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下农民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2024-08-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土地流转下农民创业教育研究论文(通用7篇)

土地流转下农民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篇1

强化失地农民群体的创业教育工作,是提升广大劳动者综合能力,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群众的劳动技能普遍比较低,而农村群众外出务工主要是依靠体力为生的,其工资性收入还不够高,而且劳动者的就业状况不够稳定,特别是近年来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城市的企业大多以技术更新以及产业升级来加以应对,导致大量缺乏技能的农民不得不返乡谋生,这样一来就会对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造成极大的困扰。在此状况下,通过实施面向农民群体的创业教育,能够让那些希望通过创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农民群众,不但能够解决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而且还能够创造出更多新的岗位,这对于缓解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土地流转和农民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是土地流转造成大量农民失业,会推动农民创业教育的开展。为了能够满足于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走出一条现代化的农业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课题。为此,必须对零碎化的土地实施集中整理,在此情况下,实施土地流转也就成为了一条必须要走的路,这对提高我国农业的生产率,进而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以及普及提升,对于推动农民群众的增收致富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依据我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全国的农用地到2020年必须确保18亿亩的红线,而且要保证农用地规模不少于15.6亿亩。这就需要集中大量土地实施规模化种植,自然会极大地增加失业农民的数量,造成大批农民濒临失业,由此还又可能引发大量的社会矛盾。为了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实施农民创业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成本最小、效益最大的手段。二是对农民实施创业教育有利于提升其素质,能推动土地实现流转。土地对于大部分农民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财产甚至是其赖以生存的唯一财产,不但是农民群众最为基本的一种生活资料,而且更是其他各类生活开支的主渠道。所以,通过实施土地流转,对大部分农民而言就代表着失去了最为基本的生活上的保障,对于土地流转政策有所不满自然也就不奇怪了。对农民维护土地的根本目的而言,实际上是为了能够确保其生活的来源不受影响,所以,只要土地流转征程为农民群众所带来的效益能超过其务农的效益,农民群众自然就会接受。通过实施创业教育,能够让尽量多的农民群众将主要精力集中到务农以外的别的工作之中,不但能够创造出更加多的劳动性收入,而且还能够提高这一群体的综合素质,让其能够有机会实现更加高的社会价值。如此不仅能直接为土地流转创设出更好的条件,而且还能够全面突破因为土地流转而造成的诸多阻碍,保障土地流转能够顺利与有序进行。

3土地流转背景下开展农民创业教育的有效措施

3.1明确农民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要从社会经济和新农村发展、农民群众的自身需求抓起,更加准确地把握农民群众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进而实现农民群众创业教育目标的规范化。农民群众的创业教育应当以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基础,形成相应的教育层次。一是社会经济之发展必须要具备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以及创业能力的高层次农民。二是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要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既有文化,又懂技术,还会经营的现代农民。同时,农民群众还应当要具有实践与理论方面的创业知识,容易掌握和见效较快的创业技能,投资较少但是收益很大的创业能力。所以,在农民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当在全民考虑社会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前提下,把目的与着眼点聚焦于农民创业意识之培养与创业素质之提升、创业经验之培育、创业心理之素质等方面。3.2丰富农民创业教育的方式方法。在农民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当形成多方面、立体化的培训网络,并且与全方位的教育体系相互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农民群众创业教育方式方法的多元化。开展农民群体创业教育,不只是简简单单的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更为重要的是应当符合农民群众的特征,运用各类形式来多层次与多侧面地灵活开展。一是要把农民创业教育课堂教学、讲座分享、活动交流等多个方面相互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一个全方位的教育网络。农民创业教育要在切实保持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聘任经验比较丰富的研究者、创业成功者开办专题讲座,从而极大地拓展农民群众的视野。当然,还应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类活动,让农民学员们能够在鲜活生动的实践体验之中提升创业的知识,从而学习到创业的能力。要将正规的创业课堂教育教学、讲座介绍以及鲜活生动的活动加以结合,从而切实形成合力,创建起立体化创业教育工作网络。二是把集中讲课、回归教育加以联系起来,从而创建起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工作网络。在农民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当在科学划分学习者层次和准确查找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分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育。对农民群众普遍需要的创业方面知识,可运用集中授课的方式,对少数素质较高者还应当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与此同时,还应当借助于回归教育方式,让学习者们在创业、劳动与学习等互动之中形成创业方面的经验,进而提升农民群众的创业能力。3.3强化农民创业过程之中的跟踪服务。在农民创业教育中,教育者们一定要提供全程跟踪服务,通过健全完善服务方式,将农民群众创业之前、之中以及之后加以联结,从而建立起多方位、全过程的农民创业教育网络。在创业教育之前,应当准确有效地实施创业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指导广大农民群众能够切实走出创业之误区,纠正农民群众对于创业的错误认识。在指导创业的过程中更为广泛地搜集与掌握创业的有用信息以及最新的动态,从而为农民群众提供最新颖、最实用的创业信息,并且对农民群众创业中所产生的问题加以修正;在创业之后还应当对创业者们实施风险预测、决策评估等各类服务;对农民学员们实施创业跟踪服务,这才是开展农民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农民群众要与创业经验较为丰富的教育者保持长时间的联系,如此一来才能让教育者们能够更好地教导学员们开展创业创新活动,才能切实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其在创业过程中遭遇的各类问题,如此才能提升培训学员们的创业能力。3.4努力发挥政府部门投入的主导性作用。政府部门应当为农民群众自主创业创造出良好的情境。对于农民创业教育,在整体上应当充分尊重创业创新,做到因势利导,全力支持与完善服务之方针。政府部门应当致力于为农民群众创业解决具体困难,提升服务意识,切实减少行政上的干预,合理地引导有志于创业的农民群众能够抓住机遇,有所作为。政府部门应当切实自身的工作职能,提高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从而为农民群众们创造出一流的环境。应当成立负责农民创业教育的组织领导机构、协调机构、考核奖惩体系等,从而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改进工作举措。与此同时,应当积极强化农村综合改革进程,持续理顺各方关系,改进乡镇工作职能。着力解决好农民群众创业中所遭遇的各类实际困难以及问题。因此,要全力精简各项审批手续,简化审批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要始终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执法,有效保护农民创业者们的工作热情以及合法利益。所以说,政府部门要运用创建农民创业联系点机制等方式,持续改进自身工作作风,进一步提升对农民群众创业的服务工作力度。3.5合理设置农民创业教育考试考核机制。如果农民创业教育缺少了考试考核环节,那么农民学员们的学习情况也就无法准确掌握了。然而,一旦建立起严格规范的考试考核机制的话,对文化基础普遍不高的农民朋友们而言,要想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是极为困难的任务。所以,要依据农民群众学习理论知识的实际特点,对传统的理论考试考核形式予以改进,切实降低理论考试考核内容在整个培训成绩之中的比重,相应地则要增加学员们自身动手制作创业计划书、实践考察等内容在培训成绩之中的比重,从而全面考察学员们的学习成效,让其所学能够符合实际。

4结语

总的来说,土地一直是广大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土地流转虽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的确会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就业造成各种影响。为了更好地平衡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土地矛盾和劳动力供需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更加注重以土地流转为基础的农民创业教育问题。有鉴于此,在开展农民创业教育时,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农民群众的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等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作者:郭平单位:南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土地流转下农民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篇2

一、土地流转现状

1. 土地流转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目前土地流转主要有五种方式, 即土地互换、土地出租、土地入股、宅基住房、股份合作等。随着土地流转速度的增快, 其形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多种形式并成的土地流转, 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 实现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双赢。以江苏省东海县为例, 随着土地流转的发展, 该县通过产业带动、业主拉动、政策驱动的方式, 以租赁、转让、入股等形式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从“土地”中解脱出来的农民们, 通过土地流转, 一方面可以直接将土地“存”入乡镇服务中心, 由服务中心向外流转土地, 获取固定租金, 可以以土地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 获取股金收益, 或者以土地、资金、技术、资产等共同作价入股参与股份合作, 按股份分红;另一方面, 土地流转引进了一批集团和企业, 增大了就业空间, 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使农民获得了一份“打工收入”, 即使依旧是务农, 但是收入有了保证。

2. 土地流转使非农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

土地的大量流转,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非农收入逐渐代替农业收入, 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土地流转将“较少”的劳动力, 与“较多”的土地结合起来, 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 使农民在不丧失土地经营权的前提下, 摆脱低效率的农业生产活动的牵绊, 投身到非农业生产活动中去, 有效增加了农民非农收入。另一方面, 土地流转引进一些企业和集团, 也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刺激,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劳动力的浪费, 使农民的身份由农民转变为工人, 农民收入也从以农业收入为主转变为以非农收入为主数据显示, 东海县2011年全县农民家庭经营非农业纯收入人均为697元, 同比增加了110.7元, 增长了18.9%。从长远看, 非农产业将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新兴力量。

3. 土地流转推动农业规模集约化

土地流转推动了农业规模集约化土地资源的集中使用改变了农民原有的一家一户分散耕作的方式, 突破“井田”式的农地分割模式, 有效地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规模, 解决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土地逐渐向少数“大户”集中, 一大批新型的“地主”成为土地经营的主体。

土地流转引进大型农业企业的入住在土地集约化、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同时一些高科技的农业技术也大面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而这些企业对农民的返聘, 使得农民在获得打工收入的同时也能学习到一些新的技术, 有助于自身能力的提高。

二、土地流转条件下农民就业矛盾加剧

1. 集约化经营和机械化生产使农民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毫无疑问, 土地流转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渠道。但是, 农村土地本来就地少人多, 土地人均占有率很低。土地流转一方面引进很多大型企业, 为农民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渠道;农业生产集约化经营、机械化生产也带来用工数量的大量减少;集约化经营和机械化生产使先进的生产技术成为主要生产力, 大型生产机械和先进的技术取代了以往的手工操作, 人力需求的减少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急增的矛盾更加突出。

2. 经济发展缓慢导致农民工大量失业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多, 更多的农民涌入城市, 加入农民工的行列。但近几年来, 多种原因造成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速度趋于缓慢, 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差, 生产萎缩, 企业用工也急骤减少, 农民工在城市大面积失业。在土地流转之前, 农民工在城市找不到工作, 回乡之后家里还有承包的土地可以种, 还有基本的生活来源。但是, 土地流转后, 农民原来承包的土地已经流转, 回乡后无地可种, 造成重复失业,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3. 乡镇企业的萎缩、破产使其吸纳的农民工再次失业

乡镇企业作为中国农村非农产业主体, 自1978年发展起来以后, 改变了农村唯一的经济结构, 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然而, 随着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粗放经营的乡镇企业面临资金短缺和市场约束增强的挑战, 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逐渐下降, 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减少。以前如果有2亿农民工, 可能有一半是被乡镇企业吸收, 另一半可能进入城市。被乡镇企业吸收的农民工随着乡镇企业本身的萎缩、破产、倒闭等, 不得不面临再次失业。

三、土地流转条件下农民就业问题的成因

1. 农民自身就业能力较弱

一方面, 由于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教育关注和投入很大程度上低于城镇地区,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 再加上家庭条件有限, 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 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相当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文化程度较低, 对市场的应变能力有限, 无法胜任对文化程度要求较高的技能岗位, 只能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不高、替代性较强的体力劳动, 直接导致了就业能力低下。

另一方面, 长期从事农业生产, 信息较为闭塞, 大多数农民思想陈旧、保守, 跟不上时代的变化、社会的需求, 对当前的形势缺乏正确的认识, “小农思想”比较严重, 就业观念差, 思想还停留在满足温饱的层次上, 对自身能力提高要求较低, 对工作缺乏积极性。

2. 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

一是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 法律制度不健全。由于土地流转还不够成熟, 土地流转方面的法律和制度存在很多缺陷, 缺乏统一、具体的政策, 在对土地转让的具体范围、形式、程度、价格、管理等方面的规定不够全面, 一些地方甚至出现政府强行干预土地流转的现象, 损害了农民的权益。

二是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监管制度较弱。当前土地流转制度的运行不够成熟, 管理监督制度薄弱, 再加上政府角色不当, 不能很好的将土地流转制度与当地具体情况结合起来, 使得农民的利益不断流失。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机制的建立不够成熟, 还未形成规范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 严重制约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序进行。

3. 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行, 失地农民人数日趋增多, 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些保障措施, 但总体看来, 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仍有待完善, 而且现在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象主要是城镇居民, 并没有包括农民, 难以解决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导致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同时, 劳动保障法制建设不完善, 执法力度不够, 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又缺乏维护劳动权益的能力和意识, 常常处于不利的位置, 被企业拖欠、克扣工资, 肆意延长劳动时间等损害农民利益的事情频频发生。

四、对策建议

1. 完善、规范土地流转制度

作为影响农民就业的客观原因, 制度的完善和规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土地流转是必然趋势, 所以接下来就应该分析土地流转的特点和成效以及缺陷, 修改法律、制度中不合理的规则, 将土地流转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探索出一套科学可行的土地流转政策, 明确规定土地流转的程序、制度、法律法规等要求, 同时加强管理监督力度, 真正的造福农民实现利益共享, 确保农民利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 可以继续探索更多的流转方式, 比如开放农地抵押政策等。

2. 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 我国对农民医疗、养老、居住等方面的保障基本上是补贴性、救济性的单项保障, 在具体的实际和政策落实上, 还存在着覆盖面窄、资金投入不够等问题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要做的是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接下来不断扩大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普及范围, 使更多农民能享受到保障于此同时还应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民的基本养老问题。再者是完善医疗方面的制度, 提高医疗保障。一直以来, 农村医疗问题都是农民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 科技不断发展, 城市的医疗逐渐发展、发达, 而农村的医疗服务一直没能跟上发展的脚步。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提供最后一道保障, 确保农村贫困农民能够享受较好的医疗保障, 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3. 增强对农民的教育及技能培训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市场对求职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而大多数农民长期务农, 在文化、技能、思想、观念等方面均难以适应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首先要提高认识, 引导和教育农民转变就业观念, 解除“小农思想的禁锢, 开阔眼界, 为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序开展及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奠定基础。其次对农民进行集中、专业的技能培训。要注意的是, 培训要结合农民自身因素, 例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期望等, 提高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划分类别、有序、多层次地培训, 提高培训质量加快培养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4. 拓宽就业渠道, 加大对农民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务工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投入了第二、三产业, 因此, 要想使农民有更多的就业机会首要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增加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 尤其是相比而言投入小、效益高的第三产业, 例如城市服务业、餐饮业, 以及家政服务、娱乐休闲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一方面, 加大对乡镇企业尤其是传统工业的改造力度, 提升企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 可以进行招商引资, 兴办工厂、企业, 重点引进、培植和扶持龙头企业, 增强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与此同时, 增强对农民自助创业的扶持力度。要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 除了要拓宽就业渠道, 增强第二、三产业的吸纳能力外, 还要大力支持农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位, 有效整合农村地区的生产要素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摘要:在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背景下, 全国各地土地流转发展十分迅猛, 农村土地流转及其背后的农民就业、利益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目前土地流转条件下的农民就业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查, 分析了土地流转带给农民的利益、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和建议。

土地流转下农民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篇3

一、永兴县土地流转农民就业现状

据调查,目前永兴县土地流转农民的再就业状况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市场观念较强,头脑比较灵活,有一些技能手艺的。这些人离开土地后,能够较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再就业,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力所能及的小本生意,他们的生活质量相比以前有所提高。另一种是思想保守,信息不灵,未能及时转产,一些年轻的土地流转农民偶尔打零工贴补家用,而另一些年纪大的、特别是妇女只能“赋闲”在家,再加上文化程度不高、缺乏劳动技能、就业观念脱离实际等原因,无法找到工作,致使他们基本上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靠土地征用款过日子,成为了无土地、无工作、无生活来源的“三无”人员,逐步进入了贫困行列。

针对这种就业现状,永兴县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农民再就业工作,从提高就业能力、加大创业扶持力度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

一是通过培训提升就业能力,促进就业创业。2013年全县共完成涉农职业技能培训5483人,其中失地农民培训人数219人次。培训包括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失业人员培训、移民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创业培训和困难职工培训等。

二是通过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促进创业就业。2013年全县共扶持各类创业人员678户,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040万元。其中,扶持农村人员创业463户,每户3万元,共1389万元,占总数的68%以上。全年中央财政共贴息资金247万元,其中为农村创业人员贴息资金167.96万元。2014年已审核符合贷款条件的小额担保贷款户共450户,其中失地农民231户,占总数的51.33%,计划每户扶持创业贷款3万元,扶持失地农民创业贷款金额达693万元。

三是政府鼓励开展农村土地集中连片流转,促进创业就业。从2009年起,当年新增集中连片流转耕地200亩以上且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的,县财政分年度给予承包方和流转受让方各50元/亩的奖励,即每年给承包方和流转受让方各10元/亩,连续补5年。 2013年12月,县财政下拨奖励资金88.45万元。

二、土地流转农民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与政策双重制约,土地流转农民自主创业受阻。大部分土地流转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土地流转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生活受到了很大威胁,征地补偿款便成了他们的唯一希望。由于资金有限,部分失地农民要靠土地补偿款进行自主创业,只能寄希望于政策扶持。虽然中央和省相继下发小额担保贷款政策,但政策对农村这一块仅限于扶持失地农民创业,而对失地农民与土地流转农民之间的概念未能清楚界定。同时,文件还规定,所有小额担保贷款利息自2013年10月1日后由原来的中央财政全额贴息改为中央财政承担75%、地方财政承担25%,而地方政府受财力影响, 投入受限,制约了土地流转农民创业。

(二)就业观念陈旧、就业能力较弱,导致再就业难度大。土地流转农民以前靠种植农作物生存,多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模式,使他们与社会接触较少,很多观念都不能及时更新,造成了大部分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无所适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对以后的生活一片空白。再加上很多失地农民文化水平不高,没有一技之长,普遍缺乏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导致再就业难度增大。就算是有一技之长的失地农民,因其就业观念陈旧、获取信息能力差,也很难找到工作,在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后就处于失业状态。同时,部分失地农民还对政府和集体有着“等、靠、要”的思想,甚至存在“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观念,认为“低工资、重劳力、苦脏活”是外来民工的职业,自己从事这些工作会丢面子,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

三、促进土地流转农民就业创业的对策

(一)完善土地流转农民创业的扶持政策,拓展就业渠道。要进一步从政策层面界定土地流转农民,明确其应享受的扶持政策。要完善创业服务平台建设,针对创业中可能出现的语言交流困难、交际能力弱、市场经验缺乏等问题提供免费创业培训,提高土地流转农民在创业中的竞争力。要加大政府配套资金投入,对符合条件的农民,提供自主创业小额贷款,缓解创业初期的资金紧张问题,鼓励土地流转农民自主创业。在创业所需相关证件的办理上,要制定出一套简单、便捷的办理程序,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最大程度上为其自主创业提供便利,从而实现他们的再就业,缓解公共就业压力。

(二)提高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就业能力。首先,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面向土地流转农民的专门培训机构,将各个渠道的培训资源进行整合,针对他们不同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求职意愿等进行分类培训。对年纪较轻、文化素质较差的人员,重点开展提高就业竞争力、有目标的岗位技能培训;对年龄偏大的人员,重点开展如养殖业、种植业、社区服务业等实用性的技能培训;对文化素质较高的人员,可以重点开展技术含量高、就业前景好、市场需求大的技术工种培训,并积极鼓励他们考取相关技能资格证书,不断增强市场就业竞争力,更快更好地实现就业。其次,在培训方式和补贴方式上有所突破。在具体培训中,不能局限于教室里听课,培训机构可以与企业合作,让接受培训的失地农民在实际岗位中接受培训,政府可以把补贴给农民工的培训资金奖补给企业,让受培训的失地农民真正掌握技能,更多地被企业所吸纳。 此外,政府还应集中部分资金,向重点小城镇倾斜,大力支持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打造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外部发展环境,带动重点城镇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断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就业机会,实现失地农民的就地安置,从而有效解决土地流转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兴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土地流转下农民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篇4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简称“土地流转”)是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前提和基础。全省在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与服务,积极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土地产出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一、辽宁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状及特点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辽宁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把农村土地流转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改革已在全省农村展开,并不断取得积极进展。据省农业部门统计,截至2014年6月,全省农村土地累计流转面积1115.5万亩,占家庭承包总面积的22%。全省农村土地流转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近5年发展速度较快。2013年末全省农民承包土地流转面积已达811.7万亩,是2008年末的7.8倍,比2012年末增长64.2%,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总面积的16%,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参与土地流转农户达80多万户,比上年增加23万户,占家庭承包经营总户数的13.5%,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2014年仅前六个月,全省新增流转面积达303.8万亩,已接近上年全年的新增总量317.7万亩,说明土地流转有加速增长的趋势。

2007-2014年6月末全省土地流转情况(万亩)

(二)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

全省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有五种类型。一是转包,是指农户将部分或全部土地的经营权转移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并收取转包费,承包方与发包方原承包关系不变。截止到2013年末,全省转包土地面积528.3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65.1%,是目前全省土地流转最多的形式。二是出租,是指农户将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并收取租金的行为。全省以出租形式流转土地面积171.4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21.1%,其中丹东和盘锦两市以出租形式流转土地面积所占比重最高,超过转包形式,丹东市以出租方式流转土地面积占当地总流转面积的56.8%,转包占32.4%;盘锦市以出租方式流转土地面积占58.6%,转包占23.1%。三是转让,是指承包人出让全部或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全省以此形式流转土地面积33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4.1%。四是互换,是指承包经营者之间为方便耕种或者发展规模经营的需要,将承包地块进行交换的行为。以互换的形式流转土地面积28.4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3.5%。五是股份合作,是指承包方依法将承包地使用权以股份的形式参与公司或股份合作社经营,按照风险共担的原则,与公司等结成共同体。全省以股份合作形式流转土地面积14.5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1.8%。

2013年土地流转形式构成图

(三)流转土地经营主体多元化

从土地流转去向看,全省土地流转主要流向农户,参与主体主要是同村的亲友、邻居和种植大户。2013年,全省农村土地流转中流入农户的面积为580.7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71.5%;流入专业合作社的面积为73.8万亩,占流转面积的9.1%;流入企业的面积为66.7万亩,占流转面积的8.2%;流入其他主体的面积为90.5万亩,占流转面积的11.2%。

2013年土地流转去向构成图

(四)流转土地经营多种产业

2013年,全省流转土地中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为392.8万亩,占流转土地总量的48.4%,即有近一半的流转土地依靠规模化生产发展传统种植业,如继续种植水稻、玉米、小杂粮等。而一半多的土地则用来从事其他产业的生产,如发展设施农业(果蔬大棚)、养殖业以及中药材、果树、培育观赏花木等特色产业。

二、土地流转规模效益显著,农民收入提高

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和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优效益。流转方(农户)因为经营权转让和打工收入,取得了比自主经营更多的收入,受让方(流转经营主体)则通过土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获得了可观的规模效益,流转双方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实现了双赢。

(一)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土地规模效益

在各级政府扶持政策的支持下,辽宁省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引领土地流转的重要力量。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模式更灵活、管理更规范,对抗市场风险能力更强。目前,全省土地规模化经营主要有四种模式:一是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把农户土地纳入龙头企业基地,既促进了土地流转又吸纳了农户就业。二是经济能人带动模式(也称种植大户带动模式)。经济能人利用自身信息、资金、技术等优势,租赁集体或农户的土地集中连片开发,实施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三是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承包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成立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在生产中拥有完全的自主经营权,并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家庭农场重视品种选择、种养技术、施肥、施药等方面的科技应用,重视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经济效益较高,对周边农户有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四是专业合作社推动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向农民提供优质优价的生产资料、苗种、技术和产品包销等服务,引导农民生产某种农产品,从而形成“合作社+农户”的农业集约化经营。

这四种经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获取土地经营权和管理权,所产生的规模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节约生产成本。通过土地流转,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连片,可以在土地整理、播种、喷药以及收割等各阶段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缓解了劳动力用需矛盾,解放了劳动生产力。据测算,与传统种植业生产方式相比,平均每亩耕地节省生产成本200多元。

二是提高农业科学化管理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土地经过流转形成规模,经营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划进行科学决策、合理配置、标准化生产,从而实行科学种田,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如阜蒙县官营子村庆年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后实行统一种植品种、播种、施肥、防病灭虫和收获阶段的全程标准化生产,同时采用膜下滴灌、浇水拌冲肥等实用技术,玉米亩产由原来的500公斤提高到750公斤,亩均增产250公斤。

三是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土地效益。土地流转后,经营者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结合主导产业,发展特色农业。如彰武县东六镇金囤粮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当地农户签订1000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用于种植寒富苹果,同时在果园经营初期还间种了紫花苜蓿草及园艺作物枫树。阜蒙县官营子村庆年家庭农场,利用部分流转土地发展设施农业,建立果蔬大棚,同时在棚间种植苦参、桔梗等药材。大连庄河大郑镇翁店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方式流转土地近千亩,建立草莓生产基地,形成当地特色产业。据估算,发展特色产业后,土地亩均产值由原来种植传统产业的1千多元上升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提高了单位土地产出率,经营大户和企业实现了土地规模效益。

(二)土地流转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提高了转出方农民收入

土地流转促进转出方农户增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农民将土地流转后,不再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获取稳定的土地出让金收入。目前农民转包土地的价格一亩地大约在500-1000元左右,其转包给亲属和邻居的价格相对较低,转包给经营大户(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的相对较高,转包收入与自主经营所获得的收益相当。二是获得其他产业或外出劳务收入。农户将土地流转出去后,可以通过从事二、三产业或外出劳务获取打工收入。据统计,全省农民外出务工年人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月收入达1500多元。三是获得到土地流转受让方打工收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土地经营权的经营大户,可以为流出土地的农民提供很多就地就业机会和岗位。据调查,农户到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打工,可获得每日130-200元不等的工资性收入。如阜蒙县官营子村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庆年家庭农场后,转包农场蔬菜大棚,全年户均收入3-5万元;彰武县东六镇土地流转农户到金囤粮业有限责任公司打工,全年可获得近2万元收入;铁岭昌图八面城镇曙光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方式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2万余亩,建立糯玉米生产基地,入股农民除每亩地获取股金收益1057元外,又可以优先在合作社打工,全年户均收入3万元左右。

三、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地流转水平不平衡

2013年,全省土地流转率(流转耕地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比重)最高的是盘锦市,流转率为30.3%;排在第二位的是铁岭市,流转率为26.5%;排在第三位的是大连市,流转率为18.4%。而本溪市和营口市,土地流转率仅为5.7%和6.7%,流转率最高的市与最低的市相差24.6个百分点。从参与流转农户占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数比重来看,最高的仍然是盘锦,为35.5%,最低的仍为本溪市和营口市,分别为7.2%和4.1%。农户参与率最高的市与最低的市相差31.4个百分点,说明地区间土地流转发展水平不平衡。

(二)土地流转合同签订不规范

近几年全省土地流转发展较快,但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目前,农村土地流转多以农户自行流转为主,大多不申请、不登记、不备案,处于无规则状态。从土地流转签订合同情况看,全省有30.7%的农户在流转过程中没有签订正式合同,有的甚至只是口头协议,为以后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埋下了隐患。从已签订的合同情况看,土地流转合同还不统一、不规范,合同内容简单、条款不清,参与流转双方权利、义务不明确,产生纠纷找村组织协调或提交仲裁时,往往裁断不明,难以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未发展成为土地流入主体

2013年,辽宁平均土地流转率为16%,而同期全国平均土地流转率为26%,浙江、江苏等发达省份平均土地流转率达到50%以上,辽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与发达省份相比差得更远。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未发展成为土地流入主体。目前,全省土地流转大多在农户之间进行,土地流入主体仍然以农户为主。2013年全省流转土地中,有71.5%的土地流入农户,仅有17.3%的土地流入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农户受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限制,没有能力经营更多的土地,也难以取得更大的土地规模效益,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在这些方面比个体农户有更大的优势,但目前来看,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有待继续发展壮大。

四、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政府对土地流转和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指导

今年4月30日,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的意见》,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路径。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认真调研,及时出台扶持土地流转、集约化经营的指导性意见和激励政策,要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有关政策,让广大农民深刻认识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意义。

(二)大力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积极采取增加财政专项投入、调整优化现有财政支出结构等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多方式支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善生产条件,实行标准化管理,提高生产能力,降低经营风险。对其从事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用电,农业灌溉用电,农产品加工用电执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在农机具购置、更新时,符合条件的给予优先补贴;鼓励农村集体利用闲置或者废弃土地改建农机仓库棚和粮食晾晒场,统一向土地规模经营主体提供服务;在建设用地指标中单列一定比例用于家庭农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粮食加工等配套辅助设施,并适当简化审批手续,减免相关费用

(三)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机制

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级农业管理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健全和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政策,统一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示范文本,明确流转的形式、数量、年限、条件及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等,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运作。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调解机制,依法调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出现的争议与纠纷。另一方面,培育和发展各种类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介组织,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库和信息网络。在乡镇、街办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负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及中介,包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规范流转程序、指导办理手续、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各村负责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台账,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双方当事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形式、流转土地面积、流转期限等,及时进行登记,提供给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

(四)维护农民权益,提高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土地流转下农民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篇5

农村土地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再配置的有效途径之一。2005年农业部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明确: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这是我国继人民公社、家庭承包制以来又一次土地流转的重大举措。在新的历史时期,实行土地流转符合基本国情,符合调整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经济、破解“三农”问题的实际和需要。推进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结果,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已大部分转移到二、三产业,农业收人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已具备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的条件。土地流转能够有效改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激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经营提供广阔空间。另一方面.构建和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可以使农民更充分地参与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成果,显化集体土地资产价值,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

1.2目的和意义

农民收人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而土地又是农民收入的基本保障。因此,以土地流转为切人点,探讨土地流转真正意义上的给农民带来的好处,从而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重要的意义 2数据收集、整理和统计分析

2.1样本的选取

近年来,雅安市雨城区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并于2010年6月出台了《雨城区新农村示范片土地流转和产业发展奖励和贴息实施办法》,“办法”提出:流转面积在100亩(含100甫)至500亩范围的.给予每亩150元的一次性奖励;流转面积在500亩(含5oo亩)以上的,给予每亩200元的一次性奖励:流转面积在1000亩(含10o0亩)以上的,给予每亩250元的一次性奖励。同时,对按上述规模实施土地流转并规范发展引导性产业的实行贷款贴息。雅安市雨城区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创新农业经营模式.为建设现代农业,推动农

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8年,雨城区的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为2546.67hm,比2o07年增加626.67hm2,增长32.64%。在土地流转面积中,绝大部份为荒山荒坡及林地等非耕地.面积达到198Ohm,占土地流转面积的77.7%:耕地流转面积566.67hm.占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2_3%。占农村耕地总面积的8.1%,增长203.6%。我们选取了青元村、龙岗村、红星村等10个村,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96份,有效回收率达到98.3%。

2.2样本对象的基本特征

在被调查的农户中男性占56.3%,女性占43.7%。年龄主要集中在3565岁,其中,35—45岁占27.4%,4555岁占31.1%,55~65岁占16.2%。学历为小学及以下占58.1%,初中占32.4%‘,高中或中专占8.1%,高中以上占1.2%,整体调查对象学历水平偏低。年收人1OooO元以下占9-8%,10000~200O0元占43.2%,20000~40000元占35.5%.40000~60000元占10.1%,60000元以上占1.4%.可以看出年收入主要在10000~40000元之间.收入相对较低2.3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在调查的样本农户中90%以上都有自己的农业耕地面积.通过他们自己的耕地,就种地效益而肓有多数为略有盈亏约占38.8%,当然其中也有不少农户的收益为负数,也就是自己贴本种地。“大稳定、小调整”的政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制定的明确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稳定是前提,在此前提下对少数矛盾突出的村民小组依法进行调整完善,对于这一政策的实地实施,调套对象中的63.5%的农民都觉得实施该政策对土地承包具有积极作用。1988年《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农地承包“30年不变”政策.有221人持赞成态度.约占74.7%。对于农地的所有权、农地的继脏权、农地的抵押权等问题的认识』二,承包权证书是由政府发放给农民的合法使用农地的凭征,对于农地的继承权,有2l9人.约【‘74.0%的人认为子女应该是承包农地的俞法继,晟人.是继人的户口必须是本村镇.盘Il果不住本村镇,多数农民认为村集体廊当收回继承权住本村晕新分配承包农地的问题是决定它是否能作为抵押物的根本问题,住调查对象中,有21人认为是围家的.有95人认为是政府的,有125人认为是村集体的,也有55人认为农地是归为个人的,在农地是否能直接作为抵押物的问题上.177人持否定态度,约59.8%。综合来看,村民个人是无法将承包地作为抵押物的。98%的村民认为,那些整户已转为城镇户口的家庭应该把土地承包权交给集体重新分配。

3土地流转与农民收入

3.1土地流转前后农民收入组成的情况

我们通过走访农户,发现土地流转前后农民收入有以下一些方式(如表1所示):土地流转后,我们可以看到以种粮、种菜、种果树等依靠土地为主的务农入在减少,特别是以耕地种粮为主的收入从71.9%减少到58.8%,在以务农收入下降的同时.非农收入在渐渐的增长.特别是外出打工的比例从51.4%上升到76.2%。在农户的家庭收入中.土地流转前主要以务农收入为主,而土地流转后在农户家庭收人中占重要比列的则是非农收入,由此可以看出,农户的收人方式不再是单单依靠土地而取得。

3.2土地流转前后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流转让农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收人来源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土地的流转,农民手中的土地就相对减少了,为了弥补因土地流转而减少的收入。农民收入的来源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由原来种地、种菜、种果树等依靠土地为主的务农收人转向外出打工、增加副业等收入方式。随着土地流转的力度加大,农民收人来源的多样化也会成为一种趋势。

3.3土地流转前后家庭支出的变化

土地流转带来了农民收人的变化,相应的也会影响到农民家庭支出的变化。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的农民家庭支出的变见表表2通过以上的凋数据分析所知.土地流转前后的农民家庭支出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特别突出的是教育、老人赡养两项支出.在流转前后的变化都不是很大。由于土地的流转,农民不再单纯的依靠土地来生活,因此化肥、农药、薄膜等支出减少了很多,不过.农民自己掏腰包买粮买菜的支出也相对增加了。但是土地流转的平均价格相对于土地耕作的纯收入要高,同时,国家在针对农村教育和养老问题上提供了一些优惠福利政策。总体来讲农民的收入是增加的4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4.1土地流转的价格问题

土地流转过程中合理的流转价格对于保护流转双方特别是转出农民的利益、促进土地林地经营权流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乃至我冈的市场经济的完善与成熟都具有莺要意义。虽然有学者对农村承包经营土地林地流转价格评估已做了相关研究,但是我国农村土地林地流转价格机制尚未形成.农村土地林地流转价格体系远未建立,不少人对土地林地流转价格的决定素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农民会遇到很多问题,找不到流转对象、流转价格不尽人意、乡(镇)村组管理干部不支持、没有合适的流转方、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等等都会影响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合法权

益和利益。在调查对象中,占55.4%的农民认为土地流转的价格不尽人意

4.2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

土地的流转是造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增多,农民的生活保障也有影响。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但是土地流转后,农民的医疗、生活、就业保障都是影响农民自身利益的关键所住时这也会造成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地区会涌现出更多的人外出务上。也会造成区域劳动力结构的改变。从表1可以看出.农民的收入外出务工所占的比列南流转前的51.4%增加到流转后的76.2%。这就说明,在土地流转后,大量的农民选择外出务上来维持或昔增加家庭收入。

4.3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明确、流转行为不规范

对于农民而言,农民认为土地归自己所有,¨I以自行处理,私租乱包的现象极为严蕈,在流转过程中,有相当部分的土地流转都是口头约定.即使有书面合同.为条款多而且也不规范.内容简单,对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有关赔偿损失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造成流转土地的农民利益受损。

4.4土地流转机制的不完善、不健全

由于没有形成土地流转和租赁市场.加之中介匮乏,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沟通,没有专人管理土地流转的相关工作,流转行为无人监管,流转纠纷无人受理,从而留下许多弊端,成为农村建设的不稳定凶素。

5对策和建议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提高农村土地流转质量和效益,同时也要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

5.1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

培育土地流转市场是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的重要环节.要在保障农户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机制。建立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通过中介组织对农村的土地供求信息进行交流,按照市场需求关系,合理确定土地流转的价格。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的仲裁制度,对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纠纷进行调查和仲裁。确保农民土地流转工作的公平、公正、合理.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5-2健全农民保障措施建

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自愿交出土地进人城镇的农户,应为其解决进城后的劳动、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应首先启动流转土地农民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对流转给企业或业主的土地,政府应督促合同兑现,确保补偿到位.确需通过法律诉讼途径解决的,要积极鼓励和帮助农民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对修建水利设施、村级公路等公益事业建设流转的土地.应实行政府补贴与农民受益户承担相结合的办法,给予被占地农户补偿,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

5.3加强宣传.积极引导

政府应当通过不断提高农民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推进土地流转。农民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让农民意识到土地流转的重要性,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积极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出租、换、转进、入股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承包农户委托发包方和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流转其承包地:积极鼓励有资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种养大户、』:商企业、农业龙头食业、农民专业作礼、农业科技人员等农业经营主体投资效箍农业.连片开发农户流转的土地:

5.4完善和创新土地制度

土地流转下农民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篇6

[摘要]随着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土地流转成为必然。在此背景下,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加大,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较为突出。某区农村的医疗保障方式主要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本文调查了解土地流转背景下某区农村人口健康状况,发现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1.土地流转的运行成效与政策初衷不一致;2.农民医疗费用负担较重;3.医疗保障对接障碍,异地就医受益少;4.经办管理体制不健全;5.医疗服务能力较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完善农村医疗保障管理服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地流转;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异地就医;管理服务

Study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of Rural Medical Security in Luzhou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Land Circulatio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rural land circulation is indispensible.In this case, there is a further fluidity in rural population and medical security has become an outstanding issue for fluid population.The dominant way of rural medical security in Luzhou is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land

circulation, this paper has made an investigation to find the situation of rural population’s health in Luzhou and it sums up some outstanding problems with rural medical security as follows.Firstly, the progress of land circulation doesn’t fit in with its original intention.Secondly, farmers burden much medical care cost.Thirdly, link-up between several kinds of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is difficult and people hospitalized out-of-line obtain little compensation.Furthermore,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is not perfect.Last but not least, medical service ability is still low.It puts forward to some suggestions to deal with above problems, to improve management and service of rural medical security.Key Words land circulation;medical security;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hospitalize out-of-line;management and service

长期以来,土地是农民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承担着农民的养老、医疗、失业等各项保障功能。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从事非农业生产,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逐渐弱化。在此国情下,《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1]通过土地流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偿的方式可以填补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土地的部分保障功能,不过在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加大,跨属地就医在所难免。某区农村的医疗保障方式主要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以区(县)区为单位属地化管理,随土地流转而来的异地就医、农村医疗保障转移接续问题有待探索。本文分析在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探索完善农村医疗保障的管理服务手段。

一、土地流转背景下某区农村人口现状

在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大规模、高比例青壮劳力向城市转移,老人、小孩则留守农村。以泸区(县)为例,超过一半的劳动力外出就业,大多聚集在长三角、珠三角或沿海其他城市。他们主要从事建筑业、工 1

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几乎包揽了城市里最脏、最累、最危险的工作,其发生工伤、职业病、传染病等疾病风险较高,医疗保障需要极为迫切。而留守人群大都是医疗风险相对较高、患病频繁的老人、小孩,其较多的医疗服务利用可能会给新农合基金运行带来一定的压力。

二、土地流转背景下农村医疗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土地流转的运行成效与政策初衷不一致

由于土地使用权流转法规尚未建立以及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尚未形成,致使农户之间的转包、转让处于自发状态,缺乏必要的公证和管理,转出户的利益一般得不到适宜的保障。在贫困的地区,供求双方信息流动受阻,信息辐射面狭小,土地流转难以实现,致使“有买找不到卖,有卖找不到买”的局面。有农民急于脱手以不至于土地撂荒,将土地由熟人代管或以每年每亩少于500斤稻谷的价格交换。在此形势下,对多数转出地农民来说,土地生产功能消失,社会保障功能弱化。这部分人群一旦生病特别是重大疾病时,将失去换取经济收入的唯一筹码——身体劳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局面难以扭转。

(二)农民医疗费用负担较重

新农合实际报销比例较低。如东兴区乡镇、区级、区外医疗机构报销比例分别为90%、80%、55%,但实际结算时,由于报销范围较窄、起付封顶政策限制、定点医院违规等因素,各级医院实际报销比例很低。

(三)医疗保障对接障碍,异地就医受益少

某区城乡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主要涵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等制度,这些制度是按照户籍所在地、就业与非就业把参保人划分为三六九等,不同身份的参保人在缴费标准、财政补贴标准、报销比例、目录范围等政策方面都不同,致使已在外打工多年、在城市有稳定工作或住处的农民工不能参加输入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甚至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在户籍所在地、打工地、居住地多处参合及缴费的参合农民没有受益,以及几种社会保险制度之间转换时缺乏缴费年限互认、险种出入限制、账户余额结转使用的系统管理办法,医疗保障制度对接陷入困境。

同时,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尚未满足异地就医参合农民需要。某区对异地就医参合农民实行事先登记、事后报销的管理模式,但大多数农村流动人口,收入较低,常见病、职业病、工伤等多发,若要他们先垫付现金,势必增加其就医负担。区(区(县))外住院治疗的参合农民,出院后要凭《新农合证》、户口簿、身份证、住院发票、每日费用清单、出院证明等材料到区(区(县))新农合服务中心或户口所在地镇卫生院才能报销。由于异地就医缺乏区域协作机制,致使一些异地就医参合农民因报账资料不齐、往返路程费用较高、非公立医院住院等原因未能得到及时补偿。

(四)经办管理体制不健全

国际经验认为,医疗保险经办人员与服务人数之比在1:2000~3000较为适宜,一般不应该超过l:5000。以某区某区为例,59名区(县)级、镇级合管中心经办人员(尚有部分编制未落实)需要为100多万参合农民提供服务,管理工作十分繁杂。尚有部分区(县)合管站挂靠在卫生院,亟待加强科学、规范的管理。与此同时,定点医院作为合管中心政策宣传和提供服务的延伸机构,经办人员数量也明显不足。笔者走访的某二级医院,按照其月均住院人次数,需3-5名工作人员负责对账、报销服务、统计分析及政策咨询等医院管理工作,实际配备不足1人(兼职财务、职工医保管理)。

(五)医疗服务能力较低

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存在医护人员缺乏培训、医技人员流失、医疗手段不多,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在农村小病就诊率较低,来就诊的多数病人病情已较重.他们最盼望的就是医生出诊上门看病。但目前农村医疗机构通讯设施不全,大多实行坐等病人上门的被动服务方式,出诊巡诊较少。而危重疑难病人即使送往基层医疗机构,受诊疗条件、技术水平限制也只能进行简单处理,现有医疗服务能力难以适应参合农民医疗服务需要。

三、政策建议

(一)促进土地流转健康有序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建议在各地区建立土地使用权市场信息、咨询、预测、和评估等中介组织,培育农村土地经纪人或经纪公司,以降低土地交易费用,消除“有卖找不到买,有买找不到卖”的局面及减少土地撂荒。同时逐步建立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招商引资,搭建投融资平台,解决发展规模经营中普遍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为推动地流转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某区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状况等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决定了土地流转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2]。转出户土地的部分社会保障功能消失,要保证农民与土地、农村分离的长期性和稳定性,除坚持《决定》中“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外,还应该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健全新农合制度,确保流转土地农民病有所医,保护和增进农民健康。

(二)调整新农合补偿方案,使农民群众更多受益

一是及时调整补偿标准,坚持以收定支、量人为出、逐步调整、保障适度的新农合补偿标准基本原则,使基金既不沉淀过多,也不出现透支。二是要结合门诊补偿政策,合理调整住院补偿起付线,适当提高补偿比例和封顶线,适当扩宽可报销的药物品种和服务目录范围。三是从实际出发,逐步提高门诊大病统筹的报销比例,扩展可报销的病种范围,以缓解慢性病病人的费用负担。

(三)实现医疗保障制度对接,建立区域协作和异地就医管理模式

考虑到农民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为实现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可探索各种医保制度的对接试点。按自愿原则,农村有条件的农户可选择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城郊经济较困难的也可选择办理新农合;在城镇有稳定工作的农村人口,可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享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待遇;返乡后,按照一定折算办法选择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新农合;流动到其他城镇的异地安置人员做好医保基金转移工作。

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异地就医的区域托管协作试点。成立市级异地就医协管机构,统一服务流程,统一支付政策,统一协作管理,替代区(县)级统筹事后报销的管理模式。[3]做好农村流动人口的调查记录工作,对农村流动人口长期聚集的地区,如广州、深圳、温州,通过与集聚地新农合经办机构就双方职责、托管费用进行协商,按照当地的管理办法代为管理异地就医人员,方便农民工异地就医及时报销。

(四)完善经办管理制度

一是规范区(县)市级新农合经办机构的设置,抓紧落实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配置方案。通过加强经办机构人员培训,建立专业化管理队伍,明确其职责和权限,实现经办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专业化,提高新农合的管理水平。二是严把招聘关,考核到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取公开招聘的方式广纳贤士,以内部调剂方式选拔的也应综合考虑知识面、工作经历、个人能力等因素,把好准入

关。严格按照岗位要求和工作任务配备人员,并根据岗位考核评价制度对人员进行考评并进行奖惩,充分调动在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五)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通过创新服务理念、提升业务能力,有计划培养一批基层实用性、全科型卫生人才。一是加强学历教育培训,鼓励、引导在职人员参加学历教育。二是加强全员业务素质培训,通过举办各类学术会议、技术操作示教、到大专院校和上级单位进修等形式开展培训教育。三是严格执业资格准人培训,促使新进毕业生提高操作技能,按执业类别,每年举办不少于两次的执业资格培训。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EB/OL].(2008-10-19).[2]唐文金.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研究[M].第1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90-

199

土地流转下农民创业教育研究论文 篇7

据估算, 目前中国完全失去土地或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高达4 000万~5 000万, 其中有30%左右处于无业或离岗状态。如果按照现行征地制度与经济发展速度, 到2020年, 中国的失地农民将超过7 800万人, 占现有农民数量的十分之一[1]。土地在中国农村仍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保障功能, 养老、医疗、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都附着其上。一旦土地经营承包权转让出去, 这些都有了后顾之忧。从各地情况看, 失地农民中只有极少数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他们失去土地后, 既有别于农民, 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既不享有土地的保障, 也不享有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 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 成为一个边缘群体。中国集体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素有“口粮田”和“责任田”之分, 设定“口粮田”就是为了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 但现行土地流转制度基本上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方式———用征地补偿替代土地的保障功能。更令人担忧的是, 由于现行流转制度不规范、收益分配不尽合理, 农地流转收益往往不能落实到农民身上, 甚至不能满足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

二、土地社会保障职能对土地流转的负面影响

(一) 土地的社会保障职能

1. 生活保障。

虽然当前农民谋生的手段和就业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但绝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仍依赖于土地的产出, 土地的基本产出能力决定了农民贫困的界线, 也就是说, 农民拥有土地的多少、肥沃贫瘠程度决定了农民能否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2. 就业保障。

土地还是农民的就业保障, 绝大多数农民必须以承包土地作为谋生的手段, 失去土地就面临着失业危机;对少数从农村流到城市就业的农民, 土地还可以成为失业保障, 在他们从事非农产业遭受挫折时, 可以退而务农, 不至无所事事。

3. 养老保障。

由于现代化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尚未建立, 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依然保持着以土地为依托的家庭养老方式。迈入老龄的农民, 如果自己还能劳动, “土地+劳动”就是他们的养老保险。土地作为一种生产生活资料可以由子孙代为耕种, 同时养老的重担也由子孙接过。年迈农民也可以将土地转包出去以获得部分生存保障。

(二) 土地社会保障职能对农地流转的负面影响

1. 制度层面的制约。

(1) 均田制 (平均分配的土地使用权) 的制约。“均田制”一般采取按户或按人口平均分配, 地块大小搭配、优劣搭配。“均田制”使得农户承包农地分散, 导致超小规模的经营方式, 不利于规模经营, 不利于合理耕作以及农机化和现代科技的推广, 且过小的规模在土地流转时往往伴随着较高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2) 集体产权制度的制约。中国农村实行集体产权制度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主要表现为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界定模糊、农地的所有者 (集体) 和使用者 (农民) 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模糊。农地的所有者———集体概念抽象, 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 主体模糊, 产权代表不明确。农民的承包权是否属产权、经营权的处置等也无明确界定。不稳定的地权 (产权不明晰) 造成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土地流转时的交易成本。

2. 农民的心理行为制约。

在农村, 土地具有生活、就业、养老等多方面的社会保障功能。有些农民即使已经找到了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 但担心未来政策的多变, 为给自己留条后路, 也不愿意随便放弃土地。很多外出经商务工的农民处理土地的方法是粗放经营、撂荒、无偿甚至倒贴交给熟人耕种, 视需要随时收回。几千年来土地的社会保障职能形成了部分农民“小农经济”意识强, 视土地为命根子, 离土缺乏安全感等心理, 成为农地流转规模化、市场化的长期制约因素。

三、土地流转中农民失地的原因及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一) 土地流转中农民失地的原因分析

土地的流失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原因, 二是政府追逐经济利益的原因[2]。

1.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扩大了非农用地。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 大量土地从农业部门转移至非农业部门, 而且农地非农化的趋势还在加快, 短期内可能无法逆转。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1987—2001年经批准的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 394.6万亩的数据, 中国实际征占耕地数约4 420万亩, 已安置的失地农民约5 525万人。2002年以来, 按城市化进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每年需征用土地约300万亩, 需安置的失地农民约429万人, 到2010年底, 被安置的失地农民将达到1亿[3]。

2. 土地流转中行政管理缺位与执法不严, 流失了一部分土地。

一些地方领导对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落实不到位, 致使乱占耕地现象的蔓延;甚至以地谋私、以地生财, 为大发土地横财, 违法批地和违法违规出让土地。一是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名义占用基本农田, 变相搞房地产开发;二是以进行农业结构调整、搞现代农业和设施农业为名, 在基本农田内建设永久性建筑或进行严重破坏耕作层的生产活动;三是不少地方为了追求政绩, 树立形象工程, 行政撮合, 强迫流转, 暗箱操作, 从中渔利。

(二) 土地流转中失地农民利益损失的原因

1. 土地流转中对失地农民的安置不当使农民利益受损。

在实践中, 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后, 对失地农民的传统安置模式主要有货币安置、招工安置、留地安置等基本形式。但目前国内大多采俗称“一脚踢”的货币安置模式, 仅仅给予一次经济补偿, 对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就业和社会障等问题, 则缺乏有效的解决措施[4]。失地农民所到的经济补偿, 依照当地的物价水平, 往往仅够维持三至四年的基本生活, 长远生计得不到有效保障。许多失地农民处于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状态。

2. 土地流转中利益分配不公平时农民利益受损。

近年来, 土地纠纷正在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征地补偿费过低是纠纷的主要原因。浙江省一项调查表明, 如果征地成本价是100%, 被征土地收益分配格局大致是:地方政府占20%~30%, 企业占40%~50%, 村级组织占近30%, 农民仅占5%~10%[5]。从成本价到出让价之间所生成的土地资本巨额增值收益, 大部分被中间商或地方政府所获取。这种级差地租分配的巨大失衡, 极容易引发失地农民的不满。

3. 制度不完善, 造成社会保障的缺失。

在目前中国的二元城乡经济结构中,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普遍尚未建立, 失地农民失去土地保障享受不到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一是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具有失业人员的资格, 成为“国家、集体、社会”三不管的边缘群体。二是养老无依靠。农民主要是依靠子女养老, 但是由于多数失地农民在就业、收入等方面的不稳定性, 子女养老也变得艰难了。三是就医状况让人担忧。很多农民对疾病的态度是小病拖, 大病抗, 农民无力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 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失地以后, 农民的经济更为紧张, 不敢进医院, 不敢找医生。四是子女入学难。失地农民的子女因为没有城市户口, 入学要交议价费、借读费, 将经济困难的农家子弟挡在门外, 给失地农民造成极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

四、解决土地流转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职能。弱化土地保障权能并不是让转让土地的农民丧失社会保障权, 而是要实现保障权转换。 (1) 从土地保障转换为社会保障。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加速土地流转。要加快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就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 使农民离开土地也不再有生存上的后顾之忧。 (2) 从农村保障转换为城镇保障。加快城市化进程, 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对农转非人口要与原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会保障, 鼓励农民进城落户, 推动农民与农村的分离。

2.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的经济补偿机制。要制定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价格和经济补偿方案, 特别是健全征地过程中的经济补偿机制, 要适当地提高征地的补偿标准, 重构土地征用的收益分配比例。土地在非农转用后增值收益是巨大的, 征地成本一般是75万~150万元/hm2, 批租出让金则通常达到750万~900万元/hm2, 有的高达1 500万元/hm2以上。而这一巨额差值大部分被中间商 (如房地产开发商) 或地方政府获取, 作为土地所有者和承包者的农户则分文未得[6]。要实现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就必须重新分配土地征用收益的比例, 提高农民的补偿标准。

3.建立土地补偿长效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征地补偿是失地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的最直接的经济利益, 也是最容易引发征地矛盾的焦点。土地对农民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 土地补偿金就是失地农民的“保命钱”。因此, 寻找政府、征地主体、失地农民间最佳的利益联结点, 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 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

4.建立就业扶持机制, 增强失地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农民失去土地后, 虽然获得了一定的经济补偿和收益分配, 但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上班无岗、就业无门的问题, 就难以实现自我发展。着力培育本地区的主导产业, 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通过主导产业的崛起, 带动新产业的发展和配套设施建设, 进一步促进城镇发展,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 政府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再次, 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政府协调金融机构, 优先提供信贷资金, 并在工商、税收及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减免, 激发失地农民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袁杰.中国失地农民医疗保险问题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 2008, (3) .

[2]赵小军.对土地私有化之批判——兼论农村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J].河北法学, 2007, (1) .

[3]张桂娟.中国城郊社区失地农民安置政策引发的问题浅析[J].商场现代化, 2007, (3) .

[4]孔令强, 等.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思考[J].农村经济, 2007, (8) .

[5]张术环.农村征地补偿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 2007, (8) .

上一篇:老人生日祝寿词下一篇:2023幼儿园六一文艺汇演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