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残荷听雨声作文850字

2024-07-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留得残荷听雨声作文850字(通用4篇)

留得残荷听雨声作文850字 篇1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李义山

中考失意,连续几日心烦意乱。妈妈说,趁还年轻,多受点挫折,也好。但我心中的抑郁始终不能排遣,一天天的消沉下去,妈妈见了也于心不忍,向人打听着说旅行可以让人放松心情,第二天,就拖着抑郁的我风风火火的出发了。

目的地,徽州。

沿途一直是淅淅沥沥的小雨。车开的不快,但始终很平稳。我把脸贴在玻璃窗上,细数窗上落下的雨汇聚成的水滴。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我看见高速公路两旁匆匆驶离我眼线的树木,清新的绿,青翠欲滴。天就这样黑下去。黄昏时,我看见落日缓缓沉入地平线。我们在鲜明的近乎不可思议的暮色中下车,只留西方天空那璀璨的晚霞,璀璨的像凤凰展开金色的翅膀。

第二天,依旧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漫步雨中,眼光所到之处尽是黛瓦白墙,有雨水顺着瓦片,滴滴答答的落下,打在门前的万年青上。错综复杂的古道被雨水冲刷的干净,一种安谧的气氛笼罩在这座古城里,连一向大大咧咧惯了的我都不禁斯文起来。就这样转来转去,却始终转不出这石巷。我不禁有些烦了。

真真是适逢其会!正当我迷茫彷徨之际,眼前突然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水塘,精巧别致。几片圆圆的荷叶浮在水面上,美中不足的是只有几朵枯荷漫不经心的开着,原本饱满的花瓣竟都丧气地垂下了脑袋,颜色也不复往日的明媚鲜妍。大地是经受了一夜的`风雨罢。

不知不觉间,我已站在池塘边,一幅荒凉破败的景象一览无余,我不禁感到有些惋惜。正欲转身离去,耳边突然响起清脆的一声“啪嗒”。原来是雨滴打在了叶子上。我突然对着清脆悦耳的雨滴产生了兴趣,就悄悄立在一旁,像音乐会没有门票的客人一样躲在角落偷偷的欣赏。

雾雨蒙危池塘里的荷叶碧绿碧绿的似乎似刚刚完成的水墨丹青。雨打在荷叶上发出“啪嗒”的悦耳的响声,遁声入耳,这旁人难以察觉的雨声,在我听来却犹如天籁。雨声滴滴答答,恍惚中像是少女灵巧的手在拨弄琵琶,泠泠琴弦上流淌着泉水叮咚般的声音,汇聚成颗颗水珠,涌入叶心凝成一汪清泓,荡起水面上的阵阵涟漪。这一刻,我静静倾听着大自然的声音,仿佛整个世界都把我拥入怀里,多想就这样遁入没有时光流动的场所,耳边只有干净、清澈的雨声・・・・・・

留得残荷听雨声作文850字 篇2

一、创作背景

(一) 关于工笔花鸟画。工笔花鸟画历史悠久, 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帛画, 表现的对象都是大自然中的动、植物动物等。就工笔花鸟画独立分科而言, 它“始于唐代, 成熟于五代, 鼎盛与两宋”, 不仅是“应物象形”, 而且是意象的写实性, 达到了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随着时代的变迁, 工笔画在保持传统之后, 又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现代工笔花鸟画有了更为丰富的表达手法, 画家们用各种各样的材料作画, 使画面更加丰满新颖, 更具肌理和层次, 画出了更为现代人所接受的现代工笔花鸟画。

(二) 创作的目的及意义。荷花在中国画中有着一席之地, 它清雅、纯洁、亭亭玉立, 一直是文人墨客用来抒发自己、表达自己的代表和寄托。本作虽名《残荷》, 但在淤泥之下孕育着新的生命, 看后有一种生生不息的震撼感。在作品中, 笔者没有用过多的手法和技巧, 而是为了突出残荷的精神, 让它更单纯、脱俗。

二、创作过程

我画的是一幅残荷荷塘的白描稿。这荷塘如果在夏天应该是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 可随着气候的变化, 荷花消失, 只剩下枯萎发黑的莲蓬, 还有一颗颗向外突出的莲子, 荷叶不再绿的发亮, 干黄卷曲地向下垂着, 荷塘里的水也没有夏天充沛, 荷杆全都暴露在寒风中, 密密麻麻地交错在一起, 杂乱却又有序。

(一) 起稿构图。在确定题材后, 笔者开始搜集资料, 构思好荷叶和叶杆的疏密分配。画面上疏下密, 上面是单独伫立的干瘪莲蓬和残破荷叶, 参差不齐、稀疏地分布在画面的顶端。荷叶的边缘不再像夏天一样圆滑, 而是破败不齐。

笔者首先把拍好的资料里的残荷合理地拼接、搭配在一起, 使他们显得和谐、舒服, 然后把底稿扩印成成画尺寸, 把印稿用铅笔在生宣上拓一遍, 这样画下面的底稿完成了。接下来把底稿放在下面, 熟宣放在上面, 裱在板子上就可以勾线了。

(二) 勾线。勾线是我这幅作品中最重要的一步, 开始的想法就是一幅白描稿, 没有颜色相衬, 单靠线条来表达。这样的线条更有味道, 也更能体现在失去颜色之后的那份铮铮傲骨、生生不息的残荷精神, 所以整幅画都用了这种画法来画线条。

(三)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绘画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是选纸, 开始画的纸太过平滑, 勾出来的线条感觉不够好, 又重新选了相对毛糙的熟宣, 试验几次后才定下画画用的纸。在勾墨稿的时候, 不太会勾那种老辣的线条, 起初不敢往上面画, 练了几天才有勇气下笔。最后再三斟酌, 决定在中间的莲蓬旁画一片荷叶来补救画面, 效果还满意, 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三、创作心得体会

留得残荷听雨声 篇3

记得第一次看残荷的时候是在圆明园。当天正好下起了绵绵细雨,在一个尚未干涸的池塘里我发现几株残荷。它们已经没了一池盛荷的魅力,莲花绽放的时节已经远去,唯独残留下的就是这几株残荷。已经发黑、干枯的茎似乎尽全力托住那变了颜色、残缺不全的枯萎荷叶。看,那一株残荷,残存的荷叶有半边耷拉着脑袋在水中,有的枯黄的茎被风折断了腰,垂下了它一个夏天高擎着的头颅。我站在池塘旁边发呆,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样一池枯荷。

这池残荷震撼了我,我一直把它深深记在脑海中,一直没有忘记。

一年后的夏天,我在陶辛水韵看到了一池盛开的莲花。那荷叶,翠绿欲滴,由于刚下过一场大雨,许多晶莹的水珠在叶面上滚动,让人爱不释手。那莲花,经过雨水的冲刷变得更加娇嫩欲滴,惹人喜爱,那淡淡粉红的颜色更加令人爱不释手。常人看来这是一幅多么秀美的风景画,但在我的眼里,这只是一幅平常的风景。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一年前的秋天在圆明园的那池残荷,那道别样的风景。我觉得,这一池残荷并没有枯死,而是那一池碧绿浅红的升华。我开始越来越喜欢残荷这别样的风景。

我发现了隐藏在残荷枯枝败叶深处别样的美,它自信、孤高,展现的是一种凄美。我更觉得,它代表着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何况,它枯萎了,用它自己残余的力量给明年的莲叶荷花做肥料,这似乎有一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在里面。隆冬之后,新芽便会在绽放。

留得残荷听雨声写景美文 篇4

今年夏天,当众多影友们纷纷赴荷塘拍摄那些盛开的荷花时,我却一次也没有去,这并不是说我不喜欢荷花,正相反,我特别喜欢荷花,很早就读过北宋学者周敦颐所作的著名议论散文《爱莲说》,至今我还记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名句。正因为此,我不敢轻易的去表现这么美丽的荷花,生怕拍不好会玷污了她的圣洁!

前些日子外出采风,偶遇路边一处荷塘,很大的一片枯萎的败荷,在蓝天秋阳下与周边的美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是,我还是为之心动,停车来到了荷塘边上,坐在池畔石头上,默默地欣赏这末日的辉煌!

只见这些曾经镶着水珠晶莹润亮的圆叶, 不知何时已经干涸发黑,变为深褐色的斑驳的残荷了。花已不再是主角,褐色的茎蔓肆意地缠绕着,像网一样罗住枯叶。这里虽然早已没有了夏日随风飘来的`阵阵馨香,但是它们在水中却依然保持着各种各样的姿势,它们或是依然昂首挺胸的傲视遮蓝天,也有的似风中残烛的老叟,瘫倒在水中半隐半露这它那衰竭的腰身。那些破败的残叶和枯萎的莲蓬在水中点缀着秋日的画面,并为欣赏者展现出它们那多姿的曲线。谁说残荷没有生命力?谁说它们的命运就是注定要受到人们的冷落?在我看来,正是它们这顽强多姿的身躯,正在努力向世人表白自己的生命力是多么的坚韧不屈!待来年,当河底的滋泥里又吐出新绿,当硕一大的荷叶重新上绽放出一朵朵圣洁的粉色花多时,到那时,人们也许又会“喜新厌旧”追着鲜荷拍摄了!

上一篇:大学心理工作计划书下一篇:小豆豆读后感范文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