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校大学生的结婚权

2024-11-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在校大学生的结婚权(精选3篇)

论在校大学生的结婚权 篇1

论文摘要:在教育部颁布了自2005年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条例》,删除了原《规定》中“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做退学处理”的规定。一方面,这体现了国家行政管理法规与相关法律的接轨、统一;另一方面,大学生结婚恰当与否以在高校内乃至社会中引起强烈共鸣。本文试通过实地调研和阐述在校大学生结婚的法律认定和权利认可,以及各高校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以期促进高校对相关问题管理的完善。关键词:大学生结婚 法律认定 权利认可 管理机制

国家政策:从法律上看,结婚是指男女双方在双方自愿的前提下,依照法律所规定的条件以及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缔结夫妻关系的双方将由此产生权利、义务以及相对责任。

当前教育部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将涉及在校生婚育以及婚育退学的规定予以删除,这无疑是趋向于与目前的国家的基本法律相一致,也是国家法律法规在结婚问题上的进一步放宽,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已经也不在要求结婚登记时需要有关单位的,教育部更是放弃了原来高考的结婚限制以及年龄限制。教育部的新《规定>对在校大学生结婚问题的最新调整符合法律的规定,是尊重人权、尊重法律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家依法办学,依法施教思想的具体落实。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强。高校管理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机会与挑战,高校管理工作也将不断成熟和日趋完善,国家的教育事业也将日益繁荣。应当限制:教育部径直做出取消禁止在校本科生结婚的决定仍有不妥善之处,其更应该对于在校本科生的结婚行为略作限制。诸如是否拥有相关财产来源,是否具有一定高度的思想素质。而作为大学本科生所在的大学(其对大学生的了解程度甚于任何一个政府部门),不仅在大学生进行结婚这一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劝、提醒义务,更应该承担相应的审核义务。即具体审核大学生具有相应的财产来源以及是否达到一定的思想觉悟。

现实现象:大学生结婚的现象在各地还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有向上增长之趋势。就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大学生结婚之态度而言,其普遍采取不予支持的态度。尤其,有一个问题及其回答值得关注,即大学生结婚又离婚,其复合的概率。结婚双方在结婚时候并没没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在结婚而又离婚的时候,能够较为清楚地认为到自己对于婚姻所真正的需求。才能认识到:恋爱是浪漫的,而婚姻是现实的。你必须有勇气面对婚姻生活里的各种问题.理解到“相爱容易相处难”的生活哲学之后,再走进婚姻的殿堂。

民众对于大学生结婚之态度而言,其依旧普遍采取不予支持的态度。这也可以说明,民众认为大学生结婚双方在结婚时候是一种有欠妥当的行为,同时,民众也比较理性地看到,大学生结婚,对于自身学业,还是家庭来说,都必将是沉重的负担。在校大学生只有在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来自社会各界压力的加大,他们的心理、生理、观念才会趋于成熟,对自己的身份以及能力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在校大学生结婚,存在着诸多弊端。

首先,在校大学生结婚,会影响到学习。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这就存在一个时间和精力合理分配的问题。恋爱、婚姻、家庭,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在校期间的学习,应该说是很紧张的,要想完成好学业,就应当全身心投入,如果把精力用在恋爱、婚姻、家庭中,这对学业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影响。在校学习的时间很短暂,应当好好珍惜得来不易的学习光阴才对,也正应了那句老话,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这种感觉,也许在校的时候是难以体会到的,但当走向社会以后,再想学习,不是说不可以,但工作和生活的重压,会让人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更不会有更多的时间能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还有一点,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错过了学习的机会,等到感觉所学的知识太少时,为时已晚。所以,在校大学生结婚,会影响到学习,是不值得提倡的。

其次,在校大学生结婚,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不管是爱情还是婚姻、家庭,都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基础。在校大学生经济未独立,结婚首先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例如婚后解决夫妻住宿问题要增加开支;若婚后生育后代则产生子女抚养问题等,更需要物质基础作保证。由此引起一系列的婚后生活矛盾,从而导致婚姻关系破裂。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最好证明。我们知道,大多数大学生完成学业,学习费用是需要家庭承担的,即使有的学生在不断地学着自立,边打工边上学,用来补贴学习费用,但也难以完全自理,能够自已解决学费问题的学生,是极少数的。本来,供一个大学生上学,对于许多普通家庭来说,高额的费用就是难以承受的,更有许多学生是凭借贷款完成学业的,如果再要承担恋爱、婚姻、家庭的费用,对于家庭来说就是更大的经济负担,可以说大多数家庭是根本无法承受的,所以,在校大学生结婚,会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因而大学生不易在校结婚。

再次,在校大学生结婚,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在校大学生结婚,要经过恋爱,然后走向婚姻,组成家庭以后,会有许多需要做的事,要承担家庭的义务和责任,学生能不能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的要求来完成学习任务,就成了一个大的疑问,这给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当然,自2001年高考报名取消年龄25周岁的限制和2003年新婚姻法颁布结婚登记不需要单位证明以后,许多高校已取消了对学生结婚的限制,学校不干预和不禁止,但并不等于教育部门提倡在校学生结婚。更为现实的是,学校是学习的场所,学校没有义务给大学生提供完成婚姻以及实现家庭的一些诸如住房之类的物质保证,因此许多结婚大学生势必在校外租房生活,这与教育部“原则上不允许大学生在外租房居住”的管理规定相矛盾。即使允许大学生在校外租房生活,随之会带来一些社会治安问题。另外,从情感角度来说,多数大学生结婚是基于双方恋爱的结果。爱情是人类美好而神圣的情感。但是,这份情感以何种标准进行界定并判断其是否能够成为结婚的根基,这个社会并没有也根本没办法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评判体系。众所周知,很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在思想意识上处于空虚的状态,很多的同学沉溺于玩游戏、上网或者无所事事的状态中。而在这种情况下,恋爱这种既时尚,又浪漫的“消遣方式”无疑成为了很多大学生的首选目标。殊不见,更多的已谈恋爱的大学生,在一段恋情的惨淡收场后,没来得及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反思自己的行为恰当与否。便已马不停蹄地开展了另一端风风火火、“惊天动地”的恋情。无疑,爱情对于很多应该奋斗的大学本科生来说,是一种难以戒除的精神鸦片。在这样一种以自我排泄,自我满足乃至自我解脱为中心的恋爱过程中,我们诉求那些责任意识淡薄的大学生能够顾虑结婚后将面对的各种现实难题,诸如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极度不现实的。简单地来说,他们既然不能在恋爱过程中体现粗自尊、自爱、自重、自律的优秀品质,那么也无法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体现出他尊、他爱、他重的情感因素,因此就更无法体积对家庭、社会乃至婚后对方的责任意识。当然,我们不排除在大学生中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群体。即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学会互容、互助、互扶。在恋爱因素的冲击下同时能够用理性的眼光,客观地分析彼此将来应该循于的人生道路、方向。当时,恋爱毕竟和结婚处于很大的不同。一位已婚女大学生就说出了这样一句戏言:结婚之前,感觉找到一位能够结婚的男士好难好难;结婚之后,感觉找到一位适合结婚的男士好多好多。这说明,恋爱和婚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生阶段,一个人不可能将结婚所处于的高度激情时刻运用于婚后平淡的生活过程中。因此,恋爱双方的思想认识能否达成统一,即在能否或者意愿成为“患难夫妻”以及共同面对柴米油盐的现实问题上达成高度统一,以及双方的经济条件能否支撑双方或者单方顺利完成学业并保证婚后生活的井然有序。这是当事人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

论在校大学生的结婚权 篇2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结婚权,法律,理性

在校大学生是手持书本走上红地毯, 步入婚姻的殿堂?还是在象牙塔里专心读书, 攀登知识的阶梯?在教育部删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 做退学处理”一规定后, 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日趋激烈。该规定的废除意味着大学生在校期间结婚不再需要征得学校同意, 只要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即可登记。那么, 象牙塔内应否成就美满婚姻呢?

一、结婚是在校大学生的权利, 具有法律依据

我国现行的多部法律均未对在校大学生结婚做出限制, 相反, 取消在校大学生“禁婚”的规定是其应有权利的回归。

首先, 婚姻自主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 其49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禁止破坏婚姻自由。”

其次, 《婚姻法》也遵从宪法精神且未规定例外情况, 其第2条规定:我国实行的是婚姻自由的基本制度。第5条明确说明:结婚必须是出于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基础上, 任何一方都不可以对于他方进行强迫, 第三者也不可以干涉他人的婚姻。而在第6条禁止结婚的条件中, 也并未包含在校大学生不得结婚的规定。

此外, 《民法通则》也规定了婚姻自主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一项人身自由权利, 是一项当事人对自己人身的排它性的支配权。婚姻是法律认可男女两性结合形式其特征在于:当事人自主结合, 他人无法替代。

因此, 我们有理由说, 大学生具有结婚的权利和自由, 其结婚权应排除任何单位或者个人的干涉, 不得擅自提高或者降低法定的婚龄和结婚的条件, 更加不能侵犯法律赋予的结婚权。

二、结婚受实际情况的影响, 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 从在校大学生自身来看, 其虽然在年龄上已满足了缔结婚姻的条件, 但从经济实力、心理状况、社会责任等方面来说, 结婚还是存在较多问题。

其一, 从在校生经济实力来说, 通过调研发现, 我国大学生与国外许多国家的成年子女不同, 其没有独立的生活来源, 85.6%还是靠家庭的经济支持, 能够取得经济独立的在校大学生少之又少, 只占到6.2%。而婚姻不是许下山盟海誓就能持久, 生活也不是脱离了柴米油盐的空中楼阁, 经济基础是婚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 若没有经济来源的两个人组建家庭, 可想而知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婚姻关系也将难以维系, 从这个角度看, 在校大学生是不适宜结婚的。

其二, 从在校生心理状况来说, 其与已经走入社会多年缔结婚姻的夫妻相比, 缺乏必要的社会经历的考验。在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 并不十分成熟, 责任感、自制力、承受力较弱, 因此很难快速适应由学生角色向配偶角色、父母角色的转变, 加之如今90后大学生易冲动的性格, 在校期间结婚也欠妥当。

其三, 从在校生社会责任来说, 其与其他群体相比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努力学习, 更好的回报社会是义不容辞的职责。诚然, 学生之所以称为学生, 说明学习还是主要任务, 特别是在高校毕业生逐年递增,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 不掌握好专业知识, 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为走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于未来, 只能是一纸空谈。而婚姻涉及两个家庭、几代人的关系, 家庭琐事、生养子女等, 使得原本纯粹的校园爱情变得复杂, 使得原本单纯的学生时代变得世俗化, 同时也必将牵扯学生一定的学习经历, 这与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大相径庭的, 因而其结婚也不恰当。

另一方面, 从高校管理的角度出发, 大学本是一片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图强的净土, 是培育人才的摇篮, 然而在校大学生一旦结婚便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休假问题。结婚不仅意味着两个人过日子, 还带有孕育下一代的责任, 那么婚后女方怀孕, 学校是不是应该参考劳动保障法的规定批准休假待产?生育之后, 是不是应该给予其三个月的产假?这些休假需不需要后期补上, 以至延后毕业?这不是讲故事, 这就是现实。

接下来便是住宿问题。婚后的男女双方已不再是小情侣同居的关系, 而是受法律保护的夫妻关系, 是夫妻必然要共同居住、共同生活。那么学校是否应该为结婚的大学生提供“夫妻宿舍”?对此类宿舍是否应和普通宿舍同等管理, 定期检查?是否应单独为已婚大学生设立宿舍楼?诸如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

再者便是教学任务安排的矛盾。对待已婚和未婚的大学生需不需要分别安排课程?女方休假期间落下的课程, 学校是不是应该提供补课平台?那么补课平台的搭建费用从哪里来?教师补课的课时费谁来出?在我国教育经费并不十分充裕的条件下, 这些问题的解决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些问题不解决, 就难以实现学生结婚权利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平衡。

三、笔者关于大学生结婚权的看法

首先一点, 应当承认结婚是在校大学生不可剥夺的一项基本权利, 这是对公民人身权利的尊重。但是, 依法享有结婚的权利, 可以自由行使结婚权并不等于在校大学生就应该结婚, 这也就是说, 大学生应结合自身实际做出理性的选择:

(一) 经济独立, 再做校园新郎新娘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 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正如歌中唱到, 风光热闹的婚礼过后, 迎来的便是日趋平淡的生活, 这个时候, 仅有山盟海誓是靠不住的, 必要的经济来源才是支持婚姻顺利走下去的基础。有人说, 婚姻是人们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下体现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分配关系的一种经济行为及其相互关系, 也即所谓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大学生往往仅凭一腔热血, 甜言蜜语便草草结婚, 谈及金钱便觉伤感情, 太物质, 很庸俗, 但这就是现实, 依靠家庭供给生活来源的大学生很难体会“花钱虽易, 挣钱不易”, 也自然很少“且花且珍惜”。因而, 只有当大学生真正走入社会, 经历过, 付出过, 才能清楚肩上的担子, 才能明白婚姻不是儿戏。

(二) 理性选择, 拒绝无谓的牺牲

牡丹江医学院的学生王某, 其在校期间结婚并生下孩子, 因而被学校开除。在被开除时, 她已经通过了所有课程的考试, 只差3个多月就可以顺利毕业。然而, 因为没有取得学位证书, 王某很难找到工作。目前她租住在牡丹江市郊的一个工厂宿舍区, 没有正常的暖气供应。丈夫一年前失业, 闲赋在家。一家人靠出租原住房的200元差价生活, 十分窘迫。

审视王某的经历, 最大的遗憾不是和母校的不欢而散, 而是在仓促的选择中丢掉了自我。若她肯等一等, 也许收获的不仅是美好的爱情, 还有满意的工作。由此也对在校大学生起到警示作用, 婚姻面前, 理性选择。

再者, 尽管解除“禁婚”规定在社会各界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但实际上, 真正结婚的在校大学生并不多见, 笔者对自己所在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实地调查, 99.2%的学生在问及“是否会选择在大学结婚时”都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他们认为权利是应当拥有并受到保护的, 法律不应该剥夺在校大学生缔结婚姻的自由权利, 但权利是可以放弃的, “能不能结婚”和“会不会结婚”是两码事, 多数在校大学生在深思熟虑后能够做出较为理性的选择。

因此, 赋予在校大学生结婚权本无可厚非, 但是要对之加强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帮助其做出理性的选择, 平衡好学生结婚权利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关系。象牙塔内成就的当是更多的人才, 走向社会成就的才当是美满婚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

[2]王红林, 张黎娜.从法律角度看在校大学生结婚问题[J].法制与社会, 2007.

论在校大学生的兼职劳动权益保护 篇3

陈玉

(2011级财务管理一班、20112801320003)

摘要: 现在,高校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由于大学生的特殊身份,目前我国劳动法并没有将其认定为真正意义上的劳动者,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权益遭到侵害时往往得不到有效的救济和保护。大学生兼职劳动的种类分为非全日制用工性质的劳动与劳务关系性质的劳动,大学生兼职期间的劳动权益保护应从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两个方面进行。充分利用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中的保护机制,无疑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兼职期间劳动权益的保护。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 ; 劳动关系;非全日制用工;权益保护

一、兼职大学生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

对于兼职的在校大学生能否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学者现多持肯定态度,司法实践中一些法官在审判此类案件时也对兼职大学生的劳动主体资格予以了肯定。在校大学生要成为劳动者,具有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即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依据劳动法,在校大学生当然地享有劳动权利能力。就兼职大学生的劳动行为能力来说,目前在大学校园内,除去少数少年班以及部分大一学生外,绝大部分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基本已满18 周岁,多数身体健康,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技能水平。大学生虽要在校学习,但有较多的课余支配时间,如寒暑假、节假日。由此可见在校大学生具备劳动行为能力的四要件,即年龄、健康、智力与行为自由要件。兼职大学生是否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不能仅仅因为他们的大学生身份一概而论,他们在从事具体工作时的角色就是普通的劳动者而非在校大学生,应该严格地就事论事。

二、兼职大学生劳动关系的认定

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鉴于在校大学生在兼职的内容、形式、期限等各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对

于其是否能够认定为劳动关系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考量。如果大学生兼职所从事的是类似提供家教服务的职业,这种关系即为雇佣关系,它是雇主和受雇人达成契约的基础上成立的。雇佣合同是合同的一种,主要适用合同法,非劳动合同而理应不受《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的保护。

尽管兼职大学生可具备劳动者主体资格,但其与用人单位是否建立了劳动关系需要进一步分析,这就需要对一些可行性的具体依据加以考量,就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认定。从兼职大学生从事的工作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来看,只要他们之间具有从属关系,大学生在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接受用人单位的监督与管理,那么两者之间建立的就是一种不平等主体之间的劳动关系。隶属性是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之一。但是这种劳动关系本身由于大学生身份的特殊性,与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关系不同。大学生并未被纳入单位的正式编制,用人单位也没有法律义务为学生承担社会保险责任,学生的人身档案关系仍然是在学校里,但是不能由此否定大学生事实劳动者的法律地位。另外,现实中判断劳动关系有许多形式标志,如员工名册、考勤登记表、工作证和工资支付等。司法实践中,对于劳动关系的认定,遵循有形式标志的,一般依形式标志;无形式标志的,或形式标志与实质标准不一致的,依实质标准。

三、大学生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权益维护的制度构建

作为一名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是对其劳动关系最基本的肯定与保障。但办理社会保险与人事档案又有着间接的关系,因为社会保险的审批资料是放进人事档案进行保管的,兼职大学生的人事档案是不可能从学校转走的,否则就不存在在校就读关系,加之大学生兼职事件本身的暂时性决定了兼职大学生的社会保险问题不能简单套用一般劳动者社会保险的办理方式和方法。于是,我们设想这样一种实施措施,将除工伤保险以外兼职大学生应享受的社会保险收益化为特定的待遇,也就是说兼职单位虽不用专门办理相应的社会保险手续,但亦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即将相应的社会保险费支出转化为给兼职大学生的特定待遇,随每月的工资发放。对于工伤保险,由于是劳动者因公受伤才能享受到的社会保险制度,健康正常的非因公受伤的劳动者是不享受工伤保险带来的收益,因此兼职单位可不将工伤保险费转化为特定的待遇,但兼职大学生一旦因公受伤,兼职单位就必须按工伤事故给予适当的赔偿。这样既避免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与人事档案制度相冲突的问题,又使得因劳动关系而产生的相应利益得到落实。

除了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关系性质的兼职外,大学生中较大一部分人从事的是劳务关系的兼职,如家教。在他们从事兼职的过程中,同样排除不了各方面权益受侵害的现象,因此,对这部分人的权益进行保护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从学校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兼职权益的保护。作为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的大学,在内部成立一个为广大兼职学生提供保护和服务的“中介”———勤工助学机构。当学生权益得不到保障或受损失时,由学校勤工助学机构出面帮助解决。另一方面,学生要学会从自身角度保护自己的兼职权益。首先,学生要主动加强法律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和资源学法、知法、懂法以及用法,这样,才会知道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害、受到何种程度的侵害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次,要强化危害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由于大学生接触的社会范围相对狭小,他们涉世不深,缺少社会经验,一些“黑心”用人方把社会责任感“冷落”在一边,无视大学生的利益,利用大学生的“无知”损害他们的权益,使大学生成为他们获益的廉价劳动力和牺牲品。所以,大学生迫切需要提高危害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识破“黑心”用人方的“面纱”。

四、在校大学生兼职的权益保护

兼职大学生尽管可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这种劳动关系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劳动关系,通常被认定为非全日制用工,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关系。因此,劳动法对他们权益的保护有很多不同于普通劳动者的地方。就劳动法对非全日制用工的规定来说,在校大学生兼职享有以下权利:其一,大学生兼职不应该约定试用期。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对于非全日制用工的,用人单位一律不得约定试用期。也就是说,用人单位不能对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兼职的大学生规定试用期。其二,大学生兼职应适用最低工资标准。劳动法规定,全日制用工劳动者执行的是

月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大学生在校外兼职的时候,如果属于全日制工作的,按照月最低工资标准来计算;如果属于非全日制工作的,按照非全日制工资标准来计算。并且,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其三,我国劳动法律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并不一定要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但大学生校外兼职时应尽可能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合同,以免需要维护自己权利的时候无证据证明。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对策:小心提防,增强法律意识,规范和管理兼职市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健全社会信用、度等,来保护大学生兼职期间的权益。参考文献:

[ 1 ] 大学生兼职:为迈向社会“热身”[N ],中国教育报,2003.3(3)

[ 2 ] 何文燕.法律基础[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 3 ] 暑假打工别忘签协议[N ],北京青年报, 2002.8.(2)

上一篇:关于西游记读后感400字五年级精彩下一篇:语文活动课教学计划