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望岳原文带拼音版 翻译(推荐5篇)
望岳
dù fǔ
杜甫
dài zōng fū rú hé , qí lǔ qīng wèi liǎo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zào huà zhōng shén xiù , yīn yáng gē hūn xiǎo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dàng xiōng shēng zēng yún , jué zì rù guī niǎo 。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huì dāng líng jué dǐng , yī lǎn zhòng shān xiǎo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
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
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注释
⑴岱宗:泰山也称为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
⑵齐、鲁:古代的时候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⑶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⑷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在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迥然不同。
⑸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
⑹决眦(zì):眦:眼角。眼角(几乎)要裂开。这是由于极力张大眼睛远望归鸟入山所致。决:裂开。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⑺会当:终当,定要。凌:登上。凌绝顶,即登上最高峰。
⑻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创作背景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óng jú liǎng kāi tā rì lèi , gū zhōu yī xì gù yuán xīn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hán yī chù chù cuī dāo chǐ , bái dì chéng gāo jí mù zhēn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翻译
译文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
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注释
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巫山巫峡:即指夔州(今奉节)一带的长江和峡谷。萧森:萧瑟阴森。
兼天涌:波浪滔天。兼天:连天。
塞上:指巫山。接地阴:风云盖地。“接地”又作“匝地”。
丛菊两开:杜甫此前一年秋天在云安,此年秋天在夔州,从离开成都算起,已历两秋,故云“两开”。“开”字双关,一谓菊花开,又言泪眼开。他日:往日,指多年来的艰难岁月。
故园:此处当指长安。
寒衣:指冬天御寒的衣服。
催刀尺:指赶裁新衣。
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xiǎo kàn hóng shī chù , huā zhòng jǐn guān chéng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古诗的意思诗意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注释
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发生:萌发生长。
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重:读作zhòng(重在这里的意思是:沉重。所以读作第四声。)
作者:曹操 朝代:汉朝
观沧海 / 碣石篇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 / 碣石篇拼音解读:
dōng lín jié shí ,yǐ guān cāng hǎi 。
shuǐ hé dàn dàn ,shān dǎo sǒng zhì 。
shù mù cóng shēng ,bǎi cǎo fēng mào 。
qiū fēng xiāo sè ,hóng bō yǒng qǐ 。
rì yuè zhī háng ,ruò chū qí zhōng 。
xīng hàn càn làn ,ruò chū qí lǐ 。
xìng shèn zhì zāi ,gē yǐ yǒng zhì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写翻译
观沧海 / 碣石篇译文及注释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详情
相关赏析
写赏析
观沧海 / 碣石篇鉴赏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详情
观沧海 / 碣石篇后世影响
《观沧海》这首诗,前六句写的是实景,而后四句则是曹操的想象,最后两句跟本诗原文没有直接关系。这首诗不但通篇写景,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详情
观沧海 / 碣石篇解说
这首诗选自宋代郭茂倩(qiàn)编的《乐府诗集》卷三十。曹操传世的诗歌全是乐府诗。用乐府旧题写时事,是曹操的首创。乐府旧题中有《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详情
作者介绍
白云度汾水,黄河绕晋关。
lí xīn bù kě wèn,sù xī bìn chéng bān。
离心不可问,宿昔鬓成斑。
又送别李峤翻译
翻译:
岐路方为客,芳尊暂解颜:意思是老友刚刚分手离开上路,我只能以酒消愁,或者来消除对你的离别之情。
人随转蓬去,春伴落梅还:两句的字面意思应该是秋季送老友,或许春末就应该回来了,或许还有认识飘零的感慨,因为转蓬和落梅,都对应了一种飘零空虚感。
白云度汾水,黄河绕晋关:这两句没啥意思,一方面写老友的出发目的地或者路过的地方,汾水,晋,都代表山西。
离心不可问,宿昔鬓成斑:我不敢问他为何离去,或者是何时归来,怕一夜白头
注释解释
“芳尊”一词也写作“芳罇”,是指精致的酒器,如精美的酒杯之类,亦借指美酒。
“芳”:这个字本意是指花草的香气,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和人。
【杜甫望岳原文带拼音版 翻译】推荐阅读:
望岳杜甫07-09
杜甫望岳教案12-17
杜甫诗作望岳赏析10-09
杜甫《望岳》作品赏析09-12
望岳原文、翻译、赏析12-03
春夜喜雨杜甫带拼音01-25
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翻译鉴赏09-11
望岳翻译及赏析02-01
杜甫《春望》拼音11-25
登楼杜甫翻译-杜甫登楼赏析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