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医疗安全管理(通用12篇)
科全体 医生:
科室近期质量安全工作存在问题如下:
1、入院记录中辅助检查栏目中未记录入院前有意义的外院或门诊检查结果,反而出现在现病史中;
2、多数首次病程记录病例特点基本照搬入院记录,归纳和重点不突出,不符合要求;
3、病程记录中请会诊记录和会诊记录未分开书写且内容记录不规范;
4、转科记录格式正确但书写不规范,如病人入院时情况和入院后诊疗经过混淆不清楚,不前情况未记录主要的病情表现;
5、辅助检查申请单填写病史和诊断栏内容简单甚至缺乏主要的病史和诊断,影响辅助检查科室结合临床准确提供检查结果,易致辅助检查结果错误(以前有类似情况存在),遗漏申请医师签名、时间等;
6、出现丙级病历现象:病历归档后无首次病程记录;
督查人:张德琼
整改措施如下:
1、在科室晨交班会上通报上述问题;
2、再次要求上述记录的规范书写;
3、科主任加强督查、修改、培训和指导;
4、医生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5、强调病史询问时注意起病情况的收集;
6、要求医生加强责任心和进一步端正工作态度;
7、质控医师和住院医师加强科室质控管理;
被反馈人员签名:
2016年05月17日
追踪评价:已整改□
未整改□
部分整改□
评价人:
未整改问题:
2016年
月
1 健全质量管理组织, 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1) 解放军第一医院自2008年成立了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 定期对医院医疗、医技、护理质量进行研究, 评价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执行落实情况;根据医院业务开展情况, 组织领导医院的医疗、医技、护理管理宣教和检查评比工作;对重大医技、医疗、护理质量问题进行鉴定, 调查分析医疗缺陷的原因及性质, 并对医疗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整改要求及改进措施, 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2) 组织成立了病历质量检查督导组, 主要检查全院出院病历和运行病历, 梳理出本院在病历书写方面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并就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实施安排检查组中人员授课, 就病历书写的基本知识和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培训。督导全院病历书写, 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转变;
3) 组织专家成立病历质询专家组, 成员共6人, 继续到临床一线开展病历质询, 检查全院临床科室的所有在位医生对死亡病历、出院病历存在的问题, 进行专家、科主任、主管医生专项质询;
4) 质量管理科每日不定时地抽查在院网上运行病历, 每月中旬至月底全科人员对全院终末病历进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科室进行改正, 并将检查结果每月汇总反馈到科室;
5) 充分发挥临床科室质控小组的一线作用, 实行科主任负责制, 强化各级质控小组职责, 定期对医院医疗质量及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检查, 加大督导检查力度,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规范各项规章制度, 保障医疗安全
1) 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3,4]。为规范工作流程, 量化考核标准, 规范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 借鉴兄弟医院经验, 制定了《解放军第一医院医疗质量综合绩效考核评价实施细则》和《解放军第一医院科技绩效考评实施办法》;
2) 落实医疗规章制度是提高基础医疗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重要保障[5]。近一年, 通过对核心医疗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 发现尽管有会诊制度作为规范, 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会诊申请单的眉栏及申请时间填写不全或时间未具体到时分, 另外, 病程中会诊记录未单独书写。所以, 质量管理科规范了会诊的管理规定及工作流程, 规定急会诊必须在10min内到达会诊地点, 普通会诊必须在48h内完成;申请会诊记录单书写内容包括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 申请会诊医师签名等;会诊意见记录由会诊医师在会诊结束后即刻完成, 内容包括会诊意见、会诊医师所在科别、会诊时间及签名。病程中会诊记录有主管医师在病程中单另记录会诊意见及执行情况;
3) 完善健全了输血病程记录的书写, 其中包括输血指征、输注血液成分种类和数量、血型、输注过程的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等, 且有输血疗效评价, 严格要求输血病历必须有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输血前必须有丙肝、乙肝、梅毒、艾滋病的检验, 另外, 首页输血信息也要填写完整, 包括血型、输注成分及分量;
4) 为符合三甲医院评审要求, 2012年6月营养评估在本院普遍开展, 质量管理科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 对营养风险筛查表和营养风险评估表进行了专项检查监管, 规范了营养评估的筛查评估、填写、排序等, 并做了持续性改进;
5) 为确保医疗安全, 根据各科的专科特色, 征求各科意见, 并根据各专科意见, 重新制定了知情同意书模板, 进一步规范了各类知情同意书;
6) 结合日常检查中出现的问题, 进一步规范了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要求各科室患者死亡24h内上报质量管理科, 本科组织病历讲评专家、药剂科、营养科专业人员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 并严格按照死亡病历落实情况奖惩规定, 狠抓落实, 不断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提高了死亡病历书写质量。
3 加强业务学习培训, 夯实医疗质量管理基础
1) 针对病历中常出现的问题, 质量管理科邀请院内病历质量专家定期进行学术活动, 就病历书写的基本知识进行专项培训。就关于如何提升医疗质量及病历书写方面, 特邀请外院专家进行授课辅导;
2) 为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打好病历书写基础, 举办病历展评, 各科室组织筛选所展病历, 主任要严格把关将本专业、有水平、有质量的病历进行参展, 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认真观看参展病历、专家评语, 互相交流经验, 热烈讨论, 达到医护人员之间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 进一步达到学习提高的目的, 优秀病历进行奖励并将展评结果在《医疗工作动态》中进行通报。
4 不断强化科室内涵建设, 提高医院整体水平
每季度将近期医疗质量动态及病历中检查出现的问题整理、反映在本院院刊《医疗工作动态》中, 全院科室每科下发一册, 让科室及时了解自己做的好的方面及出现的问题, 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持续改进。
5 狠抓重点部门关键环节, 持续提高医疗质量
1) 组织好危重病员的抢救, 督促做好准备工作, 包括抢救器材和人员训练、抢救方案。各科室应根据情况设抢救室, 准备必要的急救用品, 指定专人管理, 定期清点、定期检查。抢救药品要及时补充、按期更换, 急救器材性能良好, 保证可以随时使用。检查人员训练的情况, 进行定期考核, 检查抢救方案的合理性;防范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包括:跌倒、坠床、压疮、非计划性拔管、院内转运过程中管路滑脱、以及意识不清病人意外的防护;有明确的患者安全目标, 组织实施包括身份识别、用药安全、做到正确执行医嘱、危急值的报告、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监督科室及门、急诊抢救的组织实施。遇有重大抢救, 由医务处组织实施;检查抢救中与病员亲属的沟通和告知工作及签署必要的知情同意书情况。必要时与病员单位取得联系, 以便得到配合支持;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技术的专业训练, 熟练掌握抢救技术, 并制定常见危重伤病的抢救预案;
2) 围手术期的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制度, 其内容可因医院的功能、任务、科室设置、专业水准而各异, 除了要得到切实与认真的实施外, 质量管理部门建立必要的督察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3) 检查临床科室输血指征、输血前肝炎系列、艾滋病、梅毒等检查完善不完善, 输血单填写全面与否。检查输血时医护人员床旁核对病员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项目, 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 再次核对血液,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检查取回的血是否尽快输用,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检查输血前后是否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及出现异常情况是否及时处理。出现输血反应, 是否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 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 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对出现输血反应, 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 是否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血型。医护人员是否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病员输血反应回报单, 并返还输血科保存。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 (交叉配血报告单) 是否贴在病历中, 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一天;
4) 对患者进行创伤性检查、治疗, 必须遵守《有创诊疗操作的管理制度》。有创诊疗前, 重点告知诊疗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可能的并发症, 患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后方可实施。按手术诊疗管理有创诊疗操作。抽查有创诊疗操作记录是否按手术诊疗管理要求。有创诊疗操作记录是否全面按要求。
6 规范临床诊疗行为, 保障医疗安全
临床路径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 在保证维持和改善医疗质量, 进行医疗质量的正确评价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其为医院管理者和临床科室的决策提供依据[6]。为进一步规范医护人员执业行为,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控制和降低临床常见病医药费用, 减轻患者负担, 质量管理科探索建立适合本院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工作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质量评估和持续改进体系, 协助8个科室开展了临床路径工作, 质量管理科对临床路径工作进行监管评价。
7 完善质量绩效考核体系,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进一步细化科室绩效考核, 重视内部流程管理, 在兼顾效益指标的基础上, 结合监管内容, 细化质量考核指标, 将日常监管纳入科室季度考核, 促进全院各科室和广大医务人员不断加强内部管理, 增进内涵建设, 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与服务质量[7]。
参考文献
[1]胡建理, 周瑜, 周斌, 等.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的对策探析[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0, 17 (7) :664-665.
[2]胡月静, 刘轶宁.某院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体会[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1, 18 (12) :1174-1175.
[3]王瑞, 刘建平, 任梁.强化质量管理, 确保医疗安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3, 20 (1) :42-44.
[4]沈莲, 丁玉琴, 张英霞.安全文化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24) :5986-5987.
[5]黄海涛.规范管理促医疗质量持续发展[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9, 16 (5) :433, 436.
[6]潘学田.开展医院评审, 不断提升医院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0, 17 (6) :2.
为给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提升科室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推动科室内涵质量的改进与提高,强化科室质量意识,根据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实施细则》、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临床医技科室日常工作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动态监管和科学评价,科室通过严格落实各项质量与安全指标,进行考核,从中发现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达到加强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目的。
一、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指标
1、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逐年上升
2、住院重点手术死亡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3、术后非计划重返再次手术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4、手术后并发症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5、手术后感染例数同比下降或合理
6、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的使用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7、单病种过程(核心)质量管理:单病种质量监测指标(1)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平均住院费用下降(3)患者满意度上升
8、患者安全类指标(1)手术安全核查率 100%
(2)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漏报率0(3)各类患者知情同意书签署率100%
9、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
(1)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断提高,全员手卫生依从性≥70%(2)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执行率>90%
二、实施及评价方法
1、定期分析本科室的质量与安全指标的变化趋势,衡量本科室的医疗服务能力、手术治疗与质量水平。
2、根据分析本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定期开展评价活动,解读评价结果,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并有持续改进效果。
3、要求各科各项质量与安全指标呈日渐正向变化趋势。
4、医院建立数据库,对各科的质量与安全指标进行汇总和定期评价。
5.对指标中存在的问题,由医务科分类汇总评价后,分别在院周会、科室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会上反馈,研究整改措施,推广先进经验,以实现质量持续改进。
三、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评价和改进
二、参与大型设备可行性调查和论证,写出论证报告。
三、负责医疗设备器械的验收、维修、使用管理、报废、鉴定及其财产帐目、档案资料收集。
四、了解各科室设备配置情况,合理调配。
五、对仪器使用科室进行考核,每月给出评分。
六、负责全院计量工作。
七、负责维修考察等有关对外联系和院领导安排的其它临时性工作。
一、相关管理目标 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2.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3.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提高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4.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5.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6.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7.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8.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提高抢救成功率;监测手术后并发症及感染例数,手术后感染病例按手术风险评估表的要求分类,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不瞒报和漏报。9.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10.实施“危急值”登记、报告、处理制度。11.实行单病种过程(核心)质量管理。
二、相关评价指标 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2.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3.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4.CT检查阳性率≥70%。5.MRI检查阳性率≥70%。6.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70%。7.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8.治愈好转率≥90%。9.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10.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11.麻醉死亡率≤0.02%。12.尸检率≥15%。13.医院感染现患率≤10%。14.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15.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16.开展成分输血比例≥95%。17.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18.平均住院日≤15天。19.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20.病床使用率85—93%。21.病床周转次数≥19次/年。22.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40%。2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率100%,培训合格率≥90%。24.已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90%。25.非计划再次手术率<0.5%。26.“三基”培训率、考试合格率100%。3
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重点监控指标记录表
(临床科室用)科室名称: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统计时间 手术总重点手死亡非计划再次切口感染围手术期抗菌药各种并发症及例数 按月份计 例数 例数 术例数 例数 手术例数 物使用合格例数(切口感染除外)
2012.01 备注:
1、重点手术是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脑血肿清除术、剖宫产术、髋关节置换术、心脏瓣膜置换术。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格标准: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控制指标。
3、各种并发症是指:术后肺栓塞、术后深静脉血栓、术后败血症、术后出血或血肿、手术伤口裂开、术后呼吸衰竭、术后生理/代谢紊乱、术后猝死、麻醉并发症。4
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重点监控指标记录表(医务部用)统计时间: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科室名称 手术总重点手死亡非计划再次切口感染围手术期抗菌药各种并发症及例数 例数 例数 术例数 例数 手术例数 物使用合格例数(切口感染除外)心血管内科 骨科一区 骨科二区 神经外科 脊柱外科 烧伤外科 美容科 泌外一区 泌外二区 胸心外科 普腹外科 5
肝胆外科 妇科 产科 口腔科 耳鼻喉科 介入科 合计 备注:
1、重点手术是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皮冠状动脉治疗(PCI)、脑血肿清除术、剖宫产术、髋关节置换术、心脏瓣膜置换术。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合格标准: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控制指标。
1 独特的护理工作特点
1.1 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各专业技术复杂、业务技术标准化, 需要护士成为理、工、医的复合型人才。医技科室工作的特殊性和技术的复杂性, 需要人才队伍的构成多样和合理组合。既要有受过较高层次系统医学教育的诊断医师, 也要有受过良好的工程技术教育, 能够保证医技科室日常工作顺利开展的各级工程师, 更需要作用特殊的护士。
1.2 独立性强, 缺乏相互制约
各检查、诊断、高压氧治疗室、介入治疗室、血液量子治疗室、放射治疗室等, 其中安置的护士少则1人, 多则3人~5人, 自成一系, 各自为政, 上不归临床主任管, 下不归护士长管, 工作缺乏监督性, 没有约束力, 长此以往, 其职业道德、护理整体素质水平均呈下降趋势。
1.3 技术操作单一, 应急能力下降
因各种检查、诊断、治疗室技术操作单纯, 或仅做静脉穿刺, 或仅做各种体位的定位摆放及进行一些导管、仪器的清洁、保养、消毒工作。久之, 使自己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下降。如果病人在进行诊断、治疗时, 突遇病情特殊变化, 则缺乏相应的急救能力。尤其是到血液透析室、高压氧治疗室、介入治疗室等进行治疗的病人, 大多是病情危重、体质差的病人, 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病情变化, 突发情况很多。
1.4 工作性质平稳、缺乏主动性
护士大多被动、机械地等待前来就诊的病人, 不能顺应医学模式的改变, 不去深入开展整体护理工作。
2 护理管理
2.1 转变观念
医院管理者要提高对医技科室的认识, 摆正护士在医技科室中的地位和职能。
2.2 合理配置护士
医技科室根据其工作的特殊性和技术的复杂性, 需要的人才队伍的构成也应多样和合理。选派人员时, 一定考虑到配置的合理性, 既要受到系统医学教育和专业培训, 还要受过良好的工程技术教育, 以保证医技科室各项仪器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行。既要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有临床护理经验的高年资护师, 又要有年轻力行、动手敏捷的理、工、医复合型人才去任职。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应急能力, 能及时发现操作中病人出现的意外情况, 在正确判定病情后能给予及时、正确、有效地初步救治。
2.3 强化职业道德培养、严格考查制度、规范技术操作
因各检查、诊断、治疗室的一些护理技术操作都由护士一人独自进行, 所以要求护士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在没有其他人员监督与管理的情况下, 自觉恪守医德规范, 严格规范技术操作。护理部及各职能科室加大监管力度, 定期不定期对其进行考查。医技科室尽管学科专业种类各不相同, 但其业务工作多数可以单项进行考核评价, 由于医技科室业务技术的标准化, 因此, 比较容易做到技术指标数据化[2,3]。
2.4 加强再教育, 提高专业水平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以及科室借助于仪器设备和技术发展, 对一些疾病诊断治疗的水平已从参考和辅助, 进入确诊和特效的更高层次。医技科室护士要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 牢固树立方便病人、方便临床科室的服务思想, 根据病人的需要而确定自身的业务工作内容、范畴, 决定其新业务、新检查或治疗手段的开展及实施。要及时学习和掌握国内外医学及护理学理论的新知识, 并能综合运用到临床专业中。
2.5 岗位明确、职责清楚
各诊断、治疗室中, 医、技人员存在着一定的流动性, 而护士相对固定, 所以护士要明确自己的职责, 遵守相应的岗位责任制, 与所在科室的医师、医技人员明确分工, 不要盲目涉及不属于自己护理专业的技术操作, 以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4,5]。
2.6 扩大监督, 增加约束力
护士既要服从所属医技科室的管理, 又要归属护理部的领导。对每例就诊的病人, 医院向其发放医患双向承诺书, 病人如发现医护人员有违反承诺行为, 可随时向院方提出。
2.7 整体护理的应用
病人就医后, 尤其在候诊、诊断、治疗过程中, 存在着多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护士接诊后应首先通过观察、交谈、体检等, 系统收集有关病人身体心理及情绪状况方面的资料, 对病人的身心作出初步测定, 做出护理诊断, 并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把“以病人为中心”落到实处。
由于医技科室直接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及治疗手段, 同时也为全院的科研和教学服务, 临床科室对医技科室有很大依赖性, 所以医技科室护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工作质量的优劣, 直接影响到医技科室对全院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效果, 尤其对临床工作影响甚重, 有些诊断、治疗将直接影响到病情的转归。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必将会有更新、高、精、尖的医疗设备技术应用于临床, 而医院的护士亦将涉及于其中的各部门, 护理工作也将显示出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而其护理质量的高低, 也将体现出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
关键词:医技科室,复合型人才,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丁涵章.医技科室的基本特点与发展趋势, 现代医院管理全书[M].杭州:杭州出版社, 1999:233-235.
[2]姚军, 韩月萍, 石兆光.对现代医院医技科室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 (8) :47-48.
[3]马俊.医院质量管理实用教程[J].中国医院管理, 1987, 7 (6) :56-59.
[4]郭玉丽, 王斌全, 商临萍.岗位分析原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 2010, 24 (4B) :953-954.
一、依定,依法执业,按排班表值班,无脱该项不得分,未经同意调班发现一次法行医5 岗,打游戏、看视频、淘宝等与工扣1分。5分 作学习无关的事不做。调班需经科主任、护士长同意。首诊负责制度:落实“首诊医师负①未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首诊医
责制”,首诊医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师拒绝诊治患者或出现推诿患者现诿或拒绝诊治患者,在未确定接受象,每发现1人次扣0.5分。2 科室前,首诊医师要对患者全面负②对疑难、危重病例或病情涉及多科责。的患者,首诊医师未按有关规定诊治或进行会诊,每发现1人次扣0.5。严格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看每周三级医师查房次数,不足1 次扣0.2分 业务学习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 业务学习、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每月至 4 制度。少一次,并有记录。缺一项扣2分。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危重患者抢救 抢救过程有缺陷,缺相关科室会诊1应由主治医以上人员主持,认真贯 2 例扣0.5分、缺病危通知、无病程记彻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抢救制度,有录1例各扣0.5分。病危通知,病程有抢救记录。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应在患者死亡
一周内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至
死亡病例未讨论1例扣1分。少主治医师资质)人员主持讨论,并记录于病历中。会诊制度:普通会诊医师为主治医师
以上职称,会诊时间为24小时;急不符合一项扣0.5分。
二、核
会诊时间为10分钟,会诊记录符合 心制度要求。30分 交接班制度:交班除常规项目外应 包括:危重患者,病情变化患者,2 有危急值者,不良事件,科外患者、交班记录过简单扣0.5分。特殊治疗(输血、有创操作)、急救及生命支持医疗设备完好率。术前讨论制度(大、中型手术)。大、中型手术无术前讨论1例扣0.5 2 分。临床输血管理制度。查当月全部输血病历,按《临床输血 2 质量评价表》考核,不合格一人扣1分。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甲级病按医院《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查运行、6 历合格率≥90%,病历书写合格率≥出院病历,每下降1%扣0.2分,出现95%。丙级病历直接扣6分。手术分级管理、重大手术报告、审查阅住院病历,了解制度的执行情况:
批制度。①手术医师、麻醉医师资质管理制度 2 和手术审查、批准制度、分级管理制度。②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缺①②中一项扣0.5分。查对制度 查看手术安全核查表,未核查1例扣 2 1分
门诊处方合格率达100%,门诊病历抽查当月医师门诊20张处方,每下降
书写合格率达95%。1%扣0.2分,随机抽查观查室和门诊
病人病历10份,合格率每降低1%扣0.2分。2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发现一例未报扣1分。有患者病情评估,病程记录应反映发现缺陷1例次扣0.5分。查出院病 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方案调整的全历首页,每下降1%扣0.2分。6 过程。病历首页诊断填写完整,主要诊断填写正确率100%。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完成率达98%。每下降1%扣0.5分,扣完为止。6 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 抽查10份病历,重点考核本科前5 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位住院病种,检查手术记录是否规范,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术后记录是否正确反映病人术后的情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况。术前准备:诊断、手术适应症是度的落实。术前:诊断、手术适应否明确、术式选择是否合理、有无与
三、医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替代方案),患者签署手术、麻醉同意书, 输血同疗质量 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6 意书。检查手术中管理及术后处置、30分 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查对、术中管理、术后处置是否手术前查对无误;术中:手术操作合理规范,记录是否及时准确。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考核要点:1项达不到要求扣1 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分至扣完为止。人;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手术医师术前查看病人,术前亲自缺一项,扣1分
查看病人,交待手术风险并签字、术后亲自书写手术记录(或由第一3 助手书写的手术记录,术者应签名)、术后及时查看病人。急救设备、药品(呼吸机、除颤仪缺一项扣0.5分 等)是否有专人维护记录、专人负3 责,是否处于待用状态。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月活动一查质量控制小组活动记录,缺记录不 2 次,并有书面记录。得分 认真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未登记一次扣0.5分,登记不全扣0.5 2 分,医师未处理和记录扣0.5分。认真落实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包括漏报1次扣0.5分。输血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院2 内感染)。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执行 未行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1 2 率100% 例,扣0.5分 手术部位标识 无手术部位标识发现一例扣 0.5分 2 加强医患沟通,落实知情同意制度: 缺1项扣1分,记录不完善扣0.5分,在医疗过程中,常规告知:如患者扣完为止。如出现空白记录而让患方
四、医入院须知、患者入院时医患沟通记签字或手术病人无手术同意书及手术疗安全 录单、患者知情同意授权委托书、同意书未签字的情况,直接扣5分。15分 患者住院期间医患沟通记录单、出院病情沟通记录、医保自费项目清单、病危通知单等;特殊告知:手 5 术、麻醉、输血以及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如化疗或输血)、使用血液制品、贵重药品、大金额检查、耗材等时等,应当向家属交代清楚,履行告知义务,得到理解并签署书面的知情同意书并在病程记录中有反映。
熟悉《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发生1例主要责任以上医疗损害事件 理条例》内容要求及相关卫生法律该项不得分(医学会鉴定或医院医疗 2 法规,认真落实防范医疗纠纷及事损害委员会认定)(医学会鉴定或医院故发生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医疗损害委员会评定),次要责任扣3分,轻微责任扣2分。门诊患者抗菌素使用率。抗菌超过规定指标1%,扣0.5分,扣完为
≦30%
药物使用率65%,抗菌药物使用强止。≤度 ≤40DDD住院药品比例≤45%,超过规定指标1%,扣1分。2 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医疗垃圾分类发现瞒报,一例次扣1分,发现一次 5 正确,手卫生达标,医院感染率≤现场无菌操作不合格或医疗垃圾分类3%,1类切口感染率≤1%,无瞒报 错误,扣0.5分。扣完为止。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样本查10份使用抗菌素病历,每下降1% 送检率≥10%。扣0.2分。Ⅰ类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手术,预防性抗菌药使用比例超过1%,扣
五、合 2 预防性抗菌药使用比例≤30%。0.5分,扣完为止。用药规范治疗,合理用药及血液与血液抽查10份住院病历,按《抗菌药物临
15分 制品,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床应用指导原则》、《安全血液与血液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制品》和《处方管理办法》检查临床原则、指南。用药,尤其抗菌药是否按“非限制使特殊药品管理符合要求。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分 2 级管理规定。是否符合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有无开展用药不良反应监测。临床用药,尤其抗菌药未实行分级管理规定扣1分,发现不合理用药1项扣1分至扣完为止。未开展用药不良反应监测扣1分。科主任认真履行外出登记报告制外出未报告,一次扣1分;期间发生 2 度。重大事故的不得分。
六、其电话抽查10例,每一例未随访扣0.5 它5分 建立随访制度,管床医生应对所有病
内儿科做为临床基础科室,在基层医院众多病人多数为内儿科疾病,所以内儿科科室管理和能否在具体临床工作中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尤其重要,也直接牵涉医院的医疗质量的提高。今年通过组建内儿科医生团队,将在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和科室管理,取得突破,形成在全院范围内以点带面的工作格局,将提高医疗质量做为重要内容,通过积极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强化科室管理,充分发扬团队精神,狠抓医疗服务工作的细节,具体工作中将核心制度不折不扣地落实通过在临床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整改,监督,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2013年在全院内树立典型模范科室作用,同时,提高全院的医疗质量,起到 有的作用。具体医疗核心制度实施方案:
团队组长:张文昶
副组长:赵虎
成员:张文昶赵虎江阿群宗曾传文代丽君
时间: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
范围:内儿科门急诊,住院部
一、首诊负责制的落实(监督员:赵虎助理医师)
1、内儿科全体医生全面落实首诊负责制,特别是自己首诊的门急诊病人全面负责,严禁推诿扯皮,贻误病情。
2、首诊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物理检查,做必要的医技辅助检查,因病而异做处理,认真全面书写门急诊病历,急诊书写率
100%。
3、首诊医生遇到疑难及相关科室疾病时,及时做到会诊和转科,应首诊医生全面负责。
4、首诊时,特殊病人抢救,收治科室确有困难应报告总值班医生或业务院长。
二、落实查房制度(监督员:江阿群宗助理医师)
1、加强在病房内查房巡视,普通病人每天至少2次查房。
2、主治医师每周查房2次以上。
3、加强疑难、新病人、危重病人在现场解决问题的查房水平。并由经治医生将查房分析意见建议详细记录于病程中。
4、查房时了解和熟悉诊疗工作外,还应了解病人的心情变化,生活需要等情况。
5、节假日期间连续执行查房制度,必须由经治医师查房,不得由值班医师代查。
三、会诊制度(监督员:曾传文医师)
1、内儿科遇到合并其他科室病种时,及时申请他科会诊。
2、保证其他科室邀请内儿科会诊时,危重病人会诊及时进行会诊。普通会诊在24小时内完成。
3、加强与其他科室之间的会诊联系,及时完整填写会诊单内容。
4、内儿科医师被他科邀请会诊时,会诊者将会诊时间,患者姓名及诊断等内容详细登记在《会诊登记簿》上。
四、病历讨论制度的落实(监督员:张文昶)
1、入院3天以上诊断不明者、疗效不佳、病情复杂病例(含诊断明确但临床少见或在诊治过程中有较重要的教学意义者)、危重病人等均应讨论。
2、死亡病例在一周内进行讨论,特殊病例应及时讨论。
3、经治医师将各种讨论内容,整理,并记录于科室专备的《病例讨论记录本》上。
4、经治医师做好各种讨论材料的准备工作。
五、查对制度的落实(监督员:赵虎助理医师)
1、内儿科组医生开医嘱和处方时及时进行治疗。
2、查房时对病人服用的药物药名,剂量及用法进行查对。
3、各项诊疗工作时严格进行查对制度。
六、病历等医疗文件书写管理制度(监督员:张文昶医师)
1、内儿科全面加强医疗文件书写规范化,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所有病历由科室负责人修改通过。
2、提高医疗文件质量和内涵,首次病程记录实行病例分型和分析制度,并重点在首次病程记录、术前术后记录,重要抢救记录,特殊有创检查,麻醉和输血前谈话,出院诊断证明等方面加强。
3、及时准确地反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七、值班,交接班制度的实施(监督员:曾传文)
1、坚守值班岗位,不脱岗,积极完成值班任务。
2、按时写好交接班记录,按时交接班。
3、危重病人一律在床边进行交班。
八、其他(监督员:张文昶医师)
1、强化内儿科医生的责任心和爱心,提高医德医风建设。
2、强化内儿科基本诊疗工作,不依赖仪器检查。
3、强化与病人的沟通,经治医师对每位出院患者进行详细书写门诊病历,对慢性病病人出院后定期随访。
4、加强学习学术氛围,积极创建医院资料室,收集医学各种书籍馈赠,举办各种医学讲座和读书会。
1 主要做法
1.1 带头增强质量管理意识
护士长作为科室主要管理者在质控管理工作中具有较强的标杆作用, 护士长身先士卒带头增强和更新质量观念, 其他护理人员才能在思想上提高认知, 产生共鸣, 积极付诸于实际行动。因此, 工作中护士长要带头认真学习质量管理标准, 严格质量控制把关, 尽量做到不给质量留余地, 不给管理留空隙, 不给违纪者留情面, 通过以身作则, 不断强化对科室护士的影响力, 提高了执行力。
1.2 不断完善质控体系建设
一是紧紧围绕护理三级质控网络建设, 不断完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本科室的实际工作, 细化护理质控标准, 使护理管理者和各级护理人员对护理质控管理目标更加明确, 使护理服务各个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从而有效地发挥科室质量控制的管理作用。二是成立以护士长为核心的质控小组, 对科室护理质量每周自查, 不定期的抽查;每月召开病区全体护士会议, 进行工作质量反馈和分析点评, 确定存在不足和改进方向;三是推行AH排班模式, 减少交接环节,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 做到对不同时间段的护理工作质量情况及时掌握;四是制定出具体的分工管理要求, 根据科内护士的不同工作时间、不同工作能力, 给予分配负责不同的分工项目, 如仪器的清点与维护、药品管理、大输液和一次性物品的检查整理等分工, 做到每一名护士都任务清晰, 目标明确, 责任到位。
质控小组在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每天下班前统一记录于科室质控反馈本上, 护士长每天早会上进行逐一反馈并分析点评, 全体护理人员对照质控反馈的问题对号入座、限时整改、签名落实, 同时与每月活薪挂钩。通过全员参与, 护士从被动管理转变到主动参与管理, 有效杜绝了工作管理盲区。
1.3 主动引导患者参入管理
除了质控自查工作外, 科室每个月召开两次病区工休座谈会, 对每位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每月组织病区护士深入每个病房开展患者期望服务活动, 发放质控调查问卷表, 了解患者最期望得到的服务和患者最不满意的服务, 让患者参与测评护理工作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整改, 并将结果反馈到护士本人。通过内部自查和患者参入管理的方法, 不仅及时改进了工作的不足, 而且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得到了患者的理解与支持, 患者不仅改变了被动接受服务的同时, 对护理工作还起到了监督作用, 减少了纠纷的发生, 减轻了护士长的管理压力, 深受医院和患者的好评。
1.4 积极实施效果评价与激励
护士长根据医院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详细制定质控考核评价表, 包括考核项目、考核标准、得分等内容, 对病区管理、基础护理、重症护理、急救物品、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护理操作等项目, 针对质控小组的检查结果和患者的测评意见, 每月召开一次病区护理工作评价会, 集中反馈、分析评价与考核排序。护士长根据每个护士的评价得分情况, 每月与个人绩效活薪挂钩, 并直接作为评优选劣和职务晋级的主要依据。院部再根据每月科室上报考核结果结合行政查房和科室日常管理情况对护士长进行百分目标考核, 并兑现年终职务补贴。质控工作的二级管理模式, 进一步激发了科室护士长和全体护士的责任意识, 有效杜绝了各种差错发生率。
2 体会
2.1 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 使科室护士主动参与科室管理, 并相互帮助与指导, 每名护士都成为了科室的管理者, 工作效率明显提升。同时, 护士长也摆脱了繁杂的细节工作, 使管理工作更加有的放矢, 收缩自如, 从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科室核心制度及“重点病人”的质量控制上, 为医疗安全提供了保证。
2.2 质量意识明显增强。
严格考核与激励机制的结合, 有效增强了护士的质量意识, 更好的激发了护士工作潜能, 自觉把患者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的衡量标准, 广大护士主动走入病房, 与患者进行沟通, 与患者交朋友, 耐心回答患者问题, 热忱为患者服务, 尽最大努力去满足患者的需求, 赢得了患者的信敕, 患者测评满意度明显提高, 护理差错率和护患纠纷明显减少, 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观念在护理工作中得以更好的体现。
摘要:护理质控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的核心, 病区护士长只有充分认识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以身作则, 不断完善质控体系建设, 积极引导患者共同参入质量管理, 才能不断优化质控流程, 激发管理活力, 提高管理效率, 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质控管理,体会
参考文献
[1]郭惠丽, 曾晓霞, 岳宏;细节管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研究;2009, 23;267—268.
[2]宁献芬;病区护士长管理技巧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1, 17;105—106.
[3]张长英, 蒋贤菊, 朱永;护理质量双向反馈表的设计应用;护理研究;2007, 22, 2708.
[4]王晓霞, 赵璧, 李妮, 等;护理质量长效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启示;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 28, 59—60.
医院或上级主管部门对科室进行医疗质量督导检查,通常要看“几大本”(以往叫“八大本”,其实不止),主要有以下这些内容:
一、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本
二、(凝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三、急危重症抢救记录本
四、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
五、医疗质控(月)分析记录本
六、会诊记录本
七、学习笔记本(个人)
八、医疗缺陷登记本
九、教学查房登记本
十、会议记录本
十一、医师交接班记录本
十二、医院(科室)隐患排查登记本
十三、科主任工作日志
十四、新技术(新业务)应用登记本
十五、院感病例登记本(卡及时上报)
十六、传染病登记本(卡及时上报)
十七、临床路径病例登记本
十八、转诊(医疗集团)登记本
十九、(重点)科室环节质量监控(月)检查表
二十、科室“三基”考核试卷与成绩表
二十一、意见本
二十二、院长、业务院长查房记录本
二十三、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医技科专用)
二十四、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临床专用)
二十五、医德医风记录本
二十六、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二十七、排班本(表)
二十八、陪检陪送登记本
二十九、随访登记本
三
十、健康教育记录本
三
十一、门诊登记本
三
十二、住院病人入出院登记本
甲方:
乙方:新泰洪强医院 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
为了破解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发展难题,洪强资本成立了医疗行业专项投资基金、以专业的大健康产业金融团队、成熟的医院运营管理模式,协同全国民营医院,三年内打造万亿级上市医疗集团。为打造本区域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医院发展模式,经与甲方共同协商,达成如下合作协议:
一、合作形式
以甲方现有的硬件及软件(包括房屋、场地、人员、设备、医疗政策等)为基础,乙方以股权结构设计,医院综合改制、财法税规范、价值创造,医疗专家、人才培养、诊疗技术、管理模式、营销策划等开展各种慢病健康管理、骨病的开放、腔镜、微创、康复、理疗等工作,并与国内大型券商、专业投行、金融机构等合作,提供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
二、业务范围
甲乙双方在甲方所在地成立怡康医院管理有限公司,甲方占股49%,乙方占股51%,甲方原有骨科人员及设备纳入该公司统一管理。并开展以下业务:
1、股权模式设计;
2、围绕乙方的“医养联合体”模式开展相应的骨病开放、微创手术等治疗;
3、围绕乙方的“医养
联合体”模式开展慢病健康管理;
4、以后根据发展情况由甲乙双方研究确定新开展业务。
三、双方投资
1、双方新开展项目所增加的设备由乙方提供,为保证公司顺利运作,甲方可按自身实际情况从以下方案中选择:(1)前期需支付乙方设备总金额的10%作为过桥资金六个月后返还甲方;(2)甲方根据乙方实际提供设备所需资金予以等同金额实物作为抵押,公司通过市值管理融资到位后支付乙方总设备款,设备款到位后甲乙双方解除抵押合同,抵押合同解除后设备所有权归公司所有。
2、乙方所提供健康管理设备、理疗康复设备、手术设备(最终以实际采购设备为准)。
3、基础设施如房屋装修、水电等和基本医疗用品如病床、办公用品、医护单元等由甲方负责。
四、双方责任
1、甲方责任
(1)甲方负责提供经营场所并实施装修,由乙方提供装修方案。(2)甲方负责公司所有外围关系的维护、协调工作。
(3)甲方负责提供相应工作人员并定期到乙方指定培训基地培训学习。
(4)甲方应完全接受乙方经营理念,并全力配合乙方所提供方案落地实施;
(5)甲方负责该公司的日常管理、诊疗技术操作等工作。
(6)甲方须按照乙方设定的价值创造路径,负责当地媒体、政府、税务、社会资源方面的关系;
(7)甲方负责公司每日流水汇入乙方指定账户,两个工作日后返还。(8)甲方有责任对乙方所提供的文献资料、技术信息及植入系统进行保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
(13)乙方负责协助甲方在本地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设。
五、费用
1、协议生效后,甲方派遣临床、护理、慢病管理等工作人员到乙方培训基地进行培训学习,食宿、差旅自理。
2、乙方定期安排专家到公司进行督查,所派驻人员的食宿、差旅费由甲方承担,上市辅导专家3000元/天、财法税专家(按国家相收费标准)、券商(按国家相收费标准)、技术专家费用:做手术示范带教,按国家规定:每台射频治疗椎间盘微创手术收取放射补助400元,射频治疗软伤病收取100元,软组织松解术收取50元,膝关节镜1000元/台,椎间孔镜1800元/台(椎间盘微创手术病例不低于3人,否则按3人收费)。医院管理专家费用1000元/天。
3、甲方人员工资在公司未上市之前由甲方负责,公司上市之后由公司持股比例支付员工工资。
六、营销策划
乙方负责该公司营销的策划、培训和监管,甲方必须服从乙方的领导和安排;传统营销如电视、报纸、网络等的策划、实施和费用由甲方负责。营销方式(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
1、全院职工营销;
2、治疗方案营销;
3、会议营销;
4、培训营销;
5、慈善营销;
6、社区健康管理店营销;
7、会员式营销等。
七、利润分配及风险承担
1、签订协议公司上市前,所开展项目和共同购置设备所产生的收入如:手术费(手术时所产生的总费用)、治疗费、康复、理疗、中医外治、耗材(去掉购买成本)等费用,乙方提取超出部分(原甲方科室业务收入)的10%作为管理费用,每月6日汇入乙方指定账户,否则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按汇款金额每日万分之五计算。
2、公司上市后,甲乙双方按股东协议,甲方占股49%,乙方占股51%(具体操作按照法律有关规定执行)。
3、公司所收取的药费、护理费、床位费、化验费、放射费等归甲方所有。
4、合同生效之前所发生的医院债务、医疗纠纷等均由甲方自行负责承担,合作以后所产生的医疗纠纷双方按持股比例承担。
八、无法经营事项及违约条款
1、由于国家政策、房屋拆迁或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医院无法经营,双方合作自动终止,双方互不承担法律责任。双方按照持股比例分担该项目所产生的全部经济、社会效益和无形资产;
2、如果一方擅自解除合同,须向对方支付违约金贰佰万元。
九、其他
1、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后作为本协议附件。
3、本协议于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
乙方: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
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章)
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某科室应用参与管理模式, 该科室有65张病床, 其中抢救床14张, 普通病床51张。共有34名护理人员, 其中主管护师14人, 护师13人, 护士7人。学历构成:本科6人, 大专毕业19人, 大专在读9人。工作资历:2人工作20年, 4人工作11年, 5人工作6年, 10人工作4年, 13人工作3年。
方法: (1) 组织学习, 拟定计划:由科室护士长组织全体护理人员根据“满足人们健康”展开讨论, 主要讨论目标有医院应提供什么样的护理、需要什么样的护士及该采取什么方法、通过讨论得出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宗旨, 以患者需求为最大目标, 提供全方位的护理。之后护士长则根据上一年年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年护理部门下发的工作计划制定年、月工作计划, 详细讨论该计划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 最后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科室根据全新的护理计划对患者护理, 调整内容以实际情况为准。 (2) 管理分工:为了使科室每一位护士都能参与管理, 科室护士长可按照护士资历、特点、能力及日常表现情况, 并结合年工作计划分布。具体工作责任人 (权限) 为护士长 (业务管理、行政查房安全、科室收支计算, 每周组织检查1次) 、总务护士 (财务保管、患者公休座谈会) 、责任护士 (安全环境管理、护理业务学习管理、业务技术操作考核、患者等级护理管理、消毒隔离检查、患者公共娱乐活动管理) 、专业护士 (临床带教管理、全体健康教育授课、护理业务学习管理、护理业务查房、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 (3) 质量控制:由主管护师及护师组成科室质量控制小组, 定期检查危重患者的护理、消毒隔离、查对制度的执行、病区管理、日常基础护理质量等。为调动科室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可制定奖惩制度。护理人员每天3次查房, 其中早晨 (8∶30-9∶30) , 目的在于病区卫生, 晨间护理、收集标本、对危重患者护理及完成工作日志) 。中午 (11∶00-12∶00) , 目的在于护理记录、负责隔离消毒和核对医嘱。下午 (14∶30-15∶30) , 目的在于病区卫生、落实治疗、基础护理及危重患者护理。护理部门每月1次整体查房, 从中了解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并根据患者意见和建议改进和调整护理计划。
效果评定:本研究从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消毒隔离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4个方面考评[4], 其中1级护理、基础护理及病区护理中<90分为不合格, ≥90分为合格;消毒隔离、查对制度<100分为不合格, ≥100分为合格;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中<85分为不合格, ≥85分为合格。
统计学分析:本次检验结果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 质量比较用%表示, 用χ2检验, 如果P<0.05, 则表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科室全体护士均参与到此次管理模式中, 其基础护理、一级护理、病区护理、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护理质量合格率均优于应用前, 前后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应用前对比, P<0.05。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多数患者及家属都表示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希望获得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因此有必要充分重视科室护理管理。传统护理管理模式使大部分护理人员被动地接受护理任务, 工作积极性不高, 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 普遍认为自身只是科室的一员, 只要准时上班, 不出医疗事故即可。参与管理的内涵是让科室护理人员均参与到管理中, 为参与者创造工作环境, 让其拥有管理权和自主权。对于参与管理者来说主要通过参与制定决策, 以此体现自身价值[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高速发展, 护理队伍中的高学历人员越来越多, 但她们也逐渐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被尊重、被认可、归属感和发挥自身才能的愿望。例如在未运用参与管理模式之前, 大部分护理人员不重视基础护理, 认为这是家属分内之事, 而在参与管理后, 个人从管理者的角度明确感觉到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前提。负责技术操作管理的护士, 除了自身具备精湛的操作技术外还带动整个科室护士在医院季度操作考核中全部达标。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科室全体护士均参与到此次管理模式中, 其基础护理、1级护理、病区护理、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护理质量合格率均优于应用前, 前后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相关研究指出, 人才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对于护理工作来说, 在应用参与管理模式之后会清楚地认识到患者的满意程度和生命安危与病房管理是否达标息息相关, 只有人人参与管理才会提高病房管理质量[4]。此外, 科室护理人员都肩负着管理科室和护理患者的重担, 人员分工明确, 职责清楚,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事故发生时相互推诿的现象。护士根据科室管理工作因材施任, 可充分展示护理人员的才能智慧, 体现其价值。大家共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有效加强了团队凝聚力, 尤其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对所制定的每一项考核措施都公平公开地实施, 量化每一名护士的工作质量, 进而增进护士与护士长、护士与护士之间的信任, 更好地服务于科室护理。
综上所述, 在科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参与管理模式能有利于护士长宏观管理科室, 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工作能力, 减少人员矛盾, 加强团队合作力, 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参与管理模式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某科室应用参与管理模式, 从组织学习、拟定计划、管理分工和质量控制等不同方面出发, 对比应用前后护理质量。结果:各护理质量合格率均优于应用前 (P<0.05) 。结论:在科室护理管理中应用参与管理模式能有利于护士长宏观管理科室, 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和工作能力, 减少人员矛盾, 加强团队合作力, 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科室,护理管理,参与管理,应用
参考文献
[1]叶妙满.参与管理模式在科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及体会[J].护理与康复, 2010, 11 (2) :160-161.
[2]张爱珍.参与管理模式在科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 2013, 12 (8) :952-953.
[3]胡欢, 杨丽霞.参与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 (上旬刊) , 2015, 18 (3) :33-34.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推荐阅读:
科室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0-20
医院科室安全员07-27
科室教学管理总结09-20
医院科室日常管理制度07-12
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计划07-27
科室质控管理工作总结09-23
临床科室综合目标管理09-29
医院科室6s管理发言稿11-26
科室安全生产责任书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