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复习题

2024-09-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汉语言复习题(精选11篇)

汉语言复习题 篇1

前段时间在博客里面更新了一些厦大语言类各专业的复习方法,结果好多研友纷纷问我要联系方式,希望对他们的复习详加指导,对提供给他们的一些复习心得和经验,也深表认可,现在整理陆陆续续的一些方法和心得,希望能够帮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下面就从专业课的复习和公共课复习两个方面来谈谈。

1.专业课试卷的构成

厦大的语言学包括汉语言文字学、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三个大方向,跟其他高校不同的可能就是他的对外汉语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并列的关系,而不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下面的一个分支学科。专业课的历年真题试卷主要由《汉语基础》和《语言学理论》两门组成。汉语基础总分150分,包括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两部分,现汉部分有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等题型,古代汉语给一段古文阅读材料,标句读,翻译和字词解释。《语言学理论》的总分也是150,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等题型。

2.《汉语基础》的考察重点难点

根据历年出题趋势分析,现代汉语尤其重视对第一章语音、第三章词汇、第四章语法的考察,语音部分要求了解汉语音节声韵调的构成及各自特点,包括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元音舌位图,音节的拼合规律等;掌握音变的原因及种类,并能举例说明;词汇部分要求我们了解语素、词、词汇的基本概念,掌握词的构造方式(主谓、动宾、偏正、动补、联合等,与汉语短语的构造方式相似),明确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及各自特点;语法部分要求我们给词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要弄明白(主要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而不是意义),具体到汉语中能分成多少类的词(名、动、形、数、量、代等),每类词又有什么语法功能和特点,同时要注意汉语的词类与语法功能并不是一一对应的特点,经常是互有交叉。了解词组的构成(与构词方式相似),熟练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并能以此解释歧义句等等。厦大现代汉语以语法见长,在出题时也会格外突出,并且比较灵活,从历年真题来看,特别重视对最新的汉语现象的考察,这也就要求大家在备考过程中要多积累,关注学界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

古代汉语重点是王力的第一册和第二册中的文选,三四册不用管。看文选时要注意文后的注释,一些基本的,常见的字词注释要搞懂,经常出现的某些字词活用用法要掌握(如名词做动词,动词使动用法,动词意动用法等等。建议大家在复习时也是每天阅读一定数量的文选培养一定的古文语感,仔细揣摩文选的大意并尽可能翻译文章,弄懂关键性的字词。

3.《语言学理论》的考察重点和难点

语言学理论这门考试的理论性一直都比较强,除了要熟悉课本中的重要概念外,特别强调的是能够非常灵活地运用概念和相关理论解释实际的语言现象,厦大的语言题目,基本上是走“两头路线”,一则基础,非常重视名词解释、基本概念的解答,一则拔高,重基础同时对运用语言理论分析语言现象提出较高的要求,

备考资料

唯有把这两方面的工作都做扎实了,专业课才有可能拿高分。

4.专业课具体复习方法

具体来说,厦门大学研究生院的古代汉语复习的时候要结合文下注解将课文一篇一篇弄透的,常用字和通论部分也不能忽略,尤其是王力版前两册,然后有时间可以结合着做点习题,前几年出的小题大多是课本上的原句,历年真题有好些句子却是书上没见过的,所以做点习题能提高做题的灵活度。古代汉语至少要看王力的前两册,厦大沈本的古代汉语如果有时间看的话就看看通论部分。现代汉语胡裕树那本复习一定要细。如果有盆友已经看过第一遍,不妨把书上一些不仅仅是需要识记的内容多理解理解,体会的多了,再背也会轻巧很多。语言学纲要,我是根据历年真题归纳出高频考点,然后整理了一本专门的笔记。同时搭建知识点的网络结构框架,跟高中那时候一样。

另外推荐三本习题集,一本的《厦门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复习精编》、《2014厦门大学汉语基础考研复习精编》《2014厦门大学语言学考研复习精编》,笔者在考前不断地通过练习这三本习题集,获益良多。平时复习到某个章节的时候,就从习题集中挑选跟考研真题题型比较相似的题目进行训练,对于巩固复习效果还是不错的。

汉语言复习题 篇2

二、网络语言与书面语不同,它掺杂着各种语言变体,更多时候还会添加一系列表情符号。虽然其形式复杂多变,但本文作者还是总结了四种汉语言网络符号生成的规律,以便读者们对汉语言网络符号的构成形式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本文将汉语言网络符号的构成形式分为:谐音、缩写、语码混用以及符号的叠加四种形式。

1.谐音。它同时又可以细化为汉字谐音、英文谐音、数字谐音以及包含字母、数字、符号的谐音。如“神马(shen ma)”对应的汉语是“什么(shen me)”。“海龟(hai gui)”指的是留学海外的人员,对应的汉语是“海归(hai gui)”。“米国(mi guo)”指的是“美国(mei guo)”。根据括号里的汉语表音,可以发现这些网络语言都是根据汉语拼音的谐音创造出来的,所以读音基本一样。如果再要细分,汉语谐音还可以再分为普通话谐音和方言谐音。“海龟”、“神马”都是普通话的谐音,而像“米有”--“没有”就是广东话方言的谐音,“偶”—“我”就是闽南语的谐音。OMG则是oh my god的英文谐音形式。数字谐音就是用0到9,总共10个阿拉伯数字来通过谐音创造网络语言。用连续的数字“5”来表示人哭泣的声音。“9494”则表示汉语的“就是就是”。“9958”则是“救救我吧”数字的谐音。谐音这种网络语言构成方式,其优点就是网络语言和它所代表的规范汉语基本具有相同的发音,读出网络语言就基本可以猜到它想要表达的规范汉语。用两个“=”来表示汉语里的“等等”,这是包含符号谐音的网络语言。“3q”属于包含数字和字母谐音的网络语言,表示“谢谢”。“+U”属于包含符号和字母谐音的网络语言,表示“加油”。以上这些都是网民通过不同的谐音方式来创造出来的网络语言,既通俗易懂,又诙谐幽默,所以网民不断地在创新此类型的网络语言,来丰富网民之间的交流形式。

2.缩写。同样,缩写还可以细分为汉语缩写、英文缩写、谐音缩写。“GG”、“DD”、“JJ”、“MM”分别表示为“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的汉语缩写形式。“BT”是汉语“变态”的缩写形式。由于网络交际的其中之一优势就是及时迅速,在键盘输入时,敲击两个字母肯定比两个汉字要快,所以这种缩写方式很快得到了网民的普遍接受并得到了广泛传播。“asap”是“as soon as possible”的缩写,这样的缩写方式既方便简洁,又沟通了网络虚拟世界的交际。“B4”是“before”的谐音缩写方式。“kkkkk”在网络语言中有两种意思,一是来模仿咳嗽声来引起其他网民的注意,二是表示有事要宣布了,需要大家保持安静严肃。

3.语码混用。它以一种语码为主,并夹杂其他语码的现象。通常以汉语为主语码的例子都会夹杂英语语码。如“吃饭ing”、“洗衣ing”、“K歌”。这种语码混用的方式相比与规范的汉语言符号输入更迅速简便、表达更形象诙谐。如在任何表示动作的汉语言符号后面加“ing”,对英语略知一二的网民都知道这表示现在正在做某事,所以相比于输入“现在正在吃饭”,在键盘上输入“吃饭ing”肯定更迅速方便。

4.符号的叠加。这种构成方式都是运用多个符号,通过展现人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来传达意义。其生动形象、活泼有趣的特点丰富了网民的交际活动。如<(-︿-)>表示生气,<( ̄︶ ̄)>表示满足、十分得意,<(@ ̄︶ ̄@)>表示满足地脸红。

三、至于汉语言网络符号今后发展的方向,本文作者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民数量的增加,今后汉语言网络符号还会经历令人难以预测的变化和发展。汉语言网络符号也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如更多的网络新词会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一旦网络新词逐渐演变为普通词汇,追求创新的网民就会创造出更多的网络新词。因此,汉语言符号网络再生问题会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汉语言符号网络再生研究也会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摘要:由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会话交流的重要媒介。其方便、高速、不受时空的限制等优点不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以网络为媒介来交流。年轻网民们力求独特个性,利用自己的创新精神,通过语言符号、表情、数字等组合成了无数的汉语言网络符号,其再生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本文将以汉语言符号网络再生为切入点,重点分析汉语言网络符号的构成形式。

关键词:汉语言符号,网络,形式

参考文献

[1]曹进.表意符号的网络再生[J].现代传播,2012(6).

[2]靳琰&杨昊昕.自然语言的网络再造[J].电化教育研究,2011(6).

汉语言组织艺术浅谈 篇3

关键词:汉语组织 写作和交际 组织艺术

语文教师经常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学生在写作和口语交际过程中,可以正确、清楚、明白得表达单个句子,但是要将一个个句子连缀起来,组成一段话时,效果就不那么理想了——有的杂乱无章,有的颠三倒四,有的滑稽可笑等等。归根结底,这都是欠缺语言组织能力。汉语言的组织,从总体上讲,既要符合一般语言表达的共同要求,又要体现汉语言的独特魅力,笔者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一、前后衔接连贯

语言组织首先要求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一组句子之间必须要有某些确定的关系,符合一定的组合规则(前后次序、前因后果、层层推进、罗列选择等)。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前言不搭后语、思维混乱的毛病,才能衔接连贯,表达清楚。例如:

(1)写毫无内容的、冗长的文章,在今天来说,是一种犯罪行为,浪费自己的时间不说, 还浪费了纸张,浪费了排字工人的时间,浪费了所有读者的时间,罪过实在不小!(2)短文章就没有分量?(3)那不见得。(4)所以不能用量压人,要讲实质。(5)内容要有分量,尽管文章短小,也是有分量的;如果内容没有分量,尽管写得多么长,愈长愈没有分量。(6)文章不在长短,要看内容如何。

这段话的意思是:文章有无分量,要看内容是否充实,而不在于篇幅的长短。但是此段话在表达时却逻辑不清,次序混乱,使人们无法了解其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如果把次序调一下,按(6)(2)(3)(5)(4)(1)排列,(6)是总说,(2)(3)(5)(4)(1)是分说,(2)(3)(5)和(4)(1)之间是因果关系,这样就明晰多了。

二、中心完整单一

所谓完整,就是所有句子必须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表述;所谓单一,就是不能节外生枝,让某些句子游离于中心之外。学生作文时东拉西扯,层次不清,就是没有做到“中心完整单一”。例如:

(6)放学以后,我们经过一年级教室门口,看到值日的小同学在吵闹,不扫地。(7)我们是五年级的学生,都是十一岁。(8)我们商量以后,就走进教室,教育他们要热爱劳动,认真做好值日生工作。(9)并且大家分工,洒水扫地,整理桌椅。(10)作完值日生工作,我们还领着小同学走出校门,过马路,到了安全地带才和他们分手。

这段话(6)(8)句写“我们”发现值日的小同学在吵闹,便教育他们要认真做好值日生工作,(9)(10)句写“我们”帮助小同学做完值日工作并送他们安全回家。(6)(8)句之间突然插进(7)句介绍“我们”的年龄及所在班级,显然是节外生枝的离题话,应该删去。

三、句式选择恰当

汉语的同义句式很多,有长句、短句之分,整句、散句之分,主动、被动之分,常式、变式之分等,其表达效果不尽相同。我们在组织语言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表达效果,因此,在句意不变的情况下,应该恰当的选择句式,使句式风格整体协调,以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例如:

(11)他从背后抱住了我的腰,一下子把我摔倒在地上。(12)我又被他捆住了手。(13)他还不知从哪儿找来一块破布,硬往我嘴里塞。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他把我怎么样”,但读起来总觉得不顺,有点别扭,原来是前后句式不协调,叙述对象不统一。(11)(13)句是主动句,叙述的对象是“他”,(12)句是被动句,叙述的对象变成了“我”。应该把(12)句该为“他又捆住了我的手。”前后句式就协调了,叙述更加清楚明白。又如:

(13)听到敲门的声音,船工从酣睡中醒来:“敲门干什么?”“请摆我们渡河!”“黄河渡口,自古以来,夜不行船。等天亮吧!”“不能等!为了救人,今晚非过河不可!”

在段话出自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句子简短有力,既营造出了人命关天、刻不容缓的紧张气氛,也突出了黄河船工为了安全,不容商量的坚决语气。如果换成修饰语复杂的长句,则表达效果大大减弱。

四、音韵配合优美

汉语富有音乐美,这主要体现在声调的协调、音节的配合和韵律的和谐上。音节配合要求整齐匀称,悦耳动听。汉语中不同音节数目的同义、近义词很多,这就为音节的调整和选择提供了可能。例如:

(14)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彭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睹物思人,这些东西引起人们多少丰富和充满感情的想象。

这段话中划线的词语,四个音节的连排,两个音节的连排,整齐和谐,悦耳动听,气韵贯通,表达情感酣畅淋漓。

声调协调要求平仄相间,高低搭配,长短交错。尽量不使多个相同声调的字连续出现,避免单调,以取得错落有致、富有变化的音乐效果。如:

(15)这个厂生产的金葵向日、孔雀开屏、红霞万朵、草木峥嵘、繁华似锦等花色品种的布,富有民族特色,很受欢迎。

这段话中划线的词语注意到了平仄搭配,读起来流畅,听起来悦耳,似乎用声音表达出了花色的丰富多彩。

韵律和谐要求随情选韵,因韵显义。押韵的词语响度不同,所表达的感情就有所不同。响与不响,是语言的自然属性,但这种属性可以给人听觉上不同的感受。一般用声音响亮的词语押韵,适合表达慷慨激激昂的感情,用声音细弱的词语押韵,适合表达平和细腻的感情。如:

(16)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这段话一、二、四句押韵,读起来像一首诗,朗朗上口,而且ang韵口型大,声音响亮,恰好适合表达热烈、赞美的感情。试把每句话中最后两个并列词语的位置调换一下,就没有这种美感了。

五、色彩协调一致

语言色彩有感情和语体之分。色彩的恰当得体与语境有密切关系,同样的话,这个场合恰当,换个场合就不恰当,甚至闹出笑话。常见有人一段话里突然冒出几个与语境不相符的词句,虽然话意清楚,但听者心理上极不舒服。例如有人在追悼会上致悼词,安慰死者家属不要“狗熊钻烟囱——太难受了”,严肃的气氛被笑声所代替,表达效果适得其反。有人把跳进水里勇敢救人的小伙子比做“落汤鸡”,使得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同样,该用书面语的地方,如果用口语,效果也会有所减弱。例如:

(17)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这段话选自新华社电文《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其中划线文言词语,以其简洁庄重的语体色彩适应了电文这种公务语体。如果分别改为“多”“敌人的阵地”“到”“都”,就带有比较明显的口语色彩了。

总之,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的组织应该以最佳的交际效果为目的,尽量做到层次清楚,中心明确,表义恰当,协调流畅,悦耳动听。在学生作文和口语交际练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其语言组织能力,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汉语言论文提纲 篇4

Abstract 4

绪言 7-12

(一) 研究现状 7-8

(二)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8-10

(三) 研究内容 10-12

一、回溯法 12-21

(一) 回溯法概念 12

(二) 案例分析 12-14

(三) 回溯法交待前史的基本特征 14-18

1、不完全交待 14-16

2、不连续交待 16-18

(四) 回溯法交待前史的意义 18-21

二、插入法 21-28

(一) 插入法概念 21

(二) 案例分析 21-24

(三) 插入法交待前史的基本特征 24-26

1、情节的非连续性 24-25

2、舞台时空交替性 25-26

(四) 插入法交待前史的意义 26-28

三、戏中戏法 28-35

(一) 戏中戏法概念 28

(二) 案例分析 28-31

(三) 戏中戏法交待前史的基本特征 31-33

1、整体性插入 31-32

2、借喻式表达 32-33

(四) 戏中戏法交待前史的意义 33-35

四、后设法 35-43

(一) 后设法概念 35-36

(二) 案例分析 36-37

(三) 后设法交待前史的基本特征 37-41

1、同时性 37-39

2、后台前置 39-41

(四) 后设法交待前史的意义 41-43

五、互文法 43-51

(一) 互文法概念 43

(二) 案例分析 43-45

(三) 互文法交待前史的基本特征 45-49

1、重复性 45-47

2、矛盾性 47-49

(四) 互文法交待前史的意义 49-51

结语 51-52

参考文献 52-55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55-56

汉语言专业论文 篇5

摘要: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学科,是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通过对汉语言文学教育历史进行回顾,指出汉语言文学教学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技巧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创新策略,以提高目前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教学创新

汉语言文学对于大学教育来说有着重要意义。汉语言文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出语言学和文艺学方面的优秀人才,更要培养出具有民族气节、家国情怀的国家栋梁。但是,现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在教学水平和教学内容上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对汉语言文学教育进行创新。

一、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招生质量、师资力量、社会风气及学科本身的问题,汉语言文学教育水平不容乐观。如今,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少,生源质量越来越得不到保证。一方面,不多的师资力量被名校垄断;另一方面,许多学校招不到学生,教师又面临着无课可上的窘境[1],继而无法在教学中与时俱进。导致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授课水平持续下降,其表现主要有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

(一)教学方法枯燥乏味

由于汉语言文学教育强烈的文科性质,使得阅读在教学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对大量的文字资料照本宣科,使得教学过程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对教师存在的必要性产生质疑。许多教师在上课之前都要求学生首先阅读著作,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们都在日复一日地阅读[2]。这样的教学方法理所当然地会产生问题,学生需要极大的兴趣支撑才能在本专业的学习中继续下去。文学艺术和语言学本来是非常具有魅力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这种魅力,才能保证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本活力。但许多教师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下太多功夫,在课堂上对教材内容过于依赖,对于文学艺术普遍缺乏自己的理解,难以把握学生的兴趣点[3]。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的探讨和创新,许多教师讲授的内容许多年都没有变化。教学时只是对书本内容逐句进行讲解,没有创新,教学效率十分低下。有的课程在开设了一个学期甚至两个学期之后,学生对该门课程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标准。学生学习许多课程都是浅尝辄止,走马观花。这样的教学是不可能有效的[4]。

(二)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我国的汉语言文学教材多年以来始终缺乏变化,许多课程使用的教材甚至是几十年前编订的。部分教师以为文学史和文学理论都是已经确定的,不会再发生什么变化,只要照着书本研究前辈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成果就算是完成了任务,对于国际文学界的`变革毫不清楚。相比于语言学教育,文艺学尤其是最应该与时俱进的文学理论更加落后。不少学校的文学理论教材中皆是上世纪六、七十年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模型,对国际文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没有涉及,不利于具有理论研究能力人才的培养。汉语言文学教育多年来倾向于研究历史,而忽视了当今文学的发展[5]。许多学校的当代文学史课程只到上世纪末或本世纪初的几十年。以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只能根据个人兴趣对当代国际文学界进行了解。对于新的文学形式,如网络文学,大多数人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其流行原因和形成机制缺乏思考。甚至现今活跃在文坛上的严肃文学作家在大学中文系也缺乏知名度。当今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水平令人担忧。不少中文专业的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看的仍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流行的较为通俗的文学。言诗则是席慕容、汪国真,言小说则是《平凡的世界》,对于今天的文坛流行趋势缺乏了解。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使学生找不到接触新鲜世界的窗口。

(三)教学过程缺乏交流

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学教育,本就倡导开放性、灵活性,要让大学生在一个充满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的地方学习,但是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现状则是大部分教师的授课方式与中学语文教师没有区别,甚至还不如中学教师上课生动有趣。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堂上学生发言很不积极,许多教师甚至不给学生提问和发言的机会。这种情况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创新

(一)教育理念的创新

要创新汉语言文学教育,首先要先做到理念的创新。汉语言文学教育不是照本宣科,学生也不是靠背课文和背知识点就能被培养为人才[6]。要做到教育理念的创新,首先要致力于培养和提升中文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文化素养是区别一个受过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人和未受过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人的主要方法。对于有家学渊源的学生来说,汉语言文学的基础教育可通过家庭教育完成。对于大多数汉语言文学本科生来说,不可能所有人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完成了文学启蒙。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接受教育的学生不仅包括文学爱好者,也包括文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必须要兼顾这两种类型的学生,给予他们各自合适的教学资源,推荐阅读各类经典和流行作品,提高语言文化素养。其次,要对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核心加以把握。授课教师必须要想明白中文系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教师希望在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得到什么样的知识、能力或技巧。中文系的教育理念应当是在培养具有较高读写能力的应用人才的同时,寻找有理论研究能力的人才,这二者缺一不可[7]。

(二)教学手段的创新

汉语言文学在教学手段创新上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文学艺术本就是一门具有很大魅力的学科,只要能让学生初步领略其魅力,就算是达成教学目标后,接下来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继续探索。而劣势是汉语言文学教育充满了大量的文字资料,要想获得足够的阅读量,必须静下心来专心阅读,对于缺乏定力的学生来说,这个过程未免太过枯燥乏味。创新教学手段可以从脱离书本开始,甚至让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和课堂,要营造多面立体的教学氛围,在教学手段上多想多试,总结经验和教训,力求营造一个生动有活力的课堂。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汉语言文学的理论是十分抽象的,想要了解它们,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比如,在讲解小说时,试图让学生模仿作家的小说创作技巧进行创作,这就能使学生对这位作家的风格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比如,以余华的“零度叙事”为例,可以让学生亲身实践零度叙事的写作技巧,以便对作家的水平和自己的文学素养有一个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进行分组探讨,提高课堂活力。

总之,汉语言教育身负前承中华传统文化、后接时代文明成果的重大任务,必须要尽快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转变教学理念。目前的汉语言文学教育面临着教学方法枯燥、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过程缺乏交流的严重问题。要想进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创新,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的创新入手,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实践表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革新是必要的,这个专业在革新的过程中既有优势,也存在劣势。身为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正确地认识教育现状,努力创新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姚锦莲.面向新课改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2]马兵.台湾与大陆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3]刘颖.基于现代教育思想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分析[J].科技资讯,2014(32):154.

[4]彭小银.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中国现代文学导读》教学设计[D].广州:暨南大学,.

[5]杨军.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探究式教学研究: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为例[J].商洛学院学报,2014(5):92-96.

[6]孙小彬,高文丹,吕勇兵.从高师院校教学现状看教学新理念的价值:以吕梁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J].吕梁学院学报,(6):72-75.

学校汉语言文化大赛方案 篇6

为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鼓励广大中小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钟情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丰富课余文化生活,市教育局将于2014年8月举办首届宜昌市中小学生汉语言文化知识电视大赛。根据宜昌、枝江市局统一部署,我校制定方案如下:

一、赛题与初赛

3月1日——4月15日,以各备课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分工,全体语文教师参与出赛题,将试题以电子稿的形式上传政教处,并根据赛题制卷举行年级统一初赛。

二、决赛

4月30日前,政教处综合初赛赛题后制成学校赛题,各班选出8名选手参加学校决赛。

三、赛题范围

1、一至四年级考察“汉字”(参照以下附件中的“汉字”赛题范围)。

2、五至六年级考察“汉字、成语、古诗词、文化常识”(参照以下附件中的“汉字”赛题范围)。

四、政教处将根据赛题和决赛情况,为班级积分,纳入班级考核。

五、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枝江市团结路小学

2014年2月28日

附:宜昌市决赛内容与题型示范供大家思考

一、小学组

(一)汉字

1.报写。根据要求,写出相应的字。(*本类题由专家命制,不公开征题)①报生字,根据字义提示及相关词语,选手写生字,每组5个字。如:“宅”,住宅,指房子。

②出示拼音,依次写出该读音的字,比谁写得多(即写同音字)。③出示偏旁,依次写出该偏旁的字,比谁写得多(即写同偏旁的字)。④出示结构,依次写出该偏旁的字,比谁写得多(即写同结构的字)。2.找错别字

(1)出示一组字(每组5个字),辨认后抢答指出错别字。如:“昙(上面的‘曰’ 写成‘目’)、麦、脾、桔、邹”

(2)出示一个短语,辨认后抢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首精典歌曲”。(3)出示一个生活中的画面,指出画面中的错别字。

3、词语魔方。

给指定的字选择恰当的意思。

示例:抽穗(②)抽烟(①)抽鞭子(④)抽取(⑤)

抽:①吸 ②(植物)长出 ③减缩,收缩 ④打 ⑤取出一部分

(二)成语 1.根据意思写成语。

主持人或竞赛对手说意思,选手写出成语。

2.看画面(图画或动画等)或听成语故事,写出成语。

3、正确认读成语:

示例:丢三落四(là)一语中的(dì)图穷匕见(xiàn)

(三)古诗词

1、补充诗句:我来说,你来对。每组5句,依次进行。

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根据情境或者画面,说出诗词中的名句。

3、根据规定类别,背诵诗句。如:送别诗,描写春天的诗,与黄鹤楼有关的诗等。

(四)文化常识

1、根据提示,回答有关书法的问题。示例:

传统文房四宝指的是:湖笔 微墨 宣纸 端砚 楷书四大家指的是: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洵 赵孟頫 造字六书指的是:象形 指示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

2、说出古代诗人中有代表性的事或人。示例: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 表人物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3、说出我国古代有代表性的著作名称 示例:

“三百千”指的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 第一部神话集是:山海经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4、说出诗词或其他用语中某词或某句的意思。

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月亮

“桃李满天下”的“桃李“指的是——学生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我国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称,我们常说的“润笔”指的是什么?(A、文章书画稿费B、替人研磨墨汁C、为人作序

浅析汉语言网络符号再生的特点 篇7

一、根据索绪尔符号学的理论来看, 能指和所指的结合就是符号

但是能指是声音形象, 是声音留给我们的记号, 属于语音层面; 所指是能指的概念, 是社会性的集体概念, 属于语义层面。之所以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是因为虽然能指和所指的统一体构成了符号, 但它们位于不同的语言层面。网民们就是利用能指和所指之间的非必然性, 充分发挥着人类的创新意识, 让能指和所指之间展现出更大的自由任意性。

二、汉语言网络符号再生的特点

( 一) 能指和所指的不确定性

索绪尔符号学将符号分解为能指和所指。其首要特性就是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一个能指可以对应多个所指; 一个所指也可以用多个能指来表示。这就说明了能指和所指之间具有不确定性。以“TMD”为例, 不同的信息接受者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假象话语者听到自己心仪的女生被其他男生先抢走了, 那么TMD就可以理解为话语者在表达自己愤怒不满的情绪。再假象另一种情形, 如果话语者听到自己恋爱长跑7 年的情侣同学最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那么TMD就可以解读为对他们的祝福, “甜蜜的”, 而不是表示对人不尊重的话语。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皮尔士三分式的妙笔之处, 他在分解符号时添加了解释项, 即言语接受者对话语的解读作出的努力, 就好比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字哈姆雷特的样子, 这是因为读者是个体, 个体不同造就了解释项主体的不同, 所以一千个读者心中会产生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时, 一个所指也可以有多个能指。能指HAHA/houhou/呵呵/嘻嘻/嘿嘿/厚厚只有一个所指, 那便是“微笑/ ”。从以上例子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着一种不确定性, 这就需要依靠话语接收者对解读信息付出努力。

( 二) 任意性与规约性

索绪尔在阐释自己的二元论时解释道: 能指和所指构成了语言符号,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语言符号是任意的。在解释能指和所指不确定性时, 本文作者就已经强调并举例说明了一个能指可以对应多个所指, 一个所指可以有多个能指来表示。比如说, 不同的语言对“苹果”有不同的称呼, 但其实指的是同一种水果, 形状为球形, 味甜, 口感爽脆, 且富含丰富的营养。在汉语言符号网络再生频繁的环境下, 这种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任意性就显得更加任性和随意。随着时间的变迁和语言团体的变化, 都会引起汉语言符号网络再生的高潮。除此之外, 汉语言符号网络再生还具有规约性。汉语言网络符号一旦被网民创造出来并得到了广泛传播, 那么汉语言网络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就会形成相对稳定的组合关系。如能指“海龟”、“大虾”、“菜鸟”“潜水”、“楼主”、“猫”、“3q”与所指“海归”、“网络高手”、“刚学会上网的新人”、“只看帖子而不发帖子的人”、“论坛里发帖子的人”、“调制解调器”、“谢谢”已经在现今阶段依靠约定俗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关系。看似汉语言网络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任意性与规约性是一种矛盾的理论, 但在实例中还是可以得到合理解释的。

( 三) 包容性

汉语言网络符号是一个开放性的符号系统, 其网络再生具有一种包容性, 也可理解为多样性。尝试运用互联网进行交际的人们都可以发现, 汉语言网络符号是一种以汉语为主语码, 掺杂这其他语码以及数字、标点、表情的语言变体。如“你”“棒棒的”、“吃饭ing”、“去4”都是以汉语为主语码, 掺杂其他语码、数字、表情的典型例证。相比于规范汉语言符号的单一性, 汉语言网络符号的再生呈现出一种多样性。正是汉语言网络符号再生的这种包容属性, 使得人与人在虚拟世界的交流更加顺畅、有效。如现在聊天软件上自带的多种表情符号, 不仅表达意义到位, 而且诙谐幽默, 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网络交际环境。

( 四) 创新性

在五彩缤纷的汉语言网络符号再生系统中, 汉语言符号、其他语码、表情、数字等的排列组合充分体现了网民的创新精神。他们追求与众不同、反对传统、标新立异。例如“槑”是两个“呆”的组合, 形容某人很呆。再如, “< ( ) >”、“< ( ) >”、“ < ( ) > /”分别表示“生气”、“满足”、“赞同”是由符号构成的网络语言, 凭借嘴巴或其他五官细微的变化, 就可以解读出不同的意义, 这体现了网民们追求创新的渴望。

( 五) 私人性

汉语言符号网络再生的私人性可以有两种理解: 一种为任意语言团体之间的私密语言; 另一种可以理解为任意两个网民之间的私密语言。最典型的私密语言有火星文, 趣味地可以将它理解为地球人看不懂的文字, 这是年轻网民力求彰显个性而使用的一种自创语言, 是这个团体的私密语言。它是由繁体字、日文、韩文、符号、汉字拆分后的部分等非正规符号所组成。因此, 网络符号再生体现了一种私人性。这种私人性也可以缩小范围至任意两个网民, 例如“”、“ug”在两个已经比较熟悉的网民之间可以指“你神经错乱该吃药了”、“你可以一边去了”的意义。

三、汉语言网络符号再生虽然速度惊人、数量庞大, 但是通过收集语料、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归纳出其再生的主要方式和特点。今后汉语言网络符号的变化难以预测, 但其会对日常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一旦网络新词逐渐演变为普通词汇, 网民们就会创造出更多的网络新词, 因此, 汉语言网络符号再生等相关问题值得学者们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曹进.表意符号的网络再生[J].现代传播, 2012 (6) .

[2]马芳雅, 王灝.浅析汉语言符号的网络再生[J].鸡西大学学报, 2015 (8) .

该如何为当下的汉语言“解毒”? 篇8

所谓“语言癌”,是指在口语或书面表达上普遍存在用法不当的现象,例如话语中的冗言赘字过多、言语逻辑不通顺、词不达意、欧化中文等,其和语病的差异在于,“语言癌”不一定不合语法规则。“语言癌”这一新概念,短时间内能够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介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现代人无法用精准的中文表达,已然不是一两天的事,而是积弊已久。当触摸手机屏幕点赞大面积代替词语表达,当音频和视频大范围代替文字表述,当非规范的网络语言吞噬规范中文,当“西语”未加消化地侵入汉语,这种“语言癌”病毒,就在这样的一片污染性“雾霾”中渐渐形成了。

对此,余光中认为和中文的“恶性西化”有很大关系。大家只顾学英文、看翻译小说,不再看用字精简的中文经典,结果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化简为繁,以拙代巧,加上电视、网络推波助澜,遂使讲病态中文变成时尚。台湾作家张晓风认为电视台记者常在现场连线时拉高音调,吐出长串累赘、不知所云的话语,加之电视影响力又很大,令语言错误用法逐渐感染到受众。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年双提出,连很多教师都在用病句,更未及时纠正学生,久了便积非成是。“语言癌”背后隐藏着思考力弱化的危机。台北市景美女中老师陈嘉英表示,每天花数小时滑手机阅读零碎的信息,脑袋就会充满网络用语,无法思考论述,话说不好、作文写不好,都和思考力弱化有关,必须时时刻刻警惕自己说“笨话”。

也许有人认为,“语言癌”的症状在台湾地区较为明显,大陆症状略轻。笔者并不以为然,在这一点上,两岸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在大陆这边,电视节目的“口水”也不少,“讲变态中文”在现实中更是常见,英文没学好却把中文学坏了的例子俯拾皆是。比如90后说话,前缀后缀经常是没完没了的“然后”;有一位演艺界的明星在说话时,几乎每句话都带着“然后”,听了让人大倒胃口。

有关专家从心理角度分析说,导致“语言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想表现出自己的“不同”,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在语言表达上求“新”求“奇”,说出与众不同的话,显然能取得这个效果,有些学者在文章中运用“陌生化”的表述,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二是想表现出自己的“专业”,以期取得别人的信赖。言语表达,是社会生活的镜子,能折射出社会生活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从服务员的用语推断服务的质量,能从产品介绍中遣词造句的方式推断产品的品质,他们是想通过貌似严密的言语表达,给顾客传递一个信息。三是想表现出自己的“高深”,以期达到糊弄别人的目的。有些学者在论文中装腔作势,选用或自创晦涩难懂的表述,就是要让人看不懂,想以此来掩盖自己“虚弱”的本质,实现糊弄读者、获取读者“非法认同”的目的。

面临“语言癌”的入侵,该如何为当下的中文“解毒”呢?首先,应将汉语置于语言学习的主要位置,因为,只有汉语才是当代中文的“解毒剂”。最近,德国汉学家顾彬与诗人欧阳江河便以“受伤的汉语”为题进行了对话。欧阳江河首先提出,语言是传递思想、信息和交流的工具。语言是人的存在方式,是最重要的呈现和凝聚的方式。“词语本身正在变成我们的存在方式,如果我们只是把语言作为像凳子一样的工具,这种理解是肤浅的。”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我曾经辅导一个初一学生写作文,他的作文中充斥着一些网络语言和成人语言,比如‘神马都是浮云’、‘叫兽’、‘不能再说了,说多了都是泪’。他表达伤心都没有自己的词语,我不知道怎么引导他。孩子在表达时,用到的是具有时代特点的媒体所使用的语言。”欧阳江河说,这种方式像投影一样出现在孩子意识的波纹里,所以他们所有自我表达只是反射这个时代的语言。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解毒剂应是中国古老的汉语。因为,汉语在2000多年前就成熟了,老子、庄子、孔子、韩非子等先贤,哪怕是在处理政治、历史、军事等问题时,使用的古汉语也多是非常精彩的。在今天中文呈现出混乱、肤浅、庸俗的状态时,要到汉语中追根溯源,以得到启示和解救。

其次,治疗今天语言表达中近乎泛滥的“语言癌”,首先要做的是从儿童国学启蒙做起。在“语言癌”话题引发广大共鸣后,台湾有关部门已纷纷亮出应对方策,比如在会考中适时出一些“语言癌”的辨正题,引导教学,提升语文表达能力;比如在未来修订语文领域课纲时,将提升表达能力列为重要项目,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讨论、上台讲话,等等。这些从青少年抓起的举措无疑是可喜的,但是治标不治本。真正行之有效的措施还是要从孩子抓起。有专家认为,之所以出现“语言癌”,是因为孩子从小脱离了雅致简约的语言文本,整天接受的是欧化、片段化的信息。因此从国学启蒙下手,无疑是一条治本之径。国学经典皆是古代智慧的结晶,皆由简短扼要的文言文写成,读起来音韵铿锵,琅琅上口。因而读通了这些经典,不仅有利于理解古代思想文化,修身养性,涵养品德,而且在语言的表达上也会大有助益。因为,以“经典为本,求真创新,德识并重,乐教乐学”为教学理念,既可以让孩子们接受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使孩子们在语言表达上以汉语表达为主,这也正应了“学好国学说好话,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经验之谈。由此可见,治疗“语言癌”,乃是国学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责编 孙礼勇)

汉语言课教学创新 篇9

汉语言课教学创新

汉语言教学作为教学中的基础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创新教育的今天,汉语言课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应该怎么来创新.本文立足于汉语言教学该怎么创新,要分析.指出要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途径和方法,同时还要提高教师自身的创遣性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深入开展创新教育的核心环节.教师应在汉语教学实甄中不断研究和探索发展创新教育的教学方法,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 者:杨津津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国际学院,哈尔滨,150001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5)分类号:G48关键词:汉语言课 创新教育

汉语言专业是什么学位 篇10

教育教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修养,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评能力和运用母语进行书面、口语表达的能力;掌握1门以上外语,有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以专业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所长;可继续攻读研究生,也可在行政机关以及文化教育、传媒机构、对外交流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

★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

★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自荐信

★ 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求职信

★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自我鉴定

★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及格式

★ 国家级专业是什么意思

★ 简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问题

★ 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调研报告

汉语言复习题 篇11

良好的写作能力是衡量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是否属于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强化写作能力不仅应该成为构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时必须充分凸显的一个内涵,而且更应该通过具体的课程、具体的实践教学环节,尤其是具体的手段和措施加以实现。

1强化基础写作能力

虽然素质教育已倡导多年,新课程标准也开始全面实施,但应试教育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受应试教育影响,相当数量的初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 的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缺乏充分的写作训练和文体训练,写作水平低下,不仅措词不当、病句、表意不明、条理不清、逻辑错误等现象比比皆是,而且不会写议论 文。对于以写作为主要创新表现方式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这种现状无疑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极大障碍。因此,强化基础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 培养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方面,强化基础写作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 神。因为无论是选材立意,还是谋篇布局,抑或是表达方式与语言的运用,都始终强调创新性,久而久之,必然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所培养 。

强化基础写作能力,首先是开设基础写作课程。但问题在于,或者是课时有限,或者是因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过一些写作知识而不够重视,或者是重理 论而轻实践,以至于这门课程开设的最终结果常常只是学生获得课程成绩,而实际写作能力并没有真正得到提高。因此,要通过基础写作课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任课教师必须做到:第一,牢固树立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第二,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精讲、少讲写作理论,细讲、多讲写作技巧,尤其是在课内要 多安排写作训练;第三,增加学生在课外的训练量和阅读量,并勤于批阅、检查;第四,改变考核方式,将平时写作训练的数量和质量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加大其 在课程成绩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如将通常的30%改变为40%甚至更多。

2强化论文写作能力

论文写作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必须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予以强化。   在课程设计上,可以考虑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很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都开设有论文写作课程,但是在开设时间上大多是在第七学 期,以利于学生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这样的设计存在严重的问题。由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从第七学期开始就忙于找工作,在本学期开设论文写作课程,常 常无法保证正常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论文写作并不等于毕业论文写作,如果论文写作课程的开设只是为了毕业论文,就会弱化该课程的功能,不利于创新人才培 养。所以,不仅要开设论文写作课程,而且要将开设时间提前,这样,既能承接基础写作课程,又能从二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的指导,利于学生完成各种 论文写作,并不断提高水平。

在实践环节上,首先是要加大课程论文写作力度。课程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尤其是文学类课程的平时作业或考查作业的主要形式。由于此類课程 很多,所以学生要完成的课程论文是整个大学期间完成的论文中最多的。目前课程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为是课程作业,加之量大,甚至有时出现几门课程论文 需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情况,学生往往敷衍应付,甚至抄袭,而对教师来说,通常只是批阅后给成绩,缺乏必要的指导过程。课程论文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因 此,必须制定课程论文质量标准,规范写作要求,严格指导过程。

学年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又一实践教学环节,通常安排在三年级,这样设计一方面是因为三年级学生具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是为毕业论文 做准备,而且也制定有质量标准。但是如果立足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就会发现,把学年论文的写作目的视为是给毕业论文作准备是不合适的,因为无论是学年论文还 是毕业论文,都只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所以,现行的学年论文制度需要加以改变,在时间安排上,可以考虑让学生在二、三年级时分别完成一篇 学年论文;在指导过程上,不能是一次性指导,即教师批阅初稿,学生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然后提交,教师给出成绩,而应该增加指导次数,让学生在反复修改 中不断提高学年论文质量,并使学生从中受益。如果能够按照毕业论文的要求指导学生的学年论文,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毕业论文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最后完成的论文。相对其他各种形式的论文,毕业论文的规定最细致,程序最规范,指导最认真,要求最严 格。但是,由于第八学期正值学生寻求就业的最关键阶段,能够真正潜心于毕业论文写作的学生并不多见,因而,近年来毕业论文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面对毕业论 文质量与学生就业之间的矛盾,首先,可以考虑将毕业论文完成时间改为第七学期。虽然第七学期就业工作已经开始,但是相对而言,学生有比较从容的时间完成毕 业论文。其次,指导教师必须高度负责,主动联系学生,掌握学生动态,敦促学生及时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再次,严肃处理未按时完成毕业论文者和抄袭者,切实 执行未完成毕业论文者和抄袭者不得毕业的有关规定,真正给学生以警示。

除强化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这些必须完成的实践环节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应在二、三年级学生中大力倡导、组织申报学校针对学生设立的科 研立项,积极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鼓励在学术期刊公开发表论文。同时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科研活动,做好学生的指导教师,提升学生的科研水平。

3强化个性化写作能力

如果说强化基础写作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是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之必须手段,那么强化个性化写作能力则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同样是在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创新人才。

上一篇:西藏注意事项下一篇:生产实习自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