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创意设计

2024-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创意设计(精选8篇)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创意设计 篇1

美术作业内容封闭僵化,作业方法、手段单一,作业目的与内容比较机械,评价片面性,作业缺乏层次性,不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时间一长,学生对作业就会慢慢地失去兴趣,求知欲、好奇心就会慢慢地被抹杀。那么,怎么通过美术课堂作业,促进教学创新,儿童思维创意呢?多元化设计美术作业,可以打破习惯性思维定势,给学生思维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发展和提高。那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怎么对美术课堂作业进行创意设计呢?笔者进行了多种尝试,现选择几种分析如下。

一、“生活化”作业――选“材”创意,点燃激情

“生活化”作业是指在作业内容的选择上,更加注重美术作业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艺术的来源,喜怒哀乐皆收于画笔下。还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各种材料,体验美术的乐趣,尝试各种工具、材料的表现手法。

1、作业题材从生活中来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奇怪的事,有趣的事,愤怒的事天天发生,可学生却咬着笔尖痛苦于无事可画,无形可画。美术课的内容选择、作业定位要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而定,让孩子到生活中去寻找、去实践、去发现,去表达。例如浙美版第8册《生长的植物》一课,曾看到有一位年轻老师摈弃教室中摆放的五花八门的植物盆栽,却引导学生欣赏课件中出示的植物,极力去感受植物的生命力。此时,屏幕中的植物是“死”的,距离是远的,心灵是不会被感动的。可想而知,作业是无趣无生命的。学生要由感受在先,才能有表现在后。因此,作业内容要从生活中来,这样才会生动、真实,感动自己感动他人。

2、作业材料从生活中来

在一线美术课堂中,美术作业已不仅仅限于一张作业纸那么简单。丰富的材料带给创作者的感觉也不尽相同。如浙美版第11册《街市新貌》一课,课前分析学生从生活中街道两旁的店面变化深切感受到经济的迅速发展。课堂中学生赏析极具个性的店面设计,独特的色调,夸张的物件摆设,带着这种生活体验和创作冲动,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各种材料,利用不同的材质、纹理、色彩等特征,巧妙的去设计制作出趣味十足的店铺造型作品。蛋糕纸托变成了浪漫的太阳伞(图1);巧克力盒变成了店面墙(图2);塑料薄膜变成寿司店的门帘(图3);植物叶子的剪纸作品装饰在朴素的牛皮袋上(图4)。留点空间给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现立体造型,充分地展示学生的独特个性。

二、“自助型”作业――形式创意,启迪思维

细细品味,“自助餐”与我们美术新课程的理念有着相通之处。假如美术作业是“菜”,要符合每个孩子的口味,就要讲究“菜”的品种丰富性。正如老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呈现的作业形式也求多样化,让孩子做主,选择作业形式,这是一个自我摸索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有价值的。

1、分层“自助”,体验成功

众所周知,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教育方式、学习方法等不同,造成学生个体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在美术课堂作业布置时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要求,以此鼓励每个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合适的作业并完成,能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如浙美版第五册《自行车的故事》一课,我尝试在作业布置中,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知识技能、认识水平选择不同的作业。如(图5―图7)中的三张自行车作业,从左到右由浅入深,第一张(图5)作业以撕、贴、画多种形式表现,先让学生撕出两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具体实物中的车轮变化后,再修改撕出不同大小角度的圆。接着在这基础上添画自行车其他的零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此作业适合造型能力较弱的孩子。第二张(图6)作业是根据生活中的自行车实物进行线描写生的课堂作业,着重对自行车细节的观察与表现。此作业适合造型能力较强的孩子。第三张(图7)作业是在激发孩子的想象上,在自行车的造型、功能上完成个性化的设计。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让学生体验创新的快乐感,促使他们的创造力得以提升。

2、创意“自助”,百花齐放

新课改指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要尊重与爱护学生,对每个学生的创作成果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要用统一的规定去束缚学生的手脚。学生作业应是个性的体现,要以丰富性、多样性的要求去迎合学生的需要。如果学生完成的作业各不相同,则应该充分肯定。如浙美版美术第十一册《适合纹样》一课,通过学习,观察分析、欣赏感知适合纹样的特征,感受适合纹样的艺术魅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作业形式,有水粉表现、彩纸剪贴、实物拼贴等,绝不要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唯一要求去操作,而应该让学生找寻各自喜欢或适合的材料,最后的作品也千变万化。

三、“合作型”作业――过程创意,呈现精彩

美术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鼓励学生学会合作,通过同桌合作或小组合作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1、分步合作,面向全体

曾获市美术优质课一等奖的老师执教浙美版第五册《山外有山》一课,则将美术作业分成三步走。第一步根据山形的“雄、秀、险、奇”四大特征,每位学生设计一座心中的山。第二步以组为单位,学生按照高低、远近、疏密的形式法则把组内的几座山组合在一个版块内。第三步在前面的基础上,把班级内几个小组的合作型作业再次进行大组合,变成一个长卷式的作业形式,组成了一幅长的立体山水画卷(图8)伴随悠扬的古琴,本课的高潮也由此产生。在本节课中,学生的个体作业变成合作型作业,再由小合作型作业变成大合作型作业,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亲自参与布局、设计、调整,体会了集体合作的力量。

2、师生合作,别样精彩

合作型作业不仅仅只是生生合作,还可以师生合作。作业可以是以教师和同学共同完成的形式呈现。教师借助半成品作业的留白,留出了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局部留白中进行补充添加,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意思维,提高课堂效率。在设计课中,教师可提前完成一个半成品图像,分发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已有图像进行发散性思维:像什么?需要添加什么?把图片转个角度,图像又会呈现出哪种新形象?同学们的思维被激活,成功塑造出各种形态各异又极具个性的新作品。

以上几种作业设计,打破了学生习惯性思维定势,运用多元思维方式进行改编,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师生共同活动的浓厚学习氛围。课堂中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材料进行创造,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又培养学生多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激发他们各种形式的创造。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创意设计 篇2

一、培养学生的构图意识

构图是对画面内容和形式整体的考虑和安排, 但是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理解。为了方便学生理解, 我采取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 并画出例图帮助学生理解。

1. 画单个物体。

比如画一个苹果, 把它画在画面的什么位置看起来好看, 这个苹果又画多大好。我会出示几幅不同位置, 不同大小的构图让学生来选择, 学生很快能看出来画在中间位置的大一些的苹果好看。接着让学生分析其余的几幅为什么不好看, 学生也很快回答出来:太大, 太小, 往左了, 往右了, 太靠上了, 太靠下了, 等等。这样教学, 使学生明白画单个的物体在画纸的什么位置、画多大好。

2. 画多个物体。

一幅画里往往并不是一个物体, 而是多个物体的组合, 很多学生在画这样的画时构图都偏小。对于此类画的构图我是这样教学的:先给学生出示几幅画有多个物体的画, 让学生观察哪一幅画好看。通过观察, 学生很快能看出来, 画面饱满, 主体突出的好看。我又让学生分析其余的画不好看的原因, 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 学生也很快能说出画面太小、主体不突出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教给学生这样来画:A.先画主体物。让学生确定画的主要物体是什么, 在画纸的什么位置画, 画多大, 然后再画出来。B.画背景:主体物画好后再画其周围的背景, 背景也要分主次, 先近再远, 画满画纸, 使画面饱满。

3. 怎样确定一幅画的横竖构图。

一幅画常常有横构图和竖构图, 绘画时学生经常不分横竖拿来就画, 那怎样才能教会学生确定是横构图还是竖构图, 我是这样解决的:A.临摹画。对此类绘画我要求学生画前认真观察所要临摹的画是竖着的还是横着的, 竖着的就把自己的画纸竖着放, 横着的把画纸横着放;接着分析画中主要物体和周围物体在画面中所占的位置, 再把它画在画纸上。B.想象画。确定想象画的主体以及主体周围的物体, 它们是竖着排还是横着排的, 竖着排的就竖着构图, 横着排的就横着构图, 然后按照脑中想象先把主要物体画出来再画出周围的物体。虽然教授了学生怎样构图, 但在具体绘画时大部分学生往往不能学以致用, 把学过的构图知识抛到了脑后。这就需要老师提醒学生, 减少学生的急躁性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一点需要老师经常提醒, 时间长了构图知识就逐渐深入到了学生脑中。

二、提高学生的基础绘画能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 用语言叙述得非常好, 但让他用画笔画, 往往画不出来, 无论辅导老师怎样启发引导都画得不理想。很明显, 这样的学生基础绘画能力差。俗话说要先学走再学跑, 我认为儿童绘画也是。现在美术教学大纲注重学生的想象能力, 这是对的, 但一定要让学生有一定的绘画基础, 这样才能把丰富的想象用画笔表现出来。为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基础绘画能力, 我精选了一些绘画范图让学生进行练习, 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绘画范图叫学生进行临摹绘画;临摹一些船舶、武器、飞机、太空飞船、人造卫星等生活中不常见的物体;临摹一些小动物;临摹儿童人物画等。

在学生进行临摹练习时还要教授学生绘画的方法, 比如画儿童人物画应先临摹头部, 再临摹上身或胳膊, 接着画腿、脚, 还要注意所临人物的动作。学生经常进行这方面的练习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基础绘画能力。

三、涂色练习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 绘画也是如此。许多学生画的底稿非常漂亮, 但一涂色整个画面就显得乱七八糟。相反, 有的学生画的一般, 但他涂色涂的好, 色彩漂亮, 整张画看起来非常好。为使学生把画变得更加漂亮, 每次的美术课辅导中我都会让学生进行涂色练习。具体的涂色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水彩笔:

学生准备的涂色笔大部分是水彩笔和油画棒。对于用水彩笔涂色, 许多学生都用水彩笔来回涂, 甚至有些学生不仔细, 涂到了轮廓线外, 画面显得非常乱。我让学生先用水彩笔按轮廓线描一圈, 再一笔一笔按顺序排线涂色并示范。经过涂色练习, 学生发现:原来用水彩笔这样涂色会使自己的画变得漂亮, 于是学生会在下一次的美术作业涂色中更加认真地涂色。

2. 油画棒:

油画棒涂色分为一种颜色平涂, 多种颜色渐变涂色。平涂:先沿轮廓线慢慢小心地涂一圈, 不要涂到轮廓线外, 然后按一定的顺序来回涂色。重涂要求涂匀尽量少留底色;轻涂要涂匀称, 按顺序和一个方向来回涂;还可根据画面需要, 有的地方线条涂密一些, 有的地方线条稀疏一些。渐变涂色:这里是指用同类色、临近色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逐渐变化地涂色。在教学中我教会学生在渐变涂色前先观察色彩盒中的色彩, 色彩盒中的色彩一般按不同的色系排列, 比如:红色系 (深浅不同的红) 、黄色系 (深浅不同的黄) 、绿色系 (深浅不同的绿) 、蓝色系 (深浅不同的蓝) 、紫色系 (深浅不同的紫) 等。根据自己想要涂的颜色选择色系, 比如想涂绿色渐变, 就要在色彩盒中选择绿色系色彩, 选好色彩后就要在需要渐变涂色的图形中按自己的设想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逐渐过渡涂色。刚开始涂色先重涂, 当准备过渡到下一种颜色时, 就要轻涂, 然后再用下一种色彩在前一种轻涂的色彩上再涂一遍, 以此类推, 直到涂完所选用的颜色。课堂美术作业中学生用渐变涂色使画面中的色彩丰富多彩, 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也锻炼了学生对色彩的认知能力。

3. 水彩笔和油画棒相结合:

在学生的课堂美术作业中, 有的图形大, 有的图形小, 对于大图形可以用油画棒涂色, 小图形如果还用油画棒涂色往往会涂出轮廓线, 因为油画棒的笔头太粗了, 这时小的图形就可以选用水彩笔涂色, 这样画面就显得整齐美观。但在课堂上学生往往只有一种涂色笔, 我就会让学生互相借用, 在快乐的绘画中也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一堂小学美术课时间只有四十分钟, 学生用铅笔画好后涂色时间就不多了。这时要让学生不慌不急, 按老师的要求慢慢涂, 特别是水彩笔涂色一定要一笔一笔的, 涂不完下节课接着涂。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 就能更加认真地涂色, 他们的涂色水平慢慢就有了提高。因为作业时间有限, 所以美术课堂作业中的构图意识、绘画基础的提高、涂色水平的提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观的, 它需要老师在美术课中经常提醒学生注意构图、涂色, 时常进行基础练习, 并认真辅导学生的课堂美术作业, 经过半学期或一学期的时间才可使学生的课堂美术作业质量得以改观。

在多年教学中, 经过我辅导的学生在构图、基础绘画还有涂色水平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特别是学生基础绘画能力的提高, 为其画好想象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许多学生多次参加各类级别的美术书法绘画比赛并获奖, 从而又增加了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以上是我多年美术教学的一点经验, 虽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求索, 不断创新。

摘要:本文介绍笔者多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包括画面普遍偏小、构图不饱满、基础绘画能力差、涂色乱等等;总结多年教学经验, 我采取培养学生的构图意识, 提高学生的基础绘画能力和涂色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模式, 使以上问题得到一些改善并增强了学生的绘画兴趣, 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优化作业设计打造高效美术课堂 篇3

关键词:高年级;美术作业设计;创设情境;合作学习;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34-2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充分利用声像信息,拓展学生想象空间。由于声像信息富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它容易吸引人的注视和心向,诱发人的想象和思考。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巧妙设计和合理运用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声像信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如《流动的风景线》一课,我把学生感兴趣的科幻大片《变形金刚》中几段精彩的汽车行驶画面剪辑成一段影像视频,上课时播放,屏幕上狂野的汽车奔驰场面和不时出现的车身装饰特写营造出强烈的声像效果,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和震撼。教师再辅以适当的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尝试体验,探究创造的欲望也就自然被激发出来。

2.积极唤起情感共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效的作用。”在高年级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的情感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教学情境,实现“以情作画,以画抒情”的美术创作教学的境地。如《我的小学生活》,上课伊始,我先让同学们回忆有趣的同学往事,接着,通过投影屏幕逐一展示出一组事先收集的本班同学从入学至今的重大活动的图片,如春游、班队活动、集体比赛等,勾起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回忆。在此情此境下,同学们渐渐沉浸到对小学往事的甜蜜回忆之中,笔下流淌出浓浓的对同学、对老师、对母校的依依之情。

3.创设游戏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乐于创造。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根本动力。利用趣味性的游戏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力、探究力、创造力的好策略、好抓手。如《奇思妙想》这一课,我以“现场招聘设计师”的趣味性游戏来代替作业和作业评价。在课中,我以招聘“魔幻设计师”海报导入,让学生自主进入魔幻设计师角色,用自己设计制作的产品——“奇妙的魔幻日用品”来“应聘”,再由消费者——同学和听课老师一同参与选择预定,从而进行讨论、欣赏,挑选出最夸张最奇妙的创意。同时,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好的设计不仅需要大胆想象同时需要合理架构”的意识。在这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自由发挥自我想象,自由表达自我追求,自由张扬自我创意。

二、形式多样自主选择

1.利用美术作业品种的多样性,供学生自主选择。在高年级美术教学中,改变以往作业只是单一的品种,让学生选择自己较强或喜欢的一种美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意愿,学生有了充分的自主权,对美术学习有了自信心,从而也感受到了美术创作成功的喜悦之情,调动学生喜欢上美术课的兴趣。如《墙》一课,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画一堵单调的墙壁显然难以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于是我放宽了作业要求,让学生“自选内容、自选形式、自选媒材”,给学生更大的发挥创作性、张扬个性的空间,学生的作品百花齐放:有的同学选用泥塑制作墙壁,有的选用铅笔绘画的形式描绘墙壁;有的同学则是将剪贴与绘画组合在一起,还有的选用树叶等其他材料先剪成方块,再拼贴出墙壁肌理构成的装饰画。课堂上学生表现得非常投入、兴趣盎然。

2.探索美术作业功能的多样性,与其他学科相融合。例如在美术课中进行为语文课文配图、诗词配图等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如在美术课中做的头饰、面具等,可以成为语、数、音乐、英语等学科教学中的学习道具,进行表演,能使这些学科获得更全面、更深层次的教学效果。这样,美术作业的用途更广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更高了。

3.把美术课引向室外,使美术作业的内涵更加丰富深刻。美术教学中适当将学生带到校园、到校外参观写生,学生的感受既新奇又丰富,他们觉得这种上课方式有趣、新颖,他们认识到由于行人的注视,美术作业不仅仅是为自己而作,而是为了学校的荣誉要认真完成。在这种环境下而产生的一张小小的作业,它浓缩了学生的一个美好的回忆,一次集体荣誉感的真实体验……它比平时的美术作业有了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这也是当今教育改革所提倡的“教育面向社会”、“教育人文性”的很好体现。

三、分组合作共享成果

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以其形式活泼,内容灵活生动,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合作学习,在教学中,体现着“人本主义”思想,更关注人的个性体验和人与人的交往。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师与生、生与生、心与心的交织。美国的合作学习专家尼尔·戴维森曾提出合作学习的七个要点:(1)小组合作完成、讨论、解决难题;(2)小组成员面对面的交流;(3)小组中合作互助的气氛;(4)个人责任感;(5)混合编组;(6)直接教授合作技巧;(7)有组织的相互依赖。因此,合作学习不能仅为了迎合新课标,搞形式,走过场,而是要通过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得到一定的提高,帮助学生养成合作意识,懂得尊重他人,具有团体合作的精神。在高年级美术教学和课堂作业过程中,有效利用合作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绘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原来动手能力和绘画水平较差的学生在完成美术作品时的自信心得到了明显的增强,绘画技艺有了较大的提高,对完成美术作业时的畏难情绪大大减少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全体学生的艺术成就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多元评价催生内驱

1.整体评价,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关注过程。把对学生美术

学习的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每个阶段。如学习前期的评价:看学生能否为美术学习搜集好相关资料,做好材料工具的准备。学习过程的评价:看学生能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活动,是否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能否与同学合作等。此外,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要尽量做到全面正确,除了通过对学生平时的美术习惯及美术作业成绩进行评价以检测学生的美术知识技能水平以外,还要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态度、参与度进行综合评价。

2.客观评价,定性与定量结合。以往评判美术作业,参照标准就是“像”不“像”,像则给“优”,不像则适程度轻重给“良”、“及格”甚至“不及格”。旧的评价准则在某方面确实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部分学生不愿意上美术课。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深深地意识到,我们培养的毕竟不是专业院校的学生,不能只凭技法优劣评价美术作业。当教师遇到看不懂或“较乱”的作业,应该在辅导时努力去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图,在肯定他们大胆创作的基础上,再提出中肯的意见,要有意识地去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如对学生的美术习作评了等级后,加上一句简单的评语。“你这次的制作材料虽然简陋,但在造型上还是有模有样的。如果换上一些更结实美观的材料来做,效果会更好。”给了学生这样的评价之后,使学生既知道了自己的进步,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有了改进的方向。

3.互动评价,自评与他评同步。主动自评:就是学生对自己在学习实践过程的收获和成果进行评价,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创作思路,在课堂上给足他们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互动他评:如采用小组互评的方法,在作业结束时,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传阅,让每位同学对其他同学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先说说精彩之处,再谈要改进的方面,在互评中不仅让受评者得益,也让评价他人美术作品的学生可以从中吸收别人的长处,同时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评价主体的扩展,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只要教师依据以鼓励性为主的评价原则,坚持把美术学习的评价贯穿于教学的每个阶段,一定会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敢于肯定自己的成绩,也能大胆向别人提出建议。

总之,高年级美术作业的形式是多样的,方法是多变的,评价也应该是多元的。学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以及他们各自特有的语言和个人创作方式,教师如何把三维目标较好地体现在作业设计中,同时更好地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我们不断尝试、体验、改进。

[参考文献]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创意设计 篇4

一、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是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内容,但新教材重建了知识体系,依据学生熟悉的乘法算式中积与乘数的关系认识倍数和因数,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本课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数学探索能力,解决实际问题都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认识自然数,认识倍数与因数,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在100以内的全部倍数,能找出10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知道什么是质数、合数,使学生经历2、5、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知道的其特征,知道奇数和偶数。

2、使学生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在探索过程中,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分析、归纳、猜想、验证等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教具准备:空白卡片

若干数字卡片

五、课前交流

师:上课前我们先轻松一下,猜几条数字谜语好吗?

1、七上八下(猜一分数)

2、不三不四(猜一小数)

3、一五一十((猜一整数)生:7/8 3.4 510 [设计意图]课前激趣,唤起学生对数的回忆

师:从猜谜语中可以看出同学们课外知识很丰富。能不能说一说,你们的星期天都是怎么过的? 生:看书,听音乐,逛商场(老师适时和学生交流)师:你们的星期天都很有意义,那我们来看看淘气是怎么过星期天的。这里有一篇淘气的数学日记,日记里还有很多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数学内容呢。

六、教学过程

活动

一、创设情境,结合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出示:数学日记(每小组一份)淘气的数学日记:

淘气的星期天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望奶奶。我们先去买点东西。爸爸开着车,每小时跑60千米,半小时就到了商场。下到-1楼的超市。商品好丰富啊!每千克2元

每千克18元

每千克11.4元

每千克30元

鸡翅

猪肉

咦!我最爱吃的橙子怎么没有了?没关系,还是买点奶奶喜欢吃的东西吧。(1)从这篇日记中,你能找到了哪些数?小组内交流,记录员记录在卡片上。(2)你能帮淘气选购吗?你选购的商品需要多少钱,把算式记录下来。

(1)从这篇日记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小组合作,记录在小组的空白卡片上。(小组操作)[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同伴相互启发和交流,挖掘日记中数的资源。一个小组在前面操作,在黑板贴出数字卡片:60,30,-1,6,4,5.8,3.6,2,11.4,2.5,18,0.5,1/2,0。

师:这么多的数,淘气带我们走进了一个数的世界。看这些数,都有以前学过哪些数呢? 生:小数,分数,整数,负数。

师:这么多的数,看上去有点乱,就按以前学过的数把这些卡片分一分,各小组继续操作。(交流学生的分类)

(动手分一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条理的思考,主要把小数和分数分出来)

师:分数和小数我们暂不研究。今天我们主要研究这些数。这些数到底是什么数呢?打开书,把课本第2页中间两句话读一读。生: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师:阅读课本的时候,要细心体会课本每一处的意思。包括标点符号。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这里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指导读书的方法

生:表示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说7,8,9,10,1000,10000等,继续数下去,数不清。[设计意图]从书上给的0,1,2,3,4,5,6等几个特殊数的认识推广到更多,培养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师:像-3,-2,-1,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这个…呢? 生1:也是还有很多,比如:4,5,6,10,100等。

生2:我补充一下,还有-4,-5,-6,-7,-10等等这样的负数。[设计意图]通过学习的迁移把认识自然数的方法迁移到认识整数。师:你理解的很正确。对比这两句话,还能发现了什么? 生1: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有些不是自然数。生2:-1,-2,-3这样的负数就不是自然数。生3:整数包括自然数,自然数是整数的一部分。

生4:自然数是从0开头的,整数在0的前面还有许多比0小的负数。

师:你们真的很善于发现,太了不起了。看黑板上这些数,哪些是整数,哪些是自然数。生:除去分数和小数,都是整数。把整数里的负数去掉,就是自然数。[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对比发现自然数和整数的关系。

师:数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商品信息,你能帮淘气选购一样商品吗?需要多少钱呢? 生1:买5千克梨多少元? 5×4=20(元)生2:买3千克西瓜多少元? 2×3=6(元)生3:买1千克葡萄多少元? 3.6×1=3.6(元)……

师:可别小看可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倍数和因数就在这里。刚才已经有了阅读课本的经验,继续读下去,不懂的地方提出在小组内讨论。你的桌子上有一个助学卡,小组可以按照上面的提示自学。记录员记录下来。附助学卡:1.读一读笑笑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2.读一读智慧老人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3.自己写一个算式,在小组内说一说(记录员记录下算式)4.关于倍数和因数,你发现了什么?(老师参加其中的一组观察学生的活动)小组汇报:

生1:5×4=20(元),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的因数。我们知道了倍数和因数。生2:我们只在自然数范围(0除外)研究倍数和因数。我们知道了研究范围。师:那刚才黑板上的三个算式哪个不在我们的研究范围之内? 生:3.6×1=3.6(元)不用研究。

生:4×5=20(元),2×2=4(元),18×5=18(元),2×6=12(元)(我们小组说了这些算式)生1:关于倍数和因数,我们发现,积是乘数的倍数,乘数是积的因数。生2:我们发现一个数的倍数有很多个。……

师:你们完成的太好了。看来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继续研究下去,你会有更多的新发现。[设计意图]安排学生自学课本,自己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倍数和因数,一改由“扶”到“放”的方法,把学习内容交给学生,老师参与其中的一组,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师:我们来找一找,下面哪些数是7的倍数?(2 7 14 17 25 77)说一说你的想法。(学生汇报)

生:2不是2的倍数,因为它还没有7大。生:7是7的倍数。因为1×7=7 生:14是7的倍数,因为14÷7=2 师:14÷7=2怎么能说明14是7的倍数呢?刚才不是发现积是乘数的倍数吗?这里没有乘法呀?这里有些不太懂,你能说明一下吗? 生:14÷7=2没有余数,有余数的就不行。师:你举个例子说一说。

生:比如17÷7=2…3,17就不是7的倍数。生:我补充一下,14÷7=2可以看成2×7=14 师:哦,明白了。其他同学明白了吗?不懂的可以向他提问。用除法也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7的倍数。谢谢你把这个方法跟大家分享!(继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判断一个数是否是7的倍数的方法。会用乘法和除法两种方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倍数。师:你还能找出7的其他倍数吗? 生:70,700,7000,770….师:这么多,能说完吗? 生:说不完。

师: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通过刚才读书知道,可以用什么号来表示? 生:省略号。

[设计意图]体会7的倍数是无限的。

师:那给你一个范围,在100以内找出所有7的倍数可以吗?(交流)生:7,14,21,28,35,42,49,56,63,70,77,84,91,97 师:同意他的意见吗?你找的既没有重复也没有遗漏,一定有什么方法吧。生1:每次加7。

生2:我用乘法口诀,从1乘7开始往后算。生3:从它的1倍找起,有次序的找下去。师:太了不起了,我们探索出了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会找一个数的倍数了吗? 生:会了。

师:找出100以内所有6的倍数,写在练习本上。

生:6,12,18,24,30,36,42,48,54,60,66,72,78,82,88,92,96。(从找7的倍数推广到找一个任意数的倍数,探索到找倍数的一般方法)师:(反馈,找一个同学的作业展示。)和他做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倍数,那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帮这些数找家。这里是“4的倍数”的家,这里是“6的倍数的家”。你们桌上的信封里有一组卡片。找试试看,哪一组愿意到前面来做。学生操作。

生:12和48不知道送到哪家,要不就放中间吧,算两家的。生2:我有个办法,把这个圈改一下,改成中间有交叉的部分。

师:你这个办法好,把这两个圈都往中间画,有了一个共同的部分,让12和48在这里,算两家的。

[设计意图]用一个游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渗透公倍数的教学,也用图直观的渗透集合思想。

师:回顾一下,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在这节课里表现的怎么样呢? 生:知道了自然数和整数。倍数和因数,还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倍数。生:我在小组里发言积极,觉得自己表现不错。

师:在数的世界里,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知识等着我们去探索。今天我们只是采撷到数海里的一朵小浪花。以后,大家将领略到更多的数中奥秘。今天的课就上的这里。[设计意图]养成回顾反思的习惯,并能对自己做合理评价。

亭湖小学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创意设计 篇5

课堂评价是课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评价的语言更是承载这部分的主体,有着关键的重要决定性作用。

评价不是单一的。

1.同一种评价对不同的学生不是单一的含义

比如,对待不同学生“Good”的含义是不同的。虽然孩子们接受了老师的评价“Good”,认为是一样的,但老师的把握尺度却应该有所不同,有所掌控的。比如对待单词的掌握:对于学困生来说,能够读准老师就会评价“Good”,而对于优秀的孩子,她能够运用单词时,也许老师才能够给予“Good”。

2.评价的内容不能单一

如果一节课教师的评价只是简单的“Good”,那么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不是很明显的,或许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种形式,丧失了形成性评价的内涵。评价要体现多元化,评价的语言一定要丰富。如Good job!Come on!Go ahead!Congratulations!You are the best!Did better!Well done!I like you!Please give „ a big hand.学生或许对待这些评价不一定都听得懂,但是教师要附上肢体语言或适当的翻译,让学生清楚老师给予的评价是很用心的。

***222222 教学评价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手段,一种学生成长的记录。有效的评价是能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的评估活动。这种评估活动对调控小学英语教学,激励小学生起到积极的调节和指导的作用。

教育部颁发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小学英语教学重视激发和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引导学生乐于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表达和书面阅读的能力,防止和纠正以教授语音、语法等语言知识为主的做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兴趣上。所以,小学英语教学评价应该成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快乐指南,在老师的关注下,使学生不断的成长。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有助于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为达到这一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采取如下评价方法:

一、评价原则

小学英语评价应着眼于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着眼于引导、促进学生的继续学习和发展,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评价必须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应该是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二、评价方法

1、课堂表现评价

我们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包括学生的问答、对话、朗读、表演、游戏、比赛等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师评、生评、自评等方式当场评价,好的发给贴画或者在书上盖金、银奖章等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的进行评价,我们作了许多探讨。首先我们提倡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尽可能丰富,注重分层评价,不仅仅是Good!Very good!OK!

其次,我们在教学中,大胆借鉴,利用小组合作形式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小组竟赛得分或者得相应奖品,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游戏评价法

游戏评价法是通过小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形式,来评价小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掌握 情况,以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可以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组织小学生做各种各样游戏,同时对在游戏中的获胜者给以不同形式的鼓励。集体听做游戏:教师用英语发出命令,小学生按照要求去做。如:教师可发出以下命令,并观察小学生对每一个命令的执行情况。Turn to page 2.Turn to page 4.Turn to page 3.Turn to page 10.Turn to page 12.Turn to page 8.Turn to page 9.Turn to page7… 连续三次正确执行命令的学生为获胜者。

1-100数数游戏:小学生用英语从1数到100,自己发现数错时可重数,以用时最少者为获胜。通常情况下,经过准备的小学生可在1分钟内数完。

猜词游戏:这是一个以两人小组为单位的游戏。教师有目的地准备一些词或词组,让一小学生看后做一个动作,另一名小学生根据这个动作猜测他(她)看过的这个词,连续猜对三个的两人小组获胜。

听词游戏:教师有目的地准备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放音,同时在大屏幕上给出包含一个正确的四个可选图片或动画,小学生听后选对者为获胜。

情景表演游戏:通过小学生按照教师给出的情景进行创造性表演,评价小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每周对小学生的游戏评价情况汇总一次。

3、书面作业评价法

作业评价法通过学生交作业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评价。教师每周要求小学生上交一次他(她)认为是最得意的作业。教师可用“评语激励”等方法评价后装入小学生英语学习档案袋。

4、录音作业评价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学完一单元后将所学内容录在一盘磁带上,教师批改时先听学生的作业,再把评语录在学生的录音磁带上,评语在指出学生错误的同时,以鼓励的语言为主。并且还定期组织学生交换听录音带,并进行互评。

5、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是指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学期末教师根据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口头、笔头的评价。它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测试包括口试、听力考试和笔试等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口头、笔头测试在考试中的比例各占50%。听力测试应着重检测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笔试为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形成性评价是对小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的评价。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创意设计 篇6

结合本次课程学习的体会,简述自己的某一次教学实践,说说采用了哪些教学策略,并着重分析这些教学策略所起的作用。

那是一节数学练习课,教学目标是巩固学生对于千克和吨两个质量单位的理解、换算和计算。我出示的题目是:一座大桥限重13吨,有三辆车要通过,请计算是否可以顺利通过。A车:5000千克的煤;B车:三头大象,每头5吨;C车:6000千克的大米和7吨面粉。本节课我主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是小组合作讨论、以组为单位汇报展示。出示题目后,我提出合作要求让学生们分组谈论:

1、你认为哪辆车可以通过,哪辆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2、做完这道题目,你想对司机们或者是某位司机说点什么?布置好这些任务后,学生们开始在值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起来了。而接下来汇报纠错的过程中,却真的出现了我意料之外的很多美景。

美景1:薛晨晞的分类法。

第一组同学大概是这样汇报的,首先前面三个同学分明汇报了三辆车是否可以通过,最后一个同学总结说:经过我们组的分析,A车可以通过,B车不可以通过,C车可以通过。我们想对司机说,为了您的安全,你注意不要超载。

在她们汇报后,不少的同学进行了多样化的评价,这个时候薛晨晞举起了手。她说,我认为应该说A车和C车可以通过,B车不可以通过。刚听完,我心里不由的一喜。虽然只是几个字的区别,意思也完全一样。然后这样分类汇总的方法,是数学课上多么重要的一种思想啊。我当即对她的建议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对比了分类与不分类在生活中使用时明显的区别,借机向学生们渗透了分类思想的优越性和重要性,也使后面几组的同学在汇报时提起了注意。在这里我主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是从学生的回答中抽取有效信息进行强化和引导,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美景2:陈思琪的小纸条。

陈思琪是班里一个基础相对差一些的孩子,当我叫到她们组上台汇报的时候,对她即将要有的表现有些担心。然而汇报时,我发现了一个小的细节。其他三个孩子都是没有任何准备的直接口述,边说边回头看黑板上的数据,而陈思琪的手里拿着一个小纸条,显然是准备充分。而这一点,正是我预备在汇报完后给学生们提出的选一个记录员的建议,于是,我在他们汇报完之后,提醒学生们注意,她们在汇报时有什么不同。细心的孩子马上发现了“陈思琪手里有纸条,所以不用一直回头看黑板;其他三个同学一直在看黑板。”通过对比,孩子们一致认为,在交流时,还是应该做好记录比较方便。

有时候,用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比较让她们发现优越性,比老师教条的方法指导或者布置任务效果要好的多,也显得自然的多。一张小小的纸条,省了老师多少的唇舌。

美景3:宫乐涵的“或者呢?”。

在一个同学汇报B车是否可以通过的理由时,计算了三头大象的体重,然后说B车不可以通过。在学生评价时,有学生指出这个同学没有比较,理由陈述的不够完整,应该说明13吨小于15吨。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宫乐涵嘴快的加了一句:或者呢?然后那个同学没有理会,继续说,因为13吨小于15吨,所以B车不能通过。我边听边在心里想,或者呢?毋庸置疑,她是希望回答问题的同学说出也可以说是15吨大于13吨,然而这个补充仅仅是换了一种说法吗。

或许,宫乐涵当时的想法仅仅是觉得还可以这样换一种说法。然而我在心里快速的对这两种说法做了一个比较,感觉其实是有区别的。从一年级开始一直教孩子们用算、比、答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然后对于其中的比却没有想的太多。今天看起来,似乎又是我粗心了。桥的限重是13吨,因此车辆是否能够通过,应该以是否超过桥的限重为标准,在这个地方,桥是标尺。因此用车辆的重和桥的限重比较似乎更易于理解,也更合适一些。于是我引导学生对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进行了比较,孩子们很快有了发现,说这样简单,如果超过13吨就不可以,小于就可以,想起来也容易。

课下,我对这节课进行了简单的反思,有同事说,其实第三辆车也是不可以通过的,因为要加上车本身的重量。那一刻,仿佛醍醐灌顶,让我觉得原来简单的一道题目,还暗藏了这么多的玄机。在我沾沾自喜自己本节课抓住了这么多教育良机的时候,原来还有这么大的一个疏漏。从开学伊始,我就一直在教孩子们做一个有心人,一个善于发现,也善于思考的人。通过这一节课,我更坚定了这样的想法。教要做一个教的有心人,学也要做一个学的有心人。因为,教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未知的过程,谁也不能预料,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遭遇多少的障碍或者是美景。只有做一个善于观察、懂得思考的人,才可以遇山开路,遇水搭桥。而本节课中,以分组合作为主要教学策略的课堂,真正体现了百花齐放的盛大景象,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美术课堂作业的创意设计 篇7

一、化长为短, 段中求成

一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犹如汽车在旅途之中只有不断加油, 才能将“美景”欣赏到最后一样。

如, 丰县人民路小学李先会老师执教的《牌楼》一课, 教学生使用高粱秆来制作苏鲁豫皖边界的牌楼模型。在了解这一牌楼后, 进行一次作业:用“十字拼接”法来拼接出牌楼的构架。学生拿着很新奇的材料, 积极地动脑归纳, 动手制作, 这时候没有什么事能比这探索更积极了。一个个牌楼陆续成型, 学生兴奋不已, 这时候老师提出一个小问题:“如何用高粱秆来制作瓦片”, 学生在讨论、尝试后得出“成片拼接”法, 然后投入二次作业中。一座座“牌楼”即将竣工, 这时, 李老师提出了一个高难度的问题:“如何让牌楼稳稳地立起来”, 这一次师生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着, 对于老师的建议, 学生在采纳的同时又提出了更好的改进方法, 大家再次动手进一步完成作品。这第四次作业更是有趣, 是听课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学生们拿着自己的作品各找一位听课老师为其贴牌, 并且给出建议。一阵阵的掌声就是最好的回答, 太棒了!

二、由简入繁, 层层推进

作品难度递增是发展的必然过程, 分段式作业根据学生水平的不断递增, 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这样一件作品在教师的指导下, 由简单走向丰满, 由单调走向多姿多彩, 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感到太大的难度, 都是学生“跳一跳”就能达到的。

如, 睢宁县实验小学韩华老师执教的《儿歌变画》一课, 如果直接让二年级的学生根据儿歌来创作一张作品的话, 难度是很大的, 毕竟六七岁学生的抽象思维并不是很活跃, 仍然要以具象为依托, 这就需要老师的层层引导了。韩老师首先让学生听儿歌、唱儿歌, 然后分别出示了不同儿歌中的主体和背景, 需要添画完成“这是一项为自己夺得小红花的任务哦”, 单纯的主体或背景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件难事, 他们动一动脑筋, 好主意就出来了, 完整的作品便在他们手中应运而生。其中, 最关键的是儿歌如何变画的大体思路:提取儿歌内容, 画面由主体和背景两部分构成。这样再去进行主题创作, 就会大大降低难度, 一切在心中了然, 离成功就不会有多远。“难事必作于易”说的就是如此吧!

三、渗透道理, 创大美于自然

美术课的“美”味要渗透进每一节课, 通过老师科学的安排、系统的教授, 学生们慢慢悟出来, 这样的内化将是持久而赋有个性的。任何作品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个漫长的、改变的过程, 经过自己反复打磨自己的作品, 才能经得起考量。

现在很多地区在大力推进乡土教材的编写与实施, 如我们徐州的汉文化艺术就编入地方教材进行推广, 在2011年6月我在市评优课上执教的《汉画像石之泥板水印》一课, 就是让学生去感悟历史的印记——强烈的形体美, 从模仿古代的舞鼓者动作上体会出影子魅力:一样能表现强而有力;再从观看杨丽萍的《月光》, 进一步感受影子的魅力:一样能表现出柔而不弱。接着我们一起讨论了在泥板上的两种简单的雕刻方法, 并得出:阳刻法更适合去表现有力的动作, 阴刻法能更好地表现出柔美的舞姿。学生选用一种方法在自己的泥板上表现一个舞姿, 更准确地说是一个影子舞姿, 刻好之后上色印在讲台前的长卷上, 一时间气氛甚是活跃。我问学生:“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传承汉文化!”我的心为之一颤, 接着问:“你们想怎样传播汉文化?”有几个反应快的学生说:“让老外们都来看看呗!”顿时课堂进入了没有被预设的高潮, 我随机扮演了一位外国友人, 让学生来给我介绍他们的作品, 他们争先恐后地为我介绍汉画像石、印刻阳刻、影子的魅力等等, 当时我热泪盈眶, 我为拥有这帮学生而自豪, 他们必将成为艺术的传承者, 因为他们懂得。

我们是“美”的引导者, 在展望未来、仰望天空时, 必须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培养学生对于“美”的思考能力。从小为学生播下美育的种子, 渗透审美的思维, 习得了各种技能与方法, 相信在这些学生手下, 一个个经典必然应运而生。

小学美术课堂多次分段式作业设计, 妙哉!

摘要:一件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让小学生“埋头苦干”地完成一个作品是很难的。教师可以将这漫长的过程分解成段落式, 一个段落一个“小成功”, 靠一个个的“小成功”来刺激他们去完成一个阶段的作品后仍以饱满的情绪迎接下一阶段的创作。

关键词:多次分段式,心理规律,感受,体验

参考文献

[1]郭莹.幼儿美术教学“三化”.少儿美术, 2014 (02) .

小学美术作业设计有效性的初探 篇8

一、有的放矢,有效提高

1.开展游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陈鹤琴曾指出: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设立一些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学会思考,在愉快中锻炼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能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快速完成学习任务。

一年级孩子特别喜欢游戏,在《让我的飞机上蓝天》中,孩子们总是按捺不住自己的热情,在课堂上乱飞纸飞机,这样课堂秩序会打乱。老师马上急中生智说:“我们来玩个飞机起飞的游戏吧。”孩子们马上安静下来,在给孩子说明一些游戏规则后,全班高高兴兴地出发去“机场”。开始比赛飞飞机,先来个集体大飞行,再来个小组赛,孩子们玩得无比欢乐。

2.注重合作,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纸盒变家具》中,孩子们就体验了一次合作学习。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要完成一组家具摆设,还是有难度的。老师就给学生安排了分工协作的方法,先确立组长,确定每组要做的家具,两个拼搭组合,两个装饰美化,最后两个负责出主意和搭下手,这样每组就井然有序地开展工作了。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作品,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二、量体裁衣,人人参与

1.根据内容难易度设计分层作业,给予每个学生选择权。

教师在课堂作业设计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班级学生的差异,设计适合不同基础学生需要的多层次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使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消,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难度、内容和形式。因此,适宜的作业要求可以给学生很大的表现空间,自由灵活的分层作业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植物写生》一课中,要对植物进行写生创作,枝叶的走势、穿插、遮挡很难表现,学生一听就开始头疼。为了让他们人人都参与到写生活动中,笔者安排了四组不同的植物供学生选择、分别是造型简单君子兰、叶面宽大旋转的虎皮兰、枝叶穿插的吊兰和带花造型繁琐的剑兰。

2.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分类作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动力。如果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设计分类作业,那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实践、大胆创造。特别是到了小学阶段的中高年级,部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逐渐减退,美术课纪律松懈,不带画具的学生大有人在,美术课堂管理的难度增加,学生对美术作业不够重视,拖拉和欠交作业现象严重。因此,教师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应因地制宜地设计有趣味性的作业供学生选择。

在学习《造型别致的椅子》这一课时,笔者先按照教材上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设计图的教学,怎样检验你设计的椅子到底好不好呢?笔者就在下一课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利用各种材料,设计一个漂亮、别致的杯子,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利用各种表现方式及各种材料成作业,这样就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了适合自己爱好和特长的选择及展示的机会,学生的兴致很高,做作业的积极性更高。有的学生喜欢用铅丝设计一个造型简约的椅子,有的学生用纸板拼搭组合一个舒适的长椅,有的学生用布艺缝制一个柔软的沙发,有的学生用常用的橡皮泥捏制一个独特的椅子。

三、合理评价,发展个性

成功的评价对学生兴趣的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作用,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作业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新课程标准对美术课程评价作了这样的定位: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评价。评价既是对教学目标达成度的检验,又是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手段。采取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分层评价策略,能有效促进全体学生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当然,分层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课堂作业,还关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体现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学生在得到老师和同学及时合理的评价后,也很好地保存了作品本身的个性。

一节《画人像》的课上,孩子们都开始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这里都是学生画的自己的头像,请同学说一说你找到了谁?

生:这一张最丑了,肯定是小王!

师:我们评价的时候不能这么说,比较伤人的自尊。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外貌特征来说,人物的神态表现得生动不?

这时坐在最后的一个女生,更是捂着自己的作业不肯展示。

师:快拿上来,同学们给她点勇气。

在同学的鼓励下,女生终于把作业展示出来了。

生:画面上的人物很有特点,头发乱乱的,眼睛比本人大多了,嘴巴的线条没有掌握好,神态还是比较自然的。

在同学的评价下,女生开始笑了。因为我们都是善良的人,包容别人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亮点。这就是评价给我们的力量。

上一篇:《浣溪沙·秋情》原文及赏析下一篇:故乡呵,我亲爱的故乡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