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习的正确方法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中生物学习的正确方法(共19篇)

高中生物学习的正确方法 篇1

抓紧课堂的四十分钟。这是平时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点。四十分钟课堂凝结了老师的心血和智慧,集中了老师的汗水和才智,通过每一堂课,每一篇课文,老师不仅教会同学们知识,更教给同学们一种方法,一种能力,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所以,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要重视四十分钟课堂,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思维,大胆发言。每堂课下来,每位同学都要问问自己:我学到了什么,我记住了什么。哪怕记住一个词,记住一个句子,一种方法,都是收获,试想,如果我们每天在课堂上都有这样的收获,日积月累,语文能力就会提高,语文能力的形成正是语文知识达到一定量的积累的结果,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可能有的同学认为对于考试而言,课文只是例子,考试时也不会出现,而且语文也不如数、理、化一样,我今天不听明天就听不明白了(因为我们的教材是由一篇篇相对独立的课文构成的),因而就对语文课的课文分析不重视。但是要知道我们的阅读经验就是在一篇篇课文的分析、讲解中积累起来的,如果没有对课文的感性认识的积累,阅读的水平很难提高,如果别人是一篇篇积累,你是一篇篇扔掉,三年下来,你的语文水平能有多大的提高,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同学们应该重视语文课堂的学习。

高中生物学习的正确方法 篇2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 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 后来逐渐减慢, 到了相当时间, 几乎不再遗忘。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根据这个规律,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及时复习和阶段复习相结合。除了复习时间的合理安排和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外, 可尝试运用以下方法进行记忆。

一、网络法

高中生物学的知识非常丰富, 它们贯穿在各个章节之中, 如果零碎地记忆这些知识, 既容易忘记, 又难以融会贯通, 所以要把这些知识构建在一个自己容易掌握的知识网络中。怎样来构建这个知识网络呢?

(一) 纵向法。

把握知识的纵向衔接, 使知识连成一片。例如, 高中《生物》的必修教材一共有九章, 内容虽多, 却是《绪论》中的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具体阐述 (如下表) , 把握住了生命的基本特征是贯穿必修教材知识的主线, 就能使全书内容尽收眼底。

(二) 横向法。

关注知识的横向联系, 使知识更加系统化、立体化。生物学科中的章节之间既有递进关系, 也有并列关系, 内容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因此, 在抓住生命的基本特征这根主线的基础上, 丰富知识的内涵, 扩大知识的外延, 把生物知识汇成一张完整的网络。

二、比较法

生物体中有许多相反的、相近的或相关的生理活动或结构, 这种知识就可用比较法。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自养型与异养型、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等等, 对这些知识加以比较, 找出异同, 记忆内容便一目了然。

三、图表法

生物学中许多知识可用列图表的形式进行记忆, 它会使你的记忆变得更清晰直观。常用的图表法有:比较表, 综合表, 系统表, 图示、图解等几种形式。例如:

反射弧的结构、特点以及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分结构的特点及其功能。

四、排序法

排序法就是按自然顺序记忆生物知识,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如: (1) DNA的分子结构是:五种基本元素, 四种基本单位, 每种单位有三种基本物质, 很多单位形成两条脱氧核酸链, 形成一种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这样形成了“五四三二一”的知识序列。 (2) DNA复制的过程是"一个场所、两个时期、三个步骤、四个条件"。即一个场所主要是细胞核;两个时期主要是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三个步骤是解旋、形成子链、母子链螺旋成新DNA分子;四个条件是原料、模板、能量、酶。

五、故事记忆法

例如:要记住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中的八种微量元素 (Fe、Mn、B、Zn、Cu、Mo、Cl、Ni) 是有难度的, 改一下顺序, 通过联想编一个故事:

元素符号:Mo Zn B Mn Fe Cu Cl Ni

元素名称:钼锌硼锰铁铜氯镍

谐音: (木锌碰猛铁痛绿裂)

意为:反应迟钝的锌, 去碰坚硬的猛铁, 只有一个结果:痛, 再仔细一看, 又是碰绿了, 又是碰裂了, 这样很容易就记住了。

六、重复记忆法

“重复乃记忆之母”, 记忆是在反复中进行的, 重复是同遗忘作斗争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遗忘是记忆“痕迹”的淡漠或消失, 重复可以加强大脑皮层的“痕迹”。重复学习不仅有修补、巩固记忆的作用, 还可以加深理解。欲话说,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七、衍射法

高中生物学习的正确方法 篇3

【关键词】高中 生物学系 思维障碍

当前,很多高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后都会不约而同地产生这样的困惑,那就是明明在上课之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和设计了大量的紧急措施,课堂教学的气氛效果也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教师在最后进行知识掌握情况检查的时候往往会发现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尽如人意。很普遍的一个表现就是很多时候学生表示已经明白了所学知识但是考察的时候掌握的却是一团糟。这种情况就是学生遇到了思维障碍。

一、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

1.经验主义。举个例子来说。问学生在黄豆发芽的时候一千克的黄豆可以产生五千克的黄豆芽。在这个变化当中有机物的总量是 。

A.变多 B.变少 C.保持不变 D.先变少后变多

很多时候学生看完题目之后根据以往的经验就自然而然的选择变多。很明显他们没有注意到题干问的是有机物的总量。这才是题眼。因此变多是不对的。学生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原本的经验和现在所学的知识产生了冲突造。

2.记忆错误。当学生面对胚、种子、受精卵还有受精极核这几个概念的时候往往会将他们相互混淆。将不同的概念错用到不同的地方去。比如很多人会将种子当成是玉米个体发育的开始。很多时候学生答题的时候不是看答案是什么而是看答案里面有没有自己想到的。学生往往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答案上面去。

3.定势错误。问,当绿色植物在什么样广的照射之下产氧量是最多的?很多学生看到这样的问题自然就会局限到各种颜色的光里,比如蓝光、红光之类的而往往忽略掉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白光是包含有各种自然光的。因此选择白光才是最正确的。学生在紧张的状况之下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自我心理暗示使大脑出现错误的选择。

4.理解错误。学生在遇到问题之后往往会草草看一眼题目信息然后就紧张地投入到解题的过程中去。其实这个是一个很不好的习惯。要知道只有掌握有正确的信息才能正确地解答问题。比如在这样一个问题中,有一只大象一天同化了一百零七千焦的能量。有一种螳螂专门吃大象的粪便。问,大概有多少能量流入到蟑螂的体内。很多学生往往看完题目之后就奔着问题过去了,开始抓耳挠腮的进行计算和解答。其实很简单,是一点也没有。如果审题的时候仔细的话很容易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很多学生往往忽略了这一点。要知道细致的审题是得出正确答案的前提。如果审题出现了错误,那么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二、解决思维障碍的方法

1.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想要帮助学生解决思维障碍这个难题首先就要帮助学生将自身的知识网络化。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牢牢掌握,不至于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着重讲解知识点之间的异同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区分甄别和正确的分类总结。学生不仅仅要对知识有所了解更应该对知识有着精准的概念认知和类别划分。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牢固的知识网络。在教师的帮助之下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汇总升华和精简,这才能真正做到长久记忆。

2.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要想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学习质量、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就必然要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锻炼。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课堂气氛同时也要轻松愉快。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讲,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往往是放在一起进行教授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就会发现两个作用的反应是十分的相似。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到两者之间的差别。这样学生在记忆的时候就不容易出现错误,使用的时候也就能够更加的准确。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的帮助。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验设计在满足学生可操作的前提之下还要考虑到实验的效果问题。教师要对实验细节事先进行掌握和处理,保证实验能够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更多地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做到让学生畅所欲言。因此,教师要和学生“交朋友”,不能和学生产生距离感。

3.言传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教师在教导学生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言传身教,给学生树立起来一个可供学习的榜样。潜移默化之下学生往往会不自觉地进行学习和模仿。因此,教师不管是在平时上课的时候还是在课后和学生交流的时候都要懂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对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

高中生生物学习过程中虽然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比如说思维障碍等。但是这些障碍都是可以解决的。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应该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第九中学)

参考文献:

[1]钱新明.生物解题常见错因分析[J].中学生物学,2002(4):45-46.

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 篇4

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教育者的想象。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内容也不拘格。

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

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4怎样学习语文

课外知识:如果你只是想要及格的话,学习好课内的知识就足够了,但是你想要学的好的话,仅仅是课内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补充大量的课外知识,当然,考试的时候谁也不敢保证到底出什么课外知识,因此我们只能以量取胜。

考后总结:考试是对我们一个阶段学习的总结,也是让我们发现不足查漏补缺的方法。在考试过后,进行一番总结是必要的,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之处,以便及时的更正不足。

对于学习语文而言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记多写,当然只是阅读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够,想要取得好成绩,课外读物是必须的,其次我们需要学会分析各种类型题目的做题技巧,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的积累之上。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篇5

在龙文学校从事一对一教育六年来,我亲身感受到了孩子们学习的不容易。有的孩子勤奋刻苦,但成绩总不尽人意;有的孩子聪明灵敏,可成绩还是忽高忽低,归根结底是孩子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在此,我归纳总结一些方法,希望更多的孩子脱离苦海。

一、上课要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知识的窗口,不注意,知识的阳光就无法射进了。一个注意力不集中、听讲不专心的学生,虽然天天身在教室却却心不在焉,因此仍然是一无所获。怎样才能做到保持集中注意力,做到专心听讲呢?

1、寄希望于课堂。优秀学生的一条重要学习经验就是寄希望于课堂,而不是寄希望于“课下”,要通过提高课堂的利用率来减轻刻下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2、上课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3、课上不要钻“牛角尖”。如果上课时老师讲的问题没有听懂,不要在课上死钻牛角尖,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保证听课的连续性。否则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造成整堂课都听不懂了。

4、当课堂的主人。课上要积极参与全部学习活动,不当旁观者。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认真参加讨论,记好笔记,这样也就不会“走神”了。

二、掌握数理化解体的方法。中学生要学习数理化生等各门自然科学,每天也要做这些学科的大量作业,掌握解题方法十分重要。

1、一题多解,从中选择最佳解法。有不少习题,在客观上存在多种解法,要善于钻研,通过对各种解法的比较,确定一种最佳解法。

2、一题多想,探索解题的各种可能性。如果时间允许,没做一道作业题,都坚持一题多解,一题多想,多动脑筋,把题目钻研得深些。

3、比较归类,以少胜多。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围绕一个专题做了大量的题之后,要把这些题目加以分类,归纳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掌握应试技巧。有的孩子一进考场,拿到考卷就紧张,不知道怎样答卷才好。

1、拿到试卷要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大致看看题目的数量,以便分配好答题时间,同时避免漏答题。

2、答题方法。按照顺序,先易后难。按照题号的顺序开始答题,会一道做一道,一时不会的题目先跳过去,继续往下做,直到把会做的题目做完;然后再把第一遍没有做出来的题目再过一遍,认真思考,把其中会做的题目做出来;如果还有时间则集中精力去突破最后的难题。

3、答题注意事项。(1)审题要稳,书写要快。(2)想不起来,先放一放(3)仔细检查,更正错误。(4)不要作弊。

掌握基础知识的过程,也是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学生如果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中学课程中规定的一些教学内容是不难完成的。

龙文教育第一届“龙文杯”教育征文大赛入选作品

原标题:《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初中生篮球训练的正确方法 篇6

说到初中生篮球训练,很多异口同声的说法就是以打基础、基本功为主,其实这样的说法和训练指导思想是错了,因为训练的指导思想错了,走的训练的路子也就错了,可能会把一些本来有前途的苗子扼杀在起步阶段。

说实在的,如果一个孩子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接触篮球(不包括正规的训练)其实已经有点晚了,但还来得及补救,只不过有点晚而已,最好在5年级就接触篮球,6年级的时候就有比较正规的训练了(有的地方没有6年级),这里涉及到接触篮球的时间问题。

不能不说,篮球这项运动,只要有身高和体能,就成功一半以上了,这里面没有更多的复杂的深遂的道理。事实就是这么回事情。

但那一少半呢?还是要经过正确的训练的,否则没有了这一少半,还是耽误了人才。训练的方法不当,也耽误了人才。

初中生篮球训练要以身体素质,实战对抗为主,基本功也是不能偏废的。我们经常的看到,一些孩子基本功比较不错,动作也还正确规范,但打起球来过人突破、投篮就动作走形或根本不会用,而一些没有什么基本功的孩子却相当灵活,表现相当的不错,这里可以显而易见的可以看出,拼抢意识和竞争意识是多么的重要。而这些就要从开始的对抗比赛中获得。否则等以后就会出来有“训练型”和“比赛型”的运动员之分。

身体素质基本功训练,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且都是要在初中训练阶段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把三者以主次排名的话,我认为身体素质和实战对抗排在前面,而基本功的训练则排在第三位。

这里也许有“资深”的“专业”的人士说了:基本功要从娃娃抓起啊,初中生阶段不抓扎实基本功训练,难道要到大学再重视不成?没有基本功的对抗比赛会是什么样子啊? 等

高中生物学习的正确方法 篇7

新课改以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课题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科学探究设计题的增加,探究性学习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

一、探究性学习的提出

杜威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应用探究方法,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他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这里的“做”其实就是“探究”,“做中学”就是在探究过程中自主建构知识,即是探究中学(learning by inquiry)。

探究性学习理念从1978年开始引入我国,并在之后的研究和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而后制定的各学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中,都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把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改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有效教学策略。

二、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1. 探究性学习的概念及一般特征

探究性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学习,重新发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并建构知识和发展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自己从各种特殊事例中归纳出结论,并用之来解决新的问题。

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认知特征是:探究—发现—归纳—迁移,即学生提出并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获取解释和评价问题的证据;根据事实证据形成解释;归纳评价自己的解释;表达交流和应用解释。

探究性学习的典型性程序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但师生可结合教学实际,调整或修改探究性学习的程序,采取一些非典型性的简要的程序。

2. 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高中学段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如面临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学生心理压力大,应试需求高,各学科教学课时都很紧,与探究性学习要求相对宽松的时空有突出矛盾。因此,高中生物的探究性学习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一是要求高效、有效和长效。高效就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尽可能多的任务;有效就是指投入少产出多,既不为学生增加过多负担,又能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特别是对学生应用和迁移知识有所帮助;长效就是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问题探究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能力,内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据此,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更要求学生能敏锐地发现并提出问题,根据假设进行探究计划设计,阐明问题,找到方法,设置对照组、选择与控制变量等,最终应构造出一种解释方案或一个模型,而且解释要更精确。

二是高中生物理论性强,应用性广。高中生物有必修1-3册,选修3册,涉及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牵涉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与科学、技术和社会密切联系,与人类生存和发展休戚相关。这对高中生的知识基础、社会经验、生活积累和科学素养都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智慧和探究性学习的指导水平提出了挑战。所以,高中生物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师生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过程。

下面结合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实践,仅就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指导策略作一粗浅的探讨。

三、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指导策略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便会产生极大的积极性,主动去寻求真知,探求答案。孔子曾说:“好学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学者。”可见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是多么重要!

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兴趣的策略主要有:首先要精心选好课题,创设问题情境。如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热点等来选择探究性学习的内容。现行高中教材在每节前都设有“问题探讨”专栏,其目的就是引领学生探究,激发学习兴趣。如遗传物质的基础与人类基因组计划、探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沙尘暴和西部大开发等。这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探究课题,激起学习的内在动机。其次是学习过程中要加强直观教学,创设实验情境。根据生物学科特点,探究性学习的背景材料可通过标本、挂图、幻灯、视频等展示,陈设各种实验器材、药品,甚至可利用网络资源和网上探究平台进行多媒体模拟实验等,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再次是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高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并不强求学生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而是注重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获得科研方法的训练,享受成功探究的快乐,形成“成功一快乐一成功”的良性循环。

2. 强化过程训练,教会学生探究方法

新课标指出:“倡导探究性学习,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建构概念、获取经验、内化情感和训练方法,因此探究性学习必须强调过程与方法的训练。

过程训练的要求主要是: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各项基本技能,如显微镜使用、临时装片制作等,更要求学生能把知识、能力和情感整合起来,融合到新情境中去解决新问题。做到:观察仔细、客观;根据观察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假设要经过周密思考,针对问题提出;实验设计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步骤,为增强说服力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实验要设置对照和重复;数据采集和处理要客观真实;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最后还应让学生完成探究报告,让学生在表达交流中共享探究性学习的成果。

3. 注重探究实效,师生同享探究乐趣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乐学与成功交融,学习的成功率越高,快乐感越强;同样,快乐感越强,则学习的成功率越高。要使探究性学习持续开展,就应促进有效探究,使师生共同享受探究的乐趣。

具体策略主要有:重视课前准备,以旧知促新知,以坚实丰富的知识储备来促进问题的有效解决。例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原理”,首先,要复习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液胞膜、细胞液等核心概念。其次,要预习实验指导,精心选择和组织学习材料。如“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教师提供的图片资料要简洁明了,并有一定的时间和逻辑顺序:“长满地衣的树干”、“桦尺蠖的种类”、“工业污染以后的树干”等,这有助于学生类比分析,促进问题探究。再次,教师要恰当地进行指导,作为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教师,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撒手不管,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指导宜少而精,过多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制约学生的手脚,过少即会降低探究的效果,挫伤学生持续探究的积极性。例如“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要求对一支试管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教师可启发学生:怎样检测?要不要设置对照组?要不要做重复实验?怎样统计、记录结果等。最后,探究后教师的总结性指导要注重结论的应用、扩展和引伸,例如上述课题中可引导学生思考在制酒酿时,如何判断发酵进程,并适时调控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总之,探究性学习指导策略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探究性学习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教师应根据高中生物教学的特点,积极组织和精心指导探究性学习,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创设有效的探究情境,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多向互动,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和信息反馈体系,在为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作准备的同时,更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任长松.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8

关键词: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论 教师素养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1-098-01

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只有当你投注百分百的热情才并且足够认真才能真正做好一件事情,而对于认真而言,热情却是第一位的,而热情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我们自身的兴趣,兴趣是我们学习最好的动力,它能够促使人们在自己擅长或者向往的领域去不遗余力的追求和探索,对于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学生只有在对学习感兴趣的基础之上,才会真正下苦功,才会真正用心,快乐并且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而针对现在的教学状况而言,生物成绩在学生的中考和高考中所占比重都比较低,那么,生物学的“副科”地位就这样顺利诞生了,而面对这种情况,生物教师的首要任务和着重注意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使得他们积极主动并且认真地去学习,这一任务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论

高中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许多丰富、繁杂的生物学知识都是通过实验习得的,因为生物学实验室非常直观并且形象生动的,所以,学生能够通过实验看到自己平时看不到的生物世界,这种世界是人们用肉眼看不到的世界,是显微镜下的世界,被称为生物微世界,在这里,学生能够看到自己平时看不到的生理现象和过程,并且这所有的生理现象和过程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亲自观察和实践到,这对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主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个过程本身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从这一角度出发着重培养学生兴趣作为教学的主要切入点。

生物学中会出现很多极为生涩、难懂的专业性概念,而我们所寻求的规律是借助于实验得到的,因此教师应该多做演示性实验,生动、直观的实验给学生带来的是丰富的感性认识,通过激起学生最感性的那个细胞来唤起学生对生物学学习的深度并且持续热情以及对生物学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我们通过引起学生主动求知的好奇心来深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主动探索积极性。对于一些宏观的生命现象的实验以及微观世界现象的演示性实验,我们的教师如果采用多媒体模拟给学生做实验的方法来教学,比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等一些学生难理解的实验如果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它本身的直观和生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生物始终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使学生准确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理论,那么,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实验就成为特别有效的一种办法,将纷繁复杂的生命体结构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通过实验对各种自然现象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再提升到新理论的一个更深层次的学习和交流,这会使得老师的解说和授课事半功倍,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勤动手、多动脑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学习兴趣才能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感受,有科学结果显示,学生对学习内容掌握的熟练程度,和学生是否动手亲自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硬件教学设施和环境增加一些实验性项目,可以从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可以被利用的实验材料,这些实验才是真正来源于生活又归于生活的最好解说,同时,这些实验的操作也非常简单易行,可谓是建立在学生学习兴趣之上从而揭示了生命活动的本质。

二、从教师素养角度论

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最容易受到侵害又是最需要保护的,同时,也是是催人奋进的主要力量,被看作是人的诸多心理活动中最弥足珍贵的心理品质,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升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一名合格又有素养的老师应该始终维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认识到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学生很敏感和脆弱的心智,所以,作为一个中学教师不仅应该努力维护更不应该去损害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针对性格各异的学生应该擅于捕捉到各种学生的各异闪光点,适时的鼓励,来满足学生的渴望被认可的心理,来满足学生自身的心理需求,最终使得学生从心底里产生爱学、了雪的学习兴趣,这才是我们的初衷和最终目标。当我们的老师发现学生确实有需要批评和指正的地方的时候,我们就要讲求自己的说话方式和方法,要始终先肯定对方,不能一上来就打击、批评,在肯定的基础之上说你要是能够怎样怎样就更完美了,也许,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说话方式问题。但是对于接受者而言是非常之重要的,这直接决定了受众者可以接纳的心理程度,而取得到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让学生对生物学习产生学习兴趣我们应该重点从保护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这一根本源头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避免很多问题,并且从源头上去解决很多问题。

在整个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才是通往成功的根本之路,把学生自然带入一个积极主动探索型的学习情境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认真的感兴趣了,才会配合老师的教授教学,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终极目的。

家长正确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篇9

当孩子们觉得他们不是为自己做作业和不是自己犯错误的时候,他们不会主动地学习。家长们可以给予孩子建议以及指出方向,但必须明确作业是孩子自己的工作。

2.成为发动机和监视器

询问孩子们的作业任务安排、疑问和进行测验。给予孩子鼓励,检查完成的作业,让孩子得到解答和关心。

3.树立好的榜样

你的孩子是否看到过你用心地平衡家里的预算或者是阅读一本书?孩子更倾向于父母以身作则而不是不停地训导。

4.称赞他们的工作和努力

把孩子发球得分的证明和艺术作品张贴在电冰箱上,向亲戚好友提及孩子学业上的成果。

5.果做作业时还是不断地出现问题,那就去寻求帮助

高中生物学习的正确方法 篇10

如何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学习的兴趣

王婷婷

(辽宁省瓦房店市第二高级中学)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首要任务就是一定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习才会积极主动,才会轻松而有成效。然而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没有固定的方法,不但对不同的知识内容所用的方法不一样,而且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方法也不一样。那么高中生物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习,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呢?

关键词:高中生物;激发;学习兴趣

一、讲好第一堂生物课

笔者认为,在第一堂课学生刚刚开始认识生物学,如果讲得成功,讲得精彩,那么教学就成功一半了。认识一门课程就像认识一个人一样,要把这门课的“身世”及“性格”详细地让学生了解到,才能让学生对所学课程产生亲切感。如果仅仅泛泛地介绍什么是生物学,生物学的学习内容是什么等等,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前认真备课,多多查阅各种相关资料,争取在第一堂课把生物学这门课程的孕育、诞生、发展及现状等内容生动讲述给学生,并采用启发式方法给学生讲解生物学研究中的许多重要的或者神秘的问题在历史上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被生物学家们攻克的,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强

烈的好奇心与亲近感。

当然,这样做虽然对大多数学生有明显的教学效果,但是仍然会有一小部分学生会心不在焉,或者不能产生心理共鸣。这时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学生听课时的眼神及其他细微反应,对于反应不积极的学生,可以再进行启发式提问,最好采用诙谐轻松的语言问一些非常贴近生活的问题。

二、做好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个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几乎所有的理论都是生物学家们一个一个实验积累出来的。因此做好生物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在开始一个重要的实验教学之前,一定要做好实验前期工作,当然最主要的是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对将要做的实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迫切想知道如何进行实验及会得到怎么样的实验结果等。

例如,在进行有丝分裂实验教学前,应该首先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

生物为什么都会由小变大地生长?(2)生长过程会发生什么?为什么新长出来的部分和旧的部分看起来完全一样?(3)是什么东西让生物可以把自己的形态一代一代传下去?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生物组成结构的基本知识,因此可以让学生先自由地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回答这些问题。然后再请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解答这些问题。当然在把教材上正确实验方法告诉他们之前,可以再生动地讲解一下历史上生物学家遇到这个问题时他们是如何设计的实验,如何通过几代人漫长的研究得出正确答案。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知道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设计出正确实验是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让他们知道可以站在前面科学巨人们的肩膀上进行生物学探索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三、生物教学要注重贴近生活和时代前沿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越是贴近生活的知识,越是贴近时代前沿的知

识,学生们就越有兴趣,而生物学恰恰是最贴近生活和时代前沿的学科了。因此,充分利用生物学这个优势,把它发挥到极致,才可能成功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到病毒时,可以扩展地讲一下在历史上引起全世界恐慌的最着名的病毒(如:艾滋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等)的起源、发展、变异及人类如何控制它们等等;在讲到人的营养与免疫系统时,可以讲讲人为什么吃五谷杂粮及蔬菜水果等可以养生,而吃带有色素、防腐剂、香料、反式脂肪酸等的食品及三高食品会得病的原理。

关于高中生物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篇11

关键词:课前预习 课堂笔记 复习巩固 及时总结

当今社会随着高考的扩招,学生生源的减少,很多高中要想保证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扩招工作。这样一来,学校中基础差,底子薄弱的学生所占比例就会增大。对高中生物课,很多学生感觉学不会,不会学。而初中的教学知识点和高中相比又简单很多,高中生物的知识体系建构很复杂,知识点零碎而繁多,加之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差,本来就不太爱学习,这样要激发学生的积极习惯就很难。如何让这些基础知识相对较薄弱的学生学好生物,是我们高中生物教师面对的难题。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要想做到所谓的“传道授业解惑”就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知识的习惯。

一、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学生通过预习就会发现自己课堂上的重难点,哪些很简单,自己看看就会;哪些相对来说容易一点,但是需要教师讲一讲;哪些自己看了也没看懂,课堂上要认真听教师讲解。首先通过阅读教材,生物学基本概念,需要抓住的关键字,心里要有底细。预习不是简单地看书,预习还离不开对知识的稍作升华和识记,看完书后定下心来想一想,哪些内容已基本清楚,哪些内容不甚了解,哪些是重点等;必要时再结合手中的资料,能做的题要提前做了,做对了说明自己记住了、会了;做错的题自己先检查一下,如果能发现自己错在什么地方,就把那个地方作为重点,自己在稍作巩固,用不同颜色的笔做出相应的标记;做错了,结合答案分析不出原因的、有疑惑的问题,在课上要作为重点,认真听教师讲解,做好课堂笔记,可以用深红色的笔做出重点标记,以备以后复习的时候再次巩固和加深印象。学生还要注意分析,归纳,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这样预习后自己可以做到有难点、有重点、有目标地听讲,从而能使课上注意力更集中,避免了课上“走思”现象,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听课效率自然就提高了。

二、养成做好课堂笔记的好习惯

课前预习有助于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避免了因为基础薄弱,课上听不懂、听不会,继而课上不断“走思”的現象。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只听教师讲课,自己只在座位上坐着,不动手、不动口,思维的集中靠动手来调节。很多学生反映:“生物课上教师讲明白了,自己也听懂了,当时做题的时候不会,为什么?”因为课上教师讲到的内容,在自己作业题的时候全忘光了,导致教师讲了白讲,学生听了白听的状态。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要做到心道、手到,能做的笔记尽量都落实到笔记本上,会的写一写进行再一次的巩固;不会的记一记,把别人的东西争取变为自己的东西;再难的知识点,要认真地落实到笔记本上,课上同教师讲,课下自己在努力的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点。学生在课上要做到紧随教师思路,眼到位,脑跟紧,手要勤,嘴要动。这样的生物课,教师会感觉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会感觉自己学有所获,这样的课堂才是较成功的课堂。

三、养成及时复习和巩固的习惯

课堂笔记做好了,课下要及时做好复习工作。课后复习就是把课堂上所讲内容加以整理、归纳,这是一个强化知识记忆的过程。课后复习就是要整理课堂思维,课后复习要及时,争取尽快把课堂知识转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课后复习要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整理把所学的知识点系统化、条理化。只要坚持课后复习,久而久之,在复习过程中学生会形成自己学习生物的规律和学习方法,会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去主动思索发现问题,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生物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性。

四、养成及时习题巩固的学习习惯

知识点的转化不是简单地识记,这需要大量的习题训练。解题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升华,要想把知识点真正地变为自己的东西就必须进行相应的习题训练,把知识落实到位。做题过程也是学生发现自己知识缺陷和知识漏洞的过程。学生在做题训练中要针对相应的情况去补充知识缺陷、弥补知识漏洞,进而使生物知识系统化,这样在大规模的考试中才能做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五、养成及时总结规律和方法的习惯

在教学中很少学生能做到这一点,有的学生有这一想法和思路,但是付诸实践的很少。教师要针对学习好的学生做适当的引导。比如说在全国、全省市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这类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很强,教师稍加点拨就会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内在潜力。规律和方法的总结有利于一部分学生成为生物学习的高手,使生物成为他们众多学科中的强势学科,为他们的高考加油助力。

总之,生物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它需要生物教师的方法指引和引导。生物教师要在教学中不厌其烦,实时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生物学习的习惯就会在课堂上水到渠成的形成,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生物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素质。

高中生物学习的正确方法 篇12

随着更多的互动交流工具在教学中得到应用, 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字化的发展, 很好地支撑了个性化的指导与协作学习。但运用这些互动交流工具的同时又存在着对学科教学难以深层次地沟通与协作的问题。就此问题, 本文将阐述目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互动交流工具主要的类别与存在的问题, 对高中生物学习的互动交流工具进行包括会话、编辑功能、管理功能等功能的研究。并对其核心部分深入阐述。

二、互动交流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及存在问题

以SNS作为基础的互动交流工具迅速发展, 被应用到学科教学中的互动交流工具的类别也层出不穷。但是, 就现有的互动交流工具是否能够满足于当前学科教学中的交流与协作的需要?本文将就这些互动交流工具在学科教学应用中的功能、特点以及不足进行分析。

(一) 交流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教师、内容和媒介是教学中的主要要素。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方式和思想观念也在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改变。在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普遍应用的环境下, 运用这些互动交流工具展开与学生间的交流、布置任务、安排课程、通知以及解答学生的疑惑等。因此, 近年来的互动交流工具渐渐变成教师理想的学科教学的重要工具。以下讲述近年来几种互动交流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不足之处。

(二) 常见交流工具的类型与存在问题

1. 手机信息

手机信息的主要特点是发送与收阅简略便捷, 在学生家庭学习或独立学习的情况下碰到难解题目, 学生可及时向教师求解。然而, 手机信息的互动交流, 仅限于一对一的交流, 而且内容篇幅短小, 学科内容基本无法进行交流, 不能多人共享, 其效率显然较低。

2. 即时信息处理工具

网络科技的发展使得即时信息处理的互动交流工具大受追捧。而这些互动交流工具在教育教学中, 同样受到教师的青睐和学生的狂热追捧。它弥补了手机信息的诸多欠缺, 并营造出一个“我的世界”的个性特点。常见的即时信息处理的互动交流工具有:腾讯QQ、MSN、微信、陌陌、YY语音、米聊等。这些工具可使用文字、语音、文本、图片等进行互动交流。并且,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 很好地结合了这些互动交流工作的特点与功能, 将这些互动交流工具在现实社会中广泛使用。但其存在沟通不便的缺陷。

3. 网络信息处理

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交流, 实现发布的信息资源共享、主题分类、内容讨论、相关查询等, 此类互动交流工具可插入图片、语音、视频等。但其无法编辑学科内容, 在追求便捷上不及以上两种。

4. 电子邮箱

电子邮箱非即时互动交流工具, 但它便捷的操作方式适合篇幅较长内容的交流, 使其虽存欠缺但仍普遍受用。其欠缺为:互动交流中涉及特殊符号、图形等还需要借助于其他软件完成编辑。因此, 即时的交流不能通过电子邮箱完成。

5. 如何运用交流工具提高教学效率

现常用的互动交流工具虽然有着高效率的互动作用, 但互动过程关于学科专业方面资源仍需教师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探讨, 所用到的资源:学科文本、动画、仪器图片等, 这些资源在编辑与传输过程中占用大量时间, 在讨论过程中, 甚至不能直观剖析学科的内容, 其存在的欠缺同样会使教学互动交流的效率明显降低。互动交流工具应用于教学中, 要达到理想的效率, 提高学科专业交互资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点所在。

三、关于互动交流工具的论述与研究

(一) 关于互动交流工具的论述

关于这些互动交流工具的论述, 主要聚焦在其在管理用户上很好地保存一些隐私。这些工具应用于教学实践当中, 可以利用它在线教学、解答疑惑、资源共享, 还可以对学生学习情况实时了解和促进情感交流。要解决互动交流的本质问题, 就必须从“学科内容”上着手, 而以上所述的互动交流工具是无法完全满足于当前的教学应用的。目前的互动交流工具, 主要应用于相对的社会群体, 而对教学应用、及特殊文本的即时传输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随着以探究、自主、合作等教学方式的推广, 学习与教学的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改变而改变, 而利用互动交流工具学习就是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一种有效学习的方式。

(二) 关于互动交流工具的研究

互动交流工具应用于教学之中已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这种交流互动包括了媒介界面、教学内容、师生互动交流等, 为在教学过程中促进互动交流, 在构建这些互动交流工具时应该注意:要有好的学习环境, 支撑各种角色的沟通, 支撑不同类别的互动交流, 并且提供有关素材与内容, 组织关系对话, 从而促进深入会话的进行, 并支撑内容可视化。因此, 互动交流工具的建构应着重于操作简便和便捷使用, 一切以用户为中心。

四、结束语

如何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篇13

很多中学生对数学都很头疼,如果想逆转数学成绩,建议各位中学生做好以下四大步,相信一定会有理想的成绩回报自己的!

一、预习是王道,做好预习才能赢在起跑线,

不只是数学任何科目的学习都少不了预习,预习可以说是检验学习方法是否正确的重要环节,有些人会说不要妄想掌握了个什么习惯,或者什么方法就能突破数学,只要一味的做题就可以,其实这是大错特错,学习的误区没有从根源上解决,所有努力都是白费。数学是关联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预习就是复习旧知识,将新旧知识进行关联,了解新知识并且提出疑问。

二、认真听老师讲课,老师不是个摆设。

在听老师讲课的过程中帮助自己串联知识点,检验自己的解题思路想法是否合理,还要勇于提出异议,在课堂上不要盲目的记笔记,要先听老师讲,反复的揣摩,一直不停地记笔记会错过很多老师讲的重点难点,而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只是记了一本死笔记,

三、学会怎样做题,拒绝题海战术。

做题不是题海,做题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找出自己不会做的题目,通过主动的弄懂一个个不会做的题目,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不再存有漏洞。挑战难题是需要内心的坚定和强大,因为挑战难题的过程可能是抓耳挠腮半个小时都没思路,对自己信心的打击,和兴趣的`打击都蛮大的。但如果你自己能明白你就是想找自己不会的点,想弄会它,你就不会觉得这是给自己的打击了。

四、疑难问题及时间,不可拖拉。

无论是在预习、上课、还是做题中遇到的问题都要及时解决,避免越堆越多,最后影响数学成绩。难题做的越来越多之后,更要学会沉淀,以数学为例,就是学会总结属于自己的小结论,这些小结论就是你的独门秘技,既让你解题更迅速,也让你更有自信。

幼儿钢琴启蒙正确的学习方法 篇14

就目前学琴儿童学习钢琴的动机而言,以提高素质为目的,不求进度与程度的约占一半以上,由此可见,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时尚,也是一个趋势。然而这种“提高素质”的动机,会被某些家长曲解为“非专业性”的休闲,甚至是“消费享受式”的学习,这种“潜意识”很快地“传播”给准备学琴或正在学琴的孩子。于是便抱着一种游戏、娱乐的“休闲”心态进入钢琴课堂,很自然地一动手便毛病百出,因为“心病于先”,“手病”只是“心病”的一种表现。长此以往、且不谈孩子能达到多高水准的钢琴程度,就算是提高素质的初衷亦难实现。基于可能会养成孩子散漫、华而不实等不良的作风,所以,教师必须有预见地明示学琴的基本要求。即虽是业余学钢琴,不搞专业,但弹钢琴的方法不是业余的,必须按照规范正规的演奏方法去教、去学,这样才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1、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一旦学琴,则应把练琴当成吃饭、睡觉一样必不可少。

2、每天要安排足够的、较稳定的时间辅导孩子练琴,同时要养成精力集中的好习惯。因为精力集中是学习的好品质,是良好学习习惯和练习的重要标志。

3、家长对孩子的严与爱应把握尺度。同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潜移默化的作用,尽可能多学一些基础音乐知识,

高中生物学习的正确方法 篇15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问”,教学方法

“问”是思维的起源 , 是探索的开端 , 是学习的钥匙。学生“问”的思维一旦被打开, 如同火山爆发, 学习潜力会最大限度地得到开发。那么, 如何培养学生“敢问”、“想问”、“会问”和“再问”的“问”的思维, 让高中生物学习因“问”而精彩呢?

一、创建良好环境, 摆正师生角色, 让学生敢问

在课堂中, 学生不敢提问多数是因为有心理障碍, 时常存在畏惧心理, 怕提出的问题成为其他学生的笑料;怕提出的问题其他学生都懂了, 自己没脸面;怕提出的问题与本课学习内容没关系, 浪费其他学生的时间, 等等。长期以来教师的“绝对权威”深深影响学生的心理。有的学生对教师感到敬畏, 甚至把教师的话当做“圣旨”, 师生之间是一种“森严的”等级关系, 学生一般害怕提问, 不敢多问。如果我们要营造出活跃、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给他们敢于提问的“胆”, 学生就会敢于把内心的疑问大胆提出来, 从而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创设探究问题情境, 让学生想问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教师可以利用逻辑问题、生活实践、实验演示等各种教学资源,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教学方式, 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促使学生产生疑问和提出问题的探究问题情境, 让学生想“问”。

1.逻辑关系探究问题情境

逻辑探究问题情境指教师在学生实施探究之前和探究过程中为调动学生探究积极性设置多个问题, 且多个问题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 层层深入, 呈递进关系, 或者前一个问题的结论能够引发后一个问题的探究。该情境既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 又利用学生好奇求知的心理, 使学生在对问题追根溯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探究角色, 更容易让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在讲“染色体组”这一难点内容时, 通过设计下列一环扣一环、一层进一层的提问, 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度和广度发展:①果蝇的体细胞中有几条染色体?②几对同源染色体?③几对常染色体?④几对性染色体?⑤雄果蝇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有哪些染色体? ⑥精子中的这些染色体之间是什么关系? ⑦这些染色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是否相同? ⑧它们是否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 通过层层剖析、循序推进, 最终达到解决“染色体组”这一问题的彼岸和释疑明理的高峰。

2.生活实践探究问题情境

生活实践探究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利用生活实践中学生经常接触到的一些事物、现象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这些事物虽然熟悉, 但学生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用这种现象、事物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必然有探个究竟的心理, 从内心产生乐问意识。例如, “物质的跨膜运输实例”教学, 可以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用黄瓜或西红柿做凉菜的生活体验, 因为这是生活中非常熟悉的, 学生自然会提出许多问题:黄瓜里加入少量食盐或西红柿里加入少量蔗糖后, 盘子中为什么会出现少量水呢? 水来自什么地方? 是什么原因导致黄瓜或西红柿失水? 失水后的黄瓜细胞或西红柿细胞变成了什么样子?

3.实验演示探究问题情境

生物实验操作教学生动、形象、直观, 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平台, 利于“问”的习惯的养成。例如, 在做“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时, 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培养根尖时, 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 为什么要强调注意解离时间?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为什么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分生区细胞多数处于间期? 实验中, 通过一个细胞能否持续看到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 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 其原因是什么?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

三、加强提问技巧训练, 让学生会问

疑必先思, 思而后疑, 疑而又问。问有技巧, 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会问”的切入点, 教给学生提问的注意点和方法。结合工作经验, 对加强学生提问技巧之法归纳如下:

1.示范

教师示范提问, 既说思考过程, 又说提问方法。

2.点评

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加以点评, 发现提问成败, 扬长避短。

3.展示

展示高质量问题, 教师加以追问:“你是怎样想出这个问题的? ”让学生展示思维过程, 使其他学生从中习得思维方法, 掌握提问方法。

4.比较

同一知识点, 将学生所提的不同深浅的问题同时板书出来, 在比较中明理导航, 训练提问技巧。

四、建立课外三级“问题口袋”, 让学生再问

由于学生“敢问”、“会问”, 因此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就很多, 但课堂时间有限, 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这些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放进”问题口袋。在日常生物教学中, 可以建立三级问题口袋:个人问题口袋、小组问题口袋、班级问题口袋。每隔两天, 学生打开自己的个人问题口袋, 把自己所提问题拿出来再次思考, 看看能否解决。如解决不了送小组问题口袋解决, 还有疑惑就送班级问题口袋解决。当学生看到自己冥思苦想的问题得到解决时, 喜悦之情往往无法用言语表达。

高中生物学习的正确方法 篇16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案例;设计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受到极大重视,成为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突破口。教育部2000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试验订版)》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试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如何设计探究性学习的案例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设计探究性学习案例的原则

生物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针对探究性学习提出了几点要求:探究活动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探究活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探究要有值得探究的问题或研究任务,探究要有民主的师生关系和求真求实的课堂氛围,探究性学习不应成为惟一的方式。因此,在设计探究性学习案例时,要注意这5条原则,以免适得其反。

二、设计探究性学习案例的途径

1.根据培养需要对教材中的“探究”有所取舍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概括为若干个步骤,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人教版教材中很多“探究”都是按照这些步骤进行编写的。根据探究的过程,探究可分为完全探究 (或全程探究)和部分探究。部分探究侧重于探究过程中的某一步骤从而达到培养某些探究能力的目标,如突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或实验设计能力或记录试验结果或资料分析等技能。受课时的限制,我们往往很难在一节课的时间内都进行全程探究。因此,对教材中的“探究”,要根据培养探究能力的需要有所取舍、有所侧重、才有所突破。

2.根据教材编写特点改编成探究性学习案例

生物课程一些内容是按照探究性学习过程来编写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探究性学习的步骤将教学内容编写成探究性学习的案例。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4章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中关于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部分内容,在教学时,可改编成下面的探究性学习案例。

探究:自然界中生物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

提出问题:在理想条件下,生物的种群呈“J”型方式增长,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群是否一直保持“J”型增长?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生态学家高斯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

实验结果:高斯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了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图略)。

得出结论:

关于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内容改编成探究性学习案例后,教学思路清晰,学生也从中进行“经历”了一次科学研究的过程。

3.根据教学需要将练习题改编成探究性学习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结合教学内容的需要,将一些练习题改编成探究性学习的案例,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5章第1节 二酶的特性”一节的教学,在复习“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催化剂下的分解实验”得出“酶具有高效性”之后,可将下面练习题改编成探究性学习的案例。

练习资料:一般洗衣粉不易清除衣物的血渍和奶渍,但加酶洗衣粉则可以。 一些生物活性洗衣粉包装盒上印有以下材料:成分;蛋白酶0.2﹪,清洁剂15﹪;用法:洗涤前先将衣物用温水浸泡片刻,切勿用60℃以上的水.切勿用于丝质及羊毛衣料。

提出问题:请根据以上资料提出问题。(学生会提出下面2—3个问题)

(1)为什么该生物活性洗衣粉较易清除衣物的血渍和奶渍?

(2)为什么此洗衣粉不能用于羊毛衣料?

(3)为什么不能在60℃以上的水中使用此洗衣粉?

组织教学: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内驱力,教师组织学生学习“酶具有专一性”,理解上面提出的(1)、(2)问题;组织学生探究影响酶活性条件的试验,得出“酶的作用条件温和”这一特性,理解上面提出的(3)问题。

4.挖掘生物科学史改编成探究性学习案例

生物科学史是一门充满生命力的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生动教材。许多生物科学史料,也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好素材。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2章第2節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节,关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部分内容,是教学上的难点。如果将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科学史料,按照科学的思维过程编写探究性学习案例,学生就容易接受,而且学生也接受了一次科学方法的训练。如:

探究: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杂交实验:展示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图解

提出问题:摩尔根根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提出什么问题? 。

作出假设:摩尔根提出的假设是 。

解释实验:根据摩尔根提出的假设解释果蝇杂交实验。

验证假设:介绍摩尔根的测交试验,进一步验证假设。

得出结论:摩尔根的杂交实验证明 。

又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史料,也可按照科学的思维过程编写成探究性学习案例。

5.从验证实验中挖掘出探究性学习案例

根据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0.3g/mL的 蔗糖溶液中质壁分离,而在清水中质壁分离复原实验。可进一步挖掘出探究性学习案例——探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的临界浓度。这个探究性学习案例,侧重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设计梯度浓度)、预测实验结果的能力。

6.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探究性学习案例

生物学科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教师要着眼于现实的世界,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结合生物教学,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探究性学习案例,往往具有重要的教学和教研价值。例如,在“植物的激素调节”教学中,笔者发现,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会引起植物“根、茎”的弯曲生长,有没有引起“叶”弯曲生长的案例呢?联想到家里买回的葱,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很快就会弯曲生长,于是提炼出下面的探究性学习案例。如:

探究:重力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生活现象:葱(Allium fistulosum Linn.),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很快就会弯曲生长。

提出问题:单侧光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葱水平放置时既受单侧光也受重力影响,其弯曲生长是单侧光引起的还是重力引起的呢?重力会不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作出假设:排除光的影响,葱的幼叶在水平放置时,生长素的运输是否受到重力影响?如果受到,生长素在葱叶中如何分布?其结果怎样?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这些问题作出假设,并预测结果。

设计实验: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用具设计实验证明自己提出的假设。

(1)材料用具:葱的幼叶;玻璃皿;剪刀;清水;透明胶;纸盒

(2)方法步骤 。

实验结果:(略)

本人对高中生物学习的几点建议 篇17

(只限于新课改地区)作为一个过来人,就个人观点,对于生物学的学习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生物学的性质而言,稍微的偏向文科,在学习中有很多的知识点要牢记,尤其有一些细微的知识点,比方说在细胞的结构,以及不同的呼吸作用进行的不同场所和各个反应及其生成物的不同等等都是细微的知识点,属牢记的。高中生物的难点在于遗传学,对于遗传学的学习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首先要熟练掌握的就是孟德尔的两大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而后边的伴性遗传等等都是以他们为基础的,对于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就本人的以前学习经历来说,记牢棋盘式表格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哦。还有在后边的多对形状的分离中都是可以根据棋盘式表格而做出来的,这种方式就很适合那些对遗传知识掌握得不太好的同学,对于那些掌握的较好的可直接记住那些比例就可直接套用。

对于光合作用的学习,重点就是卡尔文循环,及其同位素示踪法的实验,都是高考的热点与难点,是必修二的重点之一,还望看到的同学加强记忆,则会事半功倍。

对于细胞分裂的学习,又要结合起来他的各个时期的特点及物质的转换等等。

对于稳态的学习要联系必修一的知识,充分的联系起

来,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他们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比如讲到细胞外液,讲到神经调节,体液调节,都和必修一的知识是紧密相连的。

此外,学好生物学的一个方法就是将知识系统化,比方建立树形图,将各个知识点找到相应的位置,非常利于记忆,也适合将个知识点联系在一起。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兴趣爱好,对于课程的学习如有兴趣爱好的成分在里面,学起来就会相当轻松,但是综合现在国情来看教育不会有太多变化兴趣爱好的成分会被削弱。还望各位同学努力奋斗,考取自己心仪的大学,完成自己的梦想。

初中文言文的正确学习方法 篇18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2.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如广东卷中的 “史官曰”。

4.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①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

② 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有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共三个(“则”“而”“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

高中生物学习的正确方法 篇19

(1) 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是对所选中的探究课题进行积极探究, 分析探讨。探究性学习的意义就在于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动手操作, 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搜索验证。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 培养探究能力, 树立探究意识。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意义之一就在于它使学生在实施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使其树立探究意识。

(3) 立足实验, 具有较强实践意义。探究性实践活动立足于实验, 围绕实验活动而展开。探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科学规律、自然现象寻根问底, 寻求其中隐藏的奥秘和规律。它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 关注身边的自然现象, 将所学的知识与周围现实世界联系起来, 将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解决现实问题, 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2. 实施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的要求

(1) 可行性。初中生物探究性实践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或可操作性, 既能满足学生的主观需要, 又能满足客观现实需要的要求, 能够在现实中顺利实施。

(2) 目的性。初中生物探究性实践活动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只有目标明确, 学生才能认准探究的方向, 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实践活动的目标的选择必须依据教材和现实生活, 抓住教材知识中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探究,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掌握重难点, 进而掌握理论知识。探究性实践活动的目标设置要注意依据教学目标, 加强学生发展与理论知识的联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同时还要注意课堂情境的创设。

(3) 科学性。实施初中生物探究性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使学生在其中学会学习和思维方法, 学会科学探究, 并从活动结果中学会科学知识, 增长见识, 拓宽视野。因此,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践活动必须具有科学价值,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 创新性。创新是探究性学习的灵魂。虽然学生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得出的结论大多都是前人已经探究过并有了定论的课题,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探究性活动就应该完全被动按照前人的模式重复一遍, 感受前人探究的乐趣。恰恰相反, 虽然课题对于人类整体而言是已知的实验模式, 但是对于进行实践活动的学生而言却是全新的知识领域, 是未知的奇妙的世界, 理应具有创新性。

3. 实施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策略

(1) 根据教学内容, 选择相应探究方式。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立足教学实际, 根据具体教学内容, 选择相应的研究方式。如“问题”引领式、小组互动式、实验观察式探究等, 提升实践活动的效果。

(2) 立足生活, 从已有经验出发。在开展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活动时, 教师应当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 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教学资源, 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推动实践活动的有效展开。

(3) 活动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发展水平。教师在实施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时, 应当注意对活动的主题内容、难度以及活动方式等进行把握, 使活动的水平与学生的知识量、学习水平以及智力水平相适应。教师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使活动难度处于螺旋上升的状态, 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探究能力。同时, 需要教师在工作生活中多观察、多研究,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实施实践活动。

(4)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在实施探究性学习实践活动中, 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 立足于教材及社会生活, 选择设置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假设, 搜集资料, 设计可行的实验实施方案, 并付诸实践。帮助学生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背后隐藏的科学规律, 并引导其积极进行知识的迁移, 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提高实践能力和科学文化素养。

摘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生物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学习的目标, 又是学习的方式。”本文通过对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生物课堂实践活动实施中的可行性、实施要求、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探讨了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初中生物实践活动中的运用, 以期能够提高初中生物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剑钊.浅谈初中生物探究活动教学的有效性[J].大众文艺, 2010, (1) .

上一篇:描写小金鱼的小学生作文下一篇:体育赛事赞助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