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英语如何学(推荐8篇)
1.观察感悟:现行的高中英语课本每个单元的语法分别在三个板块中呈现和运用。1)在课文文本中呈现;2)在课本附录部分呈现;3)在单元同步练习中运用。这三个板块之间的排序是有一定逻辑关系和合理排序的。首先是在课本中自我观察、感悟和发现,对语法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留下第一印象。这个过程主要是观察结构特点、词形的表达方式、语序等。在此基础上再进入附录部分语法项目的进一步学习、观察和分析。由于附录部分有详细的说明和例句,所以为自主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保障。
2.作出结论:在反复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尝试自己动手作出结论。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对每个例句分别进行归纳和总结,并且尝试用自己最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3.初试牛刀:在得出基本结论和把握基本规则以后,马上进入课本中的练习。对于课本中相同的练习没有必要全做,根据需要选做一部分就可以了。每做完一个练习以后,要及时发现问题和反思纠错。
4.模仿运用:参考课本的例句,尝试用同样的方式来表达。在语法结构不改变的情况下,改变原句的某些内容(如不同的人称,不同的词语等),写出新的句子(结构源于课本,但句子的具体内容又不同于课本)。
5.设计练习:通过归纳和模仿运用后,就可以进入自主设计练习了。以下是常见的设计方法:
1)对原例句挖空还原填空:把原句的关键词挖空(如:时态、语态、非谓语中的动词),然后根据语境来还原填空;2)用完成句子的形式设计练习:把原来的例句变成完成句子的练习,保留原句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变成中文提示,然后根据提示再现原句的本来面目。3)根据语法项目,自己动手编写单句中译英练习。4)表格填空:如果原来的语法知识是用表格来呈现和归纳的,那么就可以自己另外画一个新的表格,把原来的重要(关键部分)挖空,然后凭自己的回忆,边想边还原填空。5)基本概念挖空填空:把原来概念表述部分的关键词语挖空,然后还原填空。
6.综合运用:经过以上几个环节,就完全可以进入综合运用阶段了。学习语法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在具体的语境或语篇中进行运用。综合运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实现:1)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写一段话;2)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编一段故事;3)拿一段完整的文章来根据语法项目的相关内容进行语篇挖空,然后还原填空;4)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编一段对话等。
高二英语课文背诵方法
1. 抄诵法。俗话说:“抄一遍胜过读十遍。”读诗词或短文时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几句抄几句;最后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读再抄,抄完再读。
2. 时空法。记住要背内容中表示时间方位顺序的词语。
3. 人物法。记住文章中依次(或分类)出现的几个人物,这样忆人思情,忆人思言,就有助于理解与背诵。
4. 情境法。创设具体情境,根据情境熟读容易理解和记忆。尤其是优美的诗歌与散文,运用此法效果更佳。
5. 情节法。掌握故事的起因、经过、发展、高潮、结果等具体情节,据情而背就容易的多了。
6. 延伸法。背短文或诗歌,可从开头逐句延伸背诵,即背会第一句,背第二句时把的一句带上,背会第一二句,背第三句时再把第一二句带上,如此延伸,直到全篇。
7. 对比法。把课文中具有对比的部分找出来,记住这个对比的性质、特点、作用,就容易背诵了。
8. 问题法。提出几个具有连贯性、系统性的问题,根据问题答案的顺序,记取背诵内容。
9. 提纲法。列出一个简单的提纲,然后根据提纲练习背诵。
10. 列表法 。记忆时先将需要背诵的内容进行列表归纳,使繁杂的内容简单化、特征化、条理化,一目了然,便于举一反三,加深印象。
11. 间隔法 。记忆课文的词语不能怕重复,第二、三天还要再读第一天读的词,温故知新,常读常新。
12. 歌诀法。将要背诵的内容,编为歌诀,读来顺口,记忆深刻。
13. 点线法 。抓住文章的脉络,提炼出各层次的关键词语、句子作为记忆的点,如表现人物形象的动词等,根据先后次序排列起来,再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展开快速记忆,背诵课文,也就是按照文章写作的线索顺序,把全文的主要内容联系起来记忆。
14. 分合法。先分句背,在句中背关键词,这样逐句背,而后合背,由词连句,由句连段,再由段连篇。或先抓要背内容的主要部分,再带动次要部分,再合背。
15. 关系法。背诵之前,先弄清文章的结构关系,例如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总分——总:有如动静关系,远近关系,等等。
16. 耳听法。这种方法是由一个人或一部分人朗读,大家洗耳恭听。或自己先把要背的东西录音,然后放音,仔细听记,用这种方法训练背诵,比单纯反复朗读效果会更好些。
高二英语怎么才能学好高中英语
一、坚持各种各样的读诵
1.朗读 对于我们所学的课文,一是要边听录音边读,让自己有正确的读音;二是大声反复朗读,且越读越快,直到自己能背诵;三是在读的时候,要眼、手、脑并用,把不熟悉的单词和句子写、记并思考其结构。
2.背诵 好的经典的文章应背熟,以记住好词好句,背诵大量的名言警句等,来培养自己的语感,并为写好作文积累素材。
3.速读 也就是读第一遍时用最快的速度读完,以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并逐渐培养不翻译直接理解英文的能力,即直接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4.精读 也就是慢慢地咀嚼和揣摩,达到对每篇文章 准确理解,并熟悉语法结构, 篇章布局,加深对一些重点单词和词组的理解与记忆。
5.泛读 每天尽可能地抽出时间(不低于半小时),读英语阅读理解一二册,遇到不会的单词在不影响文章理解的情况下,可以略过或根据上下文去猜测,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尤其在读第一遍时不要查字典。
6.阅读内容要有广度,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材趋向多样化、现代化和生活化,突显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特点。选材皆源于国外英文图书、社会、文化、史地、科普、政治、经济等,原汁原味,语言纯正地道,具有鲜明的英语语言特点。有较为丰富的文化蕴涵,重视人类的热点问题,追踪科技前沿,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贴近实际生活。体裁分布比较均匀,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二、坚持各种各样听力训练
1、从最基本的内容入手,听懂每个单词、每句话、每段话和文章,并逐步增加难度,每天坚持半小时左右。
2、听时,跟读,一方面可以加强听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训练口语,同时可以培养语感。
3、在听之时,要关注听力原文。听力原文很重要,它的内容和题材在很多情况下是大同小异的。听完之后,再去熟读文章,一直坚持下去,定会收到好效果的。
三、写的练习
1、单词、短语、句型都要反反复复读、写,加强记忆。
坚持今天 成就明天
2、坚持每周写一至二篇作文。可以是命题的,也可以是改写。坚持写日记,把每天所见所闻所想用英语写下来。还可以写信或E-mail。写好之后,可以让老师当面批改。
四、吃透弄懂常见语法
1、循序渐进,从基础到高级,掌握没一个语法点,并作好笔记,便于复习。 2、对于不熟悉的语法知识应反复复习应用,直到掌握。如果有不懂的,一定及时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并做一些相关的练习。
五、坚持词汇的积累
1、每天记10—20个单词 ,并复习前一天记忆的单词。对于生疏的旧单词,可记录下来,随身携带并随时记忆。
2、所有记忆完的单词,要随时复习。重复是记忆单词最好的办法,也是很多记忆的根本方法。要不断地经常性地看看记记,坚持一段时间就不会忘了。
3、结合例句记忆单词,效果很好。最好理解了意思,放在上下文里去记,这样既快又好,不容易忘记。记忆时要注意力集中,边写边记,最好用黑色水在白纸上写,这样对大脑皮层冲击比较大,印象深刻。
六、坚持认真听课,保证课堂效率
课堂是我们吸取知识的主阵地,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应该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积极地跟着老师的思维去思考,遇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要及时提问,把它搞清楚。同时要带着积极的心态去上课,勇于回答老师的问题,学会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尽量增加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只有注重了每堂课的效率,才会起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的效果。
七、适度的限时练习
定量的练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练习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加词汇量,加强对语法的掌握。但是,平时的作业和练习一定要限时定量少参考。平时做题时,不能不限时间,做做停停,再查资料甚至翻字典。而要限时记时,逐步养成在单位时间内思考、答题的好习惯,培养自己在短时间、高压力之下的判断力。
八、坚持心态调整,做到循序渐进
一、牢记单词
掌握单词和短语是学语言的关键。单词类别有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数词、代词、冠词、介词、连词和感叹词。要明白哪些单词可以分别在句子中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表语、状语和定语。一定要做到下面几个方面。 (1) 每次接触新单词的时候, 一定要分清该词的类别。如:significance、difficulty、advice等是名词, 而significant、difficult是形容词, advise是动词。 (2) 要善于归纳一词多义、多用。 (3) 每单元出现的动词短语、名词短语、介词短语和惯用短语等要有专门的笔记本记录。 (4) 高考要求有3500个词汇量, 而这些单词并不仅限于课本上的, 它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构词法:合成法、转化法、派生法、单词的缩写和简写等。在学习过程中, 要注意到这类词的形成。如:English-speaking、man-madethree-eyed、easy-going、playground、impossible、non-smoking、unhappy、disagree、hopeless、arrangement, 等等。平时要注意总结, 归纳其中的规律, 日积月累, 掌握更多的英语单词。
二、听力训练
每天都坚持听课文和单词的录音。所谓熟能生巧, 通过“听”觉的刺激, 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一种语言感知。“听”可以帮助同学记忆单词、熟悉单词连读和各种不同语型的语音语调。即便读音不准的同学, “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你的发音。另外, 高二的学生每周要进行一次听力测试, 高一的可以隔一个周。试题可以选自《英语学习周报》《双语报》等上面的听力题。做这类题时应该分三步骤进行。 (1) 听前活动。进行听力测试之前, 应阅读题目, 这可以帮助你直接切入对话主题, 听的时候就不会盲目。 (2) 听的过程。听之前的题目和选项阅读已经让你有所准备, 在进行“听”的过程中只需要注意对话中的关键词、句, 语境, 会帮助你对答案做出正确的判断。 (3) 听之后。听完不要急于对答案, 对模糊不清的地方再重复听, 对照完答案后, 把原文大声朗读一遍, 有助于增加你的语感。
三、语法训练
英语语法包括交际用语、词法、句法和时态语态等。交际用语是高考里的重要考点, 高三复习中发现学生在交际用语方面掌握得还好, 但在词汇应用方面却是很糟糕。相当一部分的学生, 对英语句子的结构非常模糊, 希望这些学生务必把下列基本的句型结构记熟。 (1) 句子分为三大类: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并列句和复合句只是简单句的延伸。 (2) 五种基本句型:主语+谓语、主语+系动词+表语、主语+谓语+宾语、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主语+谓语+宾语+宾语补足语。 (3) 基本的句式有四种: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除此之外, 语法部分还包括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主谓一致、倒装句、强调句、虚拟语气、间接引语直接引语和省略句等。
四、阅读和写作训练
阅读是写作的准备, 写作是阅读的必然延伸物。阅读不能仅限于课本上的英语短文, 必须扩大自己的阅读量, 每星期至少读五篇以上。阅读可以让你接触更多的文体, 扩充词汇短语, 培养你的语言运用技能。阅读时要限时, 这样可以提高你的阅读速度。另外, 阅读时要注意两点:阅读的文体要多样化不能单一, 不能喜欢故事就找故事阅读;要找一些适合自己水平的文章来读, 太深了, 一篇文章中生词就有十几二十个, 这样会浪费时间, 也会降低自己的学习兴趣。也不能太浅, 这对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不利。
写作时, 要注意各种文体的写作格式。如书信、通知 (包括书面和口头通知) 、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等, 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写作方式。平时要认真分析, 了解每一种文体的具体特点。每种文体, 自己要有意识地重复写上几篇, 以利于熟练和掌握这种文体的写作格式和表达方式。另外, 要弄清楚写作要求, 也就是文章的几个要素, 一定要把指定的要点全部写到, 缺一不可。其次, 在写作中不能老是用一种重复的句型表达, 要灵活利用分词、不定式、从句的形式穿插使用, 这样, 你的文章才显得有文采, 有新意。如果你对英语写作一窍不通, 一开始不妨找些英语范文来读、背、甚至默写, 至少要15~20篇, 以后坚持每一两周写一篇作文或笔记, 久而久之, 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 书面表达也跟上了。
每个学生都想实现自己的梦想, 走进大学的殿堂, 都想在社会上有一番作为, 可是偏偏就有人因为英语跟不上而遗憾。所以, 有了明确的目标后, 就必须配备相应的计划和做法。不能在初中随便过, 高一、高二糊涂过, 到了高三才拼命过, 这样就为时过晚了。
因此, 学生一定要提前形成高考备考意识。高一、高二的时候, 要认真学习, 全面夯实基础知识, 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 全面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听力、语法、阅读和写作训练, 为日后的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扎扎实实地把英语的基础打好, 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理想奔去。
我相信, 提早准备和不懈努力, 会换来胜利的果实。大学的校门, 是朝着那些有着远大理想而又坚持不懈的学生敞开的。
关键词: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导学结合、练评促能。
随着新课标教材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成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过去教师常问学生的一句话是“学会了”吗?如今教师要问的是“会学了”吗?这是教育本身质的飞跃。“授人以鱼,仅供一餐之食;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益无穷”是教育发展的主题思路。而如何“授人以渔”先得设计好学案。但到底应怎样设计学案呢?
首先应弄明白的是“什么是学案?”,我认为,“学案”故名释义“学习的方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是教师给学生设计的学习方案,是教师给学生设计的课堂学习的方案。因此学案应受教材内容、学生自学水平、教师教学水平、课堂时间的制约。教师必须要考虑: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需要多少时间?
学案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和课堂可操作性。
初中英语学案应设计哪些内容?显然应是教师估计学生可能通过自学能学会的知识,主要应是教材的“双基”内容。学案设计应立足于学生“易学、想学、会学、乐学”这一根本。在准备学案时,不是首先考虑教师要教什么,怎样教,设计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然后再考虑怎样让学生配合自己:而是首先要考虑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会遇到哪些网难,怎样帮学生克服,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学案的设计不但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而且要有利于引导学生“会学、会用、会做”,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下面我就英语学案的设计谈谈我的几点见解:
一、学案的组成
学案设计包括教材理解、学习目标、自学指导、平行训练、合作探究、达标测试、知识整理等七个部分。
二、学案的编写
1、教材理解
首先,教师要仔细地研读《课程标准》,理解编者的编排意图,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弄清课文的重点难点,准确的理解教材。以指引学生理解教材。
2、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应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增强学习的动力和针对性。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与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对应,突出学习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有明确的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拟定学习目标,一般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综合应用。让学生预习时日标明确。
3、自学指导
这部分设计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这能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架设温故而知新的框架,建构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根据“学生自己能弄懂的知识,课堂上不教”的原则,将这一部分内容编制成基本检测题。上课时,把它们发给学生,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的内容,自主钻研教材,并回答“自学指导”中提出的问题。当然,“自学指导”中的问题都是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就能够完成的。这样。学生在完成“自学指导”问题后,在内心中会有一种收获的喜悦,并对自己的自学能力表示认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4、平行训练
训练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代表性,层次性,由浅入深。
5、合作探究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设计学案应给他们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对学生而言。学习中的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善思者。会经常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忆、想像、对比归纳,这样可以加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正所谓“学起于思”。教师在设计学案时,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矛盾的焦点上,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授课过程中,当学生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因势利导,深化教学内容,着力指导学生拓宽思路,丰富学生想像力,以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要鼓励、引导学生超常思维,即打破思维定性,改变思维习惯,调动学生潜在的能力,产生新思路,达到求新、求异的目的,从而锻炼和发展思维能力,变“苦学”为“乐学”。具体操作时。先让学生在预习时提出急于解决的问题,再在课堂上当堂讨论解决。
6、达标测试
习题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题目应少而精,要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突出易混淆的、需注意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细心审题的习惯。还可以出一些能力提高题。主要是针对掌握程度好的学生而设计的,这部分题曰的设置要多链接学生的难点甚至学生平时最不愿意做、考试时最容易失分的题型。提高题侧重于能力训练,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该部分对一般的学生不做要求,但教师只要引导好,通过各种途径来吸引学生,就没有学生会对这部分内容主动放齐的。
7、知识整理
学生的学习进入尾声,就应对本堂课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要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的表现,起导向作用。这一部分内容应在课上填写。
本学期以来,高二英语备课组各位老师紧紧围绕着学校的中心工作,在学校各部门和各级领导指导下,认真研究高二英语教材,积极探索并实施与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努力创新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致力于提高高二年级英语备课组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收到了一定效果,取得了一定成绩。
高二英语备课组的教学教研工作的完成是较为令人满意的。组员间互相交流,取长补短,随机教研,团结协作,互相学习,相互帮助,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做到了教学资源共享,为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重要保证。
(一)定计划。在开学初,我们就及时讨论制定大致统一的教学进度、目标、要求,明确教学要求,确保各位老师在根据不同班级情况做适当的调整时有大致的标准参照。
(二)明确教学目标。狠抓基础,突出重点和难点,承上启下是我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重点。
(三)严抓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每次备课由1名教师就一个模块内容进行主讲,明确本模块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基本习题,参考教法等。然后,同年级备课组教师进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之后形成文字形式的教案。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做到了教学资源共享。值得强调的是,围绕着我们的教学目标,我们特别注重抓学生的词、句、篇的基础知识的积累。通过自始至终的狠抓不松,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让学生有较好的语句语篇积累。
(四)狠抓检查落实,教学效果显着。基础差,习惯差,懒惰是我们学生的普遍现象。因此,我们把狠抓落实检查这一环节,付出巨大的努力扭转学生的陋习。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看到了可喜的变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逐渐形成,英语教学工作正朝着良好的方向行进。
(五)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我组年轻教师多,他们虚心好学,上进。他们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积极听课,并向高三教师学习,而老教师也热心帮助,从教学方法到知识的答惑上都提供帮助,毫无保留,真正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在这种浓浓的教研气氛中,教学业务得到极大的提升,工作态度也更加认真积极,年轻教师迅速成长。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备课组的各项工作能顺利完成得归功于每一位老师,他们敬业、团结协作。尤其是他们的敬业精神让人敬佩。能做到保值保量的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完成每一项常规教学教研,其敬业精神可嘉。
高二年级英语组
一、重点词汇与短语
1.由up and down 想到的
英文中有很多类似up and down (上上下下)的表达,学会这些表达对灵活应用语言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例子:
again and again 一次又一次
here and there 处处,到处
back and forth 前前后后
to and fro 来来回回
day and night 日日夜夜
black and blue 青一块紫一块
now and then 偶尔,时时
high and low 到处
in and out 时进时出
young and old 不论老少
(in)twos and threes 三三两两
(at)sixes and sevens 乱七八糟
2.make作使役动词用法
make作使役动词时, 后面可以接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 过去分词, 名词或形容词作复合宾语。 用法如下:
(1). make sb do sth结构.
例如:
I made him come.
我让他来的.
He was made to come.
有人让他来.
[注意]make后接不带to的动词不定式作补语, 但变为被动时, 转换为带to的不定式, 类似的有let和have
(2). “make +宾语+过去分词”, 其中宾语往往是主语所对应的oneself或one’s….
例如:
I can’t make myself understood.
我表达不清楚我的意思.
She tried to make her voice heard.
他尽量让别人听到她的说话声.
(3)“make +宾语+形容词”, 表示 “使……”.
例如:
They’ve made their hometown rich.
他们使他们的家乡富有起来了 .
The Internet also makes it easier for companies to keep in touch with customers and companies in other countries.
互联网使公司与国外客户之间的联系和交往越来越简单.
(4)“make +宾语+名词”, 表示 “使……成为”.
例如:
In 1849, Marx went to England and make London the base for his revolutionary work .
1849年, 马克思去了英国, 并将伦敦作为他革命工作的根据地.
3.英语中复合形容词的作用及构成
(1)复合形容词主要用来作定语, 通常作前置定语, 即要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
例如:
He is a good-looking actor.
他是一位帅气的男演员.
(2)复合形容词的构成.
A.“数词+名词”.
例如:
ten-speed bicycle 十速自行车
1000-metre race 1000米赛跑
B. “名词+形容词”.
例如:
world-famous expert世界著名的专家
duty-free product免税产品
energy-efficient节能的
C.“名词+现在分词”.
例如:
peace-loving people热爱和平的人们
energy-saving节能的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说英语的国家
D.“名词+过去分词”.
例如:
man-made projects人造工程
state-owned factory国有工厂
E.“形容词+名词”.
例如:
new-world新大陆的
the Mid-autumn Festival中秋节
F.“形容词+现在分词”.
例如:
ordinary-looking actor相貌平平的演员
easy-going classmate好说话的同学
G.“形容词+过去分词”.
例如:
new-found house新近找到的房子
ready-make clothes现成的衣服
warm-hearted girl热心肠的女孩
cold-blooded creature冷血动物
H.“数词+名词+ed”.
例如:
three-legged table三条腿的桌子
four-eyed fish四只眼的鱼
J. “数词+名词+形容词”.
例如:
five-year-old boy五岁的男孩
14-metre-deep hole14米深的洞
K.“副词+现在分词”.
例如: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深远的意义
hard-working mother勤劳的母亲
L.“副词+过去分词”
例如:
well-educated gentleman受过良好教育的绅士
well-prepared准备好了的
strongly-built boxer 体格健壮的拳击手
[注意]当复合形容词中含有可数名词时, 这个名词只能用单数.
二、词义辨析
1.辨析 worthwhile, worth, worthy
请研读下列句子,注意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
2.We had a long wait, but it was worthwhile because we got the tickets.
3.It’s well worth making the effort to learn how to do it.
4.The novel is worth reading.
5.That piece of land is worth 500,000.
6.That’s a performance worthy to be remembered.
7.The newly-built museum is worthy of being visited once again.
[解析]1. 我们等了很长时间, 但这是值得的,因为我们总算买到票了。(worthwhile adj.“值得花时间/精力/金钱的”)
2.很值得花一番功夫去学会怎么做这件事。(worth adj. 多用作表语,“值得...”)
3.这本小说值得一看。(worth 常构成搭配 be worth doing)
4.那块地值50万英镑。(worth prep. 其后可接名词、代词作介词宾语。)
5.那是一场值得怀念的演出。(worthy adj.“值得...的;配得上...的;应...的”)
6. 新建的那家博物馆值得再去看看。(worthy 常构成搭配:be worthy of being done;be worthy to be done)
2.strength, force, energy和power的区别
这四个词都表示 “力”的意思.
(1)strength表示 “力”的意思. 通常指固有的潜在力量. 就人而言, 着重指力气; 就物而言着重指强度, 潜力等.
例如:
He lifted the huge stone with all his strength.
他使尽全身力气举起那块石头.
Let’s test the strength of the little bridge by walking on it.
咱们在小桥上走一走, 试试它的强度.
(2)force主要指自然界的力量, 暴力, 势力, 说服力, 压制力, 法律, 道德或感情的力量, 军事力量等. 总之, 它是活动过程中的力量.
例如:
If you drop something, the force of gravity will pull it to the floor.
如果你仍下一样东西, 地心引力就把它吸引到地板上.
Religion and politics are powerful forces in society.
宗教与政治是社会上的强大势力.
The police had to use force when they took him to the police station.
当警察带他到警察局时, 他们不得不用武力.
(3)energy主要指 “人的精力; 自然界的力量”.
例如:
Electrical energy raises and lowers elevators.
电能使电梯升降.
Old as he is, he has so much energy that he can work 14 hours a day.
尽管年纪大, 他有足够的精力, 每天工作14小时.
(4)power主要指做一件事所需要的能力, 功能, 人或机器等事物的潜在能量.
例如:
Knowledge is power.
知识就是力量.
The masses have boundless creative power.
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
Water power creates electric power.
水力能产生电力
三、重点句型
1.If we learn to welcome change and appreciate what is new and different, we will be well-prepared for whatever the future may have in store. 如果我们学会迎接变化, 学会欣赏新的不同的东西, 我们就能有准备地迎接未来给我们带来的一切
what is new and different是名词性从句, 在句中作宾语. 如:
He is so young that he cannot tell what is right and what is wrong.
be well-prepared for “为……作好准备”, 通常表示一种状态.
We are well-prepared for the coming examination.
2.For example, if you use a telephone that transforms a person’s voice into ones or zeroes, as a digital phone does, you still think that the voice you hear is “real”, don’t you? 例如, 如果你使用一部把人的声音转换成数字的电话, 就像数字电话那样, 你仍然会认为你听到的声音是真实的, 是吗?
as a digital phone does “就像数字电话那样”, 此时as引出的是一方式状语从句, 从句还可以用倒装.
如:
She plays the piano, as does her mother.
3.I have written before that this country has high hills, whose tops spread out into green and moist fields upon which great numbers of sheep are fed. 我以前写过一本书, 书中写道: 那个国家有高山, 山顶绵延到翠绿, 潮湿的田野, 上面养着大量的羊.
Whose tops引导出一个定语从句. “whose +n”引导定语从句, whose可指人, 也可指物. 指物时, 亦可换用 “the +n. +of which”或 “of which the +n.”.
如:
The house ______was damaged has now been repaired.
upon which引出的也是一个定语从句, upon与前面的fields有搭配关系.
如:
He lost his bicycle on which he often went to school.
四、语法复习
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以及同位语从句,在复合句中分别作主句的主语、宾语、表语,以及同位语。
1.主语从句:在复合句中作主句的主语。引导主语从句的词有从属连词that, whether以及连接代词who, whom, what, which, whoever, whomever, whatever, whichever和连接副词where, when, why, how等。
如:
That she was ill made us very worried.
Where we should go for our holiday has not been decided yet.
有时为了使句子结构平衡, 避免“头重脚轻”,常用it作形式主语,而把主语从句放在后面。这样就构成了以下一些句型:
(1)It is+ adj./n. +从句
It is unlikely that he will come tonight.
It is a pity that we didn’t go to the 28th Olympic Games.
(2)It+不及物动词+从句
It seems that he doesn’t like the house at all.
It happened that I know the president of the company.
(3)It+ be+过去分词+从句
It is reported that over 200 people were killed in the fire.
It was said that nobody could work out that problem.
2.宾语从句:在复合句中做句子的宾语。引导宾语从句的词有从属连词that, if或whether,连接代词who, whom, what, which, whoever, whomever, whatever, whichever和连接副词where, when, why, how等。
如:
I don’t think (that) he is fit for the job.
They are careful about what they eat.
It is hard for us to imagine where all these advanced technologies will lead us.
有时为了使句子结构平衡,避免“头重脚轻”,常用it作形式宾语,而把宾语从句放在后面。
I don’t think it a good decision that he be given this job since he has no experience at all.
特别提示:宾语从句的引导词that可以省略,但如果有两个以上由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则一般不省略that。另外,宾语从句中如果有“or not”,则不能用 “ if”,只能用 “whether”。
如:
Conferences like the Earth Summit help people understand that there exist serious problems and that there is still time to take action.
Nobody knows whether his dream will come true or not.
3.标语从句:在复合句中作句子的表语。引导表语从句的词有从属连词that, whether以及连接代词who, whom, what, which和连接副词where, when, why, how等。
如:
The fact is that I know nothing about it.
The problem is how we can raise so much money.
My question is who will get the position.
4. 同位语从句:在复合句中作句子的同位语。 引导同位语从句的词有从属连词that, whether以及连接代词who, whom, what, which和连接副词where, when, why, how等。
如:
What to you think of my idea that we go to Qing dao for our summer holiday this year?
Everyone was excited at the news that China won the bid for the 28th Olympic Games.
Scientists have not found answers to the question how life began on earth.
有时that从句可与先行词分开。
如:
The fact remains that he doesn’t believe me at all.
特别提示: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的引导词that只起引导词作用,不作名词性从句的成分,且不能省略。其他引导词则既起引导词的作用又充当从句的某一成分。
【考点透视 考例精析】
[考点] even though/ even if 用作连词,“尽管,即使”,引导让步状语从句。
[考例1] Allow children the space to voice their opinions, _________ they are different from your own.
A.until B.even if C.unless D.as though
[点拨] until “直到…”,引导时间状语从句;even if “即使,尽管”,引导让步状语从句;unless “如果不,除非”,引导条件状语从句;as though/ as if “似乎,仿佛”,引导方式状语从句。分析前后两句之间的关系,这里要选B。
[拓展1] 注意even though 和even so 的区别:even though/ even if 用作连词,“尽管,即使”,引导让步状语从句;even so 用做副词,意思是“尽管这样/那样;即便如此”。
[考例2] Your uncle seems to be a good driver; _________, I wouldn’t dare to travel in his car.
A.even so B.even though C.therefore D.so
[点拨] 选A。分析句子结构,这里要用副词even so。
[拓展2] 对连词的考查,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要正确的选择连词,除了了解常用连词的意义和用法外,关键在于正确分析前后句之间的关系。
[考例3] I’d like to arrive 20 minutes early _______ I can have time for a cup of coffee.
A.as soon as B.as a result C.in case D.so that
[点拨] 选D。后句“我有时间喝杯咖啡”是前句“我想提前20分钟到”的目的。so that “以便,为了”,引导目的状语。
[考例4] They wanted to charge $5,000 for the car, ________ we managed to bring the price down.
A.but B.so C.when D.since
[点拨] 选A。 前后句之间意思转折,我们选表转折意义的连词but。
【基础演练】
一、根据所给首字母或括号中的汉语意思填写句子空格中所缺的单词。
1.G ______ is the study of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 and of the seas, rivers, towns, etc. on the earth’s surface.
2.Salary for teachers in China has increased by an a ______ of 10%
3.We are familiar with such c ______ as bags, bottles, boxes and so on.
4.Shanxi is rich in e ______power, which ensures the supply of electricity for Beijing, Tianjin and some other places.
5.Don’t discuss the problems together; each should be dealt with s ______
6.The forest covers an area of 1,5000 s ______ kilometers.
7.The rose is a beautiful flower with a p ______smell.
8.We had no c ______ but to accept their decision.
9.We close out shop at m ______, that is, we have our shop open till 12o’clock in the night.
10.The children were still wide a ______. They were not at all sleepy.
二、单项填空
1.The test ______a number of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A.consists of B.lies in C.makes of D.takes in
2.She can’t ______her husband making fun of her.
A.allow B.bear C.agree D.suffer
3.Many companies and consumers have already begun reforming the way ______they do business.
A.how B.of which C.in that D.不填
4.Thanks to the invention of the mobile phone, people can now keep in ______with each other quite easily
A.relation B.union C.touch D.connection
5.______you’ll have a greater chance of finding a suitable job if you have done some part-time jobs
A.Generally B.Especially C.Mainly D.Surprisingly
6.Do island nations have advantages ______other countries?
A.with B.over C.upon D.from
7.The murderer tried to run away from the prison but he ______getting arrested by the police.
A.ended up B.broke up C.started up D.cut up
8.A warm thought suddenly came to me I might use the pocket money to buy some flowers for my mother’s birthday.[06 安徽卷]
A.if B.when C.that D.which
9.We have only a short holiday, so let’s ______the most of it and try to enjoy ourselves.
A.get B.take C.make D.have
10.He came up with a new ______to the problem at yesterday’s meeting.
A.way B.method C.means D.approach
【能力拓展】
完形填空:
Mars is not, it seems, the dry old planet we once believed (1 ) . Astronauts who are (2) to go there in the next decade may find plenty (3) water to slake (消除) their thirst. And with water present the (4) of finding some sort of life of Mars are (5) brighter.
This is the view of forty geologists who have been analyzing (6) of pictures and other scientific (7) obtained by robot explorers in the sixties and seventies.
To begin with, scientists thought the Red planet was as (8) as the Moon (9) dust storms swirling over vast sandy (10) . But now the picture is very different (11) mountains and valleys carved by (12) glaciers and rivers rushing and rumbling deep underground.
In a report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rtian pictures Dr. Michael Car of the U. S. Geological Survey comments: “I am convinced (13) lots of water on Mars.” Any surface water will be in the (14) of ice. But it could save explorers from (15) to take so much (16) with them.
The report says (17) Mars probably had a warmer climate in ages (18) due to its axis (轴) having been more tilted (倾斜) towards the sun.
(19) signs of plant or animal life have been detected by instruments landed on Mars, (20) the landing vehicles have been sent there for a few years.
1. A.it is B.it C.it to be D.was
2. A.expected B.hoped C.required D.sent
3. A.to B.of C.more D.in
4. A.chances B.openings C.occasions D.possibility
5. A.quite B.very C.much D.more
6. A.a few B.many C.thousand D.thousands
7. A.skills B.news C.intelligence D.information
8. A.peaceful B.quiet C.lifeless D.dead
9. A.of B.with C.for D.through
10. A.deserts B.mountains C.rivers D.seas
11. A.from B.between C.for D.with
12. A.energetic B.great C.heavy D.powerful
13. A.there’s B.there’re C.here’s D.here’re
14. A.appearance B.way C.form D.shape
15. A.have B.having C.carry D.carrying
16.A.water B.ice C.equipment D.oxygen
17.A.what B.if C.how D.that
18. A.pass B.past C.ago D.before
19. A.Not B. No C.Nor D.Never
20. A.probably B.perhaps C.supposed D.although
参考答案
高二部分
Units 5-6 (B2)
基础演练
一、 1.Geography 2.average 3.containers 4.electrical 5.separately 6.square
7.pleasant 8.choice 9.midnight 10.awake
二、1.A 2.B 3.D 4.C 5.A 6.B 7.A 8.C 9 .C 10.D
能力拓展
1-5 CABAC 6-10 DDCBA 11-15 DDACB 16-20 ADBBD
1.C 根据新的资料显示,火星似乎并不像我们过去认为的那么干燥。it代替前面的专有名词Mars; to be 为不定式的省略式,其后面省略了dry。 不定式的省略式通常省略to后面的成分,但后面为to be结构时,就要保留be而省略其后面的成分。
2.A expect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表示“期待某人做某事”。这里用其被动语态形式:be expected to do sth. 。表示“某人被期待做某事。”
3.B 此句的“plenty of=a lot of”为固定词组,意思是“大量;许多;充足”。
4.A 本句的意思是“由于水的发现,在火星上面找到某种生命形式的机会就变得更加明朗了”。
5. C 此处的much用来修饰比较级,其它选项都不能修饰比较级。
6. D thousands of用复数形式表示不确定的数字,此处意思是“数以千计的 ”,后接复数名词;a few of后接“限定词+复数名词”,意思是“某(固定)范围内的一些”;many of 后接“限定词+复数名词”,意思是“某(固定范围)内的许多”。
7. D 指的是“在六七十年代探测器获得的其他科学信息(information)。”
8. C 此句的意思是“刚开始的时候,科学家认为这颗红色的行星象月球一样没有生命(lifeless)。”
9. B 此处为“with + 名词 / 代词 + 不定式、分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等 ”构成的复合结构作状语。
10.A 此句意思是“沙暴(dust storms)在广袤的沙漠(deserts)上旋转。”
11.D 注意此题的关键是要搞清它不是be different from结构,因为此结构后的名词前要用限定词,而该空后面的名词前无限定词,故可排除。此空与第44空一样,为“with复合结构”作状语。
12.D 这里用powerful形容冰河对山谷冲刷的威力巨大。
13.A 此句用的是“there be”结构,其后面的名词water(即主语)为不可数名词,故谓语动词be用单数形式。
14.C 词组“in the form of”的意思是“以……形式”。此句意思是“任何表面上的水将以冰的形式存在。”
15.B from为介词,后面接动词的-ing形式,故可排除A和C两个选项;本空为have to 结构,意思是“必须;不得不”,所以其后接动词原形。
16.A 此句的意思是“水的存在使探险者们不用随身携带大量的水。”
17.D 此句意思是“报告说由于火星的轴在过去的岁月中更倾斜地面对太阳,那时火星的天气,可能比现在暖和”。此处that引导一个宾语从句,其本身在宾语从句中不充当任何成分,也没有任何词汇意义,仅起连接的作用。
18.B “in ages past”表示“在过去的岁月中”。
19.B no为形容词,等于“not a / not any”, 表示“没有”,后接名词; 而not的后面一般接动词、形容词或从句等成分。
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Part one(30分)
第一节:1—5 CCBCB6—10 ACACA11—15 BCAAC
第二节:16.100 rooms17.private bedroom18.cooking
19.outdoor jobs20.200 pounds
Part two(45分)
(15分)21—25CDBAA26—30BACCA31-35 AACBB
(18分)36-40 ADCBD41-45 CBABA46-47 CD
(12分)48 in 49.So/And50.them 51.A52.taken53.to54.are
55that
Part three(30分)56-60ADBDA61-65 BCACB66-70 BACDD Part four(45分)
10分
71.Phone interview tips72.relaxed
73.Disadvantages74.communicate
75.additional challenges76.tips
77.more confident78.make notes
79.energetic and confident80.avoid unnecessary fillers
10分
81.Tips to Keep Your Skin Healthy While Traveling
82.Bring my own tissues.83.Because sometimes hotel water is dirty/nasty.84.Tips for skin care once you return home.EXAMPLE(25分)
《新课程标准》要求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优化教学模式、发展学教潜能,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举措。
首先,《新课程标准》要求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如何在阶段侧重的前提下,切实贯彻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原则呢?学习任何一种语言,一般都要通过听、说、读、写的多次反复,才能使大脑皮质的听觉中枢、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建立一一对应的神经联系,这个过程是有序的。视听是信息的输入,说写是信息的输出,但同时也起到反馈的作用。输出信息,经过评价,又再次输入,强化所学内容,形成完整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把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语言的本质来分析,听说是读写的基础,听熟了口语体的表达方法,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抓重点、划分词组和意群的能力。听说带动读写,读写提高听说,这是入门阶段学习英语的一般规律。听、说、读、写互相影响,彼此促进是语言发展的辩证法。
到了高年级,由于课文加深加长,听说只能用来促进阅读,而不能以听说带动读写了,所以应该用较少的时间来进行听说训练,进而转入读写为主。以读写带动听说,阅读能为听说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在阅读中得到巩固的词汇和语法知识,又能保证听说训练的正确性和敏捷性。
当然,听、说、读、写的全面发展并不是说一定要平衡发展。突出了听说,并不能自然带动读写,反之亦然。因为人的视觉、听觉、动觉和语言的生理机能是相对独立的,各种能力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培养出来。因此在起始阶段,就要选择与课文同步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也要适当地要求学生用学过的语言知识写一些短文。在课堂教学中,要贯彻听、说、读、写全面发展,各个教学阶段有所侧重,一般说来,初级阶段侧重听说,中级阶段侧重读写。有所侧重并不是割断四种技能的有机联系,而是分清主次,使之相辅相成。同时,听、说、读、写既是教学的目的,又是教学的手段,可以运用手段来检查目的,用目的来及时评价。
其次,《新课程标准》要求采用活动型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传统的单向“填充式”教学变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提高的实践性多向交流,学生要把“各自为战”的学习方式变成小组活动的互动参与和交流。传统教学中,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讲授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这是很不科学的。新的教学思想认为,教师应该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刺激、促进学生的自我活动能力,使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学习,从而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
为了创设双向交流的语言情境,应该改变单纯讲解和机械操练的教学模式,抛弃只教若干单词、句型或语法知识的旧套路,采用跨单元、跨编排的整体教学法,创设语言交际的情境,经常变换教学方式,与学生共同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在这种充满乐趣、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老师与学生的情感和语言交流是自然的、充分的。师生共同创造的教学过程,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使他们对英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热情。
除了上述交流模式的改变,我们还要重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应该让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的过程,人人都从中收益,这样的学习活动是高效的,语言的学习尤其需要与别人的交流,利于输出和反馈。据此,我们可以把班上的学生分为四人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在课堂上密切合作,在课外也要共同开展学习活动,这样学生就不把学习当成老师强加的任务,而是当成互相配合、共同协作的合作过程。教师要对小组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让每个成员都参与实践,互相启发,互相帮助,有效地保证课内外综合式教学有序进行。
每个学习小组由临近的座位组成,每组指定一名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组织学习。在小组学习中,他们一起朗读、背诵、预习、复习,并且还要研究并讨论疑难问题。在教学中,小组学习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发展自我反馈、自我评价的技能,逐步学会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有了明显的提高。然而表现在学习上,他们自学能力并未随之增强,在学习过程中仍处于被动地位。随着初中英语课文篇幅的增长,知识点多而密集,而课堂时间又相当有限,学生们仅靠“老师讲我们记”这种机械的学习方式是学不到真知识的。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争取主动,走在老师的前头,认真做好先学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提前做好先学就好比我们去看一场电影,如果事先知道这是一部“侦破片”,一开始就会给自己一个设问:“谁是凶手?”然后专注地从剧情发展的蛛丝马迹中探究答案,最终恍然大悟。学习也一样,古语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的先学就是为了给自己寻疑,有了疑问才有一种探寻答案的迫切愿望,才能重视寻求答案的过程——这个过程正是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如果课前没有充分先学,即使学生在课堂上很认真地做了笔记,那只是把老师的讲稿照单全收,自己却找不到重点与难点。就如上市场购物,毫无意识地提了一堆物品回家,却不知哪些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如此,一些很有用的知识却成了记忆仓库里的废品。
实践证明:教学一开始教师就将学习目标明确地告诉学生,以引起他们的注意,这远比让学生一头雾水地进入课堂要好得多。
二、怎样指导学生进行课前先学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怨言:我叫他们课前先学新课,他们却没有完成。实际上,并非所有学生“不完成”任务,大部分学生是不知如何完成这项没有头绪的任务。试想,学生手头并没有老师所拥有的教参或相关资料等,加上他们能力有限,难以从众多的知识点中找出重点。他们能做的,顶多把一篇课文从头看到尾,看看是否有他们看不懂的语句。针对此情况,布置课前先学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前先学作业应具体
进行集体备课时要统览全单元,设计好系统有序的整体方案。即具有本校特色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学案。例如教学初中英语初二(下)Unit6 Topic3 Section A时,我布置的课前先学的作业为:
1.学习目标
(1)学习section A的单词、短语及重要句型。
(2)学习条件状语从句的用法。
(3)了解骑自行车的利弊,注意行车安全。
2.课前预习
(1)熟记P41~42单词。
(2)翻译下列短语。
①习惯于 ②更自信一点
③遵守交通规则 ④减速
⑤避免做某事 ⑥伤的很厉害
⑦受伤 ⑧几米之外
这样,学生能清楚地知道明天的上课内容,并做好充分的课前先学工作。
(二)所设计的先学作业应是科学有效的
教师应认真地把设计第二天的先学作业列入备课环节。布置的先学作业要能突出第二天的重难点,不要千篇一律。要带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带有浓厚的兴趣去研究老师所留下的“悬念”。不要让先学的作业成为学生的课余负担,造成不必要的厌学情绪。因此布置的先学作业应是学生易于接受的。
(三)应长期坚持布置先学的作业
不可忽冷忽热,要及时检查学生的先学情况,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切莫让学生感到先学作业可做可不做,这样反反复复,一定学不好。要让他们逐渐把“先学”这件事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化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
三、长期坚持课前先学有何益处
1.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初中生除了应该认真听讲、及时总结归纳知识点、勇于质疑、努力扩展知识面外,还应养成独立思考勤于自学等习惯。做好先学工作是养成这些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可以说,先学工作完成得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初中英语成绩。俗话说得好:好的习惯能造就好的一生,学习也是这样。
2.有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课前先学时,所面对的是新的英语对话或文章。当他们对新的单词、短语及课文或语法进行理解分析时,会自然地运用上已学的知识。再通过辅助材料如字典的帮助,积极动脑思考,不仅巩固应用了旧知识,还提前对新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同时对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高二英语如何学】推荐阅读:
高二上学期教学总结 (人教版英语高二)01-11
高二的英语作文07-10
高二英语作文必修07-28
国庆高二英语作文12-23
高二的英语作文范文06-06
高二英语学习计划06-07
高二期中考试英语试卷06-29
高二英语下期末试题09-17
高二英语必修5范文11-02
高二英语教师个人总结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