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节支工作汇报(共7篇)
2009年,欢喜岭水务工区按照供水公司深入开展的以“管理挖潜迎挑战,科学增效促发展”为主题的劳动竞赛活动要求,大力开展了以“围绕五个方面,做到五个提高,实现五项节约挖潜增收”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抓管理、降成本、挖潜力、增效益”劳动竞赛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调整运行方式,节约电费支出
近年来,考虑冬季管线保温和用水量大等因素,欢
四、欢
六、钻二水源集水管线一直处于连通状态。由于受管网压力的影响,单井出水量降低了。今年三月份以来,在气温回升、外输量减少的基础上,我们对集水管网的运行方式进行了认真论证并进行了调整,由过去的全部连通调整为钻
二、欢四水源集水管线连通、欢六单独供水。通过试运行,效果显著,每天可减少单井运行1.5口,仅电费一项全年就节省16万元左右。欢
八、欢九水源外输水量由过去的日供4000多m3降为3000 m3左右。我们对运行方式也及时进行了调整;由过去两座水源运行改为“一运一备”,在确保用户用水需求的前提下,降低了设备运行的数量,全年减少电费支出7万元。
二、加大修旧利废力度,节约维修费用。
我们在职工中认真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将修旧利废与职工的奖金挂钩,引导职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自己的岗位做起,尽可能多的节约成本,降低消耗,挖潜增效。为降低修理费支出,我们重点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从源头抓起,加强设备的维护保
养工作,提高设备完好率,延长设备经济使用寿命。二是成立技术攻关小组,解决设备运行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推广使用新技术,新成果,改进工艺流程;三是利用自身技术力量,做好设备维修工作,减少维修费支出。四是严格执行奖惩制度。以往,工区维修班人员每次修理单井提出的潜水泵机组不是送到其他单位修理,就是放到库房闲置,为了能节约维修费用,维修班人员努力钻研潜水泵的维修业务,通过全员的努力,使维修班人员都熟练的掌握了维修技术。09年,工区自行组织维修班对生产现场的离心泵、电潜泵等设备的小故障进行自行维修,减少设备外委维修工作量。全年,工区共计组装电潜泵机组6台次,节约修理费6万余元。自行维修离心泵机组4台次,节约修理费1.2万元。同时,维修班人员还对水厂9个电动阀进行了维修工作,节约费用达0.9万元。我们对提下泵扬水管进行防腐刷漆回收利用,全年共回收扬水管50根,节约修理费2万元。
三、加强材料管理,减少非生产用料支出。
在材料支出方面,我们做到“严把三关”:一是严把用料预算关。每月用料由各班长在材料计划会上提出用料申请,集体研究,讨论决定;二是严把用料审批关。由主管生产领导根据计划进行发料,杜绝非生产用料支出。三是严把交旧领新关。对需要更换的配件必须经过工区主管领导、维修班长、物资使用方三方审核,使用的新料必须严格执行交旧领新制度。欢四水源曝气塔进口阀门(DN400)掉闸板,胡林会和班长付伟同志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同型号的两个阀门调换闸板的方式进行施工,既
保证了正常供水又节约了材料费0.8万元。欢二水源站在欢二联合站内,5座过滤罐腐蚀严重需防腐刷漆,过去此类工作基本上是外雇和报零星工程,现在职工主动要求自己干,并对用刷子刷漆和喷枪喷漆的效果和成本进行了比较并主动联系外借气泵和喷枪,使成本降低2/3,节约材料费用0.5万元。
四、对外水费创收方面
09年,工区对整个供水区域开展了地毯式的清查,有效堵塞了水量和效益的流失,进一步规范了计量收费工作,整顿了用水市场,理顺了供用水关系。一是按照集、供水管线走向对70多座水表井逐一检查,对所有两百多块水表逐块检查、核对;二是按地域分布,对钻
二、欢喜岭地区所有沿线住户、单位等进行地毯式排查,确认用水来源,判断是否存在供用水关系。此次活动达到了清查后供水区域内所有用户供用水合同齐全,计量规范,按规定时间、价格收费,最大限度堵塞效益流失,提高供水商品率。加强与东郭苇场、东郭镇等地方用户协调沟通力度,追缴商品水量16万立方米,局认可商品水量36万立方米。通过以上工作,工区全年商品水量共超产34万立方米,供水商品率达到99.5%。
五、其他方面
1、减少非生产用车,合理安排生产用车,提下泵时尽可能安排一次提2口单井,提高车辆利用率,减少运费支出,全年节约运费
1.25万元。
2、电话能用大客户通话不用固定电话,能用网络平台,不用电
话,减少通讯费0.25万元。
3、减少零星工程费用支出,对属于工区自己能维护的项目决不申报零星工程。如605#、606#单井动力电缆损坏,工区未报零星工程,自行更换,节约费用1万元;工区全年自行堵漏35次,减少堵漏费用7万元。
2009
1 阻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的因素分析
随着农业不断地向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以及新农村进程的不断加加快, 粮食紧缺问题以及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重要问题, 如何打破这种局面, 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要大力推广农技技术。然而, 虽然国家也在此方面做了许多改进工作, 职工的工资也得到了有效解决, 很大程度的促进了其积极性的不断提高, 使农技推广工作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但是就目前的情况分析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应当予以重视, 下面就简单就其面临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1.1 认识不充分
因为大家并没有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农技的推广普及上, 大家对此的看法也不一。有的认为进行农技推广工作不断耗时耗力, 而且增加了经费开支, 得到的效益却很难在短时间内体现出来, 不仅然本身就吃紧的财政经费雪上加霜, 而且基层农村问题存在非常大的复杂性, 导致农机推广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还有的认为抓农业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困难, 难以立竿见影的取得成效, 增加财政收入, 体现不出政绩, 这就导致有些领导不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
1.2 推广手段与服务体系要达到与实地工作相匹配
虽然农技推广过程中, 都是运用实地推广的方法来进行推广服务, 但是由于实地推广服务中存在受众人数过多的现象, 这就导致大多数人得不到受惠, 然而进行一对一的形式服务, 又不能够实现, 所以达到服务到位的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
1.3 激励措施的缺乏
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 很难将农技成果进行有效的激化, 使之转化为积极的工作动力, 致使农技推广工作普遍停留在表面, 达不到农民的要求, 满意度下降。另外, 有基层农业推广没有强有力的经费做后盾, 缺乏必要的办公设施, 没有专用办公室, 办公设备缺乏, 技术手段可想而知, 在遇到问题时技术人员这时评直接的经验来应对, 很大程度上导致农技推广工作停滞不前。
2 有效对策
由于目前的农技推广在管理体制上还存在非常大的不足, 缺乏有效的约束力, 对人才的吸引与财产的聚集上还不具备较大的吸引力, 机制不活、权责不清、保障不足, 导致应用的作用难以发挥出来, 达不到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就以上问题, 就应当采取必要的应对策略:
2.1 坚强制度与基础设施建设
对各项基础性的工作一定要做好, 特别是应当对一些乡镇的基建工作更应当重视。利用一切办法筹措资金, 组织人员进行乡镇站编制建设规划, 而且对中央投资建设资金进行有力争取, 进行乡镇站建设。不断加强队伍建设, 对现有的机构人员进行重新调整编制定岗, 使人力资源得到科学有效的利用, 加强机制创新, 服务到位。使公益性职能与服务同步进行, 进村入户加强服务, 使农技推广真正的落到实处。
2.2 增加推广手段
为使农技推广得到很好的实施, 应当进一步加强推广手段的增加, 进行专门站点的建设, 定人定岗, 加强责任分工致力于农技普及, 提高普及力度。进村入户, 针对性的开展农机服务, 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 加强沟通互动, 使农民更加的信赖, 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作用, 树立典型, 以点带面, 加大对典型的宣传力度, 推广使用的先进方法与经验, 促进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持续向好的发展。
2.3 实行分片包干
在基层农机推广中, 实施分片包干,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 根据受众的多少对片区进行确定, 合理配备相应的农机推广人员, 可以在一个村设立一个农技推广人员, 也可一村配备两个。要求乡镇责任农技员包村联户, 对自己所负责的片区受众全面的开展农技推广工作, 在片区内树立科技示范户, 并对其针对性的开展农技推广工作, 使其发挥好带头作用, 并对受众提出的农机问题进行及时针对解决, 碰到难以自己解决的农技问题, 要向上级农技推广部门进行求助, 达到问题彻底被解决。
2.4 对具体的工作进行量化
在农技推广过程中要对相关工作进行量化, 例如时间上。基于分片包干在基层农技推广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片区内有一个专门的农机人员进行相关的农技推广工作, 实现了每一个农户、每一块地都有专门的农技人员负责的全覆盖, 而且, 对农业结构调整后产业多, 设置农技推广专业比较少的局面, 对农民来说是带来了很大方便。对农技推广工作进行量化以后, 农技人员就可以专门的开展农技工作, 避免了过去还要承担的行政事务, 相应的提高进村入户的时间。
3 总结
作为一个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 农业生产很大程度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 实践证明, 只有积极的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才能将其专化为先进的生产力, 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敏, 陈洪涛, 黄银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 2012 (04) .
[2]推动农业科技加快发展提高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2 (03) .
【关键词】 金融危机;企业;增收增效
增收增效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理财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实现企业“做盈做强做优”目标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在欧美金融危机带来全球经济危机的新形势下,做好增收增效工作就显的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当前企业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经营、促生产,最大限度地增加财务收入
以财务增收为第一要务,正确处理“投入与产出、规模与效益”的关系,紧紧抓住国家以加大基建投资和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调整契机,加大经营、公关力度,千方百计多承揽任务,多储备铁路、公路等主业经营板块任务(项目),做到手中有活,心中不慌。强化经营管理,把变更设计和调概补差工作做在投标、中标、出蓝图之前,重心前移,把增收创效基础夯实打牢,千方百计提高经营质量和经济效益。认真落实“双稳健”方针,坚持“三不揽”原则,严控“三比例”,认真做好标前效益论证,严控经营成本和费用,促进经营承揽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增长。
在确保工期、安全、质量和成本受控的前提下,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管好干好在建项目,加快施工进度,千方百计多干活、多完成投资,促进在建项目安全质量与经济效益同步提高。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组织有效力量,迅速掀起大干、快干高潮,确保完成年度施工生产任务。
加大变更调差工作力度,把变更调差工作贯穿于项目建设始终,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积极寻求变更补差的突破点。要抓住铁道部对部分项目投资进行梳理的难得机遇,认真做好排查梳理、资料收集、变更取证与工程量签认等工作,做到早谋划、早动手,专人负责,确保实现路内项目变更调差增收的目标要求。
二、抓在建、控支出,千方百计降低成本费用
继续深化“两严三控”、“双目标”管理,积极做好项目“双目标”测评和计价结算工作,及时对下分割批复,及时签订施工合同,严格控制工程数量及外包单价;严格外部劳务管理,积极推行“架子队”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先签合同,后上场”的铁律,有效堵塞劳务分包环节效益流失的漏洞;严格执行主材、地材招标采购、出入库点验、限额发料和材料消耗逐日统计制度,严把物资采购价格、规格质量、入库点验、消耗数量、储运管理等主要环节,切实控制材料成本;严格设备、周转材料管理,提高完好率和创利率。要满足业主工期要求,杜绝安全质量事故,认真做好铁路建设工程施工企业信用评价工作,不断提升项目质量效益水平。
按照“效率与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完善工效挂钩办法,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缩小收入差距,切实解决责权利不对等、工效不挂钩、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工程项目薪酬发放要与经营成果、项目收益、上交款完成、信用评价等指标相挂钩;机关绩效奖发放要与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日常工作完成情况和机关建设等指标相挂钩。要严禁巧立名目乱发奖金、补贴、津贴,要从严控制人工成本过快增长。
牢固树立“勤俭节约,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倡导节约型企业、节约型机关建设,实行“阳光理财、科学理财”,精打细算,紧控严管,厉行节约,从简办事,严禁铺张浪费,切实降低期间费用支出。强化机关经费管控,严格控制评比表彰和检查调研,严控小轿车、打印机、复印机、照相机、摄像机等高档办公用品,小型项目维修和更新改造项目必须严格控制在计划之内。
三、抓清欠、控贷款,努力提升资金营运效益
继续深化资金集中管理,对资金收支实施“双监控”,守住“资金链”,捂紧“钱袋子”,适度增加货币存量,做到手中有钱、心中不慌。加大计价结算和变更调差力度,确保早计价、早拨款、早清算。合理压减物资储备,减少流动资金占用,代业主垫付的材料款要及时回收。严格资金预算约束,加大调控监管力度,增强集团控制力,确保重点资金需求。
加强应收款项管理,继续实行清欠收款项目主管终身负责制和专人负责制,要组成强有力的清收工作领导组,对应收款项进行细化分解,分片到人,限时限额清收。年前清欠工作的重点是:清业主逾期质保金和尾工款;清项目应交未交、应存未存款;清单位(项目)临时拆借资金;清部门、个人借款,争取做到颗粒归仓、应收尽收。积极调控富余资金,严控新增贷款,压减银行借款,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双清双减”目标。
加强收尾项目管理,增强清收清算意识,明确清算清收责任,及时收回尾工款和质保金,收回资金和经费审批权,防止企业效益流失。项目经理要对合同修订、索赔补差、清算清收、竣工移交等工作负全责。项目关键岗位人员无论其工作如何变换,都要继续履职尽责,直至合同终止、项目清算结束。
四、抓制度、控风险,确保企业财务资金安全
建立健全资产损失责任追究机制,完善“双论证”制度,充实“双论证”人员,规范财务审批程序,加强对投标、投资、合同等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提高论证质量和科学决策水平,从源头上防范财务风险。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制定风险警示指标,加强对经济活动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定期进行风险预测和经济运行质量监测通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承办人具体负责、部门分工审查,领导最终签批的合同签订程序,规范争议解决条款和违约责任条款,切实加强对合同审查、授权签订、履约兑现等环节的监督控制,遏制诉讼案件、账户被封的增长势头,有效防范企业信用风险。
建立健全资金应急支付机制,进一步加强债权债务管理,严控担保和信贷规模,防止过度负债引发财务危机,防止“资金链”断裂造成支付风险。加强境外项目资金和汇兑管理,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防范汇兑风险。要加强高风险投资业务的财务监管,严格规范投资论证和决策程序,慎重选择投资项目,严控非主业投资,防范投资风险。
五、抓落实、严监督,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增强“抓落实就是抓管理、抓落实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强化深入实际、解决问题的责任意识,完善制度约束和系统落实的责任体系,坚持抓住关键、事先谋定的基本思路,推行细化对策、节点控制的工作方法,并按照项目人员收入与项目效益挂钩、责任贡献与个人报酬对等的原则,适当提高项目经理、技术主管和骨干技术管理人员的收入水平,营造人人负责任、全员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严格按《企业会计准则》和集团公司统一的财会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各项业务基础台账,严格按照《建造合同》准则确认收入、成本和费用,严禁乱挤乱列或少计少摊、多提多摊成本费用,规范固定资产组资、折旧计提和周转材料摊销,及时、完整、准确送报会计资料,不断提升会计信息质量。合理核定项目上交收益,及时足额完成上交款任务。
xx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7月)
近年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省相关决策部署,适时召开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关于落实关键举措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并创造性地推行了农民增收“举措到户工程”,形成了农民科学增收、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2009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大关,达到4186元,增长19.6%,其中工资性收入增加331元,增长22.5%,占纯收入的43%;家庭经营性收入增加177元,增长10.5%。xx区、xx县、xx县3个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663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调查分析,明晰思路目标
在深入分析形势和全市农民收入特点后,我们形成了四条共识:一是非农产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增长极。农民收入每增加3块钱就有2块来自工资性收入。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会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特点决定农业增长率每年在6--7%,而制造业、服务业只要市场需求旺盛,一般有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三是农民收入差距是工业化、城市化差距的综合反映。普遍规律是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的地方,农民收入水平高。四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将开辟农民增收“高速路”。城乡统筹,将使农民“无障碍”进入工业化、城市化领域。根据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提出坚持“三业并举、四轮齐动、举措到户、三化承载、机制保障”的思路(“三业并举”即提升农业打基础,扩大就业强主导,激活创业抓关键;“四轮齐动”即拉升工资性收入、扩大经营性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提高转移性收入;“举措到户”即对农民增收分类指导,因户施策,把增收措施落实到户;“三化承载”即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搭建起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的载体;“机制保障”即形成促进农民持续大幅增收的长效机制,科学促进农民增收)。制定了《2009—2012年农民增收规划》,提出每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年均递增15%以上,力争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7年翻一番,总体上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三步走”目标。
二、坚持“三业并举”,拓宽增收路径 在增收途径上,我们坚持“三业并举” :
一是提升农业打基础。主要是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实施“一村一品”工程,打造粮食、果品、蔬菜、奶业和生猪五大产业集群,推进花椒、辣椒等区域特色产业集约化发展。今年全市夏粮总产93.41万吨,平均亩产318.7公斤,较去年分别增产4%和4.8%。其中小麦总产92.34万吨,平均亩产319.3公斤,较去年分别增产4%和4.8%。
二是扩大就业强主导。坚持像抓农业生产一样抓劳务经济,像为农产品找市场一样为劳动力找就业岗位,像为农产品打品牌一样做劳务品牌,出台一系列就业扶持政策,支持农民技能培训,扩宽农民就业渠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4万人,占年任务的88.4%,其中劳务输出61.2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8万人,占年任务80%,劳务输出技能培训9.1万人,占年任务的67%。
三是激活创业抓关键。从信贷、税费等方面积极扶持,推动创业,催生“小老板”,止目前,止目前,全市个体私营企业达到7万多户。一季度免费创业培训3127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565万元。同时,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逐步使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在二三产业创业、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打工就业、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从事种养业经营的格局;积极拉升工资性收入、扩大经营性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提高转移性收入,实现农民增收“四轮齐动”。
三、实施到户工程,创新增收方法
我们根据农户的实际情况,坚持按照“逐户填卡,因户施策,举措到户,分类指导,配套服务”的要求,科学筛选增收路径,分类指导,因户施策,在去年在晋星村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市1729个村全面实施了农民增收举措到户工程。
一是填好一张表。即《xx市农民增收举措到户工程明细卡》。明细卡主要有四项内容:①劳动资源,包括家庭人口,劳动力,青壮年及其技能,工作地点等;②家庭经营资源,包括承包耕地,运输车辆、工程机械、加工设备等经营性设备,种养殖场、企业、门店、摊点、农家乐等经营性项目;③收入情况,包括家庭收入构成,上年度家庭实际收入和人均纯收入,本年度家庭预计实际收入和人均纯收入;④增收措施。通过填表,弄清楚农户家庭的基本情况和资源。目前,全市共填写农户增收台账和增收明细卡80万份。
二是实行科学分类指导。根据对全市68.4万农户的调查分析,按收入情况划分成5种农户:①创业型。全市66739户。他们有生意、有企业,积极引导支持他们克服小富即安、小成即满的思想,大胆进行“二次创业”,继续把生意做大做强,并带动乡亲邻里增收致富。②劳务型。全市260890户。他们一般家庭主要劳动力常年在城镇就业,辅助劳动力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家庭收入主要来源靠城镇,而养老托幼靠农村。切实维护好他们的实际利益,帮助其解决家庭实际困难,增强增收能力。尤其对有创业愿望和条件的大力扶持,促使其由打工仔向“小老板”转变,由农民向市民转变。③种养型。全市195837户。他们是经营种养业的“好把式”、专业户。采取发展专业合作社、产业化经营、建设小区园区等措施,促进其扩大生产经营规模。④兼业型。全市105782户。他们兼营多业,主业不突出,收入来源多样化,家庭有富余劳动力。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加快推进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⑤贫困型。全市55356户。主要是农村贫困户和五保户。在实施“10万贫困户增收行动计划”的同时,根据这些农户经济困难的成因,用好扶贫和社会保障政策,切实抓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产业扶持、技能培训等工程,促其尽快脱贫致富。目前,全市已制定增收帮扶措施243万条,印发惠农政策宣传资料102万份。
三是做到措施到户。根据农户的类型、劳动力就业状况、收入结构,明确增收方向和途径,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扶持政策等。各级的政策措施具体到农户,一一列明(大体16项27条),并向农户告知县乡有关劳动就业创业、金融信贷、农林水、扶贫、科技等执行机构的联系人、联系方式。
四、打造载体,加快增收步伐
促进农民增收,既要有目标、有思路、有举措,更要有切合可行的载体来推进。我们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打造出了具有xx特色的五大助农增收工作载体。
一是开展晋星创建,加快新农村建设。2008年,我们把中央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具体化,实施新农村建设星级管理,坚持“三强化”(强化目标引领、强化项目支撑、强化机制保障),狠抓制订标准、评星定等、晋星计划、晋星创建、考评激励五个关键环节,达到“四推进”(推进农民增收年年有新突破、农村基础设施年年有新改善、农村公共事业年年有新发展、村级治理年年有新绩效)。止2009年全市五星、四星村累计分别达到101个和306个。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把今年确定为晋星创建“深化年”和“提高年”,部署开展创建四星级乡镇活动,全市各级党政组织齐抓共管、比拼争先,形成了你追我赶升阶晋星、促进农民增收等良好风气。列入市上计划的30个五星村、100个四星村和17个四星级乡镇创建工作进展顺利。
二是开展“争先进位”,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以“三化三集中”为主线,着力加强县域经济,出台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开展县乡村争先进位活动的意见,比拼争先、加快发展的激励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全市12个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进展顺利,12个省级重点镇建设全面启动,9个省级重点县域工业园全部成立投资开发公司,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2009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154万,城镇化率达到41%,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5.7%。今年,我们对全市县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并对2009年全市所有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评估和基础定位排名,结果汇编成册,为各县区树立了赶超目标。已评定出xx区xx镇、xx县xx镇、xx县xxx镇等10个十强乡镇,xx区xx镇xx村、xx区xx镇xxx村、xxx区xx镇xx等100个百强村。同时,指导县区积极发展县域工业,大力推进县城和重点镇建设,积极争创“十强乡镇”、“百强村”,县域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
三是推进“项目到村”,夯实农村发展基础。针对以前涉农项目实施分散、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调研形成了了实施“项目到村”工程的一整套思路和办法,通过实施“项目到村”,把政策交到村上、把任务落到部门,增强项目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作用,让惠民项目覆盖全市农村,形成完善的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机制。去年以来,我们按照“渠道不乱、统筹安排、各尽其职、分步实施、绩效考核”的要求,整理出全市到村项目三大类23项,编制印发了《到村项目明白卡》和《项目简介》,狠抓项目整理、宣传推介、摸底填卡、制定规划、组织实施等五个环节,统筹规划安排到村项目,尽可能多地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整合财政资金和涉农项目,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侧重,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着力建立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新机制。今年全市计划实施到村项目560个,已开工建设项目324个,完成投资8000多万元,农村基础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四是推行“乡村在线”,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积极调研探索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中的特长和优势,形成了挖掘大学生村官潜力,建立全市“乡村在线”数字网站,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思路。认真总结岐山县“乡村在线”工作试点经验,提出了全市实施“乡村在线”工程的指导意见。7月9日,我们召开了全市“乡村在线”工程动员会,对此项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并对大学生村官就实施“乡村在线”工程的基本内容、要求,以及网站维护等进行业务培训,全市“乡村在线”工程全面启动实施,各项工作正在有力有序进行。五是落实“三带三进三促”,形成助农工作合力。在总结领导联点、部门包抓农民增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省委提出的在县以下党政机关实行“三三制”的要求,我们在全市党政机关、企业和大专院校干部中广泛开展“三带三进三促”活动(带感情、带政策、带项目,进村、进户、进经济组织,促农民增收,促晋星创建,促和谐稳定),建立起了领导联点、部门包抓、干部驻村、企业帮扶的工作制度,形成了“四位一体”、联动各方、合力助推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市级130个工作组,由30名市级领导带队,94个党政机关、26户企业和10所大专院校熟悉农村工作或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2000多名干部参与,联点包抓130个新农村建设晋星村;县区1/3的干部进村开展帮扶工作。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力地促进工作落实,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形成了助农增收的强大合力。
五、建立健全机制,确保持续增收 主要建立完善了以下几个机制:
一是领导责任机制。明确县区党政主要领导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县区全部由专职副书记分管农村工作。坚持召开季度农民增收形势分析会,定期召开县区委书记、县区长专题会议,分析形势,研究措施,改进工作。各县区按照“配硬部长,配齐人员,保障经费,改善条件”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对农工部工作的支持力度。二是投入保障机制。在足额落实原有各类支农资金的基础上,市财政每年拿出4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和专项奖励,并按每个村200元、每户1元的标准,为12个县区委农工部补助工作经费,要求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各县区农工部人员、经费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三农”投入力度也相应得到进一步加大。
三是考核激励机制。把农民增收作为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经常性检查与集中检查相结合,按季度评估、公布各县区农民增收情况。在今年全市农村工作会上,我们拿出1097万元,重奖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和农业重点工作先进县区、市级部门、乡镇和村,较好地激发了全市各级促进农民增收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市委、市政府主要率先垂范,不打招呼、不定期深入县区和镇村检查县域经济、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力地推进了工作落实。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收的通知》精神,我局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把加强劳动力转移作为着力点,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帮助我县南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扩宽增收致富渠道。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目标
为切实做好南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工作,使劳务输出成为南部地区农民收入的增长点,我局将其作为一个黄金产业来经营。健全组织。成立了促进南部地区农民增加收入工作领导小组,局长x同志任组长,就业服务局局长x同志为副组长,x科、x科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劳务输出的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和沟通协调等工作。明确目标。遵循“重点扶持、政策倾斜、全力推进”的原则,确定了“着力提高南部地区农民技能水平,不断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合理引导农民外出务工,千方百计扩大南部地区输出规模”的工作指导方针,提出了全年南部地区劳务输出x人,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x人,年增加劳务收入x万元的目标。严格考核。将全年目标分解到了有关科室及南部乡镇劳动保障事务站,作为年终考核、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对完不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
二、开展阳光培训工程,提高农民技能水平。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技能水平是促进其外出务工的基础。为此,我局着力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对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大规模的技能培训活动。一是开展技能性培训。联合县职校、x校、驾校等x个培训单位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并对达到一定技术标准的帮助其办理各种资格证书。今年以来,共为南部地区开办地毯绢花、计算机、电气焊、采煤知识、市场营销等技术培训班x期,培训人数达x人。二是开展引导性培训。考虑到南部地区离县城较远、交通不便利的实际困难,本着就近培训的原则,特设定南部地区的各乡镇成人教育学校和劳动保障事务站为引导性培训基地,为初中毕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就业政策、劳动法等知识的培训,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破除土里刨食、靠天吃饭的陈旧思想,引导他们主动走出山门,走出家门,从农业以外的方面想办法来增加自身收入。今年以来,共组织引导性培训x期,培训人数达x人。通过开展阳光培训工程,使我县的农民,特别是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转变了思想观念,拓宽了致富的视野,而且使他们掌握了一门外出务工的技术敲门砖,大大地增强了外出务工的成功率。
三、广泛搜集用工信息,努力拓宽用工渠道
我县企业规模小,非公有制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非常有限。为扩大用工单位渠道,我局转变计划经济时期坐等用工单位上门招工的传统作法,坚持“跳出x、走出x,广交朋友,开拓市场”的工作思路,在巩固与开滦矿务局业务关系的基础上,主动到XX、XX等周边的大中城市,寻找新的用工单位,搜集新的用工信息。重点客户局班子成员亲自出马,联系业务。今年x月份,我们就派出x多人次走访了x、x公司、x公司、x包线长等x多个用工单位,新建用工协作关系近x家,搜集用工信息x条。同时,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谊,在双休日和重大节假期间,邀请各新老用工单位的负责人来x洽谈业务,加深感情,增强友谊。目前,我们与XX、XX、石家庄等国内大中城市的x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劳务协作关系,为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就业空间。
四、政策倾斜、重点扶持,力促农民增收
由于我县南部地区矿产资源少,当地企业少且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规模较小,许多剩余劳动力想处出务工。为此,我局对其实行重点扶持,政策倾斜的方法,加快当地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一是实行南部地区四优先。求职登记优先,凡是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我局求职,一律优先登记;费用减免优先,南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到省外务工的,免收求职登记费、报名费、中介费;同等条件下录用优先,在招用农民工过程中,对无劣迹、无传染性疾病的南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其它地区劳动力条件相同时,优先录用南部地区农民;选择输出行业优先,在组织劳务输出时,优先安排他们到路途近、收入高、条件好、风险低的用工单位务工。二是送信息上门,服务到家。对搜集来的用工信息,除通过电视广告、广播等新闻媒体发布外,利用乡镇流动集市,把用工信息直接送到农民手中。对用工数量少的信息直接送到村,配合用工单位直接到村进行体检,挑选务工人员。三是加强输出后的跟踪管理。今年,针对我县南地区外出务工农民多在x各矿从事采煤行业,风险较大的实际,在为其继续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又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妥善的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
五、立足人才工作职能,加强农业科技扶持
为解决我县南部地区农民增收渠道窄的问题,针对其土地肥沃,适合大面积种植蔬菜的特点,从人才工作职能出发,人才中心专程到x去考察大棚菜项目,为在引进大棚菜种植能手等人才的基础上,通过他们出资金、技术、原种,我县南部地区提供土地的方式,吸引他们来我县南部地区投资,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目前已达成初步协议,近期将做进一步的商洽。此举即可以使我县南部地区的土地使用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能带动我县南部地区的发展规模产业,还能提高我县南部地区棚菜种殖户的管理和技术水平。
通过不懈努力,我局为南部地区农民增收工作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今年x月份,已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x人,其中南部地区x人,占总人数的x,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x人,为农民增收近x多万元。无论是输出数量,还是输出效益,今年都比去年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经过调查,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凡经我局输出的务工人员没有一个盖不上新房,没有一个成不了家,没有一个子女辍学的。南部地区的农民把劳务输出称之为是“铁杆庄稼”。
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汇报济宁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市政府安排,我就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2003年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及工作成效2003年,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目标,以培植拉长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劳务经济五大产业链为重点,制定政策,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市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开局良好,取得初步成效。——畜牧业快
速发展。畜禽养殖专业小区发展到1256处,规模饲养量比重占60%以上。全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万吨、万吨和万吨,增长、15和。畜牧业产值达到亿元,增长%,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渔业呈现出恢复性增长。全市养殖面积达到万亩,水产品产量万吨,增长%,渔业产值亿元,增长%,占农业总产值的6。——林果业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全市造林35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22万亩,经济林11万亩;苗木花卉万亩;新建绿色通道1100公里;林木覆盖率达到%;林业产值达到亿元,增长%。——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34万亩,比上年减少万亩;以瓜菜、棉花、花生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达到万亩,增加140万亩,增长28,经济作物所占比例提高8个百分点。种植业产值达到亿元,按可
比口径增长%,占农业总产值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全年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12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其中县外劳务输出60万人,比上年增加1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亿元。——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全市农产品加工、流通龙头企业发展到749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188家,新增36家,年销售收入170多亿元,培育建立各类生产基地230余万亩,带动农户64万户。围绕加快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全市上下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在宣传发动、组织领导、政策扶持、督导检查以及考核奖惩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
1、抓规划布局,科学指导调整。去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全市农业结构三年大调整的决策部署,出台了《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明确了调整的总体思路、规划布局、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制定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方案》,把任务目标分解到各县市区和五大产业体系建设责任部门。各县市区和五大产业体系建设责任部门立足本地实际和部门职责,制定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突出重点,科学指导全市农业结构调整稳步开展。
2、抓宣传发动,舆论引导调整。各级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开辟专栏;层层召开会议,部署发动;外出参观学习,开阔思路;举办报告会,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调整的任务目标和扶持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增收致富的典型,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调整热情。市里编印了《咱们一齐奔小康--农民致富100法》160万册,发到农民手中。据统计,全市组织外出参观考察3万余人次,举办专题报告会1200多场次,发放致富典型和效益分析表8万余册(张),在全市上下形成了齐心协力抓调整的浓厚氛围。
3、抓责任落实,组织保障调整。市里制定了与《意
见》相配套的《考核办法》,明确县乡党政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具体责任,严格奖惩,实行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市里专门成立了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办公室,加强对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组织、协调、调度和指导。各县市区和各有关部门也都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具体办事机构和工作运行机制、考核奖惩机制,保障了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开展。
4、抓配套服务,合力拉动调整。各级从解决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突出问题入手,努力做好市场销售、订单生产、培训指导、资金协调、土地流转等环节的工作。开拓市场,通过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签订购销合同,发展订单种植146万亩。制定政策,市和县市区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业结构调整。搞好服务,全市开展各类技术培训500多期,培训人员万人次;协调贷款资金近6亿元。
5、抓督导调度,强力推动调整。
为认真贯彻落实盛市增收节支会议精神,我局对增收节支工作进行了认真的部署落实,及时转变工作重点,逐步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指导思想,提高投资效益,实现了增量增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这几年,电信建设规模很大,尤其是交换、传输、线路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很高,有时一个错误的决策或某一细节上的疏忽往往会造成成千上万元的损失。面对资金匮乏的难题,我们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规划、计划,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高的效益。
一、提高投资效益,谋划建设新思路
我们对交换机实占容量达不到80%不考虑扩容,并充分挖掘这20%的潜力。由于地方经济相对落后、装机价位平稳及用户装机相对饱和等原因,我们这里一般不会出现爆发性的装机热潮,通常这20%也有1万多个号码可满足一到两个季度的放装需要,而这段时间又在现有交换机厂家供货及安装调测期内,可以满足放装需求。这样,在不影响通信质量与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完全可以使交换机满负荷工作。几年来,我们一直以这种方式滚动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局交换机(含接入网)总容量为182,472门,实占150,290线,实装率达85%。
出局主干铜线电缆超过300对和3公里的一律改用接入网,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可以节约投资,二是提高了通话质量,三是由于用户线的距离近了,还可实现一线通及新业务的覆盖,四是接入网可模块化叠加,扩容搬迁比电缆扩容更灵活方便,五是上了接入网,机房更贴近用户群,在规划设计用户电缆时,可以在较小的范围、较短的路程内由用户向机房倒推,提高线路投资效益和用户线对实占率,六是在解决用户接入的同时,又顺带将光缆密布成网,延伸到村,为宽带业务的拓展创造了条件。目前,全市共新建接入点或村级模块局31个,容量达36,200线,节约投资500多万元。
二、线路建设方面,我们重点抓住大对数电缆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
5万元以上的线路工程,必须由分管局长深入现场与技术人员一道反复查勘电缆路由,精确测量线路长度,合理配盘,并对施工队伍实行责任赔偿考核。在电缆线路扩容工程中,我们要求尽量不拆除小对数电缆,而是更换大一号的挂钩,让老电缆同新扩电缆同线挂设一起“服役”。
电缆的回收利用也大有文章可做。对非拆不可的大对数电缆,在拆旧工程的竣工资料及利旧工程的设计文本中特别注明利旧段落、规格、长度,并建立施工队伍拆旧利旧责任制,即某工程队负责拆的电缆还由那个工程队在下一个工程中负责使用。这项管理制度出台以来,共回收利用各种规格电缆95.5皮长公里,节约资金256万元。
三、借鉴“木桶”理论,谋划增收节支新思路
为了解决“最短木板”的问题,我们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化各项管理。~年2月,针对业务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借鉴邮政企业的乡邮检查体系,我们抽调一名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同志“组阁”成立业务计费检查中心,代表局长对全局各项电信业务行使检查、稽核、考核、处罚权力。他们从用户计费账单的源头查起,深入程控机房、支局甚至用户家中,逐日核查当天发生的每笔电信业务,堵塞跑冒滴漏。由于检查及时得力,既抱回了西瓜又拣到了芝麻,同时举一反三,进一步修订完善规章制度,业务管理逐步走上了正常的轨道。我们还提出把装移修电话的皮线工料发放核对工作以及对农村支局的水电费、差旅费、勤杂开支费用的稽核工作统一交由业务稽核检查中心稽核,在保证装移修电话使用的情况下,每次每户装移修耗用护套线由150米下降到120米,直至100米,有的乡镇仅为80米,今年一季度支局费用开支也比去年同期下降20%。
1 抓好新型农民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2009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天长市农委推广中心组织农技人员到安徽农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参加了“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技术指导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回来以后, 对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进行了上门培训, 通过发放通俗易懂的科普材料、开展小型田头现场会等形式, 向农民朋友讲解在田作物的田间管理技术, 解答农民朋友提出的农作物管理方面的问题。
针对去冬今春天长市低温阴雨时间长, 麦苗田间杂草量大的问题, 指导农户利用2月20—23日晴好天气, 突击抓好麦苗田间杂草的化除工作;3月10—15日趁阴雨天气, 上门动员农户对长势弱小的麦苗普遍追施1遍拔节肥;4月27—5月3日重点指导农户进行1次以多菌灵、吡蚜酮、磷酸二氢钾等药肥混喷的方式防治小麦赤霉病, 以达到保粒增重的效果, 对感病品种防治了2遍。科技示范户双元村李岗组某种植户种植的3.2 hm2小麦, 在农技人员指导下普遍长势旺盛, 丰收在望。5月28日进行了测产, 理论产量在9 726 kg/hm2以上。在其示范影响下, 双元村李岗组学技术、重田管形成风气, 户户小麦长势喜人。据测算双元村李岗组2010年小麦总产较2009年增产15 t左右, 增收2.5万元。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农业技术指导员的辛勤劳动。
作为农技推广人员, 要想农民能接受推广的技术, 首先要多与他们交流沟通、交朋友, 把农民当作自己人, 这样才能拉近与农民的心理距离, 他们才会接受技术和指导。农民技能培训要务实, 必须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必须是实用型的、应用型的农业先进技术, 农民能看得见、摸得着;必须是听得懂、容易做的技术[1]。农业生产中, 告诉农民朋友怎么做, 如何做即可, 不讲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数据, 讲了农民反而听不懂, 会让他们认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有畏难情绪。农业技术指导员就是要把复杂的农业理论加以吸收消化, 把引进的新技术同农民生产中实践经验加以融合, 变为简单的、农民易接受的应用技术。
笔者多次参与农民的科技培训并主讲了相关农业技术, 发现针对本地农民实践经验的总结, 农民身边科技示范户典型案例的解说, 农民听得津津有味, 讲课结束时农民朋友报以热烈的掌声, 会后还主动与农技人员进行讨论和交流, 说明农民朋友对授课的内容是欢迎的。而有一些农民培训会, 一味追新求洋, 一味讲一些潜力挖掘的理论数据, 甚至请一些洋专家来讲课, 讲话没有感染力, 不能引起共鸣, 农民不领情, 会场效果很差。还有一些地方农民培训走过场, 农民来了发一些材料, 造成农民学不到实用技术、又不领情的尴尬局面[2]。
2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积极作用
继续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社会化作用[3]。时湾村桥头组一青年农民, 既是汊涧镇麦业专业合作社成员, 又是科技示范户代表, 在合作社的指导下, 没有用政府任何投资, 自筹资金组织农事服务队。服务队队员吃苦耐劳, 针对目前农村现实情况, 开展秋种小麦机旋耕条播服务, 春季农作物病虫草害综防服务。针对天长市去冬今春遭遇低温连阴雨灾害性天气, 农作物长势普遍较弱, 农事服务队组织22名机手, 分片、分组开展抗灾保苗服务。农民一个电话随叫随到, 服务队队员自带喷雾器、农药上门。一方面, 既解决了留守农民由于无劳动力, 不懂技术, 想干干不好或干不了的事;另一方面, 农事服务队队员也增加了收入, 使农民朋友真正体会到“种现成田, 收现成粮”的实惠。同时, 农事服务队让农民在生产中真真切切地看到了科技的威力, 得到了科技带来的实惠。经跟踪调查, 经其服务过的麦田, 麦苗长势喜人, 丰收在望。
时湾村湾塘组某青年农民既是合作社成员, 又是科技示范户, 2009年午季夏种时, 积极推广机插秧综合配套技术, 采取供种、育秧、供肥、机插秧一条龙服务的形式, 为当地24户农民21.33 hm2农田提供农事服务。2010年该村在他的示范辐射带动下, 新增加了6台插秧机, 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劳动效率[4]。
参考文献
[1]方志坚.新型农民培训机制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7) :67-68.
[2]曾增河.参与式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0) :314.
[3]李艳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加速器[J].农业经济, 2010 (3) :66
【增收节支工作汇报】推荐阅读:
增收节支活动实施方案10-09
助农增收工作总结10-11
节支降耗总结06-22
节支降耗项目管理办法10-04
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综述07-05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09-12
制约农民增收的调研对策09-20
农民增收情况调研报告10-11
关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建议10-31
农民增收致富 远教平台帮助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