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住宅(通用8篇)
作者: 发布日期:
国办发〔2007〕7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连续下发严格土地管理、加强土地调控的政策文件,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宏观调控政策。但是,一些地方仍存在违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的法律和政策规定,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非法批准建设用地等问题,并且有蔓延上升之势。为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坚决遏制并依法纠正乱占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土地利用涉及全民族的根本利益,必须服从国家的统一管理。我国人多地少,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但是,一些地方在土地利用中没有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未经依法批准,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使用土地”。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不依法经过批准改变土地用途都是违法行为。任何涉及土地管理制度的试验和探索,都不能违反国家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既要加强土地征收或征用管理,更要重点加强土地用途管制。
二、严格规范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
当前一些地方在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擅自扩大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范围,违法提供建设用地的问题比较严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农村村民住宅等三类乡(镇)村建设可以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对这三类用地的范围,法律和政策都有准确界定,必须严格执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规定,乡镇企业必须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企业。要严禁以兴办“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为名,非法占用(租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任何建设需要将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都必须依法经过批准。兴办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必须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以下简称乡(镇)、村规划),纳入土地利用计划,并依法办理规划建设许可及农用地转用和建设项目用地审批手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兴办企业或与其他单位、个人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共同兴办企业的,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村规划,并纳入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必须先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用地规模必须符合有关企业用地标准。
农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给本村村民,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租用、占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搞房地产开发。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非农业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不符合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村规划,没有土地利用计划指标的,不得批准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个人签订协议将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数量较大,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
一些地方借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土地整理折抵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名义,擅自扩大建设用地的规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乡(镇)、村规划,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严禁以各种名义,擅自扩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以及通过“村改居”等方式,非法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
严格控制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范围。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发生破产、兼并等情形时,所涉及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方可依法转移。其他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必须是符合规划、依法取得的建设用地,并不得用于商品住宅开发。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土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只能折抵用于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偿,不得折抵为建设用地指标,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必须严格控制在国家已经批准的试点范围内。试点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乡(镇)、村规划,必须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农用地和耕地面积不减少。不得以试点为名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强制搬迁,侵害农民权益。
四、严格禁止和严肃查处“以租代征”转用农用地的违法违规行为
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规避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通过出租(承租)、承包等“以租代征”方式非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非农业项目建设的行为。对此,必须严格禁止,并予以严肃查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对“以租代征”的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全面清查,并严格依法依纪处理。严肃追究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的责任。严肃处理以罚代法、处罚不到位的行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批准“以租代征”占地建设的,要追究其非法批地的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应给予政纪处分的,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规定办理。单位和个人擅自通过“以租代征”占地建设的,要追究其非法占地的法律责任,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对纠正、整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力的地区和土地违法违规行为大量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地区,实行问责制,由国家土地总督察责令限期整改,限期整改期间暂停该地区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审批。
五、严格土地执法监管
国土资源部要会同发展改革、监察、农业、建设等部门,依据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严格土地执法监管,坚决制止乱占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违法违规行为。各有关部门要依据本部门职责,切实加强监管,形成执法合力。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建设项目,发展改革部门不得办理项目审批、核准手续,规划部门不得办理建设规划许可,建设部门不得发放施工许可证,电力和市政公用企业不得通电、通水、通气,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不得受理土地登记申请,房产部门不得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占用农用地设立企业的,工商部门不得登记。同时,国土资源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深入研究在依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完善对乡镇企业、农民住宅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和流转的政策措施。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特别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乡(镇)村干部、农民和城镇居民、企业法人真正知晓并且自觉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
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制止乱占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统一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上来,从实际出发,加强领导,制订有力措施,认真清理查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中的违法违规问题,严格
控制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坚决刹住乱占滥用农用地之风。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于2008年3月底前,将贯彻执行本通知的情况,向国务院专题报告。
国务院办公厅
关键词:新农村,住宅设计,南宁市
1 引言
农村住宅,几千年延续至今,其使用者往往就是其设计和建造者,故农村住宅有其朴素实用的一面,亦有其不甚合理的一面。步入21世纪,政府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口号,于是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面貌,农村住宅改造和建设是最为直接的方式,但就目前常用的加坡屋面、粉刷外墙或直接将城市中的别墅搬到农村去等做法,更多的只是农村建筑表面上粗浅的改变,政府花钱,农民却还不满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落后的社会经济面貌,需要其制度本身的改变。农村住宅,要如何建设才能使政府和农民获得双赢,值得我们思考。
2 设计定位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的生产生活模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中村的农民早已脱离了农业生产,城郊的农民正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农家乐”,偏远农村的农民很大一部分已进城务工。由于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服务于农民的新农村住宅设计模式亦会发生改变,但无论怎么变化,农村作为农产品的主要来源,其农业生产的属性始终存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依然占多数。故本文中涉及的新农村住宅的使用对象定位为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建设的地点为距离南宁市区较远的传统农业保持得较好的农村,家庭人口户型结构为三代同堂。
3 设计构思
3.1 规划布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农村人口的膨胀,传统村落已经无法容纳,故造成农村现有的散点式布局模式。农村住宅沿公路建设,或散落在各自的田间地头,不利于土地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的资源整合,也不利于村民之间的来往。与此同时,传统中心村落由于很难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也在慢慢走向衰败。
笔者认为,新农村建设,首先是要对农村宅基地进行整合,以新的生活尺度(道路至少要满足一辆小货车的通行)重新构筑传统村落格局。村落规划设计以节地为基本原则,遵循场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以“院落空间”和“巷道空间”为布局理念,通过住宅单体的双拼、联排、斜排等多种形式进行拼接和围合,形成“私人院落——巷道——公共院落”的空间模式,同时要营造好村民聚会和交流的村落公共空间,以再现传统中心村落的“热闹”景象。
要达到上述目标,两面山墙不开窗的长条形住宅是较好的单体平面模式,能较好地节约土地资源,同时有较好的适应性,利于建筑拼接,易于营造新农村和谐的农村氛围和良好的空间形象。(见图1)
3.2 平面布局
现今农村新建住宅一般还是沿用传统的三开间的平面布局模式,中间为堂屋,两侧为居室,厨房、卫生间及其他用房在建筑主体外面另外搭建,一般会有前院,有些带有后院,带天井的房屋较少。相对来说,建筑的功能布局不够紧凑,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基于节约土地和建筑的适应性原则,笔者认为传统农村住宅三开间的布局形制应被打破,从农民生产生活的现代需求出发,重新调整平面布局模式。
本案采用两开间长条形布局,小面阔、大进深。空间集约紧凑,以经济合理的方式进行住宅平面布局,力求使用面积最大化。保留传统院落,整个场地分为前院、建筑主体、后院三个部分。前院主要为入口的过渡空间,面积较小,并在院落角上设置有菜地;后院主要为生产辅助空间,面积较大,设置有禽舍、停车场及农具间、沼气池等;建筑主体内部的功能设置按照农村五口或六口三代同堂的家庭需求来进行设计:一层设置有堂屋、老人房(带独立卫生间)、厨房、餐厅、卫生间、储存间;二层设置有小孩房、卧房、主卧室(带独立卫生间)、起居室、阳台、卫生间;三层设置储存间、洗衣晾衣亭以及晒台。(见图2)
功能空间布置的细节:
(1)尊重传统习俗,保留堂屋作为传统的会客空间。完整的堂屋空间,居中的入口设置,与前院大门构成完整的空间序列,满足农村祭祀先人、婚丧嫁娶等传统仪式要求,同时堂屋紧邻厨房,亦方便客人来访时在堂屋摆放大圆桌设宴的使用功能。
(2)构筑传统天井空间,解决长条形建筑内部采光的问题,丰富了建筑的空间体验,同时也是解决建筑通风、改善夏季炎热气候的传统实用做法。
(3)根据农村的现实情况,厨房和餐厅采用开放式设计,功能二者合二为一,增加使用面积。厨房与堂屋紧邻,住户平时可在厨房用餐,亦可在堂屋用餐。同时,为了避免油烟,在二楼楼梯口处设置了空调帘,可以有效避免厨房油烟进入二楼各房间。
(4)楼梯设置在后门入口处,方便运送农产品到屋面晾晒。屋面设置储藏室,方便农产品晾晒后的储藏。(见图3)
3.3 立面造型
现今农村住宅立面处理手法基本为平屋顶,正面贴各种花色的瓷砖,其他三个面以灰色水泥砂浆罩面,有些直接是没有任何处理的砖墙,经济条件好点的农家,会做一些欧式构件来装饰,同时立面上的门窗开口往往过大,不利于节能。笔者认为,农村住宅的立面设计应从地域文化中寻找原型,尊重地域气候,结合住宅使用功能,以经济适用、易于操作为根本。
故在本案中,建筑南低北高的错落布局,屋面采用平顶和坡顶相结合的设计模式,有利于屋面使用,同时也利于营造丰富的建筑造型。以南宁传统的硬山坡屋面的做法和尺度比例为参照的坡屋面不仅是对传统民居建筑形制的回应,同时也是为屋顶太阳能一体化设计做考虑(将集热板放置在坡屋面上,存水箱放置在夹层中)。建筑立面整体处理十分简便,局部勾缝平整的清水砖墙和大面积的白色涂料墙面有机结合,有助于建筑隔热,也使得建筑立面显得丰富。另外,阳台、合适的门窗洞口、空调室外机、当地竹子做的构架雨棚及简单的装饰构件相互搭配,使得整个建筑立面既有乡土气息又不失时尚。(见图4~图5)
3.4 绿色节能
南宁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夏热冬暖地区,故如何使建筑在夏季得以有效降温是至关重要的。现今南宁农村新建的住宅为了改善建筑内部通风,往往将层高(特别是首层)做得较高,一般有3.9m,而后通过在墙面上开些洞口来引入外部自然风,至于夏季降温效果如何还有待论证。在能源利用方面,南宁市的农村修建了许多的沼气池,但由于后续没有足够原料的补充,沼气池毁弃不用的情况较多,往往还因此成为安全隐患。农村有条件改善气候、节约能源的乡土手法有很多,传统民居中也有不少可以借鉴的好方法,如出挑深远的屋檐、内天井、穿堂风的风道设置等。如何使用低成本的手法来让农村住宅获得居住舒适性和生活的经济性,是值得思考的。
本案设计(见图6~图7)主要采用了以下简单方法,使农村住宅达到绿色节能、生态环保的要求,以提高其居住品质:
(1)建筑施工采用本土材料,墙体为页岩多孔砖,结构形式为砖混加构造柱,建筑形体简洁,施工方便。
(2)大面积浅色墙面,利于建筑反射太阳辐射热。
(3)屋面通过卫生间顶板降板来设置雨水收集池,可直接用于卫生间冲洗,也方便晒台冲洗,浇水降温。同时,首层在前院、后院内天井均设置雨水或空调冷凝水收集池,既方便室外清洁,又能提供家禽饮用水和灌溉菜园苗圃所需的用水。
(4)通过设置内天井,很好地解决了长条形住宅内部空间的采光通风问题。通过门扇底部和顶部的通风可调节竹百叶,有效地将室外风引入室内,有助于加强天井拔风效应。通过在天井设置雨水收集池,便于天井冲洗,在天井拔风的过程中,亦有助于改善建筑小气候。
(5)门窗设计采用可调节竹百叶窗扇,有效调节阳光入射角度;在入口大门顶部设可调节百叶,便于建筑首层进风;通过天井水池和植物降温,有效改善建筑小气候。
(6)沼气池设置在生产后院,与猪舍禽舍紧邻,使沼气池后续原料的充足供应得到保障,同时也有效解决了粪便排放处理问题,保证居住环境的卫生条件。沼气池生产的沼气可为厨房提供燃料,减少了其他能源的使用。
(7)屋顶利用坡屋面和夹层,进行太阳能热水一体化设计。
4 结语
新农村住宅建设应从农民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农村住宅方案设计应考虑农民实际的生产、生活需求及经济承受能力,应以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模式作为设计依据,同时应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文化特点和时代需求,使得农民的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能得以较好地融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住宅建设为先行。如何为农民设计经济、适用、美观的居住空间,引导农民科学建房,值得我们探讨。
参考文献
[1]方明.新农村住宅设计初探[J].小城镇建设,2007(1):34-37.
[2]段维亚.浅谈新农村建设农房设计[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8(5):42-45.
[3]房志勇,林川.新农村农宅设计研究与实践[J].工业建筑,2007(6):28-32.
【关键词】农村住宅;电气;对策
0.引言
由于我国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现状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特别是电气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更是为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动力。但电气发展过程中也给农村住宅的安全带来了威胁,经统计,由电气使用引发的火灾在农村火灾受害面里占据了极大比例。所以,为了保障农村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保证农村发展的继续进行,防范电气火灾处在了发展农村经济的前端。有了安全的保障才能确保农村生活的安定与稳定发展。
1.目前农村住宅电气概况
虽然电气事业处于飞速发展中,但在农村居民的使用群中,大部分居民存在电气知识匮乏,这就导致了虽然电气在农村生活里使用广泛,可总体安全度不高,使得农村电气安全事故频发。
由于农村条件的一些限制,农村的电器设施普遍存在缺陷。并且由于地域多变的影响,线路布施上存在很多不合理,导致易诱发电力安全事故。农村住宅中电力系统的分布很多并未达到相关要求的标准,安全保障不达标。农村经济条件的制约也会影响线路的检查和更新,长久下来就造成了线路老化,也易引发电气故障。同时不能忽视配电设施的安全,可在农村的配电设施里,存在很多不规范设施。很多的不规范装置不仅影响电力的正常运作还可能威胁人身财产安全。总体说来,目前农村的电气情况不容乐观,需要及时修整改进,以确保其安全。
2.农村住宅电气火灾发生诱因
2.1电气线路的安全隐患
电气线路承载着电气的基本运行,若它存在安全隐患,那后果不堪设想。可就近几年的调查发现,电气线路故障在电气火灾里占有很大比例,是引发火灾的一大诱因。线路的承载能力不够,再加之电器使用的广泛,用电量的不断升高导致线路在高负荷运作的过程中逐渐老化、受损。特别是早期就投入使用的线路,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其性能早已大打折扣,若不加以注意和改进就易产生电力故障。电气线发生故障不是偶然的,必然经历了一定的受损历程,其中受外力机械损坏和自然环境破坏是主要受损原因。这些缘由造成的线路安全隐患应引起重视,加以防范。
2.2配电系统的原因
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农村用户家用配电系统并未施行国家标准配电系统的相关配置。以剩余电流保护动作保护器为例,由于在该配置上并没有权威的机关部门进行监管,造成在很多农户家里并未安置剩余电流保护动作保护器,这就无形中形成了家用电力的威胁因素;同时部分居民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使用中并未清楚了解其重要作用、嫌使用剩余电流保护器的麻烦而拆除,也造成了用电隐患。由于这些原因使得大部分农村家庭里没有配置剩余电流保护器,而这只是农村配电系统不完善的其中一种情况,从而可以想象农村住宅受到火灾威胁的成因。
还有很多农村家庭在配电箱的不正确使用上也存有安全隐患。经调查,发现很多农户家的配电箱没有避及易产生电力火灾的地方,甚至有的配电箱还使用木质结构,这就给电力火灾的发生增加了几率。不止这些,还有的用户将电力设施至于潮湿或有水的环境里,而这种环境极易引发电路短路,并极有可能产生漏电现象,再借由水的导电性使得人触电,造成人身伤害或死亡。总之不正确的配电系统的放置危害很大,应参照正确放置方法,避免危险发生。
2.3电器使用的安全隐患
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日常用品的电器化发展也愈加快速。可在电器的大量使用中,也会偶然发生电力安全事故,特别在安全意识普遍淡薄的农村,电力使用威胁更是潜伏在各个角落。由于我国农村区域分布零散且广泛,所以很多地域在电力建设中都存在极大隐患,电压也时常不稳定,这就极易造成电器的安全事故。
3.如何应多农村住宅电气火灾
电气火灾的发生必然带来人身财产安全威胁,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引发大面积的受灾后果。因此,对电气防火的研究就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进而具备完善的防范措施,避免由电气火灾带来的巨大损失。
3.1电气线路
导线选择:(1)电气线路应采用符合安全和防火要求的布线方式,住户室内配电线路宜采用暗敷设。导线应采用铜线,住宅单相进户线截面不应小于10mm2,三相进户线截面不应小于6mm2;(2)一般分支回路导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柜式空调器、电热水器等电源插座回路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导线截面;(3)单相电源回路的中性线应与相线截面相等。同时,使用的电线应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
敷设方式:住宅户型间隔布置在设计阶段就应该多方面考虑周详,土建施工之前就应该确定平面布局不再改变。住宅采用线管保护在楼板或墙内暗敷的方式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
导线连接:一般以单股绝缘导线为主;导线的连接在接线盒中进行;两根铜导线连接时,将连接线端相并合,在距离绝缘层15mm处将线芯绞2圈,留适当长度余线剪断折回压紧,防止线端部插破所包扎的绝缘层。
3.2配电系统
照明配电箱的安装:位置正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孔与导管管径适配,暗装配电箱箱盖紧贴墙面,箱涂层完整;箱内接线整齐,回路编号齐全,标识正确;箱不采用可燃材料制作;装牢固,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边距地面为1.5m,照明配电板底边距地面不小于1.8m。因此,在农村居民家中尽可能要使用配电箱。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住宅供电系统的设计应采用TT、TN-C-S或TN-S接地方式,并进行总等电位联接,从保护人身安全,防止火灾出发,新建住宅宜采用TN-C-S和TN-S系统。
插座、开关、灯具等:开关、插座和照明灯具靠近可燃物时,应采取隔热、散热等防火保护措施。
回路设计:住宅配电箱内应配置有断路器保护的照明供电回路、一般电源插座回路及空调、电炊具、电热水器等专用电源插座回路;厨房电源插座和卫生间电源插座不宜同一回路;除壁挂式空调器的电源插座回路外,其他电源插座回路均应设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
3.3加强农村居民的保护电力设施意识
农村居民在爱护电力设施意识方面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在对电力安全采取各种措施之前,提高农村居民的安全用电素质十分必要。应从各个方面入手,积极引导农村居民爱护电力设施,大力宣传不恰当用电的危害及电力设施的正确维护方法,使人人都能了解相关信息,认识到电力保护的必要性。只要电气使用者的安全意识(下转第55页)(上接第36页)得到提高,其他的相关保护措施再施行起来就比较容易简单,更有利于电力安全的实现。
4.结语
在这个电气化不断发展的时代,电气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广,所以在面对电气火灾时要积极面对、解决。由上所诉,在农村住宅电气火灾频发的现在,除了使用以上提到的应对措施外,还要在相关电气产品研发初期就做好应有的防火灾措施,以此提高电气产品的综合安全性。同时加强农村居民的防范意识和科学防范常识也必不可少,随着电气化产品中科技化含量的提高,农村居民的科学防范要跟上其节奏,避免因不熟悉产品性能而发生悲剧。在这些条件下,政府应在农村的电气化事业上多加引导,利用其权威号召力引导农村居民关注住宅火灾防范办法,以应对火灾的不定时发生,降低由住宅火灾带来的损失。总之,电气防火不可懈怠。 [科]
【参考文献】
[1]公安部消防局.中国消防年鉴2010[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
[2]李宏文等.电气防火检测技术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农村住宅建筑不仅仅是房屋形态的展现,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北京城郊农村住宅设计应该体现出地域特色。农村中很多地方自然环境优美,有的还具有历史文化,农村住宅设计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和历史的优势,在利用自然、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设计住宅,在建设中应该保留原来的地形结构、历史遗迹,使自然环境、人文建筑、历史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展现出和谐之美。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特产的建筑材料,在住宅建筑中不妨利用这些本地的建筑材料,结合传统的建筑手法,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住宅,还能够节约外运建筑材料的费用。
2住宅设计应该满足人们居住质量的需求
对农村进行住宅设计首先要了解当地人民生活特点,一般农村家庭的住宅具备生产劳作的功能,能够在家庭中进行小规模的种植、生产活动,还要方便邻里之间的聚会,因此,住宅中一定要有院落,可以利用屋顶或者底层空间设计室外庭院。另一个较多行为的发生地是炕上,炕在农村住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起居、睡眠、用餐、待客的作用,人们普遍喜欢在炕上聊天,因此,对炕的设计也应该重视。住宅设计还应该考虑到农民的生活习惯,农村居民一般相处比较融洽,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在住宅设计中应该考虑到这一点,为人们的交流创造足够的空间,在对住宅进行规划设计时,可以让农民参与进来,这不但更能够满足农民对住宅的要求,也能够使住宅更具有个性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
3住宅设计应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因此在设计中应该大量采用节能设计,节能设计主要是针对冬夏两季的节能,冬季保温,夏季降温。冬季的保温可以采用设置门斗的方式,用北向墙体做保温墙体,南向墙体做集热墙,南向窗户与温室结合,尽可能多的收集热量,并使热量尽可能小的散失,可以在传统火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新型火炕;夏季的降温主要是增加穿堂风,可以在南院种植乔木,达到遮阳、净化空气的效果,从而控制了气温。农村地区的建筑密度比较低,自然资源丰富,应该充分利用太阳能、沼气等自然资源,降低建筑成本。
4住宅设计应该重视对空间功能的设计
住宅空间具有明显的功能性特点,针对目前农村住宅设计存在的问题,应该增强空间的功能性,农村住宅的功能性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功能、社交功能、环境与文化的功能上。随着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住宅在承担传统农业活动的基础上,还要承担副业生产、旅游接待等任务,在住宅设计上要考虑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居民重视人际交往,无论是亲戚之间还是邻里之间的交往都比较密切,农村住宅的空间分隔能够反映出家庭成员关系,同时满足社交活动的要求;农村住宅设计应该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同时应该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为人们设计出适宜的生活居住环境。
总结
昆明市人民政府令79号
《昆明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已经2008年3月22日昆明市人民政府第77次常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二○○八年四月十四日
昆明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规范我市农村住宅建设管理,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村住宅建设遵循统一规划、集中建设、集约用地、方便生活、有利生产的原则,按照建设新村、置换旧村的方针,实行先规划后建设。
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级水源保护区内建设农村住宅。
第三条
昆明城市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镇、乡、村庄不单独编制镇、乡、村庄规划,纳入昆明城市规划;各县(市)区城市(镇)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乡、村庄不单独编制乡、村庄规划,纳入各县(市)区城市(镇)规划。
前款规定以外的乡、村庄应当编制乡规划、村庄规划。
第四条
农村住宅应当按照昆明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要求进行建设,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计划以及环境保护、滇池保护等要求。
未编制镇、乡、村庄规划或者不符合昆明城市规划和镇、乡、村庄规划的,不得建设农村住宅。
第五条
昆明城市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镇)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农村住宅,禁止建设低层联体式和单户独院式住宅,应当按照城市居住区模式集中建设多层或者中、高层建筑,其建设用地总面积按照每户不超过100平方米标准测算。
第六条
在本办法第五条规定区域以外的农村住宅,可以建设低层联体式和单户独院式住宅,建设用地总面积按照每户不超过120平方米,住宅楼层不超过4层,建筑高度和层高不得超过规划批准的高度,建筑面积不超过300平方米执行;属山区、半山区的,每户建设用地总面积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150平方米。
第七条
农村住宅建设应当按规划整合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预留安置用地。农村住宅建设涉及占用集体农用地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
第八条
农村住宅利用原有宅基地进行修缮的,应当按照“原基础、原面积、原层数”进行修缮,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5年内村庄无整体改造;
(二)不影响村庄的综合整治和村庄的公共设施、市政设施建设;
(三)村庄内有规划道路红线的,退让规划道路红线不小于1.5米,无规划道路红线的主要道路,住宅外墙面(含挑排阳台、雨篷、台阶等外边线)垂直投影不得超出现状道路外缘;
(四)符合建筑消防相关规范的要求;
(五)满足日照间距的要求且住宅外墙面(含挑排阳台、雨篷、台阶等外边线)垂直投影不得超出宅基地边线。
第九条
按照本办法第五条规定以城市居住区模式建设农村住宅的,村(居)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建房申请人,应当按下列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建设:
(一)建房申请经村(居)民会议通过后,公示10日,无异议的,持村(居)民会议通过的建房申请、村(居)民户口证明文件、拟建位置和无房户情况说明以及现村庄用地处置意见向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作出是否同意建设的书面意见;
(二)持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的书面意见到所在地发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门办理立项批准手续后,持立项批准手续等相关材料到所在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三)持《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到所在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设用地批准手续或者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后,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涉及占用农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四)委托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者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报所在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五)持所在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签章的图纸、文件以及经审查合格的建筑施工图,到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第十条
按照本办法第六条规定建设低层联体式和单户独院式农村住宅的,按下列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建设:
(一)建房申请人向户口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村(居)民委员会进行讨论同意后,公示10日,无异议的,由申请人持村(居)民委员会通过的建房申请、村(居)民户口证明文件、拟建位置和无房户情况说明以及现村庄用地处置意见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二)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开工批准手续后,到所在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登记。
第十一条
按照本办法第八条规定在昆明城市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镇)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利用原有宅基地进行修缮农村住宅的,修缮申请人应当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向村(居)民小组和村(居)民委员会提出申请;
(二)村(居)民委员会同意后,由村(居)民小组统一持村(居)民委员会同意的证明文件和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宅基地等证明文件、施工图(2层以上建筑须有资质设计部门签章的施工图)到所在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三)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后,还应当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上述区域范围外利用原有宅基地进行修缮的,修缮申请人直接到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和开工批准手续。
第十二条
按照本办法第九条规定建设农村住宅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农村住宅竣工验收前,到所在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工程规划核查,符合批准规划文件和图纸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规划认可文件,方可进行竣工验收。未取得规划认可文件的,不得进行竣工验收。
第十三条
按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建设农村住宅的,建房申请人应当在竣工验收合格后60日内将有关竣工验收资料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四条
已有住宅用地又提出新的农村住宅用地申请的,应当在提出申请的同时办理退还原住宅用地的手续。原住宅用地应当于新房建成竣工之日起半年内退还,逾期不退还的,按照非法占地处理,拆除原住宅,土地交由集体管理。
第十五条
用于农村住宅的集体建设用地,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土地征收报批登记手续后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其住宅纳入城市房屋权属管理范畴,房产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昆明市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核发房屋所有权证。
第十六条
市、县(市)区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建设、房管、环保、滇管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制定实施细则,负责做好农村住宅建设的管理工作。
第十七条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村(居)民委员会对其辖区范围内的农村住宅建设负有监管责任。对不按照批准文件建设或者擅自进行农村住宅建设的,要及时制止,并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市)区有关职能部门报告。
第十八条
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负责对辖区内农村住宅的跟踪监督管理,对不按照批准文件建设或者擅自进行农村住宅建设的,要及时制止和依法查处,并向所在地县(市)区有关职能部门报告有关情况。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进行农村住宅建设,或者未按照规定进行农村住宅建设的,由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建设、房管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第二十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农村住宅建设管理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一条
《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出台 一户拥一宅基地
2011/9/9 16:56:38 来源: 东南快报关键字: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
农村村民自建住房将有法可依,新的《福建省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日前经省政府同意正式出台实施。今后,村民自建房,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且面积须限制在80至120平方米之间,多余的宅基地将被村集体依法收回统一安排使用。
本次出台的《办法》中明确,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如果村民在原宅基地之外申请新建住宅,就意味着其原有的空闲宅基地将由村委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并结合村庄土地整理,重新规划后统一安排使用,不过村委会等在收回村民旧住宅用地时应当给予经济补偿,而非无偿收回。
宅基地的面积限额也有具体的规定,即村民建房每户宅基地面积限额为80至120平方米。但利用空闲地、荒坡地和其他未利用地建设住宅,或者对原旧住宅进行改建的,每户可以增加不超过30平方米的用地面积。
那么,哪些村民才能申请自建住房呢?具体有几种情形,如您无住宅或住宅面积过小;兄弟姐妹或子女要求分户;拆迁安置或因灾安置;危房重建等都可以向村委会提出自建房申请。但是,并非所有的申请都能通过,如果您人均住宅面积超过60平方米;申请人不满18岁法定年龄;将原住宅出卖、出租、赠与了,类似这些情形都不允许再自建房。
当前,一些地区村民将自住房出售,此类人群再申请自建住房将无法通过审批,同时购买方也可能存在风险。因为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房屋所有人只有使用权,因而房屋所有人是不能随意对宅基地进行处置的。
村民自建房这样申请
《办法》规定,村民建房应当取得规划许可。村民个人申请住宅建设的,应当持下列材料向村委会提出申请:
(一)《村民住宅建设和用地申请表》一式五份;
(二)户口簿及家庭成年成员的身份证影印件;
(三)申请人同意退出原使用的住宅用地并交由村民委员会或村民小组重新安排使用的承诺书(没有旧住宅的除外);
(四)属危房改建的,应提供原住宅权属证明以及危房鉴定部门或村镇建设管理机构出具的危房鉴定书;
(五)拟建房屋与相邻建筑毗连或者涉及到公用、共用、借墙等关系的,应当取得各所有权人一致同意,并签订书面协议或者在申报图纸上签字确认,协议应当经过当地村委会见证或者依法公证;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是我国农村住宅建设发展最为显著的时期, 但由于种种原因, 在农村住宅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影响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造成环境污染、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通过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分析, 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农村住宅建设规划难以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为此, 要提高农村住宅的建设水平, 关键是提高农村住宅的设计水平。
要从实际出发, 加强政策上和技术上的引导, 引导农民在完善住宅功能质量上下功夫;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多地少的特点, 对农民住宅主要是应从现有住宅的改造入手;对于新建的农民住宅应引导从分散到适当的集中建设, 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合理建设;应尽量少建低层独立式住宅, 提倡和推广并联式、联排式和组合的院落式低层住宅, 在具备条件的农村要提倡发展多层公寓式住宅;要引导农民了解住宅空间卫生条件的基本要求, 合理选择层高和住宅的间距;要引导农民重视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 合理布局, 选择适合当地特色的建筑造型;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选择适当的装修。总之, 要引导农民统筹考虑农村长远发展及农民个人利益与需求。还要特别重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等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以确保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努力提高农村住宅的功能质量, 为广大农民群众创造生活舒适、生产方便和整洁清新的家居环境。
一、什么是新农村住宅
不少媒体和某些干部都乐于把一些农民住宅称之为“别墅”。个别专家、学者甚至称是“别墅型”农村住宅。“别墅”是一种休闲性的豪华住宅, 而农村住宅是一种兼具生产和生活功能的居住建筑, 两者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别, 可以肯定地说, 农村住宅不可能是“别墅”, 这只能认为那是一种善意的误导, 其后果是造成某些人片面地追求违背广大农民群众意愿、脱离实际的“政绩”和“高水平”, 给广大农村群众增加负担和压力, 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还有一些人津津乐道地称农民住宅楼为“小洋楼”。孰不知, 农民的住宅楼同样也得考虑到农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我们的农民住宅楼有着自己的功能和地方风貌。这种“小洋楼”的广为宣传, 导致所谓的“欧陆风”也侵袭了我国广大的农村, 使得我国的传统民居文化精髓遭受严重的摧残。
也还有一些人更是错误地把傻、大、黑、粗简陋的设计称为农村住宅, 对进行深入探索传统民居建筑文化, 具有地方风貌, 造型丰富, 造价低廉的农村住宅视为洪水猛兽, 进而大加指责。这种极其错误的思想导致用简陋的技术进行农村住宅设计, 使得拆了土房盖炮楼, 新房旧貌现象十分普遍, 其危害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那么什么才是新农村住宅呢?
新农村住宅是农村中以家庭为单位, 集居住生活和部分生产活动于一体, 并能够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实用性住宅。
二、新农村住宅的特点
新农村住宅由于使用功能较为复杂, 所处的环境贴近自然和具有特色的乡土文化, 因此具有五个特点:
(一) 使用功能的双重性
我国有九亿人口居住在农村, 广大的农民群众承担着全部的农业生产以及各种副业、家庭手工业的生产, 这其中不少都是利用住宅作为生产活动的场所。因此, 农村住宅不仅要有确保农民生活居住的功能空间, 还必须考虑功能空间应兼具生活和生产的双重要求, 同时还应该配置供农机具、谷物等的储藏空间以及室外的晾晒场地和活动场所。比如在农村住宅大量推广沼气池建设中, 住宅的平面布置就要求厨房、厕所、猪圈和沼气池要有较为直接、便捷的联系, 以方便管线布置和使用。
(二) 持续发展的适应性
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农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急剧变化必然会对居住形态产生影响, 这就要求农村住宅的建设应具有适用性、灵活性和可改性, 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 又要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以避免建设周期太短, 反复建设劳民伤财。如设置近期可用作农机具、谷物等储藏的储藏间, 日后可改为汽车库房, 又如把室内功能空间的隔墙尽可能采用非承重墙, 以便于功能空间的变化使用。
(三) 服务对象的多变性
我国地域广阔, 民族众多。不同的地域、村庄、族性有着不同的风俗民情。对于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生活习俗、邻里交往都有着不同的理解、认识和要求。这就要求在农村住宅的设计中必须针对服务对象, 逐一认真加以解决, 以适应各自不同的要求。
(四) 设计工作的复杂性
农村住宅不仅功能复杂, 而且建房资金紧张, 同时还受自然环境和乡土文化的影响, 这就要求农村住宅的设计必须因地制宜, 节约土地;精打细算, 使每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都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地取材, 充分利用地方材料和废旧的建筑材料;采用较为简便和行之有效的施工工艺等。在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和结构安全的基础上, 还要求所有的功能空间都有直接的采光和通风。力求节省材料、节约能源、降低造价, 创造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农村住宅, 这就使得面积小、层数低, 看似简单的农村住宅更凸显设计工作的复杂性。
(五) 乡土文化的独特性
农村住宅不仅受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乡土文化的影响, 同时也因使用对象对生产、生活的要求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 即使在同一个村落, 有时也会有所不同, 对农村住宅的各主要功能空间及其布局也有着很多特殊的要求。比如厅堂 (堂屋) 不仅必须有较大的面积, 还应位居南向的主要入口处, 以满足农村家庭举办各种婚丧活动之需, 这是城市住宅中的客厅和起居厅所不能替代的。
三、新农村住宅的居住形态和建筑文化
农村的自然环境和对外相对封闭的经济形式使得农村广大农民对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倍加爱护, 十分珍惜自然所赐予的一切, 日出而作, 日落而歇, 因此, 除了田间劳动, 在家中也使每一时刻都用在财富的创造之中, 这种刻苦耐劳的精神使得农村住宅的居住形态与城市住宅有着很大的不同, 其表现在必须满足居住生活和部分农副业生产的双重功能、多代同居的功能、密切邻里关系的功能以及与大自然互为融合的功能。由此形成了农村住宅独特的建筑文化, 主要包括着厅堂文化、庭院文化和乡土文化。
(一) 厅堂文化
我国的农村多以聚族而居, 宗族的繁衍使得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家庭不断涌现, 每个家庭又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和社会氛围, 农村住宅的厅堂 (或称堂屋) 在平面布局上居于中心位置, 是农村住宅的核心, 是人们生活起居和对外交往的中心。其大门即是农村住宅组织自然通风、接纳清新空气的“气口”, 因此, 厅堂是集对外和内部公共活动于一体的室内功能空间。厅堂的位置都要求居于住宅朝向最好的方位, 而大门则需居中布置, 以适应各种活动的需要。正对大门的墙壁即要求必须是实墙, 在日常生活中用以布置展示其宗族亲缘的象征, 如天地国亲师的牌位, 所崇拜的伟人、古人和神佛的圣像或所祈求吉祥如意的中堂 (见图1) , 尊奉祖先, 师拜伟人, 祈福求祥, 以其朴实的民情风俗, 展现了中华民族祭祖敬祖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伸。而在喜庆中布置红幅, 更可烘托喜庆的气氛, 形成了农村住宅独具特色的厅堂文化。厅堂文化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中有着极其积极的意义, 在新农村住宅设计中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为了节省用地, 除个别用地比较宽松和偏辟的山地外, 新农村住宅已由低层楼房替代了传统的平房, 但农村住宅的厅堂依然是人们最为重视的功能空间。在面积较大的楼房中农村住宅厅堂的功能也开始分为:一层为厅堂, 作为对外的公共活动空间;二层为起居厅, 作为家庭内部的公共活动空间;有条件的地方还在三层设置活动厅。这样, 一层的厅堂仍传承着农村住宅厅堂的布置, 只是把对内活动分别安排在二层的起居厅和三层的活动厅。
农村住宅的厅堂都与庭院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有厅必有庭”。因此, 低层农村住宅楼的起居厅、活动厅也相应与阳台、露台等这一楼层的室外活动空间保持密切的联系。
(二) 庭院文化
农村住宅的庭院不论是有明确以围墙为界的庭院或者是无明确界限的庭院, 都是农村优美自然环境和田园风光的延伸, 也是利用阳光进行户外活动和交往的场所, 是农村住宅居住生活和进行部分农副业生产 (如晾晒谷物、衣被, 贮存农具、谷物, 饲养禽畜, 种植瓜果蔬菜等) 之所需, 也是农村家庭多代同居老人、小孩和家人进行户外活动以及邻里交往之必需, 同时还是农村住宅贴近自然, 融于自然之所在。广大农民群众极为重视户外活动, 因此农村住宅的庭院有前院、后院、侧院和天井内庭, 都充分展现了天人合一的居住形态, 构成了极富情趣的庭院文化 (见图2) , 是当代人崇尚的田园风光和乡村文明之所在, 也是新农村住宅设计中应该努力弘扬和发展的重要内容。特别应引起重视的是作为低层农村住宅楼的阳台和露台也都具有如同地面庭院的功能, 其面积也都应较大, 并布置在厅的南面。南方农村住宅的阳台和露台往往还是培栽盆景和花卉的副业场地或主要的消夏纳凉场所。低层楼房的农村住宅由于阳台和露台的设置所形成的退台, 还可丰富农村住宅的立面造型, 使得低层农村住宅与自然环境更好地融为一体。带有可开启活动玻璃屋顶的天井内庭, 不仅是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 更是调节居住环境小气候的重要措施, 已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成为现代新农村住宅庭院文化的亮点。
(三) 乡土文化
在长期的实践中, 先民们认识到人的一切活动要顺应自然,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也是中华民族崇尚自然的最高境界, 以儒、道、释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是主张和谐统一, 也常被称为“和合文化”。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传统民居和村落遵循风水顺应自然、相融于自然的倡导, 巧妙地利用自然形成“天趣”;在物质与精神关系上, 人们把对黄天厚土和各路神明的崇敬与对长寿、富贵、康宁、厚德、善终“五福临门”的追求紧密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传统风貌鲜明独特、形式别致、丰富多彩、具有无限生命力的乡土文化。
原因:墙面出现干裂主要是因为局部墙面温度较高,失水不均造成的,因此挨着暖气的墙面比较容易干裂。
措施:如果是集中供暖的话,在重新粉刷时,把暖气阀门关闭3~7天,直至墙体完全干燥后再打开。等第一遍墙衬完全干透后,再刷第二遍墙衬,一般需要两三次,等墙衬完全干透后,再用砂纸仔细打磨。假如墙面的裂缝较大,可在局部的地方贴上牛皮纸再刷墙衬,这样可以保证墙面的平整、不开裂。
问题2:水泥、砂浆可能不防冻。
原因:假如水泥、砂浆不能防冻的话,会直接影响水泥的结实程度。所以,水泥、砂浆以在室内操作为好。在建筑装修中使用防冻剂,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足够的防冻强度。但是防冻剂的成分中有亚硝酸盐,假如一次性摄入过量亚硝酸盐就会中毒,所以在室内墙面抹的灰砂浆中,不得掺入防冻剂。
措施:对于没有供暖的房间,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温度监测,在温度达不到要求的工地配备电暖器,用于提高室内的温度。对于已经供暖的房间,较高的温度对施工是有利的,但要注意不要失水过快造成干裂的问题,而应采取密闭操作,使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一定的恒定状态。
问题3:采用木龙骨结构的吊顶可能开裂。
原因:风大、干燥、寒冷是造成木龙骨吊顶开裂的原因。
措施:木龙骨的含水率一定要控制好,对于因不同材质冷缩系数不同而出现裂缝的情况,施工人员应采取预留缝的办法进行预防,所有木制品接缝控制在1毫米,石膏板、水泥板接缝控制在8毫米,因此,在施工时,尽量避免采用木龙骨结构的吊顶,最好选用轻钢龙骨吊顶。
问题4:装饰面板可能变形、开裂。
原因:装饰面板的含水率过高或过低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假如水分过高,会造成变形现象,而水分过低,则会引起开裂。
措施:要做好材料的保养和存放工作,除在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护外,还要按不同材料、要求分别保存。装饰面板运到现场后,先用干毛巾擦去浮尘,连续涂刷两遍清漆封底。装饰面板保持平放,在防潮的同时防止干裂、起翘,存放时可在地面上先垫一张平直的厚板,将饰面板码放整齐,再在上面放一张厚板,板质轻的还要压一些重的物体,这样存放的板材一般不易变形。
(黑龙江 姚可)
【农村住宅】推荐阅读:
新农村住宅现状调研07-09
新农村住宅设计10-09
关于推进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建设的现状与思考09-19
住宅调研09-15
住宅家具营销方案07-07
《蟋蟀的住宅》教案07-07
《蟋蟀的住宅》改写10-31
住宅质量通病防治方案05-25
住宅物业小区管理方案06-09
住宅项目工程考察报告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