅读区的指导要求 1.小班 对小班幼儿,教师多采用直接指导的方法,通过语言示范、启发提问、具体讲解等手段,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技能和语言表述能力。要求幼儿在语言游戏中能大胆讲述、学习倾听别人的讲话,培养他们爱听故事、爱看图书、会安静阅读的良好习惯和对语言活动的兴趣。2.中班
对中班幼儿,要求能用较完整的句子比较连贯地讲述,能独立阅读感兴趣的图书,理解画面的内容。能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讲话。3.大班
能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能连贯地讲述事情和几幅图片,能与同伴共同创编诗歌,对书上的文字感兴趣。
三、美工区
(一)美工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在美工区内可以进行平面造型,如绘画(彩笔画、水彩、水墨画手指画、刷画、拓印画等)、自然材料(沙、树叶、蛋壳等)的剪贴、撕贴等;立体造型,如捏泥、和面团、纸、粘土等;自然材料造型,如豆画、石画等;废旧材料制作,如纸盒、易拉罐、纸杯等;以及结合节日活动制作装饰物,如彩环、灯笼等。2.材料的提供
各种纸、彩笔、颜料、剪刀、浆糊、橡皮泥等是美工区必备的材料,但不是惟一的材料。美工区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美工的材料也是广泛而繁多的,需要教师花费时间与精力去收集、准备、提供,务求充实、充分。3.场地的设置
美工区是一个以操作为主的区角,需要设置在有充足光线的地方。另外美工活动中常常用水,因此也应接近水源,便于幼儿在活动中使用。美工区是一个相对安静的区角,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相邻。(二)各年龄班美工区的指导
与正规的美术教育活动相结合,美工区的活动更重视幼儿操作的过程和参与的意识。在美工区内应着重于鼓励、指导幼儿发挥想像力,进行创新。但让幼儿发挥创造力,不等于不进行技巧方面的指导。熟练准确地使用工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发挥创造力。1.小班
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尚未成熟,因此他们的美工活动多围绕感知运用色彩进行。教师不应苛求他们做到画面整洁、涂色均匀,这样会使他们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地绘画与创造。对他们的指导应着重于萌发他们的绘画兴趣和大胆作画的信心,以及教给一些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与技巧。教师在这一时期需要进行一些直接的指导与示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与技能。2.中班
中班幼儿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和表现的技巧,这时教师应着重指导他们如何充分使用工具、材料和发挥技巧,减少直接的指导,并积极鼓励他们发挥想像力,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3.大班
大班幼儿的操作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此阶段,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己活动。当有一种新的活动内容出现时,教师不要急着教幼儿应如何如何做,而应先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尝试,教师只以辅导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活动,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帮助。
四、科学发现区
(一)科学发现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科学发现区中可以设计以下活动:(1)感官的活动。如摸不同质地的物品,闻不同的气味,尝不同的食物,分辨相似的声音等。
(2)声的活动。如声的传播,声音的产生,不同的声音等。(3)光的活动。如镜子的反光,万花筒,哈哈镜等。(4)电的活动。如连接简单的电路,拆装手电筒等。
(5)磁的活动。如探索哪些物体可以磁化,利用磁铁的特性制造指南针,各种磁铁游戏等。(6)力的活动。如“跷跷板”、“天平”的活动,物体滚动的实验等。(7)水的活动和空气的活动等。
科学发现区的活动要结合正规的科学教育活动。在正规科学教育中进行的活动,可以在科学发现区中延伸。如在“安装电池”的教育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将各种电池和材料提供到科学发现区中,让幼儿继续操作、探索。2.材料的提供
科学发现区的材料应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来提供,注意材料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3.场地的设置
科学发现区适于设置在光线充足、接近水源的地方。(二)各年龄班科学发现区的指导 1.小班
在小班,科学发现区以发展幼儿的感知觉为主要目标。因此,教师的指导着重于引导幼儿去感知,并引起他们参加科学活动的兴趣。例如,在感知味觉的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酸、甜、苦、咸等各种丰富的食物。为了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可以做一次示范,拿一样食物尝一尝,并做出表情,让幼儿猜猜老师吃到的是什么。这样,幼儿的兴趣就调动起来了,他们会觉得很有趣,乐于自己也尝试。
2、中班幼儿对科学发现活动已有了一定的兴趣,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有提高。因此,在中班,教师的指导重点就应放在鼓励幼儿表达出操作的结果。3.大班
大班的科学发现活动,以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为主。大班幼儿对科学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操作的材料有着忍不住摸一摸、动一动的渴望。这时,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由操作,在指导上着重于让幼儿将操作中的经验转化为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五、益智区
(一)益智区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1)数学的内容。有计数、计算、分类、排序、等分、测量等。(2)构图造型。有图形片构图,形体拼折构图,皮筋、回形针拼图等。(3)棋类和扑克牌等。2.材料的提供
(1)数学的材料。如计算器、排序板、分类盒、计数卡、式题、尺、笔等等。(2)构图造型材料。如七巧板、几何拼图、皮筋构图等等。(3)棋类。如斗兽棋、飞行棋、跳棋、象棋、围棋等。(4)扑克牌等牌类。3.场地的设置
应选择相对安静的地方,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美工区相邻。(二)各年龄班益智区的指导
益智区内的活动包括了数学的内容,这部分的内容是正规教学活动的延续,对它的指导与正规教学活动的指导基本相同。
棋类和扑克牌等游戏具有一定的玩法和规则,对它们的指导是一个教和学的过程。1.小班
小班幼儿尚没有一定的规则意识,在游戏中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醒。这时,教师应做较为详细的讲解和示范,提高他们的规则意识。但要注意,讲解要生动、简单、形象,过多的讲解会使幼儿失去游戏的兴趣。2.中班
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他们对规则的掌握和执行情况。要鼓励幼儿关注游戏的结果,加强他们的规则意识,让他们了解不按规则游戏赢了也不光荣。
3、大班幼儿已有独立游戏的能力,并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教师可以要求他们严格遵守游戏规则,争取好的成绩。
六、操作区
(一)操作区活动的设计 1.活动的内容
在操作区内可以安排的活动有:
(1)手指配合的活动。如给娃娃喂食物、穿珠、系纽扣、编塑料管、小物体的镶嵌活动、玩具的拼插等。这种配合较为简单的活动适合小班和中班上学期幼儿进行。
(2)手指、手掌、手腕配合的活动。如拧螺丝、开瓶盖、系扣绳子、系解蝴蝶结、系纽扣、系鞋带、绣花、编织、用筷子夹物品、翻绳、使用锤子钉钉子等。这种配合活动动作较为精细,有一定的难度,适合中班下学期和大班幼儿进行。2.材料的提供
根据安排的具体活动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
操作区的材料要分类摆放,便于幼儿使用、收拾、整理。
材料的投放要有一定的计划性,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操作需要时间短到需要时间长。3.场地的设置
操作区应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适宜与语言图书阅读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等较安静的区角相邻。
(二)各年龄班操作区的指导 1.小班
小班幼儿由于小肌肉动作尚未发展到灵活自如的程度,因此,在进行操作区的活动时,只是专注于尝试运用和使用工具材料的方法,并不在乎结果。教师的指导也应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激发他们的操作兴趣为主,让他们在看似无目的的随意摆弄过程中,熟练、精细他们的动作技能。
2.中班
在小班的基础上,中班幼儿的操作活动可以增加难度,提高要求。同样是物体的镶嵌,小班可以只要求按简单的轮廓线镶嵌物体,而中班则要求可以用物体镶嵌出图案。同样是拼插玩具,小班幼儿不要求拼插出形象的物体,而中班幼儿则鼓励他们关注拼插的结果。3.大班
关键词:区角活动,环境创设,教师指导,幼儿发展
区角活动是这样一种活动形式: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将整体的活动范围划分成小的活动区域,并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投放学习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活动区域和活动伙伴,从而促进幼儿的有效的学习和发展。但是,如果没有对区角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和指导的话,就会让幼儿的学习变得散漫,没有目的和系统,从而把有效的学习时间变成无效的玩耍和打闹。所以有必要对区角活动进行有效性评价,笔者根据自己在幼儿园的实际观察情况,结合自身的体验,提出从教师、环境创设以及幼儿发展三个方面评价幼儿园区角活动有效性的标准。
一、对幼儿教师的评价
1. 教师是否能够适时地介入、鼓励并引导幼儿进行探索和思考。
区角活动,对幼儿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自由活动、自由游戏,幼儿可以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均可自由选择,充分自主地活动。所以对教师来说,如何适时地介入幼儿的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应该能够尊重幼儿的愿望,支持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激发他们进行探索的欲望,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用“瑞吉欧教育理念”里面一句话,“教师应该接住孩子抛过来的球,并给予回应”。那么在区角活动里面,更重要的就是教师如何去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何时做出回应。这就要求根据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和以往工作经验,有效判断孩子什么情况下需要帮助,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回应,在既不改变任务难度的情况下,帮助孩子达成目标,获得成就感。所以教师在区角活动中的作用可以形象地理解为“脚手架”,来不断创造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达到更高一层的目标与发展。其次,教师应该了解幼儿的学习进程。材料丰富、新奇多样的区角,自然对儿童有较强的吸引力,孩子可以在区角里乐此不疲地活动。但是这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放任让孩子自我探索,随心所欲地玩耍。相反,教师的任务更重了,她不仅仅只是一位知识的传授者,在区角活动里教师更应是一位观察者和指导者,细心地观察每一位孩子的发展状况和所遇到的问题,适时地给予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在区角活动中所做的工作更多了,不仅要观察,还要写观察记录,对孩子进行有效和必要的指导。再次,教师应该能够促进幼儿间的相互交流。儿童伙伴的作用是教师、家长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替代的。他们的地位平等,有着共同的经验背景和语言,他们之间不存在交流的困难和障碍,而教师只能从成人的角度去对幼儿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分析。那么在区角活动中,伙伴的角色地位表现得就更为明显了。因为在区角活动中,由于空间有限,通常情况下,教师都会规定每个区角里的人数,一般都在2~3个人,或者3~4人左右,那么在这个人数当中,伙伴之间的交流就会容易和频繁,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这样一个教育契机,来增进儿童伙伴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但是由于区角的玩具和空间有限,儿童难免会因为抢玩具和空间引起冲突,所以教师应该防止和避免儿童之间的同伴冲突。
2. 教师是否能够制定相应的合理的区角规则。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说的自由是在有规则下的自由,只有在有规则下的自由,才是真正有秩序合理的自由。所以在区角活动中,就要求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情况,和幼儿一起制定合理的规则。在幼儿选择区角的时候,就应该要求幼儿自选和教师指定相结合,以免幼儿偏区,喜欢哪个区,就仅仅只是在一个区角里面活动。儿童不同于成人,他们的同伴模仿能力特别强,当一个孩子选择进一个大家比较喜欢的区角的时候,其他孩子可能就会“跟风”,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个人的发展,也会影响班级成员进入该区进行活动。所以,在进入区角的时候,教师在尊重幼儿个体兴趣时,也要顾及幼儿全方面的发展与其他幼儿的需要。对区角里的人数有所规定。因为区角的空间有限,只能容纳2~3幼儿在一个区角内进行活动。那么教师在幼儿选择进入区角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实行插卡进入,看到人数满了以后自行换一个区角进行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也可以在无形当中学习到相应的数学尝试。在区角活动结束之后,制定相应的整理规则,让幼儿主动收拾区角里的工具和玩具。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从哪里拿就放到哪里去。也可以让幼儿进行协商,共同整理玩具,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最主要的是:区角活动之后教师的总结评价工作。教师应该对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讲解和评价,可以选择让幼儿自我讲评和教师评价两种方式。幼儿自我讲评就是每一次活动之后,教师带领全体幼儿参观学习一下别的区角里的活动成果,让孩子们自己讲讲都做了些什么,有哪些成果和作品,有什么不会的地方,这样做一是让孩子学会关注别人的劳动成果,二是让幼儿自己获得一种成就感,有积极性和热情投入到下次的区角活动中。教师评价是对整个区角活动进行的总结性评价,对于个别表现突出的孩子进行表扬,提出优点和不足,有利于下次区角活动的开展。
3. 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是否具有针对性。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的定位应该是信息的导航者、兴趣的激发者、愿望的支持者、关系的协调者。所以,教师在区角中对幼儿进行指导时,必然要求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对每一个孩子“因材施教”。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在2000年出版的《幼教绿皮书》(Development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中指出当前幼儿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对个别差异的关注不够,教育方式仍然无法真正重视个别差异的存在,并配合孩子的差异调整教育方式。近年来,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对智力以及个别差异的理解,有了一定的变化。孩子们的差异有两种:个体之间的发展状况的差异和个体内部独特性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模式各不相同,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气质、性格、学习品质都不尽相同,所有儿童都有自己的长处、兴趣和需要,也都有自己发展不足的地方。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区角活动的指导中,真正地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使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度符合每一位幼儿的学习特点和水平。在区角活动中,幼儿以个别化的学习为主,教师需根据孩子的发展状况和水平,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二、对区角中环境创设的评价
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皮亚杰认为:知识的获得,既不来源于主体,也不来源于客体,而是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向内协调主体的动作;通过反省抽象形成逻辑数理化经验;其二是向外组织外部世界,以产生认知的内容,即形成物理经验。向内和向外活动,构成同时的双向建构。那么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来解释儿童在区角活动中的学习过程的话,就务必要求教师在区角中准备丰富的、可操作性的、具有挑战性的材料,以供幼儿进行操作和建构。首先,区角的划分是否符合教室空间的合理利用和满足孩子的需求。一般而言,区角都有美术区、益智区、阅读区、建构区、表演区、娃娃家、生活区等,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合理地分配这些活动区域,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遵循一些原则,例如动静的分离、区域大小的搭配等。其次,在材料的投放上要求材料的投放要有:目的性,也就是要求当前材料的投放要符合我们当前的教育目标和儿童发展的特点;层次性,相同内容,不同年龄,不同的发展阶段,材料层次是不同的;自然性,区角活动中的材料要尽量真实,贴近儿童的生活,最好能用儿童熟悉的事物,废旧物品的利用当然最好,虽然儿童具有非凡的想象力,但是材料也要具备可以想象的条件;丰富性,不同区角内的活动材料应该多样,不仅要求数量够用,也应该花样新奇,同一区角内的材料投放也应该种类齐全。
三、对幼儿发展的评价
一是幼儿是否能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的建构学习是区角活动的一个主要特点。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指出:“促进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而区角活动则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判断有效的区角活动是否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还要看幼儿是否在区角活动中是积极主动建构的个体。因为在区角活动中,教师给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来决定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用什么玩,玩到什么时候,可以通过幼儿在区角活动的表现以及他的学习兴趣和表现欲望,来判断幼儿是否在区角活动自主的探索中获得了体验,建构了知识。二是幼儿的学习是否具有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我们知道,我们中国的课程改革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曲折,从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又到整合课程、活动课程,最近又比较流行主题课程,现在又提出的区角学习,又有学者提出主题课程和区角活动的整合。那么我们比较我们所经历的一次次课程改革,不难发现,每一次都有进步,但又恰恰不完善。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相对以前而言,无论是身体特征还是心理特点,我们对幼儿都已经有了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了解,已经认识到儿童的学习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和活动的选择必须要尊重满足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发现活动课程、主题课程以及我们现在所谈的区角活动,都是以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为前提的。但是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难免就会对知识的系统性和学习的可持续性有所忽略。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的学习是同化、顺应的过程,那么这就需要知识之间要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如果仅仅只是依照儿童的需要则会造成幼儿学习的不持久、知识的不连贯。此外,在区角活动中的学习,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它并不要求儿童在一次区角活动就可以实现所有的教育目标,而是允许幼儿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能力水平,适宜地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适宜性教育”。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儿童学习的总体目标,及时地、不断地调整具体活动的目标,以使区角中活动的设计、材料的投放都能更好地定位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上。
总之,区角活动丰富多样,幼儿对区角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较高,如何利用幼儿的这种热情获得最近发展区的发展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所追求的。那么就区角活动而言,对它的评价,应该是一种“过程性评价”,不是“一锤子定音”的事。在活动中对教师、幼儿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评价,从而才能促进区角活动积极有效持续地开展。
参考文献
[1]黄琼.对区角活动的性质、功能及指导方法的再认识[J].学前教育研究,2001,(3).
[2]王梅香.区角活动的改善和指导[J].教学与管理,2002,(9).
[3]邹蓉蓉.浅析区角活动中教师角色定位[J].基础教育,2005,(4).
[4]张丽萍.区角活动的指导与评价[J].幼教园地,2005,(7).
[5]叶颖.区角活动促进幼儿与环境互动的策略探析[J].教育导刊,2003,(8).
【关键词】区角;个性;发展;创新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日渐提高,幼儿园的新课程实施逐渐成为幼教活动的关注重点。而区角活动作为幼教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而且有利于幼儿良好性格及能力的形成,为幼儿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有利于幼儿个性的有效习得
在区角活动中,幼儿可以学到许多有益于以后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经验,而这些经验,通常是成人很难通过“语言”去教给他们的。更重要的是,孩子通过自己动手所得来的经验,往往又是不会忘记的。美国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曾经指出,“ 促进幼儿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而区角活动则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从对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用什么玩的自主选择,到积极地与同伴、玩具和材料互动,幼儿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在区角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开发。所以,区角活动是幼儿发挥自主性的最好场所,它使幼儿在与周围环境及材料的相互作用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表现欲望,有助于幼儿自身个性的有效习得。
二是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培养
现代社会,多数幼儿都生活在独生子女的大环境中,“以自我为中心”、合作协商意识匮乏、社会角色意识缺失等等,是其成长过程中所共同面临的难题,而区角活动在这一方面恰恰弥补了通时教育的不足。例如,在最传统的“过家家”这个游戏中,爸爸、妈妈和宝宝的角色分配就需要幼儿彼此之间的商量解决——是轮流当爸爸呢?还是那个个子最大的男宝做爸爸呢?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彼此间的协调。与此同时,幼儿们通过各种角色扮演,体会到了做医生的耐心与细致,做父母的体贴与呵护,做老师的关心与牵挂等等,其社会性与社会参与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其将来进一步独立参与社会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是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古语有云“教学相长”,幼儿教育同样如此。在多样化的区角活动中,教师变传统的集体教学模式为认真面对每一位儿童,因而能充分地观察幼儿,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与方式,以适宜每个幼儿的需要,同时也促进教师自身的自我反思与成长。所以说,开展区角活动有利于形成新型的师幼互动关系,老师能从儿童对活动的选择和参与的情况中反思自身的策略方法,在内容选择、材料投放中更多关注儿童的需求,更多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这将极大地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有效提高。
那么,幼儿园应如何科学高效地开展区角活动呢?如何将真正的“自主创新”观念转变为教育行为,关键在于具体的操作与实施。这就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区角活动环境创设的实效性
创设区角活动,必须最大限度的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协助幼儿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来。为此,教师在区角创设中必须开动脑筋,整合多种形式,让区角变成孩子们真正的“活”教室。首先,在区角的设计初始,必须考虑到幼儿自身的发展实际,例如区角的设计高度应在幼儿的平行视野所能及的范围和高度内,教师所提供的活动材料在发展幼儿能力的同时也应顾及到幼儿的既有经验与知识。其次,创设的环境不单是要教会幼儿使用,也要引导他们理解各种环境的创设意图,从而使幼儿更加珍惜我们的活动场所。总之,只有将区角活动与主题活动完美的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教育整体,才能有效支持主题活动的深入,丰富开展,实现其有效性的最大发挥。
2.明确区角活动材料投放的针对性
区角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材料来实现的。材料是区角活动的物质支柱,是幼儿操作与探索的学具,所以,材料投放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要求我们要注意投放材料的针对性:一是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比如对于年龄偏低的小班幼儿,由于他们的年龄相对较小,情绪波动大,爱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我们就不易投放单一类的材料。二要针对孩子的个体差异。在同一个集体中,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我们在投放活动材料时也要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需求。三要针对孩子的兴趣愿望。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幼儿的探索欲同样也是在活动兴趣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这就要求老师在区角活动中用心观察,注意发现每个孩子的兴趣热点,激发孩子的愿望,通过材料的准备与投放来完成区角活动的发展目标。
3.科学把握区角活动过程教师指导的适度性
在区角主题产生中,老师是发现者、参与者;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是启发者、引导者。然而,在区角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也应遵循适度性原则:第一,以观察、了解幼儿为主,避免过度的指导行为和介入行为。教师在区角活动中应以观察了解为主,尽量防止过多的指导与限制,从而规避对幼儿自由发展的束缚。第二,指导要注意隐蔽性,最大程度地让幼儿自己去主动解决问题。如:在某一区角活动问题产生时,教师不能图快而干脆自己把问题解决了,而是要主动参与活动,积极引导幼儿,放手让幼儿自己去协商处理,使指导隐含在与幼儿一起的活动之中。第三,给予幼儿适度的评价以促进其主体性的发展。在区角活动中,适度的评价可以敦促幼儿活动的继续深入,使幼儿加深游戏中的体验与感受。
一、什么是区角游戏
幼儿的区域游戏作为一种自主游戏,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的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主动的进行探索与交往,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深受幼儿喜爱。
二、开展区角活动的意义
1.促进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自发地学习;
2.增进幼儿、师生交流,培养幼儿交往能力;
3.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好奇好问的能力;
5.增强幼儿的表现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三、常见的活动区角及功能
1.生活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生活模仿性操作与练习,发展孩子编、系、扣、穿、夹等基本生活操作能力。
2.语言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图书、图片、头饰、手偶等的观察、操作、拼摆等讲述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美工区:主要功能是通过撕、贴、剪、画、捏、做等美术操作表现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科学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科学小游戏及数学操作活动,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发展幼儿数学能力和动手操作等能力。
5、建构区:主要功能是利用积木、酸奶盒、易拉罐、纸盒、玉米瓤等进行的建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知觉,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动手操作及交流合作能力
6、角色游戏区:
(1)涵义: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主要有:开心娃娃家、小小美发屋、娃娃超市、快乐美食城、快乐小吃吧,小医院等。
(2)主要功能:是通过模仿各种社会活动,有助于幼儿学习各种社会性行为,发展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四、区角内容的设置
1、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置区角
(1)小班
关键词:温馨、暗示
娃娃家区:活动围绕本区域为中心
建构区:可以建构在娃娃区边上
图书区:亲和但不随意
其他:故事角、饲养角
提示性标语很重要,温馨的家居感可以让孩子情绪稳定,操作内容以生活操作为主。
(2)中班
关键词:丰富、提升
图书区:规范、整洁
表演区:形式多样、经常开展
益智区:解构清晰
美工区:材料丰富、最好提供幼儿不常用材料
其他:音乐角、体育角 让孩子动手、动脑,丰富幼儿的知识解构,提升孩子水平。(3)大班
关键词:幼小衔接、智力思维发展
阅读区:自主、互相监管
识字区:随课堂内容变更,系统性要强
益智区:材料丰富,让孩子参与教具制作(棋类的添加)
其他:探索角、机械角
摆放、分区逻辑性要强、易于孩子自取自拿。
五、创设区域的要求
1.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要对孩子现有情况有所提升。
根据幼儿发展的不同需求引导幼儿开展系列区角活动,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发展。
例:建构区,结合小班幼儿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和小肌肉群不够发达的生理特点,可为他们提供体积大,便于取放,类别相同的建构材料。而大班幼儿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在提供建构材料时,则要注重多样性和精密性,以满足他们的探究和自主发展的需求。
社会性区角在设置上也应注意针对性,角色简单、分工明确的娃娃家应设在喜欢模仿、社会经验欠丰富的小班,利于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超市购物可锻炼幼儿的分类、计数、交往等综合素质,可设在中大班。医院、邮局、理发店、银行这些社区的服务设施是幼儿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所经常接触到的,便于幼儿的社会性成长,可设在大班,让幼儿在充分参观、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开展。
2.根据幼儿兴趣点设置区角
区域活动是一种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指导、支持为辅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力、兴趣及性格方面各有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兴趣点。如有的区域男孩喜欢,有的区域则是女孩的天地,有的喜欢科学区,有的则喜欢美工区,不同年龄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点也在不断的转移。因此,我们在设置区域时应根据幼儿不同的兴趣点设置不同的区域。
3.与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
无论是什么游戏活动,孩子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可以借助设置自由、开放的区域活动促进每位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应将日常未完成的教学内容、幼儿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在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巩固掌握相关的知识经验。例:数学区、语言区、美工区等区域活动便可以结合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来设置。
六、区角游戏创设应遵循的原则
1.自发性原则
(1)以桌子、柜子、隔板等物体将活动室划分为各个游戏区域,幼儿有选择的余地,能够专注地游戏,减少喧闹及攻击性行为。充分拓展班级游戏空间,并且避免过多地频繁搬动,占用游戏时间。
(2)用不同质地的铺设物(地毯、地板革、塌塌米)来暗示区域的界限或改变光照明度,即界定了游戏的范围和特性,可以增加不同区域之间的互动。铺设物还有利于减除噪声。对于小班儿童来说要准备鞋套,否则幼儿会因为惧怕换鞋(不会系鞋带)而不能自由地游戏。(3)各区域之间要留有清楚的走动线,引导幼儿的正常游戏,避免正在进行中的游戏被打扰。
(4)分隔物的高低视幼儿的年龄特点而变换,小班幼儿需要相对开放的空间,分割物不要太高,使幼儿能随时看到教师,增加心理安全感,也便于教师指导。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分隔物以幼儿坐下来区域独立成一体,抬起头能够看到教师为宜。大班儿童自我独立意识较强,分割物最好由幼儿自己选择决定其封闭程度。
2.相容性原则
(1)将性质相似的区域设置在相邻的位置,使幼儿能够产生互动行为。例如:娃娃家与建构区相邻,便于两区之间的交往。大型建构区与小型建构区安排到一起便于激发更多创意。
(2)考虑幼儿的需要将需要用水、采光的区域放在便于取水、靠近光源的地方。
3.可变性原则
(1)可以将作为分隔物柜子下面装上万向轮,或用屏风、布帘等物来分隔区域,使幼儿能够弹性地变换和组合游戏区。
(2)充分利用空间,相邻区域共用分隔物,使材料能相互通用。
4.多样性原则提供单独游戏与合作游戏的可持续性材料。
(1)每个区域的材料应有分类架或游戏筐,便于幼儿选取和整理,减少无效游戏时间。
(2)区域分类不要过细,使幼儿失去选择的余地。例如:手工制作区不要分为纸工区、泥工区、绳编区,可将三类材料摆放到一个区“手工制作区”,幼儿可以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综合运用材料创作。
5.转换性原则
(1)区域的空间分隔是动态的,经常变换区域的位置,引起幼儿的新异刺激,激发幼儿的游戏愿望。
(2)教室的桌子最好是两人共用的长方型,便于幼儿搬动组合。架子、隔板、地面铺设物也尽可能移动,使幼儿能够移动和转换。
(3)阳台不要全封闭,使幼儿能够透过栅栏向下看到户外的事物,一目了然,转换幼儿的观点和视角也便于室内外游戏的有机结合。
(4)室内装一面大镜子,增强幼儿对身体的感觉和拓展视觉空间。
6.互动性原则
(1)鼓励幼儿参与环境设置,改变区域环境以实现自己的计划。
(2)游戏初期视空间大小规定区域人数,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逐步放宽限制,由幼儿自行决定人数。
(3)室内外游戏有机结合,将室内游戏转移至室外,室内外之间自由移动,充分利用空间,使儿童游戏水平能够迅速提高。
(4)实践表明:围坐的方式更便于儿童之间的互动。操作台面不要靠墙,应能够便于幼儿围坐,欣赏同伴作品,相互交流经验。
七、应该注意的事项:
1.应注意空间上的挖掘
2.应该注意动静的交替
3.区域应该是独立而开放的
4.安全应该是区角布置考虑的前提
5.材料的投放要丰富多样
关键词:开展活动;幼儿园;区角活动
区角活动是在孩子们的自主时间来进行的,在活动中要求幼儿教师对区角活动所需要的活动材料以及活动方式进行划分。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所喜爱或者熟知的活动内容来进行自由分配。
一、提高幼儿教师的个人素质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幼儿教师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要对孩子的选择加以引导。首先,幼儿教师要具有爱心与耐心,更应该学会尊重孩子们的意愿,鼓励孩子们的正确想法,并帮助孩子们完成小小心愿。一个幼儿园的好坏取决于幼儿教师的素养是否能够合格。同时,要求幼儿教师在幼儿园的生活中不仅要做一个教育者,还要做一个细心的观察者与指导者。细心地观察每一个孩子所遇到的问题,并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指导,使之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幼儿园设施的投入
区角活动应尽量选择氛围宽松、形式多样的地点进行。可以让孩子们随心所欲地玩耍,没有任何的外界压力,从而获得身心的愉悦,体验成功所带来的快乐。这就需要幼儿园提供一个宽阔的活动场地并营造一个温馨的区角。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望,培养孩子们的自主性与创造性,让孩子们学会自主选择。
三、制定合理的区角规则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幼儿园要针对孩子们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对孩子们进行约束与管理。良好的规章制度可以让孩子们有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来进行生活与学习,也会为孩子们以后的生活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幼儿园不仅要制定规则,还要对孩子们的行为进行监督。
丰富多彩的郊区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热情,还可以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幼儿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内心想法,努力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可爱舒适的区角活动场所。同时要求教师要注意区角之间的有机结合和有效利用,为孩子们建设一个精彩的区角活动场所。
参考文献:
董航.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1,12(10):56-57.
关键词:幼儿园区角活动,指导时机,动教
所谓区角活动就是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并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的分区活动的场所。区角活动活动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的重要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支持和引发幼儿的操作摆弄、探究、实验、制作等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的知识经验。区角活动正是这样一个充满探索,具有教育性、兴趣性、创造性、操作性和自由的、宽松的学习环境,它为幼儿提供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活动机会,幼儿通过摆弄物体、自由操作、观察与实验,认识物体的特征和物体之间的关系,解释事物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形成智慧,发展个性,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区角活动是近年来幼儿园广泛采用的一种活动形式。区角活动以其组织形式灵活、内容丰富,有力地推动了幼儿园教育朝着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促进了《幼儿园工作规程》的贯彻和落实。
教师的现场指导在幼儿游戏的开展中显得十分重要,它决定着幼儿游戏的开展,教师始终要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不应该是知识的输出者,扮演好观察者与指导者的角色。
一、先观察,后指导
实施指导,观察先行。观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与反思自己前期的工作状况,即区角活动种类与位置是否适当,也是教师介入与指导幼儿活动的前提。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对游戏做出正确的判断,有的放矢地引导、帮助幼儿充分获得发展。只有通过观察,教师才能知道幼儿是否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玩,材料是否恰当、经验丰富程度如何等,再决定是否加入幼儿的游戏,以帮助幼儿提升游戏的技巧。教师只有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游戏内容,并在幼儿游戏的兴趣与需要基础上来帮助他们,才可能避免以成人的需要和看法去干涉幼儿游戏的现象发生。
二、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
如果教师发现了幼儿游戏的问题,需要介入游戏,需找准介入幼儿活动的最佳时机。通常在以下情况下介入:
(一)当孩子遇到困难玩不下去的时候
案例一:杰杰因为“娃娃家”人数已满不能进入而苦恼,又不想去其他游戏区玩的时候,教师可引导他:“你想一想怎样才能进去?”当他想出“当一名客人”的时候,孩子终于以“舅舅”的身份成功地进入了“娃娃家”。
(二)当孩子出现纠纷与行为问题时
案例二:在一次搭建游戏中,丑丑不小心碰坏了小朋友搭的动物园的时候,孩子们有的埋怨丑丑,有的以暴力攻击丑丑,有的不知所措。这时教师马上说:动物园是不是“地震”了,我们赶快抢救动物,把动物园修好吧!于是孩子们又重新投入新游戏当中,巧妙地化解了一次即将发生的纠纷。
(三)当孩子操作发生困难时
案例三:3岁的佳佳不会搭积木,她把小块积木放下面,大积木放上面,所以,搭的房子总是倒地。老师看到后,拿了一些与佳佳手里一样的积木,坐在她身边,亲切地说:“我想给白雪公主搭一个漂亮的房子,大积木放下面,小积木放上面……瞧,漂亮的房子搭好了。”孩子在旁边,通过观察与模仿,学会了搭积木。这时,她不仅印象深刻,还感受到老师的浓浓关爱。
(四)当游戏无法深入时
案例四:一次,当老师看到“娃娃家”的孩子无所事事,很无聊的样子,老师马上以“客人”的身份进入“娃娃家”,原来孩子们觉得每天都是做饭、抱娃娃、收拾房间,太无聊了,于是老师马上说:今天小舞台有一场非常精彩的表演。孩子们就忙着抱好娃娃去车站坐车到剧院看表演了,看完表演后,又到超市里买食品,参观建筑角的建筑等等,游戏的内容又丰富了起来,老师适当的指导,不仅深入了游戏的开展,还让他们走出家门,加强了与其他游戏区的联系。
一、参赛对象:所有班级
二、评比时间:20XX年10月21日
三、评比过程
1.现场展示:各班级布置自然角环境,10月21日下午3点整将进行现场观摩。
2.主题介绍:进行自然角创设主题介绍活动,展现期间能让幼儿观察以及参与管理自然角、植物变化等过程性内容。
3.评比顺序:小班—中班—大班
四、评比标准:
1.能根据季节特点、年龄特点要求创设自然角。
2.自然角区域划分明确,有观赏、种植、饲养、实验(小班可没有),数量多,内容是幼儿感兴趣的、有利于幼儿观察,促进幼儿发展的。
3.种植、盛放物品整洁、牢固、美观、安全、卫生,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4.能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对一些植物进行艺术加工,供幼儿欣赏,幼儿参与自然角创设与管理。
2幼儿园自然角评比活动方案
通过举行自然角评比活动,促进教师为丰富我园环境,提升自然角创设水平和创造力而积极合作。努力使幼儿能在美好、有趣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二、评比时间
20XX年4月13日中午12:30
三、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四、评比形式及内容
1.评比形式:现场观摩,年级组互评。
2.所有人员现场观摩互评打分。
3.四区创设(种植区、观赏区、饲养区、实验区),及观摩记录。
五、奖项设计
幼儿园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
3幼儿园班级自然角评比方案
为了给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幼儿科学素质,丰富动植物知识,养成关爱生命、勤劳有责任心、热爱大自然的行为习惯,提升我园教师综合素质,力争在全区幼儿园自然角评比中取得好成绩,特组织幼儿园自然角评比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评比内容:全园各班自然角(种植区、饲养区、观赏区、实验区、观察记录)
二、评比对象:全园各班师幼
三、评比时间:20XX年11月
四、评委:各主班老师
五、评比要求:
1.内容设置:要求:结合创建目标,用多种方式直观的呈现出现阶段的托、小、中、大班自然角的版块及内容设置。
2.材料选择及区域布局:要求:
(1)充分利用空间、墙面的作用,创设平面、立面、操作的自然角环境。
(2)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应体现丰富多样与灵活变通相统一,安全、卫生与实用相统一。
(3)布局合理,造型别致,色彩和谐,形象生动,具有童趣,富于创意。
3.参与情况:要求:是否能引发孩子观察与探究的欲望,营造出环境与人、师与生、生与生、亲与子的`互动和谐的学习氛围。
4.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
要求: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各班选派教师以理论联系实践,借助PPT,清晰、流畅的向评委讲解本班自然角创建的情况。
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同一区角中材料的投放中也有差异。幼儿可根据提供的不同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同时,我们还发现由于幼儿能力的差异,同一材料其操作的途径也不尽相同。
区角投放的材料不能五花八门、但也不能过于单一,应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密切结合,同时要有一定的数量保证。这样就可满足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能力去选择和操作。在每个区角中材料投放的数量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材料分配。
此外,还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及发展水平随时调整材料。当幼儿已能轻而易举地完成某区角里的任务或这这一区角主题长时间的未被理睬,教师就应该考虑调整材料了。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持续时间短,老师就要利用新鲜的材料去刺激他们的兴趣,使之不产生厌烦、乏味感。
二、创设区域的安排
室内区角:活动区角的创设、主题墙的布置、活动室空间、自然角、户外区角、公共活动区创设等进行。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力求使每一块墙壁都与幼儿对话,每一张图画都贴近幼儿实际,拥有教育的内涵,体现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意识,幼儿由单纯的倾听者变成了计划者、参与者,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意识到了自己是环境的主人,人人出谋划策,人人都来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使幼儿的参与性落到实处。
小班:角色区、建构区、阅读区、美工区、益智区。
中班:角色区、建构区、阅读区、美工区、益智区。
大班:角色区、表演游戏区、建构区、阅读区、美工区、科学区、益智区。
《家长园地》是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园地,是联系幼儿与家庭的一座桥梁。各班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幼儿的实际情况办好每周一次的家长园地,真正发挥它的教育价值。
室外区域:为幼儿增添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因受场地限制)我园也准备配置幼儿嬉水池、玩沙池、塑胶场地、幼儿涂鸦区、种植园等户外拓展活动场所。
三、创设区域需注意及改进的问题
1.应注意空间上的挖掘及动静的交替
2.应注意区域的独立及开放性
3.尽量利用本土资源,废旧利用,丰富投放材料
【关键词】幼儿园;区角活动;乡土资源
近几年,我们在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中,对贴近儿童生活的社会资源、自然资源进行了发掘和利用,发觉农村的部分社会资源、自然资源是我们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大仓库”,为儿童创造了一个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也为他们探索性、体验性学习营造了条件。在较好的乡土资源支持下,我们幼儿园各班级区角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较好地贯彻了《纲要》精神,促进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制作绘画,放置盆景,营造富有乡土气味的环境氛围
俗话说:环境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的老师要常常有意识地创造设计一些具有乡土气息的环境,对儿童潜移默化的进行教育。
1.制作绘画,激发兴趣。用具有乡村特色的原料制作成漂亮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的四周,以此来激发儿童的兴趣。例如:具有童趣的的豆贴画、布贴画、草编画等等,零距离的呈现在幼儿们的眼前,启发了他们探索的愿望与兴趣。
2.放置盆景,间隔空间。我们在各个区的角落位置,全部放置了用农村植物栽插的盆景,或者是挂着修饰过的生活物品,这样一来,巧妙化解了空间分割造成的生硬感,给活动室带来了无限生机。
二、开展各种活动,多途径挖掘乡土资源
有位国外专家说过:能把竹竿当马骑,是真正富有创造的玩具。我们在小时侯玩耍过的推铁圈、打水漂、抽陀螺等游戏至今还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它曾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梦想与乐趣,也激发了我们的创造性与主动性。由此可见,区角活动的素材不在于有多么的高档,而在它是否有助于孩子们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发掘区角活动材料时,有目的地从农村蕴含的乡土资源着手,通过幼儿、家长、教师、社区的共同努力进行收集。
1.收集区角操作材料,激发孩子们的认知兴趣
乡村自然风光优美,四季特征明显,农作物、树木等乡土资源丰富多彩。我们经常指导孩子们到工厂、户外、社区、家里去收集可以利用的区角使用材料。例如:在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带着儿童去采集树叶、麦穗、花朵、麦管;夏天引导儿童收集河蚌壳、螺丝壳;秋天指导幼儿把树枝、落叶、稻草带回来进行制作活动。与此同时,我们还引导孩子们采集种子、果实等,特别是稻穗、棉花等,用此来增加区角的材料,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乡村资源的丰富,在增进儿童对身边环境认知的同时,也引发了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2.发挥家长的积极性,丰富收集充实区角活动
现在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家长们更多关注的是孩子学到了什么知识本领,无暇也不屑地去关心乡土材料,有部分家长认为老师有点不可思议,如何让家长配合我们的采集工作,一定要在沟通上做文章;因此,我们向家长开放区角活动,幼儿们美丽多彩的作品、老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家长们立即明白:原来家中那些不起眼的废旧物品,原来也是培养孩子各种能力的好帮手。所以,向家长们提出的收集各种物品的要求也得到了他们的积极响应。
3.采用教师收集,合理投放区角材料
老师收集活动区角材料,主要是通过老师自身及老师潜在的引领作用实现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采集、制作区角活动材料,例如,在“美食一条街”的区角活动中,老师依据乡土资源,利用废旧材料为孩子们制作了他们喜爱的烧烤、饺子、包子等,这些手工自制的材料得到了小朋友的喜欢。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活动区的材料逐渐丰富,孩子们在开放的环境中有较多的材料,畅游在更加宽广的创造天地间。
4.利用综合教育资源,让区角活动走进社会
伴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幼儿园已经由封闭式教育转变为开放式的教育,尤其是扩大了与社区的联系,增强了社会服务的功能,为了满足幼儿认知世界的需要,我们在区角活动中,有意识地综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逐步丰富孩子们的社会生活经验,以增强孩子对自身、社会、他人的理解。社区资源包括孩子周边的设备、设施,还有工作人员、居民等。我们通过建立各种社区活动网络,让他们把已有的经验应用到社区服务中,获取新经验,例如:三八妇女节,我们组织孩子到社区工厂、医院,为奶奶、阿姨表演歌曲、舞蹈,精彩的表演获得了她们阵阵的喝彩声。
三、开办多种区角活动,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
俗话说的好“心灵手巧”,我们常常动手操作,有利于小朋友肌肉的发展。为此,我们有目的地开办了各类操作区,让孩子们有一定动手操作的机会。例如“认知区”:由小到大的种子粘贴,水果、蔬菜、根的分类等;“美劳区”:有各种树叶贴画、各种种子制作的项链等;在建构区:“小小建筑工”们会变着法子地运用牙膏盒、牛奶盒等搭建出一座座高楼大厦;计算区:小朋友又挥着笔,来探知水果的分类、种子集合的奥秘;科学区内,孩子们更是“潜心钻研”,制作了蛋壳不倒翁,在制作过程中,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主动积极学习、探索知识的欲望也在逐步增强,还能够互相帮助,并尝试着自己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开发和利用乡村蕴藏着的乡土教育资源,为幼儿园节省了较大的教育经费,这也是符合了纲要精神。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通过材料的收集和活动的“创造”,孩子们对大自然的观察与探索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收到了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保险.浅谈幼儿区角活动环境的创设[J].时代教育,2013(16).
[2]赵海燕.幼儿园乡土教育的价值及内容选择[J].基础教育研究,2012(2).
【幼儿园区角活动策划方案】推荐阅读:
幼儿园区角活动方案设计07-27
利用乡村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区角活动07-21
幼儿园区角学习心得09-11
产业园区筹备方案07-09
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06-15
办公园区物业保安管理服务方案06-05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07-06
宝山工业园区夏季消防检查工作方案07-17
幼儿园美工区角教案07-02
园区管理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