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意外滑脱管理制度(通用3篇)
一、防止导管滑脱,应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认真评估是否存在导管滑脱
危险因素。
二、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
三、首次评分≤10分,存在导管滑脱风险较低,主要实施导管明确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全标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宣教等常规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班。
四、10分<评分<15分,存在导管滑脱Ⅱ度风险,每周评估一次。
实施导管明确标识并挂导管滑脱安全标识、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加强宣教等常规预防导管滑脱的护理措施,并做好交接班。五、评分≥15分,存在导管滑脱Ⅲ度风险,随时可能发生导管滑脱,躁动患者应列入高度危险,应重点关注并按高危人群管理措施执行。
填写《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两份,护士长审核后一份上报护理部,每班评估一次,直至拔管或出院(死亡)。患者拔管、出院(死亡)后护士长将结果反馈护理部。六、如发生患者导管滑脱,当班护士立即报告医生,按处置预案及流程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护士长,并填写《管路滑脱报告单》上报护理部,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
七、有意隐瞒不报,根据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处理。
导管滑脱防范制度
一、认真做好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患者入院(转入)、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需及时按《导管滑脱风险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
二、各类导管标识醒目,有效固定。
如评分>10分,要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并落实,并做好交接班。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告知导管滑脱风险及防范措施。
四、对于意识不清、躁动不安、老年患者和小儿应特别注意导管的保护,必要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注意松紧适度,经常检查局部皮肤,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五、加强巡视,随时了解患者情况并做好护理记录,对存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的患者,根据情况安排家属陪伴。
六、护士要熟练掌握导管滑脱的紧急处理预案,当发生患者导管滑脱时,立即报告医生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
END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普外科五区2013 年12 月至2015 年4 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120 例。病例排除标准[3,4]: 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者,其他器官严重疾病者,精神障碍者及不能配合治疗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男37 例,女23 例,年龄17 ~82 岁,平均( 50. 3 ±12. 1) 岁;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22 例,腹痛腹胀32 例,贫血6 例;病理类型为十二指肠腺癌29 例,胰腺腺癌18 例,十二指肠绒毛状腺癌13 例。观察组: 男35 例,女25 例,年龄17 ~ 83 岁,平均( 50. 7 ± 11. 5) 岁; 临床表现为梗阻性黄疸22 例,腹痛腹胀32 例,贫血6 例; 病理类型为十二指肠腺癌30 例,胰腺腺癌17 例,十二指肠绒毛状腺癌13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病理诊断、手术方式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1. 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引流管护理: 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观察引流液颜色、量和性质,保持无菌和密闭。
观察组采用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干预性性护理,具体如下: ( 1) 培训学习。全体护士进行导管滑脱风险管理学习,护理重点人人知晓,熟练掌握。( 2) 使用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 表1) 来确定导管滑脱发生危险程度。患者留置导管后马上进行评价,以后根据导管评估结果进行复评,并将评估分数记录在病人护理评估单中。( 3) 在护理文书中准确记录导管信息并妥善固定,记录内容包括导管名称、留置时间、部位、深度、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 4) 明确导管标识。置管后当班管床护士及时进行粘贴导管标识,粘贴位置为距离导管末端2 cm处。导管有刻度的标注置管深度或外露长度,标注留置时间、换药人等信息。加强巡视和观察,保持导管引流通畅并使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口50 ~ 60 cm[3]。( 5) 准确评估。高危导管4 h评估1 次,中危导管每班评估1 次,低危导管每天评估1 次。高危导管包括气管插管、气管切开、T管、胸腔引流管、鼻肠管、PEG/PEJ管等。( 6 ) 权重分数在9 分以上的进行重点监管,在病人床头悬挂防导管滑脱标识,定时复评,每班床边交接导管情况,确定导管在位并保持通畅。( 7) 采取安全措施防范导管滑脱。妥善固定,导管成U型或S型摆放,高危导管以缝线或纽扣固定,采取透明、透气良好的贴膜( 面积大,减少导管外露长度) ,减少导管外在负重( 引流液大于容器2 /3 时及时倾倒或更换) 。对使用负压引流者保持有效的负压。( 8) 做好患者及家属导管健康教育工作,并将宣教效果记录于健康教育评价单中。( 9) 疼痛控制。患者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使疼痛评分小于3 分,最大限度减少疼痛、不适造成的拔管、脱管。( 10) 动态评估。了解患者心理、意识及精神状况,躁动患者与医生积极沟通适当使用镇静剂或与家属沟通使用约束品[4]。( 11) 导管安全管理监控、追踪和记录。护理组长做好基础把关,高危者上报护士长,护士长核实情况后根据病情提出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对应措施,督促管床护士进行加强管理。( 12) 导管滑脱风险预案的建立。患者一旦发生导管滑脱快速作出反应,对高危导管如引流、输液类导管快速进行处理,按压或捏紧皮肤,制止血液流出或空气进入。评估导管再次留置的价值并及时再次留置。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导管滑脱讨论会,共同讨论制定预防纠正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1. 3 效果评价
( 1) 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2) 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护理满意度的比较采用问卷形式进行,共设计10 道题,满分10 分( 6 分表示满意) 。患者自行答题,统计满意度。
1. 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 0 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管道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卡方检验;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P <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导管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导管安全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观察组发生导管安全事件29 例,对照组发生103 例,两组导管安全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
2. 2 两组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 12. 3 ± 3. 1) d]及患者满意度( 91. 6% ,55 例) 均优于对照组[( 22. 3 ± 5. 2 ) d;70. 0% ,42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6. 321、χ2=6. 432,均P < 0. 05) 。
例
与对照组比较,χ2=50.502,P=0.000
3 讨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操作复杂,切除范围广、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患者需要接受持续负压冲洗、经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和消化液回输等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而这些护理干预措施均需要通过留置导管来实现。留置导管的护理是否科学、合理,不仅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好坏有关,还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关[4,5]。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推进和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已经由单纯的被动护理转为主动护理。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的正确使用让护士确实把“患者第一、安全第一”的服务理念做好[6,7],也是将护理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的重要措施。刘芳英等[8]研究了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在泌尿外科高危患者管理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经实施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评估后,患者意外拔管及相关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得以大大提高。赵智丽等[2]探讨了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在心内科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发现,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的应用具有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患者导管安全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实施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评估组,表明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心内科护理人员的抗风险能力。
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的优点: 设计合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9]。应用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有利于护士全面掌握病人管道护理,可以迅速筛选出高危人群和危险因素,使导管护理繁而不乱,一旦发生导管安全事件可以迅速找出问题所在,快速反应,处理及时,为护理工作节省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10,11]。
本研究对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采用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干预性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导管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导管滑脱风险评估的实施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导管护理,可预防和及时发现处理意外情况,保证患者的安全及治疗效果,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和导管安全事件发生率。此外,本研究还表明,经实施导管滑脱风险评估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导管滑脱风险评估对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应用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能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导管安全事件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导管滑脱事件具有重要预警意义。
参考文献
[1]HASHIMOTO Y,TRAVERSO L W.After distal pancreatectomy pancreatic leak-age from the stump of the pancreas may be due to drain failure or pan-creatic ductal back pressure[J].J Gastroint Sur,2012,16(5):993-1003.
[2]赵智丽,胡鑫纪,江霞.管道风险评估表在心内科监护室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7):3415-3417.
[3]许新平,宋立惠,邹建文,等.应用导管滑脱风险评分表在外科系统重症患者预防导管滑脱的临床效果观察[J].兵团医学,2015,43(1):封3-封4.
[4]刘霞,杨贵云,张泓,等.导道滑脱风险跟踪评估监控流程的设计及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20):5-7.
[5]郭泽霞,符岸秋,庄少丽,等.护理干预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效果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1(4):439-441.
[6]聂桂娥,张小芳.住院患者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2(32):311-312.
[7]夏瑾.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7):1591-1593.
[8]刘芳英,王东.导管滑脱风险评估表在泌尿外科高危患者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4,35(1):132-134.
[9]刘志梅,王红彩,张燕,等.风险管理在普外科留置导管护理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3):382-384.
[10]张秀江,邱慧娟,黄冬玲,等.护理风险评估表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实践[J].吉林医学,2014,11(17):3860-3861.
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出—应急预案
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出的处理:
1.如出现中心静脉导管意外脱出,先观察中心静脉是否完全脱出。2.如脱出,观察出血量判断脱出时间及有无液体渗入组织中。3.护士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给予处置。
a)如为部分脱出,且中心静脉仍在血管中,则用无菌纱布压住穿刺点,检查导管回血是否通畅。i.如回血通畅,则对脱出部分导管和局部皮肤进行充分消毒,并将导管送入至适当深度,进行有效固定。ii.如回血不通畅,则用无菌纱布压住穿刺点,立即拔出中心静脉导管,并压迫止血和防止发现空气栓塞。
b)如为部分脱出,但中心静脉已经脱出到血管外,则用无菌纱布压住穿刺点,立即拔出中心静脉导管,并压迫止血和防止发现空气栓塞。
c)如完全脱出者,立即用无菌纱布压住穿刺点压迫止血和防止发现空气栓塞。4.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后,检查导管是否完整,必要时需行胸片检查有无导管残留或并发症出现。
5.中心静脉导管拔出后,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再次建立中心静脉通道。6.对于清醒患者,应给予心理支持及安抚,使患者缓解紧张情绪。7.对于躁动患者,需要加强约束,以防止中心静脉导管再次脱出。
8.管床护士密切观察患者伤口生命体征、渗血、管路通畅及体温等情况变化。9.如脱管后仍需要持续泵入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有效循环血压,则在成功建立新的中心静脉前,备好抢救药品,必要时在外周建立临时静脉通道。
10.如脱管后有部分液体漏入组织中,报告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相应处理。11.病情稳定后补记抢救记录,整理用物及床单位。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的注意事项:
1.保证中心静脉导管的充分有效固定,并保证输液管路的畅通,避免护理过程中牵扯到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意外滑脱管理制度】推荐阅读:
导管室制度规范09-19
导管室各种规章制度11-07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05-28
导管护理存在问题07-07
各种导管脱落应急预案09-22
介入导管室简介12-17
导管护理质控存在问题01-14
神经科导管护理分析07-02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曹丽丽06-23
防止意外伤害制度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