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深化改革思考
今天(10月9日),《人民日报》在第7版理论版刊发署名为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的文章,题为《积极稳妥地深化共青团改革(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文章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共青团如果不积极应对、不改革创新,就不仅是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而且可能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必须切实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的群团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做好新形势下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共青团事业改革发展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共青团要把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坚定不移沿着党指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前进,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坚持虚功实做、难事长做,积极稳妥有序地深化共青团改革,推动共青团事业乘势而上、大步前进,始终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
准确把握做好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根本要求
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坚持问题导向,极富战略眼光,既鲜明指出存在的问题,又深入剖析问题的根源;既宏观阐述形势任务,又有针对性地提出努力方向。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是深刻认识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这一根本要求,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前进方向。
政治性是共青团的灵魂,是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根本保证。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是《党章》赋予共青团的基本定位。任何时候,共青团都必须牢记政治性这个第一属性。如果脱离政治性这个灵魂,共青团就会失掉自己的生命坐标。新形势下,共青团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必须始终牢记肩负的政治使命,坚决贯彻党的意志和主张,始终保持政治清醒、增强政治定力,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特别坚定、旗帜特别鲜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引导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把青年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先进性是共青团的旗帜,是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基本方向。把握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引领广大青年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是共青团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新形势下,共青团保持和增强先进性,必须引导青年接受先进思想,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远大理想鼓舞青年,引导广大青年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组织青年投身先进事业,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带领青年矢志创新创业创优,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建功立业。教育广大团员争当先进分子,不断提高政治素养、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做理想信念坚
定的表率,做社会文明的倡导者、引领者和实践者,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走在青年前列。
群众性是共青团的根基,是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力量源泉。共青团是以青年人为主体的组织,群众性是共青团的天然属性。一旦脱离群众性,共青团就会走向官僚化、空壳化,丧失发展前进的动力。新形势下,共青团保持和增强群众性,必须坚持以青年为本、让青年当主角,把目光投向青年,把青年需求作为工作的立足点,把青年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更多关注、关心、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呼声,维护青年权益,促进青年发展,让广大青年从心底感受到共青团是“青年之家”。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重心下移,大力健全和活跃基层组织,建立联系青年的长效机制,联系和引导青年社会组织,最大程度地保持与青年的密切联系,把共青团的根更深更广地扎在广大青年之中。
在自我革新中推进共青团事业,紧跟党走在时代前列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共青团如果不积极应对、不改革创新,就不仅是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而且可能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必须切实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各级团组织要积极行动起来,高扬改革旗帜,坚定改革信念,以革故鼎新的勇气、自我革新的锐气、奋发有为的朝气投身到共青团改革实践中来,在改革创新中推动共青团事业不断前进。
凝聚青年。共青团的全部力量都源于紧紧依靠党、深深植根于青年。共青团凝聚青年,不是凝聚少数青年,而是要把最大多数青年凝聚、团结在党的周围。一是突出思想政治引领这一灵魂。吸引和凝聚青年,关键要依靠先进思想的真理力量。各级团组织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牢固树立“全团抓思想政治引领”的意识,把思想政治引领工作贯穿到开展的各种活动中去,帮助青年树立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树立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二是突出服务青年这一生命线。服务青年既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青年群众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共青团自身凝聚力的重要来源。深化服务青年工作,应抓好线上和线下的结合,解决供需对接问题,建好“青年之声”等互动社交平台,努力畅通了解青年呼声、把握青年需求的多种渠道;建设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打造线下服务青年的“共青团门店”,推动实现网上、网下工作平台与阵地深度融合。抓好“眼睛向外”和“眼睛向内”的结合,解决服务资源问题,把争取党政资源、社会资源与更多发掘组织内生资源结合起来。抓好“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结合,解决服务落地问题,工作设计注重青年参与,工作落实注重发挥基层团组织以及专业化服务力量的作用。三是突出青年社会组织这一伙伴。当前,我国青年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共青团应从联系、服务、合作、引导等多个层面做好青年社会组织工作,努力在工作中与青年社会组织建立良好伙伴关系,团结和引导它们融入党领导的以共青团为主导的青年组织体系。四是突出新兴领域青年群体这一关键。随着青年就业、生活、聚集方式日益多元化,青年群体不断分化的趋势愈发明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兴领域青年群体,这些群体往往成为共青团工作的盲区和“飞地”。应更加重视新兴领域青年群体工作,坚持思想引导、情感交流与组织吸纳相结合,坚持工作覆盖与组织覆盖相结合,实现多样化、常态化联系,更好凝聚力量。
服务大局。习近平同志指出,群团组织要着眼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当前,共青团服务大局最核心的任务,就是带领广大青年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在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在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建功立业。抓住促进青年创新创业创优这个主要方向,设计和打造融入各地党政中心工作的品牌,努力把广大青年中蕴藏的创新创业创优潜能释放出来。共青团服务大局,既要围绕国家和地方的中心工作,主动作为,施展所长;更要坚持主业意识,坚守团的基本定位和核心任务,把工作精力和工作力量聚焦到青年群众工作上来。
当好桥梁。发挥好党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作用,是党章赋予共青团的职能地位。做好这一工作,一方面要着眼于把党的主张和任务转化为青年的自觉行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自觉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另一方面要着眼于把青年的呼声诉求反映给党和政府,密切关注青年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变化,倾听青年心声、回应青年关切,创新载体、丰富渠道,使团的工作更好融入、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1. 有利于推进财政预算管理科学化、法制化
实行部门预算可以使预算单位的一切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 大大增加了预算的透明度、规范性和约束力, 从而使社会主义的公共财政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进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有效减少了腐败的发生。
2. 有利于提高财政部门的工作效率
省级财政部门直接将经费划拨到一级预算部门。各级预算部门直接将支出数申请给省级部门审核, 使得省级部门在项目支出时使用同一口径, 避免了原先内部的层层审核、口径不一, 大大减轻了财政部门和预算单位双方的工作量, 提高了工作效率。
3. 有利于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实行部门预算是我国继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和新的税收制度后, 在财政支出管理上推出的一项重大管理体制改革。科学编制方法的实施, 有助于优化支出结构, 有利于部门规范、合理、高效地利用财政资金,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 有利于实现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分离
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后, 各级财政部门按照新的预算管理模式, 调整了内部机构设置, 强化了预算部门的编制职责, 成立了专门的执行机构, 明确了各个机构的职责分工, 初步建立起权责分明的预算体制, 实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个环节的相对分离, 既强化了预算管理, 也增强了预算的刚性, 从而有效地规范了政府的管财行为、财政的理财行为和部门的用财行为。
二、当前部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 预算执行不够严格
部门预算是国库集中支付的执行起点, 部门预算一经批复, 国库集中支付就必须顺着预算的方向走下去, 这就要求部门预算的编制工作要格外的严谨、细致、科学。部门预算资金在国库网下达时一般都要下到明细, 如单位的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差旅费、培训费等, 而预算与实际执行情况总会存在一定差异。根据国库支付有关规定, 预算项目间经费如需调剂需上报上级审批, 审批的手续又比较繁琐, 因此有的单位会按照原预算的明细科目申请, 但实际使用却又是另一种用途, 从而减弱预算管理的约束力, 使预算与实际不符。
2. 预算编制不透明
公共财政应该是公民广泛参与的财政。目前, 政府基本上没有提供公众参与预算编制讨论以及咨询民众意见的制度通道, 民众对预算编制过程的参与空间极其有限, 无法就预算编制提出意见或施加影响, 致使社会监督缺失。
三、进一步深化部门预算的建议
1. 完善预算编制管理, 切实提高预算执行力
部门预算改革是一项涉及整个财政管理的基础性改革。国库集中支付与部门预算紧密联系, 事业单位的财务支出取决于年度预算和用款计划, 这就要求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准确性和前瞻性。预算单位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中的项目, 细化单位的资金需求与项目支出安排, 科学反映各类财政支出活动, 保证支付内容和金额符合批准的用款计划, 努力做到支出进度与用款计划进度相吻合。
2. 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编制部门预算不仅仅是财会人员的工作, 它更需要各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各单位领导要根据往年的实际支出情况和当年的工作任务, 协调其他相关的部门, 合理安排支出数, 以提高预算支出的准确性。编制好的预算还必须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后才能报出。
3.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
编制部门预算是一项专业性、业务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仅仅依靠财务一个部门是不能办好的, 它需要整个单位从上至下的全面协调与合作, 要形成以财务部门为主, 其他部门紧密配合的工作体系。
4. 推进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
随着政府部门预算改革的扩大和深入, 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显得越来越重要。但当前, 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的开展, 面临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特别是效益审计评价体系还没建立。部门预算执行效益审计是建立在绩效预算的基础上的。开展绩效审计有助于提高各部门的理财水平, 促进单位成员更加重视工作结果, 提高工作效率。
5. 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预算和绩效考核奖惩机制
要把预算执行情况和整改情况, 纳入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和单位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的考核内容, 并作为相关责任人职务升迁的重要依据。通过有力的考核奖惩措施, 确保预算管理和审计整改的实效。
6. 加强会计人员的素质培训
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围绕建立公共财政实行了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制, 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这就要求单位财会人员加强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系统知识的学习, 以部门预算的编制为平台, 加大对国库集中支付的培训, 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各单位会计负责人要带头学习会计制度、法律法规, 增强依法理财, 积极理财的意识, 以适应部门预算改革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摘 要 预算改革作为我军财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倍受关注。笔者结合近年来预算改革的实践,对当前预算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了若干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预算改革 问题 对策
预算改革是我军财务改革的中心任务,通过近年来的深化改革已初见成效,全军预算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但从当前情况来看,预算改革并未成熟。当前军队预算工作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研究对策,加以解决。
一、当前预算改革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
1.关于预算的编制问题
当前,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编制粗糙、水平和质量较差。一是编制政策、资料依据掌握不全不准。财务部门安排预算时必须依照法律、按政策规定编制预算,但是不少财务部门对于政策法规的掌握并不是特别清楚、准确、全面。例如对于经费开支规定,政出多门现象十分严重,往往干部、营房、卫生、军需、交通等等部门都有与支出相关的政策文件。二是一些财务部门对预算单位的人员情况、资产情况、业务活动等情况掌握不清,预算虽然细化到相关科目,但每一科目具体用于什么人员、什么项目却掌握不清楚。这样往往就导致预算执行结果差强人意,有时造成经费浪费,有时又致使一些部门正常业务活动难以开展。三是一些单位的财务部门的预算编制至今仍没有完全摆脱基数递增的阴影,为保单位既得利益,在给各单位批复预算时,经常出现安排结余预算的情况。
2.关于预算的执行问题
预算的执行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执行的刚度不够。预算资金使用单位不按预算规定的数额和用途使用资金,甚至将预算内资金转化为预算外资金,或者干脆以“小金库”的形式侵吞预算资金等。二是预算执行管理体制本身存在缺陷。预算资金的主管部门在预算编制时竭尽全力争取更多的资金,预算拨款时却常是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显示自己的权威,至于预算执行与监督一般是无暇顾及的,即使偶尔为之也很难逃脱本部门和系统长期形成的利益圈子的制约。
3.关于预算的监督问题
当前对预算进行监督的主要是各级审计部门。而从实际预算监督情况看,仍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实效不强。往往只能在事后进行,存在流于形式的程序性监督的现象。二是约束力弱化。由于受政策、经济社会事业决策与预算决策不协调、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多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预算执行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办法。加上预算资金未落实到具体单位和项目,客观上造成了“部门伸手、领导批条、追加预算”等隐性分配或二次分配,从而弱化了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应有的约束力。三是缺乏经常性。预算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编制调整等原因,审计部门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和力量,难以开展经常性的监督。
二、深化预算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夯实改革基础,全面推行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年度的收支水平,一切从“零”开始,根据当年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变化趋势,结合国家宏观政策趋向,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来安排收支预算的一种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办法。实行零基预算首先要建立完备、系统的政策库。一方面,要严格遵循政策法规,财务相关部门应把各部门各方面与预算安排相关的政策规定整编收集入政策库,清理过时和不适合的政策规定。另一方面,政策库要及时更新,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政策库维护更新的连续性。其次,要建立详细的基本数据库。在建立好政策库、掌握好相关政策标准后,必须进一步掌握各单位人员基本数据、资产基本数据、业务需要基本数据及事业发展基本数据等,这是实施零基预算的重要基础。
2.改革预算编制方式,深化和规范分项预算
一方面,在时间要求上预算编制、上报、下达的时间均予提前,以保证在年度开始前预算就已确定好,这样有利于提高预算的时效性。另一方面,科学编制收入预算。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彻底摒弃以往简单估算总额增长的行政决定式的预算做法。作为财务部门,应建立收支基础资料库,逐年将收支统计数据及相关经济指标情况整编入库。在对历史资料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依据部队建设的客观情况,结合推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合理预算。另外,实行分项预算,从预算分配环节控制預算资金的流向和流量,有利于防止出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防止预算分配和执行中的“暗箱操作”,促进部队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从而有效增强预算的完整性和执行中的科学性。
3.强化预算执行力,遏制预算执行的随意性
强化预算的执行力不是某一项制度孤军奋战能够奏效的,应当从许多方面加强努力,形成一个系统工程。如完善预算编制制度、加强预算监督、落实对预算违法行为的法律制裁等。除此以外,严格控制预算变动更是完善预算执行制度、增强预算执行力的必要举措。首先,明确预算调整在预算执行中的特殊性。如果预算调整过于频繁,对预算及预算法的权威会构成很大的威胁。鉴于此,相关法规应特别强调,预算审批通过以后,除非发生关系部队建设大局和国防安全的特别重要的事由,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调整。其次,严格预算调整的审批程序。预算调整方案应当在本级常委会会议召开一个月前提交预算委员会进行初步审查,形成初步审查决议。审批通过的预算调整方案还需由本级行政首长签署命令方为有效。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应规定紧急情况下批准预算调整的特别程序。再次,应取消军以下相关部门追加预算的权力。因为师、旅、团级部队级别较低,不需要应付有关军队建设大局以及国防安全的特殊情况,如果发生重大自然灾害而无法通过本级预算自求平衡时,可以通过上级转移支付的途径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李英成.国防预算系统研究.海潮出版社.2001(08).
[2]尹志勇,王树义.国防预算概论.海潮出版社.2006(08).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制定实施一系列重大科技战略,将创新发展逐步引向经济建设渠道,逐步改进科研机构创新管理制度,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同时,鼓励企业单位开展自主创新,以创新成果带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经过多年改革,逐步形成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创新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国家科技创新重要源泉之一,内含众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参与研究国家“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诸多关键项目。现如今,高校绝大部分科研成果以科技文献方式展现出来,其中90%的科研成果并未转化为创新生产力发展成果,反而深埋在文献库中无人问津,科教成果无法转化为经济成果,无疑造成知识资源的浪费和人力成本的耗散。深化体制改革的过程,就是将创新成果真切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促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促进科研成果效益化,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是高校创新体制改革的重要部分,而企业无疑成为实现科研转化的有效载体。高校具有人才技术优势,而企业拥有资本和市场优势。《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要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企业加大力度支持合作院校的建设,并对服务于相关产业的重点学科、实验室建设予以重点支持,支持院校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申报,吸纳学校参与本企业科研和技术改造项目。高校与企业间应注重相互合作,逐步开展资源共享、合作开发,充分挖掘双方的优势和潜能,将科研成果带出实验室,带到工厂带入社会,填补企业科研空白,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和实际经济效益的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同时,引入第三方监管制度,实现资产基金科学管理,杜绝浪费和违法犯罪行为。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教育机构管理体制逐步发展,相应的科研监管方式与审查制度也有所进步,保障政府调拨的科研经费做到物尽其用,避免过度浪费。立项之初对合作项目进行科学考量,细化科研过程中的成本核算、预期收益以及风险评估;项目中期执行进度审查监管,保障项目流程正常运转;项目结题时成立专家审查组听取项目负责人的验收汇报,并调研市场认可度以及效益。高校企业合作促进科研创新效益化,完善评估制度对预期收益进行测算,层层监管保障项目进展落实,科技创新才能更好带动产业发展,进而带动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发展,与国家提出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战略思路不谋而合。当前,诸多知名企业已然认识到同高校合作创新、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如大众汽车、微软亚洲研究院等国际知名企业纷纷加入到合作办学、构建联合实验室等活动中,吸纳优秀科研人才与创新成果,为创新思路提供培育温床。解放被现实条件和科研计划束缚住的诸多创新成果,无疑会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创新水平巨大飞跃的重要组成。
胶南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副校长张志刚
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而干部问题实质上就是素质问题。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如何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党校主体班教学改革,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是摆在县级党校面前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党校主体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应该说,通过多年的干部教育培训实践,各级党校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是,从适应新任务和新形势的需要,从适应基层干部不同层次和特点的需要,特别是从适应“三个代表”对干部教育培训的高标准、严要求的需要来看,党校主体班教学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归结起来,集中表现为“三个不够”:
一是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不够。对基层干部的教学方式,沿用旧的传统的老方式多,适应新形势,探求新方式少;停留在一些基本观点的介绍上多,深下去搞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少;灌输多,启发少。在教育方式上缺少足够的灵活性和吸引力。
二是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够。未能根据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不同职务的基层干部分类设置课程,政治理论方面的培训安排得多,经济理论和专业知识方面安排得少;“一个单子吃药”的培训安排得多,“分灶施教”培训安排得少。
三是培训起点和层次不够。由于受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限制了课程的设置,如经济理论,特别是一些新经济领域课程,存在着缺乏师资的实际,内容设置超前性不够强,直接影响到培训的起点和层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二、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改革是党校主体班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党校教育既具有普通教育的一般特征,又具有不同于普通教育的自身特性。这就要求党校主体班教学改革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讲政治”的原则。突出党校的“三个阵地、一个熔炉”,(党的干部培养的阵地,党的宣传理论干部培养阵地,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阵地;党性锻炼的熔炉)的功能,加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主体班教学应充分体现出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及各地区、行业、部门的特点。
三是“三个面向”原则。党校主体班教学,要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党校教育跟上时代步伐、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必需。
四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党校教学课程设置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按照党校的功能和任务,对有限的智力资源实行战略“聚焦”,创造出党校名牌学科和课程。
五是全面提高学员素质的原则。党校主体班教学,归根到底在于培养提高学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素质和领导水平。
根据教学改革遵循的原则,主体班课程设置应包括以下内容。
基本理论块。可根据主体班需求情况,重点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教育,引导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但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体现层次性,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任务和形势的需要设置有侧重的培训专题。
世界眼光块。以《当代世界经济学》、《现代科学技术》和当代世界法律、军事、思潮等为主要学习研讨内容。
战略思维块。在培养学员理论基础和世界眼光的基础上,组织学员调查、研究本地区,围绕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探讨加快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党性修养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建党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国际共运史、中共党史和党性分析为主要内容,使学员在学习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
业务技能块。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形势的需要,大力开展信息化与电子政务、计算机信息技术、英语口语、普通话、公务礼仪等基本技能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改革教学体制,全面提高主体班教学质量
一是积极探索教学的创新。基本指导思想是改变教师单向式灌输的教学方式,体现教为主导和学为主体的统一,充分调动教和学两个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做到教学相长。可采用以下教学方式:
实行集体备课制度。为切实抓好教师备课管理,使教师在备课中钻研,在钻研中出成果,学校要明确规定教师备课在思想和作风上必须具备“三严”,即应有严肃的态度、严谨的思路、严格的作风;在内容上必须具备“三特”、“三新”和“三贴近”,即体现党校特色、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具备新思想、新观点、新材料,贴近学员、贴近基层、贴近实际,从而保证备课质量。
实行“双向交流式”教学法。实行新设课题的教学公开招标,竞争上岗。对主体班新增专题课的教学,由教研处提出课题建议,经学校研究确定课题后,由教员报名竞标,经过试讲,校党委评议筛选,择优确定授课人。在课堂教学中,采用“2+0.5”授课制,教员讲授两小时,留出半小时左右时间进行双向交流,学员围绕授课内容提出问题,由教员进行解答或组织课堂讨论,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适应教学新布局的需要,积极引导教师注意研究和
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教育规律,努力改革旧的教学方法,进一步加大“订单化”、“案例式”、“专题超市”、“信息化”等教学方法的推行力度,深入探讨运用“答疑式”、“研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培训方式的灵活多样,有利地调动了干部参训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了干部培训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不断完善教学评估体系。教学评估要有明确的依据和标准,其依据应是党校的办班目的和教学计划要求,其标准应包括教学态度、观点、思路、信息量、深度、新意、联系实际、语言表达等方面。
教学评估作为教学激励机制的重要一环,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必须建立健全教学评估制度,切实抓牢抓好,要做到“三个结合”:
1、学员评教与学校评议相结合。实行学员对教师授课“一课一评”,并向教师本人反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听课评教,两者结合,以达到比较客观地评判教学质量,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教学评估与教学指导相结合。评估是手段,提高是目的,改变那种只重视教学结果评估,而忽视教学过程指导的做法。认真做好教学分析,切实做好教学指导。
3、评估与评奖相结合,把教学评估与优秀教学奖评定、年终评优等紧密挂钩,狠抓奖惩措施的落实。
三是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取决于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因此,要牢固树立“人为本,师为先”的理念,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党校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围绕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高素质党校教师队伍,党校要为教师的科研、培训、深造创造条件;要强化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实行择优任教等方式;要建立完善主体班任教规范,规范应包括任教资格,讲课基本要求等内容;要营造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四是善于开拓开放式办学新路。开发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干部教育人才资源,组建党校的大师资网络。盘活、用好党校的师资资源,建立校际互通的信息机制、资源共享的利益机制、师资互补的调配机制。开拓联合办学的路子。
五是建章立制,严格对主体班教学过程管理。建立健全主体班的管理制度,强化教学过程的科学管理,是确保主体班办班成功的重要条件。在建章立制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学员实行“三个转变”。
二要对上课、自学、小组研讨、大会交流、组织生活、参观考察、论文答辩、思想小结等,提出明确要求并严格执行。
三要切实做好党性分析。明确党性分析、指导思想、内容要求和程序规范。临时党支部成员及党小组长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好党性分析。
四是明确党校对学员综合考评的内容及要求,把对学员的综合考评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单位有关领导进行反馈。
五是制定主体班学员守则,作为学员的行为规范。
关键词 国有大中型企业 深化改革 思路选择
目前,我国国有小企业的改革已经取得根本性胜利,企业的制度转型基本完成,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则还处于攻坚阶段,还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改革思路上还存在很大分歧,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的思路
由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其深化改革的取向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其中,是否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和如何推进改革的问题是多年来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对此,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三种思路:
第一种思路是: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应当进行“责任制创新”,完善委托——代理关系,加强监督管理。
主张这种思路的学者们认为,各种承包制或称责任制才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根本方向。“资产经营责任制的设计者们不想改变国有经济成分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想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框架内设计出合乎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制度来,这是他们创新型制度设计的难能可贵之处。直到今天我一直认为,他们的这个努力方向是宝贵的和正确的。” “在现代的市场经济中,中等以上特别是大型企业的经营效率,根本就不是靠个人对自己财产的关心,而是靠建立有效率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这就是近20年西方的经济理论特别注意研究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的原因。” “……经过科学改造后的西方产权理论,有助于公有制度和市场制度的深化改革。可是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个产权问题,尤其不是一个趋向私有化问题。” “俄罗斯依据西方产权理论推行私有化,不仅没有提高企业效率促进增长,反而导致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下降了50%,企业亏损面迅速扩大增长了几倍……。令人遗憾的是,有些中国经济学家仍在鼓吹私有化,不愿意正视‘科斯产权定理’的神话在俄罗斯改革中遭到惨痛失败的现实……。目前,国内正流行的经营者买断收购(MBO,也称为管理层收购,编者注),各地纷纷出台的拍卖大中型国企方案,已经变成不加掩饰的私有化行为,很可能造成类似俄罗斯的灾难恶果,严重威胁到中国的经济和国防安全。” “显然,俄罗斯的私有化非但没有解决国有企业的所谓‘产权虚置’问题,反而却真的造成了‘责任虚置’,而现代企业在实现两权分离的条件下,经营责任制是决定企业效益的更为直接的因素。” “这充分说明解决问题的出路,是完善代理责任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才能制止代理人钻空子滥用职权,侵犯国有股和其他股东的利益。……(美国安然公司、华尔街丑闻等,笔者注)事实证明,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公司,包括非国有控股和民营的上市公司,也出现欺骗、造假掠夺股民现象……,西方现在寻找治理企业腐败犯罪的途径,也正回归到加强政府监管和完善代理制,还有被迫将失败的私有化企业重新国有化,如英国铁路曾经一度被誉为私有化的楷模,现因经营亏损、债务缠身被重新国有化。” 可见,这些学者崇尚公有制尤其是国有制,反对对其进行过多过快的改革,主张“稳妥”甚至“保守”地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他们认为,“我们应该时刻牢记正是国有、集体等公有制企业,胸怀远大理想肩负起挽救民族危难的重任,成功地完成了时代赋予的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我们绝不应当盲目相信西方的‘科斯产权理论’,将其贬低为‘产权模糊’的落后企业制度。”
第二种思路则与第一种思路完全相反,而且比较激进,主张中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应当尽快推进产权多元化甚至较大程度的产权私有化。
持这种思路的学者主张,中国国有企业包括大中型企业应当推行比较彻底的产权制度改革——民营化、私有化,一些人甚至认为应当采取激进的方式推进私有化。“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人,产权制度改变了,生活就可以有这么大的变化!国有企业不能改进,是要放弃的。” “科斯定理无懈可击,这是我可以肯定的……。我用科斯定律所演变出结果,就是内地一定会走向近乎私产的路。” “我的推测是,内地将来所采用的产权结构必然与私有产权制度极其类似……。当然,我不会极端到推测内地会将邮政局、公共交通或石油资源——一些政府能以较低费用维护垄断的部门——转到私人的手中去。”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改革一定要走得非常快的原因,因为如果您走慢了,就会变成印度那种情况(即所有的贪污都是界定得非常好的体制)。这也是为什么我完全反对任何渐进主张的原因。” “为了确保只有高能力的人才能被选为职业经理,选择经理的权威应当从政府官员手中转移到真正的资本所有者手中。为此必须对国有企业实行民营化。可喜的是,中国的改革正在向这个方向走。” “中共十五大召开后,民营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现在许多大中型国有企业都已被地方政府列入出售名单。” “大家知道,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最忌讳讲私有化,而我认定中国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私有化。”
第三种思路认为中国国有企业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是根本方向,但必须分类地、渐进稳妥地实施。
主张这种思路的学者们较早地看到了,“产权制度的变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而大中型企业的产权制度变革又是其中的一个难点。” 我们“对从根本上制约企业机制转换的产权制度重视不够。传统产权制度的主要弊端在于单纯的行政分配和产权边界不清,并导致企业同政府的关系难以理顺。” “就企业体制来说,要以产权问题为突破点,探索公有制经济的新的实现形式,通过股份制等各种有效形式,逐步明晰国有制企业的产权关系……”。“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不仅要明确产权关系,最根本的是要重塑产权主体。”
在主张第三种思路的学者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批专家学者较早地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可以说是这种思路的典型代表。他们认为,我国国有企业必须分类改革——特殊企业与普通企业、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要分类进行。“前一阶段,关于硬化公有制内部财产关系的说法较为流行,但我们认为离开了对现有国有企业的分类,这种‘硬化’同样会显得不合时宜。” 这里,我们重点关注他们对特殊国有企业与普通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研究。他们主张,目前数量庞大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应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极少数必须继续保持国有的“特殊企业”,其改革应当稳妥地推进,其余的普通国有企业则应当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实现非国有化。“只有把必须实行国有制的企业按特殊的法律和政策进行严格的行为规范(当然,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本身也有一个改革和不断完善的问题),才能对大多数可以改制为一般企业的国有企业进行大胆的制度变革,即改革为非国有企业,完全按民法和公司法的原则来规范其行为。” “从商品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看,国有企业实施产权股份化计划是深化企业改革、消除传统产权制度落后性的根本方向。” “股份制可以是一种现代公有制实现形式,并不必然是走私有化道路。”
二、国有大中型企业产权改革三种思路的比较与评析
笔者首先要指出的是,学术界的不同思路和各种争鸣对推动我国改革的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对我国正确地作出改革的重大决策是很有好处的。实际上,上述每一种改革思路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当然,有些思路也存在明显的问题。
1、“责任制创新”思路评析
我们应当看到,第一种思路,即国有企业应当进行“责任制创新”,完善委托—代理关系,加强监督管理,对现阶段我国的国有大型企业尤其是“特殊领域”的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国有大型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实质上大多仍然实行的是经济责任制——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制,难怪有学者认为“真正推动改革前进的措施恰恰是被许多经济学家批评的、甚至是所谓‘保守派’执行的政策。” 而且,这种思路的重要指导意义还表现在:在我国现阶段的股票市场、产权市场、经营者市场等市场体系不完善、不成熟,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即使是实行了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乃至民营企业,其内部大都也会采取承包等各种责任制形式。因此,“责任制创新”、完善委托—代理关系的思路,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义是不能忽视的。
但是,“责任制创新”、完善委托—代理关系毕竟只是一种管理模式,而不是财产制度本身。显然,用“责任制创新”思路指导我国国有企业尤其是普通国有企业 的改革是不适合的。因为我国多年改革的实践已经证明,普通国有企业不仅仅是管理模式存在问题,而是财产本身的制度安排存在问题——不能也不必实行国有制,因此,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其核心就是重塑产权主体,其方向就是民营化,部分企业甚至可以私有化。这些企业即使是实行“责任制”,也必须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使产权主体人格化后的制度前提下来推行。因为产权主体人格化还是非人格化,所实行的责任制的性质和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普通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人格化改革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这种趋势决不会因为目前极少数国有企业仍然在采取租赁、承包等责任制形式而改变。目前,的确还有极少数普通国有企业包括中小企业由于整体状况极差,资不抵债,无法筹集必要的职工安置费等改革成本、无法解决债务问题等等原因而不得不采取租赁、承包、托管等各种责任制形式,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是主动改革的取向。凡是有条件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退出国有产权的普通国有企业都应当实行一定程度的民营化,中小型国有企业甚至可以私有化。
2、激进式产权改革思路评析
勿需讳言,第二种思路,即激进式产权改革——民营化、私有化的思路,对我国产权理论的探索和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同样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至少对近10余年来国有中小企业的民营化改革起了较大的助推作用。
但是,要将这种思路用于指导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特殊领域中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则是显然不行的。特殊领域中的国有大型企业数量极少,但由于其关系国计民生,因此必须实行国有或由国家控股。当然,其内部也要改革。对于非特殊领域的国有大型企业尤其是特大型企业来说,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也不宜激进地推进民营化,更不能过快地私有化。一是国有(特)大型企业规模大,涉及的利益群体多,激进改革引起的震动大。例如,涉及职工的数量多,其观念转变和妥善安置都需要较长的时间,若激进改革可能引发社会动荡;许多国有大型企业的负债重,呆坏帐多,不良资产多,激进改革则可能引发金融风险乃至金融危机的爆发。二是我国国有大型企业产权改革的有关配套条件还很不完善、不成熟,激进改革可能危及大批企业的稳定发展。例如,我国的资本市场包括产权交易市场规模较小,不够完善,运行也很不规范,很难支撑大批国有大型企业的产权交易和产权的优化重组;我国的职业经营者市场尚未真正建立,很难满足大批国有大型企业民营化对职业经营者的需要;大批国有大型企业民营化要求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职能转换,而这是需要较长的时间的。此外,我国民营经济还不发达,尚难以承接如此大批国有大型企业集中退出的国有产权,而集中引进如此大量的国外资本既有难度,也有风险。因此,我国非特殊领域国有大型企业的产权改革不能激进进行,只能稳妥地渐进地推进。
3、分类改革思路评析
第三种思路即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思路虽然并非前两种思路的简单折衷,更不是学者们随意采取的“中庸”之道,但它的理论取向和政策主张的确是居于前两种思路之间的。假若我们可以将第一种思路称为“保守派”、第二种思路称为“激进派”的话,则既不保守也不激进的第三种思路或许可以称之为“温和派”、“稳妥改革派”或“分类改革派”等等。
与前两种思路相比,主张第三种思路的学者们最大的特点是:他们深谙中国国情,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的进程、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把握得较准确,特别是他们在指导思想上就坚持了要寻找切实可行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道路的出发点。不能完全排除他们的理论受到了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影响,但他们的观点更多地是对中国自身改革实践的总结和改革方向的把握。“对于国有企业需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认识,是在改革进程中‘吃一堑,长一智’的结果,是对企业漫长的改革历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和作出冷静思考的结果。” “产权理论的研究,不是为了赶时髦,标新立异,而是改革的需要。”
现在看来,第三种思路——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正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所走过的和正在走的路径。翻阅有关文件我们可以发现,第三种思路的观点大多已经体现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十五届四中全会、十六大以及十六届三中全会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之中,对我国国有企业分类深化改革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完成对普通国有小企业的非国有化改革;普通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劣势企业的退出和优势企业的产权多元化、分散化改革正在逐步推进;中央属国有企业包括“特殊企业”在总体上实行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制的同时,企业内部和国有企业之间也在推进产权结构的优化重组。这些改革成就的取得不能不说在相当大程度上归功于“分类改革派”的理论指导。
第三种思路虽然提出了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总体方向,但没能对一些关键的、重大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影响了它对改革实践的指导效果。例如,在分类改革上,对国有企业改革主要进行了产业方面和规模方面的分类研究,而没有根据不同地理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进行分类研究,更没有对地理上处于劣势、经济上处于弱势、历史负担沉重的西部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更为全面、更为深入的分类研究。
三、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的思路选择及战略措施
从总体来说,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坚持分类深化改革的思路。从产业领域来看,应当分为“特殊产(行)业”与非“特殊产(行)业”领域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思路;从企业规模来看,应当分为(特)大型国有企业与中小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从地理位置来看,应当分为东、中、西部地区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应当分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路;等等。
对于前两种分类即产业领域和企业规模的分类我国学者的研究已经非常多了,尤其是上述第三种改革思路对其研究已经比较全面了。这里,笔者只补充两点:第一,特殊领域的国有企业——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企业虽然必须实行国有制,但也必须完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责任制创新。一方面,要建立激励到位、约束严格的责任制;另一方面,其责任人(团队)的选聘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经营者市场对其责任人进行最终也是最有力的监督管理。第二,对非特殊领域的国有企业,则要努力创造条件,加快大型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分散化和中小型国有企业民营化乃至私有化的改革步伐。因为全国各地多年改革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非特殊领域的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早改、大改主动,晚改、小改被动,不改和假改都没有出路。我们最近在西部地区的一些实地调查中深深感到,改革已经十分紧迫了,许多地方政府都急呼“对国有企业我们拖不起也拖不动了”。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加大改革力度,条件成熟一个改一个、成熟一批改一批。当然,“特殊”与非“特殊”的界定并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在特定条件下,二者是相互转化的。因此,要根据具体企业、具体情况选择企业的具体改革方式。
这里,我们重点将地理条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分类结合起来,研究一下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思路选择问题。因为迄今为止,这方面的专门研究还不多,而在改革实践中,不同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是有很大差异的,尤其是地理上处于劣势、经济上处于弱势、历史负担和社会负担沉重的西部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问题具有很大的特殊性,也有很大的难度,需要进行专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
众所周知,我国从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存在两个反差极大的区域或地带——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二者的国有企业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和地位,其改革的基础、条件差异很大(见下表),改革难度迥然不同,因此,其改革思路也应当不同。
东西部国有大中型企业情况比较表
东部国有企业 西部国有企业
形成特点 内生型,产业配套较好 嵌入型(尤其三线企业)、产业配套差
地理分布特点 大都集中于城市、社会职能机构少且便于剥离 布局分散(尤其三线企业)、社会职能机构多且很难剥离
生产特点 加工型为主、附加价值高 资源(采掘及初加工)型为主、附加价值低
产业特点 轻工业为主、投入少而自我积累多 重工业为主、投入多而自我积累少
设备、技术特点 现代技术为主,设备新、改造任务轻 传统技术为主,设备陈旧、改造任务重、发展特点 新企业多 老企业多
负担状况 历史负担、社会负担较轻 历史负担、社会负担沉重
经营状况 总体较好,竞争力较强 总体较差,竞争力较弱,亏损企业多,困难企业多
改革的外部条件及难度 财政实力较强,非国有经济发展快,社会保障制度较完善,下岗职工再就业渠道多,改革难度相对较小。财政实力弱,非国有经济发展慢,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下岗职工再就业渠道少,改革难度极大。
由于存在上述特点和差异,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面临以下几个特殊困难:
第一,由于西部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资源型企业多、三线企业(含军事工业企业)多、重工业企业多、传统产业型企业多、老企业多、困难企业多、地理布局分散、历史负担和社会负担重的突出特点,其改革任务重,改革成本高,改革的难度极大。
第二,由于西部地方财政实力弱,无力承担必要的改革成本,使许多改革难以推进。例如,即使是进入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的企业,由于难以筹足职工的安置成本也迟迟不能终结,更不要说其他改革所需要的成本;一些地方政府由于无法承担必要的成本,许多企业办社会职能无法分离或者分而难离、分而不离,精干主体十分困难。
第三,由于西部非国有经济发展缓慢,难以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使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分流渠道不畅,下岗职工再就业极为困难。而再就业才是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安置问题的治本之策,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安定,促进改革。
第四,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西部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普遍很低,而且西部地区的民营企业许多都没有被纳入社保体系,这既不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利于吸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到民营企业再就业,使本来就少的再就业渠道被堵塞。
第五,西部“特殊产业”领域的国有企业比重较大,比如军工企业、重要资源型企业、重大装备制造企业等等。这些企业大都属于中央企业,但其社会职能机构和辅业的剥离必须由所在地承接,特别是一些劣势企业先后被整体下放到地方,大大增加了西部国有企业的改革难度,尤其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难度,增加了社会不稳定隐患。
最后,西部引进战略投资者,促进普通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比较困难。由于西部国有大中型企业大都处于上游产业、传统产业领域,配套能力差,经营成本高(仅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就极高),投资回报低;加之,由于老企业多,办社会职能、冗员、债务、不良资产等社会负担和历史包袱沉重;再者,由于西部的地理条件、交通通讯、人才基础、法制及政策环境等投资环境与东部地区仍有较大差距。这诸多不利因素,不仅使西部很难引进优秀的战略投资者,严重阻碍着国有企业的产权多元化、分散化乃至民营化改革,而且近年来西部原有的一些优势大中型企业的部分车间乃至总部也开始不断迁往投资环境更好的东部沿海地区,呈出现“孔雀东南飞”的态势,使西部面临资源和资金流失甚至产业空心化的危险。
无须赘述,我们可以看到,西部地区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深化改革面临许多特殊的困难,需要有特殊的改革思路作指导。总体来说,西部要认清改革形势,加快改革步伐,同时要结合企业实际,分类推进改革。具体来看,应当采取以下战略措施:
第一,考虑到西部国有大中型企业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历史贡献,国家应当加大对西部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帮助西部解决改革成本匮乏的问题。例如,加大国有大中型企业兼并破产的政策性支持力度;对于改革开放以前建立的老国有大中型企业,其社会职能机构和辅业剥离的费用应当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列专款解决;对于社会保障资金的历史欠帐,应当由中央财政适当解决一部分。
第二,西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努力创造条件,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人员分流提供更多的再就业岗位。同时,要将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同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其员工提供同等的保障条件,以吸引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去民营企业再就业。当然,西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自身也要转变观念,增强自身的劳动技能,拓宽再就业渠道,积极争取到民营企业再就业。
第三,地处西部的中央属企业不论是部分剥离还是整体下放到西部各省(市、区)时,必须给予足够的配套经费和其他相应的配套条件。例如,应设立“下岗职工再就业促进基金”,用于扶植其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同时鼓励其他企业多吸纳其下岗职工;对企业剥离社会职能机构的人员安置政策应经费从优年龄从宽;等等。
第四,国家应在可能的限度内为西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身也要千方百计改善投资环境,既要留住西部原有优势企业,更要引进外部优秀投资者,以加快西部普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步伐,促进其制度转型。例如,国家可以对购买政策许可的西部企业国有产权的投资者适当减免税收;成立“西部工业治污基金”,对西部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费给予适当补贴,既保护环境,也降低西部企业的经营成本;在对西部国有老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和审计过程中,对资产损失的认定与核销的规定应适当放宽,其资产评估应当更多采用收益评估法(市场法);对企业产权转让重组后,确有利于企业更快更好发展的产权受让方,应适当延长其国有产权受让价款的付款期限等等。
总之,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应当坚持分类推进的总体思路。不仅要从产业领域和企业规模方面分类,而且要从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方面进行分类。要对地理上处于劣势、经济上处于弱势、历史性和社会性负担沉重的西部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进行专门研究,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否则,西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进展和改革效果将大大滞后于东部地区而成为全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瓶颈”,并成为新世纪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又一诱因。
主要参考文献:
1.毛增余主编:《与中国非主流经济学家对话》,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出版。
2.何秉孟主编:《新自由主义评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出版。
3.程恩富、黄允成主编:《11位知名教授批评张五常》,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4.于杰:《张五常批判》,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出版。
5.金碚主笔:《国有企业根本改革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出版。
6.左大培:《混乱的经济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年出版。
7.杨帆、卢周来:《以民为本 关注民生》,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出版。
8.杨斌:《威胁中国的隐蔽战争》,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出版。
9.刘诗白:《刘诗白文集》(第六卷),《产权理论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剖析了当前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形势,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部署,明确了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为未来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这一决定对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等方面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自隋炀帝建立科举制到如今,中国的教育几起几落,从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传统的教育体制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古人读书为金榜题名,现在家长让孩子接受教育大多也是为了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名利驱使下的教育论往往使受教育者一味地追求利益,心态浮躁而不能全身心投入学术。这个问题在传统教育体制中已是根深蒂固,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应当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及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学校应当选拔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职工素质。
三、我国教育改革存在的弊端以及相关改革措施
古人讲:“成才必先成人”,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只有始终保持本真、不改初心,才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毕竟,人生最重要的是有一个正确的方向,否则一定会南辕北辙。那么,教育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呢?教育不仅仅是科学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人生道路应当如何选择、指导学生正确地为人处世。近年来高校的暴力事件愈演愈烈,从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到云南大学碎尸案再到震惊国人的复旦大学投毒案,一桩桩高智商的暴力事件触目惊心。与此同时,我们也在反思,究竟是什么让高等教育人才做出如此扭曲人性的事情,我们的教育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多年来,中国的教育体制一直是重知识轻素质。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教育而忽略了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以教育体制的改革首先就应当摆正教育在学生的人生中的指导作用,以引导学生成人作为教育的第一要务。
重理论轻实践是传统教育又一弊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仅仅停留在课本,这就导致学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多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提高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面临升学的压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许多的中小学擅自取消学生的课外活动,并取消了音乐、美术、体育之类的所谓“副科”的学科,以数学、语文代替。许多的小学的课程几乎是语文数学循环,学生的成绩上去了,但是却培养出只会死读书的人才。教育应当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人才,让学生全面发展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挑战。全面发展离不开体育和美育,一则为基础,一则为升华。针对长期以来体育在教育实践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美育甚至在一些学校是空白。正由如此,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健康”,“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毛泽东同志当年第一篇研究论文即为“体育之研究”,我们更应该切实重视面向人人、以健康生命强健体魄为本的体育,防止体育中的“应试”倾向。就美育来说,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载体,美育的功能却超越了艺术本身,它让人们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让人们陶冶情操,让人们境界升华,让人们爱好美好和善良。如同德育一样,它渗透在个育之中。针对擅自更改课程设置或者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学校,教育部应当严加惩戒以防此类问题的泛滥和蔓延。这一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应试教育功利的应试体制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高考在传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能够进入大学,许多成绩不好的学生选择了学习体育、美术等特长。这种情况下培养出的美术、体育等方面的人才偏科情况十分严重,而且这部分学生只是注重专业课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基础学科的学习。这种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在招收美术、体育等专业的学生是不应只要求专业课成绩,还应当合理设置各学科的分数线,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美术、体育等学科大学课程的设置也应当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
四、我国教育改革迈向未来的强大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促进科技发展的主要力量,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人才是推动国家经济蓬勃发展的重中之重。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并不单单指理论知识丰富、实践技能过硬的人才。要真正适应市场的要求,学校还要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等适应市场要求的能力的培养。立足于市场发展的这一要求,在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前提下,学校在课程设置这方面尽量向适应市场发展的方向倾斜。
生命科学、航天、石油、医药,这些关系到国家命脉的行业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近年来中国在这些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某些领域和世界先进国家比起来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教育比作水渠,那么对于教育领域的不断的改革和探索就是源头活水。只有在不断地发现教育发展问题、解决教育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探索出适合中国教育发展的体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们应稳扎稳打,不可急躁。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现国家经济、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知识型的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且必须满足市场需求。而深化教育改革是实现为新时期培养高学历、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教育领域改革,重要性,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尚永礼,孔范强,闫丽.深化教育改革与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重要关系[M].中国文学教刊,2002.
[2]谭慧,向景涛,何杰.填鸭式教育下的体制改革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农村综合改革;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2)09-0029-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2.09.07
农村税费改革是继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经济社会领域的又一次重大制度变革。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标志着税费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并由此转入了农村综合改革的新阶段,其核心是变革农村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一些深层次障碍,不仅涉及经济层面,而且涉及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1],这对于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山东农村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基本现状
2006年以来,山东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着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农村综合改革,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政府保障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深入推进三项改革,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夯实农村综合改革制度基础
一是着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基层政府为民服务的能力。在严格守住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和确保社会稳定“两条底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提高为农服务质量、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有效途径[2]。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和人员管理,将机构设置、经费管理形式及人员基本信息,全部纳入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全省全部乡镇实行编制实名制、公示制。在推进村级综合改革方面,结合山东实际,提出坚持“五个不变”原则,积极稳妥推进行政村合并。减少村干部职数,精简村级费用,整合村级资源,逐步建立起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通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二是积极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增强基层财政的保障能力。全省除经济实力强、财政收支规模大、管理水平较高的乡镇外,其他乡镇原则上全面推行乡财县管。省级建立县乡财源建设考核奖励制度,对县域经济发展成绩突出的县进行奖励;对欠发达县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实行超收返还,激发了各地培植财源的积极性。2009年,确定20个县(市)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县(市)。进一步创新财政管理方式,理顺省以下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调动了市县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促进了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三是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落实经费保障,为农村义务教育长远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起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创造性地将普通高中阶段困难学生纳入资助政策范围,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全覆盖;圆满完成了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工程,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二)扎实稳妥化解乡村债务,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乡村债务是困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稳定的重大隐患[3]。全国层面的乡村债务化解工作起始于2007年,前一阶段主要是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现阶段转向化解乡村垫交税费等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2007年,山东省正式启动了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试点工作。2008年,对债务进行了全面清理核实和审计锁定。2009年,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对化解债务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提出明确要求。2010年,启动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兑付工作。2011年,全面完成了农村义务教育化债任务,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学校和乡村稳定发展的大难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好评。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公信力,增加了农民现金收入,拉动了居民消费,保障了群众利益,有力推动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贯彻落实,切实维护了农村和谐稳定发展。
(三)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近年来,山东省严格落实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村级补助的比例不低于20%的规定,2011年,“对村民委员会和党支部的补助”共完成15.59亿元,比2010年同期增长13.9%。制定下发了建立健全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和相关制度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的来源渠道,保证了村干部报酬、村办公经费等基本支出需要,并督促财力状况好的地方,从新增财力中安排适当资金用于村级组织运转[4]。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村级组织运转经费落实情况的专项督查,强化措施、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加大投入,切实增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能力。全省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日趋完善,保障水平明显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村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了村级组织自我保障和发展能力,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四)积极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构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长效机制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