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案例分析重点

2024-12-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重点(精选8篇)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重点 篇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四条、第十六条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二、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三、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四、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六、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七、建立防火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八、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九、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重点 篇2

消防安全管理是涉及到一个单位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前提之一, 而且, 从广义上来讲, 消防安全管理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安全的重大问题。单位重视消防安全就是重视自身的发展和人民大众的财产健康安全, 是致力于单位的长远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消防安全工作中单位要积极的传播和强化消防安全知识, 并将各种实际的操作应用到实践中去, 不断的完善消防安全的管理。

1 简述消防安全管理对重点单位的重要性表现

1.1 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就是从单位自身的社会责任出发, 积极的做好管理工作确保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实际的消防安全工作中依然存在着缺陷, 就消防设计方面还有安全隐患, 比如, 其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报警设备、消防员培训等没有一套长期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这些机制不完善所造成的消防安全问题是整体性的, 只要是制度上出现问题, 在执行的时候就会出现漏洞。比如, 出现消防问题的时候救护不能实时赶到, 不能提供足够的供水, 或者是大面积的救护设备不能正常使用。这些情况都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和经济财产的损失, 将会影响到整个单位的安全质量和整体应用功能。

1.2 管理制度的进一步改进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管理制度进行修缮主要有几个重要的方面, 首先就是, 及时将先进有效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消防安全措施的设计中, 促使管理方法的不断优化;然后就是在技术上要不断的提高, 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相关的知识等都要及时的更新, 实时的积累。让技术和安全意识等多方面形成一个管理整体。也就是说技术上要从细节入手, 比如一张责任区消防供水图的设计、消防检测器的安装、电气照明器具及其配电箱的安装等各种各样的安装程序都要得到重视, 就安全意识上讲, 就是要落实各种常规的消防安全管理章程, 将责任落实到相关的部门和个人上, 做好安全管理的落实工作才能促进各个工作环节的顺利开展。

2 重点单位在消防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2.1 消防设施管理不到位

消防设备的管理是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现如今各个单位在消防管理措施方面做得不够到位主要表现在忽略建立消防设备的档案资料, 没有一套可行的设备维修保修方案, 相关的设备管理人员安排欠妥以及较为落后的设备技术等等。这里面最为显著的就是设备的档案管理问题, 设备的档案齐备才能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及时的追本逐源, 查出故障的源头以及该设备的维修和保修信息。

2.2 员工业务素质不全面

消防器材的使用和消防知识的普及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需要做的基本工作, 但是有一部分重点单位的员工对这些技能和知识的掌握还不够, 对消防设备的使用还比较生疏, 很多消防方面的常识也不是很了解。一方面可能是这些员工本身的职业素质比较差, 对自己的业务掌握的不好或者是信息接收处理能力比较差;另一方面就说明单位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做的不到位, 也就是说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比较低, 没有实时的组织员工对消防方面的技能和知识进行培训。

2.3 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齐

单位的员工对消防设备的使用和相关常识的掌握情况在很大程度上还要看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是不是做到位。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主要负责整个单位的安全教育的监督管理并实时的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但是很多的单位没有配备好安全管理人员, 有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比较差限制着其能力的发挥, 有的管理人员在进行安全教育工作的时候有所疏忽, 甚至没有为员工进行最基本的班组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 完全没有调动起员工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 有的时候管理人员的数量过少或者是职位编排上出现混乱, 导致其不能覆盖所有的消防安全管理岗位, 使工作难以开展。

2.4 消防技术使用不规范

消防安全管理也涉及各种技术, 比如消防设计技术、日常管理技术以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在新建或者是重建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套比较科学系统的消防设计, 如果在设计方面没有较好的技术指导就会影响设计的操作和应用上出现故障。在消防安全的日常管理上也需要一定的技术, 就简单的消火栓日常管理上来讲, 要是该消火栓疏于管理, 积累了很多的杂七杂八的东西在里面没有被清除掉, 那么消防车在加水的时候就会将这些杂物一起加入到水泵系统, 由此造成消防车的供水系统出现堵塞, 减弱水流的流速或者是阻碍设备的运转;甚至有的单位和个人忽视安全法规, 私自将安装好的消火栓卸载下来另作他用, 或者是直接将消火栓配件等给偷走。这些都将会影响到实际的灭火救援工作, 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不必要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2.5 消防整体投入不充足

对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来讲, 消防安全管理的各种开支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有些单位出于自身的经济利益考虑擅自缩小开支。这就使消防设备的安装、修缮和专业人员的配备出现困难。这使得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更别说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完善消防安全管理。这主要是存在相关单位在认识理念上的偏差导致的, 他们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 安全意识较弱而大胆的减少安全管理方面的经济支出。他们没有想到消防安全工作的进行则是单位的经济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从而无法避免的出现一些严重的火灾隐患, 随时威胁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6 行业主管部门消防安全管理职能履行不到位

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的环境下, 很多的中小型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等各种各样的经济实体雨后春笋般的兴起。由于这些经济实体的具体经济能力和消防安全管理意识各不相同, 有一部分被列入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非公有制企业并没有按照消防安全的规则和章程安排一定的消防安全方面的财力和人力支出。比较常见的是, 他们为了缩小投资成本, 在租用其他废弃厂房作为生产场地的时候没有按照法定的安全规则设计厂房。比如生产车间的防火分隔设置、通风和防湿设备、安全疏散口等等各种消防设施都存在缺陷, 这就为火灾的出现埋下了隐患。一般来说, 各个车间的防火间距和建筑物结构的设计都是需要科学计算的, 如果没有技术作为支撑的话, 建造的所有厂房、工房都将不利于消防监督工作。除此之外, 出现这样的状况还是那些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在消防安全意识上的不足造成的, 他们觉得消防安全工作是消防部门的工作而他们追求的是业务的开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他们的消防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 根本没有付诸实践。

2.7 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不够

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 过度的追求经济利益, 消防安全组织尚不健全;单位内部职工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消防器材的配备维护、消防安全检查和违章行为查处等经常性工作无从落实, 消防自我约束管理意识淡薄;消防宣传组织机构发展不成熟, 不仅单位内部领导不重视, 管理体系不完善, 而且队伍班子发展不成熟;消防宣传教育力度不大。

《消防法》的颁布明确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宣传应该覆盖到各种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 运用各种新闻和影视媒介宣传相关的消防知识。但是实际上, 我国的消防教育工作做的远远不够, 很多的消防常识还没有进入到中小学教育以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还有相当一些城乡地区根本没有进行基本的消防宣传教育, 针对这样的状况, 重点单位的消防宣传教育力度就应该更大, 以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安全保障。

3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3.1 认真落实行业系统的消防管理职责

公安部2004年发布的73号令对消防监督检查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 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检查由原来的定期检查改为定期抽查, 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其不完善的地方就是, 在实行抽查后, 有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抽查间隔可能比较长, 若是一两年才抽查一次的话, 那么其消防安全仍然是令人担忧的。除此之外, 消防监督执法部门对重点单位的监管工作依然存在漏洞。监管人员失职, 对存在问题的地方不进行盘查。解决这种问题主要就是加强对本行业系统、本行业消防工作的监督管理, 建立健全本系统、本行业的消防工作组织网络, 培养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夯实行业系统消防管理基础。

3.2 培养单位消防安全主体意识

要树立单位自我负责的消防管理导向。各级政府和消防机构就必须督促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消防机构要把主要工作精力集中到消防法规、政策引导, 重大火灾隐患的整改方面, 调动社会各单位参与火灾预防的积极性, 鼓励群众自查、自改、投诉、举报火灾隐患。努力在社会上形成“安全自查、隐患自改、责任自负”的工作局面。

3.3 加强消防安全评价体系和管理责任制建设

由单位、行业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运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 对单位涉及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要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 对其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做出评价, 并针对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提出科学合理的整改措施, 提高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和管理水平, 并为规范消防监督执法行为提供科学依据;在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中, 要建立领导责任制, 明确单位领导负责人, 对消防安全制度不全、落实不到位, 并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单位严格追究领导责任, 加强监督管理。成立专项检查领导小组, 坚持把消防安全作为第一要务来抓。落实惩治和预防安全问题工作规划。

4 结语

当前, 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消防监督工作的重点, 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社会问题, 重点单位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脚步, 所以, 做好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 对做好全局性的消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陶琦.当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消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10 (04) .

[2]曹刚, 王剑文.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督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防科技, 2011 (02) .

[3]宁湘钢.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网格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武警学院学报, 2011 (04) .

[4]李志军, 胡伟.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督管理新模式[J].商业文化 (上半月) , 2011 (04) .

[5]李清江.当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 2011 (10) .

[6]徐向军.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管理中存在的火灾隐患整改问题的研究初探[J].学理论, 2009 (23) .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重点 篇3

关键词:新形势;消防安全;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D6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8-0000-01

党的第十七次人民代表大会明确指出要不断加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提高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水平。在20世纪初,我们国家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在这一意见中已经详细的提出了近几年我们国家消防安全工作的业绩,但是其发展速度和质量没有达到既定的标准,离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在这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消防安全部门应当加强对重点单位监督管理的力度,保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1]

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督管理的相关概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国家的各个部门和社会各行各业都应当采取相关的措施来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在新形势下,消防安全部门必须要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对重点单位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确保社会和谐与安全。

在1998年09月0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明确指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是指县级别或者是其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下设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必须把发生安全事故几率比较大或者是如果发生安全事故就会造成重大损失、人员伤亡的单位,划分称为本人民政府辖区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且还应当及时向人民政府相关部门报备,以便于相关部门存储相关方面的档案。因此,只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单位就可以称为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重點单位主要包括:商场、大型超市、医院、养老院、学校、市场、公共场所、汽车站、火车站、电站、国家电网、化学物品生产单位、科学研究单位、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工作单位、交通和通信单位、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等等重要单位都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2]

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在监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许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方式比较粗放,并且其对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许多企业在这样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崭露头角,这些企业中有大量企业被列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但是这些单位有的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在生产和安全管理上的投入比较少,这就不利于安全监督管理。

(二)由于消防安全的知识过于专业,并且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消防安全管理的知识难以理解,在实际的安全事故中难以应对。有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虽然认识到了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到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造成重大的损失,但是由于消防安全知识的专业性比较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不能够很好的利用。

(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人员和消防人员数量不足,并且人员的专业能力相差悬殊,人员的固定性比较弱。在这种情况下,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和质量不高,不利于维护消防重点单位的安全,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3]

(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与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分工不明确。在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的表现主要有:消防安全责任机制不完善、消防安全事故的机制不健全、消防设施管理和操作机制、操作人员培训制度和责任分配制度不完善,使得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质量和效果偏低。

三、提高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监督管理质量的措施

(一)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将其监督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还应当提高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才能够实现其消防安全的目标,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政府部门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积极宣传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组织人员培训,提高消防安全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这样才能够及时解决消防安全问题,降低事故损失率,同时还能够事先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工作,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提高检查和监督的强度,消除一些安全隐患。

(三)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积极扩充消防安全后备军,聘任专业知识水平比较高和实际操作能力比较高的人员担任单位内部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职位。这样有利于提高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自救能力,提高了消防安全管理的质量。不仅如此,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加大投资力度,不断更新和完善消防安全设施,配备符合国家消防安全标准的设施,以此来提高消防安全的能力。

(四)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根据国家颁布的消防安全法和实施准则来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监督与管理机制,明确消防安全责任,构建和谐的氛围,为消防安全监督管理机制的实施提供良好的企业环境。要逐渐完善相关方面的机制,例如消防安全责任机制、消防安全事故的机制、消防设施管理和操作机制、操作人员培训制度和责任分配制度等等,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提供科学、详细和具体的操作准则。[4]

四、结束语

加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力度是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前提。因此,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积极制定有效措施提高监督管理的质量,保证企业安全。同时政府部门和消防部门也应当积极指导,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尹洪江.新时期推进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探讨[J].China’sForeignTrade,2010(02):66-70.

[2]元浩.浅析高层居民建筑消防监督工作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1(02):12-16.

[3]陶琦.浅析如何做好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10(06):230-235.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重点 篇4

保安全促发展,责任到人是关键,电力企业稳步实现预定目标,需要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大力加强和有效改善电力企业消防工作,既是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要求,也是真正贯彻“三个代表”精神,为电力生产发供电过程创造良好消防安全环境的必由之路。要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认真掌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研究和解决电力企业消防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电力行业的消防工作比其他任何一个行业要复杂的多,按火灾危险性而言,重点防火部位多,这些部位包含的高温高压装置、设备和易燃易爆以及化学物品是火灾危险的关键所在。因此,对重点要害部位进行火灾危险等级划分、分级管理;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灭火、疏散应急预案;补充或调整消防设施、器材;加强对基层安全人员的素质教育,从而提高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火灾预防能力。下面对此分析个人意见。

一、对要害单位进行火灾危险等级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条解释:“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确定,要根据发生火灾的危险性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来确定”。这一解释充分说明了,确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是根据该单位的火灾危险性质来确定,而不是根据它的行政级别来确定。同样,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确定,也必须根据该部位的火灾危险性质来确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火灾危险性质应该是相提并论。

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目的在于:加强消防分级管理,有针对性的开展消防工作,分清责任,避免不必要的随意投入。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是我国多年来消防工作行之有效的做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于预防重、特大火灾事故,减少火灾损失具有重要作用。防火部位的类型很多、火灾危险性也不同,对电力企业而言,有主厂房、110KV升压站、化学水处理、循环泵房、空压机、输煤带系统、工业泵房、燃油库、档案室、武器库、加油站、物资仓库、后勤和办公楼等部位,这还包括高温高压装置、设备。这些部位的火灾危险性质高低不

一、采取的预防措施也不一样,因此,根据“四大” 即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大,发生火灾后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六个方面”即

1、容易发生火灾的场所,如燃油生产设备、煤粉仓、电缆夹层、主油箱部位、电气设备、煤粉管道、油管道的焊接场地,化学物品、化验室,汽车库,物资仓库,易燃可燃液体罐,生产车间等。

2、发生火灾影响全局的场所,如变、配电室,控制室,锅炉房,循环泵房,空压机房、消防泵房等。

3、对企业发展有重大意义的重要装置和引进的成套先进技术设备。

4、物资财富集中的场所,如档案、资料室,货场,财务室,实验室,油罐区等。

5、人员集中的场所,如机关办公楼,俱乐部,学校,幼儿园、集体宿舍等。

6、需要确定为重点单位的其它场所,准确划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同样,每个单位都有不同性质的部位,部位包括装置和设备,必要时一套装置或设备就是一个部位。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也要根据“四大”、“六个方面”来确定。作为一个重点单位的重点部位或者一般部位,必须与该部位的火灾危险区域是一个整体。如燃油库旁的后门值班室不在该油库的火灾危险区域范围内而有一定的距离,那么,它就不能作为该油库的部位,原因是:它跟该油库不是一个火灾危险区域整体。

为了加强消防工作统筹规划、具体实施,在严格执行消防法律、法规的同时,根据有关标准和本辖区的火灾危险特点逐项进行火灾危险等级划分,轻重缓急、大局为重。这样,能够准确掌握辖区内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具体情况,有效控制各类火灾、爆炸事故,减少火灾损失,为电力企业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二、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制度的管理也就是人的管理,人创造一切,同样人的麻痹思想是造成灾难的根本原因,所以用制度来约束人,用宣传教育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搞好消防工作只靠消防部门是不够的,消防工作是全社会性质的工作,每位员工都有义务了解消防、参加消防和支持消防工作,基层单位义务消防组织的作用更为重要。所以建立健全基层义务消防组织,制订必要的消防管理制度和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坚持强化管理,加强消防法制建设是目前消防工作中的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燃油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内容。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是发生事故时具体实施的灭火和应急疏散方案,它主要包括:

(一)组织机构,包括: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

(二)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四)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五)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方案特别要突出便于操作、落实责任、分工明确等内容,对其定期进行实施演练,使义务消防队员熟记自己的分工和责任。

三、补充或调整消防设施、器材

消防设施是指固定、半固定的消防系统和设备。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蒸汽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消火栓、消防管线、水喷淋、水池;消防安全标志,如与消防有关的安全信息的图形符号或者文字标志;安全疏散设施,如疏散指示标志,火灾事故照明;防火分隔设施,如防火门、防火封堵;消防通道;消防道路等设施。消防器材是指移动的灭火器材、自救逃生器材,如各类手提式、推车式灭火器、灭火沙、灭火毛毡、正压式呼吸器等。灭火剂有化学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水等气体和烟雾灭火系统。根据电力企业带电设备多的特性,常用的灭火剂以干粉灭火剂居多,因为它灭火效率高,速度快,不导电,不腐蚀,毒性小,可以长期保存的特性,又适用于扑救可燃液体、气体、电气火灾以及某些不宜用水扑救的火灾,因而在电力企业广泛应用。

目前电力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根据该部位的火灾危险性和当地消防站的距离,按照有关消防技术规范,都已配备了相应的消防设施、器材,总体上已经具备了预防和扑灭各类初期火灾事故的能力。但是,由于当时的设计预测结果不够准确、施工中不完善、发电量逐渐增多或减少等原因,个别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设施有所不适,不是不饱和就是不配套,满足不了现状。因此,应该根据本单位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有关法规进行完善、补充或调整合法的消防设施。特别是,低倍泡沫灭火系统,在燃油灭火中比较常用,而该系统最关键或最明感的设备是泡沫比例混合器,它的作用是将水与空气泡沫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混合液后供给泡沫产生器、枪、炮、喷管等。种类也有好几种,如环泵式空气泡沫负压比例混合器;空气泡沫压力比例混合器;柔性比例混合器;管线式比例混合器等,这些比例混合器都有不同程度优点和缺点,有的比例混合器容易生锈、堵、滴、漏现象,关键时影响灭火工作。实践证明其中的压力比例混合器相对可靠,它是固定式和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的配套设备之一。安装在耐压的泡沫液储罐上,并处在水泵出口压力的管网上,所以叫做泡沫压力比例混合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有压力的水流通过比例混合器时,在压差孔板的作用下造成孔板前后之间的压力差。孔板前较高压力的水由缓冲管进入泡沫液储罐上部,迫使泡沫液从储罐下部经出液罐压出;当它通过节流孔板时,又受压差孔板后负压的影响被吸入,由于孔板的喷射作用,使泡沫液与水按6:94比例混合,它利用了压和吸的双重作用,故其压力损失小。缺点就是有点浪费泡沫液。建议往后的消防工程当中值得考虑这类产品。其他消防设施、器材,按有关技术规范和该防火部位的实际情况及时进行配备、补充、调整或检修,加以解决该部位当前的消防问题。

四、切实加强基层安全干部的综合素质

消防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对电力企业而言,高温高压、易燃易爆设备随处可见,火灾危险性极大,他需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同时,需要综合素质过关的基层骨干来执行有关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基层安全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消防安全业务知识,还要有处理突发事件的清醒头脑。随着电力经济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大量出现,这些新科技、新产品和新工艺的普及对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使各类火灾隐患的判定和正确处理的困难程度不断增大,因此基层安全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安全工作能否上台阶、出成效的关键所在。

“从概念上讲素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素质是指人的神经系统、脑及感觉、运动器官的先天特征,它是人获得知识、才能的基础”。而广义的素质不单纯指人的先天性特征,又超出了生理学的范畴,一般指人的品德、学识、才能、情绪等,而人所具有的这一切是靠后天的勤奋努力培养训练而成的。综合性素质则是多方面的,它互为联系,互为相关,不可分割地融为一个整体,而这个整体素质就是综合性素质。就我们电力企业基层安全干部的综合素质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政治理论素质。政治理论知识是培养安全干部掌握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献身消防事业,全力保卫企业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修课。它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方面的知识。另外,要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消防条例》等法规和《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动火工作票制度》等有关安全方面的技术规范是基层安全人员必须掌握的法律依据和理论保障,只有学好这些知识,坚持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辩证统一,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做到坚决执行有关法规、技术规范,才能切实作好本单位的安全工作、及时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二)防火专业素质

防火专业知识是基层安全人员的安全知识结构主要部分,直接作用于防火监督管理。它通常包括消防工作的动态管理、筹划分析和要害部位的分级管理;消防宣传;消防设施、器材的检查、维护和保养;每日防火巡查;定期防火检查;消防监督档案的完善与管理;组织义务消防队员进行学习、训练、定期实践演练;制订应急预案和安全操作规程等方面的知识,在当地消防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掌握好这些知识,才能奠定坚实的消防安全理论基础、掌握必要的防火业务能力。

(三)体力素质

人的一生离不开健康的身体,社会各行各业也需要健康的员工。同样,电力企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安全人员更需要适合本岗位的优良体力素质,体力素质通常包括健康的身体、清醒的头脑、轻快的手脚,有些是天性的,可有些是经过锻炼、学习培养出来的。基层安全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脑力劳动外,还需要体力劳动,如就象运动员的教练一样组织本单位的义务消防队员进行业务训练;对本单位的安全设施(消防设施、器材)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及时处理生产现场出现的突发事件;本单位发生爆裂、跑油、着火、触电等事故时,组织在岗员工进行抢险等,如果没有优良的体力素质,就难以适应本岗位的工作需要。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书 篇5

二〇一二消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一、责任对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二、责任目标

(一)建立完善消防工作机制。贯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完善消防组织,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确定消防安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建立火灾隐患整改定责、定人和督办体系。

(二)加强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加强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培训,确保安全管理人是“消防安全明白人”,确保“四个能力”建设达标。

(三)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遵守消防法规,依法办理消防审核、验收或备案抽查手续;公众聚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工作达到组织制度规范化、标准悬挂统一化、设施器材标识化、重点部位警示化、检查巡查常态化、培训演练经常化的目标。

(四)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结合单位特点广泛开展消防安全“两规定三提示”活动;新进入或进入新岗位的员工上岗前经消防安全培训合格;每年开展一次对全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做到“四懂四会”。

(五)积极推行消防安全管理新技术、新要求。继续推行消防控制室“256”规范化管理,落实建筑消防设施检查工作;积

极招聘任用消防职业资格人才,年内建筑消防设施值班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积极推广电气防火监控系统;积极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六)大力整治重大火灾隐患。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单位,要制定整改计划,并按照实施,对存在严重威胁公共消防安全隐患的单位和场所,要采取改造、搬迁、停产、停用等措施加以整改。

(七)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建立单位志愿、保安消防队,明确组织机构、人员职责,明确程序和措施,每半年组织开展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及时修订完善预案。

(八)建立完善消防档案。及时建立修订消防档案,档案内容完整,保管妥当,方便查阅。

(九)严防火灾事故发生。年内不发生亡人或较大以上火灾事故。一旦发生火灾,起火单位应及时报警、迅速组织扑救初期火灾和疏散人员,保护火灾现场,协助调查火灾事故,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及时总结事故教训。

三、考核

年终由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落实责任书情况组织考评,并将考评结果进行通报。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分别由县消防安全委员会和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存档备查。

县防火安全领导小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名称):

签字人:签字人:

消防安全技术综合能力重点考点 篇6

一、考试目的 考查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在开展消防安全技术工作过程中,掌握消防技术前沿发展动态,熟练运用消防有关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组织开展建筑防火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治,解决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以及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评估等复杂、疑难消防安全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与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

1.消防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与消防工作相关的法律、规章 和规范性文件的基本内容,熟悉《消防法》、《规划法》等法律以及《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行政法规的主要内容,掌握消防工作方针、原则和消防工作责任制。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单位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制度、消防安全检查制度等消防管理制度的法律依据及其完整性,辨识消防违法行为及其相应的法律责任,提出整改违法行为的方案。

2.消防职业道德。熟悉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掌握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熟悉注册消防工程师的执业范围、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根据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辨识和分析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行为的合法性,提出规范执业行为、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二)建筑防火检查

1.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检查。

掌握总平面布局与平面布置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辨识和分析建筑耐火等级、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消防车道和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及其他灭火救援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解决消防安全总体布局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平面布置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

2.防火防烟分区检查。

掌握防火防烟分区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根据消防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划分,防火墙、防火门(窗)、防火卷帘、防火阀和防火隔间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隐患,解决防火防烟分隔设施的消防安全技术问题,开展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设施的检查。

3.安全疏散检查。

掌握安全疏散设施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辨识和分析安全出口、疏散楼梯、避难走道、避难层(间)、下沉式广场等疏散设施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方案。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确定厂房、住宅和公共建筑中安全出口数量、疏散宽度、疏散距离等疏散安全的要求,开展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的检查。

4.易燃易爆场所防爆检查。

掌握易燃易爆场所防爆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排查易燃易爆场所存在的火灾爆炸的危险性,提出整改措施。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易燃易爆场所防爆、泄压设施的正确性,制定防火防爆的管控措施。

5.建筑装修和建筑保温检查。掌握建筑装修和建筑保温系统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熟悉建筑内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划分,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识建筑内部装修和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排查建筑装修和保温系统的火灾隐患,制定防范火灾的对策措施。

(三)消防设施安装、检测与维护管理

1.基本要求。

掌握消防设施施工质量控制要求,以及消防设施安装与调试、技术检测与竣工验收、运行维护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要求;辨识和分析消防控制室技术条件、维护管理措施和应急处置程序的正确性。

2.消防给水系统。

掌握消防给水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方法。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造成故障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解决方法。

3.消火栓系统。

掌握消火栓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检测验收方法。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造成故障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解决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保养系统。

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喷雾灭火系统。

熟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水喷雾灭火系统各组件进场检查要求及方法,掌握系统及其组件设置、安装调试、检测验收和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系统故障及其原因,提出处理解决办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保养系统。

5.细水雾灭火系统。

熟悉细水雾灭火系统主要部件进场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掌握系统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系统常见故障及其原因,提出处理解决办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系统。

6.气体灭火系统。

熟悉气体灭火系统各部件、组件进场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掌握气体灭火系统的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造成故障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解决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系统。

7.泡沫灭火系统。

熟悉泡沫灭火系统主要部件安装前的检查内容和方法,掌握系统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系统主要故障及其原因,提出相应处理解决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对系统进行安装、调试、检测和和维护保养。

8.干粉灭火系统。

熟悉系统主要组件进场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掌握系统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系统主要故障及其原因,提出相应处理解决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系统。

9.建筑灭火器配置。熟悉灭火器产品进场检验(查)内容和方法,掌握灭火器配置、安装、验收、检测、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建筑灭火器配置的正确性,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配置和维护保养灭火器。10.防烟排烟系统。

熟悉防烟排烟系统各部件、组件进场检查的内容和方法;掌握防烟排烟系统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过程中造成故障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处理解决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系统。

11.消防用电设备的供配电与电气防火防爆。

熟悉供配电系统和电器防火防爆的检查内容与要求;掌握变配电装置、控制电器、电气线路及插座、灯具开关、家用电器等的防火措施;掌握电气系统维护的方法;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识常见的电气消防安全隐患,提出消除隐患的技术措施。

12.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

熟悉系统组件进场检查的内容与要求,掌握系统及各组件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辨识和分析系统运行的故障和原因,提出提出解决故障的方法与措施,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对系统进行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保养。

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熟悉火灾探测报警系统、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组件进场检查内容与要求;掌握系统布线、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析常见的系统故障及其原因,提出处理解决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对系统进行安装、调试、检测和维护保养。

14.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熟悉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进场检查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掌握系统及各组件安装调试、检测验收、维护管理的要求;运用相关消防技术和标准规范,辨析常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检查处理方法,指导相关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保养系统。

(四)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

1.区域消防安全评估。

掌握区域消防安全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基本流程,运用区域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开展区域消防安全评估工作,评价区域火灾风险等级,提出降低或消除火灾风险,提高安全等级的处置意见。

2.建筑火灾风险评估。

掌握单体建筑消防安全评估需要考虑的因素和基本流程,运用建筑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开展建筑消防安全评估工作,评价建筑物火灾风险等级,提出降低或消除火灾风险,提高安全系数的处置意见。

3.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

熟悉性能化防火设计的适用范围、基本程序步骤、常用计算分析软件。运用性能化防火设计技术,确定建设工程消防安全目标,合理选择计算分析软件,确定火灾荷载,设定火灾场景,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评估。

(五)消防安全管理

1.消防安全管理基础知识。

熟悉消防安全管理的性质和特性;掌握消防安全管理的要素,制定消防安全管理的原则、方法与目标。

2.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

熟悉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内容和要求;辨识和分析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运用相关消防行政法律法规,制定社会单位消防管理的相关制度,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3.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掌握消防安全宣传与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辨识和分析单位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和实施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方案,评估消防教育培训效果。

4.应急预案编制与演练。掌握应急预案编制的方法、程序与内容,辨识和分析单位消防应急预案的优缺点,根据消防法律法规与规定,针对单位实际,编制单位应急预案,提出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的要求和方法,评估预案演练效果。

5.施工现场消防管理。

掌握施工现场火灾风险因素及防火管理内容与要求;辨识和分析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依据消防行政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制定施工现场总平面布局、建筑防火、临时消防设施、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开展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检查。

6.大型群众性活动消防安全管理。

掌握大型群众性活动的主要特点及火灾风险因素,辨识大型群众性活动场所的不安全因素。依据消防行政法律法规,运用相关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制定大型群众性活动的消防安全方案

《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一、考试目的 考查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消防法律法规、我国国家消防技术标准及其他国家相关工程建设技术标准、消防安全管理的理论方法和专业技术,解决建筑防火、消防设施、消防安全评估、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消防安全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熟悉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对建设工程类别、建筑耐火等级、建筑总平面布局、建筑平面布置、建筑构造、安全疏散、消防救援设施和建筑内部装修等的建筑防火案例进行分析,辨识不符合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的现象和隐患,提出解决问题和整改隐患的对策措施。

(二)熟悉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对建筑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其联动控制系统、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等消防设施应用案例进行分析,辨识不符合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规范的现象和隐患,提出解决问题和整改隐患的对策措施。

(三)熟练掌握消防安全评估和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对消防安全评估和性能化设计评估案例进行分析,辨识安全评估和性能化设计评估方法步骤的缺陷和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完善安全评估和性能化设计评估,消除安全隐患的对策措施。

消防电气设计技术的重点分析 篇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6-98) 第8.3.1条规定: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 不应大于30m。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要想理解好这项规定, 我们要着重注意一下以下几个关键词:“每个防火分区至少一个”“30m”“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下面介绍一个例子:假设存在一个半径30m的商业圈, 附近有两个疏散出口, 属于一个防火区。若设计人员在中心安装一个手动报警按钮, 虽然这种设计满足了每个防火区至少一个和三十米的要求, 但却不满足报警器宜设置在紧急出口出的要求, 不能再人员进行逃生的时候进行报警, 这种报警器所能发挥的作用很小。所以这种设计是不科学和不符合规定的。我们在按照规定进行报警器安装时, 首先要考虑的是“手动火灾报警器宜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这一项, 其次才是“每个防火区至少要有一个”和“30m”的要求。不能因小失大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2 如何进行卷帘门的防火控制

位于地下车库, 裙房商业区或自动扶梯周围的电动防火卷帘门主要起隔离作用。主要是在火灾发生时及时感知并能有效的隔离火灾的蔓延。防火电动卷帘门大都有烟感器 (分布在门内外两侧) 、温感器 (内外两侧各一个) 、控制箱 (一个, 可内可外) 、手动启停按钮 (内侧, 离地高度大约在1.4米左右) 。而在自动扶梯周围的卷帘门设置较为简单, 其温感器、烟感器只需设置在外侧即可。电动防火卷帘门按其工作方式来分可以分为两类:隔离式和疏散式。隔离式:当火灾发生时, 探测器首先报警并确认火灾, 然后防火卷帘门降落到底部, 与此同时, 建筑中的淋雨系统向发生火灾的区域和卷帘门上进行喷水, 防止火势的蔓延对火势进行有效的控制。疏散式:当发生火灾时, 烟感器、温感器感知到火灾的发生, 在确认火灾发生后, 卷帘门将至距地面1.8米的高度, 方便人员疏散。若传感器继续感知到温度的升高, 卷帘门就会落到地面, 防止火势的蔓延。在超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中, 两种卷帘门不是单独作用而是相互配合, 他们是整个消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人员疏散, 阻止火势蔓延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既然防火卷帘门如此重要, 是不是应该也有一些防火规范呢?当然,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 等都对防火卷帘门的技术规范和实际运用中所应达到的作用都做出了一些规定。两套规范中都要求防火门应两次降落到底, 用作防火分离的防火卷帘应一次到底。其次, 两规范还要求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两侧应设置手动控制按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还规定起防火分隔作用的防火卷帘其两侧宜设置手动控制按钮。对于各种操作及使用制造规范我们都要按照具体情况进行满足, 认真领会规范实质, 做到活学活用不死脑筋才能设计出合理的防火电动卷帘门。

3 如何切除非消防电源

当火灾发生时, 大火肯定会使一些电线或电器的绝缘层发生损坏, 从而引发触电事故。所以如何在火灾发生后快速有效的切断非消防电源, 对于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证人员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切断非消防电源时, 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断电, 只切断发生火灾的楼层或防火分区。切断的顺序应考虑楼层或防火分区的范围逐个实行, 以减少因断电造成的恐慌。而在进行消防救火时也需要一定的电源, 所以总配电室的总计算负荷一般不包括消防设备容量。与上文谈到的防火卷帘门结合起来, 我们可以看出要在防火设备都做出动作之后再切断非消防电源, 特别是在面积较大, 人员较密集的公共场所要采取两探测器与门报警器或消防泵启动后在切断电源的措施, 这样可以防止因探测器误报引起的断电产生的不必要的恐慌。

4 如何进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总线制的布设

下面先介绍两项规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第13.10.5条规定:当横向敷设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如采用穿导管布线时, 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应穿入同一根导管内;探测器报警线路采用总线制布设时不受此限。《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GB16806-2006) 也规定, 报警回路每隔32个编址单元 (包括探测器、模块、手动报警按钮等) 至少使用一个隔离模块。

综合上述两项规定我们可以看出,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总线制。不同防火区的线路不应插入同一跟导管, 而且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生故障时, 隔离模块能将故障总线与整个系统隔离开。否则, 当某一个防火分区发生火灾时, 其线路有可能被烧短路, 在其他防火分区与之连接的探测器因没有模块的隔离作用而不能被控制器监控, 从而造成故障范围的扩大, 降低了报警系统的使用功能。

5 如何提高火灾报警系统的智能化

相对于高层建筑, 超高层建筑中的消防设计的智能化就显得更加重要。因为超高层楼层更高, 实施更复杂, 居住人口也更多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更大。而对于探测器类型, 超高层建筑一般采用智能型地址编码, 而中小普通建筑多采用非编码探测器, 以回路区分建筑区域。因为超高层建筑的体量大、面积多, 其使用面积的分隔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 因为不确定性的存在, 同时为了适应房间形状、面积和使用性能的变化, 每条报警回路应流出30%左右的探测器数量余量。火灾报警系统的外部智能化主要是指系统互联。系统互联可以有效的争取火灾前期的时间和救灾的主动权。所谓系统互联就是指火灾报警系统与报案监控系统联动, 在火灾之初火场的摄像头可以捕捉到发生火灾的画面, 然后将画面传回到中央控制室。通过实时现场画面, 值班人员可以判断是否是误报, 并采取如排烟、广播、正压送风、启动消防泵、喷淋、向消防局119台报警、降客梯、切非消防电源等一系列应急措施。超高层建筑一般都是重要建筑, 存在着重要的政治经济价值, 如果不能有效的发现火灾并采取适当措施, 其后果是很可怕的甚至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火灾报警器还可以与车库管理系统互联, 一旦检测到火灾的发生, 就可立刻进行声光报警, 使进出口栏杆强制抬起让车辆尽快离开车库。不仅如此, 火灾报警系统的外部智能化互联还包括火灾报警系统与楼控系统、广播音响系统、门禁系统的互联。如果各种互联方式可靠有序就会将火灾控制在萌芽之中, 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

结束语

建筑工程消防测量安全管理分析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消防;测量;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在工程进行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建筑工程质量的保障,而消防管理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才能真正保证工程的安全性。测量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的工作,而是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始终,通常在实践中,对具体的施工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既是一种检查也是一种核对,以便为之后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数据,测量工作可以说连接建筑工程图纸和实际施工的桥梁,同时它对于之后建筑工程的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实即使投产,也应该适时检测,这种检测更像是一种监测行为,保证建筑过程的安全可靠,测量工作贯穿于整个建筑工作当中,要提高认识,认识到测量的重要性,规划好测量工作,只有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才能够保证测量的有效性。

1 建筑工程消防、测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工程消防管理存在的问题

消防管理安全意识不高,不够重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比较重视工程的资金管理、选购建筑材料、施工质量等环节。然而对消防管理的关注和投入不够,甚至出现偷工减料不按规程制度办事的情况。工程施工人员一般素质较低,受教育程度不高,大多数为农民工或者临时工。这部分工人很少会受到消防知识的培训,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消防安全规定进行施工作业,这就不可避免的给建筑工程留下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往往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在选择消防器材上节约成本,会选择质量不过关的产品,甚至选择那些已经不能正常使用的消防器材。一旦发生火灾,没有严格的消防管理机制。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对消防管理机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防管理机制缺乏创新性,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程管理发展的需要。

1.2 建筑工程测量中存在的问题

1.2.1 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不高且人员缺乏

现在测量工作存在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当前的从业人员素养不高,并且测量人员比较少。这从根本上造成了测量工作的一些问题。实践中有很多的建筑工程都出于成本及其其他方面的考虑,任用一些其他岗位的没有丝毫经验的来进行测量。由于这些人员本身不专业并且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那么测量结果可想而知。

1.2.2 测量设备陈旧且数量不足

现在很多的建筑公司没有具备相应的测量设备,大部分通过临时租赁来应付了事。而有的企业测量设备没有及时更新,非常的陈旧,这都对测量的准确性造成了隐患。如果不具备相应设备的企业设备有一些不足,那么就得寻找更加精密的设备,这影响了测量的进度。

1.2.3 测量仪器操作与保养不当

测量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其设备的是高精密仪器并且操作人都必须进行专业的培训,如果在测量的过程中操作人员不具备操作知识操作失误,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失误,测量出的结果也会大相径庭。有的精密仪器在使用完后要进行规范的保养和存放,否则会影响测量效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操作人员并未对仪器设备进行保养导致精密度受到影响。当然在使用过程中也必须注重保养事宜,确保测量数据的精确。

1.2.4 测量的质量控制被忽视

现阶段,大部分的工程竣工验收时都并未着重的对测量质量进行检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忽略了这一点。这导致了建设企业对于建筑工程测量的质量控制也不太重视,从而当前的测量标准都经不起检验,大部分都没有达到测量标准和要求,严重的阻碍了建筑工程测量工作的进步。

2 建筑工程消防、测量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2.1 健全法规建设,加强行政监管

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详细的规章制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违反建筑工程消防管理的行为要进行严厉惩处,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政府部门要加强安全意识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对建筑工程消防管理的重视程度。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消防管理的法律法规进行工作,对施工人员严格要求,保障生产工作安全顺利进行。还要实行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细化消防管理的工作,将每个部分的工作责任到个人,一旦出现问题追究相关负责人员。

2.2 消防器材采购必须严格要求

施工单位选择消防器材,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选择合格的消防器材进行安装,严格按照建筑消防系统设计进行施工,不能擅自进行修改,偷工减料,严禁安装使用不合格的产品,施工单位严格遵守消防设计施工图和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消防器材的检查力度,对劣质的消防器材要进行及时清理销毁,对施工单位责令整改或做出相应处罚。

2.3 加强管理杜绝隐患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合理地规划各个施工作业区域。还要预留消防通道,严禁烟火。电气焊割场所的工作人员要持证上岗,进行电焊工作前应该清除易燃物品,检查用电线路是否安全,还要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等。

2.4 培养管理型人才,加强学习和创新

建筑工程消防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管理者不仅要懂消防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还要对国家法律法规以及施工工程各个领域的知识有所了解。所以国家应该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培养其整合协调能力。消防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将科学合理并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

2.5 强化对建筑施工测量工作的认识

测量工作必须在思想上力求科学,正确的认识。我们要让相关工作者摒弃错误的思想观念,让人们意识到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和重要的价值。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从根本上转变其思想,扭转当前测量的窘境。

2.6 加强仪器保养、提高人员素质

现阶段,技术在我们生活中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它也给测量工作带来了福音。技术的提高,对测量工作的精确度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大对测量设备仪器的投入。以适应仪器设备快速发展以及建筑工程测量准确性的要求,保证了测量准确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

3 结语

提高消防管理水平是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加强消防管理,有效地消除建筑工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质量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的与时俱进,改进测量方式和测量技术,是时代的要求,我们应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

内乡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项目管理办公室 河南省内乡县 474350

上一篇:江苏省教育厅女大学生招聘下一篇:创建卫生校园广播站广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