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培养论文(精选13篇)
曾向多位教师讨教如何教好历史课这个问题。他们一致谈到一点:在高一未分文理分科之前,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学科在中学里的地位不及语数外、理化等学科,一周的课时量又少。但一项调查显示,仍然有不少学生喜欢这门学科,重点中学的初中生中有67.6%,高中生中有73.1%的学生喜欢历史。其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历史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
那么,在历史处于学科的弱势地位而学生兴趣仍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和历史学习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动学生爱历史的原动力,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大门是成功的历史教育的关键。
一、兴趣的含义与分类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千多年前,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多年后,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可见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对其学习这门学科有重要的作用。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
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会更主动、直接地参与此学科的学习,并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兴趣的不同特点可划分为多种类型。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兴趣,一种是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有所学的历史知识的内容及其这些历史知识的过程本身给学生带来的兴趣。如历史课本语言生动、排版富有趣味性,老师讲得好、有意思等等。间接兴趣是由学习结果给学生带来的兴趣。如立志选择文科、报考文科大学,渴望拥有渊博的知识等等。
要想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最有效的办法是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因为直接兴趣是间接兴趣的媒介,是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当然最可贵的是能把二者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兴趣经历最初的有趣、乐趣到最后更具社会性、自觉性、方向性和坚持性的志趣,从而能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并最终将两者结合起来?
笔者认为,发挥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与课外的辅助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教育成不成功很大一部分取决与传授者的传授水平。
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1、课堂
1.1、饱满的学科热情,良好的上课心态
一个对自己所教学科毫无热情的人,怎能指望学生对此学科产生热情呢!因此,教师应当做学生探求知识道路上的引路人。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乐趣并将此乐趣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与你一样对新世界、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有着不熄灭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良好的上课心态是一节课成功的必要因素。教师的上课心态是富有传染性的。如果以疲倦、不耐烦的心情给学生上课,再有趣的内容也将成为不良心情的牺牲品。学生也被这种情绪所传染,变得焦躁而兴趣骤减。因此调整好上课心态,以微笑感染学生,把快乐传递给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才能产生积极的学科兴趣。
1.2、善于运用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间的信息交互过程。在这个信息传播过程中,语言“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历史知识丰富多彩,它是通过语言这个桥梁传递给学生。学生是被动接受还是愉快接纳,这就需要语言这门艺术的“打扮”。
北师大附中的历史教师纪连海为什么能够登上央视的《百家讲坛》。为什么他的历史课那么受学生的欢迎?除了他渊博的知识和对本学科的热情与不懈的探索外,他还积极借鉴评书的语言、相声的包袱来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例如,他是这样讲解“火烧圆明园”的:“圆明园英法联军找得着吗?从英国、从法国那么老远来,他知道中国有个圆明园吗?肯定不知道!那么问题在于,是谁告诉他中国有个圆明园的呢?肯定不是你,我知道!那么告诉英法联军中国有个圆明园,你们可以到哪儿去抢,去烧的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便是……”这种包袱法真是吊足了学生的胃口。这种充满无穷魅力的语言艺术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把教育意义蕴涵其中。
1.3、导入多样化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单一的导入方式容易使学生“审美疲劳”。毫无悬念的单刀直入从一开始就扼杀了学生的兴趣。笔者在执鞭“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采用歌曲导入,请文娱委歌唱《春天的故事》,并将对歌词的诠释贯穿课程始终。而讲到“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时则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写下古代、近代、现代的交通工具。这些导入方式不仅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给他们提供了展现自己才能的平台。
因此教师可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情况,多改变导入方式,使学生保持新鲜感、期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4、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学习气氛对学生兴趣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情景复现法,讨论、辩难,巧设问题情景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展开联想,敢于同学、老师争论,使历史课堂学习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相互促进的场所。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运用适合的方法,如练习课可采用知识竞赛,单元小结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
1.5、联系生活实际,善于运用乡土资源
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历史与现实有着许多的相似,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所以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乡土历史提供了一个“近水楼台”的优势。教师要善于运用乡土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社会。
2、课外
1.1、培养师生之间的积极感情
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关键,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对教与学的内容发生兴趣的关键。一旦师生关系破裂,很难设想学生会继续对关系恶化的教师所教的学科发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是很重要的。
教师应增强责任感,密切与学生的交往,关心和热爱学生。全国著名教育家,积极倡导“爱”的教育的霍懋征老师曾说:只有学生喜欢你,才愿意上你的课;只有学生信任你,才会向你提出许许多多有趣的问题。
1.2、兴趣在第二课堂中延伸
课上时间有限,传授的知识也只是一方面。学生在学得一定学科基础知识并建立了稳定兴趣以后,就不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很自然也把注意力转向课外。他们对课外读物、小组活动、学科比赛都很感兴趣。教师可适时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观看历史影片,举行知识竞赛、历史表演等。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活动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不然困难得不到解决也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
1.3、自信心是增强学习兴趣的保障
对学习的兴趣,需要积极进去的精神做支持,而自信心是产生这种精神的保障。对于学习成绩,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帮助其找出原因,提供方法指导,使学生不断获得因成功而喜悦的体验,以提高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的持久性与稳定性。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兴趣的保持,既是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长时间的稳定,是历史教学成败的关键。而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有机结合,是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条件。缺少直接兴趣,会使学习成为枯燥无味的负担;没有间接兴趣,也难于使学习坚持下去。
除此之外,历史是一门丰富生动且富于人文色彩的学科。在编写历史教科书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与生动性的结合,选材的合理性。在排版方式的改进和问题导学的设置方面可以多一些创意。
三、激发学生兴趣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目标设置
历史教学与其它课程一样,是按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施的有目的的教育行为。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来激发学习动机,诱导学生的思维。
(—)学期教学目标设置。在历史教学中,每学期开始的第一次课,教师都要向学生概括地介绍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的时数、计划安排和学习的相关要求等,并选择学生普遍感兴趣但知之不多且又急于想知道的历史史实来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培养自我责任感和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机,这些对本学期的学习将产生较大影响。
(二) 课次教学目标设置。
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都会比较详细、具体地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要求,这不仅包括该课的主要内容,而且还包括该课的重点、难点,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及方法等,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由于每一节课都有这样的相关环节,实际上也就构成了对学生的某种心理暗示,相应地学生就会把这些目标转化为内心的需要,使其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处于自己的意识控制之下,并不断提高努力程度和动机水平,教学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通过教学目标设置,首先,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和行为引向完成教学目标方面;其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质量;第三,促使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积极思考、自主创新,避免了过去“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闷”的局面,提高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设计的挑战欲和获取成就的动机;最后,把学生的短期努力与长期努力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不断积累,最终实现本学科长期培养的目标。
二、创设激起内驱力的情境
在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老师直接设计或间接控制的情境中进行的,而该种情境又有诱发动机的功能。因此,根据成就动机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设置能激起各种内驱力的情境,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激起认知内驱力情境。
首先,可创设“新意”情境。在历史教学中,可在保证教学大纲要求和基本教材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合理改变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使某些学习过程具有新异性。例如:在讲活字印刷术的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先让学生自带刻刀、橡皮擦等,练习刻写一个单字,并试着印到纸上,然后进行集体讨论如需印制一篇文章应该怎么办?如此来构筑这堂课,不仅可以使学生知晓中国人“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而且使学生通过思考和动手等自主活动觉得有新创意,有新收获,也就满足学生求新求趣的心理。其次,制造“问题情境”。在教授某节课之前,先向学生提出引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资料收集或通过讨论思考,了解该课程的历史背景和诱因,可以起到诱发学生的认知内驱力作用。这样,通过设问,可以引发学生探索结果的意向和期待心理。再次,设立“难度”情境。问题的难度与调动学生认知内驱力的关系较大,一般来说,问题的难度应介于会与不会之间。因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所掌握的学科技能与新问题的解答之间,既具有一定的联系性,又具有进一步发展变化的特点,这种不平衡性就会导致学生的积极努力,以尽快建立新的平衡;同时,适宜的难度会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完成课堂任务充满信心,会使学生情绪乐观、稳定、愉悦、振奋。
(二)激起归属内驱力的情境。
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人际交往频度较高的特点,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认同、接纳,同学间友好、关心的感情。例如:当学生完成一组思考练习题后,教师称赞性的表情和鼓励性的语言,会使学生发自内心的高兴;教师精心的指点和善意的期待,会使学生产生继续强化认真学习的意愿,他们从教师的关心与耐心中体验到安全感、归属感的满足;同时,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尤其是在举行小组对抗性辩论时,比方说有关对秦始皇或著名历史人物的功过结论的讨论中,大家互相切磋、互相鼓励,共同为争取胜利而通力合作,同样会使学生体验到自己归属于某个集体,被同伴所接受的幸福感。
(三)激起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情境。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还应创设情境以满足学生因自己的较强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对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学生,当他出色地完成任务或在某方面表现较突出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以满足学生的自信心。同时,还要创设一定的场合和机会,使他们的专长得以充分的展现,使其恰当地能够体验到自我价值感。例如:让历史素质较高的同学做一些适当的专题研究,比方说从历史的角度对汕尾相关街道的名称沿革情况展开调查,并把他们的研究结果当众公布;另外也可以让个别学有特长并有一定表现欲的同学进行学科的专题演讲等。虽然这种情境与认知内驱力不同,他不是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但在激起学生自我提高内驱力,并不断提高学生成就动机水平方面还是必要的。
三、教学效果的反馈
所谓反馈是指通过对学生学习能力或学习结果的评定、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对后继行为进行调节的过程。在历史教学中,虽然有关学习结果的反馈既可能是正确反应的信息,也可能是错误结论的信息,但都有利于学生坚持目标或修正目标,所以,它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较有益的动态调节信号。为提高反馈的动机功能,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反馈要及时。
多数情况下应在学科练习中或完成后,立即给予反馈,以激发学生新的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科练习中或在练习完成后不超过30秒内进行反馈,学生的认知最清晰,反应速度较快,调节的效果最好。
(二)反馈要积极。
学生完成作业练习的结果对学习动机的反馈作用有两重性,即加强或削弱的作用。因此,反馈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内容为主,特别是在学科学习的初级阶段,即使学生的解答或练习极不像样,甚至不知所措,也要用建议、改进的语言或希望的眼光给予反馈,以使其学习动机得以强化。
(三)反馈要得法。
首先, 反馈的内容要具体, 使学生真正了解前进的目标和方法, 才能认真付诸行动;其次, 反馈内容的数量应视学生的能力而定, 对初学者的反馈量宜少。否则, 给以过量的反馈信息就会使学生感到困难, 无从做起, 信心就会受挫, 动机水平也会下降。
四、结论
中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因,它是在学生生理、心理和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在外部环境的诱发下逐渐形成的。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创设激起内驱力的情境和积极进行反馈等途径进行培养,只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就会使学生产生认知活跃、情感振奋和意志努力等状态,这是提高学科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保证,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更是学生主动探索历史发展过程、寻找其中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并确信自己具有从事历史发现和探索的能力,体验到成功与失败本身所蕴涵的“挑战”乐趣,并能够长期、自主地参与历史学习与探索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师的教学艺术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关键
新课改中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学生学习情绪的发动者,是感染学生情感的调适者。初中学生表现欲极强,易激动,疑心重,常常会因为一点小事或一句话就下结论:老师喜欢我,我一定好好学习报答老师;或者,老师不喜欢我,我为什么要听他的课?初中学生的这种逆反心理,需要教师注重教学艺术。学生喜欢听表扬,不愿听批评,所以,学生只要有进步就该多表扬。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度的表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要在第一时间给予首肯,哪怕是一注目、一点头都是对学生的激励,都会激起学生的热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优点,关键在于教师要时刻留心,善于捕捉。教师对学生批评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在特定的场合摆清事实,讲清道理,让学生在认识到错误的同时感受到激励与鼓舞。因此,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越高,学生就越容易融入到历史知识的海洋中去。历史是发生在过去的事,学生谁都没有经历过。教师就要像一个指挥者,用自己的真诚对所有学生的一视同仁,感动学生;要像一个导游,用丰富的知识、生动的语言把学生带入历史的时光隧道;要像一个演员,用声情并茂的表演让学生浏览历史长河中无尽的风光,感悟历史人物和事件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教学艺术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高素质的教师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从而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崇拜。这样的教师授课,一定会保持对学生的课堂吸引力。
二、情境的创设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主要方法
初中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尤其感兴趣。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应创设历史情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历史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多种方法:一是可用问题法创设情境。如学习“鸦片战争”内容时,可问“我国封建社会,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总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到了哪个朝代开始落后的?帝国主义又是用什么东西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导致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呢?”二是可用图片法。如《百万雄师过大江》,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的壮烈场面:“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命令一下达,静候在长江北岸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士冒着敌人的猛烈炮火,强渡长江天堑。信号弹划破天空,江面上红旗招展,千帆相竞,鼓角齐鸣,直捣国民党老巢,鲜艳的红旗直插南京总统府,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三是音乐法。如讲抗口战争时,用“义勇军进行曲”、“大刀同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黄河大合唱”等渲染气氛。四是故事法。如讲《春秋五霰》时,用“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和“卧薪尝胆”等成语故事,等等。通过这些办法,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让学生感知历史、关注历史、热爱历史,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三、历史知识的生活化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有效步骤
中学时期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情感丰富,思想活跃,且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注意运用通俗、幽默和风趣的生活化语言,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如在讲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时,我提问:“人最早是从哪里来的?”有的学生答人是从类人猿转化而来。接着,我讲述“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历史也就开始了。因此,你学习了历史,就能了解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演化与进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上发生的各种事件,你将会在惊奇、感叹、欣赏、自豪、痛惜当中得到教育、学到经验,使自己知识越来越丰富,人变得越来越聪明。”这样从上课伊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历史教学具有无穷的吸引力。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注重感化性教学
历史教学中的感性化,就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易受形象化的事物所吸引。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加强直观教学。我们历史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运用电视、投影、录音、电影录像剪辑、微机等多媒体手段,由无声变有声,由无色变有色,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形象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产生积极的作用,促使其积极思维,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只有做到以上这些,我们的学生才能真正地喜欢历史,主动地去探究历史、感悟历史,才会喜欢上历史课。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才会焕发生机,充满活力。我们历史教师自己才能成为快乐的、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
吉林省扶余市三井子镇职业中学 姜珊珊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是一个人接触和认识事物的积极态度。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唤起学习动机,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一种学习内区力。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历史教学的突破口,是提高学生历史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必由之路。而在课堂上恰当合理地运用兴趣教学,使学生在一个愉快、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即学中有乐,乐中有得,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对历史课的兴趣呢?
第一,开讲诱趣。
导语是中学历史课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新课导入对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好比一场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能引人入胜,诱发出求知者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新知的学习。如在讲《夏、商、西周的兴亡》一课时,为使学生掌握夏、商、西周的历史,教师可以概括设计这样一段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我国神话传说里,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她偷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里求来的长生不死药,奔向了月宫。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著名人物。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以后紧接着哪两个朝代?下面你就要学到这些内容。”这样教师通过巧妙设疑,制造悬念,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这样导入新课,既交代了本课要讲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寻根究底的欲望,增强了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第二、学中引趣。
喜欢自我表露是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教师应善于利用这一特征在课堂上让他们多种感官并用,充分进行表露,既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培养学习兴趣。因此授新课时适时地引发兴趣,恰到好处地诱导,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必要的一环。如在回答问题时,过去由教师提名,一堂课只能有几个同学得到被提问机会,而且经常是平时学得不错的同学,而现在就要形成全班参与的热烈氛围,鼓励学生自由回答,会使学生各有所得,情感兴致勃勃,思维尽情开放,能力得到训练,知识得到收获,兴趣得到培养。同时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去探索,鼓励学生在探究问题中竞赛,各抒己见,形成一种竞相探究、纷纷发言的活跃气氛,并鼓励学生发言不拘一格,不必单是回答老师的问题,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准备想谈什么问题。当然课堂辩论也必不可少,可以小组讨论,全班讨论,同桌讨论,交流意见,交往学习,合作学习,集体探究,解决问题,呈现自主学习的活动氛围,从而使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得到提高。
第三、设境激趣。
有很多学生更加喜欢数理化、体育等,他们在历史课上总想睡觉,总以为历史是副科,其实不然,在初一和初二阶段,历史的确是作为一门副科,在平时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并不计入总分,因此,很多学生在初一阶段就养成了上历史课就不认真听的坏习惯,到了初三一时之间改变不过来,但历史是一门中考科目,教师从帮初三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应该帮他们改变以往的错误观念,让他们从充分意识到历史学科在中考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二、精心设计导入
新课的导入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环节,好的导入对整个课堂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导入的方式有旧知回顾式、故事式、漫画插入式等等,我们在讲课时可以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而选择导入的模式。例如在《法西斯势力的猖獗》一课中,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多媒体显示漫画《三头怪兽》,让学生思考图中的狮子长着三个脑袋,你知道都是谁吗?这三头怪兽的寓意是什么?顿时,学生们全都议论开了,课堂气氛非常浓烈,学生也更加容易记住这三个人分别代表: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
很多教学实践表明,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加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多媒体的利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枯燥的局面,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的内容更加言简意赅,更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例如,为了更好的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笔者运用PPT分别展示了德军突袭波兰,德军突袭苏联,日军偷袭珍珠港来表示分别战争的爆发,扩大,最大规模这三个阶段,从教学效果来看,对学生加深印象有很大的帮助。
四、让学生表演历史剧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是唤起学生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在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真正的兴趣。”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光靠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是肯定不行的,更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勇敢的说、勇敢的做。例如,在帮学生复习商鞅变法的时候我让一位学生扮演秦孝公,另一位学生扮演商鞅,并给与当堂点评,从这节课的效果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全都被调动起来了,整个教学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五、科学合理设计作业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
(一)高中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高中生正处在人格和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更加关注社会、关注自我,知识日益丰富,人生观、价值观和人格逐步形成。高中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其自身成长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大背景下,高中生人文精神普遍缺乏。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新课程改革提倡开展素质教育,但是在当前的高考制度下,政府、社会民众与社会舆论对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教师、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最重要指标还是升学率与考试成绩。很多学校把教育当作一项功利性的活动,学校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应试能力的培养,忽略学生情感体验,漠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其次,从历史教学实际看,历史教育被理解为仅仅是历史知识简单的记忆过程,片面强调历史学科的科学性而忽视其教育性、人文性。绝大多数高中生仅仅把历史学科作为一门考试的科目来对待,很少有学生能够从历史知识当中汲取它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当然也有一些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同程度很不够,对新课程改革的内涵理解不够,教学以考试为出发点,以考高分为出发点,实行满堂灌式教学,“填鸭式”教学,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再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孩子从出生就开始受到家庭潜移默化的熏陶,父母善良与宽容,孩子也会多一份善良与宽容,孩子最初的人文素养(爱心与尊重)只能来自家长。但令人担忧的是,现在很多家长只是拼命抓学习,对于孩子想什么、要什么、以及传统美德,则放在次要的位置。学书法、学画画、学音乐、练舞蹈、练体育等也不是从孩子兴趣和需要出发,单单是为了考级、考试加分或者成为某某“家”。这种功利性,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强化了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忽视了人文素养教育,加上家庭教育的缺失,功利的价值取向,最终导致学生人文知识匮乏,缺乏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缺乏对国家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没有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缺乏信仰。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淡化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心胸狭窄,精神空虚,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没有意志力;崇尚物质,贪图享受,对精神世界的反应越来越冷淡。低下的人文素养必然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甚至影响社会文明的良性发展。
(二)如何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精神
教育是人文精神得以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应充满人文性。教育文化学的理论认为,人文教育只有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人文文化的学习和创造来进行。
一方面,人文教育必须依据高中生人格和道德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加强人文教育对塑造学生的人格道德、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历史学科在形成学生的独立人格达到“立人”这一目的上,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功能。历史教学更应将人文精神作为重要内容贯穿于其中。可是,当前历史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育的异化、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不够。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在教学实践中,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人文内涵、营造人文化课堂教学氛围、创造多样化历史学习情境、设置多样化评价标准,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有效方法。
一、充分挖掘教材人文内涵,唤醒学生美好情操
教学中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教会学生感受各种美好的情感,让丰富的情感滋养学生的心灵,从而唤醒沉睡在他们心中的美好情操。例如,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屈辱的历史,在 1
必修1政治史教材中的《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抗日战争》等内容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有着强烈的刺激,列强的侵略,迫使中国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近代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了解了这段屈辱历史,让人义愤填膺。在反侵略斗争中,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海龄、葛云飞、邓世昌等爱国军民可歌可泣的反侵略精神,让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善于汲取其精华,作为育人的营养历史是具人文性的学科,选进现行历史教材的都是一些蕴涵着深刻人文内涵的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教材知识,帮助学生感悟历史,评价历史人物,呼唤其内心的人文素养。教学中穿插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印象深刻了,逐渐改掉陋习,形成高尚的人文素养。
二、营造人文化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人文情怀
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关爱,它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和珍视,所以我们首先需要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我们都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不应将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容器”。同时,坚持“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不以标准答案扼杀学生求知、抒发个人独特见解的积极性,使历史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舞台,让他们看到自己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比如《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日本作为经济大国崛起,把谋求政治大国作为目标,申请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对于日本申请常任理事国中国的态度,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反对意见。也有同学能够抛开历史成见从中国国家利益角度出发思考,认为只要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是可以同意其申请的。这种课堂上研讨的氛围,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意识,从高角度去分析和看待历史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同时,大家在交流讨论中,也学会了与人合作,营造了互为补充、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创造多样化历史学习情境,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
我们要敢于打破封闭、狭小的历史课堂教学空间,把学生引向自然、引入社会,让学生自主地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在丰富多彩的历史实践活动中,创设多样化的历史学习情境,从而培养美好的情感,形成健康的人格。我们要鼓励学生走上社会,去感受古代遗址或当地文化景观散发出的人文气息。各地的文化遗迹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经得起我们用古代或现代文化的视角去审视、推敲。历史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人文景观,可以促成古人的文化精神、智慧力量内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并孕育出新的人文精神。我们要不断创造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感悟、体验。另外,开设选修课、举办各类讲座,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
四、设置多样化的评价标准,肯定学生的人文成长
新课程打破了传统模式下仅以考试分数为主的评价标准。对于学生的学分认定,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如;结合家乡乡土特点进行历史追忆,写调查报告;结合现实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写小论文;自己制作历史小报等。发挥他们的特长,给他们的活动打分。从多角度去评价学生,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 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对学习有无兴趣, 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 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
(1) 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课堂上课题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历史课上, 讲解生动的历史故事恰好能做到这点。历史的篇章就是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只要教师描述得绘声绘色, 同学们自然会听得津津有味, 甚至下课了还会意犹未尽。
(2) 利用教材中史料激发学生情感。这些史料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及相应的插图、照片等, 激发学生愤怒感、自尊心, 使学生了解祖国历史的重要性。
二、开放性互动
1. 开放式的教学。
历史课堂的形式多种多样, 有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也有学生和学生的互动。师生之间关系平等, 共同构成教学统一体。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上, 师生可以对问题展开讨论, 师生之间在讨论中建立一种平等和互动的关系, 教师不只是课堂上的主导者, 学生则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和主动权。学生只要积极发挥其能动作用, 在互动课堂上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和讨论, 才能真正受益。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性, 在学习过程中, 作为学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作为学生从自己思考讨论中得到新知识新收获, 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习、创新。甚至也可以把作业实行师生双向批改, 由学生写出批改总结, 从而, 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 自己总结学习的经验教训。
2. 思维是开放的。
历史课堂的互动教学中, 没有了填鸭式的教学, 而是轻松的教与学, 平等的课堂气氛, 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体验去理解问题, 思维就更加活跃, 观点会更加多元化。这时的教师善于引导学生, 不失时机地给予针对性的诱导、评价, 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 感受到思维乐趣,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激发其创造性思维。总之,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方面思考问题, 超越自己, 并以此为荣, 让学生能摘取更丰硕的果实。
3. 答案是开放的。
历史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历史教学中许多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由于学生个体的想法经历不同, 在答问的过程中, 答案也常常不尽相同。只要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 允许学生答案的多样性, 并没有绝对正确或者错误的答案。对学生提出的偏激观点不可轻视和指责, 要循循善诱地引导, 帮助其分析, 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思考问题, 让学生自觉去纠正, 而不是不置可否, 简单地给学生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了事。
三、创设历史环境, 陶冶学生的情感
如能创造出好的环境、气氛, 学生便能受到陶冶, 更加积极地融入到学习之中。在新中国的成立的征途上沾染着多少先辈的热血, 带领学生去凭吊一番那血染的土地, 引导学生沉痛地想一想前辈父兄遭受的悲惨情景, 激发学生的情感, 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使学生知道今日的生活来之不易, 应当好好学习, 不可愧对前辈们创造的环境。
历史教学挂图和教材的历史图、人物图, 都是创设历史环境的重要条件。一个画面反映了一个历史事件, 有着深刻的内涵。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历史事件细致地观察图画上每一点艺术细节, 让学生的思维进入历史事件中。如讲红军长征时, 让学生认真观看历史图, 教师有声有色讲述当年红军长征的历程, 使学生仿佛也进入到当时的情景, 在万般艰难和困苦的情况下, 红军怎样跨过雪山草地, 并最终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 掀开了新中国的篇章。
创造历史环境, 教师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丰富的情感。例如, 掌握一些有趣的历史小故事和成语典故, 在讲课中能运用自如地插入, 再现历史事件中的情景, 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动机上“想学”
1.支持学生好问的积极性,培养求知欲及信心
古语有云:“疑源于思,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因为无“知”,而渴望有“知”,从而引发出他们的“思”,然后才有“疑”。所以,学生的好奇心是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学生的提问不管问题的质量如何,即使不全面,也要明确表示乐于接受且在一定范围内予以热情解答,以增强他们质疑的勇气和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鼓励、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把握学生好胜心理,满足学生表现欲
学生在学习上普遍存在着一种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这是学生一种自信、积极表现自我的心理的反映。教师要正确把握好学生心理特点,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及特长、爱好了如指掌,方能有的放矢地创造出既有个别针对性又具有全面整体性的方法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致淋漓地发挥和表现,通过创设一系列变化多样的表现条件和机会,能极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满足学生成功提问的欲望,促进强烈竞争意识的形成。
3.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贵有思,教重在引。情境教学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教学中,情景教学法就是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运用一切可能的教学条件,积极创设教学所需要的特定情景,使学生置身于历史情景中,由此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自主学习指导,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能学”
1.阅读指导
历史课程的特点就是知识涵盖量大,纵贯古今中外,所以阅读能力是学习历史最基本的能力。在历史阅读中,要让学生精读略读结合,提高阅读效率。由于受阅读时间限制,略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阅读中要善于略阅目录,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从而避免“盲人摸象”的局限,而且可以做到纵横对比,融会贯通。精读就是抓住关键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抓住发展线索,提纲挈领搜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要熟读深思,做读书笔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区别哪是“史”哪是“论”,掌握基本观点。
2.思维指导
首先,向学生明确基本唯物史观。如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两对范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基本矛盾,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全面、联系、发展的认识问题的方法等。其次,老师进行示范分析。此步骤由老师选择典型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示范分析。再次,引导学生仿照分析。这一步骤中,老师须经常提示学生把握以下要领:其一,准确掌握历史事实,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其二,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其三,语言文字表达力求准确精练。
3.探究指导
比较探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中外历史进行比较性研究可以深化、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体味探究的乐趣。如讲述明治维新时,可以对比日本和中国两次近代化运动的不同结果及原因。同类型的历史事件通过比较研究,更能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联想探究。联想法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方法,因为创新思维必须具备想象、感悟能力。联想是在现有知识背景下,对原有材料的突破,是一种对过去的超越。如由罗斯福新政可以联想到苏俄新经济政策,再联想到当前中国经济的宏观调控。通过由此及彼、由古到今、由中到外的联想探究,开阔了学生思路。
合作探究。学生在探究历史问题过程中,碰到疑难性问题时可以合作解决。在合作探究中,要尽力营造民主的、有批判性的讨论,让学生倾听别人的见解。在讨论中学生既学会了发表个人见解,又能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反思自己的认识。
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摘要: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重要规定,亦即当前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又是学生参加高考和全面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生能力培养;培养历史兴趣
[摘 要]: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重要规定,亦即当前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同时又是学生参加高考和全面持续发展的
必然要求。然而,通过对当前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状况的调查了解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现在高中学生的历史学科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很多学生普遍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存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误区,特别是中学生的各方面历史能力特别差。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高考和学生全面持续发展的需要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 学生能力培养;培养历史兴趣
第一、问题的提出
通过调查研究和平时的实际教学工作,深刻体会到现在高中学生的历史科的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很多学生普遍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存在观念和方法上的误解:认为学习历史就是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就是备考应试。学生没有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历史思维的方法,不会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从而导
致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特别弱,诸如阅读和处理历史材料的能力、分析归纳和综合能力、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都不强。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考对学生在历史能力方面的要求差距太大,与社会发展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培养的需要不相符合。本文就是针对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现状,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在历史方面的各项能力,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最终使高中历史教学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和高考的需要,使高中历史教学能够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第二、历史学科能力的主要构成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对课程目标的知识和能力部分中指出,在能力方面,高中历史课程要实现的能力目标主要有两个领域:一是历史技能,二是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目标:能从一种或多种角度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能整理零散的历史材料并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能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以及各种历史之间的关系;能科学地比较不同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并发现其异同;能运用基本的历史概念、范畴和方法,对某些历史结论作出相应的评价或说明。
第三、高中学生历史能力培养的策略或途径
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因此,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元化和复杂的,我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学生历史能力培养的策
略和途径。
(一)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直接的内部动力和先决条件。
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这些目标的实现,兴趣是先决条件。因此,让学生觉得有趣,让学生喜欢学习就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历史学科知识面广,内容丰富,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既有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又有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和丰富活跃的思想文化,这些广博的知识对中学生极具吸引力。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里,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主要谈谈三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注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的导入非常重要,其形式方法又丰富多彩,有问题导入,有故事导入,还有图片或材料导入等等,最根
本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理活动集中和指向新知识,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2、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主要有地图、画片、幻灯片、电影、录像、插图等。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图片,引入相关或相近的历史故事,使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才能使学生不感到枯燥乏味,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将历史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内容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缘由的探索性学习兴趣。
历史是事物发展的反映。将历史课堂所讲内容与现实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人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人类各个时期的历史内在的紧密性和连贯
性,提高他们对当前社会的认识。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是一面镜子,不知道过去就不了解今天,只有通过历史的今天,才能更好地认识现实。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社会问题的历史缘由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认识能力。
(二)老师引导,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历史学科要求培养的学习能力很多,其中,最基础的能力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活动,而其他活动,如观察、分析、思维等都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阅读是培养学习能力的载体。为此,在教学中我常采用导读法教学。其方法是:教师起导向作用,学生以自读为主。教师的”导”,主要指适时的引导,关键点上的设疑提问,把握章节重点、难点,归纳章节知识体系及其内在关系,帮助学生形成驾驭教材及知识的技巧,以便于学生记忆掌握基本史
实和理解历史概念及历史结论,关键处进行讲解,并要讲深讲透等。要求学生充当”发现者”,”探索者”,学习的积极主动者,读教材目录、引言、正文、大小字、表格、地图、注释、补充原始材料等,智力好的学生编写出章节内容提纲。在整个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洞察全局,巧妙推理,因势利导,导之有方,学生要勤于阅读,善于标记,发现问题,及时提问。通过教师的提问引路,疑难突破,提纲总结,使知识分解,学生易记易懂。同时,督促学生紧随教师思路尽力阅读,在阅读的基础上分析,提取课本中最有效信息,并概括出历史阶段的本质特征,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教材的内容之美,语言之美,也能培养了学生仔细阅读,不留死角的阅读习惯,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以适应现阶段高考阅读”材料分析”能力的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问题,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立足基础,注重联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所谓分析,就是”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从整体事物的个别方面研究事物本质的方法。客观事物是复杂矛盾的统一体,组成这个统一体的各个部分本来是相互联结的。为了认识该事物,就必须把各个部分暂时地分解开来,分别地加以认识,从多方面和多种现象中发现构成该事物的基础和本质的东西。所谓综合,就是在思考的过程中把认识对象的各个部分,按其内在的联系有机地联合为一个整体。分析与综合是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必不可少的基本的思维方法。同时还是其他历史思维能力形成或提高的前提和基础。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呢?我认为,第一是交给学生思维操作的具体方法。以结构分析综合法为例,在对同一类别的历史概念进行过几次分析综合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分析综合的具体方法,然后指导学生
运用该方法学习类似的新问题。第二是长期渗透,待机而发。长期渗透,是指教师必须从高一初始年级就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对历史知识进行多层次的分析综合。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有较长时间的自我体会。第三是设计专门的习题,从中总结出具体的方法,并进行专题训练,通过有目的的程度化的思维操作实践,加速该思维方法内化的过程。
(四)贯彻三维目标,注重认知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论述课程功能和教学实施问题时,首次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什么是历史意识?学术界的解释并不一致。其中颇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认为,历史意识就是对历史的记忆和描述,并在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从中总结经验,吸取智慧,进而把它用于现实生活的一种观念和要求。事实上,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都有各自的理解方式。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呢?关键是要全面贯彻课程教学 的三项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此外,历史教学中应该注意向学生传递一些历史学的核心概念,从而使学生形成一些理性的认识。
(五)研究试题,加强训练,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
高考考查的就是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其中就包括答题的能力,也就是论述和论证的能力。学生们最头痛的是,问答题和材料题,他们不能最大限度的获取与内容有关的知识信息,都认为似曾相识,却又无法下笔。面对此情况,我在教学中的又一个重点是:从学生面对试题的最弱处下手,研究大量试题,广泛搜集新型综合题,运用纵横、归纳、小结等方法,加强课后新题型的训练,每天布置一个综合题或材料题,由教师引导、归纳答案。对学生要求是:第一是审题。审清题意是走向成功的关键,拿到题后,必须默读三遍,抓住题的格式和关键词语,是分析,还是比较,是
叙述,还是概括,是评价引语,还是现实热点。第二是列纲。要求筹划全局,突出条理化,强调准确化,要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第三是作答。这是关键所在,要驾驭好史实和文字,繁简适当,运用历史学科语言,答出”历史味”,突出本学科的特点,不答”外行话”,不夸张,不罗嗦,字要写的工整而迅速。第四是检查。答完后切忌过早轻松高兴,还需要仔细默读一两遍,反复修改。
智商是人类成功的指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高智商的人,因为智商愈高成功的希望就愈大,然而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80%包含在情商之中。目前,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一般比较注重智商的培养,而对情商的培养似乎有些忽视。其实,我们的历史教学是实践情商培养的最好途径。
一、在中学历史课堂中加强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常出现令人非常吃惊的问题,如讲到南京大屠杀时,教师细心观察每个同学的反映,结果发现有的同学小拳紧握、怒目圆睁,平时胆小的学生在默默沉思,可见他们小小的心灵被撞击,被刺痛。然而,同时也发现班里有的学习尖子学生正在做课后习题,表情淡漠。课后找他谈心,问他对南京大屠杀的理解,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出了时间、地点、人数,然后显得非常得意。“南京大屠杀”一课留给学生的更多的应该是深刻的思考和反思,这恐怕已超出了智商高低的问题范围,不禁令人担忧,一个情商和智商不成比例的人,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呢?显然,这关系到一个人的责任感、情感、修养和对国家、社会、家庭的使命感。而这一点正是由我们所说的情商决定的。历史新课程包含着许多的培育情商的因素。如爱国主义是情感也是思想情操。一个人情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的首要因素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历史教学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讲中国古代史时,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对世界历史文化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意识。这样就在学生情商培养过程中产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内动力,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因而,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人格品质的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情商。
二、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情商的方法
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商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和体会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学校教育中,历史学科以其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史料和内容的客观性,以其真挚感人、可信的特点在德育中赢得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它是对青少年实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是进行德育的生动教材。教师只要通过具体、现象、生动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事迹去感染、熏陶学生,寓德育于具体的历史教学中,就一定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历史上优秀人物的光辉形象去教育、激励、感染学生,引导他们学习杰出人物的高尚品德,做一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新青年。
(二)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目的是树立正确学习动机的最有效方法。如:学习中国历史,可以了解祖国的过去,总结历史经验;可以树立崇高理想,激发爱国之情,立定报国之志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历史教学取得成效的前提。
(三)正确把握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心理。
历史教学中,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内驱力。如果学生对学习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对历史的学习和探究就能始终保持很高的热情并能在其中得到乐趣和满足。中学历史教学应该努力挖掘兴趣因素,开辟出多样化的激发途径,使之成为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直接动力。比如组织历史知识竞赛、历史专题讨论、历史古迹考察、历史人物集邮、古代钱币展览、历史娱乐游戏和其他既紧张又新鲜的课外活动,这些都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历史 学习能力 培养
一、上好新课导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才的起点。”以导入新课为例,对一节课来说,导入是关键,俗话说一个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因此导入是否得当、巧妙,对一节课的教学有至关重要的左右。导入可有多种形式:民歌导入,如《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一课,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导入的:有一首流传600多年的民歌,从安徽一直流传到全国,不知同学们是否听说过,这首民歌是这样唱的:“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这是一种民间歌舞,叫凤阳花鼓,那么歌中提到的朱皇帝是何许人也?为什么凤阳自从出了他之后“十年就有九年荒”呢?以此激起学生探知欲望,导入新课;故事激趣导入,由老师或学生讲一个故事,如《唐末农民战争》有关唐玄宗宠爱杨贵妃的故事和李林甫、杨国忠欺上瞒下、阳奉阴违、作恶多端的故事有好多,可以事先准备一两个导入新课;历史人物导入,如《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课,出示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位人物的画像或投影,指图讲述,这三位皇帝大家都比较熟悉,他们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唐朝前期繁荣与他们所作所为是分不开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是如何出现的?我们应如何客观、公正地去评价他们?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本课学习。
二、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历史教学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高中阶段的学生,掌握了一定历史学习方法,敢于讨论历史问题,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教学中就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挖掘历史学习中隐藏的“发现”因素,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运用历史知识进行解释。对有些有争议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例如,在讲授选修模块《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课时,“怎样看待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是一个难点。教学中,笔者没有简单地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回答,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李世民即位前的经历中,体现出了他有哪些杰出才干?学生讨论、分析得出:他有敏锐的政治洞察力、非凡的军事才干等等。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诸如:李渊有几个儿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就不怕世人谴责吗?如果我是李世民,我会怎样做等等。笔者及时地表扬了提出问题的学生肯动脑筋。然后因势利导,让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因为是讨论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各抒己见,教师最后进行点评、归纳,这样,教学中的难点迎刃而解。
2.精心设置历史情境。高中历史教学一个重要的目标是让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历史的氛围,而且能逐步学会怎样对历史进行认识,如何对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解释,从而掌握认识历史和了解社会的方法,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并逐渐积累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观察、思考和探究的经验。要达到这样的高层次目标,单凭学生被动、机械的接受式学习是不够的。如何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创设历史情境,让作为主体的学生尝试进入“历史角色”是一种有效的做法。
三、揭示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本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历史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握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并通过分析和评价,增强学生的理论分析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中首先要变结论教学为过程教学。历史上有关重要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教材上一般都有现成的结论,但学生对如何得出结论的过程并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对事物现象本质的分析和评价,多方面、多角度进行阐释,变经验教学为过程教学。其次,历史教学要开发学生潜能,最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求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抓住实质并总结出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此外,教师若能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恰当地补充一些史料,让学生在教师地指导下,通过自己分析史料得出某些历史结论,不仅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更有利于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肖刚.浅谈高中政治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2]兰福春.初中数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0(01).
关键词:初中历史,自主学习,习惯养成,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来,这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初中历史这样包含着大量理论知识的学科,如果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能够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能很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影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不利因素
1. 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
自主学习更注重的是学生自身对学习的态度,即学生可以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以自己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方式进行学习,这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十分有益。虽然自主学习与传统教育中的课前预习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就算有课前预习这一学习环节,也只是局限于数学这类学科,并且只有少部分学生有预习的习惯。学生长期接受的都是被动式的学习。比如,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已经习惯了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即教师根据考试大纲将可能会考到的知识点勾画出来,然后照本宣科式地讲给学生听,学生通过机械的记忆将要求记忆的知识进行背记,能够应付考试取得高分即可。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保证有了不算差的成绩,但是却忽视了教学的真正目的。
2. 学生成绩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已经不适合当前的教学环境了。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完善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教师的教学方向。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尽可能地减少对政史地这类学科的学习时间,而把时间都用到对理化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上。所以,为了尽量节约时间,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以单一的背记方式进行学习。由此可见,要想在这样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中推行自主学习的方法是十分困难的。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有效措施
1.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态度,还是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些理念在应用时所取得的效果。因此,要想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学习,通过培训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树立对那些新的教学理念的正确态度以及掌握它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更加高效的学习。比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自主学习小组,让学生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设置问题,向其他小组提问,最后再由教师做出统一的总结。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进而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2. 完善相关的评价体系
在以往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中,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只是以考试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这就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多地重视成绩,而忽略了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评分的时候,可以引入小组评分机制,让同一小组的学生根据其他组员一段时期在小组内的表现进行互评,将平时成绩作为学生最终成绩评定的一个参考,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关系,鼓励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在初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不断探讨,去逐渐走近历史,感受历史带给人心灵的震撼,全面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总的来说,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生长期的坚持和教师正确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自主学习在历史教学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方国占.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4(5).
[2]何燕.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未来英才,2015(21).
摘 要: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一种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能够促进学生课堂上主动思考,积极发现问题,进一步地思考和处理问题,从而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达到质的飞跃。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被不断加强,已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就需要不断强化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意识培养,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本文分析了目前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以及提出了如何进行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具体教学方法,以期对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心;历史教学;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371-01
一、造成中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的原因
1、中学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
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缺乏问题意识,不仅是教师与学生的问题,这与当前社会、学校等普遍存在的历史教学观念的滞后性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选出一个问题,指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而并不是学生主动提问题,这样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应试教育等传统的教育教学环境中,学习历史的首要目标是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也只以传授知识为主,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历史教学的目的、方法、过程等都应当进行改进。
2、中学历史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历史学习主要是以历史素材为基础,而中学的历史教学材料通常是以课本为主,且形式多为文字、图片等,教学材料过于政治化、理论化,缺乏生活化与时代感,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历史教材通常会设定固定的观点,缺乏对立、辩证的史学思维,从而让学生们的创造思维、问题思维被标准结论所束缚。另外,在当今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变得多样化,但是有些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无法将多媒体技术等与历史学科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无法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故而也很难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二、培养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具体教学方法
中学历史的课堂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教学方法功能和作用也不尽相同。在当前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发展进程中,中学历史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选择和运用合适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观念,为学生搭建畅所欲言的提问平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1、更新传统的历史教学的观念,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一切创造始于疑问。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绝不要仅仅在知识层面上止步不前,而是应当大胆变革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鼓励学生们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树立问题意识的理念,并让课堂教学成为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思维实验室。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创设自由、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主动的问题探讨课堂,让学生不仅能够发现问题,开可以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这样能够使师生之间能够达成一种和谐、互动的交流气氛。
2、提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提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首先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浓厚的兴趣,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进行历史知识讲解、思维方式培养以外,还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播放历史歌曲、历史影像材料、展示历史图片、让学生出演历史短剧等形式,使学生自己去接触历史、研读历史、理解历史,对历史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将好奇心转化为强烈而持久的学习动力。另外,在课后学习中,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材料、图书等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并让从中提出问题,探讨问题。
3、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学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提问
历史教师还应当在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与教学能力。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应当多提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事先设计好所要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审视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流程进行提问,要培养学生独立、成熟的学习思路。另外,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目前的认知能力,对当下教材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实践上的优化,将简单的理论分析和史实记述等辅以矛盾的说法、多样的史学观点和丰富直观的史料等,达到“无疑处生疑”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其中提到的“活”,不单单表现在课堂教学的氛围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中。
总之,教师应当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努力搭设问题平台,达到引导学生提出质疑、不断思考、深入探究,以问题意识促进历史学习。
参考文献:
【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培养论文】推荐阅读: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07-26
再谈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09-16
构建自主学习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论文10-30
论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浅议论文07-19
武宁中学历史学科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10-20
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10-29
历史课改教学论文:浅议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探索与思考12-08
当堂达标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论文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