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作文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作文(精选7篇)

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作文 篇1

班主任老师拿着一个多棱角的纸糊的小木桶走进了教室,小木桶的棱角上各写着一门科目。

老师站在讲台上拿着小木桶说:你们的成绩就像这个木桶一样,只有所有的木板同样高,才能装到最多的水,如果他们的高度相差太大,就算有的木板很长,也无法弥补短板漏下的水。所以,木桶装水的多少,不是由长板决定的,而是由短板决定的。这个短板就是同学们的瘸腿科,让我们一起来消灭瘸腿科。

短暂的沉思后是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之后,老师点名让一名男同学走上讲台,让这位男同学用筷子钻透一本笔记本。男同学用上全身的力气也没能把笔记本钻透;老师又让一名女同学走上讲台,递给女同学一把锥子去钻笔记本。女同学轻轻松松就钻透了。

之后,老师意味深长地告诉我们:锥子轻轻松松钻透笔记本,是因为锥子把力量集中在了一点上,用心专一;筷子钻不透是因为它用心不专,把力量分散了。学习也是这样:只有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学习上,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并且要善于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

教室里又响起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老师又给我们讲了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一用智慧赢得比赛的故事。这个赛手在心里把长长的跑步路线分成几个小路段,一段一段去拼搏,最终赢得了比赛。我们之所以做事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太大,是因为倦怠而失败。设定一个正确的目标不容易,实现目标更难。

一次别开生面的班会作文 篇2

1 “小”手机“大”作用

现在的智能手机就像一台小电脑一样,能打电话、能下载各种应用软件,能创建、编辑和查看各类文档;能连接3G/4G数据网络,高速上网;具有Wi-Fi的功能,浏览您最喜爱的网站;能全球定位规划行车路线;支持手指触控技术,使手机实现交互功能。这些新的“东东”,正是教师所缺少的课外知识。

2 找准应用切入点,培训从最实际做起

培训[2]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情境”可以理解为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教学事件”。我们从教师的好奇心入手,激发教师的认识兴趣,教师一旦进入这样的情境,他们认知的活跃、情绪的兴奋、意志的努力便都会被激发起来。

2.1 在线生成二维码,个性名片“巧”制作

电视和网页上经常出现二维码,让观众扫一扫,对于这个东西,很多教师都不知道它能做什么?为了让教师了解这一信息,我们让教师上网,在线介绍二维码相关知识,现场制作二维码名片 ,同时,通过手机识别,相互读取信息。通过培训,教师情绪高涨,不但制作了含有文本、wifi网络、电子邮件、短信、电话号码、网址等信息的二维码电子名片,还相互扫描二维码,共享名片,气氛热烈。

2.2 建立个人“云”,体验“云”存在

现在的“云(Cloud)”很多,教育云、百度云、微云……,教师听起来也是云里雾里的,说到“云”,有教师把那些不好表达的,虚拟的,飘渺的东西叫做云[3]。

我们这里所说的云[4]是指可以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和PC,通过互联网存储、同步、获取并分享数据的在线服务;个人云由服务器、终端、应用程序和个人信息组成,把个人信息存储在服务器上,用户就可以通过Web浏览器等客户端软件访问个人云服务。“云”端数据信息可轻松实现自动更新,个人使用“云”服务,可实现信息发布和存储。

让教师建 立属于自 己的那一 朵“云”,实现资料和数据的云储存。为了让教师亲身感受“云”的存在,首先选择一款云平台终端(我们选择的是百度云、金山快盘),让教师分别安装在电脑和手机上;其次 , 上传文件,感受云平台下的网络同步、备份和共享功能。对一个文档,让教师体会到在教室电脑、办公室电脑、家里电脑和手机(移动设备)自动同步文件、存储、备份、传递和共享服务;最后,在一个教师的终端上修改文档,通过“云”,其他人也立即可以在其他各类设备中浏览使用 , 利用“云”在教师圈里分享与交流。

让“云”切实走进教师生活,通过培训,让他们体验感受到“云”的资源共享功能。“要U盘有啥用,让U盘退休去”—这是教师的培训感受。

2.3 享受教育“云”资源,感受教育“云”服务

“教育云”是将国内教育优势地区的名校、名师资源集中起来,为全国师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平台。其资源涵盖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各门学科,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美术、体育、音乐等。用户只需注册,就可以下载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课件、课堂实录、难点解析、媒体素材、习题精选等国内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资源进行备课、授课,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而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答疑等栏目,向名师提问,观看名师课程,提高自学能力。无论是城市还是偏远山区的师生,接入教育云平台后,就能通过这朵“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另外,平台提供的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也让传统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我们这次以《甘肃教育云平台》为内容做教育云的培训,其资源丰富,设计人性化,课前、课中、课后教学资料轻松备,需要什么图片、动画,教师事前准备好,上课中要用到哪个就放哪个,并可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课堂的实际需要调节授课的内容,Web页面与手机终端可同步互联,实现班班通,让教师轻松教,让学生快乐学;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学生作业、在校表现轻松可推送到家长手机。实现家校联系网络化,利用教育“云”的互动功能,将学校的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

2.4 手机记事——伴随一生的云记事本

还记得以 前我们厚 厚的笔记 本吗? 现在还是 用本子写 心得? 那就“out”了,看看云记事本,它能随时随地记录你喜欢的事,所有记事可以自动保存在云端,在多种设备上自由同步记录和获取记事内容,只要需要,就可随时分享、查看你的记事。利用手机云记事本,教师可实现用手绘、手写、圈点、装饰、恶搞和自由拼图等方法手绘记事;可边拍照片、边录音,制作有声音的相册;可进行幻灯片播放,让精彩生活和美好心情一起保存,留下人生美好回忆。通过培训,教师拥有了自己的教学心得记事本。

2.5 手机掌控多媒体设备,资料互传浏览轻松实现

现在用手机可以实现智能移动设备(Android、i Phone) 之间、智能 设备与电脑(PC)之间的内容(图片、视频、音乐、联系人、已安装应用、SD卡任意文件)的互传,支持多人之间同时互传。而且,可实现用手机遥控电脑中的PPT。为了让教师感受这些功能,我们以手机助手类软件——“茄子快传”、“乐助手”为培训内容,通过安装这些软件,让教师体验手机与手机之间、电脑与电脑之间、手机与电脑之间的内容互传,并培训教师在电脑的大屏幕上查看手机里面的图片,用《乐助手》实现遥控PPT的强大功能。通过培训,教师感受到了信息技术发展之快,不培训就会落伍,就会跟不上现代教育的步伐。

2.6 构建“家校互动”手机平台,实现沟通“零距离”

实现家校联系网络化,可利用信息技术的高速传递功能与互动功能,将学校的教育活动延伸到家庭。通过手机终端软件,教师可以向学生家庭发布成绩、通告,可将对家长的建议、孩子成绩或行为规范表现情况及时通报给家长,家长与教师可通过网络互相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情况,交流意见。这样,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就真正实现了“零距离”,家长可通过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获取学校通知公告、作业通知、在校表现、成绩信息、到离校信息等。这些培训,学校在教师已经掌握用网站Web页面,实现家校互动交流的情况下以手机“翼校通”进行了培训,使教师、家长、学生随时随地相互沟通,缩短了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距离。

3 培训成效和教师使用成果

经过这次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教学应用也有了较大突破。

3.1 教师利用网络,建立了自己的云空间

教师利用百度云、金山快盘等建立了自己的公共教研“云”,把好的资源、试题、教学反思上传到“云”中,让教师共同丰富自己的“云”。

3.2 学校加入甘肃教育云平台,实现教育云共享

教师和学生享受“教育云”的教育服务,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利用这个平台来上课,提前准备资料和教学设计,上课中要用到哪个就放哪个,使用教育云空间来教,实现资源共享。

3.3 利用平板实现交互式课堂授课

由于教师掌握了手机的操作,用平板上课教学就容易了,教师利用平板,将学生的作业、书画作品拍照,直接推送到电脑,进行作品展示,全班讨论交流,很好地应用了图片资料快速展示功能,很好地使用了触摸屏功能。

3.4 建立手机“平安校园”,平安你我他

由于电脑版的甘肃教育云账号与手机版账号一致,教师可在手机上下载翼校通软件,直接登录手机版的家校平台,查看学生信息及云平台上的资源。随时随地管理学生,向家长发送信息。教师可利用这一平台随时查看学生到校离校情况,利于建设“平安校园”平安你我他。

一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 篇3

活动目的:加强团结合作

活动时间:一节课

活动材料:意大利面6根,常用线2米,棉花糖一个

活动要求:利用所分到的三样材料,小组齐心协力搞搭建,限时20分钟,看看哪个小组搭建的最高,哪个小组就获胜。

活动过程:

首先把班会上的重点内容传达给学生,然后开始搞活动。

1.只能用所分到材料,其他一律不能用,违者直接淘汰出局;必须在空桌面搭建,不得借用任何外力,违者被淘汰;棉花糖一定是要插在意大利面的上面。

2.观察同学们的合作情况,注意观察小组内谁的组织调控能力强,观察谁的动手能力强,看看哪个组哪个同学还参与不到活动当中。

3.边观察,边拍照,记录下同学们热火朝天的场面。

4.时间到,公布活动结果:掌声响起,胜出的一组还有棉花糖相送。

5.获胜小组及没有搭建成功的小组代表发言,说说自己小组的得与失。

6.班主任作最后总结:要想成事就得合作;合作是一种能力;合作更是一种素养;我们要把合作变成一种习惯!

活动反思:

一、喜在凝聚力,忧在凝聚力

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全班同学那种蒸蒸日上的凝聚力!当然也发现了个别同学还参与不进去,只是一个旁观者,一个看客。通过总结给他们警示,过后个别谈话指导。

二、比學赶超,志在取舍

于××、张××、杜××、刘××那一组不到10分钟就搭建成型,而且相当牢固,可是他们还是不满足,都在积极地想点子、换思路。期间别的小组不少来参观学习,后来时间快到的时候,他们及时修复,还是采取了稳妥的保守路子,按原来的方案重新弄好!让同学们懂得有舍就有得,关键时候该舍就舍。考试也是同样的道理,遇到难题极力争取是对的,但是能把会的做对才是最稳妥的路子。

三、幸福着他们的幸福,反思着他们的反思

岳××、张××、殷××、王××、张××、付××那一组,一开始人多嘴杂,进展比较迟缓,可是他们没有放弃,后来汲取了于××他们的经验后,在他们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理论上讲他们的那种搭建应该是最高的。但是,由于上面只用了一根意大利面,最后被顶在上面的棉花糖给压的越来越矮。他们在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在反思自己的不足。

一次别开生面的逃生演习作文 篇4

一次别开生面的逃生演习

今天下午第三节课,我们学校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逃生演习。听!广播里响起了老师紧急的呼叫声:“全体师生请注意,全体师生请注意,我们学校接到警方的紧急通知,有个恐怖组织在我们学校的底层,安放了两枚定时炸弹,现在马上就要爆炸啦!现在马上就要爆炸啦!请全体师生马上撤离教学楼……”话音未落,同学们都已信以为真,一窝蜂似的朝门口涌去,老师见状,赶紧上前维持秩序,可是此时的同学们早已无心排队,在体育委员的带领下纷纷跑下楼道。

一下楼,同学们就像脱缰了的野马,不顾一切地朝前冲去,而此刻老师的`话早已成了耳旁风,甚至还有同学带头喊口号:“冲啊!冲啊!保住性命要紧,我可不要做‘地下亡魂’,同学们快跑呀!”经过一番波折,同学们终于来到了“安全地”。这时校长上台给我们进行了讲解,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今天只是一次逃生演习。看到我们这么混乱的场面,校长很生气,对我们进行了一番教育,并且宣布重新演习一次。

退回到教室,同学们进行了一次“洗心革面”,时刻准备着下一次的命令。不一会儿,广播里又一次响起了紧急通知。这回同学们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很熟练地排好队伍,做好“逃生准备”,接着就秩序井然地三步并作两步跑下楼道。因为上次的教训,同学们不再像上次那样“冲锋陷阵”,你追我赶。看,由于同学们的良好表现,还受到了校长的表扬。与此同时还得到了校长的一番教导:“同学们,生命是无价的,是宝贵的,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就像第一次的逃生演习,大家一听到有炸弹,就争先恐后地冲下楼,完全不顾他人安全,这样反而会使更多的人摔倒、受伤,这种行为不是一个学生应该有的,你们懂吗?”全校学生异口同声:“懂!”这时,校长欣慰地笑了。后来校长又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教育我们碰到紧急情况,都不要慌张,要沉着思考优秀作文 ,应考虑他人利益为先等等。

一次别开生面的跳绳比赛作文 篇5

首先,那个男生向前走了三步,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抓起地上的跳绳。跳绳缠在一起,像一个拧起来的大麻花。他麻利的解开绳子,两手拿着手柄,使劲抖了抖,绳子散开了。接着,他抬起右脚,踩在绳子中间,双手一拉,跳绳就乖乖地变直了。他把跳绳向后一甩,跳绳在空中划了一个半圆,像一道美丽的彩虹落在他的身后。他直直的站着,一脸自信的表情,好像一棵挺拔的小松树。相反,女生却毛手毛脚的,光解绳子就解了半天,好不容易准备好了,一脸失落的站在那里,就像没吃饱饭一样。

有一个同学当裁判。他下了命令:“预备,3、2、1,开始!”他们就开始比赛了。男生半蹲着身子,两脚用力一蹬,就跳了起来,同时甩出跳绳,跳绳在空中画了一个个圆,不停地翻滚着。跳绳落到地面,发出清脆的“啪啪”的声音,好像有一个乐队在演奏乐曲;脚踏在地上,“咚咚”只响,就像小马在奔腾。女生跳来跳去,绳子好像存心跟她作对似的,一会儿绊了这只脚,一会儿缠住了那只腿,她通红的脸上满是汗珠。裁判又大声说:“现在花式跳!”男生一会儿向前大步跳着,像只袋鼠一样;一会儿反着跳,像脑袋后面长了只眼睛;一会儿双手交叉跳,像杂技演员表演杂技。女生也找回了信心,努力地跳着。过了一会儿,两个人的脸上都红红的,像红苹果,鼻子尖上冒出了汗,像一颗颗珍珠……围观的同学都大声喊着:“加油!加油!”突然,裁判大声说:“时间到!”“男生获胜!”大家欢呼起来。

一次别开生面的消防演练作文 篇6

早上,我们体验了灭火装备。燃烧着的熊熊大火一次次被灭掉,惊心动魄,让我们这些人目瞪口呆。

下午的体验更是让同学们感兴趣。我们班的所有同学来到了操场上。跑道和草坪都湿漉漉的,天上乌云密布,并不怎么乐观,不过,即将体验的安全屋,让各位朋友都兴奋了起来。这个小屋子像是小时候玩的气床,可能是我们教室的四分之一,很小很小。可也不能以貌取人,听里面出来的同学说,那儿黑黢黢的,伸手不见五指。

我刚刚进去的时候,接着门口的一点点儿余光,还勉强看得见,四周没有一个灯,完全模拟了或在来时的一片混乱的情景。指导老师在外面就告诉我们,请进去后一定要扶着墙,不然,若是真是火灾来了,脱离了墙,可能你就出不去了。我谨记老师的话,进去后,左手一直扶着墙,就像狗皮膏药一样死死抓住。天啊,还真是不错,前后左右,没有一点光,我把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一点儿又看不到。

走着走着,由于看不到光,我几度想睡过去,腿好像不是自己的,越走越像在做梦。这儿就像个迷宫一样,弯弯曲曲,拐过来也拐过去,我一直扶着墙,即使觉得路线有点不对也会顺着墙走。

本来一切顺利,结果那些在“迷宫”逗留的男生故意尖叫。“啊!鬼啊!鬼来了!”男生们在那尖叫。我们在黑黑的地方,一片混乱,我们不知怎地跟着叫起来。“啊,啊啊!”男女生的尖叫声混在一起,合成了个不太悦耳的曲子。

一次别开生面的作者会 篇7

冬阳初霁,惠风和畅。2013年12月18日至21日,《江西教育》重点作者会在于都县召开,编辑部的编辑记者与来自全省各地的重点作者代表40余人齐聚一堂,在四天的时间里,相继参加了由编辑部策划的校长论坛、杏坛沙龙、送教下乡和师德人物采访活动。不仅完成选题任务和组稿计划,还在活动形式和组稿方式上进行了拓展和创新,活动创新成为此次作者会的一大亮点。

2014年对于《江西教育》来说,将是非比寻常的一年。新的一年,《江西教育》管理版全彩出刊,这不仅仅是颜色上的变化,也意味着刊物质量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在于都二中召开的年度作者会上,江西教育期刊社副总编辑熊义勇指出,《江西教育》在2013年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教育宣传的主力军、教育舆论的主阵地作用,并对《江西教育》2014年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他说:“省政府朱虹副省长多次在《江西教育》上发表署名文章,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教育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办好省内教育行业的主流杂志、提升办刊水平提供了很大的动力。为此,《江西教育》未来的工作要在报道有深度、策划有力度、栏目有亮度、作者有广度、编校有精度、活动有响度这‘六度上下功夫,努力把《江西教育》办成全国一流的教育期刊。”

会上,《江西教育》编辑部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重点就2014年如何配合委厅中心工作,发挥《江西教育》教育主流媒体作用,有序推进教育服务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同与会作者交流了编辑工作思路。各主要栏目编辑还介绍了2014年的工作思路和栏目选题。

12月19日上午,《江西教育》编辑部的编辑记者与重点作者分成三组,在于都县第二中学和城关小学分别召开了校长峰会和杏坛沙龙,采访组还采访了于都二中师德先进人物钟春山老师,分别为相关栏目组稿。

校长峰会——思想的碰撞

“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主张,这次校长峰会正是以“高中多样化办学”为主题展开。在于都二中的会议室里,鹰潭一中、于都二中等学校校长的讨论非常热烈。

“正如高钢在《遭遇美国教育》中所说,‘制造业需要的是标准化,只有标准化,才能有大工业。而教育呢?教育可能恰恰需要的是个性化,因为每个人是千差万别的,开发千差万别的个性潜能,才是产生创造力的基础。只有千差万别的创造力汇集起来,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能量。”鹰潭一中的黄福康校长首先做了发言,他就如何开设特色课程、抓好特色学科的教学、抓好普职融通、利用社会资源来拓宽学生发展平台等几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

“上犹中学现有青年志愿者协会、失物招领社、羽毛球社、象棋社、乒乓球社、魔术社、动漫社等近十个学生社团。学校为社团提供了专门活动场所,配备了电脑、音响、投影仪、会议桌椅等活动设施。”上犹中学校长彭修盛在介绍学校学生社团的开展情况时说。

于都二中校长彭小军分享了学校的分层教学模式和濂溪文化大讲堂。其中,“濂溪文化大讲堂内容丰富,翔实具体,充分关注了学生的需求,结合学生的个人爱好及学科优势,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提升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校长峰会从早上9点一直持续到中午12点多,中途只做了一次短暂的休息,思想上的交流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黄福康校长说:“像这样的活动我还是第一次参加,在如何实现‘高中多样化办学的这个议题下,各位校长畅所欲言,思想上形成碰撞。讨论的成果很有借鉴意义,使我的思考得到了补充,对丰富和明晰我今后的办学思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这次校长峰会的与会校长,从整体上反映了各自所在的学校办学层次分布均匀,结构合理。这就为我们学校在面对生源质量悬殊的现实时开展多样化办学,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视野。”于都二中校长彭小军在分析这次校长峰会的特点时,衷心感谢峰会在自己学校召开,给学校日后的办学管理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杏坛沙龙——经验的交流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7课——《陶罐和铁罐》。”当各位校长在校长峰会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时候,城关小学的多媒体教室里,曾德兰老师为学生们上了一堂意义不同的课,坐在教室里听课的除了学生,还有此次参加杏坛沙龙的各重点作者和编辑部的编辑记者,再加上城关小学的80余名语文教师,上百人坐满了教室。

“《江西教育》教学版就是要‘把刊物办到课堂上。”熊义勇副总编辑在18日晚的会议上这样强调,而这次则真正把沙龙办到了课堂上。课上完之后,各重点作者就在学生们的课桌上摆开了“杏坛沙龙”,沙龙以“学练结合的实践课堂”为主题。会场周围的教师们认真地听着,不时做着记录。

“‘学练结合的实践课堂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我希望我的课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请各位专家多多指教。”曾德兰老师的话音刚落,就引来了城关小学的部分教师和重点作者的激烈讨论。

“也就是说,曾老师是将提示语的描写作为本节课的训练重点。而像曾老师这样在这个文本的教学中以抓提示语描写为主,定位是否准确?”

“我对黄老师的观点有些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曾德兰老师在讲授铁罐和陶罐的话时……”

在沙龙上,不仅有黄胜老师和肖禄英老师这样针锋相对的意见交流,各发言者还立足于课堂,由点及面,展开了许多一般性的、普遍性的、规律性的探讨。

“课堂练习的设计要于无痕处自然连接,我前面肯定了这种板块式的教学操作,但是怎样才能不把课文的学习肢解,才能不破坏语言文字情感、情法、情境?我更倡导无痕处的自然连接,水到渠成地设计语言练习,而不是过多地把它变成这样的板块,从而解决割裂文本的问题。”万年县六零小学的王文芳副校长说道。

此外,过福堂以自己的“缺口教学”理念对此次沙龙的课题进行了分析;罗继远则在评课的基础上,探讨了语文教学中价值观的教育等方面的问题。endprint

杏坛沙龙也为一线教师带来了宝贵经验,城关小学教导处副主任严梅说:“这次杏坛沙龙活动形式少见,使人获益匪浅。通过对具体课堂实践的深入探讨和专家们的解读,使我豁然开朗。像罗继远所讲的语言问题,就使我改变了以前对训练的狭义理解,也解答了我心中的一些存疑问题。”

送教下乡——情暖师生

19日下午,《江西教育》编辑部的编辑记者与重点作者又马不停蹄,驱车数十公里,来到于都县靖石乡中心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靖石乡中心小学占地面积不大,校园环境干净整洁,树木高大繁茂。站在校园里眺望,可见周围环抱的群山,奇峰突起,巍峨雄壮。而学校里仅有的三幢建筑物中,只有一幢三层楼的外墙经过了修饰,其他的都红砖裸露,墙面凹凸不平,像风侵雨蚀过的岩石。教室的天花板上可见渗水时留下的痕迹,有的还长出了青苔,课桌陈旧。可就是在这简陋的教室里,靖石乡中心小学的老师们给送教下乡人员献上了一堂堂精彩的课。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Tutus family.”三年级英语课堂上,没有电脑、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设备,谢老师就利用课前准备好的一张张贴纸,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来拉近学生与英语的距离。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发言,发言答对的还会得到意外奖品,气氛十分活跃。

此外,还有语文课“高山流水”,数学课“鸡兔同笼问题”,都让参与送教下乡的记者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然后,参与听课的编辑记者和重点作者对所听的课进行了点评,为中心小学的教师送去了建议。在听到点评后,谢老师很诚恳地说:“你们的点评很有道理,对我以后的教学会是很好的帮助。”通过听、评课活动,讲课与听课老师的基层教学经验得到了学习互补,对教育教学的看法进行了有益的交流。

太阳渐渐西斜,教学楼的阴影覆盖了整个校园。活蹦乱跳的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在操场上列队回家。孩子们的课结束了,可在靖石乡中心小学的教室里,原吉安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中学特级教师罗继远还特意为靖石乡中心小学的教职工,开了一个“如何在农村开展有效教学”的主题讲座。

“课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在深水区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什么呢?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是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实际上,一堂好课,永远都是学生学得好的课,而绝不只是老师教得好的课。”在中心小学的教室里,罗继远激情澎湃地讲着。由于电压不稳,电灯无法使用,教室随着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可是中心小学的教职工们,却始终沉浸在罗继远富于激情的演讲中,直到演讲结束,教室里已黑乎乎一片,可热烈的掌声却点燃了教室的气氛。

上一篇:勇敢面对困难——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下一篇:初中生物教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