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人员岗位职责

2024-11-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保健品人员岗位职责(精选10篇)

保健品人员岗位职责 篇1

一、企业法人(负责人)岗位职责

1、对企业保健食品的经营负全面责任,保证企业执行国家有关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2、负责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业务经营人员的质量教育,保证企业质量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实施。

3、负责签发保健食品质量管理制度及其他质量文件,负责处理重大质量事故,定期组织对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4、负责对保健食品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批,对企业购进的保健食品质量有裁决权。

5、负责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及各项政策在企业内部的贯彻实施。

6、负责选拔任用各方面的合格人员,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全员身体检查。

二、食品卫生管理员岗位职责

1、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保健食品的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严格遵守企业的质量和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对保健食品的卫生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2、按时做好营业场所和仓库的清洁卫生工作,保持内外环境整洁,保证各种设施,设备安全有效。

3、每年负责安排企业经营人员的健康检查,建立并管理员工健康档案,监督检查员工保持日常个人卫生。

4、保证保健食品的经营条件和存放设施安全,无害,无污染,发现可能影响保健食品质量的问题时应立即加以解决,或向企业负责人报告。

三、购销人员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保健食品的法规和各项政策,遵守企业各项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特别是购进和销售方面的管理制度。

2、采购人员应根据企业的计划按需进货,择优采购,严禁从证照不全的企业或厂家进货。

3、对购进的保健食品应按照合同规定的质量条款,认真检查供货单位的《卫生许可证》,《工商执照》和保健食品的《批准证书》,《检验报告证书》,对保健食品逐件验收。

4、销售人员应确保所售出的保健食品在保质期内,并应定期检查在售保健食品销的外观性状和保质期,发现问题立即下架,同时向质管部报告。

5、销售时应正确介绍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适宜人群,使用方法,食用量,储存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不得夸大宣传保健作用,严禁宣传疗效或利用封建迷信进行保健食品的宣传。

6、营业员应经常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当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有障食品卫生的疾病的,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向主管负责人报告。

保健品人员岗位职责 篇2

关键词:医院,预防保健,培训

医院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前哨阵地, 医院在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控制上往往发挥重要作用[1]。医院的预防保健科等部门不仅承担了传染病、慢性病、死亡等报告管理, 还有项目监测、健康宣教、母婴保健、放射防护等公共卫生职能[2,3]。为了解医院中从事公共卫生人员的培训需求, 我们开展了此次调查研究, 情况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从浙江省的省级医院、市级医院中随机抽取3家;每个县随机抽取2家医院, 共调查了121家医院中从事公共卫生有关人员, 包括医院防保科、感染科、院感科等。遵循抽样调查方法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以自填的方式完成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5份, 实际回收563份, 回收率93.06%。

1.2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Epi Data 3.0软件进行数据双录入核对, 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的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调查563人, 男性155人 (27.53%) , 女性408人 (72.47%) 。年龄最大者64岁, 最小者19岁, 平均年龄38.51±9.07岁。其中省级医院15人 (2.70%) , 市级医院133人 (23.92%) , 县级医院408人 (73.38%) ;职称构成比例最高为中级职称245人 (43.52%) , 其次是初级职称198人 (35.17%) , 高级职称79人 (14.03%) , 未定级16人 (2.84%) , 无职称25人 (4.44%) ;学历构成【资源管理】比中最高为本科272人 (48.31%) , 其次为大专202人 (35.88) , 硕士12人 (2.13%) , 中专及以下77人 (13.68%) ;所学专业是卫技的500人 (92.08%) , 非卫技43人 (7.92%) , 卫技专业中构成比最高为医疗181人 (35.15%) , 其次是护理178人 (34.56%) , 预防是122人 (23.69%) 。

2.1 培训总体需求和原因

非常需要外出培训的有130人 (23.09%) , 需要外出培训的386人 (68.56%) 。不需要外出培训的25人 (4.44%) 。外出参加培训的原因以岗位工作需要435人 (82.54%) 与个人能力发展需要311人 (59.01%) 为主, 防保人员的职务是否会影响外出参加培训原因分析中, 经卡方检验, 建立工作联系网络的需要与职务有关系, (χ2=9.955 P=0.007) (表1) , 经进一步卡方两两检验, 单位领导外出参加培训是因为建立工作联系网络的需要显著性高于无职务和中层干部人员 (P<0.012) 。不同职称者外出参加培训的原因差异性分析中, 得出晋升需要、个人兴趣与职称是有关联的, Fisher's exact值与P值分别为 (χ2=21.036 P<0.001) 和 (χ2=16.533 P=0.002) 是 (表2)

2.2 外出参加培训需求影响因素

将单位级别、性别、职务、职称、学历、岗位性质、专业等相关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 经逐步回归筛选, 最终进入模型的相关变量有性别和学历, 回归系数分别为1.021 (Waldχ2=5.029, P=0.025) 和-0.801 (Waldχ2=7.694, P=0.006) 。Logistic回归模型经Wald检验,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007, P=0.002) 。结果表明女性比男性的外出培训需求高, 学历越高对外出培训的需求越高。而单位级别、职务、职称、岗位性质、专业等因素对外出培训的需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3)

2.3 培训时间与频次

有300人 (56.07%) 认为每次培训2~3天合适。认为每年适合的外出培训次数上, 选择1~4次的人数最多, 为404人 (82.71%) 。经χ2检验, 职称 (Fisher精确检验值=12.718, P=0.359) 和学历 (Fisher精确检验值=11.101, P=0.049) 两种因素对外出参加培训次数评价没有影响。 (表4)

2.4 进修的单位

有356人 (69.26%) 认为需要到上级疾控中心进修, 如果可以选择到疾控中心进修, 选择到省级疾控中心、市级疾控中心的人最多, 分别是282人 (57.79%) 、172人 (35.25%) 。在进修单位上, 选择医疗机构的257人 (49.81%) 、疾控机构的250人 (48.45%) 。

2.5 培训内容需求

技能培训方面, 表5列出了排在前十位的技能培训需求项目, 最大的需求项目是现场调查和处理400人 (71.05%) ;其次是健康教育与促进383人 (68.03%) ;排在最后的是卫生法律知识380人 (67.05%) 。专业培训方面, 表5列出了排在前十位的专业培训需求项目, 传染病预防控制需求最大454人 (80.64%)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282人 (50.09%) , 微生物检验270人 (47.96%) 。 (表5)

3 讨论

医院由医疗型向临床—预防—康复型转变, 以及医防整合, 是医学发展的必然, 也是医疗机构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4]。防保科作为医院内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科室, 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院中防保人员的培养, 直接关系到医院能否转型成功[5,6]。

浙江省是东部发达省份, 医院防保人员的整体学历水平高于中部省份, 防保人员毕业于预防医学专业的比例也高于中部某省[7]。鉴于浙江省医院的防保人员大部分来源于护理和临床专业人员, 缺乏疾病预防观念和知识[8],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加强与医院合作, 提高医院防保人员的预防专业知识。从参加外出培训防保人员原因来看, 岗位工作需要和个人能力发展是防保人员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 提示我们要多开展岗位培训, 尤其是新上岗人员一定要加强岗位培训, 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在职人员普遍认为开展短期培训 (2~3天) 较合适, 略低于刘智勇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员培训现况描述性系统评价的研究结论[9]。在进修单位的选择上, 防保人员还是希望去更高的进修单位, 具体到单位的类别上, 防保人员去医院培训与去疾控培训的意愿相当, 这可能和防保人员长期在医院工作, 对医院有一种亲近感, 或者是因为在同一个系统中交流学习方便有关。

技能培训中, 需求前三位是现场调查和处理、健康教育与促进、卫生法律知识。一方面, 现在疾病的突发性和医院医疗环境复杂多样, 要求防保人员必须拥有比较强的现场调查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 随着国家对公共卫生的日益重视, 民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 对防保人员健康教育的素质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卫生法律的需求大应该和现在人民法律意识增强、医疗纠纷增多有很大的关系。对专业需求前三位的选择上, 表明当前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依然是医院公共卫生工作的重点, 不容忽视。今后培训要把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作为重点。

人力资源是医院的战略性资源, 是医院在激烈的竞争下取胜的关键, 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 必须要以科学的方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10]。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 提高医院防保人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鲁玲.综合医院公共卫生管理探究[J].吉林医学, 2011, 32 (24) :5178.

[2]吴秀琴.如何搞好综合医院预防保健工作[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32) :130-131.

[3]尹莉.预防保健科管理[J].健康必读, 2010, 1 (7) :183-183.

[4]李兰娟, 杨敬, 丛黎明.医防整合-医疗机构公共卫生工作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14.

[5]黄永萍.医院预防保健科任务及工作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 2004, 20 (22) :2463-2463.

[6]王福生.预防保健科管理与创新工作体会[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11, 9 (4) :31-34.

[7]韩慧芳.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医防关系研究—基于中部某省的调查[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2, 33 (5) :49-51.

[8]郝卫东.在临床医学生培养中应加强预防医学教育[J].中华医学杂志, 2005, 85 (15) :1013-1014.

[9]刘智勇, 徐缓, 陈浩, 等.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员培训现况描述性系统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 (3) :486-489.

保健品人员岗位职责 篇3

【关键词】健康体检;常见健康问题;保健指导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204-01

健康体检是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身体检查,了解受检者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其指导思想是“预防为主”、“治未病”。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健康体检。现就健康体检中出现的常见健康问题及相应的保健指导综述如下。

1 常见的健康问题

1、1 肝功能异常及脂肪肝

肝功能异常除原患有慢性肝病因素以外,还与长期饮用白酒有关。饮酒是导致肝功能损害的首要因素,而脂肪肝的首要病因也是长期大量饮用白酒,造成脂肪肝的因素还有肥胖、营养过剩等。

1、2 髙脂血症

高脂血症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长期髙脂、高胆固醇饮食及饮酒,均可引起体内脂代谢异常,致血脂升高。高血脂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高血脂症与脂肪肝又往往同时存在。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许多高血脂病人并发脂代谢异常,血液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较正常人显著增高。许多髙脂血症病人常合并高血压病,髙脂血症常诱发胆石症,伴发糖尿病,由此可见高血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很大。

1、3 甲状腺、女性乳房彩超检查异常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甲状腺、乳房彩超检查。甲状腺结节及乳房肿块的检出率已越来越高,早期彩超检查,对其诊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甲状腺结节包括甲状腺瘤和甲状腺癌,超声对甲状腺囊性病变的诊断很可靠,判别结节大小、部位、引导定位穿刺有很大意义。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化,超声诊断在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4 肺部疾病及肺癌

不管是胸部透视还是胸部正位片的放射检查,对诊断肺部的病变起着一定的作用。一部分早期的病变可以在体检时发现异常,并引导做深一步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2 中医体质的辨识

运用现代化的“道声四诊仪”,通过对检测者中医诊断信息的客观采集与定量分析,可辅助中医临床医生为检测者提供体质辨识、疾病风险评估及健康状态干预调整建议的“治未病”服务。9种中医体质分别为: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特稟质、痰湿质、血瘀质、气郁质、湿热质、气虚质。

3 常规保健指导

健康生活的方式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以达到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的目的。

3、1 合理饮食

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豆类、谷类可以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少吃蛋类、鱿鱼、墨鱼和动物的内脏等一些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同时,钠盐不宜多吃,每天的摄入量不大于6克。

3、2 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寿命,并可很大程度上有效预防高血压、结肠癌、乳腺癌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坚持锻炼有利于健康,可以使血管有弹性,肺活量增加,心率降低,骨骼密度增强,血压降低,控制肥胖,还可提高工作能力和机体耐力,激发和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不良情绪等。

3、3 戒烟限酒

吸烟可以损伤动脉内皮细胞,引发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所以要戒烟。少量饮酒可以活血化瘀,防止动脉硬化,所以饮酒要适量。

3、4 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过程的终点和心理健康状态的表现。由此可以说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提高生活情趣,保持乐观状态,这样不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也是拥有健康身体的保证。

4 中医养生指导 不同的中医体质,各有不同的养生保健指导。

4、1 平和质

饮食有节、劳逸结合、坚持锻炼。

4、2 阳虚质

食宜温阳,平时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姜等温阳之品,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起居要保暖,环境宜通风。平时注意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运动避风寒,可慢跑、散步、打太极、做广播操。

4、3 特禀质

食宜益气固表,饮食宜清淡、均衡。起居避免过敏原,居室宜通风良好。起居应有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4 痰湿质

食宜清淡,可多食海带、冬瓜等。起居忌潮湿,经常嗮太阳或进行日光浴。运动宜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

4、5 血瘀质

食宜活气行血,多食山楂、醋、玫瑰花等食物,少食肥肉等滋腻之品。起居勿安逸,作息时间有规律,可早睡早起多锻炼。运动促血行,进行一些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

4、6 气郁质

食宜宽胸理气,多食黄花菜、海带、山楂、玫瑰花等食物。起居宜动不宜静,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居住环境应安静,宜参加群体运动,可坚持较大量的运动锻炼。

4、7 湿热质

食忌辛温滋腻,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起居避暑湿,居住环境宜干燥、通风。不可熬夜、过于劳累。运动宜增强,适合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

4、8 阴虚质

食宜滋阴,少食性温燥烈之品。起居忌熬夜,居住环境宜安静。运动勿太过,适合做有氧运动。锻炼时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宜洗桑拿。

4、9 气虚质

食宜益气健脾,如黄豆、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起居勿过劳,夏季适当午休。注意保暖,不要过于劳作,免伤正气。运动宜柔缓,如散步、做操、打太极等,并持之以恒。

5 小结

健康体检是疾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对提高居民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及早控制饮食,戒掉不良习惯,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提高体质、拥有健康。

参考文献:

[1]彭健.高血压与血脂代谢紊乱【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4):202.

[2]化前珍.老年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6.

[3]贾真.健康体检人员的健康分析及指导.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2):184-185.

[4]卢惠娟.苏州离退休职工健康体检调查及健康教育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1):64-65.

[5]倪英,邵莲菁,王昳丽.离退休干部体格检查结果分析及健康教育对策.老年医学与保健,2009,15(4):245-246.

[6]王琦.“治未病”的中医体质辨识理论与技术.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4):193-194.

卫生保健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篇4

为了全体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适应本校教学环境,学校卫生保健具体岗位职责如下:

一、卫生室负责教师,按季度对全校师生进行常见疾病“防重于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利用黑板报,音像资料和广播形式,使学校健康教育生动、形象地开展。

二、卫生室每学期定期检查两次视力,一次身高体重,每月统计因病缺课率,和传染发病情况,及时检查认真统计分析。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勤理发、勤换衣、勤剪指甲;注意用眼卫生,做好眼保操,养成口腔卫生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四、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每天按时参加十五分钟劳动,认真做好教室值日工作。每二周(单周)进行一次大扫除,门前三包有专人负责,垃圾袋装化。由卫生室专职教师和值勤班级负责检查。

五、督促食堂落实消毒措施,定期检查指导,确实地保障师生们饮水、饮食卫生。

六、建立健全各类学生卫生健康档案,做到:科目分清,检查方便。

七、发现流行病或在流行病发病期间及时深入到班级做好消毒预防工作。

八、抓好近视眼防病工作,严格控制新发病率。每学期深入各班指导眼保健操,重点抓好低年级眼保健操正确率。

九、及时做好学生伤害事故及小疾病的处理工作,必要时负责送医院治疗,并填好处理情况记载表。

十、及时做好全校卫生检查评比工作,每周向全校师生公布检查情况。

保健品人员岗位职责 篇5

一、制定本单位干部保健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

二、根据市保健办的工作安排,制定全院干部保健工作计划,定期督促检查并负责落实。

三、负责保健对象的医疗、查体、随访、健康教育、日常保健等工作。

四、及时上报保健分管院长和保健办公室、保健科负责人调整事宜。

五、督促医院技术、后勤等部门做好保健门诊、急诊、药房、病房的支持保障工作。

六、负责建立保健对象健康档案,定期分析保健对象健康状况,及时修订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

七、组织保健对象的重大抢救和院内、外会诊。

八、组织医疗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保健工作人员整体水平。

九、自觉执行干部保健政策规定,规范医务人员医疗行为,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治疗,杜绝浪费。

十、完成上级保健部门和有关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保健院长职责

保健院长系指分管干部保健医疗工作的院长或副院长。

一、负责全院干部保健工作的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

二、贯彻落实有关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并结合本院具体情况,制定有关保健工作的规章制度和细则,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制定有关保健工作计划、发展规划,并组织落实,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四、负责组织保健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保健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

五、定期深入保健门诊、病房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于部医疗、护理工作情况,参加保健对象的查房、重大手术、疑难病例会诊、危重抢救等活动,督促检查保健医护质量。

六、决定并主持保健对象的院内、外重要会诊、危重抢救和转院等工作。

七、负责对保健工作人员进行政治和业务考核,并对其提职、晋级、奖惩等提出意见。

八、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临时保健任务。

医院保健办公室职责

一、在保健院长的领导下,协助院长做好有关工作。

二、拟订全院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计划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定期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

三、深入科室,了解和掌握干部病房、门诊的医疗护理质量、服务态度以及管理情况,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协助院长做好保健工作人员的考核和调整工作。

四、协助保健科组织保健对象的重大抢救和院内、院外会诊,督促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的执行,提高医疗质量,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五、对医疗保健事故、重大差错进行调查,提出处理意见,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

六、负责实施、检查保健工作人员的业务训练及技术考核,协助人事科做好保健工作人员的晋升、奖惩、调配等工作。

七、负责完成上级保健部门或有关领导临时交办的各项往务。

保健科主任职责

一、科主任是科内业务、行政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在分管院长领导下,具体负责本科医疗、护理、科研工作的协调和行政管理工作,对本科医务人员的调配提出意见。

二、组织起草本科工作计划、规章制度的实施细则及医疗设备的购买和经费预算报告.对执行情况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对医疗护理差错、事故进行调查,提出处理初步意见。

三、根据病情需要,及时提出院内外会诊或转院的申请,按照会诊意见,形成诊断、治疗方案;领导并参加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工作。

四、带领全科同志做好门诊接诊、住院病人医疗、护理工作,定期查房,进行组织疑难病例、危重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疑难、危重病人的治疗问题。

五、制定科研与培训计划,领导并组织全科人员钻研业务,结合临床开展科研,组织推广新技术、新疗法,不断提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医疗技术水平。

六、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井及时处理差错事故,对违者,要及时批评教育并按规定处理。

七、协助保健院长安排好医师轮岗、值班、出诊工作。

八、负责做好医疗质量统计分析工作,定期向保健院长、卫生行政保健部门报告病人入出院情况。危重病人要及时报告主管部门。

九、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任务。

保健科(病房)护士长职责

一、在护理部和保健科的领导下,根据护理工作质量标准、工作计划,结合本科(病房)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做到定期督促检查,总结汇报。

二、参加晨会交接班,检查危重病人护理,并作具体指导,参加护理业务实践。

三、教育护理人员加强工作责任心,改善服务态度,认真执行医嘱、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四、随同科主任(病房主任)查房和带领病区护土开展护理查房,了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改进护理工作。

五、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理业务技术,加强整体素质的培养,并定期进行业务技术考核。

六、组织拟订(干部病房)护理科研计划,督促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总结护理经验。

七、在护理部和科主任的指导下,负责病房的管理,经常了解病人的病情、思想和生活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定期召开病人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工作。

八、负责本科(干部病房)护士的轮换和排班工作。

九、对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责任心、服务态度进行定期评比。

干部保健工作人员守则

一、树立全心全意为干部医疗保健服务的思想和良好的医德作风。带头遵守国家法令,模范的执行各项卫生法规。

二、努力钻研业务技术,认真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医学技术,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三、对工作认真负责,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

四、发扬无私奉献和救死扶伤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同情和尊重病人,关心、体贴病人的疾苦,接待病人、家属、探视者态度要热情,解释病情要耐心,接受批评意见要虚心。

五、加强团结,互相协作,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关心、热爱集体,服从组织,积极主动承担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六、坚持合理检查、科学用药、正确治疗的医疗原则.抵制不正之风,不得向病人推荐使用规定范围以外的药物,不以医谋私,不得借医疗活动为本院或个人办私事等。

七、坚守工作岗位,不在病房内大声喧哗、说笑、大闹。因工作需要离开时要告知去向,在工作时间内不办理与医疗、护理无关的事情。

八、经常深入病房,对病人服务查体要细心,医疗处置要精心,不漏诊、不误诊、不出差错,及时有效的进行治疗。

干部保健门诊工作制度

一、保健干部就诊或住院需凭《保健证》到指定医院保健门诊看病,免收挂号费,优先就诊,急诊可随时到急诊室就诊。

二、优化一条龙的门诊服务模式,简化门诊流程,保健对象看病、划价、记帐、取药、检查、办理住院手续实行一站式服务,重点保健对象要由导医全程陪同、或者代办;同时,增设专科门诊,增加坐诊专家,方便就医。

三、设立一条保健专家咨询热线,公开咨询电话,聘请知名专家免费为保健对象提供日常保健咨询服务。

四、建立知名专家定期到保健门诊的制度,让保健对象享受到一流的保健服务;保健对象住院要按入院标准和收治范围,及时办理入院手续安排住院,有专人护送到干部病房。

五、门诊建立保健对象的健康档案,并确定专人妥善保管。重要保健对象就诊时病案要有专人护送。

六、发现传染病应明确诊断,认真做好转院、隔离消毒和疫情报告。

七、对保健对象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保健对象的自我保健能力。

八、虚心接受保健对象的批评和建议,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为保健对象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

巡诊、出诊制度

一、对重点保健对象要做好分工,专人负责,定期巡诊,家庭访视,指导做好自我保健工作。

二、及时了解巡诊范围内干部健康状况和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处置,提出治疗和疗养建议。

三、对高龄行动不便的慢性病人(指瘫痪、双目失明、中风后遗症、帕金森氏证、晚期肿瘤等无法自行来医院就诊者),应建立家庭病床,定期出诊上门服务。急诊病人随时出诊。

病情报告制度

干部保健定点保健医院应及时负责地向上级机关反馈保健干部健康情况,防止医疗差错及事故发生。

一、重点保健对象在其入院、病危、抢救、病故时,相关医院保健办公室或医务科应及时用电话报告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由其报告分管领导。其他保健对象病情由医院向病人所在单位报告。

二、以上人员住院期间的重大病情变化、手术、疑难病例会诊,须在24小时内由相关医院保健办公室或医务科以病情报告形式向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作书面报告,重要会诊须事先通知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参加。

三、各相关医院按市保健办统一规定,填报一、二类保健干部住院病情报告单,经医院保健办公室或医务科审核并报院分管领导审阅后签发上报。

四、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在收到医院病情报告后,进一步明确病情,及时向市委、市政府等有关部门书面报送病情报告,并参与协调各项工作。

五、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报送病情报告应填写清楚编号、报送单位、抄报领导、打印份数,安排专人负责病报核对、打印、盖章、登记、发送传真工作,定期对存档病报整理封存。

六、病情报告的要件:

(一)保健对象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务、保健类别、单位、入院日期等;

(二)入院主要诊疗过程;

(三)既往主要病史;

(四)诊疗过程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五)单位、家属的知晓程度和配合情况;

(六)上级领导的批示意见等。

七、外省、市领导、重要外宾等重点保健对象来院就诊、住院、出院、病故须参照以上规定执行。

会诊制度

一、会诊的条件:

(一)病情复杂,在检查、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疑难问题或跨学科问题时,须请院内、外专家共同会诊以明确诊断。

(二)病程较长,治疗效果不明显,须请多方专家共同商讨较为明确、可靠的治疗方案。

(三)病情危重,须请各方专家共同探讨准确的急救措施及治疗方案。

(四)外科及相关手术科室病人,术前须请内科、麻醉科、手术室等有关科室及院内外专家共同会诊、商讨,确定病人各器官对手术的耐受性及最佳手术方案,以保证病人手术顺利。

(五)对重点保健对象为确保治疗的稳妥和可靠性,并体现对领导疾病的重视,须请院内、外专家共同制订出一套完整的治疗方案。

(六)重点保健对象的病情会诊,须请市卫生局和市保健办有关领导及院内、外相关专家共同商讨,确定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最佳治疗方案。

二、会诊要求:

(一)会诊由主治医师及主管科(室)主任向保健科负责人汇报后提出申请,将会诊时间、参加会诊专家所在医院、科(室)及姓名上报医院保健办公室或医务科,经专人负责联系后反馈病人所住病房科(室)主任或主管医师。

(二)申请科(室)要准备好患者病情摘要、检查结果,会诊时由主管医生报告病情,做好会诊意见记录。

(三)重点保健对象的会诊及重大会诊必须通知医院保健办公室或医务科领导及分管院领导参加。

(四)院外专家会诊意见,必须经本院主管科(室)主任及主管院领导同意后方可执行。

(五)会诊意见及治疗方案,由主管医生负责向病人家属及单位领导报告并解释。会诊医师不应在病人及家属面前谈论诊断及治疗上的分歧意见。

(六)原则上病人、家属和秘书不参加会诊,必要时可邀请单位领导参加。

抢救工作制度

一、医务人员必须加强对急、重症病员的严密观察,如发现病情转危应及时进行抢救并视情况逐级报告科(室)主任、保健办公室或医务科、保健分管院长、院长,重大抢救工作医院保健办公室、保健科、医务科领导、院领导应及时到场,并要亲自参加组织抢救。

二、担负抢救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争分夺秒,各有关科(室)要齐心协力,紧密配合,认真落实各项抢救措施。要详尽做好抢救记录,严格执行交接班手续。

三、急救药品要按有关规定妥善保管,做到急救药品随时补充,过期药品及时更换。

四、急救器械、抢救车要定位存放,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试机、消毒,保证器械良好状态,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五、在抢救病人的同时,应根据保健对象的职务级别分别向市保健委员会主要领导、市保健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或工作人员及病人所在单位领导汇报病情,并通知和劝慰病人家属,使其思想有所准备,配合抢救。

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职责 篇6

1、遵从院长、主管院长及科长的领导,负责本科的预防保健相关工作,包括传染病管理、疫情直报、生命统计、职业病管理、健康教育、结核病防控、性病艾滋病防控工作以及传染病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等。

2、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医院和本科的相关工作制度,严守工作岗位,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有脱岗行为。

3、负责疫情直报工作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网络直报权限并随时检查用于网络直报工作的电脑,确保运行正常,出现问题及时报告。

4、工作人员每天负责签收各个相关科室报送的传染病卡片、职业病卡片及死亡证明书等,并对报送卡片予以审核,不符合要求者退回相关科室予以修订。

5、工作人员遇有重大疫情或其他重大事件时,要立即电话报告主管领导以及科主任,核实情况后,经领导同意,报送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昌平区卫生监督所,并按照要求进行网络直报或电话传真。

6、工作人员要确保通讯畅通,全天候做好应对突发疫情的准备。在夜间以及节假日,有疫情爆发或重大疫情,必须进行网络直报时,由医院总值班工作人员通知科主任,然后安排人员完成疫情报告。

7、工作人员要做好各项工作相关资料的分类管理,装订成册,存档备查。

8、遇有上级卫生部门检查工作时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并做好迎检工作。

保健品人员岗位职责 篇7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实施综合性干预措施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变化,评估各项干预措施对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查找降低医院感染、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最直接、最有效的干预措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广东省某妇幼保健机构2011年临床一线医务人员作为调查监测对象,观察调查对象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情况。

1.2 调查方法

1.2.1 调查表设计:

参照国家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和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医疗机构手部卫生指南》,该院2011年自行设计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观察表”,包括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后以及接触患者物品后的手卫生依从情况。

1.2.2 手卫生的合格标准:

根据国家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制订:揉搓时间(≥15秒)、洗手方法(标准六步洗手法)和干手方法(使用一次性干手纸巾、干手器和自然晾干方法)。

1.2.3 手卫生依从率(M)计算方法:

M=实际手卫生的次数/应做手卫生的次数×100%。

1.2.4 现场观察: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于2011年1—12月期间采用单盲法选择上午8:30~10:30查房时,在被调查的医务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查和记录各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和操作情况。

1.3 干预措施

1.3.1 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的要求,结合各科室实际情况,该院于2011年1月制订了《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与实施规范》和手卫生目标值,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并制订奖惩方案,要求各科室于2011年3月份完成科内学习和落实、掌握手卫生指征、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1.3.2 改善手卫生设备:

各科均已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医院提供多样化、对皮肤刺激小、有护肤成分的快速手消毒液供各临床科室选择,要求新生儿科、ICU病房等重点部门一床一瓶;产科、妇科和儿科等普通科室一房一瓶。

1.3.3 加强宣传教育培训:

以讲座、授课方式对全院医务人员定期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和培训并考核,从洗手及手消毒的指征、方法及快速手消毒剂的使用等方面加强指导,并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录制洗手、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等规范操作的教学视频,上传到医院内部网站供医务人员随时观看学习;在工作环境中张贴手卫生提示语、六步法洗手流程图,发放手卫生宣传单,随时提醒医务人员落实手部卫生。

1.3.4 加强监督检查和反馈:

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定期按惯例巡查,加大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行为的督察指导。每季度在医院感染委员会上报告、反馈调查结果,通报手卫生依从率未达标的科室,并审议通过经济处罚,同时奖励执行情况好的科室;将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并作为科主任、护士长的考核指标之一;对手卫生依从率未达到年度目标值要求的科室,取消评选“年度先进科室”的资格。

1.4 数据整理、统计分析方法

建立Epidata数据库,利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分析手卫生依从率的变化差异。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11年医务人员手卫生调查共有3 421份,干预前共有489份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记录,其中医生171份,护士293份,助理护士25份;干预后共有2 932份,医生1 140份,护士1 707份,助理护士85份。干预前后职业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16)。调查的科室包括儿科(普通区,PICU)、新生儿科(普通区、NICU)、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CICU)、产科、妇科和其他普通科室。

2.2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

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00),干预前依从率平均为33.33%,干预后升至75.34%。干预后,医生、护士和助理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提高了35.61%、46.50%和36.94%,且干预前后护士手卫生依从率均显著高于医生(P<0.05)。不同科室医务人员干预后的手卫生依从率处于52.36%~92.74%之间。新生儿科、心脏中心和儿科的ICU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上升幅度均超过40.00%,且重症监护病房ICU与普通病区之间手卫生依从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后,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依从率为80.27%,仍然高于接触患者前的68.32%;接触患者物品后的手卫生依从率仍然最低,仅为36.77%,详见表1。

干预前后手卫生措施的构成比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144),均是采用快速手消毒剂的比例最大,而洗手的比例最小,详见表2。

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不是逐月上升的,而是在三个季度周期内先上升后下降。相对峰值出现在干预后第1个月(4月)、第4个月(7月)和第7个月(10月),分别为77.68%、79.86%和89.36%,详见图1。

3 讨论

手卫生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2009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患者安全联盟发布了《WHO医疗保健机构手卫生指南》,将手卫生的重要性摆在了全世界医务人员的面前。如何采取直接有效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隐患和保障医疗安全,已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内容。

%

3.1 医务人员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情况

2011年4月份开始,广东省某妇幼医院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显著提高,从33.33%提高至75.34%,且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明显高于医生,与全国调查的结果一致[8,9],可能因为护士作为医疗护理操作的主要执行者,是医院重点教育和培训的对象。与已有的研究相同[10,11],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及接触其他物品后的手卫生依从率显著低于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依从率,与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强于感染控制的意识有关[12,13]。本次采取的干预措施并未明显改善接触患者前后的手卫生依从率的差距,说明考核标准需进一步细化和有所偏重,以强调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性对患者的保护作用。

3.2 各科室之间

ICU内手卫生依从性显著高于普通科室,可能与ICU患者基础疾病较严重、抵抗力低,且发生的侵袭性操作较多,护理机会数较大,发生医院感染后对病人的预后影响较大,故感染控制工作受到科主任和护士长高度重视有关。调查单位的新生儿科NICU室的依从性最高为92.74%,与新生儿科领导的榜样作用和快速手消毒剂配置密度大有较大的关系,说明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评选各科室的手卫生明星,树立各科室的榜样,以带动各级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3.3 手卫生措施

干预前后手卫生措施的构成比无差异,但各项手卫生措施之间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手卫生设施基本完善,对手卫生措施的选用影响不大,医护人员偏向于选择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14],洗手和戴手套所占比例较少。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增加快速手消毒剂的供应品种和供应点,以提高快速手消毒的便捷性和依从性。

3.4 手卫生依从性周期性变化

手卫生依从性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间断性上升的月份均为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召开后的第一个月。委员会反馈各科室的手卫生情况,并审议通过对各科室的奖惩措施,对各级医务人员产生直接的激励作用,但持久性不够,依从性不稳定,说明在基本保障措施一致的前提下,需要制订每月的考核、反馈和奖惩措施,以保障手卫生依从性的持续改进。

终上所述,通过采用多途径的干预措施,持续性的培训、考核、奖惩和反馈可以显著改善和巩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情况。然而,保持并逐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依然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需要各级医务人员的共同参与和不断努力。

摘要:目的 评估多途径干预措施对广东省某妇幼保健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运用单盲法和分层抽样的方法,现场调查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情况,采取完善制度、宣传教育、培训指导、加强监督和奖惩等干预措施后,分析比较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差异,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干预后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显著上升,从33.33%上升到75.34%(P<0.01)。医生、护士和助理护士的手卫生依从率分别升高了35.61%、46.50%和36.94%;ICU等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上升幅度大于普通科室;接触患者物品后的依从率仅提高了19.79%,远低于其他手卫生依从性。结论 加强针对性宣传和督察管理,施行奖惩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隐患,保障医疗安全。

保健品人员岗位职责 篇8

一、实施特殊岗位保健津贴发放范围 为了对从事有毒有害、高温危害等作业岗位人员这种特殊劳动消耗给予必要的补偿,增强职工抵抗职业性危害的能力,进一步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稳定一线员工,根据国家人事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人发[1997]107号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厅,财政厅联合下发的新劳薪字[1993]141号两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对公司内从事特殊岗位在职人员实施保健津贴,特制订本办法:

1、长期从事化工有毒有害作业的一线员工为津贴的主要对象。

2、长期从事放射仪器操作、高温、噪音、粉尘、重体力劳动作业环境下工作的员工。

二、保健津贴等级划分

(一)甲 等

1、凡是接触蓄积性毒物,对人体、内脏、血液、神经系统造成极度危害的作业岗位。

2、专职从事放射性装置及同位素应用的科研工作人员。

3、专职从事有机合成、化学分析、环境有毒物质监测分析或经常使用剧毒化学药品、强致癌物质人员。

(二)乙 等

1、凡是接触蓄积性毒物,用量小些或毒性小些,对人体造成高度危害的作业岗位。

2、长期从事放射性仪器操作岗位。

3、长期从事岗位噪音在100分贝以上。

(三)丙 等

1、凡是接触刺激性毒物,劳动条件差,对人体造成中度危害的岗位。

2、长期从事高温作业操作岗位,作业环境达四级以上,温度高于38℃。

3、长期接触电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操作岗位。

4、长期从事粉尘作业环境中的岗位,粉尘作业达四级以上。

(四)丁 等

1、凡是接触刺激性毒物,毒性较低,对人体造成轻度危害的作业岗位。

2、长期从事化验、配药接触有毒有害气体的岗位。

3、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劳动强度达四级,每日工作8小时以上,平均消耗值为2700千卡/人。

三、保健津贴补贴标准 甲等 每人每日3元。乙等 每人每日2.5元。丙等 每人每日2元。丁等 每人每日1.5元。

四、保健津贴的经费来源

特殊岗位保健津贴是对常年直接从事特殊岗位作业员工的一种工资性补贴,津贴在工资基金里开支,列入生产成本。

五、保健津贴的发放

1、有毒有害作业保健津贴以从事本岗位工作的实际工作日计算,按月发放。

2、凡兼做两种类别以上可享受保健津贴的员工,只享受一种津贴。

3、员工在法定节假日、休假、工伤或病假期间不享受保健津贴。

4、脱产学习人员不享受保健津贴。

5、享受保健津贴人员调离原工作岗位时,即取消保健津贴。

6、保健津贴每月发放一次,每月由各生产单位按每个员工的出勤情况,填报特殊岗位人员保健津贴发放表,经各生产单位领导审查签字后,报人力资源部审批,由财务部发放。

7、改进了工艺、设备或经过治理,改善了有毒有害作业岗位劳动条件的,岗位津贴应按新的条件重新评定,调整等级。

司机岗位职责(保健品) 篇9

(1)凭部门经理批准的“请车单”出车并认真填写出车记录,包括出车事由、始发里程数、始发油表数、预计公里数、预计耗油量等。

(2)车辆使用完毕应立即记录行驶公里数、全程耗油量等。

(3)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维护、检查车辆各项设施,以保证车况良好,延长使用寿命。

(4)根据记录报销车辆各项耗费。

(5)月末统计汇总车辆总里程及总耗油量和费用。

2.提货:

(1)根据提货通知单及时提取货物。

(2)提回货物交付仓储放人仓库“待验区”,交与仓储清点货物。

3.货物配送:

(1)根据送货单验收货物,合理统筹配送路线及时间,统一配送货物,收取客户收货回执。

(2)填写《当日货物配送情况表》存档备查。

保健品人员岗位职责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西城区7个社区卫生中心预防保健科的122名工作人员。

1.2 调查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表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构成、工作年限、工作满意度等。

1.3 统计学处理

经质控审核将调查表所得资料数据输入计算机,使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 13.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西城区位于北京市中心城区西北部,总面积31.66 km2,现有人口76.6万人。辖区内共有7个街道,148个居委会,每个街道设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的工作人员共122名,与辖区人口数之比为1∶6 000~7 000。其中,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人,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人,展览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人,西长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人。

2.2 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情况

2.2.1 性别、年龄情况:

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中,女性120名,男性2名。平均年龄(中位数)为39岁,年龄最大的57岁,最小的19岁。主要集中在50~60岁组和20~30岁组,分别为36人和35人,占全部工作人员的29.51%和28.69%。年龄构成,见表1。

2.2.2 学历情况:

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共24人(其中研究生1人),占全部工作人员的19.67%;大专学历58人,占47.54%;高中及中专学历40人,占32.79%。

2.2.3 职称情况:

高级职称(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4人,中级职称(主治医师、主管医师/护师)39人,初级职称(医师/护师/护士)60人,实习医师/助理医师19人。高、中、初级职称之比大约1∶10∶15。新上岗的实习医师/助理医师较多,占15.57%。职称构成,见表2。

2.2.4 工作年限情况:

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的平均工作年限(中位数)为8.5年,最长的为38年,最短的不足1年(新上岗)。其中,工作不足1年的22人,1~4年27人,5~10年16人,10~20年21人,20~30年25人,30年以上11人。近几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续进入新人,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占到40.16%。由于新上岗人员较多,缺乏社区卫生尤其是预防保健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我们应重视对新上岗人员的全面培养,为其提供学习、深造机会,切实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保证服务质量。

2.2.5 工作满意度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对机构的管理体制非常满意(满意度为100.00%);对社区卫生服务政策落实情况和日常工作内容比较满意(满意度分别为79.29%和80.00%);对工资分配制度不太满意(满意度仅为32.86%)。

3 讨论

3.1 社区卫生服务是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指出:“十一五”期间,原则上按照每2 000名服务人口配备1名预防保健人员的标准,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公共卫生技术人员。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健全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

3.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是决定因素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是构成社区卫生服务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年龄、学历、职称和技能等的状况直接决定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生存与发展[3]。从调查结果可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数量不足。根据西城区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半径、居委会数量等,预防保健科约需配置300名工作人员。目前,仅有122名工作人员,占需要量的40%,不能满足当前社区卫生预防保健工作的需要。我们要加大人才引进和补充力度,一方面鼓励和吸引高等医学院校新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到社区中心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医务人员的转岗培训,吸引大中型医疗机构离退休或在职医护人员到社区中心任职或兼职。

3.3 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人力资源结构不尽合理

工作人员年龄偏大,主要集中在50~60岁组,占全部工作人员的31.30%。表明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中坚力量薄弱,不利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工作的发展,应注意加强人才梯队建设,更多地充实年轻、知识层次比较高的人员到预防保健服务的队伍之中。

3.4 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性别比例失调

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性别差异极大,仅有2名男性,比例严重失调。尽管女性在“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有其特长,但男性过少在某种程度上也将影响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3.5 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学历层次低

学历水平在一定条件下说明他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学历层次偏低,以大专为主,占全部工作人员的44.35%;本科以上学历仅占20.87%。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业务工作的开展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其直接关系着社区服务机构在社区居民中的形象和影响[4]。我们应鼓励工作人员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历层次,改善和提高知识结构。

3.6 缺乏高级技术人员

世界各国均以职称结构作为衡量群体结构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5]。调查结果表明,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占全部工作人员的52.17%;中级职称占33.91%;高级职称仅4人,占3.48%。说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尚未形成以中级职称技术人员为骨干,专家作为技术指导的队伍结构,还不能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预防保健服务的需要。

3.7 建立激励机制

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对机构的管理体制满意,对各项政策落实情况和日常工作内容比较满意,但对工资分配制度不太满意。提示我们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加强绩效考核,制定财务绩效考核指标,将考核结果与技术人员的绩效工资挂钩,充分调动和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激发爱岗敬业精神,稳定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辛梅,曲江斌,林静.济南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J].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与交流,2004,7(21):1624.

[2]张东峰,杨九龙.青岛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现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5,21(6):720-721.

[3]贾利高,王芳,林良强,等.湖北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力资源现况调查[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24(1):35-37.

[4]王米兰,潘传德.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素质现状评价[J].社区医学杂志,2006,4(9):51-52.

上一篇:劳动合同法小案例分析下一篇:租赁市场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