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练笔句子(推荐10篇)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课不能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句话道出了语文课要读写结合的真谛。新课程教学改革至今,我们欣喜地发现,不管是名师的精品展示课,还是普通老师的常态课,以读促写、以写促悟的课堂“小练笔”形式,已成为阅读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给阅读教学吹来了一缕清风。课堂小练笔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综合性课堂练习,承载着人文价值熏陶和语言表达训练的双重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堂小练笔设计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尤为关键。然而,当我们把“写”挤进课堂后,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又成为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本文将就如何把握时机、就文取材,让学生将课堂练笔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抓住时机,让小练笔水到渠成
我们都知道,当学生的情绪处于兴奋状态时,思维最为活跃,而此时正是当堂练笔的最佳时机。教师组织课堂练笔要善于抓住时机,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才能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1、“情”动而练
所谓“情动方能辞发”。只有当学生对文本有着充分理解与感悟之后,写就成为表达情感、表达自我的自然需要了。在语文课本中,有许许多多充溢着炽烈感情的文章,在学生潜心阅读感悟、情感达到了至高点时设计课堂练笔,胸中喷礴的情感就会流淌笔尖。
2、思“辩”而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对某个问题产生不一样的观点,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所谓不辩不清,学生通过辩论,不仅阐述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而且张扬了自己的个性。我们可在这“辩”处设练,把辩论的理由写下来,这正是梳理学生思维、锤炼语言的好机会。
比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学到父亲要求汤姆把大鲈鱼放掉时,在课堂上展开了讨论:“假如我就是这位父亲,我该怎么做?”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课堂异常活跃。经过辩论,大家对这位父亲在金钱与诚实、欲望与信用面前的选择肃然起敬。“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深深地镌刻在孩子纯真的心里。随后引导学生把这辩论的过程记下来,“润物无声”地达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结合。
二、抓住“三点”,让小练笔独具魅力
许多的特级教师都十分重视读写结合。于永正老师曾经说过:“阅读教学要读写结合,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有米下锅’。”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有一双深入挖掘课文的内涵的慧眼,及时发现读写训练结合点,紧扣课文引导学生练笔,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1、找准文章精彩点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诵读感悟,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练笔。“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掌握写作方法。
课文《东方之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具体介绍了香港的景观。作者分别以“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等句作为每一自然段的总起句,概括介绍香港迷人的海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的特点。这种典型的先总起后分述的段落形式及打比方的描写手法是学生片段仿写最好的范例。结合本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就以这篇课文为基础,引导学生以“香港太好玩了!”为总起句,写一小段话介绍自己理解中的香港。这样及时地把写作训练有机地揉进阅读教学,打通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宽阔通道,使两者和谐共生、相得益彰。
2、关注文章留白点
在教材中,有的课文常常在某些地方留下空白,给了学生无穷遐想和无尽感悟的空间。语文教师要以敏锐的悟性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让学生思维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教《穷人》文章结尾,让学生想象作者未写出的内容,从而更深刻体会桑娜一家的善良。
三、多变形式,让小练笔精彩纷呈
语文课程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小练笔作为语言训练的一种方式,方法很多。我们应因文、因人而异,主要方法有:
1、仿写文本,举一反三
仿写是引导小学生领悟作文方法的有效途径,每个学生写作的起点都是仿写。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抓住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引导学生仿写。可以写一个句子、几句话,也可以写一段文章。孩子起初的仿写,可能比较拘谨,内容呆板,但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的增长,他们自然就会逐步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模仿,开始讲究炼字炼句,抒发真情,渐渐就脱离仿写,进行自主写作了。
2、拓展文本,自由驰骋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或情感发展的方向发挥想象,对文本进行延伸,学生的灵性就会在这样的想象小练笔里飞扬起来。
在《咏柳》这首古诗中,作者看到柳叶细细的、嫩嫩的、排列整整齐齐的,就想到了春风是一把剪刀,裁出了这样美的柳叶。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在作者眼里,春风是一把剪刀,剪出了柳叶。那么,在你眼里,春风又是什么呢?”这样的想象小练笔叩开了学生的想象之门,放飞了纯真的童心,抒写出他们单纯却精彩的内心世界,学生自然兴致盎然,创意无限。
其他常用的练笔方式还有续写、扩写、缩写、写读后感等等,都能为学生的语言运用创造展示的平台。
(一) 选择适合练笔的主题文章
不同文体的小练笔要求学生有不同的思维, 即便是同一主题的文章、故事, 创作者的见地往往有很多出入, 比如同样是表达爱, 《背影》是表达放不下的爱, 《目送》是讲述不必追的爱。另外, 同一主题的文章, 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 在处理这一类事情时往往会有不同的选择。哪一种更正确呢?思维的发散性会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文化、家庭、个性认知背景是否正确。这样具有发散性的文本给了学生写作的空间、思辨的空间、对生活思考探寻的空间。
(二) 只有基于读写一体化思考的小练笔设计, 才会使读和写真正互相促进
下面笔者以文言文“山水小品”主题单元的教学为例, 谈一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做法。“山水小品”主题单元所选文章为鲁教版语文八上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南朝梁文学家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及三篇相对短小的课外山水小品文 (其中两篇为吴均的) 。
首先, 这个主题单元的设计有其“共性点”, 都是山水小品文, 作者虽然用了各种不同的手法去写景, 但都是情郁于中, 短小精炼。其次, 这样的单元设计也符合“需求点”的要求。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写作的需求, 笔者设计了“让我心动的一处美景”为题的小练笔, 旨在通过课内外的对接, 提升学生对自然景物描写的把握能力。再次, 单元设计符合“启发点”的要求。这几篇山水小品文采用了多种手法刻画自然——有描写角度的正侧面选择, 有修辞手法的紧密贴合, 有自己情感的自然流露, 有排版布局的合理安排……使学生读写拓展形成了“读文、说文、写文”的立体化框架, 联系紧密。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时, 可以充分体现这个特点, 从“小练笔”走起, 让学生先进行“小练笔”的构思, 然后再阅读文本。这样, 学生在阅读中会时时瞥见自己习作的“影子”, 不断地在自己个性写作中为描绘心中的美景“平添方法”。这样的设计还符合“发展点”, 之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这一系列的训练看似都是为了写作, 实则是服务于阅读, 是学生对山水小品文写法的理解和应用。
(三) 主题阅读小练笔的设计, 应该遵循几条基本原则
第一, 小练笔必须与主题阅读文本有密切的关系。教师应顺着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思维深度, 给他们提供一个顺应阅读文本的自然而然的协作平台。比如在《走进陶渊明》主题单元阅读中, 教师可以设计“我眼中的陶渊明”, 让学生把阅读到的内容转化为深入思考的素材。第二, 小练笔必须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息息相关。我们不论进行何种教学改革或教学实践, 都不要忘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文本的选择, 小练笔的设计都是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服务的, 任何脱离学生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的小练笔设计都是失败的。
二、主题阅读小练笔的评价
(一) 对于“读”的评价
教师的课堂评价要有基本的指标, 除了常规的要求, 对于学生阅读要有具体的评价要求。阅读有很多的方式, 较长的文章可以略读或默读, 对于默读, 教师要出示具体的要求, 比如怎么勾画、勾画什么, 怎样理解, 理解到什么程度等。有了要求, 学生就会有阅读后的自我评价, 从这方面来说, 评价不只是教师对学生的督促, 更多的是学生对自我学习的把握。短的文章也是如此, 如诵读怎么评价, 更重要的是根据具体要求, 不仅方便教师评价, 更重要的是学生之间能互相评价, 甚至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评价。
(二) 对于“说”的评价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 口头表达是语文课的思维体操, 因此对于学生“说”的评价非常重要。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进行评价首先要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 如组内说、全班说、自己说等, 之后再追求“说”的质量。其次是对说的“质”的评价, 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说”有具体的要求, 设制一定的目标。
(三) 小练笔的评价要及时
小练笔的写作是课堂人文光芒生成或工具色彩彰显的瞬时训练, 需要特定的环境, 但是, 一旦错过了当时的课堂情境, 小练笔的作用就不能发挥出来。因此, 教师对学生的小练笔应及时评价, 不把评价留待课后。
(四) 小练笔评价要遵循鼓励性原则
教师对学生的当堂写作应持有尊重、理解、赞美、欣赏的态度, 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并大力表扬, 让他们有信心、有勇气在写作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比如, 在散文小练笔的过程中, 笔者要求学生点评其他同学习作的三条优点, 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还帮助学生取长补短, 触类旁通。
(五) 小练笔的评价要有侧重点
教育教学活动中, “面面俱到”是大忌。因此, 在小练笔评价之中, 教师一定要选取评价的侧重点, 要明确是侧重于评价学生内容的选择、思路的发散, 还是评价学生语言的到位、辞藻的运用, 亦或是写法的优选、构思的严谨。以《谈骨气》一文的课堂练笔——补充这样一个事实论据为例, 在评价学生的练笔时, 笔者设计的侧重点是在内容上的一致性和语言的流畅度。其中, 语言的流畅度是一个低级评价指标, 它只是要求一部分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理顺自己的文章。更重要的指标是与文本内容的一致性, 要符合本文论点的要求。这样的教学评价有侧重点, 学生写作就有了指向。
(六) 小练笔评价要多层次相结合
一般情况下, 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可以是多层次的。如自我层面、对学层面、小组层面、全班生生层面、师生层面。因为全班评价由一定的局限性, 应将其与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结合使用。多个层次、多个角度的评价方式相结合, 能够对学生的习作有较为全面的认知, 因此, 对学生小练笔的评价要多样化。
第一,话题大,偏离语言核心价值。很多小练笔,是在做大而无当的事情。通常是设计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总结式文字表述。如学了写人物文章,则写“你想对某某人说——”,表达对人物品质的赞美,倾吐自己的敬佩之情;学了说理的文章,则写“你受到了什么启发——”,表达出自己的感悟。诸如此类的“替圣人立言”之笔,表面上是练习表达,实际上主要是检测学生对课文理解感悟的程度。没有从文本语言现象入手,没有言语形式方面的要求,为练笔而练笔,对提升学生言语技能缺乏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步伐大,背离学生认知规律。忽略教师指导,缺乏梯度练习,是小练笔中常见的毛病。在实际操作中,不少教师往往在课堂尾声的3~5分钟时间内抛出话题,练写时间无法保证,更别说教师的梯度指导,因此,通常练笔就被安排在课外完成。如此教学,步伐突兀,学生得不到有效指导,形同走过场,练笔效果当然受影响。
第三,跨度大,脱离阅读练笔性质。语文课程标准把小学中高年级作文定位为“习作”,意指练习写作,属“练笔”性质,是一种起步训练。以此观照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则是起步中的起步训练。可不少教师把小练笔等同于习作,常拔高练笔的要求。如学写景状物的文本,布置篇章式的练笔作业,就会让人觉得标准过高,至少在缺乏梯度指导策略的情况下,对中等以下的学生是不宜的。
那么,新课标视野下的阅读小练笔,应该如何形成教学架构与教学进程水乳相融呢?笔者以为,应从“小”字入手,以“小”见“大”,在“小”练笔中学得习作技能,提高习作质量。下面以《赶海》(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文为例,谈几点建议。
一、切口小,选取学生“能学”的写点
阅读中的练笔,首先要考虑课堂教学目标的适度和学生起点的准确。选择切入口应求“准”,抓“小”,练写点应是学生的“可接受点”。李海林先生说:“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确定的根本视阈立场是学生,应从学生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所以,阅读练笔最佳切口既要考虑教学的“可达成度”,还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度”。因为教师设计“低入”,可以使学习内容易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兴趣,增强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趣味性。
据此,《赶海》一课可以这样思考小练笔切入口并进行筛选:(1)篇章方面。文章以“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开篇,结尾又以唱响此歌谣作结,首尾照应的写法是本课比较明显的写作特色,但篇章结构的迁移练写不是第二学段的“可达成度”,因此这一点只能让学生了解而已。(2)段落方面。本文从第2至4自然段按时间顺序记叙人们赶海的情景,以第3自然段为重点,生动具体地记叙了作者与小伙伴赶海的趣事。段落学习是第二学段的重点,典型课例的重点段落更具有迁移运用价值。因此,本文这一段应作为教学重点和练笔范例来教学。(3)句式与修辞。第3自然段描写海滩小动物时,出现两句生动活泼的比喻、拟人修辞句。但这种句式与修辞在先前的课文中作为重点语言现象出现多次,学生已经熟知,所以可以不作为训练的着力点。而这段的开头对海滩上人们的赶海活动进行了描写,以“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出现,这是一处可作为有关场景描写的仿写点。(4)词语方面。重点段落对赶海情景进行生动的描写,最具语言特质的是动作词的准确运用和语气词在段落中句首的运用。虽然在二年级学过一些语气词在句子开头或结尾的运用,但如此多个语气词在段落中连续运用是第一次接触。它们在事件描写中既传达出作者的丰富情绪和心理活动,又在句子间起了连贯衔接的作用。因此,语气词和动作词作为组合句子、表情达意的最小语言单位,就成了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语,以此为小切口引领学生对整个段落内容进行理解,认识段落写作特色,是很理想而便捷的途径。如此思考设计,与编者意图安排的课后作业不谋而合。
二、步子小,减缓学生练写的坡度
找到小练笔最佳切口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考虑如何通过一个个台阶,为学生设计一条既符合语言习得规律,又符合认知发展规律的最佳路径,尽量设计成“小步子”的层递式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层层推进,体现训练的梯度,减缓练写的坡度,促进每个学生得到切切实实的学习与运用语言的训练。《赶海》一文可以为小练笔设计这样的“小步子”:
1. 理解内容的“趣”。直奔重点段落,了解主要内容,明确作者着重描写赶海中摸海星、抓螃蟹、捉大虾三件趣事,并引导读相关的句子,感受字里行间所传达出的“趣”。
2. 发现语言的“趣”。教师出示作者描写摸海星、抓螃蟹、捉大虾的三个句子,指导关注句首语气词和句子中关键动词的运用,通过朗读、比较、发现,体会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丰富的情绪和心理产生的作用:如“嘿”的惊喜,“哎”的好奇,“咦”的疑惑,“哦”的恍悟,让人觉得妙趣横生;还有“我”和伙伴“摸、抓、捉、捏”及海滩小动物“东逃西窜、夹住、摇摆”等动作词的运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 尝试说“趣”。先呈现一组这节课学到的及以往学过的一些语气词,练习说一至两句话,如“嘿、哎、咦、哦、哇、哼、哈、耶”,然后回忆曾经经历过的一些趣事,进行口头讲述,用上一些动词把事情说清楚,尝试运用一两个语气词表达出当时的情绪或心理。
4. 迁移写“趣”。最后放手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件童年趣事,写一段话。这一步值得注意的是,对不同程度水平的学生练笔目标不宜一刀切。水平高的,要求用上语气词和准确动词写出事情的“趣”,甚至可以模仿本文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使语言表达生动。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在叙述中能用上语气词表达出经历那场景的心情或用上一些准确动词把事情写清楚,能让人感觉到“趣”就行了。
三、密度小,凸显语言核心的价值
小练笔还应讲究密度问题。首先,分量小一些,抓住语言核心价值点,集中目标,侧重一两个训练点。其次,要保证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练习时间,这是衡量训练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三,节奏有变化。读书、品味、言说、练笔,张弛有度,快慢结合,让学生在自然、轻松的氛围中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说的话表达出来。因此,《赶海》一课其他的语言学习内容,如首尾照应的结构特点,主要事件按事情发展的叙述顺序,详略得当的场景描写等,根据教学需要适当引导学生认识即可,不一定都要在练笔中顾及。只有这样处理,才能凝练课堂言语训练的量,保证言说与练笔的时间。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第一小学 宁德市小学教研室)
陕西省绥德县四十铺中学 高程 *** 邮编 718001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一直都比较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很多地方都开展了有关“读写结合”的研究,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欣喜地发现,阅读教学的课堂中有了“小练笔”的身影。但是怎样提高“小练笔”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试对阅读教学课堂中的小练笔提出本人的一些肤浅的认识和做法,力求使小练笔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小练笔 实效
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因此,指导学生写好课堂内的小练笔,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读写目标,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但是单一的语言文字训练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从而影响训练的效果。如何让课堂小练笔丰富多彩,取得实效呢?
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最为重要的是找到读写结合点,并且写的内容要为文章中心服务。这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恰当的运用,从而发现教材中潜藏的教学价值,选择恰当的时机,安排合理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练笔,练习效果才会让人满意。下面,我就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点燃激情,倾吐心声 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通过富有真情实感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世间感情的美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学习这一类文章时,当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的时候,可以适时地安排一些小练笔,让他们把心中的千言万语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教学《我的母亲》一课时,学生对文中母亲对孩子的“教之严,爱之慈”不计回报,无私地付出深深地打动了。我趁机引导学生从文中母亲对孩子的无私付出想到自己的妈妈,让学生写写妈妈是怎样照顾自己的,借此机会向自己的母亲表示感谢。
二、仿写句段,重铸精彩
语文书本中,有许多表达生动形象,文质皆美的语段。读着这些精美的语段,想象着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感受着字里行间包含着的深厚情感,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把最精彩的句子或段落积累起来,反复诵读。在品味好词佳句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开展小练笔,仿写这些精彩句段,从中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出表达方法。
三、启发想象,补写空白
初中语文教材向学生提供了开放的思维空间,给学生的想象留有充分的余地。我们可以巧用文中的某些特殊的标点,或文中的空白之处开展“小练笔”。教师可借助教材中的内容,适时地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充文中的“空白”之处。进行这样的小练笔,不仅对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有推动作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吆喝》一文时,让学生写写自己赶集与会,听到商贩们的吆喝声,很快,他们就写下了自己所见所听的吆喝声,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和文中形成鲜明的对比,体会不同地方同一事物不同的表达方式。
四、趣味改写,激发欲望
初中语文教材所选入的课文,大多是结构严谨、表达优美的文章,或重在情感熏陶,或重在说明事理,但都运用了优美的词句。教师指导学生对这类课文进行恰当的“改写”,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写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改写要针对课文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
常用的改写方式有两种:
1、改写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在深入理解古诗内容,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把古诗改为写景、叙事、状物的文章。
2、改变人称叙述。利用改变人称的方式改写课文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而且增强了训练的趣味性,激起了学生的练笔欲望,点燃了学生的智慧火花。
五、扩写练习,妙笔生花
对于内容比较简洁的语句,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扩写训练。这样的练笔,是促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积累、知识库存、感情等因素所进行的“再创造”的过程,这是较高要求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联想力、想象力的有效方法。
六、立足原作,删繁就简
缩写是把一篇较长的文章,在不改变原文的中心、题材、体裁、顺序的前提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成一篇简短的文章。缩写在紧紧抓住中心的前提下,剪除枝叶,在不改变基本内容的情况下,压缩文字的训练形式。它有助于考察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俗世奇人》这篇课文篇幅较长,通过缩写训练学生们能在300字中将“泥人张”和“好嘴杨巴”描述清楚。
七、精彩续写,延续精彩
有些课文的结尾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给学生留下无限想像的空间。教师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果故事继续发展下去会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让学生续编故事。这一训练可以起到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想象,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作用。
在教学《云南的歌会》一文时,我发现学生对民俗民风很感兴趣,于是就抓住时机,要求学生以《我身边的民俗民风》为题,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当地的风俗习惯,写写关于我们身边的民俗民风。学生的创作积极性非常高,不到十分钟就有同学完成了创作。在同学们创作中,有的写了陕北的窑洞,有的写了陕北的小吃,有的写了结婚时的喜庆场面,有的写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有的写了清明节扫墓和寒食吃滩簧的习俗„„在训练中,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地锻炼。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后练笔题
坡家学校
霍成祥
习作内容:第十一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后练笔题:“你是如何看待巴迪的父母对他的爱,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想,并写下来。”
设计理念:以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为突破口,以激发学生情感、发展思维为重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白出来。
教学目标:
1、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后,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怎样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的。
2、你是如何看待巴迪的父母对他的爱,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想,并写下来。
教学重点:学生能围绕一件事,抓住一个中心表达真情实感。教学用具: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引入
同学们,什么叫小练笔?(小练笔就是在我们充分阅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之后,产生新的思想认识,获得新的情感体验,而且有一种表达交流的欲望,然后选一个话题写下来。)
设计理念:激发学生小练笔的兴趣,让学生懂得小练笔的要求。
二、回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的写法
1、过渡:回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中巴迪的父母对他的爱。“同是一首诗,父母的评价却是截然不同。”你是怎样评价这两种不同的爱的?
2、出示66页练笔题:你如何看待巴迪的父母对他的爱?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写下来。(板书:评价两种不同的爱)
3、小组交流讨论:
第一、二小组交流评价母亲对巴迪的爱。
第三、四小组交流评价父亲对巴迪的爱。(学生交流讨论热
烈,各自阐明自己的观点。)
4、汇报交流:
学生1:母爱是伟大的,时时鼓励着巴迪前进。
学生2:母亲的爱是一句温馨的话语,把安慰融进心里。
学生3:母亲的爱像一杯热茶,把热气传遍全身……
学生4:父亲的爱像一面警钟,告诉我不能得意洋洋。
学生5:严厉的父爱鞭策我不能骄傲,要脚踏实地。……
5、教师小结。
同学们,阳光是幸福的起点,风雨是成长的伙伴,快乐地享受阳光,勇敢地接受风雨。让我们在温柔的呼唤中成长,让我们在严厉的批评中茁壮。看,作者在描写时通过父母的语言、动作、神态来突出文章的中心,写得条理清楚,语句流畅,并用具体的事例表达真情实感,这就是我们写文章时需要注意的方面。
设计理念:通过回顾课文,让学生学习课文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进行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细细地体会作者细腻的表达手法。
三、联系实际谈感想
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你们的父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还有传授知识给我们的老师…...给予了我们怎样的爱?(板书:联系实际谈感想)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汇报情况。
学生1:每当我取得好成绩时,妈妈总是表扬我:孩子,你真棒!而爸爸却说:这点成绩算得了什么,努力点!
学生2:我数学考试得了95分,爸爸不停的夸奖我,还说我有出息哩。
学生3:当我在学习上有进步时,老师总是说:好样的,你能行!
学生4:我写作业比开学时认真多了,我爸爸说:我这孩子呀,只要肯下功夫,比谁家小孩都强。……
3、教师小结。
我们从降生到这个美丽的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沐浴着爱的恩泽。有了父母之爱,他人之爱,我们才更加勇敢和自信,才更加健康活泼地成长。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父母、亲人对自己的爱的方式,在交流中再次感悟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的表达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学生动笔习作
写一写。把你如何看待巴迪的父母对他的爱?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想法,写下来。题目可以是:爱;爱的力量;爱的源泉;燃烧的爱……也可以自己拟题。
设计理念:本环节让学生整体感知小练笔的要求和表达方式,拓展学生的思维,把自己想写的事、想说的话抓住一个中心写下来,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五、评价习作
1、学生读自己的习作(3—4)名,同时展示习作。
2、师生评价。如:中心突出;条理清楚;抓住特点,有特色;语言流畅;表达了真情实感;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具体等。同时教师也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以便更正。
3、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字里行间中,让我们美美的享受着父母之爱,他人之爱。的确,人间处处都是爱。爱是无私的,它会催人奋进;爱是伟大的,它能给人无穷的力量。
设计理念:评价小练笔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师生在评价时,努力发现作文的闪光点,对学生多加鼓励,激发其小练笔的积极性。
六、作业
把小练笔修改好后抄到作文本上。
《白杨》小练笔
人民解放军是那么的伟大。哪儿需要他,他就在哪儿出现。不管是风沙还是雨雪,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他们总是毫无怨言地驻守在祖国边疆,不后悔,也不后退。
人民解放军为了保卫祖国,不管是严冬腊月,还是骄阳似火,你们总是毫无怨言地驻守在祖国的边疆,人民解放军为了人民的安危,不管是抗洪抢险,还是防暴制匪,他们总是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在哪儿住下。
建设者从来就这么尽职尽责。哪儿需要建筑师,他就很快的赶到那里,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建设更好的家园。不管遇到刮风还是下雨,不管遇到酷暑还是严寒,他总是那么尽职尽责,为人们做贡献。
《古诗词三首》小练笔 牧童(古诗改写)
瞧!一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草,仿佛铺在地上似的!风轻轻一吹“沙沙沙”的响声传的到处都是。
听!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声声欢快的调子逗弄着晚风,慢慢的小时在耳边。
早上太阳露出半边脸的时候,牧童就拿着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哼着小曲。快乐地在草地上奔跑,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烦恼。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和小鸟们,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吃完晚饭,太阳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来。牧童手里拿着笛子,迈着欢乐的脚步来到草堆上,不脱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来,听着草丛里不知名的小虫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抬头望着夜空中明亮皎洁的月亮,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
你听那欢快的调子又吹起来,多动听啊!咦!怎么停下来了,哦……原来是牧童闭上眼睛进入了梦乡。是啊!他真的累了,就让他听着虫子的催眠曲美美的睡一觉吧!舟过安仁(古诗改写)
杨万里坐在船中享受着春天的美景,这艘小船行到安仁的小河中,他看到一些柔美的柳树,杨万里的心情格外舒畅了。
无意中杨万里看到了一只小船上面坐着两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他们在小船上跑跑跳跳,然后他们把撑船的竹竿和桨收了起来。杨万里觉得很奇怪,那两个小孩打开了雨伞,可没有雨,杨万里上前问道:“你们为什么要打开伞呢?”两个小孩淘气地说:“我们是想让风吹着伞,使船前进!”杨万里终于明白了那两个小孩的用意。杨万里心想:他们太聪明了,竟然可以想到这种办法。这两个小朋友淘气、天真的样子,在杨万里的心里久久不去。
《威尼斯的小艇》小练笔: 家乡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春天:当春间二三月,轻随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人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
夏天: 这里固然有绝崖、陡壁、喷泉、草地,但更为离奇的却是那波光流思的冰湖。那湖水碧蓝见底,湖面映浮着远山的倒影。在霞光尽染的傍晚,你在湖边草地支起帐篷,升起黄火,看明澈的冰湖里的繁星,和那被黄火染得一片通红的雪山,简直忘掉盛夏的酷暑,如置身神话世界了。
秋天: 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冬天: 温暖的阳光在湖面上闪动,山林里最后一批红叶还傲然挺立在枝头,鲜红和碧绿,这并不调和的色调,组成了别具一格的冬景。有时,一阵风吹来,没有了叶子的枝条,发出了一阵沙沙的声音,也会使人产生一种萧索悲凉的感觉。可是你再看看那些枝条,新生的嫩芽早已孕育起来了,这毛茸茸的不起眼的嫩芽,使你立刻又想到未来的春天,想到那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日子。
我的家乡是水的天下,看那从胸膛穿过的小河,哗啦哗啦地迫不及待似的汇聚到远方的那条大江,水是从山里蹦出来的,清澈见底!水底还能看见欢快的鱼儿在来回戏耍呢!好不热闹!好不生气!家乡的水,家乡的那条小河给了我童年。
课后小练笔
《白杨》小练笔
人民解放军是那么的伟大。哪儿需要他,他就在哪儿出现。不管是风沙还是雨雪,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他们总是毫无怨言地驻守在祖国边疆,不后悔,也不后退。
人民解放军为了保卫祖国,不管是严冬腊月,还是骄阳似火,你们总是毫无怨言地驻守在祖国的边疆,人民解放军为了人民的安危,不管是抗洪抢险,还是防暴制匪,他们总是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哪儿需要他们,他们就在哪儿住下。
建设者从来就这么尽职尽责。哪儿需要建筑师,他就很快的赶到那里,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建设更好的家园。不管遇到刮风还是下雨,不管遇到酷暑还是严寒,他总是那么尽职尽责,为人们做贡献。
《古诗词三首》小练笔 牧童(古诗改写)
瞧!一眼望去一片绿油油的草,仿佛铺在地上似的!风轻轻一吹“沙沙沙”的响声传的到处都是。
听!牧童又在吹笛子了,一声声欢快的调子逗弄着晚风,慢慢的小时在耳边。
早上太阳露出半边脸的时候,牧童就拿着自己的笛子,上山放牛去了,他坐在牛背上吹着笛子,哼着小曲。快乐地在草地上奔跑,无拘无束,没有任何烦恼。直到玩累了,就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白云和小鸟们,嘴角浮起一丝微笑。
吃完晚饭,太阳早已下山了,明亮的月亮去爬了上来。牧童手里拿着笛子,迈着欢乐的脚步来到草堆上,不脱下身上的蓑衣就躺了下来,听着草丛里不知名的小虫唱着美妙动听的歌,抬头望着夜空中明亮皎洁的月亮,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
你听那欢快的调子又吹起来,多动听啊!咦!怎么停下来了,哦……原来是牧童闭上眼睛进入了梦乡。是啊!他真的累了,就让他听着虫子的催眠曲美美的睡一觉吧!舟过安仁(古诗改写)
杨万里坐在船中享受着春天的美景,这艘小船行到安仁的小河中,他看到一些柔美的柳树,杨万里的心情格外舒畅了。
无意中杨万里看到了一只小船上面坐着两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他们在小船上跑跑跳跳,然后他们把撑船的竹竿和桨收了起来。杨万里觉得很奇怪,那两个小孩打开了雨伞,可没有雨,杨万里上前问道:“你们为什么要打开伞呢?”两个小孩淘气地说:“我们是想让风吹着伞,使船前进!”杨万里终于明白了那两个小孩的用意。杨万里心想:他们太聪明了,竟然可以想到这种办法。这两个小朋友淘气、天真的样子,在杨万里的心里久久不去。
《威尼斯的小艇》小练笔: 家乡的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春天:当春间二三月,轻随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人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
夏天: 这里固然有绝崖、陡壁、喷泉、草地,但更为离奇的却是那波光流思的冰湖。那湖水碧蓝见底,湖面映浮着远山的倒影。在霞光尽染的傍晚,你在湖边草地支起帐篷,升起黄火,看明澈的冰湖里的繁星,和那被黄火染得一片通红的雪山,简直忘掉盛夏的酷暑,如置身神话世界了。
秋天: 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冬天: 温暖的阳光在湖面上闪动,山林里最后一批红叶还傲然挺立在枝头,鲜红和碧绿,这并不调和的色调,组成了别具一格的冬景。有时,一阵风吹来,没有了叶子的枝条,发出了一阵沙沙的声音,也会使人产生一种萧索悲凉的感觉。可是你再看看那些枝条,新生的嫩芽早已孕育起来了,这毛茸茸的不起眼的嫩芽,使你立刻又想到未来的春天,想到那生机勃勃繁花似锦的日子。
一、练习读后仿写,提高词句应用能力
小学教材里的文章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经典文章,如果小学生能够将这些文章真正吸收,想必对他们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一定会大有帮助。而模仿是学习的一大有效途径,有了模仿,才有了提高。好的文章中遍布好句子,无论是句中表达手法,修辞手法,甚至是标点符号的使用,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如果学生对这些句子进行仿写,那么学生对语言的应用能力会提高很多。课堂上可以进行句子仿写,教师首先让学生对仿写的句子进行感悟想象,然后再进行仿写。在教学《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大声朗读,学生从朗读中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及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夸赞之情。而后进行仿写,教师可以这样出题:“______真______啊,______得______;______真______啊,______得______;真______啊,______得______。”学生可以很快地仿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而且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写作的特点,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仿写成果与大家分享。然而单单独立的写句子还不足以提高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把握,此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仿写句子设计情景,让学生开始对整体结构进行掌握。如《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中对溪流的描写: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这样运用四个并列,把溪流的变换毫无遗漏地展现出来,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描写云的变幻多端,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云变换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后仿写。
除了仿写句子外,还可以让学生仿写段落,因为句式的仿写对文章的情感展现的还不够足,也无法创设情境,所以小篇幅的段落仿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的《赵州桥》第二自然段“赵州桥非常雄伟,……”这一课文都是以段落开头句为主题进行论述描写的,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体会并学习这种写法,那么,仿写的主题可以从学生最感兴趣的地方开始,如操场。教师可以这样出题“下课了,操场上非常热闹……”学生在段落的模仿中不知不觉地便学会了很多写作知识,提高了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进行读后练笔,对文章内容理解更深刻
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续写,在小学课文中,有很多文章都留给学生无尽的想象空间。而想象能力也是学生语文写作所必备的能力之一。所以,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要让学生填补文章的空白,多多想象。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中,为了让学生真切体会黄河决堤所带来的危害,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题目:当黄河决口、时,洪水冲走了(),冲走了(),冲走了()。学生通过想象,一方面提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一方面对黄河决堤带来的灾难有所认识。而灾难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人类的某些不尊重自然的行为,此时,可以这样设计题目:是人类的错误行为让水土流失了,我想说______。我知道以后我们要______。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重要性。
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完一篇文章后书写下对文章的感想,即读后感。我们教材中有很多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文章,学生对这些文章的学习可以感受到人性的光芒,受到道德的熏陶,学生在学习完这类课文时,可以写个小随笔谈一谈自己对文章的整体感受,可以采取边朗诵边写的方法,让学生随着文章的思路进行读后感的写作。当然,学生在写作之前需要对读后感有整体的认识,即要先确定主题,之后才展开全文的写作。最重要的是感受一定要出于内心真正的想法,不可伪造。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时,学生应该对地球资源有限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保护地球资源,珍惜地球资源这方面进行读后感的写作。
三、解析文本人物,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小学语文的教授更好的方法是让学生与文章内部的人物进行对话,或者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然后同学之间进行对话。然而不管什么形式的对话都离不了教师的用心设计和引导,教师应该多多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精神情感表达,让他们的情感随着文章的情感的变化不断变化,最终使学生对文章整体的情感及思路能够比较准确地掌握。如苏教版第五册的《掌声》一文中,有一次新老师让身有残疾的小英走上讲台讲故事,“小英犹豫了一会,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红了”,当她一瘸一拐地走上讲台时,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演讲结束后又给了她赞扬的掌声,这几处小英的眼泪表达了不同的情感,而两处掌声也代表了不同的意义,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假设自己就是小英或是她的同学,写一写小英和同学当时的想法,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对文章有更深入的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
一、从遣词造句处学写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本无非是一个例子。”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抓住那些描写细致、精彩的语句,引导学生反复推敲,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别具匠心,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例如《燕子》一文,作者在描写燕子外形特点时,描写的非常传神。作者抓住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的特点来写,融入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寥寥几句就把一只活泼生动的小燕子的形象展现了出来。我在教学这一课时随文点拨,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真切地感受到用词的精妙对于突出小燕子形象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然后引导学生仿照文中的写法,将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描写下来。孩子们模仿文中的写法,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猫、小白兔、小乌龟、金鱼等小动物在孩子们稚拙的笔下诞生。这样的学写比孤立的说教效果显著。
二、从谋篇布局处仿写
小学语文课文的题材、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每一类型课文、每一篇课文作者都精心的选材、组材,按照一定的顺序,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去谋篇布局,是学生阅读和习作的最好范文。我在教学中,则把作者的谋篇布局方法作为读写结合的模仿点,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探究写作方法,进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
例如《荷花》这篇课文,课文以“我”闻到一阵清香开头,引出荷花;再细致描写荷叶、荷花;然后想象自己也变成了荷花池中的一朵,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我在指导学生多次品读了课文之后,了解了荷花的特点和作者的想象之后,紧接着引导学生总结作者的构段方式和写作特点,再让学生仿照文中的写法和构段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花来写。学生有的写向日葵,有的写玫瑰花,有的写水仙花……选材多种多样,语言优美流畅,收到了奇妙的效果。
三、从课后练习处练写
语文书上的很多课文,在课后练习的编排上给了老师和学生很大的拓展空间。我认为,这些课后练习不仅是对课文阅读理解的一种延伸,更是一种丰富的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指导学生进行拓展练写。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不会空洞无味了
例如学习《检阅》一文,课后有个练习是:我想对博莱克说几句话,还要把这些话写下来。在学了课文之后,我先让孩子们说,他们结合课文内容和课堂笔记,大部分都能说。于是,我让他们把说的写下来。一位同学他这样写:亲爱的博莱克,你好!你是那么的自信、勇敢,你对生活充满了自信,充满了希望。我看到了你的自尊、自强的精神。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永远不能向困难低头。我要学习你那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好品质。 从你身上,我看到了生活的甜蜜和美好!我还为你有那么好的同伴而自豪,他们是那么尊敬、关爱残疾人!你可真是好样的!你真棒!你在检阅时的表现是那么地出色。假如我在现场,我也会为你欢呼!为你鼓掌!然后,我对课后练习进行拓展,让孩子们把想对博莱克同学说的话写下来。很多孩子都在轻松愉快之中完成了练写
四、从文章结尾处创写
好的文章常常在读后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在结尾处似乎话还未完,还应该有下句,但作者到此却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在教学中,我把文章的结尾处作为发展学生想像力练习写作的切入点,让学生续编没有说完的话或故事。这样,既体现了新课标中倡导的个性化阅读,有提高了习作水平,实现了读写结合。
例如《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一课,作者在结尾处写道:我听了更加喜欢这个新朋友了。我知道现在的孩子很多会上网,玩起游戏来个个是行家。于是,我给他们留了一道思考题:同学们,你们认为这位朋友怎么样?课后我让他们收集资料,开展了一次辩论赛——上网的利与弊,每个人谈谈感受。辩论赛后,我让他們写一篇小文章《上网的利与弊》,孩子们都认识到:网络的确大有用处,但上网必须控制得当,还应该上那些健康网站,学会绿色上网。又如学完《可贵的沉默》一文后,我把小练笔设计成让学生为父母制作“爱心”卡片,并写下对父母说的话。不过那些爱心卡也要让我看看,我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爱心卡,语言虽然很幼稚,但却字字句句都流露出了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我当时好一阵感动。再如《果园机器人》一课,学完之后,我让学生都当设计师,设计各种类型的机器人。学生想象丰富、大胆又奇特,写出了保姆机器人,自动清理垃圾的智能机器人, 帮助医生看病的纳米机器人等。
我想对鸟儿说:“鸟儿读到这里我和你一样伤心、痛苦你一直问别人树在哪里哪怕翅膀飞疼了你还会坚持到底。
小鸟不用伤心树它变成了人类们的好帮手。它变成了桌子和椅子,供学生们坐。它还变成了火柴为人们点亮给了人们光明与温暖大家是幸福的。树也是幸福的。它能带给大家的是温暖和享受。作为树的朋友应该开心才对。
鸟儿不能伤心要开开心心的才是树的好朋友加油!记住!要开开心心的面对生活即使树不在了,也要开开心心的,因为你和树的友情还在。”
关键词:小练笔 视野 表达 语感 灵性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影响和制约着写,写又反过来促进读。就文取材的课堂小练笔,是读写结合最有效的载体,它围绕着训练点进行小范围、短篇幅的仿写或续写,既为学生提供了可模仿的样板,又为学生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写作材料,更为学生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降低了作文教学的难度,使学生找到了想说、想写的话,也找到了写作的自信。课堂小练笔就像是一座桥,学生在上面行走,逐渐由原来的怕写作文变为爱上写作文,笔下犹如神助般神采飞扬,一篇篇情真意切的优秀作文在笔下流淌出来,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朝着成功的彼岸迈进。
小练笔可以是课堂作文的预演,由教师指导学生先练习一种描写方法或是先描写一个片段场景,再布局谋篇;小练笔可以是课堂作文的修缮,经过教师的讲评,很多学生会产生“如果我这样写,就更好了”的想法;小练笔可以是课堂作文的补充。课堂作文往往每两周写一次,时间间隔较长,教师应抓住课堂小练笔这一有利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做到“唯手熟尔”;小练笔是一种量的积累,是课堂作文的有益补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正如清代姚鼐说的:“学文之法无他,多读多作,以待其一日之成就,非可以人力之速也。”总结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恰当的课堂小练笔,可以成就大作文。
一、延伸性小练笔,开阔视野
有些课文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拓展阅读,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如教完《春联》后,笔者设计了一道综合性的读写题:“请你们在课后收集奇联、趣联,写一篇关于对联的文章。”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对春联对仗的特点及一些特殊的用途有了更深的了解;又如在教学完《鱼游到了纸上》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小练笔:那儿还聚集着许多爱鱼的人,有老人、孩子,还有青年,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哟,金鱼游到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了起来。一个男孩挤进人群,随声附和道:“_________!”一位慈祥的老人看着画,推了推眼镜,不住地点头称赞:“__________!”一位男青年踱着方步,把手背在后面,好像很懂画的样子,笑着说:“_______!”
二、想象性小练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文本资源,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把想象的东西描述出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学完《普罗米修斯盗火》后,笔者设计了一道写话题目:“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想想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的情景,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写这个情景。”笔者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人们刚见到火种时是怎样的心情?了解火的作用后又是怎样的表现?他们会用火做什么呢?人们会对普罗米修斯说什么呢?普罗米修斯的心里又会怎样想?”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还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使他们觉得有话可写了。
三、迁移性小练笔,培养语感
朱熹云:“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模仿能在理解与表达、积累与运用之间架起一条通途,它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课文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文章或句式精美,或结构精巧,或布局典范,或表现手法独特。在教学时,教师应紧紧依托文本资源,抓住契机,适时、适量地进行经典句、段、篇、立意等方面的模仿,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如《秋天》一文运用了拟人、比喻等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笔者在教学之后,请学生当小诗人,从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季节里选取最典型的事物进行仿写练习。有位学生模仿第二小节,这样写道:“春风在田野里奔跑,春风在小路上漫步;春风抓一把野花的香气,把冬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又如课文《猫》的第一段用了“说它……吧,可是……”的句式来表达作者对性格古怪的猫的喜爱之情。在教学时,笔者先引导学生充分品读、感悟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然后让学生模仿该句式描写猫的古怪性格。有位学生这样写道:“猫的性格实在古怪!说它温柔可亲吧,它常用身子蹭你的腿,可是它不高兴的时候,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不吭一声。”还有位学生这样写道:“说它胆小吧,它的确什么都怕,可是它有时却很勇猛,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四、连续性小练笔,放飞灵性
如果能让学生变换一下课文中叙述的人称来练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珍珠鸟》一文是从“我”的角度,叙述了珍珠鸟逐渐亲近“我”的过程。教完这篇课文后,笔者布置了一个小练笔:“请你以‘珍珠鸟’的视角,叙述与主人亲近和信赖的过程。”不少学生细腻地刻画了珍珠鸟的心理,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显然,如果教师能以文本为写作的突破口,及时把写作训练与阅读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进一步发挥文本的“典型”优势,使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实现读写结合。课堂练笔虽是一件小事,教师却不可大意,必须“小心”应对,遵循“以学定教”“因文而练”的原则,以学情为第一依据,以文本为重要依托,深入挖掘课文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课堂小练笔才能彰显出其独特的魅力,练就课堂大手笔!
【小练笔句子】推荐阅读:
小练笔大作文06-04
作文小练笔题目06-11
走月亮小练笔09-16
小练笔作文500字09-25
三年级下册荷花小练笔12-11
借物喻人小练笔教案11-26
观察小动物小练笔 可爱的小乌龟10-30
课堂小练笔的几点做法10-15
上学路上的风景小练笔作文1600字10-16
鱼游到了纸上小练笔作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