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破除工程施工组织(精选2篇)
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统称为土木建筑工程, 主要是指通过使用相应器材和设备, 同时配以适合的建筑原材料, 按照施工组织、管理要求准确的完成所有水土基础建设的过程。房屋建设、交通道路建设均属于土木建设的范畴, 其中, 交通道路建设有以下几个方面, 诸如交通路桥施工组织、管理工程、交通路桥质量测试工程、交通路桥监理等。对于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 及路基路面工程的养护工作, 水泥混凝土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以及铺设沥青等工作也是交通土木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介绍的诸多建设工程各有各的用处, 缺一不可, 马虎不得。其中, 尤其以路基路面工程最为重要。在交通土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过程中, 路基路面工程起基础铺垫作用, 加强完善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手段和施工组织、管理形式, 才能够更快速有效的进行接下来的工程技术, 才能使得整个工期得以如期进行, 同时路基路面工程的完善, 有利于增加公路建设后期投入使用后的使用期限, 使消费者能够更加有效的使用交通带来的便利。
2 交通土木建筑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组织、管理要点
2.1 路基路面工程主要施工组织、管理过程
施工组织、管理过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 相互关联, 做好每一步骤都关系到下一个步骤的质量好坏和整体工程的完善。首先是施工组织、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这一步骤, 主要是进行技术准备, 人员准备以及物资的准备等。这是后续环节的基础。第二, 小型的人工设施的建造, 主要是建造挡土墙以及小桥涵等相关设施。第三步, 也是最关键的步骤, 路基路面工程的土方修建, 其中, 开挖路堑、填路基、平整压实以及建造排水沟、加固等工作均属于这一工程。然后进行第四步, 即工程相应的验收工作, 作为技术把关的最后一道屏障, 也是直接关系到消费使用者切身利益的最后一道关卡, 一定要切实做好。
2.2 路基路面工程的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主要进行技术准备, 人员准备以及物资的准备工作。在建设进行之初, 要对道路和施工组织、管理地区进行准确的测量工作, 然后再进行后期建设。测量过程中, 首先要求标定和恢复出中线, 然后严格按照平面图和曲线直线等的一览表以及之前的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核实道路的中线, 同时还要补测和检查。准备过程中要求在路基和路基边坡放样。路基放样主要是通过在道路中线处放样来确定填挖的高度, 确定道路中的具体方向, 按照设计图纸中标定的各个点的具体位置, 如标定的边缘点和中心点等。路基的边坡放样工作, 主要用图解法和计算法进行分析。图解法是根据横断面的设计图纸, 标定相应的中线与排水沟等需要的建设工程之间的距离, 从而边框线得以确定。
3 路基路面工程在施工组织、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手段
3.1 路面平整问题
公路路面平整与否是横梁公路施工组织、管理工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公路路面的不平整不仅使公路使用者产生不舒适, 与此同时, 随着路面颠簸, 容易加深对于交通运输工具本身的摩擦和损坏, 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年限, 更为重要的是, 由于路面不平整而引发的交通事故, 会造成路面使用者及其家属的巨大沉痛和无可挽回的损失, 为此, 我们应当尽力在施工组织、管理过程当中减少这种不必要的损失, 从根本上杜绝由于路面施工组织、管理不当所导致的悲剧。针对施工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主要可以得出, 路面不平整主要是由于施工组织、管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控制不当, 解决这种问题的主要手段是加强上岗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岗前培训, 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努力提升施工组织、管理者的责任心和对于工作的认同度, 与此同时, 还需要增强施工组织、管理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加大检测仪器的采购投入, 对于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这样才能够使所建设的路面路基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
3.2 路基建设中的填料与压实问题
路基的压实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 尤其是面对特殊的潮湿环境气候时更加明显, 从而也对路基的修建标准相应的进行调整。例如:在路基的填料中加入生石灰可以起到吸水的效果, 减少路面潮湿度, 从而更好的保护路面, 按照标准将其降低两个百分点时, 也可以采取加入相应的吸水材料进行加固。无论采用何种填土和压实手段, 只要能够保证路面路基能够达到相应国标并且保证完成所需年限的工作寿命即可。但在某些特殊地区, 这一问题应当引起施工组织、管理方的重视。黄土路基的填料建筑是填土过程中主要考虑的问题, 要在施工组织、管理前做好相关测量工作, 同时建设的倾斜台阶要内向, 还要尽可能的将坡面杂草去除, 保证整个过程中的光洁度。倘若黄土中的含水量较小, 则应当适度加水进行压实;如果水分较大, 则需要增加生石灰或者其他手段进行除湿处理, 然后才能够进行相应的工程施工组织、管理问题。应用年份较老的黄土时应当注意, 其透水性较差, 难以加水进行调节, 这就需要将其大块进行破碎碾压, 然后再考虑其水分问题, 同时要与新土混合使用, 在使用前通过测量和计算获得相应数据, 才能够得当的应用。
3.3 路基路面工程的排水问题
路面排水问题是路基路面工程建设过程中无法绕开的一个重要问题, 也直接决定了之后道路的使用。路基中水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路基在未来抵御侵蚀的能力, 如路基积水过多, 则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因为水源侵蚀导致路面崩塌损毁, 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考虑排水问题的同时也要考虑排水后是否会影响公路周边的农田, 公路上漂浮的有毒物质如果渗入农耕地中, 则容易导致田地减产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 应当在建设设计过程加以考虑。
路基路面工程的排水工作主要有三方面构成, 即路面排水, 地下排水以及地面排水。针对地面排水而言, 主要采取截水沟边沟以及地表的排水管道等措施进行排水工作。而对于要求高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排水问题的管网需要更加完整的规划要求和严格的数据约束, 同时需要对道路两旁的灌溉系统加以改造, 保证公路建设的有序进行。
路面的排水工作主要是将阴雨天气的降水有效排除地面, 保证水分不会在地表过多存积, 从而发生渗漏, 影响下层路基的稳定性, 对整体运行安全造成威胁。地下排水问题大多采用渗井和暗沟进行施工组织、管理处理, 从而保证较大的渗水量和较好的施工组织、管理效果。
除上述诸多问题和难点外, 还有很多问题是在施工组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 这就考验着施工组织、管理团队对于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能力, 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问题要求进行相应的分析选择施工组织、管理, 同时要有应急处理能力, 这些就要求团队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和较高的业务水平, 从而对建设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结语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我国经济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趋势, 这就给交通运输业带来不小的压力。为保证交通正常运行以及公路的有效使用, 这就要求交通土木建筑工程中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有更严格的要求。本文着重讨论了在施工组织、管理过程中的路面平整问题、排水问题、以及填料和压实问题, 这些问题是困扰施工组织、管理单位的重要难题, 通过不断改善施工组织、管理单位的从业水平和技术要求, 从而能够更好更完善的实现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组织、管理条件, 为整个工程的竣工做出坚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稳步快速增长, 交通运输业也有较快的增长速度, 尤其是近两年快递运输服务业的迅速崛起, 更加深了交通运输行业对于公路建设的依赖。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公路建设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和漏洞, 尤其是需要加强监督管理的重视程度, 以及加大对路基路面工程的建设要求, 这就对于交通土建施工组织、管理单位在进行相应建设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路基路面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参考文献
[1]高恩玲.普通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几点体会[J].河南科技, 2013 (09) .
1 工程概况
我项目部经过多次研究及先前成功施工经验, 决定采用挖掘机安装油锤接卸拆除环梁的方案。
(1) 工程名称: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金融起步区03-18地块工程。
(2) 建设地点:西至郭庄子路东至新华路, 南至友谊路, 北至友谊北道, 北侧、东侧分别与03-14、03-21地块相邻, 南侧隔地下商业空间和03-20地块相邻, 西侧临海河。
(3) 维护结构概况:基坑采用顺作法施工, 坑内竖向共设置两道临时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系统, 第二道支撑已经拆除完毕。第一道钢筋混凝土压顶梁、支撑的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均为C35。第一道支撑截面及系统中心标高如表1所示。
偏离支撑中心的钢立柱, 结合支撑平面将该支撑截面局部放大并确保支撑截面边界与钢立柱角点的最小距离不小于200 mm。钢筋混凝土压顶梁及支撑钢筋保护层厚度30 mm。
(4) 拆除方案简述。
经项目部决定, 采用锤进行破除基坑首道支护梁。油锤盲区部位进行人工风镐剔凿, 本项目部策划使用油锤12台, 每台约重22 t, 挖掘机臂长为6 m, 加设1.5 m气动锤。拆除之前应在满足负二层主体结构施工完毕、换撑板带施工完毕、且换撑板带同条件强度应达到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8 MPa时方可进行拆撑施工。首先将冒梁与维护桩之间空隙回填土方, 回填土方填至冒梁上平, 以方便挖掘机行进破除支护梁。挖掘机无法在冒梁上行进时, 在支护梁上垫设路基箱, 边行进边后退破除支护梁。并且在挖掘机不能破除的支护梁下搭设防护支撑架体。
(5) 场地环境。
现阶段主体结构已经施工至地下负二层顶板, 周边换撑板带均已施工完成, 满足拆撑设计要求。基坑边距西侧围墙约为14.7 m、南侧9.5 m、东侧2 3.6 3 m、南侧17.1 m。现场主要建筑物布置为南侧设置土建、机电项目部、A区农民工及会议室库房。西侧主要部位本工程现场变电室、卫生间;北侧设置BC区农民工办公室及库房;东侧主要为现场钢筋加工区。
2 环梁支撑与楼板标高关系
(1) 首道环梁下楼板标高为-4.900 m与-6.05 m, 环梁支撑中位线标高为-3.95 m, 其中ZCL-1梁高为1000 mm, ZCL-2、3梁高为700 mm。如图1所示为不同标高处环梁与楼板的剖面图。最大悬空高度为1750 mm, 最小悬空高度为450 mm。
2.2楼板特点分析
本结构楼板均为模壳结构, 本结构特点为模壳板厚度较薄, 为80 mm厚, 肋梁上口为230 mm, 下口为125 mm。本层肋梁高度为200 mm。本层结构局部采用梁板结构板厚为180 mm及250 mm。
3 机械拆除方案
我项目部经过多次研究及先前成功施工经验, 决定采用挖掘机安装油锤接卸拆除环梁的方案, 挖掘机油锤工作半径为7.5 m, 基座为3×4 m。预计使用12台挖掘机进行分段式破除, 使用钢丝网配合密目网放置在梁下收集渣土, 由塔吊吊出基坑。
图2中红色区域为距槽边7 m内区域。此范围内均可使用油锤在槽边进行拆除, 图中箭头所示为环梁切开位置, 拆除沿此位置开始拆除环梁, 并由两侧向角部后退。每个切开部位均布置挖掘机一台, 总计12台, 按照现场施工进度随时增设。
4 基坑拆除注意事项
(1) 拆除中的机械车辆及路基箱严禁在悬臂上进行施工。
(2) 因现场钢格构柱与楼板间存在间隙故应按照如图3进行加固。
(3) 所有拆除中的支撑梁均应拆除至1/3跨后方可停止施工, 严禁单臂悬挑大于本跨的1/3。
(4) 现场充分利用已完成的环梁下主体结构柱, 在已经完成的主体结构柱上安设钢结构支撑, 对环梁起到支护作用。做法如图4所示。
(5) 为方便塔吊对破拆的碎块进行吊装, 在拆除的换撑下侧提前布置一层钢丝网配合使用密目网, 接收破除的碎块及渣土。为防止拆除碎块损坏楼板, 我项目部决定在钢丝网下铺设一层脚手板、一层模板。考虑楼板荷载承受能力, 要求楼板面层荷载应小于150 kg/m2, 即渣土厚度不大于10 cm。单块混凝土碎块延米数不得大于0.5 m, 且不得自由坠落至楼板上。
(6) 对于按照角撑拆除路线图中所示的拆除盲区, 我项目部决定在梁下设置木方或架体临时架体支撑, 使用风镐人工进行破除。
5 环撑拆除对基坑、塔吊的影响观测
(1) 环梁拆除前设置专人对全场环梁进行测量点布置, 施工前在现场扰动较小处设置基准点, 方便日后对比测量。环梁支撑测量点及基准点设置明显标示。对塔吊使用经纬仪进行日常观测, 对超出警戒值及数值突变的及时上报。
(2) 在环梁拆除后对现场的基坑、塔吊进行全面的观测及检查, 并将数据进行整理和对比, 将准确的位移、垂直数据统计入档。
(3) 拆除作业区必须悬挂施工危险等警告标志, 明示拆除开始和截止日期, 对施工工作面进行区域划分, 在拆除支护梁20 m范围内严禁人工施工。
(4) 严禁在拆除段中发生人工与机械同时施工的情况。
(5) 在机械拆除施工前应对拆除部位进行特殊标记, 保证拆除位置准确, 防止意外发生。
(6) 针对夜间施工, 项目部在基坑周边安装了12台镝灯, 保证了夜间的照明, 同样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监管, 确保夜间施工的安全。
6 吊装区的施工监护
设专职安全员对拆除的混凝土块进行安全辨识, 对可进行吊装的块状环梁碎块使用各区塔吊进行吊装, 在整个起吊及运输过程中安全员全程监护, 落地稳定后方可继续监督下钩吊装。
7 破除前应对非破除梁下支撑进行验收
我项目部安排专人对人工破除环梁部位的支撑结构进行拆除前巡检, 采用安全一票否决制, 对未搭设到位的严禁破拆施工。
8 结论
这种环梁拆除方案对比老的施工方案有很大的优势, 首先它工期短, 质量高, 清理方便安全, 其次对基坑支护以及已完成的底板工程无影响, 最后可以节约成本, 提高先进技术, 增加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顾超.相邻地下空间开发的基坑施工风险控制[A].地下交通工程与工程安全—第五届中国国际隧道工程研讨会文集[C], 2011.
[2]陈景辉.高层建筑深基坑混凝土支撑破碎技术[J].建筑技术, 1996 (2) .
[3]刘智东.浅谈深基坑内支撑支护的施工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21)
[4]闫长斌.锤击作用下岩体累积损伤效应及其稳定性研究[D].中南大学, 2006.
【路面破除工程施工组织】推荐阅读:
破除思维惯性的作文:破09-16
破除陋习,塑造文明倡议书07-08
路面工程论文12-25
沥青路面施工协议06-04
路面硬化工程合同06-05
路面下沉施工方案07-07
路面冬季施工方案11-10
沥青砼路面施工总结07-23
砼路面施工质量控制09-25
路面工程实习报告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