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学 教学提纲(精选7篇)
学
分:3 总 学 时:52.5个学时
开课时间: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2011年9月5日——2012年1月2日)任课教师:阿米娜 办 公 室:法律教研室
E -mail : arafat907@163.com 电
话:*** 教师编号:
课程安排:星期一:5—6—7节
课时:每周3个课时 教
室:2-304室
教
材: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高教、北大出版社,2007年10月第3版。必备知识:知识产权法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法律制度和主要的法律规定,系统、完整地掌握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学生应当注意知识产权法与民法知识的结合。
教学目的:主要掌握知识产权法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的法律制度和主要的法律规定,系统、完整地掌握知识产权法的知识体系;在掌握知识产权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各主要国家知识产权法的特殊性和经验,尤其是中国知识产权法产生和发展所遵循的普遍规律和特色。
分数说明:由于时间原因不安排期中考试,进行期末考试。布置课后作业,进行课堂问答。各部分所占总分的比例如下:课堂问答:10%;作业:20%;期末考试:70%。课堂问答将不定时间地进行,所以不要旷课、迟到或早退。课后作业包括书中相关章节的内容,希望将作业独立完成并在指定时间内交上来。
要
求:除非证明特殊情况,例如生病,否则不能以任何借口不参加考试和上课。如无故不参加考试和上课,给予0分。可以和同学讨论课后作业,但是不可以抄袭别人的作业。
学术诚信:涉及学生的学术不诚信问题主要包括考试作弊、抄袭,未经教师允许获取、利用考试材料、讲课材料等行为。对于学术不诚信的学生,最低的惩罚是考试给予0分,严重的报告学校相关部门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处理。
课程进度:
第一编
知识产权法导论
9月5日
第一章
知识产权法导论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对象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分类、性质以及与其他民事财产权利的区别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与民法
第五节
知识产权制度的作用、历史与现状
9月19日
第二编
著作权法
第二章
著作权法概述
第一节
著作权和著作权法
第三节
我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 第三章
著作权的对象
第一节
作品的概念 第二节
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
第三节
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
9月26日
第四章
著作权的内容、取得和期间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
第三节
著作权的取得
第四节
著作权的期间
10月10日
第五章 著作权的主体
第一节
作者
第二节
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 第三节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 第四节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 第五节
汇编作品的著作权 第六节
定作作品的著作权 第七节
视听作品的著作权
第八节
外国人作品在中国的著作权
10月17日
第六章
邻接权
第一节
邻接权的概念 第二节
表演者权
第三节
录音制品作者的权利 第四节
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 第五节
出版者的权利
10月24日
第七章
著作权的利用和转移
第一节
著作权的许可使用 第二节
著作权的转让 第三节
著作权的继承 第四节
著作权的其他利用
第五节
违反著作权合同的民事责任
第六节
著作权合同纠纷的调解、仲裁和诉讼
10月31日
第八章
著作权的限制
第一节
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第二节
著作权的法定许可使用 第三节
著作权的强制许可使用 第十章
著作权的保护
第一节
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和对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司法措施 第二节
侵犯著作权的行政责任 第三节
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
11月7日
第三编
专利法
第十一章
专利法概述
第一节
专利法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专利制度 第三节
专利制度的特征
第四节
专利制度的有关假说 第十二章
专利权的对象
第一节
发明 第二节
实用新型 第三节
外观设计
11月14日
第十三章
获得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第一节
消极条件 第二节
新颖性 第三节
创造性 第四节 实用性
第十四章
专利权产生的形式要件
第一节
专利申请的原则 第二节
专利申请文件 第三节
专利申请的提出 第四节
专利申请的审批
11月21日
第十五章
专利权的内容
第一节
专利权的内容
第二节
专利权的效力 第三节 专利权人的义务 第四节
专利权的限制 第五节
专利权的行使 第十六章
专利权的主体
第一节
发明人、申请人和专利权人 第二节
职务发明人及其所在单位 第三节
专利权的归属
11月28日
第四编
商标法
第十八章
商标法概述 第一节
商标概述
第二节
商标与其他标记的联系与区别
第三节
商标法概述
第四节
商标法的基本原则
12月5日
第十九章
商标权的对象
第一节
商标的分类
第二节
商标使用和注册的消极条件 第三节
注册商标的积极条件 第二十章
商标权
第一节
商标权的概念 第二节
商标权的内容 第三节
商标权的特征 第四节
商标权的主体
12月12日
第五节
商标权人的义务 第六节
商标权的取得方式
第七节
我国商标权取得的原则 第八节
未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 第二十一章
商标注册
第一节
商标注册的申请
第二节
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 第三节
注册商标的续展和变更 第四节
注册商标的转让和转移 第五节
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 第六节
注册商标的终止
12月19日
第二十二章
注册商标无效
第一节
注册不当商标
第二节
注册商标争议
第三节
注册商标无效的追溯力问题 第二十三章
商标评审与商标确权制度
第一节
商标评审委员会及商标评审的一般规定 第二节
商标复审裁决
12月26日
第二十四章
驰名商标及其保护
第一节
驰名商标的概念
第二节
驰名商标的认定 第三节
驰名商标的保护
第二十五章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
第一节
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范围 第二节
侵犯商标权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认定侵犯商标权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侵犯商标权的法律责任
(一) 案例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 知识产权法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 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知识产权法学的动力和效率。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学生, 机械的接受大量的知识和信息, 理论知识与实践严重脱钩。因此, 知识产权法学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需使用让学生能够接受而又乐于学习的教学方法, 才能改变当前的状况。案例教学法的引入, 能把过去传统的“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模式, 通过典型生动、引人入胜的案例启发学生思考, 激发他们的思维积极性, 使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生动、活泼, 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并在强烈的学习兴趣下掌握有关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知识产权法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 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产权法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统一。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是当前知识产权法学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以致于学生在学完知识产权法后, 仍无法解决由知识产权所引发的法律纠纷的现状。在知识产权法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 则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运用案例这一中介, 使学生置身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 能使学生思维活跃, 印象深刻, 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法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而且提高了学生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知识产权法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 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的法律情感。在知识产权法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 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案例供学生思考, 启发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 使学生主动思考后再接受, 既提高了分析能力, 又接受了知识。此外, 在传统的理论法学教学中, 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学生个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应用案例教学, 学生和学生之间, 学生和老师之间均可自由讨论、辩论, 双方都可以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有机互动, 易形成一种法律文化氛围, 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加深对法学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法律情感。
(二) 案例教学法的模式探讨
1. 课堂案例讨论教学模式。
课堂案例讨论教学方法通常在单元知识学习结束后采用, 如知识产权中专利侵权的判断—等同原则判断, 是比较抽象而又实用的内容。首先, 教师准备一些典型、疑难案例, 事先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 寻找法律依据, 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其次,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就自己的观点发表意见, 尤其鼓励学生提出各种不同主张, 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甚至鼓励学生展开辩论, 并最终得出专利侵权的判断步骤对于最后的侵权判断至关重要的结论。教师通过学生的讨论, 不仅较好地了解学生在知识运用上存在哪些不足, 同时及时点拨学生, 帮助他们准确掌握法律精髓, 培养他们严密的法律思维和法律应用能力。最后, 学生课堂讨论结束后, 教师对学生的观点一一归纳总结, 指出每一观点的合理之处与不合理之处, 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详细解释。课堂案例讨论法主要用于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法律适用的准确性, 从而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掌握法律运用的难点, 延伸对知识理解的深度。
2. 模拟审判教学模式。
模拟审判教学方法为学生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解决法律问题创造了一个模拟的“真实”环境, 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扮演诉讼参与人, 参与诉讼全过程的演练、亲身体验和实践司法实务。学生在模拟审判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必然要站在他所代表的角色位置上, 设身处地尽最大努力为代表角色谋取最大的利益, 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过程法律训练,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法律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又可以培养学生注重诉讼程序公正性的理念。
3. 观摩审判教学模式。
观摩审判教学方法是在法院审判某一典型案件时, 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庭审的全过程。法院审判案件, 所有诉讼参与者都会全力以赴维护己方利益, 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次“真枪实弹”的较量。学生通过观摩, 可以最直观地感受诉讼的全过程, 感受到诉讼中各角色是如何适用法律的, 从而感悟司法实务, 属于现场教学的一种, 主要是提供给学生接触实践的机会, 能让学生很好地体会实体法与程序法是如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程序法是如何保障实体法的贯彻实施的, 是如何通过程序公正实现实体公正的, 消除学生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观念, 培养他们司法公正、程序公正的法制理念。旁听审判结束后, 教师应就该次庭审的实体问题、程序问题进行点评, 以帮助学生切实理解法律适用的要点与技巧, 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4. 诊所式教学模式。
诊所式教学方法是在具有司法实践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参与案件的辩护、代理, 亲身体验办理案件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 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模式, 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具体案件辩护、代理的环境下, 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办法, 从实际经验中掌握技能。不仅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庭审辩护、代理的基本程序和法律语言的应用方法, 还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律职业技能, 使学生在毕业后的较短时间内从学生角色向法律职业人员角色转变。诊所式教学模式具有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实践性、在教育目标上突出能力性、在教育方法上突出互动性、在教学效果上突出丰富性和重视学生反馈信息的明显特征, 能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真实案例, 从而为其提供进行法律分析的素材和机会, 进而将书本上的法律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三) 案例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学实践教学中应用对策
从认识论的角度讲是从“实践—理论—实践”的认识过程, 知识产权法学课程属于实践性课程。案例教学法, 一般只在该实践课程中, 通过案件收集、案件分析、主体参与, 配合基础法律课程 (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 和我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 以理论联系实践为指导思想, 突出实践性和实用性原则,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 使学生理解、巩固、深化相关规范和理论, 培养提高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司法实务问题的能力。1.所选案例时效性强。近十年来我国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按最新的研究成果及TRIPS的规定进行了数次修改, 这就需要教师在自己选取案例时, 更加注重实效性, 紧密联系最新的立法动态和司法解释;案例的选择范围主要在近三年以内, 注重其现实指导意义。当然, 案例并非绝对以新为标准, 越新越好, 而是选取典型案例中的新颖案例, 不仅包括时间要素, 还要注意案情的新颖性, 比如适用新的司法解释的案例等。2.所选案例程序性材料丰富、新颖。知识产权法相对较为抽象, 因此需要教师积极思考, 以丰富、有趣和富有逻辑的知识、新颖巧妙的内容安排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因此, 案例选取时要注重整个案件的发生、发展、动机、背景、当事人、辩论、辩护意见、判决结果等材料的完备性, 无论是模拟法庭、案例分析课程还是法律诊所课程, 学生参与的案件一定要有完整的各个程序必备的材料, 才能使学生完整把握案件的来龙去脉, 便于通过案情分析出案件的法律原理, 得出基本正确的结论。当然, 这里可以首先隐去判决结果, 以达到不影响学生讨论的目的, 同时, 在分析过程中, 还要列举出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法理帮助学生提高法律的综合应用能力。3.所选案例的真实性强, 贴近生活。案例的选取一定要具有真实性, 更加贴近生活, 绝大多数的案例要来源于真实的判例, 这一点不同于案例理论教学, 尽量不要编撰, 要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真实的案例来源于现实生活, 具有真实性, 同时它又贴近生活, 是从现实生活中搜集、经过筛选、提炼后的成果, 更能反映实际, 也更具有说服力。4.所选案例的可辩性强。适当引用有争论性的案例, 可以锻炼学生分析法理问题能力、法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辩论能力, 也可以增强案例实践教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发挥。同时还会发现现存法律的漏洞和缺陷, 深化教学层次。
综上所述, 案例是法学教学的利器, 是一种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它着重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但要精心选择、正确使用, 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目前, 各种案例分析的著作较多, 但就知识产权法学课程量体裁衣的优秀作品不多, 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上述策略组建针对知识产权法的教学案例库, 真正发挥案例教学之功效。
摘要:文章探讨案例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归纳案例教学法的一般模式, 思考案例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学实践教学中应用对策, 以寻找更加适合法学学生实际、符合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学,案例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崔海霞.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8 (12) .
[2]胡平仁, 肖伟志.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刍议[J].中国大学教育, 2007 (2) .
[3]张学中.刑法教学中运用案例区别几种相似罪的探讨[J].社会纵横, 2006 (11) .
【关键词】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 复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191-01
面对高考进行的复习,教师不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重组,连接成“知识网”,帮助学生记忆,提高学生高考复习效率。
一、问题提出
研究表明听觉获得的知识信息,仅能记住15%,只靠视觉获得的知识信息,仅能记住25%,如果把试听结合起来,则能够记忆的信息量不是两者之和,而是65%。①高考化学复习中要想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法。
二、常见几种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的运用
1.辐射式提纲教学法在化学复习中运用
高三一轮复习时,各知识点就如散落一地的拼图块,彼此孤立、分散。所以教师在复习开始就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梳理高中化学,整理成知识联系图,如图1。
2.表格式提纲法在实验事实性知识复习中运用
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可以分为两大类:实验事实性知识与概括类知识②。像元素及其化合物这一类实验事实性知识,学生常常容易相互交叉混乱。因此,在复习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寻找合适的记忆方法。例如,在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的复习中,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表格式提纲法,把相关性质整理对比进行记忆,如下。
镁、铝化学性质比较
(1)与O2:常温下生成氧化膜,点燃燃烧,
2Mg+O2===2MgO(点燃);常温下生成氧化膜,
4Al+3O2===2Al2O3(点燃)
(2)与其他非金属:Mg+Cl2===MgCl2(点燃);
2Al+3Cl2===2AlCl3(点燃)
(3)与水反应:Mg+2H2O(热水)===2Mg(OH)2+H2;2Al+6H2O(沸水)===2Al(OH)3+3H2
(4)与强氧化性酸:跟浓硫酸、浓硝酸反应,不放出氢气;常温下被浓硫酸、浓硝酸钝化,加热反应,不放出氢气。
(5)与非氧化性酸:Mg+2H+===Mg2++H2;
2Al+6H+===2Al3++3H2
(6)与碱:不反应;2Al+2H2O+2OH-===2AlO2-+3H2
(7)用途:制造合金,制造照明弹、焰火等;制造合金,电力工业上作导线、电缆等,贮存和运输浓硫酸,铝箔常用作食品饮料的包装等。
3.网络式提纲教学法在有机化学复习中运用
高中化学教材将有机化学分散在必修2和选修5中,在复习中如按照教材編写顺序,就必须兼顾两本教材,重复复习关于烃、醇、酸的知识,增加学生不必要的劳动。复习中引导学生先进行自主复习,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寻找不同类有机物之间的关系,使有机化学形成一个系统化、结构化的知识网络结构图,如图2。
三、小结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是由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构成的,这些因素的有机组合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因而在高三化学复习中要针对不同的知识点,以知识结构提纲教学法为主,选择其他方法与其进行优化组合,从而真正提高化学课的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董奇.2000.脑与行为——21世纪的科学前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8-20.
序 言 1
一、香港基本法解释权的立法 2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落实 3
(二)基本法解释权存在的法理依据 4
1.法律需要解释 4
2.立法原意 4
3.法律解释权 6
4.基本法解释权的配置 7
(三)基本法制定程序中的瑕疵 8
(四)基本法解释权立法的重要影响因素 10
二、香港基本法第158条的解读和适用 11
(一)基本法性质的认定 11
(二)基本法解释权的归属 14
(三)基本法解释权行使的原则 15
1.坚持一国两制原则 16
2.维护香港高度自治原则 16
3.法治原则 17
4.高度信任原则-->17
(四)基本法解释权配置的特征 18
1.解释权行使主体复合 18
2.立法性与司法性并存 18
3.常委会完全解释权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有限解释权 18
(五)基本法解释权行使的程序 18
(六)基本法解释权行使的效力 19
三、香港基本法解释权与香港高度自治权的关系 21
(一)香港高度自治权的内涵 21
(二)香港基本法解释权与香港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的关系 22
1.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基本法解释权与其司法权和终审权的关系 22
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基本法解释权与香港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的关系 23
(三)香港基本法解释权与香港的立法权的关系 23
1.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的基本法解释权与香港立法会的立法权的关系 23
2.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基本法解释权与香港立法会的立法权的关系 24
(四)香港基本法解释权与香港的行政权的关系 25
1.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基本法解释权与香港的行政权的关系 25
2.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基本法解释权与香港的行政权的关系 25
四、香港基本法解释权制度的完善 25
(一)完善基本法解释权制度运行的配套立法 26
(二)关于香港基本法解释权配置和行使主要所涉及到的机关的建议 27
结 语 29
参考文献 30
【摘 要】在知识产权法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以英文材料形式出现的国际条约的运用既不可避免,也是必要的。本文试图以商标权保护的相关国际条约为例,简要分析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英文材料取舍、运用的特点与一般规律,以期指导和提高日后的教学实践。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学 双语教学 商标权保护 国际条约
一、有关商标权保护的国际条约概述
商标权(Right of Trademarks)在我国的法律文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称为商标专用权(the exclusive right to the use of a trademark)或者注册商标专用权(the exclusive right to the use of a registered trademark),同著作权(Copyrights)和专利权(Patents)等构成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商标权保护的国际条约主要包括:
1.《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Convention Establishing 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2.《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Paris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Industrial Property)
3.《制止商品产地虚假或欺骗性标记马德里协定》(Madrid Agreement for the Repression of False or Deceptive Indications of Source on Goods)
4.《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Lisbon Agreement for the Protection of Appellations of Origin and their International Registration)
5.《保护奥林匹克会徽内罗毕条约》(Nairobi Treaty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Olympic Symbol)
6.《商标法条约》(Trademark Law Treaty)
7.《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Madrid Agreement Conc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Registration of Marks)
8.《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Protocol Relating to the Madrid Agreement Conc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Registration of Marks)
9.《关于供商标注册用的商品和服务的国际分类尼斯协定》(Nice Agreement Conc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 for the Purposes of the Registration of Marks)
10.《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Agreement On Trade-Related Aspects Of International Property Rights)(简称TRIPs协议)
上述有关商标权保护的国际条约,除TRIPs协议由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管理外,其他国际条约均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简称WIPO)管理。上述条约中我国现已加入的有:《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关于供商标注册用的商品和服务的国际分类尼斯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二、对有关商标权保护国际条约的内容与特点的简要分析
上述有关商标权保护的国际条约彼此之间相互关联,但又具有各就某特定方面做出特定规定的特点,各条约具有总体上的相关性,但具体内容各不相同。例如:
《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是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构建所作出的一般性或宪法性(constitutional)规定,具有总条约的性质,其并未就各类知识产权(包括商标权)作出具体、细致的规定,因此,该公约在教学工作中的实用性并不强。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简称巴黎公约,Paris Convention)就工业产权的保护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该公约共有30个条款,其中涉及商标权的规定主要集中在第六条至第十二条,具有很强的法律适用性和教学的实用性,因此,该公约在有关商标权保护的国际条约中是重点介绍的内容。
《制止商品产地虚假或欺骗性标记马德里协定》、《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保护奥林匹克会徽内罗毕条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及《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关于供商标注册用的商品和服务的国际分类尼斯协定》等条约分别涉及商标权保护的某些具体、细致的方面,有的涉及商标的国际注册,有的涉及申请商标国际注册的商品及服务分类标准,还有的涉及某些具体国际性标志的保护等内容,这些规定因其细致具体,故而也具有较强法律适用性和教学实用性,是学生了解商标权国际保护必须学习的内容,而且各条约之间的规定还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合和冲突。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是WTO的重要协议,其与货物贸易协定(GATT)及服务贸易协定(GATS)同为WTO的三大支柱协议。TRIPs协议签署于1994年4月15日,于1995年1月1日生效,是迄今为止最具综合性的知识产权多边协议。我国政府已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同时成为TRIPs协议的成员国,因此,该协议是向学生介绍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包括商标权的国际保护)时必须重点讲解的内容。该条约和巴黎公约
(Paris Convention)在内容上具有诸多交叉重合。
三、选用有关商标权保护的国际条约作为教学材料时应予注意的问题
针对商标权保护国际条约在内容及法律的适用性、教学的实用性等方面的相应特点,本文作者认为,在选用有关商标权保护的国际条约作为教学材料时应从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遵从教学规律的角度出发,选择具有较强的法律适用性及教学实用性的相关国际条约作为教学材料使用,应选择重点条约作重点讲解,一般材料作简要介绍或指导学生自学等方法分别对待,切忌不分重点的眉毛胡子一把抓。
1.应予重点讲解的国际条约。笔者认为应予重点讲解的商标权保护国际条约包括《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作出这种选择的原因是:
其一,因为受到课堂教学学时数的限制,只能选择重点条约作重点介绍。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在法学本科阶段高年级学生中开设的知识产权法学双语课程总共是32个学时,为此,教学计划中分配给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条约的教学时间往往不足,而要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和讲解该部分教学内容则可能需要10个以上的学时,现实是只有2至4个学时,而真正分配到商标权保护国际条约的时间则可能不足1个学时,因此,因教学时数的限制,只能选择重点条约作重点介绍。
其二,选择我国已经加入并具有较强的法律适用性及教学实用性的相关国际条约作重点介绍。巴黎公约和TRIPs协议均是我国已经加入的国际条约,而且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该上述条约均可作为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因此,其法律适用性与教学实用性是不言而喻的。
其三,巴黎公约和TRIPs协议是涉及包括商标权在内的所有工业产权最具重要性和权威性的国际条约,而作为WTO法律体系框架中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协议的TRIPs协议,其在内容上有诸多与巴黎公约的交叉重合之处,如TRIPs协议第二条第1款关于援引巴黎公约的规定:“Inspect of PartsⅡ,Ⅲ and Ⅳ of this Agreement,Members shall comply with Articles 1 through 12,and Article 19,of the Paris Convention(1967).”而且TRIPs协议中的类似规定还有很多,因此,在介绍商标权保护国际条约时有必要将其衔接起来串讲,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也有利于保持课堂教学时的知识连贯性、整体性和学生的理解与掌握,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应予一般性介绍的国际条约。笔者认为对于以下几个有关商标权保护的国际条约是必须向学生作一般性介绍的,它们包括:《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以及《关于供商标注册用的商品和服务的国际分类尼斯协定》。理由是:
其一,上述几个商标权国际条约是我国已经加入的国际条约,具有法律的适用性和教学的实用性。
其二,商标权不同于著作权可以自动取得,商标的注册是取得商标权的前提,而且商标权和专利权一样,是属于一种国家性的权力(national rights),即在一国注册的商标权只在该注册国的主权范围内有效,而要想该商标权得到国际性保护,则需要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因此,有关商标国际注册的相关国际条约便显得尤为重要,是学生必须了解的内容,只是因为教学时间的限制,只能作一般性介绍,但这种介绍和了解是必要的。
其三,该部分国际条约的内容细致、具体,具有极强的操作性,而并不涉及过多的法律理论,只要向学生作一般性的介绍和指导,学生完全可以理解和掌握该部分国际条约的内容。
3.指导学生自学的相关商标权保护国际条约。除了上面应作重点讲解及一般性介绍之外的其余部分的商标权保护国际条约,笔者认为,也应通过布置课外阅读等方式让学生有一定的了解,或至少应让学生知道有这样的一些国际条约存在,以便在将来遇到类似需要运用该部分条约来解决的法律问题时,做到心中有数。
四、结论
知识产权法学双语教学是一项任务繁重、颇具挑战性的教学工作,它不只是在课堂教学中需要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教学,也许更为重要和困难的是在面对众多的国际性条约需要作为教学材料使用时,如何恰当的选用相应的国际条约并合理的分配课堂教学的时间,使得学生对重要的国际条约有深入重点的学习掌握,又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整个的相关国际条约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既有一定的深度,同时又不致伤害获取相关知识的广度,这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难题。但本文作者依然认为,只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真正做到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对相关教学材料作好认真的取舍工作,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兼顾一般,还是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
参考文献:
[1]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郑成思.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3][英]蒂娜?哈特(Tina Hart),琳达?法赞尼(Linda Fazzani).知识产权法(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M].北京:法律出版社影印本,2003.本文是江西省教育厅2005年度教改立项课题“知识产权法学双语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一、授课计划
请各位同学上课必带上法规(《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一)总论(1次课)
(二)著作权法(4次课)第1次课:著作权客体
讨论:什么是作品?作品的结构? 第2次课:与作品有关的权利义务关系 讨论:(从现在起请每人提供一个议题或案例)第3次课:著作权的国内与国际保护 讨论:(从现在起请每人提供一个议题或案例)
(三)专利法(3次课)第1次课:专利制度 讨论:(从现在起请每人提供一个议题或案例)第2次课:专利申请实务 讨论:(从现在起请每人提供一个议题或案例)第3次课:专利保护 讨论:(从现在起请每人提供一个议题或案例)
(四)商标法(2次课)第1次课:商标法基本原理 讨论:(从现在起请每人提供一个议题或案例)第2次课:企业商标保护实务 讨论:(从现在起请每人提供一个议题或案例)蒋老师提议:讨论苹果与唯冠有关IPAD商标案
(五)其它 讨论:(从现在起请每人提供一个议题或案例)
二、专业参考书目
(一)入门读物
1、吴汉东:《知识产权法学》(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刘春田:《知识产权法》(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李明德、许超:《著作权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09年;
4、汤宗舜:《专利法教程》(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
5、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另有2005年知识产权出版社第二版)
6、黄晖:《商标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
(二)研究生普识读物
7、郑成思:《知识产权论》(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
8、郭禾:《知识产权教学参考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9、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编,高卢麟等译:《知识产权法教程》,知识产权出版社;
10、郑成思:《WTO知识产权协议逐条讲解》,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
11、唐广良《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修订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三)研究型读物
1、李扬:《知识产权基础理论和前沿问题》,法律出版社2004年;
2、冯晓青等:《知识产权法热点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
3、黄晖:《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的法律保护》,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薛虹:《数字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
5、孟祥娟:《版权侵权认定》,法律出版社2001年;
6、张平、马骁:《标准化与知识产权战略》(第2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
7、张平、马骁:《共享智慧——开源软件知识产权问题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国际行动援助中国办公室:《保护创新的源泉——中国西南地区传统知识保护现状调研与社区行动案例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
9、李琛:《论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美]罗伯特•P•墨杰斯等著:《新技术时代的知识产权法》,齐筠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澳]彼得•达沃豪斯、约翰•布雷斯韦特著:《信息封建主义》,刘雪涛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12、[美]威廉•M•兰德斯、理查德•A•波斯纳著:《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美]米勒、戴维斯著:《知识产权法:专利、商标和著作权》(第三版,影印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4、左旭初著:《中国商标法律史(近现代部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关键词:知识经济,法学教学,创新
1 知识经济要求教学模式的创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知识与经济之间相互渗透, 相互作用, 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复合体, 导致全球经济发生根本的变化一方面, 知识因素溶入经济活动的几率越来越高;另一方面, 在以获取巨额利润为目的的经济活动中, 知识取向不断增强, 涵盖在产品与服务的知识大大提高。因此, 经济活动运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知识, 以此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形成, 改变了传统的商业运作模式, 如今许多商业项目是由高校学者合作完成的。在这种知识经济背景下, 教育理念也应不断改进, 以使得学生能够适应竞争即激烈的社会。这就向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高等法学教育必须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 借鉴国际先进的教学理论,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进行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2 传统法学教育的缺陷及重新构建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近代德国人把人文、社会科学提高到与自然科学对等的地位的, 因此法学也自然而然地被纳入科学的领域。法学是极具实践性的一门学科, 高等法学教育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 在达到培养法律职业者的这个目的之前, 基本理论教学与学生思维技能的训练缺一不可。但由于我国的高等法学教育起步较晚, 它存在许多传统上的缺陷, 首先是是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再者没有定位好实践与理论教学之间的关系;同时师资力量的缺乏和教学资源的投入不足也限制了它的进行。这样的法学教育在知识经济背景下是不可行的, 因此许多研究者对大学法学教育进行了创新探索。
3 知识经济背景下大学法学教育的创新探索
依据上面提到的现今法学教育所存在的四个缺陷, 结合知识经济背景, 我们对法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探索。这种探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高校法学教育的宗旨与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 富有创造精神及善于适应时代需要的应用型复合法律人才。所有高校法学教育都应首先定位好这一目标与宗旨, 才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全面地为这个宗旨而服务。
(2) 强化实践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在传统上, 许多法学实践课程都被忽略, 而只是把它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附属品。这样不仅培养不出法律人才, 还会恶性循环, 使得高校法学教育落入一种圈套。
因此, 首先可以把实践教学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提出来, 这样不仅有利于划清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界限, 还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法学运用能力。当然, 法学实践课程的编排应该是具有整体优化性的, 既符合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又要求生动有趣;其次, 还需要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激励机制确保教师进行实践教育的积极性;最后, 要及时反馈实践教学信息, 以分析现有实践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
(3) 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保证师资质量。师资是所有教育的保障, 对于高校的法学教师来说, 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 法学师资可以与法律部门进行身份互换。其一是聘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优秀律师、优秀检察官等来学校兼课;其二是安排法学教师到法律实务部门兼职或挂职锻炼, 这样可以弥补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的不足, 从而提高法学师资实践教学技能。
(4) 借助各种网络多媒体平台,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首先要创建校园网站, 并与其他法学院校或有关法律机构联网, 丰富法学资源, 构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学习环境;其次教师团队可以开发一些课程教学资源, 以供学生自由学习, 扩大了学习的空间和方向。再者可以通过网络开通虚拟教堂, 让学生模拟情景, 把对法学的理论认识深入到实际应用中去, 加深对课程的体验。最后, 还可以通过建立法学交流群, 供师生或法学界人士自由交流, 发表言论, 以提高对法学的认识。
(5) 改变教学方式, 进行多样化教学。教学模式是为课堂、课材建立的一种结构。它不是一种规范而是一种参照, 它是可以改变的。多种教学方式结合, 更有利于教学的进行和提高教学成果。毛清芳在其论文《信息技术条件下法学教学模式的创新》中提到过几种教学法, 包括提问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论坛式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模式是继承了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及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的优点, 并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而成的。它主要通过提问的方法或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符合现代教学的理念和科学与创新教学思想的要求, 符合素质教学的要求和学生潜意识上的需求, 有助于学生的心理成熟。但它也可能造成学生学习上的被动。而案例教学法则更实用, 它是对理论的一种延展, 有利于学生对法学理论知识的巩固, 通过分析案例, 达到解决问题目的。不同的是, 探究式教学法将更强调主动性, 最早提出在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的是杜威。他认为, 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从1950年到1960年, 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变得越来越明确。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 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 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 从中找出规律, 形成自己的概念。可见, 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而论坛式教学法则属于网络学习法的一种。
(6) 构建模拟法庭。许多研究者提到了模拟法庭对于法学学习的重要性。刘洁辉在《构建涪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思路》中说到, 很多高校法学专业选择模拟法庭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因为课堂上的理论讲解过于感性, 在某种在程度上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模拟法庭, 让学生自己担当律师、法官、当事人等各种角色,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法律框架中的各种相互关系。因而它具有实践型和公开性, 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解决法律问题的逼真的环境。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角色的先行设定, 以及预表演。模拟法庭应当由表演型模拟法庭向实战性模拟法庭转变以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真正锻炼和提高。
4 结语
大学法学教育在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创新探析是无止境的, 它将随着时代的前行而不断发展, 因此, 创新应贯穿它发展的主线。在明确法学教育宗旨和目标的前提下进行教育模式创新, 并采用反馈机制检验教学方法, 我们才能最终培养具有健全人格, 富有创造精神及善于适应时代需要的应用型复合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