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英语写作指导(精选11篇)
写完后,还应仔细校阅1—2遍。校阅要逐词逐句进行,注意检查语法、拼写、标点、大小写等方面的错误。校阅是自检的最后一关,应严肃认真的进行,尽可能地消灭一切差错,增强文章的效果。
因此,要写好一篇作文,不仅需要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掌握扎实的词汇、语法及修辞等方面的语言基本功,而且还需要掌握因不同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而形成的英语特有的 篇章机构模式 惟有这样才能进行最有效的书面交际活动。
本着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的原则, 以时间为序把初中英语写作分为两个阶段 (初一阶段和初二、初三阶段) , 围绕着努力提高英语写作能力这个目标,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一) 初一阶段
1.从一开始就要在思想上重视, 在方法上给予指导, 保持学生学以致用的浓厚兴趣, 防止学生操之过急或因表达困难产生畏惧心理。例如, 可以用三句话简单概括英语写作: (1) 定好要点、时态; (2) 选择好材料, 定好顺序; (3) 富于变化, 留有感情。让学生觉得英语写作不难, 在思想上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同时, 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例如, 提供词组、范句, 让学生模仿, 动手写作, 注意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形成一个全班积极向学的浓厚氛围。
2.用仿写、扩句、汉译英、搭桥等多种方法进行练习, 例如, get up→I get up at ten past six.→I often get up at ten past six.
3.日常教学要有意引导学生为写作准备好语言素材, 例如, 教学课文重点词组、句子, 采用“英汉互译”训练, 点评该句在某种情境中常用, 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造句, 使学生觉得自己的造句、写作有根有据、实用, 因而感到信心十足。另外, 每周评一次“我们的名言佳句”让学生在加强识记的同时有一种成就感。
4.作文批改、讲评要及时, 要典型有针对性。
(二) 初二、初三 (中高) 年级阶段
1.日常稳抓基本句型、基本时态的训练, 在书写方面要求在清楚美观的基础上速度要快。
2.结合阅读训练, 用缩写、扩写法增加学生的信息输出, 同时通过日记、周记、书信、便条、通知、心得体会、命题写作等形式长期坚持多样训练。同时, 让学生学会归纳文章的体裁。
3.需要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学校平时要开通校园广播、黑板报、学习园地等平台, 给学生的写作创造输出需求, 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例如, 在学校第20届校运会上, 我指导一名通迅员写了2篇英语稿子, 一播出就引起广泛的反应, 使得当天的英文通讯稿猛增———多达16篇。可见学生对英文写作需求的盼望以及写作得到发表后的满足、喜愉的心情。
4.中高年级的写作内容要更加丰富, 角度要增多, 要求造出的句子要准确而有变化, 可适当训练使用复合句表达丰富、复杂的观点和情感。
5.中高年级的文章结构要清晰, 要层次分明, 着重训练连词的正确使用和逻辑思维的谨密性, 使句子更加流畅、文章更加通顺严谨, 达到一气呵成。
6.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教与学的方法也一样要善于总结、交流。学生要通过点评、修改, 善于向同学学习, 善于借鉴好的文章。教师要善于向同行、班主任、家长交流, 并通过他们传达、强调教师本人对学生具体的期盼。
【关键词】写作技巧 词汇学习 句子准确 文章结构 多元评价。
《英语新课标》(2013)要求初中生毕业时写作达到的程度是:能够使用常见的连接词,依据所给提示,对人或事进行简单描述。写作是英语学习中较难掌握的综合技能,目前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有:词汇错误较多、句子达不到表达效果、文章结构不合理、书写较乱。在日常教学中应通过以下步骤指导学生写作,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一、重视词汇学习,提高句子准确性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就是词汇,因此,首先应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词汇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阅读积累单词。语言学习是由“输入到输出”,只有前期具备大量的输入,后期才能顺利输出。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的习惯。每读完一本书我就会指导学生对于书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摘抄,对于语言现象较集中的的故事指导学生进行归类摘抄,通过归类让学生对于语言现象有了更系统的认识,经过模仿让学生逐步达到准确熟练的应用。
二、合理使用过渡词,梳理文章结构
当学生能够规范写出简单句子后,就可以对写作的结构给予指导了。在开始写作时指导学生对一件事进行简单清晰的讲述,或围绕某一个观点简要阐述即可,首要原则即为准确、清晰。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学生对于文章结构进行梳理,即三段式结构,“观点--要点--总结”。第一段表明自己的观点,一般两句话即可,观点的阐述一定要清晰明了。第二段围绕观点进行论证阐述,注意提示要求中所给要点要全部包含,这部分可以说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在叙述的过程中条理一定要清晰,注意逻辑性和关联性,在阐述的过程中恰当的使用逻辑词可以使文章主旨脉络更清晰。除了最常用的:first, second, third,finally 等还可以使用高级点的,如first of all,also, besides, in addition,what's more,moreover。表转折的:除了but,还可使用yet,however等。第三段是对文章的概括总结,一般一两句话即可。可以使用总结性的词语作为开头,如:in a word,all in all, in my opinion,或倡议性词语:Let’s... , If we...,we’ll....I’d like to say, the more... the more...
三、创设亮点,提升文章层次
在文章的句子准确、结构清晰基础之上如何再让作文上一个层次,就需要指导学生适当的使用高一级别的词汇。如:beautiful可以用attrcative, charming来替代。另外在作文中恰当的运用复合句,注意句式的变换也可以帮助提升文章的层次。
对比以下两段文字:A:We should do something to stop this. We should obey the traffic rules. We should set an example for others. B:I think we’d better do something to stop this. We must obey the traffic rules by ourselves. It’s important for us to set a good example for all the people. 两段都没有语法错误,A段只使用了We should...这一句式语言显得过于单一,B段用到了I think..., We’d better..., We must..., It’s + adj. for sb. to do sth.等多种句式来表达,语言看起来非常丰富,表达更加多样性,使文章增色不少。
四、建立多元有效评价,调动写作的积极性
单一的评价方式会打消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可以利用写作课展开多元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乐写乐评,学会欣赏、互助提升”。评价形式有“生生互评、小组评价、班级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
评价时首先应制定出统一的评价标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对作文做出评价:1.内容:完整、要点全面、人称正确、时态合理。2.语言:准确无误,行文流畅,合理使用过渡词,句式丰富。3.段落:开头——表明观点,中间——阐述要点,结尾——总结归纳。4.书写:清晰、美观、大小写规范;标点使用规范、合理。让学生以星来作为评价等级,最高为五星。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或不同的话题可对评比进行调整,使其服务于教学。将评选出来的优秀作文作为范文在班中展出,供学生互相学习。通过统一的评价标准有利于学生提高纠错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就需要老师围绕写作有计划的指导学生进行“读、背、写、评、改”等一系列活动。通过系统的训练,耐心地指导,认真的书写,多元的评价,从而真正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春词,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2]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新课标[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陈凤梅.利用作文讲评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1.
[5]陈绍敏.浅谈初中英语写作技巧与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3.
2. 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滚,也就失去了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也就失去了壮美;人生如果失去了真实的历程,也就失去了意义。
3. 一条幽径,曲折迂回中总会激起心旷神怡的向往;一波巨澜,潮起潮落时更能叠出惊心动魄的鸣响;一个故事,遗憾悲婉里才有肝肠寸段的凄凉;一种人生,跌宕困顿中方显惊世骇俗的豪壮。
4. 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与人的友善,少一些心灵的冷漠麻木;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人生的快乐,少一些精神的衰老疲惫;请保留一份单纯,使你多一份奋进的力量,少一些故作高深的看破红尘。
第一.分析文章的标题。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是一篇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标题能揭示文章的主题思想,能发人深省,引导读者理解主题。
好的标题确切鲜明,富有吸引力,能给人以新鲜的感觉和深刻的印象,使人产生“急欲下读”的强烈愿望。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首先要注意文章标题的形式及作用。
第二.分析文章的情节。
文章的情节很重要,如果把文章的主体比作“灵魂”,那么情节就是“血肉”。
文章有血有肉,才有生命力。
分析文章的情节是否完整,就常见的.记叙文来说,就要看它任何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
如果是说明文,就看文章是否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事理的阐述,是人们对事物的形象、性质、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有所认识,从而或得有关知识。
如果是议论文,就要看它是否具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论点是否鲜明,论据是否确凿,论证是否合逻辑。
第三.分析文章的叙述顺序。
文章的结构完整,要求材料安排得合理,使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这主要表现在文章的叙述顺序上。
1、顺叙。
就是安时间的先后和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
2、倒叙。
就是先写出事情的结果或发生的某一突出的片段,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对事件的发生、发展进行叙述。
3、插叙。
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暂时中断,穿插一段写中心事件相关的事情,然后再转入顺叙。
第四.分析文章的开头、结尾。
好的开头,引人入胜;好的结尾,余味无穷。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自然收尾,干脆利落;
提出问题,吸引读者; 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说明情况,介绍背景; 照应开头,留有余味;
描写环境,引出人物; 写景抒情,发人深思;
第五.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
文章的表达方式,主要看它是采取叙述、描写,还是采取议论、抒情的方式来写作,叙述就是把人物的经历或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直接表达出来。
描写就是对人物、事件、环境等,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和刻画,使之有形、有声、有色地再现在我们的面前,从而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描写往往和叙述结合起来使用,写人的文章,很注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注意周围环境的描写。
抒情就是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事件抒发爱憎、好恶的感情。
议论就是讲道理,作者往往是通过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么。
这四种表达方法也常常是在文中综合运用的。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还应注意到很多别的方面,段落和层次,过渡和修辞、标点等。
I cannot entirely agree with the idea that …我无法完全同意这一观点……
Personally, I am standing on the side of …就个人而言,我站在……的一边.
I sincerely believe that …我真诚地相信……
In my opinion, it is more advisable to do … than to do ….
在我个人看来,做……比做……更明智.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过程教学法的实施,教学思路
过程写作法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掌握写作技巧, 提高写作能力, 注重交际和交际能力的配制以及评议的交互过程。它以新的目光看待语言学习中学习者的外部关系, 将学生视为写作主体, 强调让学生体验写作的全过程, 多采用课堂交互活动使学生在循环往复的交互过程中挖掘和创造主题意义。
一、研究提出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近年来, 交际语言教学思想已深入我国语言教学界, 但书面表达仍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英语教师在每个单元教学结束前草草宣读有关“写作”练习标题, 布置为homework而带过, 不进行展开点评。七八年级英语教师为赶进度, 跳过写作环节。大多数教师只注重学生写作结果, 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关注, 导致学生的书面表达出现词汇、句子、语法和语篇联系等问题。“英语难, 英语书面表达更难”是每位中学生发出的感慨, 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摆在了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面前。
过程教学法 (Process Approach) 的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上, 强调在课堂上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帮助他们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把读、听、说、写有机结合起来。因为阅读和写作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英国学者Britton指出:“学生口语中的句型结构和表达方式往往是他们写作的基础”。通过生与生之间、师生之间讨论可以降低学生英语写作的难度。它的立足点是将来, 不是短期的急功近利。在国外, 过程教学法已很受欢迎, 在国内基础英语教学中, 还少有人做过程写作的尝试。写作教学实践证明:过程写作教学法不仅培养学生掌握根本的写作法, 而且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合作精神, 符合新《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传统的结果教学法把重点放在写作成品上, 由教师提供范文, 进行分析、讲解, 然后学生模仿范文进行写作, 最后由教师批改、打分。学生整个写作过程在教师的完全支配下完成, 这个过程枯燥乏味。教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批改, 而学生只关心分数的高低, 对教师的评语和修改的部分往往不认真阅读。这种教学方法违背了“以人为本, 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教学理念, 远不适应当前的英语写作教学。针对这种不足, 语言学家提出了过程写作教学法, 他们将写作过程视为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和语言交流过程。美国大学教授Wallace Douglas指出:“写作是一个过程, 写作课教授的应该是构成写作过程的一步步的操作方法”。美国的Raimes和Zamel将过程写作应用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实践, 他们证实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 并大力推广过程写作法。Zamel强调“写作的重点应放在写作表达和创造的过程中”;Raimes也表明“倘若我们仅仅对写作成品而不对写作过程产生兴趣, 则学生写作将不会受益”。这种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交际理论 (interactionist theory) , 认为写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 而不是作者的单独行为。这种教学法克服了结果教学法的种种弊端, 受到外语学界的一致赞同。
三、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 研究目标
1. 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性认识, 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
2.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会构建写作提纲;
3. 学会收集资料, 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 研究内容
1. 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1) 平时加强阅读, 保证一定量的英语阅读, 在吸收各方面知识的同时, 加强对英语文章的感性认识; (2) 勤于思考, 学会构思, 心中有谱;经常做“头脑风暴”。 (3) 做日常生活的有心人, 勤于思考, 善于观察, 养成记随笔的习惯。 (4) 将平时所见所闻中有感触的东西以随笔的方式简单记录下来。
2. 有效的学习策略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2.教育观察法。3.调查法。
五、研究过程
我们首先在濮阳市七年级的部分学生中, 做了一份有关英语写作学情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喜欢英语写作的人占74.4%, 一个月写一次的占10.3%, 不写的占46.9%, 不写初稿的占90.9%, 篇章结构、词汇有障碍的占48.6%、50.9%。我们从全年级中选出45名学生组成一个作文班, 把全班学生每5个人划分“写作小组”, 由小组成员推选小组长。新教材一个突出特点是每话题都配有一篇与单元话题相近的范文, 并设计了相应的写作任务, 老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范文过渡到写作, 对学生进行真正的语言表述形式的积累性输入后, 水到渠成, 辅助学生个体完成输出任务。课题组老师按《英语课程标准》要求, 对作文班学生进行各种体裁的“过程写作法”的辅导, 每周二、五下午各训练一节课。我们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话题和语篇, 开展导学式和开放性写作练习, 把写作融入到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仅仅依靠考试前的临阵磨枪, 要从英语教学伊始就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 从书写抓起, 从语言知识的学习抓起, 从拓展学生的思维抓起, 结合听、读、说能力的培养, 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
六、取得的教学研究成果
(一) 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了。
主动性, 积极性增强, 在英语知识技能、语言综合运用等方面的能力提高, 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得到锻炼, 教学的主体突现出来了。
(二) 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普遍提高。
(三) 更新教育理念,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教学
效果, 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同时培养一批优秀的英语教师。
(四) 与家长的沟通联系, 提高了家长的素质, 拉近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也使家长与子女易于沟通、理解, 为学校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英语写作是“熟”能生“巧”的过程。农村中学英语的写作教学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话题, 要把中小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真正提升到较高档次, 英语教育者还需要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 对大量具体的实际操作更需要教育者的创新性思维及勇于实践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森.改进英语写作教学的新举措:过程教学法[J].外语界, 2000, (1) .
[4]吴锦, 张在新.英语写作教学法新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3) .
[5]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6]贺艳丽.过程教学法与高中英语写作教程[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
写作上学生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Chinglish。 很多学生在用英语写作时因受到汉语思维影响而经常会出现逐词直接翻译的现象,就产生了所谓的“Chinglish”。如有学生把“北京欢迎你。”直译为“Beijing welcome you.” 把“心花怒放”表达为“Heart flower angry open.”。
2. poor vocabulary。 许多学生英语词汇量严重不足,相关词汇的确切用法模糊。考试中很多词汇用得很勉强或者说不贴切,或者出现单词拼写错误的情况。学生想表达的很多意思都无法运用地道的英语词汇。
3. grammar mistakes。 有些学生有了一定的词汇量,但是在写作文的时候却满是语法错误。还有些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法知识,却依然出现语法错误,主要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练习所致。
一、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
高中英语教师要指导好学生具有基本的写作思路。第一,写作前,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定下文章的文体、确定文章时态、确立文章人称和要点;要留意后面的提示,但更不要忽略前面的要求。第二,列出要点,写出关键词,写出相关句子。要点齐全是评判书面表达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要注意不要遗漏要点。第三,腹稿打好后,连句成篇。要理清文章的篇章结构,先写什么,其次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要进行合理组织。要考虑句与句如何自然地过渡,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努力做到层次分明,表达严谨。这就需要句与句之间或者段与段之间适当运用必要的并列连词、从属连词以及一些承上启下的连词。第四,仔细检查,认真誊写。完成前面三个步骤后,再查看一下题目的要求,对所写的文章进行全面的检查,需要修改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通读文章,查看语言表达是否地道,检查是否存在主谓一致、时态和语态、字母大小写以及标点符号等问题,并做出修正。
二、 引导学生扩大词汇量
写作考察学生英语单词的再现能力,作文是一种语言的输出练习,要输出首先要有足够的语言输入。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要素之一,足够的词汇量是表达好思想的前提条件,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正确记忆单词的拼写和用法的习惯。
三、 克服“中文式的英语”表达
写作既是语言表达活动,又是思维活动。思维习惯直接影响着人们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里人们的思维习惯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必然造成人们语言表达的差异,吕淑湘曾说过:“……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
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必须经常提醒学生要掌握英语思维方式,注意克服汉语思维影响,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接受英语表达的思维方式,系统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久而久之,学生才能写出比较地道的英语,少犯甚至不犯Chinese English的错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结合所教授内容引导学生发现、比较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培养学生洞察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使其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杜绝或减少汉英词对词、逐字生硬翻译的现象,最终达到准确、规范、恰当地用英语传递语言信息的目的。
四、 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的质量
书面表达是语言输出的过程,要想有较好的输出,必须多进行语言的输入,而语言的输入主要靠阅读,阅读是学生获得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上好阅读课,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认识到阅读绝不是为了做对一些题目,通过阅读要能够充实词汇量,加深对一些语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培养良好的语感,真正达到有良好的输入,从而较好地服务于写作。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我们要引导学生背诵一些好文章、好句子,要培养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摘抄一些好的词汇、短语、句子,努力汲取阅读中的精华,告诉学生,只有平时多积累,写作中才能达到“材源滚滚来”。
五、 要求学生多练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结网。”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是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过程。要指导学生注重基本功训练,在掌握一定写作技巧的前提下,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Practice makes perfect.”, 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经常进行造句练习、段落练习,为写好高质量的英语作文打好扎实的基础。学生在掌握了一定量的词汇和英语句法的前提下,一定要通过经常性的表达实践才能真正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从语言的输入到语言的输出需要一定的过程,我们要多引导学生多练笔多总结。只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多进行语言表达实践,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升便会水到渠成。
六、 结束语
总之,高中英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写作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让学生亲自实践,动手写作,循序渐进,从而最终真正提升学生英语书面表达的能力。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二、记叙文分类
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文的人称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五、记叙文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1)顺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叫顺序。顺序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组织材料的方法。应做到层次明显,重点突出结构清晰。,要注意做好围绕中心选材和剪裁工作。
(2)倒叙。把后发生的事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写在后面,这种写法叫倒叙。倒叙方法用得好,能有效地避免文章平铺有叙,能使结构富于变化,引人入胜。运用倒叙的方法特别要注意的是应在倒叙与顺序相接的地方把时间交代清楚,要有必要的交代语句,使读者觉得头绪清楚。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需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有关情节,然后再接叙原来的事情。插叙部分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运用得当能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逼真,叙述内容更详尽易理解。(4)补叙
在一件事叙述完毕后作必要的补充交代。简称“补笔”,它可以给读者一种豁然开朗的快感。
六、记叙文的中心
中心就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即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反映的范围,是文章的内容。中心是全部材料所表现的主旨。中心必须借材料来体现,材料必须通过中心来组织,材料是受中心支配的,为中心服务的。而离开材料,中心是无法单独存在的;离开中心,材料仅仅是一些乱七八糟的素材,不能算作一篇文章。中心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是从生活实践中,从具体材料中提炼出来的,提炼时要求中心思想积极、集中、深刻。
七、材料的选择
在一篇记叙文中,不要对所有的人物或事件都平均用力一一写来。也就是说,记叙应当有详有略。一般地说,记叙文的开头、结尾部分较简略,而中间部分较详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出身来历等叙述较简略,而对其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或事件的具体经过等描写较详细;对不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文章中心的事件,叙述描写时比较简略,而对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表达文章中心的事件,叙述描写则比较详细。就人物而言,详写的是其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就事件而言,详写的是具体的经过。一人几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件事,略写其他;几人做一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人而略写其他。这样,才能详略得当平中有奇,文章才能引人入胜。
八、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形、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的运用应做到以下两点:
1、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写记叙文应有一个最起码的认识,就是文章的叙述性要强,叙述能力要高,这种叙述不能是平铺直叙的,不能是干涩无味的,也不能是直白空洞的,应学会完整生动的叙述。
描写对于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来说,主要指肖像要神似,动作应传神,心理需真挚,语言必个性;对于记事为主的记叙文来说,则离不开场面描写;而对于所有的记叙文体来说,细节描写用的好,能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2、多种表达方式应综合使用
正如上文所言,运用具体、详实、生动的记叙能给人以鲜明的形象,但在记叙文中,只有记叙描写而没有议论、抒情,文章的中心就无法突出,具体内容也显得苍白,所以揭示事物的深刻内涵就十分重要。这时议论抒情就可粉墨登场了。
七、九、记叙文的线索
1、什么是线索?
线索就是记叙文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将文中的场景、人物、事件、情感、思想等连接起来,形成贯穿全文的整体。一般一篇文章一条线索,也有多条的:主线和副线,明线和暗线等。写作记叙文,往往先确定线索。
2、记叙文安排线索的几种方法
A、事物线,以某一贯穿始终的物品为线索来组织材料。如《倚天屠龙》、《一双绣花鞋》、《项链》、《党员登记表》。
B、事件线,以事件的发展经过为贯 穿全文的线索来组织材料。如《杜十娘怒沉百宝 箱》《武二郎醉打蒋门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C、人物活动线,以某时某地人物的各种活动为主来贯穿全文。如《雷雨》、《包身工》、《茶馆》、《荷花淀》。
D、人物感情线,以人物的情感发展变化为主来组织材料贯穿全文。如《藤野先生》、《琐忆》、《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
十、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一)对比。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
1、运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刻画性格。如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通过菲利浦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不同的对比,揭示出他们自私、庸俗、贪婪、冷酷的性格特征。再如《故乡》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的对比。再如《范进中举》中胡屠户对范进中举前后态度的对比。
2、运用对比手法,描摩景物,抒发感情。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前边描写了百草园景色,这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自由天地,少年“我”的欣喜之情跃然纸上,这里的景物描写与充满枯燥乏味气息的“三味书屋”形成了鲜明对比,“我”对“三味书屋”的厌倦、烦恼之情也自然流露出来。
(二)衬托。以一些次要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与对比一起使用。人们常说的“万绿丛中一点红”、“众星捧月”就是衬托。
1、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如《藤野先生》中用日本“爱国青年”的无理挑衅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热忱、毫无民族偏见;《花的话》中用月下比美的众花来对比衬托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二月兰;再如《爱莲说》。
2、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如《故乡》开头描绘了荒凉萧索的村景,十分贴切地衬托了“我”的悲凉心情。
(三)铺垫。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现之前,对环境、情绪、气氛等所做的描写,借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
如《荔枝蜜》采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写荔枝林的茂盛,是为蜜蜂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写荔枝蜜的甜香,是为下文赞颂蜜蜂作铺垫;写蜜蜂的辛劳,又是为赞颂劳动人民作铺垫。
再如《麦琪的礼物》中插叙了对德拉的头发、杰姆金表的叙写,为后文写杰姆夫妇毅然舍弃如此珍贵、心爱的东西作铺垫,以凸现双方深挚的爱情。
(四)象征。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即“托义于物”。
如冰心的《小桔灯》中的小桔灯象征了光明和胜利,象征着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如矛盾的《白杨礼赞》细致描写了黄土高原上白杨树枝干笔直、叶子片片向上的形象,表现了它的倔强、挺立、不屈不挠,从而象征了华北农民质朴、严肃、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再如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赋予高傲飞翔的海燕以革命先驱者的象征意义,使作品意义更深远。
(五)渲染。是通过对环境和人物的描写、烘托来加重气氛,突出人物。,如《故乡》的开头,渲染了深冬季节隐晦、严寒、寂静的气氛,描绘了荒凉萧条、没有活气的村景,十分贴切地烘托了“我”悲凉的心情。
关键词 语言模因 初中写作 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1]。写作作为一项语言技能,是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体现。学生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够在扩大人际交往、开拓国际视野等方面具有优势。
对于初中写作而言,课标规定在义务教育9年结束时学生应达到五级水平,从收集素材、语言表达、思维逻辑以及认知的角度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不仅要利用写作基本知识遣词造句,而且要以英语思维方式合乎逻辑地表达思想,可见对学生写作水平要求之高。
一、语言模因论概述
1.语言模因的概念
Blackmore指出:“当某种思想或信息模式被传播、仿制时才具有模因性,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被‘复制,就可以称为模因(Meme)。”[2]从语言角度看,那些被大量模仿、复制和传播的语言单位,包括字、词、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等,即语言模因。
2.语言模因的传播方式
语言模因的传播有两种方式,基因型和表现型。基因型的传播方式即相同信息的语言模因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表现形式可以不同,但内容却是相同的。例如,当学生表达“认为”这一动作时通常采用“think”一词,通篇采用显得枯燥无味,此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动词来替换,如hold、consider、maintain、insist等,使文章语言显得更加多变和精准。而表现型传播方式指模因的复制和传播采用同一表现形式,但分别按需要表达不同的内容[3]。
3.语言模因与英语教学
Heylighten指出,强势语言模因的形成经过四个阶段:同化,即寻找新宿主的过程;记忆,即在宿主的记忆里保留的时间;表达,即从记忆模式转换为能被人所感知的物质形式;传播,即借助一些稳定的物质载体或媒介进行广泛流传[4]。这四个阶段形成动态的复制环路,每个阶段中都有淘汰和保留下来的语言模因。
陈新仁认为,语言模因论指导下的模仿学习更强调“创造性”[3]。因此,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将要求掌握的模因进行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同时实现语言模因的复制和更新。
4.基于语言模因论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特点
(1)重过程
①认知步骤环环相扣,注重程序性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注意刺激、刺激编码、信息的贮存与提取[5]。同化是语言模因遇到新的宿主并被宿主所认可、接受的阶段[6],学生接收到语言刺激并进入短暂的工作记忆,通过视觉、听觉和发音形式等方式理解语言模因,纳入自己的认知体系;记忆即在学生进一步加工编码的基础上储存语言;表达与传播即当学生需要使用某些语言模因时,可以根据文章体裁、语境和想要表达的意义等线索提取信息。四个环节在符合学生基本认知过程的基础上得以实现,前一步骤是后一步骤的前提条件,不可随意改变其顺序。
②学习策略步步呈现,注重迁移性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初中学生已经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能够使用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方式解决问题。因此,在写作教学的四个环节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应该做什么,长此以往,便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生的学习策略,从而可以迁移到其他的学习任务中。
例如:在同化语言阶段,教师鼓励学生使用多种资源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或工具书中的优秀范文,选取个性化的语言模因;在记忆阶段,指导学生明确自己记忆的需要,采取有效方法记忆语言模因;在表达和传播阶段,鼓励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将意思表达明确,遇到困难时有效地寻求帮助等。
③口语写作齐头并进,注重互动性
语言模因论指导下的写作教学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学生“说”的分量。对于发言者而言,“说”的环节有助于减少语句不通、语法滥用等情况,将语言形式和含义与他人分享;对于听者来说,能够锻炼其将声音信号转化为语言意思的能力,理解所表达的内容。此外,听者可以给予反馈和评价,在增加学生口语表达机会的同时,逐渐转变教师单一的评价方式,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重结果
①模仿第一性
陈新仁指出,模仿是模因得以传递的关键[3]。对于初学者来说,当同化并记忆一定的语言模因后,可以试图模仿这些地道的表达方式,从而确保迅速掌握这些句型和结构,保证语言输出的准确性。例如句子“I like running,so its important for me to do exercise every day.”学生既可以使用到介绍自己兴趣爱好的话题中,也可以在给予他人保持健康建议的话题中恰当运用。
②创新根本性
模仿使用是第一步,而模因的根本是在不断模仿中掌握其运用规律,实现创新。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直接引用所接触到的语言模因,更应鼓励其积极创新。通过使用同义词表达相同的信息或者在相同的语言形式中嵌入不同的内容等方式,达到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化,实现语言模因的传播。
二、基于语言模因论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设计
以北师大版初中三年级上册教材Unit 1 Learning to Learn为例,该单元要求学生用英语描述个人学习英语的困难、方法及途径,学会用英语给他人提出学习建议。因此,本研究设计的作文题目如下:假如你是李华,你的美国笔友John来信,想了解你的英语学习情况。请根据他信中提出的问题,给他写一封回信。
1.优秀范文有助同化语言模因
学生在理解和接受的基础上,才能够同化语言模因。因此,在写作教学的伊始,教师要向学生呈现优秀范文,提供仿写对象,输入语言知识和写作素材,实现语言模因对学生的“传染”。教师根据写作的话题选取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理解的范文,重点突出学生可模仿写作的词汇、短语、句型,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在同化新的语言模因后将其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外语写作提供正确的输入资源,成为创造性使用语言的基础。
在案例中,教师首先出示自己的范文(如下),引导学生认知英语信件体裁的格式,收信人、写信人的称呼、信头信尾的客套语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一种语言模因进行学习。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总结此类文章的一般写作模式。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着重突出可以借鉴的语言表达形式,引起学生注意。以上步骤,实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同化过程,为学生完成自己的作文提供了足够的可理解和利用的语言输入。
2.背诵促进记忆语言模因
从语言模因论角度看,背诵的过程即是积累仿写对象的过程,通过不断朗读、背诵强化语言输入,贮存在头脑中。对于初中生来说,适当背诵重点词汇、句型,能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在使用时自动提取。
语言模因论指导下的背诵以运用语言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融入学生个体理解和思考的框架式背诵,学生只须记忆那些能够被应用到自己写作中的表达形式即可。这就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写作需求,在理解的基础上筛选有用信息,进行背诵。在案例中,范文着重描述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背诵描述性语言,从而实现表现型的模因创新。
3.口头叙述提高表达语言模因
同化和记忆是语言输入阶段,表达和传播是语言输出阶段。对于初中生而言,如果仅在同化和记忆后便下笔写作,可能会存在句子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等问题。因此,正式写作前,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或全班口头叙述思路,将模仿对象的优秀词汇、句型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同伴和教师给予反馈和评价,实现口头形式的“预写作”,有意识地减少语法和词汇错误。
4.下笔成文实现传播语言模因
在经历同化、记忆和表达后,学生须借助稳定性强的物质载体,把所获得的语言模因加以传输,完成语言模因复制的完整过程。这个步骤既是学生传播他人优秀语言模因的过程,也是创造自己语言模因的经历,为今后使用语言模因,进一步写作练习提供参考。
三、采用语言模因论指导初中写作教学的注意事项
1.精选优秀范文素材
同化优秀的语言模因是指导写作的首要环节,教师应选取模因丰富的材料,使学生明确哪些部分语言可以被同化,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其理解和编码,为记忆环节打下坚实基础。
2.明确背诵记忆重点
在传统的范文背诵中,学生习惯将整篇内容一字不落地全盘接受,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大部分属于机械记忆,并不理解范文表达的意思。在语言模因论视角下,学生只需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记忆那些基本的语言模因,使用时提取相关信息即可。
3.关注基本模因使用
在口语表达阶段,学生要表达出基本的写作思路和使用的语言,出错在所难免。对于基本语言模因的错误,教师要及时指出,使学生明确正确的表达方式;对于其他语言方面的错误,教师要委婉地指出,不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及语言表达的欲望。
4.提倡模因自我创新
模因创新是使用语言模因进行写作的较高层次,教师应提倡学生大胆尝试创新,但这种创新能力是以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为基础的,因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要鼓励学生一点一滴地积累,关注学习生活中可以创新的语言模因,逐渐克服障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3] 陈新仁.语用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4] Heylighten,F.What makes a meme Successful?Selection criteria for culture evolution.In Proc.16th Int.Congress Cybernetics.Namur:Association Internet,1998.
[5] 张庆宗.外语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6] 周瑞英.语言模因特点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作者:刘冰玉(1992-),女,北京丰台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周琳(1963-),女,浙江绍兴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近年来, 中考英语书面表达命题形式趋于多样化, 体裁趋于丰富化, 题材趋于开放性, 分值有增加趋势。例如, 绍兴中考英语的书面表达试题过去基本是以看图写作为主, 但2007年中考书面表达命题形式领先教材开始变化, 变成“根据文字提示的内容, 完成某项写作”的指导性写作;2008年中考书面表达变成两大部分, 分值也从原来的15分增加到20分, 这说明书面表达在整个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此外, 中考书面表达题型连续两年都在发生变化———由写别人到写自己;由写故事到写感受;由写虚构情景到写真实问题等, 这体现了写作题型设计方面的创新性、个性和多样性。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综合能力。
二、写作教学现状
首先, 教师对英语写作的教学功能认识不清, 自身的写作教学意识薄弱。许多教师没有真正把写作教学纳入英语系统教学之中, 他们通常把写作学习作为学生课后需完成的一般性任务, 忽视有效的写作练习批改和讲评。
其次, 许多学生对写作缺乏应有的重视, 花费在英语学习上的时间很多, 但用在写作练习中的时间很少, 以致综合成绩始终不理想。
再次, 从人教版英语新目标Go for it!中可以看出, 教材非常重视对写作素材的呈现和积累, 基本上每个单元的B部分Selfcheck或Reading练习中都设置了相应的写作训练。这些练习既有教材内容的铺垫又有相关语言信息的输入。教材设计强化了写作教学, 它要求教师在平时组织教学活动时重视写作训练, 并把写作教学纳入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之中。但是, 许多教师忽视了利用教材进行写作训练, 致使写作教学和教材相脱节。
三、写作指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 明确要旨
内容引导、时态确定、篇章表面结构是一篇书面表达的三个组成部分, 也是三个大方向。内容引导, 即指教师应引导学生确定写作目的和内容;时态确定, 即指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写作内容确定时态;篇章表面结构, 具体指文章的开头、结尾和分段。
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 应使学生明确写作目的, 考虑内容、时态和文章结构三个方面, 以体现文章表达的完整性;应从内容、时态和结构三个方面加强写作训练,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例1】Lucy上周末去了市游乐园, 觉得非常有趣。她想把自己的经历告诉笔友Robert, 并想知道Robert有没有去过游乐园。假设你是Lucy, 你会怎样写这封信呢?词数60~80。
这篇文章看似简单, 内容以学过的课文Have you ever been to Disneyland?为基础, 但是, 学生并不知道应具体写些什么, 如何描述在游乐园的经历。因此,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写作题目、了解题意, 并从游乐园中的诸多游乐项目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几个项目展开叙述, 如There were many attractions there, such as roller coasters and other rides.The roller coaster was really exciting.I enjoyed taking it.I also went for a boat ride for half an hour.It was a lot of fun.这样既可以使他们有内容可写, 又可以增强其文章的逻辑性。不仅如此, 教师还应让学生认识到记叙文一般以过去时为主, 引导他们注意信的写作格式, 如开头:Iwas happy to receive your letter.How are you?I went to the city’s amusement park last weekend.结尾: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Would you like to tell me your experience?
(二) 利用教材
教材包含各类话题, 而话题实际上就是很好的写作资源。教师利用教材开展写作训练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而且也可以帮助他们缩短写前准备时间 (缩短处理、筛选、提炼写作素材的时间) , 缩小写作范围, 使他们有针对性地切入问题, 精确地把握题目的中心思想等。例如, 教师在教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5 Section B时, 可以引导学生从听力中学会分析、归纳和判断信息并得出结论, 引导他们阅读If I become an athlete, will I be happy?, 让他们完成课后写作练习:Complete this letter to decide if he joined the Lions or not.最后写作运用if和will向读者介绍自己的计划, 并对其进行深入的点评, 阐明教师自己的观点, 促使他们了解如何把据题目的中心思想、缩小写作范围、有针对性地阐述与论证自己的观点;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
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写作任务 (见例2) , 帮助他们复习与巩固已学写作知识与技巧。
【例2】根据提示, 以Money为题, 写一篇100词左右的短文。
有人说“钱是万能的”, 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提示词:rich, happy, look down upon (瞧不起) , illegal (违法的) , reasonable (合理的) 。
这是一篇议论文, 而且立场明确———有钱很必要, 但要取之有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文章开头表明自己的态度, 运用分析、推理等方法, 如有钱但没有朋友、钱是很多违法行为的诱因等, 来证明钱并非万能。最后, 教师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深入地点评。
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写作训练, 帮助学生认识到在写作时, 首先应把握题目的中心思想, 并根据自己的立意有针对性地进行阐述;了解到有时为了议论的需要, 可以有记叙和描述, 但应尽可能用最少的词句, 简明扼要地把事情概括出来。
(三) 结合训练
现代教学讲求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因此, 教师应在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 帮助他们分析写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加强写作方法和技能方面的指导, 促使他们举一反三。
1. 确定体裁
不同体裁的文章 (记叙文、应用文、说明文、议论文) 使用的语言和文章的布局结构是不同的。因此, 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确定文章体裁。
【例3】假设你家隔壁住着一位无依无靠的老人, 你打算为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请以此为内容写一篇短文。提示词语:do the laundry, clean the windows, sweep the floor read the newspapers, play chess, write letters, go shopping。
学生范文:
My neighbor is an old man.He lives alone.I am going to do something for him when I am free.I will do the laundry, clean the windows and sweep the floor for him.I will also read the newspapers to him and write letters for him.Sometimes I can play chess with him.After supper, we will have a walk outside.On Sunday, we may go shopping together.
I am glad I can help him.I hope he’ll be happy every day.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例3进行写作练习, 促使他们了解:记叙性的文章, 一般可以按照事物发生的时间或空间顺序进行叙述。但是, 教师还应让他们认识到记叙文中表示时间或空间顺序的单词或短语, 如上述范文中画线部分的内容, 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使文章的条理更为清晰, 也可以避免I will...I will...I will...的大量重复, 使文章的层次清晰、自然而完整。
2. 学会取舍
初中英语书面表达要求用80~100词进行完整表达。因此,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取舍文字, 注意把握表达重点, 使文章达而有意。
【例4】假如你是Tom, 你所在学校的爱心俱乐部 (Helping Hands Club) 将吸收新成员, 你想去报名参加。下面表格中所提供图片只是爱心表现的部分事例, 你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增加几个事例, 并用英语写一封申请信。
例4要求学生写一封申请信。因此, 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用几句话简要地描述事例, 如Sometimes I help myclassmates with their lessons.I always take part in helping others if I can.这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观点鲜明。
3. 适当展开
适当展开, 即除了题目的提示外再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适当地展开内容。在表格类的英语书面表达题型中, 这显得尤为重要。
【例5】请根据下面提示用英语写一段自我介绍, 80词左右。
【例6】假如你刚去澳大利亚的一所高中读书, 在上第一节课时, 你填 (打勾) 了一张表格。第二天上课时, 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在表格上的打勾情况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现在, 请你把口头介绍情况写下来。
以上两例表面上都是简单的介绍性文章, 也有完整的提示。但是, 很多学生在进行写作练习时都照本翻译, 只停留在句子的连接和简单的翻译上, 缺乏亲切交流的真实情感。他们所完成的作文并不能使其他人真正地了解他们本人, 因此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介绍。
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整体融合, 走出表格顺序, 让表达为交际服务, 使短文完整而不生硬。例如, 例5中对父母职业的介绍可从My father is a policeman.My mother is a doctor.适当展开为:I want to be a doctor when I grow up to save more sick people like my mother。例6中的C项明显与前后很难连接, 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其放到文章的最后:...By the way, I like women teachers because their voices sound beautiful.That's all.从而使文章自然而完整。
教师可以通过以上有针对性地训练及评析, 促使学生从不同层面获得必要的写作知识和技能。
(四) 拓展形式
为了使学生对写作学习保持兴趣, 教师应该对写作训练进行统筹规划, 适当地进行一些拓展性写作训练。例如, 在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句型与对话的学习, 进行连词成句、缩写课文的练习, 注意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及一些特殊的表达方法等, 从而促使他们提高英语写作能力。除此之外, 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可操作性强, 并且效果明显。
1. 连词成句, 连句成文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平时的朗读过程中摘记好词、好句并反复朗读, 再将摘记下来的词、句重新组合, 进行连词成句、连句成文的练习。
2. 变化人称, 改编短文
教师应引导学生经常进行变化人称、改编短文, 变对话为独白, 变采访为报道的写作练习, 并将这些练习书面化, 促使他们在写作的同时发现和思考问题, 提高他们的综合审题能力。
3. 自觉构思, 独立写作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高写作要求, 要求学生把完整书写和简略写作结合起来练习。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生活中的热点话题, 如绿色奥运、我与奥运、结合家乡创卫写一份倡议书、给灾区的同龄人写一封信等, 让学生构思并写出写作思路、互评互学, 以略写的形式展开写作训练, 再选择部分题目进行全面的写作训练, 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作的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学到的写作练习所得融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中, 成为自己认知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 即内化写作技能和方法, 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四、结语
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 是对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 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应该长期、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 把日常训练、写作策略与应试注意事项结合起来, 赋予写作以新的内容和深度, 在思考、分析和指导中不断总结和完善写作教学方法。
摘要:目前, 有的教师对英语写作的教学功能认识不清, 忽略教材写作, 致使写作和教材相脱节;有的学生写作意识淡薄, 缺乏多元化的写作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写作目的, 考虑内容、时态和文章结构;利用教材开展写作训练, 缩小写作训练范围;采用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写作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技能。此外, 教师还可以开展拓展训练,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初中生英语写作指导】推荐阅读:
初中写作指导课07-18
初中语文写作指导09-18
初中说明文写作指导01-30
初中生英语写作问题及02-19
名师谈初中生英语写作教学10-14
初中英语写作句型03-25
初中生英语高效的学习方法指导04-03
如何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11-05
初中英语学习方法指导04-18
初中英语写作冲关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