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与课堂改革”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2篇)
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的学习,本人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体会到新课程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它为我们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课改是一次对传统教育的革命,它打破传统教育原有的单
一、教条的教学模式,构建以人为本,百花齐放的新型教学体系,它让沉闷、闭塞的课堂充满欢声笑语。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突破和超越了学科本位的观念,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确立起来;作为教师应及时地对教育观念、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师角色,以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对此我的体会如下:
一、课堂教学应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合作性 以往教学中,通常重结论,轻过程,一切由教师安排好。教师把重点、难点嚼得很细,再喂给学生,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缺少参与,教师几乎把所有的原理、概念、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都当作定论呈现给学生,没有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教师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而开放式教学可以改变过去学生“等、靠、要”的被动形势,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体验,为其终身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使用的新教材中设置了很多活动性栏目,为我们使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应发挥主体性作用,不能再只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而就摒弃“惟书”、“惟师”的“盲从”与“偏见”,让多样性的知识成为学生提高认知能力的途径;让学生能从自己所处的周围社会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同时,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应在创设校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开发校本教育资源上下功夫,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锻炼并具有开放校本化课程的能力。
二、教师应有创新意识、恰当运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新课程中,增设了培养学生的素质的内容。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因此,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并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前瞻性和独创性。总之,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善于创设“创新的自由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恰当运用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任何可以增强教学效果的工具、手段、方法等都应该努力拿来用,不可忽视信息技术在增强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一切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工具都应该积极采用。应重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整合的原则是有利于对数学本质的认识。例如,算法初步作为必修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它与有关内容的整合。又如,统计中数据的处理、方程的近似求解等都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内容的整合,同时,我们还可以使用科学计算器、计算机及软件、互联网,以及各种数学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三、改革课程体系,整合课程内容、丰富教学内容
以“产”为方向,以“学”为目标,二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在理论教学上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注重实践教学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调培养能够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生产、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专业课教学注重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拓宽课程实践空间。部分实训课程单独设置,部分根据课程模块进行实训,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讲授与操作相结合。实践教学又分为课后技能训练、阶段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三种形式,这种模式把专业课模块中的专业职业知识课、职业技术课以及技能培养融为了一体。
由于教材反映的是编写时本学科的发展水平,一定时间后,难免有陈旧感。教师广泛阅读本专业的专著、学科杂志、教材新版本等资料,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最新动向,对教材有关内容作必要的补充,用最新的技术成果和内容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拓宽知识视野,使学生感到有新意。另外还可以引入身边的科研成果,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来提高他们的成就感,融教于做。
四、课堂应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重点、难点上挖得过深,导致一部分学生负担过重,跟不上,通常一个班教师能照顾到2/3的学生就不错了,这样就导致一部分学生厌学,造成差生或优生弱科,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的标准。因此我们在处理教材或讲授知识点时,要降低标高,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因材施教。通过师生合作,很多问题在分组讨论中得以解决、使问题深化,不留死角。既解放了老师,又能把大部分同学调动起来,使优生更优,差生不落后,实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
在新课标下教师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某些做法,但并不是完全否定接受式学习,否定教师的讲解。教和学的方式受多种因素制约,有些很难理解问题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即使讨论也不会有什么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处理,不能刻意的追求某些教学的外在形式,把课堂教学版式化。教学中只要能让学生动起来,积极思考、交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教学目的。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来说都是第一次,毕竟我们和我们的学生都是接受式教育的产物,要想一下改过来的确很难。因此我们应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参与的机会。
关键词:教师培训需求,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农村教师培训需求情况及其特点分析
所谓农村教师是指我国乡镇、村中小学校的教师。为了解农村教师的培训需求, 以期对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有所启发, 前不久, 我们以广西农村中小学教师为对象, 进行了有关培训需求的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45份, 回收有效问卷213份。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 发现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及其特点如下:
(一) 对培训内容的需求
1. 教学工作方面
调查表明, 教师对有关教学工作方面的培训需求内容主要有:新课标和新教材解读、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方法运用 (85.3%) ;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操作、课件制作 (83.1%) ;“三笔一画一话”等教师基本功训练 (70.2%) ;学科前沿动态信息和最新理论知识 (56.7%)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12.6%) ;教育教学研究理论和方法 (6.5%) 。以上内容按教师最急需培训的程度从高到低排列为:新课标与教材教法研究、教学基本功训练、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最新理论知识、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可见, 教师对有关教学工作方面的培训需求内容主要有两类:一是教学技能性知识;二是专业学科及教育类学科的前沿知识。在教师需要培训的6项内容中, 有4项是属于教学方法、技能方面的操作性知识。
2. 班主任工作方面
调查显示, 教师们需要培训的内容主要有:“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 (76.9%) ;留守儿童、后进生工作 (65.1%) ;用各种活动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凝聚力、遵守纪律的意识 (60.8%) ;如何有效地处理班级管理中的突发事件问题 (53.0%) ;班干部的培养 (42.6%) ;如何了解学生的心理和需要 (21.2%) ;如何与家长密切沟通问题 (20.3%) 。
3. 教学科研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 在被调查对象中, 67.8%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包括校级在内的各种级别的课题研究, 90.5%的教师没有公开发表过一篇论文, 93.5%的教师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缺乏了解, 但只有6.5%的教师选择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在教师最急需培训内容的排序中, 该项内容排在最后一位。这种情况表明, 大部分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的意识淡薄, 对教育科学研究在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 还没有形成自觉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行为习惯。
4. 人际交往方面
包括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教师与同事的交往、教师与家长的交往。调查显示, 教师尤其是教龄在0-5年段的年轻教师, 人际交往方面遇到的困难主要是:不知如何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43.7%) ;不知如何处理与同事间的竞争与合作问题 (32.6%) 。
5. 其他
种植等农业技术培训 (26.4%) 。
以上培训内容的需求表明, 农村教师对新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不够深刻, 在教育教学实际中能有意识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但缺少对必要方法的掌握。因此, 希望通过培训途径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其需求的培训内容呈现实用性、操作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二) 对培训方式的需求
农村教师对培训方式的需求类型主要有:案例研讨与分析、参与式培训型 (83.6%) ;同行介绍经验, 教学展示, 共同研讨型 (80.2%) ;专题培训 (74.2%) ;现场观摩名师课堂教学型 (56.8%) ;校际交流 (43.2%) ;在专家指导下课题研究型 (41.1%) ;与专家研讨互动、交流对话型 (34.7%) ;专家讲座、报告型 (21.3%) ;在专家指导下自学—反思型 (10.3%) ;异地参观考察型 (8.7%) 。
从调查数据看, 教师们比较倾向于前4种培训方式, 这些培训方式多具有情境性、操作性、开放性的特点, 与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场景和经验比较贴近, 能有效地唤起教师已有的教育教学经验,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见, 教师们对培训方式的需求倾向于实践取向。
(三) 对培训评价方面的需求
教师对培训评价方式的倾向程度从强到弱依次为:根据培训课程完成相应作业 (88.3%) ;建立基于培训课堂表现的纪实档案 (72.5%) ;提交论文或撰写培训心得 (26.2%) ;提交教学案例或现场说课 (3.4%) ;考试 (0%) 。数据显示, 那些能反映教师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心智活动过程和行为过程, 能发挥教师学习自主性的评价方式受到教师们的欢迎。这说明, 教师培训评价方式的需求具有以过程评价为主的灵活开放的特点。
二、农村教师培训需求对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启示
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与教学改革要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培训需求是教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心理反映, 因此, 上述的农村教师培训需求情况, 对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具有以下四个方面启示:
(一) 完善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增加教师技能训练课程门类
从以上农村教师培训内容的需求调查不难看出, 教育教学技能类内容是教师最缺乏、最需要培训的。这是因为,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实践的全面推广阶段, 从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传统观念更新的理论层面转向了教育教学行为转变的实践层面, 新课程的纵深推进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新课改主体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课程实施能力才能胜任课改使命。作为基础教育师资摇篮的高等师范院校应该作出积极的应对, 在课程设置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但从调查情况看, 这种积极应对的行为在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上并没有充分的体现, 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仍局限于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和部分实习课程。这种课程结构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轻技能, 重课内轻课外, 教学观念落后, 课程结构单一, 教学方法枯燥, 不利于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形成, 更不利于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应该进一步加强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增加教师技能训练课程门类, 尤其是增设教师技能综合训练课程, 使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体现由理论到实践的渐次性。
教育专业课程应包括四个类别:第一类是基础理论课程, 含教育教学的一般理论、青少年发展的一般理论, 其目的是帮助师范生掌握教育教学规律, 形成正确的教育理念;第二类是学科教育课程, 主要帮助师范生认识所教学科的性质, 学科教育的目标、原则、方法等, 具备学科教育的正确理念, 掌握该学科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三类是教育教学技能、技术课程, 包括从事教育教学所需要的传统的教师基本功“三笔一画一话”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指导技能、心理咨询与教育技能、特殊青少年的教育技能, 以及现代的教师教育技术如教学设计技能、网络教学技能、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等;第四类是教育研究课程, 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既是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手段, 也是教师专业成熟的标志。
(二) 加强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改革, 突显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实用性
脱离中小学教学实际, 不能及时反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 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存在的客观问题。随着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 基础教育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许多新理论、新思想、新模式、新方法不断涌现, 教育专业课程内容应该及时地反映这些基础教育研究前沿的新成果, 尤其是及时反映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成果, 使教育专业课程始终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同时, 要改变教育专业课程长期以来局限于大学课堂, 脱离基础教育实际的现状, 密切关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际, 尤其是密切关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新要求以及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困难、新问题, 将这些内容引入教师教育课程, 让学生尽早地接触、了解和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掌握新课程的要求。
此外, 还应当关注农村基础教育实际,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中适当反映农村基础教育的特有内容, 如复式教学、“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农业技术等, 以加强学生对农村基础教育的了解和适应。增强教师教育课程的实践性, 通过建立教育实习基地、教学科研联合团体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 推进中小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和终身学习。
(三) 转变学习方式, 突出学生主体性教学
从培训方式的需求看, 教师们比较倾向于能充分发挥教师主体性的实践取向的培训方式。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在教学方式上是相通的, 这是因为, 第一, 职前培养也是成人教育, 师范生已具有成人的特点:有独立的思想, 丰富而系统的文化知识, 比较成熟的个性, 具备了独立自主开展学习活动的能力;第二, 师范生在学习教育专业课程之前, 已经具有“前科学”的教育教学经验, 教学中应该尊重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前科学”知识和观念在其学习中的作用;第三,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是一种实践性质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具备设计、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师范生在学习中去经历、体会和积累经验。因此, 教师职前培养应当注重实践性的教学方式。
当前, 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师讲, 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式依然是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主导方式,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依赖的学习, 课堂教学死气沉沉, 没有生机,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调动, 思维受到抑制, 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更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应当突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 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采用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模拟教学、教学观摩、教育见习实习等实践性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积极思考, 乐于体验, 主动建构知识, 培养技能, 全面发展。
(四) 关注学习过程, 注重形成性评价
教师在培训评价方式的需求上具有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灵活开放的特点。参加培训的过程既是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获得新的知识技能的过程, 也是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形成性评价关注教师的学习过程, 关注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行为表现, 而不仅仅关注培训结果, 这样更能全面而客观地反映他们在培训中的收获, 因而受到教师们的欢迎。
高等师范院校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也应该重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以往的教学评价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 即以考试的形式在某一学习阶段结束后进行教学效果检查, 并把检查结果作为评定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主要依据, 其结果是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智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因此, 改革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 把评价重心转向更多地关心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 关注学生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只有关注过程, 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 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作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
采用“学习性评价”, 把评价作为正常的有效的教学活动的必要组成部分, 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 运用提问、讨论、表扬、批评、练习、测验等多样化方式,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获得、技能形成、情感的体验、价值观的发展给予全面评价, 及时了解学生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作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 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 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叶澜, 白益民, 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关键词】冲压模具;培训模式;教学改革
1.引言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作为模具专业核心课程,课程不仅实用性强、应用性广,而且与岗位的联系非常密切,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学生能自主设计冲压模具,并能制造出模具。而现阶段高职类学院采用的教学模式并不能达到这一要求,以至于很多学生在毕业后,通过参加社会培训学校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培训课程,才能满足岗位需求。针对这一弊端,笔者结合多年的企业工作及教学经验,提出采用培训模式来对《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进行教学,把学校的教学与企业的岗位需求完美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毕业后能真正做到零距离上岗。
2.现阶段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弊端
现阶段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下面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教学模式,先照着书本顺序将理论知识全部讲完,然后再进行1~2周的课程设计。该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局限于教材内容,且实践很少,结果是导致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感差,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不能得到有效提高,教学很难达到现在企业的岗位需求;另一种是工学结合模式,先根据岗位需求,分析出岗位能力,而后构建学习情境,重组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比较前一种模式,该模式教学下,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离企业岗位需求还是有一段距离,并且该模式的教学形式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基础上,今天讲两个课时,明天讲两个课时,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不透切、不连续,如果要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要求学生要花费很多的课余时间才能达到,而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差,最后形成的结果是累了老师,学生依然停滞不前。为此,借鉴社会模具培训学校的经验,将培训模式引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教学,在多个方面实施了改革措施。
3.教学模式的改革
通过借鉴社会模具培训学校的经验,对课程进行采取集中培训的模式进行,时间为期2个月,根据企业制造模具的方式,给学生模具制造任务,在老师的讲解与辅导下,学生自主完成设计、零件加工、模具组装、试模等任务。
4.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学生基础知识差,自主能力弱的特点,对于知识传授,主要以教学需要为主,尽可能传授企业的经验,减少课本上理论讲解。经过反复研讨后,选择8个企业案例作为教学载体,内容包含冲压常见的冲裁、弯曲、拉伸三个基本工序,覆盖单工序模、复合模、级进模三种典型模具结构,设计出相对应的8套模具,选择其中一套模具进行零件加工、组装、试模等后续工作。
通过设计模具,学生可以把以前所学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材料等知识进行串联并应用到实践中,加强了使用CAD软件画图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模具结构的认识,使学生的能力基本上达到模具设计员岗位的要求;通过加工零件,提高学生操作普通机加设备的能力,熟悉机床操作岗位的工作职责,企业车间的相关制度;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机床操作岗位。通过组装、调试模具,加强模具钳工的各项基本技能和操作冲压机床;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模具钳工岗位。对于内容的改革,最重要的一点是尽可能多的传授企业经验,把很多书本上需要计算的公式、数值,全部采取经验数值来取代。
5.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打破传统的以黑板为主体、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借鉴社会模具培训学校的经验,主要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老师先讲,学生紧跟着练习,而教学手段上更加丰富,完全按照企业模具制造的方式进行。如模具设计全部安排在CAD/CAM机房进行,老师先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讲解,同时并且通过视频录像工具,将上课的内容录像,传给每个学生,学生在练习时碰到不会或者上课时没有完全理解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看录像来解决,当然也可以问老师进行解答。模具零件的加工全部在实训中心完成,学生根据零件所需要用到的机床,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使用机床完成模具零件的加工。模具的组装与试模,在模具生产实训中心完成,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模具钳工等基本技能,完成模具组装、试模。所有的过程都以学生为主,老师主要给定学生任务,辅导、督促学生自主完成任务。
实践证明,通过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生既学到了理论知识也掌握了实践技能,同时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因而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6.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然后加平时的成绩。期末考试答卷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出勤率与作业完成情况组成,占30%。这种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体现不出高职学生的对于知识的真实掌握情况。平时的作业大部分是抄袭完成,体现不出学生真实的成绩。期末考试就是考理论,而这恰恰是他们的弱项,并且与培养他们技能为主的目标有出入。针对原有考核方式存在的主要弊端,我们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取消了传统的考试考核方法,主要采用过程与实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就根据8套模具的图纸与模具实物来进行考核,每套模具占有相对应的比例,最终成绩由这8套模具的比例分数总和构成。
7.小结
通过借鉴社会模具培训学校的经验,我们从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出发,以企业实际冲压模具的制造过程为导向,结合课程特点,完全打破传统教学的方式,采用集中培训模式进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学生毕业后能完全胜任模具企业相关岗位。
参考文献
[1]杨俊杰等.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观代觳教育装备,2009(11):71-72.
[2]吴诗惇.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3]秋艳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5):179.
项目基金:本文为常德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院级科研课题“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改革与设计(编号:ZY1156)”系列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谭锋(1978—),男,湖南新邵人,讲师,现供职于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研究方向:材料成型。
樟树四小 王丽群
很荣幸被学校派去宜春学习翻转课堂与课程改革,通过两天的学习和与同事的探讨,受益匪浅。
(一)和谐互助铸就高效课堂
山东省即墨市教体局局长、即墨28中校长李志刚给大家作了详细生动的报告。主题是《和谐互助铸就高效课堂》。28中的校魂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重新建构了学生的价值观,教师的育人观。它蕴含着爱心、责任心、互助精神。和谐互助的教学策略正是这种爱心、责任心、互助精神的体现。一对一学习互助小组在28中全面展开。小组中一个是小雷锋,一个是学友。小雷锋帮助学友学习,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课后。他们共同探讨、研究、交流合作。将时间权还给学生,将学习权还给学生,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将探究权还给学生将教学权送给学生。同时,他们进行捆绑式的评价,在课堂上老师主要叫学友来展示学习成果,只有当学友学会了掌握了才能加分,小雷锋一个人学习掌握了不能加分。这样学生的学习、表达、思维、合作、交流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听了李校长的报告心里豁然开朗,觉得是时候把学习主动权教给学生了。这与我们学校的导学案也有着相似的理念。回来后,我也给一部分学生找了小雷锋,可能是因为学生不太适应吧,总落实得不够好。我想我还应该去探索研究,希望能有所收获。
(二)翻转课堂
聚奎中学年级部主任给我们作了翻转课堂操作模式的报告。翻转课堂就是让学生先学,然后老师在课堂上教,释疑解难,让学生彻底学习掌握。在学生学习之前,老师要准备学习资料,教学视频,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在家里主动地学习。在课堂上,老师要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当遇到困难时,师生在课堂上一同解决以达到教学目的。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习主动权教给了学生,也利于因材施教。学习回来后,我也把这种理念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希望自己的教学会有进步。
(三)课堂实录《皇帝的新装》
这次学习,我们还听了乐陵实验小学教导主任刘德芸老师的《皇帝的新装》。刘老师这节课真是一堂原生态的课。她引领着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品读。让学生们自读,探讨。怎样掌握词语。分组品读课文中的人物。课文中的一些人物是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我们不能像谁一样,要像谁一样做人。你在现实生活中看过哪类像文中一样的人。学生学习积极性颇高。听了这堂课以后,仿佛给我的教学思想和理念灌入了新鲜的血液。
府谷县第四小学 杨伟成
12月18日至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陕西省教育厅安排的为期3天的第一届陕西省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大讲堂品德教学培训班,感到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中,共有6位名师在现场进行了课堂教学,西安兴华小学的王良老师进行了说课,还有两位老师进行了微课展示。课后专家及时进行了点评。每一节课就像是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节课,胜读十年书”。
在培训中,我能够做到认真学习、深入思考,踊跃参加班级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小学品德教学的的课改经验,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水平。我把自己在这次培训中所学所感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
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教育教学受到多元价值取向、多渠道信息来源。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又必须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教师应增强教育教学改革意识,用新课程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指导教学工作,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材的呈现方式,尝试和确定教学方法。如西安兴华小学的王良老师的六年级《回顾小学生活》感人至深,整体课程的设计具有跳跃美,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有话说,也关注学生成长,老师把自己和学生在生活中的照片作为这节课的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显著。
二、小学品德教学的几个误区。
有的老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故事课,忽视《品德与社会》课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教学中缺乏学生了解、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学生缺乏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谈不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的老师甚至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政治课,满堂空洞的政治说教。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该科教学目标。总觉得讲得不够,结果是什么都提一下,该讲的没讲够,讲透,不该讲的又讲一大堆。教学任务完成得不好。
三、创造良好的教学软环境,建立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创造积极的心理环境和良好的情感氛围,构建平等、和谐、互动、合作、互惠的新型师生关系。通过交流沟通、合作互动、自主探究等方式,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的教学手段、富有启迪的教学问题,调动学生的情感与经验,引导学生思考与体验,帮助学生求得新的发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观察生活、探究问题、领悟知识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在交流互动过程中,加强教师自身的体验和反思,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从而达到师生的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如西安高新三小的许梅菊老师讲的一年级《瞧,我们这一家》,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课前许老师和每位小朋友进行了握手问好,整节课有快乐中进行,也把许多个幸福的小家庭展示在大家面前,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自己生活在家庭的幸福中。课堂中的对学生的评价也很有特点,不是简单的说“你很棒”,而是还说清楚了在哪里好,哪里棒。
通过学习杨局长关于课程改革的讲话,在此谈谈自己的心得。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革新教师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一是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二是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三是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四是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我们不难发现此次课程改革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
其次,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可见,古人认为“传道”、“受业”、“解惑”就是教师的职责。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它要求教师要根据教育事业的需要,不断的调整自己的角色,总结教学经验,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关鸿羽先生提到当今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有5个角色:教师、家长、朋友、学生、心理辅导员。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即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渠道多样化了,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职能也变得复杂化了,不再是只传授现成的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总之,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一方面要求教师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且不断地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他们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
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不仅如此,新课程还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是一个研究者,这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这实际上也就是国外多年来所一直倡导的“行动研究”,这种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就是行动本身。它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是教师持续进步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在此要强调的是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与课程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考试试卷和标准答案去教;课程游离于教学之外: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由国家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参考资料和考试试卷是由专家或教研部门编写和提供的,教师成了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规定的机械执行者,成为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必须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教师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包括国家层次、地方层次、学校层次、课堂层次和学生层次,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教师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不断丰富、不断完善;教师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新课程越来越需要教师具有开发本土化、乡土化、校本化的课程的能力;教师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
关键词:水处理理论与技术,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水处理理论与技术》课程是武汉大学水质科学与技术专业、能源化学工程专业重要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 熟悉水处理工艺单元、设备、系统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设计、计算水处理工程中的设备、工艺系统的基本能力, 为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工程设计、科研及运行管理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应用基础。
一、课程的性质和要求
《水处理理论与技术》课程主要包含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 涉及化学反应、化工传质、流体力学和机械设备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水处理的基础理论知识, 以及工艺设计和计算方法, 了解水处理在电力、煤炭等能源行业的应用知识, 初步具备将各种水处理单元技术组合成水处理系统的能力。
二、课程现状
1. 传统教材单一, 教学内容陈旧。
全国高校同类课程参考教材主要是许保玖主编的《给水处理理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年) , 许保玖、龙腾锐主编的《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这些教材都是水处理领域经典的教学参考书, 都很好地阐述了水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但是教材出版年代比较久远, 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水处理技术不断发展的需求, 不能及时更新拓展教学内容。
2. 教学方式落后。
水处理设备及构筑物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复杂, 依靠传统课程讲解及板书的教学方式获得的信息很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 而且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学生较难理解工作原理和设备运行情况。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难以被激发出来, 导致教学效果欠缺[1]。
3. 考核与评价方式片面。
传统的考核方式通常以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为主, 这种单一以分数高低评价学生成绩的考核方式不能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 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
三、课程体系的建设
1. 教材的选择与建设。
考虑本专业是以电力行业为办学特色以及将来学生就业方向, 选择了周柏青、陈志和主编的热力发电厂水处理 (上册, 第四版,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年) 及李培元、周柏青主编的发电厂水处理及水质控制 (第一版,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2年) 作为主教材[2,3]。并参考国外大学的原版教材, 把最前沿的理论和知识融入教学中, 让学生从Water research, Desalination等著名期刊上搜寻最新的水处理技术文献, 掌握最新最前沿的理论与基础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
《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的理论课程, 共3学分54学时, 包括水质概述、水的混凝处理、沉淀与澄清、过滤、离子交换除盐、凝结水精处理、循环冷却水处理7章内容。《水处理理论与技术》的实验课程18学时, 包括混凝实验、树脂RH—Na交换平衡等温线的测定、循环冷却水阻垢剂的快速筛选、水处理药剂缓蚀性能的测定四个教学实验。
3. 教学大纲的修订与教学内容的调整优化。
在新大纲中对原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如将絮凝反应池中新的设计理念、新型过滤材料、凝结水精处理新型过滤技术等, 在教学内容中得到补充和完善。在教学过程中, 将授课内容分为基本和重点两类。对于重点内容, 对书本中的知识重新设置并对相关知识加以补充, 例如重点内容阳离子与阴离子之间的关系、含盐量与溶解固体之间的关系、硬度与碱度的关系、p H值与碳酸化合物之间的关系、p H值与硅酸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讲工程应用时以电厂水处理各个工段的处理方法和工艺为例, 重点讲述基本原理在工艺流程上的应用。
随着发电厂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增加, 凝结水处理技术越来越广泛得到应用[4], 增加了凝结水处理系统混床树脂的分离, 混床运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可能原因及处理方法等内容。循环冷却水处理增加了盐量平衡与水质变化, 补充水量的计算。此外, 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还包括当今国内外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工艺, 并与传统技术与工艺进行对比, 使学生真正掌握水处理技术的精华, 启发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模式的改革
1. 开展引导式、启发式、举例式教学。
开展了引导式、启发式、举例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本课程内容广、名词概念多, 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能及时理解和掌握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 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 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讲授时要突出重点, 启发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和学生共同探讨;鼓励学生积极查阅国内外文献, 寻找答案。此外, 教师在课前将课件上传班级QQ群, 使学生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能力均有很大促进。
2. 利用多媒体、板书、视频相结合进行教学。
“水处理理论与技术”课程有许多工艺流程图、设备及构筑物结构图等,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现场绘制或展示挂图等, 缺乏生动性和灵活性。本课程以文字、图片、三维动画和视频录像为基础, 精心制作课程PPT, 将水处理工艺的各个流程以现场照片、视频和电脑制作的单元处理过程的动画再加上文字说明展示给学生, 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知识, 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水处理设备、构筑物和工艺系统的工作原理, 为今后在工作中能够合理选择和设计水处理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 专家讲座。
定期聘请水处理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给学生进行讲座, 能够使学生把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 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拓展视野。通过专家讲座, 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水处理领域的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 发展趋势及应用特点和适用性, 对培养学生深入探索的精神具有显著的作用。
4. 讨论课。
将全班学生分成7个小组, 每小组3~4人, 每个小组对不同论题进行论述, 要求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并制作PPT。每小组推出代表上台讲述5~8分钟。陈述完毕后, 其他同学和教师对其论题进行提问, 由该小组成员负责回答。讨论结束后, 教师概括其主要内容, 评价该组同学的陈述情况, 并提出建议。通过开展讨论式课堂教学, 极大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结束语
根据笔者近几年在《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体会, 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着重对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构建有利于培养电力、煤炭等领域的水处理技术研究和管理人才的教学新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元化考核体系的建立, 能更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从而培养出符合国家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国红.水质工程学多样化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3, 34 (6) :595-597.
[2]李培元, 周柏青.发电厂水处理及水质控制[M].第一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2.
[3]周柏青, 陈志和.热力发电厂水处理 (上册) [M].第四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9.
关键词:高中政治 改革 创新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泯灭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难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将结合政治学科特点和教学实例,从教师导入新课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方法、课堂结尾的方法等三方面初步探讨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方法。
一、灵活采用多种导入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颖别致的导入能很快抓住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要求,而且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因此,导入方式的设计应求新、求思、求活。但是,政治课的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灵活采用其中一、两种方法。
1、引经据典导入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感性直观、具有典型性的寓言故事、成语典故、历史故事、生活故事、名人名言等导入教学,可使枯燥问题趣味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明化、深刻问题通俗化,特别容易吸引学生,引发学生思考。
2、小组辩论法。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怎样使学生能辨明真伪,准确记忆,甚至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其实对这类问题,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辩论,许多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在辩论前,首先要求学生共同讨论,拟出小组所持观点的依据。在辩论过程中必须是在对方陈述结束后,再提出新的反驳意见或补充发言。当然在小组辩论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辩论指导。
3、知识竞赛法。根据学生通常具有好胜心的特点,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知识竞赛,或抢答或必答,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
二、政治教学改革中的契机
1、高中政治教材改革。
长期以来,由于中学政治课程理论研究薄弱,课程实践中不能较好地处理课程、社会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关系以及课程内部各要素、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突出的问题是课程结构单一,课程内容脱离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个体发展需要。80年代初以来,虽经几次尝试,但变革幅度还不够大,效果也不尽理想,不能更好地提高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完善课程结构是课程理论的要求,也是中学政治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与过去的教材相比较,新教材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作了大幅度的调整,更能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更能体现向素质、能力培养转轨,更具有可操作性。
2、高考改革。高考可以说是中学学科教学的一个强有力的指挥棒,综观近两年的综合卷(小综合),我们可以发现试卷既较好地体现了“减负”精神,又在综合、能力、创新,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使用知识的基础性,试题的高立意、高思维、前瞻性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素质性”,可以肯定地说以后高考的综合卷(大综合)这一特色将更加鲜明。
三、课堂教学
1、培养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现实中,学生对于政治课的看法其实也是相当落伍的,他们认为政治课比较枯燥,考试也只要背背就行了,所以对于政治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其实,我们把政治课上得生动有趣可能要比其他学科更容易些,因为政治课涉及面相当广泛,不管是经济学、哲学和政治学,它的知识含量和时代特征都相当突出,学生本身也需要这些知识,但是如果没有兴趣,一切都是空谈,所以我认为,在政治课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兴趣。
2、培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的学习态度受教师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3+X模式下的政治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已形成共识。我认为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相当重要的,如果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喜欢任课教师,认为教师对他们热情且有很高的教学水平,那么学生就会喜爱他所教的这门课,乐意接受他所讲授的课程,从而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3、注重理论联系现实。政治课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即要求动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去了解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去分析国内外的社会热点,从而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社会,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利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再死记知识也适应不了现代高考要求,广大学生必须开阔视野,学以致用,为适应高考要求,需采用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4、夯实基础知识。无论是高考的需要,还是今后学生发展的需要都要求学生会学习。学会学习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内容,它要求教师注重培养以传授识记、理解、应用、获取知识的方法为核心的学习能力,然而,学习能力的提高也要以一定的基础知识作铺垫,因此,夯实基础知识仍是关系学生发展的一个大前提,作为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尽可能地讲透、讲全基础知识及知识之间的联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展开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热情,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新课程改革的最显著特征。它集中体现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学生单一、他主、被动的学习方式变革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实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政治教师应当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方法,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这样有利于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有利于解决重点、难点和关键性问题,最后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多元智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建立健全学生完美的人格,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日益发展需求,我国实行了第八次新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以其全新的理论备受世人关注,它不但理念新,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包含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方法论、专业学科知识等许多科学知识,而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注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终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得到50多位院士及专家的论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是一次有深层意义的教育变革,为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描绘了美妙蓝图。
2006年秋,天津市也将全面展开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7月24日我有幸参加了五天新课程理论培训,培训的观点真可谓清新隽永,富有哲理,充满思辩性,使我受益匪浅。我喜欢南京师大博士生导师周志华教授学科专业知识的引领,喜欢课标组成员、东北师大郑长龙教授风趣幽默的语言,喜欢天津师大靳莹教授中外教育对比和充满哲理、思辩的教育理论,喜欢市教研员刘红梅、赵俊东老师求真务实、富有激情的实干精神。培训使我更加认识到课程改革的艰巨性和教师责任之重大。
一、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扬弃。
新的课程改革不是对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全盘否定,而是对传统教育方法的扬弃。现代心理学认为有七种智能在人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即语言、教学逻辑、空间、音乐、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能力。我国传统教育重视学生认知水平发展,忽略学生的个性差异,忽略学生的过程评价,以考定终身。这种教育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受苏联教学理论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其核心
是教学中心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社会的发展发挥过巨大作用,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其中也不乏有许多精英人才,但同时也存在局限性。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时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精英教育也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与传统教育相比,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注重有效知识的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终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这些不是靠一味的活动、一味的表扬鼓励、一团和气就能实现的,而是靠不断发扬传统教学中的优良经验,全面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和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来实现的。
二、新课程改革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此次课程改革首先是一场教育思想的变革,课程改革同时也需要一批有正确教育思想、改革意识和专业化知识的教师来执行。所以在课程改革中,既要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又要避免一味的课堂形式上的创新,要时刻把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发展方向,牢记教育过程的不可逆性,肩负历史责任感。为此,我认为教师应树立以下几种意识:
1、学习意识:加强理论学习,关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动向、经验与误区;
2、学生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3、专业意识:既要抓紧时间提高本学科专业知识,又要丰富其他学科专业知识,如心理学、课程论、探究教学方法论等知识,特别是树立终身学习习惯;
4、过程意识: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知识的有效形成过程,而不是结论,还知识原有生命力,关注过程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和评价;
5、研究意识:熟练掌握探究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进行有效探究;
6、困难意识:课程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初期教师都普遍欢迎,踌躇满志,一旦实施,将会面临巨大困难与困惑,教师应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7、开放意识:教学中要不断引入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注重学科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以开放教学培养开放学生;
8、社会意识:此次课程改革采用模块教学,弱化知识结构,体现知识的社会意义,所以教学中,要树立社会意识,挖掘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来教学。
树立以上几种意识,将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新课程改革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教学过于关注的知识体系,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教学过分依赖系统讲授和题海训练,学生的学习过分依赖死记硬背和强化训练,从而形成了“听着学科学,坐着看科学,纸上算科学,脱离社会想科学”的局面,这都是我们平时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教学有其长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传统教学有利于短时期内知识体系的传授,但不定都是知识的建构,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许多知识的探究过程以及实验验证经常被结论、定理和考纲不要求所代替,长此以往,学生哪有学习兴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程倡导“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引入模块选修机制,让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在注重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科学素养的养成,建立健全学生完美人格。个性化选课,学分制管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密切联系生活的学科知识,这些都将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学生也必将更加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从而使学生热爱科学、应用科学、探究科学、亲近科学。
四、密切注意课程改革试验中存在的误区。
新课程马上就要来了,有些人欢呼雀跃,展望憧憬美好的未来,有些人还
在疑惑观望,消极迷茫。的确,新课程改革是美好的,但不是万能的,如果没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专业化知识支持,新课程改革也将会“穿新鞋走老路”,走形式上的过场,在教学中,我们要避免走进课程改革的一些误区,在理论培训中,天津师大靳莹教授的报告给我们许多启示,例如:
1、合作学习不是小组讨论
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但教师不应失去教学主导作用,不要把课堂变成“小组合作秀”。合作学习是尊重学生认知规律,有一定目标,达到某种 效果(如学习目标,科学方法、团队意识、竞争意识等)的学习方式,讨论不是漫无目的、漫无时间、漫无探究欲望的讨论。
2、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
新课程体现自主学习理念,但绝不是学生想到哪,教师就讲到哪,学生想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教师没有主见。自主学习是由学生决定为什么学、如何学、何时学、学什么、在哪里学、和谁一起学,不能等同于自学。
诸如这样思辩性的观点还有许多,如:课堂不等于课件展示会,探究活动不等“满汉全席”宴,问题意识不等于提问,对话不等于问答,教学有效性不等于立竿见影等等,这些观点都有利于我们提高认识,避免走进课改误区,使课程改革落到实处。
为期五天的新课程理论培训,犹如清泉一般甘甜,沁人心脾,让我更加坚定信心,此次课程改革在我们全体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结出丰硕成果。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在讲座过程中,有好几个专家提到他们小时候的学习生活:早早地放学后,做点农活,然后一群孩子在山野间玩耍……坦白说,这样的情境,也是我小时候渴望的,放学后不是被关在家里做总也做不完的作业,父母不会紧紧督促我练琴、练字,可以自由地和同学聊天,狂奔在山野间,或者下下棋、看看课外书……但是这些几乎是可望不可求的梦想。现在的我们,只知道低着头解着数学题抑或是背着政史地,很多所谓的优等生,厚厚的镜片下眼睛没有一丝神采。我希望新课改能真正实施,能够成功,还孩子们一个灿烂的童年,让他们过一个真正的充实的花季。
本次深化新课改中提到“把课程的开发权交给老师”,有时想想,这对老师来说不是权力,更像是一种责任。但是现在的教育状况又不断鞭策着更多的老师肩负起这种责任。那么我觉得:首先,新课程要真正实施起来、实施成功,教师的观念必须转变,教师不应只熟悉、拘泥于教材,应该尽量利用教材启发拓展,活跃学生的思维。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给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这在我们平时的政治课中,我觉得更有条件可以贯彻。选择“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案例和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其次,要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把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在培训过程中,有位专家提到,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新课程改革犹如“戴着脚镣跳舞”,但纵使是“戴着脚镣跳舞”,“也可强身、也可娱乐”。对于每一个参与到新课改的老师来说,你是什么、新课改就是什么,你是怎样的、新课改就是怎样的,你有多用心、新课改就会有多成功。我国著名的教育艺术演讲家李燕杰先生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论述:教育是科学,它不仅属于现在,而且属于未来;教育是艺术,懂得教育艺术的人才能不断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并不断推动教育的发展。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让学生成为探索思维的主人,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是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有效措施,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下,搞好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改革研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以及对于高中教学中关于新课程教育目标的设定,高中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目的也需要有所改革。笔者通过分析,探讨了新授课课型和复习课课型两大类型的课堂教学,根据改革后的教育体制方法展开的教学实验及方法。
一、新授課课型
(一)概念理论新授课
概念理论贯穿高中化学的整个教程,根据概念和理论出现的形式分为以独立的学习单元出现的概念理论和分别的、单独的出现在各个单元中的概念理论。第一种概念理论一般出现在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分类等学习单元。第二种概念理论通常出现在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的学习单元中,如有机化学中的烃、苯的同系物、醇、酚、酯等概念。
对于概念理论方面的新授课的教学方法,归纳为以下几个步骤:(1)有目标的了解概念;(2)带着问题学习概念;(3)通过交流探讨概念;(4)通过讲解归纳概念;(5)进行巩固掌握概念。
1.有目标的了解概念
教师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充分的自学资料,如文字材料、展示图片、展示模型、试验经历,甚至是多媒体素材等,并且设定其需要了解的目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有目的性的自我获取其所需掌握的概念理论。这个环节虽然是学生掌握了主要的能动性,但是指导教师的充分准备和适时、恰当的指导也是决定这个教学程序成功与否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课堂教师很好的掌握概念理论的根本和学生的主要兴趣所在,而且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认真负责的了解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发挥,并且对于出现的各种状况和困惑给予恰当的、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
2.带着问题学习概念
只有带着问题去学习的学习,才是真正能够掌握知识的学习,才是高质有效地学习。但是这个环节中为学生们提供的问题,是学生是否能够真正掌握知识的关键,因此,教师为学生提供的问题必须是切实的、与概念紧密相连的、对学生性却的调动和对学生的思考有启发的优质高效的问题。甚至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的展开头脑风暴,最后达到学习到知识的目的。因此,提供一个优质高效的问题,直接关系着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学习掌握概念。
3.通过交流探讨概念
为学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其自学成果的平台,让学生们在探讨中了解别人的掌握情况,并将自己掌握的内容拿出来探讨,是可以增加其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并为学生提供一个二次思考和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具体的方式可以是小组讨论,也可以是同桌探讨,也可以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在全体同学面前展示其对问题的分析和自己的思考结果,然后全体同学共同或者分组提问、探讨。激发学生的二次思考,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交流思想、互相了解的平台,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演讲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帮互组的优点。在这个环节,教师不仅需要鼓励学生和组织、安排讨论,重要的是在学生们的讨论中归纳总结有代表性的和普遍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之后的环节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
4.通过讲解归纳概念
在这个环节重点是针对在上一个环节中总结出的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根据教学要求重点精细的讲解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点。最重要的两个关键点是:第一,要有针对性的详细讲解;第二,对于学生须掌握的知识点重点的、透彻的讲解。并且将所有的问题和知识点为学生分类归纳,以便更好地比较和掌握。
5.进行巩固掌握概念
测验是巩固学生对概念掌握的最好方式,通过练习和测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的掌握所需的概念理论。
(二)元素化合物新授课
在关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中,主要包括元素化合物描述性知识和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方面的知识两大方面。对于描述性的知识比较恰当的方法是参考概念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而对于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方面的知识则更侧重通过实验掌握知识。
通过实验教学掌握知识的方法通常包括:通过实验得出理论;通过理论指导实验两种方式。
二、复习课课型
复习型的课程通常出现在单元结束或阶段性巩固学习知识的时候,该类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归纳总结并且通过归纳总结复习曾经教授过的知识,使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并掌握应学应会的知识,并触类旁通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
复习型的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通过自学归纳整理所学知识;(2)通过沟通讨论分享学习成果;(3)通过教师归纳系统地掌握知识;(4)通过训练拓展知识。
1.通过自学归纳整理所学知识
可以通过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或者课堂自学的时间,让学生归纳总结该阶段所学的知识要点。例如,概念、化学元素特性、规律等。并对存在的疑惑进行整理,有针对性的在复习中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考察知识掌握情况的自测题,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以及在复习中所需掌握的重点。
2.通过沟通讨论分享学习成果
在复习型课程中的沟通探讨环节与概念理论型新授课中的沟通探讨过程基本相同,笔者就不再累述。
3.通过教师归纳系统地掌握知识
这个环节需要教师将学生应学应会的知识点系统地、全面地为学生归纳总结一遍,并且将学生讨论中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知识点重点精讲。同时,需要为学生提供时间对其自己总结的疑惑给予解答。
4.通过训练拓展知识
所谓的拓展阶段,就是帮助学生深入的、透彻的、能够触类旁通的掌握知识的过程。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为学生提供经典题型,同时在教师的帮助下拓展思维,使知识掌握的程度达到熟练的程度。
三、结束语
在高中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其改革的实验与研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当然,教学效率的提高也离不开每一位高中化学教师严格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以职业知识为根本教学要求,这样便能更好地把握教学方向,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文平.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提高化学教学效率[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
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要向课堂要质量、向课堂要效益。要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工作作为我们工作的永恒主题,检查与评优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工作的重心就是要抓住课堂教学这块阵地不放松,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教师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工作状态的好坏,反映一个教学单位整体的状态。
1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文化“互动”
学校的教学,本质上就是教师与学生的文化“互动”。课堂教学,就是在整体教育计划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下,有系统有组织有计划地在教室或实验室内,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进行的文化“互动”。课堂教学,就是以知识为载体,师生面对面的文化“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是教学方法问题,也是教学理念问题。提倡交互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响应,学生和老师之间要有对话和交流,绝对不要教师一个人从头讲到尾,口才再好,都吸引不了学生。如果这堂课总是有老师和学生之间对话,就不一样。学生们反映交互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与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最大的差别就是“我们都很紧张,思想不敢开小差,不知道老师什么时候提问,不知道会问什么问题,不知道会不会问到自己”。
实现教学互动,首先需要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我们过去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如果没有学生的响应,教师讲得好,可以说是不错,但是这是被动的。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被动的效果变成主动的效果,才是高质量的教学效果。所以,学生有没有响应,教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其次,为了实现教学互动,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当中不同阶段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一堂课,需要在什么地方提问,而且在不同的阶段,提不同的问题。在理论分析的阶段,讲一段以后,就问学生,下面该怎么办?讲例题的时候,也可以讲一点,同时让学生作一点,还可以请学生到讲台上讲一讲。在交流和讨论中,要善于引导,不要学生一下子答不出来你就把答案说出来。教师的作用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思维。
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改变课堂上学生单向接受、被动学习的状态。双向交流方式可以有多种,如课堂讨论、双向提问,可以事先安排某些章节的内容,或布置某个示例程序、习题,由学生讲述,教师最后做概括性讲解。我校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了每堂课用于双向交流的时间不得少于1/5课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多年中小学应试教育培养,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学习,课堂气氛活跃的双向交流不可能马上建立起来。初始阶段,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课前要对讨论的内容有详细的提纲,在讨论中注意引导。可以对某些章节内容教师进行比较详细讲解,把讲授方法传授给学生,便于学生的自学与讲解。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还应明确是与学生处于同等地位,不可能无所不知,要热情鼓励学生提出疑问,难住教师,这将激发学生自学、求知的欲望。
教师要以知识本身的承载的文化与以教师讲课过程本身所体现的文化,实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实现师生间的文化“互动”。教师讲课过程本身包括讲课语言、讲课思维、讲课方法、讲课原则以及讲课精神等等的言传身教就是一种文化。它也感染着、熏陶着、培育着学生。
2 现代教育手段的恰当运用
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形势下,由于招生数量急剧增加,教育经费投入远不成比例,师资的数量与质量严重不适应,加之,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高校的科研开发与服务社会等任务日益增加,同时,又由于市场经济因素对教育的深刻影响未能正确认识与处理,如此众多因素的作用,导致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等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削弱,教学质量出现极为关注的严重情况。特别要提出的是,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用为提高教学质量展示了巨大潜力[1]。
2.1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不当
由于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认识与应用存在着误区,而且又与已经出现的严重情况交错在一起,从而出现了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极为令人深思的许多问题。
1)照屏宣科。在多媒体教室中,屏幕已居中居大,教师居偏,黑板极小,学生抬头只见屏幕,难见教师,只闻其声,不见师情;尤其严重的是,所见屏幕的字与所听教师的声,几乎无有差别。有的教师完全低着头,直视计算机屏幕,几乎不需动脑,几乎无什么情感,地道“照屏宣科”,可说一字无误。甚至屏幕上的字与教材上的字,也无多大差别。
2)人幕分离。这一点恰与“照屏宣科”相反,屏幕只用来装点门面。教师讲教师的,屏幕显屏幕的,谁知道两者有什么联系?教师对教学内容似乎十分熟悉,也不面对学生,只在背其所准备好的内容。教师面对学生两节课讲下来,屏幕只用了三、四页,每页只是一些简单的标题罢了。
3)快速浏览。为了加大讲授信息量,希望学生多学一些,以解决“学时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课件文字描叙太多,字小,不醒目,一页一页快速翻过,不管学生是否跟得上。学生呢?似乎在“看电影”、“听天书”。教师倒是费劲地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了,学生又有何收获呢?
4)对屏讲解。教师认真面对屏幕,以鼠标箭头指着显示的文字、公式与图形,仔细讲解。学生仰观屏幕,眼光随箭头移动。此时的教师不见学生,学生不见教师,教师不知学生反映,学生不知教师表情,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有的简单图形,有的需推导的公式,不必要如此用多媒体教学。
2.2 现代教育手段的正确使用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需要注意视频和动画技术的合理使用,不要动辄就是动画、视频。多媒体课件应采用交互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响应教师提出的问题,促进师生间的对话和交流[2]。现代教育手段的正确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多媒体课件应避免一味地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果没有学生的响应和参与,即使课件内容再好,也只能是将知识机械地传给学生,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效果不会好。
2)设计能够引发师生互动的“热点”。受传统文化和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许多教师习惯于“一言堂”的授课方式,许多学生则习惯于被动的听课方式。要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就必需针对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问题精心设计“互动点”。
3)注意现代教育技术和课程的整合。一是技术的运用应该能够引起教学深度和广度的深刻变化。二是技术的运用应该能够引导学生从教室和书本走向广阔的外部世界。三是技术的运用应该能够引导教育者采用更好的教学策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过去难以实现的教学方法,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以后,可能就比较容易了。
要正确制定促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政策与措施。多媒体教学手段的采用,一要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真正深入,二要有利于内容信息的正确增添,三要有利于至少不损害更不能代替师生的文化“互动”。
2.3 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包括粉笔和黑板。现在有人完全排斥粉笔和黑板,这是不合适的。以前我们用粉笔和黑板照样可以进行启发式教学,照样可以有热烈的响应场面。我们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但是仍然可以用粉笔和黑板来进行启发式教学,只不过所需要的时间要更多。所以,不要排斥粉笔和黑板的作用;在应用教育技术的过程中,要继承粉笔和黑板优点,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3]。
程序设计课程的核心和验证工具是计算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必要的,对有些比较抽象的问题在语言环境中可以边讲解、边操作,使学生可以看到一些直观的结果,这样学生听起来就比较容易、教师讲得也就比较轻松。例如:教师可以在Visual Basic环境下讲解编辑、编译、运行和调试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所编写的程序在计算机中运行、实现的整个过程。笔者认为,对于一些需要上机才能够说明的问题,如果手边有一台计算机就方便多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摆正CAI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CAI是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它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辅助手段,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黑板教学,采用单一的CAI教学存在下面几个不利因素:
1)不利于教师的课堂发挥。在没有黑板,只有计算机和投影设备的情况下,教师只能按照预先准备好的课件进行讲解,如果在讲解过程中需要临时插入一部分内容,就较难实现。
2)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CAI教学往往省略了教师的板书时间,这样不利于学生记笔记,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消化理解。
3)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CAI教学环境下,教师不需要板书,不需要站立,会拉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便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
总之,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和CAI教学各有利弊,互相不能替代,尤其是不能用CAI完全代替黑板。应该扬长避短,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两种手段合理地结合使用以提高该类课程的教学质量。
3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改革措施
程序设计语言课程要坚持讲授语言和讲授程序设计并重的原则。尽管高等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的叫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有的叫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但就其课程教学目标来说,都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种高级语言并学会使用该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如果以语言为中心,偏重讲授语言,而忽略程序设计的培养,则学生学过语言后,不会使用该语言设计程序,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如果以程序设计为中心,淡化语言的讲授,则学生轻视对语言的特点、结构、风格的学习,使学生对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理解不清,对构成语言的各种成分理解不深,以致学生学习新语言的能力不强,而且对一个确定的算法不能用语言去描述、去实现,这种现象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教学中心必须坚持讲授程序设计和讲授语言并重的原则,将两者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使两者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起来[4]。
3.1 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
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关键是建立一个满足教学需要的现代化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能够利用这个平台实施教学活动,完成教学计划,控制教学活动,完成教学评价。笔者对利用该平台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方法模式进行了探讨。
1)任务驱动。任务就是问题的提出,是一堂课的核心,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关键。提出的任务要基本涵盖要学习的知识点,要把新知识尽量和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相联系,引导学生对这种联系加以思考。教师要设计出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任务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2)师生讨论。任务呈现在学生面前之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是什么”、“怎么做”,而要引导学生逐步理清问题,找出哪些是学过的,自己已经会做;哪些是新知识,自己还不懂。学生通过讨论,会发现并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而应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使学生形成获取相关资料、寻找相关帮助以解决问题的大致思路。
3)任务完成。学生明确了要学习的内容,明确了新知识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会主动地调动各种教学资源,学习、理解新知识,并立即把所学的新知识运用在解决问题的任务之中。在任务完成阶段,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多给学生以鼓励,让每个学生自由、大胆地探索新知识,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走进学生之中,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有共性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4)效果评价。为了发现教学中的问题,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改革教学方式;学生也能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
5)归纳总结。在一节课、一个单元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建立起与已学旧知识间的联系,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3.2 重视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
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主要目的就是掌握语言的语法,利用语言工具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1)重视第一节课。有人说,若要考察一位教师的讲课好坏,只需听他的第一节课就行了,这种看法虽然有些偏激,但是也有它的道理,若第一节课能够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本课程,明白本课程主要学些什么,如何学好它等一系列学生最想了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平平板板地讲10节课都重要。常常有学生说,“我学了某门课到现在还不知道它是干什么用的”,这不能说不是教师教学方法的一次失败。大学教育中虽然教师的传授地位不可忽视,但学生接受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应该占主导地位,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力求将课讲好,更重要的是要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笔者认为可以将第一节课作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次战前动员活动。
2)对语法问题应精讲。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一般不会超过72个学时,有些甚至少于40个学时,教师必须“精讲”才能将主要内容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因为大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一般学生对语法的理解能力是具备的,所以对语法本身应简单讲解,不必占用过多的课时,对于缺乏举一反三能力的学生,可通过作业加强语法的理解。
3)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5]。应该占用大部分课时对一些与实际问题比较接近的例子进行分析讲解。最初,教师可以做示范分析,等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通常一个问题会有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法,可以让大家一起讨论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肯定,对做得不好的学生进行鼓励;通过让大家发表不同的意见,可以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经过多次锻炼后可以克服畏难情绪,自然而然地学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做例子分析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对一个问题,首先用自然语言将算法步骤描述出来,对问题中所用到的算法做详细讲解;然后分析总结程序中所要使用的变量,对各变量进行类型分析,确定变量定义;最后归纳整理,写出程序;经过这样的分析过程,学生可以看到从教材上没法看到的教师遇到一个实际问题对其进行处理的整个过程,从而逐渐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具备了编程能力。
4)培养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是指程序的书写上要层次分明、错落有秩,内容上要易读易懂,要学会使用注释。教师要注意在书写程序时要有好的风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受到好的熏陶。也就是说,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要从教师做起。
5)重视实验教学环节。计算机学习必须边学边用,否则事倍功半,应该打破传统的以讲课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形式,实行“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加大实验学时数,调整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水平。对于学生来讲,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抽象的,例子程序也是别人写出来的,仅靠记忆的知识是没法巩固的。通过实验,将自己所编写的程序上机调试运行,若得到正确结果,学生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喜悦和自豪感,这样不需要教师强迫,学习兴趣就有了。
6)补充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例题进行讲解。计算机学习要以实际应用为主要目的,应尽可能与学生的专业知识结合。虽然程序设计语言课主要学习的是基础性知识,但是若能够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专业方面的知识,鼓励学生设计一些与专业有关的程序,达到学以致用、一举两得的效果,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会有一定的作用。
4 结束语
程序设计基础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探索该课程的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掌握计算机知识、具备计算机程序设计能力的创新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取得历史性突破的跨越式发展后的战略调整时期,提高教育质量正是一项相应的战略任务。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学质量;而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是一项必须狠抓更须真抓的关键工作。
参考文献
[1]王秀荣.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现状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0):35-38.
[2]王觅.高校多媒体课堂教学调查与策略[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5):50-52.
[3]秦莲红.传统教学优势与多媒体手段的科学结合[J].高教论坛,2008,(5):139-142.
[4]耿国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9,(3):30-32.
【“课程建设与课堂改革”培训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培训体会11-07
新课程与教育评价改革10-18
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改革与发展10-24
新课程改革分析与工作安排10-20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分析09-23
《高频电子电路》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09-27
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06-24
“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回顾与解读06-04
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06-25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心得体会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