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诗歌欣赏

2024-10-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江城子诗歌欣赏(共8篇)

江城子诗歌欣赏 篇1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潇洒的词人本就生性豪放,密州铁沟出猎,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相随千骑锦士驰卷平冈,何等声势,何等豪气,由此倾动了满城老少,使老夫陡发少年狂气,在亲射虎,看孙郎的奇想中跃现的,正是当年孙权射虎的风采!但词人的胸胆,又何甘只在射虎中称雄?连年犯边的西夏,正需要魏尚那样的勇将御击!酒酣的词人因此宣告:倘若汉文帝再遣冯唐,我便是当世魏尚,愿换弓如月,一箭射落象征”侵掠”的恶星天狼!

词在中国古代是一种和乐的歌唱文体,因此一首词从音律上讲,具有自己的曲调,即词调。一种词调有一个专用的名称,这个专用的名称叫“词牌”。[江城子]就是词牌。一般来说词的内容5词牌没有直接关系。词除了表明词牌以外,有时作者还要加上一个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词的内容和表达的主旨。《密州出猎》就是这首词的题目,如果把题目写得长一点,就成了词前的小序,叫作“词序”。词有“序”是从苏拭开始的。词如果按字数来区分,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等。[江城子]全篇70个字,属于中调(在 100字以内)。词若分段,又可分成“单调”、“双调”、“三叠”和“四叠”。“双调”分成上下两阙。“阙”,音乐中止的.意思。“两阙”,指音乐演奏两遍。所以双调的词就是两段歌词。“阙”,有时又叫“片”。“双调”是词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江城子]词牌在唐代是单调,35个字,到宋代以后演变为双调。

词和诗显著不同点,是它的句式长短不齐。所以词又“长短句”。[江城子]的句式:3、5、7言的均有。词和诗一样必须押韵,其韵脚是有固定位置的,不能随便改变。用韵有疏、有密,大致短调的词比较密。上阙、下阙要求在第1、2句,3、5、8句押韵。押韵又有押平、仄韵之分。[江城子]这首词一般押平声韵,但后世也有押仄声韵的。除押韵外,词中每个句子,每句中的每个字,都有平仄音律的规定,那一个字用平声,那一个字用仄声,原则上是不能随便改变的。

在苏轼词集《东坡乐府集》中,[江城子]共9首,每首下面都有一个题目。这首词的词是《密州出猎》。

“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宋神宗熙宁7年(1074年9月),苏轼由杭州调任密州知州(相当于汉唐时太守)。到熙宁(1076)离开,在密州共住3年左右时间。这几年正值密州连年饥荒,久旱不雨。熙宁8年苏轼到密州的第2年的冬天,密州灾情十分严重。苏轼除组织百姓救灾以外,曾到城南二十多里的常山祭天求雨。据说山上有一座神祠,百姓到这里求雨,往往有求必应。这座山常常有德于百姓,所以就称它为“常山”。这次苏轼到常山求雨之事,他曾写过几篇诗文来记载,一是《密州祭常山文》另有两首诗《祭常山回小猎》《和枚之曹会猎铁沟》,据这两首小诗提示,我们知道苏轼在祭常山的归途中和另外一位姓枚的官吏,曾在一个叫“铁沟”的地方打过猎。据查在常山东南有一个蜿蜒15里的冈峦叫黄毛冈,附近有一溪水叫“铁沟”,这次打猎当是《密州出猎》所记之事。

江城子诗歌欣赏 篇2

二八龄①,

涌新词。

多情妩媚,

婉约韵清丽。

宋代词坛独一帜。

压须眉,

臻极致。

靖康之变②飘异地。

徽钦俘,

中原泣。

一叶孤舟,

飘摇不失志。

烟雨人生情真挚。

易安体③,

千古一④。

注释

1出身官宦世家的李清照,有着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在十五六岁的花季时代就已显示出过人的艺术才华,深厚的文史功底、深远的政治见识。

2靖康之变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皇帝宋钦宗靖康年间(公元1126-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兵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在城内搜刮数日,掳徽宗,钦宗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卿等数千人后北撤,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又称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变。李清照也随难民流落江南,飘流异地。

3李清照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以在诗词创作方面的巨大成就,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作家。可以说好在词坛中自成一派、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江城子等 篇3

昨时浓醉杏花畔,玉团扇,笼薄汗。

三点疏妆,何日不曾拦。

淡笑离时衣处寒,轻寄语,莫失还。

路长堪比天涯残。

上高楼,望遥山,途远江河,白夜晓声烦。

泪幽昆仑缓玉案,凉拒扇,苦潸然。

秦观原作《江城子》

对比悦读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百科名片 《江城子》,唐词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或谓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其中江城指的是金陵,即今南京。宋人改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都是七句五平韵。

木兰花 王滢

金风梧桐雁不归,潇潇暮雨锁清愁。

别时渐行渐无影,提笔相思何处寄?

庭院落英尽销魂,万花千言皆是念。

故借夜月寻幽梦,梦里相逢别时泪。

欧阳修原作《木兰花》

对比悦读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江城子·邑城火锅的诗歌 篇4

河间夜色入苍茫,月桥凉,竹枝霜。柳桠凝寒,烟水泛粼光。夹岸风灯红透脸,沽绿蚁,别黄杨。

火锅沿路逗留香,绾芸娘,向横塘。执手爬云,兄弟近滨江。稳坐围炉相视笑,方落箸,又开腔。

江城子诗歌欣赏 篇5

关键词:苏轼,江城子,艺术手法

苏轼 (1037—1101) ,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眉州 ( 今四川眉山 ) 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24岁步入仕途, 后即被卷入激烈的党争之中, 历经宦海浮沉。先历任杭州通判, 密州、徐州、湖州知州, 后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 最后又被远谪广东惠州、海南儋州。直到宋徽宗即位, 他才遇赦北归, 次年死于常州, 卒谥“文忠”。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悼亡之文举不胜举, 有散文之悼, 如韩愈《祭十二郎文》、袁枚《祭妹文》等 ;也有诗歌之悼, 如杜牧《清明》、白居易《寒食野望吟》等 ;但以词写悼亡却是苏轼的首创,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即是文学史上第一首悼亡词。该词千古传诵, 感人至深。本文试结合词作思想内容, 谈谈这首悼亡词的艺术手法。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 明月夜, 短松冈。

一、时空对比

这首词写作的时间是宋神宗熙宁八年 (1075) , 距苏轼的妻子王弗逝世正好十年。苏轼时任密州 (今山东省诸城市) 知州, 距离家乡四川眉州千里之遥。苏轼不满自己的外迁, 颇为失意, 又身在异乡, 思乡之情在所难免, 尤其想起他的亡妻王弗, 更是“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于是词人巧妙地采用时间的对比 :十年前的美好往昔和十年后的凄惨境遇 ;空间的对比 :目前所处之地和千里之外的家乡。而更加不能跨越的还远不止这些, 还有“生死两茫茫”, 一切都无从知晓, 思之却不得见, 只能梦中相逢, 词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愈显悲凉。

二、虚实结合

这首词艺术上的显著特色以虚映实, 虚中见实, 虚实结合。这首词内容为“记梦”, 题记也明确写明了做梦的日子, 故可以确认词人的“梦”是真实的, 不是假托。在上片中,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表达了词人对亡妻深切执着的思念之情, “无处话凄凉”又道尽了现实中的诸多不如意。而到了“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词人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在一起, 把夫妻生离死别后词人内心的满腔忧愤, 外化为苍老的容颜和衰败的身体之中。这一年东坡只有四十岁, 但却已经两鬓斑白。而爱妻明明已经离开人世十年之久, 却要“纵使相逢”, 这样的假设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愈是如此, 愈能显现词人感情的深沉和悲痛。对“记梦”来说, 到下片的头五句才切入主题。漂泊在外的游子凭借梦的翅膀忽然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 妻子依稀当年模样, 正在窗前梳妆打扮, 夫妻意外相见, 却没有卿卿我我的亲昵行为, 亦没有抱头痛哭的尽情宣泄, 反而是隐忍克制的“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此处“无言”, 实含万语, 真是“无声胜有声”。一个虚幻的梦境, 把现实的各种喜怒悲愤都融入进来, 但当年生活的种种美好, 却已不复存在。于是这个看似相见欢的梦境却让人感到无限凄凉、无限感伤。“明月夜, 短松冈”, 又从梦境回到现实, 词人想象葬于眉州老家的爱妻, 在每年的这个时候, 为了想念亲人, 挂念丈夫, 应该也是柔肠寸断的吧。梦境是虚幻缥缈的, 但是梦中人的感情却是深沉真挚、实在可感的。也可以说, 词人正是借助于梦境的虚幻与缥缈, 才使其感情显得格外地情真意切。感情的表现, 在做梦前和梦境中, 前后一致 ;而随着进入梦境和梦中复醒, 又进一步深化 :当真是生离死别相思甚苦 ;相思却不得见, “无处话凄凉”亦苦 ;积思念而成梦, 幽梦无言泪流千行更苦 ;而梦醒之后只看见冷月凝照松冈, 则苦到极致。

三、衔接自然

词作在上片中写尽了相思而不得见之苦, 到下片则转入写梦。因相思而入梦, 一切顺理成章。相思是入梦的基础, 而梦境是思念的幻化。上片中虽不涉及梦境, 但“思”即是“梦”, 仍旧契合“记梦”的题意。下片境换而意相连, 词人巧妙转换笔墨, 借助“夜来幽梦忽还乡”作为过渡, 十分自然地转入写梦, 其中一个“幽”字道出了梦境的缥缈朦胧。夫妻已经永不得见, 而梦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 也可以打破人世与黄泉的幽隔, 二人在梦中相逢, 梦使诸多不可能化为可能。一个“忽”字写出了词人于千里之外借助梦迅速归乡, 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以往无数个日日夜夜, 想望殷切而不得见, 现在忽然就回到家乡, 而妻子也近在咫尺, 这不是太快也太容易了么?也因为太快太容易, 就隐约透露出这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梦境。词人入梦轻快, 但感情却极为沉重, 此刻隐含着亦喜亦悲的复杂感情。

四、分合顿挫

“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将二人生死相别, 这就是所谓的分。然而即使如此, 时间和空间并不能阻挡二人彼此的相思, “不思量, 自难忘。”这是合, 并且在这分合之间使用了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不”和“难”整首词读起来抑扬顿挫, 利于感情的表达。“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王弗葬于四川眉州, 与诗人任职的山东密州远隔千里。千里之外, 妻子孑然一身埋于孤坟, 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 肝肠寸断。一句“无处话凄凉”, 既写出了词人自己十年来的仕途坎坷和潦倒失意, 也写出了夫妻之分。“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这三句当是词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了 :即使我们能够相逢, 你看见我现在这般饱经沧桑两鬓斑白的模样, 也一定认不出我了。何况生死异路, 又怎能重逢?不能重逢而殷切盼望重逢, 假设重逢, 所以用“纵使”一词。“纵使”表让步, 设想夫妻双方之合, 分合的效果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了一层。下面说即使相逢而不能相识, 这比不能相逢, 更使人痛苦不堪, 感情的跌宕起伏也更大。

五、叙述白描和细节描写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描写相见之时的情景, 还有对以往美好生活的回忆, 通过质朴自然的语言描写, 表现出沉挚的感情, 形成悲凉的意境。感情容量很大, 表现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特别是“小轩窗, 正梳妆”这样的生活细小特写境头, 含蓄地写出亡妻的美貌与多情, 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表现得深婉而执着。“明月夜, 短松冈”描写冷月清光洒满大地, 长满青松的山冈之下, 亡人长眠泉下, 该是多么孤寂凄哀啊!身处此情此景之中的亡妻定是悲痛难言, 而念及此情此景的词人也不免肝肠寸断。作者将真挚而深沉的怀念之情, 付诸于梦中的景物, 这种化景物为情思的手法, 更让读者潸然泪下。

六、语言明白如话

在词作中, 感情冷涩凝绝, 声声幽咽, 让人压抑沉重, 但用词却清新自然明白如话。“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死别, 生死永诀, 幽明路隔, 二人都茫然不知对方, 悲苦之情笼罩全词。“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十年时间之久, 千里空间之遥, 于时于空都无相逢的可能, 致使凄凉之情无处倾诉。“纵使相逢应不识”, 退一步讲, 即使相逢, 也不相识, 都缘于自己已是“尘满面, 鬓如霜”。诗人不以用典取胜, 不以僻词生色, 纯用平常话语道出, 但是一字一泪, 千百年来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

纵观全词, 诗人将现实和梦境, 生者和死者交织在一起来描写, 紧扣记梦来写悼亡之情, 感情起伏跌宕, 有悲有喜, 虚实结合, 结构严谨。用词不假斧凿, 不事藻饰, 洗尽铅华, 却感人至深。苏门六君子之一的陈师道曾用“有声当彻天 , 有泪当彻泉”评赞此词。读此词, 确实能看到它字字浸着血泪, 能听到作者锥心裂肺的恸哭之声, 感受到诗人对亡妻倦倦不已的思念。

参考文献

[1]简成茹.生死隔绝悠悠情——苏轼《江城子》赏析[J].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江城子·密州出猎》课例分析 篇6

1.备教材:《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苏轼在密州任上的作品,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

2.备作者:苏轼,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平生就有报国立功的信念,但因和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自动请求外任,创作这首词的时候,他年已临近四十,此时正逢西北边事紧张,西夏多次进攻边境的时代背景。

3.备学生:从学生的角度看,词的赏析从九年级才开始慢慢接触,可以说对词并不陌生,但却缺少系统的赏析词的角度和经验,更不用说像品味古诗那样的从容和淡定。所以,课堂引导学生赏析这首词很重要,当然,教会学生感悟和赏析词作也是这学期当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4.备教学重难点:由于初中生的社会阅历与古文积淀水平有限,所以教学重点为抓住“狂”,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难点为让学生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从整体上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课堂展示

第一,朗读环节。词本来就是用来唱的文体,吟诵应为其基本的学习手段,当然也是基本的教学手段。本堂课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对子互读,学生示范领读,让学生感受体会后,再来齐读。因为不理想,教师又示范朗读一次,这细致而充分的朗读,在理解文意与示范朗读方面是有益处的。但细想来,却又有大缺陷。首先这样的朗读过分集中,使得本来书声琅琅的课堂,只在此时热闹了一时,却并未贯穿始终。这使得朗读的效益大减,只起到理解文意与为读而读的作用。

第二,赏析环节。品读是对词的语言、情感及词作者的形象进行深入理解的过程,这样的分析是为了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深切的体悟词境、词情。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依图索骥,对文本进行赏析,之后进行交流、补充及深入。课后想来,这样的环节设计,虽然步步为营,学生有法可依,但学生所找到的是做题的感觉,训练了方法,却少了情感的感受。

第三,创作环节。学生对于围绕作家及其作品创作对联、诗词曲是本堂课提高拔升的部分。并不希望学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作品赏析积累的层次,更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历代名家的伟大人格和伟大名作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感染学生的人格精神。

三.课后反思

其一,关于课堂切入点和教学思路的思考。这堂课整体呈现出前松后紧的特点,关键原因就出在课堂切入点和教学思路上。介绍作者过于冗杂、混乱,赏析部分欠缺清晰的思路。就像谢老师所说,如果赏析部分一开始就高屋建瓴的提出:“为什么老夫要聊发少年狂?”大概整个赏析的过程就不会显得混乱。

其二,明确教学的对象与目的,并以此为基础设计教学。这一堂课是针对初三年级的以词为教材的阅读示范导学课。既然受众是初三的学生就应注重教学的深度及积累归纳。为此教学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从“文如其人,依文解意,据情品文,人如其文”的思路去读赏一首词。同时在品析中引导学生复习品析诗词的角度,而在“典故”这一方法的品味中让学生回忆复习以往所学的关于自比于古代圣贤的诗、词、文,同时联系实际生活中对明星的追捧,引导学生体会这自比后的自信与坚决。而针对阅读示范导学这一目的,努力发掘可示范的材料、方法和对象,因此有了众名人经典的评价赏析范例。

其三,关于阅读示范导学和理解。在课前只简单的认识到文本与教师的示范价值。而在课后,却发现学生也有相当的示范价值存在。在课堂的许多环节可以让学生示范,然后再来讨论修改,再进一步示范。课前仅仅认识到示范就是让学生学习能有模仿的对象,课后讨论认识到定位与时机也相当重要。面对众多的材料,教师应对这一材料所拥有的示范价值要有了解,更要对这一材料及方法所能达到的效果有个清醒的定位。如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本意只在让学生了解东坡词的特点,但这一则材料更可让学生学一学前人是如何评价一首词的,用怎样的句式与手法更能将词的特点准确而生动地表达出来。而这则材料如出现在整首词学完之后,如果出现在学生了解文意之后,引导学生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将“出猎”入词,扩大了词的题材,这也是豪放词的一大特色,那么这一文本的应用价值会更高。

纵观整堂课,有亮点,也有遗憾的地方。至于带给我的思考:到底为什么要教语文、语文课到底教什么、语文课怎样上才算有语文味和厚重感,将会一直指引我以后的语文教学,也不得不感慨:短短的四十分钟的一堂语文课,要上得高效厚重,其实远非那么简单。

江城子诗歌欣赏 篇7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长相思﹒聊寓悲悼之悰》(林懽):愁未忘/怨未忘/石烂山崩恨岂亡/茫茫蓬海长/掩洞房/卧洞房/耿耿音容况在傍/徒添双鬓霜。

一、作品背景

苏轼在《江城子》中悼念的是原配妻子王弗,十六岁的王弗嫁与十九岁的苏轼为妻。王弗年轻貌美,贤良聪慧,恰与苏轼情投意合,这对少年夫妻伉俪情深,举案齐眉。然而造化弄人,王弗二十七岁便与世长辞,让苏轼相思一生。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新党排挤打压,此时,宦海沉浮流离他乡的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在抑郁不得志的惆怅中更显悲切。虽然整首词没有一个字直接描写诗人的想念之情,但是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淡淡的哀伤。

《长相思﹒聊寓悲悼之悰》是林懽为妾侍梁娘而作的悼亡词。在朝鲜时代,身份地位等级尤其严苛,即使是生活在两班贵族阶层,其妾侍或者是庶出也如同贱民身份一般不被尊重。林懽会如此怀念一个身份地位的妾侍是有原因的,梁娘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名门望族之后,但因为其庶出的身份做了妾侍。丁酉再乱时,林懽家族坐船逃难,行至荣山江河口遭日军所劫,日军洗劫了船上宝物,并要求献上美人一名。梁娘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锦衣华服,盛装打扮只身前往敌船,用自己的美貌使整个家族幸免于难。当载着梁娘的敌船渐渐消失在家人的视野时分,梁娘跑到日军船头纵身一跃,就这样毅然决然的消失在荣山江。这个名门望族的美人用死拯救自己的家族,捍卫了自己的贞洁。

二、两首词的比较

(一)从结构上比较

《江城子》整首词结构往复曲折。上阙写实,开篇以纪实的手法缓缓地道出爱妻虽早已天人永隔,十年茫茫人生路也不过如此,无需刻意思念,便自难忘。下阙由实感过渡到梦境,描绘出一幅饶有趣味的生活图,有庭院,有娇妻,一切如旧,梦里相见,唯有用不知悲喜的眼泪来诉说衷情。突然梦醒了,诗人被拉回到现实,开始诉梦醒哀伤。“瑞士心理学家容格在《人和他的象征符号》中说:梦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苏轼的这首词,正是用梦“连接”了他感情世界的过去,眼前与未来的。”[2]

《长相思﹒聊寓悲悼之悰》一词虽然未用到梦境,但是词的结构与《江城子》十分相似,也采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曲折有致,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诗人情感经历。上阙写实,开篇直抒胸臆,对日寇的仇、怨、恨以及对亡妻的爱在诗人的心里交织着,即使粉身碎骨也不曾忘,这份复杂的感情好似这这茫茫蓬海之水,生生不息的在心里翻滚。下阙由实感突然过渡到与爱妻初相识的场景,洞房花烛夜,恩爱的场景再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然而这一刻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下一秒就又回到真实的感情上来,陡增伤感。两首词都是采用由实——虚——实的表现手法,三转三叹,且句式工整,错落有致,行文非常美观。

(二)从韵律感比较

唐朝政治经济发达,唐诗宋词对周边国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宋词通过唐乐传到朝鲜半岛,高丽时期作为宫廷乐曲而存在,而后在宫廷中流传开来成为君臣宴席上的文字游戏。慢慢的才流传到文人阶层,作为词文学发展起来,在对宋词的接受过程中朝鲜词人由最初的模仿到后来自成风格的创作都非常注重格律。苏轼在《江城子》中的平仄相间和对仗声韵的去而复返,奇偶相错,前呼后应形成了一种回环之美。这种平仄正是构成汉语言尤其是诗歌声律美的基本条件。另外上阙以茫、忘、凉、霜、行的ang 为韵脚同样下阙以乡、妆、行、冈的 ang 为韵脚。除此之外苏轼在上下阙的第二行内部分别用了量和窗也押了 ang 韵[3]。同样,林懽《长相思﹒聊寓悲悼之悰》中上阙以忘、亡、长的ang 为韵脚,下阙以房、傍、霜的ang 为韵脚,用字非常准确,可看出林懽在词的押韵上已经游刃有余,以他为代表的朝鲜中后期词人在词的创作上已经相对成熟了。《江城子》与《长相思.聊寓悲悼之悰》两首词对押韵都非常讲究,所以朗朗上口,很有音律的美感。韵脚ang的发音也饱含悲恸情绪在里面,阅读起来读起让人从音律的体验上更加感伤。

(三)从情感表达比较

在表情达意上,苏轼的感情经历很有层次的推进,开篇写到对亡妻的爱意早已无法执手相诉,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更是阻断了诗人感情寄托的最后一条道路。这份情感变得无处安放,词人像是在与现实谈判,无果。万般无奈下他试探的提出“纵使相逢”, 但是转念一想自己这“尘满面、鬓如霜”的落魄形象不见也罢。这样以退为进的情感表达更加体现了词人心里对妻子的思念和政治失意的悲怆。接下来梦里千里归乡,用白描的手法展现出妻子生前的生活情境,这样的梦境将苏轼的情感推向了顶峰。虽然没有一句直抒胸臆的表达思念之情,但是,此时词人对亡妻的所有思念与爱意终于完完全全的迸发出来,无声胜有声,惟有泪千行。苏轼在词里并没有很突兀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而是是一步一步的加深,感情由最开始的压抑到最后的迸发水到渠成,委婉又不失真实。

《长相思﹒聊寓悲悼之悰》虽然在题材、词的结构、词的押韵与《江城子》非常相似,但是在感情表达上,林懽有自己的表现风格,这或许与林懽武臣的身份有关系,性格豪爽果断不像文臣含蓄,所以开篇抒情就不似苏轼般委婉,他的感情表达很直接很强烈, “愁未忘、怨未忘、恨岂亡”三句排开,长驱直入颇有气势。对日军侵略者的敌视仇恨、对已经牺牲爱妾刻骨铭心的思念,国仇家恨放在了开篇三句。但是词人并没有在这份强烈的感情下乘胜追击,而是用了柔软的蓬海水作为感情的缓冲和铺垫,“茫茫”二字表现了自己未能保家卫国的惆怅和永远失去爱人的悲伤无助。在前句的缓冲下,下阙便为我们描绘出他与爱人耳鬓厮磨的场景,这里的描写与《江城子》下阙的描写手法非常相似,苏轼用了梦境依托,林懽是用回忆来呈现,洞房花烛,记忆犹新。没有一个词直接抒发对爱妾的想念之情,但恰巧是对生活场景细细碎碎的描写,更见林懽对梁娘思念之切。音容笑貌犹在枕边,至死不能忘怀,只是词人自觉已垂垂老矣。下阙的侠骨柔情和上阙的字字铿锵明显是两种不同的情绪,好似触及了林懽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他对梁娘的爱意,所以他表达思念都变得温柔哀伤。林懽在《长相思﹒聊寓悲悼之悰》中的情感表达方式与苏轼在《江城子》中情感表达方式有不同之处,苏轼是层层推进自己的感情,在最后得以寄托和升华,林懽在开篇就爆发出自己的情感,而后再慢慢消化之前的复杂情绪,让这份感情留有余味。

三、结语

苏轼与林懽虽然是不同时期,不同国籍的词人,但是两者都通过悼亡词来表达自己对亡妻的深深怀念和刻骨铭心的爱意。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两首词作品从语言、结构和韵律上相似颇多,可以看出朝鲜中期词人对宋词的接受比较完整,虽然模仿的痕迹仍有,但是已经开始创作有自己风格的作品,并且朝鲜词人在情感的抒发上也有了自己的表达方式。两部作品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辞藻间流露出对亡妻的爱意和思念感动了每一位读者,带给我们来之文学的永恒享受。

参考文献:

[1] 李承梅,金时邺(韩).韩国词文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6:159-160.

[2] 于钧佩. 层深而浑成——析苏轼《江城子·记梦》的结构特点[J]. 大连党校学报, 1994(3).

江城子诗歌欣赏 篇8

一、同中之异

从内容上看, 两首词都写了作者政治失意后的生活, 都写到了军事战争, 但前者侧重写梦境, 后者侧重写现实。这是因为, 辛弃疾在政治上屡遭打击, 长期闲居, 报国无门的痛苦使他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 在梦中驰骋杀敌;而苏轼是在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自请外任期间写下《江城子·密州出猎》的, 这时的他似乎更需要通过现实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来向朝廷证明自己的主张。

从主题上看, 两首词都表达了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比《江城子·密州出猎》多了一份壮志难酬的悲情。同为白发, 苏轼道“鬓微霜, 又何妨”, 表现出老当益壮的豪迈情怀;而辛弃疾却慨叹“可怜白发生”, 时不我待, 功业未就, 壮志难酬的悲愤溢于言表。

从表达方式上看, 两首词都进行了场面描写, 都集叙事、抒情、言志于一体, 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通过“剑”、“吹角”、“连营”、“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弓”等军事意象的描写勾画出了一幅幅恢宏壮阔的战地场景;而《江城子·密州出猎》则用“发”、“牵”、“擎”、“卷”、“射”、“看”等一系列动词描写了声势浩大的出猎场面。

二、异中之同

从写作目的看, 辛弃疾写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为了赠给志同道合的战友陈亮, 与之共勉的;而《江城子·密州出猎》则是苏轼在一次出猎后写下的生活随笔式的小词。但两首词都是为了向世人、向朝廷传达一种政治理想, 这一目的应该是相同的。

从结构上看,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突破了词分上下片的程式, 而是首尾两句写实, 其余八句, 一气贯通, 描写梦境, 充分体现了辛弃疾在词体上的创新精神;而《江城子·密州出猎》则以“狂”字贯穿全篇, 上片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词人举止神态之“狂”, 下片由实而虚, 就个人情绪抒发感怀, 进一步写了词人“少年狂”的胸怀及打猎中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但一致的是, 两首词都是上下片内容连贯, 注重虚实结合。

上一篇:党员先锋创绩工作总结下一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